一、徐州市“十五”时期经济发展思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庭浩[1](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吴庆凯[2](2020)在《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科技创新逐渐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创新政府支持政策是支持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提高竞争综合实力的关键。如何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政策,打造创新生态,支撑产业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现实意义。徐州作为区域发展的代表城市,就其科技创新政府支持政策加以深入研究,并进行概括归纳和理论提炼探讨,对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理论体系有一定意义。本研究突出地方政府是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统筹者和引领者,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政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及政府职能加以研究,阐述在简政放权背景下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职责任务,以徐州市作为地方政府代表和本文研究对象,注重加强对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架构及主要内容的研究梳理,重点论述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等五个方面政策措施。在概括梳理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主要内容及基本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其政策实施特别是科技发展的现状,政策体系的特点及短板不足做简要分析,厘清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思想理念扭转不及时、政策服务对象不明确、政策生态不优及政策执行者专业性不强等深层次原因。并基于此,从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角度,整合梳理政策资源,研究提出在新时期优化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供给的发展建议,政府应坚持系统化思维,在宏观层面加强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与时俱进转变政策思路,精准聚焦政策服务对象,优化政策生态,提升政策服务主体效能,以期为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优化提升,特别是促进区域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岳燕祥[3](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薛浩[4](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指出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徐艺文[5](2020)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公共服务体系化研究与建设的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与规模在广覆盖、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当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主要以“千人指标”为依据,将居民的实际需求差异进行平均化处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客体概念及关系模糊性、空间区位布局评价标准差异性等问题,造成社区公共设施布点“非均等,错匹配”的现象。这不仅影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质量与效率,而且远未能达到居民对便捷、舒适、完整的设施空间的需求。为此,在深化发展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亟需通过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布局进行评价,并针对设施供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建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将主客体相协调作为研究导向,以“人”作为中心,公平与效率作为评价标准,实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布局的评价研究,并以徐州市鼓楼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论文理清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界定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与分类,明确区位研究的空间对象和范围;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内在逻辑原理,梳理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客体对区位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建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结合案例,运用基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空间可达性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定量评价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公平性,发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公平性的分布特征;微观层面上,通过居民的感知可达性维度确认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明确重要影响因素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效率评价中的作用特征。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包含空间公平性自相关关系、空间环境需求、以及居民行为偏好在内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发展四种模式;并基于协调度分析原理构建服务设施空间测度模型,借助熵值法与空间句法实现对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与街道空间活力耦合协调性评价,进一步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布局提供科学的优化策略。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基于社区生活圈“供—需—行”平衡原理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研究方法。(2)基于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提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感知可达性影响因子关系分析模型,证实了空间感知维度影响因子与行为感知维度影响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3)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建立了公平性评价模型,发现了研究区域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分布特征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机会的公平性差异。(4)利用不同感知可达性影响因子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中的作用特征,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服务水平进行评价,证明良好的设施空间环境可以刺激居民产生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行为。(5)基于改进协调度的测度模型,揭示了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和街道空间两个系统之间耦合规律。(6)从政策引导与空间优化两个层面,提出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公平与效率的构建路径以及布局优化策略。该论文有图64幅,表57个,参考文献165篇。
梁子婧[6](2020)在《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物流是我国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所依赖的中观层次和客观基础。从历史的发展和实践来看,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在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分析和变迁历程中得到了理论支持和实践验证。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大而不强、成本高、效率低,且东、中、西部物流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阻碍着产业资源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江苏是我国为数不多横跨南方和北方的省份,其苏南、苏中和苏北物流发展的区域性和不平衡性特征明显,其区域物流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区域物流发展非均衡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代表。以江苏为例对其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努力缩小区域物流发展差距的重要课题,也是践行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理念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内物流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分布的现实状态,其内涵是综合多样性的,不只是表面呈现出的简单差异,而是经历一个更加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遵循“理论基础—现状趋势—演变机理—对策建议”的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对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物流地理学等理论系统梳理基础上,探究本文研究基础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从区域(江苏三大区域)和市域两个层面,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对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之态和之势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面解析,进一步厘清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真实状态和发展脉络,具体如下:(1)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空间差异分析。通过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和13市物流发展总量规模和物流业务量规模进行比较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并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可分解性,探究江苏区域物流空间差异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显示:江苏区域物流快速增长带来了区域物流空间差异在数量上日渐突出,整体呈现从南到北逐渐降低的梯度差异分布;同时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有扩大趋势,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在空间上呈现不平衡现象;这种空间差异的长期存在,伴随区域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会引起物流资源要素的流动并追逐其合理配置。(2)空间非均衡态势之态—集聚扩散分析。基于对产业集聚理论研究和应用梳理,从物流业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集聚表现形式出发,利用GeoDa空间计量软件对不同层面江苏区域物流要素空间分布进行描述,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对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扩散的整体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程度进行分析,结合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并通过莫兰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对不同区域中物流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扩散空间布局特征及形成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区域物流资本要素在空间上由原来的散状斑块集聚逐渐链接,过度到苏北区域,形成片状集聚,具有投入的单向性、不易流动性;而劳动力要素集聚在空间上更多表现出单极点状集聚,由苏南区域集聚渐渐转变到苏北区域集聚,具有明显的跨越区域现象,体现出劳动力要素易流动性和利益追逐利益性,这种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非均衡集聚将导致资源要素配置有效区间和空间发生变化。(3)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势—空间新格局分析。基于空间布局基础理论,结合江苏省“十一五”到“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立足《江苏省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政策的基本思路,从城市物流“质量”和物流运输距离两方面构建城市物流引力模型,测算城市间物流空间相互作用能力,并引入物流隶属度对城市物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归属进行划分,揭示出江苏区域物流空间布局特征及变迁。结果得出:江苏13市区域物流“质量”差异明显,城市间物流引力强度存在着空间不均衡态势,原有的苏南,苏中,苏北区域三大格局渐渐模糊,从单极化格局逐渐转向双向开放立体的空间新格局。(4)基于以上分析,进一步借鉴并拓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确定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根本出发点—“物流生产力”,同时通过三阶段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江苏区域物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探索区域物流生产力结构变化特征和规律,给出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并对其σ和β收敛性和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物流生产力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生变量和核心要素,物流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及状态变迁是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内在动力,其演变趋势明显存在一定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最后,依据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进一步拓展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结合江苏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构想框架,给出江苏区域物流非均衡协调发展制度设计检验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江苏区域物流高质量发展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理论和政策建议借鉴。该论文有图38幅,表格59个,参考文献211篇。
王惠[7](2020)在《潘安湖区域演变与转型发展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州市贾汪区是典型的因煤成矿、缘矿建城的资源型矿区,自1882年起,至今具有近一百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原本充满发展活力的矿区,因矿井的关闭而逐渐沉寂,经济发展随之走入低谷。2011年,贾汪区被国家发改委评定为资源枯竭型矿区,标志其进入后矿业时代。2008年,江苏省政府提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同年,徐州市政府主导编制了《徐州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规划》。在此规划基础上,贾汪潘安湖区域被选做徐州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项目示范区。以政府引导、生态优先的矿区生态修复和经济转型的“徐州模式”由此拉开序幕。经过10年的规划建设,原本煤矿全部关闭,经济严重衰退,遗留有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和其他采矿迹地的潘安湖区域,随着破损生态的修复、环境质量的提升、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潘安湖作为采煤塌陷积水区通过生态修复和调控成为国家级生态湿地的成功,使得这一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均不同程度地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潘安湖考察塌陷地生态修复的成果,他夸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并强调,塌陷区治理要坚持走符合国情的转型发展之路,打造绿水青山,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但是,作为一个逐渐转型的煤矿区域,如何平衡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矛盾依然突出,如何引导区域转型合理选择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潘安湖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煤炭资源开采下其发展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和影响,探究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转型发展目标,明晰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而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与建议。本研究以煤炭发展及其影响为主线,在宏观层面上将贾汪发展划分为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以及转型期。分析了煤炭发展对贾汪道路交通、城镇格局、规划引导、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在中观层面具体研究了潘安湖区域的形成、发展和转型,总结了研究区域煤矿发展和以采煤塌陷地为主的采矿迹地对道路交通、城镇格局、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和规划引导等方面的影响;其次通过构建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演变的驱动力因子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自然及人文两方面定性兼定量地分析了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转型发展的规划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明晰了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的现状问题,讨论了类似区域转型发展的目标和原则,进而结合潘安湖的实际情况,从产业转型、基础建设、空间管控、综合社会结构网络构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转型发展优化策略,以期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该论文有图51幅,表14个,参考文献86篇。
谭琦川[8](2020)在《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城镇化发展至空前高度,人类对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等开发需求与陆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系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在有限的国土空间范围内扩大。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和诸多国际研究组织陆续启动应对全球环境变化与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计划,人类活动行为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与地表间的反馈效应已经上升为全球性热点问题。随着中国国土空间格局重构进程加快,日趋严峻的人地关系冲突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矛盾亦逐渐凸显。在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背景下,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的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已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大议题。“双评价”作为明晰国土空间资源环境禀赋、识别国土空间现状风险和开发潜力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国土空间战略格局的科学基础,且随着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双评价”指南,其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以及应用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成效将更加凸显。因此,开展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探索从资源环境本底评估到国土空间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的逻辑内涵与实践路径,可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及用途管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同时在“三区三线”划定、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以及规划落地实施等方面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江苏省地处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带,国土空间高强度开发的同时亦面临拓展空间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本底间的规模性冲突、功能性冲突以及空间性冲突日益突出。在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构建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已成为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难以回避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适宜性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等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尝试构建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案;以江苏省为实证研究区域,在对其国土空间格局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从时空两个维度解析其人地关系冲突特征,进而识别出其国土空间开发可能面临的资源环境要素冲突;基于“刚性约束—弹性约束”与“人口—用地”统筹视角测算江苏省资源环境约束下可承载的国土空间开发规模,并基于单要素评价对承载规模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区域人口承载规模和建设用地承载等级;继而开展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单宜空间适宜性评价,并依据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集成单宜空间评价结果和城镇空间承载等级,最终得出江苏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优化方案,并划分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等不同类型国土空间;以区县尺度将江苏省划分为六类主导功能区,进一步提出各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优化策略,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成果展开对比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框架下,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可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间的互馈机制来阐释,在发展效率提升、生态环境趋好和空间组织优化等目标下,基于“双评价”集成形成的各主导功能空间的规模格局、空间格局共同构成了国土空间优化格局。通过集成单要素承载规模与承载等级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及集成各单一功能指向的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引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约束下的城镇空间承载等级和国土空间主导功能选择函数,可形成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2)资源环境对江苏省人口承载的约束作用呈现地域性和结构性差异,其中环境要素对苏南和苏中地区具有强限制性,苏北地区则主要受水资源总量约束;同时,在碳达峰条件下全省能源承载水平均面临一定风险。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弹性不一,随着生态系统功能持续趋好,全省可开发空间重心由江淮生态经济区和徐州城市群转移至沿江城市群,但不同情景下可开发空间低值区始终位于环太湖沿线城市;而从承载等级看,低值区主要位于苏南各市以及徐州、南通的市辖区。(3)全省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单宜空间中适宜和较适宜级面积占比依次为36.9%、69.6%、27.2%,不适宜级占比为63.1%、30.4%、72.8%;优化后,全省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分别为28005.50km2、48315.91km2、28897.71km2,占国土面积的26.62%、45.92%、27.46%,城镇空间中优化建设区和管制建设区分别占比14.34%、12.28%,农业空间中集中生产区和优化生产区分别占比15.85%、30.07%,生态空间中严格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分别占比9.29%、18.18%。(4)通过降尺度识别各区县不同主导功能的组合分布特征,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单主导型、农业单主导型、城镇-农业双主导型、城镇-生态双主导型、农业-生态双主导型和城镇-农业-生态型六类国土空间主导功能类型区,结合各区人地关系冲突和功能定位,从空间布局、规模管控和结构优化等方面针对性提出了分区优化策略;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进一步细化了主导功能区规划对区县尺度国土空间的功能划分,有助于自上而下的空间管制政策落地实施。
李磊[9](2020)在《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资源短缺和大气污染等越来越制约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设,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规模的扩大,徐州市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科学的分析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内涵,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状况,找出提升路径,不仅能有助于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还能有利于徐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PSR框架模型构建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维度对徐州市2010-2018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系统评价和综合评价,动态探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然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徐州市2010-2018年的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最后根据主要障碍因子,建立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路径,为制定提升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是不断提高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压力指标对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强,状态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上仍是上升趋势。响应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增长后又下降的趋势,总体上仍是上升趋势,这说明近九年,徐州政府和社会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响应一直很重视。(2)通过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因素的分析表明,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以及人口密度是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资源严重不足和空气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3)从总体上看,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响应系统指标的障碍度虽处于极低水平但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压力系统和状态系统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但都处在较高水平;因此,要提升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就必须从压力和状态两个系统着手,同时也要注重响应系统的建设。(4)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密度则会抑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然后结合经济发展模式组合了9条路径并进行分析,得出经济的高速发展可能会抑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而经济发展基准模式下高方案的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口密度的路径不仅使得徐州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又能显着提升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此路径是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最佳路径。最后,本文针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有图35幅,表22个,参考文献97个。
徐长生[10](2020)在《清代福建官刻研究》文中认为官刻,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文化或主流文化,与家刻、坊刻共同构成了中国雕版刻书史的三大主体。清代福建的官刻,具有它独特的发展轨迹,但目前对它的研究非常薄弱。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明晰它在福建和中国古代刻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将史料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运用历史学(书籍史、印刷史)、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学科理论,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以刻书者为纲,对清代福建官刻的刻书者进行详细论述,包括各级官员、衙署和官办书院的考证;除了考证刻书者外,还例举了部分刻本,对其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刊刻情况、版本源流和藏佚情况等进行考证。其次,对清代福建官刻的特征,从刻书者的类型、资金的来源与使用、书板的贮藏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第三,对清代福建官刻本的传播进行分析。最后,对清代福建官刻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弥补了以往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在刻书者、版本学、目录学、传播学等方面亦有所突破,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徐州市“十五”时期经济发展思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州市“十五”时期经济发展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
3.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
3.2 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政策 |
3.3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 |
3.4 科技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
3.5 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政策 |
4 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不足及原因分析 |
4.1 徐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
4.2 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 |
4.3 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不足 |
4.4 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问题原因分析 |
5 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研究 |
5.1 科技政策制定的思路要进一步贴合发展需求 |
5.2 科技政策服务的客体要进一步聚焦重点 |
5.3 科技政策发展的环境要进一步培优 |
5.4 科技政策执行的主体要进一步提高效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结构 |
2 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化 |
2.1.2 城市旅游化 |
2.1.3 城市效率 |
2.2 文献分析 |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性研究 |
3.2.2 定量研究 |
3.3 样本与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
4.2.1 权重分配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测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
6.1 方法说明 |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
6.1.2 协整检验 |
6.1.3 误差修正模型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时间关系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 |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
7.1 分析说明 |
7.1.1 分析模型构建 |
7.1.2 城市分类说明 |
7.2 空间关系分析 |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3 交叉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内容 |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
8.2 研究见解 |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
8.3 研究创新 |
8.3.1 概念的创新 |
8.3.2 理论的创新 |
8.3.3 策略的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与内涵 |
1.4 相关基础理论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分析 |
2.1 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 |
2.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 |
2.3 主客体视角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与模型 |
3.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框架 |
3.2 空间公平性评价模型 |
3.3 空间自相关模型 |
3.4 基于居民感知可达性问卷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感知可达性影响因子统计分析 |
4.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活动基本特征 |
4.2 影响因子整理与分析 |
4.3 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
4.4 影响因子回归分析 |
4.5 影响因子方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模型应用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公平评价 |
5.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服务水平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 |
6.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综合评价 |
6.2 基于改进协调度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测度研究 |
6.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公平与效率的构建路径 |
6.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实证研究现状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空间差异分析 |
3.1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比较分析 |
3.2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动态分析 |
3.3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态:集聚扩散分析 |
4.1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
4.2 江苏区域物流资本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及分解 |
4.3 江苏区域物流劳动力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及分解 |
4.4 江苏区域物流要素集聚扩散形态特征及形成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势:空间新格局分析 |
5.1 理论基础与政策规划 |
5.2 模型构建与指标体系设计 |
5.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结构与空间格局形成 |
5.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格局特性及新格局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机制:基于“物流生产力”分析 |
6.1 理论基础与“物流生产力”的提出 |
6.2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理论解释 |
6.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实证研究 |
6.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收敛效应与变动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7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7.1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构想 |
7.2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及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潘安湖区域演变与转型发展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煤炭资源型地区转型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采矿迹地再利用研究进展 |
2.4 理论研究论述 |
3 煤炭资源矿区贾汪的发展演变 |
3.1 城市形成期(1880-1948年) |
3.2 城市发展期(1949-1977年) |
3.3 城市繁荣期(1978-2000年) |
3.4 城市转型期(2001年-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4 潘安湖区域发展演变 |
4.1 潘安湖区域发展概况 |
4.2 潘安湖区域煤炭发展沿革 |
4.3 行政区划的调整变迁 |
4.4 潘安湖区域发展演变 |
4.5 本章小结 |
5 潘安湖区域发展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 |
5.1 潘安湖区域发展演变特征 |
5.2 发展演变驱动力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 发展演变数据收集与整理 |
5.4 驱动力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优化策略研究 |
6.1 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
6.2 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目标与原则 |
6.3 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1.2.2 国土空间适宜性研究 |
1.2.3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1.2.4 “双评价”与国土空间格局的耦合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三章 江苏省国土空间格局演变与人地冲突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 |
3.3 人地冲突分析 |
第四章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人口-用地”承载力测算 |
4.1 资源环境限制要素识别 |
4.2 能源承载力 |
4.2.1 基于Kaya恒等式的碳排放量测算 |
4.2.2 碳达峰条件下的人口规模 |
4.3 水资源承载力 |
4.3.1 基于“总量-效益-质量”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
4.3.2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人口规模 |
4.4 环境承载力 |
4.4.1 基于箱式模型的大气环境容量 |
4.4.2 基于环境承载约束的人口规模 |
4.5 生态承载力 |
4.5.1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
4.5.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约束的用地规模 |
4.6 承载水平综合分析 |
第五章 江苏省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构建 |
5.1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单宜空间划定 |
5.1.1 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5.1.2 单宜空间划定结果 |
5.2 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 |
5.2.1 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 |
5.2.2 城镇空间优化分区 |
5.2.3 农业空间优化分区 |
5.2.4 生态空间优化分区 |
5.3 分区优化策略 |
5.4 规划对比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可能的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9)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相关理论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2 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 |
2.1 徐州市自然与地理条件 |
2.2 经济发展现状 |
2.3 社会发展现状 |
2.4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现状 |
2.5 生态环境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3.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机理分析 |
3.2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念模型设计 |
3.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型构建及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障碍因素分析 |
4.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度模型 |
4.2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度诊断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5.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思路 |
5.2 系统动力学概述 |
5.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系统仿真模型构建与分析 |
5.4 模型流图建立 |
5.5 模型检验 |
5.6 情景设计及仿真模拟 |
5.7 路径优化设计 |
5.8 本章小节 |
6 改善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对策建议 |
6.1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
6.2 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
6.3 重点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
6.4 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可能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清代福建官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福建官刻的源流 |
第一节 宋元明时期的福建官刻 |
一、宋代福建官刻的勃兴 |
二、元代福建官刻的沉寂 |
三、明代福建官刻的繁荣 |
第二节 清代福建官刻的兴盛与式微 |
一、清初福建官刻的停滞 |
二、清中期福建官刻的恢复与兴盛 |
三、清末福建官刻的式微 |
第二章 清代福建道以上各级官刻 |
第一节 总督、巡抚、学政等刻书 |
一、镇闽将军 |
二、闽浙总督 |
三、福建巡抚 |
四、福建督学道、提督学院 |
五、福建布政使司 |
六、提督东营副总兵 |
七、福建按察使司 |
第二节 各道刻书 |
一、福建盐法道 |
二、分巡巡海兴泉永道 |
三、分巡巡海汀漳龙道 |
四、分巡延建邵道 |
五、分巡台厦(湾)道 |
第三节 晚清新设衙门刻书 |
一、福建官书局 |
二、福建通商总局 |
三、总理船政事务衙门 |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州)、县官刻 |
第一节 闽东地区 |
一、福州府 |
二、兴化府 |
三、福宁府 |
第二节 闽南地区 |
一、泉州府 |
二、漳州府 |
三、永春州 |
第三节 闽北地区 |
一、延平府 |
二、建宁府 |
三、邵武府 |
第四节 闽西地区 |
一、汀州府 |
二、龙岩州 |
第五节 台湾地区 |
一、南明郑氏时期(1661-1683) |
二、台湾府时期(1683-1888) |
三、附台湾行省时期(1888-1894) |
第四章 清代福建官办书院与新式学校刻书 |
第一节 书院的性质、功能和书院刻书的归属问题 |
一、书院的性质和功能 |
二、书院刻书的归属问题 |
第二节 福州四大书院刻书 |
一、鳌峰书院 |
二、凤池书院 |
三、正谊书院 |
四、致用书院 |
第三节 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 |
一、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情况 |
二、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举例 |
第四节 新式学校的出现及其刻书 |
一、新式学校的出现 |
二、新式学校的刻书 |
第五章 清代福建官刻的特征 |
第一节 版本和内容特征 |
一、版本特征 |
二、内容特征 |
第二节 编纂、校对和刊刻 |
一、官刻本的编纂 |
二、官刻本的校勘 |
三、官刻本的刊刻 |
第三节 刻书者的类别 |
一、各级官员 |
二、各级衙署 |
三、专门的刻书机构 |
四、书院山长等 |
第四节 资金的来源与使用 |
一、官员刻书的资金来源 |
二、方志刻的资金来源 |
三、书院刻的资金来源 |
四、官刻资金的使用 |
第五节 刻工及其特点 |
一、福建的刻工 |
二、福建刻工的特点 |
三、刻字费 |
第六节 书板的贮藏与管理 |
一、关于藏板的争议 |
二、书板的贮藏 |
三、藏板所有权的变更 |
四、不许买卖 |
五、官刻书板的命运 |
第七节 活字及其优缺点 |
一、福建的活字 |
二、活字的优缺点 |
第八节 官刻与家刻、坊刻之间的关系 |
一、官刻与家刻的关系 |
二、官刻与坊刻的关系 |
第六章 清代福建官刻本的传播 |
第一节 统治者对刻书业的管理 |
一、管制之书 |
二、违碍之书 |
三、党禁之书 |
第二节 官刻本的传播渠道 |
一、官方渠道 |
二、非官方渠道 |
第三节 官刻本的传播对象 |
一、上层精英 |
二、科举士子 |
三、下层群众 |
第七章 清代福建官刻的历史作用 |
第一节 巩固统治 |
第二节 弘扬正学 |
第三节 促进教育 |
第四节 保存文献 |
第五节 工艺传承 |
第八章 结论 |
附录1 知见清代福建官刻名录 |
附表2 清代福建建置沿革表 |
附表3 知见清代福建各级官员与衙署刻书统计表 |
附表4 知见清代福建刻工名讳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一、图书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论文 |
四、在线数据 |
索引 |
图索引 |
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徐州市“十五”时期经济发展思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徐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D]. 吴庆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4]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5]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D]. 徐艺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D]. 梁子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潘安湖区域演变与转型发展优化策略研究[D]. 王惠.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谭琦川. 南京大学, 2020(02)
- [9]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李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清代福建官刻研究[D]. 徐长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