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重复抽样检验的一个示例应用

综合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重复抽样检验的一个示例应用

一、整合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重复取样检验法的实例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方倩,王超,刘明庆,陈秋会,韩笑,王磊,席运官,张纪兵[1](2022)在《有机种植对农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的整合分析》文中认为有机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个体研究的差异不利于有机农业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本研究利用文献整合分析,以对农田生态环境具有良好指示作用的节肢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有机种植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比常规种植,有机种植可使节肢动物的丰富度、多度及均匀度显着提升34.95%、64.95%及12.09%;天敌和害虫的物种丰富度分别显着提升了22.50%和31.03%;同时天敌的个体数量比常规显着增加了71.80%,害虫减少了10.46%。经过3年及以上的有机种植后,节肢动物的丰富度和多度均显着高于常规种植。常规种植化学农药施用频率可显着影响节肢动物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施药次数每增加1次,节肢动物丰富度相比有机种植显着降低13.54%,均匀度显着降低2.64%。有机水田对节肢动物多度的提升效果显着优于有机旱地,为后者的4.7倍;但二者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没有显着差异。蔬菜和茶叶种植体系对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的综合提升效果优于其他作物类型,丰富度、多度和均匀度指数分别显着提升了81.46%、74.14%、18.55%和48.86%、49.06%、30.88%。鼓励常规种植减少农药施用频次,加大有机和生态化管理措施的应用程度,是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杨敏[2](2019)在《黄土高原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通过营造大量人工生态林在水土流失治理上取得显着成效。据统计,截止2012年,黄土高原人工林面积达747万hm2。同时,为了应对耕地减少后农民收入降低的问题,在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下大规模发展特色经济林(果)—苹果,截止2017年,果园面积达到131万hm2,产量超过2000万t,占全国产量的57%,成为该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目前,人工林和苹果园并存已成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重要的景观特色。与人工林相比,苹果受人类活动影响更为显着,大规模发展将改变原有水循环平衡,加剧水分供需矛盾,威胁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层土壤水是黄土高原植被应对干旱的主要水资源,但是其储量有限,一旦被消耗补充起来十分困难。与黄土高原主要的人工生态林相比,苹果对深层水分的消耗量和消耗速率存在何种差异?不同气候区之间又存在何种差异?回答这些科学问题对了解果园扩张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和果园田间水分管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以典型人工乔木林刺槐(Robinia pseudoscacia)、人工灌木林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和苹果(Malus pumila)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验与整合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其在深层土壤水分消耗量与消耗速率之间的差异,以及气候类型对其影响,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明确了土地利用类型、气候和土壤质地对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四个地区的深层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农地(15.74%)>苹果(12.40%)>柠条(10.06%)>刺槐(9.71%)。受气候(降雨和蒸发)及人为管理措施影响,深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半干旱区(子洲和延安)显着(P<0.05)低于半湿润区(长武和白水)。此外,深层土壤水分与粘粒、粉粒含量呈显着(P<0.05)正相关,与砂粒含量、细根根长密度呈显着(P<0.05)负相关。(2)分析了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区苹果园和典型生态林的深层耗水特征及影响因素。在半干旱区(子洲和延安),果园深层耗水量和生态林无显着差异,而其深层耗水速率则显着(P<0.05)高于生态林,这是由于果园具有旺盛的生殖生长,短时期内消耗了大量的深层土壤水分;在半湿润区(长武和白水),果园深层耗水量显着(P<0.05)低于生态林,而深层耗水速率则无显着差异,这主要是因为长武和白水地区的苹果园存在灌溉措施,有效降低了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3)明确了黄土高原苹果园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的地带性规律。黄土高原苹果园的深层耗水量、深层耗水速率从南到北依次增加。苹果在子洲、延安、长武和白水4个地区的深层耗水量、深层耗水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67-588 mm、7.4-73 mm/yr,均呈现子洲(587 mm、73 mm/yr)>延安(356 mm、36 mm/yr)>长武(237 mm、24 mm/yr)>白水(67 mm、7.4 mm/yr)的规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苹果园的深层土壤干燥化程度较半湿润区严重。(4)基于整合分析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区(半干旱、半湿润区)苹果园和典型人工生态林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差异。在半干旱区,苹果园和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的深层耗水量无显着差异,但其深层水分消耗速率显着(P<0.05)高于人工乔木林和灌木林;在半湿润区,苹果园和人工乔木林的深层耗水量、深层耗水速率均无显着差异。整体来看,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苹果园比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更容易在短期内造成严重的深层土壤干燥化。

周延辉,朱新开,郭文善,封超年[3](2019)在《中国地区小麦产量及产量要素对秸秆还田响应的整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秸秆还田对中国小麦的增产效果,运用整合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秸秆还田后小麦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变化范围,并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条件的影响;通过文献检索与严格筛选,整理得到55篇田间试验数据资料,建立小麦产量及产量要素数据库,并应用整合分析方法,比较分析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产量要素的整体影响以及秸秆还田技术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总体上秸秆还田能够显着增加小麦产量和产量要素,但增长幅度不大。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在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之间的省份,选择潮土、塿土、水稻土等养分中等、复杂难以利用的土壤类型,实行秸秆还田技术的收益较好;不同耕作方式对秸秆还田的影响较大,免耕和翻耕技术好于旋耕技术;施氮水平>300 kg·hm-2时,增产不显着,200~300 kg·hm-2施氮水平为最佳;秸秆种类与还田量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影响较大,其中使用麦秸还田效果一般,稻秸全量或半量还田成效较好,玉米秸半量还田(6 000 kg·hm-2)增产最大。综上,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小麦产量和产量因素,秸秆还田的最佳条件为在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实行免耕与翻耕交替耕作方式,采用玉米秸秆半量还田方法,施氮水平为200~300 kg·hm-2。本研究结果为秸秆还田在我国小麦高产高效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石国华[4](2017)在《陆地生态系统溶解性有机碳的时空分布格局与通量估算 ——基于中国三大河流进行分析》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为主题,针对陆地不同生态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碳(DOC)从陆源到水生系统的定量输出这一科学问题展开。DOC的横向运输在连接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忽视这部分碳的横向流动会导致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的低估。因此,整合陆地生态系统DOC浓度和通量数据进入碳循环模型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直接连接陆地和海洋碳循环模型的发展。然而,要完成此目标就需要更加精确的信息去掌握和预测DOC的动态变化过程。本论文通过全球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溶液DOC以及中国三大河流DOC数据的搜集建库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土壤状况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各因子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了陆地不同生态系统以及中国三大河流DOC循环的研究现状及不足,并提出其研究的技术路线,用于量化全球陆地不同生态系统以及中国三大河流DOC输出通量。具体地,分析并估算了全球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及中国三大河流DOC浓度的分布及输出通量,确定了其DOC的来源及驱动因子等一系列工作,详细阐明了DOC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全球陆地不同生态系统DOC从陆源进入水生系统的碳通量估算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为基于生态过程的陆地与海洋碳模型的对接提供数据支撑与验证。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全球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溶液DOC浓度与各因子相关性及其通量输出估算。基于全球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溶液DOC实测站点的搜集建库基础上,阐述了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溶液DOC浓度的垂直分布以及与土壤状况,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了森林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中DOC通量输出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在全球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溶液DOC数据库建立基础上,通过土壤溶液DOC输出通量与环境因子以及土壤状况等因子间的关系,建立了经验统计模型,从而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溶液DOC输出通量进行了估算,分别是北方森林DOC通量输出约为18.4 Tg˙yr-1;温带森林DOC通量输出估算约为15.5 Tg˙yr-1;热带森林DOC通量输出估算约为30.4 Tg˙yr-1;湿地中DOC通量输出估算约为21.1 Tg˙yr-1。(2)黄河流域溶DOC通量输出及其浓度的空间分布特性。黄河流域处于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区,区域内温度和降雨量成为影响河流DOC浓度变化的重要因子。由于受到流域内气候环境的影响导致气温高,蒸发量大,降雨少,DOC通量输出减少。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DOC的年均入海通量为0.06 Tg yr-1,流域内年均DOC浓度是2.70±0.38 mg L-1,且DOC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3)长江流域DOC通量输出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长江流域DOC的年均入海通量是1.85 Tg yr-1,流域内年均DOC浓度是2.24±0.53 mg L-1且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植被NPP与DOC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由于长江流域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温度的适宜和雨量的充沛,导致植被NPP较高,所以区域内植被NPP是引起河流DOC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4)珠江流域DOC的通量输出及其影响因子的确定。珠江流域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温度和降雨不再是限制DOC通量的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区域内植被NPP与河流DOC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珠江流域区域内NPP是引起河流DOC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总体地,珠江流域DOC年均入海通量是0.82 Tg yr-1,流域内年均DOC浓度是1.51±0.09 mg L-1。(5)中国三大流域溶解性有机碳的对比性分析。三大河流中DOC的总体入海通量估算约为2.73 Tg yr-1。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大河流中DOC通量与径流量之间均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而DOC浓度与区域内植被NPP呈现较强的相关性(黄河除外)。在三大流域中,长江流域DOC年均通量最高,其次是珠江流域,最低是黄河流域。相应的三大流域中DOC浓度为:黄河流域DOC浓度最高,其次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最低。由于中国三大流域位于不同的气候带,因此三大流域中的DOC浓度和通量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中,黄河流域DOC通量要明显低于长江和珠江流域,主要是由于黄河流域中DOC通量受到了低降雨量,高蒸发量以及较少植被覆盖的限制。本研究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区域内DOC浓度和通量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这将有助于提升对中国河流DOC输出通量估算的整体理解。

陈加鹏[5](2014)在《交变磁场水处理装置的研制与阻垢除垢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结垢问题最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化学法,其最大的优点即阻垢效果明显。近年来,物理法解决结垢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运用分子动力学仿真软件Material Explorer研究了恒定磁场的阻垢除垢效果。在研究磁场的阻垢效果时,重点研究了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随着磁场的加入所产生的变化。研究发现,磁场的阻垢效果与磁通密度有关,但两者不是单调函数的关系,而是多极值关系。磁场阻垢效果受温度的影响,当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阻垢效果明显;当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没有阻垢效果。在研究磁场的除垢效果时,重点研究了水分子与方解石晶体间径向分布函数随磁场的作用所引起的变化,研究发现:无论磁场的磁通密度、磁场的方向、温度如何改变,磁场的除垢效果始终没有出现,即否定了磁场的除垢效果。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极性交变磁场的发生装置,并将其与电磁发生装置进行优缺点的比较。以产生气隙磁通密度为0.1T为目标,研究了采用两种发生装置的可行性。对于电磁发生装置,重点分析了载流螺线管产生磁通密度为0.1T所需的电流值、铜导线的截面积、线圈的层数等。运用ANSYS磁场分析模块重点研究了异极相对的永磁体气隙磁通密度与气隙间距及磁体特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异极相对的永磁体间气隙磁场受到距离的影响,距离越小,磁通密度越强;同时,永磁体自身的剩磁也影响气隙磁通密度,剩磁越大,磁通密度越强。在评估两种发生装置的先进性、经济实用性与运行稳定性后,决定采用钕铁硼N35型永磁体旋转的方式产生交变磁场,并选取两磁极间距为3cm,其气隙磁通密度能达到0.1T。在单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电压输入端串入电子调速开关,从而保证交变磁场的频率实现平滑调节,完成了设计技术指标:磁通密度为0.1T,频率40Hz-95Hz可调的双极性磁场发生装置。最后,运用上述交变磁场发生装置完成了阻垢实验。首先,在实验条件完全一致的条件下,进行了三组实验,并对三组实验的数据进行了检验,检验发现在本文中的实验系统是具备实验重复性的。然后,进行了恒定磁场一组、交变磁场四组共五组实验。实验结果发现,交变磁场在66Hz、73Hz、90Hz具备较强的阻垢效果,阻垢率最高可达33%。另外,频率为80Hz组的阻垢效果与恒定磁场组接近,说明了并非所有频率下的交变磁场都具备较高的阻垢效果。只要频率选择合适,使用该装置能很好的实现阻垢的效果。

李力[6](2013)在《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分析方法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03年4月14日在华盛顿大学完成,这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全面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以基因功能鉴定为中心的功能基因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核心,而生物体中基因功能的实现无不与RNA的表达密切相关,各种以分析RNA表达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成为当今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基因芯片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基因芯片技术自发明以来,由于其高通量的特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测定各组织部位及各生理状态下基因的差异表达,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表达谱和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世界各地的生物芯片研究人员也通过生物学公用数据库与全球共享芯片的试验数据。如何对这些海量的原始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取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寻找其中隐藏的生物学规律,尚未有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本研究以从公用数据库中下载的人基因组芯片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整理,比较已知人管家基因在这些样本数据中的表达稳定性数值;针对现有聚类方法在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分析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模块性指标和子图平滑度的全局图聚类方法;最后在miRNA靶基因预测方法的研究方面对人基因组芯片数据的应用进行尝试。首先,研究从两大公用芯片数据库下载人基因组芯片数据样本共16398块,通过分类、整理、数据预处理、转换等步骤构建本地的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库;使用geNORM算法,对566个已发现的人管家基因在库中所有试验样本中的表达稳定性进行研究;将分析得到的最稳定的管家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三组与黄曲霉毒素B1致癌毒性相关的人基因组芯片的数据分析中,试验证明通过使用多样本间表达稳定性更高的管家基因EEF-2作为内参,发现了更多的相关基因。然后,为了更有效地分析人基因芯片数据,针对现有基因芯片数据图聚类方法的不足,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模块性指标和子图平滑度的全局图聚类方法(Module smoothness)。为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引入子图平滑度的定义,打散每次聚类结果中产生的平滑度较低的子图,再对得到的单节点进行下一次聚类,经多次迭代后得到全局最优的聚类结果。将该方法与经典图聚类、K-means、SOM及Fuzzy四种常用聚类方法一起,对同一组基因组表达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聚类过程中的平均类间重叠度和FOM’值总体上优于其他四种算法,在将数据集分类到最佳聚类数39时,其FOM’值分别比上述四种方法低28.41%、19.21%、9.84%和24.67%;其分类准确度高于层次聚类和SOM算法,算法执行效率则与SOM算法相近,比Fuzzy算法高5.94%。最后,将人基因组芯片的数据挖掘应用到miRNA靶标预测的方法研究中,提出一种新的miRNA靶标预测方法(Dual sites SVM)。除了以机器学习算法SVM为核心,设计双种子位点搜索等机制外,还在其它基于碱基互补原则的特征向量基础上,定义两个利用本地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库中的试验数据产生的特征向量。使用该方法训练得到的模型执行效率比单种子位点模型高19.09%,比PicTar高16.76%;所构建的分类器性能与MirTarget2,miRanda,PITA,TargetSpy,TargetMiner和TargetScan六种常用方法相比,在不降低分类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算法的敏感性。该预测方法已编写为在线工具,为生物信息学研究人员服务。本研究从构建本地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库入手,对基因组芯片数据的相关处理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在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和表达谱聚类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人基因组芯片数据的进一步挖掘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陈楠楠[7](2012)在《温度和二氧化碳升高对稻麦产量及生物量影响的整合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大气CO2和温度升高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最为重要的两个因子。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报告预测,21世纪中叶全球大气C02将由目前的381μmol·mol-1可能上升到550pmol·mol-1。预计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将会上升1.1~6.4℃。温度和大气C02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温度的升高有可能将抵消大气C02升高的肥料效应。中国是农业大国,水稻和小麦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主食,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耕地的日益减少,对稻麦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将持续增加;本研究通过建立稻麦应对温度及C02变化的响应数据库,构建了基于地理位置、补给方法、作物品种、水分管理、氮肥施用量、温度等影响因子的稻麦产量整合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因子与稻麦产量及生物量量化关系。目的在于定量评估全球稻麦产量形成与大气CO2升高和温度升高及其他影响因子的定量关系。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168篇原始论文的试验数据资料,获得1985至2010年国内外有关温度和大气C02升高对水稻和小麦生长影响的模拟试验观测资料,试验样地分布在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和澳洲。以当前大气本底C02和温度为对照,应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定量评估了温度及大气CO2升高对水稻和小麦产量形成及相关生理学指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大气C02升高对稻麦产量及生物量影响的Meta分析中,利用Meta分析将其数据结果整合,按C02含量、补给方式和有无胁迫因子处理进行分组比较。最后的数据库包括来源于40种杂志和书籍的130项独立研究。研究发现,与本底大气C02相比,大气C02含量升高导致水稻和小麦产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9.31%(95%置信区间CI:16.9-21.7%)和17.27%(CI:15.0-19.6%),主要通过增加穗数和每穗粒数实现,其中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11.9%和13.4%,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12.8%和10.5%,而对稻麦千粒重的影响不显着。水稻和小麦总生物量分别增加22.1%和15.9%,其中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增加高于地上部分。大气C02升高缩短了水稻和小麦的生育期,使水稻抽穗期提前。2.叶片生理学指标对大气C02升高的响应敏感,如水稻光饱和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8.2%和19.4%,小麦光饱和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净吸收率分别增加10.5%、9.4%和12.7%。两种作物的气体交换指标中气孔导度对大气C02升高的总体响应呈负效应,分别为-26.5%和-33.3%。水稻和小麦的水分利用率显着增加,分别为30.9%和30.5%,在本研究中所有进行分析的指标中,其WUE受大气C02升高的影响产生的变化率最大。大气C02升高条件下,两种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提高幅度分别为5.3%和11.0%,植株吸N量增加,但含N量减少。稻麦产量形成和生物量的增加在C02含量为660pmol·mol-1时为最大值。大气CO2升高对稻麦的施肥效应在气室模拟研究中最为明显,高于开顶箱(OTC)和自由大气CO2倍增开放平台(FACE)研究。高温、干旱、低N等胁迫因子可削弱大气C02升高对稻麦的施肥效应。3.在温度升高对稻麦产量及生物量影响的Meta分析中,整合了65篇相关独立研究的实验结果。水稻研究中,将增加的温度分为了低强度(比自然状态高4℃以下)和高强度(比自然状态高4℃以上),小麦研究中,将增加的温度分为了低强度(比自然状态高2℃以下)和高强度(比自然状态高2℃以上),研究了不同温度增加强度对水稻和小麦影响的总体效应。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明显降低了稻麦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高温处理下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比常温对照下平均降21.6%和18.7%,高温处理与常温对照相比水稻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下降40.8%和33.0%,但对穗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着。温度升高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有抑制作用,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不显着。高温和高CO2具有交互作用。与对照温度相比,大气平均温度升高2℃以上,已经抵消了大气C02升高的对稻麦的肥料效应。二者的交互作用使水稻和小麦产量分别减少了10.9%和2.4%,使水稻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减少16.1%和10.1%。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和结实率随温度强度的升高受胁迫影响增大。

贾海啸[8](2010)在《湖北省径流小区观测数据的整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北省地形地貌复杂、降水集中、加之人口密度较大和土壤人为扰动强烈,导致水土流失严重。2005年第四次遥感普查资料表明:湖北省水土流失面积共有5.59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中度以上达2.66万km2。每年流失的表土按20cm计算,相当于流失87.5万亩耕作层,流失有机质达273万t。截止2007年,湖北省的坡耕地面积为627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3.45%。其中25°以上坡耕地及15°到25°的不宜耕坡耕地的面积共约415万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66.25%;35°以上的坡耕地有13.33万hm2,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2.12%。近50年来,湖北已有600万亩良田遭受水打沙压的损害,导致耕作层变薄,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湖北省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布设了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经过几十年的监测调查,积累了丰富的径流小区监测资料,为区域土壤侵蚀研究和水土保持防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研究基础。基于此,本研究广泛收集这些分散于各个站点的观测数据和资料,将其集中起来,运用整合分析方法,从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和坡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对湖北省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综合评价。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是一种专门对同一主题下相互独立的单个研究进行统计综合的技术,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整合分析的原理、步骤等,阐明了此方法相对于传统综述的优势,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湖北省各监测站坡面径流泥沙监测数据的研究。采用整合分析对湖北省径流小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以及不同坡度影响下的径流泥沙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由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植被覆盖、入渗特征等因素差异,农田、园地、林地、草地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减流减沙效益不同。总体而言,农田用地泥沙侵蚀量比林地、草地和园地都要大。在其他侵蚀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农耕地的潜在侵蚀风险性均高于林地、草地及园地。(2)由于采取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使得坡耕地径流损失和泥沙流失状况相应不同。根据分析结果,顺坡耕作相对等高耕作对减少坡面径流泥沙的作用要小;草灌间作、坡式梯田和水平梯田对坡面径流泥沙的减少作用较明显。(3)一定坡度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加,径流量和泥沙量都会随之增加。本研究中对径流量而言,15°以上坡面对产流过程有相当显着的促进作用;泥沙量研究中,在10°~20°的坡面泥沙量较少,25°以上坡面泥沙冲刷量则显着增加。(4)通过分析,湖北省山区丘陵土壤侵蚀重点治理点应放在坡耕地、荒山荒坡治理上,杜绝盲目开垦坡地的行为。小于15°的坡耕地应实施合理耕作措施,实行粮、草、林间作、轮作、套作,发展农林复合产业;在大于15°的坡地实行坡改梯措施,因地制宜,开发适合当地的经济林;大于25°的坡耕地要持续有步骤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在荒山荒坡和裸露坡地等覆盖率低的土地类型上合理植树种草。本文通过整合分析方法,以期为湖北省坡地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配置,为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郭明,李新[9](2009)在《Meta分析及其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eta分析(Meta-Analysis)是当今比较流行的综合具有同一主题的多个独立研究的统计学方法,是较高一级逻辑形式上的定量文献综述。20世纪90年代后,Meta分析被引入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并得到高度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文章介绍了Meta分析的基本概念;回顾了Mata分析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归纳了如何进行Meta分析;最后讨论了Meta分析的局限性。以期能合理应用Meta分析,为生态环境领域综合研究提供合理有效的分析方法。

芮雯奕[10](2009)在《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潜力及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多研究已经证实,通过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土壤固碳,是近期内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环境受人类干扰严重,其土壤碳储量、稳定性和变化趋势受农田管理模式及技术的影响显着。在合理的农田管理模式与技术下,农田土壤可以成为大气碳的一个“汇”,固碳潜力巨大。因此,确定农田土壤的碳汇大小、固碳潜力是制订区域碳排放清单和公平合理的国际环境协议的重要科学依据。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启动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路线图,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启动一系列大型综合项目,以明确本国的农田土壤碳情况,以在国际环境谈判上赢得主动权。日益增多的研究显示,我国农田尤其是稻田土壤的固碳潜力巨大,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减排空间。但是,至今关于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效应大小,以及不同管理模式的固碳潜力大小仍很不明确,面临着日益加重的国际固碳减排压力,我国急需进行农田土壤固碳效应及潜力估算,明确农田土壤增碳的调控途径,为即将编写的第二次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制定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战略和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是我国具有悠久水稻种植历史的区域之一,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而引起的高CO2排放问题不容忽视。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比较完善。1980年以来,积累了大量农田土壤有机碳长期监测和田间试验研究数据,可为区域农田土壤固碳效应及其潜力研究提供宝贵材料。本研究以长三角农田为研究对象,旨在明确该地区农田土壤固碳技术对土壤固碳的影响及其潜力,探讨农田固碳技术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为我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估算和固碳措施选择及配套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参考。本研究以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20余年来长三角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探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和作用;以长期定位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Meta-analysis分析方法研究该地区典型固碳技术的固碳效应;在试验的基础上,基于情景假设,利用RothC模型对典型固碳技术在该地区的固碳潜力进行模拟和探讨;采用农户调研和生产调查的方法,结合农户行为模型分析,明确该地区典型农田固碳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影响农户应用固碳技术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并提出促进该地区农田土壤固碳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激励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长三角地区农田土壤是大气CO2的一个“汇”。2006年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比上世纪80年代初平均高出19.5个百分点。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长三角主要的农田土壤中,以潮土的有机碳含量增幅最大,增加了56.5个百分点,提高到10.8g/kg,水稻土提高了11.0个百分点。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差异显着,‘总体而言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趋势,从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变化看,长三角地区北部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较为明显,呈现出“碳汇”功能趋势。20余年来,长三角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增大,长期水稻种植下的水田利用方式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具有积极贡献。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其变程由1980年的274.9km下降为41.5km,块金值占基台值比(C0/(C0+C))由1980年的28.1%增加为49.8%。由随机因素如耕作制度、农业管理等引起的变异在总变异中的比重加大,而气候、土壤类型、成土母质等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变异变小。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长三角地区,人为因素降低了自然等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比重,在长三角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长期保持的稻作模式对区域农田土壤碳增加效应突出。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能够显着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肥施用的平均固碳时间效应要高于秸秆还田。Meta-analysis分析表明,平均7年的试验期内,秸秆还田的固碳效应为0.41t C ha-1 yr-1。而平均14年的试验期内,有机肥施用的固碳效应平均达到0.34 t C ha-1 yr-1,少免耕的固碳效应则不显着。种植制度对农田土壤固碳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一年三熟种植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固碳效应比一年两熟下高出0.35 t ha-1yr-1。相应的有机肥施用下,一年三熟较一年两熟高出0.30 t ha-1 yr-1。固碳技术的固碳时间效应也存在差异,有机肥固碳持续期约为40年而秸秆还田约为20年。全量秸秆还田、1.5tC有机肥+半量秸秆、3tC有机肥施用情景下长三角农田土壤呈现出较高的固碳潜力。利用RothC模型模拟了不同固碳技术情景下长三角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结果表明,前20年,半量秸秆还田情景下年均固碳速率达到0.37tha-1 yr-1,全量还田则达到0.70t ha-1 yr-1。施用1.5tC有机肥和3tC有机肥情景下平均固碳速率则分别达到0.36t ha-1 yr-1和0.68t ha-1 yr-1。1.5tC有机肥+半量秸秆情景下平均固碳速率为0.69t ha-1 yr-1。固碳潜力的空间分布表明,在半量秸秆还田或1.5tC有机肥施用情景下,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总体趋势,在全量秸秆还田、3tC有机肥、以及1.5tC有机肥+半量秸秆情景下,长三角南部地区仍呈现较高的固碳潜力。影响长三角农户固碳技术应用行为的因素呈现显着的地区差异。农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户固碳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显着的差异,作物秸秆还田程度、有机肥施用情况差异明显。基于农户固碳技术应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于秸秆还田与否,农户更多的是从秸秆处理的边际成本出发,而相对略欠发达地区,对于秸秆还田与否,农户主要考虑秸秆的使用效益。对于有机肥而言,畜禽养殖与否以及富余劳动力水平是影响有机肥使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制定促进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激励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农业生产以及农户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及其差异,有效促进农田固碳技术最大可能的应用和推广。进行可持续的农户自我发展机制、参与式的技术实施与推广机制、公平有效的政府配套保障机制三个主要方面的激励创新。要进一步提高农户自身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增强实现农业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创新实施以及推广机制,提高推广实施成效;完善多元化的补偿激励机制、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产业扶持机制以及技术支撑服务机制。通过实施激励机制,促进农户更广泛深入的应用农田土壤固碳技术。并且,应将农田土壤固碳作为一项长期政策纳入到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

二、整合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重复取样检验法的实例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合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重复取样检验法的实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种植对农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的整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
    2.1 有机种植对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2.2 不同影响因素下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对有机种植的响应
    2.3 不同影响因素下节肢动物多度指数对有机种植的响应
    2.4 不同影响因素下节肢动物均匀度指数对有机种植的响应
    2.5 不同功能类群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对有机种植的响应
3讨论
ORCID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2)黄土高原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2.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1.2.3 整合分析方法概述
    1.3 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黄土高原及苹果产业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剖面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2.2.2 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特征
        2.2.3 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水分利用差异的整合分析
    2.3 野外试验
        2.3.1 试验地选择
        2.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整合分析
        2.4.1 数据来源
        2.4.2 数据库建立
    2.5 数据分析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根系及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3.1 土壤主要物理性质
        3.1.1 土壤容重
        3.1.2 土壤颗粒组成
    3.2 植物根系垂直分布特征
    3.3 典型植被深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3.3.1 典型植被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3.3.2 深剖面土壤水分相关因子
    3.4 小结
第四章 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特征
    4.1 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土壤水分利用差异
        4.1.1 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耗水量差异
        4.1.2 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耗水速率差异
    4.2 不同气候区苹果园深层耗水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土壤水利用差异的整合分析
    5.1 不同气候区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耗水量的差异
    5.2 不同气候区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耗水速率的差异
    5.3 苹果园土壤水分管理建议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中国地区小麦产量及产量要素对秸秆还田响应的整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库的构建和数据分类
1.3 整合分析过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产量要素的平均影响
2.2 影响因素分析
    2.2.1 地区
    2.2.2 土壤类型
    2.2.3 耕作方式
    2.2.4 施氮水平
    2.2.5 秸秆种类
    2.2.6 还田量水平 3 讨论
3.1 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产量要素的整体影响分析
3.2 地区、土壤类型
3.3 耕作方式
3.4 施氮水平
3.5 秸秆种类、还田量水平 4 结论

(4)陆地生态系统溶解性有机碳的时空分布格局与通量估算 ——基于中国三大河流进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陆地生态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碳研究进展
        1.2.1 DOC与土壤中碳吸附
        1.2.2 土壤DOC与温室气体排放
        1.2.3 土壤DOC的环境影响
        1.2.4 土地利用变化对DOC的影响
    1.3 淡水生态系统(以河流为主)溶解性有机碳研究进展
        1.3.1 河流DOC的环境影响
        1.3.2 河流DOC的输出
    1.4 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5 本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2.3.2 统计分析方法
    2.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溶液溶解性有机碳的通量输出
    3.1 引言
    3.2 陆地不同生态系统DOC的研究现状
    3.3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分析方法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陆地不同生态系统中DOC实测站点的空间分布
        3.4.2 陆地不同生态系统DOC垂直分布变化
        3.4.3 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溶液DOC含量
        3.4.4 全球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溶液DOC浓度和输出通量
        3.4.5 全球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溶液DOC通量输出估算
    3.5 小结
第四章 黄河流域溶解性有机碳通量估算及时空分布格局
    4.1 研究区域
    4.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DOC与径流量间的相关性
        4.3.2 DOC的季节动态变化
        4.3.3 DOC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3.4 DOC与NPP的关系
        4.3.5 黄河流域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和通量输出估算
    4.4 小结
第五章 长江流域溶解性有机碳的时空分布格局及通量估算
    5.1 研究区域
    5.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DOC与径流量间的相关性
        5.3.2 DOC浓度和通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
        5.3.3 DOC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5.3.4 DOC与NPP的关系
        5.3.5 长江流域溶解性有机碳输出通量的估算
    5.4 小结
第六章 珠江流域溶解性有机碳通量估算及时空分布格局
    6.1 研究区域
    6.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DOC与径流量间的相关关系
        6.3.2 DOC的季节动态变化
        6.3.3 DOC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3.4 DOC与NPP的关系
        6.3.5 珠江流域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和输出通量的估算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三大流域溶解性有机碳的对比性分析
    7.1 中国三大河流有机碳整合分析研究
    7.2 研究区域总体概况
    7.3 三大流域溶解性有机碳入海通量输出值比较
    7.4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主要研究特色
    8.3 不足及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陆地生态系统碳输出通量估算类型增加及加入模型对比验证
        8.3.3 陆地生态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碳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三大河流溶解性有机碳数据库文献来源
附录二 全球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溶液DOC实测站点文献来源
致谢
作者简介

(5)交变磁场水处理装置的研制与阻垢除垢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磁场阻垢除垢研究现状
        1.2.1 电磁处理装置
        1.2.2 永磁处理装置
    1.3 阻垢除垢机理的研究现状
        1.3.1 磁场阻垢除垢机理研究现状
        1.3.2 化学法阻垢除垢机理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磁场阻垢除垢机理的分子动力学仿真
    2.1 分子动力学仿真简介
        2.1.1 分子动力学的运动方程
        2.1.2 牛顿运动方程的数值解法
        2.1.3 边界条件
        2.1.4 力场
        2.1.5 分子动力学仿真的系综
        2.1.6 Material Explorer 简介
    2.2 模型的构建与仿真方法
        2.2.1 模型的构建
        2.2.2 仿真方法
    2.3 系统平衡的判定与数据处理方法
        2.3.1 系统平衡的判定
        2.3.2 径向分布函数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2.4.1 模型 A 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2.4.2 模型 B 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交变磁场发生装置的设计
    3.1 交变磁场发生装置的选择
    3.2 永磁体气隙磁场的 ANSYS 仿真
        3.2.1 ANSYS 磁场分析模块简介
        3.2.2 永磁体模型的构建与仿真分析
        3.2.3 仿真结果与讨论
    3.3 单相电动机选择与调速
        3.3.1 单相电动机的选择
        3.3.2 单相电动机的调速
    3.4 本章小结
4 交变磁场阻垢实验与结果分析
    4.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案
        4.1.1 实验装置
        4.1.2 实验方案
    4.2 水处理实验的重复性问题探讨
    4.3 交变磁场的阻垢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交变磁场的阻垢机理探讨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实验数据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分析方法的相关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
        1.2.1 基因芯片类型
        1.2.1.1 根据芯片载体分类
        1.2.1.2 根据芯片制备方法分类
        1.2.1.3 根据探针类型分类
        1.2.2 基因芯片的技术流程
        1.2.2.1 芯片的设计
        1.2.2.2 样本的制备
        1.2.2.3 杂交反应
        1.2.2.4 信号检测与结果处理
        1.2.3 基因芯片的应用
        1.2.3.1 基因表达分析
        1.2.3.2 基因芯片与 miRNA 研究
        1.2.3.3 DNA 测序
        1.2.3.4 基因芯片与药学研究
        1.2.3.5 基因诊断
        1.2.4 人基因组芯片的研究进展
    1.3 基因芯片数据库发展
        1.3.1 数据库架构
        1.3.2 数据标准
        1.3.3 数据的检索和分析
    1.4 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方法
        1.4.1 差异表达分析
        1.4.1.1 倍数分析
        1.4.1.2 t 检验分析
        1.4.1.3 方差分析
        1.4.1.4 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
        1.4.2 聚类分析
        1.4.2.1 层次聚类
        1.4.2.2 K 均值聚类
        1.4.2.3 自组织映射
        1.4.2.4 模糊聚类
        1.4.2.5 图聚类
        1.4.3 判别分析
        1.4.3.1 支持向量机
        1.4.3.2 费舍尔判别分析
        1.4.3.3 决策树算法
        1.4.3.4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1.4.3.5 基因调控网络分析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1.5.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主要工作
第二章 本地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库的构建与数据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集数据
        2.2.2 芯片平台数据
        2.2.3 原始数据预处理
        2.2.4 本地数据库的建立
        2.2.5 数据库的更新
        2.2.6 基因表达稳定性值计算方法
        2.2.7 比较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原始数据的对数处理
        2.3.2 数据库查询效率
        2.3.3 人管家基因在本地数据库样本中的表达稳定性
        2.3.4 管家基因在小鼠模型中的表达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在黄曲霉毒素 B1 致癌相关基因分析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和数据
        3.2.2 归一化处理
        3.2.3 聚类分析
        3.2.4 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归一化结果比较
        3.3.2 聚类分析结果
        3.3.3 差异基因的 GO 分析
        3.3.4 差异基因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
        3.3.5 差异基因相关的通路分析
        3.3.6 差异基因相互调节关系网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于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分析的图聚类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芯片数据与预处理
        4.2.2 图聚类
        4.2.2.1 相关系数计算
        4.2.2.2 模块性的定义
        4.2.2.3 基于平滑度的最优模块性值计算 ( Module Smoothness )
        4.2.3 对比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聚类性能分析
        4.3.2 聚类结果
        4.3.3 算法执行效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在 miRNA 靶标预测方法研究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数据与方法
        5.2.1 数据集选取
        5.2.2 靶位点的定义和搜索
        5.2.3 向量提取与算法流程
        5.2.3.1 基因芯片试验数据库特征的定义
        5.2.3.2 向量提取
        5.2.3.3 算法流程
        5.2.4 模型训练与参数优化
        5.2.5 在线 miRNA 靶标预测应用的构建
    5.3 结果与分析
        5.3.1 ROC 曲线法对模型评估
        5.3.2 分类器性能比较
        5.3.3 在线 miRNA 靶标预测应用说明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论文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温度和二氧化碳升高对稻麦产量及生物量影响的整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化中温度和大气CO_2变化
        1.1.2 全球水稻和小麦的生产
        1.1.3 全球气候变化对水稻和小麦生产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Meta分析
        1.2.2 全球变化中温度和CO_2对农作物影响研究中的Meta分析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库的建立和文献的选取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4.1 研究内容
        2.4.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大气CO_2升高对稻麦产量和生物量影响的Meta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气CO_2升高对稻麦影响的总效应
        3.2.2 CO_2补给方法对CO_2肥料效应的影响
        3.2.3 大气CO_2含量对水稻和小麦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3.2.4 其他胁迫因子对水稻和小麦产量形成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
        3.2.5 大气CO_2施肥效应的适应性、不同N肥施用量及不同品种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温度升高对稻麦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温度升高对水稻和小麦产量形成影响的总效应
        4.2.2 不同温度升高对稻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4.2.3 温度和CO_2的交互作用对稻麦产量影响的总效应
        4.2.4 不同温度升高和大气CO_2的交互作用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湖北省径流小区观测数据的整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前言
    1.1 土壤侵蚀概述
        1.1.1 土壤侵蚀的概念
        1.1.2 坡面产流产沙
        1.1.3 坡面尺度产流产沙的影响因素
        1.1.4 研究与评价方法
2 整合分析(META-ANALYSIS)
    2.1 整合分析概述
        2.1.1 整合分析定义及基本概念
        2.1.2 整合分析与传统综述
        2.1.3 整合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整合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2.2.1 整合分析的原理
        2.2.2 整合分析的基本步骤
    2.3 整合分析常用假设模型和效应值
        2.3.1 整合分析常用假设模型
        2.3.2 整合分析的效应值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状况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水土流失状况
4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4.1.1 研究目标
        4.1.2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与思路
5 径流小区观测数据的整合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基础数据的来源
        5.1.2 基础数据的处理
        5.1.3 整合分析
        5.1.4 效应值和异质性检验
        5.1.5 结合效应值及显着性差异判断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全部径流泥沙无结构数据分析结果
        5.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5.2.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5.2.4 不同坡度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Meta分析及其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Meta分析的形成与发展
    1.1 Meta分析的基本概念
    1.2 Meta分析的发展历程
2 Meta分析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3 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
    3.1 文献的筛选和数据信息提取
    3.2 效应值的选取
    3.3 总异质性
    3.4 结合效应值的计算
        3.4.1 Meta分析常用软件介绍
        1) RevMan软件。
        2) MetaWin软件。
        3.4.2 模型计算与综合分析
    3.5 敏感性分析及综合结果的解释
4 Meta分析的局限性
    4.1 “苹果与桔子的问题”
    4.2 各种偏倚的存在
    4.3 各独立研究的质量评价问题
    4.4 研究间的非独立性
5 总结

(10)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潜力及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农田土壤固碳技术
        1.2.3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
        1.2.4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研究方法
        1.2.5 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固碳潜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1.2.6 水田土壤固碳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本章内容提要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2.2.1 研究内容
        2.2.2 目的与意义
    2.3 主要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长三角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本章内容提要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
        3.2.2 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分析
        3.2.3 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第四章 长三角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内容提要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4.2.2 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4.2.3 长三角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3 讨论与结论
        4.3.1 讨论
        4.3.2 结论
第五章 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效应分析
    本章内容提要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效应大小
        5.2.2 不同条件下农田土壤固碳技术固碳效应差异
        5.2.3 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时间效应
    5.3 讨论与结论
        5.3.1 讨论
        5.3.2 结论
第六章 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潜力分析
    本章内容提要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模型验证
        6.2.2 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技术潜力
        6.2.3 农田土壤固碳技术固碳潜力空间分布格局
    6.3 讨论与结论
        6.3.1 讨论
        6.3.2 结论
第七章 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农户应用行为分析
    本章内容提要
    7.1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7.1.1 研究地点
        7.1.2 研究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样本区农业生产特征
        7.2.2 农田土壤固碳技术应用特征
        7.2.3 农田土壤固碳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
    7.3 讨论与结论
        7.3.1 讨论
        7.3.2 结论
第八章 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应用的促进机制
    本章内容提要
    8.1 可持续的农户自我发展机制
        8.1.1 经济持续提高机制
        8.1.2 耕地可持续利用机制
        8.1.3 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机制
    8.2 参与式的技术实施及推广机制
    8.3 公平有效的政府配套保障机制
        8.3.1 多元补偿激励机制
        8.3.2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8.3.3 产业扶持激励机制
        8.3.4 技术支撑服务机制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文研究创新
    9.3 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
        9.3.1 存在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整合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重复取样检验法的实例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种植对农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的整合分析[J]. 黄方倩,王超,刘明庆,陈秋会,韩笑,王磊,席运官,张纪兵. 生物多样性, 2022
  • [2]黄土高原苹果园与典型生态林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差异性研究[D]. 杨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3]中国地区小麦产量及产量要素对秸秆还田响应的整合分析[J]. 周延辉,朱新开,郭文善,封超年. 核农学报, 2019
  • [4]陆地生态系统溶解性有机碳的时空分布格局与通量估算 ——基于中国三大河流进行分析[D]. 石国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5]交变磁场水处理装置的研制与阻垢除垢的实验研究[D]. 陈加鹏. 重庆大学, 2014(12)
  • [6]人基因组芯片数据分析方法的相关研究与应用[D]. 李力.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7]温度和二氧化碳升高对稻麦产量及生物量影响的整合分析研究[D]. 陈楠楠.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8]湖北省径流小区观测数据的整合分析[D]. 贾海啸.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9]Meta分析及其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中的应用[J]. 郭明,李新. 中国沙漠, 2009(05)
  • [10]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潜力及激励机制研究[D]. 芮雯奕.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综合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重复抽样检验的一个示例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