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速极电压还是不提为好(论文文献综述)
袁浩[1](2010)在《电动叉车EPS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是当今动力转向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之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动力转向系统,它与传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相比有许多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够实现精确转向,减小因路面不平引起的对系统的扰动,能在各种行驶工况下提供最佳助力,并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作为衡量电动叉车性能的一项关键技术,转向性能的好坏对于叉车能否灵活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开展电动叉车EPS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EPS系统的总体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深入分析EPS系统两大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根据制定的助力特性曲线确定了目标电流,采用了模糊PID控制策略对目标电流进行跟踪并进行了系统性能仿真分析。根据电动叉车EPS系统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设计了EPS系统总体控制方案,利用飞利浦公司的LPC2131微控制器丰富的硬件资源,设计了EPS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其中电路设计包括核心控制模块、信号采集处理模块、H桥功率驱动及其前置驱动电路模块、继电器保护模块等,并进行了抗干扰相关设计。最后,给出了EPS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并完成了软件的模块化设计工作。
许佳[2](2010)在《基于DSP数字控制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研制》文中认为双向DC/DC变换器(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BDC)是典型的“一机两用”设备,可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所以在需要能量双向流动的场合,双向DC/DC变换器的应用可大幅度减轻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研究适用于中到大功率场合的数字控制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本文首先介绍双向DC/DC变换器的概念、应用场合以及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较多的电压-电流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优缺点,进而引出了电压-电压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都为电压型全桥结构,降压模式时,高压侧开关管有驱动信号,低压侧开关管驱动信号封锁,仅用功率开关管的体二极管整流;升压模式时,其工作原理与降压模式相反。因此,升/降压工作模式原理与单向全桥DC/DC变换器类似。同时还分析了主电路中高频变压器偏磁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其次本文在对电压-电压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主电路、驱动电路、采样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等,并详细介绍了电路中主要元器件参数的选取方法,变压器等磁性元件的设计流程,并利用OrCAD10.5/PSpice软件对整个主电路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基于DSP TMS320F2812数字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全比较模式的数字移相直接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编程方式就可以实现移相波形的产生及死区的灵活设置,并设计了合理的数字控制器。最后制成了一台额定功率1KW的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上述方案、分析、设计的正确性。
张福中,天华[3](2010)在《维修康佳T2522S彩电的几个巧合(上)》文中认为某日,有客户送修一台康佳T2522S彩电,通电试机,待机灯亮,但不能"二次"开机。初步判断光栅形成电路失常,即行扫描电路没有正常工作。
伍翠萍[4](2008)在《低抖动时钟稳定电路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模拟数字转换电路(ADC)是VLSI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重要模块,采样保持电路(S/H)是ADC中的关键单元电路。当ADC的精度达到12bit以上时,受时钟影响的孔径时间不确定性会引起采样点偏移,从而导致采样保持电路信噪比降低,直接影响采样保持电路的精度,进而影响整个ADC的性能。因此需要采用时钟稳定电路产生更精确的片上时钟以减小孔径时间不确定性。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电荷泵锁相环的时钟稳定电路,该电路将应用于12bit精度,100MHz采样频率的流水线ADC中,为其提供100MHz,50%占空比的低抖动时钟信号。基于中芯国际0.18μm CMOS数模混合标准工艺,设计了鉴频鉴相器,电荷泵,低通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及分频器这几个重要子单元电路。与传统鉴频鉴相器存在“死区”相比,本设计所用的预充电鉴频鉴相器的“死区”完全消去;开关在源端的全差分电荷泵实现了充放电电流的很好匹配,误差小于1%,同时,困扰传统电荷泵的电荷共享,时钟馈通等效应在此电荷泵中也大大减小;设计的压控振荡器中心振荡频率为400MHz,在调节范围内,振荡器的线性度非常好。对完整的时钟稳定电路的仿真结果表明,电源电压1.8V,温度25℃,TT模型下,基于锁相环的时钟稳定电路的锁定时间为17μs。给输入加上均方根值为0.5ps的抖动,同时给压控振荡器的关键器件并联上相应的热噪声电流,仿真得到的输出信号边沿的抖动为0.3ps,满足12bit精度,100MHz采样频率的流水线ADC系统对时钟抖动不高于0.33ps的要求。电源电压为1.8V时,整体电路的功耗为13mW。然后,分别对电路在不同的工艺角模型,电源电压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这些PVT(Process-Voltage-Temperature)条件下,电路均能正常工作。在重点考虑器件匹配性,电路对称性,保护敏感器件的条件下进行了整体电路的版图设计,整个基于锁相环的时钟稳定电路的版图面积为1200μm×480μm。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锁相环的时钟稳定电路在锁定时间,频率范围,输出时钟抖动和功耗方面皆具有较好的性能,满足12bit精度,100MHz采样频率的流水线ADC系统对时钟稳定电路提出的要求。
姚高尚[5](2007)在《基于DSP的电火花加工逆变电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火花加工电源,提供击穿加工介质所需要的电压,并在间隙击穿后提供能量以蚀除金属,是影响加工工艺指标关键的设备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放电加工的速度、精度、稳定性、工件表面粗糙度以及电极耐加工性。DSP数字化电源控制灵活;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接口兼容性良好。本文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控制核心研制了一套全数字化控制电火花加工高频开关电源。本文首先设计了高频的开关电源主电路,包括EMI滤波器,高频变压器,半桥逆变电路等,利用高频的功率MOSFET作为主功率开关管,进一步提高了频率,减小了体积,降到了电磁干扰。其次设计了以TI公司的高性能DSP TMS320LF2407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包括采样,保护电路等,奠定了软件设计基础;并设计了以TOPSwitch为核心的辅助电源系统,对DSP及其它外围芯片供电,减小辅助电源的体积,提高供电效率。本文编写了DSP的底层应用程序,包括A/D采样率波,PWM波形的产生,PID调节和SCI的收发程序等,利用其产生的相位相差180°的PWM波形驱动主电源的功率管,利用软件的方式完成对电源的控制,便于升级,节约了成本。最后,初步建设了规准数据库和上位机的应用软件,实现对上,下位机DSP的实时通信和规准的智能选取,并可以完成对控制参数的调节,从而提高了电火花加工的智能化程度。通过验证和调试,文中设计的各模块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为电火花电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平台。
蒋建军[6](2004)在《活学文章、巧解难题——也谈“加速极电压还是不提为好”》文中研究说明 读2003《家电检修技术》第1期23页所载孙国元先生的《加速极电压还是不提为好》一文(以下简称《孙文》),笔者有不同看法,在此提出与读者商讨。笔者认为,对于检修飞利蒲TDA型机有伴音、“黑屏”故障的电视机,采用提高加速极电压快速判断故障
孙国元[7](2003)在《加速极电压还是不提为好》文中研究表明 拜读了詹新生先生2002年9期《“黑屏”故障的维修技巧——提高加速极电压》一文后,本人有点不同意见提出来与詹先生商榷。笔者以为:区分“黑屏”保护,还是亮度通道故障有两种简单的方法:(1)对那些有“黑屏”保护功能且没有维修开关的彩电,将维修开关拨到维修状态,“黑屏”保护会自动解除。这时如出现一条水平亮线,则可确定
卢书义[8](1999)在《车迷热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MTC先生: 您好,我对贵杂志一直感觉特好,从1995年订阅至今,从中获得了许多维修知识。于是在1996年购买了一辆黑色金城125型摩托车,该车为电启动,现已经行驶了9000km,有几个问题不清楚,特向您请教,望先生指教。 1.据说此车发动机为我国台湾省原装,不知是台
陈光裕,钟定珠[9](1981)在《残压示波器》文中指出 目前,电力部门很多单位都积极要求开展雷电观测工作,迫切需要有一种造价低,使用方便的测量雷电流波形的仪器。为此,广东省电力局中心试验所研制成功了一种测量直击雷电流波形的残压示波器。仪器已在试验室用冲击电流作过大量试验,证明是可行的,并已安装在现场试用。
二、加速极电压还是不提为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速极电压还是不提为好(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叉车EPS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动力转向系统发展历程 |
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 |
1.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动叉车EPS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电动叉车EPS 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 电动叉车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
2.2.1 扭矩传感器 |
2.2.2 车速传感器 |
2.2.3 直流电动机 |
2.2.4 电流传感器 |
2.2.5 电磁离合器和减速机构 |
2.2.6 电子控制单元(ECU)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叉车EPS 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 |
3.1 电动叉车EPS 系统目标助力电流的确定 |
3.1.1 电动叉车EPS 的基本控制模式 |
3.1.2 助力控制 |
3.1.2.1 助力特性 |
3.1.2.2 EPS 系统的理想助力特性曲线 |
3.1.2.3 三种典型的助力特性曲线 |
3.1.2.4 电动叉车EPS 系统助力特性曲线的确定 |
3.1.2.5 电动叉车 EPS 系统助力特性曲线的实现 |
3.1.3 回正控制 |
3.2 电机电流的闭环控制策略 |
3.2.1 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3.2.2 PID 控制原理 |
3.2.3 数字PID 控制 |
3.2.4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策略 |
3.2.5 模糊PID 控制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PS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4.1 电动叉车EPS 控制系统结构图 |
4.2 输入模块设计 |
4.2.1 模拟输入信号处理电路 |
4.2.1.1 扭矩信号采集处理电路 |
4.2.1.2 电流信号处理电路 |
4.2.2 车速信号采集处理电路 |
4.3 处理器模块设计 |
4.3.1 微控制器的选型 |
4.3.2 微控制器LPC2131 |
4.3.2.1 LPC2131 简介 |
4.3.2.2 LPC2131 特性 |
4.3.2.3 LPC2131 结构框图 |
4.3.3 系统复位电路 |
4.3.4 系统时钟电路 |
4.4 输出模块设计 |
4.4.1 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
4.4.1.1 功率驱动电路 |
4.4.1.2 PWM 原理 |
4.4.1.3 PWM 功率驱动电路 |
4.4.2 前置驱动电路 |
4.4.3 继电器保护控制电路 |
4.4.4 报警指示电路 |
4.5 硬件设计中的抗干扰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PS 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ADS1.2 集成开发环境 |
5.2 EPS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
5.3 A/D 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5.3.1 A/D 转换结果标定 |
5.3.2 A/D 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5.4 数字滤波模块程序设计 |
5.5 车速信号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5.6 判断电机转向模块程序设计 |
5.7 电流闭环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
5.8 PWM 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
5.9 软件抗干扰设计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基于DSP数字控制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向DC/DC变换器的应用 |
1.2.1 不停电电源系统(UPS) |
1.2.2 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 |
1.2.3 太阳能电池电源系统 |
1.3 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1.3.1 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的研究 |
1.3.2 向DC/DC变换器控制技术的研究 |
1.4 基于DSP的数字控制技术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工作 |
2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 |
2.1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2.1.1 主电路拓扑结构 |
2.1.2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2.2 PWMDC/DC全桥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
2.2.1 双极性控制方式 |
2.2.2 有限双极性控制方式 |
2.2.3 移相控制方式 |
2.3 移相控制ZVS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2.4 主电路中高频变压器偏磁问题的研究 |
2.4.1 串联隔直电容解决全桥DC/DC变换器变压器偏磁问题 |
2.4.2 隔直电容的参数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双向DC/DC变换器主电路设计 |
3.1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
3.1.1 磁芯材料的选取 |
3.1.2 磁芯的选择 |
3.1.3 高频变压器原副边变比及匝数 |
3.2 谐振电感值 |
3.3 主功率管的选择 |
3.4 主电路仿真分析 |
3.4.1 降压模式时 |
3.4.2 升压放电时 |
3.5 功率驱动电路设计 |
3.5.1 功率MOSFET驱动电路特点 |
3.5.2 功率MOSFET驱动电路的要求 |
3.5.3 硬件电路的设计 |
3.6 检测电路设计 |
3.7 保护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数字控制及基于DSP的控制电路的设计 |
4.1 开关电源系统中的数字控制技术综述 |
4.1.1 数字分辨率问题 |
4.1.2 数字控制环路延迟问题 |
4.2 数字控制器及外围硬件电路设计 |
4.2.1 DSP芯片的发展 |
4.3 基于DSP TMS320F2812的数字控制系统结构 |
4.4 反馈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5 双向DC/DC数字化控制的软件实现 |
4.5.1 移相脉冲的形成 |
4.5.2 增量式数字PI控制算法的实现 |
4.6 数字控制程序结构 |
4.7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分析 |
5.1 降压工作模式 |
5.2 升压工作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低抖动时钟稳定电路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与架构 |
第二章 时钟稳定电路的系统级设计 |
2.1 锁相环的原理、应用及分类 |
2.2 时钟稳定电路的设计流程 |
2.3 时钟稳定电路的系统级设计 |
2.3.1 系统要求 |
2.3.2 系统结构描述 |
2.3.3 基于锁相环的时钟稳定电路环路参数确定 |
2.3.4 鉴频鉴相器原理及指标分析 |
2.3.5 电荷泵原理及指标分析 |
2.3.6 压控振荡器原理及指标分析 |
2.3.7 环路滤波器原理及指标分析 |
第三章 时钟稳定电路设计及仿真 |
3.1 鉴频鉴相器设计 |
3.1.1 传统的鉴频鉴相器 |
3.1.2 预充电鉴频鉴相器设计及仿真 |
3.2 电荷泵设计 |
3.2.1 传统的电荷泵 |
3.2.2 开关位于源端的全差分电荷泵设计及仿真 |
3.3 压控振荡器设计 |
3.3.1 电路结构的选取 |
3.3.2 环形VCO级数的确定 |
3.3.3 延迟单元的结构 |
3.3.4 全差分环形VCO的整体电路 |
3.3.5 压控振荡器噪声分析 |
3.3.6 压控振荡器仿真结果 |
3.4 分频器设计 |
3.4.1 分频器电路设计 |
3.4.2 分频器电路仿真 |
3.5 时钟稳定电路仿真 |
第四章 版图设计 |
4.1 模拟电路版图设计基础 |
4.1.1 基本MOS管 |
4.1.2 电阻 |
4.1.3 电容 |
4.2 版图设计方法 |
4.2.1 电源线和地线的布局 |
4.2.2 信号线布局 |
4.2.3 器件匹配性与对称性 |
4.2.4 全差分设计 |
4.2.5 保护环 |
4.3 各模块的版图设计 |
4.3.1 鉴频鉴相器 |
4.3.2 电荷泵 |
4.3.3 压控振荡器 |
4.3.4 分频器 |
4.3.5 时钟稳定电路版图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DSP的电火花加工逆变电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力电子技术和开关电源技术概述 |
1.2 电火花加工和电火花电源 |
1.3 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高频开关电源主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2.1 电源的基本功能和技术指标 |
2.2 主电源拓扑结构选择 |
2.3 输入电路的设计 |
2.4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
2.5 输出滤波电路的设计 |
2.6 主功率管和高频输出整流 |
2.7 驱动电路的设计 |
3 基于 DSP TMS320LF2407 的控制电路的设计 |
3.1 TMS320LF2407 简介 |
3.2 DSP 最小系统设计 |
3.3 数据采样输入电路 |
3.4 主电路保护电路 |
3.5 JTAG 仿真接口 |
3.6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3.7 几个特殊引脚的处理 |
4 基于TOP225Y 的多路输出辅助电源的设计 |
4.1 TOPSwitch 简介 |
4.2 辅助电源设计 |
4.3 电路参数设计 |
5 底层应用软件的设计 |
5.1 控制策略的选取 |
5.2 主程序设计 |
5.3 SCI 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
5.4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
5.5 PID 控制算法 |
5.6 PWM 发生程序设计 |
5.7 采样和 A/D 变换程序设计 |
6 上位机程序和规准数据库设计 |
6.1 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的建设 |
6.2 上位机程序总体结构 |
6.3 主界面 |
6.4 数据库操作界面 |
6.5 串行通信界面 |
6.6 动态图表显示界面 |
7 结论和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2 后续研究的工作期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加速极电压还是不提为好(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叉车EPS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袁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5)
- [2]基于DSP数字控制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研制[D]. 许佳.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
- [3]维修康佳T2522S彩电的几个巧合(上)[J]. 张福中,天华. 家电检修技术, 2010(01)
- [4]低抖动时钟稳定电路研究与设计[D]. 伍翠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
- [5]基于DSP的电火花加工逆变电源的研究[D]. 姚高尚.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6]活学文章、巧解难题——也谈“加速极电压还是不提为好”[J]. 蒋建军. 家电检修技术, 2004(03)
- [7]加速极电压还是不提为好[J]. 孙国元. 家电检修技术, 2003(01)
- [8]车迷热线[J]. 卢书义. 摩托车, 1999(11)
- [9]残压示波器[J]. 陈光裕,钟定珠. 电力技术, 19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