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一名未来的软件工程师(论文文献综述)
罗静[1](2021)在《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婕[2](2013)在《大学生领导力对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领导力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社会资源,而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经济转变的巨大推进力。领导力和创造力是21世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这不仅是大学生对自我综合实力提升的要求,而且是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的结果。有关领导力与创造力的关系理论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探究大学生领导力与创造力。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析大学生领导力对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力图通过对大学生领导力和创造力的概念、特征、结构要素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探索大学生领导力与创造力的测评指标体系,讨论大学生领导力与创造力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开放性问卷调查、个体访谈、团体访谈等方式,提出了大学生领导力对创造力影响的10条理论假设,构建了大学生领导力对创造力的影响模型。根据大学生领导力和创造力测评体系,编制大学生领导力和创造力的测评问卷,采用因素分析探究并验证了大学生领导力对创造力影响的维度因素。通过相关数据的采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依托SPSS、AMOS等工具,研究了未来时间洞察力、积极心理品质、人际关系能力等要素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行为能力、创造性人格,以及创造力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在此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了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提升方案。本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界定了大学生领导力和创造力的概念,分析了大学生领导力和创造力的特征,提出了大学生领导力和创造力的结构要素,构建了大学生领导力和创造力测评指标体系。(2)对大学生领导力和创造力作用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创造性人格倾向密切相关;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创造性行为能力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品质与创造性人格倾向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品质与创造性行为能力密切相关;人际关系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创造性人格倾向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创造性人格倾向与创造性行为能力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提高大学生领导力确实可以提高大学生创造力。(3)在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大学生层面、高校层面、社会行业企业层面的大学生创造力开发体系。总之,本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和创造力的研究工作及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还有待于笔者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对此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耿梅娟[3](2011)在《依托培养背景下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尤其是专业技术军官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高科技战争将主导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的新形势下,依托普通高校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已成为我军生长干部特别是技术军官的重要来源。但从近几年部队对毕业后备技术军官的反映来看,后备技术军官毕业分配到部队后,存在不能尽快适应部队环境和胜任本职工作现象,其在校期间的教育培养与部队任职需求的结合还有一定的差距;依托培养工作开展十年,对后备技术军官培养的质量或者说后备技术军官应具备何种胜任能力,国内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在校培养期间哪些因素影响后备技术军官的胜任能力的发挥和发展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军事人才开发与管理领域里展开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使得部队和依托高校对后备技术军官的培养工作既有理论依据,又能有可操作的规范指导,从而消除对于后备技术军官教育培养工作的效益发挥的制约。有关胜任特征大量研究认为,在组织内部,胜任特征作为一种个体的潜在特质,能够更深层次地提示个体行为动机的归因,有助于预测组织的绩效;胜任特征的开发也将推动组织内部个人绩效的提升,进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这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利的工具,即对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外显特征到内隐特征综合评价的胜任特征分析方法。本研究将军队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作为研究主题,采用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部队专业技术军官、毕业即将走向军队专业技术岗位的后备技术军官及刚入学的后备技术军官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现役技术军官、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维度、影响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因素、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身份认同、政治教育、军政训练三个影响因素以及集体氛围、管理关系、军人社会地位感知对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和绩效关系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模型建立。通过相关文献和访谈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立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理论模型。并自行编制了基于行为描述的《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测量问卷》,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和修正该胜任特征模型,证明了测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最终得出适合我军技术军官特点的胜任特征模型和测量问卷。2.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水平测量。因本研究对象后备技术军官的培养目标是军队专业技术军官,因此,专业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测量问卷对后备技术军官亦是适用的,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对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水平进行测量,并比较分析后备技术军官毕业生与现役技术军官、后备技术军官毕业生与后备技术军官新生的胜任特征的差异,以及不同人口统计特征之间、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的生源地,胜任特征水平是否存在差异。3.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影响因素研究。后备技术军官在校期间接受的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军政训练以及后备技术军官身份的认同作为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检验理论假设,深入分析三个影响因素与胜任特征及其维度的关系。4.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对个人绩效影响的路径分析。在对个人绩效的量表、三个调节因素的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后备技术军官不同的胜任特征对绩效各维度存在的不同的预测效应以及集体氛围、管理关系和军人社会地位感知在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是个多维层次结构模型。后备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与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结构一致,毕业即将走向军队专业技术岗位的的后备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不低于现役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后备技术军官新生胜任特征水平低于后备技术军官毕业生。2.对专业技能而言,政治教育、身份认同、军政训练的影响作用依次减小;对职业素养而言,政治教育、军政训练、身份认同的影响作用依次减小;对个人素质而言,身份认同、政治教育、军政训练的影响作用依次减小。三种影响因素中,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强于其他两个影响因素。3.从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各维度与个人绩效各维度关系来看:专业技能对适应性绩效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职业素养对工作奉献的预测效果较好,而对适应性绩效的预测力很弱,影响不显着;个人素质则对绩效的四个维度均有较好的预测效应,预测作用的大小依次是适应性绩效、任务绩效、工作奉献、人际促进。4.集体氛围在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胜任特征与任务绩效、专业技能与个人绩效、职业素养与个人绩效、个人素质与个人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管理关系在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胜任特征与任务绩效、胜任特征与人际促进、胜任特征与适应性绩效、专业技能与个人绩效、职业素养与个人绩效、个人素质与个人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军人社会地位感知在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胜任特征与任务绩效、胜任特征与工作奉献、专业技能与个人绩效、职业素养与个人绩效、个人素质与个人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每项胜任特征维度与个人绩效及其子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水平上的效应差都受到集体氛围、管理关系、军人社会地位感知三个调节变量的影响,受三个调节变量的积极影响促进了胜任特征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后备技术军官的个人绩效,而低水平的影响对胜任特征的促进作用不大,进而对个人绩效的提高也较低。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模型。本研究构建了我国专业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修正验证了模型,并对该模型在后备技术军官中的运用进行了验证。弥补了我国尚没有对军事人才领域里的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模型理论与构建研究的不足。2.探索并验证了影响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因素。本研究在获得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结构的同时,对影响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体现出胜任特征结构研究的理论创新。3.探索并验证了影响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的调节因素及其作用。对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本研究不仅实证检验了胜任特征与绩效的关系,还探讨了影响两者之间关系的因素。本研究的结论对于今后军事人才领域胜任特征、胜任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都有着理论借鉴意义。同时,为军事人才的考核、选拔与配备,为后备技术军官的教育、管理提供了依据。
木叶[4](2002)在《做一名未来的软件工程师》文中认为 中学生,你离理想有多远: 厦门中学的张华、李媛媛,西安中学的江程、汪夏等同学来信倾诉自己的理想,希望本刊对现代新兴职业作一些介绍,让同学们更明确与人生理想的距离。同时,本刊也欢迎广大中学生来信畅谈理想,交流体会。
二、做一名未来的软件工程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一名未来的软件工程师(论文提纲范文)
(2)大学生领导力对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对领导力与创造力的需求 |
1.1.2 我国大学生培养的现状 |
1.1.3 领导力与创造力关系研究的缺乏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附图 |
2 文献述评 |
2.1 领导力研究 |
2.1.1 领导理论 |
2.1.2 领导力模型 |
2.1.3 领导力的测评体系 |
2.2 创造力研究 |
2.2.1 创造力理论 |
2.2.2 创造力结构 |
2.2.3 创造力的测评体系 |
3 大学生领导力及其测评指标体系 |
3.1 大学生领导力 |
3.1.1 领导与领导力 |
3.1.2 大学生领导力的概念及其特征 |
3.1.3 大学生领导力的结构要素 |
3.2 大学生领导力测评指标体系 |
3.2.1 大学生领导力测评维度之一——未来时间洞察力 |
3.2.2 大学生领导力测评维度之二——积极心理品质 |
3.2.3 大学生领导力测评维度之三——人际关系能力 |
4 大学生创造力及其测评指标体系 |
4.1 大学生创造力 |
4.1.1 创造与创造力 |
4.1.2 大学生创造力的概念及其特征 |
4.2 大学生创造力测评指标体系 |
4.2.1 大学生创造力测评维度之一——创造性思维能力 |
4.2.2 大学生创造力测评维度之二——创造性人格倾向 |
4.2.3 大学生创造力测评维度之三——创造性行为能力 |
5 大学生领导力对创造力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 |
5.1 大学生领导力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
5.1.1 领导力和创造力都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现 |
5.1.2 创造力是领导力必不可少的内容 |
5.1.3 领导力的培养与开发离不开创造力 |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3 初始结构模型创建 |
5.3.1 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创造力的影响 |
5.3.2 积极心理品质对创造力的影响 |
5.3.3 人际关系能力对创造力的影响 |
6 大学生领导力对创造力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 |
6.1 调查问卷设计 |
6.1.1 大学生领导力测评量表编制 |
6.1.2 大学生创造力测评量表编制 |
6.1.3 数据采集方式设计 |
6.2 调查问卷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6.2.1 小样本数据采集过程 |
6.2.2 小样本数据描述 |
6.2.3 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
6.3 大样本数据采集与描述 |
6.3.1 大样本数据采集 |
6.3.2 大样本数据描述 |
6.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5.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
6.5.2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效果 |
6.5.3 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次修正 |
6.5.4 结构方程模型的再次修正 |
6.6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
7 基于领导力的大学生创造力开发的路径选择 |
7.1 大学生基于领导力进行的创造力开发 |
7.1.1 基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大学生创造性行为能力的开发 |
7.1.2 基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倾向的培养 |
7.1.3 基于人际关系能力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 |
7.2 高校贯彻实施大学生创造教育 |
7.2.1 明确大学生创造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
7.2.2 建立创造性教学模式 |
7.2.3 建立创造型教师队伍 |
7.3 构建大学生创造力开发的社会支持系统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创新点 |
8.2 研究总结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3)依托培养背景下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国外依托培养的战略选择 |
1.1.2 国外依托培养的启示 |
1.1.3 我国依托培养的历史回顾及现状 |
1.1.3.1 我国依托培养的历史回顾 |
1.1.3.2 依托培养是我军干部队伍必然选择 |
1.1.3.3 我国依托培养现状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相关概念的定义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步骤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步骤 |
1.4.4 研究工具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胜任特征理论 |
2.1.1 胜任特征内涵研究 |
2.1.2 胜任特征构成要素 |
2.1.3 胜任特征的研究方法 |
2.1.4 胜任特征模型的主要成果 |
2.1.5 军事人才胜任特征研究 |
2.1.6 军事人才胜任特征差异研究 |
2.1.6.1 国内外军官胜任特征的差异 |
2.1.6.2 技术军官与企业管理者胜任特征的差异 |
2.2 胜任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胜任特征与绩效关系研究 |
2.3.1 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2 绩效与胜任胜任特征关系研究 |
2.4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2.4.1 质的研究的概念 |
2.4.2 质的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区别 |
2.4.3 质性方法与量化方法的结合 |
2.4.4 扎根理论 |
2.4.4.1 扎根理论的思想 |
2.4.4.2 扎根理论的特点 |
2.4.4.3 扎根理论研究过程 |
2.4.4.4 扎根理论研究成果及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过程 |
3.3.1 样本的选择 |
3.3.2 访谈 |
3.3.3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3.4 资料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技术军官胜任特征量表开发 |
4.1 研究目的 |
4.2 技术军官胜任特征问卷的生成 |
4.2.1 初始量表编制 |
4.2.2 问卷预测 |
4.2.3 信度效度检验 |
4.3 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模型的检验 |
4.3.1 样本与统计方法 |
4.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4 信度效度检验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水平现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工具 |
5.3.2 样本 |
5.3.3 信度效度检验 |
5.4 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水平分析 |
5.4.1 不同级别后备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差异分析 |
5.4.2 不同性别、学科后备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差异分析 |
5.4.3 不同管理模式下后备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差异分析 |
5.4.4 不同生源地的后备技术军官的胜任特征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1.1 胜任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2 研究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测量变量 |
6.2.3 研究过程 |
6.3 研究结果 |
6.3.1 信度效度检验 |
6.3.2 研究假设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对个人绩效影响的路径分析 |
7.1 研究目的 |
7.2 绩效研究 |
7.2.1 个人绩效量表的构成 |
7.2.2 样本 |
7.2.3 个人绩效量表的结构检验 |
7.3 调节因素的量表及检验 |
7.3.1 调节因素量表结构 |
7.3.2 信度效度检验 |
7.4 研究假设 |
7.5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7.5.1 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与个人绩效间的相关分析 |
7.5.2 关键胜任特征识别 |
7.5.3 调节作用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启示 |
8.4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8.4.1 研究局限 |
8.4.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成果 |
四、做一名未来的软件工程师(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研究[D]. 罗静.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大学生领导力对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D]. 王婕. 浙江大学, 2013(12)
- [3]依托培养背景下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耿梅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2)
- [4]做一名未来的软件工程师[J]. 木叶. 高校招生,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