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中国经济论坛专题报道之五 21世纪的中国企业制度和企业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姜水盈[1](2021)在《融媒体时代主题财经新闻报道研究 ——以2017-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蔡翠红,戴丽婷[2](2021)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外交变革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变革是促使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促进了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外交的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发展和扩散速度等方面存在着区别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对外交产生了变革性影响。本文将外交活动的进程解剖为实施外交政策之前对外交环境的判断、外交主体在外交平台进行外交行为的过程以及经过互动之后所形成的外交模式,并由此建立了技术革命影响外交的分析模型。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传统外交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是通过公开透明化、决策理性化、社交网络化、平台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制度议题分散化等路径对外交环境、外交工具、外交模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外交活动的进程,同时也给外交变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最后,文章着眼未来,从多角度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外交发展建议。
丁玲[3](2021)在《阿联酋主流媒体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提出,其基本要求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随着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联合国总部讲话等多个场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这一理念正式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性主张。作为中国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阿联酋积极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2012年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此关系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双边合作不断密切,在能源合作、产能合作、高薪领域合作、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方面成果丰富,2018年,中阿双方共同发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对提升两国关系水平、推动海湾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9年,双方签订《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中阿关系史上又一份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成为中阿双方战略合作的典范。在此过程中,阿联酋主流媒体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较为丰富的报道。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的框架理论为分析框架,以阿联酋最重要的纸媒之一《宣言报》作为报道框架分析的样本来源,将研究时段限定为近五年(即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采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综合分析该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框架下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四个方面的新闻报道及议题设置情况,分析归纳其主要语篇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进行讨论和建议。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就本文研究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阐述,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说明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从《宣言报》涉华报道基本情况入手,介绍涉华报道的数量和议题,之后从该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框架下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四个方面进行主题框架分析,基于正面、中立和负面报道的数量和议题,归纳出该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关报道的主要议题和数量分布情况。第二章主要对上述四观进行内容框架分析,通过分析其相关报道的语篇和负面报道,归纳出该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的主要语篇特点。第三章从创新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两个方面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包括阿联酋在内的广大阿拉伯国家的传播和推广提出建议。结语部分对本文的要点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本文创新点和局限性。本文通过语料收集、分类梳理和综合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宣言报》中对该理念相关报道,剖析阿联酋主流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补充国内学界对国家形象和该理念外宣情况的实证研究,为国家形象的媒介构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助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外宣实践。
徐恒祎[4](2020)在《论克罗地亚《晚报》对中国形象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中欧出现竞争态势的大背景下,部分中东欧国家的对华合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压力。在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重点国家中,克罗地亚不但地理位置关键,历史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地区影响力,是巴尔干地区第一个加入欧盟的国家。由于该地区其他家也均处在入盟进程中,研究克罗地亚对布局“17+1”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认知会对人的判断和行动产生影响,不同国家民众之间的相互认知也会影响国与国之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为切入点,对克罗地亚开展文化层面的研究,选取在克罗地亚建构中国形象的主体之一,该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晚报》(Ve?ernji List),对《晚报》2001-2019年19个完整年度的涉华报道进行框架分析、质化分析和历史分析,并对该媒体2019年12月1日-2020年3月31日涉华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相关报道进行专门审视。试图解析《晚报》构建中国形象的路径,用跨文化的视角分析其建构的中国形象,探讨影响中国形象构建的因素,从而探寻更好的跨文化对话路径。宏观上,《晚报》的涉华报道数量从2009年开始逐渐增加,内容逐渐区域全面,建构了一个较为正面的中国形象,但也存在一些由政治价值观差异导致的对中国的误解,且《晚报》中的中国形象仍存在不平衡、不完整的问题。从影响因素来看,历史、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刻板印象、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均会透过媒体的眼镜影响中国形象的建构。中国需要更注重运用跨文化的思路开展与包括克罗地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的对话,认真研究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话语习惯,做到地道表达、精准传播。
王卫星[5](2020)在《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66年前,新中国在内蒙古包头创建了包钢,获评“百年老店”的企业文化底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企业传播学诞生于1923年,由英国人桑德拉·奥利弗教授最早提出。企业传播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运用组织效能、传播媒介与社会交流的学科。新媒体时代,诸如“华为”“宝武集团”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企,企业文化传播已经从“软实力”转化为产品畅销和企业发展的“硬核”。包钢集团亟需拥有专业的,尤其是基于市场化分工形成的新媒体传播团队,也缺乏基于市场竞争的传媒技术和推广模式。包钢的新闻传播类工作具有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属性,实际仍以宣传部引领企业传统媒体为主的运行格局。因相对保守的宣传理念,企业文化传播的认知有待更新。在融媒体视阈下,具有对内传播受众与对外传播发端双重条件的员工群体,受制度约束与意识认同的局限,导致包钢企业文化双向传播中,媒介延伸到人的未融合、不互动、不高效。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中,新媒体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播面狭窄,削弱了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力,进而局限了包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具体点出问题:相关包钢的视频尤其是宣传片,内容同质化,不精致不活泛,格调高大上、枯燥、教条,格式千篇一律;短视频“生拍直传”较多,影响企业文化产生高辨识度的传播效果;媒介上,对内传播渠道单一,对外传播途径固化,富于泛众化发布,而缺少分众化细分,在跨界印象与垂直推送方面需要强化。针对问题探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多样化视频传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精髓,改善内容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与制作上的不足;新媒体产品须加专业化技术分类处理,加强对细节的把握;拍摄专业纪录片,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接地气而充满人情味。策略:首先,在包钢现有新媒体产品的基础上,布局传播类型的多元化。以短视频为主,多渠道网络传播,精准推荐,分场合、分对象、分层次的对外传播,制作“1+1>2”高附加值的新媒体产品。其次,注重人文关怀的拍摄取材,刻画细节表达,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改善内容表现力的不足。还要增强视频传播力度,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提高包钢跨界、跨行业的知名度。综合运用网络传播平台、社交媒体,员工发挥协同效应显着增强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着实扩大包钢的社会影响力。传媒转型升级飞快,5G已来,互联网+等等。笔者选题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缘起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现状与趋势及工作经历的观察与思考;基于暑期调研访谈结合视频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做了对包钢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的探析研究。目前对“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较少,具体到“视频化传播包钢企业文化的研究”微乎其微。这也说明包钢的影响力还不够大。长期以来,关于“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存在薄弱环节而出现研究空档。“国有企业文化传播”这一大块研究“田野”势当倍加珍惜并开发应用。综上,本论文谨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问题。正文分六块:引言+四章+结语。引言,介绍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预期效果。第一章,概论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层递引论企业传播学,具体到企业文化传播的论述。第二章,更具体论述包钢企业文化传播,以包钢企业形象引入包钢企业文化正题,以图表、框架式分类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视频。从包钢企业媒体定制传发的三大网络视频平台,选取含有“包钢”内容的各类视频,做了311个视频分析,从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元素,部分在附录表中做了详细深入分析。笔者调研包钢新闻宣传部门,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出《包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因包钢传统媒体《包钢日报》及“包钢电视”存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偏差与渗透不足等问题,着重从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状况调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谨以有限的文学思维提炼确定标题,以新闻传播学理论及新媒体理论支撑论证。采用了实地与网络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访谈包钢三个基层单位轨梁厂、无缝厂、动供厂,合计227名基层及一线员工,并作答55份调查问卷;网络回收1188份有效调查问卷,按每份答卷的答题速度、认真态度、思考创见三个要素,筛选出作答质量比较高的问卷713份;笔者融合了相当于长期田野调查的十几年工作体察。以期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做研究。另外,调查访谈了包钢媒体从业人员。综上,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概括为:一部神曲《草原晨曲》;一匹神马“双翼神马”;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剪彩“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将包钢企业文化浓缩传播为公众难忘的包钢印象。传播包钢企业文化正能量的载体以主打产品品质与颂扬榜样典型人物为主,包钢产品品牌对外传播成效显着,但是过度的典型人物宣传反而“以少盖多”忽略了众望所归的对基层员工的传播。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赋权在宣传部,赋能在新闻中心,实际仍存在重视对内传播而轻视对外传播的问题。第四章,重点从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做了媒介影响分析,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与满意度分析。新媒体路径分析了:包钢融媒体的传播规划、公众号的运行、新媒体产品呈现进程的媒介影响、传播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及满意度分析。关于新媒体如何呈现包钢企业文化的传播策略,摘要概括四个不同角度给出结论:深入了解包钢企业文化内涵,掌握基层的鲜活的素材;把握企业媒体的传播节点,厘清多重传播价值链接;优化公众号的内容,促动包钢员工个人或团队自发的对外传播;以全媒体思路与措施,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持续扩大包钢的影响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创新虽有不足之处,但可为其他企业运行企业文化传播提供传播模式的启示。本文将新闻传播学与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相结合,调查数据,探测传播进路补充了一些研究空位;通过5W、第三人效果、精准推荐、后受众等新闻传播学理论,探析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对其他企业文化传播或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张蕾[6](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华为公司在俄罗斯媒体中的企业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作为现阶段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大发展倡议,对于引领我国现代化企业“走出去”,发展全球化市场,参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9年4月,中国已与126个国家签署了合作文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已超6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中国许多大型企业在俄罗斯得到很好的发展,华为公司就是众多跨国公司中的代表之一。本文将以华为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华为在俄罗斯的官网上所发布的新闻以及俄罗斯媒体所发布新闻消息为基础,来研究华为在跨文化传播时的企业形象。以华为在俄官网(новотьХуавэ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Россиясегодния),透视俄罗斯,俄罗斯媒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3家媒体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通过类目建构对3家媒体对于华为公司在2018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的1115篇新闻报道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通过本文对俄罗斯媒体中关于华为公司新闻报道的分析,总结出华为公司在俄罗斯媒体中的企业形象主要有3个方面:重视创新与研发、重视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及威胁美国国防安全。
王嘉琪[7](2020)在《潜在的媒介偏见:美国主流媒体的华为报道研究 ——以《纽约时报》为例》文中指出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日益增多,“逮捕孟晚舟”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华为公司的海外危机,华为的系列事件可谓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在此背景下,美国主流媒体将如何关注和构建华为?是否存在媒介偏向或污名?带来什么启示?这是本文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纽约时报》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代表,华为公司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使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臧国仁高中低三层次框架分析法,对2017-2019年以来《纽约时报》关于华为公司的报道进行分析。在高层次框架上,分析新闻报道数量、主题及报道框架;中层次框架主要从主要事件、直接结果等7个环节进行统计分析;低层次框架则分析新闻标题类型、引语。此外,选择和重组机制还将考察消息来源、报道体裁、篇幅及基调。通过量化统计与质化分析后,本研究发现,近三年来《纽约时报》对华为的报道呈现出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污名框架:“来自中国的技术野心”框架、“国家政治傀儡”框架、“他人权益破坏者”框架。同时,其倾向性可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以弱化正面议题、夸大负面议题体现出新闻框架的偏向;其次,更倾向于使用精英信源传递立场,导致消息来源的偏向;最后,多用间接引语扩大文本主观性,以个人色彩浓烈的新闻特写为主,缺少深度报道呈现,形成了媒介形象的偏向性。
李鑫[8](2020)在《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出口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经济领域的竞争是国家间综合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各国政府维护自身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时代发展,出口管制政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手段措施不断多样化,因其隐蔽性好,一直被各国所青睐。美国施行出口管制政策经验丰富,除经济领域外,也常将其运用于政治、军事、国防等领域,出口管制政策服务于美国国家战略利益的特点十分鲜明。受国际形势变化及美国自身国家战略调整,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宽严交替的阶段性特征,这一特点在高科技领域更为明显。虽然面临来自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仍取得快速发展和瞩目成绩。因此,探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产品出口的影响机理、具体路径、影响程度,不仅在理论上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出口管制政策的研究边界,还在实践上有助于中国企业提升研发创新水平和企业实力。但是,由于美国出口管制的政策公开性不足、在产品层面的精准测度长期缺乏,部分阻碍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使得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定量评估、特别是对企业微观行为研究不足。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根据公开数据构建了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可测度指标,并借鉴工具变量识别策略开展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对我国企业微观绩效的因果评估。首先,本文按照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程度划分了四个等级的标准,通过借鉴巴拉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根据美国在高科技产品层面实际出口的份额差异构建一个衡量出口管制程度的指标,用以测算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国家的出口管制程度,并将与中国同级别国家的管制程度作为对华出口管制的工具变量。其次,收集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经济复杂度实验室,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知识产权局的相关数据,在企业层面开展了对研发创新、产品出口质量和企业增加值出口的实证检验。再次,在上述分析和实证中证明美国对华高科出口管制政策确实存在,且本文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比较确切的发现了对中国企业产品研发和出口的影响效果及机制。最后,根据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产生影响的效果及本文结论,深入分析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产品出口质量和出口增加值率的影响机理、影响程度和政策效果。全文共分八个章节,各章节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根据现实背景和已有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包括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总结已有研究不足,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的问题和研究价值。本章从国际政治竞争格局相关理论入手,探析贸易政策与国家关系之间的联系,重点对中美关系背景下的双边经贸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贸易政策服务于国家战略,而出口管制政策是美国对外战略重要手段之一。最后,分别从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研发、出口质量和出口增加值率三个层面进行文献梳理。第三章,重点对出口管制政策的内涵界定、演化发展及潜在后果进行阐述,明确本文的研究界限,清晰掌握研究内容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趋势。第四章,阐述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测度方法和指标设定,介绍了本文的核心变量指标设定的主要思路和检验过程,并对美国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管制程度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第五章,从实证角度研究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研发创新的影响,发现出口管制政策的实施并未完全达到美国预期,中国政府和企业会通过选择共克时艰,企业收到相关领域的补贴和加大主动投资,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企业研发水平上的提升。第六章,重点研究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出口管制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出现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受管制政策限制,中间产品投入受阻,企业生产链条受影响,导致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七章,探究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出口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管制政策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出口增加值率,可能的机制是综合了管制政策对研发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得益于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出口增加值率得到提高。第八章,对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从不同层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刘登攀[9](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原婕菲[10](2019)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任何国家的国家形象构建和呈现都受到国际局势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本论文对20世纪中德关系进行了历史学的回顾,主要针对中德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两国形象问题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找到了新时期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利用中文报刊和德文报刊资料、中德关系历史资料,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详细分析了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特别是对中国眼中的德国形象和德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打开了“两国互视”研究的全新视角。首先,本文提出了“互视”这一新概念。互视,即不同主体通过不同媒介、方式进行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得到基于各自所获信息的稳定的认知。除了一国国家形象自身的发展演变,国家间互视不平衡是制约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国与德国的两国互视情况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反应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中西方国家形象互视的典型案例。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原因的制约,有关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数量较少,较缺乏深度,本论文以“两国互视”的新视角研究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和中德关系,并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提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次,本文回溯了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和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德两国互视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调是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强大,西方媒体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进行包围和封堵,国际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国际舆论形势始终处于西强中弱的态势,新中国的发展长期被外界扭曲和误解。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许多国家发生政变,顷刻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事件的爆发使得80年代“理想化”的互视认知遭受冲击而不复存在。90年代,以美国媒体为主的西方对华报道均以负面为主,西方主流媒体构建了一个威胁西方安全的负面中国形象。中国成为了西方媒体视角下践踏人权的“警察国家”,未来挑起核战争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并且,西方媒体制造了一系列有关计划生育、不同政见、民族自决等问题的负面舆论,强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宣扬“中国威胁论”。总的来说,中西方互视不平衡的特点是在各大西方主流媒体中,中国形象都多多少少的遭遇了妖魔化,西方站在极其防备和不公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再次,在概念界定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详细的研究了中国视角下的德国形象和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特别着重研究了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互视认知问题。主流媒体包含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作为研究中国的德国形象的材料,《南德意志报》、《焦点》作为研究德国的中国形象的材料,并结合作者在德国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两国互视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分专题描绘出了两国互视认知的景象,为接下来进行两国互视比较研究作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最后,本文的第四章对中德两国互视进行了比较,对互视不平衡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改变不平衡现状的对策和建议。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框架来衡量中国的问题,并得出他们心目中合理的结论。中国国家形象虽然起着变化,逐渐向好发展,但近30年来未有明显转变,总体呈负面的不平衡的状态,即中国对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较为正面,德国对中国的认识较为负面,这两种认识之间的差距很大。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中国产生崇洋媚外、丧失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升缓慢。中国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而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的了解。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都处于重要的变化时期,并且这个时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时机。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成功在上海举行,诸如此类突出的外交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更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立场并未改变,同时,中国的形象在2008年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在了国际社会面前。中国应把握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夺回塑造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重视,以一种开放的、自信的、现代化的姿态构建出了许多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并对陈旧的、单一的、神秘的敌对形象进行改造和反击,一个具有时代感和新气象的中国形象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二、2001’中国经济论坛专题报道之五 21世纪的中国企业制度和企业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中国经济论坛专题报道之五 21世纪的中国企业制度和企业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3)阿联酋主流媒体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宣言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主题框架分析 |
第一节 《宣言报》涉华报道基本情况 |
一、语料收集及相关报道数量分析 |
二、相关报道议题分析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题框架分析 |
一、国际权力观相关报道主题框架分析 |
二、共同利益观相关报道主题框架分析 |
三、可持续发展观相关报道主题框架分析 |
四、全球治理观相关报道主题框架分析 |
第二章 《宣言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内容框架分析 |
第一节 国际权力观相关报道内容框架分析 |
一、相关报道语篇特点 |
二、负面报道分析 |
第二节 共同利益观相关报道内容框架分析 |
一、相关报道语篇特点 |
二、负面报道分析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观相关报道内容框架分析 |
一、相关报道语篇特点 |
二、负面报道分析 |
第四节 全球治理观相关报道内容框架分析 |
一、相关报道语篇特点 |
二、负面报道分析 |
第三章 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阿拉伯国家传播的思考与展望 |
第一节 回应重点关注,创新传播内容 |
一、及时解读政策,回应重点关注 |
二、创新传播内容,讲好中国故事 |
第二节 加强传媒合作,拓宽传播渠道 |
一、加强传媒合作,避免错误解读 |
二、活用传播途径,传播正面信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论克罗地亚《晚报》对中国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量化分析法(框架分析法) |
1.5.2 质化分析法(文本分析法) |
1.5.3 历史分析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大众媒体与国家形象建构 |
2.1 大众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
2.1.1 国家形象的定义 |
2.1.2 大众媒体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功能与作用 |
2.2 他者、文化身份、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 |
2.2.1 文化身份、文化他者与国家形象 |
2.2.2 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晚报》对中国形象建构的框架分析 |
3.1 《晚报》简况及其作为分析载体的理由 |
3.1.1 克罗地亚报业媒体发展及现状简要回顾 |
3.1.2 选取《晚报》涉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
3.2 《晚报》涉华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
3.2.1 报道数量 |
3.2.2 报道主题分析 |
3.2.3 报道倾向分析 |
3.3 《晚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中国的报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晚报》中的中国形象建构分析 |
4.1 《晚报》中的中国政治形象 |
4.1.1 国家层面:“权力极大”但“不透明”的政府和取得经济建设成功的、不断进步的政府 |
4.1.2 国际层面:爱好和平、倡导共赢的重要国家和潜在的“地缘政治威胁” |
4.2 《晚报》中的中国经济形象 |
4.2.1 国家层面:不断优化的市场 |
4.2.2 国际层面:重要的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美国的挑战者”和全球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扞卫者 |
4.3 《晚报》中的中国人及社会文化形象 |
4.3.1 具体层面:充满朝气的领导人、值得尊敬和信赖的专业人士、经济犯罪分子和非法移民 |
4.3.2 宏观层面:爱好和平、勤劳的中国人和遥远的文明古国 |
4.3.3 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形象的滞后和缺乏 |
4.4 中国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间的异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晚报》中中国形象的跨文化解读 |
5.1 《晚报》建构中国形象的克罗地亚本国因素 |
5.1.1 克罗地亚历史文化因素 |
5.1.2 克罗地亚政治背景因素 |
5.1.3 克罗地亚经济背景因素 |
5.2 中国形象与刻板印象之间的关系 |
5.2.1 美国及欧盟国家对中国的整体印象和情感 |
5.2.2 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整体印象和情感 |
5.2.3 克罗地亚人对中国的整体印象和情感 |
5.3 中国形象与经济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
5.3.1 中国形象与经济实力之间的关系 |
5.3.2 中国形象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
5.4 中国形象与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 |
5.4.1 中国对克罗地亚的政策发展 |
5.4.2 克罗地亚对中国政策的接受情况 |
5.5 中国形象与国家传播力之间的关系 |
5.6 中国形象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
5.6.1 中东欧国家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
5.6.2 克罗地亚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5)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研究意义及选题缘起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 |
2.对视频客户端本身及其传播企业的研究 |
3.国有企业传播研究 |
4.趋向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案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2.研究内容 |
3.研究创新 |
一、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 |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
(二)企业传播 |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 |
(一)包钢企业形象 |
(二)包钢企业文化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 |
(四)三大视频平台中传播相关包钢的报道分析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关系调查 |
(一)传统媒体的偏差与不足 |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资源分析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传/受状况调查 |
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
(一)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 |
(二)包钢文化传播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
1.发表论文 |
2.科研项目情况 |
3.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6)“一带一路”背景下华为公司在俄罗斯媒体中的企业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有关企业形象的研究现状 |
(五)有关华为公司的研究现状 |
1.对华为国际战略角度的研究 |
2.对华为企业文化和跨文化角度研究 |
3.对于华为在媒体中企业形象的研究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类目建构 |
(四)创新之处 |
二、关于华为公司报道内容分析 |
(一)报道数量 |
(二)报道来源 |
1.报道来源以原创为主 |
2.“华为在俄官方新闻网”报道来源渠道单一 |
3.小结 |
三、关于华为公司报道方式分析 |
(一)报道体裁 |
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透视俄罗斯》报道体裁 |
2.“华为在俄官方新闻网”报道体裁分析 |
3.小结 |
(二)报道篇幅 |
1.报道以中长篇幅为主 |
2.长篇幅报道比例低 |
四、关于华为公司的报道议题和报道态度分析 |
(一)报道议题 |
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透视俄罗斯》议题分布 |
2.“华为在俄官方新闻网”的报道议题分析 |
3.总结 |
(二)个案分析 |
1.华为安全问题 |
2.有关华为公司5G网络发展、建设问题 |
(三)报道态度 |
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透视俄罗斯》报道态度 |
2.“华为在俄官方新闻网”报道态度 |
3.总结 |
五、俄罗斯媒体中的华为企业形象 |
(一)重视创新和研发的技术型公司 |
(二)重视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
(三)威胁美国国防安全 |
六、关于3家媒体对华为公司新闻报道研究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潜在的媒介偏见:美国主流媒体的华为报道研究 ——以《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1.3.1 文献综述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重点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对象 |
1.6.2 媒体选择 |
1.6.3 样本收集 |
1.6.4 分析单位及类目建构 |
1.7 可信度检验 |
2.内在结构分析:污名化框架占比较大,企业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
2.1 报道总体概述:政治视角为主,呈现明显的“事件导向” |
2.1.1 报道数量及报道阶段分析 |
2.1.2 报道视角分析 |
2.2 《纽约时报》华为相关报道的内在结构分析 |
2.2.1 高层次结构的主题框架分析 |
2.2.2 中层次结构的图式分析 |
2.2.3 低层次结构的修辞探析 |
3.框架作用机制分析:呈现“命令式”表达,以负面基调为主 |
3.1 选择机制分析 |
3.1.1 消息来源类目构建 |
3.1.2 消息来源分析:精英信源为主,呈现“命令式”表达 |
3.2 重组机制分析 |
3.2.1 报道体裁分析:带有强烈媒介立场的新闻特写占比最大 |
3.2.2 报道篇幅分析:缺乏客观、深度报道文本 |
3.2.3 报道基调分析:危机爆发阶段负面报道含量最大 |
4.研究结论与探讨 |
4.1 《纽约时报》华为相关报道媒介偏向性总结 |
4.1.1 新闻框架的偏向:弱化正面议题,夸大负面议题 |
4.1.2 消息来源的偏向:精心选择信源,以平衡手法掩盖倾向 |
4.1.3 媒介形象的偏向:间接引语扩大文本主观性,缺少深度报道 |
4.1.4 报道影响分析 |
4.2 策略探讨 |
4.2.1 把握“现实”动向,诉诸既有认知 |
4.2.2 通过“话语”做工作,弱化华为与国家政治层面的关联 |
4.2.3 适当运用“感情牌”,增强海外用户对华为的信心 |
4.2.4 以长期行动改变刻板印象,让优质报道内容获得更大的曝光 |
4.3 研究局限分析 |
4.3.1 研究样本与范围覆盖面不足 |
4.3.2 研究内容有待丰富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纽约时报》华为相关报道编码表 |
附录二 :报道样本列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8)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出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基本研究框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3.1 理论研究方法 |
1.3.2 实证研究方法 |
1.3.3 案例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贡献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及贡献 |
1.4.2 仍存在的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经济竞争是大国竞争重要表现形式的相关研究 |
2.1.1 英美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温和轮替的相关研究 |
2.1.2 英德重点在经济领域进行竞争的相关研究 |
2.1.3 美日关系调整与经济领域紧密度的相关研究 |
2.1.4 美苏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冷战的相关研究 |
2.2 贸易政策与国家关系相关理论研究 |
2.2.1 自由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2 贸易管制政策的相关研究 |
2.2.3 国家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4 贸易政策与国家战略的相关研究 |
2.3 出口管制政策对中美双边关系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1 中美双边国际合作背景下的相关研究 |
2.3.2 中美双边竞争格局背景下的相关研究 |
2.3.3 中美双边经贸关系领域的相关研究 |
2.3.4 出口管制政策对中美关系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 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层面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1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及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2 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研发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3 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4 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出口增加值率影响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评价 |
2.5.1 现有研究特点 |
2.5.2 现有研究不足 |
3.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内涵界定、演化发展及潜在后果 |
3.1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内涵界定 |
3.1.1 理论来源 |
3.1.2 基本概念 |
3.1.3 主要内容 |
3.1.4 限制目标 |
3.2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化发展 |
3.2.1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整体趋势趋于放松 |
3.2.2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变小 |
3.2.3 出口管制政策随美国政府对华态度不断调整 |
3.2.4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可能再次趋于严厉 |
3.2.5 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3.3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事实影响及潜在后果 |
3.3.1 审批程序繁琐致使美国企业主动放弃对华出口 |
3.3.2 管制实施国企业创新和研发的积极性受挫 |
3.3.3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国企业科技水平的提升 |
4.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测度方法和指标设定 |
4.1 美国对不同贸易国家分类方法 |
4.2 出口管制政策的测度方法 |
4.2.1 出口管制政策难于测度 |
4.2.2 借鉴经典研究方法设定研究思路 |
4.2.3 主要研究目标 |
4.3 美国对中国出口管制程度的测定 |
4.3.1 出口管制程度的指标设定 |
4.3.2 美国对中国和其他类别国家出口管制程度的比较 |
4.3.3 检验美国对中国的管制程度水平的测定 |
4.4 美国ATP管制程度的分类测算 |
4.4.1 分类别测算比较美国ATP产品管制程度 |
4.4.2 比较美国对不同种类国家及中国的管制程度水平 |
4.4.3 分类比较美国对不同等级国家十大类ATP管制程度 |
5.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企业产品研发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方法 |
5.3.2 核心变量 |
5.3.3 数据来源 |
5.4 实证结果 |
5.4.1 基准回归结果 |
5.4.2 美国出口管制对企业研发影响的机制检验 |
5.4.3 稳健性检验 |
5.4.4 异质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
6.1 研究背景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 |
6.3.1 研究方法 |
6.3.2 核心变量 |
6.3.3 数据来源 |
6.4 实证结果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美国出口管制对企业质量影响的机制检验 |
6.4.3 稳健性检验 |
6.4.4 异质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企业产品出口增加值率的影响 |
7.1 研究背景 |
7.2 研究假设 |
7.3 研究设计 |
7.3.1 研究方法 |
7.3.2 核心变量 |
7.3.3 数据来源 |
7.4 实证结果 |
7.4.1 基准回归结果 |
7.4.2 美国出口管制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率影响的机制检验 |
7.4.3 稳健性检验 |
7.4.4 异质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8.结论及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国家层面 |
8.2.2 产业层面 |
8.2.3 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后记 |
致谢 |
(9)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
二、“一带一路”倡议 |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六、人民币国际化 |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一、有关中德关系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二、有关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三、媒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
四、国家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路径 |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二、新概念引入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第一章 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溯源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德关系 |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德关系 |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德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德关系 |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经济关系 |
五、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
六、中德国家形象的民间互视历史 |
第二节 1949年至1990年的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 |
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方针 |
二、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回溯 |
三、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回溯 |
第二章 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德国形象 |
第一节 中国主流媒体涉德报道的量化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涉德报道的数量变化 |
三、涉德报道的议题分布 |
四、涉德报道的态度倾向性 |
第二节 中国主流媒体中涉德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德国的政治形象 |
二、德国的经济形象 |
三、德国的社会形象 |
四、德国的文化形象 |
第三节 中国主流媒体镜像中的德国国家形象 |
一、中国的德国形象构建方式 |
二、中国主流媒体构建德国形象时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德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
第一节 《南德意志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数据分析 |
一、材料选择 |
二、《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总量分析 |
三、《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
第二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形象 |
一、德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
二、德国的中国大国关系形象 |
三、德国眼中的台湾问题 |
第三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中国经济形象 |
一、德国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二、德国眼中的“一带一路” |
三、德国眼中的中国海外投资 |
四、德国眼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
第四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人权形象 |
一、德国眼中的中国新闻及言论自由 |
二、德国眼中的西藏问题 |
三、令德国不解的其他中国人权问题 |
第四章 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的互视比较 |
第一节 德国民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
一、德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调查 |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国形象分析 |
第二节 中德形象的比较 |
一、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
二、中德两国互视应有的变化 |
第三节 中德国家形象认知的不平衡 |
一、德国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 |
二、德国对中国产生负面认知的原因 |
三、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必要性 |
四、塑造与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法则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2001’中国经济论坛专题报道之五 21世纪的中国企业制度和企业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媒体时代主题财经新闻报道研究 ——以2017-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报道为例[D]. 姜水盈. 辽宁大学, 2021
- [2]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外交变革探究[J]. 蔡翠红,戴丽婷. 国际政治科学, 2021(02)
- [3]阿联酋主流媒体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报道研究[D]. 丁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2)
- [4]论克罗地亚《晚报》对中国形象的建构[D]. 徐恒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5]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D]. 王卫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一带一路”背景下华为公司在俄罗斯媒体中的企业形象研究[D]. 张蕾.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潜在的媒介偏见:美国主流媒体的华为报道研究 ——以《纽约时报》为例[D]. 王嘉琪. 暨南大学, 2020(05)
- [8]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出口的影响[D]. 李鑫.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9]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D]. 原婕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