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周勍[1](2020)在《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来,中国的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外贸发展重要的推动力。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通过中国海关验放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规模已达1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38.3%,连续5年年均增幅超过30%,远超过同期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跨境电商不仅降低了国际贸易的门槛,为广大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更大大提升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为鼓励跨境电商发展,中国政府自2012年起,相继出台了大量支持和监管政策。除了国务院出台的宏观指导政策外,国务院各部门在税收、通关监管、商品检验检疫、收付汇、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切实推动了传统外贸和生产企业向互联网化转型,有效帮助了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但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是否完善?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和影响?是否有利于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事实上,2013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经历了高速发展,但也受政策影响遭遇了急刹车。另外,在杭州等地设立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点后,跨境电商的试点范围已经遍布全国。这些试点运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试点政策在跨境电商整体运行体系中作用如何?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立、现状和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深入地比较分析,总结政策体系的作用和影响,进而为不断完善中国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本文共分成七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其中,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在研究阶段上,又分为初步研究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两部分。文献综述分为关于政策评估工作的研究、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总体研究、关于国外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研究、关于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开展的研究、关于改进国内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研究,并对现有研究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是跨境电商政策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了跨境电商的基础概念、模式及特点,跨境电商的作用和影响,包括积极作用以及对传统贸易的影响,列举和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本章还重点介绍了跨境电商政策法规的范畴和各主要政策类型。最后,还列举了本研究相关的主要理论,包括普惠贸易理论、部分法经济学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平台理论等。第三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初步分析。研究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中国政府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基本导向和要求,重点分析了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背景以及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包括各类试点政策、税收政策、监管政策、外贸综合服务政策等。本章还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作了分析,并对国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作了介绍,包括国外跨境电商体系基本情况和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具体影响等。第四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和样本研究。重点研究了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包括传导机理和要素分析,以及样本分析的意义和方法。本章还以国务院、国务院部门和地方综合试验区三个维度,分别选取2013年-2019年16份国务院文件、2009年-2019年45份部门文件和2010年-2019年21份杭州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相关文件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评估跨境电商政策与行业发展“内容-功能”的匹配度分析,进而研究总结出现行政策体系的运行规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五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基于面向302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的“跨境电商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问卷调查”,通过搜集企业对4大类22个问题的答卷信息,系统地了解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情况、政策诉求、模式创新与政策关系、政策制订和调整与对企业创新关系。本章还介绍了研究设计的目的和动因、问卷总体设计的原则和方案具体设计,以及问卷发放和回收等研究过程等。第六章是跨境电商试点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设计了以耦合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基于此,对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本章以2016年-2019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作为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研究13个城市跨境电商系统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关系。第七章是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对全文主要结论和观点进行总结,并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本文总结出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和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四方面结论,以及如何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地方如何实现同跨境电商持续发展及政府如何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发展等三方面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共得出了四方面结论:首先,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结论。一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二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行业发展确实起到规范和促进效果。三是中国各地、各级政府在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上有协同,仍存在一定问题。四是部分跨境电商政策作用不明显、不清晰,需进一步完善。其次,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机理的结论。一是中国各级政府出台的跨境电商政策在传导机制上,保持的较为顺畅。二是试点政策存在缺乏长期规划的问题,容易造成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三是部门政策过于聚焦,缺少平衡性。四是试点的直接优惠政策对企业更具有吸引力,对行业发展是否有利仍有待评估。五是各部门对于跨境电商定位和理解还不统一,应提高科学化和理论化认识。再次,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结论。一是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对政策更为关注。二是政府的监管政策和试点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关联度更高。三是企业创新目标和创新方式都与政策呈显着相关,特别是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方式和创新目标以及路径形成效用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四是企业对政策调整的期望值较高,希望政府根据行业和形势变化定期调整政策。最后,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结论。一是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分化不明显,各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性大致相当;但在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互动方面表现差异较大,即跨境电商与地方经济内在关联方面有很大差异。二是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程度不稳定,即各城市在研究年份这种内在联系水平波动较大,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不理想。本文的建议有三方面:关于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赋予跨境电商特有的政策功能,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共同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政策经验。关于地方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建议,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跨境电商,二要正确处理政策优惠与发展的关系,三要提高和增强政策试点的效果。关于政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一是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规划,二是提高企业政策制订的参与感,三是定期调整政策,更好实现政策目标,四是企业要增进与政府的互动协同,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对政策的需求,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本文可能是首次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指出了跨境电商政策的结构、传导机制,对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建议。本文提出,关于中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政府、学界和企业对跨境电商的边界和基本定义缺乏统一认识,导致各方预期的政策目标存在错位。此外,可能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如何完善跨境电商统计的工作建议。
冯晓鹏[2](2019)在《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是不同于传统商业贸易,也不同于国内电子商务的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业务具有前沿性、新颖性、科技性的特征,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与政策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化对跨境电商领域的规律性、本质性、系统性认识,不断总结实务中出现的新业态、新动向,无论对于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具有前沿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进行了界定,并对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发展概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按照跨境电商运营与合规两条主线分别对跨境电商所涉物流、税收、资金与信息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合规、走私风险应对相关法律和政策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然后分析了《电子商务法》实施后的跨境电商经营者监管法律制度。最后,综合全文的理论梳理和实务分析,结合笔者参与跨境电商立法及司法实务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未来政策走向和实务发展趋势的基本结论,并对跨境电商政策和立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判。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有不同版本的定义,但各种概念的核心涵摄并无争议,可以概括为分属不同国家的交易主体,借助互联网等电子化通信手段促成交易(交易询价、谈判磋商、缔结合同、履行合同等),并以跨境物流或异地仓储的方式送达商品、提供服务、实现交易的跨境商务活动。广义上的跨境电商可以泛指在跨境交易的任一环节运用到电子商务技术的商业模式。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分类,根据可以分为平台企业、平台内企业和自建平台经营的企业,根据商品流向分为跨境进口和跨境出口,根据交易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贸易与跨境电商零售。跨境电子商务具有电子化、个性化、碎片化、高频次和低货值的特征。近年来,跨境电商在电子商务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乘着一系列国家重要政策支持和一系列重要事件推动的东风,呈现在迅猛蓬勃的发展态势,并且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新兴贸易业态驱动了科技创新、创造了就业机会、引领了消费潮流,将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世界跨境电商大会、《世界海关组织跨境电商标准框架》审议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的通关一体化建设等政策红利取得进一步长足发展。我国海关法将通关监管对象分为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境货物和进出境物品,而与跨境电商密切相关的是进出境货物与进出境物品。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从用途来看,进出境货物具有贸易性质,货物进出境是为了销售;从数量来看,进出境货物数量较大;进出境物品以合理自用数量为限,超出数量限制则会被海关认定为进出境货物;从外汇来看,进出境货物是购进或售出的商品,因此有对应的外汇收入或外汇支出;而进出境物品不属于贸易货物,因此没有对应的外汇收入或外汇支出;从税收来看,进出境货物征税内容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而进出境物品仅在进境环节征收进口税;从许可来看,国家对部分限制进出境货物进行许可证管理;除了出境携带的文物外,一般进出境的物品不涉及行政许可问题。对于跨境电商涉及的物流通关主要法律问题包括:进出口货物和进出境物品的区分界定;直购进口和网购保税进口的基本通关监管模式;1039市场采购模式;跨境电商的常用进出口模式以及对跨境电商通关政策的探讨解读。税收征管法律关系是货物和物品在进出关境时所涉及的重要法律关系,对于跨境电商而言也不例外。与一般的进出口货物和物品相比较,跨境电商商品的进出口税收征管以一般的进出口环节税款征收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为基础依据,但同时因为涉及到电子商务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对跨境电商的特殊管理规定而又有重要区别。与国内电商不同,出口跨境电商需面对各地域法律、经济制度等规则差异以及电商平台、消费者、银行以及境内外支付机构等多个主体间的关系,常面临汇率波动、外汇管制、资金安全等难题。收款结算是否安全合规、流程是否简单顺畅直接关系到出口跨境电商的核心利益。出口跨境电商的收退款方式、不同报关模式的影响、收结汇及人民币支付、第三方支付机构及平台的合规风险等不同纬度的问题,均会跨境出口资金流的合规运作。电子商务法通过具体条文规定与《网络安全法》紧密衔接,不仅强调了全体电子商务经营者在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时应注意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更特别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出了“保障网络安全”的义务与责任。网络安全的防护,一方面是对技术的高要求,如建立信息防火墙等;另一方面是对法律合规风险认识要求的提高,这需要电子商务经营者对相关法规有充分的理解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于跨境电商经营者而言,不仅要了解境内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也同时要注意境外国家或地区对于信息安全保护的特殊要求。对于跨境电商领域知识产权合规问题而言,为了克服电商领域假冒、侵权的顽疾,新颁布的《电子商务法》已经明确规定了电商经营者,尤其是平台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中国海关近年来也连续开展了“清风”、“龙腾”等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活动。此外,知识产权问题也是西方国家和企业“拿捏”中国外贸企业的手段之一。因此,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避免被他人侵犯知识产权,成为了跨境电商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走私犯罪作为典型的法定犯并不像杀人放火的自然犯一样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但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忽视由跨境电商和代购引发的新兴走私方式。“奢侈品平台走私案”、“跨境电商伪报贸易方式案”、“‘代购’被判10年案”等案例的出现说明走私风险离跨境电商并不遥远,跨境电商同样可能逃避海关监管,危害国家的税收监管和外贸秩序。跨境电子商务是新型的经济形式和新兴业态,从实质上来讲,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自然应当适用电子商务相关的监管规则;同时因为又涉及到商品的进出口环节,因此也应当遵守国家关于进出口管制方面相关监管要求。跨境电商除了应当遵守电子商务的普遍规定之外,还应当符合进出口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海关、税收、进出境检验检疫、支付结算等管理制度。
刘斌[3](2019)在《供应链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研究 ——以F公司为例》文中认为国务院2017年10月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台鼓励供应链行业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一批基本覆盖重点产业和行业的,具有新技术、新模式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培育百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供应链企业,力争成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国际化中心。供应链公司具备较强的的资源整合和创新运作能力,为中小企业货物出口提供融资、通关、退税、物流、保险等外贸综合服务,是我国外贸业务模式的创新。对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综合成本,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关注F公司供应链管理模式及税务风险管控体系,运用了案例研究法、归纳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F公司供应链管理模式和风控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剖析F公司存在税务风险的原因,研究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体系,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研究结论表明:F公司近几年没有发生大的税务风险,证明供应链行业在建立完善的风控制度并全流程严格执行的前提下,是可以将税务风险水平控制在风险容忍度内的。F公司税务风险管控体系是有效成功的,也是可以复制的,但还是存在改进提高的空间,可以借助ERP及互联网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立体多维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本文结论对提高供应链行业管理水平、降低税务风险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4](2016)在《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公布全文有效 部分条款失效或废止 全文失效或废止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文中指出2016年第8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有关要求,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对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清理结果已经2016年9月28日江苏省国家税务局2016年度第18次局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全文有效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江苏省国家税务局部分条款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全文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予以公布。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5](2014)在《省国税局关于发布2014年第二批全文失效或废止部分条款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文中认为2014年第7号为进一步转变税收管理方式。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执法,深化税收管理改革,我局对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现将《江苏省国家税务局2014年第二批全文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江苏省国家税务局2014年第二批部分条款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周朝勇[6](2012)在《营改增:关注两个管理办法的十三个不同》文中提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政策规定,笔者就营改增地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管理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进行比较分析。案例某运输公司是上海市具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的陆路国际运输企业,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陈奇志[7](2008)在《我国企业出口退税税收筹划研究》文中提出尽管众多出口企业的利润出自退税款,可是很多出口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总是强调本企业已经形成的退税款何时能够到帐、何时实现这些利润等等,而往往忽视了如何才能形成出口退税以及如何用不同的经营方式更好地筹划出口退税。以至于当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对企业的打击往往是巨大甚至致命的。本文所研究的课题就是针对以上情况,通过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分析了解和对青岛市出口企业的调研,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现状,对出口退税进行税收筹划,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使企业明白:企业涉税筹划,是企业一项涉税理财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无法回避也不可能绕开的重要职责,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税收筹划,不能有效地安排税务事宜,就谈不上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就无法达到有效地企业理财目标,就无法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本文结合研究课题着重对2000年以来国家颁布实施的涉及出口退税的各项政策、文件进行汇总分析,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剔除其中由于政策的变化而终止的一些退税优惠政策及其相关的税收筹划,分别从不同性质的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出发,在第三、第四和第五章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出适合各自情况的出口退税税收筹划方案,为企业加快资金流的运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形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本文的重点是第三章。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生产企业所实行的“免抵退”税政策的特点,先后从期末留抵税额、货物的销售方式、货物的销售地点以及货物的加工方式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企业所遇到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每一种情况,都推算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出口退税税收筹划方式。最后,建议每一个企业根据所遇到的不同情况在进行出口退税税收筹划时综合考虑,以期找到最合适的复合方式。本文的第四章根据外贸企业的特点,结合外贸企业的退税方式从不同的经营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及时掌握税收政策以及尽量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等方面对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提出了税收筹划的见解。本文在第五章针对所有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都会遇到的情况:如何进行理财、如何节约成本以及树立风险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税收筹划意见,便于企业全方位地进行税收筹划考虑。
陈楚楚[8](2009)在《我国出口退税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并为各国接受的,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税收措施,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税收协调的结果,也是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并为WTO所允许的一种国际惯例。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从1985年开始建立,至今己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间,它经过了多次重大改革和调整,并在改革和调整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税收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宏观调控手段。目前我国的出口退税管理处于由税务部门具体负责,外贸、海关、外管、国库协同管理,但各部门之间及部门内部又尚未建立完善的横向与纵向的计算机网络的状态。加入WTO后实行的进出口经营权登记备案制使出口退税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今天的出口退税制度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出口退税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防范出口骗税的能力。如何完善出口退税管理和操作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推行出口退税政策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更加完善,更加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出口退税的意义所在。本文从出口退税税收管理的角度出发,以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政策为例,通过对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沿革和现状分析,审视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辩证分析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借鉴国外成功实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探讨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对策。本文按照“确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谋篇布局。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出口退税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我国出口退税的历史、现状;第二部分国内外主要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比较;第三部分以深圳生产企业为例,介绍当前我国税务机关出口退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分析当前我国出口退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提出完善我国出口退税管理制度的对策。
徐为人,王文清[9](2007)在《当前出口退(免)税政策的六大变化及其影响》文中认为2006年以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频繁。出口退税调整完善了税收制度,强化了退税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缓和了外部失衡压力。然而,在利用税收政策对经济结构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在付出代价,我们的企业生存压力日渐加大。
王文清,王龙[10](2007)在《2006年出口退(免)税政策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2006年,出口退(免)税政策出台频繁、调整颇多,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体现在完善当前出口退(免)税制度,更深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整税收政策,进一步缓解对内供给与对外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缩减进出口贸易顺差,抑制人民币升值,优化产业结构,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协调、持久的发展。
二、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特殊性 |
1.4.2 主要研究形式 |
1.4.3 初步研究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 |
1.4.4 深入研究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关于政策评估的研究 |
1.5.2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总体研究 |
1.5.3 关于国外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研究 |
1.5.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研究 |
1.5.5 关于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 |
1.5.6 关于改进国内跨境电商发展效率的研究 |
1.5.7 关于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跨境电商政策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跨境电商定义 |
2.1.2 跨境电商模式研究 |
2.1.3 “货物与个人物品”——两类平行监管模式 |
2.1.4 关于B2B与B2C的差异 |
2.1.5 B2B和B2C模式三个维度比较 |
2.2 跨境电商的作用和影响研究 |
2.2.1 跨境电商的积极作用 |
2.2.2 对传统贸易的影响 |
2.3 跨境电商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 |
2.3.1 行业环境问题研究 |
2.3.2 跨境电商物流问题研究 |
2.4 跨境电商政策法规 |
2.4.1 税收政策 |
2.4.2 海关监管政策 |
2.4.3 国家试点政策 |
2.4.4 其他政策 |
2.4.5 电子商务法 |
2.5 相关理论 |
2.5.1 普惠贸易理论 |
2.5.2 平台理论 |
2.5.3 法经济学理论 |
2.5.4 长尾效应理论 |
2.5.5 竞争优势理论 |
2.5.6 营销理论 |
第3章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初步分析 |
3.1 《电子商务法》 |
3.1.1 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律环境演变 |
3.1.2 《电子商务法》对跨境电商的积极影响 |
3.1.3 中国跨境电商法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3.2 关于国家对跨境电商总体政策的研究 |
3.2.1 国务院的总体要求 |
3.2.2 国家级政策 |
3.3 关于具体政策法规的研究 |
3.3.1 进口税收政策 |
3.3.2 出口税收政策 |
3.3.3 监管政策 |
3.3.4 外贸综合服务政策 |
3.3.5 各级试点政策 |
3.3.6 资金支持政策 |
3.3.7 其他政策 |
3.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存在缺失问题的研究 |
3.4.1 关于统计问题的研究 |
3.4.2 关于各地各部门协同和监管标准不统一问题的研究 |
3.4.3 关于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
3.5 关于国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研究 |
3.5.1 关于国际规则研究 |
3.5.2 关于欧美监管体系的研究 |
3.5.3 关于各国规则制度的研究 |
3.5.4 关于国际环境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第4章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和样本研究 |
4.1 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 |
4.1.1 跨境电商政策的传导机理 |
4.1.2 影响机理的要素分析 |
4.2 样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4.2.1 开展政策样本研究的意义 |
4.2.2 开展政策样本研究的目标 |
4.2.3 研究方法:范围选取和方法设计 |
4.3 跨境电商政策影响的样本分析 |
4.3.1 政策样本分析 |
4.3.2 关于政策“内容-功能”研究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关于问卷调查的动因和目的 |
5.1.2 调查问卷的总体设计 |
5.1.3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
5.1.4 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
5.2 问卷研究过程 |
5.2.1 问卷的发放和搜集 |
5.2.2 问卷的处理 |
5.3 问卷研究分析和结果 |
5.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5.3.2 被调查跨境电商企业的政策诉求 |
5.3.3 企业创新模式的跨境电商政策选择 |
5.3.4 跨境电商政策制定和调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5.4 结论与建议 |
5.4.1 结论 |
5.4.2 建议 |
5.5 研究的不足 |
第6章 跨境电商试点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说明 |
6.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面板数据的选取 |
6.2 关于设立综合试验区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现有研究 |
6.3 关于综合试验区发展现状研究 |
6.3.1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情况 |
6.3.2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B2B和B2C模式发展情况 |
6.3.3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发展情况研究 |
6.4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模型设计 |
6.4.1 基本理论 |
6.4.2 研究框架设计 |
6.4.3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模型 |
6.4.4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模型 |
6.5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实证分析 |
6.5.1 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6.5.2 试点城市层面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
6.6 结论与建议 |
6.6.1 结论 |
6.6.2 建议 |
6.7 研究的不足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结论 |
7.1.2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机理的结论 |
7.1.3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结论 |
7.1.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关于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议 |
7.2.2 关于地方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建议 |
7.2.3 关于政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创新点 |
7.3.2 不足 |
7.3.3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A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部分重点跨境电商政策 |
附录B 支持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 |
附录C 跨境电商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现状综述及反思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一)规范分析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跨境电子商务的内涵揭示与实践进路 |
第一节 跨境电子商务语义分析 |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类型涵摄 |
一、三类企业形态 |
二、双向货物流向 |
三、两种交易性质 |
第三节 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与演进趋势 |
第四节 中国跨境电商近年来的实践机遇 |
一、“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的发展环境 |
二、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释放的发展红利 |
三、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带来的发展机遇 |
第二章 跨境电商物流通关法律与政策体系解构 |
第一节 进出口货物与进出境物品通关法律制度诠释 |
一、“货物”与“物品”的海关法释义 |
二、“货物”与“物品”的通关流程比对 |
三、“关检一体化”的规范解析 |
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新业态解读 |
第二节 跨境电商商品物流通关政策体系述评 |
一、跨境电商商品含义简述 |
二、跨境电商进口海关监管政策述评 |
三、跨境电商出口海关监管政策述评 |
四、市场采购模式的优势与风险述评 |
第三节 跨境电商进出口物流方式基本样态检视 |
一、跨境电商进出口物流选择比较研究 |
二、邮政小包通关政策实践原理提炼 |
三、三类快件通关监管政策扒梳 |
四、困境与出路:美国退出“万国邮联”的影响与对策 |
第四节 跨境电商特殊商品与特殊区域的通关政策解析 |
一、特殊进出口商品监管政策的价值定位 |
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关便利化改革 |
第三章 跨境电商进出口税收征管法律与政策谱系 |
第一节 跨境电商商品关税征收法律制度规范分析 |
一、进出口货物关税法律制度概述 |
二、影响货物关税影响的三重因素 |
三、海关预裁定制度—从《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文本展开 |
第二节 跨境电商商品进口消费税征收法律与政策探析 |
一、进口消费税计征解析 |
二、进口消费税税率核算 |
第三节 跨境电商商品进出口增值税征收法律与政策简析 |
第四节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演进与评析 |
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监管的政策演进 |
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综合税率的形成与展现 |
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计税方法 |
四、“汇总征税”的制度建构与实践优势 |
五、“代收代缴义务人”的身份与责任 |
第五节 跨境电商出口退税政策定位与机制设置 |
第四章 跨境出口资金流运作政策规制与风险防范剖析 |
第一节 跨境电商出口收退款方式政策规制分析 |
一、出口跨境电商收款主要方式评介 |
二、不同出口报关模式下跨境收款的政策推演 |
三、出口跨境电商退款资金风险及防范路径 |
第二节 现行政策框架下跨境收款风险研析与规避路径探寻 |
一、出口跨境电商收款结汇风险分析 |
二、跨境收款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政策梳理与研判 |
三、跨境电商平台收款的资金沉淀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五章 跨境电商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比较研究与规范指引 |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法》与《刑法》的规制比较 |
一、《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分析 |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面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第二节 域外制度镜鉴——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 |
一、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文本分析 |
二、《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法律渊源定位 |
三、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与GDPR的异同比较 |
四、跨境电商领域信息安全典型案例评析 |
第三节 跨境电商合法收集用户信息规范指引 |
一、征得用户明示同意 |
二、保障用户信息权利 |
三、建构应急机制 |
四、加强数据安全能力建设 |
第四节 海关行政监管过程中获取个人信息合法性的法理基础 |
第六章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研究 |
第一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概论 |
一、国内外法律与政策概述 |
二、跨境电商海关执法案例与执法特征 |
三、跨境电商商品侵权特征归纳 |
第二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认定的理论蕴含 |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法律适用认定阐析 |
二、海关执法对象认定的法律逻辑推演 |
三、行邮渠道海关监管实践的理论提炼 |
第三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规避进路 |
一、跨境电商避免侵权策略——基于《电子商务法》的要求 |
二、跨境电商避免被侵权策略——基于《商标法》的要求 |
第四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特殊法律问题研究——定牌加工(OEM)与平行进口的理论纷争 |
一、对定牌加工(OEM)司法实践的法理回应 |
二、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证成 |
第七章 跨境电商走私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跨境电商走私的司法实践背景 |
一、跨境电商走私类型与特征 |
二、跨境电商企业与平台走私动机审视 |
第二节 刑法走私构成理论之于跨境电商领域的适用 |
一、跨境电商走私犯罪构成要件的规范评析与理论重构 |
二、“化整为零”与“低报价格”的走私手段 |
三、偷逃应缴税额计核的理论争议与解构 |
四、跨境电商走私刑事责任考 |
第三节 跨境电商走私风险检视——从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为切入 |
一、电商平台“化整为零”包税进口走私案 |
二、电商企业伪报贸易方式走私案 |
三、超出“自用、合理数量”的代购走私案 |
第四节 实践视域下的跨境电商走私风险防范指引 |
一、电商经营者风险规避方案 |
二、电商平台经营者风险规避方案 |
三、代购转型建议 |
第八章 跨境电商“母体性”普适规则与跨境零售的特殊规制 |
第一节 跨境电商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
一、跨境电商国内监管法律制度框架体系 |
二、跨境电商监管法律制度的域外借鉴 |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一般监管规定梳理 |
一、市场主体登记要求 |
二、对外贸易和海关登记要求 |
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
四、商品和服务质量安全保障要求 |
五、亮照经营及终止公示义务 |
六、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
七、遵守进出口监管规定 |
八、其他义务 |
第三节 《电子商务法》中平台经营者的普适义务与责任 |
一、信息记录与留存义务 |
二、平台竞争的禁止性规定 |
三、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 |
四、平台审核和安保义务 |
五、平台先行赔付义务 |
六、其他义务 |
第四节 跨境零售进出口经营者的特殊监管要求 |
一、跨境零售进口平台监管制度 |
二、跨境零售进口平台内经营者监管制度 |
三、跨境零售进出口服务商监管制度 |
四、跨境零售进出口商品报关规定 |
五、跨境零售进出口作业场所监管要求 |
结论 |
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研判 |
二、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政策研判 |
三、跨境电商法律与政策完善方向研判 |
四、走向全球:跨境电商国际标准中的中国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供应链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研究 ——以F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二、供应链行业的发展现状 |
三、供应链行业的相关政策 |
第二节 供应链行业涉及的税收政策及风险 |
一、供应链行业涉及的税收政策 |
二、供应链行业涉及的税务风险 |
第三节 国内外税务风险内控研究 |
一、国外对税务风险及内控的理论研究 |
二、国内对税务风险及内控的理论研究 |
第三章 F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现状 |
第一节 F公司简介 |
一、历史沿革及组织架构 |
二、核心竞争力及行业地位 |
三、F公司商业模式 |
第二节 F公司近三年税务情况 |
第三节 F公司产生的税务风险及成因分析 |
一、F公司存在的税务风险 |
二、F公司税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F公司税务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F公司税务风险管控原则及组织机构 |
一、F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的原则 |
二、F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的组织机构 |
第二节 F公司税务风险管控制度 |
一、逐步建立和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
二、F公司出口退税风险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F公司税务风险管控措施及流程 |
一、F公司税务风险管控流程图 |
二、F公司税务风险事前管控措施及流程 |
三、F公司税务风险事中管控措施及流程 |
第四节 F公司税务风险预警及改进 |
一、F公司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
二、F公司税务风险管控体系的持续改进 |
第五节 评价 |
第五章 总结与启示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启示 |
一、建立社会法人资信积分机制 |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降低经营风险 |
三、供应链及外综服企业尽责方能免责 |
四、税企信息资源共享,联防联控护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营改增:关注两个管理办法的十三个不同(论文提纲范文)
案例 |
诊断 |
分析 |
一、出口货物退 (免) 税认定管理不同 |
(一) 出口货物退 (免) 税认定时限不同 |
(二) 出口货物退 (免) 税认定提供的资料不同 |
二、适用免抵退税的范围不同 |
三、免抵退税额的计算依据不同 |
四、计算免抵退税额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不同 |
五、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计算不同 |
六、免抵退税额的计算时间不同 |
七、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计算不同 |
八、免抵退税申报期限不同 |
九、每月免抵退税申报期限不同 |
十、免抵退税申报资料不同 |
(一) 生产企业向征税机关的退税部门或岗位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时, 应提供下列凭证资料: |
(二) 提供国际运输的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办理增值税免抵退税申报时, 应提供下列凭证资料: |
(三) 对外提供研发、设计服务的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办理增值税免抵退税申报时, 应提供下列凭证资料: |
十一、免抵退税申报流程不同 |
十二、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免抵退税程序不同 |
(一) 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税审核 |
(二) 营改增地区适用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审核 |
十三、新发生业务免抵退税的管理不同 |
(一) 生产企业新发生出口业务免抵退税的管理 |
(二) 营改增地区新发生零税率应税服务的免抵退税 |
(7)我国企业出口退税税收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2 出口退税税收筹划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 |
2.2 出口退税的相关政策 |
2.3 出口退税的范围 |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税收筹划 |
3.1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方法 |
3.2 同一销售方式下,不同期末留抵税额的退税税收筹划 |
3.3 不同销售方式下的退税核算与筹划 |
3.4 不同销售地点的税收筹划 |
3.5 不同加工方式的税收筹划 |
3.6 其它情况的退税税收筹划 |
3.7 本章小结 |
4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税收筹划 |
4.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方法 |
4.2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税收筹划 |
4.3 本章小结 |
5 其他方面出口企业退税税收筹划 |
5.1 理财环节的税收筹划 |
5.2 节约成本环节的税收筹划 |
5.3 树立风险意识关注税收政策变化趋势 |
5.4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关于提高出口企业税收筹划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
6.3 本文的局限性和不足 |
6.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出口退税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出口退税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出口退税的概念 |
1. 出口退税的涵义 |
2. 出口退税与零税率、出口免税的联系和区别 |
3. “免、抵、退”税的概念 |
第二节 出口退税产生的根源 |
1. 出口退税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国际贸易 |
2. 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税收协调的结果 |
第三节 出口退税基本原则 |
1. 国际惯例原则 |
2. 间接税属地管理原则 |
3. 国民待遇原则 |
4. 宏观调控原则 |
5. 财力平衡原则 |
6. 稳定性原则 |
第四节 出口退税的特点 |
1. 出口退税是一种收入退付行为 |
2. 出口退税具有调节职能的单一性 |
3. 出口退税是间接税范畴的一项国际惯例 |
第二章 国内外出口退税政策的比较 |
第一节 外国主要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简介 |
1. 法国 |
2. 意大利 |
3. 韩国 |
4. 上述三国的出口退税制度之比较 |
第二节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沿革及现状 |
1. 我国出口退税历史的简要回顾 |
2.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介绍 |
第三节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1. 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建立 |
2. 现阶段出口退税政策主要内容 |
第三章 我国税务机关出口退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深圳生产企业办理免、抵、退税流程 |
1. 深圳出口退税管理概述 |
2.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申报 |
3. “免、抵、退”税审核审批 |
第二节 当前我国出口退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1. 出口退税法律体系不健全问题 |
2. 出口货物价格的确定问题 |
3. 间接出口税收政策问题 |
4. 部门协调不畅造成的问题 |
5. 税务机关审核管理模式问题 |
6. 出口退税执法风险问题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出口退税管理的思考 |
第一节 国外出口退税管理的借鉴 |
1. 强化征管是构建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的前提 |
2. 规范的增值税制度是构建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的基础 |
3. 完善的信息化监控系统是加强出口退税管理的必由之路 |
4. 各部门分工协作是出口退税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
5. 严惩偷骗税是实行出口货物不含税的有力保证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出口退税管理的原则 |
1. 有利于促进出口 |
2. 有利于完善增值税 |
3. 可操作性要强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出口退税管理的对策 |
1. 加强立法,建立出口退税制度法律体系 |
2. 增强出口退税制度的稳定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
3. 加强信息化建设,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减轻工作负荷 |
4. 逐步实行征退一体化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提高整体执法能力 |
5. 统一海关与税务机关核定出口货物价格的方法,规范出口与收汇时间差 |
6. 引入税务代理,提高申报质量,降低征纳成本 |
7. 防范避税与打击偷骗税相结合,加强部门合作与国际合作 |
8. 严格依法行政,提高纳税遵从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D]. 周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D]. 冯晓鹏. 吉林大学, 2019(02)
- [3]供应链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研究 ——以F公司为例[D]. 刘斌. 厦门大学, 2019(02)
- [4]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公布全文有效 部分条款失效或废止 全文失效或废止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J].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21)
- [5]省国税局关于发布2014年第二批全文失效或废止部分条款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J].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4(20)
- [6]营改增:关注两个管理办法的十三个不同[J]. 周朝勇. 注册税务师, 2012(06)
- [7]我国企业出口退税税收筹划研究[D]. 陈奇志. 中国海洋大学, 2008(11)
- [8]我国出口退税管理问题研究[D]. 陈楚楚. 复旦大学, 2009(08)
- [9]当前出口退(免)税政策的六大变化及其影响[J]. 徐为人,王文清.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7(02)
- [10]2006年出口退(免)税政策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J]. 王文清,王龙. 财务与会计,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