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一例

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一例

一、磁刺激协助治疗脊髓损伤1例(论文文献综述)

高玉玲[1](2021)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多个方面比较的Meta分析。2.目前研究报道低频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上肢功能的影响偏少,本研究探究低频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相结合治疗卒中后上肢的运动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1.检索刊登在英语期刊或发表英文数据库上的相关研究,检索范围包括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的起止时间在建库到2021年1月间,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在1950年到2021年1月间。检索均含有重复经颅磁刺激、卒中、上肢功能等的随机对照或随机交叉试验。两名研究员分别根据检索策略、范围及时间等检索,筛查文献后评估文献质量,纳入的文献被提取一般资料数据,通过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及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2.研究包括10名符合标准的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组的前10次治疗中,健侧运动皮层进行低频1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最后10次治疗患侧运动皮质区进行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总共20次。试验组患者同时予常规康复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刺激,只予常规康复和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评估Brunnstrom上肢和手的总分期,使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估腕部和肘部屈肌的张力,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估上肢功能。统计分析用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治疗效果的统计学差异。结果:1.最后纳入11篇随机对照或随机交叉试验研究,包括4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示,相比对照组结果,重复经颅磁刺激提高卒中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MD=5.06,95%CI[2.39,7.73],P=0.0002),提高卒中后Barthel指数或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有统计学意义(MD=8.47,95%CI[1.59,15.35],P=0.02),降低卒中后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MD=-0.70,95%CI[-0.79,-0.60],P<0.00001),未改变卒中后健侧运动皮质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时间(MD=0.99,95%CI[-0.23,2.21],P=0.11)。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MD=1.38,95%CI[0.44,4.36],P=0.58)。2.治疗后,与对照组的结果相比,试验组的Brunnstrom分期(上肢和手)和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得分有所改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腕、肘部屈肌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总计降低并不显着,且没有统计学意义(P=0.19)。试验组治疗前后对比的Brunnstrom分期(上肢和手)和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显着提高,腕、肘屈肌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总和降低,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单纯重复经颅磁刺激模式、theta爆发刺激模式能改善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提高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改善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未确定。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安全性好,未见严重的不良事件。2.低频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相结合可有效改善卒中后上肢的运动功能,但对痉挛改善未见显着性差异。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方案应用临床安全性相对较好。

路得平[2](2021)在《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昏迷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近年来对长期昏迷患者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多种促醒疗法提示有效,但对于多种手段治疗的叠加效应罕有报道,多感官刺激和正中神经电刺激(median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MNES)因其无创、简单、易操作的特性,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青睐,本课题拟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多感官刺激配合正中神经电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1.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08月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4例,其中33例入对照Ⅰ组,31例入对照Ⅱ组。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30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实验组。实验组与两对照组形成历史对照。实验组患者共入组30例,其中因再出血剔除1例,因重症肺炎剔除1例,因并发癫痫剔除1例,中途自行退组1例。对照Ⅰ组共入组33例患者,其中再出血剔除2例,重症肺炎剔除3例,并发癫痫剔除1例。对照Ⅱ组因再出血剔除2例,因重症肺炎剔除1例,因并发癫痫剔除2例。本研究最后共收集病例79例,其中实验组26例,对照Ⅰ组27例,对照Ⅱ组26例。2.三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Ⅰ组给予多感官刺激治疗,对照Ⅱ组给予MNES治疗,实验组给予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治疗。记录三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及随访1个月、3个月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国际改良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随访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级,以及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时间。3.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于计量资料,先行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进行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无序及二分类资料进行X2检验,当n>40,但有单元格存在1≤T<5时,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与两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的GCS评分和CRS-R评分组内比较,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评分随时间的推移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治疗,三组患者的意识水平均有所提升;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实验组分别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进行GCS评分和CRS-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GCS评分与CRS-R评分在每个时间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3个月患者GOS分级,实验组均优于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NICU住院时间,实验组均短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康复过程中,比较再出血、重症肺炎、癫痫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与两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优于单纯多感官刺激及MNES治疗。2.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促醒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预后优于单纯多感官刺激及MNES治疗。3.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促醒治疗可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NICU住院时间。

章毫[3](2020)在《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在接受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通过开展和观察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评价该方案对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可行性和安全性,以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运用提供治疗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接受治疗的病人61例,其均满足该临床研究所要求的诊断及纳入标准,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连续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接受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病的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5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1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5周治疗结束后,采用改良Ashworth指数、FMA(Fugl-Meyer Assessment)上肢运动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数据采集及疗效评价,然后运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进而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改良Ashworth指数评定):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2.14%,20.00%;治疗3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7.14%,37.67%;治疗5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53.33%,两组在三个治疗节点疗效分布比较,只有治疗5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改良Ashworth指数:(1)治疗组:1周治疗后,上肢各屈肌肌群改良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3周及5周治疗后,上肢各屈肌肌群肌张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1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无统计学差异;3周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只有屈腕肌群张力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5周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所有屈肌肌群肌张力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比较:1周治疗后,上肢各屈肌肌群张力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3周治疗后,治疗组屈指肌群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周治疗后治疗组屈腕及屈指肌群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1)治疗组:1周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周及5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1周治疗后,评分无统计学差异,3周、5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比较:1周治疗结束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周及5周治疗结束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总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4.改良Barthel指数:(1)治疗组:1周治疗后,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周、5周治疗后,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1周治疗后,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周、5周治疗后,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在3个治疗节点中,3周、5周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提高病患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与针刺均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各屈肌群肌张力水平,且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疗效优于单纯针刺。2: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与针刺均能提高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且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疗效优于单纯针刺。3: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与针刺均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疗效优于单纯针刺。4: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在降低脑卒中患者上肢肌张力方面无明显不良反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王诗玥[4](2020)在《基于DTI探讨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1、明确高压氧(HBO)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影响;2、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与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定结果的相关性,为高压氧的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意识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促醒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予高压氧治疗,治疗疗程为30次。HBO治疗压力为2.0ATA,时间110min,1次/天,10次为1个疗程,共30次。所有入组受试者干预前后进行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进行评分,在HBO治疗30次后两组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并结合DTI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活区对应的脑白质的变化,以FA值为观测指标,进一步分析神经影像学与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Spareman。采用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根据入组与剔除标准,最终纳入合格受试者42例,其中高压氧组22例,对照组20例。干预前,两组在性别、年龄、GCS评分及是否手术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受试者干预前CRS-R评分及GCS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CRS-R及GC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干预1个月时,干预组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高压氧组FA值显着升高的脑区有:小脑中脚、桥脑交叉束、胼胝体、穹隆、右皮质脊髓束、右侧小脑上脚、右侧大脑脚、内囊后右肢、双侧下纵束、左侧钩状束(P<0.05),而左侧皮质脊髓束、左侧小脑上脚、左侧大脑脚、左侧内囊后肢、右侧钩状束FA值升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将两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FA值同CRS-R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其中胼胝体膝部及压部T1(r=0.620**)、穹隆T1(r=0.528**)、右侧内囊后肢T1(r=0.439**)、左侧钩状束T1(r=0.381*)同CRS-R评分有显着相关性。结论:1、常规促醒治疗及高压氧联合常规促醒治疗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2、高压氧联合常规促醒治疗更有助于改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3、高压氧改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小脑中脚、胼胝体、穹隆、桥脑交叉束、内囊后右肢等大脑白质区结构而实现的。

王志丽[5](2020)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分裂手现象的电生理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基于F波的分裂手指数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价值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拇短展肌(APB)、第一骨间肌(FDI)和小指展肌(ADM)记录的F波出现率和波幅来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分裂手现象,提出一种使用F波出现率和平均F/M波幅比计算的新型分裂手指数(SIFP和SIF/M)鉴别诊断ALS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探讨SIFP在常规临床实践中鉴别诊断ALS与非ALS疾病的价值。方法:共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并需要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以支持ALS诊断的患者83例,并招募了年龄、性别和身高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临床注册登记系统对诊断ALS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健康志愿者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双侧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和F波检测,分别记录APB、FDI和ADM的CMAP波幅、F波出现率和波幅。各分裂手指数均使用以下公式计算:SI=(APB×FDI)/ADM,得到SIFP、SIF/M和SICMAP。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SIFP、SIF/M和SICMAP在区分AL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共纳入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在18至80岁之间、具有上肢神经肌肉受累的临床症状并需进行肌电图检查以协助诊断的患者。检测所有受试者受累明显侧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和F波,分别记录APB、FDI和ADM的CMAP波幅和F波出现率,计算得到SIFP和SICMAP。根据所检测神经的CMAP波幅正常与否,将所有ALS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组(CMAP波幅正常)和进展期组(CMAP波幅降低)。使用ROC曲线分析SIFP和SICMAP区分ALS患者和其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研究中ALS患者的SIFP和SICMAP较健康对照组显着降低、SIF/M则显着增高(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SIFP、SIF/M和SICMAP均能有效鉴别诊断ALS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AUC 0.915(95%CI:0.88-0.95);AUC 0.814(95%CI:0.76-0.86);AUC 0.862(95%CI:0.82-0.91)],其中,SIFP临界值为80.7时具有较的高灵敏度(81.2%)和特异性(97%),其诊断准确性显着高于SIF/M和SICMAP(P=0.003;P=0.039)。SIF/M与SICMAP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103)。亚组分析中,在区分CMAP波幅正常的AL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上,SIFP明显优于SIF/M和SICMAP(P=0.008;P<0.001)。球部起病和肢体起病ALS患者亚组中SIFP和SICMAP的ROC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评估了 363例患者,排除54例患者后共纳入309例患者,其中ALS患者91例(29.4%),其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218例(70.6%)。研究结果显示,与非ALS患者组相比,ALS患者的SIFP和SICMAP显着降低(P<0.001)。早期ALS患者组较非ALS患者组的SIFP亦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的SICMAP无显着性差异(P=0.62)。ROC曲线分析显示,SIFP的临界值为73.3时,区分ALS患者和非ALS患者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80.7%,其灵敏度显着高于SICMAP(75.8%,P=0.001)。同时,SIFP和SICMAP联合指标与单独SIFP指标的ROC曲线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提示SIFP和SICMAP联合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优于单独的SIFP指标。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早期ALS患者组SIFP的AUC显着高于SICMAP(0.816和0.529;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肢体起病ALS患者组SIFP的AUC显着高于SICMAP(0.904和0.832;P=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进展期ALS患者组和球部起病ALS患者组中两者无显着性差异。结论:SIFP、SIF/M和SICMAP均可作为ALS患者分裂手现象的评价指标,其中SIFP比SIF/M、SICMAP能更敏感地确定ALS的分裂手模式。同时,SIFP能够可靠地鉴别ALS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非ALS患者,是诊断ALS有效且敏感的电生理学诊断标志物,甚至在疾病早期也具有优良的诊断性能。根据本研究结果,SIFP最佳临界值73.3可能是诊断ALS出色的无创性辅助诊断标志物。第二部分 肌萎缩侧索硬化分裂手现象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及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尺神经所支配肌第一骨间肌(FDI)和小指展肌(ADM)记录的F波指标,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支配FDI和ADM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是否存在差异,如何参与ALS分裂手现象的发生;同时,联合三重经颅磁刺激技术(TST)和F波检测技术探讨皮质功能障碍和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在ALS患者分裂手现象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共入组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散发型ALS患者105例和30名年龄、性别和身高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对所有受试者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和F波进行检测,其中22例ALS患者同时完善了 TMS和TST检测。按照手内肌受累与否将ALS患者分为两组:手部小肌肉受累组(69例),手部小肌肉未受累组(36例)。比较不同组间FDI/ADM CMAP波幅比、FDI和ADM记录的各F波指标的差异。继而,比较所入组22例ALS患者中FDI和ADM记录的反映脊髓兴奋性改变的F波指标的差异、反映皮质兴奋性及传导束功能的TMS/TST各指标的差异,并进行联合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LS受累手组FDI/ADMCMAP波幅比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研究中ALS患者存在明显的分裂手现象。在健康人群中,FDI较ADM记录的F波潜伏期更长、时间离散度和出现率更低、平均F波幅、平均及最大F/M波幅比值更小(P<0.001)、重复神经元指数和重复F波指数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ALS手部小肌肉未受累组中,FDI和ADM记录的各F波指标之间仍存在上述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DI记录的F波出现率降低(P<0.05)、平均F波波幅、平均F/M波幅比、重复神经元指数和重复F波指数增高(P<0.001),而ADM记录的以上各F波指标未见明显差异。在ALS手部小肌肉受累组,除最短和平均F波潜伏期外,未观察到FDI和ADM记录的其他F波指标之间存在差异。以上结果表明ALS患者中支配FDI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更早、更显着。皮质兴奋性及传导束功能指标方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LS患者组FDI和ADM记录的RMT增高、CSP缩短、TST波幅比和TST面积比显着性降低、ADM记录的MEP潜伏期稍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和ALS患者组中,FDI和ADM记录的CMCT、MEP/CMAPErb波幅比、RMT、CSP、TST波幅比和面积比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同时,本研究队列中FDI和ADM记录的反映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改变的指标:F波出现率、平均和最大F/M波幅比、复神经元指数和重复F波指数均与FDI/ADMCMAP波幅比显着相关;而仅FDI记录的TST波幅比、ADM记录的RMT指标与FDI/ADM CMAP波幅比存在较弱的相关性。结论:健康受试者中FDI和ADM记录的各F波指标存在生理性差异,与ADM相比,支配FDI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可能受到更强的抑制性调节。ALS患者中支配FDI和ADM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存在差异,其中支配FDI的脊神经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更为明显,与分裂手现象相一致,而皮质兴奋性与传导束功能障碍并不遵循分裂手损害模式。因此,推测脊髓运动神经元池兴奋性改变可能是分裂手现象发生的潜在机制,而非皮质与传导束功能障碍。第三部分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中分裂足现象的评估:趾短伸肌和踇展肌的差异性受累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腓总神经和胫神经进行运动神经传导和F波检测以评估ALS患者趾短伸肌(EDB)和踇展肌(AH)受累是否存在差异,以阐明ALS患者足部肌肉的受累模式。同时,探讨是否能将两者记录的CMAP或F波指标作为诊断ALS的简单的电生理标志物。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散发型ALS患者60例以及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所有受试者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进行运动神经传导和F波检测,分别在EDB和AH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F波。根据是否存在下肢受累症状及体征将患者分为两组:下肢受累组(35例)和下肢未受累组(25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LS下肢受累组的EDB/AH CMAP波幅比显着降低(0.33±0.21,P=0.007),而下肢未受累组中该比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LS下肢未受累组EDB记录的各F波潜伏期延长、平均和最大F/M波幅比增高、重复F波指数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AH记录的以上F波变量均无显着性差异。ALS下肢受累组中,除EDB记录的F波时间离散度和AH记录的平均F波波幅外,其余各F波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F波潜伏期、平均F波幅、平均F/M波幅比的EDB/AH 比值、重复F波指数的EDB-AH差值均增高,而F波出现率的EDB/AH 比值显着降低。以上表明支配EDB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在早期即出现了功能障碍且程度重于支配AH的脊髓运动神经元。ROC曲线分析表明,在区分ALS患者和健康对照上EDB记录的最长、平均和最短F波潜伏期(AUC分别为0.868、0.842和0.803)、平均F/M波幅比(AUC 0.827)、重复F波指数(AUC 0.869)明显优于EDB/AH CMAP波幅比(AUC 0.610)。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分下肢未受累ALS患者和健康对照上,EDB记录的最长F波潜伏期(AUC 0.834)、重复F波指数(AUC 0.807)亦具有较好的效能。结论:本研究中ALS患者的EDB和AH受累程度不同,EDB重于AH,提示存在分裂足现象,并且分裂足现象中支配EDB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可能优先受累。此外,EDB记录的最长F波潜伏期和重复F波数能较好地将ALS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区分开来,可能有助于ALS的早期识别。

魏星[6](2020)在《经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脑可塑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卒中(stroke)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后通常会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其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80%,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ADL,一直备受社会和家庭关注,也是康复工作人员较为关注的研究方向。经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技术,有着操作简单、便携等优点。目前,已有少量关于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初判断,但是有关其综合康复效果的评价还不够完善,从大脑可塑性的角度分析效果的实现机制仍有待深入。本研究旨在探究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脑可塑性的影响;验证taVNS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过程中的安全性。研究方法:招募30例病情稳定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周≤发病时间≤3个月),随机分为T-taVNS组(n=15)和F-taVNS组(n=15),最终有26例患者完成了本次研究(T-taVNS组13例、F-taVNS组13例)。T-taVNS组进行taVNS联合上肢训练(60min/天、5次/周、4周),F-taVNS组进行假taVNS联合上肢训练(刺激强度为0m A,其余操作同T-taVNS组)。taVNS治疗结束后进行4周随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随访时使用上肢Fugl-Meyer评分(Upper limb fugl-meyer,U-FM)、上肢和手的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MFAS)、偏瘫手功能分级以及改良Asworth分级来评价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 index,BI)评价其ADL。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在拇短展肌上记录双侧运动皮质运动诱发电位(Motion evoked potential,MEP)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记录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功能以评价脑可塑性。并在每次治疗前后监测所有患者的心率以及记录不良反应,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研究结果:1.U-FM评分的变化:治疗4周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U-FM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且T-taVNS组显着高于F-taVNS组(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的U-FM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4周后(P<0.01)。2.上肢及手Brunnstrom分期的变化:(1)治疗4周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上肢Brunnstrom分期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且T-taVNS组显着高于F-taVNS组(P<0.05);(2)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手Brunnstrom分期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3.MFAS评分的变化:治疗4周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MFAS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且T-taVNS组显着高于F-taVNS组(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的MFAS评分显着高于治疗4周后(P<0.01)。4.偏瘫手功能分级的变化:治疗4周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偏瘫手功能分级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5.改良Ashworth分级的变化:治疗4周后、随访时,两组患者患侧屈肘和屈腕肌群的改良Ashworth分级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6.BI评分的变化:治疗4周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且T-taVNS组显着高于F-taVNS组(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的BI评分显着高于治疗4周后(P<0.01)。7.双侧运动皮质MEP潜伏期、CMCT的变化:(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健侧运动皮质MEP潜伏期以及CMCT均无显着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2)治疗4周后,T-taVNS组中有11例(84.6%)患者引出患侧运动皮质MEP,高于治疗前6例(46.2%)的引出数,F-taVNS组中有8例(61.5%)患者引出患侧运动皮质MEP,高于治疗前5例(38.5%)患者的引出数,但两组组内、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8.脑内神经递质功率的变化:(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功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治疗4周后,T-taVNS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功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F-taVNS组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T-taVNS组患者NE功率显着高于F-taVNS组(P<0.05);(3)治疗4周后,T-taVNS组患者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及多巴胺(Dopamine,DA)功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F-taVNS组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9.治疗前、治疗4周后U-FM评分差值与神经递质功率差值相关性分析:U-FM评分差值与NE功率差值呈正相关(r=0.497,P<0.05),与Ach功率差值呈正相关(r=0.438,P<0.05),与DA功率差值呈正相关(r=0.478,P<0.05)。10.心率及不良反应的变化:(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率均未发生显着变化;(2)T-taVNS组有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轻微的恶心呕吐、左侧耳部轻微疼痛),F-taVNS组患者未产生不良反应。研究结论:taVNS联合上肢训练通过调制大脑皮层NE、Ach和DA水平,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恢复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其ADL,疗效持久,优于单纯上肢训练。

周月[7](2020)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康复护理的临床实践中,验证此理论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合理性;探索在具身认知视角下,应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比较传统镜像疗法与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以期达到提高传统镜像疗法效果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招募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改良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镜像疗法组),两组均为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遵循基础治疗及护理方案,包括成立改良镜像疗法和传统镜像疗法康复护理小组、康复护理前评估、确定康复护理目标、参照权威指南以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基础治疗和护理。在施行此方案的基础上,试验组运用改良镜像疗法,对照组应用传统镜像疗法。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Extremity section,FMA-UE)、Brunnstrom分期评定、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的评定,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对比传统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性。结果1.基线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相关合并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婚姻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梗死区域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无统计差异性(P(29)0.05)。2.干预后组内比较结果:两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传统镜像疗法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均能安全有效地促进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加快病人上肢Brunnstrom分期运动康复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2.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整体康复方面的干预效果均显着优于传统镜像疗法。3.以具身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及动态性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依据,改进传统镜像疗法的缺陷,取得了显着的临床效果,从而证明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性、科学性。

张伟[8](2020)在《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收集符合条件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探讨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在24h排尿日记、膀胱残余尿量及国际下尿路症状(International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 Score,LUTS)和泌尿症状困扰(Urinary symptoms distress score,USDS)评分等方面改善是否优于采用单一的膀胱功能训练的治疗,为临床工作开阔一种新的思路。方法收集安徽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5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取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将符合中西医诊断的全部病例分为2组,每组25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通督调神针刺,两组疗程均为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休息2天,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排尿日记指标、膀胱残余尿量、LUTS和USDS评分及临床疗效,运用SPSS21.0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处理,进一步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优劣。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经检验,纳入病例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2)24h排尿日记比较: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在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单次尿量有改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P<0.001,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较,排尿次数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单次尿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漏尿次数降低有差异(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3)膀胱残余尿量比较: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膀胱残余尿量提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较,膀胱残余尿量有提升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4)LUTS和USD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LUTS和USDS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较,LUTS和USDS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P<0.001),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5)临床疗效评价:经检验,两组患者总痊愈率分别为:观察组12%,对照组4%;两组患者去除无效病例后,其总有效率为分别为:观察组92%,对照组72%,经检验,两组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且观察组在痊愈率和总体有效率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结论(1)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降低患者排尿次数、漏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并且提高单次排尿量,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满意度,降低临床症状,从而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2)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对比单一膀胱功能训练更佳,并且操作简便、成本低、患者满意度高,易于接受,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吴燕华[9](2019)在《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采用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观察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状态、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临床结局的影响,以期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探索出一种简、便、廉、验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根据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3月10月期间入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脑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偏瘫患者108例,采用SPSS20.0软件生成的随机序列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每天1次,30min/次,每周5天,干预4周。在干预前、干预2周、干预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四肢简化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测评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分别评定患者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用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评价患者临床结局。结果1两组患者入组及完成研究情况本研究纳入108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97例。干预组完成48例,剔除3例,脱落3例;对照组完成49例,剔除2例,中止1例,脱落2例。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医保类型)、临床特征资料[发病次数、病程、脑卒中类型(缺血性/出血性/混合性)、病变部位(基底节/额颞顶/脑叶/丘脑/脑干/小脑)、偏瘫侧(左/右侧)、利手(左/右手)、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生活习惯(饮酒/吸烟)、Brunnstrom分期、用药情况等]、观察指标(MAS、FMA、MBI、PRO)比较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3.1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比较3.1.1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等级比较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与干预前、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时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之间的处理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2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临床有效率比较干预2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和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8.2%和20.4%,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BI评分、PRO评分比较3.2.1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时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2周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2干预后两组患者MBI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时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2周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干预后两组患者PRO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不同卒中类型各观察指标比较干预4周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4.29%和26.67%,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卒中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8.89%和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FMA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FMA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性卒中患者的MBI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性卒中患者的PRO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观察本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二次中风,经医生判断与本次研究无关,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生命体征的波动;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组的患者热熨过程中未发生心悸、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热熨后皮肤完好无损,未发生烫伤、破损或起泡等情况。结论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来观察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1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以缓解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痉挛状态,提高临床有效率,干预4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2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以提高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干预4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3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以提高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疗效并没有优于对照组。4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以改善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结局,干预4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5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能对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疗效更佳,但仍有待更多的研究进行探讨。

王琮[10](2015)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与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多模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MIOM)联合运用多种神经电生理技术手段全面监测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实时记录患者神经电生理信号变化,及时向术者反馈患者神经功能信息,通过影响术者决策,更好地保护脊髓神经功能。本文探讨多模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髓髓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34例脊髓髓内病变切除术,联合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自发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监测技术监测患者术中脊髓功能,记录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期内脊髓神经功能状态及术中电生理数据及相关临床数据。【结果】34例患者全部应用SEP+MEP监测,其中8例胸腰段及圆锥部位病变患者同时联合EMG监测肛门括约肌,术中电生理监测均获得满意数据。肿瘤全切除28例(82.35%),次全切除6例(17.65%)。术前Mc 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1例,Ⅲ级4例,Ⅳ级4例,Ⅴ级1例;术后第2周随访显示: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0例。术后2周随访,28例(82.4%)脊髓功能较术前改善或无变化,6例(17.6%)加重。所有患者大于6个月随访显示:Mc Cormick分级Ⅰ级16例,Ⅱ级13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0例。30例(88.2%)脊髓功能较术前改善或无变化,4例(11.8%)加重。21例患者术中电生理监测达到报警标准,其中一过性改变14例,永久性改变7例。SEP监测中无改变及一过性改变30例,远期随访加重3例,阴性预测值90%;永久性改变4例,远随访加重1例,阳性预测值为25%;MEP监测中无改变及一过性改变29例,远期随访加重0例,阴性预测值100%;永久性改变5例,远期随访加重4例,阳性预测值为80%。EMG监测中无加重患者。短期随访显示:MIOM灵敏性为66.7%,特异性为96.4%,假阴性率为7.4%,假阳性率为42%;长期随访结果显示:MIOM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90%,假阴性率为0,假阳性率为42%。【结论】1.脊髓髓内肿瘤肿瘤手术具有很高的风险,应用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能更全面监测脊髓功能,有效降低单一监测造成的假阴性情况,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术后脊髓功能的预测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意义。MIOM术中无改变或一过性改变多提示术中神经功能完整性得以保留,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稳定,长期随访显示手术预后较好,远期阴性预测值达100%。MIOM永久性改变提示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损伤,阳性预测值为57.1%,假阳性较高。且MEP阳性预测值(80%)远远大于SEP(25%),单一报警中MEP较SEP对患者临床预后更具提示意义,考虑与MEP报警阈值较宽泛有关,而SEP易受外界环境及神经损伤影响,且较为敏感,假阳性较高。EMG监测为“实时”反馈,对损伤极为敏感,术中EMG报警能及时避免神经损伤。2.MIOM能有效保护脊髓功能,但神经监测要求条件较苛刻,术中麻醉条件、患者体温、血压变化等都可能影响监测质量,有时可造成假阳性结果,因此,报警一旦产生须认真分析,排除麻醉、电极松弛或脱落等技术原因。跨专业合作尤为重要。

二、磁刺激协助治疗脊髓损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刺激协助治疗脊髓损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资料与方法
        1.纳入与排除标准
        2.检索策略
        3.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4.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文献检索结果与基本特征
        2.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3.Meta分析结果
        4.发表性偏倚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与排除标准
        3.干预措施
        4.评价指标
        5.试验设计
        6.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机制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方式的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案
    3 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
    4 评价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讨论
    1 西医对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概述
    2 中医对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概述
    3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
    4 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本病的优势
    5 本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康复治疗
    2 中国传统医学对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康复治疗
    3 中西医结合对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DTI探讨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2 随机分组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剔除与中止标准
        3.1 剔除标准
        3.2 中止标准
        3.3 脱落病例及处理
        3.4 基本资料的收集
    4 干预措施
        4.1 高压氧治疗
        4.2 常规促醒基础治疗
        4.3 干预过程及疗效规范
    5 DTI数据采集
        5.1 实验设备
        5.2 扫描前准备
        5.3 DTI扫描参数
    6 结局指标评价
        6.1 基线指标
        6.2 结局指标
        6.3 安全性指标
    7 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
        7.1 数据管理
        7.2 统计分析方法
        7.3 DTI数据分析
    8 质量监控
    9 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1 病例资料分析
    2 两组受试者的结局指标比较
        2.1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CRS-R评分比较
        2.2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GCS评分比较
        2.3 两组受试者干预1 个月后GOS评分比较
    3 DTI数据分析结果
        3.1 两组受试者FA值干预前比较
        3.2 两组受试者FA值干预后比较
        3.3 两组受试者FA值组内干预前后比较
        3.4 FA值与CRS-R评分相关性分析
    4 不良事件报告
讨论
    1 TBI后 DOC的机制
    2 HBO联合常规促醒治疗对TBI后 DOC的疗效评估
    3 DTI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肌萎缩侧索硬化分裂手现象的电生理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基于F波的分裂手指数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价值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第二部分 肌萎缩侧索硬化分裂手现象的神经电生理学特征及机制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中分裂足现象的评估:趾短伸肌和路展肌的差异性受累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一 肌萎缩侧索硬化分裂手现象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TANK结合激酶1基因与肌萎缩侧索硬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经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脑可塑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沿
文献综述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及环节控制
    2.5 统计学方法
    2.6 研究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U-FM评分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上肢及手部分)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MFAS评分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偏瘫手功能分级的比较
    3.6 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改良Ashworth分级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BI评分的比较
    3.8 两组患者双侧运动皮质MEP潜伏期及CMCT的比较
    3.9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大脑神经递质功能的比较
    3.10 治疗前、治疗4 周后U-FM评分差值与神经递质功率差值相关性分析
    3.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及不良反应例数的比较
4 讨论与分析
    4.1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4.2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4.3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可塑性的影响
        4.3.1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双侧运动皮质MEP潜伏期及CMCT的影响
        4.3.2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
    4.4 taVNS联合上肢训练的安全性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研究生个人简介

(7)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
        (一)水疗法
        (二)音乐疗法
        (三)运动想象疗法
        (四)强制性运动疗法
        (五)功能性电刺激
        (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七)经颅磁刺激
        (八)虚拟现实技术及上肢康复机器人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一)镜像疗法概述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国内外趋势
    三、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概述
        (一)具身认知的起源
        (二)具身认知的概念
        (三)具身认知的内涵及优势
        (四)具身认知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
        (五)具身认知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六)具身认知的四大理论特征
        (七)文献总结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病例剔除、脱落和终止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样本量估算
        (三)病例分组
        (四)技术路线
        (五)干预方案
        (六)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七)资料收集
        (八)不良事件处理、记录和报告
        (九)质量控制
        (十)科研伦理
        (十一)统计分析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一)纳入研究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二)两组患者干预前四项康复指标的基线水平
    二、两组干预后疗效性指标的评价结果
        (一)两组病人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FMA-UE的比较情况
        (二)两组患者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MBI的效果比较
        (三)两组患者干预后SS-QOL评分组内和组间效果比较
        (四)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runnstrom分级组内、组间比较情况
        (五)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一、研究讨论
        (一)脑梗死疾病的研究概述
        (二)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概述
        (三)具身认知理论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四)针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二、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文献研究
    2.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2.2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2.3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2.4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3 临床研究
    3.1 病例来源
    3.2 诊断标准
    3.3 病例选择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通督调神针刺
    4.2 膀胱功能训练
    4.3 评定量表的选择
    4.4 疗效评价及结果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9)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西医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认识
        1.1 定义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中医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认识
        2.1 病名认识
        2.2 病因病机
    3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治疗现状
        3.1 运动疗法
        3.2 药物疗法
        3.3 物理因子疗法
        3.4 传统中医疗法
    4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理论依据
        4.1 热熨疗法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
        4.2 热熨传热物粗盐的选择依据
        4.3 四子散的选择依据
        4.4 手三阴经筋的选择依据
    5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研究假设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及处理原则
        1.6 病例中止标准及处理原则
        1.7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原则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估计
        2.2 抽样及分组方法
        2.3 干预措施
        2.4 基线资料及观察指标
    3 统计学处理
    4 质量控制
        4.1 严格MAS、Fugl-Meyer、改良Barthel指数、中风痉挛性瘫痪PRO的测评
        4.2 规范热熨疗法的操作
        4.3 防止偏倚
    5 伦理考虑
    6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入组及完成研究情况
    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
        2.1 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2.2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3 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3.1 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比较
        3.2 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BI评分、PRO评分比较
    4 两组患者不同卒中类型各观察指标比较
        4.1 两组患者不同卒中类型上肢痉挛程度比较
        4.2 两组患者不同卒中类型上肢FMA评分、MBI评分、PRO评分比较
    5 安全性观察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的分析与讨论
    2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疗效分析
        2.1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上肢痉挛改善程度的影响
        2.2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上肢FMA评分、MBI评分、PRO评分的影响
    3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不同卒中类型上肢痉挛患者的影响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与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影像学检查
    1.4 麻醉方式
    1.5 电生理监测
        1.5.1 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方法
        1.5.2 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方法
        1.5.3 肌电图(EMG)监测方法
    1.6 手术方法
    1.7 结果评定方法
        1.7.1 监测结果评定方法
        1.7.2 神经功能评定方法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病理性质及切除情况
    2.2 术后脊髓功能随访
    2.3 电生理结果监测结果
3 讨论
    3.1 常见脊髓髓内肿瘤的病理及影像特点
    3.2 脊髓髓内肿瘤的部位分布
        3.2.1 颈段肿瘤切除与监测
        3.2.2 圆锥部位肿瘤的切除与监测
    3.3 手术方式
    3.4 术后治疗与护理
    3.5 电生理报警原则
    3.6 术中监测报警结果
    3.7 神经功能评价方法的选择
    3.8 术中各模式电生理监测
    3.9 联合电生理监测
    3.10 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因素
        3.10.1 麻醉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
        3.10.2 其他因素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
    3.11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磁刺激协助治疗脊髓损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D]. 高玉玲.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临床观察[D]. 路得平.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3]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观察[D]. 章毫.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DTI探讨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的影响[D]. 王诗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肌萎缩侧索硬化分裂手现象的电生理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D]. 王志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经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脑可塑性的影响[D]. 魏星.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7]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D]. 周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D]. 吴燕华.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7)
  • [10]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与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D]. 王琮.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4)

标签:;  ;  ;  

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