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中心定位研究

城市物流中心定位研究

一、城市物流中心定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21]1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委反映。2021年9月27日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机遇第三节面临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工作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

陈美好[2](2021)在《地下物流仓储中心定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地面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地上空间建设费用上升,因此许多国家开始进行地下物流仓储中心的建设用来应对上述问题。在地下物流仓储中心工作过程中,对于叉车、集装箱等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至关重要,因此选择适合的设备定位技术十分有必要。通过研究现有的定位技术,WLAN定位在地下应用场景中的缺陷较小,且不存在架设成本及地形限制的影响,但在地下物流仓储中心环境中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地下物流仓储中心应用场WLAN定位算法作出改进。论文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针对在地下物流仓储中心中使用WLAN定位技术建库工作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指纹空间插值的离线建库法,该方法基于改进CPN神经网络进行建模,完成并仿真测试了算法模型。该算法提高了建库效率,在地下仓储中心中的定位过程中减少定位工作量。2.为了提高在地下物流仓储中心在线获取设备位置坐标的速度,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AP选择的在线定位方案。该方案运用了 reliefF算法进行在线定位计算优化,提升在线定位速度。该算法的提出能加快WLAN定位算法的速度,在面积较大的地下物流仓储中心中使用WLAN定位技术时,减少在线定位计算量。3.针对地下物流仓储中心中无线传播环境不稳定的情况,分析并提出误差修正方案,实现基于BP网络结构的定位误差修正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结构的局限性,结合了遗传算法与动量因子进行改进,建立定位误差修正模型,该方案提升了定位精度,修正了在地下物流仓储中心定位中的噪声影响。4.整合上述三个定位步骤,基于visual studio使用C++语言开发了地下物流仓储中心位置获取演示平台,实现了在地下物流仓储中心的设备管理功能。

钟君叶[3](2020)在《广州港南沙港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州港南沙港区作为全国重要港口,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是广州市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承载区域。目前,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建设重点是码头与堆场,港口服务仍以基础物流服务为主,因此对广州港南沙港区功能区布局进行优化,是广州港南沙港区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港口增值服务能力作为切入点,以各功能区之间搬运成本最低、综合关系最大及土地改造费用最低为目标,在考虑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系统布置设计法(Syetematic Layout Planning,SLP)的广州港南沙港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功能区布局的最优方案求解,使最终的布局优化方案能够更加贴合实际,提升方案的合理性。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确定广州港南沙港区功能区种类。文章首先分析了广州港南沙港区的整体背景,从地理位置、政策背景、现有基础设施、货运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广州港南沙港区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确定广州港南沙港区所需建设完善的功能区。二是确定广州港南沙港区未来的货运量。货运量的确定是分析广州港南沙港区各功能区之间的物流强度及所需面积的定量依据,因此本文分别采用调查分析预测法和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地区经济发展指标及货运量指标进行预测,基于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对物流业的需求呈正比趋势的理论依据,对比地区经济发展指标和货运量指标的预测结果,判断货运量预测结果趋势的合理性。三是确定布局优化方案。本文在考虑广州港南沙港区现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SLP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改进SLP法的功能布局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实际情况对得出的理论最优布局优化方案进行调整。目前,我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提出的布局优化方案,重点在于增强港口功能性和服务性,这不仅对广州港南沙港区下一步建设工作及后期运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其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策[4](2020)在《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的规划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智慧城市的提出,建设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成为促进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整合城市内各环节的物流信息资源,完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和深度挖掘,达到对物流业信息技术发展软环境的改善,满足不同用户的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城市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但现有的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仍存在信息互联互通不顺畅、用户对象不明确、功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例,对平台用户的各种功能需求进行分析与评价,并以此为依托提出了相应的平台功能的规划设计,为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本文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城市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情况,首先对大连市相关平台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针对平台不同层次的用户主体,利用调查分析法,进行了用户需求分析,并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平台的功能需求进行评价;随后在明确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求的基础上,规划了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总体结构,并对其应具备的功能进行设计。最后对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未来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研究的结果对大连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我国今后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梁宇钟[5](2020)在《浙江大湾区物流园区中心选址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粤港澳大湾区被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计划,成为国家重要发展区域之后,湾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成为我国一流城市群的发展趋势。作为经济大省的浙江,也已经开始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战略。浙江大湾区建设的总目标是将大湾区建设成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际大湾区。物资流通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浙江大湾区建设进程的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在浙江大湾区高效协同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物流园区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元素,园区的合理布局决定了物流网络的效率高低。本文首先提出了浙江大湾区物流园区中心选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研究国内、国外的研究现状,确定物流园区中心选址规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随后对物流园区的定义、分类以及功能进行概述,接下来分析浙江大湾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说明物流园区中心选址的必要性。环杭州湾经济区作为浙江大湾区建设的重点,本文着重对环杭州湾经济区进行物流园区中心规划选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分三步开展,一是结合大湾区特色分析了选址原则及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物流园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邀请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打分,根据打分情况计算出各因素指标权重。二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及实地调研的方法,获取环杭州湾经济区主要城市物流园区的运营情况,使用精确重心法通过计算初步选出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的物流园区中心选址方案。三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各城市物流园区中心初步选址方案。最后,根据物流园区中心选址结果,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市场需求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总结了本文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并对浙江大湾区物流园区的发展提出了协同发展,打通物流节点,提高物流信息整合力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建议。

张震[6](2019)在《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外向型经济活力,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面向国际与国内的物流网络节点城市,而建设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简称株洲B保中心)是构建这一平台的核心项目之一。但是中国大多在东部沿海城市建设保税物流中心作为试点,而内陆城市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园区建成运营后将面临许多未知困难与挑战。因此,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对已封关运营的株洲B保中心进行高效的管理与运营,并客观判断出自身竞争力状况与不足,及时调整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使株洲B保中心能够得到持续和良好的发展,就成为了目前株洲B保中心发展的首要条件。鉴于此,本文将株洲B保中心这一典型的内陆城市保税物流中心作为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提升株洲B保中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建立在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株洲B保中心的周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基于竞争优势的理论,从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保税物流需求能力、社会消费能力以及保税物流基础供给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深入调查中部六省保税物流综合园区情况获取相关数据资料,并采用SPSS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而得出株洲B保中心的竞争力得分与排名;最后,通过聚类分析法对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竞争力进行客观分类,以此科学划分株洲B保中心的所属类别。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可发现,株洲B保中心的竞争力综合得分为-0.24878,排名第13位,竞争力较弱,存在着城市经济实力整体偏弱、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市场需求不足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确定了株洲B保中心发展战略与功能定位,并提出有利于株洲B保中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李婧[7](2019)在《基于定位的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半岛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承担着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和陆海交通走廊的角色,打造层次分明、主次清晰、联系紧密的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对提高山东半岛的物流效率,促进山东半岛与世界各国贸易关系健康发展,激发对外贸易的活力、增强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山东省物流总体运行情况和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山东半岛港口物流竞争力,将山东半岛港口定位为枢纽港口和区域性重要港口,其中,枢纽港口为青岛港、烟台港和日照港,并引入区位商分析港口专业货类,综合考虑地域优势、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山东半岛各港口的定位和分工;将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引入TOPSIS模型,采用改进后的TOPSIS模型评价山东省十六市的综合物流竞争力,将其定位为枢纽节点、轴心节点和辐心节点,并引入烟羽模型划分轴心节点的辐射范围,其中,枢纽物流节点为青岛市、烟台市和日照市,轴心物流节点为济南市、临沂市、潍坊市和济宁市,基于以上研究并以轴辐理论为依托,对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出沟通三大港口、轴心城市、陆上集散中心与三大港口的之间干线通道,和沟通轴心城市与其辐射的辐点城市的之间支线通道,并提出发展建议与对策。

田为国[8](2019)在《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际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陆港物流的发展也得到了行业及政府部门的重视,尤其是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有效促进了陆港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各个陆港多以出口为主,这样造成班列回程成本较高。木材作为我国进口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80%依赖进口,但物流通道不畅,周期较长。因此,适宜将木材作为中欧班列进口货种。长沙木材使用企业众多,地理位置优越,使其具有建立陆港木材物流基地的优势,而布局规划是物流基地建设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木材物流基地的布局规划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了使内容更简明地展开,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关键内容进行阐述。首先,系统地论述了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的内涵,并分析建设物流基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而对木材物流基地类型进行了界定。最后研究了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的原则并总结了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对腹地经济发展情况与具体木材产业条件的分析,基于组合预测法对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的腹地木材需求量进行了预测,首先通过对相关预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选择基于组合预测法对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的腹地木材需求量进行预测,在这其中先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木材需求量进行预测,然后再运用拉动系数时间序列法进行预测,最后完成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木材需求量预测。最后,总结物流基地进行功能定位的各种方法、功能体系及功能区模式,并结合木材需求量预测与长沙国际陆港腹地木材产业特点,再针对长沙国际陆港木材所需服务要求对木材物流基地服务功能进行总体定位,构建长沙国际陆港木材基地功能区体系。最后对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功能区进行面积估算。然后对经典的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加入了约束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最后采用改进的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对木材物流基地内部功能区进行布局规划,最后形成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布局规划最终方案。

张艳杰[9](2019)在《郑州自贸片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4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设立郑州、洛阳、开封3个片区,涵盖119.77平方公里,其中郑州片区73.17平方公里。郑州市地处中国地理中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广阔的黄淮平原,是“一带一路”的起点枢纽及中心节点城市,天然的地理优势是河南(中国)自贸区郑州片区成立的基础,它旨在建立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更好的为“一带一路”服务。当前,郑州自贸片区依托“双十字”中心的铁路网、“米”字型高铁、中欧班列(郑州)、郑州客货运国际、跨境电商和集装箱货运中心等,打造“四条丝路”,即陆上、空中、网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形成“铁、公、机”三网联合、区港联动、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中心。因此,郑州自贸片区的发展带动国际物流中心的形成,而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又深化自贸区开放程度。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者对自贸区与国际物流中心的关联性发展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分析国外内陆城市自贸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如美国-芝加哥、德国-法兰克福和美国-堪萨斯,总结成功的发展经验,如明确发展定位,找到合适的基础设施开发模式,争取政府支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确定服务行业的定位,制定一体化综合性服务模式,引进先进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发展国际贸易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其次,分析郑州自贸片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实证检验两者的关联性。再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对比内陆城市(成都、重庆、武汉、郑州、西安)贸易与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根据五大中心城市各指标关联程度,总结郑州自贸片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的不足。最后,提出明确发展定位,聚焦服务产业,培养物流主体,搭建智能化、信息化平台,集聚创新型人才,大力推进创新的发展模式策略,提高郑州市综合发展实力,深化河南省开放水平和经济全球化发展。

孙淑生,吴红丽[10](2013)在《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定位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目前城市与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之间的定位不相匹配和成本过高问题建立了以成本最小化为目的的定位模型,并以某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该定位模型将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个数与城市位置匹配定量化,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

二、城市物流中心定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物流中心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地下物流仓储中心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1.2.1 国内外地下仓储物流中心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物流仓储中心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WLAN定位技术分析
    2.1 离线指纹库建立技术
    2.2 在线定位技术
    2.3 误差修正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位置指纹空间插值的离线建库法
    3.1 位置指纹空间插值法研究现状
    3.2 基于CPN网络结构的位置指纹插值法
        3.2.1 CPN网络算法步骤
        3.2.2 基于KMeans++算法的权值初始化方法
        3.2.3 预测函数改进
    3.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3.1 实验过程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P选择的在线定位方案
    4.1 AP选择算法研究现状
    4.2 基于reliefF算法的位置指纹冗余检测算法
        4.2.1 relief特征权值算法
        4.2.2 CSBA聚类算法
        4.2.3 定位过程
    4.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3.1 实验过程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BP网络结构的定位误差修正算法
    5.1 BP网络结构研究现状
    5.2 基于BP网络的定位误差修正模型
        5.2.1 遗传算法原理
        5.2.2 动量因子原理
        5.2.3 模型设计与实现
    5.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3.1 实验过程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下物流仓储中心定位平台的实现
    6.1 系统平台介绍
    6.2 系统实现
        6.2.1 离线建库模块
        6.2.2 在线定位模块
        6.2.3 数据通信模块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3)广州港南沙港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流园区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规划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货运量预测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方法分析
    2.1 港口物流发展概述
        2.1.1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演变
        2.1.2 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枢纽发展概况
        2.1.3 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枢纽发展模式的启示
    2.2 国家物流枢纽的含义和布局原则
        2.2.1 国家物流枢纽的含义
        2.2.2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原则
    2.3 物流枢纽布局研究方法比较
    2.4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的改进SLP法
        2.4.1 传统SLP法分析
        2.4.2 传统SLP法的不足
        2.4.3 改进SLP法分析
    2.5 布局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2.5.1 考虑现有基础设施的布局优化模型假设
        2.5.2 布局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建立
        2.5.3 布局优化模型约束条件设定
        2.5.4 布局优化模型的求解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港南沙港区功能区确定
    3.1 广州市社会经济与物流业发展总体情况
        3.1.1 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1.2 广州市物流业发展情况
    3.2 广州港南沙港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3.3 广州港南沙港区SWOT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遇
        3.3.4 威胁
    3.4 广州港南沙港区布局问题分析
        3.4.1 港口物流增值服务业务不足
        3.4.2 信息化水平程度不高
        3.4.3 专业化物流发展缓慢
    3.5 广州港南沙港区功能定位与功能需求分析
        3.5.1 综合物流服务需求
        3.5.2 物流信息服务需求
        3.5.3 商贸服务和保税需求
    3.6 广州港南沙港区功能区确定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港港口吞吐量分析与预测
    4.1 预测思路
    4.2 广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分析预测
        4.2.1 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预测
        4.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测
    4.3 广州港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4.3.1 港口吞吐量预测方法分类和比较
        4.3.2 灰色预测模型GM(1,1)方法介绍
        4.3.3 广州市全社会货运量及港口吞吐量预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港南沙港区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5.1 布局优化原则
    5.2 功能区布局基本要素分析
    5.3 功能区相关性分析
        5.3.1 物流关系分析
        5.3.2 非物流关系分析
        5.3.3 综合关系分析
    5.4 功能区面积计算
        5.4.1 功能区面积计算方法介绍
        5.4.2 各功能区面积计算
    5.5 基于改进SLP法的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5.5.1 已知条件分析
        5.5.2 布局优化模型求解
        5.5.3 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5.6 优化方案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的规划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建设现状与启示
    2.1 国内外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建设现状
        2.1.1 国内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建设现状
        2.1.2 国外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建设现状
        2.1.3 我国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2.2 大连市相关物流信息平台功能建设现状
        2.2.1 相关部门平台功能建设现状
        2.2.2 相关企业平台功能建设现状
        2.2.3 大连市相关物流信息平台功能建设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需求分析和评价
    3.1 平台的用户主体定位
    3.2 平台功能用户需求分析
        3.2.1 政府职能部门需求分析
        3.2.2 物流类企业需求分析
        3.2.3 工商类企业需求分析
        3.2.4 金融保险类企业需求分析
        3.2.5 社会公众需求分析
        3.2.6 初步建立平台功能需求评价指标体系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平台功能需求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3.3.1 基于德尔菲法的平台功能需求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3.3.2 基于层次分析法平台功能需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平台功能需求评价研究
        3.4.1 数据来源
        3.4.2 平台功能需求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3.4.3 平台功能需求评价总结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结构设计
    4.1 平台总体结构规划
    4.2 平台信息结构设计
    4.3 平台边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设计
    5.1 平台功能定位
    5.2 平台功能设计的目标
    5.3 平台功能设计原则
    5.4 平台功能层次分析
    5.5 平台功能设计
        5.5.1 物流公共信息发布功能
        5.5.2 物流商务服务功能
        5.5.3 协同通关服务功能
        5.5.4 联合审批服务功能
        5.5.5 应急物流管理服务功能
        5.5.6 危险品物流管理服务功能
        5.5.7 大件运输公众服务功能
        5.5.8 物流运输车辆监管服务功能
        5.5.9 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考核与评估功能
        5.5.10 大数据应用服务功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5)浙江大湾区物流园区中心选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1.4 本文创新点
2 浙江大湾区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2.1 物流园区的定义
        2.1.1 物流园区定义
        2.1.2 物流园区分类
        2.1.3 物流园区功能
    2.2 浙江大湾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2.2.1 浙江大湾区概况
        2.2.2 浙江大湾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2.3 大湾区设立物流园区中心的意义
3 浙江大湾区物流园区中心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3.1 大湾区物流园区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3.1.1 交通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设施因素
        3.1.4 社会环境因素
    3.2 物流园区选址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物流园区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3.2.3 物流园区中心选址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3.3.1 指标编码
        3.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 基于精确重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大湾区物流园区中心选址
    4.1 数据搜集
        4.1.1 数据搜集方法
        4.1.2 数据搜集过程
    4.2 基于精确重心法的浙江大湾区物流园区中心初步选址
        4.2.1 构建精确重心法选址模型
        4.2.2 利用精确重心法初步选址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选址优化
        4.3.1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4.3.2 计算选取最优方案
        4.3.3 方案分析
5 总结与建议
    5.1 总结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物流园区选址各指标权重咨询问卷
附录 B 杭州市物流园区中心初步选址方案评价问卷
致谢

(6)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保税物流综合园区发展研究现状
        1.2.2 国内保税物流综合园区发展研究现状
        1.2.3 物流体系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保税物流的功能、内涵及分类
        2.1.1 保税物流的内涵与功能
        2.1.2 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的主要分类
    2.2 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竞争力相关基础理论
        2.2.1 竞争优势理论
        2.2.2 供应链价值理论
        2.2.3 绝对优势理论
第三章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周边环境分析
    3.1 株洲市经济发展状况
        3.1.1 农业发展现状
        3.1.2 工业发展现状
        3.1.3 服务业发展现状
        3.1.4 对外贸易现状
    3.2 株洲市现代物流业与湖南省保税物流发展状况
        3.2.1 株洲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状况
        3.2.2 湖南省保税物流发展概况
    3.3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环境分析
        3.3.1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背景与运营状况
        3.3.2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发展SWOT分析
        3.3.3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发展PEST分析
第四章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评价
    4.1 评价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数据收集
        4.1.3 研究方法选择
    4.2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因子分析
        4.2.1 因子分析的适应性检验
        4.2.2 公因子提取
        4.2.3 构建因子载荷矩阵
        4.2.4 公因子得分计算
        4.2.5 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竞争力计算
    4.3 保税物流综合园区竞争力聚类分析
        4.3.1 方法简介
        4.3.2 聚类分析
        4.3.3 结果分析
    4.4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定位分析
        4.4.1 制约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4.4.2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发展战略与功能定位
第五章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2 营造优越投资环境
    5.3 完善招商项目管理
    5.4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7)基于定位的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港口物流及层次布局研究
        1.2.2 物流节点定位及中心选址研究
        1.2.3 物流通道设计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山东半岛
        2.1.2 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
        2.1.3 港口与港口群
    2.2 物流网络的优化
        2.2.1 物流网络优化的内容
        2.2.2 物流网络优化的步骤
    2.3 TOPSIS评价模型
    2.4 烟羽模型
第3章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发展现状
    3.1 山东半岛物流总体发展状况
        3.1.1 山东半岛物流总量
        3.1.2 山东半岛交通运输状况
        3.1.3 山东半岛物流发展的经济基础
        3.1.4 山东半岛总体物流区域分布
    3.2 山东半岛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3.2.1 山东半岛港口物流总体发展现状
        3.2.2 山东半岛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3.3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节点定位分析
    4.1 物流节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3 城市节点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节点竞争力评价
        4.2.1 山东半岛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
        4.2.2 山东半岛城市节点物流竞争力评价
    4.3 山东半岛港口定位分析
    4.4 山东半岛城市节点定位分析
第5章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优化分析
    5.1 基于烟羽模型的轴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
    5.2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优化设计
        5.2.1 干线通道的设计
        5.2.2 支线通道的设计
    5.3 对策及建议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陆港木材物流基地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2 物流需求量预测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3 布局规划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2.1 陆港木材物流基地的内涵
        2.1.1 物流基地的概念
        2.1.2 陆港物流基地的概念
        2.1.3 陆港木材物流基地的概念
    2.2 物流基地布局规划要素分析
        2.2.1 物流基地的主要功能
        2.2.2 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的原则
        2.2.3 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的步骤
        2.2.4 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的意义
        2.2.5 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的影响因素
    2.3 陆港木材物流基地的特征分析
        2.3.1 物流基地的基本特征
        2.3.2 陆港物流基地的基本特征
        2.3.3 陆港木材物流基地的特征分析
3 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需求预测
    3.1 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腹地木材市场分析
        3.1.1 腹地木材需求分析
        3.1.2 腹地竞争对手分析
    3.2 预测方法比较
        3.2.1 常用预测方法比较
        3.2.2 物流需求量预测方法分析
    3.3 基于组合预测的物流基地木才需求量预测
        3.3.1 GM(1,1)模型预测
        3.3.2 拉动系数时间序列法预测
        3.3.3 组合预测
4 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功能规划
    4.1 功能需求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4.1.1 功能需求政策影响因素
        4.1.2 功能需求经济影响因素
        4.1.3 功能需求环境影响因素
    4.2 木材物流基地功能定位及分区划分
        4.2.1 功能定位原则
        4.2.2 功能定位
        4.2.3 功能区的类别设置
        4.2.4 功能区面积估算
    4.3 长沙国际陆港进口木材物流基地功能区的作业流程设计
5 基于改进SLP方法的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布局规划
    5.1 物流基地布局规划方法分析
    5.2 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布局思路及模式
        5.2.1 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基本思路
        5.2.2 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布局规划模式分析
    5.3 基于改进SLP方法的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布局规划
        5.3.1 基本要素分析
        5.3.2 约束条件分析
        5.3.3 功能区关系分析
        5.3.4 平面布局设计
        5.3.5 木材物流基地最终布局方案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郑州自贸片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郑州自贸片区成立
        1.1.2 “一带一路”节点城市
        1.1.3 四个“枢纽”品牌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自贸区的相关研究
        1.3.2 物流中心的相关研究
        1.3.3 自贸区与物流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自贸区与国际物流中心的理论分析
    2.1 自贸区理论基础
        2.1.1 自贸区的定义
        2.1.2 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
        2.1.3 中国自由贸易区的作用
    2.2 国际物流中心理论基础
        2.2.1 国际物流中心的概念
        2.2.2 国际物流中心形成的原因
        2.2.3 国际物流中心的功能
        2.2.4 国际物流中心的特点
    2.3 自贸区与国际物流中心的关系
第三章 国外自贸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案例分析
    3.1 芝加哥对外贸易区及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案例分析
        3.1.1 芝加哥对外贸易区
        3.1.2 芝加哥国际物流中心发展模式
        3.1.3 芝加哥对外贸易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
        3.1.4 芝加哥对外贸易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分析
    3.2 法兰克福贸易港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
        3.2.1 法兰克福贸易港发展模式
        3.2.2 法兰克福国际物流中心发展模式
        3.2.3 法兰克福贸易港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
        3.2.4 法兰克福贸易港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分析
    3.3 堪萨斯对外贸易区及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案例分析
        3.3.1 堪萨斯对外贸易区的发展模式
        3.3.2 堪萨斯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模式
        3.3.3 堪萨斯贸易港及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的模式
        3.3.4 堪萨斯贸易港及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分析
    3.4 国外自贸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郑州自贸片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现实基础
    4.1 郑州市发展概况
        4.1.1 郑州自贸片区发展现状
        4.1.2 郑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4.1.3 郑州市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
    4.2 郑州自贸片区与国际物流中心的关联分析
        4.2.1 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
        4.2.2 自贸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型
    4.3 郑州自贸片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4.3.1 建立指标
        4.3.2 样本数据的处理
        4.3.3 灰色关联度计算
第五章 内陆城市自贸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水平
    5.1 内陆城市自贸区与国际物流中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5.1.1 权重确定
        5.1.2 原始数据
    5.2 郑州自贸片区与国际物流中心发展存在的不足
        5.2.1 科技创新型人才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5.2.2 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优势
        5.2.3 国际化程度不高,制约经济发展
第六章 郑州自贸片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对策研究
    6.1 明确的发展定位——内陆贸易港和国际物流中心
        6.1.1 郑州市自贸片区升级内陆贸易港
        6.1.2 建设国际物流中心
    6.2 发展多式联运,促进高效运转
        6.2.1 加强公铁联运体系建设
        6.2.2 加强空陆联运体系建设
        6.2.3 加强空铁联运体系建设
        6.2.4 加强多式联运服务规则衔接
    6.3 聚焦产业集群,打造郑州特色
        6.3.1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6.3.2 建设国际商贸都会
        6.3.3 建设国际会展名城
    6.4 培育市场主体,建设供应链体系
        6.4.1 加快供应链体系建设
        6.4.2 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和国际物流企业
        6.4.3 创造国际化营销环境
    6.5 推进智慧共享信息平台建设
        6.5.1 建设智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6.5.2 提升企业信息服务水平
    6.6 集聚创新人才,推动产业发展
        6.6.1 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6.6.2 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
        6.6.3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定位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
3 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定位模型
    3.1 假设条件
    3.2 模型的决策变量
    3.3 模型的参数说明
    3.4 模型的的建立
4 实证研究
5 结论

四、城市物流中心定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31)
  • [2]地下物流仓储中心定位技术研究[D]. 陈美好.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广州港南沙港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研究[D]. 钟君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大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的规划与设计研究[D]. 刘策.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浙江大湾区物流园区中心选址规划研究[D]. 梁宇钟.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6]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 张震.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7]基于定位的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 李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长沙国际陆港木材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研究[D]. 田为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郑州自贸片区与国际物流中心联动发展模式研究[D]. 张艳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10]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定位模型研究[J]. 孙淑生,吴红丽. 物流技术, 2013(05)

标签:;  ;  ;  ;  ;  

城市物流中心定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