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沉降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龚银[1](2021)在《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是南海北部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块,是典型的“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由于其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其垂向上与平面上构造差异的特点。福山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上具有西油东气、上油下气的差异分布特征,这种差异特征与福山凹陷构造差异发育密切相关。本次研究针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复杂的构造,以构造差异特征分析着手,充分利用岩芯、钻录井、地震及测试分析等资料,建立研究区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福山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重点讨论福山凹陷构造差异发育特征及其成因;并以此为主线,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福山凹陷地层展布、物源、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对构造差异的响应特征,进一步探讨构造差异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提出典型油气成藏模式。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进展与认识:1、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福山凹陷构造格局呈现上下两套构造体系、东西隆凹相间的特点。福山凹陷西部地区临高断层是强烈伸展作用下形成的铲形拆离断层,具有强烈控凹作用;而东部地区长流断层具有一定左行走滑分量,并伴随平移扭动特征,控凹作用较弱;南部斜坡定安断层是在海南隆起顺时针旋转、过隆升程中刚性基底发生脆性破裂而形成的高角度正断层,基本不控凹;西部美台断层始活动性强,对西部凹陷的沉积充填具有显着控制作用。福山凹陷发育深浅两套断裂体系,分别为基底卷入型与盖层滑脱型。此外,受东西隆凹相间构造格局与应力差异的影响,平面上断裂体系可划分为西部伸展断裂体系、中部构造转换体系和东部伸展走滑断裂体系;并且东、西部地区古近系发育差异构造样式:西部地区受到强伸展作用的影响,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东部地区则受到一定走滑作用影响,发育扭动构造样式。通过对沉降史与伸展量的研究,揭示了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活动演化特征: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沉降过程具有明显差明显的差异性,并且沉降中心具有由西部向东部迁移的趋势;伸展作用方向主要以北西-南东向为主,且凹陷各个时期的伸展速率都远大于沉降速率;伸展和沉降过程具有幕式演化的特征,但是伸展和沉降作用的幕式变化又不具有同步性。2、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福山凹陷古近系识别了7个三级层学,各层序地层展布、物源、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与构造活动紧密相关。(1)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沉积地层的厚度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裂陷Ⅰ幕的长流组沉积时期地层厚度中心仅发育于西部洼陷处,东部地层很薄;裂陷高峰期的流沙港组沉积时期,随着裂陷作用的增强,地层厚度逐渐增大,东部地区地层厚度增大最为明显;裂后期的涠洲组沉积时期,裂陷作用减弱,断层活动性减弱,进而对厚度分布的控制作用减弱,沉积中心远离边界主控断层。(2)与构造相关的四种控砂模式:(1)多级断阶控砂模式、(2)构造转换带控砂模式、(3)绕区坡折带控砂模式、走滑调节带控砂模式。(3)沉积体系的发育受到构造阶段性活动影响。3、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本次研究统计了福山凹陷己知钻井的油气分布,结果显示福山凹陷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东部白莲地区油气资源具有极高的气油比,显示出该地区烃源岩具有过成熟生气的特征。在时间上,油气主要分布于流一段高位体系域、流二段低位体系域和流三段高位体系域。在空间上,流三段高位域和流一段高位域的油气主要富集在中部地区,其次为东部地区。而流二段低位域油气主要富集在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4、基于福山凹陷古近纪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针对凹陷构造差异特征,探讨福山凹陷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显示福山凹陷构造-沉积-成藏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不同构造背景产生的构造样式控制着不同类型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而在不同的构造-沉积部位形成了相应的圈闭分布模式。福山凹陷发育的深层反向和浅层顺向两大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深层反向断裂形成时间早,活动性差,有利于形成多种圈闭和对油气的遮挡成藏,控制了福山凹陷绝大多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浅层顺向断裂形成时间晚,长期多期活动,断层遮挡油柱高度小,不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深层反向断裂控制的油气藏位于断裂下盘,浅层顺向断裂控制的油气藏位于断裂上盘,油气主要富集在深层反向断裂控制的下盘圈闭中。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主要四种成藏模式:西部滚动背斜成藏模式,中部构造转换带成藏模式,东部反向正断层成藏模式,东部牵引走滑构造成藏模式。
刘一鸣,吴智平,颜世永,杨希冰,平明明,张勐[2](2021)在《中国近海裂陷盆地始新世构造变革的厘定及地质意义: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始新世构造变革事件在中国近海盆地的表现形式和空间展布范围,揭示其动力学成因,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利用最新的地质资料,对始新世构造变革界面进行了精细厘定.结果表明:盆地在始新世中、晚期经历了裂陷作用南北转变、断裂体系转型、地层挠曲变形和沉积-沉降中心迁移等构造转换过程;始新世构造变革的发生与周缘板块重组所诱导的区域应力场南北向转变有密切的动力学成因联系,尤其是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转变和印度-欧亚板块强烈碰撞紧密相关;该构造事件的发生,揭示了中国近海裂陷盆地演化具有统一性与差异性共存、继承性与改造性同在、伸展性和走滑性叠加的特点,其深刻影响了成藏要素的耦合匹配关系,深部优质烃源岩与浅部走滑相关构造的配置决定了油气优势成藏部位.
秦春雨[3](2020)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双层构造演化及沉积响应》文中认为涠西南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带,古近系裂陷期经历了2期规模较大的裂陷幕,主干断裂及其所控制的沉降中心发生跃迁(由一号断层及其下降盘向二号断层及其下降盘跃迁),垂向上呈现双层构造特征,分别由2套断裂系统即早期(T83-T90)基底卷入型正断层系统和晚期(T60-T83)盖层滑脱型正断层系统所控制。为明确涠西南凹陷双层构造成因演化机制及其对层序、沉积体系展布的控制,本次研究综合利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以主干断层(一号断层和二号断层)的时空演化特征为切入点,对上、下构造层的地层充填及盆地演化进行精细解剖。结果表明,一号断层演化符合“孤立联接演化模式”,即最初由5个孤立的分段断层组成(流三段),后经历了相互作用与联接阶段(流二下段)、断层贯通阶段(流二上段)和衰亡阶段共四个演化阶段,一号断层的发育控制了下构造层沉降中心的展布及湖盆的扩张。二号断层的演化符合“长度恒定演化模式”,即最初由多条右阶排列的雁列分支断层构成,各分支断层在较短时期内(流一段)达到既有长度,在此后的位移过程(涠洲组)中,长度保持相对稳定,分支断层在平面上始终保持着软联接,在此作用下,其下降盘发育一系列“离散型”沉降中心,二号断层的发育控制了上构造层的演化,沉积-沉降中心向其下降盘迁移,由于整体沉降速率较低,上构造层主要以滨浅湖沉积为主。双层构造形成于区域拉张应力发生顺时针旋转的背景。始新世(~40Ma以前),在近北西-南东向的拉张应力作用下,具控凹作用的一号断层开始发育,下构造层经历快速拉张阶段,湖盆经历了由扩张到鼎盛的过程;中始新世末,印度与西藏陆-陆硬碰撞,印支地块挤出,区域应力顺时针旋转,上构造层进入张扭构造阶段,二号断层及其他盖层断层开始活动,控制了上构造层的地层充填演化。以双层构造演化背景为约束,揭示了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层序结构、物源及沉积体系展布在上、下构造层的差异性发育特征。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各三级层序由T-R旋回(水进-水退旋回)构成,T-R旋回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总体上,非对称型T-R层序主要发育于下构造层(SQ1~SQ3),对称型则主要发育于上构造层(SQ4~SQ7),与构造演化阶段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下构造层(二级层序)内最显着特征为半深湖相和深湖相极为发育,在层序发育的底部和顶期砂体发育,而上构造层内则主要以浅水沉积为主,垂向序列上以砂泥互层为特征。通过对不同演化阶段断层相关构造,包括断坡带、多级断阶带、断层转换带以及横向背斜的识别,揭示其对层序构成样式的控制作用,本次研究共识别出五种层序构成样式,包括断控陡坡控制型、横向背斜控制型、转换带控制型、多级断阶控制型,发育于南缓坡带和挠曲坡折控制型。双层构造演化过程中,上下构造层的物源和沉积体系展布呈现较大差异。按物源方向和沉积体系展布方向,下构造层以倾向沉积体系为主,即物源主要来自陡坡带和缓坡带,沉积展布方向近于南北向;上构造层发育时期,物源方向发生了显着变化,轴向和近轴向物源(如西北物源)开始大规模发育,盆地东部西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分别从两侧向湖盆中央大面积推进,形成大型轴向沉积体系。最后,结合构造演化特征,对涠西南凹陷陡坡带扇体、轴向沉积体系和B洼湖底扇进行精细刻画,揭示有利砂体展布规律。大规模的陡坡带扇体发育于SQ4早中期,沿断层走向具有明显分区性:陡坡西段扇体规模较大,呈不对称朵状,以粗粒的扇三角洲沉积为特征;陡坡中段发育带狭长水道的小型扇体,以发育悬移质为主的浊流沉积为特征;陡坡东段发育一系列小型沟谷水道及对应的对称状扇体。一号断层活动性引起的相关构造(如横向背斜、转换带等)以及古地貌的差异是陡坡扇体差异性发育的主控因素。轴向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于上构造层,以SQ4晚期为例,基于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和滨线迁移趋势特征,SQ4晚期西部轴向三角洲沉积体系可以被划分为6期加积与进积两种不同类型的准层序组(朵体)。加积型准层序组以发育S型前积为特征,滨线迁移轨迹为上升型;进积型准层序组以发育斜交型前积为特征,前积角度高滨线迁移轨迹为平缓型。两种类型准层序组相互叠置,交替出现,在横向上和垂向上对涠西南凹陷进行充填。轴向三角洲沉积的发育过程中相对湖平面经历了多次“上升-稳定”的阶段性变化,沿二号断裂带的差异沉降效应是导致这种阶段性变化的主因。上构造层B洼湖底扇较为发育,其物源主要来自西部轴向三角洲和西北物源三角洲体系,其中西北三角洲受二号断层转换带控制,沉积物进入B洼形成较大规模富砂质湖底扇。
龚志伟[4](2020)在《北部湾盆地典型凹陷断陷期沉积差异及对烃源岩的影响》文中认为北部湾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目前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对象。盆地内尤其以涠西南、乌石为典型凹陷,主要研究层段为古近系始新统流沙港组和渐新统涠洲组,此时期发育了研究区最重要一套烃源岩,但不同凹陷烃源岩发育的规模、质量各不相同,同一时期的沉积模式存在差异。本论文将结合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元素、粘土矿物和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进一步研究涠西南凹陷和乌石凹陷流沙港组时期的沉积环境、沉积模式以及烃源岩的发育展布特征,探讨沉积差异对优质烃源岩形成的影响作用,为油气资源选区提供参考依据。论文利用井震资料对典型凹陷断陷期地层层序进行划分,再结合岩心、孢粉、藻类、介形、元素、粘土矿物等资料对各凹陷断陷期的气候、水体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等进行分析,建立各凹陷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并对比其差异。然后利用分析化验资料对各凹陷断陷期主要烃源岩特征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总结不同沉积模式对优质烃源岩形成的影响作用。主要取得的认识如下:(1)研究区断陷期古近系为一级层序SQ1;渐新统和始新统为二级层序SQ2、SQ3;涠洲组和流沙港组分别为三级层序SQ4、SQ5;涠一段、涠二段、涠三段、流一段、流二段、流三段为四级层序SQ6、SQ7、SQ8、SQ9、SQ10、SQ11。(2)研究区流沙港组时期气候温暖湿润,主要以湖相沉积为主,同时发育有三角洲、水下扇等沉积体系,流三段到流二段湖盆规模扩大,半深湖-深湖面积达到最大,水体最深,藻类繁盛,营养物质充足,水体以淡水-微咸水环境为主,到流一段时期半深湖-深湖范围逐渐减小,以滨浅湖沉积为主,到涠洲组时期湖盆萎缩,以三角洲沉积为主,气候相对干燥,湖水中来源于浮游藻类的营养物质减少,以微咸水-半咸水氧化环境为主。(3)北部湾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发育在流沙港组时期,流一段和流三段以一般-较好烃源岩为主,尽管分布范围大、厚度厚,但生烃能力一般;流二段以好-优质烃源岩为主,分布范围小、厚度相对薄,但生烃能力强,是北部湾盆地最重要的一套烃源岩。涠西南凹陷的烃源岩质量整体比乌石凹陷要好,气候温暖湿润、湖盆面积大、湖水深度深、水体偏淡-微咸、还原性强、藻类发育的条件下容易发育优质烃源岩。
陈奎[5](2020)在《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高成熟的勘探开发区,面临目标搜索难度大、储量发现难度大、建产周期长、油田储采比低等问题,常规的勘探—开发接力模式无法满足储量和产量增长的要求。为保证油田可持续开采,提出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总结了集目标搜索技术、目标评价技术、井位钻探技术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目标搜索技术是在基础地质规律指导下,与勘探和开发紧密结合,通过新钻井发现及老井复查,利用区带潜力目标搜索、随钻跟踪过程潜力目标搜索、评价过程潜力目标搜索等技术,在油田内部及周边开展潜力目标搜索。目标评价技术集成发展了6项一体化评价技术,大大提高了目标评价的精度及成功率。井位钻探技术的"开发评价井钻探模式"包括开发模式和勘探模式。在井位钻探技术的指导下,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开发评价井的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已钻井为37口,成功钻井达31口,成功率为84%,实现了增储上产。围绕涠西南凹陷E油田开展技术应用,共搜索出12个潜力目标。在E油田的中1区块、南2区块和南3区块,开发评价井(E-B5井、E-B1S1井、E-A7S2井和E-12d井)的部署和顺利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体系的应用。
李倩,万丽芬,侯林秀[6](2019)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南部复杂断块区成因地层分析》文中指出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断裂活动频繁,地层分割严重,层序地层分析难度很大。为了解决构造破碎小区块之间的砂体对比问题,通过涠西南低凸起前缘三口井流沙港组、涠洲组钻井层序地层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断陷结构内层序地层格架及体系域发育特点,确认了流沙港组、渐新世涠洲组各为一个三级层序,层序四分,但由于断层切割存在部分地层缺失,而涠洲组顶面强烈剥蚀遭致部分地层缺失。而基准面变动机制下的岩相成因、层序特征及演化则取决于构造活动、湖平面变动以及碎屑供给,气候变化系基准面旋回的主控因素,碎屑供给能力决定了垂向层序的变化特征。文章认为:涠洲组高碎屑含量来自于渐新世涠西南低凸起构造抬升再遭剥蚀所提供物源。
秦春雨,王华,姜平,陆江,何杰,赵彦璞[7](2020)在《涠西南凹陷边界断层演化及其对地层充填的控制》文中认为陆相断陷盆地的构造-沉积充填演化受到主干断层的控制.为加深断陷盆地边界断层活动与层序沉积充填演化时空耦合关系的认识,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综合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地层厚度以及断层活动性数据,并基于正断层的分段联接模式,分析边界断裂(一号断层)的时空演化,对涠西南凹陷始新世流沙港组沉积充填及盆地演化进行精细解剖,认为涠西南凹陷边界断层的不同演化阶段控制了凹陷的沉积充填(包括烃源岩的发育和储集砂体的展布),从而为油气藏的形成奠定了有利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始新世一号断层最初由5个孤立的分段断层组成,共经历了初始孤立断层阶段、相互作用与联接阶段、断层贯通阶段和消亡阶段4个演化阶段.孤立断层阶段(流沙港组三段),活动速率较低,介于15~50 m/Ma,湖盆范围小,地层平均厚度为200~300 m,以发育大范围的河流-冲积相地层为主;相互作用与联接阶段(流沙港组二下段),活动速率显着增高但沿走向差异性强,断层活动速率可达80 m/Ma以上,湖盆有所扩张,沉积-沉降中心受中部的分段断层活动的控制;断层贯通阶段(流沙港组二上段),活动速率整体增强,湖盆快速扩张,凹陷内湖盆范围达到最大,沉积大套湖相泥岩,累积最大厚度可达1 500 m,该阶段为烃源岩发育阶段;断层消亡阶段(流沙港组一段),断层活动速率降至30 m/Ma以下,湖盆萎缩,厚度中心向凹陷中心迁移,以发育滨浅湖三角洲相地层为特征,该阶段为储集砂体发育阶段.
严德天,陆江,魏小松,何卫军,秦春雨,李潼[8](2019)在《断陷湖盆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环境及主控机制浅析——以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为例》文中认为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具有分布广、厚度大、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等特点,但其发育控制因素存在争议。利用钻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对该套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期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控制着湖盆水生生物尤其是藻类的发育,进而影响湖盆古生产力的高低;构造和断裂活动的强弱控制湖盆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和湖盆底部水体的氧化还原特征,进而决定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和保存;古气候、古构造和古湖盆环境综合控制了流沙港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的发育,其形成模式可概括为温暖湿润气候、盆地快速沉降、湖盆表层水体高生产力和底层水体缺氧还原环境。
张强[9](2019)在《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古近系构造、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部坳陷为北部湾盆地内重要的一级构造单元,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又以古近系为近年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本文以其构造、沉积特征为研究主线,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研究区岩心、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古近系开展断裂体系静态刻画与动态分析和盆地结构研究,明确盆地构造发育特征,同时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建立、沉积相带展布和岩相古地理分析,明确盆地沉积发育特征,进而开展“构造-沉积”耦合关系研究,分析构造坡折带与沉积砂体展布的耦合、构造控制下的源-汇系统耦合、盆地结构与沉积相带展布的耦合和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的耦合,最终揭示出研究区复杂区域地质背景下“构造-沉积”耦合关系,旨在为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下一步油气勘探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北部坳陷古近系NE-NEE向断裂控制凸凹格局,NEE(近EW)与NW向断裂控制次级构造单元发育展布,使研究区整体表现为一个北西断、南东超、呈NEE向展布的新生代箕状断陷盆地。研究区涠西南凹陷为复式半地堑,海中凹陷为简单半地堑,而涠西南低凸起为单断式低凸起,且凹陷内次级洼陷又包括简单半地堑型洼陷、复杂半地堑型洼陷、地堑型洼陷和地堑-复杂半地堑型洼陷4类。研究区古近纪构造演化分为裂陷期(长流组-涠三段沉积期)和断拗转换期(涠二段-涠一段沉积期)两个阶段,而裂陷期又分为裂陷Ⅰ幕(长流组-流二段沉积期)和裂陷Ⅱ幕(流一段-涠三段沉积期)。北部坳陷古近系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10个三级层序,且发育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底扇、湖相7种不同沉积相类型。长流组-流三段沉积期,表现为“窄盆、浅水”环境,主要发育大量快速进积的扇三角洲与冲积扇;流二段沉积期,表现为“广盆、深水”环境,主要发育大面积半深湖-深湖亚相,且还发育较多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流一段-涠三段沉积期,表现为“广盆、较深水”环境,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仅洼陷带内发育少量半深湖-深湖亚相;涠二段-涠一段沉积期,表现为“窄盆、浅水”环境,发育大面积滨浅湖亚相与辫状河三角洲。北部坳陷古近系构造和沉积特征具有明显耦合关系。研究区古近系发育有单断式陡坡坡折带、单断式缓坡坡折带、断阶式陡坡坡折带、断阶式缓坡坡折带、简单洼陷式坡折带、轴向入洼式坡折带和叉形断裂坡折带7类构造坡折带,不同构造坡折带类型对沉积砂体展布具有不同控制作用。研究区古近系具有三个区域物源和一个局部物源供应区,发育有断面、侵蚀河道、山间低谷和走向斜坡四种不同的物源搬运通道,且存在盆缘断裂沟谷式源-汇体系、盆缘断裂墙角式源-汇体系、凸起轴向沟谷式源-汇体系和缓坡沟谷式源-汇体系四种不同的源-汇富砂体系。研究区在不同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盆地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沉积相带展布,在裂陷Ⅰ幕,构造活动强烈,形成了统一湖盆,沿北部陡坡带发育较多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南部缓坡带则为辫状河三角洲,中央洼陷带主要为湖相及少量湖底扇;在裂陷Ⅱ幕,构造活动较强,涠西南低凸起出露水面而对涠西南凹陷与海中凹陷起一定分隔作用,在北部陡坡带仍发育有较多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南部缓坡带主要为大型辫状河三角洲,而中央洼陷带为湖相与较多湖底扇,且沿涠西南凹陷长轴方向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在断拗转换期,构造活动微弱,整体以滨浅湖亚相为主,北部陡坡带和南部缓坡带都发有大量辫状河三角洲,涠西南低凸起仍暴露水面而遭受剥蚀。
刘宏宇[10](2019)在《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为例,运用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研究思路,通过开展实验测试,获取有机地化、流体包裹体、储层物性、地层温度与压力、岩石物理参数等实验数据,在成盆与沉积充填、生烃与供烃范围、能量场与成藏动力、油气运移网络等单因素的动态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成藏系统的动力学要素,改进研究流程与技术方法。通过把研究对象简化为具有工业聚集规模的油气体,针对油气生—运—聚过程,建立了以生烃数量、成藏动力、运移路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量、能、径”三参数动态研究法(MEP法),通过描述、分析这三个参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动态变化与联系,有机地将油气成藏动力学要素贯穿研究过程,刻画不同时期油气在生-运-聚过程集等环节的动力学状态,为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动态演化及划分提供定量依据,并为研究区油气勘探指明方向。油源分析表明,流二段、流三段暗色泥岩是本区主力烃源岩。自早渐新世末期(涠三段沉积后)局部烃源成熟生烃,生烃范围逐渐扩大,依据改进的蒙特卡罗法计算结果显示,现今累积生油量1206×106t,累积生气量225.64×109m3。根据势能变化趋势可将研究区细分为5个生烃单元,Ⅰ单元(深凹带)的生烃强度最大。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迈陈凹陷至少存在3期油气充注成藏,对应于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和中新世末,与主生烃期时间一致。在地温场、压力场、流体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藏动力学模型,探讨主成藏期油气成藏动力条件。利用流体包裹体法、古热流值法恢复了古地温梯度,大约6Ma以后,地温梯度增大;压力计算结果显示流二段、流三段顶部存在超压特征,集中在深凹和内坡带,分析认为这与生烃增压有关;流体势分析认为南部断裂带和北部斜坡带为油气优势运移方向。为了定量表征不同时期油气成藏动力,本文建立了4种动力学模型(超压驱动动力学模型、侧向连续动力学模型、侧向封闭动力学模型、浮力驱动动力学模型),并给出计算方法;并依次计算了三个主要成藏期油气运移动力条件,为成藏动力学系统边界的划分提供依据。综合运用应力分析、地震预测、沉积相研究、储层物性评价、砂体平面分布研究等技术方法,对油气运移的网络格架进行研究。研究区以应力破裂为主要造缝机制,在主要构造活动期形成的大规模裂缝发育带分布于斜坡中部和南部断裂带,与构造活动期切入成熟烃源岩的断层共同构成油气初次运移的高速通道,可称之“排烃走廊”和“排烃断层”,是油气幕式运移的高效初次排烃路径;在不同时期油源断层、砂体连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内有2种油气运移网络格架,一个是南部边界断裂-扇体型油气运移体系,另一个是斜坡带三角洲-断裂油气运移体系,描述并分析了不同油气运移格架的特征。建立了成藏动力学系统动态划分思路和依据,并对研究区主成藏期成藏动力学系统进行划分研究,指明勘探方向。为区别于传统油气成藏组合、成藏体系或含油气系统,本文以成藏动力学要素的动态演化为依据,以“量、能、径”等为参数,按照细分生烃单元、油气运移通道的网络格架、油气运移的动力与阻力关系、沉积体系与储层分布、圈闭分布等将迈陈凹陷划分为5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对各个系统的生烃单元和生烃量、运移通道网络格架、储集体系、成藏动力和成藏模式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分析指出,系统Ⅰ、Ⅱ、Ⅳ为油气成藏有利区。
二、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沉降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沉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北部湾盆地及周缘地区构造地质背景 |
2.1.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概况 |
2.1.2 北部湾盆地地质背景概况 |
2.2 福山凹陷地质概况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特征 |
2.2.3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 |
3.1 福山凹陷构造格架 |
3.1.1 构造层划分 |
3.1.2 构造单元划分 |
3.2 断裂体系差异 |
3.2.1 主控断层差异特征 |
3.2.2 断裂体系差异分析 |
3.3 构造样式差异 |
3.3.1 伸展构造样式 |
3.3.2 扭动构造样式 |
3.4 沉降史差异 |
3.4.1 参数选取及数据采集 |
3.4.2 垂向上沉降演化特征 |
3.4.3 沉降速率平面特征 |
3.5 伸展量差异 |
3.5.1 伸展量的计算方法 |
3.5.2 伸展量的测线选择 |
3.5.3 福山凹陷伸展差异 |
3.5.4 福山凹陷古近系沉降与伸展特征综合分析 |
第四章 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响应 |
4.1 层序地层学特征分析 |
4.2 构造差异背景约束下的沉积体系充填演化 |
4.2.1 地层展布对构造的响应 |
4.2.2 构造对物源体系的控制 |
4.2.3 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
第五章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规律与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
5.1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规律 |
5.1.1 层序-油气分布规律 |
5.1.2 体系域-油气分布规律 |
5.1.3 油气空间分布特征 |
5.2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5.2.1 构造对成藏要素分析 |
5.2.2 断裂体系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2.3 构造样式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典型油气成藏模式 |
5.3 福山凹陷有利勘探区预测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中国近海裂陷盆地始新世构造变革的厘定及地质意义: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始新世中、晚期构造变革发生的证据 |
2.1 构造转型界面的厘定 |
2.2 界面上、下断裂体系的差异 |
2.3 界面上、下层系沉降速率的差异 |
2.4 盆地格局的转型特征 |
3 构造变革事件的成因探讨 |
3.1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揭示的区域应力转变 |
3.2 基于区域应力场分析的构造变革成因机制探讨 |
4 地质意义 |
5 结论与启示 |
(3)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双层构造演化及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伸展盆地大型正断层演化模式研究现状 |
1.2.2 伸展盆地主干断裂演化对层序、沉积展布的控制 |
1.2.3 涠西南凹陷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北部湾盆地及周缘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北部湾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
2.2 涠西南凹陷地理位置及构造发育特征 |
2.2.1 涠西南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
2.2.2 涠西南凹陷断裂特征和构造单元划分 |
2.3 涠西南凹陷地层充填特征 |
第三章 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双层构造演化特征 |
3.1 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双层构造及断裂体系分布 |
3.1.1 双层构造的概念 |
3.1.2 古近系双层构造特征 |
3.1.3 上、下构造层厚度展布特征 |
3.2 一号断层时空演化分析 |
3.2.1 一号断层几何形态及活动性特征 |
3.2.2 横向背斜展布特征 |
3.2.3 流沙港组地层展布特征 |
3.2.4 一号断层生长联接演化过程 |
3.2.5 一号断层的生长-联接对凹陷演化和沉积充填的影响 |
3.3 二号断层时空演化分析 |
3.3.1 二号断层几何形态及落差分布样式 |
3.3.2 二号断层期次划分及滑移性质 |
3.3.3 二号断层演化过程 |
3.3.4 多幕裂陷背景下正断层发育模式 |
3.4 双层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沉积-沉降中心的控制 |
3.4.1 双层构造演化过程 |
3.4.2 对沉积-沉降中心的控制作用 |
第四章 构造背景约束下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4.1 层序格架划分 |
4.1.1 构造格架与层序划分依据 |
4.1.2 层序界面的识别 |
4.1.3 层序展布特征 |
4.2 层序结构发育及演化规律 |
4.2.1 层序结构特征 |
4.2.2 层序结构演化规律 |
4.3 层序构成样式及构造控制作用 |
4.3.1 正断层相关构造及构造坡折带识别 |
4.3.2 层序构成样式 |
第五章 构造背景约束下沉积体系分析 |
5.1 物源体系分析 |
5.1.1 重矿物组合特征 |
5.1.2 物源体系分析 |
5.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5.3 沉积相空间展布 |
5.3.1 单井与连井沉积相分析 |
5.3.2 平面沉积相展布特征 |
5.3.3 沉积体系演化特征 |
第六章 沉积体刻画及构造控制作用研究 |
6.1 陡坡带扇体刻画 |
6.1.1 陡坡扇体沉积特征及差异发育规律 |
6.1.2 陡坡扇体空间展布特征 |
6.1.3 构造对陡坡扇体差异性发育的控制作用 |
6.2 轴向三角洲沉积体刻画 |
6.2.1 物源及沉积背景 |
6.2.2 轴向三角洲沉积体系空间展布及演化特征 |
6.2.3 构造因素对轴向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
6.2.4 轴向沉积体系成因探讨 |
6.2.5 涠西南凹陷B洼湖底扇展布特征 |
6.3 砂体展布规律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北部湾盆地典型凹陷断陷期沉积差异及对烃源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 |
1.2.2 优质烃源岩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与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概述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勘探开发概况 |
2.2 地质构造特征 |
2.2.1 盆地构造背景 |
2.2.2 凹陷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情况 |
第3章 区域层序地层划分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1 区域岩性地层划分 |
3.1.2 区域地震层序划分 |
3.2 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 |
3.2.1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 |
3.2.2 地震层序地层格架 |
3.3 典型凹陷结构特征对比 |
第4章 物源与沉积相带分布 |
4.1 研究区物源分析 |
4.1.1 重矿物分析 |
4.1.2 古地貌分析 |
4.1.3 典型凹陷物源对比 |
4.2 岩相、测井相及地震相分析 |
4.2.1 岩心相分析 |
4.2.2 测井相分析 |
4.2.3 地震相分析 |
4.3 平面相带展布 |
第5章 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 |
5.1 沉积环境分析 |
5.1.1 古气候 |
5.1.2 古盐度 |
5.1.3 古水深 |
5.1.4 氧化还原条件 |
5.1.5 典型凹陷环境对比 |
5.2 沉积模式 |
第6章 沉积环境对烃源岩的影响作用 |
6.1 烃源岩基本特征 |
6.1.1 有机质丰度 |
6.1.2 有机质类型 |
6.1.3 有机质成熟度 |
6.2 烃源岩厚度与分布特征 |
6.3 典型凹陷烃源岩特征对比 |
6.4 沉积环境对烃源岩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涠西南凹陷地质概况及勘探历程 |
1.1 地质概况 |
1.2 勘探历程 |
2 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体系 |
2.1 目标搜索技术 |
2.1.1 区带潜力目标搜索 |
2.1.2 随钻跟踪过程潜力目标搜索 |
2.1.3 评价过程潜力目标搜索 |
2.2 目标评价技术 |
2.2.1 圈闭精细刻画 |
2.2.2 一体化成藏评价 |
2.2.3 一体化资源潜力评估 |
2.2.4 一体化目标优选评价 |
2.2.5 一体化开发方案编制 |
2.2.6 一体化井位优选评价 |
2.3 井位钻探技术 |
3 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成效 |
3.1 E油田中1区块 |
3.2 E油田南2区块和南3区块 |
4 结论 |
(6)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南部复杂断块区成因地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涠西南凹陷构造背景 |
2 复杂断块区岩相工作难点 |
3 层序地层分析 |
3.1 三级层序识别 |
3.2 层序划分 |
3.2.1 始新统流沙港组层序 |
(1)低位域 |
(2)水进域 |
(3)高位域 |
(4)水退域 |
3.2.2 渐新统涠洲组层序 |
(1)低位域 |
(2)水进域 |
(3)高位域 |
(4)水退域 |
4 成因机制探讨 |
4.1 可容空间 |
4.2 碎屑供给 |
5 结论 |
(7)涠西南凹陷边界断层演化及其对地层充填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边界断层及流沙港组地层展布特征 |
2.1 一号断层几何形态与活动性特征 |
2.2 横向背斜展布特征 |
2.3 流沙港组地层展布特征 |
1) 流三段厚度展布特征 |
2) 流二段厚度展布特征 |
3) 流一段厚度展布特征 |
3 讨 论 |
3.1 边界断层生长-联接演化过程 |
3.2 边界断层的生长-联接对沉积充填和凹陷演化的影响 |
4 结 论 |
(8)断陷湖盆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环境及主控机制浅析——以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富有机质页岩特征 |
2.1 富有机质页岩分布 |
2.2 有机质丰度与类型 |
3 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环境 |
3.1 流沙港组沉积环境 |
3.2 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环境 |
4 主控因素分析 |
4.1 古气候演化 |
4.2 构造活动 |
5 发育模式 |
6 结论 |
(9)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古近系构造、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构造-沉积耦合关系研究现状 |
1.2.2 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研究现状 |
1.2.3 主要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盆地构造格局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构造发育特征 |
3.1 主干断裂特征 |
3.1.1 NE-NEE向断裂 |
3.1.2 NEE向断裂 |
3.1.3 NW断裂 |
3.2 盆地结构特征 |
3.3 盆地构造演化 |
3.3.1 裂陷期 |
3.3.2 断拗转换期 |
第四章 沉积发育特征 |
4.1 层序地层格架 |
4.1.1 垂向层序地层格架 |
4.1.2 层序地层分布特征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
4.3.1 沉积相带剖面展布特征 |
4.3.2 沉积相带平面展布特征 |
4.4 原始古地貌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
4.4.1 原始古地貌恢复 |
4.4.2 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五章 构造-沉积耦合关系研究 |
5.1 构造坡折带与沉积砂体展布的耦合 |
5.1.1 构造坡折带类型识别及划分 |
5.1.2 构造坡折带与沉积砂体展布 |
5.2 构造控制下的源-汇系统耦合 |
5.2.1 物源体系 |
5.2.2 搬运体系 |
5.2.3 源-汇体系 |
5.3 盆地结构与沉积相带展布的耦合 |
5.3.1 凹陷结构与沉积相带展布 |
5.3.2 洼陷结构与沉积相带展布 |
5.4 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的耦合 |
5.4.1 裂陷期 |
5.4.2 断拗转换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3.1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定义 |
1.3.2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所关注的研究对象 |
1.3.3 表征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关键参数 |
1.3.4 宏观尺度的研究前提 |
1.3.5 动力与阻力 |
1.4 技术路线与系统划分方案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关键技术方法 |
1.5.3 论文研究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及认识 |
2 成盆动力机制与盆地演化 |
2.1 成盆动力机制 |
2.2 盆地演化 |
2.2.1 成盆前演化阶段与盆地基底 |
2.2.2 成盆期演化阶段与沉积充填 |
2.3 本章小结 |
3 生烃量、生烃范围及其地质历史变化 |
3.1 烃源岩基本特征 |
3.1.1 实验测试结果 |
3.1.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评价 |
3.1.3 油源对比及分析 |
3.1.4 流体包裹体测试及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3.2 生烃范围及生烃量的地质历史变化 |
3.3 不同生烃单元的生排烃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4 能量场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动力 |
4.1 地温场 |
4.1.1 现今地温特征 |
4.1.2 古地温恢复 |
4.1.3 烃源岩埋藏史及热演化特征 |
4.2 压力场 |
4.2.1 现今压力场特征 |
4.2.2 超压成因机制 |
4.2.3 烃源岩生油增压量计算 |
4.3 流体势场 |
4.4 油气成藏动力和阻力 |
4.4.1 幕式排烃期的动力学模型与动力学方程 |
4.4.2 主要成藏期油气运移动力条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油气运移通道的网络格架 |
5.1 初次排烃通道 |
5.1.1 水力破裂与应力破裂 |
5.1.2 排烃走廊与排烃断层 |
5.2 二次运移路径 |
5.2.1 砂体运移通道分布特征 |
5.2.2 砂体运移通道连通性分析 |
5.2.3 断裂运移通道特征 |
5.3 油气运移通道的网络格架 |
5.3.1 南部边界断裂—扇体型油气运移体系 |
5.3.2 斜坡带三角州—断裂型油气运移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与勘探方向 |
6.1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
6.2 油气聚集带与有利勘探方向、目标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沉降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龚银.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中国近海裂陷盆地始新世构造变革的厘定及地质意义: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J]. 刘一鸣,吴智平,颜世永,杨希冰,平明明,张勐. 地球科学, 2021(06)
- [3]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双层构造演化及沉积响应[D]. 秦春雨.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北部湾盆地典型凹陷断陷期沉积差异及对烃源岩的影响[D]. 龚志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J]. 陈奎. 石油学报, 2020(01)
- [6]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南部复杂断块区成因地层分析[J]. 李倩,万丽芬,侯林秀. 海洋石油, 2019(04)
- [7]涠西南凹陷边界断层演化及其对地层充填的控制[J]. 秦春雨,王华,姜平,陆江,何杰,赵彦璞.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0(02)
- [8]断陷湖盆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环境及主控机制浅析——以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为例[J]. 严德天,陆江,魏小松,何卫军,秦春雨,李潼. 中国海上油气, 2019(05)
- [9]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古近系构造、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研究[D]. 张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D]. 刘宏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