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流(论文文献综述)
吴霞[1](2019)在《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研究 ——系统理论视角下规范违反说之提倡》文中研究指明晚近刑法学者在环境犯罪领域的争论很多可以归结为环境保护客体自身的问题。在基础理论方面,环境刑法的功能、目标或者任务到底是什么?环境犯罪侵犯的是什么?环境刑法保护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指向环境刑法保护的客体。关于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学说众说纷纭,在学术界一直未能达成一致,于是出现了环境刑事立法过早化、法益前置化、抽象化、回应性、象征性等的批判,以及环境刑事立法、环境犯罪治理相对滞后、提倡累积犯等两种声音。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时候刑事处罚比行政处罚更加积极和前卫;而有些时候民事判决认定的同一事实在可能达到、应当达到和已经达到环境犯罪入罪标准的时候,刑事处罚反而不作为;在环境刑法自身的体系内,触犯不同罪名的同一行为得到了不同的定罪和量刑。在立法评价中,人们习惯于以环境刑事立法为例来批判我国晚近刑事立法的扩张性。这里所涉及的问题一方面是环境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到底是什么,另一方面是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关于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争议实际上一直局限在法益概念自身的争论之中。而法益这样一个承载着古典启蒙时期自由主义思想的概念,难以适应以环境刑法为代表的现代刑法的发展,或者说法益概念即使在当下的学术繁荣中得到了重新的解释、被赋予了新功能,但它在功能分化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依然是一个具有局限性的概念。加上刑法本身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一直处于待解决的状态,于是环境刑事立法作为现代刑事立法的典型代表必然遭受这些问题面向的攻击。而刑法现代化面临的形式理性的危机,需要对形式理性再实质化。在一般的刑法理论研究中,人们更多从社会变迁的角度观察现代社会对刑法实质理性的需要,关注如何通过实质的手段来打破这种形式的僵化,却很少关注法律自身的变迁性问题以及法律变迁与社会变迁如何共生的问题。因此,搞清楚客体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无论是对学术理论的发展,还是对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指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刑法现代化的过程中,环境刑法如何自处?这里需要回归对现代社会自身的观察。从社会学的角度,现代社会是一个功能分化的复杂社会,刑法作为分化的一种结果,具有自身运作的逻辑。所以,这里引用了Luhmann的系统理论。借用Luhmann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往占主导地位的经验/先验、主体/客体的方式被系统/环境的模式所取代。这种研究范式的转化淡化了人类诸个体、实现了去中心化,倡导系统间平行运作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虽然系统理论反对空泛的价值原则、人权理念、道德伦理等对法律的干涉,但其理论自身无处不在维护这样一种公平和正义。从刑法理论的角度,这种研究范式打破了教义学所假想的体系性的神话,解决了刑法学界法律实证主义学者所倡导的“李斯特鸿沟”的僵化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有学者试图引入Luhmann的系统理论,为人们从宏观方面思考刑法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这种引入所得出的结论往往过于宽泛,集中在刑法体系框架性的设想,缺乏理论的应用和具体建构。德国也有学者如Amelung在分析了法益概念的局限性之后试图吸收Luhmann的系统论思想,但真正将Luhmann理论引入刑法并完成体系建构的是德国刑法学者Jakobs。从Jakobs的思想源头Luhmann那里来观察他的规范违反说,我们可以发现法益论支持者对Jakobs的很多批判都存在着误解。可惜的是,面对各种批判,Jakobs最后走向了Hegel。虽然Jakobs吸收了Luhmann系统理论中自由/义务(当为)这样一组关于社会沟通的基本二元区分符号以及期望结构的理论,但他并没有关注Luhmann后期的自创生理论以及Luhmann面对运作封闭的批评而提出的结构耦合理论。而这些正是解锁法律形式危机的关键之处。从Luhmann的系统理论出发,可以得出刑法保护的客体是规范。这种规范与从事实中演化而来的概念性规范不同,它是法律系统自创生的一种规范。从事实中推导出规范的逻辑贯彻的是从存在推导出当为的一元论,而Luhmann反对一切经验的现实世界进入他的系统理论。从系统理论出发,环境刑法保护客体具有自创生的性质。根据Luhmann的描述,自创生遵循以下逻辑:系统由元素组成,这些元素通过信息的递归性排列产生,并构成网状的系统结构,通过有意义的沟通以及沟通的复制来建构和维持系统。它们的自我再生产需要系统身份的确认,即区分系统和环境,通过将所选择归属于系统而不是它的环境来实现,这种区分又依赖自我观察和自我描述才能被引入系统。在法律系统中,通过专门化、一致性的行为期望的制度化,法律规范得以形成。行为期望来源于对自由/当为的决策,这个基本二元规则确保了法律自创生的维系,排斥了外来主观性赋予的价值观或者伦理观等。在一般法律系统的部分要素自我观察、自我描述的循环性的结构塑造中,可以实现刑法运作独立的递归,通过不同于一般法律系统的“意义”赋予,刑法可以建构自身的网络交织的结构。环境刑法再生系统的统一决定了系统结构的稳定。规范的自我再生强化了环境刑法的自治。刑法系统运作的封闭促使环境刑法保护客体进行自我限制。但刑法系统运作的封闭并不隔绝与外界的联系。而环境刑法对认知的开放也不能走得太远,否则系统所有的功能分化以及化约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法律系统的开放以规范的自我参照的封闭为前提,而法律规范封闭的自创生、自我复制需要法律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在与环境的联系方面,环境刑法规范以结构耦合的形式向外认知地开放。法律系统的结构耦合所针对的主要是传统的开放系统与其环境信息的流入—流出这样一种相互交换所带来专断和恣意。为了避免其他系统对刑法系统的输入式干预,刑法与其环境的关系以结构耦合的形式呈现。刑法系统结构耦合的前提是刑法自创生运作的封闭。环境刑法的结构耦合彰显的是环境刑法向其环境的一种开放,它是相对于运作封闭的自我参照的一种外部参照,通过自己的环境即其他系统信息运作的激扰,经过意义的沟通来做出一定的反应。干扰和刺激是因为结构耦合而存在,如果没有结构耦合就不会有干扰,系统因而也将失去学习和改造自己的机会。环境刑法的结构耦合会带来结构变动的效果。环境刑法系统与经济系统结构耦合的重要实例是法官在判决过程中审查入罪标准以及刑罚裁量时对环境破坏行为所带来的公私财产损失的折价评估。目前生态价值货币化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刑法与政治结构耦合的典型之处在于刑事政策、刑事立法的出台。在概念法学中,利益权衡一直是一个法律与外界沟通的媒介,但在自我参照的自创生刑法系统中利益只是实现系统外部参照的一个概念。法益概念源于利益概念,同时它在刑法教义学中承载了太多的意义,所以它也无法成为环境刑法与外界沟通的媒介。Roxin将刑事政策结构化到刑法体系中,一定程度上符合Luhmann自创生系统对法律系统统一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但它依然是刑法系统的一个外部因素,是政治与刑法结构耦合的表现形式。环境刑法与其环境结构耦合的媒介应当是刑法系统内的核心概念,只有规范这一概念才能承担这样一种功能。总之,环境刑法保护的客体应当是环境刑法规范,只有环境刑法规范才能解释和确立新的环境刑法规范。刑法系统运作的封闭阻断了外来的伦理道德、价值原则、利益权衡等的干扰,限制了环境刑法规范的恣意扩张;刑法系统认知的开放促进了环境刑法规范对环境的学习以及与其他系统的结构耦合。自我参照和外部参照保障了环境刑法规范形式论证和实质论证的统一,有利于形式理性的再实质化。
马盟雨[2](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袁龙[3](2019)在《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前期,胡适、闻一多、李金发、梁宗岱、戴望舒、艾青、唐湜、袁可嘉、宗白华、朱光潜等人都对“意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地总结归纳诗歌意象创构与批评的经验,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意象诗学,吸收心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他们关于意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20世纪初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与发展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贵意”倾向的影响,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引新鲜事物入诗,丰富了诗歌意象类型,拓展了诗歌意境,直接影响到白话新诗运动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另一方面,意象主义诗学在理论上影响了胡适的“影像”论,在创作上影响了胡适的“具体的做法”。白话新诗创作注重意象,促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涌现出闻一多的“幻象”论;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汲取象征主义诗学提出的象征主义意象论;宗白华的“动象”论;朱光潜的“直觉意象”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在战火硝烟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出现了艾青的“生活感觉”论;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唐湜的“诗质”论;袁可嘉的“意象类型”论。虽然20世纪前期中国诗人和学者提出了名称各异的意象论,但他们都意识到“意象”的本体包含“意”“象”二元因素。因此,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在讨论意象的本体问题时,存在“贵意”与“尚象”两种倾向。“贵意”论者认为意象的“意”不但包含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等因素,而且包含西方诗学关于文艺创作与欣赏的直觉、想象、联想、理智、灵感等人的主观之“意”的观念。在传统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影响下,“尚象”论者从中西“象”范畴的三大共同特征,即形象性、象征性和变动性来论“意象”之“象”。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还包含意象的创构论与批评论。意象的创构涉及“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在由感而知而行的意象创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生成论和情景交融论两种创构方式。宗白华和朱光潜关于意象和意境关系的论述表明:营造意境是表现动象或创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实现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审美追求。意象批评是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沟通创造者的情志,对意象进行理解、还原、阐释、评判甚至再创造,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作品、直觉意象的欣赏批评过程中,存在理智、感觉、感觉的心象和共鸣四种心理活动。从事意象批评需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总之,在中西文化汇流的背景下,当时的诗人和学者融合中西意象诗学,构建了集发展论、本体论、创构论与批评论于一体的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它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齐颖[4](2019)在《走向关系型领导 ——当前学校领导的困境及其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领导力的提升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关系型学校领导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为解决学校领导的困境指明了研究出路,为学校领导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在实践中也为扩大学校领导的作用范围,切实发挥领导的中心作用提供了指导。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思辨研究法对关系型学校领导提出的缘由与关系型学校领导的内容进行了阐述。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性分析方法对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学校领导力不仅与学生成绩息息相关,还与学校氛围、学校发展、学校质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今的学校领导出现了许多困境:在目标层面上,学校目标的设定过于功利化;在结构上,科层体制所带来的影响难以消解;校长作为领导而言,与教师、家长等各个层面的关系难见;在评价体系中,评价也演变成了标准化的工具;对于校长个人而言,时间消失了,能力也难得提升。而这些困境最重要的本质就是“关系不良”,“关系不良”的本质具有个体性、竞争性、工具性、否定性和英雄主义的显着特点。在应对学校“关系不良”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想出了各种应对之策,提出了很多具有借鉴意义的领导理论,例如:分布式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等,这些理论都被称之为有界关系领导理论。但是这些有界关系领导理论在解决困境的过程中,都受到了局限性,例如:它们没有突破个体化思维的困境,也没有关注于学校困境“关系不良”的本质,还有些则受制于有界的关系层面,在此基础上,对新领导理论的需求应运而生。关系型学校领导是基于社会建构论学者提出的关系性存在的假设之上,在该假设中,关系被视为无界的、多元的、动态的一种先在与认知的联系过程,即将关系作为一种不断流动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状态或者结果。在该假设之上,提出来关系型领导的四个核心理念,一是学校要融入社会当中,二是人是无数关系的集合,三是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四是肯定赋予价值。最后,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理念的阐述,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关系型领导的一些实践,通过构建关系型学校共同体,运用欣赏型探究、变革型对话等方式为中小学的学校领导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何随贤[5](2018)在《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通过追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美人文主义思潮和新批评的发展及其30、40年代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探讨冷战时期人文主义在台湾的汇流和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过程。为了全面认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这一文学现象,本文从一个“完整的历史视野”进行考察,它包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西方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和新批评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五六十年代人文主义文学在台湾的延续和汇流以及冷战背景下台港美新处对台湾人文主义文学形成的影响。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因此具有中国文学传统的共性,也有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特殊性。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共性表现在它是30、40年代中国化人文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延续,是对中国文学传统和新文学之路的继续探索。本文以夏济安等人创办的《文学杂志》为依托,深入分析夏济安、夏志清、陈世骧等人的文学批评,探讨这些肩负延续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命脉”的人文主义学者如何把中国文学传统和文学的现代性联结起来,使中国文学传统走进世界文学的视野。在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过程中,其特殊性表现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美援这只隐蔽的推手通过台港美新处对台湾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包括文学和文化思想。本文探讨了《文学杂志》和《中国现代小说史》与美新处的关系,揭示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是美援体制下的一个偶然事件,迎合了美援文艺体制关于人性的宣传。美新处对台湾文学的干预在客观上促进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同时也对台湾文学走上现代主义之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李席[6](2018)在《历史主义与中国现代新史学,190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主义是基于这样三层预设的生命观、世界观及历史思维:人类生命的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存在根本差异,其本质存在于它在过去时间的整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价值由其自身存在所规定,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个体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每个时代或阶段都是人类精神的特殊体现;对它的恰当理解只能用历史溯源的方法,既要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或语境加以判断,又要从中把握一种特定的发展趋势。作为现代人文主义的重要构成,历史主义在西方兴起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主要是以德国的历史观念与史学实践的专业化为标志,以及由此引发的有关精神、文化与史学自主性的一系列思考。同时,历史主义的观念要素和人文精神并非孤立存在于西方文化土壤,这在东方中国的历史思想中则有着最突出的前现代意义上的体现。待至19世纪末以后,西方历史主义虽日渐陷于危机,但伴随着帝国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强势扩张而传至东方国家时,其洪澜余波则与中国人文传统的历史精神和乾嘉史学运动的遗脉汇流,从而为中国现代新史学运动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实践参照。本文从“历史主义”这个观念的重新认识入手,尝试对中西历史观念两种文化源流及近代以降的“汇流”加以梳理、比较,通过深入系统地描叙和分析历史主义在其中的思想谱系,揭示历史主义在历史学的专业化和扞卫史学自主性方面所发挥的功能,尝试指出历史主义内涵又是如何被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所片面分割的,以及在中国本位文化史观中又是如何被诠释和展现的,进而探讨中国史学现代转型的理论困境及其面对的中西文化问题。全文总共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绪言”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与写作主旨,以及力求较为深入系统地回顾评析了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前贤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思路及方法做出必要的交代。第二至第四章为正文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其中,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历史主义的内涵及其西方源流和发展状况,进而通过中西比较,阐述了“东方历史主义”的特征和表现概况。第三章论述了历史主义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新史学理论形成中的思想运作,通过对史学性质问题的由来、历史学的科学化、理性与人文的史学观念以及非理性主义史学思想的分别考察,指出历史主义在为论证历史学的人文性及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独立性时,更多是以历史学的“艺术论”形式出现的,它在新史学寻求自身定位和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提供了最根本性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当时历史学领域的普遍主义和科学主义起到了制衡作用。第四章论述了历史主义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新史学实践中的具体状况,指出其中最有成就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足于小叙述、重考证、反对普遍规律的中国历史学派,承接乾嘉考证学传统,汲取西方现代实证史学方法,以重建历史事实为目的;二是中国文化史学的兴起,认为中国历史文化与西方不同,而是有其自身独特性。通过以王国维、傅斯年、陈寅恪、钱穆等新史学家的史学实践背后的观念为例,进而剖析和讨论他们的历史主义思想所指向的历史时代的文化命运问题。最后,在第五章“结语”部分,对全文论述的历史主义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新史学理论与实践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历史主义乃是历史学难以摆脱的一种具有支配性的基本思想,克服其中的相对主义和避免事实与价值的分离,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处理普遍与特殊这个永恒的命题。
张诗阳[7](2018)在《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中既包含对历史变迁的梳理,也包含对现阶段矛盾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前者则是后两者的基础。景观是人地关系的客观呈现,其具体的特征和动态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迁过程。中国国土景观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又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多样性特质。然而,这一特质正因快速的城镇化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展开风景园林学科视野下的国土景观历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历史都城所在的区域景观系统,是其所处阶段人地关系状况的集中体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国土景观研究的深度,探索其形成的历史原因。东汉至北魏时期的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其所在区域无疑为区域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四维的典型历史切片。在本研究中,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的人居环境系统是研究的主体内容,而研究过程则是以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变迁为基础,探索自然系统、支撑系统和城市系统在区域中的客观呈现,即区域景观系统。具体研究从风景园林学科的综合视角出发,首先梳理了中国历史主要都城的地理环境特征,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三个要点:国家与区域视野、空间层次与时空变迁。随后,通过多角度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多阶段解析北魏以前洛阳社会变迁的特点,以明确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基础。最终,以东汉至北魏时期都城作为出发点,将区域景观分为自然景观、都城支撑景观与都城城市景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中自然景观研究部分包括对主要自然景观要素和自然景观系统的特征进行研究;支撑景观研究部分包括对关隘、城乡、农业、水利四个系统的解析;城市景观研究部分则首先探究了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的关系,分别对东汉、魏晋、北魏三个时期的城市景观进行解析,最终总结了这一时期洛阳都城城市景观系统的特征。研究认为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有5点主要特征:①多层次、多尺度的系统空间结构;②王朝背景的差异性与政权兴衰变迁导致的强烈阶段性特质;③自然环境对不同景观系统开发模式的基础性作用;④支撑景观强烈的结构特性与波动性变化特征;⑤以汉魏洛阳都城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礼乐秩序建立。而正是这5点特征,形成了融合自然与文化的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本文的创新点在于:①成果创新。以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作为典型历史切片,拓展了国土景观、历史城市、都城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②体系创新。在系统的视野下,研究都城区域人居环境系统的客观呈现,注重对子系统解析的同时关注它们之间的互动方式;③思路创新。动态的看待区域景观系统,注重各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剖析其中的深层原因;④方法创新。结合古今资料展开图解研究,并以图示化方式展现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
王越[8](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杰辉[9](2018)在《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这一总体看法,荀子以“一核双线”(人性论研究为理论内核、内圣能思外王能群为展开主线)为理论进路,展开了其政治哲学的思想体系。哲学研究离不开对人的理解,荀子认为人性虽有自然的趋向,但人却又能思、能群,具有社会的品格,从人之天性出发说人性本恶,仅仅只是荀子人性论学说逻辑起点所在,荀子并未仅仅停留在性恶本身,而是重点强调“化性起伪”以及“涂之人可以为禹”,后者体现了人的能善品格。荀子对人的理解,也主要聚焦于体现人的后天特性的能善论,其治国理论则由此引出,由此出发,荀子以内圣能思和外王能群为两条主线建构其治国思想体系。具体而言,荀子认为人的根本特性之一在于能思,个体能思特性展开为理性思维等能力,并使个体能够把握天道和人道,遵循礼法规范。圣人在这方面提供了典型的范例。荀子提出“心也者,道之工宰者也。”重要观点,又说:“圣人者,精于心道者也。”在荀子眼中,圣人就是精通思维之道者,所谓能思成圣,也就是在后天进一步发展人在这方面的能力,以便为“国”之治理提供内在前提。荀子认为,人的另一根本特性在于“能群”,人和万物根本不同,除了个体通过能思把握天道和人道,遵循礼法规范等等之外,还在于人能够合群以发挥更高的群体作用。在由能群而达外王方面,荀子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要观点,并强调:“国者,天下之重任也。”荀子主张以群学开外王,认为王道即群道,从而,把握并依据群道,便可逐渐达到合乎礼制的治国之境。综合起来,从广义的人性论出发,荀子以“能思”扩展内圣、以“能群”落实外王,就“个体如何思”、“国家如何群”进路进行深入研究,对国之“治”的一系列问题作出深刻阐述,由此展开的思想既包括历史的意义,也蕴含理论的意义。
林辰松[10](2017)在《半湿润地区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飞速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类型,不透水性下垫面比例不断升高,破坏了土地原有的水文循环体系,造成城市内涝频发、水环境污染严重和水资源匮乏等严峻的城市问题。在半湿润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降雨时间集中且短时雨量较大、干湿季节分明等特性使城市的雨洪问题尤为严重,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传统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多滞后于城市化发展,并存在功能单一、破坏生态环境、景观性差等缺点,单纯依靠灰色基础设施进行城市雨洪管理的传统思路需要加以转化。本文提出的集雨型绿地设计,以期从风景园林视角探索绿地在城市雨洪调控中可以承担的功能,构建出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新型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先整理国内外城市雨洪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案例,对比分析BMP 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最佳雨洪管理措施、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理论、WSU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水敏性城市设计、SUDs(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可持续城市水资源系统和海绵城市5项理论的雨洪管理框架及绿地设计专项,总结经验并对绿地领域的研究进行反思。提出我国在集雨型绿地方面的研究多为技术集成,缺乏系统性理论,究其原因在于缺少适用于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体系框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梳理设计研究的发展历程,理解设计研究的本质,归纳出设计研究体系的内容范畴,并通过对设计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论述,构建出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体系框架,进而生成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体系框架。参照此研究框架,本文首先依据绿地基本功能和雨洪调控功能的要求,对集雨型绿地设计问题进行了构建,并结合半湿润地区水文、气象、土地等特征,制定了绿地雨洪调控的具体目标;其次归纳总结集雨型绿地设计知识,包括设计基本原则、技术设施选择及应用方法、雨洪调控体系的设计策略、绿地基本功能与技术设施的结合策略和绿地雨洪承载力五个方面;然后通过对SUSTAIN(System for Urban Stormwater Treatment and Analysis IntegratioN)和 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两款雨洪管理模型的运用,辅助集雨型绿地初始方案的设计生成、基于成本效益的方案优化和方案的效能模拟;根据设计问题框架构建集雨型绿地的方案评价体系,使用效能模拟得出的定量数据对方案进行对比评价。最后对过程中使用的设计经验进行检验修正,并总结技术设施效能等新生成的设计知识,完成整个设计研究过程。此外,本文以迁安市滨湖东路东侧绿化带项目和晋中社火公园项目为例,具体展示了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的整个过程。本文通过对半湿润地区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探索将绿地引入城市雨洪调控系统的新思路,在保证绿地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雨洪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径流污染的控制以及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问题。
二、环境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流(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研究 ——系统理论视角下规范违反说之提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五、本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问题面向 |
第一节 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学说争议 |
一、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学说 |
二、环境刑法保护客体学说的评析 |
第二节 环境刑法保护客体应用中的问题 |
一、因客体的模糊产生的司法问题 |
二、因客体的模糊产生的立法扩张问题 |
第二章 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问题之源 |
第一节 环境刑法中法益概念的局限 |
一、法益概念及其批判性功能的局限 |
二、功能分化的社会对法益理论的挑战 |
第二节 刑法自身现代化的问题对环境刑法的影响 |
一、域外针对刑法现代化研究的情状 |
二、国内关于刑法现代化的困惑 |
三、刑法现代化中的象征性对环境刑法的影响 |
第三章 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重塑:系统理论的引入 |
第一节 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
一、系统理论简略图景 |
二、系统理论的范式转化 |
三、系统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第二节 系统理论角度的刑法研究 |
一、系统理论融入刑法研究 |
二、系统理论融入刑法研究的成果:以Jakobs的研究为例 |
三、系统理论与刑法研究汇流的评析 |
第三节 系统理论角度的环境规制 |
一、环境规制的一般模式 |
二、环境风险的系统理论解释 |
三、环境规制的系统理论讨论 |
第四节 系统理论角度的环境刑法保护客体 |
一、系统理论角度的刑法保护客体:规范 |
二、系统理论角度环境刑法规范的诠释 |
三、系统理论角度环境刑法规范的象征性功能 |
四、系统理论角度环境刑法规范的现代化问题 |
第四章 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性质:自创生 |
第一节 环境刑法规范的自创生:保护客体的自我生成 |
一、自创生法律系统 |
二、环境刑法规范的生产:规范生产规范 |
第二节 环境刑法规范的封闭:保护客体的自我限制 |
一、法律系统运作封闭的实现 |
二、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自我限制 |
第三节 环境刑法规范认知的开放:保护客体的合理扩张 |
一、规范的封闭与认知的开放 |
二、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合理扩张 |
第五章 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的外部关联:结构耦合 |
第一节 刑法系统结构耦合的实现 |
一、刑法系统结构耦合所针对的问题:相互交换 |
二、环境刑法的结构耦合 |
第二节 环境刑法结构耦合的媒介 |
一、刑法理论中结构耦合的媒介与评析 |
二、环境刑法结构耦合的媒介:规范 |
第三节 规范确证在环境刑事司法中的应用 |
一、规范确证的论证思维 |
二、规范确证的有效性统一目的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上) |
第一节 白话新诗与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 |
一、“诗界革命”的影响 |
二、意象派的影响 |
三、新诗运动倡导者的选择 |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和深化 |
一、闻一多“幻象”论对胡适“影像”论的深化 |
二、象征派意象诗学的勃兴 |
三、意象美学研究的自觉 |
第二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生活意象论的崛起 |
一、艾青的“生活感觉”意象论 |
二、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 |
第二节 九叶诗派的意象论 |
一、唐湜的“诗质”意象论 |
二、袁可嘉的“类型意象”论 |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倾向 |
第一节 意象的“贵意”传统与“意” |
一、意象的“贵意”传统:言意之辩 |
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 |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性 |
一、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之“意” |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的原因 |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倾向 |
第一节 中西“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
一、中国古代“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
二、西方“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性 |
一、“尚象”之“象”的形象性 |
二、“尚象”之“象”的象征性 |
三、“尚象”之“象”的变动性 |
四、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尚象”的原因 |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与批评论 |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
一、“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 |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
三、营造意境: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创构的审美追求 |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批评论 |
一、意象批评的过程及心理活动 |
二、意象批评需具备的个人能力 |
三、20世纪前期意象批评兴起的原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走向关系型领导 ——当前学校领导的困境及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关系 |
(二) 关系型领导 |
三、文献综述 |
(一) 一般领导学中有关“关系型领导”的研究 |
(二) 教育领域中有关“关系型领导”的研究 |
(三) 各个学派对于“关系”的研究 |
(四) 对于已有研究的评析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思辨研究法 |
第一章 关系不良:学校领导的现实困境 |
一、学校领导困境之表现 |
(一) 功利的目标 |
(二) 僵化的管理 |
(三) 孤独的领导 |
(四) 工具化的评价 |
(五) “无能”的校长 |
二、学校领导困境之本质 |
(一) 以个人理性为先 |
(二) 竞争高于合作 |
(三) 人的工具价值 |
(四) 以否定掩盖肯定 |
(五) 英雄式的领导 |
第二章 有界关系领导:作为出路的局限 |
一、有界关系领导的基本假设:有界存在 |
(一) 关系型领导的发展 |
(二) 有界存在的假设 |
二、学校有界关系领导的核心主张 |
(一)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 |
(二) 教师是领导力的直接作用对象 |
(三) 强调多个因素互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
(四) 领导力的作用范围是整个学校 |
三、学校有界关系领导的局限 |
(一) 个体化思维难以突破 |
(二) 次要的关系占据上风 |
(三) 囿于笼中的学校领导 |
(四) 学校领导的困境仍然严峻 |
第三章 从有界到无界:关系型学校领导的理念 |
一、关系型学校领导的基本假设:关系性存在 |
(一) 关系的第一性 |
(二) 联合行动 |
(三) 关系汇流 |
二、关系型学校领导的核心理念 |
(一) 融入社会的学校 |
(二) 人是无数关系的集合 |
(三) 竞争与合作的平衡 |
(四) 肯定赋予价值 |
第四章 无尽的探索:关系型学校领导的实践 |
一、构建关系型学校共同体是学校领导的最终目标 |
(一) 关系型学校共同体的内涵 |
(二) 可持续地发展 |
(三) 跨越边界的合作 |
(四) 共同进步的变革 |
二、从自我到关系的叙事是建立关系的重要渠道 |
(一) 融入他者的叙事 |
(二) 建构现实的领导实践 |
三、协商决策与变革性的对话是实现领导力的主要方式 |
(一) 协商决策 |
(二) 变革性的对话 |
四、欣赏型探究与关系性评价是协调关系发展的动力 |
(一) 欣赏型探究 |
(二) 关系性评价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象与问题意识 |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述评 |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及章节安排 |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和新批评的产生、发展 |
第一节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国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回溯“新批评” |
第三节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观和美国新批评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运动时期对西方人文主义和新批评的接受 |
第一节 学衡派和梁实秋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译介和影响 |
第二节 新批评的译介和影响 |
第三节 学院中的夏济安和夏志清(1934-1949)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新处与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1950-1965) |
第一节 台港美新处和美国文学翻译计划 |
第二节 美新处与《文学杂志》 |
第三节 美援体制下的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文主义在台湾的汇流与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 |
第一节 从“人的文学”到《中国现代小说史》 |
第二节 “抒情传统”和“新批评”——《文学杂志》的人文主义汇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人文主义特征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呈现 |
二、人文主义和“新批评”的关系 |
三、人文主义文学与政治介入 |
四、台湾人文主义文学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确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历史主义与中国现代新史学,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缘起与写作主旨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回顾 |
第二章 历史主义的源流与中西比较 |
第一节 历史主义的内涵及再认识 |
第二节 西方历史主义渊源及发展 |
第三节 东方历史主义及思想比较 |
第三章 历史主义与现代新史学理论 |
第一节 史学专业化与知识特性 |
第二节 科学派史家的审慎提倡 |
第三节 理性与人文之间的认识 |
第四节 非理性主义倾向的理解 |
第四章 历史主义与现代新史学实践 |
第一节 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学派 |
第二节 历史主义与中国文化史学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1980年代科学话语下的史学观念 |
附录二:作者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完善国土景观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
1.2.2. 探讨历史时期区域景观的动态演变 |
1.2.3. 拓展古都研究的视野与内容 |
1.2.4. 探索风景园林学科多尺度、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
1.2.5. 提供历史经验,发掘当代价值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景观(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
1.3.2. 系统及其相关概念 |
1.3.3. “景观系统”的概念、特征及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键内涵的认知 |
1.4.2. 景观系统的整体性特征——从当代的意象、场所精神到古代的形胜 |
1.4.3. 都城研究方法——借鉴历史地理学与古都学 |
1.4.4.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相关文献综述 |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空间范围 |
1.5.3. 时间范围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综合 |
1.6.2. 图解分析 |
1.6.3. 田野调查 |
1.6.4. 学科交叉 |
1.6.5. 归纳整理 |
1.7. 研究框架 |
2. 中国都城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研究综述 |
2.1. 都城选址的区位特征 |
2.1.1. 空间方位——天下之中 |
2.1.2. 交通区位——四达之地 |
2.1.3. 政权的地域背景 |
2.1.4. 对外关系 |
2.1.5. 人口分布 |
2.2. 都城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
2.2.1. 地势条件 |
2.2.2. 山水格局 |
2.2.3. 水文条件 |
2.2.4. 土地条件 |
2.2.5. 气候条件 |
2.2.6. 生态环境 |
2.3. 小结 |
3. 洛阳区域的自然环境基础 |
3.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3.2. 地质形成 |
3.3. 地形地貌 |
3.4. 水文条件 |
3.5. 气候条件 |
3.6. 土壤条件 |
3.7. 小结 |
4. 史前至北魏时期社会变迁对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的影响 |
4.1. 东汉之前各时期 |
4.1.1. 史前文化时期 |
4.1.2. 夏商周时期 |
4.1.3. 秦、西汉时期 |
4.1.4. 本节小结 |
4.2. 东汉至北魏时期 |
4.2.1. 东汉时期 |
4.2.2. 魏晋时期 |
4.2.3. 北魏时期 |
4.3. 小结 |
4.3.1. 区域社会群体对景观系统营建的影响 |
4.3.2. 王朝不同时期对景观系统营建的影响 |
5.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的自然景观系统 |
5.1. 区域自然景观要素解析 |
5.1.1. 山脉 |
5.1.2. 河流 |
5.1.3. 自然植被 |
5.2. 区域自然景观系统特征解析 |
5.2.1. 区位优势 |
5.2.2. 营建条件 |
5.2.3. 意象格局 |
5.3. 小结 |
6.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支撑景观系统 |
6.1. 关隘系统 |
6.1.1. 关隘的概念 |
6.1.2. 区域的关隘景观 |
6.1.3. 区域关隘系统特征 |
6.2. 城乡系统 |
6.2.1. 城邑 |
6.2.2. 乡村聚落 |
6.3. 农业系统 |
6.3.1. 东汉到北魏各时期农业开发相关的制度背景 |
6.3.2. 区域农业生产模式 |
6.3.3. 区域农业开发空间分布特征的探讨 |
6.4. 水利系统 |
6.4.1. 洛阳都城区域水系统 |
6.4.2. 区域水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
6.5. 小结 |
7. 汉魏洛阳都城城市景观系统 |
7.1. 城址与自然环境 |
7.2. 东汉洛阳都城城市景观解析 |
7.2.1. 城池结构及分区概况 |
7.2.2. 宫城 |
7.2.3. 交通景观 |
7.2.4. 城池水系 |
7.2.5. 帝陵区 |
7.2.6. 园林 |
7.2.7. 寺庙 |
7.3. 魏晋洛阳城都城城市景观解析 |
7.3.1. 城池结构及分区概况 |
7.3.2. 宫城 |
7.3.3. 城池水系 |
7.3.4. 庄园、宅院 |
7.4. 北魏洛阳都城城市景观解析 |
7.4.1. 城池结构及分区概况 |
7.4.2. 内城水系 |
7.4.3. 交通景观 |
7.4.4. 宫城、皇家园林 |
7.4.5. 寺庙 |
7.5. 小结——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城市景观系统特征归纳 |
7.5.1. 依托自然环境的城垣变迁 |
7.5.2. 连接城市与自然的区域南北轴线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特征归纳 |
8.1.1. 多层次、多尺度的系统空间结构 |
8.1.2. 王朝背景的差异性与政权兴衰变迁导致的强烈阶段性特质 |
8.1.3. 自然环境对不同景观系统开发模式的基础性作用 |
8.1.4. 支撑景观强烈的结构特性与波动性变化特征 |
8.1.5. 以汉魏洛阳都城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礼乐秩序建立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插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时期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地域文化景观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条件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特征 |
2.2.1. 地质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2.2.5. 水系条件 |
2.3 政治经济环境 |
2.4 社会文化环境 |
2.5 小结 |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
3.1. 自然本底 |
3.1.1. 山体 |
3.1.2. 水文 |
3.1.3. 植被 |
3.1.4. 土壤 |
3.2. 水利建设 |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
3.3. 农业生产 |
3.3.1. 农业发展 |
3.3.2. 灌区分布 |
3.3.3. 农田类型 |
3.3.4. 田制制度 |
3.3.5. 作物种植 |
3.3.6.耕作技术 |
3.4. 城乡营建 |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
3.5. 小结 |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
4.1. 临淄 |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
4.2. 青州 |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
4.3. 济南 |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
4.4. 淄川 |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
4.6. 小结 |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
5.2.1. 城池规模 |
5.2.2. 空间结构 |
5.2.3. 城防体系 |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
5.3.1. 内外贯通 |
5.3.2. 护卫城池 |
5.3.3. 泄水防洪 |
5.3.4. 便利民生 |
5.3.5. 营造景观 |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
5.4.1. 造园活动 |
5.4.2. 园林 |
5.4.3. 风景名胜区 |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
5.4.5. 景观构筑物 |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
5.6. 小结 |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
6.2.1. 区域整体保护 |
6.2.2. 城市景观延续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2.1. 研究内容 |
7.2.2. 研究方法 |
7.3. 展望 |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治国之道 |
1.1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
1.1.1 “国”的定位 |
1.1.2 “国”的价值 |
1.2 “国者,天下之重任也” |
1.2.1 研究的进路 |
1.2.2 内圣能思和外王能群 |
1.2.3 以法为端和以人为本 |
1.3 “率一道治万变” |
1.3.1 维齐非齐和当之为贵 |
1.3.2 义利并存和礼法兼施 |
1.3.3 化性起伪和王霸并用 |
第二章 人性与治道 |
2.1 人之性 |
2.1.1 人性本恶 |
2.1.2 由恶至善 |
2.1.3 人性与治道 |
2.2 能思与能群 |
2.2.1 能善为核心 |
2.2.2 内圣与能思 |
2.2.3 外王与能群 |
2.3 内在意义 |
2.3.1 人格的提升及其进路 |
2.3.2 礼法的外在制约 |
2.3.3 引导与教化 |
第三章 能思与内圣:以“治”为视域 |
3.1 个体的层级 |
3.1.1 “人有五仪”说的提出 |
3.1.2 凡圣的区隔 |
3.1.3 社会的结构 |
3.2 能思与内圣 |
3.2.1 治心之道的提出 |
3.2.2 “精于道者,精于物者” |
3.2.3 “知道为本,以道观尽” |
3.3 内圣与治国 |
3.3.1 社会治理的本质 |
3.3.2 圣人思维的价值 |
3.3.3 圣人为治理枢纽 |
第四章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能群与外王 |
4.1 “国”的层级 |
4.1.1 “国”的五重涵义 |
4.1.2 “国”的差异 |
4.2 王道的本质 |
4.2.1 王道即群道 |
4.2.2 何谓“群道当” |
4.2.3 王道境界说 |
4.3 “国”之价值 |
4.3.1 “国”对“民”的激发 |
4.3.2 “国”的多方面性 |
4.3.3 “国”与“治国” |
第五章 国者,天下之重任也:外王的进路 |
5.1 法治与人治 |
5.1.1 以君为源 |
5.1.2 以法为端 |
5.1.3 以人为本 |
5.2 以法为端和法治 |
5.2.1 壹王道 |
5.2.2 壹王政 |
5.2.3 壹王制 |
5.3 以人为本和人治 |
5.3.1 得君行道 |
5.3.2 尚贤使能 |
5.3.3 大化合一 |
第六章 荀子治国思想与先秦儒学的演化 |
6.1 逻辑的展开 |
6.2 演化的历史 |
6.3 演化的内在逻辑 |
第七章 荀子治国思想与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化 |
7.1 理论的溯源 |
7.2 理论的演化 |
7.3 《管子》的初步探索 |
7.4 荀子的系统整合 |
附录一 心也者,道之工宰者也:心如何思 |
1.1 思维的层级 |
1.2 思维的方法 |
1.3 思维的检验 |
附录二 荀孟的分别 |
2.1 人性论的分别 |
2.2 内圣论的分别 |
2.3 外王论的分别 |
研究综述 |
1.1 中国大陆荀子思想研究现状 |
1.2 中国近代、香港台湾及海外荀子思想研究借鉴 |
1.3 近代世界思想史研究方法论借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半湿润地区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雨洪管理面临的问题 |
1.1.2. 绿地对城市雨洪管理的新思路 |
1.1.3. 设计研究理论发展下的集雨型绿地设计 |
1.1.4. 雨洪模型与城市雨洪调控 |
1.2. 基本概念 |
1.2.1. 半湿润地区 |
1.2.2. 集雨型绿地 |
1.2.3. 设计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集雨型绿地研究进展及实践分析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及实践 |
2.1.1. BMPs最佳雨洪管理措施 |
2.1.2. LID低影响开发理论 |
2.1.3. WSUD水敏性城市设计 |
2.1.4. SUDs可持续城市水资源系统 |
2.1.5. 海绵城市 |
2.2. 国内外理论体系的对比分析 |
2.2.1. 雨洪管理框架对比 |
2.2.2. 绿地专项对比 |
2.2.3. 集雨型绿地设计经验与启示 |
2.2.4. 集雨型绿地研究的进展与反思 |
2.3. 本章小结 |
3. 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体系的构建过程 |
3.1. 设计研究概述 |
3.1.1. 设计和设计研究的概念 |
3.1.2. 设计研究的发展历程 |
3.1.3. 设计研究体系和范畴 |
3.2. 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体系 |
3.2.1. 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的认识论 |
3.2.2. 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的实践论 |
3.2.3. 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体系框架 |
3.3. 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体系 |
3.3.1. 集雨型绿地设计的特性 |
3.3.2. 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体系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设计问题的构建和设计知识的归纳 |
4.1. 设计问题的构建 |
4.1.1. 绿地基本功能 |
4.1.2. 集雨型绿地雨洪调控的功能要求 |
4.1.3. 雨洪调控目标的确定方法 |
4.2. 设计知识的归纳 |
4.2.1. 集雨型绿地设计基本原则 |
4.2.2. 集雨型绿地技术设施的选择及应用 |
4.2.3. 集雨型绿地雨洪调控体系策略 |
4.2.4. 绿地基本功能与雨洪调控体系的结合策略 |
4.2.5. 绿地雨洪调控承载力 |
4.3. 本章小结 |
5. 解决方案的生成、优化、模拟和评价及经验总结 |
5.1. 辅助设计模型 |
5.1.1. 适用于集雨型绿地设计的雨洪模型选择 |
5.1.2. SUSTAIN模型概述 |
5.1.3. SWMM模型概述 |
5.2. 初始方案的生成 |
5.2.1. 现状分析 |
5.2.2. 雨洪管理系统的确定 |
5.2.3. 技术设施的选址布局及规模估算 |
5.2.4. 初始方案的效能评估 |
5.3. 方案的优化 |
5.3.1. 基于成本效益的方案优化 |
5.3.2. 优化方案的调整与完成 |
5.4. 基于SWMM模型的方案效能模拟 |
5.4.1. 模型的建立 |
5.4.2. 模型的模拟 |
5.5. 方案评价体系构建 |
5.5.1. 评价方法综述 |
5.5.2. 方案评价指标的选定 |
5.5.3. 多层次指标体系的构建 |
5.5.4. 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 |
5.5.5. 数据的标准化及方案评价 |
5.6. 设计经验的检验与总结 |
5.6.1. 原始经验的检验 |
5.6.2. 新生经验的总结 |
5.7. 小结 |
6. 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实践 |
6.1. 外源雨水型实践——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化带 |
6.1.1. 设计问题的构建 |
6.1.2. 设计知识的归纳 |
6.1.3. 初始方案的生成及优化 |
6.1.4. 基于SWMM的方案效能模拟 |
6.1.5. 设计经验的总结 |
6.2. 内源雨水型实践——晋中市社火公园 |
6.2.1. 设计问题的构建 |
6.2.2. 设计知识的归纳 |
6.2.3. 初始方案的生成及优化 |
6.2.4. 基于SWMM的方案效能模拟 |
6.2.5. 设计经验的总结 |
6.3. 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局限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环境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流(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刑法保护客体研究 ——系统理论视角下规范违反说之提倡[D]. 吴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2]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D]. 袁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走向关系型领导 ——当前学校领导的困境及其转型研究[D]. 齐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D]. 何随贤. 厦门大学, 2018(06)
- [6]历史主义与中国现代新史学,1902-1949[D]. 李席.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D]. 张诗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D]. 黄杰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半湿润地区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D]. 林辰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