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十年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萌[1](2020)在《三苯甲烷类染料衍生物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和检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过上了更加多彩便捷的生活,但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其中占据了主要方面的是工业废水里超标排放的各种金属离子,这些有害成分随着生物循环进入人体中,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金属离子分析检测技术成为了很多领域的需要。和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光谱分析法的检测仪器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所以在环境分析、生物化学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依据三苯甲烷类染料的广泛化离域π电子系统,能与不同的无机金属离子相互作用,通过前后的反应使体系的吸光度、荧光性质或者共振瑞利散射发生变化,进而对痕量的无机金属离子进行识别与检测,具体内容如下所示:(1)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三苯甲烷类染料的结构性质和近几年的实验分析应用,荧光分析法的特点和应用,共振瑞利散射发的历史发展,原理和应用。(2)分别建立了两种利用荧光法测定痕量钼(Ⅵ)的体系,利用新合成的罗丹明B衍生物RDB-HH(λex/λem=526 nm/588 nm)和SRDBS(λex/λem=496 nm/572 nm),使用HCl-H3PO4+KBrO3+RDB-HH+Mo(Ⅵ)和HCl-H3PO4+KBrO3+SRDBS+Mo(Ⅵ)两种体系,在HCl-H3PO4酸性介质中,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体系的荧光强度与钼(Ⅵ)离子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2.0~18.0μg/mL,0.8~4.0μg/mL,检测限为0.6390μg/m L,0.0955μg/mL,优化了实验的条件,考察了其他离子的干扰情况。(3)建立了两种罗丹明B衍生物荧光法测定痕量钛(Ⅳ)的体系,利用新合成的RDB-HH(λex/λem=526 nm/588 nm)和SSRD(λex/λem=531 nm/595 nm),测试体系分别为:HCl+H2O2+RDB-HH+Ti(Ⅳ)和H2SO4+H2O2+SSRD+Ti(Ⅳ),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随着体系钛(Ⅳ)离子的浓度增大,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各体系的荧光强度与钛(Ⅳ)离子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52~2.56μg/m L,0.12~0.52μg/mL,检测限为0.0108μg/mL,0.0569μg/mL,以此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定,考察了共存离子干扰情况。(4)利用荧光法和共振瑞利散射法建立了测定铅(Ⅱ)和钴(Ⅱ)的新体系,分别是过氧化氢氧化桑色素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钴(Ⅱ)和铅-二甲酚橙-结晶紫体系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铅(Ⅱ)。在pH 10.70的Na2B4O7·10H2O-NaOH缓冲介质中,建立了钴(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桑色素动力学荧光法,痕量钴(Ⅱ)离子对过氧化氢氧化桑色素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λex/λem=416.5 nm/556.4 nm处,最优实验条件下,一定浓度的钴(Ⅱ)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相关,线性范围0.8~8.0μg/L,检出限0.14μg/L,测定了干扰离子的干扰情况,分析检测了样品灰钙土和分子筛。还建立了一种用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铅(Ⅱ)的新方法,在pH 5.0 HAc-NaAc缓冲液中,铅(Ⅱ)与二甲酚橙(XO)反应形成螯合阴离子([Pb(H2In)]2-),再与结晶紫(CV)反应形成三元离子配合物,使体系共振瑞利散射强度增强。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共振瑞利散射的增强强度与铅(Ⅱ)浓度在2.00×10-3~2.00×10-2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20×10-5 mg/L。
沈淑君[2](2016)在《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钒(Ⅴ)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的快速发展,利用该法对痕量钒(Ⅴ)的测定也得到广泛应用。以不同的有机染料为线索,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钒(Ⅴ)的研究进展。从反应介质、检出限、线性范围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和讨论。
霍瑞娜,古德宁,马红磊[3](2015)在《水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近十五年间水中六价铬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水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共振散射光谱法、离子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法等,文章对水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展望。
陈倩[4](2015)在《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量痕量离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了几种指示剂的催化动力反应体系,利用铁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和硫离子对体系反应的催化作用,通过实验条件的研究,分析了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浓度的关系,建立了双指示剂和双波长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量痕量组分的新体系方法。探索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对部分反应体系的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探索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利用铁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基橙和结晶紫褪色的指示反应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中药中痕量铁的新方法。在530nm和590nm测量体系吸光度变化,本体系适用测定铁的线性范围为0.02-0.60μg/25mL,其检出限为3.46×10-5μg/25mL,用于中药中痕量铁的测定,获得的结果较为满意。2、研究了在H3PO4溶液介质中,用亚硝酸根催化KBrO3氧化甲基绿和酸性铬兰体系,从而建立了双波长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离子的新体系。在540nm和635nm处测定甲基绿和酸性铬兰体系的吸光度值变化,亚硝酸根离子浓度线性范围是0.20-2.80μg/25mL,其检出限为6.18×10-10g/mL。这种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体系稳定、以及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水质检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3、研究了在H3PO4溶液介质中,用亚硝酸根催化KBrO3氧化吖啶红和维多利亚蓝的褪色反应体系,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在528nm和615nm测量吖啶红和维多利亚蓝体系的吸光度值变化,方法线性范围0.20-2.80μg/25mL,其检出限为2.54×10-10g/mL。在水质的检测中取得较满意结果。4、研究了痕量硫能抑制Fe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基橙和天青的反应,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间接测定痕量硫的方法。通过测定465nm和633nm下吸光度值的变化及其与硫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是0.01-3.00μg/25mL,其检出限1.80×10-10g/mL。此法应用于自来水或者废水样品中硫离子浓度的测定,结果较为满意。实验表明,利用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体系可以使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提高,选择性变好。
厉帅[5](2015)在《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锰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利用锰离子对双指示剂体系的催化作用,研究了几种双指示剂催化反应体系,建立了以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实验各反应物用量在反应最合理的临界点上,然后按照催化速率和浓度的线性关系用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来测定痕量锰,最后画出工作曲线,计算结果。实验慨况如下:1、Mn(Ⅱ)在KH2PO4─Na2HPO4(pH=5.6)介质中,碱性品红和灿烂绿被KIO4氧化褪色,通过测定544nm和624nm处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的吸光度,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Mn(Ⅱ)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实验测定锰的线性范围为0.15μg/25mL~2.1μg/25mL,检出限为4.6×10-9g/mL。本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线性范围较大,体系稳定,用于红花、艾叶、藿香等样品中痕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2、本文对双指示剂催化反应体系进行研究,利用锰离子对双指示剂体系的催化作用,更具催化反应速率与催化反应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双指示剂双波长测量痕量组分的新方法。研究了试剂用量、反应介质、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对部分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在醋酸个醋酸钠介质中,利用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甲苯胺蓝和偶氮申Ⅰ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锰的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的新方法。通过测量501nm和632nm下,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用双波长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在最佳条件下,本方法线性范围0.001000.0050μg/25mL。其检出限为7.64×10-12g/mL。本方法灵敏度高,体系稳定,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大米和面粉样品中锰的测定,结果较为满意。由研究结果可知,双波长双指示剂动力学催化体系较单波长单指示剂体系拥有更好的方法灵敏度、选择性和线性范围。双指示剂体系进一步改善了动力学分析方法。
李院[6](2015)在《氢化物发生—共振瑞利散射测定痕量锑锡》文中研究说明1绪论综述了共振瑞利散射(RRS)和氢化物发生(HG)在分析中的应用,以及硒、锑和锡的分析进展。2次亚磷酸钠还原反应-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硒在0.90 mol/L盐酸介质中,硒(Ⅳ)被次亚磷酸钠还原生成纳米硒,并在588nm处有一共振散射峰。在选定条件下,随着硒(Ⅳ)浓度的增大,生成的纳米硒增多,588nm处的共振散射峰线性增大,硒(Ⅳ)浓度在0.1-1.5mg/L范围内与ΔI588m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588nm=489.9C-9.0,检出限为12.00μg/L。3氢化物纳米反应-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痕量Sb(Ⅲ)比较了 HAuC14、AuNP-HAuC14、13--GO、I3--RAgNP-VBB 四个吸收体系,发现 I3--GO体系共振瑞利散射法检测Sb(Ⅲ),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在酸性条件下,NaBH4将还原成SbH3,用I3--GO作吸收液,I3-可以和GO发生共振能量转移,使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减弱,I3-被SbH3气体还原成I-后,使该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增强,在选定的条件下,在4.2-376.6 μg/L范围内与ΔI322nm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J 322nm=2.66C+20.30(C为Sb(Ⅲ)浓度μg/L),相关系数r为0.9986,用该方法测定水中的Sb(Ⅲ),结果令人满意。4氢化物纳米反应-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痕量Sn(Ⅱ)在酸性条件下,NaBH4将Sn(Ⅱ)还原成SnH4,用I3--GO作吸收液,I3--GO会发生共振能量转移,使GO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减弱,I3-被SnH4气体还原成I-后,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增强,且在322 nm处有一个共振瑞利散射峰,其相对强度(AI322nm)与Sn(Ⅱ)的浓度在0.05~3.5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I 322nm=116.03C+21.73(C 为 Sn(Ⅱ)浓度 mg/L),相关系数 r 为 0.9925。用 AgN03 作吸收液,Ag+被SnH4气体还原成Ag原子,Ag原子聚集生成AgNP,随着Sn(Ⅱ)含量的增加,AgNP数量增多或粒径增大,使其产生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增强,且在374 nm处有一个共振瑞利散射峰,其相对强度(AI374nm)与Sn(Ⅱ)的浓度在0.05-3.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374nm=545.33C+48.765(C为Sn(Ⅱ)浓度mg/L),相关系数r为 0.9957。
邱海鸥,郑洪涛,汤志勇[7](2014)在《岩石矿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评述了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国内在岩石矿物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进展概况。内容包括综述与会议、试样的前处理、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子光谱分析法、光度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滴定法和重量法、电化学分析法、化学物相分析及形态分析、质量控制及标准物质、标准方法等。收集文献648篇。
赵朔[8](2014)在《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重金属元素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主要原因不仅它们不能像有机物一样被微生物降解,而且易被微生物吸收转化为金属-有机化合物,毒性更大。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中的重金属正在改变人类和生物有机体的历史。环境污染的产生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因此与污染有关的疾病也明显增加。研究并建立一个正确、有效的分析方法,发现重金属元素在土壤、水体、岩石中的分布、迁移转化规律,对人类和其它生物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主要目的是研究并确定适用于土壤中砷、汞、镉、铬、铅的多种分析方法,包括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样品预处理方法,条件等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并给出了解决办法。同时给出不同的方法组合的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加标回收率等质量参数。经国家标准土壤样品验证,方法的精密度符合分析要求,结果令人满意。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测定。
李强,何家洪,李国强,宋仲容,徐强[9](2014)在《分子光谱法测定痕量铝(Ⅲ)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近年来(2004—2013)分子光谱法测定铝(Ⅲ)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普通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双波长光度法以及相关联用技术。对不同分析方法的反应介质、线性范围、检出限、实际应用对象等进行了概述,并对分子光谱法测定铝(Ⅲ)的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展望:开发新型显色剂与环保荧光试剂,提高方法的特异选择性,缩短分析时间;引入电子计算机等人工智能系统,对信号处理、方法校正、实验设计等进行优化;加强与高效分离、富集检测技术联用,以减少测定干扰,实现对痕量铝(Ⅲ)的准确测定。
赵诗静[10](2014)在《顺序注射光度分析联用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钒的研究》文中提出金属元素的分析在药学、医学、食品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工、地质、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铁、钒、锌、铜等金属离子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作用,但当其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会产生毒害作用;铅、铬、汞、砷等一些金属离子对人体有毒性作用,这些离子化合物不仅毒性较高,而且还会在各种有机体中积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钒是一种微量元素,被列为抗癌元素之一。目前国内外一些关于微量钒的测定方法中,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繁琐,分析成本较高,限制了分析方法的普及和应用。而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廉价、操作简单、易于普及等优点,对分析测定微量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中,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因其检测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特点,已成为测定痕量金属元素具有吸引力的方法之一。本文将顺序注射技术与光度分析联用,考察了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体系,用于环境水样中钒的测定。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金属元素钒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与元素钒有关的疾病。还对痕量钒的测定方法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此外,还对本实验选题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论文的第二章研究了顺序注射技术与光度分析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钒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在常温下,酸性介质中,钒(V)与二甲酚橙指示剂生成的螯合物,其在530 nm波长处产生最大吸收,钒(V)的含量与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光度分析法测定钒(V)含量的新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对影响测定灵敏度的物理参数和化学参数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5-20.00μg/mL,检出限(3σ/K)为0.11 μg/mL,对3μg/mLV( V)标准连续11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4%。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钒(V)的测定,回收率在80.4%-108.6%之间。论文的第三章论述了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和顺序注射分析联用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钒的方法。该实验基于在一定浓度的硫酸介质中和室温条件下,四价钒(Ⅳ)能够催化溴酸钾氧化二甲酚橙的反应。实验表明,加入催化剂钒(Ⅳ)后,二甲酚橙的最大吸收明显降低。而吸光度的降低与钒(Ⅳ)的含量存在线性响应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与顺序注射联用技术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并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的因素。该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5-50 ng/mL,检出限为0.4 ng/mL,对10 ng/mL V(Ⅳ)标准连续11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8%,分析频率为30样/h。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水样中痕量钒(Ⅳ)的测定,回收率在91.0%-107.8%之间。论文的第四章对顺序注射和光度联用技术的实验内容进行了的总结。
二、近十年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十年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三苯甲烷类染料衍生物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和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三苯甲烷类染料概述 |
1.1.1 三苯甲烷类染料 |
1.1.2 三苯甲烷类染料的分析应用 |
1.2 荧光分析法检测分析概述及分析应用 |
1.3 共振瑞利散射检测法概括 |
1.3.1 共振瑞利散射检测法原理 |
1.3.2 共振瑞利散射检测法测定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衍生物动力学荧光法测定钼(Ⅵ)离子 |
2.1 RDB-HH的合成及动力学荧光法测定钼(Ⅵ)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方法的选择性 |
2.1.4 荧光淬灭与温度的关系 |
2.2 SRDBS的合成及动力学荧光法测定钼(Ⅵ)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方法的选择性 |
2.2.4 荧光淬灭与温度的关系 |
2.3 本章实验结果对比 |
2.4 样品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3 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衍生物动力学荧光法测定钛(Ⅳ) |
3.1 RDB-HH动力学荧光法测定钛(Ⅳ) |
3.1.1 实验部分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3 方法的选择性 |
3.1.4 荧光淬灭与温度的关系 |
3.2 SSRD的合成及动力学荧光法测定钛(Ⅳ)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方法的选择性 |
3.2.4 荧光淬灭与温度的关系 |
3.3 本章实验结果对比 |
3.4 样品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新检测方法的应用——检测无机痕量钴(Ⅱ)、铅(Ⅱ)离子 |
4.1 过氧化氢氧化桑色素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钴(Ⅱ) |
4.1.1 实验部分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3 方法的选择性 |
4.1.4 样品分析 |
4.2 铅-二甲酚橙-结晶紫体系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铅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3 机理探讨 |
4.2.4 方法的选择性 |
4.2.5 样品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水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光谱法 |
1.1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1.2 流动注射光度法 |
1.3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
1.4 荧光光度法 |
1.5 共振散射光谱法 |
2 色谱法 |
2.1 离子色谱法 |
2.2 液相色谱法 |
3 原子吸收法 |
3.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3.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4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法 |
5 联用技术 |
6 结束语 |
(4)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量痕量离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动力学分析法概述及其特点 |
1.2 动力学分析法分类 |
1.3 痕量离子测定的研究概况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双波长催化动力学法测定中药材中痕量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实验步骤 |
2.4 样品的测定 |
2.5 结论 |
第三章 双波长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样品测定 |
3.5 结论 |
第四章 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样品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间接测量水中痕量硫离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样品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小结 |
6.1 实验方法小结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5)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动力学分析法简述及分类 |
1.2 催化动力学法 |
1.3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的主要发展、研究趋势 |
1.4 双指示剂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概述 |
1.5 痕量锰的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几种中药中的痕量锰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动力学关系的确定 |
2.5 结论 |
第三章 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5 实验分析结果 |
第四章 小结 |
4.1 方法小结 |
4.2 存在的问题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氢化物发生—共振瑞利散射测定痕量锑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分析 |
1.1.1 光的散射 |
1.1.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概况 |
1.1.3 RRS在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
1.1.4 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分析 |
1.2 氢化物发生及其在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
1.2.1 氢化物发生-分子光谱分析 |
1.2.2 氢化物发生-RRS分析法 |
1.3 硒分析进展 |
1.3.1 硒的特性 |
1.3.2 硒的分析方法概况 |
1.3.3 硒的氢化物分子光谱分析进展 |
1.4 锑分析进展 |
1.4.1 锑的特性 |
1.4.2 锑的分析方法概况 |
1.4.3 锑的氢化物发生-分子光谱分析进展 |
1.5 锡分析进展 |
1.5.1 锡的特性 |
1.5.2 锡的分析方法概况 |
1.5.3 锡的氢化物发生-分子光谱分析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的共作内容 |
1.7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2 次亚磷酸钠还原反应-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硒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2.3.3 定量分析条件的优化 |
2.3.4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5 工作曲线 |
2.3.6 样品分析 |
2.4 结语 |
参考文献 |
3 氢化物纳米反应-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痕量Sb(Ⅲ)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原理分析 |
3.3.2 光谱 |
3.3.3 扫描电镜 |
3.3.4 激光散射 |
3.3.5 分析条件优化 |
3.3.6 工作曲线 |
3.3.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8 样品分析 |
3.4 结语 |
参考文献 |
4 氢化物纳米反应-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痕量Sn(Ⅱ)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原理 |
4.3.2 光谱 |
4.3.3 透射电镜 |
4.3.4 能谱 |
4.3.5 分析条件优化 |
4.3.6 工作曲线 |
4.3.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4.3.8 样品分析 |
4.4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岩石矿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综述与会议 |
2 试样的前处理 |
3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4 原子光谱分析法 |
5 光度法 |
6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
7 滴定法与重量法 |
8 电化学分析法 |
9 物相分析及形态分析 |
1 0 质量控制及标准物质、标准方法 |
(8)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1 试样预处理方法 |
1.2.2 光度分析法 |
1.2.3 电化学法 |
1.2.4 色谱法 |
1.2.5 原子光谱法 |
1.2.6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1.2.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1.2.8 重金属形态分析 |
1.2.9 小结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汞量、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分析步骤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结论 |
第三章 砷量、镉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分析步骤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结论 |
第四章 铬量、镉量、铅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分析步骤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结论 |
第五章 铬量、铅量的测定-X 射线荧光光谱法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1.2 分析步骤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分子光谱法测定痕量铝(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
2 普通光度法 |
2.1 荧光酮类 |
2.2 铬天青S |
2.3 8-羟基喹啉 |
3 荧光光度法 |
4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
5 联用技术应用 |
6 结语 |
(10)顺序注射光度分析联用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钒的性质 |
1.3 钒的来源 |
1.3.1 大气中的钒 |
1.3.2 土壤和水中的钒 |
1.3.3 生物体和植物中的钒 |
1.4 钒的生物学作用 |
1.4.1 钒在动物和人体的代谢 |
1.4.2 钒对动物和人体的作用 |
1.5 钒与疾病 |
1.5.1 缺钒引起的疾病 |
1.5.2 钒中毒 |
1.5.3 与钒有关的疾病 |
1.6 钒的测定方法 |
1.6.1 原子光谱分析方法 |
1.6.2 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 |
1.6.3 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
1.6.4 电化学分析法 |
1.6.5 其他方法 |
1.7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顺序注射光度分析联用技术测定钒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装置 |
2.2.2 试剂及溶液配制 |
2.2.3 实验原理 |
2.2.4 实验流路以及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参数优化 |
2.3.2 干扰实验 |
2.3.3 最佳实验参数 |
2.4 分析性能 |
2.4.1 线性响应范围 |
2.4.2 方法的精密度 |
2.4.3 方法的检出限 |
2.4.4 分析性能总结 |
2.5 实际样品测定 |
2.5.1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2.5.2 实际样品测定 |
2.6 实验小结 |
第3章 KBrO_3-XO体系顺序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钒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 |
3.2.2 试剂及溶液配制 |
3.2.3 实验原理 |
3.2.4 实验流路及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参数优化 |
3.3.2 最佳实验条件 |
3.3.3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4 分析性能 |
3.4.1 线性响应范围 |
3.4.2 方法的精密度 |
3.4.3 方法的检出限 |
3.4.4 分析性能总结 |
3.5 反应机理 |
3.6 实际水样测定 |
3.6.1 水样前处理 |
3.6.2 样品测定 |
3.7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四、近十年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三苯甲烷类染料衍生物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和检测[D]. 张萌.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钒(Ⅴ)的研究进展[J]. 沈淑君.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3]水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霍瑞娜,古德宁,马红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1)
- [4]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量痕量离子的研究[D]. 陈倩. 淮北师范大学, 2015(09)
- [5]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锰的研究[D]. 厉帅. 淮北师范大学, 2015(09)
- [6]氢化物发生—共振瑞利散射测定痕量锑锡[D]. 李院. 广西师范大学, 2015(12)
- [7]岩石矿物分析[J]. 邱海鸥,郑洪涛,汤志勇. 分析试验室, 2014(11)
- [8]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研究[D]. 赵朔. 吉林大学, 2014(03)
- [9]分子光谱法测定痕量铝(Ⅲ)的研究进展[J]. 李强,何家洪,李国强,宋仲容,徐强. 冶金分析, 2014(07)
- [10]顺序注射光度分析联用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钒的研究[D]. 赵诗静. 东北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