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性配合物模板剂对磷酸锌骨架的手性传递(论文文献综述)
吴烽[1](2020)在《过渡金属催化炔酮环化产生苯并邻亚甲基苯醌的方法学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在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中的广泛应用,邻亚甲基苯醌(o-QM)中间体受了到有机化学家的关注。然而,对于邻亚甲基苯醌的其他亚种,苯并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o-NQM,o-PQM),由于缺少获得这类中间体的便捷途径,对其反应性质的探索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还较少见于报道。以往获得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的方法需要制备苄位带有活泼离去基团的前体。但是对于苯并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而言,对应的前体难以制备,目前文献中报道的方法底物范围都非常局限。因此,发展简单便捷地获得苯并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o-NQM,o-PQM)的方法学,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展邻亚甲基苯醌化学的应用范围,还能够更高效地构建含氧的稠环芳烃化合物。基于本课题组在邻苯碳醌化学和贫电子炔烃转化研究的基础,本论文发展了利用过渡金属催化炔酮发生环化反应获得苯并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o-NQM,o-PQM)的方法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通过银催化邻烯基苯基炔酮环化产生邻亚甲基萘醌中间体(o-NQM)并与苯乙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制备萘并2H吡喃化合物。该反应条件简单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无需使用大大过量的苯乙烯抑制副反应,能够以较高的非对映选择性制备一系列萘并2H吡喃酮化合物。所得的萘并2H吡喃在碳酸银的氧化下可以转化为具有可调光学性质的萘并吡喃盐化合物。这类高光学活性的萘并吡喃盐化合物在光化学和染料化学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2)发展了银催化邻烯基苯基炔酮产生邻亚甲基萘醌中间体(o-NQM)并被富电子芳基化合物和α-亚甲基酮作为亲核试剂捕捉发生1,4-加成反应的方法学,以中等到优秀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三芳基甲烷化合物和萘并吡喃化合物。同时,在没有亲核试剂捕捉的情况下,邻亚甲基萘醌中间体发生自身的二聚反应,以较高的产率生成了螺环萘并吡喃产物。反应中所产生的不稳定的邻亚甲基萘醌中间体可以通过与苯硼酸反应得到储存,并在Leiws酸催化下重新得到邻亚甲基萘醌中间体以进行其他转化。(3)基于上述银催化产生邻亚甲基萘醌中间体(o-NQM)的方法学,我们在分子内引入硅基保护的芴醇取代基,通过邻亚甲基萘醌中间体的半频哪醇重排反应高效地构建了一系列非对称半保护联芳基二酚化合物,通过一步反应构建了两个新的芳环并在芳环上分别引入了游离的酚羟基和硅基保护的酚羟基。该反应具有很高的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所得到的非对称半保护联芳基二酚可以方便地进行衍生化和后续转化,为合成带有联芳基骨架的天然产物和联芳基配体提供了新方法。(4)通过调控反应的催化模式,我们实现了邻芳基苯基炔酮的选择性分子内氢芳基化反应。当以ZnI2为催化剂时,通过碘负离子的加成/消除机理,实现了炔酮分子内形式上的α加成反应,得到邻亚甲基菲醌中间体(o-PQM)并被苯乙烯捕捉发生Diels-Alder反应,以较高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一系列菲并2H吡喃化合物。当以IPrAuCl/AgSbF6作为催化剂时,邻芳基苯基炔酮选择性地发生β氢芳基化,实现了苯并环庚三烯酮化合物的高效合成。(5)另外,基于我们课题组在氧鎓化学和杂原子亲核试剂对炔烃加成反应的研究基础,我们发展了烯炔酰胺化合物在Au(I)催化下发生分子内环化/1,3-Ts迁移反应用于合成带有磺酰基的全取代吡咯的工作。当反应体系中没有氧化剂存在时,所得中间体通过1,3-氢迁移过程芳构化得到了甲基取代的磺酰基吡咯化合物;当在反应中加入DDQ作为氧化剂时,1,3-氢迁移过程将被阻断并生成氮杂亚甲基环戊二烯正离子中间体,最终被体系中的MeOH和AcOH捕捉,随后经过进一步的氧化得到甲酰基取代的磺酰基吡咯化合物。这个工作为合成含有磺酰基取代的吡咯化合物提供了有用的方法学,有希望在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的合成中发挥作用。
朱磊[2](2020)在《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人们对于催化官能团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在不饱和键加成反应在发展中不断地有新的转化方式和选择性涌现而出。因此高效、高选择性的不饱和键加成反应的发展仍将是有机合成化学中重点研究领域。催化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的核心研究内容是不饱和键的活化策略与选择性控制。理解催化剂对底物的活化机制,揭示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选择性来源及控制策略,将会对不饱和键加成反应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借助理论计算化学的独特优势,本学术论文主要围绕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调控策略展开研究。运用不同的调控策略对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催化活性及选择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调控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活性,同时控制反应的化学选择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氧化还原策略调控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活性实现CO2中C=O键多样性转化。运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过渡金属催化CO2转化反应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我们构建了CO2参与的不饱和键加成反应催化循化,并阐明了反应中化学选择性的来源。通过理论计算研究对CO2性质及转化机制的理解,对CO2转化催化体系进行相应地优化与设计。在这一系列研究中,基于理论计算的指导通过调节催化体系中氧化还原条件对催化反应活性进行调控,实现了CO2多样性转化。分别在氧化性和还原性条件下将CO2作为-COO-骨架和羟甲基骨架引入到有机化合物中。特别地,我们还使用CO2作为氧化剂,并且通过催化作用实现无需添加CO的O-H/C-H氧化插羰偶联。这些通过氧化还原调控催化反应活性的策略也为以后CO2转化反应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2.通过配体效应调控策略实现了惰性喹啉底物的催化加氢。我们对锰催化酰胺氢化反应中活性中间体锰氢物种进行了表征与监测,并通过理论计算对具体反应路径进行了详细研究。综合实验与计算的研究结果表明,NNP骨架的多齿配体在与锰催化剂配位时能够提供更强的给电子效应,从而增强Mn-H活性物种在氢转移过程中的亲核性能。并且由于NNP配体中平面型咪唑基团的引入,使得在氢转移过程中的空间位阻大大减少,从而进一步增强锰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随后我们使用NNP配体的锰催化剂实现了惰性喹啉底物的催化加氢。这些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配体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来对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催化活性进行调控。并且对于锰催化不饱和键加氢反应中,我们总结的配体效应调控策略对含不同不饱和键底物(C=O键或C=N键)都是普遍适用的。因此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配体效应调控策略能为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新型催化剂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3.双功能催化策略调控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活性剂选择性。我们对三类双功能催化剂在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双功能催化能实现体系中双组份的协同活化,提升相应不饱和键加成反应的活性。并且使用双功能催化剂将两个组分结合在一起能抵消分子间反应的熵损,进一步提升反应活性。此外,我们还对双功能催化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立体选择性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预测的反应立体选择性与实验观测结果一致,并且探明了反应中立体选择性控制因素。基于对双功能催化机制的理解,我们通过理论计算对相应的双功能催化剂进行了优化与设计,实现了一类双功能催化剂对不同对映异构体的多样性合成。通过了这一系列的研究,加深了对双功能有机分子催化体系的理解。随着双功能催化体系的发展,这些研究结果对双功能催化策略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于越[3](2019)在《杂原子掺杂磷酸铝分子筛及二维层状磷酸铝的合成与相关性质研究》文中提出分子筛作为无机多孔晶体材料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因其优异的催化和吸附分离性能,在石油化工和环境等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继传统分子筛之后,结构多样的磷酸铝分子筛不断被开发出来。特别是杂原子的引入,常常赋予骨架以优异的催化及分离等性能。其中,同晶取代杂原子掺杂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制备方式,不仅避免了杂原子自身对分子筛孔道占据而引起的吸附量下降,也同时带来了骨架外质子而影响了孔道内氢键的构成。随着磷酸铝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开放骨架磷酸铝材料被合成出来,其中包括三维开放骨架结构、二维层状结构和一维链状结构。在低维磷酸铝化合物的结构中,有机物种、平衡骨架电荷的质子及结晶水的存在为这类材料提供了高效的质子传输通道,因此赋予其优异的质子传导性能。本论文以磷酸铝分子筛及二维层状磷酸铝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吸附分离与质子传导性能展开研究,特别是研究了金属杂原子取代对于这两种性质的影响,从而为磷酸铝分子筛及二维层状磷酸铝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N,N,N’,N’-四甲基-1,6-己二胺为结构导向剂,在水热条件下通过同晶取代的方式分别在骨架中引入Mg或Co杂原子,合成了系列具有ERI拓扑结构的磷酸铝分子筛,并与同构的纯磷酸铝分子筛相比较,研究了杂原子掺杂对其二氧化碳吸附与分离性能的影响。其中,Co APO-ERI在273 K与1 bar条件下展现出了高达57.3cm3g-1的吸附量。计算表明,杂原子的引入导致了吸附焓的提高进而影响了样品的吸附量。此外,CO2/CH4、CO2/N2分离比与模拟Breakthrough实验同时证明了杂原子取代可以提高磷酸铝分子筛的二氧化碳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同晶取代杂原子掺杂是提高磷酸铝分子筛二氧化碳吸附与分离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2.基于咪唑类分子良好的电荷转移性能,以1,2-二甲基咪唑作为结构导向剂合成了高电导率的AFI结构的磷酸铝分子筛,并通过同晶取代引入杂原子制备Mg APO-AFI,使电导率提升至原材料的4倍。Mg APO-AFI在分子筛材料中展现出优异的电导性能,在98%湿气与368K条件下的电导率高达2.55×10-3Scm-1。结果表明,杂原子的引入为结构质子传导通路引入了高活性的质子,通过增加载子数量的方式增加了电导率;并通过减少样品电导通路中跳跃位点间距离的方式降低了材料的电导活化能。3.以咪唑分子为结构导向剂,在溶剂热体系下合成了系列同构的具有LAU拓扑结构的磷酸铝分子筛MAPO-LAU(M=Mn,Co,Zn),并在相同杂原子掺杂量的前提下,系统地研究了掺杂原子种类对质子传导性能的影响。其中,在98%湿气条件下,Zn APO-LAU在室温298K下的电导率达6.1×10-4Scm-1,在323K下高达1.05×10-3Scm-1。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在掺杂量相同时,Zn APO-LAU的电导率的高于Co APO-LAU和Mn APO-LAU。4.以咪唑分子为结构导向剂,在溶剂热体系下合成了二维层状磷酸铝材料[N2C3H5]2[Al3P4O16H]。其具有优异的电导性能,在98%湿气与298 K室温条件下达3.3×10-4Scm-1,368K时达1.76×10-3Scm-1。此外,样品在高温湿气环境中可保持较高的稳定性。5.以具有单一手性的结构导向剂R-(+)-α-甲基苄胺与S-(-)-α-甲基苄胺分别合成了具有镜像对称结构的二维层状磷酸铝[R-C8H12N]8[H2O]2·[Al8P12O48H4]与[S-C8H12N]8[H2O]2·[Al8P12O48H4](命名为AlPO-CJ72-R与AlPO-CJ72-S)。这是首例报道的光谱纯开放骨架化合物。结构中的有机分子通过手性氢键链影响了无机骨架中AlO4与PO3(=O)或PO2(=O)(OH)四面体的连接方式,并将手性传递于骨架中。鉴于结构中存在的丰富的氢键链,Al PO-CJ72在98%湿气与363K条件下呈现出高达3.01×10-3Scm-1的电导率。
刘玉双[4](2017)在《无机—有机杂化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光致变色材料能够在光照或加热下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其在可逆的光学开关、大容量数据存储、显示器制造、太阳能转换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构筑无机-有机杂化光致变色的晶态材料已成为材料化学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构筑无机-有机杂化晶态光致变色材料为研究目标,并通过以下两方面展开进行:(1)借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晶体工程学方法将多酸与紫精衍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组装成无机-有机杂化晶态材料,将两种前驱体的特异性能结合在一起,制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得到具有多种开关功能的智能光敏材料。(2)将电子受体(D)引入到金属-电子给体(A)的MOF框架中得到良好的光致变色材料。通过使用非光敏的普通有机分子来探索新的光致变色的材料,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及分析。本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将多酸和具有光致变色功能分子紫精衍生物组装在一起,合成出多功能的光敏材料1,能够展现出可逆的光致变色、光致发光、光伏活性,并可以通过紫外光来调控这些性质。而且,化合物1能够展现出稳定的电荷分离的状态,在暗处至少稳定存在一个月并保持结构的不变。化合物1作为多功能的可控的光敏材料,有潜力应用于光学开关、可逆的记忆设备、太阳能转化材料或其他光学材料。2.通过将(CH3)2NH2+离子引入到MOF框架中构筑成一个电子转移型的具有光敏性的主客体超分子{[(CH3)2NH2]2[Zn3(BTC)2]}n(2)。化合物2中并没有使用光致变色的配体却能够展现出可逆的光致变色的性质,是由于光诱导电子从富电子的阴离子框架转移到缺电子的客体阳离子上导致的。除此之外,化合物2是一个光调控荧光开关。因为原材料是无毒无害的,因此化合物2相比于已存在的光致变色材料更加廉价以及对身体健康是无害的。
王志秀[5](2017)在《离子热法合成铁掺杂的开放骨架化合物及其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无机开放骨架化合物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气体的吸附、分离与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合成新型开放骨架化合物成为多孔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亚)磷酸盐开放骨架微孔材料因其骨架组成的丰富性、拓扑学结构的多样性和优异性,近些年来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随着合成技术的进步,(亚)磷酸盐开放骨架化合物的骨架元素已经从主族元素拓展到过渡金属元素,研究过渡金属掺杂的开放骨架材料的合成与性质以及应用成为研究热点。离子液体是一种以阴阳离子配伍形式存在的离子型化合物,在离子热合成体系中,其不仅可以作为溶剂,还可以作为无机材料的模板剂和前驱体。与传统的水热/溶剂热合成方法相比,离子热合成方法具有低熔点、高沸点、可循环利用等优点。本论文利用离子热合成方法在铁掺杂开放骨架亚磷酸盐、磷酸-草酸盐等领域进行了合成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在离子液体溴代1-甲基-3-乙基咪唑[Emim]Br体系中,合成出一例具有十二元环孔道结构的开放骨架亚磷酸铁化合物Fe5п(NH4)2(HPO3)6,并通过高通量的方法调变铁磷比、温度、时间以及离子液体种类和用量的之间关系,摸索出相同原料下三种不同晶体的晶化区域图。三种不同的晶体是通过离子热法合成出来的,根据结构分析显示离子液体在合成中起到了溶剂和模板剂的双重作用。2.以离子液体溴代1-甲基-3-乙基咪唑[Emim]Br为溶剂,L-组氨酸为模板剂,合成出了一例新型磷酸-草酸铁开放骨架化合物[C6H9N3O2]Fe(H2PO4)2(C2O4)0.5(JU-109),该化合物结晶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四元环次级结构单元(SBU)经草酸根连接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在ab平面上,该一维链状结构经由四配位的[H2PO4]连接形成无限延伸的二维层状结构,组氨酸分子坐落在层间起着支撑骨架的作用。粉末样品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在高温区表现为反铁磁相互作用,在低温区(低于30K)表现为铁磁性。
朱靖然[6](2015)在《新型层状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文中指出开放骨架磷酸铝化合物是无机微孔材料家族中重要的一族,在催化、分离、吸附、电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从1982年美国U. C. C.公司首次合成这类材料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大量具有化学计量比多样、骨架结构丰富的磷酸铝化合物相继被人们开发出来。根据Al/P的化学计量比,这类化合物可分为1:1,1:2,1:3,2:3,3:4,4:5,6:7,12:13,13:18等多样组成计量比的化合物;根据结构的特点,这些化合物可分为零维簇状、一维链状、二维层状和三维开放骨架结构化合物。其中二维层状磷酸铝化合物不仅展示出丰富的结构类型,而且由于层状磷酸铝骨架中广泛存在的P—OH和P=O端基结构,使得该类材料可通过进一步修饰形成三维结构材料。层状磷酸铝材料良好的亲水性以及骨架中丰富的氢键使得其在质子传导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将杂原子尤其是过渡金属原子引入到层状磷酸铝体系,不仅可以使这类材料具有Br nsted酸性位点和催化活性中心,而且可以开拓出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新方法;此外,具有手性结构的无机微孔化合物在手性分离、不对称催化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但如何制备具有手性无机骨架结构的化合物则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难点。本论文中,我们以层状磷酸铝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出多种具有新颖的层状结构的磷酸铝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表征,同时对这类材料在质子传导、共模板效应和光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N, N-二甲基苄胺为模板剂,在三缩四乙二醇-水体系下通过溶剂热的方法,成功合成出具有新型二维层状结构的磷酸铝化合物,命名为AlPO-CJ70,化学式为[C9H14N]8[H2O]4·[Al8P12O48H4]。其骨架由AlO4四面体和PO4四面体交替连接形成新颖的4×6×8网层结构。其中T(Al或P)原子配位方式为AlO4b,PO3bO1t和PO2bO2t(b:桥连,t:端基)。AlPO-CJ70沿[100]方向有八元环直孔道,无机骨架由Al2P3O123-层以AAAA方式堆积而成,质子化的N, N-二甲基苄胺模板剂位于层之间平衡骨架的负电荷。AlPO-CJ70骨架中部分Al原子可被Co、Fe、Zn、Mn及Mg等元素取代。Fe掺杂的AlPO-CJ70样品经磁性研究表明其骨架中的Fe之间呈现反铁磁相互作用。通过质子传导研究发现,AlPO-CJ70拥有比常见硅铝酸盐分子筛更好的质子传导能力,其交流质子传导率在25℃时为4.20×10-4S·cm-1,在80℃时增加到9.25×10-4S·cm-1。AlPO-CJ70粉末压片样品在浸入水中时,质子在样品中的传递途径遵循Grotthuss-like机理。2.以二乙胺和1,2-丙二胺为模板剂,在三缩四乙二醇-水体系下利用共模板法合成了CoAlPO-CJ71a和AlPO-CJ71b两种二维层状磷酸铝化合物。前者的化学式为[C4H11N]0.77[C4H12N]0.23[C3H12N2]2[H3O]2·[Co0.23Al5.77P8O32],后者的化学式为[C4H12N]3[C3H12N2]2[H3O]5·[Al12P16O64],Al(Al+Co)/P均为3/4。在该体系下,详细研究了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规律,考察了杂原子的取代效应及单一模板剂与共模板剂的模板效应。利用理论计算进一步验证了共模板效应在该体系中对磷酸铝化合物骨架的形成决定作用。3.以(R)-(+)-α-甲基苄胺和(S)-(-)-α-甲基苄胺为手性模板剂,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出无机骨架彼此镜像对称的层状磷酸铝化合物AlPO-CJ72-R和AlPO-CJ72-S,其化学式均为[C8H12N]8[H2O]2·[Al8P12O48H4]。两者的无机骨架部分均由4×6网层结构组成,[4.62]结构单元沿c方向形成长链,链与链之间以六元环相连。对该化合物的骨架结构进行详细研究发现,AlPO-CJ72-R和AlPO-CJ72-S无机骨架中的P=O端氧原子与质子化的模板剂之间形成手性氢键链,并通过P=O双键与无机骨架相互连接,在合成过程中通过自组装方法将模板剂的手性传递给无机骨架部分,形成了内消旋的螺旋链状结构和手性无机骨架。
韩义德[7](2012)在《以金属配合物为模板的无机开放骨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指出以分子筛为代表的无机开放骨架化合物由于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和独特的性能,在催化、吸附、分离和离子交换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除此之外,在电学、磁学、化学传感以及医学方面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新型的无机开放骨架化合物一直是多孔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合成新型无机开放骨架化合物的过程中引入结构导向剂是必要的。传统的结构导向剂包括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有机胺类、季铵盐(碱)、金属配合物、氟离子等。其中金属配合物作为结构导向剂,由于具有刚性、特殊的空间构象(如手性)、大量的氢键位点等特点,成为合成化学中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钴(镍)胺配合物为结构导向剂,利用水热/溶剂热的合成方法开展了锗酸镓分子筛、金属氟化物复合物及磷酸盐等开放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外消旋的乙二胺合镍配合物为模板剂,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地合成出具有新型分子筛结构的锗酸镓[Ni(en)3][[Ga2Ge4O12](GaGeO-CJ63)。GaGeO-CJ63是由TO4(T=Ge,Ga)四面体之间通过共享顶点形成三维四连接的骨架。其结构完全由三元环构成,沿三个方向上存在交叉的10-元环孔道。在目前已知分子筛结构中,GaGeO-CJ63的骨架密度是第三低的。在该化合物中存在着两种笼:一种为非手性笼、一种为手性笼。手性笼是由外消旋的Ni(en)32+导向生成的。GaGeO-CJ63锗酸镓被国际分子筛协会命名为JST。2.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地原位合成出以1,2-丙二胺合镍配合物为模板剂,具有新型分子筛结构的锗酸镓GaGeO-CJ64。其结构是由单六元环和双六元环通过spiro-5结构单元连接构成三维四连接骨架。GaGeO-CJ64是第一例具有11-元环交叉孔道的分子筛结构。该化合物具有较低的骨架密度,其无机骨架结构中含有一个新颖的空旷的笼[312·43·62·116]。3.成功地合成出两种金属配合物与氟化锆的复合物[Co(en)3]2(Zr2F12)(ZrF6H2O)·H2O和[Co(en)3](Zr2F11H2O),并对其结构及光电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复合物均在紫外区显现出光电效应,响应信号位置与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钴胺配合物阳离子的一个吸收峰位置相一致。这种特殊的光电现象归因于钴胺配合物阳离子与氟化锆阴离子簇之间发生的协同作用。4.在水热条件下,以六氨合钴配合物阳离子为模板剂,合成出一个新颖的双层状磷酸锌[Co(NH3)6]3[Zn8(HPO4)8(PO4)2](PO4)(ZnPO-CJ68)。该化合物沿三个方向上具有交叉的八元环孔穴,客体Co(NH3)63+阳离子不仅存在于层间而且也存在于层内,且Co(NH3)63+阳离子的构型与层内的86孔穴的构型完美匹配,起到了真正模板的作用。5.在溶剂热条件下,采用[d,l-Co(en)3]3+配合物阳离子作为模板剂,合成出一维链状磷酸锌[Co(en)3][Zn2(H2PO4)(HPO4)2Cl2],它是由无限的阴离子链[Zn2(H2PO4)(HPO4)2Cl2]n3-构成。该化合物含有由HPO4和ZnO3Cl构成的四元环,据我们所知,以磷氧四面体连接两个相邻四元环构成的链的连接方式在磷酸锌中是少见的。同时,以二乙烯三胺合钴配合物阳离子为模板剂,成功地合成出二维层状磷酸铝Co(dien)2Al3(PO4)4(AlPO-CJ54)。该化合物的铝氧四面体和磷氧四面体严格排列交替连接形成Z字形链,链与链之间连接起来构成阴离子Al3(PO4)43-的二维层,该层含有四元环和八元环,无序的模板剂存在于层间。6.在溶剂热条件下,以二乙烯三胺合镍配合物为模板剂,成功地合成出具有CHA分子筛结构类型的过渡金属掺杂磷酸铝微孔化合物MAPO-CHA(M=Zn,Mg)。其无机骨架结构是由铝(锌、镁)氧四面体和磷氧四面体严格交替排列连接成三维结构,其沿三个方向具有三维8-元环交叉孔道。二乙烯三胺合镍配合物阳离子位于cha笼中,起到平衡骨架负电荷和填充的作用。
田涛[8](2011)在《以手性二胺(铵)为结构导向剂的开放骨架金属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文中指出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手性二胺(铵)分子,以手性二胺(铵)和2-甲基-1,5-戊二胺为结构导向剂,开展了开放骨架金属磷酸盐的水热合成研究,发现了水热晶化过程中的原位对映体拆分现象。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L-脯氨酸为原料,合成了四个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二胺(铵)分子,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AlPO4-5、AlPO4-15以及具有CHA结构的微孔磷酸铝化合物,客体分子在AlPO4-5的孔道中保持了完整性和单一手性。2.以2-甲基-1,5-戊二胺(MPMD)为结构导向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了阴离子开放骨架磷酸铝化合物[Al4P5O19(OH)]·[C6H18N2](AlPO-MPMD)。该化合物与化合物AlPO-HDA和AlPO-PDA具有相同的骨架拓扑结构,其骨架结构由Al-O多面体(包括AlO4四面体和AlO5三角双锥)与PO4四面体严格交替连接构成,所形成的三维开放骨架在[010]方向上有一个12元环孔道,在[100]方向上存在一个8元环孔道。结构导向剂分子2-甲基-1,5-戊二胺位于12元环孔道中。通过单晶结构解析、固体13C核磁共振、振动圆二色光谱、比旋光度测试、理论计算等方法,对2-甲基-1,5-戊二胺在孔道中的构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水热晶化过程中,2-甲基-1,5-戊二胺分子的S构型较多地进入了AlPO-MPMD的12元环孔道中,表现出了手性对映体分子的原位手性拆分现象。这表明即使在较高的温度下,由于孔道的限制作用,已经进入骨架的手性分子也没有发生手性反转。3.以2-甲基-1,5-戊二胺(MPMD)为结构导向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了开放骨架磷酸镓化合物[Ga8P8O32F5.5]·[C6H18N2]2·[H3O+]1.5 (GaPO-MPMD),该化合物与ULM-5具有相同的三维开放骨架结构。其无机骨架由PO4四面体、HPO4四面体、GaO4F三角双锥和GaO4F2八面体连接而成,在[100]方向有一个16元环的直孔道。质子化的结构导向剂分子位于16元环孔道中,其中一个为S构型,另外一个表现为两个结构导向剂分子的首尾叠加。通过单晶结构解析、振动圆二色光谱、理论计算等方法,对模板剂分子2-甲基-1,5-戊二胺在结构中的构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aPO-MPMD在水热晶化过程中出现了手性对映体分子的原位手性拆分现象,2-甲基-1,5-戊二胺分子的S构型较多地进入了无机化合物骨架。4.在溶剂热体系下,以2-甲基-1,5-戊二胺为结构导向剂合成了一个具有Al/P比为3/4的层状磷酸铝,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其结构。它具有4×6×8元环的层状拓扑结构,并以AAAA堆积方式堆积。模板剂MPMD分子在层间无序排列,在振动圆二色谱测试中没有显示光学活性。
乔健[9](2011)在《新型开放骨架结构亚磷酸锌和亚磷酸铁晶体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放骨架材料是由主体骨架(无机或无机-有机杂化)与客体分子构成的晶体类孔材料,而最早的开放骨架材料是矿物学家Cronstedt在1756年发现并命名为“沸石”的矿物Stilbite。数百年来,经过数辈无机合成化学家的努力,开放骨架材料已逐步发展为涵盖硅(铝)酸盐、磷基酸盐、锗(硅)酸盐、砷酸盐、亚硒酸盐、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金属有机多面体(MOP)、共价有机骨架化合物(COF)等数十个次级学术领域,而其结构与应用化学也在这数个世纪里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例如合成手性及螺旋骨架结构用以支持不对称催化反应、拆分LD型有机以及生物小分子;用于组装功能化材料、进行光化学、电化学反应的特定骨架结构;制备适于有机以及生物大分子反应、主客体分离(气相、液相等)反应的超大孔道结构等等。十余年来,使用假四面体构型的[HPO3]2-基团代替四面体构型的[PO4]3-基团开发出的开放骨架金属亚磷酸盐,因其新颖的骨架结构以及独特的物化性能备受各国科研人员的关注,一些具有特殊结构(超大孔道、特殊笼腔、手性及螺旋特征等)与新颖性质(磁性、光致发光、光电效应、转晶等)开放骨架金属亚磷酸盐的相继报道更是吸引了大量无机合成化学家的眼球。迄今为止,已有百余种结构新颖、组成丰富的开放骨架金属亚磷酸盐在水热、溶剂热、离子热以及熔融体系中制备出来。而在开放骨架金属亚磷酸盐这个大家庭中,结构已达六十余种的开放骨架亚磷酸锌无疑所受关注度是最高的,但是目前手性及螺旋开放骨架亚磷酸锌在合成体系上的选择较为单一,科研人员对使用手性金属配合物或手性模板剂诱导制备具有手性及螺旋结构开放骨架亚磷酸锌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有使用金属配合物进行合成的报道,但在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中并未出现金属配合物与无机骨架的手性传递作用;而在大量的开放骨架亚磷酸锌中,溶剂热体系下使用小型刚性有机配体参与制备无机-有机杂化亚磷酸锌的报道更为少见。另外相对于开放骨架亚磷酸锌这个庞大的分支,对于能够产生特殊磁学性质开放骨架亚磷酸铁的研究也是非常少的。鉴于以上开放骨架金属亚磷酸盐的研究动态,为了丰富开放骨架金属亚磷酸盐的结构与性质化学,我们将合成具有新颖结构和性质的开放骨架亚磷酸锌和亚磷铁晶体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1.首次在DMF/DOA的混合溶剂热体系下,以螺旋桨构型的金属配合物Co(en)3Cl3作为模板剂,合成了结构中含有左右手螺旋链状特征的三维开放骨架亚磷酸锌晶体|Co(en)3|[Zn4(HPO3)5(H2PO3)]。该化合物中平行于ab平面的4-,6-,8-网层结构通过Zn-P共边相连构筑了化合物的10-,12-员环孔道。客体分子以△和Λ两种不同状态存在于10-员环孔道中,并且通过与主体骨架中[HPO3]2-基团的氢键作用,将自身手性部分地传递到主体骨架之中,使化合物4-,6-,8-网层中产生了左右手螺旋链,对比相关具有手性及螺旋结构的开放骨架磷酸锌和亚磷酸锌的报道,可以发现无机骨架与螺旋状金属配合物之间显着的立体相互效应源自于主体骨架与客体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2.在水热体系中,以手性有机胺2-甲基戊二胺作为模板剂,制备了含有左右手螺旋链状结构的二维层状磷酸亚磷酸锌晶体|C6H16N2| [Zn4(PO4)2(HPO3)2]·H2O。二维层中的MPMD分子通过与无机骨架的氢键作用将其手性传递到主体中,使化合物骨架中-Zn-O-P-连接发生一定的扭曲和变形,进而诱导生成了二维层中的左右手螺旋链,与结构类似的磷酸亚磷酸锌晶体|C6H17N3|[Zn4(PO4)2(HPO3)2]的对比,进一步说明了手性模板剂的确能够通过与骨架的氢键作用,诱导生成手性或螺旋结构特征。3.利用溶剂热技术,在DMF/DOA体系下,以小型刚性的三乙烯二胺(DABCO)为配体合成了柱支撑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亚磷酸晶体[Zn3(C6H12N2)2(HPO3)3],中性的DABCO配体以支撑剂的方式将化合物的12-员环亚磷酸锌层以ABAB的方式连接起来,构筑了化合物的一维六方超大孔道(孔径约为1.0 nm×1.0nm)。该化合物是首例在DMF/DOA体系中制备的具有纳米尺度孔径的无机-有机杂化开放骨架亚磷酸锌晶体。通过Topos4.0和Systre程序计算,该化合物具有新颖的3-,4-,5-混合连接的拓扑学结构,对应Schlafli符号为{4;62}3{43;63}2{66;104}。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了DABCO分子在合成中所起的作用。荧光光谱显示配体DABCO对金属Zn存在电子转移,而表面光电压谱的测定进一步说明化合物具有极为特殊的光电效应。4.在H2O/EtOH体系中,以二乙烯三胺为模板剂,成功制备了具有6-,8-,10-员环交叉孔道结构的三维开放骨架亚磷酸铁晶体|C4NH14|[Fe3(HPO3)4F2(H2O)2]。在该化合物的结构中,10-员环孔道平行于c-轴,8-员环孔道垂直于10-员环孔道,而6-员环则平行于b-轴,且每两个DETA分子以首尾相接的方式存在于这些交叉孔道的空隙中并通过弱的氢键与主体骨架相互作用。穆斯堡尔谱测定表明化合物中存在两个晶体学独立三价Fe原子,占有率分别为66.2%和33.8%。磁学性质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反铁磁性质。5.在DMF/DOA体系中,使用非手性的三乙烯二胺为有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多维互穿螺旋孔道的开放骨架亚磷酸铁晶体|C6H12N2|0.5 [Fe0.5IIIFe0.5II(H2O)2HPO3F0.5]·0.5H2O。化合物中平行于[0 1 1]方向的不规则二维亚磷酸铁层通过HPO3基团彼此相连形成了具有互穿螺旋孔道的三维结构。通过Topos4.0和Systre拓扑学程序计算,我们得到了化合物的Schlafli符号为{64;82},经过简化后的骨架拓扑结构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化合物在各个方向上的螺旋孔道。另外,我们对化合物的圆二色谱、穆斯堡尔谱和磁学性质等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李会端[10](2011)在《新型金属膦酸、亚磷酸盐开放骨架化合物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文中提出磷基酸盐化合物家族成员丰富,包括金属磷酸盐,亚磷酸盐,金属有机膦酸盐及其它一些无机-有机杂化骨架的磷基酸盐化合物。磷基酸盐化合物因其丰富的骨架组成、拓扑学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在光、电、磁、半导体、生物传感、医疗诊断、催化、吸附分离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近些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使用亚磷酸取代磷酸合成的金属亚磷酸盐化合物是磷基酸盐化合物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目前文献中已报道了大量涉及过渡,主族和稀土金属的亚磷酸盐化合物。相对于金属磷酸盐化合物,金属亚磷酸盐化合物同时具有金属阳离子配位状态的变化和和阴离子结构变化两方面可导致骨架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因此设计合成具有化学组成丰富、骨架结构新颖的金属亚磷酸盐化合物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将具有刚性配位构型的草酸引入亚磷酸盐化合物的合成体系,合成出另一类新颖的无机-有机杂化的金属亚磷酸草酸盐微孔化合物,进一步丰富了磷基酸盐化合物家族的组成和结构化学。使用有机膦酸取代磷酸合成的金属有机膦酸化合物是磷基酸盐化合物家族中的新成员。这类化合物同时具有无机材料的高热稳定性和有机基团的可修饰性等优点,是一类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骨架的磷基酸盐化合物。伴随着合成研究的深入发展,其功能性研究也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定向设计和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金属有机膦酸盐配位化合物并对其有机基团进行功能性修饰,为磷基酸盐化合物的合成带来新的研究热点。相对于文献中过渡金属亚磷酸盐化合物的大量合成报道,亚磷酸铟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较少。本论文基于主族金属铟的亚磷酸盐和亚磷酸草酸盐化合物,过渡金属(Cd.Ni)的有机膦酸盐化合物的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以有机膦酸NTP为配体,Cd为金属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两个具有三维结构有机膦酸镉微孔化合物Na|Cd2[N(CH2PO3H)(CH2PO3)2(H2O)](JCdP-1)和Na2|Cd5[N(CH2PO3)3]2(H2O)2|(JCdP-2)。不同的酸度条件下,NTP不同程度的去质子化,与Cd2+离子螯合配位产生不同的次级结构单元,进而构筑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构。JCdP-1是在pH接近7的中性条件下合成出来的,它的结构是由Cd2+阳离子与阴离子骨架的NTP配体通过共价键和氢键作用构筑而成的三维配位骨架结构,Na+离子存在于骨架间隙平衡骨架的负电荷。在化合物JCdP-1的配位骨架中,每个阴离子骨架的配体NTP采用μ7的配位模式,首先与两个镉原子进行螯合配位,形成一个新颖的次级结构单元Cd2(NTP);再通过CP03与相邻的五个镉原子桥连配位,形成JCdP-1的三维配位网络结构。JCdP-2是在pH=8的弱碱性条件下合成出来的,它的结构由Cd2+阳离子与阴离子骨架的NTP配体通过共价键和氢键作用构筑而成的三维配位骨架结构。在化合物JCdP-2的配位骨架中,每个阴离子骨架的配体采用μ8的配位模式,与三个镉原子螯合进行配位,构筑成另一个新颖的次级结构单元Cd3(NTP);再通过CPO3与相邻的五个镉原子桥连配位,形成JCdP-2的骨架结构。在z轴方向存在一维孔道,Na+离子存在于骨架间隙来平衡骨架的负电荷。(2)以有机膦酸N-膦酰甲基-(L)-脯胺酸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一个层状结构的有机膦酸镍化合物|H2O|[Ni3(O3PCH2-NC4H7-CO2)2(H2O)4](JNiP-3)。JNiP-3的结构是由Ni06,Ni05(N)和CP03通过共边或共顶点交替连接构筑成的二维层状结构,配体结构中的五员环(环戊基)指向层与层之间,沿c轴方向存在十二员环孔道。磁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表现出顺磁性。(3)将草酸引入亚磷酸铟化合物的合成体系,在In(NO3)3-H3PO3-H2C2O4-organic amine的水热体系中成功合成出两个拓扑学结构不同的无机-有机杂化的亚磷酸草酸铟开放骨架化合物|C6H14N2|[In2(HPO3)3(C2O4)](JInP-4)和|C4H12N2|[In2(HPO3)3(C2O4)](JInP-5)JInP-4是以dabco为模板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来的,是由In06八面体、HP03假四面体、C204基团通过共顶点交替连接构筑成的具有三维开放骨架结构的化合物。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存在穿插孔道,质子化的dabco分子存在于孔道中,与主体骨架之间存在着氢键相互作用。在JInP-4的结构中,C204仅仅参与了杂化层的构成并改变了杂化层的结构,正是由于C204的配位作用,使得In06的刚性配位结构发生扭曲,结构中沿c轴方向出现一对左右手对称的螺旋链。JInP-5是在水热条件下以哌嗪为模板剂合成出来的,它的三维骨架结构也是由InO6八面体,HP03假四面体和C204基团通过共顶点交替连接构筑而成的。首先是InO6和HP03共顶点交替连接构筑成四、八员环的网层,C204充当桥连配体,将其进一步连接成三维结构。结构中具有八、八、十二员环的多维穿插孔道,客体分子pip存在于孔道中。对在不同温度下处理的JInP-5的样品进行粉末XRD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JInP-5的开放骨架结构随温度变化出现转晶。(4)在水热条件下,以铟为金属源,亚磷酸为反应原料,成功合成出两个具有三维开放骨架结构的亚磷酸铟|(C4H12N2)0.5(H3O)|[In4(H2O)3(HPO3)7] (JInP-6), |(C10H10N2)1.5(H3O)3|[In18(H2O)12(HPO4)12(HPO3)16(H2PO3)6](JInP-7)和一个层状结构亚磷酸铟|H3O|[In(HPO3)2](JInP-8)。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模板剂尺寸的增大,起到了一定支撑孔道的作用。JInP-6是在以pip为模板剂的水热条件下合成的。首先In06或In05(H20)八面体,HPO3假四面体交替连接构形成具有四、六、十二员环窗口的二维层,二维层之间以AB的顺序沿z轴方向堆积排列,再通过In(2)O6八面体的柱支撑进一步连接成化合物JInP-6的开放骨架结构,在[100]和[010]方向上分别具有十二员环孔道,质子化的哌嗪和水分子等客体分子填充在孔道中。JInP-7是在以4,4’-bipy为模板剂的水热条件下合成的。具有与JInP-6结构中相同的二维层,另外,两个In(2)O6八面体与三个HP(4)03假四面体共顶点交替连接形成一个五聚体的柱,将上述的以AA方式堆积的层状结构沿z轴方向支撑起来形成化合物JInP-7的三维骨架结构,在[110]和[010]方向上分别具有十六员环孔道,质子化4,4’-bipy和水等客体分子填充在孔道中。JInP-8是在氟离子存在的水热条件下以pip为模板剂的合成出来的。首先,In06八面体和HP03假四面体共顶点交替连接形成6*1的次级结构单元,次级结构单元之间再通过共边连接的方式形成JInP-8结构中的层,质子化水分子位于层间。该化合物是具有(3,6)-双节点的kagome dual (kgd)拓扑网络结构,顶点符号为(43)2(46)。
二、手性配合物模板剂对磷酸锌骨架的手性传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性配合物模板剂对磷酸锌骨架的手性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1)过渡金属催化炔酮环化产生苯并邻亚甲基苯醌的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的产生及其转化反应研究进展 |
1.2.1 产生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o-QM)的方法 |
1.2.1.1 通过互变异构产生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 |
1.2.1.2 通过氧化苯酚邻位苄基C-H键产生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 |
1.2.1.3 通过邻羟基苄醇衍生物的β消除过程产生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 |
1.2.1.3.1 通过氧负离子启动的β消除过程产生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 |
1.2.1.3.2 通过碳正离子启动的β消除过程产生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 |
1.2.1.4 路易斯酸催化苯酚与醛缩合产生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 |
1.2.1.5 过渡金属催化乙烯基苯酚氧化产生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 |
1.2.1.6 其他串联反应中涉及到的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 |
1.2.2 产生邻亚甲基萘醌中间体(o-NQM)的方法 |
1.2.3 产生邻亚甲基菲醌中间体(o-PQM)的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思路 |
1.4 炔酮的分子内环化反应研究进展 |
1.4.1 炔酮的分子内β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
1.4.2 炔酮的分子内α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
1.4.2.1 过渡金属催化的炔酮选择性α加成反应 |
1.4.2.2 通过有机膦催化极性反转对炔酮进行选择性α加成反应 |
1.4.3 炔酮选择性加成反应小结 |
第二章 银催化烯基炔酮环化产生o-NQM及其[4+2]反应 |
2.1 引言 |
2.2 选题思路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条件优化 |
2.3.2 底物拓展 |
2.3.3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4 通过氧化[4+2]反应产物制备萘并吡喃盐 |
2.4.1 引言 |
2.4.2 条件优化 |
2.4.3 底物拓展 |
2.4.4 萘并吡喃盐的简单光学表征 |
2.5 实验部分 |
2.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5.2 典型实验操作 |
2.5.2.1 基本原料的合成 |
2.5.2.2 苯基烯基炔酮的环化/[4+2]反应 |
2.5.2.3 氧化制备萘并吡喃盐 |
2.5.3 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催化烯基炔酮环化产生 o-NQM 及 1,4-加成反应 |
3.1 引言 |
3.2 选题思路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条件优化 |
3.3.2 底物拓展 |
3.3.3 反应机理研究 |
3.3.4 邻亚甲基萘醌中间体的储存与再利用 |
3.3.5 可能的反应机理 |
3.4 实验部分 |
3.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4.2 典型实验操作 |
3.4.2.1 三芳基甲烷化合物的合成 |
3.4.2.2 萘并吡喃化合物的合成 |
3.4.2.3 用水捕捉邻亚甲基萘醌的尝试 |
3.4.2.4 邻亚甲基萘醌的二聚反应 |
3.4.2.5 二聚反应可逆的控制反应 |
3.4.2.6 邻亚甲基萘醌中间体的储存与再利用 |
3.4.2.7 锯齿形呫吨化合物的合成 |
3.4.3 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过o-NQM的Semipinacol重排构建非对称半保护联芳基酚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选题思路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条件优化 |
4.3.2 底物拓展 |
4.3.3 半保护非对称联芳基二酚化合物的进一步衍生化 |
4.3.4 反应机理研究 |
4.4 实验部分 |
4.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4.2 典型的实验操作 |
4.4.2.1 基本原料的合成 |
4.4.2.2 非对称半保护联芳基二酚的合成 |
4.4.2.3 非对称半保护联芳基二酚的进一步衍生化 |
4.4.3 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炔酮的选择性氢芳基化反应及o-PQM的产生 |
5.1 引言 |
5.2 选题思路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条件优化(1) |
5.3.2 底物拓展(1) |
5.3.3 条件优化(2) |
5.3.4 底物拓展(2) |
5.3.5 β-芳基化反应产物的进一步衍生化 |
5.3.6 控制反应 |
5.3.7 可能的反应机理 |
5.4 实验部分 |
5.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4.2 典型实验操作 |
5.4.2.1 基本原料的合成 |
5.4.2.2 α-芳基化/[4+2]反应的操作步骤 |
5.4.2.3 β-芳基化反应的操作步骤 |
5.4.2.4 β-芳基化反应产物的衍生化 |
5.4.2.5 PQM二聚产物的合成 |
5.4.3 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催化烯炔酰胺产生氮杂亚甲基戊二烯中间体构建全取代磺酰基吡咯化合物 |
6.1 引言 |
6.2 选题思路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条件优化 |
6.3.2 底物拓展(1) |
6.3.3 底物拓展(2) |
6.3.4 控制反应及产物衍生化 |
6.3.5 使用亲核试剂捕捉氮杂亚甲基环戊二烯中间体的尝试 |
6.3.6 可能的反应机理 |
6.4 实验部分 |
6.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4.2 典型实验操作 |
6.4.2.1 基本原料的合成 |
6.4.2.2 甲基磺酰基吡咯的合成 |
6.4.2.3 1 ,5-Ts迁移产物的衍生和分离 |
6.4.2.4 甲酰基磺酰基吡咯的合成 |
6.4.2.5 控制反应及产物的进一步衍生化 |
6.4.3 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I:重要化合物核磁谱图 |
附录II:化合物数据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模式 |
1.2 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选择性的研究 |
1.2.1 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区域选择性的研究 |
1.2.2 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立体选择性的研究 |
1.3 理论计算化学在反应机理及选择性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5.1 氧化还原调控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活性 |
1.5.2 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配体效应调控 |
1.5.3 双功能催化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活性调控 |
2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2.2 溶剂化效应 |
2.3 最小能量交叉点 |
3 氧化还原调控不饱和键多样性转化 |
3.1 CO_2参与的烯丙胺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机理研究 |
3.2 氧化三氟甲基化在去芳构化反应中的应用 |
3.3 还原促进的CO_2羟甲基化反应构建全碳季碳手性中心 |
3.4 CO_2作为氧化剂的环酯化反应理论研究 |
4 配体效应调控的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活性研究 |
4.1 锰催化酰胺氢化反应中配体效应的研究 |
4.2 配体效应调控的锰催化杂环氢化反应 |
5 双功能催化不饱和键加成反应中活性与选择性调控 |
5.1 双功能催化硝基Mannich反应的理论研究 |
5.2 双功能催化α,β-不饱和酮与吲嗪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
5.3 双功能催化对映异构体多样性合成的研究 |
6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杂原子掺杂磷酸铝分子筛及二维层状磷酸铝的合成与相关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机多孔晶体材料的概述 |
1.1.1 无机多孔晶体材料的分类 |
1.1.2 分子筛材料 |
1.1.2.1 分子筛材料的结构构筑 |
1.1.2.2 传统沸石分子筛材料 |
1.1.2.3 磷酸铝分子筛 |
1.1.2.4 杂原子取代分子筛 |
1.1.2.5 磷酸铝分子筛的取代机制 |
1.1.3 阴离子磷酸铝开放骨架化合物 |
1.2 无机微孔晶体材料的合成路线 |
1.2.1 传统的水热或溶剂热合成 |
1.2.2 水热或溶剂热中的模板作用 |
1.2.3 绿色合成路线 |
1.2.4 其他合成方法及路线 |
1.3 磷酸铝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
1.3.1 手性磷酸铝无机晶体材料 |
1.3.2 磷酸铝材料的吸附分离性质 |
1.3.3 磷酸铝分子筛材料的催化性质 |
1.3.4 磷酸铝材料的质子传导性质 |
1.3.5 磷酸铝材料的荧光性质 |
1.3.6 磷酸铝材料的热储能性质 |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1.5 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 本论文采用的表征手段以及测试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同晶取代作用对ERI磷酸铝分子筛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合成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ERI磷酸铝分子筛的表征 |
2.3.2 ERI磷酸铝分子筛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表征 |
2.3.3 ERI磷酸铝分子筛的吸附焓计算 |
2.3.4 IAST及Henry两种计算模型下的CO_2分离性能表征 |
2.3.5 ERI磷酸铝分子筛的模拟Breakthrough分离实验 |
2.3.6 酸性对ERI磷酸铝分子筛的吸附与分离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以咪唑基分子为结构导向剂的磷酸铝分子筛与二维层状化合物的合成及质子电导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AlPO-AFI与MgAPO-AFI磷酸铝分子筛的质子电导性能研究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实验试剂 |
3.2.2.2 合成方法 |
3.2.2.3 合成条件的探讨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3.1 AlPO-AFI与MgAPO-AFI的表征 |
3.2.3.2 AlPO-AFI与MgAPO-AFI的质子电导性能 |
3.2.4 小结 |
3.3 具有Co、Mn、Zn掺杂的LAU型分子筛的质子电导性能研究 |
3.3.1 引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2.1 实验试剂 |
3.3.2.2 合成方法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3.1 具有Co、Mn、Zn掺杂的LAU型分子筛的表征 |
3.3.3.2 具有Co、Mn、Zn掺杂的LAU型分子筛的质子电导性能表征 |
3.3.4 小结 |
3.4 以咪唑分子为结构导向剂的[N_2C_3H_5]_2[Al_3P_4O_16H]的质子传导性能 |
3.4.1 引言 |
3.4.2 实验部分 |
3.4.2.1 实验试剂 |
3.4.2.2 合成方法 |
3.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3.1 [N_2C_3H_5]_2[Al_3P_4O_16H]的表征 |
3.4.3.2 [N_2C_3H_5]_2[Al_3P_4O_16H]的质子电导性能表征 |
3.4.4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具有对映体结构的AlPO-CJ72-R与AlPO-CJ72-S的合成与质子电导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合成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AlPO-CJ72-R与AlPO-CJ72-S的表征 |
4.3.2 AlPO-CJ72-R与AlPO-CJ72-S的结构解析与讨论 |
4.3.3 AlPO-CJ72-R与AlPO-CJ72-S的圆二色谱表征 |
4.3.4 AlPO-CJ72-R与AlPO-CJ72-S的质子电导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无机—有机杂化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光致变色材料 |
1.1.1 光致变色的定义 |
1.1.2 光致变色的分类 |
1.1.3 光致变色的机理 |
1.1.4 光致变色材料研究进展 |
1.2 多金属氧簇的概述 |
1.2.1 多酸化学的发展 |
1.2.2 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 |
1.2.3 基于多酸基的复合光致变色材料 |
1.3 紫精类化合物 |
1.3.1 紫精类化合物的性质 |
1.3.2 紫精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
1.4 D–A分子体系 |
1.4.1 D–A分子体系的简介 |
1.4.2 D-A分子体系在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
1.5 选题依据及目的 |
第二章 多酸基杂化光致变色多功能晶体材料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参数 |
2.2.3 化合物pbpyCl_2的合成 |
2.2.4 化合物(pbpy)(Me_2NH_2)_3[PW_(11.5)Zn_(0.5)O_(39.5)] (1)的合成 |
2.2.5 化合物1的单晶数据与结构测试 |
2.3 晶体结构的描述 |
2.4 化合物1表征 |
2.4.1 化合物1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2.4.2 化合物1的热重分析 |
2.5 化合物1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2.6 化合物1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2.7 化合物1的表面光电压性质研究 |
2.8 小结 |
第三章 电子转移型光致变色多功能MOF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参数 |
3.2.3 化合物{ [(CH_3)_2NH_2]_2[Zn_3(BTC)_2]}_n (2)的合成 |
3.2.4 化合物2的单晶数据与结构测试 |
3.3 晶体结构的描述 |
3.4 化合物2表征 |
3.4.1 化合物2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4.2 化合物2的热重分析 |
3.5 化合物2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3.6 化合物2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3.7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离子热法合成铁掺杂的开放骨架化合物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机微孔材料的简介与分类 |
1.1.1 硅铝酸盐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
1.1.2 磷铝酸盐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
1.1.3 磷酸/亚磷酸盐微孔材料研究进展 |
1.1.3.1 磷酸盐开放骨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3.2 其他亚磷酸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4 无机-有机杂化骨架的金属磷酸(亚磷酸)-草酸盐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发展 |
1.2 离子热合成无机开放骨架材料 |
1.2.1 离子液体 |
1.2.2 离子热合成无机开放骨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含氨基酸分子的开放骨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氨基酸的简介 |
1.3.2 含氨基酸的金属配位化合物 |
1.3.3 氨基酸构筑的开放骨架磷酸/亚磷酸化合物 |
1.4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 |
1.6 本论文所采用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
第二章 离子热法合成开放骨架亚磷酸铁化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Fe_5~п(NH_4)_2(HPO_3)_6 的制备 |
2.2.1.1 试剂与仪器 |
2.2.1.2 离子液体的制备 |
2.2.1.3 Fe_5~п(NH_4)_2(HPO_3)_6 的合成方法 |
2.2.1.4 Fe_5~п(NH_4)_2(HPO_3)_6 的合成因素讨论 |
2.2.2 Fe_5~п(NH_4)_2(HPO_3)_6 的表征 |
2.2.2.1 Fe_5~п(NH_4)_2(HPO_3)_6 单晶数据测试 |
2.2.2.2 Fe_5~п(NH_4)_2(HPO_3)_6 扫描电镜图片 |
2.2.2.3 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
2.2.2.4 Fe_5~п(NH_4)_2(HPO_3)_6 的结构分析 |
2.2.2.5 红外分析 |
2.2.2.6 差热-热重分析 |
2.2.2.7 磁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L-组氨酸为模板剂磷酸-草酸铁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JU-109 的制备 |
3.2.1.1 试剂和仪器 |
3.2.1.2 JU-109 的合成方法 |
3.2.2 JU-109 的表征 |
3.2.2.1 JU-109 的单晶结构测试 |
3.2.2.2 JU-109 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
3.2.2.3 JU-109 的化学元素组成分析 |
3.2.2.4 JU-109 的晶体结构分析 |
3.2.2.5 JU-109 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2.6 JU-109 的差热-热重分析 |
3.2.2.7 JU-109 的磁性分析 |
3.2.2.8 JU-109 的穆斯堡尔谱图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新型层状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机微孔材料简介 |
1.1.1 传统硅铝酸盐分子筛 |
1.1.2 锗硅酸盐及锗酸盐分子筛 |
1.1.3 磷酸盐及亚磷酸盐微孔材料介绍 |
1.1.3.1 磷酸镓微孔化合物 |
1.1.3.2 磷酸铟微孔化合物 |
1.1.3.3 过渡金属磷酸盐微孔化合物 |
1.1.3.4 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 |
1.2 磷酸铝分子筛及阴离子开放骨架磷酸铝化合物 |
1.2.1 磷酸铝和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 |
1.2.1.1 磷酸铝分子筛 |
1.2.1.2 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 |
1.2.2 阴离子开放骨架磷酸铝化合物 |
1.2.2.1 三维开放骨架磷酸铝化合物 |
1.2.2.2 二维层状磷酸铝化合物 |
1.3 无机微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1 水热法和溶剂热法 |
1.3.2 氟离子法 |
1.3.3 干凝胶法和浓凝胶法 |
1.3.4 离子热法 |
1.3.5 硼酸熔融法 |
1.3.6 微波辅助法 |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 本论文所用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层状磷酸铝化合物 AlPO-CJ70 的合成、表征及质子传导性质 |
2.1 引言 |
2.2 (M)AlPO-CJ70 的合成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合成方法 |
2.2.3 合成条件讨论 |
2.2.3.1 体系中两种溶剂混合比例对产物的影响 |
2.2.3.2 体系中酸量对产物的影响 |
2.2.3.3 体系中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2.3 (M)AlPO-CJ70 的表征 |
2.3.1 粉末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元素含量分析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4 热重分析 |
2.3.5 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2.3.6 磁性分析 |
2.4 AlPO-CJ70 的结构解析及讨论 |
2.4.1 单晶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AlPO-CJ70 的晶体结构讨论 |
2.5 AlPO-CJ70 的质子传导性质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型过渡金属取代层状磷酸铝的共模板法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CoAlPO-CJ71a 及 AlPO-CJ71b 的合成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合成方法 |
3.2.2.1 CoAlPO-CJ71a 的合成方法 |
3.2.2.2 AlPO-CJ71b 的合成方法 |
3.2.3 合成条件讨论 |
3.2.3.1 单一模板剂对体系的影响 |
3.2.3.2 共模板剂对体系的影响 |
3.2.3.3 杂原子掺杂对体系的影响 |
3.3 CoAlPO-CJ71a 及 AlPO-CJ71b 的表征 |
3.3.1 粉末 X-射线衍射分析 |
3.3.2 元素含量分析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3.4 热重分析 |
3.3.5 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4 CoAlPO-CJ71a 及 AlPO-CJ71b 的结构解析及讨论 |
3.4.1 单晶 X-射线衍射解析 |
3.4.2 CoAlPO-CJ71a 及 AlPO-CJ71b 的晶体结构讨论 |
3.5 CoAlPO-CJ71a 中两种模板剂的相互作用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手性有机胺模板的层状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AlPO-CJ72 的合成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合成方法 |
4.2.3 合成条件讨论 |
4.2.3.1 体系中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4.2.3.2 体系中酸量对产物的影响 |
4.2.3.3 体系中模板剂的量对产物的影响 |
4.2.3.4 体系中杂原子加入对产物的影响 |
4.2.3.5 体系中模板剂手性构型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4.3 AlPO-CJ72 的表征 |
4.3.1 粉末 X-射线衍射分析 |
4.3.2 元素含量分析 |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3.4 热重分析 |
4.4 AlPO-CJ72-R 和 AlPO-CJ72-S 的结构解析及讨论 |
4.4.1 单晶 X-射线衍射解析 |
4.4.2 晶体结构讨论 |
4.5 氢键链手性构型与无机骨架手性的相互关系 |
4.6 AlPO-CJ72 的固体圆二色谱分析及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7)以金属配合物为模板的无机开放骨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无机开放骨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1 传统的硅铝酸盐分子筛 |
1.1.2 磷酸铝分子筛 |
1.1.3 其它金属磷酸盐开放骨架化合物 |
1.1.3.1 磷酸镓开放骨架化合物 |
1.1.3.2 磷酸锌开放骨架化合物 |
1.1.4 锗酸盐开放骨架化合物 |
1.1.4.1 锗氧簇构筑的锗酸盐 |
1.1.4.2 锗酸盐分子筛 |
1.1.5 其它开放骨架化合物 |
1.2 手性开放骨架化合物的合成探讨 |
1.2.1 手性开放骨架化合物的概述 |
1.2.1.1 手性构筑单元的手性结构 |
1.2.1.2 非手性结构单元的手性结构 |
1.2.2 手性模板剂合成开放骨架化合物 |
1.2.3 手性诱导合成开放骨架化合物 |
1.2.3.1 溶剂效应 |
1.2.3.2 手性添加剂效应 |
1.3 无机开放骨架化合物合成的前沿与热点 |
1.3.1 模板作用 |
1.3.2 大孔和超大孔分子筛 |
1.3.3 无机开放骨架化合物的定向设计合成 |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 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 本论文所用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以镍胺配合物为模板剂锗酸镓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锗酸镓分子筛 GaGeO-CJ63 的合成与表征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试剂与仪器 |
2.2.1.2 合成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2.2.2 结构分析 |
2.2.3 基于三元环的分子筛骨架的结构设计 |
2.2.4 小结 |
2.3 锗酸镓分子筛 GaGeO-CJ64 的合成 |
2.3.1 实验部分 |
2.3.1.1 试剂与仪器 |
2.3.1.2 合成方法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3.2.2 结构分析及讨论 |
2.3.3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Co(en)_3]_2(Zr_2F_(12))(ZrF_6H_2O)·H_2O 和[Co(en)_3](Zr_2F_(11)H_2O)的合成与表面光电压性质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合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晶体结构的测定 |
3.3.2 结构分析 |
3.4 光电性质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以金属配合物为模板剂合成开放骨架磷酸盐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双层状磷酸锌 ZnPO-CJ68 的合成与表征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试剂与仪器 |
4.2.1.2 合成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晶体结构的测定 |
4.2.2.2 结构分析 |
4.2.3 小结 |
4.3 以乙二胺合钴配合物为模板剂合成链状的磷酸锌化合物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试剂与仪器 |
4.3.1.2 合成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2.1 晶体结构的测定 |
4.3.2.2 结构分析 |
4.3.3 小结 |
4.4 以钴胺配合物为模板剂合成层状磷酸铝化合物 |
4.4.1 实验部分 |
4.4.1.1 试剂与仪器 |
4.4.1.2 合成方法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2.1 晶体结构的测定 |
4.4.2.2 结构分析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过渡金属取代磷酸铝 MAPO-CHA(M=Zn,Mg)的合成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MAPO-CHA(M=Zn,Mg)合成方法 |
5.3 ZnAPO-CHA 晶体结构的测定 |
5.4 MAPO-CHA 的表征 |
5.4.1 粉末 X-射线衍射表征 |
5.4.2 元素及热重分析 |
5.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5.5 ZnAPO-CHA 的结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8)以手性二胺(铵)为结构导向剂的开放骨架金属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机微孔化合物分类及简介 |
1.1.1 硅铝酸盐分子筛 |
1.1.2 磷酸铝分子筛 |
1.1.3 其他主族金属磷酸盐 |
1.1.4 过渡金属磷酸盐分子筛 |
1.1.5 其他新型微孔材料 |
1.2 手性无机微孔材料 |
1.2.1 孔道内的手性有机基团嫁接 |
1.2.2 手性结构单元的配位聚合 |
1.2.3 非手性基团的手性排列 |
1.2.4 手性模板剂导向合成无机微(介)孔材料 |
1.3 模板剂在无机微孔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 |
1.3.1 金属阳离子 |
1.3.2 有机模板剂 |
1.3.3 氟离子 |
1.3.4 金属有机配合物 |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1.5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 |
1.6 本论文所采用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L-脯氨酸的几种手性二胺(铵)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S)-1-((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piperidine 的合成与表征 |
2.2.1 实验部分 |
2.2.2 (S)-1-((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piperidine 的表征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小结 |
2.3 (S)-1-((1,1-dimethylpyrrolidinium-2-yl)methyl)-1-methyl piperidinium 的合成与表征 |
2.3.1 实验部分 |
2.3.2 (S)-1-((1,1-dimethylpyrrolidinium-2-yl)methyl)-1-methylpiperidinium 的表征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小结 |
2.4 (S)-N-ethyl-N-((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ethanamine的合成与表征 |
2.4.1 实验部分 |
2.4.2 (S)-N-ethyl-N-((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ethanamine 的表征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小结 |
2.5 (S)-2-((diethyl(methyl)ammonio)methyl)-1,1-dimethyl-pyrrolidinium 的合成与表征 |
2.5.1 实验部分 |
2.5.2 (S)-2-((diethyl(methyl)ammonio)methyl)-1,1-dimethylpyrrolidinium 的表征 |
2.5.3 结果与讨论 |
2.5.4 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以手性二胺为模板的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以(S)-1-((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piperidine 为模板的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磷酸铝化合物的表征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小结 |
3.3 以(S)-N-ethyl-N-((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Ethanamine 为模板的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磷酸铝化合物的表征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4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阴离子开放骨架磷酸盐的合成以及原位对映体拆分 |
4.1 引言 |
4.2 AlPO-MPMD 的合成与表征 |
4.2.1 实验部分 |
4.2.2 AlPO-MPMD的表征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小结 |
4.3 GaPO-MPMD的合成与表征 |
4.3.1 实验部分 |
4.3.2 GaPO-MPMD的表征 |
4.3.3 结果与讨论 |
4.3.4 小结 |
4.4 AlPO-CJ12 的合成与表征 |
4.4.1 实验部分 |
4.4.2 AlPO-CJ12的表征 |
4.4.3 结果与讨论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9)新型开放骨架结构亚磷酸锌和亚磷酸铁晶体的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开放骨架材料简介 |
1.1.1 硅酸铝、磷酸铝沸石分子筛 |
1.1.2 其他开放骨架金属磷酸盐 |
1.1.3 开放骨架金属亚磷酸盐 |
1.1.3.1 研究背景简介 |
1.1.3.2 研究现状 |
1.1.3.3 开放骨架亚磷酸锌晶体 |
1.1.3.4 开放骨架亚磷酸铁晶体 |
1.1.3.5 其他开放骨架金属亚磷酸盐 |
1.2 开放骨架材料的数个研究热点 |
1.2.1 超大孔道开放骨架材料 |
1.2.2 手性及螺旋开放骨架材料 |
1.2.3 离子热体系下新型开放骨架材料的合成 |
1.3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所得主要结果 |
1.5 表征、测试手段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有螺旋链特征的开放骨架亚磷酸锌晶体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含有螺旋链的三维开放骨架亚磷酸锌晶体|Co(en)_3| [Zn_4(HPO_3)_5(H_2PO_3)]的溶剂热合成与结构表征 |
2.2.1 化合物的制备 |
2.2.2 化合物的表征 |
2.2.2.1 元素分析 |
2.2.2.2 粉末X-射线分析 |
2.2.2.3 红外光谱分析 |
2.2.2.4 热重分析 |
2.2.2.5 单晶结构的测定 |
2.2.3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2.2.4 讨论 |
2.3 含有螺旋链的二维层状磷酸亚磷酸锌晶体|C_6H_(16)N_2|[Zn_4(PO_4)_2(HPO_3)_2]·H_20 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
2.3.1 化合物的制备 |
2.3.2 化合物的表征 |
2.3.2.1 元素分析 |
2.3.2.2 粉末X-射线分析 |
2.3.2.3 红外光谱分析 |
2.3.2.4 热重分析 |
2.3.3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2.3.4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溶剂热体系中新型无机-有机杂化开放骨架亚磷酸锌晶体的成与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具有超大六方孔道的无机-有机杂化开放骨架亚磷酸锌晶体[Zn_3(C_6H_(12)N2_)_2(HPO_3)_3]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3.2.1 化合物的制备 |
3.2.2 化合物的表征 |
3.2.2.1 元素分析 |
3.2.2.2 粉末X-射线分析 |
3.2.2.3 红外光谱分析 |
3.2.2.4 热重分析 |
3.2.3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3.2.4 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性质测定 |
3.2.5 化合物的荧光性质测定 |
3.2.6 讨论 |
3.3 一维链状无机-有机杂化亚磷酸锌晶体[Zn(C_3H_4N_2)HPO_3]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
3.3.1 化合物的表征 |
3.3.1.1 元素分析 |
3.3.1.2 粉末X-射线分析 |
3.3.1.3 热重分析 |
3.3.2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新型开放骨架亚磷酸铁晶体的溶剂热合成、结构表征与磁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三维开放骨架亚磷酸铁晶体|C_4N_3H_(14)|[Fe_3(HPO_3)_4F_2(H_2O)_2]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4.2.1 化合物的制备 |
4.2.2 化合物的表征 |
4.2.2.1 元素分析及CHN 结果 |
4.2.2.2 粉末X-射线分析 |
4.2.2.3 红外光谱分析 |
4.2.2.4 热重分析 |
4.2.2.5 穆斯堡尔谱 |
4.2.2.6 磁学性质 |
4.2.3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4.3 新颖手性开放骨架亚磷酸铁晶体|C_6H_(12)N2_|_(0.5)-[Fe_(0.5)~ⅢFe_(0.5)~Ⅱ(H_2O)_2HPO_3F_(0.5)]·0.5H_2O 的合成与表征 |
4.3.1 化合物的制备 |
4.3.2 化合物的表征 |
4.3.2.1 元素分析 |
4.3.2.2 粉末X-射线分析 |
4.3.2.3 红外光谱分析 |
4.3.2.4 热重分析 |
4.3.3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新型金属膦酸、亚磷酸盐开放骨架化合物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无机微孔材料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1.1 无机微孔化合物的分类及简介 |
1.1.2 具有开放骨架的无机微孔材料的研究展望 |
1.1.3 微孔材料的合成方法简介 |
1.2 磷基酸盐微孔材料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磷酸盐微孔材料简介 |
1.2.2 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研究简介 |
1.2.3 无机-有机杂化骨架的金属磷酸(亚磷酸)-草酸盐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1.2.4 金属有机膦酸盐配位化合物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1.3 其它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 大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发展和前景展望 |
1.4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1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 本文所用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水热体系下新型金属有机膦酸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以有机膦酸(NTP)为配体的具有开放骨架结构的有机膦酸镉配位化合物Na|Cd_2[N(CH_2PO_3H)(CH_2PO_3)_2(H_2O)](JCdP-1)和 Na_2|Cd_5[N(CH_2PO_3)_3]_2(H_2O)_2|(JCdP-2)的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 |
2.2.1 试剂与合成方法 |
2.2.2 化合物JCdP-1和JCdP-2的结构表征 |
2.2.2.1 化学元素组成分析 |
2.2.2.2 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
2.2.2.3 JCdP-1和JCdP-2红外光谱分析 |
2.2.2.4 JCdP-1和JCdP-2热稳定性分析 |
2.2.3 化合物JCdP-1和JCdP-2的单晶结构测定 |
2.2.3.1 化合物JCdP-1和JCdP-2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2.2.3.2 化合物JCdP-1的结构描述 |
2.2.3.3 化合物JCdP-2的结构描述 |
2.2.4 JCdP-1和JCdP-2合成条件与晶体结构 |
2.3 以有机膦酸(N-(phosphonomethyl)proline)(H_3L)为配体的有机膦酸镍|H_2O|[Ni_3(O_3PCH_2-NC_4H_7-CO_2)_2(H_2O)_4](JNiP-3)配位化合物的水热合成,结构和性质表征 |
2.3.1 试剂与合成方法 |
2.3.2 化合物JNiP-3的结构表征 |
2.3.2.1 化学元素组成分析 |
2.3.2.2 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
2.3.2.3 化合物JNiP-3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4 化合物JNiP-3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3 化合物JNiP-3的单晶结构测定 |
2.3.3.1 化合物JNiP-3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2.3.3.2 化合物JNiP-3的结构描述 |
2.3.4 化合物JNiP-3的磁性测试 |
2.3.5 化合物JNiP-3合成条件与晶体结构 |
2.3.6 以N-膦酰甲基-(L)-脯胺酸为配体有机膦酸锌化合物的水热合成与粉末XRD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无机-有机杂化的新型亚磷酸草酸铟开放骨架化合物的水热合成与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具有开放骨架和多维穿插孔道的亚磷酸草酸铟化合物1 C_6H_(14)N_2|[In_2(HPO_3)_3(C_2O_4)](JInP-4)和|C_4H_(12)N_2|[In_2(HPO_3)_3(C_2O_4)](JInP-5)的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 |
3.2.1 试剂与合成方法 |
3.2.2 化合物JInP-4和JInP-5的结构表征 |
3.2.2.1 化学元素组成分析 |
3.2.2.2 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
3.2.2.3 化合物JInP-4和JInP-5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2.4 化合物JInP-4和JInP-5热稳定性分析 |
3.2.3 化合物JInP-4和JInP-5的单晶结构测定 |
3.2.3.1 化合物JInP-4和JInP-5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3.2.3.2 化合物JInP-4的结构描述 |
3.2.3.3 化合物JInP-5的结构描述 |
3.2.4 化合物JInP-4和JInP-5合成条件与结构比较 |
3.2.4.1 化合物JInP-4和JInP-5的拓扑学结构比较 |
3.2.4.2 化合物JInP-4和JInP-5的合成条件与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新型亚磷酸铟开放骨架化合物的水热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具有超大孔道结构的亚磷酸铟开放骨架化合物|(C_4H_(12)N_2)_(0.5)(H_3O)|[In_4(H_2O)_3(HPO_3)_7] (JInP-6)和|(C_(10)H_(10)N_2)_(1.5)(H_3O)_3|[In_(18)(H_2O)_(12)(HPO_4)_(12)(HPO_3)_(16)(H_2PO_3)_6](JInP-7)的水热合成,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 |
4.2.1 试剂与合成方法 |
4.2.2 化合物JInP-6和JInP-7的结构表征 |
4.2.2.1 化合物JInP-6和JInP-7的化学元素组成分析 |
4.2.2.2 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
4.2.2.3 化合物JInP-6和JInP-7红外光谱分析 |
4.2.2.4 化合物JInP-6和JInP-7热稳定性分析 |
4.2.2.5 化合物JInP-7的固态荧光光谱分析 |
4.2.3 化合物JInP-6和JInP-7的单晶结构测定 |
4.2.3.1 化合物JInP-6和JInP-7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4.2.3.2 化合物JInP-6的结构描述 |
4.2.3.3 化合物JInP-7的结构描述 |
4.2.4 化合物JInP-6和JInP-7合成条件与晶体结构 |
4.3 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亚磷酸铟化合物|H_3O|[In(HPO_3)_2](JInP-8)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基本表征 |
4.3.1 试剂与合成方法 |
4.3.2 化合物JInP-8的结构表征 |
4.3.2.1 化合物JInP-8的化学元素组成分析 |
4.3.2.2 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 |
4.3.2.3 化合物JInP-8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2.4 化合物JInP-8热稳定性分析 |
4.3.3 化合物JInP-8的单晶结构测定 |
4.3.3.1 化合物JInP-8的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4.3.3.2 化合物JInP-8的结构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手性配合物模板剂对磷酸锌骨架的手性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 [1]过渡金属催化炔酮环化产生苯并邻亚甲基苯醌的方法学研究[D]. 吴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机理研究[D]. 朱磊. 重庆大学, 2020
- [3]杂原子掺杂磷酸铝分子筛及二维层状磷酸铝的合成与相关性质研究[D]. 于越. 吉林大学, 2019(11)
- [4]无机—有机杂化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D]. 刘玉双.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5]离子热法合成铁掺杂的开放骨架化合物及其表征[D]. 王志秀. 吉林大学, 2017(10)
- [6]新型层状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 朱靖然. 吉林大学, 2015(08)
- [7]以金属配合物为模板的无机开放骨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韩义德. 吉林大学, 2012(10)
- [8]以手性二胺(铵)为结构导向剂的开放骨架金属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D]. 田涛. 吉林大学, 2011(05)
- [9]新型开放骨架结构亚磷酸锌和亚磷酸铁晶体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 乔健. 吉林大学, 2011(09)
- [10]新型金属膦酸、亚磷酸盐开放骨架化合物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D]. 李会端. 吉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