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再生剂PDC在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1](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伍勇辉[2](2020)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及超薄高性能磨耗层集成应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再生后的混合料相比新热拌沥青混合料会呈现更低的构造深度,影响道路使用性能,一些再生路面在使用不久后会出现剥落、网裂、贫油等不同类型的路面病害。传统超薄磨耗层能够改善沥青路面层的抗滑性能、修复轻微车辙和裂缝等路面病害,但是在病害的路面直接加铺超薄磨耗层易导致反射裂缝现象,破坏路面的连续性,同时降低超薄磨耗层的使用耐久性。本文探求一种处治旧路面病害的同时,又能够恢复路面使用性能的养护方法。即将超薄高性能磨耗层施用于就地热再生处治表面,两层在热态下实现有效粘结,同时一次压实成型,集成等效为具有足够厚度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结构层。既拓展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处治技术的应用,又能保证再生修复旧面层各种功能性病害的同时,基本不改变原路面标高,实现对沥青面层的补强,提升道路整体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对RAP的沥青、集料性能特征分析基础上,综合分析确定5%再生剂掺量时性能最优。对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新料比例增加,再生材料的高温稳定性降低,低温抗裂性能增强,抗水害能力增强。以层间热粘结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对AC-13与SMA-10的不同层间组合进行剪切及拉拔试验分析,研究了集成面层与传统加铺的层间结合差异。结果表明,层间热粘结技术使集成面层的剪切和拉拔强度都优于传统加铺。随着热粘结温度的提升,集成面层获得更好的层间沥青粘结效果和更大的层间嵌入深度,剪切和拉拔强度也逐渐增大。传统加铺存在最佳乳化沥青洒布量使得剪切和拉拔强度最大。基于集成面层与传统加铺摊铺接触面冷热差异的不同,采用abaqus对其有效碾压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集成面层超薄磨耗层加铺的有效碾压时间远大于传统超薄磨耗层,集成面层技术能够有效保证超薄磨耗层的压实度和空隙率。在再生材料配比设计和路用性能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不同新料掺拌比例的再生材料进行单一材料四点疲劳试验。采用双层小梁评价不同层间结合与旧料再生对整体结构的疲劳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新料掺拌比例的增加,单一材料小梁与双层整体小梁的疲劳寿命逐渐增大,劲度模量降低。改善层间结合状况与进行旧料再生后,双层小梁疲劳寿命都能得到一定提升。
李海莲[3](2019)在《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路网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由于高速公路里程和交通流量的持续增长,大多数高速公路已经进入养护维修高峰期。同时受西北寒旱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寒气候、高原冻土、大风干旱和恶劣多变的气候条件影响,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不断增加且成因更趋复杂。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及智能算法,结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历史,深入分析和研究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机理,研究建立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及预测模型,并结合养护资金及养护规划目标,构建路面养护智能决策体系,不仅对进一步提高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技术支持。基于已有文献研究,本文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为主线,综合应用粗糙集、网络分析法、区间数、模糊分析、多维联系数等理论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西北寒旱地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性能预测及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过程中涉及的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路面性能衰变预测、养护路段确定及措施选择、养护费用分配及养护决策优化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1)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内涵及其评价过程发展历程的系统分析,建立了基于路面技术状况的多元复杂系统,重点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功能性能、车辙性能、安全性能、结构承载力等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高速公路的周围气候、交通流量、路龄及施工与运营管理等要素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系统总结了沥青路面损坏的类型及表现特征;并通过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分析,研究建立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对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产生机理及主要类型的系统深入分析,结合传统评价方法中固定指标权重难以反映实际路况性能的不足,利用粗糙集知识粒度及网络分析法等理论,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知识粒度理论和ANP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标定方法。同时,结合区间数理论、模糊评价方法及粗糙集不完备信息系统,构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并以甘肃省管辖高速公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3)通过对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影响因素及传统预测方法的系统总结和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和改进的萤火虫算法,构建了基于IFA-SVM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并引入领域搜索及可变步长策略,克服寻优过程中萤火虫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发生随机移动,指导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寻优选择,进而选择对应性能指标实现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有效预测。并通过实例预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4)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目标的分析,进一步梳理了路面养护的主要措施及其对应的技术方案。结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2018)等标准,根据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及其病害特征,建立了路面养护决策标准,构建了集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路龄、交通流轴载、养护历史、养护资金及养护规划目标于一体的养护决策模型,提出了养护路段划分方法和养护方案决策与优化技术。(5)根据所建模型及其对应的方法与技术,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智能信息处理算法,使用Python的Web开放框架Django及其集成插件,结合GIS技术平台和MySQL数据库技术管理平台,搭建了基于B/S架构的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养护方案智能决策系统。并结合实例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各类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陈巧巧[4](2019)在《基于区间数TOPSIS方法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公路网渐趋完善,人们对路面路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于驾乘人员,即表现为舒适性),而不仅止于满足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的运送需求。沥青路面是路面的主要类型之一,且在数量上占更大的比重,却普遍存在早期破坏严重,实际使用寿命短于设计使用寿命的问题。预防性养护能减缓路面性能衰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极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落脚到实际项目,却局限为单一措施的应用,受决策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并且国内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实用性强的评判标准。本文对预防性养护的概念——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使路面保持良好的路用性能——进行剖析,从因果层面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涉及的领域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包括路况评价、预养护需求判断、常用预养护措施的适用性、预养护决策方法的对比及择优以及对于以上一系列工作的应用论证等。首先,对比分析了现有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标准和指标的适用性,结合预防性养护的实质——预防性但仍隶属于养护的范畴,提出了适用于预防性养护需求判断的指标和标准,引入考虑裂缝轻重程度的裂缝率作为单项指标之一;通过广泛查阅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并结合应用现状,对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和效果评价,为决策工作奠定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基础;基于对预防性养护概念以及效益最大程度发挥的充分理解,突破通常预防性养护工作实为预防性养护措施比选的局限,本文提出了预防性养护时机与对策一体优化决策的概念,即在适宜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时段内,采取一系列的预养护措施,形成预养护方案,而非单个技术措施,引入区间数TOPSIS方法(优劣解距离法),并将其与已有重构优化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借用已有文献案例以及工程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指出,基于区间数TOPSIS方法用于预防性养护决策是适宜且可靠的;最后,对预防性养护后评价已有研究及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着眼于决策,即方案的比选择优,将现已成熟应用于投资等领域的TOPSIS方法引入至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中,又由于工程项目和预防性养护决策问题所固有的多目标、多属性的特点,结合利用区间数的概念,以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决策结果更为适用和可信。本文提出的预防性养护评判标准和决策方法使得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开展以及效益的发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刘晗[5](2019)在《基于渗透再生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有重大意义。其中沥青路面具有行车安全舒适、噪音低、抗磨性强、养护方便等优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随着全国路面通车里程的迅速增长和道路服务期的延长,我国沥青路面的发展从建设高峰期逐渐转变成建设与养护并重的时期,沥青路面的养护日益重要。传统路面修复存在资源浪费、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而基于渗透再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很多优势,该方法一方面可以节省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有限养护资金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从而达到修复路面早期病害的目的。基于此,论文对基于渗透再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作用机理、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展开研究。论文首先总结了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类型及原因,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养护时机及常见养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基于渗透再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适用条件;然后结合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提出再生剂的技术性能要求,并通过室内试验检测评价了三种再生剂(Ⅰ型、Ⅱ型、Ⅲ型)的渗透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渗透速率随渗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同时Ⅰ型再生剂的渗透性及抗老化性均最佳。其次,论文对再生剂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即向老化改性沥青中以外掺法按不同质量比(2%、4%、6%、8%、10%)分别加入三种再生剂得到再生改性沥青,通过检测再生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并借助DSR、BBR仪器检测其流变性能,评价再生剂对老化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并确定三种再生剂的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剂对老化改性沥青具有明显的再生作用,再生后沥青针入度和延度均有所增加,软化点得到降低,最佳再生剂用量为68%;同时抗疲劳性能及低温抗裂性能得到提高,但高温抗变形能力下降。通过对改性沥青进行多次老化及再生试验,检测各阶段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发现二次再生沥青的基本性能稍弱于一次再生沥青的基本性能,验证了多次再生的可行性,并建议二次再生的再生剂用量在一次再生用量的基础上提高4%。最后,为验证再生剂的实际应用效果,论文结合昆山大直港桥和金鸡河大桥试验路,介绍了基于渗透再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并对试验路渗水及抗滑数据进行跟踪监测,回收再生前后沥青进行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渗透再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改善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同时能够有效封闭路表裂缝,降低渗水系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经济性高。
母苑伶[6](2017)在《精表处在沥青路面表层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沥青路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建设。然而近年来,在各种自然因素和重载交通的综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开始出现了微裂缝、集料松散、沥青膜脱落、渗水等早期病害现象。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不仅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也对行车安全性造成了严峻的考验。包括雾封层、微表处等在内的传统预防性养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延缓了沥青路面的破坏,但亦存在较多弊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沥青路面养护工作量,因此,对沥青路面新的预养护方式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类型以及成因作了分析,并结合现有的预养护方式,依据养护剂自身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提出一种新的沥青路面预养护方式—精表处。然后通过实验室直接拉伸试验和环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三大指标试验,确定了精表处专用养护剂—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各组分的掺配比例,并提出精表处专用养护剂宜现配现用;通过室内试验评价精表处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精表处技术具有良好的与原路面粘结性能、固结松散集料性能和封水性能;针对传统沥青路面养护剂施工后路面抗滑性能降低的问题,精表处提出施工时同步洒布细集料以恢复路面的抗滑性能,室内模拟试验证实精表处施工后路面抗滑性能还略有提高,保障了行车安全性。最后通过室内模拟精表处技术对于原沥青路面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精表处专用养护剂具有一定渗透性,对再生路表老化沥青有一定功效。结合精表处在长寿区S407线葛丛路葛兰至双龙段中的应用,分析了精表处技术的工程实用性。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精表处能有效封闭路面3mm以内的微裂缝,防止路面水渗入,路面渗水系数较施工前有极大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得以恢复。同时,精表处固结了路表面松散集料、改善路表外观,提高了路面行驶质量。精表处技术施工后,路面性能可基本恢复至新修路面效果。研究表明,精表处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当今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都值得推广的沥青路面预养护新技术。
吕健[7](2014)在《沥青再生剂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沥青路面的广泛应用,沥青老化问题便成为路面养护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沥青再生剂的应用对于沥青路面养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泛使用沥青再生剂是解决沥青老化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文章就沥青再生剂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李亮[8](2013)在《新疆兵团垦区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再生剂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和重载、超载情况的加剧以及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使用的脱节,使大量新建沥青道路开放交通1-2年就出现早期破坏情况,导致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寿命大大短于设计使用寿命。通过本项目的研究,针对兵团垦区气候、交通、路面结构和筑路材料特点提出的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推广性能优越、价格低廉的沥青再生材料,以满足兵团垦区公路预防养护需要,有效提高兵团垦区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为其它地区新建沥青路面和路面养护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进行兵团垦区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的实地调查,对病害类型进行分类;(2)对国内外常见的沥青再生剂进行分类,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3)收集国内外常用沥青再生剂,进行性能评价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与技术要求;(4)进行室外再生沥青性能试验、室内沥青再生试验,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不同沥青再生剂的沥青再生能力,提出沥青再生剂性能评价方法与技术指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推广的沥青再生剂性能差异,确定推广的沥青再生剂产品;(5)由经济效益-费用分析等最终确定推广的沥青再生剂产品。
杨波[9](2013)在《沥青雾封层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车辆荷载、自然因素(温度、雨水、辐射)等作用,这些因素都致使沥青路面老化,出现路面微裂缝等早期破坏现象。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行驶质量,道路使用年限缩短。因此,这些沥青路面急需维护,而预防性养护技术——雾封层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当中,具有高效、低耗、低成本的优点。本论文针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主要特点,分析了传统和新型雾封层材料的特点、强度形成机理,以及雾封层封闭路面的机理,同时,根据雾封层技术特点分析了雾封层技术的应用条件。本论文通过试验对传统雾封材料与新型雾封材料的技术指标参数进行对比,阐述路面新型养护材料的使用效果及特点。通过热致老化试验,对沥青老化前、老化后及加入新型路面养护剂后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加入路面新型养护剂后,老化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均明显提高,部分指标参数甚至超过新的基质沥青。通过对实体工程的研究,经过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与总结,结合其它道路铺筑经验,对施工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完善了沥青再生雾封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采取外观对比评价法和试验对比评价法两种评价方法检验实施效果,对施工前后的路面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检验雾封层技术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雾封层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沥青路面的抗滑能力、构造深度及摩擦系数抗滑摆值。经过雾封层技术处理的路面,渗水系数明显降低,旧沥青路面施工前的渗水系数及变异系数都比较大,通过雾封技术施工处理后,渗水系数平均降幅高达到88.39%,其构造深度也有所改善,路面微小裂缝被有效封闭,松散集料重新粘结在一起,路面行驶质量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性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沥青再生雾封层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其施工方便、环境污染少、道路封闭时间短等优点,与其他路面常规预防性养护方法比较,优势明显。另外,其技术要求不高,并且使用范围具有普遍性,另外更重要的是节约成本,施工工艺环保,节省施工材料,同时不用重新施工路面交通标志标线,道路封闭时间缩短,道路交通障碍所引发的经济损失减少。
王婷婷[10](2013)在《公路沥青路面不同预养护方式的绿色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公路等级不断提高,高速公路里程规模不断增长,大量低等级公路改建和扩建。在公路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公路网的规划和沥青路面迫切需要养护的现状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公路建、养并重的时代。为了保持路面良好的服务状态,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延缓早期病害的发展,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根据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变化情况合理的选取养护时机和养护技术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对于公路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公路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向社会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环保、更节约资源的“绿色”道路。绿色养护追求“高效、低耗、环保”,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要求做到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绿色养护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提倡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在养护施工过程中要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材料、节约用水,对废旧材料再循环再利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本文针对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的典型病害类型,分析病害产生原因和对路面使用功能的影响。依据公路沥青路面主导损坏类型和严重程度、公路等级、交通量等技术因素,针对裂缝、车辙、平整度不足、抗滑不足、松散类病害和其他类病害,提出适用的预防性养护对策集。在“绿色道路”评价系统和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养护理念,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绿色养护评价体系,从技术因素、环境影响、资源再利用、交通与运营影响角度构建绿色养护评价系统,综合评价排序现有的主要预防性养护技术,以提出绿色养护的建议,确保更合理的选取养护措施对路面养护进行指导。本文以重庆某高速公路为实例,在分析路面使用性能检测数据基础上,确定路面主导损坏类型和严重程度,依据所提出的绿色养护评价指标,明确可采取的预防性养护技术预选集,应用绿色养护综合评价排序,最终确定最绿色的预养护技术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施工中废气排放量少、噪声小,对环境污染小;可充分利用旧沥青路面混合料,节约原材料,降低施工成本,实现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施工过程中占用工作面小,不中断交通,施工作业时间短,对公共交通的影响小。
二、沥青再生剂PDC在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再生剂PDC在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1.1 光催化技术 |
1.1.2 自清洁技术 |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
1.2.2 相变调温技术 |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
1.4.2 低冰点路面 |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
2先进路面材料 |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3.1 碳纤维 |
2.3.2 玻璃纤维 |
2.3.3 玄武岩纤维 |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
3先进施工技术 |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
4路面养护技术 |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裂缝处治 |
4.3.2 雾封层 |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3 未来展望 |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3 未来展望 |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
5.3.3 未来展望 |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1.1 钢渣再利用 |
6.1.2 其他工业废渣 |
6.1.3 粉煤灰再利用 |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
6.4 废轮胎 |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7路面再生技术 |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
7.1.2 温拌再生技术 |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7.2.1 强度机理研究 |
7.2.2 路用性能研究 |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
7.2.4 发展前景 |
(2)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及超薄高性能磨耗层集成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集成面层适用性与施工工艺分析 |
2.1 道路养护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
2.2 集成面层技术工作原理 |
2.3 集成面层技术的施工工艺研究 |
2.4 集成面层技术优势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
3.1 原材料的选择 |
3.2 SMA-10配合比设计 |
3.3 AC-13配合比设计 |
3.4 RAP料性质分析及配合比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成面层层间热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
4.1 层间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 热黏结嵌入深度的研究 |
4.3 层间热黏结性能评价 |
4.4 热粘结试验数据综合分析 |
4.5 摊铺散热温度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5.1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2 就地热再生再生混合料性能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不同层间接触的双层小梁疲劳试验 |
6.1 试验介绍 |
6.2 小梁疲劳实验方案 |
6.3 四点疲劳试验方案研究目的及内容 |
6.4 单一材料小梁四点疲劳试验 |
6.5 双层小梁四点疲劳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集成面层技术实施及应用效果 |
7.1 工程简介 |
7.2 原路面的性能评价 |
7.3 试验段工程实施方案 |
7.4 施工要求 |
7.5 现场施工工序 |
7.6 工后性能跟踪检测 |
7.7 经济效益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附录 |
(3)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因素分析 |
2.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及影响因素 |
2.1.1 路面技术状况的内涵 |
2.1.2 路面技术状况的影响因素 |
2.2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2.2.1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历程 |
2.2.2 沥青路面破损类型 |
2.3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用评价指标体系 |
2.3.1 路面性能评价方法 |
2.3.2 分项指标评价标准 |
2.3.3 通用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2.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4.2 分项指标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寒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权重标定方法研究 |
3.1 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
3.1.1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与建设 |
3.1.2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区域划分 |
3.2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情况 |
3.2.1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调查 |
3.2.2 高速公路分区沥青路面病害情况 |
3.2.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成因分析 |
3.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3.3.1 评价指标权重标定过程 |
3.3.2 评价指标主观权重标定算法 |
3.3.3 评价指标客观权重标定算法 |
3.3.4 评价指标权重优化标定 |
3.4 实例分析 |
3.4.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网络结构 |
3.4.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主观权重 |
3.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客观权重 |
3.4.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权重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 |
4.1 模糊区间数评价理论 |
4.1.1 区间数基本理论 |
4.1.2 综合评价原理 |
4.2 基于模糊区间数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4.2.2 评价区间的确定及量化 |
4.2.3 区间数评价结果确定 |
4.3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4.3.1 评价指标测度值界定 |
4.3.2 评价指标值模糊处理 |
4.3.3 评价指标权重模糊区间确定 |
4.3.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4.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因素分析 |
5.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通用方法 |
5.2.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衰变模式 |
5.2.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通用预测方法 |
5.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3.1 SVM基本原理 |
5.3.2 FA基本原理 |
5.3.3 IFA-SVM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4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 |
5.4.1 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基础数据 |
5.4.2 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基础数据预处理 |
5.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 |
5.4.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体系研究 |
6.1 沥青路面养护目标及分类 |
6.1.1 养护目标 |
6.1.2 养护技术分类 |
6.2 沥青路面养护策略及确定 |
6.2.1 高速公路路面单元养护类型及划分标准 |
6.2.2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策略及确定标准 |
6.3 沥青路面养护路段划分与优化 |
6.3.1 养护路段划分原则 |
6.3.2 养护路段划分方法 |
6.4 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 |
6.4.1 养护决策指标体系 |
6.4.2 养护决策层次模型 |
6.4.3 基于多维联系数的养护决策方法 |
6.4.4 基于养护效益与目标的养护方案优化 |
6.5 养护方案决策优化实例 |
6.5.1 路线基本概况 |
6.5.2 养护路段划分及优化 |
6.5.3 养护方案决策与优化 |
6.5.4 养护决策与规划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7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智能养护决策管理系统 |
7.1 系统设计与技术框架 |
7.2 系统总体架构 |
7.3 系统功能结构 |
7.4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区间数TOPSIS方法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概述 |
1.1.2 预防性养护的发展历史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必要性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2.1 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 |
2.2 已有路况评价标准 |
2.3 预防性养护路况评价指标 |
2.3.1 单项指标 |
2.3.2 综合指标 |
2.4 预防性养护评判标准 |
2.5 与养护设计规范及新路况评定标准比较 |
第3章 预防性养护措施 |
3.1 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 |
3.1.1 裂缝填封类 |
3.1.2 罩面类 |
3.1.3 表面封层类 |
3.1.4 沥青再生类 |
3.2 适用性 |
3.3 效果评价 |
第4章 决策方法研究 |
4.1 已有重构优化DEA方法 |
4.1.1 模型的建立 |
4.1.2 应用性分析 |
4.2 基于区间数TOPSIS方法 |
4.2.1 区间数定义 |
4.2.2 构造决策矩阵及规范化处理 |
4.2.3 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 |
4.2.4 确定正、负理想点 |
4.2.5 相对贴近度计算及方案排序 |
第5章 预防性养护决策 |
5.1 路段划分与归类 |
5.2 预防性养护决策 |
5.2.1 预养护决策流程 |
5.2.2 预养护方案制定 |
5.2.3 最优预养护方案确定 |
5.2.4 应用论证 |
5.3 预防性养护后评价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已有预防性养护路况评定标准 |
附录B DEA方法代码 |
附录C TOPSIS方法部分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论文 |
项目 |
(5)基于渗透再生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再生封层技术应用于沥青路面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及预防性养护技术 |
2.1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2.1.1 变形类 |
2.1.2 裂缝类 |
2.1.3 水损坏 |
2.1.4 表面损害类 |
2.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及养护措施 |
2.2.1 预防性养护时机 |
2.2.2 预防性养护措施 |
2.3 渗透再生技术的适用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剂作用机理及性能要求 |
3.1 老化及再生机理 |
3.1.1 老化机理 |
3.1.2 再生机理 |
3.2 再生剂的技术性能及技术指标 |
3.2.1 技术性能 |
3.2.2 技术指标 |
3.3 再生剂的渗透性能 |
3.4 再生剂的抗老化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剂对老化沥青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准备 |
4.1.1 沥青及再生剂 |
4.1.2 再生改性沥青 |
4.2 再生改性沥青基本性能研究 |
4.2.1 针入度 |
4.2.2 软化点 |
4.2.3 延度 |
4.3 沥青流变性能研究 |
4.3.1 温度扫描试验研究 |
4.3.2 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
4.3.3 线性振幅扫描试验研究 |
4.3.4 低温弯曲蠕变试验 |
4.4 二次老化与二次再生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
4.4.1 二次老化性能分析 |
4.4.2 二次再生性能分析 |
4.4.3 重复老化再生性能总体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渗透再生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工程应用 |
5.1 项目依托工程情况 |
5.2 施工工艺 |
5.2.1 确定再生剂的最优洒布量 |
5.2.2 现场施工流程 |
5.3 表面性能检测 |
5.3.1 透水性能 |
5.3.2 抗滑性能 |
5.4 回收沥青性能检测 |
5.4.1 沥青回收方法 |
5.4.2 沥青回收步骤 |
5.4.3 性能检测方法 |
5.5 经济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6)精表处在沥青路面表层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研究现状 |
1.2.1 预防性养护的定义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沥青路面传统预防性养护技术与精表处 |
2.1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现象 |
2.1.1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类型 |
2.1.2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原因分析 |
2.2 传统预防性养护技术 |
2.2.1 填灌缝 |
2.2.2 微表处 |
2.2.3 雾封层 |
2.3 精表处预防性养护技术 |
2.3.1 功能 |
2.3.2 适用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精表处用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的改性机理 |
3.1.1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固化反应 |
3.1.2 环氧树脂交联网络的形成 |
3.1.3 沥青在环氧树脂网络中的分布 |
3.2 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的组分优化方案 |
3.2.1 各组分技术性质 |
3.2.2 各组分配合比确定 |
3.3 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 |
3.3.1 储存稳定性 |
3.3.2 黏度及筛上剩余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精表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4.1 粘结性能 |
4.1.1 试件成型方法 |
4.1.2 试验方法 |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固结松散集料性能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评价方法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封水性能 |
4.3.1 试验方法 |
4.3.2 评价方法 |
4.3.3 渗水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4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抗滑性能 |
4.4.1 试验方法 |
4.4.2 评价方法 |
4.4.3 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表处对原沥青路面的高低温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5.1 沥青路面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的机理分析 |
5.1.1 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分析 |
5.1.2 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能机理分析 |
5.2 试验方案和评价方法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评价方法 |
5.3 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高温稳定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2 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精表处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 |
6.1 项目依托工程概况 |
6.2 施工工艺 |
6.3 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施工要求 |
6.3.1 精表处技术施工前准备工作 |
6.3.2 精表处技术的施工机械 |
6.3.3 精表处技术施工步骤 |
6.4 精表处技术路用效果评价 |
6.4.1 现场试验对比评价法 |
6.4.2 直观目测表面评价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沥青再生剂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沥青再生剂机理 |
2 沥青再生剂的功能和要求 |
3 沥青再生剂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
4 沥青再生剂在路面的应用评价 |
5 结束语 |
(8)新疆兵团垦区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再生剂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项目研究总体目标 |
1.2 主要研究成果及关键技术 |
第2章 目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
2.1 目的意义 |
2.2 研究现状 |
第3章 兵团垦区公路早期病害与养护 |
3.1 兵团垦区气候与交通概况 |
3.1.1 兵团垦区交通概况 |
3.1.2 兵团垦区气候概况 |
3.2 兵团垦区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 |
3.3 兵团垦区公路病害调查与分析 |
3.4 兵团垦区公路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 |
3.5 兵团垦区公路的预防性养护 |
第4章 沥青路面老化与再生机理 |
4.1 沥青老化机理 |
4.1.1 沥青的组分 |
4.1.2 沥青老化理论 |
4.2 沥青老化规律与影响因素 |
4.2.1 沥青老化规律 |
4.2.2 沥青路面影响因素 |
4.3 再生剂的类型及产品介绍 |
4.3.1 再生剂类型 |
4.3.2 路面再生剂产品介绍 |
4.4 再生剂再生机理与技术性能要求 |
4.4.1 再生剂再生机理 |
4.4.2 再生剂技术性能要求 |
4.5 再生剂养护时机的确定 |
第5章 沥清再生剂路用性能检测与评价 |
5.1 试验路段的选定 |
5.1.1 试验地区的气候特征 |
5.1.2 试验路段道路特征 |
5.2 试验的厂家及施工概况 |
5.3 路用性能检测与评价 |
5.3.1 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
5.3.2 抗滑性能对比分析 |
5.3.2.1 构造深度 |
5.3.2.2 抗滑值 |
5.3.3 渗水系数 |
5.4 外观效果评价 |
5.5 渗透深度检测与评价 |
第6章 沥青路面再生剂再生性能检测与评价 |
6.1 沥青抽提与回收 |
6.1.1 沥青抽提液的制备 |
6.1.2 沥青的回收与蒸馏 |
6.2 沥青室内性能试验 |
6.3 试验路段沥青老化性能分析 |
6.4 路面再生剂再生性能评价 |
6.4.1 针入度 |
6.4.2 延度 |
6.4.3 软化点 |
6.5 再生剂对薄膜老化再生效果评价 |
第7章 路面再生剂评价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 |
7.1 路面再生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1.1 再生剂技术性能要求 |
7.1.2 综合评价的步骤 |
7.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7.2 综合评价方法体系 |
7.3 具体应用实例 |
第8章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
8.1 再生剂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 |
8.2 经济效益分析 |
8.3 社会效益分析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9)沥青雾封层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 |
1.2.1 国外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沥青再生雾封层技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说明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分析与雾封层技术适用条件 |
2.1 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现象 |
2.1.1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 |
2.1.2 沥青路面破坏类型及原因分析 |
2.2 雾封层技术适用条件 |
2.2.1 养护最佳时机 |
2.2.2 雾封层技术应用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雾封层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3.1 雾封层强度形成机理 |
3.1.1 传统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 |
3.1.2 沥青的矿料表面破乳过程 |
3.1.3 新型路面养护剂强度形成机理 |
3.1.4 干燥原理 |
3.1.5 雾封层封闭路面的机理 |
3.2 影响雾封层强度的因素 |
3.3 雾封层养护剂再生机理分析 |
3.3.1 沥青基本性质 |
3.3.2 再生的方法与目标 |
3.3.3 路面再生还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雾封层各种技术指标要求 |
4.1 传统雾封层材料技术参数 |
4.2 新型雾封层路面养护剂 |
4.2.1 新型路面养护剂特点 |
4.2.2 新型路面养护剂检测方法 |
4.2.3 沥青老化试验数据分析 |
4.3 新型雾封层技术养护材料的优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雾封层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 |
5.1 雾封层技术施工方案 |
5.2 雾封层施工流程 |
5.3 雾封层施工 |
5.3.1 对旧路面的技术要求 |
5.3.2 施工准备工作 |
5.3.3 雾封层施工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雾封层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
6.1 外观对比评价法 |
6.2 试验对比评价法 |
6.2.1 现场检测方案 |
6.2.2 试验数据分析 |
6.3 经济效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成果 |
(10)公路沥青路面不同预养护方式的绿色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绿色道路与预防性养护的产生及背景 |
1.1.1 绿色道路的产生与背景 |
1.1.2 预防性养护的产生与背景 |
1.2 国内外绿色道路与预防性养护的环境现状及发展情况 |
1.2.1 国外绿色道路与预防性养护的环境现状及发展情况 |
1.2.2 国内绿色道路与预防性养护的环境现状及发展情况 |
1.3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色养护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 绿色养护理论 |
2.2 评价的基本理论 |
2.2.1 绿色道路评价系统理论 |
2.2.2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理论 |
2.3 评价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三章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与技术 |
3.1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类型及原因分析 |
3.1.1 裂缝类病害 |
3.1.2 变形类病害 |
3.1.3 松散类病害 |
3.2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对路面使用功能的影响 |
3.3 沥青路面不同类型病害处治的时机 |
3.4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及适用范围 |
3.4.1 表面封层类 |
3.4.2 裂缝填缝类 |
3.4.3 薄层罩面类 |
3.4.4 沥青再生类 |
3.5 不同病害类型适宜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
3.5.1 针对裂缝类病害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
3.5.2 针对变形类病害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
3.5.3 针对松散类病害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
3.5.4 针对其他类病害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
3.5.5 针对平整度不足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
3.5.6 针对抗滑性不足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
第四章 沥青路面绿色养护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绿色养护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绿色养护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3 绿色养护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
4.3.1 技术类指标 |
4.3.2 资源再利用类指标 |
4.3.3 环境影响类指标 |
4.3.4 公路交通与运营影响类指标 |
4.4 绿色养护评价体系 |
4.4.1 确定绿色养护评价层次 |
4.4.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4.3 绿色养护评价过程与步骤 |
第五章 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的绿色评价——以重庆某高速公路为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预养护技术适用性判断 |
5.3 确定预养护技术预选集 |
5.4 预养护技术的绿色评价 |
5.5 综合绿色评价的最终技术选择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沥青再生剂PDC在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2]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及超薄高性能磨耗层集成应用的实验研究[D]. 伍勇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D]. 李海莲.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4]基于区间数TOPSIS方法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D]. 陈巧巧.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基于渗透再生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D]. 刘晗. 东南大学, 2019(06)
- [6]精表处在沥青路面表层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母苑伶.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3)
- [7]沥青再生剂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J]. 吕健. 四川水泥, 2014(10)
- [8]新疆兵团垦区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再生剂应用研究[D]. 李亮.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5)
- [9]沥青雾封层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 杨波. 广西大学, 2013(03)
- [10]公路沥青路面不同预养护方式的绿色评价研究[D]. 王婷婷.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