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现代管理科学的系统原理在办公室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学钏[1](2021)在《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模型及应用》文中提出重大航天工程技术创新性强,投资规模庞大,参与单位众多,工程的组织管理挑战巨大,因此重大航天工程的研发实施也往往伴随着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例如,美国阿波罗计划催生了现代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美国航天飞机推进了定量化风险分析技术概率风险分析方法的发展等。在我国,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理论和方法不仅很好地支撑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并且在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也获得了很好的应用。近些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工程等多项重大航天工程,“综合集成”理论和方法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有必要深入总结这些重大航天工程管理实践的宝贵经验,建立完善我国自己的重大航天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助力我国航天事业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关键转变。本文将基于我国重大航天工程管理实践,综合国外复杂性科学及我国“综合集成”的管理思想,从本体、认识和演化三个方面分析重大航天工程的复杂系统特征,揭示复杂性和整体性间张力驱动重大航天工程行为决策的动力机理,基于重大航天工程复杂性和整体性的演化规律提出系统融合原理,基于熵、负熵概念及其模型定量化描述系统融合原理,考虑系统演化阶段间关系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系统融合网络模型,并在北斗卫星工程“一箭双星”案例中进行应用。首先,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分析研究。重大航天工程是一类典型的复杂系统,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从工程本体、认识及其演化三个方面分析重大航天工程的多尺度复杂性特征。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的要素关联性建立了重大航天工程不同类型系统的描述框架,分析了工程本体存在的多尺度复杂性特征,说明了不同尺度复杂性间的矛盾关系。基于这种工程本体特征,本文分析了多尺度复杂性对工程认知带来的挑战,论述了平均场理论在分析该类系统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在案例研究中认知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的“分”“合”策略。与该策略相对应,本文从多尺度复杂性的演化视角提出了重大航天工程系统演化过程中存在的“竞”“和”机制。该部分研究为提出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建立了理论和逻辑基础。第二,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构建。该部分基于重大航天工程整体性和复杂性同时存在的基本认知,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北斗卫星工程管理实践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大规模的访谈和资料文本的处理,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总结提炼促使重大航天工程复杂性和整体性同时演化发展的决策过程。该部分的研究揭示了重大航天工程微观复杂性和宏观整体性既矛盾又依存的张力驱动工程行为决策的动力机理,概括了包括“复杂性降解”和“整体性中和”的策略组合,提出了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该原理有助于发展我国航天工程的传统综合集成管理理论和方法。第三,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熵模型构建。该部分基于生物系统的演化分析重大航天工程微观复杂性及宏观整体性演化过程,应用熵及负熵的概念和模型描述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中“复杂性降解”和“整体性中和”过程,构建系统融合各阶段的双层规划模型,并且通过北斗卫星“一箭双星”测发流程决策说明该模型的应用。该部分的研究将为系统融合原理的实际应用提供定量化的方法。第四,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网络模型构建。该部分考虑系统融合原理中各步骤的相关性,基于互信息熵描述重大航天工程中宏观整体性和微观复杂性之间的张力变化,在贝叶斯网络框架内针对系统融合各阶段的主要目标建立基于互信息熵的系统融合原理网络模型,并设计相关智能化算法求解各阶段模型。该部分研究将系统融合原理描述为贝叶斯网络的构建过程,能够充分利用重大航天工程中各阶段获得的相关数据,为今后智能化工程决策提供方法支持。在我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重大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需要我国管理思想的理论和方法支持。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在我国自己的“综合集成”理论基础上进行理论和方法扩展,在世界重大工程理论研究领域发出中国的声音,形成基于中国实践的管理理论方法体系。
韩铁光,录聪颖,庄润森,杨国安,骆振光[2](2020)在《基于系统原理的深圳新冠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管理策略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现代管理科学系统原理理论,从宏观层面上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思想,解决抗击疫情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困难,体现了科学管理的精神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创新性发展,是一种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践方法的相融合的创举。本文以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健康教育工作为例,考察系统原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系,并分析系统原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申存宁[3](2020)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研究》文中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重要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灵魂,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一直都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专家学者等也都围绕专业建设展开了诸多的探索,例如对课程、教材、教师、学生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然而以上研究更多的是在探讨专业建设工作里面包含什么和专业建设应该做什么,却没有研究参与这些工作的人在主观上有多大程度愿意和能够把工作做好。本研究从专业建设主体意识层面出发,尝试研究专业建设主体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和能够把工作做好。从主体意识出发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进行研究是本研究的重要创新,专业建设主体意识是推动专业建设实践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要加强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关注与研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主体包括所有参与专业建设工作的人,其中专业负责人是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推动者与主要决策者,其在专业建设一线最具影响力,因此本研究确定研究对象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具体研究内容为专业负责人的主体意识。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研究比较匮乏。本论文首先通过对专业建设和主体意识分别进行研究,将主体意识的概念引入专业建设实践中,提出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三维度即自主建设意识、主体责任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并确定各维度的内部要素,其中自主建设意识包含常规性建设、具体性建设和本质性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包含问题意识、执行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专业发展意识包含战略意识、创新意识和目标意识。然后依此设计访谈提纲,以访谈的形式去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的主体意识水平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专业负责人的主体意识在不同维度上呈现出低、中、高三类水平,其主体意识水平是不同维度水平间的组合,对专业负责人的主体意识要综合评估。最后依据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水平的现状进行问题总结与反思,分别从自我提升、工作激励和资源支持等方面提出提升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李凤营[4](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张健,熊焰,陈立[5](2019)在《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的系统原理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功能分析法,对现代管理系统原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中的体现和运用进行了阐述,指出基地管理工作具有系统的特征,应用系统原理分析基地的管理系统及其特征,可以有效应对其他理论范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基地的管理工作实践中主要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系统原理在基地建设的管理实践中的科学运用,可以推动基地建设的规范化,提高基地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益,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肖新平[6](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指出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于鑫[7](2017)在《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环保、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了缓解国内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很多城市相继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开工面多、建设难度大、参建单位多、工期紧张等特征,使得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形势严峻,必须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轨道工程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模式。本文以北京轨道工程建设为背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经验总结与统计归纳相结合等方法,探索了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具体创新点总结如下:(1)将网格化管理理论引入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领域。网格化管理理论是管理学中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基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的网格化管理方式具有数字化、精细化、动态化的管理特征,是一种典型的闭环管理模式。通过对霍尔的三维结构进行分析,并借鉴了美国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理论,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全流程管理模式,将网格化管理理论与安全管理理论相结合应用与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可以提高轨道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达到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2)构建了网格化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首先阐述了目标结构化符号表示方法,并结合北京市轨道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了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总目标,并建立了基于GSN方法的安全管理目标模型。同时,结合网格化安全管理理论,提出了北京市网格化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总模式,并分别对安全管理组织网格的运行机制中涉及的业务单位级、项目管理中心级以及施工单位级的网格化安全管理进行详细阐述;对任务网格中涉及的安全管理流程及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最后对连接组织网格与任务网格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详细阐述。(3)提出了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的特征,危险源识别的原则、依据;然后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四级危险源级别,再通过定量分析,建立了识别危险源重要程度的模型;最后提出安全风险控制方法,包括最小系统仿真试验平台和独立第三方监测。(4)提出并建设了面向网格化安全管理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监控中心。首先将网格化安全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大数据库的理论相结合;分别介绍了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监控中心信息系统的构成,详细介绍了施工安全风险监控子系统、盾构施工实时管理子系统、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子系统、安全质量隐患子系统、动调管理、试运行故障统计子系统、应急视频会商子系统、基础支撑系统以及安全监控应急指挥平台。(5)工程案例。首先,阐述了北京市轨道工程建设特点及安全现状;然后将网格化安全管理理论应用于北京地铁六号线;并介绍了危险源排查系统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蒋叶红[8](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对话理论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高校学生管理是一个现实而复杂的问题。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它既是对现有管理方式的批判和继承,也是对当代对话社会的回应和思考。构建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在对话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活动。本文将“对话”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变革的理论关怀,以期建立充满生机活力、平等民主、有效反思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引导其对话人生。基于文献分析、逻辑分析、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整个研究贯穿这样一条线索加以运行和开展:先从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困境入手,剖析对话理论释义并定位本研究中的对话内涵,探寻一种审慎明辨的高校学生对话管理何以可能。并从外到内转入对话管理的机理分析,从里向外研究了三种对话实践,再现对话案例和对话现象,阐述对话技能和对话理想,最后构成一幅对话中高校学生管理的立体图景。除去绪论和结语,本论文共五章。首先,论文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概念、体制架构、具体内容等进行介绍,对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现实学生管理模式的内在局限和问题症结。其次,借鉴已有的对话理论研究成果,以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特征为框架,阐释了对话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必然联系。对话作为一种旨在诉诸于平等的认同双方、理性的交往方式、共同的合作参与、开放的创生思想的方略,赋予了其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价值上的必然性;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独有特性、高校学生的对话品性在凸显了对话理念的同时,也为对话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提供了现实平台,赋予了其在价值上的可能性,这二者也正是对话理论和高校学生管理会通的契合点。论文还对“对话”内涵进行了界定,旨在挖掘对话精神,弘扬人与人的平等、强调多元参与、注重个体反思。再次,立足于对话理论的基本旨趣,对高校学生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学理探讨,将研究梳理为四个维度:一是话权的授予和获取;二是话轮的交替和转换;三是特质的界定;四是有限性和相对性的认识。围绕这四大中心问题,论文认为实现对话管理的逻辑前提是话语权的赋予和公共领域的确定;对话的运作机理是使参与对话的双方达成一定的共识;协商民主是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核心特质;同时也明确了其适用的条件、范围、类型等。论文还对对话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的适用性进行实践探索。一方面,国外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方面,对照我国学生管理,通过具体、纵深和细致的案例分析,将对话管理实践定位在三个落脚点,即平等性对话管理、参与式对话管理、反思型对话管理,这是和第二章节中对话内涵的定位相呼应的。通过解读这些“原生态”的话语,审视分析学生管理中的对话技能。最后,论文对如何实现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给出一个初步的答案,即追求对话理想、融合对话主体、搭建对话平台、营造对话环境,最终走向对话的高校学生管理,此乃教育之使命。毋庸赘言,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代,通过学生管理模式的尝试创新,以此有助于高校学生们真正获得“成人的力量”,进而完成他们的人生转折,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和希冀。
杜枫[9](2016)在《档案管理原理在“互联网+”时代的运用》文中指出档案和档案工作在中国有3500多年的历史。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档案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档案局规范化档案管理,再到由数字媒体、互联网+等领先技术衍生出的现代档案管理方法,见证了我国档案管理事业依照档案管理基本原理从低端水平逐渐走上高端层次的步伐。
马晓路[10](2015)在《现代海事立法下我国海事立法协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海事立法协调一般理论和现实问题入手,论证我国海事立法的基础问题,在客观评价我国现有海事立法的前提下,以现代海事立法为基准,从国内立法与国际公约、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海事立法与其他涉海立法四个层面,研究现代海事立法下我国海事立法的协调完善,着力解决海事立法实践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结合现代海事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探讨建立适应现代海事管理发展和满足海洋维权需要的海事立法。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我国海事立法协调的基础问题研究。本章从海事立法的界定入手,分析我国海事立法的内涵、外延及特点,研究海事立法的理论基础,从系统论、法理学、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学角度分析了海事立法协调的理论基础,探讨了海事立法的现代化以及现代海事立法协调发展趋势,为下一步审视和调整我国海事立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章为现代海事立法下的国内海事立法与国际海事公约协调研究。本章在分析《海洋法公约》和IMO海事公约在我国国内法地位基础上,探讨在完善我国海事立法过程中所面临的如何对待我国缔结、参加的国际公约,处理好公约与国内立法的关系,以及海事立法中的MO履约审核机制问题。第三章是现代海事立法下的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协调研究。本章针对目前我国海事立法中存在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分立并行的立法模式,分析了内河与海上分立并行立法存在的问题,指出现代海事立法下协调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的基本路径。第四章为现代海事立法中的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协调研究。本章在梳理我国海事立法中的地方立法、界定海事立法中地方立法与现代国家立法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其与现代国家海事立法之间存在的立法冲突,指出地方立法在我国海事立法中存在的必要性,提出协调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关系的基本思路。第五章为现代海事立法中的海事立法与相关涉海立法协调研究。本部分在界定海事立法及相关涉海立法边界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与海洋立法、渔业立法和海关立法客观存在的交叉与重叠,提出协调海事立法与海洋立法、渔业立法和海关立法的路径。第六章为现代海事立法下我国海事立法的协调完善。本章在分析我国现有海事立法的不协调性表征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海事立法下完善我国海事立法的思路,并具体从协调国内海事立法与国际海事公约适用关系、完善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的立法内容、协调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海事立法与其他涉海立法的关系四个方面,提出现代海事立法下完善和协调我国海事立法的具体建议。
二、试论现代管理科学的系统原理在办公室管理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现代管理科学的系统原理在办公室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1 复杂系统 |
1.2.2 熵 |
1.2.3 重大工程复杂性 |
1.2.4 重大工程管理理论 |
1.2.5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程序和方法 |
第2章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分析 |
2.1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本体 |
2.1.1 重大航天工程复杂系统 |
2.1.2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表现 |
2.1.3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间关系 |
2.2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认知 |
2.2.1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认知需求 |
2.2.2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认知策略 |
2.2.3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认知结果 |
2.3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演化 |
2.3.1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演化特征 |
2.3.2 重大航天工程多尺度复杂性演化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 |
3.1 扎根理论方法 |
3.2 案例选择与研究方案 |
3.2.1 案例选择 |
3.2.2 研究方案 |
3.2.3 效度验证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北斗卫星工程案例分析 |
3.3.1 开放式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式编码 |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4 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构建 |
3.4.1 系统融合原理的动力机制 |
3.4.2 系统融合原理的策略组合 |
3.4.3 系统融合原理的实施效果 |
3.4.4 系统融合原理的核心观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熵模型 |
4.1 基于熵的系统融合原理分析 |
4.2 基于熵及负熵的系统融合原理建模 |
4.2.1 复杂性探索和整体性叠加 |
4.2.2 复杂性吸收和整体性相容 |
4.2.3 复杂性分解和整体性固化 |
4.2.4 复杂性承担和整体性重构 |
4.3 熵模型在“一箭双星”案例中的应用 |
4.3.1 “一箭双星”系统融合案例 |
4.3.2 案例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网络模型 |
5.1 系统融合原理网络模型框架 |
5.2 系统融合原理网络模型 |
5.2.1 复杂性探索和整体性叠加模型 |
5.2.2 复杂性吸收和整体性相容模型 |
5.2.3 复杂性分解和整体性固化模型 |
5.2.4 复杂性承担和整体性重构模型 |
5.3 网络模型在“一箭双星”案例中的应用 |
5.3.1 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的建立 |
5.3.2 网络节点概率分布的确定 |
5.3.3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改进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重大航天工程管理经验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系统原理的深圳新冠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管理策略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科学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内容 |
2 系统原理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
3 系统原理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
3.1 必须采取正确的控制方式 |
3.1.1 疫情防控中健康教育的预先控制 |
3.1.2 疫情防控中健康教育的现场控制 |
3.1.3 疫情防控中健康教育的事后控制 |
3.2 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实行多级递阶控制 |
3.3 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资反馈要适当 |
(3)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相关研究 |
二、主体意识相关研究 |
三、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专业建设 |
三、主体意识 |
四、专业建设的主体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设计 |
第一节 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内外部结构 |
一、内部结构:专业建设主体的心理意识结构 |
二、外显结构:专业建设主体的实践意识结构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维度设计 |
一、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水平分类理论假设 |
二、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维度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的方法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二节 研究的实施与资料分析 |
一、访谈过程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归纳法 |
四、系统分析法 |
五、SWOT分析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主体意识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自主建设意识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专业建设要素分析 |
二、工作职责分析 |
三、工作时间投入分析 |
第二节 主体责任意识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
二、影响工作主要因素的分析 |
三、重点工作的分析 |
四、自我提升的分析 |
五、如何调动团队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分析 |
第三节 专业发展意识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专业建设优势的主体意识分析 |
二、专业建设劣势的主体意识分析 |
三、专业建设机会的主体意识分析 |
四、专业建设威胁的主体意识分析 |
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分析 |
六、专业建设创新分析 |
七、专业建设目标分析 |
第四节 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现状分析 |
一、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三维模型建构 |
二、基于三维模型的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现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专业建设主体意识内部因素 |
二、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水平现状 |
三、提升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水平的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对象的局限 |
二、研究主体的限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的系统原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管理的系统原理在人才基地应用之益 |
1.1 优化基地系统整体管理水平 |
1.2 提高基地系统整体管理效益 |
2 人才基地规范化建设的系统管理特征 |
2.1 系统原理的整体性管理特征体现 |
2.2 系统原理的层次性管理特征体现 |
2.3 系统原理的目的性管理特征体现 |
2.4 系统原理的动态性管理特征体现 |
3 系统原理在人才基地管理实践的应用 |
3.1 训练参赛管理实践的应用 |
3.2 文化教学管理实践的应用 |
3.3 队伍建设管理实践的应用 |
4 结语 |
(6)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
四、X市的其他考核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
六、小结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
四、结论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
1.2.2 危险源分析与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1.2.3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与标准建设 |
1.2.4 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
1.3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
1.6 本章小结 2 轨道工程建设网格化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基础研究 |
2.1 引言 |
2.2 网格及网格化管理 |
2.2.1 网格的概念及特征 |
2.2.2 网格技术 |
2.2.3 网格化管理的概念、特征及方法论 |
2.2.4 网格技术与网格化管理的对比 |
2.3 网格化管理理论基础 |
2.3.1 系统论 |
2.3.2 控制论 |
2.3.3 协同论 |
2.4 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
2.4.1 霍尔三维结构模式 |
2.4.2 “杜邦”安全管理理论 |
2.4.3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理论 |
2.5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的基本要素 |
2.6 本章小结 3 网格化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基于GSN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目标体系的建立 |
3.2.1 GSN方法概述 |
3.2.2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体系构建 |
3.2.3 基于GSN方法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体系 |
3.3 网格化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总体模式 |
3.3.1 安全管理总体模式 |
3.3.2 安全管理组织网格设计 |
3.3.3 安全管理任务网格设计 |
3.4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组织网格运行机制分析 |
3.4.1 业主单位级网格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 |
3.4.2 轨道项目管理中心级网格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 |
3.4.3 施工项目级网格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 |
3.5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任务网格运行机制分析 |
3.5.1 四级任务网格 |
3.5.2 任务网格中的危险源安全管理流程及协同机制 |
3.5.3 网格化安全管理监控流程 |
3.6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 |
3.6.1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背景 |
3.6.2 项目建设目标及建设原则 |
3.6.3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成 |
3.7 本章小结 4 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危险源识别概述 |
4.2.1 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识别的原则 |
4.2.2 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识别的特点 |
4.2.3 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识别的依据 |
4.3 危险源识别的定性分析 |
4.3.1 危险源识别的类别 |
4.3.2 危险源识别定性分析 |
4.4 危险源识别的定量分析 |
4.4.1 危险源量化分析的相关理论 |
4.4.2 危险源量化分析基本流程 |
4.4.3 确定危险源量化分析指标体系 |
4.4.4 确定模糊矩阵 |
4.4.5 计算模糊综合重要程度值 |
4.4.6 计算各因素的相对权重 |
4.4.7 合成绝对权重 |
4.4.8 综合评价 |
4.5 危险源控制的原则与特征 |
4.5.1 危险源控制的原则 |
4.5.2 危险源控制的特征 |
4.6 危险源控制方法—独立第三方监测与评估 |
4.6.1 独立第三方监测内容 |
4.6.2 独立第三方监测流程 |
4.6.3 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
4.6.4 独立第三方安全评估 |
4.6.5 安全评估组织架构 |
4.7 危险源控制方法—最小系统仿真方法 |
4.7.1 最小系统测试仿真试验平台 |
4.7.2 M-SYS仿真试验平台的设计 |
4.8 本章小结 5 面向网格化安全管理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监控中心研究 |
5.1 引言 |
5.2 网格化安全监控中心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
5.2.1 安全监控中心信息系统网格化应用 |
5.2.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格化安全管理监控平台 |
5.3 安全监控中心信息系统构成 |
5.3.1 信息系统构成 |
5.4 施工安全风险监控子系统 |
5.4.1 施工安全风险监控子系统构成 |
5.4.2 系统功能 |
5.5 盾构施工实时管理子系统 |
5.5.1 盾构施工实时管理子系统构成 |
5.5.2 系统功能 |
5.6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子系统 |
5.6.1 施工现场视频教监控子系统构成 |
5.6.2 系统功能 |
5.7 安全质量隐患管理子系统 |
5.7.1 安全质量隐患管理子系统构成 |
5.7.2 系统功能 |
5.8 动调管理、试运行故障统计及处置子系统 |
5.8.1 动调管理、试运行故障统计及处置子系统构成 |
5.8.2 系统功能 |
5.9 应急视频会商子系统 |
5.9.1 应急视频会商系统构成 |
5.9.2 系统功能 |
5.10 安全监控应急指挥平台 |
5.10.1 安全监控应急指挥平台构成 |
5.10.2 系统功能 |
5.11 本章小结 6 北京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实践 |
6.1 引言 |
6.2 北京市轨道工程建设特点及安全现状 |
6.2.1 轨道工程建设特点 |
6.2.2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现状 |
6.3 轨道工程建设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以六号线为例 |
6.3.1 六号线安全管理的组织网格 |
6.3.2 六号线安全管理的任务网格 |
6.3.3 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信息系统平台 |
6.4 六号线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应用分析 |
6.4.1 六号线一期轨道工程概况 |
6.4.2 六号线一期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
6.4.3 六号线一期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细摘要 |
(8)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古老”的理论与迟到的追问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切入视角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既有研究与综合评价 |
第四节 内容架构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题界定与可能创新 |
第一章 高校学生管理的概述与现实问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概述 |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 |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体制架构 |
三、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镜像写实: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
二、两种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管理迷思背后的问题症结 |
第二章 对话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洞悉对话——一个未竟的话题 |
一、对话的历史源流与缕析 |
二、对话的本体旨趣和多重意蕴 |
三、对话理论共性总结 |
第二节 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应然性:对话的应有旨意 |
二、必然性: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
三、现实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诉求 |
四、可能性:高校学生主体的出场 |
第三节 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和基础 |
一、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 |
二、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应当基于学生立场 |
第四节 本研究中“对话”的定位 |
一、对话是一种关系:平等性、主体间性 |
二、对话是一种行动:协同参与、共有共享 |
三、对话是一种反思:能动建构、探究反省 |
第三章 对话理论视域中高校学生管理的深度考量 |
第一节 逻辑前提:话语权和公共领域 |
一、第一要义:话语权 |
二、第二要义:公共领域 |
第二节 运作机理:从差异到共识 |
一、提出问题 |
二、表达倾听 |
三、话语理解 |
四、话语接受 |
五、对话循环 |
第三节 核心特质:协商民主 |
一、对话与民主的内在联系 |
二、作为民主新范式的协商民主 |
三、高校学生对话管理与协商民主 |
第四节 合理限度:对话管理的有限性与相对性 |
一、对话资质问题 |
二、对话事项问题 |
三、对话情境问题 |
第四章 对话理论视域中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运作 |
第一节 他者之鉴:国外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
一、各国实践样态 |
二、对话运用特点 |
三、所获相关启示 |
四、综合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实践运作: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落脚点考察 |
一、平等性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平等性对话 |
(二)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师生关系 |
(三)平等性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性案例分析 |
二、参与式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参与式对话 |
(二)为什么参与 |
(三)参与式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案例分析 |
三、反思型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反思型对话 |
(二)为什么反思 |
(三)反思型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优选路径: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技能分析 |
一、对话方式的选择 |
二、对话原则的确立 |
三、对话策略的选择 |
四、对话词句的运用 |
第五章 走向对话的高校学生管理 |
第一节 管理目标:实现对话式生存 |
一、对话式认知是基础 |
二、对话式实践是关键 |
三、对话式生存是根本 |
第二节 管理主体:建设多元参与的对话共同体 |
一、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
二、其他管理者的协同化支持 |
三、学生群体的自我治理 |
第三节 管理方式:采用刚柔并济的组合模式 |
一、建立符合对话精神的协商模式 |
二、建立符合法治精神的制度模式 |
第四节 管理环境:创设良好的对话渠道 |
一、搭建多元化的对话平台 |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结语 且行且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档案管理原理在“互联网+”时代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 |
二、档案管理的基本原理 |
1.全宗管理原则 |
2.管理学基本原则 |
三、档案管理基本原理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的应用 |
1.系统原理的应用 |
2.整分合原理的应用 |
3.反馈原理的应用 |
4.动力原理的应用 |
四、结语 |
(10)现代海事立法下我国海事立法协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我国海事立法协调的基础理论研究 |
1.1 我国海事立法的界定 |
1.1.1 海事的涵义 |
1.1.2 我国海事立法的内涵 |
1.1.3 我国海事立法的外延 |
1.1.4 我国海事立法的特点 |
1.1.5 海事立法属于广义的海商法或海事法范畴 |
1.2 海事立法协调相关理论基础 |
1.2.1 海事立法协调的系统论基础 |
1.2.2 海事立法协调的法理学基础 |
1.2.3 海事立法协调的经济学基础 |
1.2.4 海事立法协调的行政管理学基础 |
1.3 海事立法的现代化 |
1.3.1 法的现代化和特点 |
1.3.2 海事立法的现代化动因 |
1.3.3 海事立法的现代化特征 |
1.4 现代海事立法协调发展的趋向 |
1.4.1 海事立法与海事管理理念革新的协调 |
1.4.2 海事立法与法制架构系统化趋向的协调 |
1.4.3 海事立法与国家海上管辖权分配的协调 |
1.4.4 海事立法与海上安全内涵拓展的协调 |
1.4.5 海事立法与国家海洋维权需求的协调 |
第2章 现代海事立法下的国内海事立法与国际海事公约协调研究 |
2.1 《海洋法公约》和IMO海事公约的国内法地位 |
2.1.1 影响《海洋法公约》和IMO海事公约国内法地位的因素 |
2.1.2 《海洋法公约》的国内法地位分析 |
2.1.3 IMO海事公约的国内法地位甄别 |
2.2 《海洋法公约》和IMO海事公约在我国的协调适用 |
2.2.1 《海洋法公约》和IMO海事公约在我国适用的差异化表现 |
2.2.2 《海洋法公约》和IMO海事公约适用方式的分析解决 |
2.3 海事立法中的IMO履约审核机制 |
2.3.1 IMO履约审核机制的行为特征 |
2.3.2 IMO履约审核机制对公约与我国海事立法关系的影响 |
2.3.3 我国海事立法顺应IMO履约审核机制的行动指向 |
第3章 现代海事立法下的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协调研究 |
3.1 我国海事立法中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分立并行模式 |
3.1.1 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分立并行模式的现实表现 |
3.1.2 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分立并行模式的历史评价 |
3.2 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不协调的表现 |
3.2.1 制度完善程度不对称 |
3.2.2 立法内容存在重复 |
3.2.3 立法之间存在冲突 |
3.3 现代海事立法下协调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的基本路径 |
3.3.1 修正内河与海上分立并行的立法模式 |
3.3.2 统合技术规则性强的立法 |
3.3.3 以船舶的概念衔接内河与海上立法中的各子法系统 |
第4章 现代海事立法下的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协调研究 |
4.1 我国海事立法中的地方立法现状分析 |
4.1.1 我国海事立法中的地方立法及存在的原因 |
4.1.2 海事立法中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的关系 |
4.2 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之间的冲突 |
4.2.1 法律制裁规定上存在冲突 |
4.2.2 授予权利的条件规定的法律冲突 |
4.2.3 设定义务(责任)的条件规定的冲突 |
4.3 地方立法在现代中央立法中存在的必要性 |
4.3.1 现代中央立法中承认地方立法存在的实例 |
4.3.2 现代中央立法中承认地方立法的分析 |
4.3.3 地方立法在我国海事立法中存在的必要性 |
4.4 协调海事立法中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关系的基本思路 |
4.4.1 发挥地方立法在完善中央立法中的先导作用 |
4.4.2 协调地方先行立法权与中央立法的关系 |
第5章 现代海事立法下的海事立法与相关涉海立法协调研究 |
5.1 海事立法的边界 |
5.1.1 海事立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
5.1.2 海事立法适用的客体 |
5.2 其他涉海立法的边界 |
5.2.1 海洋立法调整的范围 |
5.2.2 渔业立法调整的范围 |
5.2.3 海关立法调整的范围 |
5.3 海事立法与其他涉海立法的交叉领域 |
5.4 海事立法边界与其他涉海立法边界的冲突 |
5.4.1 海事立法边界与海洋立法边界划分存在的冲突 |
5.4.2 海事立法边界与渔业立法边界划分存在的冲突 |
5.4.3 海事立法边界与海关立法边界划分存在的冲突 |
5.5 海事立法边界与其他涉海立法的协调路径 |
5.5.1 协调立法适用的空间范围 |
5.5.2 协调立法适用的对象范围 |
第6章 现代海事立法下我国海事立法的协调完善 |
6.1 我国现有海事立法的不协调性表征 |
6.1.1 海事单行法与海事立法体系的不协调 |
6.1.2 海事立法与其他涉海立法的不协调 |
6.1.3 海事国内立法与国际海事公约的不协调 |
6.1.4 海事立法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现实需求的不协调 |
6.2 现代海事立法下协调完善我国海事立法的考量 |
6.2.1 现代海事立法下协调完善我国海事立法的考量因素 |
6.2.2 现代海事立法下协调完善我国海事立法的演进思路 |
6.2.3 现代海事立法下我国海事立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具体策略 |
6.3 现代海事立法下国内海事立法与国际海事公约适用的协调 |
6.3.1 完善直接适用国际海事公约的路径 |
6.3.2 明确对国际海事公约补充立法的情形 |
6.4 现代海事立法下内河立法与海上立法的协调 |
6.4.1 调整立法适用的客体 |
6.4.2 修正立法适用的主体 |
6.4.3 法律清理应当制度化 |
6.5 现代海事立法下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协调 |
6.5.1 明晰立法机关及其权限 |
6.5.2 建立专业化立法起草与评估制度 |
6.5.3 完善中央立法主体对地方海事立法的备案及审查制度 |
6.6 现代海事立法下海事立法与其他涉海立法的协调 |
6.6.1 海事立法与海洋立法的协调 |
6.6.2 海事立法与渔业立法的协调 |
6.6.3 海事立法与海关立法的协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试论现代管理科学的系统原理在办公室管理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大航天工程系统融合原理、模型及应用[D]. 陈学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系统原理的深圳新冠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管理策略与实践[J]. 韩铁光,录聪颖,庄润森,杨国安,骆振光.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06)
- [3]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研究[D]. 申存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的系统原理应用研究[J]. 张健,熊焰,陈立. 四川体育科学, 2019(04)
- [6]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D]. 于鑫.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02)
- [8]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蒋叶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9]档案管理原理在“互联网+”时代的运用[J]. 杜枫.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05)
- [10]现代海事立法下我国海事立法协调问题研究[D]. 马晓路. 大连海事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