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翻车轮缘表面强化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兰[1](2021)在《王仲儒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范雄华[2](2018)在《《三才图会》设计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5)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旨在立足《三才图会》的设计文献研究,探讨中国传统设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从而深入挖掘民族本土设计实践和设计文化资源。《三才图会》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设计文献,既包括文字文献,更有丰富的图像文献。本文以《三才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月发行的版本)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文献内容进行了系统阐释,并重点选取与设计直接相关的《宫室》、《器用》、《衣服》三卷,在逐字逐句完成点校整理的基础上,从设计学的本体出发,着重从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环境的关系三个层面展开分析研究,力求总结和提炼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阐释它们对于古代设计实践的影响,以期从历史借鉴中发现其当代价值。本文除第一章导论外,主体部分包含六章内容。第二章阐释了《三才图会》的逻辑结构,重点突出了文献结构和文献内容,为便于记述理解,本文对文献内容包含的十四个门类大致分为总纲、自然、器物和致世四个部分。第三章从总体上阐释了《三才图会》设计理论体系,即:“一个核心(’三才’思想)、三大系统(图像设计系统、技术设计系统和设计领域系统)”,并总结分析了这一设计理论体系的核心、特征和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结合对《宫室》、《器用》、《衣服》三卷内容的深入阐释,解构了囊括衣食住行用的设计领域系统,分析了古代的图像设计系统和技术设计系统。第七章探析了《三才图会》设计思想对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其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本文的核心观点:一、“三才”思想作为《三才图会》设计理论的核心,继承了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体系的思想源头和设计方法。其显着特征是注重处理人与天地的关系,将人观察世界、体悟世界、把握世界的经验进行总结,记录事物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设计的思想源头、设计的宗旨、设计的方法、设计的审美观照等理论层面上指导着设计实践的开展,使设计具有自然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呈现出天人合一的设计境界。二、《三才图会》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全书按照王圻经邦济世的务实思想原则构架,按照天、地、人的“三才”哲理逻辑进行编排,呈现出全局性、系统性的特色。从当代设计的角度来看,本书所辑录的设计文献内容,围绕“人”出发,涉及到当代设计的诸多领域,于当代设计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本文的创新观点:一、本文从设计学角度阐释古代设计理论,且将着眼点立足于当代设计体系构建的本土化。论文最大的意义不在形而下的完成了一个设计任务、或一项科技发明,而是在形而上的理论层面努力探索古籍中出现的或琐碎或成片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整理对构建当代设计学体系有价值的一字一句,并深入研究其要义。二、本文是在对《宫室》、《器用》、《衣服》共19卷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点校基础上深入开展的研究。《三才图会》为古文,迄今为止不仅未有全本的点校本出现,即使单卷的全文点校也未曾有人做过。由于参考的版本为明版,生僻字多,不易辨认,对某些现代己弃用的字形,需要搜集多个不同版本的图会参考比照,找出其真正含义,点校整理工作既具创新性,更有艰苦性。论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突破以往将研究中国传统设计理论的方向置于造物范式、造物活动的做法,从设计学本体出发,重视与设计相关的历史渊源、文化模式、社会形态、意识形态、风俗习惯、大众心理等因素,有助于理解古代设计思想的传承性特征和创新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设计思想的精髓。本文有待深入的地方:一是由于《三才图会》体量十分庞大,虽然我们做了大量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但仍感觉还有诸多文献有待深入研读阐释,尤其是《宫室》、《器用》、《衣服》三门之外的文献,在本文中展现不够。二是由于时间关系,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如对“三才思想”阐释还不够系统深入,对中国传统设计中各领域的研究尚显单薄。
薛瑾[3](2018)在《张耒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耒诗歌历来被认为是宋诗中的“异调”,其风格舒和坦衍,不加调镌,与“苏门”诸士创作风格大异,虽有随意浅率之弊,但大都秀丽明朗,是北宋最为典型的由唐入宋、以唐变宋者。其诗歌风格上承张王乐府,古朴含蓄;长句力避江西,重拾杜甫雄浑高阔,遥开明代七子“杜样”先声;晚年效法白居易,追求平易自然,因其畏祸意识,作诗寄意,呈现出蕴藉幽隐、曲折委婉的特色。然时有笔力未到,不免内外皆为枯淡而至寡味,不逮前作。在这三种类型基础上,广泛诗法中晚唐,摹仿陶渊明,形成强烈鲜明的自我风格“文潜体”。“文潜体”反映了“宋调”的多元化特征,是宋人诗歌创作努力突破单一书写,从锻炼精工以求平淡自然、简约朴质以致绮丽丰腴的对立统一中,诠释诗歌体性的艺术张力。“文潜体”还从描绘北宋后期士大夫生存环境、心理状况的角度,折射出身陷党争的宋人在迫害之下展露出的整体情志和人格力量,是一种由外界“自然”向内心投递,转为“平淡”下隐忍与持守的宋贤精神。本文在社会史、文学史、政治史的交叉视角下,尝试揭示张耒诗歌风格的形成和艺术特质,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苏门”由最初的师生关系,发展为集政治、学术、文学等为一体的文人集团,其间有复杂的演变历程。伴随“苏门”性质的变化,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遂产生无法避免的隔阂与误会。张耒作为“苏门”子群网络关系的一员,见证并参与了这一过程,探索张耒在“苏门”中的角色定位与人事关系,可较全面地把握张耒生活的社会环境,洞悉其主体性格,从而明确对其诗文特色、学术观念的深刻影响。第二,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北宋中期后,乐府重在求新求变。“苏门”诸子进一步淡化古题原义,以乐府体裁表现文人的日常生活,黄庭坚视重于新变的晁补之为乐府创作翘楚。张耒却以回归古乐府主旨,摹写张王、反映民瘼为尚。南宋中期以后,乐府气格重拾工稳、平易古质,倡导中和之乐。张王乐府被视为乐府经典,以周紫芝、刘克庄、陆游、吕本中等为代表,将张王乐府提至李杜元白之上,张耒乐府遂被推崇为“本朝第一”,其经典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南宋乐府诗观和礼乐观的嬗递之上。第三,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等,之于杜诗只衍其瘦硬通神的一绪,而弃其“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等畅酣饱满之篇。张耒“长句”重拾杜甫弘畅高远的壮美风格。其刻画景物,以为伟丽的拟杜蹊径,与明代前后七子不约而同,遂使得所呈现的“杜样”如出一辙。张耒“长句”的复字重韵、气泄草篇,与“杜样”“白体”不无关联,与江西诗弊生新出奇、力去浅俗恰好相反,从另一角度诠释了“宋调”的不同风格。第四,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张耒晚年“白体”诗歌,艺术上,平易清浅,饶有情致。时有枯槁运笔,比之前作,失其精道处。思想上,变“白体”的道家“知足”为释家“忍辱”,直面现实痛苦,接受人生缺陷。世俗层面,提出“陶白之辨”,肯定白居易的世俗情怀,严肃思考了恶劣条件下,如何维持基本生存的命题。主体精神上,超越了白居易为求明哲保身,回避斗争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北宋士大夫的气节与信仰。第五,“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文潜体”是张耒综合张王、杜甫、白居易三类创作样式的基础上、广泛取法中晚唐诗风汇总而成。艺术特质上,它以陶渊明“自然”为渊薮,思语境界真率质朴、意象选择自然纯净;创作方法上,崇尚外在平易与内在艰苦功夫的和谐统一。“文潜体”不仅体现了党争摧残下谪臣的普遍情志,且其重建唐风的抒情传统,在南宋成为杨万里、吕本中、陆游、方回等诗歌风格的来源与支持,为挽救江西诗弊作出了一定贡献,对宋诗有拨乱反正的作用。第六,《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辩误。通过张耒本集和苏门友人集中诗文互证、新出土墓志等文献补充,还原本事真相,订补《张文潜先生年谱》中或因邵祖寿本人判断、或因张集诗文抵牾而连带引起的讹误,对于我们认识张耒生平、苏门交流,均有一定价值。
夏应贵[4](2017)在《KM轨道交通整车测试装备研制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整车测试装备项目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因为轨道交通整车测试装备技术难度大,非标定制性强,国际上也无相关经验参考,因此在项目建设执行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的风险与挑战。本论文通过对KM轨道交通整车测试装备研制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特点及项目风险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测试装备中常用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度量及风险控制方法与理论。以及应用不同的方法对项目执行全生命周期,即技术设计阶段、采购与制造阶段、安装与测试阶段、交付运行阶段进行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度量,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及预防方法。并重点阐述了利用流程表分解法对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评估的应用,运用层次法分析法对技术设计阶段各风险因素进行了重点量化分析。利用关键物料清单检查法对采购与制造阶段的风险识别评估的应用,利用流程表分解法和检查表法对安装测试阶段的风险识别评估的应用,以及利用检查表法对交付运行阶段的风险识别评估的应用。最后对各阶段进行了风险识别评估的汇总,对项目各阶段主要风险提出了相应风险控制方法与措施。实践表明,论文所提出的相关的风险管理方法在KM轨道交通整车测试装备研制项目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和积极的作用。
王娟[5](2017)在《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文中指出本文是在对唐代试诗的全面搜集和校勘整理的基础上,“以文取士”的大概念下,对唐代试诗进行的研究。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研究的部分,下卷是文本整理。上卷包括制度新说、文本辨析、题旨阐释、艺术细论。首先制度方面,将唐代试诗划分於初、中、高三个层级的取士制度之中。分别是初级:进士科试诗;中级:铨选试诗;三级兼顾:制举试诗和入翰林试诗。各级选取了一二点新发现之处作以考察,并注意各取士层级下不同试诗的区别,注重从文本内证中发现史实,考证制度、解析文本、发现问题,最後,考证了以往研究较少的“奉试诗”。其次是对唐代试诗的历代编集与存佚进行勾勒,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清代唐试诗选本。再次是对唐代试诗的题旨阐释。比较有新意的有两点,一是首次将试诗题目构成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指出试诗题目具有指导文本写作与指示引导思想的功能两种功能。二是提出了试诗对君子“人格”的崇尚,唐人对“文质彬彬”的“文德政治”的追求,表现为对“君子”的褒赞和对这一完美人格的塑造,通过一系列制度之文(其中包含试诗考试)和文本之文(包括写成的试诗文本)而体现出来。最後是从体裁、结构、音韵、诠题和意象五方面研究试诗的艺术特征。结构上,首创“新三解法”,将试诗分为起句、对句和结句三个部分研究,并创造出句式标记法,总结出对句的规律。音韵上,对五百多首唐代试诗的全部韵字按照《切韵》作了统计,对用韵种类、常用韵部、韵部同用现象三个问题进行了详述。首次将“诠题”引入现代研究,将“诠题”分为“完题”、绘题眼、诠题韵与“结题”四方面,认为“诠题”对试诗来说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意象上,认为试诗的意象主要取自“间接意象”,并且对“赋”和“比”极为重视,形成刻画精工、寄托遥深的特点,意境上体现出重“义”轻“境”的特点和环状结构。“意象文义”反映出唐代理想的治国理念,蕴藏着唐代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理想标准,是唐代考试制度的最终落脚点,是塑造“君子人格”的手段与内容。唐代试诗是一种独立的诗体,是唐代之“文”的重要生成、体现、传播载体,是“取士文学”和“唐代诗学”重要构成,有必要构建唐代“取士诗学”研究。下卷对唐代试诗进行了搜集、校勘、排序和考证,包括《文苑英华》“省试”诗卷所收458首唐代试诗,和另外增补的92首,之外还考证了 53条试诗存目。
王颖[6](2017)在《中国古代染黄植物名实考辨》文中提出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记载了大量与植物染料相关的文字和图案资料,而随着绿色及生态理念的回归,这些资料的价值也就日益凸显。但鉴于植物染料资料的浩繁,同时也囿于时间的限制,本文仅对黄色植物染料略作考辨,这也是基于黄色在五行五色中的特殊地位及汉以后中国尚黄传统的考量而决定的。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色彩文化及染色概况,梳理了中国古代有关色彩的文化背景及中国古代染色的历史,探讨了黄色在古代中国的重要地位及染黄植物的概况,进而从中国古代黄色染料植物的学名、别名、俗名等方面出发,对荩草、栀子、姜黄、槐树四种代表性的染黄植物的产地、用途及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做了深入分析,从而将每种染黄植物的具体使用情况及文化意蕴,包括其与宗教、民俗、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做了大致的梳理,重点放在对染黄植物的名实考辨上,包括对柘树、藤黄、黄檗、栾树、黄栌、地黄、密蒙花和鼠曲草的考辨。总之,本文力求从一个更宽阔的视角对染黄植物的别名、形态、用途进行研究和探讨,力图从古人的角度既将具体植物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又将之视作是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的部分,通过特性与共性相融合的视角,期望能够较完整地把握染黄植物与应用及其与政治、习俗乃至宗教的相互关系,深化对植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最后的结语部分则对本文主要内容及所得结论、不足及未来展望作必要的归纳总结及阐释。
岳鹏星[7](2017)在《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时期是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和税收制度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该时期,中国铁路事业在筹议、筹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过程中与税收制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性关联。此种关联主要通过铁路起步阶段国人对于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认知,铁路修筑筹资过程中的税收助力、税收担保和税收融资,铁路建设过程中的铁路购地与铁路材料,铁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陆路关税、铁路厘金,税收制度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呈现出来。在铁路引入中国之前,清政府的财税实态奠定了税收制度与铁路事业互动的基础。在铁路事业的起步阶段,外国势力不断要求清政府兴办铁路充当了必要条件。清政府内部则经过数次论争和尝试,最终确立了兴建铁路的基本国策。该时期由于铁路甚少修筑,铁路与税收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国人的认知层面:主张兴建铁路者,认为通过铁路可以促进客货畅通,利于增加税收。部分反对铁路兴建的人,则提出铁路妨碍民生,有害于原有的税政体系。还有部分国人提出依靠税收修筑铁路的看法。在吴淞铁路的交涉中,税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清政府确立兴建铁路的国策使得铁路与税收的关联性逐渐紧密起来。晚清铁路修筑筹资过程中,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关联性主要聚焦于税收助力、税收担保和税收融资。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主要通过官款进行资金挹注。其中,尤以中央专项铁路经费最具代表性。官款作为铁路建设事业的资金来源,完全依靠政府的税源。中央专项铁路经费因为甲午战争的爆发而转移为军需,并没有持续用于铁路建设事业。战后,清政府确立了借债筑路政策,主要依靠大量的铁路外债,其中税收体现为信用担保的功能。税收担保,利弊兼有。铁路外债中的税收担保将以税为保的外债借款模式推向深入。清政府外债筑路政策造成了铁路利权大量流失,最终兴起了一股商办铁路的热潮,进而确立了商办铁路政策。商办铁路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大多实行股份制结构,出台一系列不同的筹款方法。除相对自愿性的商股之外,大部分主要依靠税收融资,其中新增的税收名目繁多。商办铁路的税收融资产生了一系列外部效应,既包括民众无法忍受而引发的直接抗税,也包含对于原有税政的扰动,甚至还助推部分铁路公司建设机制的转变,此间包含着不同政治与社会势力之间的复杂互动。与铁路筹资相伴随的是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其中围绕铁路购地、铁路材料产生了大量与税制相关联的内容。就铁路购地而言,清政府的基本原则是确保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地丁钱粮原额因为土地产权的转移而不流失。甲午战争前后,铁路购地与税收之间经历从零星关联到制度初建的过程。随着铁路建设高潮到来,清政府从制度层面给予大量思考和实践。1906年清政府拟定《铁路购地章程》,尝试统一全国的铁路购地规制。1908年清政府通过《铁路地亩纳税章程》对铁路地税进行集中而详尽的原则规定,并得到通行。从铁路购地程序上看,土地产权转移经历着从立契到投税印契,再到钱粮过割的过程,税收更是如影随行。就铁路材料而言,该时期国内铁路材料生产的迟滞和外国势力包办铁路材料的扩张,最终形成了外洋铁路材料购运免税制度。该制度主要以铁路借款合同和行车合同为法定约束力,使得外洋铁路材料的垄断地位得以确立,而清政府自办铁路最初却得不到免税待遇。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各铁路公司以“在路言路”的立场,针对铁路材料免税的诉求持续不断。1907年苏、浙、皖、赣、闽五省铁路公司联合发起免税诉求,在邮传部与农工商部支持之下,打开商办铁路公司铁路材料免税的缺口。紧接着,其他铁路公司也竞相援引使得自办铁路铁路材料免税渐次推展。由于各铁路公司相继奏请免税影响到了国家税入,因此税务处开始尝试收束与管控,期间伴随着铁路公司与税务处之间的较力。关税制度是税收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铁路对于关税制度的形塑有着重要影响力。晚清铁路与关税制度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主要涉及到东清铁路、滇越铁路等跨境线路,尤以东清铁路最为典型。东清铁路修筑前服务于俄国利益的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渐趋成型。俄国出于政治、经济、战略等考虑,促发了东清铁路的筹建。同时,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也波及到东清铁路的建设过程。日俄战争后,日俄双方分别在南北满洲划分了势力范围。中、日、俄三方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博弈日趋激烈,最终使得北满洲税关问题得以出现。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问题开始进入实际生成的阶段。中俄之间的交涉作为明线,日俄之间的博弈作为暗线,使得北满洲税关问题延宕日久。从《北满洲税关试办章程》到《满洲里并绥芬河两站中国税关暂行试办章程》,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最终确定。该制度维护了俄国在北满洲的经济、政治利益,扩展了旧有的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并成为中日满韩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榜样。东清铁路与滇越铁路的陆路关税制度具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点。二者均构成了晚清陆路关税制度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铁路陆路关税制度是近代中国陆路关税制度的集大成者。厘金制度是晚清时期税制变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铁路厘金问题是铁路与厘金制度相互作用的产物。铁路厘金缘于铁路运营对于原有厘金制度的冲击。张之洞开办汉口火车货捐局使得铁路厘金得以出现,并逐渐延展至其他线路。鄂豫、直豫火车货捐局为核心建立的制度体系构成此后其他线路铁路厘金的样板。铁路厘金产生之后,由于受到多方力量的博弈,差异化表现明显。在各方势力博弈的过程中,铁路厘金的稽征方式、税率、税卡均发生着变动。铁路厘金维护着地方财政,呈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疏离之象。铁路厘金虽然有助于补充地方财政的匮阙,但也对区域性的社会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沪宁铁路厘金作为晚清铁路厘金问题的代表,涉及到厘金制度内部水卡与旱卡、中央与地方、中国与英国、内政与外交等多层面的博弈而复杂多变。铁路厘金赓续了原有厘金制度的特质,并表现出新的内容,是晚清厘金制度变迁中的新动态。晚清时期税收制度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力较为突出。税制对于铁路的作用并不是全方位的影响。就税收征管而言,处于不断衰落过程中的常关在应对铁路运营对其的作用力之时,并不是一味的退让,有其自身应激和主动应对的一面。与常关不同,新兴的铁路厘局依附于铁路运营事业反映出厘金制度的主动作用力。从税制结构来看,直接税与间接税对于铁路事业的作用力不同。租股作为田赋附加税类型,因其直接依附传统的税收征管体系,将普通民众与铁路紧密相联。盐税作为间接税类,涉及到了铁路公司的地方公股问题,影响到铁路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就税收负担而言,晚清时期针对铁路公司并没有营业税的制度设计,铁路公司的报效、税负转嫁构成了主要内在税负。普通民众作为外在税负承担者,伴随着干路国有政策出台,激发抗粮抗捐的斗争,最终改变晚清铁路事业的历史走向。晚清时期,铁路在线路过程中的内在特质以及税收制度在国家与社会领域中无处不在的情势,决定二者之间的复杂互动与不可分割。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耦合性关联是一种动态呈现。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铁路建设体制、机制的变化成为必然,税收制度领域内的变化成为常态。而变化过程中制度的逐渐形成,进而造成的功能性影响又推动着制度的调适和变动。在铁路事业与税收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变是因为制度的力量,不变则因为制度的局限和边界。
罗军[8](2011)在《车轴钢表面涂层/改性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动微动是在交变载荷下接触副发生微幅转动的相对运动。转动微动现象在工业各领域普遍存在,其损伤大大缩短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表面工程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方便和性能优异的减缓微动损伤的措施,可使基体材料得到很好地保护。但尚未见有关表面工程技术抗转动微动磨损的研究报道。因此,系统研究粘结MoS2固体润滑涂层、超音速火焰喷WC-17Co、WC-27CrNi涂层和激光淬火层的转动微动磨损性能和损伤机理,不仅在揭示表面涂层/改性层转动微动磨损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指导表面工程技术抗转动微动损伤的应用中也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自主开发的高精度微动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在不同法向载荷、角位移幅值和循环周次下,对基材(LZ50车轴钢)和四种涂层/改性层(粘结MoS2固体润滑涂层、超音速火焰喷WC-17Co、WC-27CrNi涂层和激光淬火层)进行了转动微动试验。采用显微硬度仪、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X)、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能谱(XPS)和表面形貌仪等微观分析手段,结合微动磨损动力学特性分析,系统研究了四种涂层/改性层的微动运行行为和损伤机理。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MoS2涂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特性MoS2涂层具有易滑性的晶体结构,极易在切向力作用下发生微动运行区域的改变,使其滑移区向小角度位移幅值方向移动,部分滑移区运行范围大幅度缩小,即滑移区运行范围扩大。摩擦系数曲线的演变规律与所处的微动区域有关。摩擦耗散能随循环周次变化呈“上升-稳定”两个阶段。在部分滑移区,MoS2涂层接触区仍保留原始的颗粒状特征,仅呈现受压痕迹,几乎无损伤;在滑移区,转移膜和塑性流动层在接触副之间形成,塑性流动层在磨损过程中发生加工硬化和摩擦氧化是涂层失效的主因。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摩擦氧化和剥层。在完全滑移状态下接触中心具有“隆起”现象,但不明显,主要是涂层太软且具有良好流变特性。2.超音速火焰喷涂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研究涂层由于高硬度、优异的抗粘着性能,在增加切向刚度的同时,在同样工况下降低了接触面积,促使涂层在更小角度位移幅值发生滑移,从而改变了基材的微动区域。摩擦系数曲线的演变规律与所处的微动区域有关。摩擦耗散能随循环周次变化呈“起始-上升-峰值-稳定-下降”五个阶段。微动运行于部分滑移区时,WC-17Co涂层磨损十分轻微。微动运行于滑移区时,由于涂层高硬度抑制了接触中心“隆起”现象的发生,损伤仍然轻微,且排屑能力好,而对磨副GCr15钢球损伤较严重。超音速火焰喷涂WC-27CrNi涂层的微动磨损特性与WC-17Co涂层相似,具有良好的抗微动磨损能力,但WC-27CrNi涂层的硬度较低,因此磨损相对严重。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剥层。3.激光淬火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研究与基材相比,激光淬火层的滑移区向小角度位移幅值方向移动。摩擦系数与耗散能的演变规律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部分滑移区,微滑发生在接触区边缘,淬火层损伤轻微,磨损机制是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在滑移区,随法向载荷的增加,其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向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剥层转变。滑移区中心未观察到“隆起”现象,这可能是基材经过激光淬火处理,硬度升高,塑性降低,在转动微动运动过程中不易产生塑性变形,而是直接发生剥落形成磨屑。4.四种涂层/改性层的转动微动运行行为和损伤机理对比四种涂层/改性层的动力学曲线均只有直线型和平行四边形型两种形状。MoS2涂层、超音速火焰喷涂层、激光淬火层通过降低切向刚度、降低摩擦系数、改变表面化学性能、增加表面硬度和引入残余压应力改变了基材的微动运行区域。在不同角位移幅值下,四种涂层/改性层的摩擦系数由低到高依次是MoS2涂层、激光淬火层、WC-17Co WC-27CrNi;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四种涂层/改性层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降低的速率由低到高依次是MoS2涂层、WC-17Co、激光淬火层、WC-27CrNi。四种涂层/改性层的摩擦耗散能随角位移幅值的增加而增加。四种涂层/改性层的损伤均按剥层机制呈片状剥落,其中仅有粘结MoS2涂层存在“隆起”现象,其他三种涂层/改性层由于硬度较高,塑性变形不易发生,进而抑制滑移区磨痕中心的“隆起”现象。
谢仁敏[9](2010)在《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文中提出这是一篇尝试“文学低潮期”研究的探索性论文,分析样本是宣统朝小说界,核心任务是勾勒“低潮期”小说界的运行状况及其演变轨迹,考察彼时的小说界为何陷入“低潮”,又如何为酝酿“高潮”作预前准备。论文主要分四大板块:导论——中国本土小说研究编(1—7章)——海外华文小说研究专编(末章)——附录。此外,若干章添设“附论”,为该章话题的延伸。导论,主要阐释基本研究思路,厘清基本概念,概述宣统朝小说界运行轨迹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例如,某些文学常规在宣统朝如何“走样变形”、评判晚清小说适用的价值标准、海外华文小说的独特参照价值等。“附论”包括前人研究评述、未来研究走向以及选题缘由,最后提出关于“文学低潮期”研究的命题。第1章,通过数理分析和文献考察得出结论:从宣统朝开始,晚清小说迅猛发展的势头被遏制,陷入一个约为时五年的“低潮期”。其原因是政局动荡、小说内部机制失衡,两者导致“小说界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章重点是对中国小说史上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进行考察,论证该命题成立的可能性。“附论”则进一步延伸,提出影响小说演变的“第三种力”命题,并以此考察《域外小说集》传播失利的原因,提出最新的看法。第2章,提出将三大小说载体区别对待、相互比照的命题并阐释其意义,讨论低潮期中单行本、期刊、日报三大载体小说的博弈、调适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最终确立。第3章,通过数理分析发现肇始于宣统朝前夜的一个特殊现象——翻译小说与自撰小说比例出现逆转,从小说发展驱动力角度切入,考察两者易位的深层原因,并勾勒其渐变过程。第4章,勾画晚清小说理论界的“三派一群”格局,重点讨论其在低潮朝如何演进和调适。大致情况是“社会派”勉力支撑场面,但疲态渐显;“美学派”几乎集体失语;“现代派”理论前卫新颖,但收效甚微;“消闲群”寻求“正当性”之呼声日高,但理论建设乏善可陈。第5章,考察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小说界经济危机”(低潮期)对作家生活、心理造成之冲击甚大,部分作家选择离开,部分选择留守。论文重点考察留守群体的文学选择及其生存状态,最后以陆士谔为样本进行个案考察。“附论”是关于陆士谔的一组考辨文字。第6、7章,作品研究专题。论文将宣统朝小说作品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型:旧小说、“新消闲小说”、“时闻小说”和“先锋实验”小说。论述各个类型作品的特征,重点考察其在低潮期中如何加速演变、调适及其未来走向,并将之置于传统旧小说与“五四”时期小说(包括新、旧小说)的历史坐标中,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大致描述。第8章,海外华文小说专编。论文将晚清华文小说大致划为四大板块:中国本土、东洋、南洋、北美。本章以中国本土为参照中心,通过联系和比照,重点勾描后三者小说界的发展历程、文史地位及其作品特征,并考察当时境况下各板块小说“本土性”的生成有无可能。附录,含统计表和“宣统朝小说编年”(合作),将披露一批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发掘的近代华文小说文献。
汪煦[10](2009)在《摩托车用铝合金轮毂的金属型铸造过程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摩托车铝合金轮毂铸件易产生缩孔、疏松等铸造缺陷,导致成品率低,性能不高等问题,以铸造模拟软件ProCAST为工具,模拟了摩托车轮毂金属型重力铸造过程,并进行了工艺优化,以达到消除铸造缺陷、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及降低成本的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浇冒口设计理论、铸件补缩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金属型重力铸造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铸件收缩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状的分布规律,确定了浇冒口参数并讨论了浇冒口与收缩缺陷位置的关系。2.对LMC499-2型号摩托车轮毂进行了金属型重力铸造充型及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其流场、温度场、以及凝固过程各部位固相率的变化规律,预测了收缩缺陷,并通过试生产进行验证。根据模拟结果及实际生产情况,针对轮毂铸件的“热节”部位进行分析,采用保温型涂料与局部冷却模具相结合及同时修改下模模具的方法,对铸造过程中的模具温度场进行调节,成功消除了铸件的“热节”部位,实现了顺序凝固。3.对金属型重力铸造过程中模具温度场进行了连续铸造过程的热分析,研究了自然冷却条件和强制冷却条件对模具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周期循环浇注时,随着循环浇注次数的增加,温度是不断变化的,当循环浇注7次后,模具内部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温度梯度,模具逐渐达到了热平衡状态。4.研究了增强颗粒的添加对复合材料铸造性能的影响,根据体积分数与各热物性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对ProCAST的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物性参数数据库,从而得到增强颗粒的体积分数与合金成分之间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铸造性能的影响关系。研究了体积分数为5%的Al2O3颗粒增强ZL101铝基复合材料摩托车轮毂的铸造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颗粒后熔体粘度明显增加,导致复合材料流动性降低,轮辐、轮辋薄壁处均出现了缩松缺陷。通过提高Si的含量和使用优化后的铸造工艺方案,提高了熔体的流动性,并增加了其自身的补缩能力,使轮辐、轮辋薄壁位置的缩松、缩孔明显减少或消失。
二、自翻车轮缘表面强化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翻车轮缘表面强化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2)《三才图会》设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3.3 研究现状总体评价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三才图会》的逻辑结构 |
2.1 王圻生平与着述 |
2.2 《三才图会》成书背景 |
2.3 《三才图会》评价问题 |
2.4 《三才图会》文献结构阐释 |
2.4.1 哲理性的编纂逻辑:择“三才”之名 |
2.4.2 开创性的编纂特色:图文并茂 |
2.4.3 程式化的编排方式:“述”而后“评” |
2.5 《三才图会》文献内容阐释 |
2.5.1 总纲部分:《天文卷》、《地理卷》、《人物卷》 |
2.5.2 自然部分:《时令卷》、《鸟兽卷》、《草木卷》 |
2.5.3 器物部分:《宫室卷》、《器用卷》、《衣服卷》 |
2.5.4 致世部分:《身体卷》、《人事卷》、《仪制卷》、《文史卷》、《珍宝卷》 |
第三章 《三才图会》设计理论体系总论 |
3.1 《三才图会》设计理论的核心 |
3.1.1 法“天” |
3.1.2 尊“人” |
3.1.3 求“和” |
3.2 《三才图会》设计理论的特征 |
3.2.1 整体性特征 |
3.2.2 关联性特征 |
3.3 《三才图会》设计理论的原则 |
3.3.1 探究设计本源 |
3.3.2 崇尚设计文化 |
3.3.3 关注设计材料 |
3.3.4 详述设计技术 |
第四章 《三才图会》的设计领域系统 |
4.1 三大设计领域 |
4.1.1 建筑设计领域 |
4.1.2 产品设计领域 |
4.1.3 服饰设计领域 |
4.2 八大设计门类 |
4.2.1 建筑及规划设计 |
4.2.2 器皿设计 |
4.2.3 乐器设计 |
4.2.4 武器设计 |
4.2.5 纺织工具设计 |
4.2.6 农具设计 |
4.2.7 交通工具设计 |
4.2.8 服饰设计 |
第五章 《三才图会》的图像设计系统 |
5.1 理性图像传统的集大成者 |
5.1.1 传统理性图像溯源 |
5.1.2 传统理性图像的赞兴 |
5.2 图像系统要素 |
5.2.1 图像要素及组合形式 |
5.2.2 探求视觉中心的图文版式 |
5.3 图像系统功用 |
5.3.1 普及知识 |
5.3.2 传递技术 |
5.4 图像系统原则 |
5.4.1 刻版原则:刻版精美 |
5.4.2 审美原则:营造整体美 |
第六章 《三才图会》的技术设计系统 |
6.1 古代科技传统回顾 |
6.1.1 “百家争鸣”时期 |
6.1.2 “汇总与创新”时期 |
6.1.3 “登峰造极”时期 |
6.1.4 “总结与衰落”的时期 |
6.2 技术系统要素 |
6.2.1 “制”的标准 |
6.2.2 “材”的属性 |
6.2.3 “用”的诀要 |
6.3 技术系统原则 |
6.3.1 巧省便利的检验原则 |
6.3.2 随宜而用的应用原则 |
第七章 《三才图会》设计思想的当代意义 |
7.1 《三才图会》与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体系 |
7.1.1 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体系概述 |
7.1.2 《三才图会》对中华传统设考工学计体系的继承 |
7.1.3 《三才图会》对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论体系的发展 |
7.2 《三才图会》的当代价值思考 |
7.2.1 《三才图会》与当代设计 |
7.2.2 《三才图会》对于当代设计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三才图会》全书目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项目 |
致谢 |
(3)张耒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与创新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门”中的张耒 |
第一节 自“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 |
第二节 张来与“苏门” |
第二章 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 |
第一节 宋人乐府观与“张王乐府”地位 |
第二节 “苏门”与张耒乐府异同 |
第三节 张耒“本朝乐府第一 |
第四节 南宋乐府观的嬗递与张耒乐府地位的确立 |
结语 |
第三章 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 |
第一节 张耒“长句”的“杜样”范式 |
第二节 张耒“长句”与前后七子拟杜蹊径 |
第三节 张耒“杜样”诗之弊 |
结语 |
第四章 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 |
第一节 “白体”在北宋中期以前的呈现形态 |
第二节 苏轼重塑“白体”与“张得吾易” |
第三节 张耒“白体”诗风与时代心理 |
结语 |
第五章 “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 |
第一节“文潜体”的体性特质与艺术特征 |
第二节 “文潜体”的时代风貌及宋贤精神 |
第三节 “文潜体”在南宋的阐释与摹仿 |
余论 |
第六章 《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辨误 |
第一节 张耒交游人物关系考证 |
第二节 张耒诗文考辨札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 |
(4)KM轨道交通整车测试装备研制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风险管理相关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2 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项目全生命周期及其阶段划分 |
2.2 风险及其特点 |
2.3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
2.4 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 |
2.4.1 项目风险分类 |
2.4.2 头脑风暴法 |
2.4.3 检查表法 |
2.4.4 流程图分解法 |
2.4.5 SWOT分析法 |
2.5 风险评估和度量的方法 |
2.5.1 期望值法 |
2.5.2 专家法 |
2.5.3 层次分析法 |
2.6 风险控制的常用方法 |
3 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规划 |
3.1 项目风险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
3.2 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及主要工作内容 |
3.3 项目风险规划书 |
4 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及评估 |
4.1 技术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及评估 |
4.1.1 项目可行性分析设计风险识别及评估 |
4.1.2 方案阶段风险识别及评估 |
4.1.3 施工设计阶段风险识别及评估 |
4.1.4 设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识别及评估 |
4.1.5 层次分析法在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的应用 |
4.2 采购制造阶段风险识别及评估 |
4.2.1 项目系统组成 |
4.2.2 采购和制造技术依据 |
4.2.3 关键零部件风险识别及评估 |
4.3 安装调试阶段风险识别及评估 |
4.3.1 土建地基核对 |
4.3.2 设备的安装 |
4.3.3 设备部件调试 |
4.3.4 设备的联调联试 |
4.3.5 基于FMEA的安装调试阶段风险识别与评估 |
4.4 交付运行阶段的风险识别及评估 |
4.5 风险总体评估 |
5 项目风险控制 |
5.1 风险控制的组织体系和职责 |
5.2 风险控制的流程及目标 |
5.3 各个阶段主要风险控制方法及应对措施 |
5.4 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和预案 |
5.5 风险控制目标反馈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选题目的和价值 |
上卷 唐代试诗研究 |
第一章 唐代试诗制度新说 |
第一节 “以文取士”与“以诗取士” |
一、“以文取士”概念的提出 |
二、“取士”与“科举” |
三、试诗的双重特性 |
第二节 取士层级与试诗 |
一、取士层级理论与试诗 |
二、初级取士: 进士科试诗 |
三、中级取士: 铨选试诗 |
四、三级兼顾: 制举试诗 |
五、“士中取士”: 入翰林试诗 |
第三节 “奉试诗” |
一、“奉试诗”与“覆试诗” |
二、“奉试诗”与“赎帖诗”、“帖经日试诗” |
三、其他“奉命”之作 |
第四节 广义试诗举例 |
一、“召试诗” |
二、“献诗” |
三、“召试诗”与“献诗”异同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试诗编集与存佚 |
第一节 唐人的编存 |
第二节 宋至明代的文本 |
一、宋代: 《文苑英华》“省试”诗卷及其他 |
二、元代: 李存《唐人五言排律选》 |
三、明代: 大型总集与唐试诗 |
第三节 清代唐试诗编选 |
一、清代总集与唐代试诗 |
二、书院刊本与唐代试诗 |
三、唐代试诗专门选本 |
四、相关诗法、诗话着作 |
第三章 唐代试诗的题旨 |
第一节 唐代试诗的题目 |
一、题目构成两种方式 |
二、出题者与题典出处 |
三、题目的特点与禁忌 |
四、题目的功能和意义 |
第二节 唐代试诗的题材 |
一、题材大类 |
二、各小类及其特点 |
三、总体特点与禁忌 |
第三节 唐代试诗的内涵 |
一、思想的具体内容 |
二、思想的主要特徵 |
第四节 试诗的“人格”关注 |
一、试诗中的“君子” |
二、“君子”形象特徵 |
三、“君子”人格意蕴 |
第四章 唐代试诗的艺术 |
第一节 唐代试诗的体裁 |
一、唐代试诗体裁类别 |
二、五言排律诗体溯源 |
三、十二句五排的优势 |
第二节 唐代试诗的结构 |
一、“三解法”解排律 |
二、“新三解法”解试诗 |
三、起句、对句与结句 |
第三节 唐代试诗的音韵 |
一、限韵 |
二、韵书 |
三、韵格 |
第四节 唐代试诗的诠题 |
一、诠题方式 |
二、“诠题”的功能与意义 |
三、关於“诠题”的两个问题 |
第五节 唐代试诗的意象 |
一、“意象”和“意象文义” |
二、试诗意象的特点 |
三、“意象文义”的功能与意义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唐代试诗韵字表 |
附录二 清代唐试诗选本叙录 |
下卷 唐代试诗文本整理 |
凡例 |
卷一 唐代试诗存诗整理 |
一、科第时间可考部分 |
二、科第时间未明部分 |
三、科第时间佚考部分 |
卷二 唐代试诗佚诗辑考 |
一、前人所辑(36首) |
二、笔者增补(56首) |
卷三 唐代试诗存目 |
附录 异体字、繁简字、俗体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古代染黄植物名实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染色植物研究综述 |
1.3 关于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 文章的主要创新点 |
2 中国古代色彩文化及染色工艺概况 |
2.1 古人的色彩观念 |
2.2 五色理论与儒、释、道三家及少数民族之色彩论 |
2.3 中国古代染色工艺的概况 |
2.4 中国古代黄色观及染黄概况 |
2.5 小结 |
3 荩草名实考辨 |
3.1 荩草释名之考 |
3.1.1 王刍之考 |
3.1.2 菉蓐、鸱脚莎、菉、鹿蓐、荩草 |
3.1.3 淡竹叶之考 |
3.1.4“菉竹”之考 |
3.1.5 黄草之辨 |
3.1.6 木贼之辨 |
3.1.7 (?)、盭绶之考 |
3.2 荩草染黄之考 |
3.3 小结 |
4 栀子名实考辨 |
4.1 栀子释名 |
4.1.1“薝卜”之考 |
4.1.2 栀子、山矾、琼花、玉蕊四者之辨 |
4.2 栀子产地之考 |
4.3 栀子用途之考 |
4.4 小结 |
5 姜黄名实考辨 |
5.1 姜黄、郁金、莪术之考辨 |
5.1.1 植物学之辨 |
5.1.2 药物学之辨 |
5.1.3 香用及食用之辨 |
5.2 姜黄产地之考 |
5.3 姜黄与郁金染黄之用 |
5.4 姜黄他用及文化内涵之考 |
5.4.1 宗教信仰中的姜黄 |
5.4.2 文学作品中的郁金 |
5.5 小结 |
6 槐树名实考辨 |
6.1 槐树释名 |
6.1.1 守宫槐之考 |
6.1.2 玉树之考 |
6.1.3 龙爪槐之考 |
6.2 槐树之产地考 |
6.3 槐树染黄之考 |
6.4 槐树他用及文化内涵之考辨 |
6.4.1 槐树他用之考 |
6.4.2 槐树的文化内涵之辨 |
6.5 小结 |
7 其它染黄植物名实考辨 |
7.1 柘树名实考辨 |
7.1.1 柘树释名 |
7.1.2 柘树染黄及文化内涵之考 |
7.2 藤黄名实考辨 |
7.2.1 藤黄释名之考 |
7.2.2 藤黄品种与产地之考 |
7.2.3 藤黄用途之考辨 |
7.3 黄檗名实考辨 |
7.3.1 黄蘖与小蘖之辨 |
7.3.2 黄檗产地之考 |
7.3.3 黄檗用途之考 |
7.4 栾树名实考辨 |
7.4.1 栾树释名之考 |
7.4.2 栾树产地与用途之考 |
7.4.3 佛教中的木栾子 |
7.5 黄栌名实考 |
7.5.1 黄栌释名之考 |
7.5.2 黄栌品种及产地考 |
7.5.3 黄栌用途之考 |
7.6 地黄名实考 |
7.6.1 地黄释名 |
7.6.2 地黄产地考 |
7.6.3 地黄染黄之用 |
7.7 密蒙花及鼠曲草染黄之用 |
7.7.1 密蒙花染黄之用 |
7.7.2 鼠曲草染黄之用 |
7.8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中国古代染黄植物名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说明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晚清铁路起步的财税背景与历史情境 |
第一节 晚清铁路起步前的财税制度 |
一、清代前期的财税结构 |
二、道、咸、同时期的财税新变化 |
第二节 晚清铁路起步的历史情境 |
一、外部的冲击与清政府的正言拒绝 |
二、清政府的态度转变与兴办铁路政策的确立 |
第三节 国人对于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认知 |
一、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衍生 |
二、国人认知内容的构成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铁路筹资中的税收因素(上):税收助力与税收担保 |
第一节 官款中的税收助力:以中央专项铁路经费为视点 |
一、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出台 |
二、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财政运作 |
三、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税源分析 |
第二节 晚清铁路外债与税收担保 |
一、晚清铁路外债政策的形成与影响 |
二、税收担保的实施与运作 |
三、税收担保的利弊与税收功能的扩展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铁路筹资中的税收因素(下):商办铁路税收融资 |
第一节 寓商于路:商办铁路政策的出台与运行 |
一、商办铁路政策的形成 |
二、商办铁路政策的运行实绩 |
第二节 寓税于路:税收融资的举措与税项 |
一、各路税收融资的举措 |
二、税项与总量分析 |
第三节 作用与反作用:税收负担与因应 |
一、弱者的反抗:以皖路税收融资为视点 |
二、盐政的扰动:以盐斤加价为对象 |
三、体制的转变:以粤路和西潼铁路为观照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税收问题 |
第一节 铁路购地与税收的联动 |
一、早期铁路购地与税收的初涉 |
二、制度建构:《铁路购地章程》与《铁路地亩纳税章程》的出台 |
三、铁路购地程序与税收的勾联 |
第二节 铁路材料与税政的变动 |
一、“丛雀渊鱼”:外洋铁路材料购运免税的制度生成与影响 |
二、“在路言路”:自办铁路的材料免税诉求与渐次推展 |
三、不免与免:税务处的收束与铁路公司的力争 |
小结 |
第五章 晚清铁路运营管理中的税制变动(上):陆路关税——以东清铁路为中心 |
第一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东清铁路修筑前中俄边境陆路贸易与关税制度 |
二、东清铁路的筹议与修筑 |
第二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生成 |
一、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触及 |
二、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最终形成 |
第三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运行与意义 |
一、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运行 |
二、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意义:以陆路关税制度变迁为视点 |
小结 |
第六章 晚清铁路运营管理中的税制变动(下):铁路厘金 |
第一节 铁路厘金的发源 |
一、“挹彼注兹”:汉口火车货捐局的诞生和初步运行 |
二、“援照办理”:其他线路铁路厘金的出现 |
第二节 铁路厘金的流变 |
一、稽征方式、税率、税卡的变动不居 |
二、存与废的博弈 |
第三节 铁路厘金的影响 |
一、督抚之利与区域之困 |
二、商民的负担与因应 |
三、政府的弊政 |
第四节 个案研究——以沪宁铁路厘金为例 |
一、沪宁铁路厘金的出现与初期交涉 |
二、各方力量的博弈 |
三、沪宁铁路厘金的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晚清税制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 |
第一节 税收征管机构的效用 |
一、晚清常关与铁路运营、管理的互动:以张家口和崇文门税关为重心 |
二、清末铁路厘局的税收征管能力:以浙丝运宁被扣案为视点 |
第二节 税制结构的影响 |
一、直接税对晚清铁路事业的影响——以租股为中心 |
二、间接税对晚清铁路事业的影响——以盐税为中心 |
第三节 税收负担的分配 |
一、晚清铁路公司的税收负担 |
二、商民的税负分配 |
小结 |
余论 |
一、晚清时期铁路与税收制度的耦合性关联 |
二、变与不变:制度的力量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后记 |
(8)车轴钢表面涂层/改性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动摩擦学基本概念及发展 |
1.2.1 微动运行模式 |
1.2.2 微动损伤 |
1.2.3 微动磨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1.3 微动摩擦学研究进展 |
1.3.1 微动图理论的建立及发展 |
1.3.2 研究从单一的切向微动模式扩展到其他微动模式及复合微动 |
1.3.3 理论分析的重视逐渐加强 |
1.3.4 人体活性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微动磨损研究得到较快的发展 |
1.3.5 微动摩擦学表面工程研究得到广泛重视 |
1.4 表面工程在微动摩擦学中的研究现状 |
1.4.1 表面机械强化 |
1.4.2 表面化学热处理 |
1.4.3 电沉积 |
1.4.4 高能密度处理 |
1.4.5 热喷涂技术 |
1.4.6 固体润滑涂层 |
1.4.7 气相沉积 |
1.5 表面工程技术微动作用机理 |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本文研究意义 |
1.6.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和材料 |
2.1 转动微动试验装置 |
2.2 试验材料的选择与制备 |
2.2.1 球试样材料 |
2.2.2 平面基体试样材料 |
2.2.3 涂层/改性层制备 |
2.3 涂层/改性层基本性能表征 |
2.3.1 涂层/改性层的断面形貌及厚度 |
2.3.2 涂层/改性层成分及相结构 |
2.3.3 涂层/改性层硬度 |
2.4 微动磨损试验参数 |
2.5 磨斑微观分析方法 |
2.5.1 磨斑轮廓分析 |
2.5.2 磨斑形貌分析 |
2.5.3 微区化学成分分析 |
第3章 粘结MoS_2固体润滑涂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特性 |
3.1 动力学曲线 |
3.2 运行工况微动图 |
3.3 摩擦系数时变曲线 |
3.3.1 角位移幅值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3.3.2 法向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3.3.3 MoS_2涂层与基材摩擦系数对比 |
3.4 摩擦耗散能 |
3.5 MoS_2涂层的转动微动磨损机制 |
3.5.1 部分滑移区 |
3.5.2 滑移区 |
3.6 不同微动模式下MoS_2涂层的微动磨损特性对比 |
3.6.1 动力学曲线 |
3.6.2 运行工况微动图 |
3.6.3 摩擦系数时变曲线 |
3.6.4 磨损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音速火焰喷涂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特性 |
4.1 动力学曲线 |
4.2 运行工况微动图 |
4.3 摩擦系数时变曲线 |
4.3.1 角位移幅值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4.3.2 法向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4.3.3 超音速火焰喷涂层与基材摩擦系数对比 |
4.4 摩擦耗散能 |
4.5 超音速火焰喷涂层的转动微动磨损机制 |
4.5.1 部分滑移区 |
4.5.2 滑移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激光淬火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特性 |
5.1 动力学曲线 |
5.2 运行工况微动图 |
5.3 激光淬火层与基材摩擦系数对比 |
5.4 摩擦耗散能 |
5.5 激光淬火层的转动微动磨损机制 |
5.5.1 部分滑移区 |
5.5.2 滑移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四种涂层/改性层抗转动微动磨损性能的比较 |
6.1 动力学曲线 |
6.2 微动运行工况图 |
6.3 摩擦系数时变曲线 |
6.4 摩擦耗散能 |
6.5 磨损机制和物理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附论 前人研究简评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
第一章 宣统小说界:陷入低潮 |
第一节 低潮来袭 |
第二节 政局动荡冲击 |
第三节 小说内部机制失衡 |
第四节 "小说界经济危机" |
附论 试论推动晚清小说演进的"第三种力" |
第二章 单行本·期刊·日报: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与确立 |
第一节 不同载体对小说市场的回应 |
第二节 载体差异与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 |
第三章 翻译·自撰:形势大逆转 |
第一节 翻译小说驱动力的逐年消解 |
第二节 改造翻译小说的尝试 |
第三节 自撰小说驱动力的逐年增长 |
第四章 理论界嬗变:多声合奏,合而不和 |
第一节 力撑场面的"社会派" |
第二节 旗偃鼓息的"美学派" |
第三节 蓄势潜行的"现代派" |
第四节 风头渐劲的"消闲群" |
第五章 小说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 |
第一节 作家的生存策略及其文学选择 |
第二节 典型个案:"小说大家"陆士谔 |
附论 陆士谔着作考辨及其他 |
第六章 旧小说复兴与新小说调适 |
第一节 "革命"尚未成功:旧小说卷土重来 |
第二节 启蒙与娱乐杂交:"新消闲小说"的勃兴 |
第七章 新文学因子的孕育与萌蘖 |
第一节 新闻与小说联姻:"时闻小说"的渐兴及其意义 |
第二节 艰难的"先锋实验":新小说的新选择 |
第八章 晚清海外华文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东洋板块 |
第二节 南洋板块 |
第三节 北美板块 |
结语 |
附录一:中国近代小说发表量年度分布表 |
附录二:近代以"小说"命名的部分报刊 |
附录三:晚清中文报刊相关统计表 |
附录四:晚清出版机构小说出版量统计表 |
附录五:晚清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六:晚清报刊小说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七:宣统朝小说编年 |
上编 中国本土 |
《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醒世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渤海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沧浪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长春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同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帝国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浅说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改良婚嫁会月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粹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东劝业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桂林官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白话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事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口中西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杭州商业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吉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晋阳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菊济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两日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疁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民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越报》附张与小说相关编年 |
《女学生》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七十二行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浅说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绍兴医药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时事新报月刊》与小说相关编年 |
《顺天时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四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趣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通问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新闻》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吴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厦门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笑林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世界画册》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中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醒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学生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羊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世界》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约翰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白话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正宗爱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华民国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外实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医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下编 海外 |
《槟城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华字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洋总汇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星洲晨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兴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摩托车用铝合金轮毂的金属型铸造过程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外铸造数值模拟技术发展状况 |
1.2.2 国内铸造数值模拟技术发展状况 |
1.3 金属基复合材料铸造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4 金属型模具热平衡及其内部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5 ProCAST软件概况 |
1.5.1 主流铸造CAE软件的特点 |
1.5.2 ProCAST软件的主要模块 |
1.5.3 ProCAST软件结构及应用领域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铸造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及前处理 |
2.1 引言 |
2.2 铸造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2.2.1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 |
2.2.2 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 |
2.2.3 凝固过程缩孔与缩松的预测方法 |
2.3 金属型重力铸造LMC499-2轮毂模拟前处理 |
2.3.1 LMC499-2三维实体造型及网格剖分 |
2.3.2 模拟初始条件的确定 |
2.3.3 传热问题的确定及物性参数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铝合金摩托车轮毂金属型重力铸造模拟及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LMC499-2浇冒口设计方案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3.2.1 浇冒口的补缩原理及设计原则 |
3.2.2 浇冒口的工艺设计方案 |
3.2.3 工艺改进方案小结 |
3.3 LMCA99-2原铸造工艺方案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3.3.1 充型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3.3.2 凝固过程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3.3.3 铸造收缩缺陷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3.4 改进方案及实际效果分析 |
3.4.1 改进方案一—冷铁工艺 |
3.4.2 改进方案二—冷铁+保温型涂料工艺 |
3.4.3 改进方案三—修改下模模具 |
3.4.4 实际生产效果 |
3.4.5 修改方案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合金摩托车轮毂金属型重力铸造模具温度场的模拟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金属型模具温度场的理论基础 |
4.2.1 影响金属型模具寿命的因素 |
4.2.2 金属型模具温度场对铸件成型的影响 |
4.2.3 金属型模具的热平衡 |
4.2.4 LMC499-2轮毂模具的冷却系统 |
4.3 多循环铸造数值模拟原理及模拟准备 |
4.3.1 多循环铸造数值模拟原理 |
4.3.2 多循环铸造数值模拟准备 |
4.4 自然散热冷却工艺方案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4.4.1 自然冷却工艺方案的确定 |
4.4.2 工艺方案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4.5 强制换热冷却工艺方案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4.5.1 强制冷却工艺方案的确定 |
4.5.2 工艺方案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托车轮毂金属型重力铸造模拟及工艺优化 |
5.1 引言 |
5.2 Al_O_(3(p))/ZL101复合材料 |
5.2.1 增强相的选择 |
5.2.2 基体的选择 |
5.2.3 反应物的选择 |
5.3 金属基复合材料物性参数计算程序的开发 |
5.3.1 金属基复合材料物性参数的确定 |
5.3.2 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计算程序的开发 |
5.4 两种材料原铸造工艺方案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对比 |
5.4.1 充型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对比 |
5.4.2 凝固过程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对比 |
5.4.3 铸造收缩缺陷模拟计算及结果对比 |
5.5 改进方案及实际效果分析 |
5.5.1 合金成分调整方案 |
5.5.2 铸造工艺方案 |
5.5.3 工艺修改前后模拟计算及结果对比 |
5.5.4 修改方案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自翻车轮缘表面强化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王仲儒诗歌研究[D]. 李若兰.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三才图会》设计思想研究[D]. 范雄华. 上海大学, 2018(06)
- [3]张耒诗歌研究[D]. 薛瑾. 浙江大学, 2018(05)
- [4]KM轨道交通整车测试装备研制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D]. 夏应贵.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5]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D]. 王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3)
- [6]中国古代染黄植物名实考辨[D]. 王颖.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7]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D]. 岳鹏星. 苏州大学, 2017(06)
- [8]车轴钢表面涂层/改性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研究[D]. 罗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3)
- [9]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D]. 谢仁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10]摩托车用铝合金轮毂的金属型铸造过程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D]. 汪煦. 江苏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