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柱面方程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观荣[1](2021)在《统一框架下的柱面和锥面教学》文中研究表明在直纹曲面的框架下统一了柱面、锥面方程的求法,统一了柱面、锥面判别定理的证明方法,统一了二次柱面、锥面的判别形式,从而把柱面和锥面放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教学。
李业学,成羽,薛金顺,王元元[2](2021)在《应力波穿过节理传播规律综述》文中认为应力波穿过节理传播规律研究对能源矿业安全开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提出了特征线法、时域递归法、等效介质法和虚拟波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节理本构关系和对应边界条件,导出速度波、应力波的递归方程,给出考虑节理参数影响的应力波透反射系数的数值解.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了应力波在节理传播领域未来可能面临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为该领域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粗浅建议.
武刚[3](2021)在《光通信系统中亚波长光栅分束器及屋形谐振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等IT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其主要支撑的光通信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变革与挑战。为了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光通信系统中各类光模块和光器件性能大幅提升,并逐渐向小型化、高速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其中,硅基亚波长光栅因其卓越的光学衍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光探测器、耦合器、滤波器、传感器等光电子器件中,并可利用它们实现更为复杂的光子集成电路。此外,基于高品质因子微腔的多种功能器件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光子集成和光子芯片等领域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亚波长光栅分束器及一种屋形光学谐振腔展开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主要的创新点和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非周期亚波长光栅的衍射光波前相位控制特性,提出了透射光为平行光束的一维亚波长光栅功率分束器,设计了偏转角分别为15°和30°、功率比为1:2的1×2功率分束器,仿真得到分束后两光束的偏转角分别为14.4°和29.5°,功率比约为1:1.87,与设计值基本相符。此外,还提出了一维亚波长光栅合束器、透射光为会聚光束的一维亚波长光栅功率分束器、一维亚波长光栅双焦透镜等结构,并对这些器件的性能进行仿真验证。2.提出了基于双层结构一维条形亚波长光栅的偏振分束器,设计了焦距40μm,能够实现波长1.55μm、垂直入射的TM偏振光反射会聚、TE偏振光透射会聚的偏振分束器。仿真得到的TM反射光束焦距为40 μm,焦点处光场强度的半高全宽约1.88 μm,总反射率为90.8%;TE透射光束焦距为38.3 μm,焦点处光场强度的半高全宽约1.7 μm,总透射率为82.4%。该器件能够很好地实现两种正交偏振态的分离,并使分束后的光束各自会聚。3.提出了基于二维块状亚波长光栅的1×N功率分束器,理论分析中,设计了焦距为10 μm的透射型1×3和1×4功率分束器,仿真得到二者的焦距分别为9.5 μm和9.7 μm,总透射率分别为89%和87.2%,焦平面上各会聚点光场强度的半高全宽均小于2 μm。实际使用中,在SOI晶片上制备了焦距为150μm、半径为216 μm的圆形1×3功率分束器和边长为370 μm的方形1×4功率分束器,测量得到两功率分束器的焦距约为170 μm,焦平面上会聚光斑轮廓清晰。4.提出了基于二维块状亚波长光栅的柱面透镜、柱面反射镜和柱面分束透镜。理论分析中,设计了焦距为6 μm的凸柱面透镜和凹柱面反射镜,仿真得到二者的焦距分别为5.85 μm和5.6μm,两线状会聚光斑光场强度的半高全宽分别为0.82μm和1.08 μm。实际使用中,制备了周期为0.6 μm、焦距为250μm、面积为400 μm×400 μμm的亚波长光栅凸柱面透镜,在600 μm处测得透射光束的线状远场图像,两正交方向光斑光场强度的半高全宽分别为250 μm和680 μm。当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时,线状光斑的归一化强度保持不变,表明基于二维亚波长光栅的柱面透镜具有低的偏振敏感性。此外,还制备了 1×2柱面分束透镜,并对其衍射特性进行测试。5.提出了基于二维块状亚波长光栅的光束偏转器,理论分析中,设计了面积为7.8μm×7.8 μm、偏转角分量为α=30°(光束在光栅平面内投影与χ轴的夹角)、β=30°(光束与z轴夹角)的光束偏转器,仿真得到光束偏转角α和β分别为31.4°和29.5°。实际使用中,制备了面积为400μm×400 μm、两偏转角分量均为30°的光束偏转器,测量得到两偏转角分量分别为α测=29.5°、β测=29.6°,实现了对平行光束精确的偏转控制。6.与他人合作提出并实现了与亚波长光栅功率分束器混合集成、对称分布的三单元/四单元单行载流子光探测器阵列。在-2V偏压下,测量得到与1×3光栅功率分束器集成的三单元光探测器阵列的最大射频输出功率为11.5 dBm@15 GHz,饱和光电流为70 mA@15 GHz;与1×4光栅功率分束器集成的四单元光探测器阵列的最大射频输出功率为13.1 dBm@15 GHz,饱和光电流为91 mA@15 GHz。和相同结构的单个单行载流子光探测器相比,饱和特性有较大的提升。7.提出了一种由非平行反射镜构成的屋形光学谐振腔,分析了不同区域入射光束的谐振条件,仿真得到顶部反射镜倾角为1°、高度为4.468μm、宽度为14.976μm的屋形谐振腔TE20,1模线宽小于0.008 nm,品质因子不小于1.938×105。与具有相同尺寸参数的平行平面腔相比,屋形谐振腔能够将光场限制在更小的区域,实现了更小的光谱线宽、更高的品质因子和更小的模式体积。此外,还提出一种扩展结构的锥顶形光学谐振腔,并对其谐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张帅[4](2021)在《高精度K-B镜面形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新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为代表的先进光源已成为众多学科领域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其中,K-B镜系统则是先进光源中关键的聚焦光学元件,其面形面形精度要求优于0.2nm RMS,残余斜率误差优于0.1μrad RMS,粗糙度则小于0.1nm RMS。目前,角拼接干涉测量技术逐渐成为KB镜面形检测技术的主要的发展趋势。角拼接干涉测量技术能够有效的拓展干涉仪的测量范围,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面形检测信息,是K-B镜面形测量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检测技术。国内外针对角拼接干涉测量技术主要通过引入高精度测量装置或者依靠位移转台自身精度来减小拼接误差,对角拼接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论文主要围绕K-B镜面形检测技术展开研究,着重研究了一种通用角拼接数据处理方法,并提供了一种基于CGH拼接干涉测量技术实现与显微拼接干涉测量技术的交叉验证。具体研究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针对相邻子孔径重叠区域不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泽尼克多项式的子孔径重叠区域匹配算法:通过极小化重叠区域特定区域内三阶以上泽尼克多项式来得到若干组匹配特征点对来确定重叠区域位置,从而提高了重叠区域点对点匹配精度;同时针对相邻子孔径空间角度计算不准确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对偶四元数的子孔径空间位姿求解算法:通过利用对偶四元数实现相邻子孔径空间角度求解,将经典拼接方法中的子孔径空间角度调整过程从拼接操作中单独剥离出来作为拼接流程中的独立环节,减小了由于子孔径空间角度求解误差造成的拼接积累误差。因此,在角拼接过程中子孔径数据处理过程进一步细分为:重叠区域对准、子孔径空间姿态调整以及拼接。2.针对拼接算法存在积累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残差迭代算法:用子孔径重叠区域一致性原理的可逆性质,在基准子孔径和相邻子孔径的重叠区域之间利用已知的信息或者约束来重复迭代获得更高精度的调整参数。对比实验表明自残差迭代算法在平滑拼接的基础上,有效的提高了拼接精度。3.针对基于CGH拼接干涉测量技术的子孔径调整像差模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2-D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子孔径调整像差模型:根据刚体转动定理以及波像差理论定量分析相邻子孔径存在一定调整量时导致的重叠区域内像差,结合2阶切比雪夫多项式推导出了子孔径调整像差模型。在子孔径调整像差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拼接算法,并进行了相关的仿真、实验研究。实验数据表明该技术重复性优于0.69 nm RMS,相对于CGH全口径测量精度偏差优于1.39 nm RMS。
王橼橼[5](2021)在《柱面贴附通风模式下室内颗粒物输运特征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风系统营造的密闭环境使人类长期暴露在富集颗粒的空气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导致死亡率和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柱面贴附通风(CAV)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下送风方式,但其自下而上的气流组织特性极易导致颗粒的再悬浮或者低处的颗粒被气流向上输运到人员活动区,造成呼吸区空气品质恶化。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室内颗粒物在柱面贴附通风下的输运特征进行研究。考虑污染源位置、粒径、换气次数、送风温差、回风口位置等参数对颗粒物运动的影响,从流场分布、颗粒分布、排污效率等方面分析研究颗粒在柱面贴附通风下的运动扩散规律。研究发现,柱面贴附通风模式下:当颗粒粒径≤20μm时,最多只有20%的颗粒能够被气流吹起向上输送并最后通过回风口排走,80%的颗粒都沉积在室内的各表面,其中沉积量最多的是竖直壁面。粒径≥50μm的颗粒无法被气流吹起排出,大量沉积在地面。其中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具有相同的运动规律,且不受粒径和释放高度影响,气流跟随性很好;粒径在20μm范围的颗粒能否大量向上输运受通风量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运动规律不因释放高度不同而发生改变,无论是在Y=0.2m高度还是Y=1.5m高度释放。送风参数如通风量和送风温差对低处产生的颗粒物在室内的分布有一定影响。通风具有稀释作用,增加通风量可以减小室内颗粒的浓度,同时提升20μm及以上粒径颗粒的排除能力,但对10μm以下粒径颗粒无效。送风温差的变化将影响室内流场,送风温差过大不利于颗粒物的垂直输运和排出,大幅降低排污能力。对供冷工况:送风温差过大将削弱室内的垂直对流作用,进而抑制颗粒的垂直扩散;对供热工况:送风温差过大直接造成地面的二次贴附气流减弱,也减弱颗粒的垂直输运。因此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应当遵循大风量,小温差的设计原则。回风口高度的改变将改善CAV的气流组织形态,同时改变颗粒的运动规律。回风口靠近污染源能够就近高效的排除颗粒物,降低室内空气中的颗粒浓度,排污效率比起回风口布置于天花板提升了75%以上,20μm粒径等级颗粒的排污效率提升高达130%。回风口位于工作区内最不利于颗粒的排除。同时,回风口只要布置在工作区及以下高度,就可提升约10%的通风效率。本文给出了颗粒物在柱面贴附通风模式下的输运规律,进一步拓展该通风方式在室内空气品质方面的研究,为柱面贴附通风模式的设计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程大伟[6](2021)在《LiF双曲面全聚焦弯晶X射线仪器研制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双曲面全聚焦弯晶(DCC)有两个曲率半径,分别在罗兰圆和晶体绕焦点连线旋转方向。双曲面弯晶是一种严谨的Johansson型结构,晶体的曲率半径为R,晶面的曲率半径为2R,能够将照射到晶体上所有入射角为θ、满足Bragg方程的X射线单色化并全聚焦到罗兰圆上焦点位置。双曲面弯晶与微焦斑X射线源结合,能够衍射高强度的单色X射线并全聚焦,形成单色X射线荧光光谱仪(MWXRF),是目前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的一种发展方向,有更高的信背比,用于材料元素分析有明显的优势;MWXRF使用单色X射线,择优激发材料中的元素,相比普通EDXRF,检出限低1~2个数量级;微焦斑X光管和双曲面全聚焦弯晶组合可提供实验室型单色X射线光源,替代部分同步辐射光源应用。本文依据双曲面弯晶的原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LiF双曲面加工、晶体调试、仪器设计、应用流程和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LiF晶体开展双曲面晶体的参数设计,根据Bragg方程和Johansson罗兰圆,已知罗兰圆半径R、单色X射线能量E,计算出相应晶体的参数,包括Bragg入射角、旋转半径r、光源至晶体和晶体至样品的距离、焦连线距离等等参数。采用“先磨后弯”的工艺,先将晶面与晶体平行的平面晶体磨制成曲率半径为2R的柱面,然后在650~700℃的高温下逐步增加凸模上的负载至2~4kg,使柱面晶体缓慢形变,得到与凹模一致的双曲面。经检验,弯晶的双曲面参数与理论值完全一致。按这种方法加工出50mm×30mm×0.5mm能够衍射5.415 keV、42mm×22mm×0.5mm衍射17.425 keV的LiF(200)双曲面晶体、54mm×30mm×0.5mm的LiF(420)、以及40mm×30mm×0.5mm衍射17.425 keV的LiF(420)双曲面晶体,衍射能量可扩展至2.30~22.16 keV能量范围内的任一单色X射线能量。通过三维光学调节架,调节双曲面晶体使其与预定位置重合;设计强度测量装置,测试LiF(200)双曲面弯晶的衍射强度达到5.3×108cps的国际同类指标。采用Ti片进行刀口扫描试验,试验发现计算出的焦斑尺寸与步距呈良好二次线性关系,计算出的焦斑大小与Z轴偏离窗口平面的距离也呈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根据拟合曲线推导水平方向最小焦斑尺寸为0.74mm;考虑到会聚X射线光束与样品夹角为34.6°,因而样品窗口处的理论最小焦斑大小为0.24mm×0.52mm。2.采用双弧形狭缝、轻基体或紫铜样品窗口、小孔径紫铜衬铝准直器,尽可能降低杂散线的干扰。以衍射5.415keV尺寸为50mm×30mm×0.5mm的LiF(200)双曲面弯晶和微焦斑Cr靶研制了单色X射线痕量轻元素检测仪,分析油品中痕量硫(S)和氯元素(Cl),其中汽油中S元素的检出限为1.75μg/g,矿物油中Cl元素的检出限为0.63μg/g;3.以衍射17.425 keV尺寸为40mm×30mm×0.5mm的LiF(420)双曲面弯晶和微焦斑Mo靶X光管研制了单色X射线痕量重元素检测仪,应用于烟用材料接装纸和滤棒中的重金属元素铬(Cr)、镍(Ni)、汞(Hg)、砷(As)和铅(Pb)快速检测,与普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相比,元素检出限降低近一个数量级,其中Cr检出限由7.5μg/g降至0.72μg/g。
吴仕荣[7](2021)在《局部外载荷激励下柱面Lamb波传播中的哈密顿体系方法》文中认为Lamb波是在薄板中主要传播的一种波,因而研究Lamb波在板结构诊断损伤和健康监测方面机理和技术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板结构局部区域激发的Lamb波具有柱面波传播特点,且该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因此研究Lamb波传播特点及波形的演变十分必要。本文采用哈密顿体系方法,分析Lamb波波形模态与该体系下本征解的关系,并借助辛共轭正交关系分解和叠加波形函数,得到波形函数表示的Lamb波解析解,为板结构损伤诊断和健康监测提供依据和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以柱坐标下的径向r坐标模拟时间坐标和以空间位移作为原变量函数,采用能量方法确定原变量在相空间的对偶变量。通过对原变量和对偶变量表示的拉格朗日函数(应变能和动能)变分,导入板结构Lamb波问题的哈密顿体系。从而得到哈密顿正则方程组和对应的边界条件。这样,将Lamb波问题归结为哈密顿体系下的边值问题。(2)在哈密顿体系下,采用广义分离变量方法对Lamb波问题的哈密顿正则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了辛本征值和辛本征解的解析表达式。辛本征解包括了轴对称问题的零本征值本征解和非轴对称问题的非零本征值本征解。并将这两类本征解分解为沿板厚度方向的对称解和反对称解。由于本征解之间存在辛共轭正交关系,因此Lamb波问题的解可以表示为本征解展开形式的级数解。通过对本征解的数值分析,展示出各阶波形模态的特征,并为由损伤引起Lamb波波形改变及识别提供理论依据。(3)以板结构表面上的局部激励载荷下Lamb波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求解级数解的具体形式。针对矩形压电陶瓷传感器在板表面激励的Lamb波问题,分析在不同的激励方式下Lamb波波形以及传播特点,包括不同频率和不同方向的激励等。通过对比表明,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同时解的表达式为Lamb波的激发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和技术。(4)针对板结构内局部激励源问题,利用本征解表示的级数解,将之归结为圆柱形孔洞的边界条件问题。借助于辛共轭正交关系,进一步将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从而得到问题的解,该解包含了纵波(膨胀波)和横波(剪切波)及其关系。通过数值计算,揭示了在这种情况下柱面Lamb波传播规律和纵波与横波的耦合特征。
刘玥[8](2021)在《融合公众感知的居住区照明模型构建与优化设计》文中提出居住区户外空间照明对居民夜间的出行及人身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照明不足可能会对行人安全感与社区的夜间活力产生不利影响,然而过度的户外照明也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形成光污染,增加财务和环境成本。因此,需要开发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满足节能要求的户外照明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地面夜间光参数实测,与人们在不同照明环境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评价,建立感知评价与照明参数之间的相关模型,以提供不同区域、不同道路环境下的照明设计指导,从而改善行人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照明质量,为行人照明研究与优化创造新的视角。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基于地面实测与公众感知评价的照明数据库建立以主观评价量表和地面照明实测结合的方法,选取大连市8个典型居住区进行调研,得到测点的照明属性(照度、亮度、光谱、色温、眩光程度等)、灯具参数(光源类型、布光方式、灯杆间距等)、道路尺寸以及公众对这些测点的感知评价值记录。总结居住区公共空间照明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不同区域的居住区照明及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造成差异性的原因。(2)地面照明实测值与安全性、舒适度评价值的耦合模型建立对主观评价值和实测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公共空间照明安全性及舒适度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得出居住区照明参数的推荐值,为居住区公共空间照明的优化提供思路及数据支持。(3)室外照明因素对居民感知影响的实验研究影响居民安全性及舒适性感知的因素众多,基于地面实测结果,针对行人夜间行走的安全性、预防犯罪问题进一步研究。对于眩光的感知影响机制和人脸辨别能力问题,于实验室进行补充实验,以探寻动态及静态眩光下公众的不舒适感,以及不同光环境和距离下面部识别的差异性。(4)居住区公共空间夜间光环境优化策略提出和优化方案试设计依据实地调研和实验结果的研究结论,结合现有照明标准等资料,对居住区内的道路照明、广告牌照明等不同功能、区域的照明提出改进策略。选取调研中不满足安全性及舒适性指标的四个路段: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以及宅前路为研究对象,利用照明优化模拟软件对照明现状进行模拟,分析照明质量不佳的成因,并根据改进策略进行灯具选型及优化,以满足居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能源消耗。
李一鸣[9](2020)在《内转式进气道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进气道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捕获并压缩来流的重要气动部件,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和性能至关重要。三维内转式进气道以其压缩效率高、润湿面积小、以及易于实现从飞行器前体向圆形燃烧室过渡等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内转式进气道复杂的几何结构,会产生多种形式的曲面激波(如压缩面激波、唇口激波、分离激波、再附激波等),使其流动具有明显有别于传统二元进气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弯曲激波和激波/边界层干扰更是增加了三维复杂特征。因此,以往在二维流场中有关平面激波及其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认识,难以直接应用于内转式进气道中。目前关于内转式进气道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尤其是在基本特征认识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内转式进气道流场实验观测更是匮乏。为此,发展了针对内转式进气道进行流场观测的实验方法,借助数值模拟,对于实验中观察到的内转式进气道中的典型流场结构展开分析。进一步,针对进气道中普遍存在的复杂的弯曲激波与弯曲壁面的干扰问题进行解耦,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将入射激波简化为平面斜激波,以着重体现凹柱面的弯曲壁面在反射过程中的作用。首先,提出了一种分段显示的内转式进气道内流场观测方法,可分段获取截断剖面处的内流场结构,通过多段组合进而融合出内流道整体空间结构信息。发展了适用于激波风洞的平面激光散射(PLS)技术,利用水蒸气在喷管中凝结产生的纳米级颗粒作为示踪粒子。相关的性能测试和分析表明,PLS方法在高超声速流动研究中是一种有效的流动显示方法,实现了对于三维内转式进气道流场的实验观测。此外,通过压敏漆(PSP)技术,实现对模型表面压力分布开展面测量,取得壁面流场分布信息,再结合纹影、PLS等不同方法的组合运用,可以从多方位获得流场信息,以有助于相关认识从片面走向全面。其次,在对内转式进气道流场的实验观测基础上,借助数值模拟,获得了内转式进气道的弯曲壁面内流道复杂流场结构较为完整的刻画,内转式进气道唇口V形钝前缘处的复杂波系干扰,不仅造成当地的极高热力载荷,而且在内外两侧均形成反向流向涡对(CVP),其影响将延伸至较远的下游区域;此外,内流道中前体压缩面侧的较大范围低速区的形成不仅与长距离的前体压缩面边界层发展有关,同时也包含了唇口内侧激波与弯曲侧壁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侧壁边界层向底部聚集的作用。此外,采用无粘数值模拟,考察了斜激波在凹柱面上反射所产生的三维波系结构,结合局部二维化分析方法,对激波在凹柱面上的规则-马赫反射类型转变规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预测和分析。研究发现,在凹柱面侧壁主要呈现马赫反射的特征,而对称面附近区域则更易于出现规则反射,其间的过渡区域伴随有桥激波、剪切层等复杂结构。随着入射斜激波强度的增加,规则反射区逐步减小乃至消失,此时对称面处的反射类型将由规则反射转变成马赫反射,进而出现全马赫反射模式,对称面附近接近正激波压缩效果的马赫杆波后出现高压低速区,该区域不仅总压损失显着,而且流场不均匀性也很明显。因此,鉴于全马赫反射的诸多不利影响,建议在内流道设计和运行中应尽量避免。
高秀娟[10](2020)在《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以柱面教学为例》文中指出文章通过解析几何中柱面内容的教学设计实例,就如何在教学中启迪学生智慧,如何打造智慧课堂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一般柱面方程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般柱面方程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统一框架下的柱面和锥面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统一柱面和锥面方程的求法 |
2 统一判别定理的证明方法 |
3 统一二次柱面和锥面的判定形式 |
4 结语 |
(2)应力波穿过节理传播规律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意义 |
2 应力波穿过节理传播规律研究进展 |
1)应力波传播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
2)确定节理的本构关系 |
3)选取节理边界条件 |
2.1 应力波入射节理的研究方法 |
2.1.1 特征线法 |
2.1.2 时域递归法 |
2.1.3 虚拟波源法和等效介质法 |
2.2 节理本构关系 |
2.2.1 线性变形节理本构 |
2.2.2 BB模型 |
2.2.3 黏弹性节理本构模型 |
2.3 节理边界条件 |
2.3.1 应力和位移连续边界 |
2.3.2 位移不连续体模型 |
2.3.3 应力不连续位移不连续边界 |
3 研究评述 |
(3)光通信系统中亚波长光栅分束器及屋形谐振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亚波长光栅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2.1 基于亚波长光栅的高反射镜 |
2.2 基于亚波长光栅的抗反射表面 |
2.3 基于亚波长光栅的光波导 |
2.4 基于亚波长光栅的偏振控制器件 |
2.5 基于亚波长光栅的相位控制器件 |
2.6 基于亚波长光栅的耦合器 |
2.7 基于亚波长光栅的滤波器 |
2.8 亚波长光栅的应用前景 |
2.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亚波长光栅的严格耦合波分析法及器件设计方法 |
3.1 周期结构亚波长光栅的严格耦合波分析法 |
3.1.1 一维条形周期结构亚波长光栅的严格耦合波分析 |
3.1.2 二维块状周期结构亚波长光栅的严格耦合波分析 |
3.2 基于亚波长光栅的光学器件设计方法 |
3.2.1 基于一维条形亚波长光栅的器件设计 |
3.2.2 基于二维块状亚波长光栅的器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维亚波长光栅分束器的研究 |
4.1 基于一维亚波长光栅的功率分束器 |
4.1.1 透射光为平行光束的功率分束器 |
4.1.2 基于一维亚波长光栅的合束器 |
4.1.3 透射光为会聚光束的功率分束器 |
4.1.4 一维条形亚波长光栅双焦透镜 |
4.2 基于一维亚波长光栅的偏振分束器 |
4.2.1 偏振分束器模型 |
4.2.2 偏振分束器的结构设计 |
4.2.3 偏振分束器的仿真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二维亚波长光栅分束器的研究 |
5.1 基于二维亚波长光栅的1×N功率分束器 |
5.1.1 具有会聚功能的透射型1×N功率分束器模型 |
5.1.2 1×N功率分束器的结构设计 |
5.1.3 1×N功率分束器的仿真验证 |
5.1.4 一种1×9功率分束器 |
5.2 基于二维亚波长光栅的柱面透镜、柱面反射镜 |
5.2.1 柱面透镜和柱面反射镜模型 |
5.2.2 柱面透镜和柱面反射镜的设计与仿真 |
5.2.3 柱面透镜的实验验证 |
5.3 基于二维亚波长光栅的柱面分束透镜 |
5.4 基于二维亚波长光栅的光束偏转器 |
5.4.1 光束偏转器模型及光束控制机理 |
5.4.2 光束偏转器的性能仿真 |
5.4.3 光束偏转器的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光栅功率分束器与光探测器阵列集成的研究 |
6.1 单行载流子光探测器原理 |
6.2 与亚波长光栅功率分束器集成的光探测器阵列结构 |
6.3 1×N光栅功率分束器的设计与制备 |
6.4 集成光探测器阵列的设计与制备 |
6.5 集成光探测器阵列的性能测试 |
6.5.1 暗电流测试 |
6.5.2 频率响应特性测试 |
6.5.3 交流饱和特性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屋形光学谐振腔的研究 |
7.1 一种屋形光学谐振腔 |
7.1.1 屋形谐振腔的结构及分析 |
7.1.2 屋形谐振腔的模式特性 |
7.2 一种锥顶形光学谐振腔 |
7.2.1 锥顶形谐振腔结构及分析 |
7.2.2 锥顶形谐振腔的模式特性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学术论文 |
申请专利 |
(4)高精度K-B镜面形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Kirkpatrick-Baez镜面形检测技术概述 |
1.3 反射式轮廓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长程轮廓仪 |
1.3.2 纳米测量机 |
1.4 拼接干涉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基于主动角度控制系统的拼接干涉仪 |
1.4.2 基于测角系统的拼接干涉测量技术 |
1.4.3 基于测角辅助装置的角度主动控制系统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角拼接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拼接干涉测量技术基本概念 |
2.2.1 子孔径划分 |
2.2.2 重叠区域 |
2.2.3 角拼接与经典拼接 |
2.3 基于泽尼克多项式的子孔径重叠区域匹配算法 |
2.3.1 泽尼克多项式的基本概念 |
2.3.2 基于泽尼克多项式的子孔径重叠区域匹配算法原理 |
2.3.3 重叠区域匹配算法流程 |
2.3.4 实验验证 |
2.4 基于对偶四元数的子孔径空间角度求解算法 |
2.4.1 对偶四元数基本概念 |
2.4.2 对偶四元数在拼接技术中的应用 |
2.4.3 基于对偶四元数的子孔径空间位姿求解 |
2.4.4 仿真及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残差迭代算法 |
3.1 引言 |
3.2 常见拼接算法 |
3.2.1 顺序拼接算法 |
3.2.2 全局拼接算法 |
3.2.3 局部均化误差拼接算法 |
3.3 自残差迭代算法 |
3.3.1 算法原理 |
3.3.2 实验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用角拼接数据处理方法实验验证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显微拼接干涉测量实验 |
4.2.1 实验装置及测量步骤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3 精度分析 |
4.3 大口径平面镜拼接实验 |
4.3.1 平面参考镜部分标定技术 |
4.3.2 平面拼接实验及分析 |
4.4 椭圆柱面镜拼接实验 |
4.4.1 实验装置、测量及数据处理步骤 |
4.4.2 实验结果及精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GH拼接干涉检测技术 |
5.1 引言 |
5.2 子孔径调整像差模型及姿态求解 |
5.2.1 子孔径调整像差模型推导 |
5.2.2 子孔径姿态调整量求解 |
5.2.3 基于子孔径调整像差模型的拼接流程 |
5.3 CGH零位补偿下的拼接仿真实验 |
5.3.1 子孔径调整像差模型验证 |
5.3.2 拼接仿真实验 |
5.4 柱面拼接实验 |
5.4.1 实验装置及测量流程 |
5.4.2 实验结果 |
5.4.3 精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柱面贴附通风模式下室内颗粒物输运特征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建筑内部颗粒污染现状 |
1.2.2 通风方式对颗粒物分布影响 |
1.2.3 柱面贴附通风气流组织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室内空气-颗粒两相流动理论 |
2.1 流动特性 |
2.1.1 流动分类 |
2.1.2 颗粒在流场中受力分析 |
2.2 气固两相流研究方法 |
2.2.1 多相流模型 |
2.2.2 颗粒物轨道模型 |
2.2.3 研究方法比较与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3.颗粒在柱面贴附通风模式下输运研究方法 |
3.1.数值模拟方法 |
3.1.1 物理模型 |
3.1.2 网格划分与独立性验证 |
3.2 湍流模型 |
3.2.1 计算参数与边界条件 |
3.2.2 模型验证 |
3.3 离散相模型 |
3.3.1 计算参数与边界条件 |
3.3.2 模型验证 |
3.4 空气品质评价方法 |
3.4.1 PM_(2.5)浓度控制标准 |
3.4.2 排污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4.室内不同污染源颗粒运动与分布规律 |
4.1 流场特性 |
4.2 颗粒源于人员行走活动 |
4.2.1 分布特性 |
4.2.2 浓度分布 |
4.2.3 沉积特性 |
4.3 颗粒源于人员呼吸、讲话行为 |
4.3.1 .分布特性 |
4.3.2 浓度分布 |
4.3.3 沉积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送风参数对典型粒径室内颗粒输运特性影响研究 |
5.1 工况设置 |
5.2 通风量对典型粒径颗粒在室内分布的影响 |
5.2.1 浓度分布 |
5.2.2 排污效率 |
5.3 送风温差对典型粒径颗粒物在室内分布的影响 |
5.3.1 浓度分布 |
5.3.2 排污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6.回风口高度优化研究 |
6.1 物理模型及工况设定 |
6.2 气流场特性 |
6.3 浓度分布 |
6.4 分布特性 |
6.5 排污效率与通风效率 |
6.6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LiF双曲面全聚焦弯晶X射线仪器研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弯晶X射线衍射技术的发展 |
1.2.1 晶体X射线衍射 |
1.2.2 衍射晶体 |
1.2.3 曲面晶体衍射起源 |
1.2.4 国外单曲面晶体X射线技术发展历程 |
1.2.5 双曲面晶体X射线发展历程 |
1.2.6 国内曲面晶体X射线衍射技术发展历程 |
1.2.7 曲面晶体加工工艺 |
1.3 双曲面弯晶X射线的应用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iF双曲面全聚焦弯晶X射线器件研制 |
2.1 晶体衍射和聚焦 |
2.2 双曲面弯晶X射线技术原理 |
2.3 双曲面弯晶设计 |
2.3.1 双曲面弯晶单色X射线激发和接收 |
2.3.2 单色激发双曲面弯晶设计 |
2.3.3 双曲面弯晶曲面方程和验证 |
2.4 LiF双曲面全聚焦弯晶加工 |
2.4.1 双曲面全聚焦弯晶工艺探索 |
2.4.2 LiF晶体研磨 |
2.4.3 LiF晶体热弯 |
2.4.4 LiF晶体粘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曲面全聚焦弯晶调试及性能测试 |
3.1 单色器调节 |
3.2 衍射强度测量 |
3.2.1 焦斑处X射线强度 |
3.2.2 样品散色X射线强度 |
3.2.3 晶体加工工艺一致性试验 |
3.3 焦斑尺寸测量 |
3.3.1 刀口扫描测量焦斑 |
3.3.2 测量焦斑与步距的关系 |
3.3.3 测试窗口处焦斑大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曲面弯晶X射线轻元素检测仪器的研制及应用 |
4.1 双曲面弯晶设计 |
4.2 LiF(200)热弯程序 |
4.3 单色X射线(MWXRF)轻元素检测装置 |
4.4 痕量轻元素检测 |
4.4.1 标准物质 |
4.4.2 管压和管流条件试验 |
4.4.3 样品量试验 |
4.4.4 校准曲线 |
4.4.5 MWXRF精密度测试 |
4.4.6 轻元素MWXRF检出限 |
4.4.7 轻元素MWXRF样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曲面弯晶X射线重元素检测仪器的研制及应用 |
5.1 单色X射线重元素检测仪研制 |
5.1.1 衍射17.425keV曲面弯晶设计 |
5.1.2 LiF(420)双曲面晶体热弯程序 |
5.1.3 单色X射线重元素检测仪设计 |
5.2 单色X射线(MWXRF)重元素检测仪在烟用材料中的应用 |
5.2.1 单色X射线重元素检测装置 |
5.2.2 烟用接装纸和滤棒阳性样品 |
5.2.3 烟用材料压样试验 |
5.2.4 管压管流条件试验 |
5.2.5 校准曲线的绘制 |
5.2.6 MWXRF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 |
5.2.7 重元素MWXRF检出限几种计算方法 |
5.2.8 不同检出限计算结果比较 |
5.2.9 香烟接装纸样品中重元素MWXRF测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致谢 |
(7)局部外载荷激励下柱面Lamb波传播中的哈密顿体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Lamb波简介 |
2.1 自由边界板中的Lamb波 |
2.2 Rayleigh-Lamb频率方程 |
3 哈密顿体系的建立 |
3.1 问题描述 |
3.2 基本方程 |
3.3 哈密顿体系 |
3.4 非齐次边界条件 |
3.4.1 非齐次边界条件的转化 |
3.4.2 非齐次哈密顿正则方程组 |
4 辛本征值和本征解 |
4.1 非零本征解(非轴对称解) |
4.2 零本征解(轴对称解) |
4.3 辛共轭正交归一关系 |
4.4 载荷激励下的柱面Lamb波 |
4.5 Lamb波位移场特性 |
4.5.1 径向分布特性 |
4.5.2 周向分布特性 |
4.5.3 纵向分布特性 |
4.5.4 整体位移场特性 |
5 矩形载荷激励下的柱面Lamb波 |
5.1 矩形载荷激励简化模型 |
5.2 矩形载荷激励下的柱面Lamb波 |
6 柱面边界条件下的Lamb波 |
6.1 柱面边界条件基本模型 |
6.2 建立方程组 |
6.3 柱面载荷激励下的柱面Lamb波 |
6.3.1 位移径向特性 |
6.3.2 位移周向特性 |
6.3.3 位移纵向特性 |
6.3.4 位移整体特性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贝塞尔函数 |
附录 B 哈密顿算子和拉普拉斯算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融合公众感知的居住区照明模型构建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居住区照明对人类社会有重要影响 |
1.1.2 现有居住区光环境问题突出 |
1.1.3 智慧照明时代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居住区照明研究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夜间视觉理论基础 |
2.1.1 人眼的光感受器 |
2.1.2 眼睛敏感度函数 |
2.1.3 人类视觉的亮度和线性度 |
2.2 现有照明标准 |
2.2.1 CIE照明标准 |
2.2.2 我国现有照明标准 |
2.2.3 其他各国照明标准 |
2.2.4 各国照明标准的比较分析 |
2.3 居住区夜间光环境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照度的影响 |
2.3.2 眩光的影响 |
2.3.3 色温及显色性的影响 |
2.3.4 人际距离的影响 |
2.4 研究现状评述 |
3 大连市居住区照明现状调研 |
3.1 大连居住区照明调研方法 |
3.1.1 夜间光环境地面实测 |
3.1.2 夜间光环境主观评价调研 |
3.2 大连市调研居住区选取 |
3.2.1 调研街区筛选 |
3.2.2 调研居住区筛选 |
3.2.3 调研居住区信息概况 |
3.3 基于地面实测的居住区夜间光环境研究 |
3.3.1 高亮度值区域小区道路照明实测结果 |
3.3.2 低亮度值区域小区道路照明实测结果 |
3.3.3 不同小区照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3.3.4 各小区光干扰现状分析 |
3.4 公众对居住区公共空间照明的感知评价调研 |
3.4.1 调研方法 |
3.4.2 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 |
3.5 感知评价结果与照明实测值相关性分析 |
3.5.1 安全性评价结果分析 |
3.5.2 舒适性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室外照明因素对居民安全和舒适性感知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A:静态LED眩光源对居民安全及舒适性感知影响的研究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分析方法 |
4.1.4 实验结果分析 |
4.1.5 实验结论 |
4.2 实验B:动态彩色眩光对居民安全及舒适性感知影响的实验研究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2.4 实验结论 |
4.3 实验C:面部照度及色彩对人脸识别影响实验 |
4.3.1 实验目的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3.4 实验结论 |
4.4 实验D:人际距离对面部细节辨识度实验 |
4.4.1 实验目的 |
4.4.2 实验方法 |
4.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4 实验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居住区公共空间夜间光环境优化设计 |
5.1 设计目的及原则 |
5.1.1 设计目的 |
5.1.2 设计原则 |
5.2 设计原理及方法 |
5.2.1 照明灯具 |
5.2.2 照明布置 |
5.2.3 安装高度和间距 |
5.3 居住区照明眩光及光干扰改善策略 |
5.3.1 通过灯具改善 |
5.3.2 通过路面改善 |
5.3.3 广告灯光限制 |
5.4 大连居住区道路照明优化设计 |
5.4.1 居住区级道路照明优化设计 |
5.4.2 居住小区级道路照明优化设计 |
5.4.3 组团级道路照明优化设计 |
5.4.4 宅前道路照明优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研小区亮度值数据统计 |
附录B 调研小区主观评价问卷 |
附录C 图目录 |
附录D 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内转式进气道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激波反射 |
1.2.2 高超声速进气道中的流动特征 |
1.3 本文工作 |
第2章 实验及数值方法 |
2.1 实验设备与常规测量系统 |
2.1.1 激波风洞 |
2.1.2 纹影及压力测量系统 |
2.2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流动的显示 |
2.2.1 平面激光粒子散射(PLS)方法 |
2.2.2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设计及流场分段显示 |
2.2.3 局部激波干扰的表面压力分布与纹影组合显示方法 |
2.3 数值方法 |
2.3.1 FLUENT软件简介 |
2.3.2 验证算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内转式进气道流动显示与相关机理分析 |
3.1 前体压缩面流动显示 |
3.1.1 压缩面激波 |
3.1.2 唇口激波 |
3.2 内转式进气道及隔离段内流场 |
3.2.1 唇口附近流动 |
3.2.2 内收缩段流动 |
3.2.3 隔离段内流动 |
3.3 进气道抽吸和反压的影响 |
3.3.1 抽吸对进气道的影响 |
3.3.2 反压对抽吸的影响 |
3.3.3 隔离段中的激波串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斜激波在凹柱面的反射 |
4.1 模型及研究方法 |
4.1.1 研究模型 |
4.1.2 激波在曲面反射的局部二维化分析理论 |
4.2 小角度斜激波在凹柱面的规则-马赫反射 |
4.2.1 入射激波强度的影响 |
4.2.2 典型斜激波在凹柱面上反射的二维化理论分析 |
4.2.3 斜激波在凹柱面反射后的流场结构 |
4.3 斜激波在凹柱面的全马赫反射 |
4.3.1 全马赫反射的波系结构 |
4.3.2 斜激波反射后流场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科研成果 |
(10)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以柱面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章节在所属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教学目标分析 |
1. 知识目标: |
2. 能力目标: |
3. 情感目标: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
五、教学方法设计 |
六、教学过程设计 |
1. 知识回顾。 |
2. 新知识讲授。 |
3. 课堂小结。 |
4. 作业。 |
七、结论 |
四、一般柱面方程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统一框架下的柱面和锥面教学[J]. 李观荣.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应力波穿过节理传播规律综述[J]. 李业学,成羽,薛金顺,王元元.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08)
- [3]光通信系统中亚波长光栅分束器及屋形谐振腔的研究[D]. 武刚.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高精度K-B镜面形检测技术研究[D]. 张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5]柱面贴附通风模式下室内颗粒物输运特征数值模拟研究[D]. 王橼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6]LiF双曲面全聚焦弯晶X射线仪器研制和应用[D]. 程大伟. 钢铁研究总院, 2021(01)
- [7]局部外载荷激励下柱面Lamb波传播中的哈密顿体系方法[D]. 吴仕荣.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融合公众感知的居住区照明模型构建与优化设计[D]. 刘玥.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内转式进气道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研究[D]. 李一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以柱面教学为例[J]. 高秀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