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联合治疗的利弊

丙型肝炎联合治疗的利弊

一、联合疗法治疗丙型肝炎的利弊(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1](2021)在《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开展完全随机对照的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临床研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48周,对照组给予单药恩替卡韦治疗48周,检验及记录各个观察点(0周、24周、48周)两组患者HBs Ag(定量)、肝功能(ALT、AST)、HBV-DNA、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结果:1.两组患者HBs 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比较:接受治疗2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HBs Ag阴转率均为0,治疗48周后,两组HBs Ag阴转率仍为0。经治疗24周、4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BV-DNA阴转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24周、48周后,观察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0.00%、96.67%,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6.67%、86.67%,两组患者ALT复常率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比较两组治疗24周后ALT复常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ALT复常率仍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HBs Ag滴度比较:治疗24周,两组HBs Ag滴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48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比较:治疗后第24周、48周,观察组与对照组ALT、AST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第24周时,观察组AS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8周,观察组ALT、AST仍低于对照组且P<0.05。4.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24、4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佳,P<0.05。5.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用药4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的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试验组2名患者出现腹泻,未经其他药物治疗,腹泻症状可在3日内缓解痊愈,不考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余未发现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HBs Ag定量,改善肝功能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恩替卡韦,说明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丁惠国,屠红,曲春枫,曹广文,庄辉,赵平,徐小元,杨永平,卢实春[2](2021)在《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年龄调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55%,肝癌所导致的疾病负担仍呈上升趋势,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着性提高。肝硬化和未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是中国肝癌的主要病因。指南推荐了适合临床实践的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4个层次的肝癌风险人群辨识特征。在医院和社区人群中筛查伴肝癌风险的患者,并科学地进行分层监测。伴有肝癌风险的患者需要终生监测,指南根据风险层次推荐了不同的肝癌监测间隔和工具,对于肝癌高危人群,6个月1次腹部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监测(常规监测);对于肝癌极高危人群,3个月1次常规监测,6~12个月增强CT或MRI检查1次,以提高早期肝癌诊断率和降低监测成本;低中危人群中,肝癌年发生率低,可延长监测间隔为1年或以上。指南部分推荐意见的成本-效益仍需要进一步评价。

刘淼[3](2020)在《胃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组织胶“三明治”疗法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疗效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胃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组织胶“三明治”疗法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金属钛夹联合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注射疗法治疗组、B组为组织胶+聚桂醇“三明治”夹心治疗组,C组为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A组,金属钛夹联合治疗组:于胃镜检查术中预先放置钛夹于曲张胃底静脉两端,阻断部分血流使曲张胃底静脉略塌陷,后应用组织胶+聚桂醇注射液夹心注射治疗,定期胃镜检查。B组:组织胶+聚桂醇“三明治夹心注射疗法”为主,定期胃镜检查。C组:临床治疗对比组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定期胃镜检查。同时记录每例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包括静脉曲张治疗后程度、内镜下治疗过程,术中组织胶及聚桂醇注射情况及钛夹安置情况。后分别于治疗后2周、1月、6月复查胃镜检查,并记录期间(治疗后6个月为观察周期)术后再出血情况、排胶情况、静脉曲张消除情况、钛夹脱落情况及是否发生巨大溃疡、发热、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如术前、术中及术后发生急性出血和再出血情况,及时内镜检查并处理,并做好出血原因、出血量的记录。统计三组患者相关数据并横向对比;对比三组患者一般临床基线资料、近期、远期的疗效、治疗后再出血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社会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程度。结果:1.金属钛夹联合治疗组(A组)、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治疗组(B组)、药物治疗组(C组)在胃底静脉治疗近期、远期的有效率分别为:近期:A组(93.33%)、B组(84.44%)、C组(50.00%);远期:A组(72.22%)、B组(55.63%)、C组(35.00%)。三组在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上,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2.金属钛夹联合治疗组(A组)、组织胶“三明治”夹心疗法治疗组(B组)、药物治疗组(C组)治疗后再出血率分别为:5.00%、16.73%、25.00%,组间差异存在,P<0.05,有统计学意义。3.三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热、腹腔感染、深溃疡、出血、异位栓塞等,横向比较发现:三组治疗患者在发热、腹腔感染及深溃疡、异位栓塞等方面,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4.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社会功能评定及身心健康评定发现:A组在正常社会日常生活率高于B、C组;身心健康率方面金属钛夹联合治疗组(A组)高于另外对比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5.A、B组组织胶用量平均值对比,A组少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组织胶“三明治”疗法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有效率显着,同时未增加出血、死亡等的风险,减少组织胶用量,未见异位栓塞、深溃疡等并发症的增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徐小元,丁惠国,李文刚,徐京杭,韩莹,贾继东,魏来,段钟平,令狐恩强,庄辉[4](2019)在《肝硬化诊治指南》文中提出一、前言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代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严重损伤为特征,患者常因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癌变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AASLD)、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zation,WGO)、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国际

张亮[5](2019)在《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以下简称肝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第6位,死亡率居第2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肝癌诊疗应根据患者疾病分期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中医中药在肝癌治疗中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肿瘤复发和改善肝脏功能。既往研究表明,虚、毒、瘀是发生肝癌的主要病机,扶正活血解毒法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法则。为此,国家名中医钱英教授开发了槲芪方用于治疗肝癌,王学江等对该方做了防治肝癌的多项实验研究,显示对肝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但是,对槲芪方治疗肝癌的临床作用靶点尚不明确,对用活血药物是否促进肝癌转移尚存争议。为此,本研究拟对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肝癌进行系统评价,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槲芪方治疗肝癌的临床有效作用靶点,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扶正活血解毒法中的“活血法”和槲芪方中的活血药对肝癌转移的影响。目的:本研究通过文献系统评价、临床回顾性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等方法,探讨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理论依据,以此法组方的“槲芪方”临床治疗的有效靶点,方与法中的活血药物对肝癌转移相关指标的作用,为建立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应用方案提供循证依据,为阐明肝硬化基础上的肝癌治疗如何应用活血药物的问题提供研究思路。方法:1.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文献系统评价:联合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公开发表的以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英文研究,内容为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发表时间为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以“扶正活血解毒法”、“扶正”、“活血”、“解毒”、“瘀”、“毒”、“肝癌”等为检索词,干预措施为治疗组应用扶正、活血、清热解毒法中药配合现代医学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对照组采用单纯现代医学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近期有效率、生存期、生活质量、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疗效百分率、临床症状方面进行系统评价,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版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判定结局异质性,采用森林图或漏斗图分析纳入研究资料的分布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2.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297例患者病历资料,对照组为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槲芪方加减治疗,治疗时间为半年,对各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30日,根据巴塞罗那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肝癌分期:A期(早期)、B期(中期)、C期(晚期)和D期(终末期)。统计数据根据患者的肝癌分期情况进一步分层,A期、B期的患者被分为A+B层,C期、D期患者分为C+D层。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间生存期、复发转移率、中医证候、生活质量、肝功能等重要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分析槲芪方应用对肝癌预后的影响。3.活血药物对肝癌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活血药物的选择依据是有明确的中药活血作用,在临床治疗肝癌中为常用药,在槲芪方中出现。丹参是代表性的治疗肝癌、肝硬化的药物,近年对丹参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多,故本研究选择了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为研究药物,用肝癌细胞系huh7为干预对象,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溶液干预huh7人肝癌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CCK-8实验、荧光定量PCR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方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增殖、转移相关的TGFβ 1、snail和Wnt通路的分子标志物等指标,初步探讨丹参酮ⅡA对于肝癌转移的影响。结果:1.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文献的系统评价:共检索出622篇文献,查重剩余530篇,通过阅读文献摘要排除346篇,通过阅读具体文献内容排除160篇,最终纳入研究可供Meta分析的文献24篇,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有3篇被评为B级,21篇被评为C级,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12个月生存率漏斗图呈现不对称,提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扶正活血解毒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纯西医对照组比较,在提高近期疗效、提高6个月、12个月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降低AST、AFP水平、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肝区疼痛、乏力、腹胀、纳呆的临床症状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2.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1)肝癌患者的生存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累积生存率比较,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累积生存率显示,治疗组分别为80.4%、69.8%、58.5%、55.7%,对照组分别为81.1%、64.7%、52.1%、42.3%,治疗组累积生存率在6个月时间节点以后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说明槲芪方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累积生存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比较,治疗组2年平均生存时间为17.3月(95%CI,15.8-18.7月),对照组2年平均生存时间为16.1月(95%CI,14.7-17.5月),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延长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2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4月(95%CI,8.3-14.5月),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1月(95%CI,3.3-4.9月),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槲芪方加减治疗组能够延长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治疗组与对照组肝癌复发、转移率比较,肝癌1年、2年累积复发率在治疗组分别为56.4%、64.9%,对照组分别为90.3%、95.7%,肝癌1年、2年的累积转移率在治疗组分别为28.7%、38.3%,对照组分别为64.5%、74.2%。两组各时间点累积复发、转移率相比,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显示槲芪方能够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复发、转移率;肝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了 11个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患者生存的有嗜肝病毒感染史、基线AFP水平、巴塞罗那分期、Child-Pugh分级,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进一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槲芪方的应用(P<0.05,HR=0.44)和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P<0.05,HR=0.33)是原发性肝癌的保护性因素。(2)肝癌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分析: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分别为7.0(5.0,11.0)和 7.0(3.0,9.0),对照组分别为 14.0(10.0,19.5)和 16.0(12.0,20.0),治疗组与对照组24周、48周中医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中医证候改善率比较,治疗组分别为56.9%、67%,对照组分别为12%、11.6%,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进一步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能够改善哪些症状体征,结果显示:在治疗24周和48周后,治疗组在形体消瘦、大便溏泄等证候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开始治疗、治疗24周、48周时分别比较舌象变化,结果显示:舌质暗在治疗组分别为12.1%、4.1%、3.3%,对照组分别为22.3%、24.8%、24.1%。舌下静脉延长曲张比例治疗组分别为21.5%、22.0%、23.1%,对照组分别为21.6%、25.6%、29.5%。患者舌质暗、舌下静脉延长曲张状态是瘀血的客观表现,槲芪方能够降低暗舌比例,延缓患者舌下静脉延长状态的进展,有明确的活血作用。(3)生活质量评分:对两组肝癌患者治疗24周、48周生活质量评分显示:治疗组分别为54.0(50.5,56.0)和 53.0(51.0,56.0),对照组分别为 45.0(39.3,44.8)和 43.0(36.8,45.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结果表明槲芪方能够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4)实验室指标:对两组肝癌患者治疗24周、48周血清肝脏生化功能比较显示:谷氨酰转肽酶(GGT)在治疗组分别为42.6(24.7,76.8)U/L和36.1(25.8,69.4)U/L,对照组分别为70.8(39.6,131.7)U/L 和 62.9(35.6,138.3)U/L;白蛋白(ALB)在治疗组分别为 41.1(37.0,45.5)g/L 和 42.7(38.8,45.4)g/L,对照组分别为 38.4(34.3,42.6)g/L和39.2(33.9,42.4)g/L;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甲胎蛋白(AFP)在治疗组分别为 5.1(2.3,32.5)ng/ml 和 5.2(2.5,24.3)ng/ml,对照组分别为14.4(2.8,261.0)ng/ml和 18.0(3.3,307.4)ng/ml,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槲芪方能够提高患者ALB水平,降低GGT和AFP水平。3.活血药物对肝癌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用不同浓度(0,0.3125μ M,0.625μ M,1.25μM,2.5μM,5μM,10μM,20μM,40 μM,80μM,160 μM)丹参酮ⅡA处理huh7肝癌细胞,CCK-8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huh7细胞的活性逐渐下降,当药物浓度达到160 μ M时,细胞活性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的细胞干预浓度在160 μ M时会影响细胞活力;细胞划痕实验加药组肝癌细胞生长缓慢,划痕缩小面积与原面积比值要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直观说明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huh7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荧光定量PCR检测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肝癌增殖、转移相关因子TGF β、Wnt、snail的基因和蛋白水平逐渐下降。说明丹参酮ⅡA能够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对TGFβ、Wnt、snail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产生抑制作用。结论:1.应用扶正活血解毒法中药组方联合现代医学手段能够更有效的治疗原发性肝癌;2.基于扶正活血解毒法的槲芪方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降低甲胎蛋白水平等,有明确的临床疗效;3.槲芪方中活血药物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huh7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对huh7肝癌细胞的EMT(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产生影响而实现的。意义:本研究系统评价了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作用,回顾性分析了应用扶正活血解毒法的槲芪方的临床疗效特点,探索了扶正活血解毒法中的活血法及活血药物抗肝癌转移作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促进了中医药抗肝癌的临床应用,为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方案提供依据。

CommitteeonPsoriasis,ChineseSocietyofDermatology[6](2019)在《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文中研究说明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银屑病的病因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通过以T淋巴细胞介导为主、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引起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或关节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发生炎症。中医认为多属血分热毒炽盛,营血亏耗,瘀血阻滞,化燥生风,肌肤失养。银屑病是不可治愈性疾病,目前可使用的治疗药物及方法甚多,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对控制病情,维持长期疗效十分重要。指南的目的就是为了逐渐规范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能,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银屑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症状确定,轻度以外用治疗为主,中重度可使用系统治疗,对传统系统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适当选择靶向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治疗目的以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银屑病药物及治疗方法不断发展,新的成果不断涌现,更新指南的目的是及时将国际国内研究的新的成果及时介绍给国内医师,与全球进展保持同步发展。本指南在前两版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修订,以进一步规范中国银屑病诊断与治疗,提高诊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冉思邈[7](2019)在《抗癌散结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抗癌散结方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抗癌散结方对TACE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实体瘤大小、生化及免疫指标等方面的影响,探讨中药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将符合条件的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抗癌散结方联合TACE治疗方案,对照组则单纯采用TACE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栓塞综合征、实体瘤大小、生化、免疫指标以及安全性指标,评价抗癌散结方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栓塞综合征发生情况、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指标对比中,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2)两组患者在实体瘤大小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癌散结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张沙沙[8](2019)在《银屑病与丙型肝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背景 银屑病是由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1.8亿人群感染了丙型肝炎。有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中丙型肝炎的发病风险较高,且不同严重程度的银屑病患者中发病风险不同;另有研究认为银屑病患者中丙型肝炎的发病风险较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由于各文献中观点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对银屑病与丙型肝炎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 通过一般反向方差法对银屑病与丙型肝炎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探讨银屑病与丙型肝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1990年1月到2019年1月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银屑病与丙型肝炎之间关系的文献,并筛查各纳入文献及有关综述研究的参考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原始文献中收集病例符合以下条件:(1)银屑病经由皮肤科医生根据典型皮损诊断,早期不典型者行病理检查;(2)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依据血清中抗HCV和(或)HCV-RNA阳性;(3)银屑病患者的治疗药物对丙型肝炎无影响或文献中未提及存在影响;(4)纳入文献研究类型为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5)研究主题为银屑病与丙型肝炎的相关性;(6)结局指标为丙型肝炎的发病率。排除标准:(1)排除重复报告、信件、评论、病案报道、研究目的及对象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实验设计方法不合理、统计方法存在明显错误的文献;(3)病例诊断标准不明确;(4)无对照组;(5)未提供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或不能转化为OR及95%CI的数据。使用NOS质量评分量表和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制定的11条目问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篇文献研究类型包括3篇横断面研究及1篇队列研究,1篇横断面和队列研究,2篇病例对照研究。7篇文献共涉及病例组730852例、对照组1320565例研究对象。按照NOS文献质量标准评价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用由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制定的11条目问卷来评价横断面研究,1篇文献评分为3分,4篇文献评分为4分,3篇为5分,文献质量较高。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7篇文献研究的异质性(I2=84%)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效应值OR=1.71(95%CI:1.13~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P=0.01);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异质性I2变化不大;亚组分析中分组在亚洲和欧洲组的异质性明显降低I2=0%,Z=8.78(P<0.00001)和I2=9%,Z=1.00(P=0.32);漏斗图结构大致对称,表明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银屑病与丙型肝炎有相关性。

江啸[9](2019)在《索菲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肝移植后HCV基因1型肝炎患者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来评估以索菲布韦(sofosbuvir,SOF)为基础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在治疗肝移植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1型(genotype 1,GT1)肝炎患者时,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患者能否获益。方法:我们对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进行了系统的检索。由两位独立的研究员对文献进行了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纳入了将肝移植后HCV-GT1肝炎患分为SOF-based DAAs+RBV和SOF-based DAAs两组进行治疗比较的原始临床研究。我们对治疗结束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12 weeks,SVR12)的发生率进行了评估,并通过R3.4.3和Rev 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依据制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最终有6项研究共包括445名肝移植后HCV-GT1肝炎患者被纳入分析。对SOF-based DAAs联合或不联合RBV(SOF-based DAAs±RBV)的SVR12发生率进行合成,得到SOF治疗方案总的SVR12发生率为90%(95%CI:87%92%)。SOF-based DAAs+RBV与SOF-based DAAs两组间的SVR12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0.96,95%CI:0.891.04,P=0.28),然而+RBV组的贫血发生率明显增高(RR=6.69,95%CI:3.8911.50,P<0.01)。SOF-based DAAs+RBV与SOF-based DAAs两组间乏力(RR=0.93,95%CI:0.511.70,P=0.81)、头痛(RR=1.57,95%CI:0.912.69,P=0.11)、恶心/呕吐(RR=1.30,95%CI:0.682.48,P=0.42)和瘙痒/皮疹(RR=1.74,95%CI:0.466.68,P=0.42)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SOF-based DAAs±RBV治疗方案对肝移植后HCV-GT1a和HCV-GT1b两个亚型同样有效,两基因亚型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RR=0.95,95%CI:0.861.05,P=0.33);对肝移植后HCV-GT1肝炎合并肝硬化与未合并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之间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RR=1.07,95%CI:0.991.16,P=0.10);对肝移植后HCV-GT1肝炎初治与经治患者的疗效之间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RR=1.00,95%CI:0.921.10,P=0.93);将肝移植后HCV-GT1肝炎患者的疗程从12周延长至24周SVR12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改变(RR=1.00,95%CI:0.911.10,P=0.95)。结论:采用SOF-based DAAs方案治疗肝移植后HCV-GT1肝炎患者时,联合RBV不仅不能提高病毒的清除率,反而增加了患者发生贫血的风险,患者不能从中获益。所以用SOF-based DAAs方案治疗肝移植后HCV-GT1肝炎患者时不建议联合RBV。

曾群,揭盛华[10](2017)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及其治疗方案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慢性丙型肝炎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不断发展,使丙型肝炎治愈成为可能。从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传统的标准治疗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以及不同的口服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优势及副作用,总结了不同DAAs药物组合对于不同慢性丙型肝炎基因型治疗的利弊,并简要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丙型肝炎治疗的推荐意见。相信未来慢性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会不断飞跃,消灭丙型肝炎指日可待。

二、联合疗法治疗丙型肝炎的利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疗法治疗丙型肝炎的利弊(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理论研究
    1.1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研究
        1.1.1 慢性乙型肝炎的概述
        1.1.2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1.1.3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自然史分期
        1.1.4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治疗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研究
        1.2.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概述
        1.2.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1.2.3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
        1.2.4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 临床研究
    2.1 研究资料与方案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标准
        2.1.3 实验方案
        2.1.4 观察指标
        2.1.5 疗效评价
        2.1.6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
    2.2 研究结果
        2.2.1 两组患者HBs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比较
        2.2.2 两组患者HBsAg滴度比较
        2.2.3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2.2.4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2.5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
        2.2.6 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2.2.7 脱落病例分析
3 讨论
    3.1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难点和挑战
    3.2 补肾健脾方临床疗效探讨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附表1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论文提纲范文)

1 筛查与监测的定义
    1.1 筛查
    1.2 监测
    1.3 筛查与监测的伤害
2 肝癌病理学和癌前病变
3 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
    3.1 发病率与死亡率
    3.2 疾病负担
4 肝癌的病因
    4.1 肝硬化
    4.2 慢性HBV感染
    4.3 其他病因
        4.3.1 慢性HCV感染
        4.3.2 酒精性肝病、NAFLD或伴糖尿病
        4.3.3 致癌物暴露
    4.4 肝癌病因的变迁
5 肝癌高危人群的辨识与分层
    5.1 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风险分层
    5.3 其他人员肝细胞癌风险分层
        5.3.1 HCV感染者中肝细胞癌风险分层
        5.3.2 NAFLD和酒精肝病患者肝细胞癌风险分层
        5.3.3 肝癌家族史人群
6 筛查与监测工具
    6.1 腹部US
    6.2 多排螺旋CT、MRI
    6.3 AFP、DCP、AFP-L3
    6.4 其他血清蛋白标志物
    6.5 新的血清生物标志物
        6.5.1 微小RNA(microRNA,miRNA)
7 肝癌的监测
    7.1 目标人群
    7.2 监测间隔
    7.3 依从性
    7.4 召回
    7.5 成本效益
8 肝癌根治术后的监测
    8.1监测间隔
    8.2 肝癌复发转移的防治
9 尚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胃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组织胶“三明治”疗法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肝硬化诊治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病因及病理生理
三、肝功能及门脉高压评估
四、诊断
五、肝硬化相关并发症
六、肝硬化的治疗
七、待解决问题

(5)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 古代中医文献的相关认识
        (二) 当代医家对肝癌的认识
        (三)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二 肝细胞癌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一) 单一信号通路
        (二) 多种信号通路协同作用
        (三)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一 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理论探讨
        (一) 正虚和瘀毒互结是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病因病机
        (二) 槲芪方是基于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剂
        (三) 槲芪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础研究进展
    二 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基于扶正活血解毒法的槲芪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槲芪方中活血药物提取物丹参酮ⅡA抗肝癌转移作用探索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全文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创新点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中医证候量表
附录2 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附录3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7)抗癌散结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一:原发性肝癌的西医研究进展
        1.肝癌的病理
        1.1 按照病理形态分型
        1.2 按照组织病理分型
        2.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2.1 乙型肝炎病毒
        2.2 丙型肝炎病毒
        2.3 肝硬化
        2.4 环境毒素
        2.5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2.6 吸烟、饮酒、饮食等因素
        2.7 代谢相关疾病
        2.8 遗传及其相关因素
        3.发生机制
        3.1 表皮生长因子相关机制
        3.2 信号通路机制
        4.治疗
        4.1 肝切除术
        4.2 肝移植术
        4.3 局部消融治疗
        4.4 TACE治疗
        4.5 放射治疗
        4.6 其他治疗方式
        5.小结
    文献研究二:肝癌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2.中医对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3.辨证分型
        4.中医药治疗
        4.1 辨证论治
        4.2 中药成药治疗
        4.3 药物外治
        4.4 针灸治疗
        5.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方案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干预措施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入组情况
        3.2 治疗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分析
    1.研究结果分析
        1.1 中医症候积分分析
        1.2 KPS评分分析
        1.3 实体瘤大小疗效对比
        1.4 栓塞综合征情况分析
        1.5 肝功能、凝血功能和AFP指标分析
    2.抗癌散结方组方依据
        2.1 抗癌散结方的方解
        2.2 抗癌散结方的现代药理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银屑病与丙型肝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综述:银屑病与丙型肝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索菲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肝移植后HCV基因1型肝炎患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文献检索
        2.2.1 设定检索词
        2.2.2 设定检索式
        2.2.3 检索数据库
    2.3 纳入标准及结局指标
        2.3.1 研究类型
        2.3.2 研究对象
        2.3.3 干预措施
        2.3.4 观察结局
    2.4 排除标准
    2.5 文献筛选
        2.5.1 剔除重复文献
        2.5.2 初筛
        2.5.3 复筛
        2.5.4 确定纳入文献
    2.6 相关数据提取
    2.7 质量评价
        2.7.1 队列研究质量评价方法
        2.7.2 随机对照实验质量评价方法
    2.8 统计方法
        2.8.1 统计分析
        2.8.2 异质性检验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3 质量评价
    3.4 Meta分析的结果
        3.4.1 基于SOF的DAAs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评估
        3.4.2 联合RBV治疗的效果评价
        3.4.3 联合RBV治疗对贫血发生率的影响
        3.4.4 联合RBV治疗对其他不良反应的影响
        3.4.5 基于SOF的DAAs治疗方案对肝移植后HCV-GT1不同基因亚型的治疗效果评价
        3.4.6 肝硬化对基于SOF的DAAs治疗方案疗效的影响
        3.4.7 既往治疗史对基于SOF的DAAs治疗方案疗效的影响
        3.4.8 基于SOF的DAAs治疗方案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评价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及其治疗方案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丙型肝炎的SOC
2 DAAs治疗
    2.1 主要DAAs药物及其特性
        2.1.1 索非布韦 (SOF)
        2.1.2 雷迪帕韦 (LDV)
        2.1.3 达拉他韦 (DCV)
        2.1.4 阿舒瑞韦 (ASV)
        2.1.5 西米普韦 (SMV)
        2.1.6 特拉普韦 (TVR)
        2.1.7 博赛普韦 (BOC)
        2.1.8 维帕他韦 (VEL)
    2.2 各类DAAs组合与治疗方案
        2.2.1 索非布韦/利巴韦林 (SOF/RBV)
        2.2.2 雷迪帕韦/索非布韦 (LDV/SOF)
        2.2.3 达拉他韦/索非布韦 (DCV/SOF)
        2.2.4 达拉他韦/阿舒瑞韦 (DCV/ASV)
        2.2.5 西米普韦/索非布韦 (SMV/SOF)
        2.2.6 3D (奥比帕利+达塞布韦) 方案
        2.2.7 索非布韦/维帕他韦 (SOF/VEL)
        2.2.8 索非布韦/维帕他韦/伏西瑞韦 (SOF/VEL/VOX) 方案
3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丙型肝炎治疗方案
    3.1 无肝硬化患者的首选方案 (表1)
    3.2 伴肝硬化患者的首选方案 (表2)

四、联合疗法治疗丙型肝炎的利弊(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 胡晓.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J]. 丁惠国,屠红,曲春枫,曹广文,庄辉,赵平,徐小元,杨永平,卢实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02)
  • [3]胃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组织胶“三明治”疗法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疗效的研究[D]. 刘淼.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2)
  • [4]肝硬化诊治指南[J]. 徐小元,丁惠国,李文刚,徐京杭,韩莹,贾继东,魏来,段钟平,令狐恩强,庄辉.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06)
  • [5]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D]. 张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J]. CommitteeonPsoriasis,ChineseSocietyofDermatology.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10)
  • [7]抗癌散结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研究[D]. 冉思邈.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银屑病与丙型肝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D]. 张沙沙.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9]索菲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肝移植后HCV基因1型肝炎患者的Meta分析[D]. 江啸. 兰州大学, 2019(09)
  • [10]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及其治疗方案研究进展[J]. 曾群,揭盛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11)

标签:;  ;  ;  ;  ;  

丙型肝炎联合治疗的利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