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拉玛依大风干旱地区大面积秋季造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解云虎[1](2020)在《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文中指出荒漠-绿洲过渡带是荒漠和绿洲两种自然景观转化最为剧烈、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介于荒漠和绿洲之间的特殊生态脆弱带。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常年受西风环流控制,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风大沙多,多年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该区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失调,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不仅严重制约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也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所面临严峻的土地沙化形势,亟需开展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化土地治理工作。本研究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为研究区,分析近30年格林滩土地沙化现状及演化趋势,确定风蚀发生敏感区位置,既荒漠-绿洲过渡带范围,分析土地沙化气候因素响应,并以此为依据,在格林滩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善的绿洲防护体系,通过野外观测其风沙流特征、地表蚀积状况、沙尘沉降规律等评价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益,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格林滩沙化土地类型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中度沙化土地、轻度沙化土地及未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为15.23km2、23.98km2、26.69km2、13.64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11%、36.39%、40.50%和17.15%。轻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南部及农田区的北部及东部,中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农田外围与荒漠的过渡地区,重度沙化土地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中度沙化土地为研究区沙化土地中转化最为频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分布区是潜在的土地沙化发生区,以此确定该区域为荒漠-绿洲过渡带。(2)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整防护体系,防护体系组成西北~东南向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组成,其中农田防护林网主林带以两行一带为主,副林带主要以一行一带为主。灌草防风阻沙带位于农田防护林网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过渡区,以天然灌木为主,覆盖度在10%~25%之间,带宽约500m。机械沙障固沙带位于灌草防风阻沙带外围裸沙丘,东北~西南向长度2.5km,宽290m,沙障材料为麦草,规格为1m×1m,防护体系划分为三个防护段面,分别为BF断面(包含裸沙丘和农田防护林网)、BSSF断面(包含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和BSF断面(包含裸沙丘、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3)防护体系近地层0~30cm风速变化明显,随着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值降低,6.67m/s测风条件下,靠近地表植被影响显着层防风效能值最高可达87.46。不同防护带内随高度的变化风速廓线整体呈J型分布,且符合对数函数分布规律,研究区风沙输送主要发生在4月、5月和10月,农田防护林网的输沙量: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防护体系对阻滞风沙输移效果显着,平均相对湿度与月总输沙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月平均风速和沙尘暴日数的增加是月总输沙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4)研究区蚀积状态主要以侵蚀为主,BSSF断面在不同月份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侵蚀厚度逐渐降低,到农田防护林网略有堆积,不同风速梯度条件下,随着风速的加大,平均侵蚀厚度增加,BSSF断面农田防护林网主要以堆积为主,相比其他两个防护断面,堆积厚度相对增加,侵蚀厚度减少。蚀积强度的变化与蚀积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BSSF断面在阻滞风沙、降低侵蚀强度相对比其他两个防护段面效果更明显。(5)沙障固沙带表土平均粒径1.79Φ,相对比裸沙丘细化,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沉积物颗粒峰度值分别为1.0212和1.0020,均大于裸沙丘,土壤颗粒粒度分布相比裸沙丘分散。沉积物颗粒频率分布曲线均呈单峰型,沙障固沙带和灌草防风阻沙带颗粒分布相对比裸沙丘峰值降低且提前出现,颗粒分布范围变宽,研究区内细沙和中沙颗粒容易受到风沙活动的影响,极细沙和细沙为主要的风蚀颗粒,是影响防护体系内沉积物颗粒相对粗细的关键组分。(6)防护体系降尘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由裸沙丘-农田防护林方向降尘量逐渐减少,不同防护断面间相同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BSSF断面裸沙丘和沙障固沙带沙尘沉降速率和风速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风速的增加,各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逐渐增加,沙尘沉降颗粒物主要以局地物质为主,远源物质含量较低。
闫蓬勃[2](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王佳琳[3](2019)在《景观格局对新疆克拉玛依林场杨细蛾及其天敌的影响》文中认为新疆克拉玛依林场病虫害种类繁多但危害程度轻,为了探究该地区害虫不易爆发成灾机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别从群落水平和景观水平探究景观特征对新疆克拉玛依林场杨细蛾及其两种捕食性天敌(中华草蛉、大胡蜂)数量的影响,为运用景观配置手段防治林业害虫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VOVA)、多重比较(Duncan法)和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群落水平和景观水平上杨树人工林虫害发生与林分特征的关系以及景观组成和景观多样性对害虫天敌及其长期抑制害虫种群增长的能力,并建立杨细蛾虫口密度预测模型。得到以下结果:(1)群落水平上,杨树叶片受害率在不同不同林龄(3-12a)和不同混交模式下存在显着差异(P<0.05)。叶片受害率与林分密度、俄罗斯杨比例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第一活枝高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郁闭度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中华草蛉数量与林下草本高度和草本盖度呈显着正相关(P<0.01)。(2)景观水平上,林地周围大面积的休耕地和农田生境会降低两种捕食性天敌的数量,较高的景观多样性也会降低天敌数量,这种效应在半径为0.25 km和1.0 km范围内的景观特征中最为明显,在此空间尺度上,杨细蛾种群增长率与景观中农田比例呈显着负相关(P<0.05)。早期,中华草蛉和大胡蜂对杨细蛾种群增长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后期,杨细蛾种群增长率与天敌数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3)建立了克拉玛依林场俄罗斯杨样地内杨细蛾虫口密度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为76.11%。
林魏巍[4](2018)在《克拉玛依市林木病虫害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文中认为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以戈壁荒漠区为主,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天然植被主要有胡杨、梭梭等,生态环境恶劣。为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绿化造林。随着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木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为摸清该市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于2017年3月—9月期间对该市林木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主要虫害药剂试验。本研究在林木病虫害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森防站历史数据,对该市主要病虫的发生趋势、年际动态、危险性评估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市不同林分类型中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以及针对该市林业管理现状的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议。取得了以下结果:1.通过对克拉玛依市林木病虫为害症状、分布、危害程度及发生面积等进行调查,发现林木害虫共计226种,天敌昆虫50种。其中食叶害虫151种,顶芽及枝梢害虫21种,蛀干害虫28种,地下害虫19种,种实害虫4种,以及3种蜱螨目节肢动物;林木病害56种,其中种子及苗木病害3种,叶部病害34种,果实病害1种,枝干病害13种,根部病害4种,寄生性种子植物1种。2.小板网蝽、杨圆蚧、白杨透翅蛾、杨十斑吉丁、榆树煤污病等均有发生,属克拉玛依市广布种,危害严重;春尺蠖、杨圆蚧、杨树腐烂病等病虫害属克拉玛依市危险性病虫害,需加强防治力度;3.在不同的林分类型中,整体上在用材林中病虫害发生的种类最多,危害最重,;其次为防护林,以食叶及刺吸类害虫危害最重;绿化林带最轻。蛀干类害虫在用材林发生最重。在同种林分类型中,各主要病虫害在混交林中比在纯林中危害程度轻。4.使用杀玲脲、苦参碱和阿维菌素混合液、高效氯氰菊酯3种药剂分别对春尺蠖不同龄期幼虫进行防治,防治退减率依次可达96%、92%和99%;用高效氯氰菊酯对沙枣木虱和杨梦尼夜蛾进行防治,防治退减率均可达90%;吡虫啉不适用于沙枣木虱的防治,防治退减率较低,并出现防治后虫口密度增大的现象;杀扑磷对草履蚧防治效果较好,杨树纯林绿化带内,防治退减率可达83%以上。5.针对克拉玛依市不同林分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原则和防治建议,并针对该市病虫害发生情况,编写了《克拉玛依市主要病虫害防治历》。
王文舒,马扎雅泰,张鹏飞,刘宏义,武志博[5](2017)在《阿拉善地区梭梭秋季造林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在阿拉善左旗境内选取5个试验区,观测不同时期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新梢生长长度、地径大小、冠幅大小及苗木成活率。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的表现规律较一致;春季造林,苗木在进入生长季后,生长缓慢,到6月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但与秋季造林的苗木生长量差异显着(P<0.05),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显着高于春季造林生长量,而且,秋季造林成活率也显着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因此,本地区适宜秋季造林。
夏洪流[6](2014)在《城市观光游览苗圃发展及建设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国有苗圃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园林苗圃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观光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休闲经济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为观光游览苗圃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新疆乃至国内园林苗圃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加之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工作和环境的压力之下,渴望与自然环境接触,而风景名胜往往路途遥远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才能游览,城市苗圃及近郊苗圃的观光游览功能需求更为迫切。本文对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苗圃建设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重点对国有苗圃向观光游览苗圃建设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观光游览苗圃建设发展的理论和策略把实践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特点为基础,剖析目前观光游览苗圃建设发展建设不合理,经营观念陈旧、发展方向不明确、科研技术落后、政府政策指导与专业服务不到位等影响和限制苗圃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通过文献资料和实际案例研究分析,提出观光游览苗圃建设发展的对策,为园林苗圃向生态化、多元化、科技化相结合的新型观光游览苗圃的转型做出有益探索。通过研究探讨提出,国有苗圃从生产性苗圃转变为观光游览苗圃,是随城市建设深入发展而发展的,是随城市绿地建设提升而演变的。对城区观光游览苗圃在未来的发展,根据城市原有建城区内或近郊苗圃的发展来看,应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城市大面积绿地保有率的硬软性需求,城区苗圃特别是大中型国有苗圃应该会沿着从生产性苗圃转变为观光游览苗圃,由观光游览苗圃最终转变为城市公园绿地的轨迹演变,是城市苗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丁玉华[7](2012)在《干旱区盐渍化土壤生物修复途径及模式 ——以克拉玛依人工减排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克拉玛依市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这一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缺乏、地下水位较高,有大面积的盐碱荒地,严重影响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盐渍化土壤进行修复利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壤,探索一条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在眉睫。本文以克拉玛依人工碳汇林区为研究所在地,通过对研究区盐渍化土壤信息提取和对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种植年限下的盐渍化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营养成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阐述了研究区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时空分布特征和不同条件下盐渍化土壤各项指标的变异特征,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各项指标产生变化的原因。研究不同的种植模式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干旱区盐渍化土壤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程度较为严重,林内分布较为广泛的是中度盐渍化土壤和重度盐渍化土壤。其次是盐土,轻度盐渍化土壤分布较少。(2)种植植被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容重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40-100cm土层土壤容重下降率大于0-40cm土层。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下降趋势越来越明显。种植植被后,各样地土壤含水量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受灌溉因素的影响并未随着土壤深度和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增加。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含盐量与对照样地相比均表现出下降趋势,表层土壤(0-20cm)含盐量下降趋势最为显着。随着植被种植年限增加,改良效果更为明显。(3)种植植被后,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明显,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略微上升,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各样地土壤全氮含量的差异并不显着。土壤全钾含量因在植被生长过程中被吸收而略微降低。1年生俄罗斯杨样地因其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和植物根系残留,故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样地和多年生样地。(4)种植植被后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样地的空白土壤高,但并未表现出随种植年限的增长而显着增加的趋势。不同植被覆盖下的盐渍化土壤酶活性也是不同的。(5)种植在盐渍化土壤上的林木能够促进其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增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群在不同的植被类型覆盖下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随着植物的进一步生长,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不断增加,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样地土壤微生物较为丰富。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8](2011)在《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为研究绿洲规模扩张对干旱区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论文选择了水资源、气候、植被、土壤、地形地貌作为荒漠绿洲的关键环境要素,以具有代表性的且末绿洲为研究区域,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定量与3S(RS、GIS、GPS)技术、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克服单因子分析及其直接线形重叠研究的限制,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对干旱区绿洲规模与关键环境要素的演变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在干旱区绿洲规模扩张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下成果:1.综合考虑且末绿洲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特征,结合野外数据、遥感影像信息的数据源,通过专家咨询法,首先建立了地理空间子系统、人与社会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等3大类23项绿洲规模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分析,从影响绿洲规模扩张的23个指标中筛选出与绿洲规模扩张程度比较密切的16个指标;利用1957--2009年53年间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将16个指标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主成分,其中第二个主成分气候因素(蒸发量)与绿洲面积的相关性最大,反映了气候因素对绿洲规模扩张的影响最显着。因为该地区由于气候干燥,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强,导致水资源的短缺,直接影响绿洲规模扩张。其他主要影响因子还有人均粮食和耕地面积,反映了在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耕地面积的增加引起绿洲面积的扩大,进而影响绿洲的稳定性。2.绿洲是干旱区人类主要活动场所,绿洲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绿洲水资源承载力、绿洲稳定性和绿洲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过快的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强度占用又影响绿洲的规模。本文对车尔臣河中下游平原绿洲的1970,1990,2000和2009年4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数据,利用ENVI4.7软件,进行解译、分类与统计处理,根据植被覆盖率,把研究靶区分为绿洲、交错带、水域和沙漠四种类型(分离度为1.857~1.995),分析了且末绿洲近40年来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绿洲历年以来呈扩张的趋势;从1970年到1990年绿洲面积从2.46%增加到19.54%,交错带面积从22.19%减少到6.15%,水域和沙漠的变化不太大。从1990年到2000年绿洲面积从19.54%减少到7.02%,交错带面积从6.15%增加到12. 94%,水域面积缩小,沙漠面积扩大。从2000年到2009年沙漠面积由76.56%减少到70.73%,交错带和绿洲均有所增加。同时还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方面,从1970-2009年耕地面积一直呈增加的趋势,所占比例从1970年的0.43%上升至2009年的1.09%,面积增加了91.29km2,年均增加2.34km2,动态度为3.93%,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增长规模最大的;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00—2009年,9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56.49 km2,平均每年增加6.28km2,动态度为6.64%,其他土地类型变化不大。研究靶区所出现的这种变化充分说明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响应程度,由于干旱缺水、盐碱化、沙漠化等自然因素,加上经济利益驱动下牲畜头数猛增,不仅使草场面积减少,且质量急剧下降。因此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直接的驱动力。3.建立了符合干旱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了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车尔臣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是偏差,v3、v4分别为0.2581和0.2458。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水资源承载力,根据适宜的生态需水量研究方法,计算了且末绿洲年生态需水量为3.014×108m3,而且末绿洲的年可利用水量为3.2708×108m3,生态需水量占总可利用水量的92%。这说明了且末绿洲的水量已几乎全部用于生态需水上,进一步验证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偏差的结果。如果扩大绿洲规模,将增加水资源的负担。干旱区平原绿洲,应以水为中心确定绿洲规模。为防止水资源不足情况下土地过度开发造成荒漠化和沙漠化,本文提出了绿洲适度规模的概念,并通过比较分析优选出绿洲适度规模计算的最佳模型,结合且末绿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绿洲适度规模是指综合考虑绿洲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需求,在有限的水资源及其特有时空分布和现有水资源利用技术条件下,可维持绿洲相对稳定的,能够被人类开发与利用的绿洲规模。通过绿洲适度规模研究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水热平衡法模型是适合于且末绿洲适度规模计算的最佳模型。通过水热平衡法模型研究表明:且末绿洲稳定性指数为0.5358,绿洲处于亚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呈现退化趋势,绿洲需要较高的投入才能保持稳定;且末绿洲的适度规模为609.22~812.29 km2,且末绿洲适度耕地面积为92.66~123.55 km2。且末绿洲现有规模为992.16 km2,超出适度规模0.2~0.6倍;现有耕地面积为150.88 km2,也超出了适度耕地面积的0.2~0.6倍。从生态可持续角度出发,绿洲面积不宜再扩大。4.根据且末绿洲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互动关系的分析和对该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通过专家咨询法,建立了适合于干旱区绿洲的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标准值,利用模糊优选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采用描述复杂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结合且末绿洲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情况,研究且末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且末绿洲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特征值平均处于3级与4级之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水平还比较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针对且末绿洲实际情况,提出了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措施如下:正确处理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源流与干流的关系,正确处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的关系,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水的关系,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统一管理的关系,调整绿洲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节水产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樊亚辉[9](2011)在《艾比湖区域近20a土地沙漠化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沙漠化是威胁人类生存以及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全球广泛关注的焦点。土地沙漠化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艾比湖流域地处新疆木特塔尔沙漠西部,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敏感区,也是我国绿洲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典型区,是近年来新疆土地沙漠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所选研究区地处艾比湖流域中部,分布于艾比湖流域范围内。近20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大力发展,该研究区东部土地沙漠化强烈发展,是典型的沙漠化发生发展区,沙漠化过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艾比湖西岸在人为因素的干预下,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减少,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本文在野外考察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近代历史文献、1995和2003年土地利用图、2005年1:100万土壤类型图及其矢量化数据、研究区1990年、2001年、2007年和2010年的陆地卫星TM/ETM+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首先在ENVI4.7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获得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的四期土地沙漠化分类,然后在ARCGIS9.3软件下对四期数据进行矢量化,空间叠加,建立了研究区近20年土地沙漠化GIS数据库。其次,依托数据库进行了土地沙漠化现状分析,并找出研究区近20年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在充分探讨土地沙漠化主要驱动因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研究区的防沙治沙措施。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处于近20年以来的最佳状态,沙漠化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41.3%。其中,以轻中度沙漠化土地为主,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75%,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艾比湖西岸;近20年来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经历了强烈逆转(1990年-2001年)-稳定发展2001年-2007年)基本稳定(2007年-2010年)等发展过程,至2010年土地沙漠化状况虽然比1990年的状态好很多,但是严重和重度沙漠化比起1990年仍有19%的土地沙漠化发展,总体上来说,虽然20年来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但是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尤其研究区东部的沙漠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研究区的沙漠化程度持续加深;近20年空间分布变化是,发展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逆转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土地沙漠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文因素,主要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由此而来的掠夺性的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掠夺性开发利用和经济活动不当行为所造成的;对此提出的研究区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对策核心是: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政府加大力度扶持农牧民的生态意识。
朱芳[10](2011)在《新疆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文中认为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对社会的改造的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新疆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属于内陆省份。境内既有连绵起伏的山脉,又有一望无际的沙漠。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盛行西风的共同作用,使得新疆地区成为中国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本文以提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新疆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原因,并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方面分析了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因素。通过收集了2008年新疆各地区、市、州的统计数据,计算了新疆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度,对新疆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进行了评价,为新疆防灾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易损性最高,乌鲁木齐易损性最低。易损性值较高地区主要在天山南部,易损值较低的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位于天山北部。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地区经济相对较发达,城市建设步伐较快,设施完善,有较好的社会医疗保障措施,社会保障所辐射的范围也较广,这些使群众在面临灾害有较好的抗灾能力和灾后的恢复能力,地区的易损性较低。天山南部自然环境、气候比较恶劣,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荒漠面积占全区面积的一半还多,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了城市发展;社会发展不平衡,农牧业人口比例较高,这一区域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的特征;教育文化事业落后,大部分为少数民族人口,与外界联系较少,没有突破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是由于新疆历史和现有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从而造成了新疆地区的社会易损性的差异,降低了各地方的抗灾救灾能力,使地区的易损性较高。
二、克拉玛依大风干旱地区大面积秋季造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拉玛依大风干旱地区大面积秋季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沙化及驱动机制 |
1.2.2 近地表风沙过程 |
1.2.3 绿洲防护体系配置模式 |
1.2.4 绿洲防护体系气流活动及蚀积状况 |
1.2.5 绿洲防护体系降尘特征 |
1.2.6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土壤和植被 |
2.6 社会经济状况 |
2.7 防护林建设状况 |
3 材料和方法 |
3.1 防护体系地表风沙流监测 |
3.2 防护体系地表蚀积监测 |
3.3 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监测 |
3.4 防护体系地表沙物质样品采集及测试 |
3.5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3.5.1 影像数据来源 |
3.5.2 影像数据处理 |
3.5.3 荒漠化差值指数构建 |
3.5.4 分类精度评价 |
3.5.5 沙化土地动态分析 |
3.6 风速统计分析 |
3.7 防风效能 |
3.8 输沙通量模型拟合 |
3.9 降尘量的计算 |
3.10 沙尘沉降尘源分析 |
3.11 地表蚀积量测算 |
3.12 土壤粒度参数计算 |
3.13 沉积物颗粒累积频率分布间平均距离计算 |
3.14 沉积物颗粒敏感粒度组分提取 |
4 格林滩绿洲沙化动态演变及气候因子分析 |
4.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分类结果 |
4.1.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现状 |
4.1.2 沙化土地分类结果评价 |
4.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
4.2.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时间动态变化 |
4.2.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空间动态变化 |
4.2.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程度变化 |
4.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的气候响应 |
4.3.1 气候变化的线性趋势检验 |
4.3.2 沙化土地面积与气候突变相关性 |
4.4 小结 |
5 绿洲防护体系构建 |
5.1 绿洲防护体系组成 |
5.2 沙障固沙带的设置 |
5.3 防护断面的设置 |
5.4 小结 |
6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特征 |
6.1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层气流水平分布 |
6.2 绿洲防护体系防风效能 |
6.2.1 绿洲防护体系对防风效能值的影响 |
6.2.2 绿洲防护体系风速廓线特征 |
6.2.3 绿洲防护体系下垫面粗糙度特征 |
6.3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月际变化 |
6.3.1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月际变化 |
6.3.2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变化的气候因素响应 |
6.3.3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随高度的分布 |
6.4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结构 |
6.4.1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变化特征 |
6.4.2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随高度变化特征 |
6.5 小结 |
7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蚀积特征 |
7.1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月际变化 |
7.1.1 绿洲各防护体系蚀积形态特征 |
7.1.2 绿洲防护体系地表蚀积量变化 |
7.1.3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强度变化 |
7.2 绿洲防护体系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特征 |
7.2.1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形态特征 |
7.2.2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量变化 |
7.2.3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强度变化 |
7.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
7.3.1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组成 |
7.3.2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参数 |
7.3.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频率分布特征 |
7.3.4 防护体系对风蚀颗粒物范围的影响 |
7.4 小结 |
8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特征 |
8.1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量月际变化规律 |
8.2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气候响应 |
8.2.1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量的响应 |
8.2.2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的相对贡献率 |
8.3 不同风速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速率变化特征 |
8.4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分析 |
8.4.1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粒度组成 |
8.4.2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判断 |
8.5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树种规划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
4.3 小结 |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景观格局对新疆克拉玛依林场杨细蛾及其天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杨细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
1.3 草蛉和胡蜂的捕食特性 |
1.3.1 草蛉的捕食特性 |
1.3.2 胡蜂的捕食特性 |
1.4 景观生态学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
1.4.1 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病理学概述 |
1.4.2 景观生态学中尺度效应与病虫害的关系 |
1.4.3 林分特征对病虫害及害虫天敌的影响 |
1.4.4 景观特征对病虫害及害虫天敌的影响 |
1.4.5 景观特征对害虫及其天敌影响的尺度效应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情况 |
2.1.4 土壤情况 |
2.1.5 林木害虫调查区域 |
2.1.6 调查区域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林分特征对杨细蛾、草蛉和胡蜂的影响 |
3.1 样地设置 |
3.2 杨细蛾、草蛉和胡蜂的调查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 |
3.4.1 杨细蛾虫口密度、草蛉和胡蜂数量 |
3.4.2 俄罗斯杨叶片受害率整体分布情况 |
3.4.3 不同林分类型俄罗斯杨叶片受害率情况 |
3.4.4 林分结构对俄罗斯杨叶片受害率的影响 |
3.4.5 林分草本特征对草蛉和胡蜂数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4 景观组成和景观多样性对杨细蛾、草蛉和胡蜂的影响 |
4.1 样地设置 |
4.2 杨细蛾、草蛉和胡蜂的调查 |
4.3 斑块类型调查 |
4.4 景观调查 |
4.5 数据分析 |
4.6 结果 |
4.6.1 不同斑块类型间杨俄罗斯杨叶片受害率情况 |
4.6.2 不同时期杨细蛾种群增长率整体分布情况 |
4.6.3 草蛉和胡蜂数量 |
4.6.4 景观特征 |
4.6.5 草蛉、胡蜂数量与景观变量之间的关系 |
4.6.6 杨细蛾种群增长率与景观变量之间的关系 |
4.6.7 杨细蛾种群增长率与草蛉、胡蜂数量之间的关系 |
4.6.8 俄罗斯杨人工林杨细蛾虫口密度预测模型 |
4.7 小结 |
5 结论 |
6 讨论 |
6.1 林分特征对杨细蛾的影响 |
6.2 斑块类型对杨细蛾的影响 |
6.3 景观组成和景观多样性对天敌的影响 |
6.4 景观空间尺度对天敌的影响 |
6.5 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 |
附录 |
附录A 研究区固定样地信息表1 |
附录B 研究区固定样地信息表2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致谢 |
(4)克拉玛依市林木病虫害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新疆常见林木病虫害 |
1.2.1 新疆常见林木害虫 |
1.2.2 新疆常见林木病害 |
1.3 新疆林木病虫害防治现状 |
1.3.1 食叶害虫防治现状 |
1.3.2 刺吸类害虫防治现状 |
1.3.3 蛀干害虫防治现状 |
1.3.4 叶部病害防治现状 |
1.3.5 枝干病害防治现状 |
1.3.6 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情况 |
2.1.4 土壤情况 |
2.1.5 林木病虫害调查区域 |
2.1.6 药剂防治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3 克拉玛依市林木病虫害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方法 |
3.1 病虫害调查方案 |
3.1.1 调查范围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时间 |
3.1.4 调查内容 |
3.1.5 调查方法 |
3.2 药剂防治对象及试验地点 |
3.2.1 药剂选取 |
3.2.2 供试药剂 |
3.2.3 试验方法 |
4 克拉玛依市林木病虫害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4.1 林木病虫害调查结果 |
4.1.1 病虫害种类 |
4.1.2 主要病虫害分布情况 |
4.1.3 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危险性评估 |
4.1.4 不同林分类型林木病虫害危害程度分析 |
4.2 农业开发区主要病虫害防治结果 |
4.2.1 施药防治效果分析 |
5 防治原则及建议 |
5.1 不同林分类型中病虫害的防治原则 |
5.1.1 农田防护林病虫害防治原则 |
5.1.2 果园病虫害防治原则 |
5.1.3 苗圃病虫害防治原则 |
5.1.4 绿化林带病虫害防治原则 |
5.1.5 用材林病虫害防治原则 |
5.2 防治建议 |
5.3 综合防治体系建立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致谢 |
(5)阿拉善地区梭梭秋季造林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内容 |
2.2 试验方法 |
3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造林季节苗木生长量的观测分析 |
4.1.1 秋季造林和春季造林在不同时间的新梢生长量结果比较 |
4.1.2 秋季造林和春季造林在不同时间的地径生长结果比较 |
4.2 不同造林季节苗木成活率的调查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6)城市观光游览苗圃发展及建设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国有苗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观光游览苗圃的概念 |
1.3 国外观光游览苗圃发展现状 |
1.4 国内观光游览苗圃的研究现状 |
1.5 观光游览苗圃产生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
1.6 观光游览苗圃的分类 |
1.7 观光游览苗圃的特点和功能 |
1.8 观光游览苗圃的规划设计 |
1.9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0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1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地质地貌构造 |
2.4 土壤分布状况 |
2.5 自然资源条件 |
第3章 独山子区苗圃现状调查及发展概况 |
3.1 调查方法 |
3.2 调查情况统计汇总 |
3.3 独山子区苗圃现状分析 |
第4章 独山子区苗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对本地苗圃发展的重要性和意识不足 |
4.2 苗圃规模小而分散、生产供应能力低、设施不完善 |
4.3 苗木品种、规格结构不合理,苗木生产供应规模和连续性规划严重缺乏 |
4.4 科研开发和新品种的引种培育盲目、滞后 |
4.5 经营模式、经营思路方面 |
4.6 政府的支持、政策引导、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
第5章 独山子区观光游览苗圃的建设发展研究 |
5.1 重视发展本地苗圃基地、夯实城区园林建设基础 |
5.2 合理调整转变苗木的品种结构 |
5.3 转变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灵活多样 |
5.4 结合实际、利用资源,形成景观特色 |
5.5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游览设施 |
5.6 注重科研科技工作、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5.7 政府方面 |
第6章 独山子观光游览苗圃案例分析 |
6.1 独山子卉林基地建设案例 |
6.2 独山子烃花苑建设案例 |
6.3 独山子矿服园林公司新建待甫僧苗圃风情园案例 |
第7章 结论及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干旱区盐渍化土壤生物修复途径及模式 ——以克拉玛依人工减排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盐渍化土壤概况 |
1.1.1 盐渍化土壤形成 |
1.1.2 盐渍化土壤的分布与分类 |
1.1.3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 |
1.2 盐渍化土壤修复改良研究 |
1.2.1 物理改良措施 |
1.2.2 化学改良措施 |
1.2.3 生物改良措施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2.1.2 气候和水文特征 |
2.1.3 土壤和植被类型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样地设置与选取 |
2.2.2 数据获取 |
2.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研究区盐渍化土壤信息提取与分析 |
3.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资料 |
3.1.2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3.2 盐渍化土壤信息提取 |
3.2.1 确定分类系统 |
3.2.2 分类方法 |
3.2.3 分类精度评价 |
3.3 结果及分析 |
3.3.1 研究区盐渍化土壤分布特征分析 |
3.3.2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生物修复模式及其对盐渍化土壤的影响 |
4.1 研究区盐渍化土壤修复模式 |
4.1.1 生态林建设模式 |
4.1.2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 |
4.1.3 荒漠植被保育模式 |
4.2 植物修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异特征 |
4.2.1 土壤容重的变异特征 |
4.2.2 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特征 |
4.2.3 土壤总盐的变异特征 |
4.3 植物修复模式下土壤养分的变异特征 |
4.3.1 土壤有机质的变异特征 |
4.3.2 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异特征 |
4.3.3 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异特征 |
4.3.4 土壤全钾含量的变异特征 |
4.4 植物修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的变异特征 |
4.5 植物修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的变异特征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1.5 |
技术路线 2 |
绿洲的形成与分布 2.1 |
绿洲的概念及其特征 2.2 |
绿洲系统的构成 2.3 |
绿洲的形成与演化 2.4 |
绿洲分布 2.5 |
总结 3 |
且末绿洲概况及关键环境因子分析 3.1 |
地理位置 3.2 |
地形地貌 3.3 |
气象气候 3.4 |
水文特征 3.5 |
土壤植被 3.6 |
生态环境概况 3.7 |
社会经济状况 3.8 |
且末绿洲关键环境因子的现状分析 3.9 |
总结 4 |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
绿洲规模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 4.2 |
绿洲规模扩张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构建 4.3 |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4.4 |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综合评价指标选择 4.5 |
总结 5 |
且末绿洲规模变化及其驱动力 5.1 |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5.2 |
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比较分析 5.3 |
且末绿洲规模变化的驱动力 5.4 |
研究区1970~2009 |
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 5.5 |
且末耕地变化 5.6 |
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7 |
总结 6 |
且末绿洲适度规模研究 6.1 |
适度绿洲规模定义 6.2 |
影响适度绿洲规模的因素 6.3 |
绿洲规模研究进展 6.4 |
绿洲规模的数学模型及分析 6.5 |
绿洲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以且末为例 6.6 |
总结 7 |
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及其调控对策分析 7.1 |
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7.2 |
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 7.3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 7.4 |
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度计算的指标体系及其确定 7.5 |
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分析 7.6 |
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分析调控对策 7.7 |
总结 8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
主要结论 8.2 |
论文主要创新 8.3 |
研究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艾比湖区域近20a土地沙漠化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沙漠化研究综述 |
1.2.1 沙漠化定义 |
1.2.2 沙漠化的成因 |
1.2.3 沙漠化的危害 |
1.2.4 我国沙漠化现状 |
1.2.5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2 艾比湖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
2.3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 |
2.3.1 艾比湖面积的萎缩 |
2.3.2 流域内风蚀危害加剧 |
2.3.3 湖周植被破坏并发生逆向演替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及信息提取 |
3.1 数据源与预处理 |
3.1.1 TM/ETM+数据的特点 |
3.1.2 数据源 |
3.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3.1.4 几何精校正 |
3.1.5 辐射校正 |
3.2 遥感影像的分类 |
3.2.1 分类体系的确立 |
3.2.2 分类方法与结果 |
3.2.3 分类结果精度验证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艾比湖区域土地沙漠化动态监测 |
4.1 二十年来艾比湖研究区域不同时期土地沙漠化状况分析 |
4.1.1 1990 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状况分析 |
4.1.2 2001 年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状况分析 |
4.1.3 2007 年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状况分析 |
4.1.4 2010 年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状况分析 |
4.2 土地沙漠化动态分析方法 |
4.2.1 土地沙漠化动态度分析 |
4.2.2 土地沙漠化转移概率矩阵 |
4.2.3 土地沙漠化重心模型 |
4.3 艾比湖区域近20 年土地沙漠化动态分析 |
4.3.1 1990-2001 年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特征 |
4.3.2 2001-2007 年土地沙漠化变化特征 |
4.3.3 2007-2010 年土地沙漠化变化特征 |
4.4 艾比湖区域土地沙漠化20 年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
4.4.1 不同时期同类型沙漠化土地的动态分析 |
4.4.2 各种沙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艾比湖区域土地沙漠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
5.1 自然因素的系统分析 |
5.1.1 气温 |
5.1.2 降水 |
5.1.3 蒸发量变化特征 |
5.1.4 风速 |
5.2 人为驱动因素的系统分析 |
5.2.1 人口数量变化 |
5.2.2 经济增长 |
5.2.3 生产方式 |
5.2.4 政策驱动因素 |
5.3 研究区土地沙漠化自然与人为因素贡献率的定量分析 |
5.3.1 指标选取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第六章 艾比湖区域土地沙漠化发展趋势研究 |
6.1 概述 |
6.2 研究方法 |
6.3 艾比湖研究区域土地沙漠化动态模拟和预测 |
6.4 防治策略 |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与讨论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
(10)新疆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自然灾害研究的发展 |
1.2.2 自然灾害易损性研究 |
1.2.3 国内新疆自然灾害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路线 |
2 自然灾害易损性的相关概念讨论 |
2.1 易损性 |
2.2 风险 |
2.3 脆弱性 |
2.4 暴露 |
2.5 小结 |
3 新疆地理概况及新疆主要的灾害情况 |
3.1 新疆概况 |
3.2 新疆自然灾害主要特征 |
3.2.1 灾害种类繁多,以洪灾和冰雹为主 |
3.2.2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破坏性极大 |
3.2.3 自然灾害具有明显季节性和区域性 |
3.3 新疆主要自然灾害 |
3.3.1 气象灾害 |
3.3.2 地质灾害 |
3.3.3 病虫草灾害 |
4 新疆自然灾害形成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
4.1 新疆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 |
4.1.1 下垫面 |
4.1.2 气候环境 |
4.1.3 冰川、河流分布 |
4.1.4 动力作用 |
4.2 新疆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因素 |
4.2.1 人口的增长 |
4.2.2 经济的发展 |
4.2.3 多元文化 |
4.2.4 人口与宗教问题 |
4.3 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 |
4.3.1 人口的增加 |
4.3.2 城市化发展滞后及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4.3.3 石油开发引进的地质环境问题 |
4.3.4 民族宗教问题引起的社会稳定问题 |
4.3.5 防灾意识薄弱,教育事业发展缓慢 |
4.3.6 社会管理的失误 |
5 新疆区域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 |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指标体系的框架 |
5.1.2 指标体系的解释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新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
5.3.1 数据搜集与数据处理 |
5.3.2 社会易损性计算 |
5.4 新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分项评价 |
5.4.1 区域人口易损性评价 |
5.4.2 区域经济易损性评价 |
5.4.3 区域社会保障易损性评价 |
5.4.4 区域城市建设易损性评价 |
5.4.5 区域文化易损性评价 |
5.5 综合易损性评价 |
5.5.1 评价方法与指标权重 |
5.5.2 新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综合评价 |
5.6 社会易损性评价在减灾中的应用建议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克拉玛依大风干旱地区大面积秋季造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D]. 解云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2]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景观格局对新疆克拉玛依林场杨细蛾及其天敌的影响[D]. 王佳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克拉玛依市林木病虫害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D]. 林魏巍.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阿拉善地区梭梭秋季造林试验[J]. 王文舒,马扎雅泰,张鹏飞,刘宏义,武志博. 防护林科技, 2017(07)
- [6]城市观光游览苗圃发展及建设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国有苗圃为例[D]. 夏洪流.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7)
- [7]干旱区盐渍化土壤生物修复途径及模式 ——以克拉玛依人工减排林区为例[D]. 丁玉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 [8]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5)
- [9]艾比湖区域近20a土地沙漠化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 樊亚辉. 新疆大学, 2011(11)
- [10]新疆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D]. 朱芳. 重庆师范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