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专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瑾瑾[1](2021)在《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方程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通过数学符号提炼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方程知识的掌握能为后续不等式与函数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一元二次方程”作为方程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的学习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解初三学生在“一元二次方程”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情况,本文从错误类型、错误成因及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拟定了以下研究问题:初三学生在“一元二次方程”解题中,出现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哪些?造成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的原因有哪些?基于以上错误类型和成因分析,为减少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出错,教学中可采用哪些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兰州市两所市属示范性中学的423名九年级学生和部分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法、案例分析法、测试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在此基础上借助SPSS 21.0和Excel软件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以测试卷所得数据为基础,参考学生平时练习作业的作答情况,借助戴再平等学者的错误分类理论,将初三学生在“一元二次方程”解题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分为以下四种:一是知识性错误,表现为审题有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不清;二是逻辑性错误,表现为对“一元二次方程”解题中涉及参数的题目分类不当、不能正确进行等价变换;三是策略性错误,表现为不能将“一元二次方程”中项的系数和次数看作一个整体、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转化有误;四是疏忽性错误,表现为忽视“一元二次方程”题目中隐含的特殊条件、存在瞬时性理解错误的情况、书写和计算错误。通过分析学生问卷和师生访谈内容发现,初三学生在“一元二次方程”解题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非智力因素、知识和能力方面、解题习惯、学习环境。针对学生在“一元二次方程”解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类型和错误成因分析,提出以下教学策略:一是重视审题教学,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二是重视概念、公式的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三是重视分类讨论思想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分类讨论意识;四是重视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五是重视整体思想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整体代换意识;六是重视解题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七是重视个别辅导的实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八是重视解题回顾的教学,提升学生解题反思意识;九是重视书写规范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蔡倩[2](2020)在《基于模型思想的高中函数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函数概念是数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随着新一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的推出,函数的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函数是学习的重点,而且函数也是其他数学知识掌握的基础。模型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标准》提出的六大基本素养之一。函数是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问题与实际问题息息相关,将函数与数学模型思想相结合,分析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探究其中的原因,将有助于学生运用模型思想解决函数问题。模型思想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思想方法,是与数学建模竞赛相联系的,并逐步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模型思想”列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模型思想作为三大基本数学思想。模型思想运用于函数就是将函数看成模型,将函数的探索过程看成是模型的建构过程、模型的分析过程和模型的运用过程,以及建立模型之间联系的过程。函数模型的建构是基于表达式的特点进行抽象的过程,函数的定义都是形式定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都是具有某一形式的函数)。函数性质的分析过程依赖模型的转化过程,将函数在表格、图形和表达式之间转化发现并论证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运用过程是依据函数性质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函数教学过程是模型的建构过程、理解过程和运用过程。本研究探索如何将模型思想渗透到课堂函数教学中,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现数学真正的应用价值,既具有理论意义又符合数学教学现实需要和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笔者对样本中学的高中学生以及教师做了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函数学习中模型思想的掌握不容乐观,对函数知识的掌握也不够充分。为此,在本文中笔者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及其在函数教学内容中的渗透,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能力等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建模问题,然后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强化学生对模型思想的认识,再次,应加强函数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并运用模型思想,最后,巧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函数模型。
白守英[3](2017)在《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职业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普遍还是采用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于数学中的实际应用强调不足。很多中职数学教师缺乏对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其专业其它课程与数学之间紧密的关联性,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其它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着障碍。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在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及其模式方面的差异,对比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的学习效果,从而挖掘出导致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差的具体原因。据此,本文提出了当前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一)中职数学教师应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高度出发,认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意义;(二)中职数学教师应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生动活泼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积极的改进讲授的方式,以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为目的,多引用数学应用,对当前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得课堂讲授内容在形式上更加丰富,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学生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以此来改善当前单一理论教育的惯性思维;(三)中职数学教师应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课堂和课外活动的结合,将数学知识带到课外,应用于实际,更加切实的体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杨家荣[4](2016)在《基于“口语报告法”的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口语报告法”对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和实践研究相应的教学对策。本研究主要工作:首先,通过对中专物理学习障碍生的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方式,初步了解引起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由于引起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复杂多样,调查问卷从八个方面进行,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的态度,以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引起学生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第二,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口语报告方法,探查物理学习障碍生的思维活动以及各种心理操作过程,捕捉其心理轨迹,找出引起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第三,针对引起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提出了矫正和转变物理学习障碍生的教学策略。最后,以学习理论为指导,分析引起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提出转化教学策略,经过教学实践和个案转化,从中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转化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的教学策略,为改善红河州中专物理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只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摸清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采用一定的教学对策,学习障碍是可以消除或转化的;引起学生物理学习障碍的最初原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表现出来的学习障碍一定是多方面的;学习障碍不可能独立存在,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所以不可能有一种万能的消除学习障碍的教学方法,往往需要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术的配合才可达到消除的效果;学生学习障碍的消除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高忠群[5](2013)在《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对中专生数学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中专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中专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该研究对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韩晶[6](2012)在《论当前中专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必修课的中专数学课是中专学习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主要任务是培养不但能掌握基础理论,而且又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所以说,数学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但是当前的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中专学校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到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基于此,当前非常很有必要对当前中专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生静[7](2011)在《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这么一类学生们和普通高职学生在升学形式上有所不同,他们在入学前是中专生或职高生.们通常称他们为对口高职学生,对口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困难的现象,尤其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它严重阻碍了对口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大量理论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针对对口高职学生的研究很少,针对对口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研究更少。为解决对口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必须深入研究影响他们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笔者以数学学习困难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胜利职业学院等四所学院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找出造成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问题的提出,综述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研究的现状与发展,通过对口高职学生学习困难分析,从而提出对口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与对策研究这一课题。第二章:对学习困难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数学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分析了数学学习困难的考查形式。第三章:对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原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第四章:对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原因进行具体探讨,总体分析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第五章: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对口高职学生的教学对策。第六章:对本课题的探究工作进行小结。研究表明,在对口高职的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等因素还要重视心思学习方法、意志、数学基础、认知、数学基本技能、元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并针对对口高职学生学习困难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并提高他们的数学基本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对口高职生摆脱数学学习困难,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姜日成[8](2009)在《中专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与教学对策》文中指出多数中专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这和学生以往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健康的学习习惯和心理问题有关,因此注意研究中专生学习心理障碍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是搞好中专数学教学的一条主要途径。
章剑[9](2005)在《中专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中等专业教育中的数学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数学及数学思维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数学对提高一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受到大学扩招,普高升温,就业困难的影响,中专学校的生源萎缩,中专录取分数线也一降再降。所以现在中专新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数学能力低成了普遍现象,为数学的学习与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本文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对中专生的数学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我国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理论界定数学能力,阐述数学能力的结构;提出我国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要求;同时,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并借鉴国外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具体做法;并提出了提高中专生数学能力的对策与有效途径;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来确定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结合实验及统计分析法,来探讨如何培养和发展中专生的数学能力。
王林毅[10](2005)在《对导致中专生体育学习障碍的非智力因素及其教学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体育是中专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中专生不喜欢体育课,在心理上形成了体育学习障碍。尽管造成体育学习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者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体育学习障碍学生的研究,发现体育学习障碍群体只有一小部分人是体育基础较差和某些客观原因造成的,而相当一部分体育学习障碍者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影响。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自然实验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导致中专学生体育学习障碍的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非智力因素导致中专学生体育学习障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情绪困惑型、兴趣缺乏型、毅力不坚型、习惯不良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四种教学对策:即自主教学对策、自娱教学对策、自信教学对策、自觉教学对策。
二、中专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专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二、文献综述 |
(一)数学解题错误的相关研究 |
1.数学解题错误类型的研究 |
2.数学解题错误归因的研究 |
(二)“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的相关研究 |
(三)“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的相关研究 |
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的研究 |
2.“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小结 |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调查研究法 |
(二)研究过程 |
四、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的类型 |
(一)知识性错误 |
1.审题有误 |
2.概念不清 |
(二)逻辑性错误 |
1.分类不当 |
2.不等价变换 |
(三)策略性错误 |
1.缺乏整体观念 |
2.转化有误 |
(四)疏忽性错误 |
1.忽视特殊条件 |
2.瞬时性理解错误 |
3.书写、计算错误 |
五、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的成因分析 |
(一)非智力因素 |
(二)知识和能力方面 |
(三)解题习惯 |
(四)学习环境 |
六、减少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的教学策略 |
(一)知识性错误应对策略 |
1.重视审题教学,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
2.重视概念、公式的教学,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
(二)逻辑性错误应对策略 |
1.重视分类讨论思想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分类讨论意识 |
2.重视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三)策略性错误应对策略 |
1.重视整体思想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整体代换意识 |
2.重视解题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
(四)疏忽性错误应对策略 |
1.重视个别辅导的实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
2.重视解题回顾的教学,提升学生解题反思意识 |
3.重视书写规范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
七、研究结论及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1.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错误类型 |
2.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的成因 |
3.减少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的教学策略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测试卷 |
附录二: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的成因调查问卷 |
附录三: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的学生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模型思想的高中函数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
1.1.2 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要求 |
1.1.3 目前高中函数教学存在的一些状况 |
1.2 选题缘由 |
1.2.1 用模型的思想去研究函数的优势 |
1.2.2 将模型思想落实到课堂的优势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问题 |
1.4.1 模型思想在高中函数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
1.4.2 探究在高中函数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策略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模型 |
2.1.2 数学模型 |
2.1.3 数学建模 |
2.1.4 模型思想 |
2.1.5 函数 |
2.1.6 函数模型 |
2.2 研究现状 |
2.2.1 模型思想的相关研究 |
2.2.2 函数相关研究 |
2.2.3 基于模型思想的函数教学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3 关于模型思想及函数教学的相关调查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方法 |
3.2 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对学生函数的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2.2 对学生函数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2.3 对学生函数知识的理解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2.4 对学生函数知识的运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2.5 函数模型的运用及模型的转化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3 关于教师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教师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3.2 教师在函数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3.3 教师函数部分的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3.4 教师对于函数运用情况重视程度的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4 调查研究的主要结论 |
3.4.1 学生方面调查的相关结论 |
3.4.2 教师方面调查的相关结论 |
4 函数的教学策略思考 |
4.1 建构函数模型,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
4.2 强化对模型思想的认识 |
4.2.1 从函数观点认识不等式 |
4.2.2 运用函数的性质解不等式 |
4.2.3 重视从方程的观点看待函数问题 |
4.3 结合教学过程,应用模型思想 |
4.3.1 创设现实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
4.3.2 展现知识建构过程,感受模型思想 |
4.4 高中函数模型分析 |
4.4.1 函数模型具有层次性 |
4.4.2 函数模型具有联系性 |
4.4.3 函数模型具有思想性 |
4.5 利用信息技术,理解函数模型 |
4.6 选择合适的建模问题 |
5 基于函数模型结构特点的教学思考 |
5.1 理清模型的层次性 |
5.1.1 提供情境:形成对具体运动变化的表象 |
5.1.2 引导思考:揭示运动变化的本质 |
5.1.3 经历发展:完善函数模型认识 |
5.2 建构模型之间的联系 |
5.2.1 完善认识:建构变量说与对应说的联系 |
5.2.2 建立通道:借助函数模型认识其他模型 |
5.2.3 悟中升华:建构动态变化与静态刻画的联系 |
5.3 形成模型思想 |
5.3.1 转化问题:实际问题解决中的数学模型 |
5.3.2 运用模型: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桥梁 |
5.3.3 迁移推广:理解模型的发展性 |
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学生调查问卷双向细目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 中职生 |
2. 数学应用能力 |
(三) 研究问题的表述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数学应用能力教学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数学应用能力教学的研究现状 |
1. 数学应用能力教学的发展现状 |
2. 数学应用能力教学的研究现状 |
3. 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相关教学研究 |
(三) 文献综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 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
2. 调查法 |
(二) 研究过程 |
四、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现状分析 |
(一)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二)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三) 学生、教师问卷统计结果综述 |
五、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教师的因素 |
1. 教师对中职数学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
2. 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
3. 中职数学教师的教学习惯问题 |
4.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
(二) 学生的因素 |
1. 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缺乏主观能动性 |
2. “数学无用论”的思想严重 |
3. 知识体系不健全 |
六、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策略 |
(一) 中职数学教师应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高度出发,认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意义 |
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2. 坚持中职数学知识服务于专业课的原则 |
3.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
(二) 中职数学教师应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生动活泼的开展教学活动 |
1.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首位 |
2. 注重从实际应用问题引入数学概念,挖掘数学概念的背景 |
3. 激发学习兴趣,从调动学习积极性出发到导入课题 |
4. 用问题的教学,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意义 |
5. 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相结合 |
6. 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运用多媒体教学 |
(三) 中职数学教师应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
1. 开展研究性学习 |
2. 增设课外讲堂 |
七、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反思 |
八、参考文献 |
附录一:学生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数学教师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四:教学案例 |
致谢 |
(4)基于“口语报告法”的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口语报告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学习障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学习的相关理论 |
2.1 口语报告法 |
2.2 学习理论基础 |
2.2.1 掌握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第3章 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原因的研究 |
3.1 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调查及分析 |
3.1.1 调查准备 |
3.1.1.1 确定调查对象 |
3.1.1.2 明确调查目的 |
3.1.1.3 确定调查方法 |
3.1.2 调查内容及分析 |
3.1.2.1 学生自身因素调查及分析 |
3.1.2.2 外部因素调查及分析 |
3.2 口语报告的实施方案设计 |
3.2.1 口语报告实施目的 |
3.2.2 口语报告程序 |
3.2.3 口语报告的即时资料和分析 |
3.2.4 口语报告表征层次分析 |
第4章 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成因分析及教学策略 |
4.1 成因分析 |
4.1.1 错误的前概念对物理知识建构的影响 |
4.1.2 物理知识组织程度不高 |
4.1.3 物理知识表征不完善 |
4.1.4 缺乏物理学习成功的体验 |
4.1.5 诱因的不适当使用 |
4.1.6 物理知识结构的缺陷 |
4.1.7 较差的学习习惯 |
4.2 课堂教学策略建议 |
4.2.1 消除前概念不利的影响 |
4.2.2 加强学生建构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体系 |
4.2.3 以小讲座的形式加强与专业主干课程的联系 |
4.2.4 用好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
4.2.5 加强实验研究及应用 |
4.2.6 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
4.2.7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5章 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转变对策在教学中的运用 |
5.1 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转变对策在教学中的运用 |
5.1.1 前测 |
5.1.2 教学策略应用 |
5.1.2.1 课堂教学案例 |
5.1.2.2 其它教学转化工作 |
5.1.3 结果 |
5.2 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转化个案分析 |
5.2.1 学生的基本情况 |
5.2.2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
5.2.3 学生的自我认识 |
5.2.4 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 |
5.2.5 转化过程 |
5.2.6 转化结果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的结论 |
6.1.1 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 |
6.1.2 研究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专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
二、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
(一) 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
(二) 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
(三)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
(四) 课堂教学应结合生活实际 |
(五) 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需求 |
(6)论当前中专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中专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
1.1 中专学生学习数学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缺乏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 |
1.2 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师授课没有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僵化单一, 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
1.3 当前的中专数学教学从大纲编写到教材编排都存在缺陷 |
2 解决当前中专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路径 |
2.1 加强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教育, 提高对中专数学课的重要性的认识 |
2.2 明确中专数学课程的定位, 科学合理设置数学课程 |
2.3 不断优化和完善中专学校数学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内容 |
2.4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数学教学理念, 改革中专数学教学方法和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7)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国内外有关学习困难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方法和意义 |
第二章 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理论分析 |
2.1 学习困难的概念界定 |
2.2 分析数学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及表现类型 |
2.3 数学学习困难的考察 |
第三章 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调查研究 |
3.1 调查设计 |
3.2 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
第四章 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原因探讨 |
4.1 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原因具体分析 |
4.2 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原因总体分析 |
第五章 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指导建议 |
5.1 对对口高职数学教师的教学要求 |
5.2 针对对口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案例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专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与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专生不健康的心理主要表现 |
1. 学习目的性不明确, 缺少学习数学的动机 |
2. 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 |
3. 思维水平低 |
二、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
1. 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的教育,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
2. 注意补缺补漏, 重建学习信心 |
3. 进行层次化教学, 改善思维品质 |
(9)中专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研究的源起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培养和发展中专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性 |
1.2.2 培养和发展中专生数学能力的必要性 |
1.3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二、中专生数学能力的现状 |
2.1 中专生数学能力的现状调查 |
2.1.1 调查测试的对象和方法 |
2.1.2 调查测试的统计资料 |
2.1.3 问卷和谈话法相结合调查情况 |
2.2 中专生数学能力现状分析 |
三、数学能力相关理论综述 |
3.1 能力的综述 |
3.2 数学能力综述 |
3.3 数学能力的结构组成 |
3.4 中专生应当具有的数学能力 |
3.4.1 历年来中专数学中有关数学能力的界定 |
3.4.2 现阶段中专生应当具有的数学能力 |
四、部分国家培养中专生数学能力的启示和借鉴 |
4.1 部分国家中专生数学能力培养述评 |
4.1.1 美国数学学科中的中专生数学能力的要求 |
4.1.2 英国中专数学课程中数学能力的培养 |
4.1.3 德国中专数学课程中数学能力的培养 |
4.1.4 法国中专数学课程中数学能力的培养 |
4.1.5 日本中专数学课程中数学能力的培养 |
4.2 国外中专生数学能力培养方面的启示与借鉴 |
五、培养和发展中专生数学能力的途径 |
5.1 在教学中遵循五项原则以培养中专生的数学能力 |
5.1.1 启发原则 |
5.1.2 循序渐进原则 |
5.1.3 过程教学原则 |
5.1.4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5.1.5 因材施教原则 |
5.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中专生的数学能力 |
5.2.1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以培养中专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5.2.2 培养思维品质来发展中专生的数学能力 |
5.2.3 进行建模训练培养中专生的建模能力 |
5.2.4 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来提高中专生的数学能力 |
5.3 不断提高教师的数学素质更好的发展中专生的数学能力 |
5.3.1 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数学能力 |
5.3.2 提高教育能力 |
5.3.3 提高科研能力 |
5.3.4 参加继续教育 |
5.4 结合中等专业学校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
5.4.1 结合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特点 |
5.4.2 结合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
六、中专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实验研究 |
6.1 实验的目的 |
6.2 实验设计 |
6.3 实验步骤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5 研究的结果和启示 |
6.6 实验的不足 |
七、结束语 |
附录1 数学学习态度的测量问卷 |
附录2 教学课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对导致中专生体育学习障碍的非智力因素及其教学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
1.2 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 中专生体育学习障碍的四种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
4. 教学对策 |
4.1 针对“情绪困惑型”的自主教学对策 |
4.2 针对“兴趣缺乏型”的自乐教学对策 |
4.3 针对“毅力不坚型”的自信教学对策 |
4.4 针对“习惯不良型”的自学教学对策 |
5. 实验研究的初步成果 |
6. 结论 |
英文摘要 |
参考文献 |
中专生体育学习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四、中专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 李瑾瑾.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模型思想的高中函数教学研究[D]. 蔡倩.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3]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职业学校为例[D]. 白守英.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3)
- [4]基于“口语报告法”的中专生物理学习障碍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 杨家荣.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5]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J]. 高忠群.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4)
- [6]论当前中专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J]. 韩晶. 时代教育, 2012(16)
- [7]对口高职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与对策研究[D]. 生静.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9)
- [8]中专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与教学对策[J]. 姜日成.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 [9]中专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D]. 章剑. 江西师范大学, 2005(11)
- [10]对导致中专生体育学习障碍的非智力因素及其教学对策的研究[D]. 王林毅. 辽宁师范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