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顺酐装置后处理工段工艺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雷帅,张卉,傅送保,王兴永,毕娇娇[1](2021)在《顺酐的生产工艺技术》文中指出顺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及其广泛。归纳总结了顺酐生产工艺技术中的三个重点环节:原料路线、反应器型式和后处理工艺,并对各工艺技术的利弊得失进行了详细剖析。
黄益平,孙玉玉,吴丹,岳昌海,李凭力[2](2021)在《顺酐溶剂吸收装置工艺参数模拟优化与分析》文中认为采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10.0版本对顺酐吸收塔的吸收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反应气进料温度、反应气中顺酐含量、循环吸收剂用量和循环吸收剂中水含量变化对塔顶尾气中顺酐含量和塔釜富顺酐吸收剂中水含量的影响规律。模拟计算结果和装置运行数据对比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模拟值与装置运行值误差小于1%,说明该模拟方法可靠。为确保塔顶尾气中顺酐含量不高于0.02%(质量分数,下同),塔釜富顺酐吸收剂中水含量不高于0.2%,同时降低后续装置操作负荷,模拟优化分析得到吸收塔适宜的工艺参数:反应气的进料温度为108℃,反应气中顺酐含量为2.36%,循环吸收剂的用量为反应气中顺酐质量的3.12倍。
毛丽,季冬冬[3](2020)在《化工行业清洁生产潜力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某化工企业为例,从原辅料及能源、设备、工艺技术、废弃物、过程控制、管理、员工8个方面分析清洁生产潜力,提出针对性的清洁生产方案。
苗长海[4](2019)在《丁二酸发酵灭菌工艺的优化及膜技术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重点介绍和优化了丁二酸生物发酵法切实可行的发酵消毒工艺,同时对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节能降耗的膜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实施措施及可行性方案。具体的研究内容有以下两点:1、丁二酸生物发酵中消毒工艺进行详细的研究,对丁二酸生物发酵消毒原有工艺加以叙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工艺重新优化改进,采用连续消毒灭菌工艺,其最佳工艺条件:灭菌温度在121135℃,蒸汽压力要求为0.40.8Mpa,维持时间为512min。丁二酸的日产量由52500吨提高至57104.25吨,提高了8.77%,价格按15000元/吨,月产值增加2071912.5元。同时对原连消维持罐进料管道进行了改造,对发酵液的颜色有了明显改善,提高糖酸转化率,对产品的综合收率由50%提高到70%,给公司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2、丁二酸发酵结束后,对发酵液在经膜过滤设备、连续离子交换设备后增加的生产用水提取出来,加以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过程水的消耗。在此过程超滤膜设备和反渗透膜设备在丁二酸分离提取中应用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超滤膜设备提取丁二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40℃,压力0.3Mpa,丁二酸收率在90%以上。(2)反渗透膜设备采用二级浓缩,最佳工艺条件:一级浓缩膜组的进膜压力2.5Mpa、二级浓缩膜组的进膜压力2.0Mpa、料温控制在3035℃,该系统可以把丁二酸浓度25 g/L提高到50g/L以上,该套膜设备对丁二酸的总体收率在90%。
袁世岭[5](2017)在《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尾气回收技术及其VPO催化剂的侧线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正丁烷氧化法因其环境污染小、原料成本低等优点成为了顺酐生产的主流趋势。目前工业上顺酐收率在53mol%-65mol%,远没有达到最优,因此提高丁烷法顺酐装置的收率一直是学者研究重点。本文提出了 一种顺酐装置尾气循环再利用技术,通过反应尾气循环回用提高顺酐全程收率。另外,我国尚无能力生产丁烷氧化制顺酐VPO催化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国产VPO催化剂,这对我国顺酐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中石化开发的国产VPO催化剂,对其进行工业侧线试验,以期为工业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工业单管反应器研究了尾气组分对丁烷氧化反应的影响规律。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正丁烷转化率下降,顺酐选择性上升;氧气浓度越低,最佳顺酐收率所对应的熔盐温度越高。增加CO2浓度能够改善顺酐选择性,这主要是由于CO2气氛能够降低催化剂表面非选择性V3+物种的数量,进而降低了顺酐分解速率;CO气氛对催化剂没有影响。本文还通过勒夏特列原理研究了尾气循环量对反应器进料混合气爆炸下限的影响,发现随着尾气循环量的增加,反应器进料混合气爆炸限的下限值呈增加趋势。(2)针对空气作为氧化剂且较高丁烷转化率的顺酐生产装置,提出了一种高通量反应尾气循环再利用技术:将吸收塔塔顶尾气经过冷凝脱酸处理后循环回用至反应体系,但尾气并不能无限量的循环,这取决于催化剂对温度的敏感性。将该尾气循环再利用技术应用于某年产8万吨顺酐装置,对尾气循环过程中脱酸工艺进行了设计,提出了水洗塔脱酸工艺和冷凝器脱酸工艺两种方案;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改后的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该尾气循环再利用技术显着降低了单位顺酐产能的原料消耗,顺酐全程收率由56.0mol%提高至59.5 mol%。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原料成本费3588万,减排1675万吨CO2。(3)通过 XRD、FT-IR、XRF、SEM、BET、Raman、H2-TPR、XPS 等表征手段对三种工业催化剂的组成、形貌、活性位进行表征,结合尾气循环工况下这三种催化剂的反应规律和催化剂磷钒比、V5+物种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VPO催化剂应同时具备以下结构特征才能更好地匹配高通量尾气循环工艺:①具有较低表面磷钒比;②具有孤立的V5+物种。(4)设计了国产VPO催化剂的侧线试验流程及侧线试验装置,建立了侧线试验装置的开车方案和催化剂活性调控手段,并对国产催化剂进行了工业侧线试验。目前侧线装置已经稳定运行1925 h,运行结果表明,侧线工艺流程设计合理,开工和控制方案完善。通过对国产催化剂诱导期的研究,发现air/N2/H2O混合气氛活化的VPO催化剂在诱导期内活性降低而选择性升高,这是由于催化剂表面钒磷云母相结构重排和V5+物种逐渐还原造成的。
冯宏,高兴[6](2015)在《顺酐生产和发展》文中指出本文综述了目前顺酐生产的四种工艺路线,其中正丁烷氧化法制顺酐和溶剂吸收后处理是我国顺酐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陈楠[7](2014)在《固定床正丁烷制顺酐的动力学和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顺酐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之一,固定床钒磷氧化物催化正丁烷制顺酐工艺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工艺。为克服列管式反应器的热点控制、催化剂失磷带来的选择性下降以及溶剂提纯工段的大量废水处理等固定床钒磷氧化物催化正丁烷制顺酐工艺的固有难题,以优化反应器和工艺流程为出发点对该工艺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1)利用微型固定床积分反应器研究了固定床钒磷氧化物催化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动力学。在双三角反应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反应网络,建立了本征动力学模型。统计检验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小于5%。(2)采用拟均相一维平推流模型建立了单管反应器数学模型。该模型预测的床层温度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反应器出口产物组成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在5%以内。采用该模型对部分操作参数(正丁烷进料浓度、体积空速、熔盐温度、入口压力、原料气入口温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3)研究了钒磷氧催化剂的磷流失过程和磷补加对反应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催化剂磷流失和补加的动力学模型。发现正丁烷生成顺酐的主反应速度不受磷流失的影响,而副反应速度与磷含量成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磷流失和补加的单管反应器模型。该模型预测的床层温度和催化剂表面磷覆盖率变化与实验结果相吻合。(4)结合工业装置现场数据,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建立了固定床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的全流程模拟性,并对解析塔和吸收塔的部分工业操作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卢暄,米多[8](2010)在《顺酐市场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介绍顺酐的国内外全球市场概况、主要生产技术及其研究开发动向。
卢暄,米多[9](2010)在《顺酐市场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介绍顺酐的国内外市场概况,包括生产状况、消费现状及预测,主要生产技术及其研究开发动向。提出了我国顺酐行业今后的发展建议。
赵攀,王宇[10](2009)在《顺丁烯二酸酐正丁烷法生产技术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顺酐国内发展趋势,对比国际生产技术,对以正丁烷为原料的顺酐生产工艺及后处理工艺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提出顺酐技术发展建议。
二、新顺酐装置后处理工段工艺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顺酐装置后处理工段工艺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顺酐的生产工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路线 |
2 反应器型式 |
3 后处理工艺 |
3.1 水吸收法 |
3.2 溶剂吸收法 |
4 专利商 |
5 结语 |
(2)顺酐溶剂吸收装置工艺参数模拟优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工业实际状况和分离要求 |
2 吸收塔操作过程模拟与分析 |
2.1 物性方法选择 |
2.2 基础工况模拟分析 |
2.3 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反应气进料温度分析 |
2.3.2 反应气中顺酐含量分析 |
2.3.3 循环吸收剂用量分析 |
2.3.4 循环吸收剂中水含量分析 |
2.4 吸收塔操作参数优化 |
2.4.1 反应气进料温度和循环吸收剂用量综合分析 |
2.4.2 反应气顺酐含量和反应气进料温度综合分析 |
2.4.3 合理的操作工况 |
3 结论 |
(3)化工行业清洁生产潜力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清洁生产背景 |
2 企业概况 |
3 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
3.1 问题识别 |
3.1.1 原辅料及能源 |
3.1.2 设备 |
3.1.3 技术工艺 |
3.1.4 废弃物 |
3.1.5 产品 |
3.1.6 过程控制 |
3.1.7 员工 |
3.1.8 管理 |
3.2 方案的提出 |
4 方案预估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
5 结语 |
(4)丁二酸发酵灭菌工艺的优化及膜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丁二酸的性质 |
1.2 丁二酸的主要用途 |
1.3 丁二酸的生产方法 |
1.3.1 丁二酸的化学法生产 |
1.3.2 丁二酸的电解法生产 |
1.3.3 丁二酸的生物发酵生产 |
1.3.4 丁二酸生物发酵法的优势 |
1.3.5 丁二酸市场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展望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发酵培养基灭菌工艺的设计优化 |
2.1 灭菌总论 |
2.1.1 发酵培养基灭菌概述 |
2.1.2 公司发酵培养基灭菌情况概述 |
2.1.3 国内外发酵培养基连续灭菌概况 |
2.1.4 生物发酵培养基连续灭菌形式 |
2.2 丁二酸发酵培养基灭菌的工艺改进 |
2.2.1 发酵罐实消工艺和连消工艺情况 |
2.2.2 连消工艺物料参数的确定 |
2.2.3 设备型号及管道规格的确定 |
2.2.4 工艺流程及说明 |
2.2.5 连消维持罐的工艺改造 |
2.3 生产过程及产量分析总结 |
2.3.1 生产中各工序的数据情况 |
2.3.2 改造后连消产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膜设备对丁二酸发酵液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
3.1 丁二酸产品的分离和提取 |
3.2 膜技术的原理及一般应用 |
3.2.1 反渗透(RO) |
3.2.2 纳滤(NF) |
3.2.3 超滤(UF) |
3.2.4 微滤(MF) |
3.2.5 膜技术的应用的比较 |
3.2.6 各种膜技术的常用案例 |
3.3 实验材料 |
3.4 实验设备 |
3.5 实验背景及目的 |
3.6 实验过程需要检测的指标 |
3.7 分析方法 |
3.8 实验原理 |
3.9 实验方法 |
3.9.1 超滤实验 |
3.9.2 反渗透实验 |
3.9.3 清洗方法 |
3.10 实验步骤 |
3.10.1 超滤膜小试 |
3.10.2 反渗透膜小试 |
3.10.3 膜的抗污染实验和膜的清洗 |
3.11 结论与分析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1.1 连续灭菌在丁二酸生物发酵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优点 |
4.1.2 膜设备对丁二酸发酵液分离提取工艺的优点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尾气回收技术及其VPO催化剂的侧线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正丁烷氧化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 |
2.1.1 反应机理 |
2.1.2 反应动力学 |
2.2 VPO催化剂的活性相及重要特征 |
2.2.1 VPO催化剂的活性相 |
2.2.2 VPO催化剂的P/V |
2.2.3 VPO催化剂中钒的氧化态 |
2.2.4 VPO催化剂中活性氧物种的形态 |
2.3 改善丁烷法顺酐收率的研究进展 |
2.3.1 掺杂助剂及添加共吸附质 |
2.3.2 负载型催化剂 |
2.3.3 新型反应技术 |
2.3.4 反应尾气中正丁烷回收工艺 |
2.4 国内VPO催化剂产业化研究 |
2.5 课题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顺酐装置尾气组分对VPO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流程 |
3.2.2 原料和仪器设备 |
3.2.3 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4 预备实验 |
3.2.5 反应器进料组分的有效浓度范围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低氧气氛下正丁烷氧化反应规律 |
3.3.2 二氧化碳气氛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
3.3.3 一氧化碳气氛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
3.3.4 熔盐温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
3.3.5 尾气循环量对正丁烷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影响 |
3.3.6 顺酐装置尾气循环再利用技术的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年产8万吨顺酐装置尾气循环改造及模拟计算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流程 |
4.2.2 原料和仪器设备 |
4.2.3 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4 尾气循环工况与实验条件的关联 |
4.3 尾气循环改造方案及其研究思路 |
4.3.1 原工艺流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4.3.2 装置改造方案 |
4.3.3 最大尾气循环量的计算 |
4.3.4 研究思路 |
4.4 两种VPO催化剂在尾气循环工况下反应性能比较 |
4.4.1 不同尾气循环量下两种VPO的催化性能 |
4.4.2 不同尾气循环量下反应温度对VPO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3 两种催化剂相对应的最佳尾气循环量 |
4.5 尾气循环回用工艺的模拟 |
4.5.1 化工流程模拟原理 |
4.5.2 物性方法的选择 |
4.5.3 改造前的工艺流程模拟 |
4.5.4 脱酸方案的设计 |
4.5.5 改造后的工艺流程模拟 |
4.6 综合效益分析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尾气循环工艺VPO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反应特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不同磷钒比催化剂的制备 |
5.2.4 纯(VO)_2P_2O_7相的制备及氧化预处理样品 |
5.2.5 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及分析方法 |
5.2.6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5.3 三种工业VPO催化剂的表征 |
5.3.1 VPO催化剂的晶相组成 |
5.3.2 形貌特征及孔径分布 |
5.3.3 化学组成 |
5.3.4 氧化还原性质 |
5.3.5 结构模型 |
5.4 三种工业VPO催化剂的反应特征 |
5.4.1 氧气浓度的影响 |
5.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4.3 三种工业催化剂性能的对比 |
5.5 尾气循环工艺VPO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及实验验证 |
5.5.1 尾气循环工艺VPO催化剂的结构特征 |
5.5.2 磷钒比对正丁烷氧化反应体系的影响 |
5.5.3 V~(5+)物种对VPO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国产VPO催化剂的工业侧线试验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侧线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模拟 |
6.3.1 侧线试验简介 |
6.3.2 侧线试验流程设计 |
6.3.3 侧线工艺控制方案 |
6.3.4 侧线试验流程的模拟计算 |
6.4 侧线催化剂在起始操作阶段的性能演变 |
6.5 磷助剂对侧线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6 侧线装置开车及运行情况 |
6.6.1 丁烷氧化反应指标 |
6.6.2 开车方案 |
6.6.3 侧线试验装置开车 |
6.6.4 侧线装置长周期运转情况 |
6.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作者简介 |
(6)顺酐生产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顺酐生产 |
1.1 国内顺酐生产现状 |
1.2 工艺原料路线 |
2 顺酐生产后处理 |
2.1 水吸收后处理 |
2.2 溶剂吸收后处理 |
3 顺酐市场趋势 |
(7)固定床正丁烷制顺酐的动力学和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反应网络 |
2.1.1 三角反应网络 |
2.1.2 丁烯路线的反应网络 |
2.1.3 呋喃路线的反应网络 |
2.1.4 醇盐和呋喃路线并存的反应网络 |
2.1.5 小结 |
2.2 动力学模型 |
2.2.1 动力学模型的探索期 |
2.2.2 动力学模型的成型期 |
2.2.3 动力学模型的拓展期 |
2.2.4 反应产物中CO和CO_2的比值 |
2.2.5 小结 |
2.3 失磷机理 |
2.3.1 活性相 |
2.3.2 晶格氧 |
2.3.3 钒的化合价 |
2.3.4 磷/钒比 |
2.3.5 补水和补磷 |
2.3.6 小结 |
2.4 工艺进展 |
2.4.1 固定床工艺 |
2.4.2 流化床工艺 |
2.4.3 移动床工艺 |
2.4.4 其他工艺 |
2.4.5 顺酐生产工艺国产化 |
2.4.6 小结 |
2.5 课题的提出 |
第3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1 实验装置 |
3.1.1 动力学实验装置 |
3.1.2 顺酐氧化实验装置 |
3.1.3 单管实验装置 |
3.2 实验仪器、试剂和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防爆 |
3.3 仪器标定与实验准备 |
3.3.1 热电偶的校正 |
3.3.2 质量流量计的校正 |
3.3.3 进料温度测定实验 |
3.3.4 平流泵校正实验 |
3.3.5 瓷环和石英砂去杂处理 |
3.3.6 动力学实验反应管的恒温区 |
3.3.7 单管实验反应管的恒温区 |
3.4 分析方法的建立 |
3.4.1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
3.4.2 尾气流量测定实验 |
3.4.3 碳平衡实验 |
3.4.4 磷质量分数的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应动力学 |
4.1 反应动力学实验目的和意义 |
4.1.1 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意义 |
4.1.2 反应特征实验的意义 |
4.2 反应特征实验结果 |
4.2.1 反应温度 |
4.2.2 体积空速 |
4.2.3 反应压力 |
4.2.4 氧气进料体积分数 |
4.2.5 正丁烷进料体积分数 |
4.3 传递因素的消除 |
4.3.1 外扩散消除 |
4.3.2 内扩散消除 |
4.4 本征动力学研究 |
4.4.1 反应动力学模型 |
4.4.2 本征动力学实验 |
4.4.3 顺酐氧化实验 |
4.4.4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4.5 统计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管反应器建模 |
5.1 反应热力学 |
5.1.1 反应热效应 |
5.1.2 反应的平衡常数 |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方程的假设 |
5.2.2 质量衡算 |
5.2.3 热量衡算 |
5.2.4 动量衡算 |
5.2.5 边界条件 |
5.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3.1 基础物性参数 |
5.3.2 单管操作参数 |
5.3.3 催化剂及反应器集合参数 |
5.3.4 基于内表面的总传热系数U_i |
5.3.5 基于内管壁的对流传热系数h_i |
5.3.6 参数计算结果 |
5.3.7 组分浓度 |
5.3.8 反应压力 |
5.3.9 模型求解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反应物和反应产物分布 |
5.4.2 床层温度分布 |
5.4.3 床层压力分布 |
5.4.4 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布 |
5.5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5.1 正丁烷进料体积分数 |
5.5.2 进料温度 |
5.5.3 熔盐温度 |
5.5.4 入口压力 |
5.5.5 体积空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VPO催化剂的磷流失和补加 |
6.1 催化剂的磷流失 |
6.1.1 磷流失的表征 |
6.1.2 磷流失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6.2 催化剂的磷流失动力学 |
6.2.1 磷失活动力学模型 |
6.2.2 磷流失动力学实验 |
6.2.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6.2.4 统计校验 |
6.3 催化剂的磷补加 |
6.3.1 补水的影响 |
6.3.2 磷试剂的选择 |
6.3.3 磷试剂的积存处 |
6.3.4 磷补加量的选择 |
6.3.5 磷补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
6.3.6 过量补磷 |
6.4 基于磷动力学的单管反应器建模 |
6.4.1 模型假设和参数确定 |
6.4.2 磷流失下单管反应器模拟结果 |
6.4.3 磷补加下单管反应器模拟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Aspen全流程模拟 |
7.1 工艺概述 |
7.1.1 原料预处理工段 |
7.1.2 氧化反应工段 |
7.1.3 溶剂提纯工段 |
7.1.4 产品精制单元 |
7.2 Aspen流程模拟系统 |
7.2.1 物性方法 |
7.2.2 原料预处理工段模拟 |
7.2.3 氧化反应工段模拟 |
7.2.4 溶剂提纯工段模拟 |
7.2.5 产品精制工段模拟 |
7.3 灵敏度分析 |
7.3.1 解吸塔的混合气进料温度 |
7.3.2 吸收塔的混合气进料温度 |
7.3.3 吸收塔的混合气进料流量 |
7.3.4 吸收塔的溶剂进料温度 |
7.3.5 吸收塔的溶剂进料流量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顺酐市场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市场 |
1.1 生产能力 |
1.2 消费 |
2 国内市场 |
2.1 生产能力与产量 |
2.2 消费量及其预测 |
2.3 进出口 |
2.4 价格趋势 |
3 国外技术发展趋势 |
3.1 丁烷法固定床工艺 |
3.2 丁烷法流化床工艺 |
3.3 有机溶剂吸收法工艺分析 |
4 国内正丁烷法生产顺酐技术状况 |
4.1 兰州石化公司顺酐装置 |
4.2 新疆吐哈油田顺酐装置 |
5 发展建议 |
(9)顺酐市场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情况 |
1.1 生产状况 |
1.2 消费现状及预测 |
2 国内情况 |
2.1 生产状况 |
2.2 消费现状及预测 |
2.3 进出口情况 |
2.4 价格趋势 |
3 国外技术发展趋势 |
3.1 丁烷法固定床工艺 |
3.2 丁烷法流化床工艺 |
3.3 有机溶剂吸收法工艺分析 |
3.4 国外具有代表性技术 |
4 国内技术状况 |
4.1 兰州石化公司顺酐装置 |
4.2 新疆吐哈油田顺酐装置 |
5 发展建议 |
(10)顺丁烯二酸酐正丁烷法生产技术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正丁烷氧化法 |
1.1 丁烷法固定床工艺 |
1.2 丁烷法流化床工艺 |
2 有机溶剂吸收法工艺分析分析 |
3 结论 |
四、新顺酐装置后处理工段工艺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顺酐的生产工艺技术[J]. 雷帅,张卉,傅送保,王兴永,毕娇娇. 山东化工, 2021(22)
- [2]顺酐溶剂吸收装置工艺参数模拟优化与分析[J]. 黄益平,孙玉玉,吴丹,岳昌海,李凭力.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21(05)
- [3]化工行业清洁生产潜力案例分析[J]. 毛丽,季冬冬. 化工管理, 2020(11)
- [4]丁二酸发酵灭菌工艺的优化及膜技术的应用[D]. 苗长海. 齐鲁工业大学, 2019(09)
- [5]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尾气回收技术及其VPO催化剂的侧线试验[D]. 袁世岭. 浙江大学, 2017(06)
- [6]顺酐生产和发展[J]. 冯宏,高兴. 天津化工, 2015(01)
- [7]固定床正丁烷制顺酐的动力学和工艺研究[D]. 陈楠. 浙江大学, 2014(07)
- [8]顺酐市场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J]. 卢暄,米多. 化学工业, 2010(04)
- [9]顺酐市场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J]. 卢暄,米多.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0(02)
- [10]顺丁烯二酸酐正丁烷法生产技术讨论[J]. 赵攀,王宇. 甘肃科技,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