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竹天然林表型特征的地理变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弘[1](2020)在《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系统分类地位与种群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隶属蔷薇科(Rosaceae)典型樱亚属(Subg.Cerasus),是我国亚热带特有的一种代表性野生观赏落叶小乔木,天然种群分布较广且地理变异多样,具有十分广阔开发利用前景。但根据多年的野外调查,其种质资源大都处于野生状态,同时还面临人为干扰加剧、生境破碎化造成的种群衰退的风险,至今尚无针对该物种的系统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以尾叶樱桃主要分布区的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标本记录查阅和野外种群采样基础上,整合形态学标记、分子系统发育与亲缘地理学、景观遗传学的多个手段,深入开展了对该物种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与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系统发育分析与分类学处理基于1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片段,初步开展了尾叶樱桃的系统发育重建,以期澄清该种与其近缘种间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结果表明:1)在atpB-rbcL序列矩阵的774个有效位点中共发现15个多态性位点,占分析序列的1.94%,共检测出9个单倍型,物种间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0.8805±0.026),平均核苷酸多态性(π=0.00711±0.00054),除尾叶樱桃外(Hap5~Hap7),其余物种均拥有各自独特的1个单倍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综合Network中介图、系统发育重建与生物信息学手段的RNA二级结构预测的定量分析结果,我们推测尾叶樱桃与长柱尾叶樱桃(C.dielsiana var.longistyla)互为姊妹群(Sister group),并共同构成独立进化单元;虽然磐安樱桃(C.pananensi)的系统位置未能确认,但推测该种与浙闽樱桃(C.schneideriana)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为古今多次杂交起源,且在近期最可能受到后者与山樱花(C.serrulata)的双重基因渐渗。3)基于上述分子证据结合形态学描述支持发表的尾叶樱桃的新变种——长柱尾叶樱桃。同时,综合模式标本考证与文献研究,依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精神,指定NO.5812(GH-00032047)作为尾叶樱桃的后选模式(lecotype)。(2)天然种群叶表型变异研究及生态响应规律通过多重比较、巢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主坐标分析(PCo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等数理方法,初步对来自川、鄂、湘、赣、台5省8个尾叶樱桃天然种群的11个叶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其不同地理单元间叶表型多样性和地理变异规律及对地理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1)尾叶樱桃主要叶表型性状变异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2.44%,其中变异系数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叶面积(50.83%)与一级侧脉数(7.96%);平均叶表型性状的分化系数为30.78%,种群内的变异(51.55%)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2.55%)。2)PCA表明对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的前3大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2.400%,可以综合概括和排序为“大小性状”(73.242%)与“形状性状”(19.158%)。3)叶宽(r=–0.641)、叶面积(r=–0.658)和一级侧脉数(r=0.659)性状均与经度呈显着负相关或正相关关系,气温季节变化和最湿季降水量对叶表型性状变异影响较大。4)基于PCoA和UPGMA聚类分析可将8个天然种群划分为4类。(3)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利用双亲遗传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rITS标记对尾叶樱桃天然分布区所在的25个种群的203个个体开展了空间遗传结构与谱系历史的检测:1)共检测到18个核糖体分型(ribotypes),在物种水平,尾叶樱桃具有较高的核糖体分型与核苷酸多样性(Hd=0.879±0.012,π=3.56±0.16);基于核糖体分型的中介邻接网络(Median-joining network)和分子变异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tion,SAMOVA)均支持尾叶樱桃天然地理种群存在4个显着的谱系地理种内分组:西部组(West Group)+北部组(North Group)+中南部组(Central&South Group)+东部组(East Group);基于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的系统发育重建显示北部组为非单系类群,即其余3个地理组镶嵌在其中,表明种群存在不完全的谱系分选(Incomplete lineage sorting,ILS)现象;对上述4个地理分组进行的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检测到了显着的遗传分化水平,其中有78.2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而其余21.73%存在于种群内,表明其具有显着的谱系地理结构(Nst=0.837>Gst=0.585;P<0.05);2)利用BEAST软件结合7个外类群作二次校正点的分子钟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尾叶樱桃的最近共祖时间(Time to the most recent common ancestor,TMRCA)大约出现在6.28Mya(95%HDP:3.64~8.83 Mya),即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其中东部组的冠群(Crown group)时间分化于更新世(Pleistocene,大约1.97 Mya)前后,时间与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相吻合;3)结合SDM的最大熵模型(Maximun entropy,MaxEnt)模拟比较了LGM时期与现代两种气候情境下的潜在分布区,发现在亚热带南方很可能曾存在多个冰期避难所。4)利用统计学的扩散-隔离分析法(Statistical dispersal-vicariance analysis,S-DIVA)的祖先分布区重建(Reconstruct ancestral state in phylogenies,RASP)软件分析进一步推测尾叶樱桃时间-地理事件的扩张路线。结果显示其祖先种群最早可能起源自北部地理组的秦岭-巴山山脉,随后先后经历了两次向南扩散事件,在东部-北部地理组间以及东部-西部地理祖间或曾存在2个次生分化中心,后又分别向西、南,西、向东方向扩张,逐渐形成现代的分布格局。(4)景观遗传学分析基于多种算法定量分析了栖息地景观特征对尾叶樱桃种群遗传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1)基于单倍型多样性(Hd)和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差值法,反映出该物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在总体上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和随经度上呈东西分化的地理分布格局。2)基于种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的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弱的相关性(r=-0.345,R2=0.1193),更加符合基因流模式的环境隔离(Isolation by environment,IBE)假说。3)基于成对基因流,检测到南岭-罗霄,巫山-武陵山山脉形成了种群间的地理隔离,其中尤以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是尾叶樱桃最显着的天然物理屏障,阻碍了4个谱系地理分组间的基因流,从而促进了不同谱系间的异域分化。此外,阿里山种群(ALS)基因流并未受到闽台之间台湾海峡地理隔离的影响,应与更新世冰期的“东山路桥”多次形成密切相关。(5)适生区模拟与生态特征评价为定量评估其当代多样性分布格局以及生态适应性,使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DIVA-GIS软件耦合BIOCLIM模型开展分析,结果包括:1)现代尾叶樱桃的分布范围较广,但在总体上存在分布不均匀格局,种群分布的核心地理范围集中在中国西部的巫山山脉和武陵山脉。2)水热变量,尤其是温度季节变化方差(bio4)被定量筛选出来,成为塑造当前地理格局的最具影响的因素。3)与同域分布的其它科植物(樟科、木兰科)比较,蔷薇科樱属植物的气候-生态位格局在区域尺度上支持水-热动态(Water-energy dynamic)假说和系统发育生态位保守性(Phylogenetic niche conservatism,PNC)假说。4)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均表明来自海拔生境过滤作用相比经度和纬度的作用更加显着。(6)保育计划的形成掌握遗传多样性和分布格局为物种保育或核心种质库建设提供科学决策。因此,从保育遗传学角度,大范围层面上,4个独立的原地保护单元(ix situ)能够被确定,其中处于North Group的大巴山-巫山和武陵山区作为祖先类型和现代遗传多样性中心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和优先保护;而在资源(资金、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湖南张家界(ZJJ)、壶瓶山(HPS),贵州梵净山(FJS)、广东南岭(NL)等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种群作为局域尺度下原地保护和核心种子库种源的主要对象。此外,考虑到气候变化、城市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对尾叶樱桃野生生境和生存带来的不断威胁,开展一定的迁地(ex situ)保护、引种扩繁亦或是跨地域的人工异交计划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总之,在地质事件、自然选择、地理隔离与环境阻力等一系列历史-生态的综合作用下,尾叶樱桃通过种群扩散-隔离-分化事件,逐渐形成当今的生物地理格局。上述研究结果为我国亚热带森林物种的多样性起源、演化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案例,也为今后野生樱属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陈柳娟[2](2020)在《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细根及根际土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根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养分循环及植物生长发育甚至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敏感地感知土壤(特别是根际土壤)环境的变化。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影响植物根系对土壤资源的获取与利用。为探讨氮沉降对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的细根性状及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揭示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细根及根际土壤对氮添加的响应机制,论文以常绿阔叶林、毛竹林与竹阔混交林3种天然林为对象,通过不同的氮添加处理试验,测定施氮1年后不同功能型植物(包括常绿阔叶树种、落叶阔叶树种、毛竹三类植物)的胸径、树高(毛竹为枝下高)、细根性状及其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分析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的细根性状及其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特征,并对氮添加背景下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的细根性状与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氮沉降背景下亚热带天然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1年的氮添加处理后,生长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的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细根表型性状对氮添加的响应特征不同,且不同的氮添加量对其影响也表现不同。(1)在常绿阔叶林中,低氮(LN)处理会显着降低常绿阔叶树种0-1mm细根的RB(细根生物量)、RVD(根体积密度)、RTD(根组织密度),并显着增加其细根的SRL(比根长)、SRA(比根面积);高氮(HN)处理则会显着降低常绿阔叶树种1-2mm细根的RB与RVD及落叶阔叶树种1-2mm细根的SRL与SRA。(2)在竹阔混交林中,LN处理会显着降低常绿阔叶树种1-2mm细根的RTD,落叶阔叶树种1-2mm细根的SRL和SRA,以及毛竹两径级(0-1mm与1-2mm)细根的RVD,并显着增加毛竹两径级细根的RTD;HN处理则会显着增加常绿阔叶树种0-1mm细根的RTD,落叶阔叶树种0-1mm细根的SRL及1-2mm细根的RTD,但会使毛竹1-2mm细根的SRL显着降低。(3)在毛竹林中,LN处理会显着增加毛竹0-1mm细根的RLD与RVD,并降低其RTD;HN处理则会增加毛竹1-2mm细根的RLD、SRL与SRA。(2)生长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的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细根养分性状对氮添加的响应特征不同,且不同的氮添加量对其影响也表现不同。(1)在常绿阔叶林中,LN处理会显着增加常绿阔叶树种与落叶阔叶树种两径级(0-1 mm与1-2mm)细根的N、P、K含量及其0-1mm细根的N/P、N/K和落叶阔叶树种0-1mm细根的Si含量,并显着降低常绿与落叶两阔叶林木细根的C/N;HN处理则会显着增加常绿与落叶两阔叶林木1-2mm细根的Ca含量。(2)在竹阔混交林中,LN处理会显着增加落叶阔叶树种0-1mm细根的C含量与其1-2mm细根Ca含量,常绿阔叶树种1-2mm细根的C、C/N,以及毛竹0-1mm细根的C含量和其1-2mm细根的C/N,但施N肥(特别是LN)显着降低毛竹0-1mm细根的Mg、Fe、Al、Si含量和1-2mm细根的N、P、K含量;HN处理会明显增加常绿阔叶树种0-1mm细根的K含量与其1-2mm细根的C、C/N,且明显高于LN处理,但会显着降低毛竹1-2mm细根的Fe、Si含量。(3)在毛竹林中,LN处理会显着增加毛竹1-2mm细根的N含量,但显着降低其C/N;并使毛竹0-1mm细根的Si含量明显高于HN处理,而其1-2mm细根则正好相反。(3)生长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的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对氮添加的响应特征也存在差异,且不同的氮添加量对其影响也表现不同。(1)在常绿阔叶林中,LN处理会显着增加常绿阔叶树种与落叶阔叶树种根际土壤的全P、有效P含量;施N肥(特别是HN)显着增加常绿与落叶两阔叶林木根际土壤的全N、铵态氮、硝态氮、有效K含量,但会显着降低落叶阔叶树种根际土壤的p H值。(2)在竹阔混交林中,LN处理显着降低常绿阔叶树种根际土壤的全C、全N、全P、铵态氮、硝态氮、有效K含量,落叶阔叶树种根际土壤的全C、全N、全P、全K、有效K、有效P含量,以及毛竹根际土壤的全K含量,并显着增加毛竹根际土壤的全C、全N、全P、有效P含量;HN处理显着增加3种植物根际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明显降低落叶阔叶树种根际土壤的p H值。(3)在毛竹林中,施N肥(尿素)会显着增加毛竹根际土壤的硝态氮含量。(4)RDA分析表明,氮添加背景下,生长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的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细根性状与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关系也存在差异。(1)在常绿阔叶林中,影响常绿阔叶树种细根性状的主要根际土壤因子为含水率(SWC)、全铁(STFe)、全硅(STSi)、全氮(STN)、全磷(STP)、硝态氮(NN)、有效磷(Sa P)含量及p H。其中,根际土壤STFe与细根RB、RVD、C/N显着正相关,与细根N、P、K显着负相关;p H与细根Al极显着正相关;SWC与细根C显着正相关;STP与细根K极显着正相关;Sa P、有效钾(Sa K)与细根N、P、N/P正相关;NN与细根N/K显着正相关。影响落叶阔叶树种细根性状的主要根际土壤因子为全铝(STAl)、全钾(STK)、STN、铵态氮(AN)、Sa P、STP、STFe含量,其中,根际土壤Sa P与细根Mg极显着正相关;STFe与细根RTD、C/N极显着正相关;p H与细根Al极显着正相关;STK与细根Si极显着正相关;全钙(STCa)、SWC与细根C极显着正相关。(2)在竹阔混交林中,影响常绿阔叶树种细根性状的主要根际土壤因子为STCa、SWC、STP、NN、Sa P含量及p H。其中,根际土壤STCa与细根RTD显着正相关;p H与细根K/P极显着正相关,与细根N/K显着负相关;SWC与细根Al、Fe、Si显着正相关,与细根C显着负相关;NN、STP与细根N/P极显着正相关。影响落叶阔叶树种细根性状的主要根际土壤因子为STCa、STK、NN、SWC、STFe、Sa K、全镁(STMg)、AN含量及p H。其中,根际土壤STCa与细根Al、Fe、Si显着正相关;STK与细根C极显着正相关;NN与细根RTD、N、Mg极显着正相关;p H与细根C显着负相关。影响毛竹细根性状的主要根际土壤因子为AN、STAl、STMg、STCa含量及p H。其中,根际土壤AN与细根C极显着正相关;STMg与细根RTD极显着负相关;p H、STCa均与细根Ca、Si极显着正相关;STAl与细根N/K显着正相关,与K/P显着负相关。(3)在毛竹林中,影响毛竹细根性状的主要根际土壤因子为STC、STN、STP、STK及STFe含量。其中,根际土壤STK与细根K极显着正相关,与细根Ca极显着负相关;STSi与STK的影响正好相反;STP与细根K极显着正相关;Sa P、Sa K与细根C、N显着正相关;STFe与细根Al、Si极显着正相关。
罗芊芊[3](2020)在《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及家系遗传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airei(Lemee H.Leveille.)L.K.Fu et Nan Li)是集材用、药用和观赏于一体的珍稀濒危植物,也是我国南方重点推广的珍贵用材造林树种。探讨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区天然居群表型变异、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有助于制定南方红豆杉遗传资源评价、保护策略;开展南方红豆杉家系测定林生长和形质评价,可为南方红豆杉品种选育提供前期研究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针叶性状表型变异对18个天然居群670个样本的5个针叶性状表型、叶氮磷含量及氮磷计量比的研究结果发现,5个针叶性状表型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变异极显着,其中,表型变异系数最大和最小的性状分别为叶宽长比(29.56%)和叶宽(12.79%)。针叶性状表型在居群间变异(24.94%)小于居群内变异(75.06%),其在居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变幅为15.25%~43.48%。各居群的针叶氮含量、磷含量和氮磷计量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7.82 g/kg、1.21 g/kg和15.03,部分居群针叶氮磷计量比小于14,表明针叶生长主要受氮元素控制;另有部分居群针叶氮磷计量比大于16,暗示着磷元素也影响针叶生长。南方红豆杉偏东部居群的针叶比中西部居群的针叶较短小,叶氮磷计量比也较低,且海拔较高的居群,其针叶氮含量较低;月均气温变化范围和年温变化范围较大的居群,其针叶更细长。基于针叶性状表型的Ward法聚类结果表明,18个居群聚为两大类,4个亚类,第一大类居群大部分偏东部,第二大类居群偏中部或中西部。(2)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利用13对SSR引物对参试的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共检测到291个等位基因。各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目(Na)、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22.39、0.74、0.86和1.66,表明南方红豆杉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江西分宜居群遗传多样性最高,应为优先保护单元。分子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84.90%),居群间变异占15.10%(P<0.001),表明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基因流(1.62)较高。基于UPGMA方法,18个居群聚为4类。Mantel检验表明,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海拔高差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3)南方红豆杉家系生长和分枝性状变异3个地点5年生家系测定林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生长和分枝性状,在家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树高和一级分枝数性状,家系×地点互作效应显着,其它生长性状,家系与立地互作效应不显着;两两生长性状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树高性状家系遗传力为0.69~0.87,单株遗传力为0.39~0.79,表明幼林期树高受较高的遗传因子控制。以树高为主要选择性状,综合分枝习性,初选出10个南方红豆杉优良家系。
汪豪[4](2020)在《珍稀濒危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隶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小黄花茶组(Sect.Luteoflora),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贵州赤水金沙沟、四洞沟的狭窄区域及四川古蔺县桂花镇。近年来,随着小黄花茶居群周边竹类的无性繁殖扩张和原始生境的破碎化,居群规模及个体数量呈急剧变小和减少趋势,物种生存岌岌可危。开展这一中国特有珍稀物种的调查、评估和保护工作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以小黄花茶现存野生天然居群为基础,进行分布地的踏查、寻访,新发现两处小黄花茶分布点,基本覆盖了小黄花茶的所有分布地。以贵州、四川10个小黄花茶居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学、生态学、遗传学等研究方法,对小黄花茶表型性状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表型形态变异、ISSR分子标记的群体遗传变异、表型和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内容,以期为小黄花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从形态学角度对小黄花茶叶部、花部等18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分析,其表型性状中除外轮雄蕊花丝管径、雄蕊长、附萼数以外,其余15个性状在居群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小黄花茶各性状变异范围为1.65%-37.04%,平均变异系数(CV)为10.22%,营养器官变异均值12.08%>繁殖器官8.74%。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均值为33.78%,居群内变异Vst为66.22%,表明居群内变异是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主成分分析显示叶宽、叶面积、叶柄长、叶长、叶周长对居群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表型多数性状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可将10个小黄花茶居群聚为两大类,聚类结果趋向于生境相似性较高的聚为一支,如聚为一支的下河沟、观音岩、瓦店子三个居群均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沟谷。(2)I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13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0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7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为90.65%,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620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64、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35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460。10个居群小黄花茶遗传多样性信息含量较丰富,H值的变化范围在0.18470.2726,I值在0.27190.4036之间。总的来说,赤水丙安镇瓦店子居群和闷头溪陈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石膏岩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小黄花茶总的基因多样性(Ht)为0.3170,居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2353,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538,说明有25.3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有74.62%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内,这与表型分化研究结果一致。居群间基因流(Nm)为1.5623,表明不同地区小黄花茶居群间基因交流较少,居群间基因分化水平较低。10个居群的遗传一致度系数在0.83310.9329之间,遗传距离介于0.07030.1906,说明各居群的相似程度较高。基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将四川、贵州的居群区分开,呈一定的地区隔离分布;88个个体单独聚类结果并未严格按照地理分布聚类,同一居群内的个体趋于其中几个聚在一起,表明居群内个体可能存在小斑块岛屿状分布,居群间个体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3)利用筛选出的13条引物对小黄花茶与收集到的部分山茶科植物,共计26份材料进行ISSR标记扩增,构建聚类图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黄花茶与实果茶组的毛果猴子木和金花茶组植物距离较近。(4)通过对小黄花茶居群生境11个环境因子与表型和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纬度、坡度、干扰强度、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与部分表型性状有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这5个因子的差异是形成小黄花茶表型性状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坡度与有效等位基因数(Ne)呈显着负相关,其余大多数环境因子与遗传多样性参数之间呈负相关,但无显着性差异。(5)小黄花茶濒危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外因上看,毛竹入侵与生境破碎化导致居群适生范围退缩,人为干扰等原因导致居群逐渐衰退成斑块状分布;内因上看,居群间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居群间基因分化水平较低,降低了居群的进化潜力。针对当前情况,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建议采取以下保护策略:1)对经受病虫害及长势衰弱的小黄花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原因进行适当修剪和治疗;2)对受毛竹影响较大的居群,进行适当清理,促进小黄花茶的更新;3)对于表型和遗传变异较丰富的居群(如瓦店子居群、陈田居群),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还可将其作为优先重点保护居群。4)对小黄花茶种质资源进行定期普查,对其生长情况、保护现状进行监测。
朱志勇[5](2019)在《花龟竹的表型和光合生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龟竹(Phyllostachys edulis‘Mira’)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类珍稀奇异新品种,是我国优质的观赏植物。秆、枝、叶均具有黄色纵条纹,秆下部龟甲状,形态优美,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本研究通过对花龟竹进行表型性状调查,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再进行光合生理研究,与龟甲竹(Phyllostachys edulis‘Heterocycla’)之间的差异做比较分析,揭示花龟竹独特的表型性状和光合生理特征,旨在为其引种、繁育、对竹类同类型秆色变异机理及应用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以进一步来定向培育或筛选应用优良的观赏竹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龟竹秆高2.3~4.5 m,胸径1.4~5 cm,地径3.4~8 cm,变异节数7~25个,叶长4~12 cm,叶宽0.6~1.6 cm,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和比叶面积(SLA)分别为0.5024和215.67,生物量为0.54,株高、胸径、地径、SLA与龟甲竹相比偏小,表明当前环境下植株整体较龟甲竹偏小。通过表型调查,花龟竹竹秆具有独特龟甲花纹和黄绿条纹图案,是良好的园林观秆观叶的珍稀奇异观赏竹类。(2)叶色变异的细胞超微结构发现,龟甲竹绿色叶片细胞中叶绿体数量多,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含量丰富,而花龟竹叶片淡黄色区域仅部分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绿秆表皮下组织细胞中叶绿体含量多于黄秆,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清晰可见,黄秆表皮下组织细胞仅少量细胞含有叶绿体且无片层结构,因此秆、叶色变异与是否有发育完整的叶绿体及其数量有关。(3)花龟竹的光补偿点(LCP)为7.54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1213.25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9.19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为0.354,而其CO2补偿点(Γ)、饱和胞间CO2浓度(Cisat)、光合能力(Amax)和初始羧化效率(CE)分别为79.39μmol·mol-1、2283.39μmol·mol-1、21.14μmol·m-2·s-1和0.0579;光合日变化出现“午休”现象,日变化光合速率(Pn)均值为7.42μmol·m-2·s-1,短期CO2浓度倍增对花龟竹气体交换下的光合速率和光合日变化下的光合速率均有促进作用。花龟竹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量子产额(Fv/Fm)为0.6671,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为0.4013,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为49.79。与当地龟甲竹作对照,花龟竹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光合日变化、CO2倍增条件下的光响应曲线和光合日变化、荧光动力学曲线、快速光曲与龟甲竹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关键性光合生理参数(Pnmax、Amax、Fv/Fm、ФPSⅡ、ETRmax等)两者之间亦无显着差异。整体表明花龟竹与龟甲竹叶片光合速率差异不显着且都一定的耐阴性和对强光的适应性,主要不同点在于花龟竹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能量耗散以非调节性能量耗散为主,而龟甲竹叶片的能量耗散以调节性能量耗散为主。
曾宪礼[6](2019)在《皖南毛竹林带状采伐恢复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和生态竹种,由于其典型的异龄结构,传统的竹材收获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择伐,劳动力需求量大且效率低,而当前竹林经营正面临着原材料价位下跌和人工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导致效益空间被持续压缩,大量优质竹材无法采伐利用,成为当前竹林经营乃至整个竹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此背景下,带状采伐以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得到了极大关注,而该采伐方式改变了毛竹的生长发育规律,伐后竹林是否能正常恢复及主要影响因子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皖南毛竹林为对象,设置4个采伐带宽梯度,以传统择伐林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强度采伐带毛竹林的初期恢复特征,分析恢复过程中毛竹内在生长和竹林环境因子的差异,旨在研究伐后毛竹林的恢复规律,探索采伐的适宜强度,进而为评价带状采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带状采伐毛竹林初期恢复特征与采伐强度关系密切,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系统研究了3 m(D1)、6 m(D2)、9 m(D3)和12 m(D4)四个采伐强度毛竹林春笋、新竹的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特征。(1)时间特征:各处理发笋、退笋和成竹均呈现明显的正态分布,均在第2周(3月26日~4月1日)达到峰值;(2)空间特征:6 m采伐带和对照林分的春笋和新竹在所有尺度均呈现随机分布,而9 m和12 m采伐带春笋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新竹在部分尺度呈均匀分布;(3)数量特征:带状采伐方式单位面积发笋数量均大于对照,表现为D3>D1≈D2>D4>CK,成竹数量表现为D3>D4>CK≈D2>D1;(4)质量特征:随采伐强度增加,新竹平均胸径呈规律性下降趋势,分别为8.9 cm、8.5 cm、7.2 cm和6.6 cm,均低于对照新竹(9.6 cm),且9 m和12 m采伐带新竹胸径与采伐带边距呈显着的负相关,新竹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表现为CK>D3>D4>D2>D1。综合来看,以6~9 m采伐宽度毛竹林恢复状况较好。2、带状采伐新竹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等内在生长因子和器官生物量格局有变化,且在不同径级新竹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分析了带状采伐(12m)林分新竹水分、光合色素、光合产物等内在生长因子和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同时比较了三个径级新竹的差异。(1)采伐带春笋水分含量低于择伐林分新竹,而新竹地上器官水分含量则大于对照,说明带状采伐影响了新竹的水分利用能力;(2)新竹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带状采伐大于对照;(3)春笋和新竹光合产物NSC含量表现为带状采伐均低于对照,但小径级新竹竹叶和竹鞭NSC含量较高,表现出克隆植物较强的适应性;(4)地上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在不同径级新竹间差异明显,大径级新竹生物量格局表现为竹秆(76.5%)>竹枝(14.1%)>竹叶(9.4%),与对照一致,而中、小径级新竹光合器官竹叶比重明显增加,分别为28.6%和45.1%,表现出较强的形态可塑性。带状采伐新竹通过提高水分和光照利用效率,改变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来最大程度地适应环境。3、带状采伐改变了林分小气候、林下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后者对竹林恢复又有一定影响。系统研究了带状采伐一个生长季内林分小气候、林下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1)带状采伐林分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幅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均大于对照,而大气温度差异较小;(2)林下草本盖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D1>D4>D2>D3>CK,草本种密度、个体密度和平均高最大值出现在3 m采伐带,对照最小;(3)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随采伐强度增加而增加,湿度日变化幅度差异较小;(4)带状采伐一个生长季后,土壤有机质、容重、酸性磷酸酶活性、C:N、C:P和非毛管空隙度等6个因子与土壤质量关系最大,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D4>D2>D3>D1>CK,说明带状采伐对土壤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带状采伐干扰了毛竹正常的水分和养分代谢过程,同时改变了林分结构而导致环境因子的变化,毛竹通过生理整合和形态改变来适应这一干扰,并对不同采伐强度做出响应,表现出规律性的恢复特征,综合来看,以6~9 m采伐带宽毛竹林恢复的短期效应和土壤潜力较好。研究可为优化毛竹林采伐方式、调整适应新采伐作业的抚育技术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陆云峰,裴男才,朱亚军,柏志靓,杨安娜,张俊红,楼炉焕,童再康[7](2018)在《渐危植物浙江楠群落结构及叶片性状多样性》文中研究说明浙江楠为商品材"金丝楠木"的原植物之一,天然分布区窄,属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其天然种群所在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浙江楠天然分布区内13个典型种群为对象,研究其所在群落的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和叶片表型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浙江楠天然种群所在群落的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较高,13个群落的16块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87科162属235种,其中种子植物79科151属221种;重度干扰导致浙江开化、浙江临安等群落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着低于其他群落,而中度干扰提高了福建建宁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轻度干扰则利于浙江楠种群自然更新.叶片表型作为楠木属植物重要的分类依据,叶片表型性状在种群间、种群内均存在丰富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17.2%,变异幅度为10.4%27.5%.种群间的变异(53.6%)大于种群内的变异(17.0%),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5.1%,种群间变异是浙江楠叶片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基于欧式距离(10 cm)将13个天然种群划分为两大类群,但变异呈随机性.
钟泰林[8](2017)在《珍稀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保护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护生物学主要是通过研究保护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技术与方法(即采取何种有效手段和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来解决动植物等物种生存危机的学科。细果秤锤树(Sinojackia microcarpa)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首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目前,有关细果秤锤树保护生物学的综合研究罕见报道。本论文在对细果秤锤树野生资源分布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采用样方调查、形态学观测、分子标记等方法,研究了细果秤锤树的生存现状、种群特征、叶果形态多样性、种群遗传多样性等内容,分析探讨了影响细果秤锤树的生存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该物种的保护策略与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可疑细果秤锤树种群鉴定以模式标本临安、建德种群为参照,根据种群叶表型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并结合形态特征的综合比较分析,可明确分布于富阳、桐庐、金东和义乌4个种群为细果秤锤树种群,扩大了细果秤锤树在浙江省内的分布范围;对可疑分布点与种类进行了鉴定,认为泾县的分布种类,无论是叶表型多样性,还是遗传多样性均与临安和建德种群很相似,也可归为细果秤锤树种群,扩大了细果秤锤树浙江省外的分布;经比较认为可疑分布点彭泽种群可能是细果秤锤树与狭果秤锤树(S.rehderiana)或黄梅秤锤树(S.huangmeiensis)的过渡类型。(2)物种叶表型多样性研究对8个天然种群叶表型性状研究表明:叶长、叶脉数、叶柄长、叶基角度、叶片前端1/3宽度、叶片最宽处、叶片基部1/3宽度等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叶柄长均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系数1.0为分界线,可把种群分为2大类,其中桐庐和义乌、临安和建德4个种群,表型特征基本相近,可聚为一类;而富阳与彭泽、泾县3个种群距离接近,也可聚为一类;金东种群则单独聚为一类。综合叶片形态差异,临安、建德、浙江富阳、桐庐、义乌、泾县6个种群叶性状表型特征一方面具较高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也基本依地理距离而聚类,可归为一类。(3)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优化后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积为20 μL):10×Buffer 2μL;Mg2+、dNTP和引物的浓度分别为2.5 mmol·L-1、0.25 mmol·L-1和0.5μmol·L-1,以及1.0 U Taq DNA聚合酶和1.0μ DNA模板。通过退火温度、循环次数梯度等试验优化,确定PCR优化程序为:先94℃进行5 min预变性;随后以94℃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90 s为单个循环步骤循环扩增40次;最后在72℃下延伸扩增5 min,4℃保存。筛选开发14对SSRs微卫星位点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56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5.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0和0.17,遗传一致度为0.28~0.87,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14~1.28。筛选出10对ISSR标记引物共扩增出95条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1.4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3和0.20,遗传一致度为0.60~0.98,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2~0.51。根据SSR和ISSR基因型数据,采用UPGMA法阈值分别为0.40和0.14时可将8个野生种群分别聚为3类;表明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具相关性。(4)种群分布格局及特征研究细果秤锤树主要生长于29°04’27"~30°41’30"N,116°54’57"~119°55’46"E的浙、皖、赣区域,尤其是118°22’51"E以东地域;夏季7月能忍受的最高温41.0℃,冬季1月能经受-16.0℃的最低温;常沿溪沟、河流相向生长。细果秤锤树不同地域的种群大小结构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表现为聚集分布类型。各种群中幼龄级个体所占比例大,呈较明显的金字塔结构,存活曲线趋于Deevy-Ⅲ型。细果秤锤树在第V龄级的死亡率(qx)较高,达0.87,且由第Ⅳ龄级向第Ⅵ龄级的过渡中数量骤减,仅有0.3%的个体能够进入第Ⅶ龄级生长;平均寿命期望在第ⅠⅡ级出现高峰值,对应此时的死亡率(qx)和致死力(损失度,kx)均相对较低,表明细果秤锤树在中幼龄期为其生命旺盛期,生长势最好。(5)细果秤锤树开花过程及特征研究细果秤锤树为总状花序,两性花,具4.87±1.01(SE)朵,花部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单花寿命6.59±0.975(SE)d,花开放过程中柱头始终高于花药4.63±1.82 mm,开花过程中花柱逐渐伸长,柱头先端3裂并逐渐伸长,花药散粉具有先后顺序。单花花期依照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6个阶段:花蕾期、开花前期、雌性期、两性期、雄性期和谢花期。单株花期20 d,而种群花期约25 d;开花后花粉寿命为2~5 d,1~2 d内花粉活力最高;开花第2~4 d可授性最高;背阴处花期明显延后。细果秤锤树的平均P/O值为5342±1520,OCI值大于4,表明具专性异交特点;但Nm=3.18(SSRs),Nm=0.93(ISSR),其繁育系统可能是处于从异交到自交演化的途径中,若确定为混合交配更合适。(6)细果秤锤树光合生理研究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迅速上升而后又降低,在70.0%遮阴处理时达峰值,分别为 622.50±10.87 μmol·m-2·s-1,2.52±0.14 μmol·m-2·s-1;光补偿点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70.0%遮阴处理时为谷值,208.84±0.21μmol·m-2·s-1。开放系统Ⅱ(PS 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Fv/Fm总体变化不显着,光电子产额、电子传递速率、叶绿素荧光的光化学猝灭和叶绿素荧光的非光化学猝灭则是先上升后降低,与Pn变化一致,均在70.0%遮阴处理时达峰值,分别为0.730±0.022、16.800±4.34 μmol·m-2·s-1、0.979± 0.023、0.871± 0.019;表明该物种有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可以为暗反应的光和碳同化积累更多的能量。可将细果秤锤树定性为中性偏耐阴植物,且适度遮阴条件下更有利于各种酶活性的激发,这为其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与回归等提供了依据。(7)濒危可能原因与保护策略细果秤锤树胚后期发育受阻、结实困难、中幼龄小苗较少等现象,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是造成细果秤锤树自然种群减小甚至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亟待开展保护生物学研究。通过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发现细果秤锤树种群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86.41%,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14(SSRs),建议进行迁地保护时,一方面可选取较少的种群,而增加种群内取样数量;另一方面建议可以选择其中4个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的天然种群进行研究,可选择富阳、临安、建德和泾县等4个典型种群进行保护和取样,这样保护的范围较广又较有代表性。同时,人为利用和旅游开发应尽可能的保护细果秤锤树的原始生境,并建议建立保护小区。
岳晋军[9](2017)在《圣音竹秆型变化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间长度是竹子重要的表型性状,也是影响竹材加工和利用的关键指标,开展节间长度的遗传调控研究对于阐释竹子生物学特性和生产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其竹材加工和利用是竹产业发展的支柱,为解析其节间长度的调控特征,进而实现定向遗传改良,本研究以节间极度短缩的毛竹变型-圣音竹(Ph.edulis f.tubaeformis)为材料,以正常节间长度的毛竹为对照,开展了表型特征、解剖结构、纤维特性、碳氮代谢、内源激素、转录组测序等多个方面的差异研究,并研究了外施激素对二者表型的影响。主要获得的结论如下:1、对圣音竹和毛竹的表型性状进行检测和分析,发现圣音竹的全秆高、地径、胸径、分枝角度等4个性状显着低于毛竹,但全秆总节数、最低分枝节位数、枝条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等5个性状与毛竹差异不显着。与秆型指标相关的全秆高、地径、胸径、总节数、最低分枝节位数、枝条长等6个性状之间均显着相关,分枝角度与其他性状的相关均未达显着水平,叶片长和宽显着相关、但二者与其他性状的相关均未达显着水平,表明分枝角度、叶片长、叶片宽相对于秆型性状是较为独立的。圣音竹节间长与节位数的回归模型是Y=3.016+0.438X-0.013X2,毛竹节间长与节位数的回归模型是Y=4.056+1.309X-0.011X2,表明随着节位数的增加,圣音竹节间长度的增加不明显,从而导致了全秆高度值较小。2、为了解圣音竹和毛竹的细胞特征,采用石蜡切片法检测其秆材的解剖特性,利用硝酸-氯酸钾法检测其秆材的纤维特性,结果发现,圣音竹和毛竹的纤维长度和宽度存在显着差异,如圣音竹的纤维重量加权平均长度为0.780mm,而毛竹是1.388mm,后者几乎是前者的两倍;圣音竹纤维宽度为19.404μm,毛竹只有15.026μm;因此,和毛竹相比,圣音竹在纤维特征上表现为长度更短,宽度更大,不容易弯曲扭曲。圣音竹和毛竹在纤维长度上的差异表明圣音竹节间短缩的性状在组织解剖学上是由于纤维细胞变短所致。3、为了解圣音竹和毛竹的碳氮代谢特征,以二者在节间快速伸长时期的竹笋为材料,对笋体和笋箨不同部位的碳氮代谢产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笋体的部位,圣音竹的蔗糖和果糖含量、以及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显着低于其在毛竹中的含量,中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则显着高于后者,而葡萄糖含量在两者间差别不大;圣音竹的蛋白质含量、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显着低于毛竹,铵态氮含量显着大于后者,硝态氮含量在两者间相差不大。在箨的部位,多数指标差异不显着,可能是由于笋箨已先于竹笋完成生长。圣音竹和毛竹的碳氮代谢差异表明二者的生理特征并不一致。4、为了解圣音竹和毛竹在内源激素方面的差异,以二者在节间快速伸长时期的竹笋为材料,对其笋体和笋箨不同部位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圣音竹笋体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的赤霉素含量显着低于毛竹;圣音竹笋体中部和下部的油菜素内酯含量显着低于毛竹;圣音竹笋体上部的玉米素含量显着低于毛竹。表明圣音竹节间短缩与赤霉素、油菜素内酯、玉米素含量较低密切相关。5、为了解基因表达上的差异,以二者在节间快速伸长时期的笋体和笋箨为材料开展RNA-seq研究,结果发现,7个涉及到广泛参与信号转导的AP2家族基因和1个赤霉素调节基因(GASR7)在圣音竹中表达下调,该赤霉素调节基因在节间伸长期高表达,在节间尚未伸长期低表达,节间伸长结束基本不表达,因此该基因可能参与圣音竹节间短缩的生物学调控过程。6、研究了外施激素对圣音竹和毛竹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空白对照相比,外施GA和BR均不能显着改变圣音竹的节间长度,但都可以显着增加毛竹的节间长度。推测对外源赤霉素反应不敏感可能与GASR7表达量降低有关。
潘启龙,刘光金,蔡道雄,卢立华,杨桂芳,郭起荣[10](2016)在《广西石灰岩地区单枝竹属资源的分布和变异》文中研究指明为给单枝竹属Bonia Balansa种质资源的保育和开发提供依据,对广西单枝竹属资源及其分布开展调查,并进行了秆型、秆高、叶长、叶宽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单枝竹属竹种资源丰富,在25个天然居群共收集单枝竹B.saxatilis、芸香竹B.amplexicaulis和箭秆竹B.saxatilis var.solida等2个种、1个变种的106份种质;单枝竹属竹种在广西集中分布在21°57′25°57′N,111°06′106°29′E,海拔100800 m之间的岩溶地貌区,呈现箭秆竹、单枝竹、芸香竹自北向南天然分布规律,单枝竹、芸香竹分布存在重合现象。秆型存在4种类型:1直立且秆梢挺直型;2直立但秆梢钓丝状下垂型;3攀援型;4匍匐型。秆高、叶长、叶宽形态差异显着,单枝竹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宽、秆高、叶长;芸香竹和箭秆竹依次均为秆高、叶宽、叶长。单枝竹属资源及其表型变异丰富,具有种质挖掘的潜力。
二、毛竹天然林表型特征的地理变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竹天然林表型特征的地理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系统分类地位与种群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樱属种质资与分类学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樱属种质资源简介 |
1.1.2 樱属分类观点的发展与挑战 |
1.2 尾叶樱桃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2.1 尾叶樱桃的资源概况与分布格局 |
1.2.2 尾叶樱桃的人工繁育技术 |
1.2.3 尾叶樱桃的其它综合利用价值 |
1.3 应用分子标记技术的樱属植物研究进展 |
1.3.1 樱属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评估 |
1.3.2 樱属亲缘关系、系统进化与分类研究 |
1.3.3 小结与讨论 |
1.4 亲缘地理学的研究概述 |
1.4.1 亲缘地理学的概念 |
1.4.2 相关理论、标记手段与研究方法 |
1.4.3 亲缘地理学在我国森林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4 樱属亲缘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
1.5 植物表型变异研究进展 |
1.6 生态位模型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解决思路 |
1.7.1 尾叶樱桃研究存在的问题 |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3 技术路线示意图 |
第二章 基于标本与文献考证的尾叶樱桃分类学研究 |
2.1 尾叶樱桃分类史回顾 |
2.1.1 国外分类简史 |
2.1.2 模式标本海外分布 |
2.1.3 国内分类简史 |
2.2 分类学处理 |
2.2.1 尾叶樱桃后选模式标本指定 |
2.2.2 叶樱桃种系的分种检索表 |
第三章 基于叶绿体DNA序列的尾叶樱桃系统发育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来源与获取 |
3.1.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
3.1.3 序列处理分析 |
3.1.4 叶绿体RNA二级结构预测与自由能估算 |
3.2 研究结果 |
3.2.1 PCR结果与序列特征 |
3.2.2 单倍型分布与中介邻接网络图 |
3.2.3 系统发育关系的比较和分析 |
3.2.4 同源序列RNA二级结构模型预测与比较 |
第四章 基于叶表型性状的尾叶樱桃8个种群变异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气象和地理资料收集 |
4.1.2 材料来源与样品处理 |
4.1.3 叶表型性状的选取与测量 |
4.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叶表型性状变异特征 |
4.2.2 叶表型变异来源及种群间性状分化 |
4.2.3 叶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4.2.4 叶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 |
4.2.5 基于叶表型性状和地理气候因子的主坐标分析与聚类分析 |
第五章 基于核DNA序列的尾叶樱桃亲缘地理学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来源与获取 |
5.1.2 试剂与仪器 |
5.1.3 实验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于nrITS序列变异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2 核糖体分型网状分支与系统发育重建(Network和 N-J树分析) |
5.2.3 基因流与分子变异的空间格局分析(Heatmap、SAMOVA与空间差值分析) |
5.2.4 种群分化与地理隔离分析(AMOVA、Mental和 Barrier分析) |
5.2.5 种群历史动态检测(MDS和 Neutrality test分析) |
5.2.6 物种分歧时间估算(BEAST分析) |
5.2.7 古今气候重建与比较(Max Ent分析) |
5.2.8 祖先分布区重建(RASP分析) |
第六章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尾叶樱桃现代地理分布模拟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分布数据获取及地图绘制 |
6.1.2 气候数据来源 |
6.1.3 地图资料来源 |
6.1.4 模型操作与精度检验 |
6.1.5 主导气候因子筛选和处理 |
6.2 研究结果 |
6.2.1 模型运行的评价 |
6.2.2 尾叶樱桃当代潜在分布区的模拟 |
6.2.3 主导气候因子的筛选以及适宜分布范围 |
6.2.4 最大限制因子的分析及其环境解释 |
6.2.5 亚热带其它物种的生态位需求比较 |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
7.1 尾叶樱桃种系的分类地位与相关异名的处理 |
7.1.1 长柱尾叶樱桃的种下分类地位 |
7.1.2 磐安樱桃与浙闽樱桃的分类地位 |
7.1.3 短筒樱桃的分类地位 |
7.2 尾叶樱桃叶表型的地理变异分析 |
7.2.1 尾叶樱桃叶表型变异的多样性 |
7.2.2 尾叶樱桃叶表型变异的来源与分化程度 |
7.2.3 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对地理、气候因子的响应 |
7.2.4 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变异的适应性机制 |
7.3 尾叶樱桃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化 |
7.4 尾叶樱桃冰期避难所及谱系时空演化的模式推论 |
7.5 尾叶樱桃潜在分布的生态适应性机制 |
7.5.1 模型评估与解释 |
7.5.2 分布格局的气候评估 |
7.5.3 我国亚热带植物生态位可塑性 |
7.6 尾叶樱桃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的指定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8.2.1 选用新型的标记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 |
8.2.2 采用多维生态位定量分析 |
8.2.3 继续开展樱属核心种质资源的搜集与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广义李属下的樱属及其近缘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
附件2 供尾叶樱桃预实验的DNA条码筛选与PCR体系 |
附件3 尾叶樱桃种群间的基因流与遗传分化 |
附件4 尾叶樱桃地理分布的气候评价指标 |
附件5 尾叶樱桃野生种群生境现状 |
附件6 尾叶樱桃采集的标本部分扫描 |
附件7 个人简介 |
附件8 导师简介 |
(2)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细根及根际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氮沉降研究现状 |
1.2.2 氮添加对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的影响 |
1.2.3 细根养分及化学计量比对氮添加的响应 |
1.2.4 氮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5 细根性状与土壤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选取与设置 |
2.2.2 模拟氮沉降实验设计 |
2.2.3 施氮后样地调查 |
2.2.4 样品采集 |
2.2.5 指标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处理 |
2.3 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细根表型性状的影响 |
3.1 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林木细根表型性状的影响 |
3.1.1 影响林木细根表型性状的主要因素分析 |
3.1.2 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林木细根表型性状的影响 |
3.2 氮添加对毛竹细根表型性状的影响 |
3.2.1 影响毛竹细根表型性状的主要因素分析 |
3.2.2 氮添加对毛竹细根表型性状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细根养分性状的影响 |
4.1 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林木细根林木细根养分的影响 |
4.1.1 影响林木细根养分性状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2 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林木细根养分性状的影响 |
4.2 氮添加对毛竹细根养分性状的影响 |
4.2.1 影响毛竹细根养分性状的主要因素分析 |
4.2.2 氮添加对毛竹细根养分性状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 |
5.1 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林木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 |
5.2 氮添加对毛竹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氮添加背景下植物细根性状与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关系 |
6.1 氮添加背景下林木细根性状与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关系 |
6.2 氮添加背景下毛竹细根性状与根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关系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和特色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写及单位 |
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及家系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遗传多样性 |
1.1.1 植物遗传标记 |
1.1.2 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 |
1.2 林木遗传测定 |
1.3 红豆杉属植物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2 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针叶性状表型变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针叶性状表型变异 |
2.2.2 针叶性状表型分化 |
2.2.3 针叶中氮、磷含量及计量比特征 |
2.2.4 针叶性状及其氮、磷含量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 |
2.2.5 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3 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及药品 |
3.1.2.1 主要仪器 |
3.1.2.2 主要药品 |
3.1.3 实验方法 |
3.1.3.1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3.1.3.2 SSR-PCR扩增 |
3.1.3.3 多态性引物筛选与验证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1.4.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3.1.4.2 遗传多样性参数估算 |
3.1.4.3 居群遗传结构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位点多态性 |
3.2.2 居群遗传多样性 |
3.2.3 居群遗传结构 |
3.3 讨论 |
4 南方红豆杉家系变异与选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家系生长、分枝性状变异 |
4.2.2 生长、分枝性状遗传力 |
4.2.3 家系性状间相关性 |
4.2.4 不同地点间性状相关性 |
4.2.5 家系选育 |
4.3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珍稀濒危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遗传多样性概述 |
1.1.1 遗传多样性概念及研究意义 |
1.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1.3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1.2 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表型多样性研究 |
1.2.2 ISSR分子标记研究 |
1.2.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1.3 小黄花茶概述 |
1.3.1 小黄花茶形态特征 |
1.3.2 小黄花茶的濒危状况 |
1.3.3 小黄花茶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采集 |
3.2 研究方法 |
3.2.1 表型多样性分析 |
3.2.2 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环境因子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3.3.1 表型多样性统计分析 |
3.3.2 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数据分析 |
3.3.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表型多样性 |
4.1.1 小黄花茶居群各表型性状变异 |
4.1.2 小黄花茶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4.1.3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1.4 小黄花茶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4.2 小黄花茶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1 ISSR引物扩增结果与遗传多态性分析 |
4.2.2 小黄花茶居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
4.2.3 小黄花茶居群遗传一致度与遗传距离 |
4.2.4 小黄花茶聚类分析 |
4.2.5 小黄花茶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4.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3.1 小黄花茶居群生境环境因子特征 |
4.3.2 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小黄花茶表型性状多样性 |
5.2 小黄花茶总体遗传多样性 |
5.3 小黄花茶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5.4 表型与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5 小黄花茶的濒危原因及保护策略 |
5.6 结论与展望 |
5.6.1 结论 |
5.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小黄花茶居群调查图片 |
附录 Ⅱ 部分山茶科植物图片 |
致谢 |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5)花龟竹的表型和光合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花龟竹表型调查 |
2.1 调查地概况 |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2.1 种质性状 |
2.2.2 生物量的测定 |
2.2.3 竹鞭形态特征 |
2.2.4 竹笋形态特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花龟竹种质基础性状 |
2.3.2 生物量 |
2.3.3 竹鞭形态特征 |
2.3.4 竹笋形态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花龟竹秆、叶色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
3.2.2 茎秆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花龟竹光合作用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试验地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3.1 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响应的测定 |
4.3.2 光合作用对CO_2浓度响应的测定 |
4.3.3 CO_2浓度倍增下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响应的测定 |
4.3.4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4.3.5 倍增条件下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4.4.2 光合作用对CO_2浓度的响应 |
4.4.3 CO_2浓度倍增下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4.4.4 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
4.4.5 短期倍增CO_2浓度下光合特征日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花龟竹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
5.2.2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特征 |
5.3.2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
5.3.3 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花龟竹的表型 |
6.1.2 花龟竹的秆、叶色变异细胞学基础 |
6.1.3 花龟竹的光合生理特性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皖南毛竹林带状采伐恢复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毛竹生长特性及经营技术研究 |
1.2.2 森林采伐对林分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标准地选择及设置 |
2.2.2 春笋调查、取样与分析 |
2.2.3 新竹调查、取样与分析 |
2.2.4 林下草本调查与取样 |
2.2.5 林分小气候数据采集 |
2.2.6 土壤温湿度数据采集 |
2.2.7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8 空间点格局分析 |
2.2.9 土壤质量最小数据集及评价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带状采伐毛竹林恢复特征研究 |
3.1.1 毛竹林恢复的时间特征 |
3.1.2 毛竹林恢复的空间特征 |
3.1.3 毛竹林恢复的数量特征 |
3.1.4 毛竹林恢复的质量特征 |
3.1.5 小结 |
3.2 带状采伐毛竹林恢复的内在生长因子研究 |
3.2.1 春笋和新竹水分因子 |
3.2.2 新竹叶片叶绿素因子 |
3.2.3 春笋和新竹光合产物因子 |
3.2.4 新竹生物量分配格局 |
3.2.5 小结 |
3.3 带状采伐毛竹林恢复的环境因子研究 |
3.3.1 林分小气候因子 |
3.3.2 林下植被因子 |
3.3.3 土壤温湿度因子 |
3.3.4 土壤物理性质 |
3.3.5 土壤化学性质 |
3.3.6 土壤酶活性 |
3.3.7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3.3.8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创新点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渐危植物浙江楠群落结构及叶片性状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群落结构特征调查方法 |
1.3 群落特征研究方法 |
1.4 叶片表型变异测定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浙江楠天然群落结构特征 |
2.1.1 浙江楠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 |
2.1.2 浙江楠群落物种多样性 |
2.1.3 浙江楠种群径级结构 |
2.1.4 不同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及生态位宽度 |
2.2 浙江楠叶片表型多样性 |
2.2.1 浙江楠叶片表型在种群间与种群内的变异 |
2.2.2 浙江楠表型性状种群间分化 |
2.2.3 浙江楠种群间地理距离及其表型性状相关性 |
2.2.4 浙江楠种群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浙江楠天然种群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
3.2 浙江楠天然种群的叶片表型多样性 |
3.3 浙江楠保护策略与开发利用 |
(8)珍稀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保护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的意义 |
1.1.1 珍稀濒危植物、极小种群的概念 |
1.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种群生态学研究 |
1.2.2 繁育生物学研究 |
1.2.3 保护遗传学研究 |
1.3 秤锤树属及细果秤锤树研究概况 |
1.3.1 秤锤树属植物研究进展 |
1.3.2 细果秤锤树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试验地概况 |
2.2.1 种群生境概况及土壤环境特点 |
2.2.2 开花过程及特征研究试验地概况 |
2.2.3 光合生理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材料 |
2.3.1 样品的采集 |
2.3.2 遗传多样性试剂与引物 |
2.4 试验器具 |
2.5 试验方法 |
2.5.1 气象数据收集方法 |
2.5.2 叶形态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2.5.3 天然种群生态学及特征研究方法 |
2.5.4 DNA提取与定量方法 |
2.5.5 ISSR原初扩增条件及PCR扩增程序优化 |
2.5.6 SSRs荧光反应及数据分析 |
2.5.7 花部形态结构观测方法 |
2.5.8 开花进程观测方法 |
2.5.9 柱头可授性与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 |
2.5.10 杂交指数(out-crossing index,O_(CI))的估测方法 |
2.5.11 花粉大小与形状测定方法 |
2.5.12 花粉-胚珠比(P/O)的测定方法 |
2.5.13 光合生理试验测定方法 |
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6.1 种群分布格局的计算与处理 |
2.6.2 种群年龄结构建立及特征分析 |
2.6.3 遗传多样性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物种叶形态多样性研究 |
3.1 叶形态多样性研究 |
3.1.1 叶长度(LML)分析 |
3.1.2 叶脉数(VN)差异比较 |
3.1.3 叶柄长(LSL)差异比较 |
3.1.4 叶基角度(LBA)、叶片宽度差异分析 |
3.1.5 叶片表型性状间相关关系 |
3.1.6 叶片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2 果实形态多样性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4 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
4.1 ISSR分子标记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
4.1.1 PCR-ISSR反应体系及优化 |
4.1.2 ISSR的PCR扩增结果 |
4.1.3 ISSR群体遗传多样性 |
4.1.4 ISSR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
4.1.5 ISSR聚类分析 |
4.2 SSRs遗传多样性及分析 |
4.2.1 SSRs扩增结果 |
4.2.2 SSRs遗传多样性 |
4.2.3 SSRs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
4.2.4 SSRs聚类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ISSR及反应体系优化 |
4.3.2 SSRs微卫星和ISSR分子标记及多态性水平 |
4.3.3 遗传多样性比较 |
4.3.4 遗传结构比较 |
4.3.5 聚类结果比较 |
5 种群生境与生态特征研究 |
5.1 天然种群生境环境条件研究 |
5.1.1 不同种群夏季、冬季极值气温比较 |
5.1.2 不同种群4月花期环境条件比较 |
5.2 种群生态特征研究 |
5.2.1 种群年龄结构特征 |
5.2.2 种群分布格局 |
5.2.3 种群结构特征 |
5.3 小结与讨论 |
6 细果秤锤树开花特征及其过程研究 |
6.1 开花进程研究 |
6.2 花部特征 |
6.3 柱头可授性 |
6.4 花粉形状与花粉活力 |
6.4.1 花粉形状 |
6.4.2 花粉活力 |
6.5 花粉—胚珠比(P/O) |
6.6 杂交指数(O_(CI)) |
6.7 小结与讨论 |
7 遮阴条件下细果秤锤树光合生理研究 |
7.1 气体交换特征 |
7.2 叶绿素荧光特征 |
7.3 小结与讨论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与发现 |
8.3 细果秤锤树濒危原因及保护策略探讨 |
8.3.1 细果秤锤树濒危原因解析 |
8.3.2 细果秤锤树保护策略与建议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图 |
(9)圣音竹秆型变化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毛竹秆型生长规律 |
1.1.2 竹材结构解剖特征 |
1.1.3 植物激素与竹林培育 |
1.1.4 基因组学在竹子上的研究 |
1.1.5 水稻株高基因的研究进展 |
1.1.6 竹子秆型变异情况 |
1.2 研究的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试验材料介绍 |
1.2.2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课题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圣音竹和毛竹的表型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圣音竹和毛竹的表型性状分析 |
2.2.2 圣音竹和毛竹的的逐节节间长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圣音竹和毛竹的解剖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圣音竹和毛竹的的维管束密度 |
3.2.2 圣音竹和毛竹的的维管束形态 |
3.2.3 圣音竹和毛竹的纤维特征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圣音竹和毛竹笋期的碳氮代谢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碳水化合物含量 |
4.2.2 氮素含量 |
4.2.3 三个代谢酶活性测定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圣音竹和毛竹的笋期激素含量差异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细胞分裂素分析 |
5.2.2 赤霉素分析 |
5.2.3 生长素分析 |
5.2.4 脱落酸分析 |
5.2.5 油菜素内酯分析 |
5.2.6 各测定指标的相关性及因子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圣音竹和毛竹的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原始数据统计与处理 |
6.2.2 不同样品的显着性差异基因统计情况 |
6.2.3 基于go富集分析的毛竹与圣音竹不同部位的差异基因上下调表达情况 |
6.2.4 基于KEGG富集分析的毛竹与圣音竹不同部位的差异基因上下调表达情况 |
6.2.5 笋体中部的差异基因 |
6.2.6 氮素含量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情况 |
6.2.7 蔗糖代谢相关差异基因表达情况 |
6.2.8 参与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外源激素对圣音竹表型影响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试验方法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3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广西石灰岩地区单枝竹属资源的分布和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种质收集 |
1.2 性状选择和测定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布区域 |
2.2 秆型类型 |
2.3 丛态特性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资源分布 |
3.2 秆型变异 |
3.3 叶型变异 |
3.4 前景展望 |
四、毛竹天然林表型特征的地理变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系统分类地位与种群生物地理学研究[D]. 朱弘.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氮添加对不同功能型天然植物细根及根际土壤的影响[D]. 陈柳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及家系遗传变异研究[D]. 罗芊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珍稀濒危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汪豪. 西南大学, 2020(01)
- [5]花龟竹的表型和光合生理研究[D]. 朱志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6]皖南毛竹林带状采伐恢复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曾宪礼.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7]渐危植物浙江楠群落结构及叶片性状多样性[J]. 陆云峰,裴男才,朱亚军,柏志靓,杨安娜,张俊红,楼炉焕,童再康.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7)
- [8]珍稀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保护生物学研究[D]. 钟泰林. 江西农业大学, 2017
- [9]圣音竹秆型变化的调控研究[D]. 岳晋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1)
- [10]广西石灰岩地区单枝竹属资源的分布和变异[J]. 潘启龙,刘光金,蔡道雄,卢立华,杨桂芳,郭起荣. 经济林研究,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