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成为本届戏剧节的鲜明标志(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芹[1](2021)在《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类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和反应已经成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大事。面对危机四伏的生存状态,人类开始积极审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这种生态式的绿色思索考验着人类的生态智慧,也引发出波澜壮阔的生态思潮。具体到戏剧理论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态戏剧(Ecotheater)作为一种戏剧思潮和戏剧类型,在生态批评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美国悄然兴起,开启了西方戏剧绿色化的进程,之后迅速波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同时,在多元文化生态批评的推动下,生态戏剧批评(Ecotheater Criticism)作为戏剧研究与实践的绿色化构建初露端倪,它绝非一种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艺术革新,而是戏剧研究领域借鉴生态批评的相关成果,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做出的反应,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综合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将生态戏剧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种戏剧批评立场,倡导从生态整体主义角度出发,衡量与指导戏剧艺术的文学创作实践,注重生态文学批评的介入性与戏剧表演艺术的实践性相结合,形成“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理念,进而以协作对话的方式表现出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研究之目的、思路与主要创新点。文学的生态批评正式兴起于197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逐渐将生态批评引介到戏剧批评研究中,从而促成了生态戏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回溯生态戏剧批评40余年的演变过程与深化趋势,揭示戏剧批评与生态批评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关系,勾勒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体上来讲,本文试图对生态戏剧批评领域的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从而丰富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生态戏剧批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第一章对生态戏剧批评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进行总体论述。随着地球自然生态的日益恶化以及人类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生态学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科学基础,其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也相应地发生了新变化,形成了从自然学科领域向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广泛渗透。与此同时,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也催生出文化生态学、生态伦理学、文学生态批评、生态艺术研究、艺术生态批评等新兴学术领域,不断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和拓展出新的学术维度,并激发出强大的生态智慧和永续的生态价值。正是在生态学多元叠加的跨学科、跨领域的背景下,生态批评得以延伸至戏剧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力求挖掘出戏剧艺术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理念和生态审美价值,让戏剧艺术成为建构生态文化的重要力量,为建构更为完善而开放的戏剧批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生态批评的内容与范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对生态戏剧及其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进行详细梳理。本章追本溯源,探讨了生态戏剧及其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旨在厘清生态戏剧批评的源头、演变脉络与发展趋向。20世纪90年代之前,“生态问题和环境主题”不仅在戏剧文学创作中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在戏剧表演领域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戏剧艺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与生态批评保持疏离。新千年以来,随着西方戏剧界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来关注生态话题,其理论框架的建构及学术活动的持续发展,决定了生态批评话语本身必须成长,呈现出从戏剧文本转向剧场景观、剧场表演的发展走势。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朝着生态戏剧的方向努力,我们急需一个有凝聚力的话语框架来组织这种语言,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方法论来指导与分析生态背景下的戏剧创作,从而形成生态戏剧批评自身独特的研究范式和方向。戏剧艺术的核心要素依次为戏剧文学、剧场空间与舞台表演,本文第三、四、五章依次围绕戏剧的上述三个核心要素,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展开历时性比较研究及全面述评,各要素间互相联系又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其错落交叠的非线性发展轨迹丰富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空间。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主要探讨戏剧批评学者基于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戏剧文本和生态戏剧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文学生态批评之火首先在戏剧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点燃,引发了西方公众和学术界的关注,响应绿色戏剧文学的强烈号召,也得到了批评家与剧作家的广泛回应。本章首先选取了关于古希腊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以及美国当代戏剧作品的生态戏剧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发掘戏剧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或是反生态意识,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大自然作为一个实体、事件、背景是如何在作品及其所处的社会与时代中屡屡受到威胁的,反过来,大自然作为被迫的受害者,是如何凝聚戏剧的力量,积极采取行动予以回应。为了进一步丰富论文研究视角,本章运用尤娜·乔杜睿的“生态病理学”、唐宁·克莱斯的“生态导演法”等相关理念,对经典文本的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充。最后,本章立足于认可和培育关注生态问题的“生态戏剧”创作,将生态问题、环境事件或危机置于戏剧行动或主题的中心,关注人为的气候变化对个人、地方、区域和全球的影响,号召剧作家和戏剧制作人参与到多元文化社会所面临的全球和本地生态问题中来。总之,戏剧文学生态批评不仅涉及对传统戏剧经典作品的生态重审与重评,而且引发了当代戏剧文学创作思维与方式的革新,并促使生态戏剧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形式。第四章“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将“物质生态批评”、“浸入式剧场”、“生态整体意识”三者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放在一个整体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阐明构建舞台上的“生物圈”是当代戏剧走向生态剧场的重要契机。随着生态戏剧批评的逐步深入,“物质性”与“物形”对于剧场空间营造的功能,促进了具有绿色意识的剧场批评实践之兴起,剧场也逐渐成为戏剧艺术家和生态批评学者的创意工作室。本章首先聚焦于生态戏剧构作理论。该理论上承戏剧文学文本,下接剧场表演文本,是一种以生态关系为中心的剧场实践,其自身涵盖批评工作(生态、戏剧)和艺术工作(戏剧创作、制作)两个部分,并围绕剧场空间生态化问题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探索:一,从剧场空间视角审视戏剧文本中蕴含的环境信息,使其生态意识和意义变得清晰可见;二,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媒介来处理当代环境问题,创作、设计和制作涉及环境问题和主题的新剧目;三,审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物质性存在,创造自己的生态足迹,减少剧场制作浪费,进而探寻剧场实践的新方法。这一新型的物质主义生态戏剧理论带来了戏剧研究的新范式以及戏剧制作的新方法和新挑战。此外,本章秉承巴里·康芒纳的第一生态学定律“万物与万物相连”,寻求人类和生态系统在剧场空间中的联系,目的在于阐明走进自然的“浸入式生态剧场”,是一种直接参与它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戏剧形式。观众对“浸入式生态剧场”的体验与对物质世界的体验具有同样的真实性,代表了一种生态剧场的发展方向与潜力。最后,本章结合海纳·戈贝尔斯的声音景观作品《斯蒂夫特的事物们》的剧场演出,反衬出无生命物质中的生命痕迹,进而探究在“减速剧场”语境下,地球上非人类生命的“他者”时间,凸显其不同于现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时间范式的积极意义。第五章围绕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展开研究。当生态剧场试图跨越舞台的边界和剧场的墙壁以连接观众自身与外部世界时,仍然面临着表演框架的障碍。本章首先指明“以地球为中心”的绿色表演范式充分肯定和彰显自然万物的物质性及其施事能力,弥补了剧场表演与生态学之间的距离,继而探寻如何以富含伦理关怀和绿色审美要素的“景观表演”,作为实现人类与特定环境之间有机关联的途径与手段。随后,从“动物参与表演”与“人类表演动物”的双向研究路径出发,探究生态戏剧批评中的“跨物种表演”问题。一方面,“动物参与表演”路径从真实的动物自身具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出发,运用“即兴表演”的理念,关注动物、动物性与表演的互动关联,逐步发展为生态戏剧表演实践的固有部分,但却无法回避人类单边确立的物种等级关系;另一方面,“人类表演动物”路径则围绕“生成动物”与“物种剧场”两个议题,旨在挖掘动物表演者与人类表演者的内在关联性,并将之整合到各种表演情景中,人类与动物的命运由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伦理观,展现生态系统“万物一体”的生存现实,树立人类生命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围绕生态戏剧批评的独特贡献对其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生态戏剧批评作为生态批评对象的延伸与拓展,成为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中国学者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结合我国当代的生态美学观与古代哲学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在国际交流中构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形态。因此,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全面与辩证的研究,积累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不仅对我国生态戏剧的现实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戏剧批评研究体系具有鞭策与启示作用。
沈慧[2](2021)在《戏剧线上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传播是其生命力的延续。纵观戏剧发展史,戏剧传播离不开新技术和新媒介,同时,戏剧传播也推动着戏剧这项古老艺术在不同时代探索出新的艺术发展路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戏剧线上传播已经成为戏剧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对今后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艺术形式的创新,观演关系的重构,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戏剧艺术的重生,都起着积极作用。本研究以戏剧为对象,结合时代特色,从互联网传播的角度出发,探究互联网不同发展阶段戏剧线上传播的主要特征。通过具体案例,对不同阶段的戏剧线上传播形态进行梳理,归纳出戏剧线上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构想戏剧线上传播的未来,进而对戏剧传播路径拓展研究,助力戏剧未来的蓬勃发展。首先,本研究对戏剧线上传播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划分依据主要基于戏剧线上传播的发展呈现出与互联网技术迭代同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本文将参照互联网的阶段分期Web1.0、Web2.0及Web3.0三个阶段,将戏剧线上传播相应分为1.0、2.0及3.0三个阶段。而且,本研究拟对三个阶段的戏剧线上传播形态及案例分别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三个阶段的戏剧线上传播呈现以下特征:第一,1.0阶段是以门户网站为主要形式的戏剧单向传播;第二,2.0阶段是以社交为需求的戏剧交互式传播;第三,3.0阶段呈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智能沉浸式的传播。由于3.0阶段是我们正在经历且持续到未来的时间状态,所以对3.0阶段的研究分为对已有案例分析,以及对智能数字技术不断升级下戏剧未来传播模式的构想。其次,3.0阶段的戏剧传播策略研究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总结出3.0阶段四种主流的戏剧线上传播样式:短视频、网络社区、长视频和网络直播。通过对每一种形式的案例分析研究,笔者发现这一阶段渐渐形成了以UGC、PUGC为主,PGC协同内容生产模式;且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传播服务;传播内容、传播主体的多元形成了自由开放的传播环境;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模糊形成了戏剧受众在心理和感官上的双重沉浸等新趋势。但与此同时,当下的戏剧线上传播也暴露出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戏剧版权保护的缺失、戏剧商业化变现难度大等问题。最后,本研究从戏剧和传播的视角出发,对戏剧传播的未来进行了畅想,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未来将继续重视戏剧传播内容的把控,需要由专业戏剧KOL引导把关,并基于受众戏剧进行内容创造;第二,未来区块链技术在戏剧产权保护领域的应用会构建起稳定的传播秩序;第三,XR、全息声等沉浸媒介技术的普及会让人和媒介形成深度沉浸,拓宽戏剧观演关系的边界,推动戏剧艺术进一步发展。同时,本研究也认为,未来戏剧市场将会形成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新业态。
王庆阳[3](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演出接受。无论就研究视角的选取还是时间范围的选择而言,涉足这个领域内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绪论部分厘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述。第一章研究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本文将新世纪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为第一阶段,借助新的平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同时,校园戏剧也走出象牙塔,尝试社会商演。本阶段,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最受人们的关注,但接受相对单一。2、2008年—2019年为第二阶段,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本阶段校园戏剧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其标志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成立和推广,校园戏剧的社会商演出现“现象级”作品,官方组织的校园戏剧巡演成为高校新的风景。本阶段,校园戏剧不再局限于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经典、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校园戏剧也纷至沓来,好戏连台。第二章研究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笔者按照校园戏剧的题材与风格,将之分类为实验类校园戏剧、经典类校园戏剧、教育类校园戏剧、原创类校园戏剧与娱乐类校园戏剧,依托于每一类校园戏剧中的现象级作品,分析其接受的情形,阐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戏剧进行“深描”。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部分对校园戏剧的分类并不严密,部分类型之间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为的是突出特点,大体反映校园戏剧的概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概括新世纪校园戏剧受众的构成特点与审美心理。校园戏剧的受众除了大学生观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与一般社会观众,但考虑到校园戏剧观演双方的文化层次与年龄特征,以大学生观众为主,其受众构成特征呈现为为小众化、年轻化、单纯化、多地域、不稳定以及见识广等特点。而大学生观众的审美心理因之也表现出叛逆化、求异性、多元化等特点,需要我们客观对待。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演出接受的考察,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创作和接受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结语部分对校园戏剧接受与时代语境、观众构成以及戏剧教育的关系进行反思。
胡雪莲[4](2020)在《论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以四个音乐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音乐文化产业展现出多元化,“音乐节”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关注。但是相关文献对“音乐节”这一术语的解释较为模糊,人们对什么是音乐节缺乏一个统一且明确的定义。对中国“音乐节”近代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世纪的产生缺乏了解。笔者通过查阅不同中西方音乐词典及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音乐节”的释义并试图为术语“音乐节”下定义;通过梳理中国20世纪“音乐节”的发展,从而探索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作用。
景李斌[5](2020)在《田本相学术年谱》文中研究指明一九三二年,出生。五月五日,出生于河北省天津县葛沽镇,即现天津市南郊区葛沽镇。祖父田鹤年(一八七六-一九四三),北洋大学俄文系毕业,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曾在卢永祥部下任教官、师参谋长等职。父亲田澍雨(一九○七-一九三八),笔名阿农,曾在天津创办《治新日报》,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出版抗日号外受到迫害。母亲朱文玲具有《北京人》中愫芳那样的默默的耐性,承受生活的重担,有仁慈的心肠。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四年,六岁至十二岁。一九三八年,
范翔宇[6](2018)在《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稳定持续的增长,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余对精神文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各地在不断创新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比较多有价值的探索。地方艺术节就是其中一个,地方艺术节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从兴起之时就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如今更形成一种文化潮流在华夏大地上漫延开来。重庆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文化交流的枢纽,其特有的川渝文化,已经深入人心,随着经济流动的不断加剧,也吸收了其它不同种类的文化形式,其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使重庆出现了种类繁多的艺术节,如书法、绘画、歌剧艺术节等不同形式,它从艺术层面上透视着重庆市文化事业的繁荣景象,由细微处折射出重庆市文化产业的大方向。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紧紧结合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经济文明等“五位一体”建设的不断推进,地方艺术节正是在此背景条件下,结合当地经济文化水平,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传播当地特色文化为目标的大型文化活动。通过对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的总体分析以及对各区县不同类型的艺术节之间的横向比较,将艺术节以不同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型,并总结出其在活动内容、资本来源、运行方式上的差异与联系,借此规律深入探索重庆市各地方艺术节所承载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差异。重庆市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个直辖市,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政治、地域的影响较为深远。在早期,重庆市的艺术节活动主要都由政府出资筹办,这种模式使艺术节更能得到政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但无疑也加重了政府的工作压力和财政负担。随着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政府逐渐放宽了调控手段,鼓励和倡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入驻,艺术节的资本来源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重庆市的艺术节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从宏观上来说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但由于起步较之沿海发达城市相对落后,艺术节活动也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如缺乏宏观定位、群众参与度不足、经济与社会效益不匹配等问题一一出现在我们眼前。为了改善重庆市地方艺术节发展的恶劣环境,我们必须从其运营的策略入手,树立地方品牌,引入多元化资本,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以保证重庆市地方艺术节朝着正确的方向可持续的发展。
陈成[7](2018)在《中国当代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研究(1949-2017)》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戏剧节曾长期由政府主导,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一系列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戏剧节也从早期的单一类型开始逐渐丰富起来。如今,全国各地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戏剧节已经多的不可胜数,它们在推动我国戏剧艺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戏剧节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背后带来的影响令人深思。本文从属性与定位两个维度,结合史料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中国当代戏剧节进行考察,通过案例分析、文本分析、数据分析等方式对中国当代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进行了更细致的探讨。本文主要包括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对选题来源、研究内容与意义、研究现状与方法、概念界定与创新性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和第三章结合属性与定位,将中国当代戏剧节分为“两类五种”。“两类”包括:官方戏剧节和民营戏剧节;“五种”包括:政府主导的戏剧节、艺术家主导的戏剧节、大学生戏剧节、民营机构主导的非营利性戏剧节、民营机构主导的营利性戏剧节。同时,梳理了官方戏剧节的延续与演进、重生与扩张、膨胀和精简等三个发展阶段,以及民营戏剧节的兴起历程,并结合经典案例回溯对这“两类五种”戏剧节中政治意识的宣教、艺术力量的展现、校园文化的培育、民间热情的聚合、商业模式的重构等五种特征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第四章结合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组织架构的差异化、版块设置的沿袭与创新、宣传方式的细分与更新四种特点对官方戏剧节和民营戏剧节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入手,对中国当代戏剧节在政治引导与舆论宣传、文化交流与美育普及、软实力增强与影响力拓展等三个方面的国家功能,以及文化空间构筑与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品牌铸造与文化输出、文化遗产利用与文化消费提升等三个方面的城市功能进行了总结,并作出了分析。第六章通过近年来的案例对中国当代戏剧节所面临的跟风与趋同、国际化程度不高、演出与反馈的不协调、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可持续性低五种困境进行总结分析,并基于这些困境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运作机制、科学整合资源等未来发展策略。
谢双[8](2017)在《事件景观—南京青年戏剧节临时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南京青年戏剧节是从2014开始举办的一个以“爱南京的新理由”为口号的普及戏剧文化的戏剧节活动,从2015年开始许多知名的戏剧表演等项目将在南京保利大剧院进行。笔者将围绕戏剧节的开展进行临时性景观设计研究,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探索同一场地在不同时间段的景观活动,企图以最小的限定支撑最多可能的事件。事件景观将“事件”与“景观”结合,以“事件”作为所有研究和设计的起点和中心,思考由各类城市生活事件引发的景观形态的生成,以及景观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围绕每天的城市生活事件进行所有的景观规划。本文分别从概念解读、原型解构、空间实验三个方面对事件景观进行研究,并分析事件的空间与形式的空间、时间与空间理论以及临时性景观设计理论。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2017年南京青年戏剧节的景观设计中,将景观与戏剧结合,利用临时性景观理论进行空间实验。
林佳斌[9](2016)在《艺术节的城市特色定位与传播途径 ——以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节的发展可追溯到古希腊,随着时代的变化,其也在不同社会背景和历史语境下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与功能。如今社会进入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也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加点,世界各地的新旧艺术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然而,如何在众多艺术节里摆脱千篇一律的模式,走出具有自己独特特色的艺术节道路,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对艺术节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艺术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后,针对当前世界艺术节发展现状,提出了艺术节发展的新途径:坚持“艺术节特色定位”与“艺术节传播”两手抓。这需要做到将艺术节深入举办地城市精髓,对举办地城市的自然资源、人文内涵、城市风貌等特色元素进行综合整合,从而走出极具自身特色的艺术节发展道路;此外,由日本电通提出的AISAS行为模式构建艺术节传播途径方式,探讨艺术节传播方式。最后以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进行案例分析。亚洲艺术节由1998年创办至今,其采用的全国各省轮办制度,导致亚艺节往往要与各个不同举办地城市的当地文化进行融合,这是其特色,但也限制了公众对“亚艺节”品牌的认知。本文主要对2015年泉州市举办的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城市特色定位与传播途径进行分析: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古城泉州与艺术节在特色内容建构方面拥有较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但亚艺节特有的组织形式导致其传播模式的限制,也是其不足之处。本文在对第十四届亚艺节活动的实践参与、对相关负责人的访问调查、对公众的数据研究等基础之上,加以理论分析,指出亚洲艺术节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季国平,崔伟,饶文富,王评章,方李珍,邱剑颖,蔡福军[10](2016)在《2015年中国戏剧艺术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戏剧艺术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繁荣局面。一年来,广大戏剧工作者深入学习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努力反映我们时代的伟大变化;更加注重民族优秀艺术的传承发展;更加追求表现人民群众的昂扬风貌;更加
二、创新成为本届戏剧节的鲜明标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成为本届戏剧节的鲜明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与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 |
一、生态危机根源: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
二、人文学科生态转向:现代生态文明观 |
三、生态哲学: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观 |
第二节 生态的文学观与生态的艺术观 |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范畴、策略及转向 |
二、生态艺术的兴起及其批评策略 |
三、生态美学视角下生态的艺术观 |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前期酝酿 |
一、后戏剧剧场:剧场整体意识 |
二、环境戏剧:多元戏剧空间 |
三、哈钦森提出“自然界就是生态剧场” |
第二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初露端倪 |
一、李首次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
二、被压迫者的戏剧:民主与平等意识 |
三、草根戏剧运动凝聚生态力量 |
第三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星火燎原 |
一、雅各布森正式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
二、《戏剧》期刊发出绿色宣言 |
三、从“隐喻化”转向“物质化” |
第四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全面兴起 |
一、从生态文学批评到生态戏剧批评 |
二、《地方/景观/戏剧》中景观视野 |
三、《表演自然》:环境、文化和表演的关联性 |
四、“舞台上的地球”生态戏剧艺术节 |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生态批评视角下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
一、喜剧与悲剧的生态重释 |
二、生态经典戏剧的鼻祖:《人民公敌》 |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三种生态解读 |
四、美国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
第二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病理学”诊断 |
一、戏剧天生就是反生态的 |
二、经典戏剧成为“自然”的镜子 |
第三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导演法” |
一、环境史视角下的戏剧文本批评 |
二、《普罗米修斯》中的“生态傲慢” |
第四节 生态戏剧文学批评的独特贡献 |
一、戏剧文学批评中的“地球问题” |
二、戏剧文学批评中的“气候问题” |
三、剧作家的“地方感”问题 |
第五节 文化生态学的戏剧文学构想 |
一、创造性心灵与戏剧文学创作 |
二、戏剧文学中的“视听联觉” |
小结 |
第四章 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生态戏剧构作与剧场空间的生态化 |
一、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生成背景 |
二、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内涵界定 |
三、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实践意义 |
四、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整体策略 |
五、可持续的剧院设计和制作 |
第二节 抵制剧场隐喻,迈向生态剧场 |
一、传统剧场美学对自然的放弃 |
二、反思剧场中的人造自然 |
三、沉浸式环境剧场: 人与环境的新联系 |
四、沉浸式生态剧场: 观众的生态想象 |
第三节 海纳·戈贝尔斯的无等级剧场空间 |
一、时间生态学与减速剧场 |
二、景观戏剧中时间与空间场域 |
三、《斯蒂夫特的事物们》中的声音景观 |
小结 |
第五章 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方法 |
一、生态表演的产生动因 |
二、自然万物的施事能力 |
第二节 构建空间化的“景观表演”理念 |
一、景观视角下的生态表演 |
二、特定场域下的生态表演 |
三、城市空间下的生态表演 |
第三节 构建跨物种表演的双向路径 |
一、将表演理念拓展到动物行为 |
二、跨物种表演的生态思想及其实现路径 |
三、“动物参与表演”中的伦理问题 |
四、人类表演动物:从生成动物到物种剧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戏剧线上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成果综述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戏剧线上传播研究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传统戏剧传播的主要问题 |
一、戏剧市场发展不均衡戏剧传播范围受限 |
二、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戏剧年轻受众短缺 |
三、戏剧文化构建缺失戏剧观演习惯未形成 |
第二节 戏剧线上传播的优势 |
一、扩大戏剧传播范围吸引年轻用户 |
二、提升戏剧传播速度实现即刻交互 |
三、丰富戏剧传播形式拓展戏剧外延 |
四、建立戏剧文化认同创新发展思路 |
第三节 线上戏剧传播的主要阶段与相应特征 |
一、1.0 阶段:戏剧网站为主导的戏剧单向传播 |
二、2.0 阶段:社交分享为需求的戏剧交互传播 |
三、3.0 阶段:深度体验为目标的戏剧智能传播 |
第二章 戏剧线上传播1.0和2.0 阶段传播形态研究及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戏剧线上传播1.0:内容为中心的“大众门户”传播研究 |
一、戏剧门户网站的内容聚合 |
二、综合门户网站的资源整合 |
三、戏剧官方网站的信息发布 |
第二节 戏剧线上传播2.0:用户为中心的“个人门户”传播研究 |
一、基于网络社区平台属性的戏剧表达 |
二、基于微博裂变和影响力的戏剧扩散 |
三、基于微信多重交互的戏剧渗透 |
四、基于App垂直聚合的戏剧深耕 |
第三章 戏剧线上传播3.0 阶段传播形态研究及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戏剧短视频传播的基本形态研究 |
一、戏剧“短视频化”的内容表达 |
二、戏剧多元化的用户参与 |
三、戏剧的特色化传播运营 |
第二节 戏剧视频社区传播的重要形态研究 |
一、UP主生态下戏剧的搬运与科普 |
二、社区氛围下戏剧受众的交互与聚合 |
第三节 戏剧长视频传播的主要形态研究 |
一、《声入人心》:音乐剧推广与竞演综艺的交融 |
二、《瑜你台上见》:京剧科普与脱口秀的碰撞 |
三、《戏剧新生活》:戏剧普及与真人秀的融合 |
第四节 戏剧网络直播的常见形态研究 |
一、线下舞台的移位 |
二、线上戏剧的探索 |
三、线上戏剧节的诞生 |
四、专业化直播的形成 |
五、跨行业直播的摸索 |
第四章 戏剧线上传播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
第一节 戏剧线上传播的主要问题 |
一、戏剧碎片化表达导致艺术价值不高 |
二、戏剧版权保护薄弱 |
三、戏剧商业化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
第二节 戏剧线上传播的优化路径 |
一、戏剧传播内容的价值优先和专业把关 |
二、戏剧网络版权保护意识提升以及审查机制强化 |
三、互联网思维下的戏剧传播创新与内容升级 |
第三节 戏剧线上传播的未来展望 |
一、内容为核心创作线上戏剧新内容 |
二、技术为支撑打造以人为本的戏剧沉浸式传播体验 |
三、线上线下联动构建完整的戏剧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 |
第一节: (2000—2007)借助新平台,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 |
第二节: (2008—2019)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一节 实验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二节 经典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三节 教育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四节 原创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五节 娱乐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和审美心理 |
第一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 |
第二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世纪以来国内校园戏剧的演出报道 |
附录二: 新世纪以来部分校园戏剧剧目展示 |
附录三: 扬州大学校园戏剧现状的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论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以四个音乐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范围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及布置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音乐节”概念的梳理 |
第一节 “节”概念的梳理 |
第二节 中国“音乐节”概念梳理 |
第三节 西方“音乐节”概念梳理 |
第四节 “音乐节”释义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发展 |
第一节 20世纪前的中国“音乐节”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国“音乐节”的发展 |
第三节 1949年至2000年中国“音乐节”的发展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仪式 |
第二节 社会控制 |
第三节 乐教 |
结论 |
附录一:20世纪中国“音乐节”列表 |
附录二:“节”的对等翻译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综述 |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理论支撑 |
2 艺术节基本模式的形成 |
2.1 艺术节的兴起 |
2.1.1 文化产业政策 |
2.1.2 艺术节与传统 |
2.1.3 精神产品与城市生活 |
2.2 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的类型 |
2.2.1 以艺术性为主的艺术节 |
2.2.2 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艺术节 |
2.2.3 弘扬民俗文化遗产的艺术节 |
3 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的运营机制 |
3.1 以政府资本为主的运营机制 |
3.1.1 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 |
3.1.2 重庆大学生戏剧节 |
3.1.3 丰都县鬼城庙会 |
3.2 以企业资本为主的运营机制 |
3.2.1 中国(重庆)中秋食品博览会暨月饼文化节 |
3.2.2 仙女山露营音乐节 |
3.3 以混合资本为主的运营机制 |
3.3.1 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 |
3.3.2 潼南陈抟故里菜花节 |
3.3.3 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 |
4 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的效益生成 |
4.1 经济效益 |
4.1.1 直接效益 |
4.1.2 间接效益 |
4.2 社会效益 |
4.2.1 弘扬传统文化 |
4.2.2 提升文明素质 |
4.2.3 展示城市形象 |
4.2.4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5 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的总结与展望 |
5.1 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的成功之处 |
5.1.1 艺术节的大众特质 |
5.1.2 艺术节地方性与艺术性的平衡 |
5.1.3 艺术节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统一 |
5.1.4 艺术节的本土认同感 |
5.2 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的不足之处 |
5.2.1 缺乏宏观定位 |
5.2.2 群众参与度不足 |
5.2.3 活动内容单一,活动目的缺乏 |
5.2.4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平衡 |
5.2.5 个别地方的政绩工程 |
5.3 对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的建议 |
5.3.1 确立宏观战略,树立地方品牌 |
5.3.2 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本 |
5.3.3 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
5.3.4 培养艺术人才,鼓励多元创新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国当代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研究(1949-201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创新性 |
第二章 政治与艺术的博弈:官方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官方戏剧节的发展历程概述 |
一、延续与演进:“庆祝演出”与“话剧观摩会”(1949-1966) |
二、重生与扩张:从文艺调演到戏剧节(1978-2000) |
三、膨胀与精简:21世纪后的官方戏剧节(2001-2017) |
第二节 政治意识的宣教:政府主导的戏剧节 |
一、政治意识的全面呈现 |
二、综合性与专门性兼顾 |
第三节 艺术力量的展示:艺术家主导的戏剧节 |
一、学术追求下的探索 |
二、“空间”演变下的实践 |
第四节 校园文化的培育:大学生戏剧节 |
一、校园演剧的历史驱动 |
二、主体限定下的非职业化 |
第三章 商业与艺术的碰撞:民营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民营戏剧节的发展历程概述 |
一、兴起的动因 |
二、迅速的崛起 |
第二节 民间热情的聚合:民营机构主导的非营利性戏剧节 |
一、艺术热情的感召 |
二、“贫困”剧场的坚守 |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重构:民营机构主导的营利性戏剧节 |
一、文创融合的先锋 |
二、文化主题的演绎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戏剧节的运作机制 |
第一节 资金渠道的多元化 |
一、依靠政府全额拨款 |
二、政府拨款、社会筹资与市场开发相结合 |
三、资源利用与戏剧节衍生品开发相结合 |
四、个人出资与网络众筹相结合 |
第二节 差异化的组织架构 |
一、政府机构型组织架构 |
二、企业型组织架构 |
第三节 版块设置的沿袭与创新 |
一、主版块的设置特点 |
二、辅助版块的设置特点 |
三、其他活动版块的设置特点 |
第四节 宣传方式的细分与更新 |
一、宣传手段的更新 |
二、票务营销方式的更新 |
第五章 中国当代戏剧节的功能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功能 |
一、政治引导与舆论宣传 |
二、文化交流与美育普及 |
三、软实力增强与影响力拓展 |
第二节 城市层面的功能 |
一、文化空间构筑与文化服务体系完善 |
二、文化品牌铸造与文化输出 |
三、文化遗产利用与文化消费提升 |
第六章 中国当代戏剧节的困境与未来之路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戏剧节面临的困境 |
一、跟风与趋同 |
二、国际化程度不高 |
三、演出与反馈的不协调 |
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
五、可持续性低 |
第二节 中国戏剧节的未来之路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二、优化运作机制 |
三、科学整合资源 |
结论 |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8)事件景观—南京青年戏剧节临时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A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缘起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事件 |
二、临时性设计研究 |
三、交互作用研究 |
四、环境——行为心理学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事件景观的概念解读 |
第一节 事件景观 |
一、事件 |
二、景观 |
三、事件景观的定义 |
四、事件景观的特点与应用 |
第二节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与事件景观 |
一、景观都市主义 |
二、事件景观 |
三、节事景观 |
第三节 事件的空间与形式的空间 |
一、事件空间建构 |
二、事件的空间 |
三、形式的空间 |
四、动态建筑生成理论 |
第四节 时间与空间理论 |
一、时间与空间理论 |
二、空间结构与限定 |
三、时间重构理论 |
四、以最小的限定支持最多可能的事件 |
第五节 临时性设计理论 |
一、偶然性机制理论 |
二、临时性建筑理论 |
三、临时性景观设计 |
四、交互性景观设计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戏剧节文化研究 |
第一节 艺术节 |
一、艺术节的历史研究 |
二、艺术节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戏剧节 |
一、戏剧节的历史研究 |
二、各地区戏剧节的特征 |
三、南京青年戏剧节 |
第三节 戏剧节中的景观构成 |
一、户外剧场 |
二、街景布置 |
三、户外戏剧人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事件景观案例的原型解构 |
第一节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 |
一、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建立 |
二、维拉尔的大众戏剧观 |
三、阿维尼翁戏剧节中的景观元素 |
第二节 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
一、爱丁堡艺术节的建立 |
二、爱丁堡艺术节中的景观元素 |
三、爱丁堡艺术节的运作 |
第三节 乌镇戏剧节 |
一、乌镇模式 |
二、乌镇戏剧节的建立 |
三、乌镇戏剧节中的景观元素 |
四、青年竞演 |
五、乌镇戏剧节的运营、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事件景观的空间实验 |
第一节 戏剧节临时性景观设计 |
一、主题确立 |
二、目标确定 |
三、概念生成 |
四、场地调研 |
五、生成操作 |
第二节 折叠空间 |
一、单体生成 |
二、实验成果图解 |
三、材料与构建 |
四、实验成果图示 |
五、模型制作 |
第三节 虚实空间 |
一、单体生成 |
二、实验成果图解 |
三、材料与构建 |
四、实验成果图示 |
第四节 正负空间 |
一、单体生成 |
二、实验成果图解 |
三、材料与构建 |
四、实验成果图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事件景观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事件景观实验性设计的反思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艺术节的城市特色定位与传播途径 ——以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 |
一、艺术节 |
二、城市特色 |
三、艺术节传播 |
第四节 论文的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艺术节的历史传统与城市内涵 |
第一节 中西艺术节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艺术节与城市内涵 |
一、艺术节与城市文化 |
二、艺术节与城市经济 |
第三节 艺术节发展新途径 |
一、城市发展下艺术节面临的挑战 |
二、城市艺术节可持续发展新方式 |
第三章 艺术节的城市特色定位与传播途径 |
第一节 艺术节的内容定位与城市特色 |
一、自然环境定位艺术节特色 |
二、人文环境定位艺术节特色 |
三、人工环境定位艺术节特色 |
四、小结 |
第二节 艺术节的传播途径研究 |
一、艺术节传播的构成要素 |
二、艺术节传播的特点 |
三、由AISAS行为模式构建艺术节传播途径 |
第四章 案例分析: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 |
第一节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概况 |
一、组织架构 |
二、历届亚洲艺术节(1998-2015)分析 |
三、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2015)的主题与内容 |
第二节 分析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特色定位与传播途径 |
一、从内容定位打造“城市特色”的艺术节 |
二、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传播途径分析 |
第三节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实证调研报告 |
一、公众参与程度分析 |
二、公众对亚洲艺术节活动项目内容和熟悉度分析 |
三、公众对亚洲艺术节的基础设施和消费调查分析 |
四、公众对亚洲艺术节的总体评价调查 |
五、公众对艺术节类型喜好调查 |
六、小结 |
第四节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存在问题与对策 |
一、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存在问题 |
二、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对策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泉州)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2: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新闻通稿 |
附录3: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国外艺术团及歌手简介 |
致谢 |
(10)2015年中国戏剧艺术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概况 |
(一)剧目概况:戏剧创作迎来激动人心、鼓舞人心的新时代 |
(二)人才培养:出现新渠道、新模式 |
(三)理论评论:基础理论与评论更受重视,论争更犀利 |
(四)国际影响:“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取得丰硕成果 |
(五)戏剧市场:戏剧演出告别泡沫时代 |
(六)戏剧教育:戏剧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得到高度关注 |
二、思潮与现象 |
三、创新与突破 |
(一)新的名词 |
1.“文化+”“互联网+”与“政府-” |
2.“戏曲动漫” |
(二)创作新尝试 |
1.中国首部“浸没式戏剧” |
2.中国首部3D戏曲电影《霸王别姬》 |
3.中国首部“舞台剧+3D动漫+互联网”版《丑小鸭》 |
(三)传承新举措 |
1.老茶馆里赏“东柳”:南京博物院的活态传承 |
2.上昆首推活态传承“学馆制” |
(四)产业新动向 |
1.戏曲演出的阵地战尝试 |
2.武汉剧院:“2+1演出项目运作机制” |
(五)观剧新风尚:戏剧工作坊 |
四、活动与交流 |
(一)大型节庆演出频仍,景况热闹喜人 |
(二)地方剧种赛事连连,集中展现近年创演成果 |
(三)多个省份举办艺术节,收获人才佳作 |
(四)对外对台交流频繁,创下不菲佳绩 |
五、问题与思考 |
(一)新媒体时代,戏剧评论的写作主体、传播承载发生变化,如何创建良性剧评生态,促进戏剧评论与创作的互补共生,亟待思考 |
(二)当前戏曲表演人才培养机制与戏曲成才规律不符,亟待调整导正 |
(三)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如何获得市场培育与文化惠民双丰收,亟待理性思考 |
六、趋势与建议 |
(一)全面、系统推进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戏曲振兴迎来良好机遇 |
(二)戏曲院团“演出季”日渐成风,戏曲演出市场化程度提高。 |
(三)剧院职能拓展,参与戏剧作品上游制作,为戏剧作品进入市场保驾护航 |
四、创新成为本届戏剧节的鲜明标志(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D]. 杨慧芹. 山东大学, 2021(11)
- [2]戏剧线上传播策略研究[D]. 沈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D]. 王庆阳. 扬州大学, 2020(06)
- [4]论20世纪中国“音乐节”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以四个音乐节为例[D]. 胡雪莲. 西南大学, 2020(01)
- [5]田本相学术年谱[J]. 景李斌. 东吴学术, 2020(02)
- [6]重庆市地方艺术节研究[D]. 范翔宇. 重庆大学, 2018(04)
- [7]中国当代戏剧节的类型与特征研究(1949-2017)[D]. 陈成. 上海戏剧学院, 2018(12)
- [8]事件景观—南京青年戏剧节临时性设计研究[D]. 谢双.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9]艺术节的城市特色定位与传播途径 ——以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为例[D]. 林佳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10]2015年中国戏剧艺术发展报告[J]. 季国平,崔伟,饶文富,王评章,方李珍,邱剑颖,蔡福军. 剧本,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