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懿琳[1](2021)在《基于FIAS的新手型与熟手型高中化学教师课堂行为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师生互动,指的是在教学开展和进行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利用肢体、语言等行为进行交流,最终互相促进发展的过程。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良好的师生互动,而在师生互动中,课堂言语是师生互动的媒介。随着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出发,以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分析对象,结合新课程教学目标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弗兰德斯互动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改进,并运用这一分析方法对两类教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在化学课堂上新熟手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及异同点,从而对如何促进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思考。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需要一定量的样本以获得更精准的数据。研究者选取了所在实习学校的高一年组中的10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5位新手型教师与5位熟手型教师。为比较出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特点,选取每一位新手型教师与一位熟手型教师五节相同教学内容,共10个课例作为研究样本并采取视频录像的观察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在FIAS的课堂言语理论当中,准确将课堂言语分成了教师言语、学生言语、沉寂和混乱这几类。通过数据调查和研究发现: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在课堂上都表现出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教师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等互动行为;在教师操纵技术环节、学生操纵技术环节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在教师提问环节、教师讲授等环节的处理方式上有明显差异。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互动等方面会采取不同的方式。目前新手教师在师生互动方面比较弱,对于引导性、激励性语言的应用不熟练,课堂互动还处在教师生涯起步阶段。熟手型教师在师生互动方面表现良好,可以熟练的利用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课堂当中所出现的问题,熟手教师都能够很好的应对和解决,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综上总结出两者各自的互动特点及差距所在,为新教师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新手型高中化学教师快速成长和提升自我。
张玮[2](2021)在《基于3C-FIAS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中化学课堂中,互动是师生之间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师生互动对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从过去以教师为主体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过度,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师生互动方式也逐渐发生了转变。探究式教学作为有效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研究探究式教学的师生互动情况,一方面可以了解当前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出探究式教学的优化策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该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师生互动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对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运用了课堂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优质课的探究教学环节进行对比和分析。利用3C-FIAS互动分析系统对2018年“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和2017年“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中八节具有探究式教学特征的示范课进行编码分析和研究。经过数据处理,从矩阵分析、比率分析和曲线分析三个角度,探究优质探究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特征,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改进策略。通过研究发现,优质探究教学环节存在以下特征:(1)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沟通,能够经常使用问答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2)多数教师能够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学生话语与学生行为的比率较常模有所增长,说明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课堂中的话语权交到学生手中,但教师的语言平均比率依旧高于学生语言的平均比率。(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且控制类语言使用较少.(5)教师在授课时更倾向于向学生施加直接的和积极的影响,教学语言风格属于直接型的教学风风格。同时笔者也发现探究教学环节存在着教师施加的直接影响较多,鼓励性语言较少和碎片式问题较多等不足。针对探究式教学存在的特征和不足,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调整提问方式,精心设计问题;合理设计探究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适当留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霍鑫铠[3](2020)在《高中化学课堂“过度教学”现象的调查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文中指出过度教学是导致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过度教学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阻碍,探寻过度教学现象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关于“过度教学”的国内外文献分析,对过度教学的内涵及表征进行了归纳整理,制定了课堂观察量表,包括课堂导入、教学目标、教学呈示、师生互动、教学评价五个课堂观察维度。并用该量表对30节课化学课堂进行观察,教学内容选择元素化合物,课型选择常态课,对课堂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导入时,存在着导入时间过长,导入内容过多,导入内容与教学重点无关等课堂导入过度教学现象。(2)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着超过新课程标准要求,追求高考考试大纲的过高制定目标的过度教学现象。(3)高中化学教学呈示时,存在着课堂实验全都以录像视频呈现,过度使用多媒体,不书写板书,讲课方式传统单一,教学节奏把握过快,教学的内容添加过多等过度教学现象。(4)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存在着判断性问题出现次数过多,教师无效的提问次数过多。教师采用齐答的提问方式过多,个别问题设计过难,学生启而难发等过度教学现象。(5)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时,存在着过度缺少以评价思维过程为教学评价重点的教师评价。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1)课堂导入简明扼要,激发兴趣的同时引入教学重点。(2)认真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学情制定出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3)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要进入课堂,认真书写板书,讲课方式灵活多样,依据教材制定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节奏。(4)减少无关教学内容的提问和低效的判断性提问,增加随机点名提问的提问方式。(5)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及时弄清楚自己思考错误的根源。
陆圣德[4](2020)在《初中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开启模式研究 ——新课、复习课和实验探究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依赖于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教学中有效的互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然而,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缺乏提问意识,存在互动次数少、互动方式单调、互动对象有限、互动深度不够等问题。相关数据库也显示,关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的公开报道不多,尤其是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的相关研究更少。基于以上情况,本论文查阅、分析相关文献,在进一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初中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开启模式进行研究。论文以笔者任教学校全体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摩以及教师访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动情况,再借助设计的观课量表,对不同课型进行反复地观课、评课、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案例,分析、总结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开启模式,并设计新课、复习课、实验探究课的有效互动开启模式反复用于教学实践。各模式分别为:新课——创设情境,聚焦问题→提问追问→“兵教兵”→学生评价→总结提升;复习课-模式1——回忆旧知→激发学生疑问→多个学生回答→学生点评→教师点评;复习课-模式2——讲评试卷→聚焦问题→追问原因→学生讲解→学生点评→学生总结→教师纠错;实验探究课——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评价方案→学生实验→小组汇报交流→聚焦生成性问题→学生解释原因→学生评价→教师总结。实践研究过程中,纵向、横向比较学生的学业成绩,观察了解教师、学生的成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课堂互动开启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业务提升。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本研究造就了更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促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互动教学体系的形成。
王硕[5](2020)在《化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的研究 ——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例》文中认为课堂教学是课堂情境下,以师生为主体、语言为媒介、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取向的教育活动。新课改理念在化学基础教育中能否实现,化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的提升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为工具,对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课题同为“弱电解质的电离”的课堂教学录像从课堂教学互动结构、教师教学互动风格、课堂情感互动氛围、课堂提问互动特征、学生互动行为以及教学板块语言组合方式等方面展开分析,揭示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师生语言互动行为差异以及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特征。研究发现,新手型教师多采用提问与讲解结合的经典语言组合方式组织教学,师班互动为主要互动形式,师生情感交流匮乏,课堂结构倾向于“教师为中心,知识为目标”的讲授式课堂;专家型教师倾向采用启发式提问的语言组合方式组织教学,问答过程中注重与积极间接语言相结合,师生互动形式丰富,课堂结构更加倾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构建的课堂。化学新授课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的共性特征是,教师语言行为是课堂主要教学行为,教师更加倾向直接控制课堂,课堂激励性反馈占比较低,提问创新性不足,课堂互动多为问答互动,师班互动为主要互动形式,学生互动行为表现在回答教师提问或承接教师语言,缺乏学生主动提问。
张宏茹[6](2020)在《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是当代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技能。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及时的得到反馈信息,灵活的调整教学的进度,而且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课堂提问的设计应体现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但是目前课堂提问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对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究与实践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了了解目前课堂有效提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运用这些策略设计案例进行教学实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课堂有效提问的相关文献研究,明确选题背景和意义,界定课堂有效提问的相关概念,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2.通过对200名高二年级学生进行有关课堂提问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很有帮助,但是在课堂中却很少主动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吸引力。通过对化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短,而且不能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有效的点评等。3.根据调查结果,从问题的设计,有效提问的实施和教师的点评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提问的策略。在问题设计方面提出了明确问题目的,清楚表述问题;合理安排类型,准确把握难度;贴近现实生活,结合学科特点的策略。在有效提问实施方面提出了恰当选择提问时机;合理控制思考时间;广泛选取提问对象的策略。在教师点评方面提出了具体点评,及时引导归纳;评价标准差异化;评价形式多样化的策略,并以此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设计与实践,以“原电池”、“电解池”的教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4.选择实习学校高二年级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对比教学,并分析学生课堂表现和化学测试成绩两方面的变化。通过对学生课堂情绪、注意力、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课堂知识的运用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在课堂学习中,实验班的学生课堂表现更积极,遇到问题能够主动思考,并且具有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通过对学生成绩分析,发现实验班的学生的平均成绩高对照班,而且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班学生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实验班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更好。由此可知,通过课堂有效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对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李瑞芬[7](2020)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国家颁布《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及学科课程标准》,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新的教育目标。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地组织与引导,是学生素养析出与重构的关键因素,过程中必然伴随情绪的产生。情绪对学习的影响是显着的,因此,如何识别学生情绪,如何优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如何针对学生的情绪反馈调整教师行为,是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情绪心理学、情感教育心理学以及有效学习为理论基础,通过构建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表情-情绪一致性系统,找寻学生情绪外显常见的面部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教师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表情-情绪一致性系统是在艾克曼面部动作编码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确定面部观察点和描述各情绪外显时常见的面部特征。笔者利用Free Studio软件按每秒1张的速度提取学生情绪状态图,通过观察不同情绪表达时眉头、眉峰、眉尾、上眼睑、下眼睑、眼轮匝肌、上嘴唇、下嘴唇、嘴角以及脸颊的变化,用SPSS19.0中因子分析法分析各情绪表达时面部观察点因子的贡献率,并归纳了课堂中学生各情绪外显时常见的面部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专注之下的各观察点处于正常状态;(2)惊讶时眉毛向上,同时可能伴有下嘴唇向下的情况;(3)困惑时眉毛向上,并可能伴随有上眼睑向上或向下、眼轮匝肌收紧、下嘴唇向下以及嘴角向下的情况;(4)疲劳时脸颊向下,可能出现眉毛向上、上眼睑向下同时下眼睑向上的情况;(5)厌烦时下嘴唇向上、嘴角向下,并可能伴随眉头向上,眉峰、眉尾向下以及脸颊向下的情况;(6)高兴时上眼睑向上、下眼睑向上、眼轮匝肌收紧、下嘴唇向下、嘴角和脸颊向上;(7)失望时嘴角向下,同时有可能伴随上眼睑向上、上嘴唇和下嘴唇向上的情况。另外,走神情绪下,学生的视线方向、目标与学习无关。选取笔者所带班级中成绩为30分以下、3050分、6080分三个分数段的学生各8名,利用Pree Studio软件按每秒1张的速度提取学生情绪状态图,统计其在不同教师行为下的情绪状态,获得有效图片36030张,利用SPSS19.0中的相关分析考查化学课堂上教师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得到以笔者实施的教师行为为自变量、实习所带学生的情绪状态为因变量的研究结论:(1)任何一种教师行为都可能触发学生所有情绪;(2)学生上课时专注是常见的情绪状态;(3)教师讲述行为中生活举例讲述能引发学生更多积极情绪效应;(4)教师个别提问行为比整体提问行为能诱发学生更多积极情绪;(5)教师实验演示时,学生无走神情绪,但触发学生消极情绪:厌烦(r=0.871,P=0.001)、疲劳(r=0.853,P=0.002)、失望(r=0.665,P=0.036);(6)教师教学辅助行为中巡视比等待更能督促学生学习;(7)教师批评时,能触发学生积极情绪。笔者从实习时的课堂教学中选取高一(6)班“离子反应”第1课时、高一(4)班“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2课时两节课作为案例,分析课堂教学每一环节中教师行为引导下的学生情绪状态,以学生月考成绩评估以情绪效应下的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得到基于情绪效应的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以及原则,核心要素有:(1)课堂环节设计环环相扣;(2)合理设计与处理课堂问题;(3)促成学生成就驱动的知识建构。原则有以下两点:因材施教与人生情感培养格局。针对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对教师行为实施以及专业素养发展提出建议。(1)加深对学生的系统认识,构建科学、有序、有效的素养发展框架;(2)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品位与格局,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3)注重教师素养在课堂互动中的融合与释放,催生学生真切情感状态;(4)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争做研究型教师,多维度助力教学发展。受本人知识水平以及其他不可控的外界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尚有众多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快乐学习是学生心之所向,情感教学十分重要,未来还有更多相关的课题,如不同水平学生的情绪效应以及通过调控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氛围等与学生情绪相关的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苏静[8](2020)在《素养评价驱动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台后,我国教育工作者开始探寻以学科素养落地为目标的有效教学,化学课堂教学也迎来新的问题:如何对素养进行评价?如何通过素养评价驱动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现有教学评价仍存在方式单一、结果片面、反馈延迟等弊端,化学日常学习评价作为教学评价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常被忽视,致使教学评价难以发挥其评价效益。本文聚焦化学日常学习评价,以“素养评价”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驱动力,提出素养评价驱动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型,以达到发展学生化学素养,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的目的。本文以泰勒目标评价理论、评价三角形理论、元认知理论作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化学素养评价”“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合“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问卷调查数据,从教学目标的确定、评价量规的设置,教学活动的设计三个维度进行详细讨论,构建了“评价问题”嵌入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简单阐述和优势预设,列举“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以展示该模型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施操作。为检验该模型的实际教学效果,笔者选择某重点中学两个平行班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实验班采用“评价问题”嵌入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型指导化学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化学教学,控制两班其他变量,对平时作业、课堂情况、考试成绩等数据进行采集。数据分析结果如下:(1)“物质的分类”专题作业中,实验班各小题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且实验班低分段人数占比较对照班明显减小,中分段人数占比较对照班明显增加。“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作业中,实验班掌握配平模型的学生人数比对照班更多,但两班学生均不擅长各模型高度交互的问题解决,对复合模型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2)对照班课堂氛围比较安静,学生多处在“聆听、记录”的状态;实验班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学生讨论较多。访谈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更为浓厚,提问的范围不局限于相关知识,问题表现出生活化的特点,能列举出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案例。(3)两班化学考试平均分相差并不大,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的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均在年级平均水平之上。对两班后测成绩进行差异性检验,显着性(双侧)=0.098>0.05,说明两班化学成绩无明显差异。笔者对前测中成绩B、C等级的学生进行追踪,统计其后测成绩等级情况,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中等水平(分数约60-85分)的学生有所帮助,其中,对中低水平(分数约60-70分)的学生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对数据分析结果加以整合,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高一学生化学素养发展存在以下特点:考试成绩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素养发展情况、不同水平的学生均存在素养发展的可能、学生个体素养发展不均衡。(2)教师采用素养评价驱动的教学模型指导化学教学,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够丰富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使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得到优化,课堂教学得到更为精准的调控。其次,学生在化学问题解决中思维路径更为清晰,化学素养发展更加全面,教学效益在中等水平的学生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最后,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化学格局也得到了拓展,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化学学科的价值。由于笔者自身水平、样本容量、实践时间等因素的局限,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5G时代的来临,高新科技走入化学课堂已不再是空想,结合大数据得出的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全面,评价驱动的课堂也会变得更为高效,希望本文能为之提供有利的参考。
王丽珊[9](2020)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以“化学平衡”教学单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课堂教学与评价出现了相应的变革。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实施要“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和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如何教、如何评,如何一体化设计“教、学、评”,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教、学、评”的相互融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基于文献分析研究现状,通过调查了解实施现状,立足于一线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具体研究如下:(1)梳理了素养为本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及实施框架,并结合“化学平衡”教学单元案例说明模型中各环节的具体操作;(2)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应的思维层面、实践层面和价值层面为评价设计的3个评价维度,明晰各个维度下的评价角度及评价水平的具体内涵;(3)基于模型设计教学案例开展实践研究。实践结果表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1)基于模型设计和开展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高素养水平层级试题的应对能力;(2)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4)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李恩恩[10](2020)在《高中优质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标准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和能力素养的重要性。近年来众多教师虽然关注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课堂还是出现互动热闹、不能形成有效互动等现象,因此,采用何种互动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研究优质课交互深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一堂优质课的成功实施需要经过教师或教学团队精心设计,反复打磨,多次修改而成,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素材。研究优质化学课堂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课堂教学规律。研究优质化学课堂能帮助授课教师从教学设计之初设计出适合的师生互动环节,在授课时把握合理的教学互动进度,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不同地区、不同教学模式的角度对化学优质课的交互进行分析,研究过程及方法如下:首先,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根据研究内容对优质课堂、优质化学课堂、师生互动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国内外师生互动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述了化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堂观测方法和测评工具的现状;接着,借助课堂教学互动系统(beta2.0)软件对35节高中化学优质课进行数据采集及统计。最后,结合CPUP理论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教学模式下化学优质课的交互特点。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优质课堂教学中言语行为约占课堂行为的80%,其中教师语言行为约占60%,学生语言行为约占20%。第二,经济落后地区教师倾向提出更多封闭性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学习,并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关注课堂。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倾向将实验进行分解来促进课堂教学,同时倾向利用演示行为来活跃课堂气氛。第三,要达到良好的师生交互水平,讲授型的课堂需要教师提出更多的开放性问题,对话型的课堂需要教师提出更多的封闭性问题。第四,概念原理类的学生实验需要教师转换更多的教学行为。第五,课堂提问关注个体与全体学生,提出的开放性问题频次占教师提问的2/5。
二、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IAS的新手型与熟手型高中化学教师课堂行为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FIAS的起源及应用现状 |
(二)课堂言语研究现状 |
(三)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测量工具及研究过程 |
(一)测量工具 |
(二)研究过程技术路线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新手型教师 |
(二)熟手型教师 |
(三)师生互动 |
(四)课堂教学行为 |
二、理论基础 |
(一)言语行为理论 |
(二)师生互动理论 |
(三)符号互动理论 |
(四)认知教学理论 |
第三章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改进 |
一、测量工具的选择 |
(一)课堂观察的测量工具分类 |
(二)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内涵 |
(三)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改进 |
二、FIAS编码标准与分析方法 |
(一)FIAS编码系统 |
(二)FIAS编码标准 |
(三)课堂师生互动分析方法 |
三、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改进与应用 |
(一)改进后的编码分类 |
(二)改进后FIAS编码计算公式 |
(三)测试编码的效度与信度 |
第四章 课例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采集 |
(一)研究对象及其选取 |
(二)研究样本数据采集 |
(三)研究样本比率统计 |
二、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课堂行为比较分析 |
(一)课堂师生言语结构比较分析 |
(二)课堂师生具体行为比较分析 |
(三)课堂师生技术行为比较分析 |
(四)课堂师生实验环节比较分析 |
(五)教学倾向或风格分析 |
(六)课堂情感氛围的分析 |
(七)课堂师生行为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课堂师生言语结构比较分析结果 |
(一)教师语言分析 |
(二)学生语言分析 |
(三)沉寂与混乱分析 |
二、课堂师生技术行为比较分析结果 |
(一)教师操纵技术 |
(二)学生操纵技术 |
三、课堂师生实验环节比较分析结果 |
(一)教师演示实验方面 |
(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方面 |
四、教学倾向或风格分析结果 |
五、课堂情感氛围分析结果 |
六、课堂师生行为分析结果 |
第六章 新手型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策略 |
一、保证和谐融洽课堂氛围 |
二、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
三、采用多样性的提问方式 |
四、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
五、强化各环节的合作学习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类 |
论文类 |
外文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3C-FIAS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课堂言语”的研究现状 |
(二)“FIAS”的研究现状 |
(三) “探究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师生互动 |
(二)探究式教学 |
(三)课堂教学语言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师生互动理论 |
(三)人本主义理论 |
(四)认知主义理论 |
第三章 3C-FIAS研究工具简介 |
一、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简介 |
二、3C-FIAS互动分析系统 |
(一)编码规则及记录标准 |
(二)数据处理 |
(三)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基于3C-FIAS的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教学实录编码 |
四、数据分析 |
(一)矩阵分析 |
(二)比率分析 |
(三)曲线分析 |
第五章 3C-FIAS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案例中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
(一)互动形式特点 |
(二)课堂结构特点 |
(三)课堂氛围特点 |
(四)课堂教学风格与倾向特点 |
二、案例中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
(一)直接影响较多 |
(二)鼓励语言较少 |
(三)碎片式问题较多 |
第六章 优化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
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 |
二、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 |
三、调整提问方式,精心设计问题 |
四、合理设计探究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
五、适当留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高中化学课堂“过度教学”现象的调查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过度教学是导致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
1.2 过度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阻碍 |
1.3 探寻过度教学现状的重要意义 |
2 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意义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2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 |
4 “过度教学”的研究现状 |
4.1 国外“过度教学”研究现状 |
4.2 国内“过度教学”研究现状 |
5 核心概念界定 |
5.1 有效教学 |
5.2 过度教学 |
6 研究思路和方法 |
6.1 研究思路 |
6.2 研究方法 |
7 课堂观察的案例与分析 |
7.1 “过度教学”现象研究对象选取说明 |
7.2 课堂观察量表的研制 |
7.3 提高量表使用效度的要点 |
7.4 课堂观察结果统计与分析 |
7.5 课堂教学的过度教学案例分析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课堂过度教学的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初中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开启模式研究 ——新课、复习课和实验探究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个人教学工作感悟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 |
1.2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相关概念 |
2.1.1 互动 |
2.1.2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 |
2.1.3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特点 |
2.1.4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形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教学观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3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1 学生课堂学习互动情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1.3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3.2 教师教学课堂互动的访谈与结果分析 |
3.3 课堂观摩与反馈分析 |
3.4 总结 |
4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
4.1 有效互动中提问式开启模式研究 |
4.1.1 提问时机 |
4.1.2 问在何时 |
4.2 有效互动其它开启模式研究 |
4.2.1 示范式开启 |
4.2.2 汇报式开启 |
4.2.3 讨论式开启 |
4.2.4 探究式开启 |
4.2.5 课后交流式 |
5 初中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 |
5.1 研究方案设计 |
5.1.1 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 |
5.1.2 教学实践对象 |
5.1.3 教学实践时间 |
5.1.4 教学实践研究变量 |
5.1.5 教学实践的步骤 |
5.2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在不同课型中的教学设计 |
5.2.1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在新课教授中的教学设计 |
5.2.2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在复习课教授中的教学设计 |
5.2.3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在实验探究课教授中的教学设计 |
5.3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5.3.1 学生成绩分析 |
5.3.2 学生素质成长分析 |
5.3.3 教师专业成长分析 |
5.3.4 整体综合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5)化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的研究 ——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1. 课程改革的要求 |
2. 教师发展的需要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 课堂师生互动相关研究 |
2. 基于编码系统的师生互动行为相关研究 |
3. 化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相关研究 |
二、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概念界定 |
1. 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 |
2. 师生互动与课堂师生语言互动 |
3. 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
(二) 理论基础 |
1. 交往教学论 |
2. 言语行为理论 |
3. 化学课堂板块理论 |
三、 化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视频观察法 |
3. 录像分析法 |
(三) 研究工具 |
1. 编码系统 |
2. 编码过程 |
3. 形成矩阵 |
4. 动态比率曲线 |
(四) 研究过程 |
四、 化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分析 |
(一) 课堂录像编码数据的整合处理 |
1. 课堂录像编码数据记录 |
2. 形成矩阵 |
3. 课堂互动行为编码统计 |
(二) 矩阵—比率视角下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比较分析 |
1. 课堂教学互动结构比较分析 |
2. 教师教学互动风格比较分析 |
3. 课堂情感互动氛围比较分析 |
4. 课堂提问互动特征比较分析 |
5. 学生互动行为比较分析 |
(三) 动态比率曲线视角下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比较分析 |
五、 教学板块语言组合特征分析 |
(一) 新手型教师教学板块语言组合特征分析 |
1. 化学学习情景 |
2. 化学学习任务 |
3. 化学教学活动 |
4. 化学学习评价 |
(二) 专家型教师教学板块语言组合特征分析 |
1. 化学学习情景 |
2. 化学学习任务 |
3. 化学教学活动 |
4. 化学学习评价 |
(三) 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教学板块语言组合方式比较分析 |
1. 常用性语言组合方式比较分析 |
2. 评价性语言组合方式比较分析 |
3. 指令性语言组合方式比较分析 |
六、 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建议 |
1. 提高课堂提问技巧 |
2. 丰富交流互动方式 |
3. 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一新手型教师课堂转录文本 |
附录 二专家型教师课堂转录文本 |
致谢 |
(6)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法 |
1.4.3 访谈法 |
1.4.4 实验法 |
1.5 研究思路 |
2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论研究 |
2.1 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概念界定 |
2.2.1 课堂提问 |
2.2.2 有效提问 |
2.3 理论依据 |
2.3.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3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现状 |
3.1 学生问卷调查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问卷调查对象 |
3.2 教师访谈调查 |
3.2.1 访谈对象 |
3.2.2 访谈内容 |
3.3 问卷调查结果 |
3.3.1 学生课堂表现的调查 |
3.3.2 课堂提问实际情况的调查 |
3.3.3 学生期望的课堂提问的调查 |
3.4 教师访谈结果 |
3.4.1 教师A的访谈结果 |
3.4.2 教师B的访谈结果 |
3.4.3 其余教师的访谈结果 |
3.5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
3.5.1 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
3.5.2 问题设计不合理 |
3.5.3 教师提问对象固定 |
3.5.4 学生思考时间较短 |
3.5.5 教师评价形式化 |
4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
4.1 设计有效问题的策略 |
4.1.1 明确问题目的,清楚描述问题 |
4.1.2 合理安排类型,准确把握难度 |
4.1.3 贴近现实生活,结合学科特点 |
4.2 有效提问实施策略 |
4.2.1 恰当选择提问时机 |
4.2.2 合理控制思考时间 |
4.2.3 广泛选取提问对象 |
4.3 教师有效点评策略 |
4.3.1 具体点评,及时引导归纳 |
4.3.2 评价标准差异化 |
4.3.3 评价形式多样化 |
5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 |
5.1 课堂教学案例 |
5.1.1 《原电池》教学案例 |
5.1.2 《电解池》教学案例 |
5.2 实践效果分析 |
5.2.1 调查问卷分析 |
5.2.2 学生成绩分析 |
5.3 实践效果分析结论 |
5.3.1 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改善 |
5.3.2 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有所提升 |
5.3.3 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所加强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实施效果的调查问卷 |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化学成绩 |
致谢 |
(7)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价值及目标重构 |
1.1.2 情绪是影响认知的重要因素 |
1.1.3 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
1.1.4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行为观察法 |
1.4.3 数据分析法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课堂观察研究 |
2.1.1 国内课堂观察研究 |
2.1.2 国外课堂观察研究 |
2.2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
2.2.1 国内教师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
2.2.2 国外教师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
2.3 情绪识别方法研究 |
2.3.1 面部表情的人工识别法研究 |
2.3.2 面部表情的机器识别研究 |
2.4 情绪与学习的相关性研究 |
2.4.1 国内情绪与学习的相关性研究 |
2.4.2 国外情绪与学习的相关性研究 |
2.5 国内外研究不足 |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教师行为 |
3.1.2 教师行为分类 |
3.1.3 情绪 |
3.1.4 认知过程中情绪的分类 |
3.2 理论基础 |
3.2.1 情绪心理学理论 |
3.2.2 情感教育心理学理论 |
3.2.3 有效学习理论 |
3.2.4 面部表情的可测性原则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变量其及控制 |
4.3 研究工具 |
4.3.1 Free Studio软件 |
4.3.2 IBM SPSS Statistics19.0 |
4.3.3 Excel数据分析 |
4.3.4 面部观察点运动情况统计表 |
4.3.5 教师行为与学生情绪统计表 |
4.4 研究路线 |
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5.1 课堂上学生表情-情绪一致性系统的建立 |
5.1.1 确定面部观察点 |
5.1.2 确定面部观察点的运动方向 |
5.1.3 面部观察点运动方向赋分 |
5.1.4 确定各情绪识别的影响因子 |
5.1.5 各情绪外显时的常见面部特征 |
5.1.6 走神情绪的识别 |
5.2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
5.2.1 一般讲述与学生情绪的关系 |
5.2.2 板书讲述与学生情绪的关系 |
5.2.3 生活举例讲述与学生情绪的关系 |
5.2.4 整体提问与学生情绪的关系 |
5.2.5 个别提问与学生情绪的关系 |
5.2.6 实验演示与学生情绪的关系 |
5.2.7 等待与学生情绪的关系 |
5.2.8 巡视与学生情绪的关系 |
5.2.9 批评与学生情绪的关系 |
5.3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讨论 |
5.3.1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讨论 |
5.3.2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辅助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讨论 |
5.3.3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管理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讨论 |
5.4 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实施问题的讨论 |
6 情绪效应视角中的课堂实施案例分析 |
6.1 “离子反应”第1课时 |
6.1.1 课堂中教师行为-学生情绪反馈分析 |
6.2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2课时 |
6.2.1 课堂中教师行为-学生情绪反馈分析 |
6.3 成绩发展情况分析 |
6.3.1 高一(6)班学生成绩发展情况分析 |
6.3.2 高一(4)班学生成绩发展情况分析 |
6.4 情绪效应视角下的教学评价与反思 |
6.5 基于情绪效应的教学设计要点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课堂上学生情绪识别研究结论 |
7.1.2 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研究结论 |
7.1.3 案例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8 不足与展望 |
8.1 不足 |
8.2 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面部观察点运动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课堂上教师行为与学生情绪统计表 |
附录三 :各观察点运动方向频率统计 |
致谢 |
(8)素养评价驱动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2017版课标聚焦学生化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1.1.2 传统教学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弊端凸显 |
1.1.3 课堂化学日常学习评价常被忽视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化学素养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素养评价 |
2.1.2 素养评价驱动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泰勒目标评价理论 |
2.2.2 评估三角形理论 |
2.2.3 元认知理论 |
2.2.4 理论基础小结 |
3 模型的建立 |
3.1 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 |
3.2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建议 |
3.3 素养评价驱动的教学模型的确立 |
3.3.1 教学目标的确定 |
3.3.2 评价量规的设置 |
3.3.3 教学活动的设计 |
3.3.4 素养评价驱动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型的建立 |
3.3.5 “评价问题”嵌入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型的优势预设 |
4 实践研究 |
4.1 实践目的 |
4.2 实践时间与对象 |
4.3 实验变量及控制 |
4.3.1 实验变量 |
4.3.2 变量控制 |
4.4 实践内容 |
4.5 教学案例展示 |
4.5.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与实施简介 |
4.5.2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与实施简介 |
4.5.3 案例教学反思 |
5 实践教学结果与分析 |
5.1 平时作业情况分析 |
5.1.1 “物质的分类”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
5.1.2 “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
5.2 课堂表现情况分析 |
5.3 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
5.3.1 两班前测结果分析 |
5.3.2 实施教学后两班成绩分析 |
5.3.3 两班后测结果分析 |
6 结论、反思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反思 |
6.3 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物质的分类”专题作业 |
附录3 “物质的分类”专题作业相关数据 |
附录4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作业 |
附录5 2019级入学考试化学试卷(前测) |
附录6 2019级化学科高一期考考试试题(后测) |
附录7 两班5次考试中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人数统计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以“化学平衡”教学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核心素养教学与评价研究 |
2.1.1 核心素养的提出 |
2.1.2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内涵与特征 |
2.1.3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与评价研究 |
2.2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
2.2.1 理论渊源 |
2.2.2 “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现状与趋势 |
3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及方式 |
3.3 调查问题设计 |
3.4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5 调查实施 |
3.6 调查结果分析 |
3.6.1 问卷调查结果 |
3.6.2 访谈调查结果 |
3.7 调查结论与思考 |
4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模型 |
4.1 流程设计 |
4.1.1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
4.1.2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
4.1.3 评价目标三要素解析 |
4.2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建构 |
4.3 素养化教学目标设计 |
4.3.1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
4.3.2 课时教学目标设计 |
4.4 学习任务功能化设计 |
4.5 学习活动层次化设计 |
4.6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设计 |
4.6.1 明确评价要素 |
4.6.2 信息整合与叙写评价目标 |
5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 |
5.1 实践案例设计—“化学平衡”教学单元设计 |
5.1.1 “化学平衡的建立”课时设计 |
5.1.2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时设计 |
5.1.3 “化学平衡常数”课时设计 |
5.2 实践对象 |
5.3 实践方案 |
5.4 实践结果分析 |
5.4.1 前测 |
5.4.2 后测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前测试题 |
附录4 后测试题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高中优质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师生互动研究现状及其综述 |
1.2.1 国外师生互动研究 |
1.2.2 国内师生互动研究 |
1.2.3 化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
1.2.4 有关课堂行为观测方法与工具的研究 |
2.研究目标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目标与意义 |
2.2 概念界定 |
2.2.1 优质课堂 |
2.2.2 优质化学课堂 |
2.2.3 师生互动 |
3.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CPUP理论提出与来源 |
3.2 CPUP模型在化学优质课分析中的应用 |
3.3 社会互动教学理论 |
3.4 建构主义理论 |
4.研究对象、思路、方法及工具 |
4.1 选取对象 |
4.2 研究思路 |
4.3 研究方法 |
4.3.1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类标准 |
4.3.2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
4.4 研究工具-课堂教学行为互动系统(beta2.0) |
5.统计结果与分析 |
5.1 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
5.1.1 不同区域师生互动行为特点 |
5.1.2 不同教学模式师生互动行为特点 |
5.1.3 不同课程师生互动行为特点 |
5.2 师生互动内容分析 |
5.2.1 A级基元内容互动特点 |
5.2.2 B级基元内容互动特点 |
5.2.3 C级基元内容互动特点 |
5.2.4 D级基元内容互动特点 |
5.3 师生互动深度分析 |
5.3.1 不同区域交互深度 |
5.3.2 不同年份师生交互情况 |
5.3.3 不同内容师生交互情况 |
5.4 典型案例交互深度分析 |
5.4.1 《氧化还原反应》板块互动深度分析 |
5.4.2 《元素周期律》单元交互深度分析 |
5.4.3 《钠的重要化合物》基元交互深度分析 |
5.4.4 《铁盐及其亚铁盐》基元交互深度分析 |
5.4.5 《二氧化硫》单元交互深度分析 |
5.4.6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基元交互深度分析 |
5.5 归纳小结-同一基元内容师生交互特点 |
6.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课堂实录:S3课例“实验证明电子转移” |
附录二 课堂实录:S1课例“解析氯化氢的形成” |
附录三 课堂实录:S15课例“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
附录四 课堂实录:S20课例“解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
附录五 课堂实录:S22课例“二价铁与三价铁的转换” |
附录六 课堂实录:S32课例“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
附录七 课堂实录:S33课例“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
附录八 课堂实录:S29课例“氯水的成分验证与分析” |
附录九 课堂实录:S31课例“氯水的成分验证与分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IAS的新手型与熟手型高中化学教师课堂行为比较分析[D]. 杨懿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3C-FIAS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行为研究[D]. 张玮.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高中化学课堂“过度教学”现象的调查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D]. 霍鑫铠.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4]初中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开启模式研究 ——新课、复习课和实验探究课[D]. 陆圣德. 西南大学, 2020(05)
- [5]化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的研究 ——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例[D]. 王硕.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6]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设计与实践[D]. 张宏茹. 河南大学, 2020(02)
- [7]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与学生情绪的相关性研究[D]. 李瑞芬.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素养评价驱动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苏静.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9]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以“化学平衡”教学单元为例[D]. 王丽珊.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10]高中优质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 李恩恩.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