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调查(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丁艳艳[1](2021)在《产出导向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郭琼文[2](2020)在《语义联想策略对高中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词汇量是影响其外语水平的关键因素。语义联想策略是一种基于词汇间的语义关系而进行词汇学习与巩固的词汇学习策略,该策略指引下的词汇学习不再是离散性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然而,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因此难以激起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词汇量也难以达标。以往研究中很少有学者调查语义联想策略与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相关性,尤其是该策略对高中生词汇量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实验研究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本研究以激活扩散模型和加工水平说为理论指导,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语义联想策略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及方法有何影响?(2)语义联想策略对高中生英语接受性词汇量有何影响?(3)语义联想策略对高中生英语产出性词汇量有何影响?为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本研究以岳阳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自然班共99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开展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接受基于语义联想策略的词汇教学,学生分阶段依次学习6种语义联想子策略,而对照班只接受常规的词汇教学,即教师仅教授词的含义和用法。本研究综合运用词汇量测试、学生写作文本、调查问卷和访谈等研究工具,具体操作为:首先,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词汇量前后测和一次写作训练;其次,对实验班进行语义联想策略前后问卷调查;最后,对实验班的学生依照成绩等级随机选6名进行访谈。实验后利用Excel和SPSS23.0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通过对所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1)语义联想策略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及方法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学生会主动复习旧词、积累生词,同时愿意尝试新的词汇学习方法;(2)语义联想策略对高中生英语接受性词汇量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接受性词汇量明显扩大;(3)语义联想策略对高中生英语产出性词汇量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控制产出词汇量明显扩大;对自由产出词汇量的影响则表现为学生作文文本中的低频词占比显着上升,但同时具有波动起伏的特点。研究表明,语义联想策略有效激发了高中生的词汇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使用词汇学习方法的意识,词汇量也得到了显着增长,有利于学生的英语词汇习得。因此,将语义联想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朱英姿[3](2020)在《多模态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英语词汇在高中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量,那么英语知识的学习就无从谈起。目前各个高中大多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但是该种词汇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英语的词汇学习中。近些年来西方学者在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教学法,并尝试将多模态教学法与外语词汇教学结合以弥补传统词汇教学的不足。研究学者们将多种模态表达形式比如音像、图片、手势、音乐等视觉、听觉、动作模态应用到教学中,多模态组合与教学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法——多模态教学法。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将多模态教学法和外语词汇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所助益。多模态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引导课堂从沉闷变为灵活。基于以上背景,本次研究将多模态教学法应用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之中,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探究探讨多模态教学法对高中英语词汇知识广度、深度的影响。三个研究问题如下:(1)多模态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广度是否有影响?有何影响?(2)多模态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深度是否有影响?有何影响?(3)多模态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的态度是否有影响?有何影响?参加本次多模态教学实验的对象是山东省新泰市某中学高三两个班级(A班和B班)的103位学生,按照要求将A班(51人)作为实验班,B班(52人)作为对照班,在实验班A班开展多模态教学实验,在多模态教学实验开展期间运用了多模态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对照班B班采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在多模态教学实验开始之前,首先对两个班的学生采用词汇知识广度、深度前测卷进行前测测试,了解学生词汇学习现状,经过四个多月的多模态教学实验之后对A班和B班的学生采用词汇知识广度、深度后测卷进行后测测试,并对实验班A班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最后将前测和后测测试卷、问卷调查、访谈所得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A班的学生在经过四个多月的多模态教学实验之后英语词汇知识广度、深度测试的成绩相比对照班B班有了显着的提高。从英语词汇知识广度测试结果看,实验班A班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比对照班B班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增加了247个,尤其是在动词和形容词的习得方面有明显的影响,这说明多模态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英语词汇知识广度水平的提高;从英语词汇知识深度测试结果看,两个班在词汇意义联想方面差距不大,但是实验班A班的学生词汇搭配和词汇运用部分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B班,这说明多模态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词汇搭配和词汇运用水平的提高;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实验班A班的学生普遍认可多模态教学法,认为多模态教学法可以促进英语词汇的学习。综合研究成果来看,多模态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优势,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高中词汇教学提供新思路开拓新方法,为高中英语教师转变教学思维提供更多帮助。
普晓艳[4](2020)在《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与词汇量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是学生由中学的初级英语学习水平过渡到中高级水平的关键转折期,大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学习英语,效果却差强人意。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词汇记忆是词汇记忆策略的综合运用的结果。本文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和词汇量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一采用质化研究法,对30名大学新生进行访谈;研究二编制《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的《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三用《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接受性词汇测试卷和产出性词汇测试卷对云南大学72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新生词汇量及词汇记忆策略使用情况;研究四制定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实验方案并进行干预,分析词汇记忆策略对大学新生词汇记忆效果和词汇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如下:1.编制《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策略观念得分最高,认知策略得分最低。3.实验组接受性词汇量、产出性词汇量前后测存在显着差异,词汇记忆策略前后测认知策、社会情感策略、管理策略、策略总分存在显着差异。对照组接受性词汇量、产出性词汇量和词汇记忆策略前后测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性词汇量后测存在显着差异,产出性词汇量在3000、大学词汇表、5000、词汇均值上存在显着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词汇记忆策略,认知策略、管理策略、策略均值存在显着差异。5.实验组词汇记忆策略对接受性词汇量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词汇记忆策略对产出性词汇量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
张美杰[5](2020)在《写作任务对高中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无不依赖对词汇的充分掌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要素构成的。其中,语言能力被列在第一位,产出性词汇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机械地背单词,费时低效,会读不会用,“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低下。一些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只通过Krashen可理解输入不能够实现二语学习者的较大突破。Swain则更加重视输出,认为输出对于二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者一方面需要进行可理解输入,另一方面也应当进行可理解的输出,从而提高二语的准确性与流利性。写作作为主要输出任务之一,自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测试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输出假说理论和认知加工层次理论为理论依据,对写作任务对高中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本研究选取哈尔滨市某重点高中一年级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布置同义替换,段落概括等写作任务,开展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工作。以写作的方式进行测试,同时挑选部分学生开展半结构式访谈,从而获得相关的数据信息。本文主要研究问题包括以下三个:(1)高中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现状如何?(2)写作任务对高中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有何影响?(3)如何布置写作任务可以提高高中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本研究使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以及词汇分析软件RANGE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布置写作任务,学生的产出性词汇能力在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密度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提高,对写作的兴趣也有明显的提升。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当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输出机会,提高学生的产出性词汇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写作任务对高中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影响,但由于实验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实验的样本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希望后续的研究能够弥补本文的不足之处。
张鑫慧[6](2020)在《高级汉语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写作产出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117名高级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汉语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写作产出之间的关系。其中接受性知识分为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两个层面,写作产出任务分为句子写作和叙述性写作两种类型。经过数据统计与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句子写作任务中,接受性词汇知识构成的组合可以解释句子写作成绩差异的84.1%。其中词汇广度知识的贡献最大,具有76%的贡献量。但接受性词汇广度知识并不能完全决定句子写作的情况,在词汇广度知识的基础上,词汇深度知识中的词语搭配和句法功能知识对句子写作成绩仍有8.1%的贡献。这说明理解词语的基本词义是运用该词语进行句子写作的前提和关键,但是理解一个词不代表可以正确地使用这个词,要想将接受性词汇转化为产出性词汇,提高词汇使用的正确性,还需要学习和掌握词语搭配和句法功能等词汇深度知识。在叙述性写作任务中,接受性词汇知识构成的组合可以解释叙述性写作成绩差异的18.8%。其中接受性词汇广度知识不能显着预测写作成绩,对作文中的产出性词汇知识也没有显着影响,而接受性词汇深度知识可以显着预测叙述性写作成绩,对作文中的词汇多样性、词汇复杂性和词汇错误率均具有显着影响。其中词义联想知识可以显着影响写作成绩和作文中的词汇复杂性;句法功能知识也可以显着预测写作成绩,并对作文中的词汇多样性和词汇错误率有显着影响;并且词语搭配知识对作文中的搭配错误率有显着影响。这说明接受性词汇量的大小或许并不能直接影响到作文中词汇的使用情况,也不能决定写作的质量,要想丰富写作中的产出性词汇知识和提高写作质量,不能只依赖于扩大接受性词汇量。在此基础上掌握词汇深度知识有助于增加作文中的词汇多样性和复杂性,减少词汇错误率,进而也会提高写作成绩。因此,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认识到在承认词语的基本词义知识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到词汇知识所涵盖的内容不止于此,其它方面的词汇知识也对写作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到本项研究中,至少词语搭配、词义联想和句法功能等词汇深度知识应该受到重视。
李娜[7](2020)在《产出导向法与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研究 ——以西北师范大学中级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产出导向法是由我国学者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研究和提出的,旨在以“产出”为导向,克服二语教学中的“学用分离”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在语言教学界已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实验的方式研究该方法对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作用和影响。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产出导向法对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是否有影响?若有,具体对其词汇深度与词汇广度的影响如何?第二,产出导向法是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有积极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实验对象是西北师范大学2018级两个班的38名东干族留学生,将这两个班分为对照班(东干1班,N=19)和实验班(东干2班,N=19)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班采用产出导向法,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法。通过测试、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有关的数据,并用Excel和Spss2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产出导向法对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提高有效,但效果未达到统计意义上显着水平。词汇广度方面,产出导向法对词汇复杂性和词汇多样性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实验班学生作文中使用的词语更多样、词语类型更丰富,同时词语混淆、缺失现象低于对照班。在词汇深度方面,产出导向法对词汇意义的影响有效,具体表现为实验班的在词汇意义错误率上低于对照班。第二,产出导向法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有积极影响。根据调查问卷与访谈分析结果,在教学效果方面,产出导向法对增加词汇量和记忆词汇产生积极影响;在学习态度方面,产出导向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对汉语词汇以及汉语学习的态度有积极转变;在教学评价方面,学生对产出导向法的作用持肯定态度,接受度与满意度相对较高。本文通过以上研究,考察了产出导向法对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出导向法对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提高有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验证了产出导向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领域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西洋洋[8](2019)在《激活扩散模型在高中英语写作中产出性词汇知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交流和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费时低效的问题,而这样的教学往往会造成学生在写作的产出进程中,词汇量匮乏,有效的产出性词汇不足等问题,因此为解决词汇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将激活扩散模型引入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该模型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这一特点,来激活词汇的概念层、词目层、语音层,进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记忆词汇从而提高写作成绩,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借助于产出导向法,图式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现如今高中生产出性词汇知识的现状如何?2.如何将激活扩散模型运用到产出性词汇教学中?3.激活扩散模型是否能够促进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产出性词汇深度和广度的提高?4.激活扩散模型是否能够促进高中生英语写作成绩?本研究选取哈尔滨市某县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两个高二普通班学生共10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同时选取其中第一中学高二某班50名学生作为教学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验,并在实验结束后,对3名观摩课教师和6名实验班学生进行半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最后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得出:1.通过调查问卷得出,在实验前学生仍然采用传统的默写、以及词根、词缀记忆方式,但记忆效果不佳。2.根据前后测的写作文本分析得出:无论在产出性词汇广度上(词频概貌,词汇复杂性,词汇的多样性等方面)还是在产出性词汇深度上(拼写、形态-句法和语义知识),激活扩散模型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应用。实验班级的产出性词汇广度知识和深度知识与实验前的相比也有了显着性的增长。3.从实验班的前后测成绩分析中可以得出,实验后作文成绩后有了明显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作文成绩在第三档(11-15分)有了明显的提高。4.从教师访谈来看,被访谈教师均认为激活扩散模型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实验的样本数量的不足。再次,本次的实验周期只有四个月,实验的周期比较短,实验结论难免带有片面性,所以笔者希望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宋雨薇[9](2018)在《高级汉语阶段中亚留学生词汇学习深度的情况调查 ——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中亚五国交往日益频繁。经贸合作,语言先行,眼下高级语言人才缺口依然存在,而许多处于高级水平阶段留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仍停留在认识了解阶段,对灵活运用仍感困难。而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词汇的研究由广度转向深度,这一趋势表明相关研究已经注意到词汇学习深度对于汉语实际运用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二语词汇习得、词汇教学、语义场、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以20世纪90年代Wesche和Paribakht的VKS测试和JohnRead(1997)WAT测试——即Vocabulary Knowledge Scale(词汇知识发展等级)和Word Associates Test(词语连接检测)为主要工具,对新疆师范大学高级汉语水平(即:HSK5级及5级以上水平)中亚留学生词汇学习深度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与同水平中国学生测试结果进行对照观察,从而测试高级阶段中亚留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找出其词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及影响因素,为其提高词汇提取、产出能力,增强真实场景使用汉语的准确度、有效度、表达效率,补充适合中亚留学生的词汇教学对策。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多数中亚留学生对汉语词汇深度的掌握还停留在较浅层的阶段,即便是常用词汇也只知道其第一义项,对词汇引申义、比喻义等深层含义知之甚少。而同水平中国学生造句语料显示至少知道常用词汇两个以上义项。第二,中亚留学生不仅在词汇释义、词汇运用(造句)方面不足,在成语、俗语、古语词等涉及方面也显示出不足。第三,优秀语言学习者(70分以上的中亚留学生和80分以上的中国学生)其词汇学习各部分比重上呈现明显规律,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由此,笔者建议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应注意词汇深度的掌握,向词汇后几个义项拓展;加强词性、结构等方面的学习;同时注重方法原理的学习,提升触类旁通的能力。而教师在词汇教学中注意方法原理的教授;注意使用词汇联想,及时总结归类;对俗语、成语、诗词等广泛涉猎,提升学生语感及用词准确度,帮助学生逐步构建二语知识体系。
许希阳[10](2017)在《汉语言专业留学生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 ——基于议论文写作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考察二语写作中哪些词汇变量对写作成绩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基于这些关键性的词汇变量,描绘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写作中所使用的词汇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并从学习者角度探寻词汇进步快慢的原因。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有以下三个:(1)产出性词汇与写作成绩的关系是怎样的?(2)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产出性词汇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3)学生的词汇发展有快慢之分,成功学习者与不成功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哪些差异?本文借鉴已有的词汇能力理论,提出产出性词汇研究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词汇广度、词汇深度和词汇提取。词汇广度指学习者作文中使用的词汇量,比如文本词语总数、不同词性的词语数量、不同词长的词语数量、词汇密度、词汇多样性、词汇复杂度等。词汇深度指词汇的组织模式,具体是作文中所有词语围绕主题的语义组织模式。潜在语义分析技术通过计算机建模的方法对词语的意义加以计算和表征,测量词语之间的语义关联,实现作文内容的自动评估。词汇提取是从心理层面考察词汇提取的自动化程度,比如词汇具体化。本文基于留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证性研究。第一个研究是词汇与写作成绩的关系问题。我们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抽取《如何看待“安乐死”》作文,尽量保证不同分数段、不同国籍的学生作文数量保持平衡,得到202篇作文。词汇广度的测量主要借助台中教育大学开发的“中文文本自动化分析系统”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研发的“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指南”。词汇提取依靠“中文文本自动化分析系统”。词汇深度的测量借助潜在语义分析技术,相关技术人员编写程序,研发了测量词汇深度的分析系统。本文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来考察词汇变量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来讨论有哪些变量成为预测写作成绩的关键性变量。第二个研究考察91名汉语言专业本科二年级留学生一学年内两次同题作文《谈谈看电视》的关键性词汇变量的发展趋势。91名学生根据写作水平分成低分、中分和高分组,另外收集同题的69名母语者作文,与二语者作文进行比较分析。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分析全体学生以及低分、中分、高分组组内词汇的发展趋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各组组间的词汇发展。第三个研究是通过深度访谈,了解成功学习者与不成功学习者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哪些不同,从而揭示学生词汇发展快慢的原因。我们对91名学生按照词汇进步快慢进行排序,最后抽取10名学生,其中5名代表成功学习者,5名代表不成功学习者。访谈问题的理论基础是Dornyei的自我调节策略系统,访谈问题的设计参考Tseng的“词汇学习自我调节能力量表”。本文的三个实证性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6个变量成为关键性预测变量,可以解释写作成绩67.6%的变异。六个变量的贡献依次是文本词语总数、六级词百分比、超纲词百分比、五级词百分比、副词和四字词百分比。(2)词汇深度没有成为关键性预测变量,原因可能是写作考试时间较短,留学生作文篇幅不长,加之存在不少语言错误,人工评分的权重更多是语言的表层特征,而不是作文内容。鉴于教师对作文内容的评定往往凭借主观感受,并且学校组织的写作考试时间较长,为了提高内容评分的信度,建议今后利用潜在语义分析技术实现作文内容的自动评估。(3)除了副词以外,全体学生和低分组学生第二次作文的五个关键性词汇变量明显高于第一次作文。除了副词和四字词以外,中分组学生第二次作文的四个关键性词汇变量明显高于第一次作文。除了副词和六级词以外,高分组学生第二次作文的四个关键性词汇变量明显高于第一次作文。(4)本文利用新hsk5000词大纲来分析作文词汇,得出的超纲词的比例远远高于五级词和六级词,原因是存在不少伪超纲词,伪超纲词是那些虽不在大纲之内,但难度低于大纲的词。本文从形态、语义、教学常用语和专有名词四个步骤过滤伪超纲词,处理前后的结果差异悬殊。以全体学生为例,第一次作文处理前的超纲词百分比为7.44%,处理后是1.76%。(5)二语组组内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进步最快的是文本词语总数,进步最慢的是四字词和六级词。二语组组间比较发现:与高分组相比,低分组和中分组的词语总数和超纲词进步缓慢;与中分组相比,低分组的四字词、五级词进步显着;与高分组相比,中分组的四字词是学习的难点。与母语组比较发现,二语者与母语组差距明显,亟待提高的是文本词语总数、超纲词、四字词以及五级副词和超纲副词。(6)在目的语学习环境下,成功学习者各种策略的使用围绕着环境控制策略,最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是找到固定的母语者语伴,每天的交流时间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交流,具体以文字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内容是共同关注的具有一定深度的话题。(7)四字词和副词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成功学习者显示出较为较强的元语言意识。敏锐地发现历史故事、经济文章中一般都有成语出现,从汉外副词对比的角度确定学习汉语副词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与母语者的互动中,使用学过的四字成语、副词,及时接收母语者的纠错反馈。本文试图运用联结主义、互动协同两个理论,解释、分析中、高分组学习者词汇学习成功的原因。探讨在大数据背景下,课堂学习环境应模拟课外学习环境,建设数字化写作课平台,在写作课中实施有效的词汇教学。
二、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调查(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调查(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2)语义联想策略对高中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结论 |
1.4 论文的总体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义联想策略 |
2.1.1 语义联想策略界定 |
2.1.2 语义联想策略分类 |
2.1.3 联想策略与英语词汇研究 |
2.2 词汇量相关研究 |
2.2.1 接受性词汇与产出性词汇 |
2.2.2 词汇量调查与测试工具 |
2.3 对前人研究的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激活扩散模型 |
3.2 加工水平说 |
第4章 实验方法 |
4.1 实验设计 |
4.1.1 研究问题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工具 |
4.2 实验过程 |
4.2.1 课堂设计 |
4.2.2 数据采集 |
4.2.3 数据分析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语义联想策略对学生词汇学习兴趣及方法的影响 |
5.1.1 学生词汇学习兴趣的变化 |
5.1.2 学生词汇学习方法的变化 |
5.1.3 语义联想策略对学生词汇学习兴趣及方法影响的讨论 |
5.2 语义联想策略对学生接受性词汇量的影响 |
5.2.1 学生接受性词汇量的变化 |
5.2.2 语义联想策略对学生接受性词汇量影响的讨论 |
5.3 语义联想策略对学生产出性词汇量的影响 |
5.3.1 学生控制产出性词汇量的变化 |
5.3.2 学生自由产出性词汇量的变化 |
5.3.3 语义联想策略对学生产出性词汇量影响的讨论 |
结语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前调查问卷 |
附录2 后调查问卷 |
附录3 接受性词汇量测试卷 |
附录4 控制产出词汇量测试卷 |
附录5 自由产出词汇量测试卷 |
附录6 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实录 |
附录8 语义联想策略前问卷描述统计 |
附录9 语义联想策略后问卷描述统计 |
附录10 语义联想策略课堂设计示例 |
致谢 |
(3)多模态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水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多模态的定义 |
2.1.2 词汇教学 |
2.1.3 词汇知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模态理论 |
2.2.2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外语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测试研究 |
2.3.2 多模态理论在外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教学实验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3.4 数理统计法 |
3.4 研究过程 |
3.4.1 多模态教学实验前测 |
3.4.2 多模态教学实验过程 |
3.4.3 多模态教学实验后测 |
3.4.4 问卷调查 |
3.4.5 访谈 |
3.4.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多模态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广度的影响 |
4.1.1 实验班和对照班词汇知识广度前测成绩对比 |
4.1.2 实验班和对照班词汇知识广度后测成绩对比 |
4.2 多模态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深度的影响 |
4.2.1 实验班和对照班词汇知识深度前测成绩对比 |
4.2.2 多模态教学对高中生词汇意义联想学习的影响 |
4.2.3 多模态教学对高中生词汇搭配学习的影响 |
4.2.4 多模态教学对高中生词汇运用的影响 |
4.3 高中生对多模态教学实验的态度分析 |
4.3.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2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4 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附录九 |
附录十 |
附录十一 |
附录十二 |
致谢 |
(4)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与词汇量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词汇记忆策略 |
(一)词汇记忆策略的定义 |
(二)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分类 |
二、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 |
(一)国外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 |
(二)国内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 |
(三)词汇记忆策略与英语词汇量关系研究 |
三、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构想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设计 |
第二章 大学新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访谈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大学新生对词汇记忆策略的认知现状 |
二、大学新生对是否使用词汇记忆策略的看法 |
三、大学新生对词汇记忆策略是否会影响词汇记忆效果的看法 |
四、大学新生对是否有必要进行词汇记忆策略的培训的看法 |
五、大学新生对词汇记忆策略培训的建议 |
六、访谈小结 |
第三章 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编制 |
第一节 问卷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二、问卷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统计方法 |
(五)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结果与分析 |
(一)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和词汇量调查 |
第一节 大学新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 |
五、结果与分析 |
(一)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使用现状总体情况 |
(二)认知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管理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社会情感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五)策略观念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大学新生词汇量测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统计结果与分析 |
(一)大学新生接受性词汇量测试 |
(二)产出性词汇量测试 |
(三)接受性词汇量与产出性词汇量的差异检验 |
第五章 大学新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四、实验流程 |
五、研究工具 |
六、策略培训讲师 |
七、干预时间地点 |
第二节 实验方案制定 |
一、第1次培训:培训动员主题讲座 |
(一)培训内容 |
(二)课后要求 |
二、第2次干预——管理策略 |
(一)课程内容 |
(二)课后要求 |
三、第3/4次干预——词根词缀记忆策略 |
(一)课程内容 |
(二)课后要求 |
四、第5/6次:上下文记忆策略 |
(一)课程内容 |
(二)课后要求 |
五、第7次干预——活用策略 |
(一)课程内容 |
(二)课后要求 |
六、第8次干预——主题活动 |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实验组对照组前测词汇量分析 |
(一)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性词汇量前测分析 |
(二)实验组对照组产出性词汇量前测分析 |
(三)实验组对照组前测词汇记忆策略分析 |
二、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分析 |
(一)实验组前后测词汇量和词汇记忆策略分析 |
(二)对照组前后测词汇量和词汇记忆策略比较 |
(三)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性词汇量后测分析 |
(四)实验组对照组产出性词汇量后测分析 |
(五)实验组对照组词汇记忆策略后测分析 |
(六)实验组词汇量和词汇策略的相关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一)大学新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词汇记忆策略观念 |
(二)加强大学新生进行词汇记忆策略培训 |
(三)词汇记忆策略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大学新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问卷 |
附录三 :RECEPTIVE VOCABULARY LEVELS TEST(部分) |
附录四 :THE PRODUCTIVE VOCABULARY LEVEL TEST(部分) |
THE2,000-WORD LEVEL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5)写作任务对高中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产出性词汇能力 |
(一)产出性词汇 |
(二)产出性词汇能力 |
(三)产出性词汇能力国内外相关研究 |
二、写作任务 |
(一)任务 |
(二)写作任务 |
(三)写作任务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三、写作任务对产出性词汇能力影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输出假说 |
(一)输出假说与写作任务 |
(二)输出假说与产出性词汇能力 |
二、认知加工层次理论 |
(一)认知加工层次理论与写作任务 |
(二)认知加工层次理论与产出性词汇能力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测试法 |
(三)数据分析法 |
(四)访谈法 |
五、研究过程 |
(一)实验前测阶段 |
(二)布置写作任务 |
(三)实验后测阶段 |
六、教学案例 |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讨论 |
一、写作成绩前后测分析 |
二、产出性词汇能力前后测分析 |
(一)词汇多样性比较 |
(二)词汇复杂性比较 |
(三)词汇密度比较 |
(四)变量相关关系检验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四、实验结果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启示 |
三、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高级汉语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写作产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词汇知识的定义和分类 |
2.2 接受性词汇知识的测量及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英语界研究 |
2.2.3 国内对外汉语界研究 |
2.3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写作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 |
2.3.1 写作产出的分类 |
2.3.2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写作成绩的关系研究 |
2.3.3 作文中的产出性词汇知识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工具和语料来源 |
3.3.1 词汇测试所采用的形式 |
3.3.2 词汇测试目标词的确定 |
3.3.3 词汇深度知识测试选项的设计 |
3.3.4 词汇测试成绩的评分标准 |
3.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四章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句子写作的关系 |
4.1 汉语学习者接受性词汇知识测试的基本情况 |
4.1.1 各部分词汇知识测试总体成绩 |
4.1.2 不同词汇等级上词汇知识测试成绩 |
4.2 汉语学习者句子写作测试的基本情况 |
4.2.1 在不同词汇等级上的句子写作情况 |
4.2.2 句子写作中的词汇错误类型 |
4.2.3 句子写作测试的总体成绩 |
4.3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句子写作成绩的关系 |
4.3.1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句子写作成绩的相关性 |
4.3.2 接受性词汇知识对句子写作成绩的影响程度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接受性词汇广度知识与句子写作的关系 |
4.4.2 接受性词汇深度知识与句子写作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叙述性写作的关系 |
5.1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叙述性写作成绩的关系 |
5.1.1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叙述性写作成绩的相关性 |
5.1.2 接受性词汇知识对叙述性写作成绩的影响程度 |
5.2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作文中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关系 |
5.2.1 产出性词汇知识的测量指标和统计方法 |
5.2.2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产出性词汇广度知识的关系 |
5.2.3 接受性词汇知识与产出性词汇深度知识的关系 |
5.3 分析与讨论 |
5.3.1 接受性词汇广度知识与叙述性写作的关系 |
5.3.2 接受性词汇深度知识与叙述性写作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对汉语词汇教与学的启示 |
6.2.1 重视接受性词汇深度知识 |
6.2.2 区分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 |
6.2.3 两类词汇知识测试的价值 |
6.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汇广度知识测试和句子写作测试 |
附录2 :词语搭配测试 |
附录3 :词义联想测试 |
附录4 :句法功能测试 |
后记 |
(7)产出导向法与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研究 ——以西北师范大学中级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和方法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一) 产出导向法 |
(二) 产出性词汇能力的研究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对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一、实验工具 |
二、调查工具 |
第三节 实验过程 |
一、前测 |
二、实验实施 |
三、后测 |
四、调查问卷 |
五、访谈 |
第二章 研究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实验结果分析 |
一、作文成绩分析 |
二、词汇广度 |
三、词汇深度 |
第二节 问卷结果分析 |
一、教学效果的评价 |
二、教学法的评价 |
三、教学过程中的困难 |
第三节 访谈结果分析 |
一、访谈对象选择 |
二、访谈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一、东干族留学生汉语产出性词汇能力 |
二、产出导向法对东干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影响 |
三、产出导向法对东干生词汇学习的影响 |
四、产出导向法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
第三章 教学反思和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教学反思 |
一、驱动环节 |
二、促成环节 |
三、评价环节 |
第二节 对今后教学和研究的建议 |
一、驱动环节 |
二、促成环节 |
三、评价环节 |
四、对教师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话题作文 |
附录二 命题作文 |
附录三 问卷调查表 |
附录四 访谈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激活扩散模型在高中英语写作中产出性词汇知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论文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英语写作 |
(一)英语写作的定义 |
(二)国内外英语写作研究 |
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相关定义 |
(一)词汇知识的定义 |
(二)产出性词汇的定义 |
(三)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定义 |
三、国内外产出性词汇知识的研究 |
(一)国外产出性词汇知识的研究 |
(二)国内产出性词汇知识的研究 |
四、激活扩散模型 |
(一)激活扩散模型的理论依据 |
(二)激活扩散模型的特点研究 |
(三)国内外激活扩散模型的相关研究 |
(四)激活扩散模型与英语写作中产出性词汇知识的研究 |
(五)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产出导向法 |
二、图式理论 |
三、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
(一)问卷法和调查问卷 |
(二)测试法和测试卷 |
(三)数据分析方法 |
(四)访谈法和访谈提纲 |
四、研究过程 |
(一)实验前测阶段 |
(二)实验班词汇教学过程 |
(三)实验后测阶段 |
五、教学案例 |
(一)驱动环节 |
(二)促成环节 |
(三)评价环节 |
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二、写作测试成绩分析 |
(一)激活扩散模型对产出性词汇广度的影响分析 |
(二)激活扩散模型对产出性词汇深度的影响分析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一)对于学生的访谈结果分析 |
(二)对于教师的访谈分析 |
四、实验结果讨论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教学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关于高二年级学生英语写作中产出性词汇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3: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4:前测作文测试题 |
附录5:后测作文测试题 |
附录6:高考英语评分细则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9)高级汉语阶段中亚留学生词汇学习深度的情况调查 ——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调查设计 |
2.词汇学习深度情况测试 |
2.1 测试介绍及有效性说明 |
2.2 样本分析 |
2.3 测试题目设置说明 |
2.4 部分中亚学生访谈 |
3.测试结果及因素聚类分析 |
3.1 VKS测试结果及因素聚类分析 |
3.2 WAT测试结果及因素聚类分析 |
4.关于提升学习者词汇学习深度的对策建议 |
4.1 学习者层面 |
4.2 教师层面 |
5.结语 |
6.附录 |
7.参考文献 |
8.致谢 |
(10)汉语言专业留学生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 ——基于议论文写作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词汇与写作成绩关系的研究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英语学界的研究 |
2.1.3 国内对外汉语学界的研究 |
2.1.4 研究空间 |
2.2 产出性词汇的发展研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英语学界的研究 |
2.2.3 国内对外汉语学界的研究 |
2.2.4 研究空间 |
2.3 学习者角度下的词汇学习成功因素研究 |
2.3.1 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
2.3.2 词汇学习策略 |
2.3.3 成功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 |
2.3.4 词汇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 |
2.3.5 研究空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以单词为中心的词汇能力 |
3.1.1 Richards的假说 |
3.1.2 Nation的理论 |
3.2 以词库为中心的词汇能力 |
3.2.1 Chapelle的理论 |
3.2.2 Meara的理论 |
3.2.3 Henrikson的理论 |
3.2.4 Qian的理论 |
3.2.5 张文忠和吴旭东的理论 |
3.2.6 Jiang的理论 |
3.3 对已有词汇能力理论的再思考 |
3.4 产出性词汇研究的相关理论 |
3.4.1 Baba的理论 |
3.4.2 Crossley的理论 |
3.5 本论文的词汇研究维度 |
3.5.1 词汇广度 |
3.5.2 词汇深度 |
3.5.3 词汇提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词汇与写作成绩的关系研究 |
4.1 研究问题 |
4.2 语料来源与处理 |
4.3 各维度的操作性定义及其测量 |
4.3.1 词汇广度 |
4.3.2 词汇深度 |
4.3.3 词汇提取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相关性分析结果 |
4.4.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语者词汇发展的组内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语料来源与收集 |
5.3 语料加工与处理 |
5.4 各个变量的定义及其测量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全体学习者的词汇发展趋势 |
5.5.2 低分组词汇发展趋势 |
5.5.3 中分组词汇发展研究 |
5.5.4 高分组词汇发展研究 |
第六章 二语者词汇发展的组间研究 |
6.1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文本长度 |
6.2.2 副词 |
6.2.3 四字词 |
6.2.4 五级词 |
6.2.5 六级词 |
6.2.6 超纲词 |
6.2.7 二语者词汇变量进步快慢的组间研究 |
6.2.8 二语者代表性作文比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二语者与母语者词汇的组间研究 |
7.1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
7.2 母语语料来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文本长度 |
7.3.2 副词 |
7.3.3 四字词 |
7.3.4 五级词 |
7.3.5 六级词 |
7.3.6 超纲词 |
7.3.7 二语者与母语组的词汇效应量比较 |
7.3.8 二语者与母语者代表性作文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词汇发展的学习者因素分析—成功与不成功学习者的个案研究 |
8.1 研究问题 |
8.2 访谈对象 |
8.2.1 访谈对象的确定 |
8.2.2 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
8.3 访谈问题的设计 |
8.3.1 Dornyei的“自我调节策略系统” |
8.3.2 Tseng的“词汇学习自我调节能力量表” |
8.3.3 本文的访谈问题 |
8.4 数据收集 |
8.5 结果分析 |
8.5.1 责任控制策略 |
8.5.2 情感控制策略 |
8.5.3 环境控制策略 |
8.5.4 词汇学习观念 |
8.5.5 词汇学习策略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体讨论 |
9.1 理论思考 |
9.1.1 对Laufer的“产出性词汇门槛假说”的再思考 |
9.1.2 联结主义词汇学习观 |
9.1.3 互动中的语言协同 |
9.2 教学启示 |
9.2.1 基于词汇质量的作文自动评估 |
9.2.2 提供多样化的输入 |
9.2.3 聚焦形式的词汇学习 |
9.2.4 作文的修改与反馈 |
9.2.5 课后作业:与母语者互动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调查(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产出导向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丁艳艳. 石河子大学, 2021
- [2]语义联想策略对高中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D]. 郭琼文.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3]多模态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水平的影响研究[D]. 朱英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与词汇量实证研究[D]. 普晓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写作任务对高中生英语产出性词汇能力影响的研究[D]. 张美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高级汉语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写作产出关系研究[D]. 张鑫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7]产出导向法与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研究 ——以西北师范大学中级班为例[D]. 李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激活扩散模型在高中英语写作中产出性词汇知识的研究[D]. 西洋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9]高级汉语阶段中亚留学生词汇学习深度的情况调查 ——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D]. 宋雨薇.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 [10]汉语言专业留学生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 ——基于议论文写作的考察[D]. 许希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