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人设计的“无法无天”的北京国家大剧院(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1](2018)在《社会转型中的建筑作品解读初探》文中提出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是1980s至今的中国建筑解读的变化。以之探究建筑观念的变化。对解读的梳理是本文的核心和重要内容,笔者将解读分为“自述”、“他说”、“众说”三个层次,分别讨论了西方与中国过去的转变与今日的状况,并加以比较。也对建筑师与建筑在解读中的情况作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笔者希望通过对解读进行整理,得出中国建筑观念演变的状况。在对解读进行一定的研究之后,作者对解读是如何受到社会转型影响的进行了一定的分析。首先采取了四组案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建筑观念与建筑生产之间的关系。笔者从三个方向切入这样的讨论。第一个角度是中国与西方之间建筑关系的讨论,描述了改革开放至今西方建筑与西方风格在中国的演变过程;第二个角度是全国与地方关系的讨论,描述了在竞争关系改变下的地域主义的崛起;第三个角度则是商品与作品的区别,描述了地产广告与商业建筑中的符号使用情形。在这样的简要梳理和讨论之后,笔者认为,建筑观念的冲突主要发生在三种价值的冲突上,即建筑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符号价值上。在改革开放之前,建筑只有使用价值这一特性,造成了建筑依附于国家发展建设,政治动向,建筑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颗螺丝钉;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筑渐渐有了交换价值,这一价值因为房地产的勃兴渐渐占据了使用价值的主导地位;而在消费社会与互联网时代的共同作用下,建筑的符号价值开始浮现,图像符号的象征价值和意义袭入日常生活,在不同的语境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城市、建筑及其设计。文章结论有三。第一是通过这样的对于解读“话语”的讨论,总结出哪些观念得以在社会发展中延续至今,哪些则走向了消亡。并以这样的方式,推断建筑观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试图得出建筑解读与观念的对应关系与发展脉络,并将其与社会转型相联系;其二,笔者试图得出建筑机构与建筑媒介的演变,是如何影响了建筑解读与观念的变化;其三,笔者希望藉由此文做出判断,得出建筑解读——“自述”、“他说”、“众说”三者对于建筑创作影响几何,并试图得出建筑解读和设计如何面对当下的状况。
张薇[2](2010)在《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北京作为首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北京在五十年代末建设的国庆工程一直以“十大建筑”的名号影响着全国各地的潮流,80年代以来,北京建筑有长城饭店、建国饭店、香山饭店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建筑,也有“夺回古都风貌”口号下的创作总体混乱时期,也有世纪之交的国家大剧院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北京建筑的总体变化快,近十年来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总体面貌尚缺少专门的研究成果和总结性结论。本文对北京近十年建筑艺术风尚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主义、民族传统、西洋古典形式三大潮流的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和梳理,总结出与前20至30年相比,现代主义建筑在实践中占主流地位;民族传统元素越来越呈隐性存在状态;西洋古典元素只在极个别情况下出现。北京建筑艺术风尚多样化,所受到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是多样化的。与前20至30年相比,行政干预主要针对政府主持的或者有政府投资的较大型的项目上,如奥运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建筑项目。近十年来,受到商品社会市场化的影响,开发商投资兴建的项目越来越多。开发商更注重其建设的项目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的属性,而其中房地产开发商,因为是以顾客为导向,注重社会大众的审美品位,因此在商品房领域大众的审美品位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近十年来媒体发展迅速,媒体在对大众的建筑艺术风格引导上起到很大作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媒体更以其方便、快捷、自发性的、广泛参与更能反映大众社会心理而在逐渐壮大。但是由于网络媒体本身的商业属性和缺少建筑专业知识的背景下,这种引导并非准确无误。另外学术界作为专业人士,舆论导向作用也在显现。近十年来,建筑师群体中一部分“明星”建筑师的话语权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一部分外国设计师和本土的知名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风格上有更大的自主权。通过分析各个阶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近十年的建筑艺术风尚可见,今后北京的建筑风格还将继续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有本土化的的发展趋势,传统形式建筑将以更适应现代发展的形式得到发扬;西洋古典形式建筑生存的空气日渐稀薄。随着全球建筑实践交流日益增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积累,建筑艺术设计水平也将更大的提高。
程晓喜[3](2005)在《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评论是联系建筑实践与建筑理论的桥梁。它总结、监督建筑实践,是建筑理论和历史发展的基础,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评论是随着西方建筑学的引入才引入的,又受到传统思维习惯等的影响,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完善的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建筑实践的飞速发展使我国建筑领域的问题与和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建筑评论的呼唤十分迫切。本文正是立足于现实问题,以公众领域的视角对中国当代建筑评论问题进行的一次探索。鉴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是我国当代文化领域最重要的现象,它们对建筑文化的巨大影响已经在城市建设中有所体现,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筑评论的信息与传播观——一方面强调建筑评论创造的拟态建筑环境对当代人的建筑文化认知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建筑评论的公众教化功能;另一方面,从传播的角度将建筑评论的全过程分解为评论的产生与扩散两个步骤,便于研究的展开。针对以往专业建筑评论研究集中于前一个步骤的现状,论文提出这两个步骤是循环交替、相辅相成的,前者关注评价内容,后者关注传播形式,两个步骤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因而研究中不可偏废。结合中国当代的现实情况,论文分析了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带给建筑评论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媒体评论走上前台,使建筑评论的主体、媒介、受众等都得到丰富,大大超越了过去的专业范围,为建筑评论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当代建筑评论的变化并非局限在形式方面,媒体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建筑评论的批判功能,带来评论标准乃至整个社会价值标准的混乱。据此,论文尝试提出对未来建筑评论理想模式的建构:首先,建筑评论的价值标准应当回归基本原理——真正关注公众的内在需求,这保证了多元化评论目标的一致性和操作中的可比性;之后,在统一的价值标准基础上,建立多层级的评论体系,以专业评论、媒体评论、网络自由评论协同发展,实现建筑评论内容、主体、媒介、受众的多元化原则。这也是建筑评论沟通专业与公众,实现其公众教化与专业监督的双重作用的体制保障。
彭培根[4](2000)在《法国人设计的“无法无天”的北京国家大剧院》文中指出
二、法国人设计的“无法无天”的北京国家大剧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人设计的“无法无天”的北京国家大剧院(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转型中的建筑作品解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方向——作品解读与建筑观念 |
1.3.2 研究视野——建筑作品与社会意识形态 |
1.3.3 研究对象——中国建筑作品解读的发展 |
1.3.4 不足与展望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作品、解读与观念 |
2.1 “作者之死”与“文本之生” |
2.1.1 作者与作品 |
2.1.2 解读的意义 |
2.2 “生产”与“规训” |
2.2.1 文化工业——生产者 |
2.2.2 社会媒体——传播者 |
2.2.3 市场/计划——控制者 |
2.3 “盖房子”与“说房子” |
2.3.1 “盖房子”——生产建筑 |
2.3.2 “说房子”——生产解读 |
2.4 建筑解读与建筑作品生产 |
3 1960s以来西方建筑作品解读概述 |
3.1 不搞建筑就要革命:1945s-1960s西方建筑的解读 |
3.2 现代性:1960s以来西方建筑作品解读 |
3.2.1 自述 |
3.2.2 他说 |
3.2.3 众说 |
3.3 西方建筑解读与观念的变化 |
4 解读的历史:从“话语”到“观念” |
4.1 建筑解读的主体 |
4.2 “阶级”与建筑: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建筑 |
4.3 “说房子”:1980s以来的建筑作品 |
4.3.1 自述 |
4.3.2 他说 |
4.3.3 众说 |
4.4 解读中的建筑与建筑师 |
4.4.1 “自述”与“他说”文本中的解读分析 |
4.4.2 重庆来福士广场:一个“众说”的样本 |
4.5 “说房子”与建筑观念演变 |
4.5.1 改革开放前 |
4.5.2 改革开放后 |
5 解读的背后:社会转型的影响 |
5.1 管中窥豹——建筑解读的案例分析 |
5.1.1 国家大剧院与世博会中国馆 |
5.1.2 各地大剧院、万达会展建筑中的“地域”表达 |
5.1.3 地产广告、商业建筑中的符号应用 |
5.1.4 新媒体中建筑解读的机制与内容的变化 |
5.2 建筑解读变化背后的三重关系 |
5.2.1 中与西:外来建筑与外来形式 |
5.2.2 地方与全国:本土建筑与地域表达 |
5.2.3 商品与作品:地产广告与商业奇观塑造 |
5.3 三种转型,三种价值,三种观念 |
5.3.1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 |
5.3.2 生产型到消费型社会转型 |
5.3.3 网络时代的崛起 |
5.4 “说房子”与“盖房子”之间 |
6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解读、观念与建筑生产的关系 |
6.1 建筑解读与观念的对应关系与发展脉络 |
6.2 机构与媒体对建筑解读的影响 |
6.3 对比西方:建筑师之于建筑解读 |
6.4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国家大剧院中标后解读记录整理表 |
C 2010-2017年最丑陋建筑评选结果前15名整理表 |
(2)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状况 |
1.2 本文的理论基础 |
1.3 本文所涉及的几个概念 |
1.4 本文的结构框架 |
2 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
2.1 社会文化心理对艺术风尚的直接决定作用 |
2.2 近十年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状况 |
2.3 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基本动态和格局 |
2.3.1 专业文献统计 |
2.3.2 现实状况 |
2.3.3 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与专业评价之间的异同 |
2.3.4 对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基本分类:现代主义、民族传统、西洋古典 |
3 现代主义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
3.1 现代主义的概念 |
3.2 当代北京现代主义风尚的发展 |
3.3 近十年北京现代主义建筑艺术风尚 |
3.3.1 奥运会建筑所体现的现代主义风尚 |
3.3.2 新建筑的现代主义风尚 |
4 民族传统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
4.1 民族传统风尚的概念 |
4.2 当代北京民族传统风尚的发展 |
4.3 近十年北京民族传统建筑艺术风尚 |
5 西洋古典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
5.1 西洋古典风尚的概念 |
5.2 当代北京西洋古典风尚的发展 |
5.3 近十年北京西洋古典建筑艺术风尚 |
6 结论: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格局和走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1:《建筑学报》等11种国内主要学术期刊中北京建筑相关文章目录(共594篇) |
附录2:近十年部分现代主义建筑普查(已竣工) |
附录3:近十年部分民族传统建筑普查(已竣工) |
附录4:近十年部分西洋古典建筑普查(已竣工) |
附录5:2000年到2009年落成的北京十大建筑候选项目(50栋)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0.2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1章 中西文化差异中的建筑评论发展脉络 |
1.1 建筑评论释意 |
1.2 理性的递进——建筑评论在西方的发展 |
1.3 感性的片断——建筑评论在我国的发展 |
第2章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影响 |
2.1 大众文化的含义 |
2.2 大众消费时代的建筑文化特征 |
第3章 建筑评论的信息与传播观 |
3.1 建筑评论是传播建筑文化的重要途径 |
3.2 以传播观点看待建筑评论 |
第4章 媒体评论走上前台 |
4.1 建筑评论的主体构成 |
4.2 建筑评论的传播媒介 |
4.3 建筑评论的受众 |
4.4 建筑评论的反馈 |
4.5 个案分析:关于国家大剧院的论战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功能转换与价值迷失 |
5.1 媒介评论带来的现实危机 |
5.2 价值标准的迷失 |
第6章 建筑评论的未来 |
6.1 评价标准回归基本原理:关注公众需求 |
6.2 建立多层级的建筑评论体系 |
6.3 建筑评论的多元化原则 |
结论 建筑评论是沟通建筑专业与社会公众的桥梁 |
1 建筑评论的大众教化功能 |
2 建筑评论要关注公众的内在需求 |
3 以多层级评论体系开展公众领域的建筑评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建筑专业影响力调查 |
A.1 问卷 |
A.2 调查过程 |
A.3 结果统计 |
A.4 数据分析 |
附录B 中国建筑业网站排名 |
附录C 关于CCTV 新楼的网上评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法国人设计的“无法无天”的北京国家大剧院(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转型中的建筑作品解读初探[D]. 张天. 重庆大学, 2018(04)
- [2]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D]. 张薇. 北方工业大学, 2010(08)
- [3]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 程晓喜. 清华大学, 2005(04)
- [4]法国人设计的“无法无天”的北京国家大剧院[J]. 彭培根. 南方建筑,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