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年期间如何购买主板(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波[1](2019)在《基于中国农历视角的中国A股月份效应的再检验》文中研究表明月份效应(Monthly effect)是指股市中某些月份的平均回报率比其他月份高,其中1月效应(January effect),即每年第一个月的平均回报率比其它月份高,获得学术研究的关注最多。Rozeff和Kinney(1976)使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首次证实1月效应的存在后,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陆陆续续也发现了1月效应,但是中国股市不存在。本文认为,中国股市不是不存在1月效应,而是1月效应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中国农历的方式存在。本文选取公历1997年1月至2017年11月(对应的农历1996年十二月至2017年十月)中国A股的月回报率,通过实证发现,与已有文献一致,中国A股不存在公历1月效应,但是存在2月效应或3月效应。当从中国农历的角度检测时,发现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即正月的平均回报率显着比其它农历月份高,本文称之为“正月效应”。并且,正月效应也表现出西方国家1月效应的规模效应的特点:随着规模的增加,正月效应反而减弱。本文认为正月效应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宏观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可增强正月效应,但只有两会在正月召开时,才起促进的作用;二是春节前后的消费需求造成的流动性差异和投资者的周期性交易行为,春节前,因消费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个人投资者选择减少股市的投资并从股市中撤回资金,但春节后流动性的需求降低,资金回流到股市中。巨额的投资需求引起了正月效应。进一步的检验表明,正月效应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正月效应不复存在。多角度的稳健性检验证明,正月效应是稳健存在的。
周劲飞[2](2000)在《CKT信息港》文中研究指明
陶磊磊[3](2021)在《声誉受损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立审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会计信息环境,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然而,由于近年来资本市场中频频曝出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发现公司在财务报告中的舞弊造假,社会各界对即使经过审计的财务信息仍持怀疑态度。由于投资者无法通过审计报告直接观察到事务所审计质量的优劣,大多数投资者在评估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时,把它的声誉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因此,事务所声誉的好坏可以向公众传递出审计质量的高低,使投资者对声誉良好的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信息更有信心,缓解审计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01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在该发展规划中,协会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战略。同年,协会还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指南》,以确保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战略的顺利推进。因此,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如何进一步强化事务所声誉的建设也展开了激烈的研究。因此,本文探究我国审计行业声誉机制的有效性,以及声誉损毁对事务所的影响,可以为审计行业声誉机制、事务所品牌声誉建设提供一定建议。本次研究将案例研究和规范性研究相结合,其中规范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顾并整理归纳国内外有关事务所声誉的相关文献。在回顾和总结信号传递理论及声誉溢价理论等概念以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后,通过理论分析,从信号显示需求、长期重复博弈、事务所追求超额收益的角度分析了事务所声誉的形成原因,从理论分析的几个方面综合归纳总结了事务所声誉受损的经济后果,并对事务所声誉受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高声誉的形成有助于事务所获取超额收益、增加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公信力等,而声誉受损将给事务所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是中国业界闻名的内资大所,近年来因华泽钴镍、康得新、辅仁药业等影响广泛的审计失败事件,使其声誉不断受到损害,该事件具备一定的典型性,适宜作为学术案例加以分析。为此本文将时间轴放在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失败事件的前后,以2015—2019年五年期间内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经历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声誉受损前后的经济效应变化。声誉受损后瑞华事务所在资本市场的份额大幅缩减、审计收费议价能力减弱、人才流失速度加快、审计质量有所提升,并就瑞华声誉受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的审计声誉机制运行有效,声誉受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影响巨大,而导致声誉受损的根本原因是事务所审计的质量水平下降。最后,从审计行业声誉机制、事务所品牌声誉建设、审计市场收费机制和事务所内部管理等方面提供建议,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聂冬[4](2020)在《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动因及影响研究 ——以JG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财务报告是公司外部投资者了解该上市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的主要渠道,是公司内部管理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联系纽带,投资者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以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结合市场预测、行业前景和股价分析等,进而做出判断是否要对公司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财务报告真实性可靠性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财务重述制度的建立,其原意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减少资本市场中存在的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保证信息真实性,提高市场透明度,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但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愈发普遍,有些上市公司肆意更正会计差错,将财务重述行为当作盈余调节的方法、掩盖亏损的挡箭牌,这些现象早已偏离了财务重述制度建立时的本意。财务重述行为的频发态势,以及其涉及金额大、影响范围广,都严重打击着投资者的信心,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极为不良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问题的现状、动因、影响因素以及造成经济后果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制度,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归纳总结基础上,对我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7年-2019年财务重述现状进行详细统计,分析重述所产生的各方面影响以及其发生动机和制约因素。在案例分析部分,详细分析案例公司在2014年-2017年多次重述的过程和内容,深层剖析其财务重述行为发生的动机,以及得以实施的条件,查找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管上存在的漏洞。依托现状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结果,寻求有效监管和规范财务报表重述行为、提高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质量、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发生的建议和措施,以实现降低上市公司利用财务重述达到不法目的的可能性,维护资本市场的良好健康发展。
白芸[5](2019)在《证券市场停复牌制度研究——以重大信息停牌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境内的上市公司随意停牌、长期停牌、停牌期间信息披露不充分一直是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难题,2018年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出台了一系列监管规则,对上述问题进行回应。首先,本文梳理了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停复牌制度的现象,指出了境内停复牌制度异化的问题,并通过对重大信息停牌的讨论,明确停复牌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以丧失股票流动性为代价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停复牌制度的设计需要在保护投资者交易权和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其次,本文在功能视角下,对比以美国、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代表的境外证券市场停复牌制度,对重大信息事由的停牌类型、适用情形及法律程序进行了重新审视,厘清了监管层应将信息披露原则和市场有效性相结合,对停复牌制度进行设计和完善。最后,本文结合停复牌制度的理论和境内证券市场的实践,从停牌类型及适用情形、停牌申请的法律程序、停复牌时点的确定、停牌期间的信息披露、停牌时长的确定等方面对我国停复牌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艾相健[6](2019)在《香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启示》文中认为香港是我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是最受欢迎的国际集资中心之一,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健全的金融体系。内地证券市场作为新兴证券市场正处于制度完善期,有一些制度还没有建立。内地和香港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具有相似的文化底蕴,并且都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内地证券市场向香港借鉴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的论述来展开对香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通过对《上交所关联交易实施指引》及其他规则的论述来研究内地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同时也研究了内地和香港的相关案例,本文侧重于对香港市场经验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当上市公司与其关联人士构成关联交易时,上市公司应该履行的信息披露责任,通过对比研究香港和内地相关制度,找出内地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首先论述了关联人士和关联交易的定义,因为关联人士的界定是监管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基础。其次研究了香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即定价政策、关联人士与交易事项。然后,根据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重要性的不同,将其分为全面披露的关联交易、全面豁免的关联交易与部分豁免的关联交易,分别研究了其应该遵守的信息披露规定。接下来是关于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制度要素以及证券监管机构对违反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处罚措施。最后在对香港和内地证券市场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得到若干完善内地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启示。
史艳华[7](2018)在《股票市场中的外来者劣势研究 ——以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海外上市是公司获取资本和提升知名度的有效方式,而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会遭遇外来者劣势。对已经或即将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的管理者而言,需要深入理解外来者劣势,进而找到弱化和克服外来者劣势的策略,以达到拓展融资空间、扩大国际影响等目的。但是,已有关于资本市场中外来者劣势的研究成果较有限。因此,我们需要给予资本市场中的外来者劣势较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股票市场中的外来者劣势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外来者劣势的影响因素、投资者认知成本的中介效应,以及出口贸易、公司属性和董事会领导结构的调节效应。根据相应的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探讨变量间关系的中介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然后,选取于2005年至2015年间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为样本,运用SPSS19.0、STATA12.0和EXCEL等软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大样本实证检验。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分别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本文首先将外来者身份划分为两个维度即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双重信息缺失包括海外上市公司的信息缺失和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的信息缺失,合法性缺失包括海外上市公司的规制合法性缺失、规范合法性缺失和认知合法性缺失。然后分别探讨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都对外来者劣势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这就意味着当双重信息缺失或合法性缺失存在时,海外上市公司会在东道国遭受外来者劣势。(2)探讨投资者认知成本的中介效应。本文首先分析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分别与投资者认知成本的关系,以及投资者认知成本与外来者劣势的关系。然后探讨投资者认知成本在双重信息缺失和外来者劣势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投资者认知成本在合法性缺失和外来者劣势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认知成本在双重信息缺失和外来者劣势关系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在合法性缺失和外来者劣势关系之间产生完全中介作用。(3)探析出口贸易、公司属性和董事会领导结构的调节效应。本文分别探讨出口贸易、公司属性和董事会领导结构对双重信息缺失和投资者认知成本间关系、以及对合法性缺失和投资者认知成本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其中,公司属性的调节效应被验证,即与非信息技术公司相比,当海外上市公司属于信息技术公司时,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分别与投资者认知成本之间的正向关系会更弱。董事会领导结构的调节效应被验证,即与双职分离相比,当海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领导结构为双职合一时,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分别与投资者认知成本之间的正向关系会更强。出口贸易对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分别与投资者认知成本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未被验证。(4)研究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文分别探析出口贸易、公司属性和董事会领导结构是否调节双重信息缺失通过投资者认知成本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以及合法性缺失通过投资者认知成本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其中,公司属性对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被验证,即与非信息技术公司相比,当海外上市公司属于信息技术公司时,投资者认知成本对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分别与外来者劣势间的正向中介作用更弱。董事会领导结构对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被验证,即与双职分离相比,当海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领导结构为双职合一时,投资者认知成本对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分别与外来者劣势间的正向中介作用更强。出口贸易对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未被验证。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提供了一个分析资本市场中外来者劣势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揭示了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影响外来者劣势的中介机制,并给出了影响外来者劣势水平的情境因素。而且,本文从弥补双重信息缺失、弥补合法性缺失和阻止投资者认知成本的形成方面给出克服股票市场中外来者劣势的对策,从公司属性和董事会领导结构方面给出弱化股票市场中外来者劣势的策略。
梁昱,张伟强[8](2017)在《博彩型股票与投资者的博彩性偏好——基于中国股票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兴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容易受到投资者投资偏好的影响。其中,投资者的博彩性投资偏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实际情况,借鉴并改进了过往文献对于博彩型股票的分类方法,将高个体偏度、高个体波动率、低价格和高超额换手率的股票定义为博彩型股票,并发现个人投资者过度配置了博彩型股票,存在明显的博彩性投资偏好。本文验证了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博彩型股票未来收益表现较差的结论,说明投资者偏好博彩型股票的投资行为存在非理性偏误。同时,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在投机性相对较强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中的博彩型股票未来收益表现更差;无论市场在上升或下降环境中,博彩型股票的未来负超额收益一直稳定存在。因此,本文认为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加强投资者教育,以降低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偏差,维护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铃语[9](2017)在《2016数字营销经典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顺乎数字营销潮流,是行走于更多维手段和更个性化需求间的艺术消费者在哪里,广告就应该在哪里,在这个人人"触网"的时代,为什么广告主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收紧对传统媒体的投放,而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如何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互联网数字媒体营销,这需要良好应对并拿出有效、落地的措施。视频、直播、网红等新兴的渠道已显得层出不穷,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个
吴秀波[10](2008)在《沪港双重上市公司的发行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双重上市又称为跨境交叉上市,是指一家公司的股票同时在境内外两地(或以上)市场挂牌交易,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机制。对于一家准备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大型企业而言,由于融资需求巨大,势必对市场带来压力,选择在一个还是在多个金融市场融资值得考虑;在面临新的投资机会时,选择在现有的市场再融资还是到异地市场再融资同样值得考虑。在成熟资本市场上,公司股票双重上市的现象十分普遍。虽然有学者质疑双重上市的绩效,但是主流的观点仍认为跨境双重上市存在诸多优点。自从1993年8月27日青岛啤酒(H股)返回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并挂牌上市以来,公司的股票同时在香港与内地交易所双重上市的现象越来越多。截至2008年8月底,同时在香港和内地证券市场双重上市的中国公司共有56家。可以合理预计,未来采取双重上市的公司会越来越多。当前,在双重上市的股票发行方面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发行次序安排。从中国现有情况看,实现双重上市机制的发行次序包括:(1)“先H后A”模式;(2)“先A后H”模式;(3)“A+H同步发行”的模式。分析它们的差异,为今后的发行上市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回归A股发行模式。中国海外上市兵团规模庞大,越来越多的海外上市公司将回归A股市场。尽管大型H股公司已经回归A股市场,但是红筹股公司还没有成功回归的案例。对H股回归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很有必要。回归的发行模式包括:(1)直接在A股市场IPO;(2)换股吸收合并现有A股公司;(3)中国联通模式;(4)创设中国存托凭证(CDR)。每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海外上市公司应采取何种发行模式最好?长远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将有序开放,并将最终建成国际知名资本市场,外国公司也会来A股市场发行上市,海外上市公司成功回归的经验会给它们带来帮助。第三,实现双重上市的监管合作。长期来看,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最终走向融合。但是在现阶段,内地与香港在新股资源的开发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两地的监管竞争将导致“相互降低监管标准”(race down the bottom),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不利。采取让公司双重上市的方式有助于缓解矛盾,而内地与香港应如何开展监管合作,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双重上市的发行次序,海外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模式选择,对红筹股公司的回归提供解决方案,协调两地与香港之间的发行监管合作问题。本文包括九章,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现有文献的简单回顾。第二章全球双重上市的现状与文献综述。早期的文献主要关注双重上市的股价反应,认为双重上市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提高股价、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扩大投资者基础。近期的文献则主要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考察,认为双重上市可以提供法律绑定效应、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借助外国资本市场实行有效的监督等等。双重上市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则包括溢出效应和分流效应,但是难以确定净效应。第三章沪港公司双重上市的理性分析(上)。H股回归经历折射了双重上市政策的摇摆不定,社会各界对双重上市缺乏理性思考。现有的关于双重上市公司业绩的研究并不全面。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双重上市是企业的市场选择之一。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可解决企业再融资问题、股权分置问题,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做大做强。实证结果表明,H股公司的回归平抑了A股市场的泡沫。第四章沪港公司双重上市的理性分析(下)。内地公司赴香港发行上市包括H股模式和红筹股模式,具体选择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与上市地同期发行的新股相比,并不存在整体压低内地公司发行价问题。香港上市在解决生产所需的资金的同时,也存在牺牲境内投资者利益、主要惠及境外机构等等问题。由于内地大小非问题严重,因此赴香港发行将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第二发行地。第五章双重上市的发行次序选择。“先H后A”模式主要适用于现有存量海外公司的回归;A+H同步发行由于存在较多的协调问题,尽管有两个成功发行的案例,将来难以成为主流模式:内地上市公司有再融资的需要,而大量限售股解禁后,市场可能会有较长的低迷期,“先A后H”应该是今后主流的发行模式。第六章IPO模式与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模式比较。与换股吸收模式相比,采取IPO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熊市环境IPO不可行、难以解决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问题等。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模式的优点包括实现A股市场上市、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缓解合并所需融资压力、获得协同效应等;缺点则包括合并成本不确定、失去现金融资的好机会、复杂的审批程序等等。换股吸收合并的基本原则是双方股东的财富不能因为换股而减少,介绍中国铝业换股吸收合并的成功案例。第七章实现红筹回归的发行模式创新。红筹股公司的回归一直是市场热烈讨论的话题,其回归模式有三种:直接IPO、联通模式、CDR模式。采取IPO方式回归的优点是配套政策措施较少,缺点则是存在存量或增量发行争论、发行主体法律资格障碍等,上述缺陷都可以克服,目前管理层迟迟未能批准红筹回归的原因在于担忧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太快以及如何协调香港利益问题。联通模式需要国务院特批,并无推广价值。创设CDR实现红筹公司回归的时机已经成熟,与其让投资者到境外去投资,不如主动创设一些新的投资工具如CDR,使投资者在境内就可以买到境外公司的股票,而且可以避开IPO模式存在的法律障碍、存量与增量之争,有效协调内地与香港市场方面的利益。第八章沪港双重上市的发行监管合作问题。两地关于H股和红筹股实施监管合作的历史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现阶段新的问题包括红筹股公司回归问题、两地关于上市资源的争夺问题、两地关于跨境发行股价操纵问题、资金的跨境灰色流动问题、股票发行中的股票面值问题、大股东跨境套现问题等等。应借鉴欧盟成功经验,完善两地发行上市监管合作。第九章文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新年期间如何购买主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年期间如何购买主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国农历视角的中国A股月份效应的再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有效市场假说与月份效应 |
1.2 中国农历 |
1.3 研究背景 |
1.4 本文的贡献 |
1.5 内容概述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基本假设 |
2.1 国际市场的月份效应 |
2.2 国内市场的月份效应 |
2.3 基本假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股市的月份效应的实证研究 |
3.1 数据获得与处理 |
3.2 公历月份效应 |
3.3 农历月份效应 |
3.4 规模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初探正月效应形成的原因 |
4.1 宏观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 |
4.2 流动性需求与周期性交易行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稳健性检验 |
5.1 美国的月份效应 |
5.2 分样本检验 |
5.3 分时期检验 |
5.4 分行业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附表 |
致谢 |
(3)声誉受损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事务所声誉形成的研究 |
1.2.2 关于事务所声誉受损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关于事务所声誉受损的后果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事务所声誉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声誉机制 |
2.1.2 事务所声誉 |
2.1.3 事务所声誉受损 |
2.2 事务所声誉的形成原因 |
2.2.1 信号显示需求 |
2.2.2 长期重复博弈 |
2.2.3 事务所追求超额收益 |
2.3 事务所声誉受损的影响 |
2.3.1 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2.3.2 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2.3.3 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
2.4 事务所声誉受损的影响机制分析 |
2.4.1 信息传递机制对市场需求方的引导作用 |
2.4.2 声誉惩罚机制对事务所的约束作用 |
2.4.3 声誉修复机制对事务所的改善作用 |
2.5 事务所声誉的理论基础 |
2.5.1 委托代理理论 |
2.5.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5.3 信号传递理论 |
2.5.4 声誉溢价理论 |
3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案例概况 |
3.1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发展历程 |
3.1.3 组织结构 |
3.2 瑞华所处审计行业现状分析 |
3.2.1 行业评价体系以收入为主 |
3.2.2 事务所内部管理混乱 |
3.2.3 审计项目走向“价格战” |
3.3 瑞华声誉受损产生的内部因素分析 |
3.3.1 业绩攀升依靠数量 |
3.3.2 盲目扩张导致内部管理混乱 |
3.3.3 轻视审计质量接连引发审计失败 |
3.4 瑞华声誉受损产生的外部因素分析 |
3.4.1 遭受监管处罚导致声誉受损 |
3.4.2 媒体报道引发声誉受损“传染效应” |
4 瑞华声誉受损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
4.1 瑞华声誉受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4.1.1 出具更多非标审计意见 |
4.1.2 降低客户盈余管理程度 |
4.1.3 减少客户财务重述现象 |
4.2 瑞华声誉受损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4.2.1 客户保持能力减弱 |
4.2.2 客户拓展能力减弱 |
4.2.3 审计市场份额缩减 |
4.3 瑞华声誉受损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
4.3.1 原有客户审计收费下降 |
4.3.2 整体客户审计收费下降 |
4.4 瑞华声誉受损对人才流失的影响 |
4.4.1 人才流失速度加快 |
4.4.2 人才带走客户情况加剧 |
4.5 瑞华声誉受损的影响机制分析 |
4.5.1 信息传递机制引导市场需求方选择高声誉事务所 |
4.5.2 声誉惩罚机制约束瑞华事务所不良行为 |
4.5.3 声誉修复机制推动瑞华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我国的审计声誉机制运行有效 |
5.1.2 声誉受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影响巨大 |
5.1.3 审计质量下降为引发声誉受损的根本原因 |
5.2 相关建议 |
5.2.1 建立完善的行业声誉评价体系 |
5.2.2 加强我国事务所的品牌声誉建设意识 |
5.2.3 健全我国审计市场的收费机制 |
5.2.4 加强内部管理,合并更要“整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动因及影响研究 ——以JG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财务重述动因研究 |
1.2.2 财务重述影响因素研究 |
1.2.3 财务重述的经济后果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财务重述理论基础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财务重述概念界定与相关制度 |
2.2.1 财务重述含义 |
2.2.2 我国相关制度演变 |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影响研究 |
3.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状 |
3.1.1 重述整体分布情况 |
3.1.2 重述及时性和频数 |
3.1.3 重述类型和内容 |
3.2 财务重述产生的影响 |
3.2.1 重述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
3.2.2 重述对公司自身的影响 |
3.2.3 重述对审计机构的影响 |
3.2.4 重述对市场的影响 |
4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动因研究 |
4.1 财务重述直接动机研究 |
4.1.1 迫于监管部门质询 |
4.1.2 盈余管理 |
4.1.3 管理层自利 |
4.2 财务重述制约因素研究 |
4.2.1 研究假设及变量定义 |
4.2.2 实证检验 |
5 佳电股份财务重述案例研究 |
5.1 佳电股份介绍 |
5.1.1 公司简介 |
5.1.2 上市过程及经营情况 |
5.1.3 重述发生背景 |
5.2 佳电股份重述过程 |
5.3 佳电股份财务重述的动因 |
5.3.1 重述的直接动机 |
5.3.2 重述的制约因素 |
5.4 佳电股份财务重述的影响 |
5.4.1 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
5.4.2 对公司股价的影响 |
5.4.3 其他影响 |
6 规范财务重述行为的建议 |
6.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2 提高外部审计水平 |
6.3 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6.4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
7 总结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证券市场停复牌制度研究——以重大信息停牌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停复牌制度的主要功能 |
(一)停复牌的界定 |
(二)停复牌制度的基础理论 |
1.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 |
2. 股票流动性与投资者保护 |
(三)停复牌制度的功能———“投资者知情权—交易权天平” |
(四)公司申请停复牌:权利还是义务? |
二、功能视角下的停复牌制度设计 |
(一)境内外证券市场的停复牌制度概览 |
1. 境外证券市场的停复牌制度 |
(1)美国证券市场 |
(2)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证券市场 |
2. 境内证券市场停复牌制度沿革与框架 |
(1)境内证券市场停复牌制度沿革 |
(2)境内证券市场停复牌分类的重新定义 |
(二)基于重大信息事由的停牌类型及适用情形 |
1. 确定停牌类型及适用情形的原则 |
2. 境外证券市场停牌类型及适用情形 |
3. 境内证券市场停牌类型及适用情形 |
4. 境内外证券市场停牌类型及适用情形的对比与评析 |
(三)基于重大信息事由停牌的法律程序 |
1. 停牌申请审核“实质性”之探析 |
2. 境外证券市场的停牌申请程序 |
3. 境内证券市场的停牌申请程序 |
4. 境内外证券市场停牌申请程序的对比与评析 |
三、侧重保护投资者知情权的停复牌制度及其分析 |
(一)停牌时点的确定 |
1. 停牌时点确定的原则与案例分析 |
2. 境外证券市场停牌时点的确定 |
3. 境内证券市场停牌时点的确定 |
4. 境内外证券市场停牌时点确定规则的对比与评析 |
(二)停牌期间的信息披露 |
1. 停牌期间信息披露的原则 |
2. 境外证券市场停牌期间信息披露的规则 |
3. 境内外证券市场停牌期间信息披露规则的对比与评析 |
四、侧重保护投资者交易权的停复牌制度及其分析 |
(一)停牌时长的确定 |
1. 长期停牌的负外部性 |
2. 境外证券市场关于停牌时长的规则 |
3. 境内证券市场关于停牌时长的规则及实施效果 |
4. 境内外证券市场关于停牌时长规则的对比与评析 |
(二)复牌时点与强制复牌制度 |
1. 复牌对停牌效果的检验及强制复牌的权力基础 |
2. 境外证券市场的复牌程序与强制复牌制度 |
3. 境内外证券市场复牌程序与强制复牌制度的对比与评析 |
结论 |
(6)香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关联人士与关联交易的定义 |
(一)关联人士的定义 |
(二)关联交易的定义 |
二、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和类型 |
(一)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 |
(二)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类型 |
三、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制度要素 |
(一)信息披露的载体 |
(二)信息披露的时间 |
(三)信息披露的渠道 |
(四)信息披露的审核 |
四、违反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处罚 |
(一)交易所的处罚 |
(二)证监会的处罚 |
五、香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对内地的启示 |
(一)关联人士范围 |
(二)关联交易事项 |
(三)市场中介机构和独立董事 |
(四)信息披露制度 |
(五)加强违规处罚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股票市场中的外来者劣势研究 ——以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关于外来者劣势的文献综述 |
2.1.1 文献检索情况 |
2.1.2 外来者劣势的概念及其测度 |
2.1.3 外来者劣势的存在性、影响因素及其克服策略 |
2.1.4 外来者劣势的研究趋势 |
2.1.5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2.2.2 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
2.2.3 信息不对称的克服策略 |
2.3 合法性理论 |
2.3.1 合法性的概念 |
2.3.2 合法性的分类 |
2.3.3 合法性的获取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分别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 |
3.1 外来者身份的两个维度 |
3.1.1 双重信息缺失 |
3.1.2 合法性缺失 |
3.2 股票市场中外来者劣势的概念和维度 |
3.2.1 股票市场中外来者劣势的概念 |
3.2.2 股票市场中外来者劣势的维度 |
3.3 双重信息缺失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 |
3.3.1 海外上市公司的信息缺失与外来者劣势 |
3.3.2 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的信息缺失与外来者劣势 |
3.3.3 双重信息缺失与外来者劣势 |
3.4 合法性缺失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 |
3.4.1 规制合法性缺失与外来者劣势 |
3.4.2 规范合法性缺失与外来者劣势 |
3.4.3 认知合法性缺失与外来者劣势 |
3.4.4 合法性缺失与外来者劣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投资者认知成本的中介效应 |
4.1 投资者认知成本的概念界定 |
4.2 外来者身份与投资者认知成本 |
4.2.1 双重信息缺失与投资者认知成本 |
4.2.2 合法性缺失与投资者认知成本 |
4.3 投资者认知成本与外来者劣势 |
4.4 外来者身份、投资者认知成本与外来者劣势 |
4.4.1 双重信息缺失、投资者认知成本与外来者劣势 |
4.4.2 合法性缺失、投资者认知成本与外来者劣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出口贸易、公司属性和董事会领导结构的调节效应 |
5.1 出口贸易的调节效应 |
5.1.1 双重信息缺失、出口贸易与投资者认知成本 |
5.1.2 合法性缺失、出口贸易与投资者认知成本 |
5.1.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5.2 公司属性的调节效应 |
5.2.1 双重信息缺失、公司属性与投资者认知成本 |
5.2.2 合法性缺失、公司属性与投资者认知成本 |
5.2.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5.3 董事会领导结构的调节效应 |
5.3.1 双重信息缺失、董事会领导结构与投资者认知成本 |
5.3.2 合法性缺失、董事会领导结构与投资者认知成本 |
5.3.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概念模型的构建和实证检验 |
6.1 概念模型的构建 |
6.2 样本选择与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
6.2.1 样本选择 |
6.2.2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
6.3 变量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
6.3.1 自变量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
6.3.2 因变量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
6.3.3 中介变量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
6.3.4 调节变量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
6.3.5 控制变量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
6.4 数据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相关性分析 |
6.5 假设的检验 |
6.5.1 主效应检验 |
6.5.2 投资者认知成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3 出口贸易的调节效应检验 |
6.5.4 公司属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
6.5.5 董事会领导结构的调节效应检验 |
6.5.6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假设的检验结果和讨论 |
6.7.1 假设的检验结果 |
6.7.2 双重信息缺失和合法性缺失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讨论 |
6.7.3 投资者认知成本的中介效应讨论 |
6.7.4 出口贸易、公司属性和董事会领导结构的调节效应讨论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克服和弱化外来者劣势的对策建议 |
7.1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对策建议 |
7.1.1 弥补双重信息缺失 |
7.1.2 弥补合法性缺失 |
7.1.3 阻止投资者认知成本的形成 |
7.2 弱化外来者劣势的对策建议 |
7.2.1 鼓励信息技术公司海外上市 |
7.2.2 选择双职分离的董事会领导结构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10)沪港双重上市公司的发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S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双重上市现象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7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全球双重上市行为现状与相关文献的综述 |
2.1 全球双重上市行为蓬勃发展 |
2.1.1 时代背景 |
2.1.2 跨境交叉上市的表现 |
2.2 双重上市动因文献综述 |
2.2.1 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关注双重上市动因 |
2.2.2 从公司治理角度考察双重上市动因 |
2.2.3 双重上市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
2.2.4 对海外关于双重上市研究的小结 |
2.3 关于A+H双重上市问题文献回顾 |
2.3.1 关于A+H双重上市问题的研究 |
2.3.2 对境内公司赴海外上市发行利益争论 |
2.3.3 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带来的负面影响 |
2.3.4 对现有文献的简评 |
3 公司沪港双重上市的理性分析(上) |
3.1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企业双重上市的理性分析 |
3.1.1 相关博弈规则 |
3.1.2 仅允许在国内单一交易所发行情形 |
3.1.3 仅能选择一家交易所发行情形 |
3.1.4 允许在两个交易所双重上市情形 |
3.1.5 小结 |
3.2 双重上市政策摇摆不定——以H股公司回归政策演变为例 |
3.3 沪港双重上市行为绩效评价困难 |
3.3.1 对双重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不全面 |
3.3.2 沪港双重上市行为并非市场选择结果 |
3.3.3 境外研究方法不能简单照搬 |
3.4 海归公司IPO平抑了A股市场泡沫 |
3.4.1 2007年新股发行情况 |
3.4.2 回归A股市场发行市盈率分析 |
3.4.3 回归A股上市首日收益率分析 |
3.4.4 小结 |
3.5 双重上市对A股市场主体的影响 |
3.5.1 回归A股给公司本身带来的影响 |
3.5.2 回归A股对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影响 |
4 公司沪港双重上市的理性分析(下) |
4.1 赴香港上市模式的选择 |
4.1.1 海外上市模式 |
4.1.2 赴香港上市的模式选择 |
4.2 对大型国企香港上市发行定价合理性的考察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对发行定价的实证分析比较 |
4.2.3 小结 |
4.3 内地企业香港发行上市带来的影响 |
4.3.1 内地企业赴港发行上市取得的成绩 |
4.3.2 内地企业赴港发行上市存在的问题 |
4.3.3 修订发行制度安排,实施强制性制度变迁 |
4.4 更多的A股上市公司需要赴香港再融资 |
4.4.1 A股市场"新兴加转轨"特征依旧 |
4.4.2 内地市场融资功能有限 |
4.4.3 A股面临规模巨大的限售股全流通问题 |
4.4.4 大小非减持套现的理论基础 |
4.4.5 大小非减持套现的现实基础 |
4.4.6 现行缓解大小非的政策效果不大 |
4.4.7 双重上市——探索部分限售股香港减持的可行性 |
4.4.8 A股限售股香港发行模式设计 |
4.4.9 转H股是否涉及支付对价问题 |
4.4.10 小结 |
5 沪港双重上市的发行次序选择 |
5.1 先H后A模式存在的问题 |
5.1.1 缺少定价权造成净权益向境外投资者转移 |
5.1.2 H股发行量普遍高于A股 |
5.1.3 后续募资基本在A股市场进行 |
5.1.4 大盘股回归时的市场压力分析 |
5.1.5 过高的A/H价差造成不稳定因素 |
5.2 A+H同步发行模式分析 |
5.2.1 境内外同步发行的优点 |
5.2.2 境内外同步发行的问题及协调 |
5.2.3 境内外同步发行对定价的影响 |
5.2.4 A+H同步发行难以成为未来主流发行模式 |
5.3 先A后H发行模式分析 |
5.3.1 先A后H发行模式的优点 |
5.3.2 先A后H发行模式的缺点 |
5.3.3 先A后H发行模式前景可期 |
5.3.4 从案例看采取"先A后H"发行模式应注意问题 |
6 IPO模式与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模式比较 |
6.1 回归采用IPO方式可能面临的问题 |
6.1.1 在市场不景气时大盘股面临发行风险 |
6.1.2 因避免同业竞争而需要整合 |
6.2 回归A股发行创新模式: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 |
6.2.1 换股合并风行世界 |
6.2.2 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含义 |
6.2.3 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的动因 |
6.2.4 跨市场换股合并模式的负面影响 |
6.3 公司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的原则和实践 |
6.3.1 遵循合并双方股东财富不因合并而减少的原则 |
6.3.2 潍柴动力换股吸收合并湘火炬案评析 |
6.3.3 中国铝业换股吸收合并方案评析 |
7 实现红筹回归的发行模式创新研究 |
7.1 IPO模式及前景 |
7.1.1 IPO模式的优缺点 |
7.1.2 相关监管部门欢迎IPO模式 |
7.1.3 法律、技术障碍可以突破 |
7.1.4 回归受阻的真正原因 |
7.2 联通模式评析 |
7.2.1 中国联通两地上市概况 |
7.2.2 联通模式的优点评析 |
7.2.3 联通模式的缺点评析 |
7.2.4 联通模式的变种 |
7.3 创设CDR实现红筹股公司的回归 |
7.3.1 存托凭证的功能与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
7.3.2 CDR的推出对市场参与方都是有利的 |
7.3.3 CDR的设计 |
7.3.4 对几个问题的考虑 |
8 沪港双重上市的发行监管合作问题 |
8.1 证券监管合作不能适应双重上市发展需要 |
8.1.1 监管合作不适应两地证券市场进一步接轨问题 |
8.1.2 如何处理回归A股市场的红筹股及H股面值问题 |
8.1.3 如何看待双重上市公司大股东可能的跨市场套利 |
8.2 加强沪港双重上市发行监管合作的途径 |
8.2.1 确立证券发行监管合作的目标 |
8.2.2 确立证券合作监管的原则 |
8.2.3 借鉴欧盟成功经验,完善发行监管合作制度 |
8.2.4 具体问题磋商解决 |
9 文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沪港双重上市应定位为市场选择行为 |
9.1.1 限制性融资政策是"双刃剑" |
9.1.2 是否双重上市应由市场进行选择 |
9.1.3 双重上市现象长期存在 |
9.2 沪港双重上市公司数量会增加 |
9.2.1 更多的香港上市公司会回归A股市场 |
9.2.2 更多的A股上市公司需要赴香港上市融资 |
9.3 完善沪港双重上市行为的发行政策 |
9.3.1 确立双重上市的监管原则 |
9.3.2 改革内地新股发行制度 |
9.3.3 鼓励采取多种发行模式实现沪港双重上市 |
9.3.4 加强境内投资者保护力度 |
9.3.5 加强沪港双重上市的发行监管合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四、新年期间如何购买主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国农历视角的中国A股月份效应的再检验[D]. 梁晓波. 湖南大学, 2019(08)
- [2]CKT信息港[J]. 周劲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0(15)
- [3]声誉受损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研究[D]. 陶磊磊.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4]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动因及影响研究 ——以JG为例[D]. 聂冬.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证券市场停复牌制度研究——以重大信息停牌为视角[J]. 白芸. 商法界论集, 2019(02)
- [6]香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启示[D]. 艾相健.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股票市场中的外来者劣势研究 ——以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为例[D]. 史艳华. 东北大学, 2018(01)
- [8]博彩型股票与投资者的博彩性偏好——基于中国股票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J]. 梁昱,张伟强. 运筹与管理, 2017(02)
- [9]2016数字营销经典案例[J]. 铃语. 互联网周刊, 2017(04)
- [10]沪港双重上市公司的发行问题研究[D]. 吴秀波. 复旦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