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吉首维管植物区系性质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昂[1](2021)在《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区域湖南南部包含永州市、郴州市和炎陵县,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4°39’至26°51’,东经111°06’至114°14’之间,土地总面积4.39万平方公里。通过对该区野生兰科植物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湖南南部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经野外调查查明本区域有兰科植物61属144种,生活型齐全,地生兰、附生兰、腐生兰均有分布,其中地生兰共37属88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物种总量的60.66%和61.11%;其次为附生兰,共19属4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物种总量的31.48%和29.86%;腐生兰最少,共9属1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物种总量的14.75%和9.03%。湖南南部兰科植物新资料较为丰富。本研究区域内共发现湖南省兰科植物新纪录属6个,即:沼兰属(Crepidium)、虎舌兰属(Epipogium)、钳唇兰属(Erythrodes)、滇兰属(Hancockia)、舌喙兰属(Hemipilia)、全唇兰属(Myrmechis);新纪录种22个,即: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南岭头蕊兰(Cephalanthera nanlingensis)、浅裂沼兰(Crepidium acuminatum)、深裂沼兰(C.purpureum)、河南石 斛(Dendrobium henanense)、虎舌兰(Epipogium roseum)、钳唇兰(Erythrodesblumei)、江口 盆距兰(Gastrochilus nanus)、花坪天麻(Gastrodia huapingensis)、滇兰(Hancockia uniflora)、盔花舌喙兰(Hemipilia galeata)、全唇盂兰(Lecanorchisnigricans)、褐花羊耳蒜(Liparisbrunnea)、吉氏羊耳蒜(L.tsii)、宽瓣全唇兰(Myrmechis urceolata)、南岭齿唇兰(Odontochilus nanlingensis)、腐生齿唇兰(O.sapro)、phyticus福建舌唇兰(Platanthera fujianense)、南岭舌唇兰(P.nanlingensis)、陈氏独蒜兰(Pleione chunii)、中越带唇兰(Tainia acuminata)、西南宽距兰(Yoania prainii);存疑种3个,即石豆兰属一种(Bulbophyllum sp.)、虾脊兰属一种(Calanthe sp.)、羊耳蒜属一种(Liparis sp.)。湖南南部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可以分为12个分布类型和5个分布变型。本区域兰科植物区系热带性较强,与热带分布相关的属占绝对优势,有40属,占总属数的65.57%;但本区域兰科植物区系的特有性不强,中国特有属只有两个。虾脊兰属(Calanthe)、石斛属(Dendrobium)、羊耳蒜属(Liparis)、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斑叶兰属(Goodyera)、玉凤花属(Habenaria)、舌唇兰属(Platanthera)、兰属(Cymbidium)等是湖南南部兰科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湖南南部兰科植物分布广泛,各个行政区均有分布,山区兰科植物种类多于丘陵区,且大致呈现出从南至北递减、从东到西呈现出“多—少—多”的趋势。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随不同海拔梯度变化呈现出“中间膨胀型”,且其种类丰富度的峰值偏向于低海拔。在适宜兰科植物生存繁衍的小生境内,常出现集群分布的现象。湖南南部兰科植物保护的阶段性工作是做的很好的,商业性盗采的现象已经基本消除。兰科植物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生境丧失及零星的个体采挖,兰科植物的保护工作应与时俱进,由面入点,把工作细致化、专业化。
向晓媚[2](2021)在《湖南省德夯地质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德夯地质公园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共整理历年标本1400余份、新采集植物标本2000余份,拍摄照片20000余张),以及参考相关文献和CVH植物数字标本,整理出《德夯地质公园种子植物名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德夯地质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和性质。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种子植物类群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4科710属1626种,分别占武陵山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4.48%、83.43%、53.56%,分别占湖南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3.33%、54.20%、33.46%。其中蔷薇科Ros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芸香科Rutaceae、壳斗科Fagaceae等为乔木优势科,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豆科Fabaceae、唇形科Lamiaceae、荨麻科Urticaceae等为灌木和草本优势科。(2)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含有12种分布区类型,属含有14种分布区类型,种含有15种分布区类型。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科最多,其次为北温带分布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属和北温带分布属较多;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分布种数量最多,其次为东亚分布种(含变型),反映出该区系具有明显的东亚植物区系特征。(3)植物区系特有现象明显,德夯含东亚特有科7个、中国特有科2个、中国特有属27个、中国特有种588种。中国特有种中含华中特有种39种、武陵山区特有种18种、德夯特有种6种(吉首蒲儿根、吉首紫菀、德夯栎、德夯玉山竹、湘西过路黄、凤凰蜘蛛抱蛋)。特有属种的分布式样体现了该区植物区系与华东、华中、华南区系的紧密联系,并有向南、向东扩展的趋势。(4)本研究在德夯地质公园发现了新物种2个,分别为德夯栎Quercus dehangensis和武陵黄鹌菜Youngia wulingshanensis;发现湖南省新记录种3个,分别为鳞斑荚蒾Viburnum punctatum、大别山马兜铃Aristolochia dabieshanensis、走茎变豆菜Sanicula orthacantha。这些新物种、新记录种的发现充实了该区本底植物资源资料,对本区植物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5)通过区系比较发现,德夯地质公园区系成分生境分化现象明显,三种典型生境分布的种子植物共有种数较少(仅有14种),分布区类型均以中国特有种及东亚分布种所占比例最大。该区与其它8个地区进行区系比较,发现德夯物种丰富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德夯和壶瓶山、小溪、乌龙山3个地区在科、属、种层面相似程度均较高。(6)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德夯地质公园共有珍稀濒危植物84种,隶属40科65属,其中被INCU收录的有67种,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有41种,体现出该区具有较高的科学和保护价值,需加强保护。综上所述,德夯地质公园植物区系可视为我国乃至东亚植物区中部亚热带山地区系的典型代表,在武陵山区植物区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区也是研究特殊生境植物区系成分分化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赵万义,刘忠成,叶华谷,王蕾,陈功锡,刘克明,詹选怀,廖文波[3](2020)在《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及其南北分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对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及其自北向南5条中型山脉之间的区系过渡性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内野生种子植物有179科1,107属4,314种;区系表征科主要以亚热带山地为现代分布中心。科的区系组成为:单型科25科,寡种科61科,单型属465属,寡种属432属,呈现出区系特征上的孑遗性,也显示出本地区系成分与典型热带成分及典型温带成分间存在密切交流。(2)科的地理成分共分为10个类型,以热带性成分占明显优势,热带性科83科及温带性科40科分别占非世界性科总数的67.48%和32.52%;属的地理成分包括15个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占优势,温带性属534属及热带性属484属分别占非世界性属总数的52.46%和47.54%。属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为主,体现出本地区与古热带植物区系及温带第三纪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3)罗霄山脉5条山脉间区系组成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自北向南热带属与温带属比值逐渐增大,北段幕阜山脉温带性成分明显占优势,与华中区系关联密切,而南段万洋山脉、诸广山脉热带性属较占优势,分布有丰富的华南区系成分。罗霄山脉地区是重要的区系交流通道,历史时期的气候波动是本地区现代区系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吴玉[4](2020)在《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鄂、渝的交界处,属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巫山与雪峰山一线),紧邻植物避难所“川东—鄂西地区”,因此在植物区系方面具有研究价值。但目前该区域尚缺乏较全面的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为了了解该区系的特性,作者系统地整理了相关的馆藏标本(总计25236号)、文献和实地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科和属的分布型、特有性、过渡性、古老性、区系归属及疑问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4科、856属、2457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57科844属2442种。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唇形科(Lamiaceae)等是该地区的数量优势科;悬钩子属(Rubus)、苔草属(Carex)、蓼属(Polygonum)、铁线莲属(Clematis)、冬青属(Ilex)等是该地区的数量优势属。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多样,具有过渡性和热带亲缘性。首先,热带型科明显多于温带型科。164个科可划分为12个分布型,其中热带型科69个,占非世界分布科的58.47%,以樟科(Lauraceae)、荨麻科(Urtic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为代表;温带型科49个,占非世界分布科的41.53%,以百合科(Liliaceae)、壳斗科(Fagaceae)、槭树科(Aceraceae)和小檗科(Berberidaceae)等为代表。其次,温带型属多于热带型属。856个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型,其中温带型属431个,占非世界分布属的54.90%,以栎属(Quercus)、杜鹃属(Rhododendron)、枫属(Acer)和荚蒾属(Viburnum)等为代表;热带型属354个,占非世界分布属的45.10%,以榕属(Ficus)、云实属(Caesalpinia)、花椒属(Zanthoxylum)和冬青属(Ilex)等为代表。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古老性,拥有许多孑遗的中国特有类群。该地区有中国特有的孑遗单种科2个,即杜仲科(Eucommiaceae)和银杏科(Ginkgoaceae);中国特有属38个,其中许多为古老的孑遗属,如水杉属(Metasequoia)、杉木属(Cunninghamia)、松属(Pinus)、银杏属(Ginkgo)、蜡梅属(Chimonanthus)、珙桐属(Davidia)、杜仲属(Eucommia)。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应归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省、川鄂湘亚省,以杜仲科(Eucommiaceae)、银杏科(Ginkgo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等科;栎属(Quercus)、水杉属(Metasequoia)、杜仲属(Eucommia)、大血藤属(Sargentodoxa)、血水草属(Eomecon)等属为代表。其与华中地区的壶瓶山、金佛山、神农架的属相似性最高,与华中地区的湖北、四川贵州共有许多中国特有种。此外该地区植物区系与我国华东植物区系有密切的联系。在此次区系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植物新种和一个地理间断分布新记录种,即湘西过路黄(Lysimachia xiangxiensis)和浙江光叶柿(Diospyroszhejiangensis);确立了一个疑问种的系统学地位,即华中枳橙(Citrus ×centrochinensis)。这些物种丰富了该地区的植物区系资料,在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
张小霜[5](2019)在《武陵山区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陵山区是云贵高原向东南丘陵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的地带,由一系列西南至东北弧形延伸的岩溶山原和山地构成,南至苗岭、北抵巫山、东邻雪峰山、西连大娄山,包括渝、鄂、湘、黔四省市的71个县(市),总面积超过17万km2。本研究主要基于我们对武陵山区近年来的植物标本采集和观测资料,同时整合《壶瓶山植物志》、《武陵山地区维管植物检索表》、《湖南植物志》、《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等相关植物志书和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PE、KUN、JIU等各大标本馆标本和NSII、CVH等数字植物标本信息和数据,最终形成了“武陵山区被子植物名录及其分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武陵山区植物区系组成、县级植物多样性格局及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以揭示武陵山区被子植物区系特点和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格局及维持机制。取得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武陵山区被子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复杂。本区域共有被子植物178科、1188属、4920种,其中野生被子植物共176科、1168属、4889种。其物种丰富度较同纬度的横断山脉少,但又明显高于武功山和武夷山。武陵山区被子植物组成以菊科、蔷薇科和禾本科等物种占绝对优势。该区域物种数前10位的科与上述同纬度三个区域的前10位的科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均出现了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唇形科和豆科。(2)武陵山植物区系呈现出亚热带至温带过渡的特征,科和属的R/T值分别为1.83和1.01。在属级水平上,该区域植物区系中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的比重与横断山脉、武功山及武夷山大体一致,其中武夷山的比重最高,相反横断山脉的比重最低。另外,武陵山植物区系还凸显了古老性和特有性。该区域既存在杜仲和珙桐等古老残遗植物,还分布着111个武陵山区特有种(含种下单位),如鹤峰唇柱苣苔、吉首蒲儿根、新宁唇柱苣苔、天门山紫菀和印江淫羊藿等。(3)武陵山区的物种多样性整体不低。在本区14个县(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中,湖南省的石门县最高,达1971种;最低的是重庆市的石柱县,有919种。在省(市)级水平上,湖南省的县(市)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均值最大,达1480种;重庆市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均值最小,为919种。武陵山14个县(市)的物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并以北部区域较高,其中湖北省宣恩县和鹤峰县的物种相似性系数最高,达0.69。另外,武陵山地区的物种相似性表现出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的正相关。(4)武陵山区系统发育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大体一致,表现出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高,中部低的趋势。相反,武陵山中部的沿河县,如龙山县、永顺县、古丈县、慈利县以及铜仁地区的MPD值表现相对较高。另外,基于线性模型通过将19个环境因子与武陵山区的系统发育多样性联合分析发现,对物种丰富度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是最湿季均温,气温的季节性和最干旱季降水。
田径[6](2018)在《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锐减成为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植物多样性保护备受关注,植物区系研究为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我国华南和华东植物区系是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核心部分,地理空间上诸广山脉地区正处于这两个区系的交界处——湘赣交汇的罗霄山脉南段,因此诸广山脉地区亦是联系南岭植物区系与罗霄山脉植物区系的纽带。研究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对丰富罗霄山脉区系资料,揭示相关植物区系的关系,探讨该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及起源,深化对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的认识等具有重要意义。从2013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诸广山脉地区开展区系调查的过程中,共采集了 8800余号植物标本。基于对标本的科学鉴定以及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等馆藏标本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名录。对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种类、区系成分、特有现象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本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起源及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等。主要结果如下:1.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诸广山脉地区共有种子植物192科、915属、2442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9科、23属、29种,被子植物183科、892属、2413种。该地区科、属和种分别占湖南种子植物的91.00%、63.23%和49.51%;科、属和种分别占江西种子植物的96.00%、78.88%和54.85%;科、属和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的55.81%、28.74%和8.51%,表明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丰富,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在湖南省和江西省种子植物区系乃至整个华东植物区系中的构成及作用显着。科、属、种的数量分析表明: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为该区的优势科和表征科,具有植物区系地理指示作用和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栎属(Quercus)、石栎属(Lithocarpus)、樟属(Cinnamomum)、润楠属(Machilus)、木兰属(Magnolia)、山矾属(Symplocos)、冬青属(Ilex)、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柃属(Eurya)、荚蒾属(Viburnum)、榕属(Ficus)、山胡椒属(Lindera)等则为该区的优势属或表征属。优势科、属对该区植物区系的贡献作用显着,该区不足15%的大科拥有50%左右的属、种数量。Ⅳ、Ⅴ级的科数较多而科内所含属、种贫乏,一方面说明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该区域是许多科、属的汇集与渗透地带。而高比例的单种科和寡种科的存在则暗示着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自身特点的种系发生和演化趋势。2.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热带北缘性质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的地理成分共有12个分布型和13个分布变型,属的地理成分共有14个分布型和30个分布变型。该区有热带性科87个,占该区总科数(除去世界广布科,下同)的65.91%;温带性科44个,占该区总科数的33.33%。可见在科级水平上,以东亚为起源或分布中心的热带性科占明显优势。热带性科比例显着高于温带性科,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科级水平上具有强烈的热带亲缘性。属的分布区类型表明,该区植物区系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受诸多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影响,各地理成分比例上存在差异,显示了出彼此之间的亲疏程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型,有240属,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分布属,下同)的30.86%;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型,有155属,占总属数的19.92%;北温带分布型有130属,占总属数的16.71%。诸广山脉地区有热带性属395个,占该区总属数的50.78%,温带性属383个,占该区总属数的49.23%,热带属和温带属的比例基本持平,R/T比值为1.03,与整个华东植物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50.63%)接近,可见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和华东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该区具有较多的华南植物区系成分(如:拟兰属Apostasia、天料木属Homalium、粘木属Ixonanthes和西番莲属Passiflora等)渗入,与华南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显示出热带北缘性质。3.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特有成分丰富诸广山脉地区共有东亚特有科3科、中国特有科2科、中国特有属32个、中国特有种919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诸广山脉地区中国特有属占华东植物区系中国特有属(54属)的59.26%,比例超过了二分之一;在诸广山脉地区中国特有属中有单型属18个,占诸广山脉地区特有属总数的56.25%,这些属多为木本,且是植物系统进化发育中较为原始和古老的成分,如银杏属(Ginkgo)、银杉属(Cathaya)、青钱柳属(Cyclocarya)、伯乐树属(Bretschneidera)和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等;诸广山脉地区拥有众多华东特有种,它们的分布范围通常狭窄,如闽赣葡萄(Vitis chungii)、九华蒲儿根(Sinosenecio jiuhuashanicus)、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等。诸广山脉地区具有如此多的特有成分,不仅说明该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越和独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区植物区系的孑遗性和古老性。4.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历史久远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虽然整体上受华南、华中和华东区系的综合影响,其属的温带性成分与热带性成分比例相当,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但本区具有华南地区起源或为分布中心的银杉(Cathay argvrophylla)、铁杉(Tsuga chin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和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等成分;同时本区具有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蕈树(Altingia chinesis)、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和多枝拟兰(Apostasiaramifera)等许多热带性质的成分。基于所获得的资料及地史资料分析,认为本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第三纪。根据该区植物区系现代分布式样,作者推测其区系形成与发展历史可能存在三条扩散与渗入通道。多种成分渗透与汇集,彼此相互依存,它们在长期的环境适应与进化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竞争与适应,形成了本区植物区系的现代分布格局。5.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新发现本研究共发现诸广山脉地区植物新种3个,即:桂东锦香草(Phyllagathis guidongensis K.M.Liu&J.Tian)、衡山报春苣苔(Primulina hengshmuensis L.H.Liu&K.M.Liu)和长萼报春苣苔(Primulina longiloba L.Zhou&J.Tian sp.nov.)。发现6个新记录种,即:尖叶木姜子(Lindera acutivena Hay.)、大叶过路黄(Lysimachia fordiana Oliv.)、指叶山猪菜(Merremia quinata(R.Br.)V.Ooststr.)、圆苞山罗花(Melampyrum laxum Miq.)、弯管马铃苣苔(Oreochariscurvituba J.J.Wei&W.B.Xu)和大齿马苣苣苔(Oreocharis magnidens Chun ex K.Y.Pan)。发现数个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新居群,即:黄连(Coptis chinensis ranch.)、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T.Caang)、竹节参(Panaxjaponicus C.A.Mey.)、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和宽叶泽苔草(Caldesiaa grandis Sam.)等居群。
赵万义[7](2017)在《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霄山脉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型山脉,横亘于江西、湖南、湖北交界处,自北至南可分成幕阜山脉、九岭山脉、武功山脉、万洋山脉、诸广山脉五条中型山脉。罗霄山脉是联通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重要生态走廊,也是湘江流域和赣江流域的重要集水区,开展本地区区系地理学研究,对于探讨东亚植物区形成历史,尤其是物种在地质时期的迁移扩散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本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人共前往罗霄山脉开展考察及标本采集23次,达260余天,采集标本17434号。鉴定整理其他人在罗霄山脉地区采集的标本20000余号,并收集丰富的文献资料,汇总成完整的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包括科属分布区类型、特有现象、孑遗现象、过渡现象、区系发生历史,并与邻近地区区系进行对比,进一步提出区系区划方案,结论如下。(1)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区系形成过程复杂。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27科、1174属、4739种(包含种下等级),包括裸子植物10科,21属,34种,被子植物217科、1153属、4704种。科、属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227科可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及11个亚型,1174属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及33个亚型,多样化的地理分布模式,充分体现出罗霄山脉地区区系形成的复杂性。(2)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亚热带性质,过渡现象明显。热带性科111科,占本区非世界科的59.68%;温带性科75科,占非世界科的40.32%,并以东亚地区为分布中心的热带性科占优势。表征科有松科Pin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壳斗科Fagaceae、蔷薇科Ros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葡萄科Vit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槭树科Acer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榆科Ulm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山茱萸科Cornaceae、桤叶树科Clethraceae、报春花科Primul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等。热带性属525属,占非世界属的47.99%;温带性属569属,占非世界属的52.01%,两者比例基本持平。表征属有松属Pinus、铁杉属Tsuga、冬青属Ilex、槭属Acer、荚迷属Viburnum、杜鹃花属Rhododendron、山矾属Symplocos、猕猴桃属Actinidia、拔葜属Smilax、柃属Eurya、葡萄属Vitis、忍冬属Lonicera、山茶属Camellia、石栎属Lithocarpus、樱属Cerasu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新木姜子属Neolitsea、绣球花属Hydrangea、栲属Castanopsis、润楠属Machilus、山胡椒属Lindera、胡颓子属Elaeagnus、椴属Tilia、山茱萸属Cornus、细辛属Asarum、安息香属Styrax、桃叶珊瑚属Aucuba、玉兰属Yulania等。典型热带地区分布的科、属在罗霄山脉地区的种系不丰富,且以广布种为主。罗霄山脉地区的表征科及表征属均以东亚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分布中心,反映出罗霄山脉种子植物的亚热带性质。罗霄山脉区域内区系过渡现象明显,17个主体山地自北向南R/T值逐步增大,最低为湖北九宫山0.66,最高为江西齐云山1.3。表征科在罗霄山脉内5条中型山脉的地带性现象明显,北段的幕阜山脉及九岭山脉以落叶性乔木,及广布的常绿树种为主,如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柯Lithocarpus glaber、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等;中南段地区以常绿乔木及中亚热带针叶树种为代表,如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粗毛石笔木Tutcheria hirta、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等。表明罗霄山脉北段山地受华中区系影响明显,温带性成分所占比例更高;南段受华南区系渗透明显,保存有更多的热带性成分。(3)特有现象明显。罗霄山脉地区共有中国特有科5科、中国特有属60属、中国特有种1792种(包括种下等级)、本地区特有种44种。特有属以古特有属为主,包括银杉属Cathaya、金钱松属Pseudolarix、白豆杉属Pseudotaxus、杉木属Cunninghamia、青钱柳属Cyclocarya、伯乐树属Bretschneidera、牛鼻栓属Fortunearia、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等,体现出罗霄山脉区系发生的古老性。特有现象形成原因主要为中新世以来的气候波动,罗霄山脉区域内生境的多样性也是特有种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罗霄山脉与华东、华中、华南区系四地共有中国特有属25属,中国特有种592种,显示出它们的区系联系。罗霄山脉与华东共有中国特有种1166种(包括种下等级),如天目玉兰Yulania amoena、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白穗花Speirantha gardenii等;与华中共有中国特有种1055种,如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红毛虎耳草Saxifraga rufescens、华西俞藤Yua thomsoni var.glancescens、耳叶杜鹃Rhododendron auriculatum、刚毛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等,与华南共有中国特有种1165种,如资源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var.ziyuanensis、毛桃木莲Manglietia kwangtungensis、蒲桃叶冬青Ilex syzygiophylla、短序润楠Machilus breviflora、紫花马铃苣苔Oreocharis argyreia等。(4)孑遗属种丰富,体现出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残遗性。本地区共有孑遗种260种,隶属于147属。孑遗种起源历史古老,多在晚白垩纪至渐新世期间,之后随着中新世时期气候波动影响下形成孑遗。罗霄山脉地区的孑遗种主要来源于早第三纪时期的北极第三纪成分,及第三纪北热带成分。罗霄山脉中南段地区是典型的孑遗植物群的避难所,分布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铁杉Tsuga chinensis、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银钟花Halesia macgregorii等孑遗植物群落。(5)罗霄山脉区域内主体山地均属于亚热带性质区系的代表,且南北段山地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罗霄山脉区域内17个主体山地与其它邻近地区40个区系R/T值比较,区系谱分析,及属相似性聚类。表明57个区系可分为4大地区,即1)华北地区,包括太行山区、冀西北山地等;2)西藏-横断山脉地区,包括西藏山地、高黎贡山、横断山脉;3)西南-华南地区,包括西双版纳、海南山地、南岭、广西大瑶山、九连山等;4)华中-华东亚热带地区,包括罗霄山脉内主要山地及峨眉山、秦岭山地、江西武夷山、三清山、天目山、大别山等。罗霄山脉内17个主体山地呈现出南北分异,北段九岭山脉、幕阜山脉内山地温带性成分明显,与浙江天目山、安徽大别山、黄山聚为一支;南段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内山地与浙江洞宫山、江西武夷山、福建闽江源、江西马头山等地聚为一起,体现出罗霄山脉地区南、北段区系发生的差异性。(6)罗霄山脉现代种子植物区系至少发轫于早始新世,形成于中新世。白垩纪之前罗霄山脉区系由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一些已经灭绝的被子植物组成。古新世至始新世期间罗霄山脉地区就已形成现代区系各古老属,如刺柏属Juniperus、柳属Salix、榉属Zelkova、木兰属Magnolia、樟属Cinnamomum、李属Prunus等。中新世东亚地区季风气候形成之后,现代意义的种子植物区系全面形成。在区系来源上受第三纪北热带植物区系及北极--第三纪区系的双重影响。第四纪冰期对罗霄山脉区系影响不大,区域内多样化的小生境成为天然的冰期避难所,使得中新世形成的区系延续至今。(7)罗霄山脉区系区划上属于华中省与华南省交界地带。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3、0.84、0.68;与武夷山脉科、属、种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8、0.89、0.72;与武陵山地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3、0.80、0.55;与浙皖山地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89、0.76、0.51。可见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武夷山脉区系组成相似性极高,表明它们可能有着相同的区系形成历史;而罗霄山脉与华东北部的浙皖山地区系相似性低,反映出罗霄山脉在区系区划上可能不属于华东地区。罗霄山脉内南北段山地,乃至华东地区早第三纪的古植物区系就存在着明显的分异。南段的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及诸广山脉在区系组成及形成历史上,与武夷山脉、南岭山脉是一致的,它们区系组成主体继承了丰富的第三纪北热带成分,保存有大量的常绿乔木及裸子植物孑遗植物,如铁杉属Tsuga、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蕈树Altingia chinensis等。而罗霄山脉北段幕阜山脉、九岭山脉受北极第三纪成分影响明显,区系发生历史与华中地区、浙皖山地相近,保存的孑遗种多为第三纪时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广布的类群,如银杏Ginkgo bilob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它们是中新世全球气候变冷过程中向南迁移至现代分布区的。因此应将“华东地区”北部划入华中省,南部划入华南省。罗霄山脉的区系区划北段属于华中省,长江下游山地亚省,幕阜--九岭县,以永瓣藤属Monimopetalum、明党参属Changium、独花兰属Changnien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榧树Torreya grandis、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赤壁木Decumaria sinensis、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为特征种;南段属于华南省,武夷山--罗霄山亚省,罗霄山县,以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subsp.longipes、铁杉Tsuga chinensis、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资源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var.ziyuanensi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杜鹃花属Rhododendron、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棱果花Barthea barthei、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i、江西羊奶子Elaeagnus jiangxiensis、井冈寒竹Gelidocalamus stellatus、江西半蒴苣苔Hemiboea subacaulis var.jiangxiensis、纤秀冬青Ilex venusta、南岭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nanlingensis等为特征种。(8)本研究在罗霄山脉地区发现一些种子植物区系新资料。包括新种2个,张氏野海棠Bredia changii W.Y.Zhao,X.H.Zhan&W.B.Liao,sp.nov.,神农氏虎耳草Saxifraga shennongii W.B.Liao&L.Wang,sp.nov.;江西省新纪录科1科,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江西省新纪录属3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萼脊兰属Sedirea、叠鞘兰属Chamaegastrodia;江西省新记录种11种,即桂东锦香草Phyllagathis guidongensis、黄脉莓Rubus xanthoneurus、白花过路黄Lysimachia huitsunae、短茎萼脊兰Sedirea subparishii、南岭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nanlingensis、蒲桃叶冬青Ilex syzygiophylla、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i、圆苞山罗花Melampyrum laxum、肾萼金腰Chrysosplenium delavayi、窄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argyreia var.angustifolia;另有罗霄山脉地区新记录种10种,为蔓虎刺Mitchella undulata、带叶兰Taeniophyllum glandulosum、温州冬青Ilex wenchowensis、宽翅水玉簪Burmannia nepalensis、黄松盆距兰Gastrochilus japonicus、毛唇独蒜兰Pleione hookeriana、小小斑叶兰Goodyera yangmeishanensis、北插天天麻Gastrodia peichatieniana、纤秀冬青Ilex venusta、神农虎耳草Saxifraga shennongii等。
王春晶[8](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王家坚,彭智邦,孙航,聂泽龙,孟盈[9](2017)在《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被子植物区系演化的细胞地理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与横断山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势以及高度丰富的植物区系成分于一体,成为世界上研究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的热点地区之一。我们对这一地区被子植物的染色体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多倍体在该地区只约占23%的比例,远低于其他高山地区,这可能是由于这一地区特殊的地质历史或者复杂的地形和生境等因素所导致的。低基数的二倍体占近一半的比例(43.3%),说明了二倍体水平上的染色体结构和核型进化也是本地区物种分化的另一重要机制。古多倍体,即高基数二倍体,也占有较大的成分(33.7%)。本地区物种在细胞学遗传演化途径上的多样性与这一地区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对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地区被子植物区系进化中染色体演化机制的研究,为探讨东亚以及北半球其他植物区系物种进化、高山植物区系起源和演化等许多重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孙林,肖佳伟,陈功锡,张代贵[10](2016)在《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丰富,共有蕨类植物34科、77属、273种(含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5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等18属,但属内分化程度较低;(2)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说明小溪与热带联系紧密,但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的亚热带山地成分为主,其中尤以东亚成分中的中国—喜马拉雅型占绝对优势(占小溪总种数的38.5%);(3)在相邻6个蕨类植物区系中,物种的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井冈山、梵净山、壶瓶山、小溪、八大公山、猛洞河;小溪蕨类植物区系与壶瓶山、梵净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密切,与八大公山、井冈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较为密切,与猛洞河蕨类区系关系较疏远。
二、湖南吉首维管植物区系性质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吉首维管植物区系性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兰科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2.2 湖南省的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3 研究区域内的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植被基本概况 |
3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的区系研究 |
3.1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物种资源 |
3.2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属的统计与分析 |
3.2.1 属的大小统计与分析 |
3.2.2 属的分布型统计与分析 |
3.3 小结 |
4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格局研究 |
4.1 水平分布 |
4.2 垂直分布 |
4.3 小生境分布 |
4.4 小结 |
5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区系新资料 |
5.1 湖南省野生兰科植物新分布 |
5.2 存疑种 |
6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保护策略研究 |
6.1 资源现状 |
6.1.1 各行政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 |
6.1.2 物种资源量及濒危等级评估 |
6.1.3 极小种群物种 |
6.1.4 湖南省极珍稀濒危物种 |
6.2 保护现状 |
6.3 保护策略 |
6.4 建议 |
7 结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名录 |
附录B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部分种类图片 |
附录C 湖南省野生兰科植物新纪录种部分图片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湖南省德夯地质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区系学研究进展 |
1.1.2 全国各区域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1.3 武陵山区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1.4 特殊生境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1.5 德夯地质公园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植物标本采集与整理 |
1.5.2 植物原色照片与GPS数字定位 |
1.5.3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德夯地质公园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
2.1 科的统计分析 |
2.1.1 科内种数量结构 |
2.1.2 优势科和表征科数量结构 |
2.1.3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
2.2 属的统计分析 |
2.2.1 属内种的数量结构 |
2.2.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
2.3 种的统计分析 |
2.3.1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
2.3.2 种的生活型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德夯地质公园种子植物的特有现象 |
3.1 科的特有现象 |
3.1.1 东亚特有科 |
3.1.2 中国特有科 |
3.2 属的特有现象 |
3.2.1 中国特有属和其它地区间比较 |
3.2.2 中国特有属统计分析 |
3.3 种的特有现象 |
3.3.1 中国特有种统计分析 |
3.3.2 中国特有种的地理分布亚型 |
3.3.3 华中特有种 |
3.3.4 武陵山区及德夯特有种 |
3.4 小结 |
第4章 德夯地质公园种子植物新物种及新记录种 |
4.1 新物种 |
4.1.1 德夯栎 |
4.1.2 武陵黄鹌菜 |
4.2 湖南省新记录物种 |
4.2.1 鳞斑荚蒾 |
4.2.2 大别山马兜铃 |
4.2.3 走茎变豆菜 |
4.3 小结 |
第5章 德夯地质公园植物区系比较 |
5.1 德夯地质公园内部典型特殊生境区系成分比较 |
5.1.1 典型特殊生境概况 |
5.1.2 物种组成比较 |
5.1.3 区系地理成分比较 |
5.1.4 生活型比较 |
5.2 德夯地质公园与其它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 |
5.2.1 区系丰富度比较 |
5.2.2 相邻地区区系相似性比较 |
5.3 小结 |
第6章 德夯地质公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6.1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统计 |
6.2 生活型分析 |
6.3 地理成分分析 |
6.4 结论与建议 |
6.4.1 讨论 |
6.4.2 保护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物区系概述 |
1.2 柑橘属疑问种—天然枳橙研究背景 |
1.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 |
第二章 研究目和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3.2 区系调查新发现 |
3.3 天然枳橙的系统地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特点 |
4.2 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的归属及其区系联系 |
4.3 新记录及疑问种的研究意义探讨 |
4.4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取得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DNA序列信息 |
附录Ⅱ 湘西州种子植物科的数量结构及分布型 |
附录Ⅲ 湘西州种子植物属的大小及分布型 |
附录Ⅳ 湘西州种子植物名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武陵山区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物种分布数据 |
2.1.3 环境因子数据 |
2.2 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物种组成 |
3.1.1 科的数量级别统计 |
3.1.2 属的数量级别统计 |
3.1.3 与其他区系优势科比较 |
3.2 植物地理成分组成 |
3.2.1 科的地理成分组成 |
3.2.2 属的地理成分组成 |
3.2.3 与毗邻地区地理成分比较 |
3.3 植物物种多样性 |
3.3.1 植物物种丰富度 |
3.3.2 植物物种相似性 |
3.4 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 |
3.4.1 物种丰富度和PD空间分布 |
3.4.2 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分布格局和beta多样性 |
3.4.3 环境因子与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分布格局的关系 |
第4章 讨论 |
4.1 植物物种组成 |
4.2 植物地理成分组成 |
4.3 植物物种多样性 |
4.4 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 |
4.4.1 物种丰富度和PD空间分布 |
4.4.2 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分布格局和beta多样性 |
4.4.3 环境因子对系统发育多样性及结构分布格局的解释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之处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区系学概述 |
1.1.1 植物区系的相关概念 |
1.1.2 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 |
1.1.3 植物区系研究的内容 |
1.1.4 植物区系的研究方法 |
1.1.5 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
1.2 世界植物区系概述 |
1.2.1 世界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
1.2.2 世界植物区系划分 |
1.3 中国植物区系概述 |
1.3.1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
1.3.2 中国植物区系划分 |
1.3.3 湖南、江西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
1.3.4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
1.3.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诸广山脉地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系和水文特征 |
2.5 土壤特征 |
2.6 植被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调查点及路线的确定 |
3.2 野外调查与标本数据获取 |
3.3 标本鉴定及数据分析 |
3.3.1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败据库建立 |
3.3.2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 |
3.3.3 诸广山脉地区与周边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4.1.1 科的多样性分析 |
4.1.2 属的多样性分析 |
4.1.3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特有现象 |
4.2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
4.2.1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属的R/T值比较分析 |
4.2.2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属相似性 |
4.2.3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聚类分析 |
4.2.4 小结 |
4.3 植物区系新发现 |
4.3.1 植物新种 |
4.3.2 植物分布新记录 |
4.3.3 珍稀濒危物种野生居群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及其区系区划归属问题 |
5.2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问题 |
6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
6.1 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 |
6.2 阐述和探讨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及有关区系区划归属问题 |
6.3 对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起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6.4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新发现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诸广山脉地区部分植物照片 |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Ⅲ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名录 |
致谢 |
(7)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区系植物地理学概论 |
1.1.1 植物区系的概念 |
1.1.2 区系植物地理学的范畴 |
1.1.3 区系植物地理学的内容和方法 |
1.2 植物地理学发展简史 |
1.2.1 植物地理学的萌芽 |
1.2.2 植物地理学的建立 |
1.2.3 近现代区系地理学研究 |
1.3 中国区系植物地理学研究简史 |
1.4 罗霄山脉地区的范围及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
1.4.1 罗霄山脉地区的范围 |
1.4.2 罗霄山脉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考察与标本数据获取 |
2.2.2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数据库建立 |
2.2.3 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分析方法 |
2.2.4 科、属地理成分的分析方法 |
2.2.5 特有现象及孑遗现象分析方法 |
2.2.6 关于区系过渡性现象的讨论 |
2.2.7 罗霄山脉与邻近区系相似性的比较方法 |
第三章 罗霄山脉自然地理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质地貌 |
3.3 气候 |
3.4 水文 |
3.5 植被 |
第四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点 |
4.1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 |
4.2 种子植物科的区系特点 |
4.2.1 科内种的数量结构 |
4.2.2 科内属的数量结构 |
4.2.3 优势科及表征科 |
4.2.4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
4.2.5 科的地理成分特点小结 |
4.3 属的区系特点 |
4.3.1 属的数量结构组成 |
4.3.2 优势属及表征属 |
4.3.3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
4.3.4 属的地理成分特点小结 |
第五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 |
5.1 特有现象的概念 |
5.2 中国特有科 |
5.3 中国特有属 |
5.3.1 华东分布中心特有种 |
5.3.2 华中分布中心特有种 |
5.3.3 华南分布中心特有属 |
5.4 中国特有种 |
5.4.1 罗霄山脉与华东、华中、华南共特有种 |
5.4.2 与华东地区共特有种 |
5.4.3 与华中地区共特有种 |
5.4.4 与南岭地区共特有种 |
5.5 罗霄山脉地区本地特有种 |
5.6 特有现象小结 |
第六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孑遗现象 |
6.1 孑遗种的概念 |
6.2 罗霄山脉的孑遗种 |
6.2.1 孑遗属种的组成 |
6.2.2 孑遗属的地理分布格局 |
6.2.3 孑遗种的地理分布格局 |
6.3 孑遗属种起源的古老性 |
6.3.1 晚白垩纪至古新世 |
6.3.2 始新世至渐新世 |
6.3.3 中新世 |
6.4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残遗和避难所性质 |
6.4.1 避难所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
6.4.2 中国主要的生物避难所 |
6.4.3 罗霄山脉的避难所性质和特征 |
6.5 罗霄山脉的孑遗现象小结 |
第七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替代现象 |
7.1 罗霄山脉区域内各山地的植物区系组成 |
7.2 罗霄山脉内各组成山地区系的地理亲缘 |
7.2.1 各组成山地间科的相似性 |
7.2.2 各组成山地间属的相似性 |
7.2.3 各组成山地间种的相似性 |
7.3 罗霄山脉内各组成山地间区系地理成分差异 |
7.4 五条中型山脉间区系组成的地带性及过渡性 |
7.4.1 五条中型山脉的共通成分 |
7.4.2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幕阜山脉的种 |
7.4.3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九岭山脉的种 |
7.4.4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武功山脉的种 |
7.4.5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万洋山脉的种 |
7.4.6 罗霄山脉内仅见于诸广山脉的种 |
7.5 罗霄山脉若干表征科的地带性现象 |
7.5.1 松科 |
7.5.2 木兰科 |
7.5.3 壳斗科 |
7.5.4 山茶科 |
7.5.5 樟科 |
7.5.6 金缕梅科 |
7.5.7 冬青科 |
7.5.8 槭树科 |
7.5.9 杜鹃花科 |
7.5.10 报春花科 |
7.6 区系成分的替代性小结 |
第八章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与邻近山地区系的比较 |
8.1 区系间相似性比较的方法 |
8.2 罗霄山脉区系及邻近山地区系的R/T值比较 |
8.3 区系谱主成分分析结果 |
8.4 罗霄山脉与邻近山地区系的联系 |
8.4.1 与台湾山地的比较 |
8.4.2 与海南山地的比较 |
8.4.3 与西双版纳的比较 |
8.4.4 与横断山脉的比较 |
8.4.5 与高黎贡山的比较 |
8.4.6 与峨眉山的比较 |
8.4.7 与武陵山地的比较 |
8.4.8 与秦岭山地的比较 |
8.4.9 与南岭山脉的比较 |
8.4.10 与武夷山脉的比较 |
8.4.11 与浙皖山地的比较 |
第九章 罗霄山脉植物区系区划 |
9.1 植物区系区划的基本概念 |
9.2 植物区系分区原则及方法 |
9.3 世界和中国区系区划概况 |
9.4 关于华东区系区划的讨论 |
9.4.1 华东地区属于华中省的观点 |
9.4.2 华东地区独立为华东省的观点 |
9.4.3 华东地区区系是否应成立为省 |
9.5 罗霄山脉地区植物区系区划 |
9.5.1 罗霄山脉内主体山地与其它区系相似性聚类 |
9.5.2 罗霄山脉地区植物区系区划方案 |
第十章 罗霄山脉新种及新记录种 |
10.1 新种 |
10.2 江西省新记录 |
10.3 罗霄山脉地区新记录种 |
第十一章 结论及讨论 |
11.1 罗霄山脉植物区系有较强的亚热带性质 |
11.2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呈现出明显的残遗性质 |
11.3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发展历史 |
11.4 罗霄山脉地区区系区划方案 |
11.5 从罗霄山脉植物区系看东亚植物区的分异 |
11.6 孑遗植物中的生物周期异常现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名录 |
附录2 罗霄山脉新纪录植物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致谢 |
(8)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
1.2.1 气候变化 |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
1.2.3 保护策略 |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
2.1 引言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材料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果 |
4.3.2 讨论 |
4.4 小结 |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1 引言 |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2.1 研究材料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 |
5.2.4 讨论 |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 |
5.3.3 讨论 |
5.4 小结 |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
6.1 引言 |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材料 |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
6.3 结果 |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被子植物区系演化的细胞地理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收集与染色体倍性统计分析 |
2 染色体倍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2.1 多倍体整体比例 |
2.2 按属分布型的染色体倍性分布 |
2.3 植物生活型与染色体倍性分布 |
2.4 多倍体沿海拔的分布规律 |
3 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被子植物区系成分多样化的细胞学演化途径 |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
附录1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被子植物染色体数据集 |
(10)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蕨类植物科属组成 |
2.1.1 基本组成分析 |
2.1.2 科的组成 |
2.1.2. 1 科的大小结构 |
2.1.2. 2 优势科与表征科 |
2.1.3 属的组成 |
2.1.3. 1 属的大小结构 |
2.1.3. 2 优势属与表征属 |
2.2 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
2.2.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
2.2.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
2.2.3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
2.3 与其它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 |
2.3.1 综合性系数比较 |
2.3.2 科属种的相似性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四、湖南吉首维管植物区系性质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D]. 刘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湖南省德夯地质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向晓媚. 吉首大学, 2021
- [3]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及其南北分化特征[J]. 赵万义,刘忠成,叶华谷,王蕾,陈功锡,刘克明,詹选怀,廖文波. 生物多样性, 2020(07)
- [4]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吴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武陵山区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D]. 张小霜. 吉首大学, 2019(02)
- [6]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田径.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7]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D]. 赵万义. 中山大学, 2017(12)
- [8]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被子植物区系演化的细胞地理学特征[J]. 王家坚,彭智邦,孙航,聂泽龙,孟盈. 生物多样性, 2017(02)
- [10]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 孙林,肖佳伟,陈功锡,张代贵. 湖南林业科技,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