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顾烨青[1](2020)在《我国图书馆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文中指出图书馆史学研究是图书馆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探寻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内在逻辑和历史规律的价值。本文从历史观、研究方法、史料搜集与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和成果评价机制、研究成果传播等方面阐述我国图书馆史学研究需要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深化和拓展的九大研究领域:重视图书馆史学原理与图书馆史学史研究,开展图书馆学术语史、概念史、观念史综合研究,加大图书馆学制度史和图书馆社会史维度的研究,凸显具有图书馆学特色的阅读史研究,丰富人物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跟进图书馆技术史与数字资源建设服务史研究,提高图书馆史志编纂的质量,复兴我国古代图书馆史学研究与夯实当代图书馆史学研究,拓展地域和空间维度的图书馆史学研究。构建与国际接轨又彰显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编纂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图书馆史学研究成果,增强国际话语权,是我国图书馆史学研究者的历史责任。参考文献57。
郭晟[2](2020)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阅读推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组织、开展各类型的阅读推广工作,提升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责任和使命。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迈向信息社会及知识社会的进程明显加快。由于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所带来的信息环境的巨变及人们获取、传播、利用信息的行为方式的变化,给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欲提升阅读推广工作的绩效,须科学分析、整体把握对阅读推广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类因素。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对各类潜在因素进行评估和测度,不仅能够精确定位影响阅读推广绩效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有助于阅读推广工作中多种复杂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挖掘影响阅读推广绩效的关键因素、探索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推广模式,即本文之主旨。本文通过下列三种途径收集电子商务环境下对阅读推广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各项因素数据:第一种途径是将4X营销策略中的广义产品同位代换为阅读产品;第二种途径是对国内外大量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种途径是对山西省行政区域内的学龄前儿童(幼儿园)、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企业在职员工(通信行业)、企业离退休人员(轻工业)群体开展深度访谈。通过上述三种途径,本文共采集到电子商务环境下影响阅读推广绩效的潜在因素35个,完成了初始数据收集的目标。随后,本文通过专家决策方法排除了争议项,最终确定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影响阅读推广绩效的潜在影响因素31个。本文还构建了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方法的电子商务环境下阅读推广影响因素模型。本文以Python语言为数据测度工具,利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方法对所采集数据集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环境下,渠道的总体规模、价格及服务品质对阅读推广绩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某一渠道的读者数量、品牌因素与渠道的规模、外界形象之间密切相关;选择某一渠道的总体成本、是否提供降价促销是价格影响的集中体现,也是读者进行渠道选择时重点考虑的因素;读者给出的历史评价、针对不同群属的读者开展个性化的服务、注重客户关系维系、能够及时处理服务中的各种问题体现了服务的品质,也影响了用户的选择;政策法律是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法理基础,对阅读推广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后,本文在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读者评价选择的资源聚合阅读推广模型”。该模型可供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时酌情参考。
林文星[3](2019)在《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内容及价值管窥》文中研究指明毛坤是我国着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对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学术成果的研究,不仅可揭示出其学术思想对近代图书馆学的价值、对当代图书馆事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有助于丰富民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内容。本文将选取近现代图书馆学方面的杰出人物——毛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位绪论,介绍了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当前的研究现状,其次简要陈述了本选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二是正文部分,是本选题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三是结论部分,是对本选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章进行撰写:第一章为“毛坤生平及论着简介”,笔者对毛坤的求学历程和工作经历、毛坤撰写的图书馆与目录学论着的概况进行简要介绍,分为两小节进行介绍。第二章为“毛坤图书馆学思想内容”,剖析了毛坤在图书馆学方面的思想内容,分别为:毛坤对图书馆理论方面的新拓展、毛坤中西结合的治学方法、毛坤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新见解、毛坤关于新式图书馆的建设构想。第三章为“毛坤目录学思想内容”,剖析了毛坤在目录学理论方面的思想内容,分别为:毛坤关于目录学基本理论的认识、毛坤在古籍编目工作方面的研究经验、毛坤联合目录的联合目录思想。第四章为“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价值揭示”,在这章中笔者分别剖析了毛坤图书馆学与目录学思想的价值体现。第五章为“结论”,在本章笔者概述了毛坤的学术思想对近代图书馆学科的理论贡献和对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参考价值,并简述了其图书馆学思想与目录学思想的联系。综上所述,本文采取文献调研与综合归纳法,分析了毛坤的个人背景,解读了毛坤撰写的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有关论着,剖析了毛坤在图书馆学、目录学两方面思想内容的具体表现,进而探讨了毛坤的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价值体现,从而总结了其学术思想对近代图书馆学科的理论贡献和对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参考价值。
刘晓霞[4](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传教士在上海建立第一所近代图书馆开始,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上海密切相关。以上海为中心传播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开始新式分类法、卡片目录、巡回文库、邮借服务等新式管理方法与服务方式的实践。本文在对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时代发展的先后顺序,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阐释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历程,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公立图书馆和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多案例对比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变化。我国的藏书机构由来已久,但“图书馆”却是一个舶来品,它的产生伴随着古代藏书楼的衰落与近代西方图书馆思想在国内的传播。本章分析了清末战乱和封建社会解体致使藏书楼的衰落,而西方传教士对近代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传播及在国内的实践、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和创建图书馆的初步尝试所引发的近代图书馆的诞生。主要表现在由藏书楼的重藏轻用到图书馆的公开开放,馆藏也由四书五经的典籍收藏向通俗性、实用性等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内容转变。图书馆不仅保留了藏书楼的文献与文化保存功能,更注重公开、公用。第二章研究初创时期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其中主要有外侨和上海文化精英及官商作为首批创建人的努力,外侨创建了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并在国内传播了西方近代公共图书思想,但其影响有限,仅在外侨社会。而文化精英和官商所创建的图书馆真正为国人服务,在上海产生了较大影响。初创时期的上海近代图书馆服务主要表现为对公众开放,变重藏为重用,从馆藏内容、规章制度、文献组织方式、服务方法等各方面体现图书馆的开放姿态;从藏书楼关注藏书本身转向关注读者,各个类型的图书馆开始从读者角度出发思考图书馆的运作与发展,与读者相关的服务在逐步发展。虽然存在服务内容单一,空间有限等不足,但整体而言,起点较高。第三章论述民国成立至“八·一三”之间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这一阶段是上海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期。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图书馆进行详细统计,得出期间先后创建图书馆330余所。并分阶段对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全面展开,基础到馆借阅服务和延伸至馆外的邮借、巡回文库、分馆、送书上门、续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相互补充,构成图书馆服务网络,并利用馆藏和馆员的专业知识开始开展参考咨询和阅读推广服务。第二是公共文化展览成为图书馆界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展览内容和主题多元化,充分显示展览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作用。第三是文化演讲服务成为图书馆的一种时尚,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地位和图书馆为吸引读者、提升社会知名度而做的努力。第四章,抗战期间和战后上海近代图书馆艰难的公共文化服务。陈述“一·二八”事变对东方图书馆的毁灭,“八·一三”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严重破坏。研究抗战期间图书馆界的抗日救亡及对文献的保护,分析其公共阅览服务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并研究战后图书馆所形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学术研究服务及为迎接上海解放所作的努力。第五章,对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以公立图书馆中工部局公共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为代表,私立图书馆中的上海通信图书馆和申报流通图书馆为代表,概述其创办和发展过程,详述其服务,并对服务成效作简要评述。最后对四个案例加以比较分析。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百年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现今图书馆发展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启示。本研究发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该过程融合了时代发展特色,具有较为典型的时代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公共图书馆缺失,以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为主。私立图书馆承担了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直到20世纪30年代公共图书馆方才出现并发挥一定作用,战后才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社会公众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始终发挥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从图书馆建设方式来看,社会捐助在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来看,上海近代图书馆均各有不同,总体上呈现出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诸多服务理念与服务举措较为先进,是上海图书馆事业繁荣发达的标志,也是图书馆人职业精神的体现和勇于追求的成果。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图书馆界正在热烈探讨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展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在百年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展示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变化与进展,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相关启示,这对于当代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与以往仅关注上海近代个别图书馆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首次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系统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力求全面展示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状况,弥补学术界对于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相关启示,指导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张光润[5](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指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汤利光,李教明,朱丽[6](2017)在《论图书馆哲学的贫困——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考》文中提出图书馆哲学的贫困在于未能立足于现实的图书馆实践,对图书馆存在的诸多普遍性问题没能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力指导。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改革与转型,开放知识服务的创新与提高已迫切需要现代哲学理论的指引。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图书馆哲学理论建构既是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形成的基础,也是中国图书馆学走向世界最合适的途径。
叶翠[7](2017)在《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文中指出数字技术消解了行业边界,使得跨界融合成为各行业谋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地,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都欲在知识服务领域有所作为,双方跨界融合、协同发展是可靠途径。在知识服务的大环境之下,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举办了诸如“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融合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一系列业界会议,对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的融合进行了探讨,并对二者在知识服务方面的跨界融合十分关注。当前有利的环境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提供了契机,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动力所在。本文以出版机构向知识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出版机构与图书馆跨界融合为背景,基于协同理论、信息集成服务理论、博弈理论,采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博弈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概述、机理及条件、实施、效应、发展对策等主要内容。通过对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研究,以期充实相关研究成果,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该章主要通过研究背景的介绍引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必要性;继而运用文献调研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知识服务融合研究以及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协作研究的相关成果;最后在分析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概述。该章首先论述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产生原因;接着解析知识服务、融合等相关基础概念,并界定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内涵;继而分析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特征和原则;最后梳理出协同理论、信息集成服务理论、博弈理论等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及条件。该章在明确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目标的基础上,透彻剖析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的建构问题,并据此阐述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条件。第四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实施。该章首先明确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维度和层次;继而采用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出当前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模式,并据此分析出相应实现路径;最后针对性地分析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过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第五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效应。该章在明确知识服务融合效应包括知识服务融合风险与知识服务融合绩效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服务融合效应分析与评价的意义;进而运用博弈分析法对知识服务融合风险进行分析,以及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对知识服务融合绩效进行评价。第六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发展对策。该章与上文知识服务融合的机理、实施、效应三大部分内容相对应,分别提出一系列促进和保障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第七章为结语部分。该章总结全文,说明了研究中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敏[8](2015)在《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研究》文中指出民国初期,随着图书馆文化的“西学东渐”、近代图书馆事业和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图书馆学期刊应运而生。1915年12月创刊的《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期刊的肇始。此后至1949年,历经初创、兴盛发展、艰难发展、复苏恢复四个发展阶段,基于学术研讨、业务交流、国际合作、阐扬传统、藏书推介、沟通读者、理念宣传等缘由,全国各地陆续创办了164种图书馆学期刊。这些期刊,在地域上集中于苏浙沪及北京、广东等地,从编辑出版主体来看,主要有公立图书馆、私立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图书馆协会和学会等类型。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刊载内容较为多元:一是对中国传统文献学和目录学的传承和拓展,王献唐等文献学家对此做出卓越贡献;二是对近代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的译介与研讨,刘国钧和杜定友等由此奠定了“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的学术地位;三是记载馆史和馆务报告,开展图书馆界动态信息交流;四是向社会灌输“读书救国”理念,推介图书,指导读书方法。受经费支绌、人员短缺、受众面窄、时局动荡等因素的困扰,多数图书馆学期刊存续时间不长、刊期不稳定,发行量较小,学术影响力有限,但也有若干种典型刊物存续时间较长、编辑出版规范,相对稳定地集聚了一批学者,在图书馆学史、图书馆学期刊史、图书馆学教育史乃至民国学术史、民国报刊史等领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力。其中,最早创刊的《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是图书馆学期刊初创期的代表性刊物。《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是民国时期唯一一所图书馆专门学校主办的图书馆学期刊,呈现出鲜明的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师学生校友共同编辑的特色。北平图书馆主办的《图书季刊》是中英双语文字出版的图书馆学期刊,不仅素以高学术水准的撰稿队伍着称,也推动了国内外图书馆学的学术交流。从历史作用来看,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图书馆史及相关文化史的文献资源,传承了“爱国、爱馆、爱书、爱人”的图书馆精神,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学术团体的形成和图书馆学学科体制的确立。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也为当代图书馆学期刊在功能指向、内容体例、优势发掘、学科传承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苏超[9](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肖鹏[10](2014)在《当代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人才培育的反思与改革策略——以文华系统的参考咨询教育为切入点》文中研究指明将文华图专、文华公书林与相关社会化机构视为"文华系统",以文华系统的参考咨询教育为切入点,考察其人才培育机制。文华系统的参考咨询以文华参考室为中心,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汇合、职业情怀、职业精神的熏陶等功用,并通过人际网络和学术书刊的传播实现理念的传播与回流。这一人才培育机制的特点是馆教一体的实践导向,职业情怀、职业精神与专业素养的融合。以此反观当代的图书馆学、档案学教育,提出应当重视与实践单位的深入合作、阶梯式培育职业情怀与精神、以更宽阔和系统化的视野考察相关教育体系等建议。
二、论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电子商务环境下阅读推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阅读推广文献综述 |
1.2.1 国外阅读推广研究综述 |
1.2.2 国内阅读推广研究综述 |
1.2.3 前人研究亟待推进之处 |
1.2.4 提出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电子商务理论基础 |
2.1 电子商务的基础概念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2 电子商务环境的概念 |
2.2 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 |
2.2.1 与时俱进的营销理论 |
2.2.2 营销理论中的影响因素维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阅读推广 |
3.1 阅读推广理论基础 |
3.1.1 阅读推广的定义 |
3.1.2 阅读推广的模式 |
3.1.3 阅读推广的理念 |
3.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阅读推广 |
3.2.1 现状与问题 |
3.2.2 特征与趋势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阅读推广影响因素 |
4.1 模型构建与影响因素选择 |
4.1.1 构建 DEMATEL 影响因素模型 |
4.1.2 影响因素的获取 |
4.1.3 影响因素的筛选 |
4.2 量化分析与影响因素识别 |
4.2.1 DEMATEL方法的实现过程 |
4.2.2 影响因素的量化测量 |
4.2.3 影响因素的图形展示 |
4.3 研究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足及展望 |
5.1 本文不足之处 |
5.2 对未来的展望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内容及价值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毛坤生平及论着简介 |
第一节 毛坤生平事迹简介 |
一、毛坤求学经历 |
二、毛坤工作经历 |
第二节 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论着简介 |
一、中文论着 |
二、外文译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毛坤图书馆学思想内容 |
第一节 图书馆理论方面的新拓展 |
一、对图书馆性质的新见识 |
二、对图书馆职责的新看法 |
第二节 对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的新主张 |
一、古为今用的学术风格 |
二、洋为中用的治学方法 |
第三节 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新见解 |
一、对图书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
二、对馆员培训工作的新方式 |
第四节 对图书馆发展的新思想 |
一、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
二、相应的解决方法 |
三、新式图书馆的建设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坤目录学思想内容 |
第一节 对目录学基本理论的认识 |
一、对目录学定义的诠释 |
二、对目录学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三、对目录学功能的总结 |
第二节 对古籍目录学的探讨 |
一、提供可资借鉴的古籍编目方法 |
二、为鉴定古籍版本提供重要资料 |
三、为辨别古籍版本提出有效规则 |
第三节 对编制联合目录的研究 |
一、对联合目录功能与种类的概述 |
二、对联合目录编制工作的指导 |
三、毛坤联合目录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价值揭示 |
第一节 毛坤图书馆学思想的价值体现 |
一、高度概括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
二、中西结合的学术风格 |
三、多样化培训缓解馆员不足的困境 |
四、提倡图书馆应辅助教育事业 |
五、对建设儿童图书馆的指导作用 |
第二节 毛坤目录学思想的价值体现 |
一、充实和发展了近代目录学的思想内涵 |
二、对当代古籍工作的指导意义 |
三、促进文献资源的科学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从藏书楼向图书馆的变迁 |
第一节 藏书楼的衰落 |
一、战争对藏书楼的破坏 |
二、封建社会解体对藏书楼的冲击 |
第二节 近代图书馆的诞生 |
一、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
二、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 |
三、国人创建近代图书馆的初期尝试 |
第三节 从重藏轻用到公开开放 |
一、重藏轻用 |
二、从封闭到开放 |
三、从服务精英到服务公众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初创 |
第一节 外侨创立的图书馆 |
一、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
二、“上海图书馆” |
三、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 |
四、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
第二节 文化精英和官商创建的图书馆 |
一、文化精英创建的图书馆 |
二、官商创办的图书馆 |
第三节 近代图书馆的早期公共文化服务 |
一、面向公众 |
二、拓展服务 |
第三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
一、图书馆建设的有利条件 |
二、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
三、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
一、公共阅览的全面展开 |
二、公共文化展览遍地开花 |
三、文化演讲服务盛行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上海的图书馆事业 |
第一节 日军侵略对图书馆的破坏 |
一、“一·二八”事变与东方图书馆的损毁 |
二、抗日战争中图书馆的破产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 |
一、积极开展阅览服务 |
二、举办各种文化及学术活动 |
三、收集保存文献、保护传承文化 |
第三节 战后(1945-1949 年)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兴 |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 |
二、学术研究服务 |
三、迎接服务新转型 |
第五章 图书馆服务特色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公立图书馆 |
一、专为英美外侨服务的工部局公共图书馆 |
二、为上海公众服务的上海市图书馆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 |
一、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上海通信图书馆 |
二、为平民服务的申报流通图书馆 |
第三节 不同案例的比较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论图书馆哲学的贫困——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图书馆哲学贫困的内涵及其表现 |
3 图书馆哲学贫困的缘由 |
3.1 传统哲学本身就缺少对图书馆的关注 |
3.2 图书馆人哲学思维的缺失 |
3.3 图书馆哲学理论生长的社会环境不佳 |
3.4 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存在不应有的脱节 |
4 摆脱图书馆哲学贫困的途径 |
4.1 整体思路 |
4.2 基本原则 |
4.3 体系建构 |
5 结语 |
(7)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趋势显现 |
1.1.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欠缺 |
1.1.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值得研究 |
1.2 研究综述 |
1.2.1 知识服务融合研究 |
1.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协作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概述 |
2.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产生原因 |
2.1.1 数字时代知识服务环境的转变 |
2.1.2 知识服务协同创新是大势所趋 |
2.1.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主动选择 |
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基本概念 |
2.2.1 知识服务及其相关概念 |
2.2.2 融合及其相关概念 |
2.2.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内涵 |
2.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特征和原则 |
2.3.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特征 |
2.3.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原则 |
2.4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理论基础 |
2.4.1 协同理论 |
2.4.2 信息集成服务理论 |
2.4.3 博弈理论 |
2.5 小结 |
3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及条件 |
3.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目标 |
3.1.1 产生最佳知识服务协同效应 |
3.1.2 促进知识服务泛在化智能化 |
3.1.3 提供知识服务融合成功参照 |
3.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建构 |
3.2.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知识服务融合中的关系 |
3.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知识服务融合中的互动 |
3.2.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知识服务融合中的角色 |
3.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条件 |
3.3.1 实现政策制度对接 |
3.3.2 形成核心领导机构 |
3.3.3 解决技术方法难题 |
3.3.4 具备跨界融合人才 |
3.3.5 优化利益分配格局 |
3.4 小结 |
4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实施 |
4.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维度和层次 |
4.1.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维度 |
4.1.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层次 |
4.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模式和路径 |
4.2.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模式 |
4.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路径 |
4.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4.3.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过程 |
4.3.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过程的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5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效应 |
5.1 融合效应的构成 |
5.1.1 融合风险 |
5.1.2 融合绩效 |
5.2 融合效应分析与评价的意义 |
5.2.1 有助于控制知识服务融合风险 |
5.2.2 有助于检验知识服务融合效果 |
5.2.3 有助于提高科学化决策的水平 |
5.2.4 有助于实现各类要素优化配置 |
5.3 融合风险的博弈分析 |
5.3.1 融合博弈分析 |
5.3.2 融合风险表现 |
5.4 融合绩效的综合评价 |
5.4.1 融合绩效评价的原则 |
5.4.2 融合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5.4.3 融合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测定 |
5.5 小结 |
6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发展对策 |
6.1 机理层面的对策 |
6.1.1 掌握关键要素,增强互动关联 |
6.1.2 核查现实条件,实现融合目标 |
6.1.3 争取各方支持,破解障碍难题 |
6.2 实施层面的对策 |
6.2.1 树立典型模式,完善融合路径 |
6.2.2 关注影响因素,优化融合过程 |
6.2.3 营造良好环境,维护动力来源 |
6.3 效应层面的对策 |
6.3.1 厘清效应构成,指明融合方向 |
6.3.2 实施风险控制,推进融合发展 |
6.3.3 完善绩效评价,保障融合成果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图书馆文化的“西学东渐” |
二、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兴起 |
三、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从发刊词看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创刊缘由 |
一、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发刊词 |
二、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创刊缘由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发展历程 |
一、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时间分布 |
二、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地域分布 |
三、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发展阶段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编辑出版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刊名与刊期特点 |
一、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刊名特点 |
二、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刊期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编辑出版者 |
一、公立图书馆出版的图书馆学期刊 |
二、私立图书馆出版的图书馆学期刊 |
三、学校图书馆出版的图书馆学期刊 |
四、图书馆协会和图书馆学会出版的图书馆学期刊 |
五、日伪机构出版的图书馆学期刊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出版发行 |
一、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出版经费 |
二、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发行概况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研究主题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献学、目录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
一、省立图书馆馆刊对传统文献学研究的拓展 |
二、图书馆书目与目录学理论方法研究 |
三、文献学家、目录学家王献唐的学术贡献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探讨 |
一、国外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的译介 |
二、《图书馆学季刊》对图书馆实务的理论探讨 |
三、“第一代图书馆学人”刘国钧、杜定友的学术成就 |
第三节 馆务汇报与图书馆界动态信息交流 |
一、记载馆史及馆务报告 |
二、揭示馆藏文献 |
三、交流和讨论图书馆界信息 |
四、图书馆界一线工作人员的撰述 |
第四节 读书理念的灌输与读书方法的指导 |
一、“读书救国”理念下的图书推介 |
二、读书方法的指导 |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性期刊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图书馆学期刊的肇始——《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 |
一、《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编辑出版概况 |
二、《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的内容与地位 |
三、《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评价 |
第二节 专门学校期刊——《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 |
一、《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的编辑出版与发展阶段 |
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的传播特色 |
三、《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的历史价值 |
第三节 双语期刊——《图书季刊》 |
一、《图书季刊》的编辑出版 |
二、《图书季刊》的传播内容 |
三、《图书季刊》的历史意义 |
第四节 报社出版的图书馆学副刊 |
一、报社出版的图书馆学副刊创刊背景 |
二、报社出版的图书馆学副刊概览 |
三、民国时期报社出版的图书馆学副刊评析 |
小结 |
结语 |
一、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历史意义 |
二、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研究的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 |
附录 1: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学期刊名录 |
附录 2:民国时期外国主要图书馆学期刊目录 |
后记 |
(9)“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当代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人才培育的反思与改革策略——以文华系统的参考咨询教育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1文华系统的参考咨询教育 |
1. 1参考咨询教育的场所: 文华参考室 |
1. 2从教学到实践: 以参考室为汇合 |
1. 3赋教育以情怀: 韦棣华墙与韦氏参考室 |
1. 4参考咨询理念的传播与回流: 人际网络与学术书刊 |
2文华教育体系的特色与形成原因的分析 |
2. 1馆教一体的实践导向 |
2. 2职业情怀、职业精神与专业素养培育的融合 |
3对当代图书馆学、档案学教育的反思与改革策略 |
3. 1教学与实践单位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以职业能力式教育为中心 |
3. 2职业情怀与职业精神的阶梯式培育 |
3. 3更为宽阔与系统化的教育视野 |
四、论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图书馆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J]. 顾烨青.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0(05)
- [2]电子商务环境下阅读推广影响因素研究[D]. 郭晟.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7)
- [3]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内容及价值管窥[D]. 林文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D]. 刘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5]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6]论图书馆哲学的贫困——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考[J]. 汤利光,李教明,朱丽.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7(06)
- [7]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D]. 叶翠. 武汉大学, 2017(06)
- [8]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研究[D]. 张敏. 苏州大学, 2015(11)
- [9]“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10]当代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人才培育的反思与改革策略——以文华系统的参考咨询教育为切入点[J]. 肖鹏. 图书情报工作, 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