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信息为导向 完善劳动力市场——大连市劳动力市场建设基本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辉[1](2021)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生及发展的空间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其中农业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关系着国家发展的根本。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为二十一世纪是加强三农战略实施部署的关键时期,要贯彻实施国家发展政策,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国富民强。这说明“三农”问题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传统农业缺乏规模和集聚效率,难以适应市场化和工业化需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通过与农户间建立共同利益联合体,构建起农户与市场间的桥梁,从产业化发展角度,重塑了农业生产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挖掘农产品附加值潜力,改造原有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因此,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生与发展的空间机理研究具有极大的实证价值和理论价值,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大连市192家农业龙头企业微观数据,对其产业结构、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对造成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剖析农业龙头企业产生及发展的空间机理,为农业产业规划与政策扶持提供相应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连市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且大连市龙头企业空间分布不论从数量分布还是企业规模分布均表现出空间集聚态势。整体呈现出“一核、一带、多点”的空间集聚格局。在龙头企业分布上呈现出两种趋向:一是城市近郊工业园区集聚趋向;二是远郊农业专业化生产区资源趋向。2.对农业龙头企业细分行业空间特征分析表明:(1)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横向联结生产、加工、消费、运输等环节,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关联特征。(2)不同产品类型的龙头企业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3.选取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方法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探究农业龙头企业产生与发展的一般空间机理。因子探测和交互性探测表明:大连市农业龙头企业的空间集聚受区位因素、交通便捷度、产业集聚、市场环境以及要素禀赋的综合影响。从驱动力来看外部环境>社会经济要素>资源禀赋>区位因素>交通便捷度。但从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既表现出农业“弱质性”特征,即对资源要素的依赖,也存在工业企业外部环境、市场、交通指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发现:除外部环境因素、人均园地因素外,其他因素存在系数的正、负空间上的变化。这表明,农业龙头企业空间集聚是本地化、特色化、产业化的结果。由此分析出,农业龙头企业既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延伸,也是其推动农业产业集群的“增长极”。文章对于大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空间分布及其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空间异质性视角,探讨了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得出一般农业龙头企业产生及发展的内在空间机理。以此,能为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马芳[3](2020)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以来,东北振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东北经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不尽人意。2016年10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明确提出了组织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关省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对口合作实施至今已三年,两地对口合作政策执行情况如何、制定了哪些实施细则、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两地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振兴效果如何、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带来了哪些经济效应、还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对口合作的进展、如何更好地推进两地经济协同发展特别是东北振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对此开展研究,研究对全面评估对口合作政策、促进东北振兴和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政策实施时间较短,涉及的地域、层级、领域很广,目前对两地对口合作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很多学者仅在东北振兴或在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对对口合作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其他研究不同,本文是在对两地大量的实地调研及向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咨询、深度访谈、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了以合作现状总览、合作效应实证、制约因素分析为主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解读东北和东部地区的对口合作政策,系统梳理对口合作政策实施以来东北地区主要领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领域对对口合作在两地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作为代表进一步实证分析对口合作对东北经济的促进作用。从对口合作的视角分析了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对两地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对口合作政策,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合作进而推进东北振兴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到2020年,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已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即形成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构建了多产业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了合作相关政策,并形成了有效的保障措施。2.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显着。东北地区在对口合作后经济总量增长趋势明显。对口合作明显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果不明显,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很大促进作用。对口合作使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显着改善。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科技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经济拉动效应不显着。东部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也未因对口合作而出现明显的进步,其中,国企改革的效果对机制体制改革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效果显着,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效果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的科技产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作用显着,但对科技投入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通过三个重点合作领域的实证分析说明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促进作用。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明显,这说明对口合作是一项有利于促进东北振兴的政策。5.从对口合作视角分析制约东北振兴的主要因素:两地经济基础及合作效应的差异导致东部地区合作意愿不强。机制体制方面,对口合作的实施在东北基层政府受到阻碍。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仍有待改善,某些行业中仍存在着以利益输送为基础的“隐性限制”,招标内定、企业垄断、隐性门槛等状况仍然存在。东北国企运营管理能力薄弱,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东北地区制造业存在内部结构矛盾;农业合作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面临问题;东北本地的金融业表现整体疲软,削弱了两地对口合作的效果。在科技创新方面,东北地区创新性研究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人才存在结构性问题;人才就业观念有待转变;东北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能力弱。在平台建设及其他方面,东北特色小镇建设遭遇瓶颈;合作中两地间信息数据互通不畅;产业园区功能存在竞争冲突。东部地区对东北地区人才“虹吸效应”明显。6.促进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增强两地干部交流、转变思想意识,制定对口合作PPP项目规范,提升东北国企混改质量,大力促进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加快两地对口合作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激励两地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政策扶持两地非公经济融资,以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发展,加强两地开展文化旅游合作,以两地制造业为基础与“互联网+”相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方面:健全两地人才培育与流动机制,调动两地校企合作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两地合作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强两地合作平台建设方面: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两地进一步合作交流,补齐两地农村、农业对口合作平台建设短板。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对口合作视角系统梳理了东北振兴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对东北振兴问题的研究文献浩如星河,但是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东北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却不多,本研究填补了这一项空白,为其他的研究者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参考材料。2.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有益补充。中国区域间对口合作大都是发达地区以帮扶为主支援不发达地区的形式,很少有学者对此种区域合作进行过系统研究。尽管现阶段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尚不是落后地区,本文对新时代下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的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新领域,丰富了区域经济理论。3.建立区域对口合作分析框架。本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作为对口合作分析框架,研究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现状、经济效应、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抓住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东北振兴的关键。4.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本文通过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将两地对口合作前后对比及东北地区在三个重点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别对东北振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及农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方面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对两地经济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
鄂义强[4](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季红颖[5](2020)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东北三省的城镇化率始终居于全国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已明显滞后,城镇化速度趋缓,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经营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工业正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无法吸纳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陷入困境。东北三省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动力系统缺乏协同发展等,因此我们亟需从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出发,来找到适合东北三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基于城镇化动力理论、演化理论、系统理论及协同理论,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初步构建了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采用熵值法、空间分析法等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动力进行测度,并对动力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来度量其动力协同效应,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加快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目前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利益分化,迫切需要系统地分析研究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及其协同效应,以充分发挥及释放动力机制的内生效应。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阐述新型城镇化及其内涵、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协同效应概念;以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的角度来定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概念。梳理了城镇化动力发展理论、演化经济理论、系统理论与协同发展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构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理论框架。基于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平滞后,质量不高,亟需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动力因素、动力系统及其运行原理,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及协同发展理论框架体系。第四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及评价。对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横向比较及纵向梳理,并分析了其城镇化空间格局,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各地级市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及比较。第五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在测度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分析动力时空演化特征,评价动力作用及其绩效,探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结构及动力特点,以此明确动力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完善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第六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来测度其协同效应,分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是否存在协同,影响方向和力度如何,区域间的差异有多大,为合理分析和预测东北三省未来新型城镇化动力格局新变化提供依据,从而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七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协同体制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此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本文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选取了2000-2017年数据,得到如下基本结论:一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稳中有升,趋势向好发展,但各省之间、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呈现出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逐渐提升、市场动力趋于增强、政府动力波动性大、综合动力趋于平缓等特点。三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已逐渐演变为内源和外向动力、政府和市场动力共同作用的多元动力,空间演化差异性显着。四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动力结构并不均衡,动力绩效地区间差异性较大。五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向好趋势,但仍处于低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六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动力协同发展体制和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如何释放协同效应推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即切实保障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第二,完善动力体制,对管理体制及投资体制进行改革;第三,释放协同效应,注重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内源动力和外向动力协同发展、发挥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协同效应、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第四,转变发展模式,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问题、重视城镇信息化管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第五,推动城镇化的多规融合,从规划滞后转向规划超前、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相结合;第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处理好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营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
张振[6](2020)在《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韧性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出,是应近年来区域经济在金融危机、产业革命等外部因素冲击下不断出现经济运行模式调整的需要而产生的。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遇到的各种冲击或扰动:自然灾害的侵袭、资源能源的耗尽、周期性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等都可能使区域经济陷入困境。区域经济遭受外部冲击后,有的区域能够成功复苏,重新实现经济稳步增长,有的区域却从此锁定于经济下行轨道难以摆脱。一个区域经济如果具有较好的韧性,则不仅可以在外部冲击到来之际足以抵御这些冲击的影响而保持增长态势不变,而且可以在新的发展环境中快速调整为适应新环境的经济运行方式,修复被冲击的增长过程并实现更良性的增长。因此,在面对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现阶段,构建具有良好韧性的区域经济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从已有研究来看,关于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起步较晚,除其定义有所进展外,但也无定论,有的关注经济增长的稳定,有的则强调经济增长的转型。各经济学者之间就区域经济韧性的交流并非基于同一概念和同一指标,从而导致相关研究的混乱,其主要形态、形成机理等理论研究也尚在探讨之中。近年来,东北经济遭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第四次产业革命兴起等外部冲击后,长期处于下行态势,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日益凸显,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引起社会关注。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基地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切入点,探讨区域经济韧性的定义、表现形态及其形成机制,对东北地区经济韧性进行研究,以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贡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将区域经济韧性的概念界定为:区域经济系统应对外来冲击以维持或改善原有经济运行模式的能力,并将区域经济韧性分为抵抗力和重构力两种形态,东北经济现阶段所表现的区域经济韧性不足,归根结底是重构力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基于不完全市场、区域异质性、开放经济、新产业革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前提,将区域经济韧性视为区域经济系统的固有属性,区域经济系统作为区域经济韧性的物质载体,从区域供给系统、社会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韧性的构成要素及其应对外部冲击的机理,从而确立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结合东北地区的外部冲击的背景,阐述了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演进历程,并分别从东北地区产业体系、空间结构、技术能力、贸易体系四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构建了区域经济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特征的归纳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序列上看,2009至2012年,各经济韧性等级的城市所占比例变化不大,2013年以来,较低经济韧性和中等经济韧性城市所占比例迅速增长,较强经济韧性城市所占比例骤减;从空间演化上看,较低经济韧性城市和低经济城市呈“集聚化”的分布。沿海地区城市经济韧性高于内陆地区,南部高于北部,东中部高于西部。省际之间经济韧性吉林省最强,其次是辽宁省,黑龙江省最弱;从城市类型上看,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较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高于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型城市内部呈现综合型城市>森工型城市>石油型城市>煤炭型城市>冶金型城市的趋势;从城市规模上看,规模越大的城市经济韧性相对较高,其中超大城市的经济韧性远远领先于其他规模的城市,中小城市区位偏远,经济规模小,经济发展缺乏发达的经济中心的带动,经济韧性普遍较低;从增长速度来看,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慢基本能反映城市经济韧性高低,同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韧性远高于其他城市。第三,基于面板回归方法,通过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总体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区域创新水平、空间品质有助于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反而会降低区域经济韧性;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辽宁省区域创新水平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最强,吉林省次之,黑龙江省最弱;不同规模城市回归结果表明,大城市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水平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幅度远高于中小城市,空间品质对大城市的经济韧性产生正向影响,对中小城市影响不显着;不同类型城市回归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区域创新水平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韧性均起到促进作用,空间品质、对外开放度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影响不显着。第四,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产业多样化与产业专业化对区域经济韧性影响的视角,对东北地区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韧性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回归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产业多样化对本地的经济韧性起到了提升作用,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不显着。产业专业化对本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韧性都起到了提升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证明,东北地区在产业选择上应因地制宜,追求少而精的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通过区域内相关的配套产业建设带动临近城市的发展。产业选择既不能忽略当前需求的变化、新产业革命、产业政策等具有普遍性的影响要素,更不能忽略当前东北地区产业体系、资源禀赋、企业构成等特殊性的影响要素,各省根据自身源技术、资源禀赋的优势,构建存在技术支撑和产业关联度、符合当前新产业革命范畴内的创新型高附加值产业,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建立具有韧性的区域经济系统。第五,结合东北地区经济特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建设路径和策略。在产业技术层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空间层面,打破行政界限,提高城市群协作水平;在社会系统层面,重视人才作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政府则应致力于营造创新环境,保护企业私有产权,降低企业的营商成本。
韩东伯[7](2020)在《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导致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大和就业市场日益饱和;另一方面,社会需要人才层次的不断变化、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欠缺等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帮助高校研究生顺利就业成为当前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亟需加以解决的重点社会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大连市高校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对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述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为概念释义与理论基础。主要对本文研究之研究生、就业能力和研究生就业能力三个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协同治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为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调查设计。主要对本文所设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进行阐述,并介绍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实施过程。第四部分为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举措。主要是通过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总结扒梳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在就业指导部门的建构渐趋完备,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日渐科学两方面成就。第五部分分别为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政府体制不健全、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高校目标有待明确、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社会环境欠优化和研究生自身缺乏科学清晰的职业规划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紧紧围绕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原因而展开的对策研究。根据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在结合协同治理和人力资本基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政府培养机制、丰富高校培养体系、优化社会培养环境和树立自我培养意识四个方面对高校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冯翠[8](2020)在《地方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对策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任何时期和历史阶段都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世界经济不稳定的大趋势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曾经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辽宁在工业化进程中积累的体制性矛盾日益突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日益放缓,对人才的吸引力也逐步下降。大连作为辽宁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对外开放的前沿,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东北三省经济发展趋缓的大环境的影响,与其他东南部沿海城市相比,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不尽如人意,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人才外流趋势较为明显。然而,大连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客观要求,急需各领域高端人才,对优秀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十分巨大。为此,各级政府采取了多项旨在吸引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政策措施,却收效甚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研究大连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意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留住人才,对于缓解东北三省人才短缺的问题,促进辽宁及大连的经济复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在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就业期望以及影响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相关因素进行调研,并走访相关政府部门访谈取得一手的数据和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连高校毕业本地就业的现状、制约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问题及成因;并最终有针对性从推进政策执行、加强就业培训、构筑法律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期待本文的研究对于缓解大连人才短缺的问题有所裨益。
董聆[9](2020)在《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集聚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高铁快速发展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大背景下,高铁以其高速、安全、大容量、通勤化的特性,使社会从“人在囧途”的绿皮车时期跨越到“人在坦途”的高铁时代。人才、资本和技术作为驱优性强和流动性强的创新要素,其集散分化显着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为揭示在高铁开通背景下中国城市创新集聚集散分化的成因,本文以要素视角为切入点,剖析了中国195个城市的创新集聚影响因素,主要贡献如下:(1)构建了城市创新集聚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本文基于创新系统理论,发现城市的软硬结构影响着城市创新集聚度的强弱,所以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环境、科技财政环境和公共不动产结构3个因素9个因子的城市创新集聚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是对城市创新集聚影响因素体系的完善。(2)从要素视角出发探讨了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集聚的影响机理。本文从要素视角出发,将城市创新集聚定义为人才、资本和技术三类主要创新要素为了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在城市间不断优化、重组的动态过程。高铁开通为城市间的人才、资本和技术创新要素的流动提供了载体,并助力创新要素结构性重组,推动其帕累托优化进程。(3)构建了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集聚影响关系模型。本文运用最大熵值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城市创新集聚的因素,研究表明高铁开通显着的提升了高铁城市的人才集聚、资本集聚与技术集聚水平,即高铁开通显着提升了高铁沿线城市的创新集聚水平;在控制变量中,公共不动产结构(PRES)、经济环境(EE)、科技财政环境(FE)对城市人才集聚、资本集聚和技术集聚均为正向显着的影响。分地区考察,高铁对东部地区沿线城市人才集聚、资本集聚和技术集聚的影响效应要显着大于中西部地区。随着高铁网络的完善和城市区位条件的不断改善,本文的研究对探究城市创新集聚的演化特征,以及助力高铁沿线城市摸准自身发展脉搏,利用城市独有优势,提升创新集聚水平,增强对人才、资本与技术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对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白薇[10](2020)在《大连市政府推进新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加强新型城镇化推进力度,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加强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近年来,大连市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大力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处于国家领先水平,但距江浙等沿海城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突破制约,打破瓶颈,推进大连市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大连市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连市作为研究目标,以大连市政府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大连市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实现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文章从城镇化背景和意义入手,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城镇化与城市化、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以增长极、新公共管理等理论作为支撑,为深入研究做好基础。通过分析大连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总结大连市政府通过采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格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社会民生保障等措施,实现了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体现在城镇空间布局体系、城镇化发展差距、要素流动、环境保护等方面。文章最后从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中提取经验,从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大连市政府提升城镇化质量提供参考。
二、以信息为导向 完善劳动力市场——大连市劳动力市场建设基本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信息为导向 完善劳动力市场——大连市劳动力市场建设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生及发展的空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状态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准备运用的方法 |
1.3.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 数据来源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辨析 |
2.1.2 农业龙头企业 |
2.1.3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3 主要技术方法及原理 |
2.3.1 空间分析方法 |
2.3.2 计量模型 |
3 大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和社会环境 |
3.1.2 研究空间单元 |
3.2 龙头企业发展概况 |
3.2.1 龙头企业整体发展水平 |
3.2.2 存在问题 |
3.3 大连市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特征 |
3.3.1 总体分布特征 |
3.3.2 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4 龙头企业细分行业空间特征分析 |
3.4.1 分类标准 |
3.4.2 企业类型结构分析 |
3.4.3 细分行业分布特征分析 |
3.5 大连市农业龙头企业集聚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5.1 龙头企业集聚规模(Y) |
3.5.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 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机理分析 |
4.1 影响因素 |
4.1.1 区位因素 |
4.1.2 水源要素 |
4.1.3 农业资源要素禀赋 |
4.1.4 交通条件 |
4.1.5 外部环境 |
4.1.6 园区环境 |
4.1.7 社会经济因素 |
4.2 地理探测器结果 |
4.2.1 因子探测 |
4.2.2 交互性探测 |
4.3 地理加权回归 |
4.3.1 参数分析 |
4.3.2 结果分析 |
4.4 空间机理分析 |
5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及规划编制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地理探测器R语言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改进之处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尚待改进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对口援助的理论发展 |
2.1.2 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合作的理论发展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对口援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2 对口合作相关研究 |
2.2.3 东北振兴相关研究 |
第3章 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成效分析 |
3.1 对口合作实施总方案 |
3.1.1 对口合作实施方案解读 |
3.1.2 分省对口合作实施方案 |
3.2 体制、机制改革与合作模式创新成效分析 |
3.2.1 东北地区机制体制改革成效 |
3.2.2 对口合作发展模式创新 |
3.3 两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转型成效分析 |
3.4 对口合作区域科技创新成效分析 |
3.5 对口合作平台建设成效分析 |
3.6 其他领域合作成效分析 |
小结 |
第4章 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4.1 对口合作推动东北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4.1.1 实证分析方法和模型选择 |
4.1.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1.3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2 东北振兴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
4.2.1 体质机制创新的路径分析 |
4.2.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4.2.3 体质机制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
4.3.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2 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 东北振兴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4.4.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4.2 科技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5 东北与东部地区互联、互通效应分析 |
4.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5.2 地区间互联、互通效应分析的实证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对口合作给东部地区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 |
5.1 对口合作拉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5.1.1 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1.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2 对东部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
5.2.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2.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3 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效应分析 |
5.3.1 效应分析的模型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3.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4 对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5.4.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4.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5 地区间共建合作平台建设的效应分析 |
5.5.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5.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6章 两地对口合作重点产业效应研究 |
6.1 对口合作对双方农业的影响——来自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证据 |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1.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6.2 对口合作对双方制造业的影响——来自汽车制造业的证据 |
6.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2.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6.3 对口合作对双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来自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证据 |
6.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3.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7章 对口合作视角下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分析 |
7.1 地区间发展差异对合作的制约作用分析 |
7.1.1 两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对口合作 |
7.1.2 对口合作在两地的经济效应差异明显 |
7.2 四大领域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1 体制机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2 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3 科技创新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4 平台建设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
7.3 其他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
小结 |
第8章 提升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8.1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地区间对口合作 |
8.2 加快地区间对口合作产业转型升级 |
8.3 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两地间合作 |
8.4 加强两地间的合作平台建设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及其机制 |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 |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理论 |
一、二元结构理论 |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三、城乡推-拉理论 |
四、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三节 演化及协同理论 |
一、演化经济理论 |
二、系统理论 |
三、协同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运行原理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运行原理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特征 |
一、多维度动力系统性特征 |
二、内外动力兼备型特征 |
三、主、被动型动力协同性特征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 |
一、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 |
二、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型动力机制 |
三、多元主体型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机制 |
一、动力整体系统协同机制 |
二、动力来源系统协同机制 |
三、动力主体系统协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及评价 |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 |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阶段性 |
二、城镇化发展进程区域差异性 |
第二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空间结构演变 |
一、空间结构演变时序特征 |
二、空间结构演变区域差异性 |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 |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功能定位 |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评价方法及数据的来源 |
三、评价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 |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动力演化进程 |
一、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 |
二、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
第二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指标体系 |
二、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 |
三、动力时序变化评价分析 |
四、动力空间演化评价分析 |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回归分析 |
一、回归模型的构建 |
二、回归方法与检验 |
三、动力作用结构差异性分析 |
四、动力作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的绩效评价 |
一、动力作用绩效评价方法 |
二、动力作用绩效结构差异性分析 |
三、动力作用绩效空间差异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其指标合成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标合成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
一、数据的来源及说明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数 |
三、动力来源系统耦合协调度 |
四、动力主体系统耦合协调度 |
五、动力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 |
第四节 动力系统耦合协调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
一、脉冲响应分析 |
二、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 |
二、外向动力作用较小 |
三、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 |
四、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 |
五、协同体制机制缺失 |
第二节 推动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产业结构 |
二、完善动力体制 |
三、释放协同效应 |
四、转变发展模式 |
五、推动多规融合 |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区域经济韧性的相关研究 |
1.2.2 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1.2.3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1.2.4 区域经济韧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测度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
2.1.3 乘数理论和加速理论 |
2.2 区域产业相关理论 |
2.2.1 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
2.2.2 区域产业成长理论 |
2.2.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2.2.4 区域产业空间理论 |
2.3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
2.3.1 区域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 |
2.3.2 区域空间溢出理论 |
2.4 自组织理论 |
第3章 关于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探讨 |
3.1 研究的前提 |
3.2 区域经济韧性的界定及其构成 |
3.2.1 区域经济韧性的内涵 |
3.2.2 区域经济韧性的构成要素 |
3.3 区域经济韧性的类型 |
3.3.1 脆弱型区域经济韧性 |
3.3.2 复原型区域经济韧性 |
3.3.3 创新型区域经济韧性 |
3.4 区域经济韧性应对外部冲击的机理分析 |
3.4.1 区域经济系统的外部冲击 |
3.4.2 区域经济韧性的机理 |
3.5 区域经济韧性的强化路径 |
3.5.1 产业体系调整与韧性重建 |
3.5.2 产业空间优化与韧性溢出 |
3.5.3 社会系统调整与韧性支撑 |
第4章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演进与现状分析 |
4.1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演进 |
4.1.1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韧性 |
4.1.2 “入世”阶段的经济韧性 |
4.1.3 现阶段的经济韧性 |
4.2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韧性存在的问题 |
4.2.1 产业体系问题 |
4.2.2 创新能力不足 |
4.2.3 城市体系脆弱 |
4.2.4 贸易体系问题 |
第5章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评价与特征分析 |
5.1 区域经济韧性测度的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 |
5.1.1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处理 |
5.2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指数及分析 |
5.2.1 总体分析 |
5.2.2 各省区域经济韧性分析 |
5.2.3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特征分析 |
5.3 数量分析结论 |
第6章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区域经济韧性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6.2 区域经济韧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设计及数据来源 |
6.2.3 面板数据检验 |
6.2.4 总体回归结果 |
6.2.5 分区域回归结果 |
6.2.6 不同规模城市回归结果 |
6.2.7 不同类型城市回归结果 |
6.3 数量分析结论 |
第7章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韧性溢出效应分析 |
7.1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韧性理论分析 |
7.2 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7.3 东北地区产业选择与转型升级 |
7.4 实证检验 |
7.4.1 研究假设 |
7.4.2 模型方法 |
7.4.3 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 |
7.4.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7.5 数量分析结论 |
第8章 全面提升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对策 |
8.1 转换经济运行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8.2 重视人才作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
8.3 突破体制固化,提升市场化水平 |
8.4 打破行政界限,提升城市群协作水平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释义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释义 |
1.研究生 |
2.就业能力 |
3.研究生就业能力 |
(二)理论基础 |
1.协同治理理论 |
2.人力资本理论 |
三、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设计及实施 |
(一)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问卷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问卷调查设计 |
4.问卷发放与回收 |
(二)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访谈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访谈调查设计 |
3.访谈调查过程 |
四、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取得的成就 |
(一)就业指导部门的建构渐趋完备 |
(二)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日渐科学 |
(三)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逐步正规化 |
五、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 |
(一)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
1.政府政策体系不健全 |
2.高校培养目标不明确 |
3.社会就业环境欠优化 |
4.研究生自身缺乏科学清晰的职业规划 |
(二)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政府的顶层设计存在不足 |
2.高校就业能力培养理念的滞后 |
3.研究生的就业保障机制不甚完善 |
4.研究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尚显不足 |
六、加强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
(一)完善政府培养机制,锤炼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
1.建立政府培养体系 |
2.优化就业管理服务 |
(二)丰富高校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的学习能力 |
1.丰富高校研究生学习能力培养教育体系 |
2.拓展高校研究生学习能力培养实践体系 |
(三)优化社会培养环境,锻造研究生的基本求职能力 |
1.搭建校企协同就业实践平台 |
2.健全研究生就业失业保障机制 |
(四)树立自我培养意识,强化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
1.强化接受就业教育的主体性 |
2.增强参与就业竞争的主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情况调查问卷(研究生问卷) |
附录B 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情况调查问卷(用人单位问卷) |
附录C 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情况调查问卷(高校问卷) |
附录D 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访谈提纲 |
致谢 |
(8)地方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对策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主要创新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主要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地方政府 |
2.人才流失 |
3.高校毕业生就业 |
(二)理论基础 |
1.人力资本理论 |
2.政府就业促进职能 |
3.公共管理理论 |
三、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概述 |
(一)大连城市概况 |
1.地理位置优势 |
2.经济人口状况 |
3.未来发展规划 |
(二)大连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
1.高校毕业生基本流向 |
2.大连市就业政策梳理 |
四、大连市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情况的调研 |
(一)对本地高校毕业生的调研 |
1.调研方法 |
2.调研对象 |
3.调研内容 |
4.调研结论 |
(二)对政府人力资源部门的访谈 |
1.访谈对象 |
2.访谈内容与结论 |
五、大连市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问题梳理及成因分析 |
(一)就业问题梳理 |
1.就业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
2.人才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
3.就业市场缺乏制度约束 |
(二)问题成因分析 |
1.缺乏有效的就业联动机制 |
2.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地方政策偏移 |
3.就业市场法律不完备 |
六、大连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公共政策 |
(一)政府加强就业公共政策的施行 |
1.加快住房优惠政策落地 |
2.构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
(二)政府积极缓解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
1.政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
2.政府引导企业配套就业服务 |
(三)政府构建就业市场的制约机制 |
1.完善就业法律保障体系 |
2.搭建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
附录2 :对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9)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集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创新集聚 |
1.2.2 高铁开通与城市创新集聚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 |
2.1 基础理论 |
2.1.1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1.2 城市创新系统理论 |
2.1.3 创新地理学理论 |
2.1.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 基本概念 |
2.2.1 创新集聚 |
2.2.2 高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集聚影响机理分析及模型构建 |
3.1 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集聚影响机理分析 |
3.1.1 高铁加速城市创新集聚 |
3.1.2 高铁开通与城市创新集聚差距 |
3.2 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集聚影响理论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创新集聚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创新集聚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城市创新集聚测度 |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城市创新集聚的测度 |
4.3.3 综合评价 |
4.4 高铁沿线城市创新集聚变化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对沿线城市创新集聚的实证分析 |
5.1 高铁对城市创新集聚影响的模型构建 |
5.2 变量说明 |
5.3 高铁开通的创新集聚差异分析 |
5.4 高铁开通的分地区创新集聚差异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改变时间窗口的检验 |
5.5.2 反事实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城市人才集聚排序表 |
附录2 城市资本集聚排序表 |
附录3 城市技术集聚排序表 |
附录4 东部和中西部高铁城市及非高铁城市共195 个城市 |
附录5 城市创新集聚评价体系权重 |
附录6 创新集聚测度 |
附录7 控制变量指标测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 |
(10)大连市政府推进新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聚集—扩散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 大连市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 |
3.1 所采取的措施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所取得的成效 |
3.2 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城镇化等次体系有缺陷 |
3.2.2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
3.2.3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受限 |
3.2.4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城镇规划体系不完善 |
3.3.2 产业支撑能力不够 |
3.3.3 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不健全 |
3.3.4 生态保护重视程度不足 |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借鉴经验 |
4.1 国外城镇化建设概况 |
4.1.1 英国米尔顿·凯恩斯新城:科学规划发展 |
4.1.2 德国巴伐利亚州:“城乡等值化”发展 |
4.1.3 法国巴黎大区:“扁平化”发展 |
4.2 国内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概况 |
4.2.1 成都:注重城乡统筹兼顾 |
4.2.2 宁波:注重建设特色小镇 |
4.2.3 常州:注重产城融合发展 |
4.2.4 盐城:注重生态优先发展 |
4.3 经验借鉴 |
4.3.1 重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
4.3.2 产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 |
4.3.3 完善城镇化发展保障机制 |
5 提升大连市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建议 |
5.1 以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城镇功能品质的提升 |
5.1.1 科学编制城镇规划 |
5.1.2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
5.1.3 提升城镇服务功能 |
5.1.4 提高城镇化品质 |
5.2 以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
5.2.1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
5.2.2 推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
5.2.3 推动产城互动发展 |
5.3 以体制机制的完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5.3.1 健全人口流动机制 |
5.3.2 提高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
5.3.3 完善土地利用机制 |
5.3.4 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
5.4 以绿色生态理念践行可持续发展道路 |
5.4.1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
5.4.2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
5.4.3 推进节能环保发展 |
5.4.4 提高环保监管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以信息为导向 完善劳动力市场——大连市劳动力市场建设基本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生及发展的空间机理研究[D]. 张辉.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 马芳. 辽宁大学, 2020(07)
- [4]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D]. 季红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韧性研究[D]. 张振. 吉林大学, 2020(08)
- [7]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D]. 韩东伯.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8]地方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对策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冯翠.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9]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集聚的影响研究[D]. 董聆.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0)
- [10]大连市政府推进新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白薇.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