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股流通的最优定价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裴双友[1](2006)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4月,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最为重大的制度性变革,股权分置改革能否取得最终的成功,中国证券市场能否由此走向转折,既信赖于管理层坚定的决心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配合,也信赖于市场参与各方的正确理解和鼎力支持。结合开滦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实例,本文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与对价进行了研究。本文回顾了股权分置的起源以及改革的历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理论上的七种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证,分析出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一步,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核心环节的对价进行了研究,对流行的五种股改方案中的对价方式进行了理论剖析,对三种对价测算方法进行了阐述。然后,本文根据开滦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特点、国家产业政策、公司现状和可比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等基本面情况,采用不同的对价测算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对价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其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的区间。最后,笔者还对股改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高辉[2](2006)在《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及其流动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形成是制度强制变迁的结果,在一个公司内控制权的配置会影响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因为拥有控制权的人会得到控制权的私人收益,在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由于股权一般都是流通的,其控制权市场也较为发达,但在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中,非流通股占了70%以上,在这种“股权分置”的背景下控制权市场只是场外市场,控制权市场的不发达并不能忽视了我国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控制权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正处于解决股权分置的改革中的中国证券市场,控制权也存在潜在的变化,即在股权改革的过程中上市公司控制权正处于潜在流动,由于人们开始对控制权流动产生了一定的预期,这种预期一方面表现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上,另一方面将反映到上市公司的价值上来,即公司股票的定价上。Berle and Means(1932)的《现代公司与私人财产》出版以来,大量的学者对其中控制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是因为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公司治理就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企业之中。中国证券市场上股权分置起源于控制权的非流动性,这是被动放弃或强制放弃,是当时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制度选择。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控制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日益产生了流动性需求,这是全流通制度的内在动因,也是现代商品经济的合理诉求。所有对于控制权来说其流动具有合理性。在发达的市场上,对控制权市场的研究可以说是从理论和实证方面都相当丰富的文献资料,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西方发达市场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股权分置问题,股权分置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特有的问题,西方发达市场就没有研究股权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的有关控制权经验。因此,从理论上讲,对于在解决股权分置过程的背景下研究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企业控制权理论的不足,丰富了我们对企业控制权的理解;从现实来看,企业控制权理论对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的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郭洪涛[3](2006)在《股权结构与股权流动性变革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我国的股权结构与股权流动性变革问题。首先从股份公司的产生发展史和企业理论角度,研究了股权结构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比较了各国股权结构的不同模式,分析了股权结构的影响因素;然后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股份制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我国股权结构的形成与特点,剖析了其存在的弊端;进一步回顾了我国对股权流动性变革所作的努力,分析了遇到的障碍,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一般原则;接着,从金融抑制到金融自由化变革的角度,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对国有股问题的影响,认为金融自由化是国有股的估值变化的根本原因,套利机制给A股带来了压力,造成了股民损失,政府应对国有股的流动性实行金融约束,建立过渡流通制度。随后,运用流动性理论、随机微分方程、VaR技术,从多方位进行数理分析,研究结果均表明非流通股过渡流通制度,能够较好地满足解决国有股流通所应达到的多方面政策目标和要求。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已有研究成果,全文的结构和内容,研究视角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作了概括性描述。第一章回顾了股份制这种企业组织形态的历史起源与演化过程,并认为在我国转轨过程中,存在经济体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善等情况,解决非流通股问题的制度设计应当体现让大股东承担更大的转轨责任,保护小股东利益的原则。第二章讨论了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股权结构所决定的内外部治理机制,并分析了我国二元股权结构与股权过度集中于非流通股的特点。指出了非流通股减持对改善股权结构素质的核心作用,并认为应考虑建立相应制度约束,以防止减持后非国有大股东在证券市场上的操纵行为。第三章分析了西方国家股权结构的主要模式与演进趋势。股权结构模式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在股权结构变革设计时,应适当考虑我国的过渡经济性质,增加一些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形成一种适应过渡经济与转轨经济特点,具有过渡作用的股权结构,以促进经济体系与制度的平稳过渡。第四章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股份制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中国股权结构存在的弊端,指出流动性变革必须在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与监管下,在统一的大原则与制度框架下,渐进、稳步地推进,而不能放任各个上市公司在强势集团的利益驱使下,做出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市场创新”,否则强大的市场套利力量可能会引发股市危机。第五章回顾了我国对股权流动性变革所作的努力,分析了遇到的障碍,记述了这些挫折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与危害,对三个典型的股权流动性分裂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一般原则和应达到的目标与要求。第六章从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由抑制到自由化的宏观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国有股问题的影响。认为宏观金融环境的变化是国有股的估值变化的根本原因,金融自由化带来的套利机制给A股带来了压力,是造成股民损失的主因,国有股减持只具有信号作用。认为不应该通过对价送股方案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政府应对国有股的流动性实行金融约束,建立过渡流通制度。第七章利用流动性风险理论,分析了流通权受限制类股票的流动性折价的产生原理。认为流动性风险是国有股流通问题的本质,递进流通逐步并轨制度顺应了其原本的非流通性,从而缓解非流通股转流通对A股市场的冲击。第八章利用金融经济学的前沿理论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分析了国有股过渡流通市场所承受的风险,以及该风险下的理论价格;分析了国有股过渡流通市场与现有流通股市场,是如何达到全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匹配的两分市场一般均衡关系的过程,以及两个市场逐步并轨的市场走势。第九章利用VaR技术分析了过渡流通股与现有流通股之间的动态流动性价差,指出解决流通股定价问题,不可能通过当前从静态角度研究的流动性溢价理论人为定价解决,只能是在过渡流通股市场中逐步赋权、动态地实现并轨。
张凯[4](2005)在《上市公司国有股证券市场流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首先阐述了国有股分类、国有股的特点、国有股从非流通到流通的演进等相关的理论,续而介绍了我国国国有股在证券市场流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该部分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论文的核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现状。沿着我国国有股改革的脉络,该部分结合我国证券市场所独有的特征,主要运用了定量分析法分析了造成我国证券市场这种现状的原因。 核心内容的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国有股流通的风险问题。在阐述了风险的定义和分类以后,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国有股流通问题会带来的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 文章的最后,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减少国有股流通风险的几点建议和对策:如规范资本市场,加强各方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该部分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
胡雪,戚欣[5](2005)在《如何解决国有股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中认为本文就国有股流通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包括:(1)国有股减持的真正意义;(2)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财富再分配;(3)国有股减持的价格确定模式;(4)不同定价方式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陈梦根[6](2005)在《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成长与制度变迁》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早期的一批企业发行股票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萌芽、诞生和初步成长的二十余年历程,沪深两所成立也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中国证券市场在这段历程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市场规模甚至可与发达国家的成熟证券市场相媲美。但是到现在,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证券市场虽已初具规模,但市场效率还有待于提高。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尚处于一个不断变迁的动态演进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制约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因素,而且随着市场的成长,一些潜在的制度性缺陷和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和尖锐化,导致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运行与理论功能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何迅速提高市场效率,推动证券市场的下一步发展和迅速走向成熟,这是一个极为紧迫而又重要的研究课题。 已有的文献对证券市场成长的系统性理论研究还比较少,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问题——对策”这样一个较浅的层次上,而国外的有关理论大都是建立在发达国家成熟证券市场之上,对象中国这样的新兴证券市场成长的解释能力较差,对实践的指导能力就更为有限。本文深入考察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路径与制度演进,旨在发现转轨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成长的一般规律,为下一步发展与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作为转轨时期中国社会经济体系中发生的一项重大变革,证券市场的演进变迁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本文将证券市场成长看作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非市场因素对市场的成长与运行具有显着影响。基于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在沪深两所成立后的几年中,政府强力介入了证券市场的成长,中国证券市场从此走上了强外生性的成长道路,演变为一个不完全的证券市场,市场功能发生体制性变异,市场效率受到严重制约。中国证券市场的下一步发展必须启动和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努力效应,全面推进以效率为核心的市场整体创新,使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全文共分9章,从内容上看,主要研究了以下六个问题:①关于转轨经济条件下新兴证券市场成长的一般理论;②经济转轨进程与证券市场的成长;③中国不完全证券市场的生成与化解;④中国证券市场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魏巍[7](2004)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与中国的现实选择》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球资本市场在发展中遇到了极为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开始,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及2000年以来的阿根廷和委内瑞拉金融危机,加大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市场的动荡。到了2000年4月,这股强烈的风暴更是无情地席卷到了美国,加上2001年又相继发生了大公司舞弊和9.11事件,美国的资本市场在经历了长达十年处在牛市状态之后也开始步入衰落。由于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前景不容乐观,尽管许多主要工业国家货币当局一改紧缩政策转而采取放松银根的政策,但宽松的融资环境并没有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活力,反而出现持续动荡。到目前为止,资本市场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同样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10余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2000年10月基金黑幕曝光,引发市场人士对股市违规争论不休,到2001年8月银广厦造假被揭,令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用和资质深表怀疑,2002年过后,中国股票市场更是经历了长达近两年的漫长熊市,其阴跌之势,让大批中小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用脚投票,交投之清淡,屡创记录,“股市边缘化”的提法又让一场关于中国股市的大讨论再度兴起。 应该说自1990年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在市场规模、结构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着的发展,中国股市十余年的发展表明,资本市场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有证券市场。建立发展健康、秩序良好、运行安全的证券市场,对我国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充分肯定中国资本市场十年来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资本市场相比,
董雪峰[8](2005)在《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现实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国有股减持流通是备受政府、企业、投资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诸多问题的一个缩影。国有股减持流通关系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关系到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化和继续,关系到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健全,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国有股要改变“一股独大”的现状,从不流通走向流通,这已成为共识。但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将会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干扰市场的正常进行,同时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国有股减持流通的政策方案的制定具有极高的难度。而中国证监会向社会各界征集的七大类方案则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多数方案为减持而减持,忽视了流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共分四部分,主要内容如下:本文从国有股这一社会主义股份制和股票市场初级阶段的特色入手,追溯了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流通的历史成因,并结合现代企业理论分析了这一特殊的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接着又在明确了国有股减持与国有股流通的基本内涵及其区别的基础上,阐明了国有股减持流通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对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向社会征集的七大类方案和建议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多种思路。第三部分对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几个焦点问题--价、量、时、空--进行了探讨,是对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初步构想。最后,笔者在对国有股减持流通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分析及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股的减持流通及其前伸和后延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和构想,以期对我国国有股的减持流通实践有所帮助。
谢弢[9](2004)在《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博弈》文中研究指明政策市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显着特征,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走势具有相当的调控力。监管部门的不独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不足以及政府目标的多元性是政策市形成的制度根源。政府通过调控证券市场的供需水平,改变交易规则等手段影响证券市场的走势,以期实现自身的政策目标。但政策市带来的后果是证券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功能的丧失和市场风险的加剧,而且证券市场所能形成的对企业经营的监督机制也因此失效。对于一个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政府,我们可以通过对证券市场政策博弈的分析,探讨政府的策略选择以及最终实现的效用水平,由此从政府这样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对政策市做出一个价值判断。在建立的博弈模型中,我们首先从完全信息的博弈环境着手,讨论当市场投资者对政府的效用函数具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政策博弈所能实现的均衡结果。在这样一种博弈环境下,政府调控市场获得的是负效用。而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承诺措施,限制自身的策略空间。在不完全信息政策博弈中,由于市场投资者无法准确把握政府的效用函数,调控证券市场有可能是政府的最优策略。但在多期博弈下,政府调控的时机除了取决于市场对政府类型的概率判断外,还取决于政府未来效用的贴现因子。而在贴现因子足够大,亦即政府的目光并不太短浅的情况下,调控证券市场未必能够给政府带来最大效用。对于近年来证券市场的最紧迫问题--国有股流通问题,我们通过对政府与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可以发现,政府最优的流通方案与市场对国有股流通问题的敏感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增加国有股流通问题的透明度,降低市场对其敏感度,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由于行为效应对于市场投资者具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的影响,因此在博弈模型中引入行为效应将使得博弈分析的结果更具有现实性。在我们对证券市场政策博弈的分析过程中,引入期望理论所提出的风险态度的不稳定性和主观概率对客观概率的系统性偏差这两种行为效应,以及市场中经常存在的过度反应效应,将可能使我们的分析对现实更具解释力。而分析的结果也表明,这些行为效应的引入,对于政府的策略选择以及最终实现的效用水平均带来了显着的影响。从证券市场政策博弈的分析不难发现,政府调控证券市场往往无法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对于政府来说,更明智的选择是将自己定位于市场监管者的角色。而在政府明确自身在证券市场应有的角色后,政府还应该在制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市场可以对政府的行为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实现二者双赢的局面。
陈道江[10](2004)在《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理论界不少学者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析与研究,但专门研究证券市场制度演进的并不多。即使是如胡继之、张育军、佘运九等少数研究证券市场制度演进的现有成果,也大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为此,笔者试图在吸收和借鉴胡继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中国证券市场的演进问题在理论上作出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论文的核心理念是,证券市场的演进过程就是政府、企业、投资者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计划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运动构成了证券市场演进的源动力。正是基于这一核心理念,笔者运用制度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理论工具,将对证券市场矛盾冲突的描述与分析贯穿全文,勾勒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演进轨迹,论证了股市融资制度兴起的环境因素、增量创新与存量调整的演进道路、自由市场型制度的演进趋势等问题,特别是提出并论证了证券市场演进的动力机制与内在机理。这些问题是现有文献所没有涉及或没能作出恰当解释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应该说是本文对证券市场研究的绵薄贡献。 除导论以外,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文通过对多因素经济环境的分析,阐述了渐进式改革中中国证券市场兴起的必然性。在吸收哈耶克社会秩序二元观思想的前提下,论文将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重新定义为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不断冲突与协调过程,并且认为,随着金融领域各种矛盾的激化,中国股市融资制度的兴起是必然的。论文分析得出,导致中国证券市场兴起的经济环境因素中,储蓄和投资格局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部分,论文回顾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演进道路,从理论层次上分析了证券市场已经经历或正在面临的几个重大制度演进问题。尤为指出的是,论文对于做市商制度与B股市场对内开放提出了自己浅薄的见解,认为做市商制度在中国目前的适用性和引进的可行性是值得商榷的,而B股市场对内开放这一举措的象征性意义大于其实质性意义。 第三部分,论文通过对不同利益主体博弈行为的分析,论证了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内在机理与动力机制。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论文最富创新意义的部分。论文认为,我国证券市场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许多先天性的障碍,致使其应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发生了缺失,政府的制度安排与证券市场内在运作规律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其功能缺失的制度根源。政府隐性担保契约构成了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硬约束。在政府隐性担保契约前提下,市场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具体表现为“次优企业”的包装上市和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博弈均衡点的移动同时也是一个“次优企业”包装“租金”与上市公司操纵利润不断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制度经济学分析降的过程。由于散户居多的投资者结构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还使得我国股市上的过度反应和跟风现象异常突出。计划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运动构成了证券市场演进的源动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构成了证券市场演进的直接动力。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上市公司经济效率归结为一个先递减后递增的凹线性函数,而证券市场经济效率的提高则表现为一个突变性积累与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政府初始制度的供给是证券市场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也使证券市场的效率与活力受到了损害。 第四部分,论文比较了世界上不同证券市场的收益率、风险及相对开放度情况,定量界定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育状况。论文搜集了世界上24个国家和地区30个主要证券市场1995一2002年期间历年的普通股市场收盘指数以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应年度本币相对美元的平均汇率情况,通过用t年度i国货币相对美元的平均汇率将i国t年度普通股收盘指数换算成了美元指数。论文通过大量的模型设计与数理分析,得出了中国证券市场投资收益率高、风险大、相对开放度低的结论。从实际情况来看,论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正在逐步走出幼年期,但尚未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证券市场对中国来说仍然是奢侈品。 第五部分,论文剖析了证券市场演进的最新动态,臆测了中国证券市场未来的演进趋势。论文指出,QF工I的推出、QDH与CDR的酝酿,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演进正在步入一个新时代。以自由市场型证券制度取代政府主导型证券制度是证券市场改革的终极目标,市场化改革全面完成后,证券市场演进的源动力也将演变为市场供求的矛盾运动。论文同时认为,金融分业经营制度本质上是违反金融运行机理和金融发展要求的,实行银证合营将是我国证券业乃至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二、国有股流通的最优定价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股流通的最优定价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股权分置改革概述 |
1.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形成及演变 |
1.3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简要历程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2.1 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
2.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流通问题的提出及遭遇的困境 |
第三章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
3.1.1 国有股不流通使公司治理结构难以完善 |
3.1.2 国有股不流通使资源配置无法得到优化 |
3.1.3 国有股不流通使股市价格合理评价功能失真 |
3.1.4 国有股不流通使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受阻 |
3.2 国有股流通的意义 |
3.2.1 国有股流通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规范 |
3.2.2 国有股流通使市场并购及资源配置市场化步伐加快 |
3.2.3 国有股流通促进资本市场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
3.2.4 国有股流通有利于健全多元化融资体系 |
3.2.5 国有股流通可强化市场机制配置作用,政策市特征淡出 |
第四章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研究 |
4.1 股改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
4.2 已有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
4.3 对各类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评价 |
4.4 数次国有股减持失败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
第五章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研究 |
5.1 对价的概念及理论探讨 |
5.2 制订对价方案的原则 |
5.3 制订对价方案考虑的因素 |
5.4 对价支付方式 |
5.5 对价测算方法 |
第六章 开滦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研究 |
6.1 开滦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6.2 改革方案研究 |
6.3 对价计算 |
6.4 与全面股改以来平均对价水平的比较 |
6.5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股改对价方案的比较 |
6.6 对开滦集团的权益保障分析 |
6.7 对流通股东的利益保障分析 |
6.8 改革方案对职工权益的影响和保障 |
6.9 与同行业股改公司的方案对比 |
6.10 结论 |
第七章 股改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2001-2005 年度颁布的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的有关法律、法规 |
致谢 |
(2)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及其流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与结构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控制权的界定与演变 |
2.1 控制权的界定 |
2.2 西方国家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演变 |
2.3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演变 |
2.4 中西方控制权形成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所有权与控制权 |
3.1 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演变 |
3.2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3.3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公司的控制权收益 |
4.1 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理论分析 |
4.2 国外市场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实证 |
4.3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控制权的配置:谁拥有更有效率 |
5.1 公司控制权的模式 |
5.2 公司控制权配置特征 |
5.3 资本结构下的控制权配置 |
5.4 拥有控制权的股东行为分析 |
5.5 控制权配置的市场约束 |
5.6 本章小结 |
6 股权分置下的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 |
6.1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与流通性的历史演变 |
6.2 股权分置下控股股东利益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
6.3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人”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
6.4 资本市场的市场化与控制权的流动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流动性与控制权溢价的非流通股定价 |
7.1 资产的流动性偏好 |
7.2 基于流动性的非流通股定价模型 |
7.3 股权分置:基于流动性的经济学分析 |
7.4 解决股权分置的实践:对价与权证 |
7.5 股权分置改革是巩固了控制权还是弱化了控制权 |
7.6 本章小结 |
8 总结 |
8.1 主要观点和结论 |
8.2 本文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股权结构与股权流动性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本文主要运用与涉及到的经济理论 |
三、研究视角和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企业组织史与企业理论中的股权结构 |
第一节 企业组织形式的历史演变:发展史回顾 |
第二节 新古典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 |
第二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的涵义 |
第二节 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
第三节 股权与股权结构 |
第四节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
第三章 股权结构的主要模式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各国(地区)股权结构的主要模式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我国股权结构问题在股票市场上的反映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股份制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形成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及其特点 |
第四节 股权流动性分裂及其弊端 |
第五章 股权流动性变革的探索 |
第一节 政府在非流通股减持与流通中所作的努力 |
第二节 非流通股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 |
第三节 对非流通股流动性的契约修改应当符合多方位要求. |
第六章 股权流动性的金融抑制与宏观契约修改 |
第一节 金融抑制理论与我国的金融抑制现象 |
第二节 低利率政策下的股权资产与债权资产的一般均衡关系 |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的套利机制促使 A 股持续下跌 |
第四节 股票流动性的自由化是金融契约的修改 |
第五节 国有股过渡流通市场设想 |
第七章 股权流动性的风险与价值分析 |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理论 |
第二节 流动性理论对我国非流通股流通问题的理论意义 |
第八章 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对过渡流通制度的研究 |
第一节 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
第二节 倒向微分方程理论对过渡流通股风险与价格的分析 |
第九章 VaR 技术对过渡流通制度的研究 |
第一节 VAR 技原理 |
第二节 VAR 技术对非流通股过渡流通方案的分析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上市公司国有股证券市场流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问题的观点综述 |
2.1 国有股的分类 |
2.2 国有股的特点及其影响 |
2.3 国有股从非流通到流通的演进 |
2.3.1 国有股的形成原因 |
2.3.2 国有股从非流通到流通的制度变迁的分析 |
2.3.3 国有股流通实现的时滞问题 |
2.4 国有股流通减持 |
2.4.1 流通与减持的关系 |
2.4.2 国有股减持的原则 |
2.4.3 国有股流通减持的途径 |
2.5 国有股流通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
2.5.1 国有股流通是否意味着私有化? |
2.5.2 国有股的转让是否会削弱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
3.国有股流通的紧迫性 |
3.1 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现状 |
3.1.1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成绩 |
3.1.2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存问题 |
3.2 我国证券市场问题的产生原因 |
3.2.1 政府行为过多,投机行为过度的形成原因 |
3.2.2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失衡,股指信息失真的原因 |
3.3 国有股流通的意义 |
3.3.1 国有股流通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 |
3.3.2 国有股流通对于上市公司的积极意义 |
3.4 国有股流通的紧迫性 |
4.国有股证券市场流通的风险 |
4.1 对风险的理解 |
4.2 风险的分类 |
4.2.1 系统风险 |
4.2.2 非系统风险 |
4.2.3 风险的具体形式 |
4.3 国有股流通的风险分析 |
4.3.1 国有股流通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
4.3.2 国有股的流通导致的管理风险 |
4.3.3 国有股流通对于证券市场的风险 |
4.3.4 国有股流通的政治风险 |
4.4 小结 |
5.基于减少国有股流通风险的对策建议 |
5.1 国外基于减少国有股流通风险的方法 |
5.1.1 英国国有股流通的风险防范策略 |
5.1.2 印度国有股流通的风险防范策略 |
5.1.3 法国国有股流通风险防范策略 |
5.1.4 日本国有股流通的风险防范策略 |
5.2 国外国有股流通风险防范策略的借鉴与启示 |
5.3 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
5.3.1 正确监管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 |
5.3.2 在规范中推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
5.3.3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资本市场主体发展 |
5.4 国有股流通的几种具体可行方案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如何解决国有股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股减持的真正意义 |
二、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财富再分配问题 |
三、减持的价格确定模式 |
1. 新股发行同股的定价模式。 |
2. 已上市公司同股的定价模式。 |
四、不同定价方式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
(6)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成长与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说明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起点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不足及主要创新 |
1.6 全文结构安排 |
2 证券市场成长的一般理论 |
2.1 引言 |
2.2 证券市场的成长机制 |
2.2.1 证券市场的成长机制:系统观点 |
2.2.2 内生因素与外生因素 |
2.2.3 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 |
2.2.4 证券市场的成长状态 |
2.3 证券市场的成长路径 |
2.3.1 证券市场成长路径 |
2.3.2 证券市场的成长:自增强与路径依赖 |
2.3.3 促进证券市场成长的政策选择:机制协调与路径变迁 |
3 经济转轨与证券市场的成长 |
3.1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 |
3.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
3.1.2 金融体系中的证券市场 |
3.1.3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 |
3.2 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特殊功能 |
3.2.1 经济转轨的特征描述 |
3.2.2 转轨经济条件下中国证券市场的派生功能 |
3.3 经济转轨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契合分析 |
3.3.1 引言 |
3.3.2 理论框架:经济主体归位论的基本内涵 |
3.3.3 经济主体归位与秩序重构 |
3.3.4 从经济主体归位视角看中国证券市场的演进 |
3.4 经济转轨与证券市场的发展:背离分析 |
3.4.1 经济约束 |
3.4.2 政治约束 |
3.4.3 制度环境约束 |
4 中国不完全证券市场的生成 |
4.1 中国证券市场的总体考察 |
4.1.1 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历程 |
4.1.2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描述 |
4.2 中国不完全证券市场:经验判断 |
4.2.1 中国不完全证券市场:一个经验性判断 |
4.2.2 中国不完全证券市场的形成原因:直观分析 |
4.3 渐进民营化与中国证券市场 |
4.3.1 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渐进民营化 |
4.3.2 关于渐进民营化的理论解释 |
4.3.3 渐进民营化:一个博弈模型 |
4.4 中国不完全证券市场的内生根源:市场强外生性 |
4.4.1 中国证券市场的强外生性 |
4.4.2 证券市场中的政府行为 |
4.4.3 证券市场的政府干预:一个隐性担保合约 |
4.5 中国不完全证券市场的特征分析 |
4.5.1 市场功能的体制性变异 |
4.5.2 制度安排的阶段性特征 |
4.5.3 非市场预期主导特征 |
4.5.4 市场运行的短周期特征 |
5 中国证券市场的价格联动效应 |
5.1 理论背景与文献回顾 |
5.2 研究方案 |
5.2.1 研究设计 |
5.2.2 研究方法 |
5.3 实证研究 |
5.3.1 样本与数据说明 |
5.3.2 实证分析 |
5.4 理论解释 |
5.5 简短的结论 |
6 中国证券市场效率的理论分析 |
6.1 证券市场效率分析的理论回顾 |
6.1.1 关于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 |
6.1.2 证券市场效率分析的理论回顾 |
6.2 转轨经济中新兴证券市场的效率:渐进效率观 |
6.2.1 新兴证券市场的效率问题:渐进效率观 |
6.2.2 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框架 |
6.3 证券市场强外生性下的效率损失 |
6.3.1 不完全证券市场的配置效率 |
6.3.2 政府干预下的控制均衡与福利分析 |
6.3.3 不完全证券市场下的企业融资行为 |
7 中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
7.1 基本分析框架 |
7.2 中国证券市场的内在效率 |
7.3 中国证券市场的外在效率 |
7.3.1 关于“效率市场假说”(EMH) |
7.3.2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7.4 中国证券市场的微观效率 |
7.5 中国证券市场的宏观效率 |
7.5.1 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
7.5.2 变量选取与样本说明 |
7.5.3 实证分析 |
7.5.4 简短的结论 |
7.6 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记忆效应:非线性效率分析 |
7.6.1 引言 |
7.6.2 文献述评 |
7.6.3 长期记忆效应:数学表述与研究方法 |
7.6.4 实证研究 |
7.6.5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
7.7 中国证券市场强外生性下的效率损失:总体评价 |
8 证券市场的对策均衡:一个尝试性的解释 |
8.1 均衡的概念 |
8.2 从一般均衡到对策均衡:范式的转变 |
8.2.1 一般均衡理论 |
8.2.2 证券市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局限性 |
8.2.3 从一般均衡到对策均衡:范式的转变 |
8.3 云证券市场的多重均衡模型 |
8.3.1 引言 |
8.3.2 从条件理性出发的一个分析框架 |
8.3.3 证券市场多重均衡动态模型 |
8.3.4 政策含义 |
8.4 对策均衡与中国证券市场的格局演进 |
8.4.1 中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矛盾 |
8.4.2 对策均衡与证券市场的成长 |
8.4.3 中国不完全证券市场的化解 |
9 中国证券市场下一步成长的路径选择 |
9.1 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变迁模式 |
9.1.1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
9.1.2 制度变迁的演化分析 |
9.1.3 制度变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9.1.4 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变迁模式 |
9.2 中国证券市场成长的理论逻辑 |
9.2.1 关于“制度后发”的优势与劣势 |
9.2.2 证券市场成长中的机制协调与路径变迁 |
9.2.3 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成长轨迹:战略步骤 |
9.3 中国证券市场下一步成长的路径选择 |
9.3.1 以效率为核心的市场整体创新 |
9.3.2 中国证券市场加速市场化的策略选择 |
9.4 全文总结 |
9.4.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9.4.2 政策含义 |
9.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7)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与中国的现实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0章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0.2 论文题目中基本概念的界定 |
0.3 论文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
0.4 重要结论和观点创新 |
0.5 难点、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第1章 资本市场建立的制度基础 |
1.1 股份公司、股份制和资本市场的建立 |
1.1.1 企业制度的历史演变 |
1.1.2 资本市场:股份公司的互补性制度安排 |
1.1.3 两权分离且所有权高度分散条件下的现代股份公司的基本结构 |
1.2 信用制度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建立 |
1.2.1 现代信用制度的形成与资本市场的建立 |
1.2.2 信用机制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作用 |
1.3 进一步的分析:产权制度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
1.3.1 产权制度是资本市场制度的灵魂所在 |
1.3.2 产权与资本市场主体的决策与行为 |
1.3.3 产权与资本市场交易费用 |
1.3.4 产权与资本市场秩序 |
第2章 资本市场的功能分析 |
2.1 资本市场功能界定的讨论 |
2.1.1 资本市场微观功能 |
2.1.2 资本市场的宏观功能 |
2.1.3 理想状态下功能的主体效应和引致效应 |
2.2 资本市场的功能与效率 |
2.2.1 资本市场效率 |
2.2.2 金融市场理论对市场功能与效率的解释 |
2.2.3 资本市场效率与功能关系的具体分析 |
2.3 资本市场的效率与风险 |
2.3.1 资本市场风险特征 |
2.3.2 资本市场风险与效率问题的理论研究 |
2.4 资本市场功能与中介机构的考察 |
2.4.1 证券中介机构在市场中的作用 |
2.4.2 证券中介机构的信用与资本市场 |
第3章 制度与目标的协调与冲突:资源配置过程的信息问题 |
3.1 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的评判标准 |
3.1.1 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有效性 |
3.1.2 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条件 |
3.1.3 资本市场的帕累托最优 |
3.2 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理性预期与股票定价模型 |
3.2.1 预期与理性预期:概念与形式 |
3.2.2 理性预期股票定价模型 |
3.2.3 股票市场信息定价制度的重新诊释 |
3.3 股票价格决定的理论综述与实践方法 |
3.3.1 股票定价的理论研究 |
3.3.2 股票定价的实践方法之市盈率有效性理论 |
3.3.3 股票定价的实践方法之DDMs的扩展模型 |
3.3.4 股票定价与市场有效性的总结 |
3.4 信息不对称对市场有效性的挑战 |
3.4.1 理论检验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质疑 |
3.4.2 资本市场的充分信息与信息不对称 |
3.4.3 非对称信息与企业的金融结构 |
第4章 对非完全有效资本市场的纠正:公司治理角度 |
4.1 市场信息的非完全性与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
4.1.1 市场中引导资源配置的价格信息的分布状况 |
4.1.2 外部投资者的信息劣势及其后果 |
4.1.3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
4.2 股东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的市场假设条件 |
4.2.1 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 |
4.2.2 市场的完全性与股东一致赞同价值最大化 |
4.3 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中投融资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
4.3.1 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 |
4.3.2 资本市场中公司治理的途径和模式 |
4.3.3 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贡献 |
4.4 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
4.4.1 投资者保护、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 |
4.4.2 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 |
第5章 中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5.1 对我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指标的实证分析 |
5.1.1 市场资金的收益率指标 |
5.1.2 市场的定价准确性指标 |
5.1.3 市场的资本形成能力指标 |
5.1.4 市场的资产重组效率指标 |
5.2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考察 |
5.2.1 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过度发挥 |
5.2.2 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应相应缺乏 |
5.3 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制度变迁 |
5.3.1 融资制度变迁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形成 |
5.3.2 政府干预下不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局部均衡分析 |
5.3.3 资本市场寻租行为分析 |
5.4 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缺陷 |
5.4.1 制度风险: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
5.4.2 信用缺失:阻碍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瓶颈 |
5.4.3 结构失衡:资本市场结构难以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
5.4.4 机制不全:上市公司治理失灵影响资本市场效率发挥 |
5.4.5 运作失范:“软约束”下的“信息失灵”与资源配置逆向选择结果 |
5.4.6 法制滞后: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羁绊 |
第6章 强化我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巫待解决的根本问题 |
6.1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我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6.1.1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绩效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
6.1.2 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
6.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思路及具体方案 |
6.2.1 全流通的必然性 |
6.2.2 国有股流通与减持必须注意的问题 |
6.2.3 流通与减持方案设计—国有股流通与建立市场机制的同步完成 |
6.3 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的特征 |
6.3.1 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特征 |
6.3.2 中国股票市场中小投资者的特征 |
6.3.3 中国股票市场中投资咨询机构的特征 |
6.4 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与效率改进 |
6.4.1 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缺陷 |
6.4.2 提高信息披露效率的途径 |
第7章 中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功能提升和制度创新 |
7.1 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式 |
7.1.1 功能提升:由“融资主导型”向“投资主导型”或“资源配置型”过渡 |
7.1.2 制度创新:由“政府强制性”向“市场诱致性”演进 |
7.2 全方位展开中国资本市场以效率为导向的创新改革 |
7.2.1 我国资本市场效率低的市场内在因素分析 |
7.2.2 以效率为导向的资本市场全方位创新 |
7.3 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创新的互补性制度建设 |
7.3.1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金融体制 |
7.3.2 我国资本市场的证券监管制度与法律法规的完善 |
7.3.3 建立保障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信用体系 |
7.3.4 资本市场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8)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现实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国有股”的概念 |
二、我国上市公司特殊股权结构的历史成因 |
(一) 我国股市的最初定位是在融资而非转制 |
(二) 国有股权不流通的设计方式符合传统计划经济的理论思维 |
(三) 国有股权不流通的设计方式符合当时的经济状况 |
三、分割的股权设计与上市公司治理缺陷 |
(一) 分割的股权设计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
(二) 分割的股权设计与上市公司外部治理 |
四、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必要性 |
(一) 国有股减持与国有股流通 |
(二)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现实意义 |
第二部分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多种思路 |
一、配售方案思路介析 |
二、基金方案思路介析 |
三、预设未来流通权方案思路介析 |
四、权证方案思路介析 |
五、股权调整方案思路介析 |
六、开辟第二市场方案思路介析 |
七、其他方案思路介析 |
(一) 其他方案基本思路简介 |
(二) 其他方案评析 |
第三部分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几个焦点问题探讨 |
一、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定价问题 |
(一)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定价基础 |
(二)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定价方式 |
二、国有股减持流通的数量问题 |
三、国有股减持流通的时机选择 |
四、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空间选择 |
第四部分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现实思考 |
一、国有股减持流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 利益补偿原则 |
(二) 公开透明原则 |
(三) 通盘筹划原则 |
(四) 市场稳定原则 |
二、国有股减持流通经验的国际借鉴 |
(一) 国有股减持流通应该是一项国家公共政策 |
(二) 国有股减持应坚持低价发售 |
(三) 国有股减持流通过程中给予政策扶植 |
三、国有股减持流通的政策建议 |
(一) 以全流通实现国有股减持 |
(二)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顺序安排 |
(三) 积极拓展各种渠道促进国有股减持流通 |
四、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延伸思考 |
(一) 加强国有股减持流通的配套设施建设 |
(二) 综合平衡中央、地方和企业利益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 |
第一节 政策市定义和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市的形成 |
第二节 造成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市的制度根源 |
第三节 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市的后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全信息下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博弈 |
第一节 单期博弈模型 |
第二节 多期博弈模型 |
第三节 完全信息下的承诺行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下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博弈 |
第一节 单期博弈模型 |
第二节 无限多期博弈模型 |
第三节 有限多期博弈模型 |
第四节 决定政府类型特征的因素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股减持的博弈分析 |
第一节 2000年以后中国证券市场博弈环境的变化 |
第二节 2001年首次尝试减持国有股的博弈过程分析 |
第三节 国有股减持的模型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博弈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
第一节 行为金融理论对传统金融学的挑战 |
第二节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
第三节 对中国证券市场行为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风险态度的不稳定对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博弈的影响 |
第五节 概率判断的系统性偏差对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博弈的影响 |
第六节 过度反应对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博弈的影响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应否干预证券市场 |
第二节 政府减少干预证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
0.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0.1.2 论题的现实意义 |
0.2 理论依据和文献综述 |
0.2.1 对研究对象的说明 |
0.2.2 理论依据和文献综述 |
0.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0.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0.3.2 逻辑结构与篇章安排 |
0.4 论文的贡献(创新点)与待改进之处 |
0.4.1 论文的贡献(创新点) |
0.4.2 有待改进之处 |
1 渐进式改革中中国证券市场的兴起 |
1.1 渐进式改革: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冲突与协调 |
1.1.1 组织、规则与社会演进的源动力 |
1.1.2 政府在中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 |
1.1.3 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不断冲突和协调 |
1.2 渐进式改革中的金融约束:中间型道路 |
1.2.1 金融压制还是金融约束:金融制度的现实判断 |
1.2.2 金融约束在渐进式改革中的表现 |
1.2.3 金融约束:“弱财政与强金融”的制度替代 |
1.3 融资制度的演进与证券市场的兴起 |
1.3.1 融资制度演进的一般规律 |
1.3.2 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形成 |
1.3.3 黑市交易与柜台交易市场的并存 |
1.3.4 深沪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
1.3.5 证券交易所建立初期证券市场的制度演进 |
1.4 证券市场萌生的经济环境与理论解析 |
1.4.1 证券市场萌生的经济环境 |
1.4.2 证券市场萌生的理论解析 |
2 增量创新与存量调整:中国证券市场的演进道路 |
2.1 增量创新:证券市场演进的初级阶段 |
2.1.1 一级市场股票发行的市场化举措 |
2.1.2 二级市场交易制度的市场化举措 |
2.1.3 中小企业板市场与多层次市场体系的构建 |
2.2 存量调整:证券市场演进的攻坚阶段 |
2.2.1 国有股流通的探索与实践 |
2.2.2 A、B股市场并轨的理论思考 |
2.3 存量调整与增量创新的协调发展 |
2.3.1 社会资金供求:悖论求解 |
2.3.2 保护投资者利益:监管与规范 |
3 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内在机理与源动力 |
3.1 问题的提出:证券市场功能缺失的客观现实 |
3.1.1 证券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率的现实表现 |
3.1.2 两种证券制度的比较:一个简单的模型 |
3.1.3 我国证券市场功能缺失的理论思考 |
3.2 政府隐性担保契约下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 |
3.2.1 政府隐性担保契约: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先验命题 |
3.2.2 不完全信息博弈下的企业上市包装 |
3.2.3 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动态博弈下的利润操纵 |
3.3 证券市场中的交易者行为与股价波动机制 |
3.3.1 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交易者行为模式 |
3.3.2 正反馈交易者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3.3.3 正反馈交易者模型的现实解释力 |
3.4 证券市场演进的源动力与规律性 |
3.4.1 证券市场演进的源动力 |
3.4.2 证券市场演进的突变性积累与螺旋式上升 |
3.4.3 证券市场演进过程中的硬约束 |
3.5 证券市场演进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3.5.1 政府为什么要介入证券市场 |
3.5.2 政府介入证券市场的途径和方式 |
3.5.3 证券市场演进中政府行为正效应 |
3.5.4 证券市场演进中政府行为负效应 |
4 中国证券市场发育状况的国际比较 |
4.1 证券市场的投资收益率、风险与相对开放度 |
4.1.1 证券市场的投资收益率 |
4.1.2 证券市场的非系统风险与系统风险 |
4.1.3 证券市场的相对开放度 |
4.1.4 证券市场开放后国际资本的流动效应 |
4.2 对中国证券市场发育状况的一些认识 |
4.2.1 中国证券市场仍未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
4.2.2 证券市场对中国来说仍然是奢侈品 |
4.2.3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要格外慎重 |
5 自由市场型制度:中国证券市场的演进趋势 |
5.1 QFII、QDII与CDR:证券市场演进的最新动态 |
5.1.1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 |
5.1.2 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 |
5.1.3 CDR(中国预托凭证制度) |
5.2 证券市场制度安排的演进趋势 |
5.2.1 证券市场发行审核最终要过渡到注册制 |
5.2.2 证券市场发行定价最终要过渡到路演询价制 |
5.2.3 证券市场交易最终要引入做市商制度 |
5.2.4 证券市场最终要形成多层次市场体系 |
5.3 银证合营:中国金融经营制度的必然选择 |
5.3.1 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背景及弊端 |
5.3.2 我国实行银证合营的必然性 |
5.3.3 银证合营的模式比较与我国的现实选择 |
5.3.4 金融控股公司:我国银证合营的道路规划 |
参考文献 |
四、国有股流通的最优定价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相关问题研究[D]. 裴双友. 天津大学, 2006(05)
- [2]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及其流动性研究[D]. 高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3]股权结构与股权流动性变革研究[D]. 郭洪涛. 华南师范大学, 2006(08)
- [4]上市公司国有股证券市场流通研究[D]. 张凯.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7)
- [5]如何解决国有股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 胡雪,戚欣.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
- [6]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成长与制度变迁[D]. 陈梦根.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2)
- [7]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与中国的现实选择[D]. 魏巍. 东北财经大学, 2004(02)
- [8]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现实思考[D]. 董雪峰.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4)
- [9]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博弈[D]. 谢弢. 复旦大学, 2004(01)
- [10]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 陈道江. 浙江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