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晓声和《自白》(论文文献综述)
王潇[1](2021)在《梁晓声道德理想主义如何价值重构?——基于《人世间》的典例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梁晓声既因道德理想主义文学创作步入文学史,又因其在评论视域中书写僵化与意涵失落而遭遇一定的阐释之"隔",亦即以往梁晓声道德理想主义舆论渊源中存在着作家与评论家之维的理解隔阂。而在当下《人世间》一片盛誉的表象背后,梁晓声究竟如何突围此前被评论界诟病的道德理想主义文学书写,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问题域。因此,从梁晓声在文本及文学史维度上对道德理想主义叙事模式的突围入手,这不仅能够直面众多评论视域中症候性的梁晓声道德理想主义文学叙事,打捞浸润着其理想激情与生命理性的道德理想主义本相,而且能够以点带面,通过《人世间》道德理想主义的精神重振,发掘其在新时代道德理想主义书写中的文学史经验。
刘甜歌[2](2021)在《论梁晓声的新社会剖析小说》文中指出梁晓声的小说创作一直带有社会剖析的视角。他的作品一直紧扣时代,反映当下的,或是重大的社会议题;他从阶层、经济、社会心理等角度对中国社会进行剖析,展示了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记录了不同阶层在改革浪潮中走过的道路;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不同时代的典型形象,反映了社会的突出矛盾。梁晓声的小说创作符合三十年代社会剖析小说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在叙事和描写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本文从社会剖析的角度对梁晓声的小说创作进行研究,以更多地挖掘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认识价值和精神价值。正文的第一章对梁晓声创作社会剖析倾向的成因进行溯源,主要从社会剖析派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其个人成长经历和创作理念三个方面来探讨。社会剖析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登上文坛,为现实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影响着后来的许多作家。梁晓声生于1949年,独特的成长经历使他十分关注阶层问题,并塑造了他求真求实的创作理念。他一直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写作,关心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经常对各行各业进行走访调查,这都促使他在创作中进行社会剖析。第二章探究梁晓声剖析的角度。梁晓声主要从阶层、社会心理、经济三个方面进行社会剖析。他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带有鲜明的阶级特征,他也经常从阶层出发分析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他在作品中通过叙述和人物的言行表现社会思潮的改变,从而展现社会变迁。梁晓声的小说中含有丰富的经济细节和多样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认识价值。第三章对梁晓声作品中展现的主要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他的小说反映了特殊的政治环境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塑造了面临生存困境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拜物和拜金的风气日益高涨,及其对伦理道德的冲击以及造成的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落,梁晓声的书写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第四章主要分析梁晓声的叙事策略。梁晓声的叙事在追求真实的同时也带有作者的倾向,他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社会生态。同时,梁晓声的现实主义带有建构性。他以他对叙事因素的选取,完成对特定主题和世界的塑造。他通过对特定人物、价值观、场景的叙述,在不同的作品里建构了不同的空间和主题。
张思韬[3](2021)在《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文中指出饥饿是人类苦难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领域,饥饿经常作为描写对象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成为他们反思苦难起因、形成苦难文化记忆的重要路径和切口。在文学思潮交互杂糅的新时期,八十年代的饥饿书写展现由革命宏大叙事向个人小叙事、由道德仰望到人性本态的转变特征。本文以对比饥饿书写前后期的聚焦点和主题为着眼点,围绕饥饿文学创作随着国家经济转型、政治运动变革、作家心理转变等方面的变化探析其产生差异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查证这一阶段小说中饥饿书写的演变逻辑,进一步辨析饥饿书写的隐秘内核,还原读者的饥饿身体记忆,探寻人类生存哲学的进程。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饥饿概念以及选题背景、研究现状、选题意义进行基本阐述,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饥饿书写的叙述视角,通过实例分析解读饥饿文本,探寻宏大叙事下饥饿被掩埋和遗忘的历史根源。这一时期饥饿书写的视角呈现由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由单一性的宏观性控诉演变为微观性的情感表达,由群体性的灵肉挣扎聚焦到个人性的身体反抗。第三章论述饥饿书写的主题呈现由前期重视人的道德追求到后期强调人性的物质欲望的演变过程。精神克制无法解决实体性饥饿,身体的原始需求超越了尊严观念和英雄殉难意识,政治性的饥饿书写最终向人的文学倾斜。第四章论述饥饿书写的转变原因。八十年代文学作品中之所以会出现饥饿书写转型,主要受三方面原因影响:一是八十年代政治运动下文学思潮交替发展,饥饿书写呈现出脉络式演变的特征;二是城市化进程下的物欲膨胀,市民阶层通俗文化阅读需求增加,饥饿书写逐渐趋于表现身体解放的特征;三是作家的创作心态更新也给饥饿书写带来更为系统性的重塑。第五章论述饥饿书写的转变意义。在饥饿记忆逐渐模糊的当代社会语境下,还原读者的饥饿体验,承认身体的合法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探寻生命本质理性的哲学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全篇论点。20世纪八十年代的饥饿书写随着时代的进步,其现代性的品格愈发完善,但膨胀的物欲会消费来之不易的肉身,饥饿书写仍然任重道远。
左国如[4](2021)在《梁晓声《人世间》的史诗性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梁晓声完成三卷本现实主义题材小说《人世间》,并于2019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鸿篇巨制叙述了城市底层工人之家周氏三代人的经历并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的发展变迁。本论文从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视角,对其史诗性的生成原因,重大主题的呈现,历史本质性的挖掘,复杂线索的铺设,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进行一一阐述。《人世间》的史诗性表现在将小人物的个体命运融注到历史的宏观视野,其中涉及时代人民的生活习惯、地域特色以及人情风貌等,通过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广阔无垠的地域描绘,全景性地再现新中国五十年来的恢弘历史画卷,使小说具有史诗性小说的历史内蕴与纵深感。同时,梁晓声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世界,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呈现中国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物质生活的变化,以人民为中心凸显社会大众心灵在时代变化下的巨大变迁。这种人道主义的底层立场使他在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作出对历史深邃的观察与思考,以好人文化的创作理念展现时代“阵痛”下人民对善的理想主义坚守。深广的历史内蕴和深邃的思考要求梁晓声应具有史诗品格的艺术追求。在艺术上,他将恢弘的结构、多重的视角、复杂的人物群像以及对时代发展演变的思索和价值观的树立,注入到小说的“史”与“思”中,使《人世间》既有深广之史的纵深,又有深邃之思的内涵,还有深厚之诗的追求,从而构成完整的史诗性小说。尽管在史诗性追求中不尽完美,但梁晓声致力于做“文学性书记员”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值得被尊重。
刘文娟[5](2020)在《梁晓声小说的城市底层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梁晓声4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底层书写和平民立场是其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梁晓声将关注的目光由知青群体投向城市底层平民。在描绘时代大潮中普通百姓的生存境遇和心灵世界时,着重赞扬了他们向上向善的人生选择和美好品格,寄托了作者深切的同情、理解与体恤之情。本论文以梁晓声创作的城市底层认知与书写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四章。首先,论文分析了梁晓声城市底层关怀的体验基础。少年时期贫困但温馨的城市底层记忆使他对平民百姓充满了理解与同情;面对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的现实,他主动选择审视中产阶层而关怀平民阶层;居京时期在日常生活中与普通百姓的接触、作为政协委员和大学教授对普通劳动者和贫寒学子的关注,也成为梁晓声书写城市底层的基础。其次,梁晓声始终以“情义”为标尺进行城市底层人格建构。由于对底层人民有敬重之情,加之知青群体情义、文学书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梁晓声在作品中呈现了各类城市底层人物对情义的坚守或遗弃,对异化为“恩情债”的情义进行了反思,并书写了知识拥有者的人文精神失落,对“情义”原则进行了深层思考。再次,梁晓声小说的城市底层书写的叙事框架,是借底层的人情关系网进行阶层观察,并逐步将视线扩展到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将底层关怀与全局思考相融合,呈现出底层由贫困自立到温饱后却分化的历史解读思路。最后,论文阐述了梁晓声城市底层书写的创作理念与审美特征。他以人道主义为观念基础赞扬了城市百姓在艰难生活中的人性光芒,具有深切的悲悯情怀;他坚持做“时代的书记员”,在呈现百姓日常生活的同时,梳理了时代的发展变迁;他始终以现实主义作为底层观照的审美路径,不仅呈现现实,还以“人在现实中应该怎样”引导现实,凸显了正能量的社会价值。梁晓声的城市底层书写,提供了丰富鲜活的城市平民生活史诗,具有深刻的社会认知价值;同时以“好人文化”引领了社会在精神层面的前进方向,具备强大的人格与精神导向作用。
韩光楠[6](2020)在《知青文学的“中间物” ——梁晓声知青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梁晓声被称为书写黑土地上的悲壮青春的代表性人物,知青小说的创作占梁晓声全部作品的五分之一。自八十年代初起,梁晓声陆续发表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系列知青小说,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令人动容的知青形象,学界对梁晓声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知青文学这一话题上,对知识青年命运遭际的理想主义刻画与叙说,是梁晓声知青小说创作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知青文学源起之时梁晓声能引起大规模关注的主要缘由。梁晓声重新唤回了在人们心中失落已久的理想主义,并和过去的历史建立了联系,重构了理想主义的文化空间。而反观梁晓声在知青文学中的定位,他正是一种历史的“中间物”,它标示的并非是调和、折中,而是并存与斗争、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价值、经验与判断,带有超越历史的价值担当,但却存在不可规避的局限性。“中间物”具体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圆满的存在,而是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动态的、居中的、不断趋向于圆满但却未达到完美的一个变化过程。它秉承着历史意识及现实性的态度对自我的发展过程展开评价,从中体现出自我的剖析意识。“中间物”的行动逻辑简而言之是承前启后,即执着于现在,正视着过去,眼望着将来。本文以此统摄全篇,拓展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研究空间,并以此牵引出诸多有意义的话题。第一章按知青文学历时性的视角分析初期知青文学的发展脉络,并联系梁晓声的知青故事去阐述有何联系、有何不同,从而用“中间物”的概念去佐证梁晓声知青故事的承启性质。初期知青文学发轫于伤痕文学,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追悔与感伤,不再肯定当年的理想。但随着其不断发展演化,经历不同作家的不同阐释后,在梁晓声的知青故事中理想主义再次被召回了人们心中。于是,梁晓声成功接续了理想主义,并且推动了知青文学向更远大的方向发展。第二章对梁晓声的作品展开文本细读,并与同时期的知青作家张承志作比较,以说明梁晓声的知青故事有何缺陷,重点分析梁晓声作为“中间物”本体所带有的一些历史局限性。值得说明的是,“青春无悔”的口号提出之后,知青文学在梁晓声的手里已然变得十分成熟。在他的笔下,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并非是一种美学风格,而是一种写作立场,是和知青一代人同在的写作立场。因而,本章意在检视其立场的偏狭之处。第三章着眼于作为历史中间物的梁晓声身上所存在的典型特征。后知青文学的出现,彻底呈现了梁晓声知青故事在知青文学史中的位置,梁晓声的创作为知青文学的叙述提供了新变,而同样后知青文学的书写也与梁晓声的知青故事遥相辉映,即知青文学不只是可以写理想主义,它还有更广阔的人生。
张志忠[7](2019)在《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左顾右盼——梁晓声研究谈片》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理想主义为着眼点,纵览梁晓声40余年的文学创作经历,对其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段阐述理想主义时的不同表现、不同态度予以深度揭示,进而生发出1980年代梁晓声创作中处理理想、现实和文学三者关系的矛盾,1990年代面对市场经济的困惑与激愤,2010年代经历正反合之后的理想情怀重建,并且指出,正是这样不断地与时代、与文学、与自我对话,构成其创作的内在动力,推助他攀登文学的高峰。
沈雅婷[8](2019)在《“踏踏实实地运用现实主义”——梁晓声访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晓声,当代着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人世间》《雪城》等,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一个红卫兵的自白》等,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等。2019年9月22日是作家梁晓声的七十岁生日,生日前几天,他仍是在忙碌中度过。18日这天,从中午十一点到夜晚,梁晓声几乎没有休息,但即使在日程表已经排满的情况下,他还是撑着疲惫的身体,为他的学生、读者们耐心地解答困惑,讲述经验。
朴婕[9](2019)在《论梁晓声的小说创作》文中提出一、"知青"书写与共和国的青春抒情梁晓声自1982年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正式登上文坛,就和"知青文学"结下了难解之缘。此后三十年他不辍地关注并书写知青,从富于抒情色彩的《今夜有暴风雪》《为了收获》,到全面展现知青返城后社会问题并引起社会热议的《雪城》,到20世纪90年代后作为电视剧本创作的《年轮》以及新世纪以来的《知青》《返城年代》等,梁晓声在观察知青群体成长变化的同时,也以知青为抓手来回望历史、考察当下。纵观诸
叶云虹[10](2019)在《《人世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文中指出本文以性别的眼光审视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女性人物的母性、妻性及多重角色的困境。隐含作者把以郑母、郑娟为代表的传统女性与受难、奉献、无私、善良等母性符码相连接,传递出男性对理想母亲的期待和依恋;周母、金月姬、曲秀贞等老一辈女性秉持门当户对的婚恋观,折射出现实社会母性角色的世俗镜像;周蓉、郝冬梅、春燕、于虹等体现了新时代开放自然、独立自由的"妻性",昭示着新的婚恋关系中男女处于平等地位。叛逆女性周蓉正视内心需求,具有摆脱男性中心思维的自主品格,显示出独立自主的现代意识;春燕、于虹以民间底层女性的天真自然、泼辣务实彰显了女性自然合理的欲求表达和蓬勃的生命力。无论是知识女性还是底层妇女,都无可避免地面临职业和家庭的双重负累,文本没有涉及女性走出家庭进入公共领域担负多种角色的无名之痛,反映出男性作家对女性主体位置进行想象性构建时的盲区。
二、梁晓声和《自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梁晓声和《自白》(论文提纲范文)
(1)梁晓声道德理想主义如何价值重构?——基于《人世间》的典例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如何症候:梁晓声道德理想主义的舆论渊源 |
二如何突围:《人世间》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重构 |
三如何入史:《人世间》道德理想主义价值重构的文学史经验 |
1. 道德理想主义叙事模式的个案经验与突围策略。 |
2. 道德理想主义叙事主体的内涵重构与现代转换。 |
3. 道德理想主义“讲述者”的写作高度。 |
四结语 |
(2)论梁晓声的新社会剖析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梁晓声创作社会剖析倾向溯源 |
第一节 文学史社会剖析思潮的源流 |
第二节 成长经历:时代政治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创作理念:坚守文艺对社会的责任 |
第二章 梁晓声剖析社会的角度 |
第一节 对阶层和社会结构的分析 |
第二节 社会心理的剖析 |
第三节 经济书写中的社会景观 |
一、生活水平 |
二、经济活动 |
第三章 梁晓声笔下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特殊的政治环境对人的扭曲 |
第二节 对生存困境的书写和思考 |
第三节 欲望书写:道德失落与人的物化 |
第四章 梁晓声新社会剖析写作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真实与倾向 |
第二节 社会生态的典型化 |
第三节 建构现实主义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3)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饥饿书写的概念辨析 |
1.2 饥饿书写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2 聚焦视角:从宏大叙事到个人叙事 |
2.1 宏大叙事下的饥饿 |
2.1.1 饥饿惨状的宏观控诉 |
2.1.2 灵肉挣扎的深层反思 |
2.2 饥饿的个人化表达 |
2.2.1 饥饿体感的微观叙述 |
2.2.2 饥饿行为的合理辩解 |
3 主题变迁:由道德追崇到人性解放 |
3.1 前期重视人的道德追求 |
3.1.1 道德标杆意识 |
3.1.2 英雄殉难美感 |
3.1.3 个体尊严观念 |
3.2 后期强调人的物质欲望 |
3.2.1 剥去意义的人性考量 |
3.2.2 身体解放的原始需求 |
4 饥饿书写的转变缘由 |
4.1 政治运动下的文学思潮 |
4.1.1 反思思潮下的主体意识觉醒 |
4.1.2 新写实思潮后的饥饿具象化 |
4.2 经济发展下的城乡改革 |
4.2.1 市民阶层的通俗文化阅读需求 |
4.2.2 城市化进程下的物欲宣泄 |
4.3 作家创作心态下的变化 |
5 饥饿书写的转变意义 |
5.1 历史的重述:还原读者饥饿体验 |
5.2 合法的身体:探寻生命哲学意义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梁晓声《人世间》的史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二、当下研究现状分析 |
三、史诗性小说的当代界定 |
第一章 深广之史: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 |
第一节 历时性:风云变幻的时间跨度 |
一、伟大变革的时间选择 |
二、春节:命运轨迹的刻度表 |
第二节 共时性:历史横断面的空间画卷 |
一、北方冰城的空间记忆 |
二、广阔的地域变换 |
三、周家小屋:人生转场的生命驿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深邃之思:人民性本质的现实主义书写 |
第一节 时代主题:伟大历史进程的全景再现 |
一、小道具的大历史 |
二、小人物的大时代 |
三、多阶层的全貌生活史 |
第二节 生活主题:情感叙事的理性反思 |
一、多样态的情感生活 |
二、阶层分化的理性思考 |
三、多重身份的女性之困 |
第三节 心灵主题:人道主义的理想坚守 |
一、追求真善美的“好人文化” |
二、深邃的现实之思 |
三、悲悯深切的人文关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厚之诗:史诗品格的艺术追求 |
第一节 多维立体的人物群像 |
一、工人群象凋敝化 |
二、英雄形象平民化 |
三、多类别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多元的叙事策略 |
一、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 |
二、相互交织的双重视角 |
三、细密深厚的日常模式 |
第三节 以崇高致敬生活 |
一、“我们这代儿女” |
二、反思与批判 |
三、传承与坚守:梁晓声小说史诗性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四、对史诗性的刻意追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梁晓声小说的城市底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梁晓声小说的创作概况与研究现状 |
2 本选题范围的界定 |
3 本选题研究的缘由与意义 |
第一章 梁晓声城市底层关怀的体验基础 |
1.1 贫困与温馨并存的少年记忆 |
1.2 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的认知 |
1.3 居京时期的城市现实问题观察 |
第二章 梁晓声城市底层人格建构的“情义”标尺 |
2.1 梁晓声小说“情义”标尺的审美生成 |
2.2 底层贫困者“情义”原则的坚守 |
2.3 阶层背叛者“情义”原则的遗弃 |
2.4 离乡进城者的艰辛路与“恩情债” |
2.5 知识拥有者的人文精神失落 |
第三章 梁晓声城市底层建构的意义格局 |
3.1 以人情关系为脉络的阶层观察视线 |
3.2 底层关怀与全局思考相结合的主题深化路径 |
3.3 从贫困、自立到温饱、分化的历史解读思路 |
第四章 梁晓声城市底层书写的创作理念与审美特征 |
4.1 人道主义:梁晓声底层关注的观念基础 |
4.2 时代“书记员”:梁晓声文学理想的选择 |
4.3 现实主义:梁晓声底层观照的审美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知青文学的“中间物” ——梁晓声知青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伤痕文学思潮与知青文学 |
第一节 主动决裂与主动担当的“中间物” |
第二节 “伤痕”主题的突围与超越 |
第三节 理想主义的历史传承 |
第二章 从“悲壮的青春”到“青春无悔” |
第一节 自我反观与自我否定的中间物 |
第二节 梁晓声“话语”的盲视 |
第三节 知青一代的立场与选择 |
第三章 后知青文学的建立 |
第一节 知青叙事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作为历史中间物的梁晓声 |
第三节 知青小说的文学遗产 |
结语 作为“心灵传记”的知青文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左顾右盼——梁晓声研究谈片(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一写到兵团知青,他的笔就格外灵动 |
二 “我曾是一个红卫兵。我不忏悔。” |
三 理想主义者,仅供欣赏的时代副产品 |
四 伟大时代与平民浮沉 |
(9)论梁晓声的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青”书写与共和国的青春抒情 |
二、“人”与“人民”的作家 |
三、“东北”历史文化带来的伦理与信仰 |
(10)《人世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二、母性:男性对传统女性的询唤 |
(一)母性的传统符码 |
(二)母性的世俗镜像 |
三、妻性:新的婚姻平等关系 |
(一)妻性的现代转换 |
(二)妻性的欲望凝视 |
四、多重角色:现代职场女性的困境 |
(一)读书带来命运分野 |
(二)被忽略的职场困境 |
五、结语 |
四、梁晓声和《自白》(论文参考文献)
- [1]梁晓声道德理想主义如何价值重构?——基于《人世间》的典例考察[J]. 王潇.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论梁晓声的新社会剖析小说[D]. 刘甜歌.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D]. 张思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梁晓声《人世间》的史诗性研究[D]. 左国如.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梁晓声小说的城市底层书写研究[D]. 刘文娟. 河北大学, 2020(08)
- [6]知青文学的“中间物” ——梁晓声知青小说研究[D]. 韩光楠.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左顾右盼——梁晓声研究谈片[J]. 张志忠. 中国文化研究, 2019(04)
- [8]“踏踏实实地运用现实主义”——梁晓声访谈[J]. 沈雅婷. 名作欣赏, 2019(31)
- [9]论梁晓声的小说创作[J]. 朴婕. 小说评论, 2019(05)
- [10]《人世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J]. 叶云虹. 关东学刊,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