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机试飞的特点、规律和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丁占铭[1](2019)在《进口二次流对径流涡轮性能影响机理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径流涡轮是传统增压内燃机及未来燃料电池车用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涡轮效率对汽车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车用动力系统结构紧凑,排气管路往往具有高度扭曲的三维结构,排气到达涡轮进口时通常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二次流分量。涡轮进口的二次流会导致其实际工作效率显着下降,这是制约涡轮高效工作的主要瓶颈之一,提高进口二次流影响下的涡轮效率是进一步发掘汽车节能减排潜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不同方向及结构的进口二次流对径流涡轮流动特性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揭示了定常条件下进口二次流引起蜗壳环量耗散增强并造成蜗壳出口流动畸变,导致蜗壳总压损失及叶轮前缘流动分离等二次流损失显着增强、涡轮效率大幅下降的影响机理。进口二次流的涡核进入蜗壳后,受蜗壳几何结构影响发生弯曲,并产生与自身旋向相关的自诱导运动,导致不同的流动畸变。论文研究了进口二次流对脉冲进气条件下径流涡轮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二次流在脉冲来流条件下对涡轮性能影响机理与定常条件下有一定相似性,但非定常进口二次流会导致叶轮入口出现时空耦合流动畸变,对涡轮效率产生复杂影响。基于进口二次流对径流涡轮性能影响机理的研究,论文建立了反映涡轮关键几何参数及蜗壳截面积与形心半径分布规律对进口二次流影响下涡轮工作性能影响的径流涡轮一维设计模型,发展了考虑进口二次流效应的径流涡轮设计方法。涡轮设计模型中,蜗壳采用一维流动模型,并采用摩擦损失模拟进口二次流带来的蜗壳总压损失,蜗壳的设计自由度得到大幅提升;叶轮简化为平均线模型,通过考虑进口二次流所致蜗壳环量耗散,对进口二次流导致的叶轮入口气流角变化及相应二次流损失进行模拟。基于涡轮一维设计模型,论文研究了蜗壳关键几何参数及截面积与形心半径之比(A/R)的分布规律对进口二次流影响下涡轮工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增大形心半径及A/R下凸分布的流动控制方法。结合三维仿真研究,发现增大蜗壳形心半径能够加快进口二次流的衰减,并削弱蜗壳环量耗散的负面影响;A/R下凸分布能够有效改善叶轮进口周向上的流动畸变。改进后的蜗壳结构能够将进口二次流影响下的涡轮效率提升达4.3%。
滕宏旭[2](2019)在《逆风条件下地面涡气动特性及评价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直径的增加,进气道地面涡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且不可消除。地面涡被吸入进气道会造成进气道内总压损失,会使压气机叶片发生振动,随着地面涡吸入的杂物会损坏压气机及涡轮叶片,对发动机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本文以缩比的短舱进气道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网格划分。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在逆风条件下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地面涡结构以及其气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国外的实验数据与本文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数值计算的可靠性。其次,在逆风条件下,考虑来流速度和离地间隙对地面涡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远前方来流速度的增加地面涡气动特性曲线均是先增大后减小且地面涡的旋转方向会发生改变,并且旋转方向发生改变时,地面涡气动特性曲线会发生阶跃现象。随着离地间隙的增大,在同样的远前方来流速度下,地面涡强度、总压畸变会减小。不同的离地间隙下地面涡气动特性曲线先增大后减小,但是气动特性曲线的峰值会出现滞后现象。之后重点考虑速度梯度对地面涡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Y方向速度梯度下近地截面形成的地面涡是一对涡,旋转方向相反。速度梯度越大,地面涡强度,总压畸变指数明显变大,且峰值会出现滞后现象。在Z方向速度梯度下,近地截面形成的地面涡是一个单涡结构,在进气道上方也会形成一个涡体。地面涡强度、总压畸变指数会先增大后减小,峰值不会出现滞后现象。最后,从地面涡强度、总压畸变、旋流畸变这几个方面对发动机地面涡气动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进气角度的增大,地面涡强度、总压畸变指数都会变大。进气道出口形成的旋流从一对相向旋转的涡逐渐向一个单涡过渡。当进气角度达到90°即变成纯侧风工况时,由于壁面附面层影响,在进气道壁面会形成小的旋流。整体涡指数逐渐增大,对涡指数减小,旋流从典型的对涡结构转变为局部涡流结构。本文也采用了SC60、CC60、C60来评价旋流畸变,并且指出随工况的不同所用的评价指标也应相应的变化。当进气角度为从0°50°时,采用C60、CC60来全面的评价旋流畸变。当进气角度为从50°90°时,可以采用SC60来评价旋流畸变。以上研究可以为以后评价地面涡的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李志蕊,范华飞,谢帅,李亚南[3](2018)在《机翼载荷脱机校准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某型飞机机翼载荷校准试验中遇到的起落架距测载剖面较近影响测载精度,及机翼高度较低影响载荷施加的难题,结合飞机可拆卸的特点,首次提出机翼脱机校准方案,分析机翼受载,设计合理的试验台架,模拟原机约束方式,顺利完成机翼载荷校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脱机校准方案,提升机翼高度,解决了现有加载设备实施困难的问题,更真实地模拟机翼实际受载规律,建立的载荷模型满足机翼载荷实测要求,对其他类似飞机载荷校准试验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王刚[4](2017)在《复杂电磁环境中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复杂电磁环境(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CEME)是繁杂电磁源和多种电磁应力共同作用下的电磁环境。CEME中,各类电磁源和电磁应力交叉耦合地作用于电子装备,导致装备发生干扰、扰乱或者损伤等现象,进而影响电子装备的故障特征信号和机内测试(Built-in-test,BIT)系统的测试过程,是导致BIT系统诊断能力下降和发生虚警(False Alarm,FA)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弱CEME对电子装备BIT系统的影响,论文从各类电磁应力对BIT诊断结果的影响机理出发,重点研究了相关电磁应力作用下BIT系统诊断能力的增强技术,以提高BIT系统在CEME中的故障诊断能力。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定义了CEME影响度并提出了影响度的评估方法,建立电磁应力场仿真模型,研究了各类电磁应力和BIT诊断结果之间的关联关系,给出了相应CEME中增强BIT诊断能力的技术途径。通过总结各类电磁源的作用原理和作用影响,定义了CEME影响度并且提出了影响度评估方法和电磁应力等级划分方法,使之可用于电磁应力作用影响和BIT诊断能力增强效果的评估。以某电子设备箱体及内部电路板为对象,建立电磁应力场的仿真模型,分析得到电磁应力场分布及应力集中部位,为各类电磁应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和相关验证实验奠定基础。通过分析阈值型BIT系统的测试诊断模型,研究了BIT间歇报警(Intermittent Fault Alarm,IFM)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电磁等环境应力是导致IFM的重要因素。根据电磁应力的作用影响将其划分为干扰、扰乱和损伤三种类型,研究了各类电磁应力和BIT诊断结果的关联关系,给出了CEME中增强BIT诊断能力的技术途径。2.针对CEME中干扰型电磁应力影响BIT测试信号的问题,分析了该型应力对BIT诊断结果的作用影响,从测试信息有效性和综合故障诊断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连续小波变换-支持向量机(Continous Wavelet Transform-Support Vector Machine,CWT-SVM)的BIT抗干扰诊断增强技术。(1)通过分析干扰型电磁应力对电子装备的作用影响,研究了该型应力对BIT系统测试信号和诊断结果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基于此,给出了干扰型电磁应力作用下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的研究途径。(2)针对干扰型电磁应力影响BIT测试信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WT-SVM的BIT抗干扰诊断增强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干扰型电磁应力的表征参量进行分析,优化选取可用于BIT系统诊断决策的电磁环境应力敏感特征。同时,采用CWT方法对BIT测试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将提取有效测试信息时的状态特征作为被测单元(Unit Under Test,UUT)故障敏感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磁应力表征参量和UUT故障敏感特征进行综合关联分析,采用基于SVM的BIT非线性综合决策方法来实现BIT诊断能力的增强目标。最后,开展了电连接器故障测试实验,应用BIT抗干扰诊断增强技术来处理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针对CEME中扰乱型电磁应力导致装备间歇故障和BIT虚警的问题,在分析扰乱型电磁应力特性的基础上,从间歇故障诊断和虚警识别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虚警识别的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1)根据扰乱型电磁源共性选定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分析ESD作用模型,研究了ESD应力对电子装备的作用机理和作用影响。基于ESD模型和ESD实验现象,分析了扰乱型电磁应力对BIT诊断结果的影响,给出了增强BIT诊断能力的技术途径。(2)由于扰乱型电磁应力是电子装备间歇故障和BIT虚警的重要原因,论文提出了基于虚警识别的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首先,根据故障特征和电磁环境参量,提出了基于故障特征贡献度的特征提取方法,以提取扰乱型电磁应力作用下BIT诊断所需的有效特征。在此基础上,以BIT测试信号特征和电磁环境参量为输入,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系统(Artificial Immunity System,AIS)的BIT虚警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诊断扰乱型电磁应力导致的间歇故障,达到识别虚警和增强BIT诊断能力的目标。最后,论文以雷达电源及其BIT系统为对象开展了ESD实验,验证了基于虚警识别的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针对CEME中损伤型电磁应力导致元器件损伤的问题,在分析电磁损伤的影响因素和失效机理的基础上,从装备退化量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电磁损伤评估的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1)从电磁作用应力和装备承受能力的角度分析电磁损伤的影响因素,通过总结分析现有电磁损伤的失效机理阐述了电磁应力对损伤的加速作用,基于此,分析了损伤型电磁应力对BIT诊断结果的影响。(2)为了提高损伤型电磁应力作用下BIT系统的诊断能力,提出了基于电磁损伤评估的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首先,通过分析电磁应力对损伤的作用度来确定电磁损伤表征参量。然后,提出将电磁应力转换为统一退化量的电磁损伤评估模型和方法。最后,根据退化量提出了基于数据变异AIS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增强损伤型电磁应力作用下BIT系统的诊断能力。论文通过基于ESD应力的电磁损伤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总之,论文以CEME中干扰型、扰乱型和损伤型电磁应力为对象,研究各类电磁应力的特性及其对BIT诊断结果的影响机理,分别提出了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并通过仿真及实物实验验证了论文所提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增强CEME中电子设备BIT系统的诊断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
李飞,周占廷,谢帅[5](2017)在《试验设计在飞机载荷谱飞行实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飞机载荷谱飞行实测对确定飞机实际使用寿命、改进飞机结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试飞方案设计和飞机重心法向过载概率分布确定两部分工作,证明了将试验设计应用到受多重因素影响的飞机载荷谱飞行实测中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最终在同时保证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实现了优化试飞架次的目标,为未来的新机试飞提供了一条新的方法和途径。
栗潇伟[6](2015)在《CBM模式下胜任力在机务人员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空军战斗力的构成中,机务人员的作用至关重要。随着空军战略转型和航空装备的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航空维修企业实施基于状态的维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CBM通过对航空器状态的实时监控,使维修活动变得更加迅速、精确和可靠。新的维修方式必然对航空机务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航空机务人员进行科学有效地培训成为了当务之急。近年来,胜任力理论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许多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胜任力模型用于指导员工的培训,但对于机务人员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却没有相关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查阅有关CBM理论的相关文献,详细分析了CBM维修模式对军用飞机的维修流程、维修体制和维修人员的影响。2、对军用飞机机务人员的能力组成要素进行研究:首先针对CBM维修模式下机务人员的分类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各类人员的胜任力组成以及胜任力的等级划分标准;然后运用灰色理论对胜任力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3、根据确定的胜任力模型,分别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效果评估等几个方面对军用飞机机务人员的培训展开分析。在培训需求分析阶段,运用建立的胜任力灰色评价模型对机务人员的胜任力进行差距分析,确定机务人员所欠缺的胜任力;在培训计划制定阶段,针对这些胜任力要素详细设计了相应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在培训评估方面,分别从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亓盛元[7](2014)在《基于IEEE1588时统的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设计》文中指出现代大型飞机的飞行试验具有测量参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这就要求数据采集系统具有高性能采集、大容量通信、分布式联结的能力。传统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内采集单元之间的互联采用的PCM体制,其作为IRIG-106遥测标准已存在40多年,具有完善耐用、可靠性高、时间确定性强等优点,但其采集单元之间联结数据传输带宽窄、传输距离短、采集单元联结数量有限、拓扑结构不灵活的缺点,使得其难以应对大型飞机飞行试验的需要。本论文立题于大型飞机试飞测试的工程需要,测试系统采用全新的网络化测试架构,提出了基于IEEE1588时统的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设计,该网络设计基于IEEE802.32005以太网标准,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采用有线传输介质和网络交换机实现网络化测试设备的互联,网络层基于IPV4技术,传输层数据传输采用UDP协议,应用层测试数据网络化封装采用IENA协议。网络化测试实时通信质量保证依靠无连接的UDP协议和静态路由的全双工网络交换机技术;测试系统时钟同步采用网络时钟同步IEEE1588PTPV1协议以及透明时钟技术;网络化测试系统设备配置和管理基于SNMP协议,编程基于TFTP协议;网络数据的存储和记录采用PCAP格式。IEEE1588时钟同步技术和FTI网络交换机技术是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实现的关键技术,本文重点论述了机载测试网络IEEE1588时钟同步和FTI网络交换机的技术原理和设计方案。最后通过网络测试,证明基于IEEE1588时统的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设计在系统时钟同步精度、数据传输延时、数据通信可靠性三方面可以满足网络化测试的要求。
程小勇[8](2014)在《飞机液压导管疲劳实验与应力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飞机液压系统管路振动问题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技术人员的主要问题,随着新一代飞机液压系统压力越来越高、流量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很多型飞机都出现过类似故障。目前,在新机研制过程中,由于振动过大,导致导管断裂及管接头漏油故障十分频繁,统计资料表明,飞机导管故障已经成为飞机故障的主体。为了避免导管使用过程中产生疲劳裂纹,提高飞机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对导管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装配质量检测与评估,以及导管振动抑制等几方面研究工作,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疲劳所造成的失效规律、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以避免或延缓疲劳破坏发生,对飞机导管材料LF2M进行了疲劳试验,绘出了S-N曲线,得到了材料的疲劳极限,并对材料疲劳极限进行了修正,得到导管结构的疲劳极限;接着,对真实导管进行疲劳测试,对比两种结果,认为飞机管路设计的疲劳极限应参照实验结果。(2)首先对导管装配应力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出装配应力所引起的导管模态频率的变化;然后从实验的角度对导管的装配应力进行模拟,并进行模态测试,验证装配应力对导管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最后,利用对实际的飞机液压管道利用锤击法进行了固有频率测试,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管道安装应力的存在对管道模态频率具有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管道安装应力测试系统PASTS。(3)基于动力吸振思想,设计了一种适于管路系统减振的弹簧片式动力吸振器。首先对动力吸振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并进行了参数选择,然后建立了管路有限元模型,理论分析了在安装减振器前后系统的响应,最后用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管道减振器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
李驰[9](2013)在《军民鱼水情 忠勇报国心》文中提出时光荏苒,春华秋实,阎良已大变模样。但唯独阎良的蓝天没有变,还是那样蔚蓝,还是那样广阔,不同型号的飞机不时呼啸划过头顶,一年又一年。 因为对蓝天的挚爱,因为对国家的忠诚,因为对事业的追求,因为对责任的坚持,他们的双手握在了一起,从此再没有松开。 ?
周自全[10](2013)在《飞行试验安全文化》文中研究表明飞行试验是集科学性、实践性和风险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确保试飞安全是飞机研制和飞行试验的头等大事。本文以具体事例说明:飞机研制是试飞安全的基石,飞行试验是试飞安全的保障,试飞管理是试飞安全的关键。试飞安全是全行业的共同责任,营造健康试飞安全文化是全行业的共同义务。
二、新机试飞的特点、规律和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机试飞的特点、规律和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进口二次流对径流涡轮性能影响机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涡轮进口二次流效应研究进展 |
1.2.1 径流涡轮进口二次流效应研究 |
1.2.2 轴流涡轮进口二次流效应研究 |
1.3 涡轮进口二次流效应流动控制方法研究 |
1.4 径流涡轮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定常进口二次流对径流涡轮影响机理研究 |
2.1 径流涡轮定常进口二次流效应试验研究 |
2.1.1 试验台架简介 |
2.1.2 进口二次流强度测量方法 |
2.1.3 径流涡轮进口二次流效应试验结果分析 |
2.2 径流涡轮定常进口旋流效应仿真研究 |
2.2.1 定常三维数值仿真方法 |
2.2.2 进口旋流强度参数对比研究 |
2.2.3 定常进口二次流对涡轮性能影响规律 |
2.2.4 定常进口二次流对蜗壳流动影响分析 |
2.2.5 定常进口二次流对叶轮流动影响分析 |
2.3 径流涡轮定常对旋进口二次流效应仿真研究 |
2.3.1 对旋进口二次流对涡轮性能影响分析 |
2.3.2 对旋进口二次流对涡轮流动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定常进口二次流对径流涡轮影响机理研究 |
3.1 三维非定常数值仿真方法 |
3.1.1 仿真模型设置 |
3.1.2 网格及时间步长独立性检验 |
3.2 径流涡轮非定常进口二次流效应分析 |
3.2.1 非定常进口二次流对涡轮性能影响分析 |
3.2.2 非定常进口二次流对涡轮内部流动影响分析 |
3.3 非定常与定常进口二次流效应对比研究 |
3.3.1 非定常与定常进口二次流对涡轮性能影响对比研究 |
3.3.2 非定常与定常进口二次流影响下周向畸变对比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进口二次流效应的径流涡轮设计方法研究 |
4.1 考虑进口二次流效应的涡轮设计流程 |
4.2 考虑进口二次流效应的涡轮一维设计模型 |
4.2.1 涡轮一维设计模型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4.2.2 涡轮一维设计模型计算流程 |
4.2.3 均匀进气条件下涡轮设计模型试验校核 |
4.2.4 考虑进口二次流效应的涡轮模型及其校核 |
4.3 旋流进气条件下蜗壳几何参数对涡轮性能影响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蜗壳结构对径流涡轮进口二次流效应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旋流进气条件下蜗壳结构对涡轮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 旋流进气条件下蜗壳结构对涡轮流场的影响分析 |
5.4 对旋二次流进气条件下蜗壳结构对涡轮性能影响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逆风条件下地面涡气动特性及评价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地面涡的研究现状 |
1.3 气动特性评价方式研究现状 |
1.3.1 历史发展 |
1.3.2 研究现状 |
1.3.3 总压损失 |
1.3.4 总压畸变 |
1.3.5 旋流畸变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计算结果校验 |
2.1 计算方法 |
2.2 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选取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湍流模型 |
2.3 参数介绍 |
2.3.1 速度比 |
2.3.2 离地间隙 |
2.3.3 速度梯度 |
2.3.4 地面涡强度 |
2.3.5 总压畸变指数 |
2.4 几何模型 |
2.5 网格划分 |
2.6 边界条件 |
2.7 计算结果校验 |
2.7.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7.2 数值校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逆风条件下地面涡结构及气动特性 |
3.1 来流风速对地面涡结构及气动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来流速度下地面涡的结构 |
3.1.2 不同的来流速度下地面涡造成的总压畸变 |
3.1.3 不同的来流速度下进气道出口气流的周向偏转角 |
3.2 离地间隙对地面涡结构及气动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的离地间隙下地面涡的结构 |
3.2.2 不同的离地间隙下地面涡造成的总压畸变 |
3.2.3 不同的离地间隙下进气道出口气流的周向偏转角 |
3.3 Y方向速度梯度对地面涡结构及气动特性的影响 |
3.3.1 Y方向速度梯度下地面涡结构 |
3.3.2 Y方向速度梯度下地面涡造成的总压畸变 |
3.3.3 不同的速度梯度下进气道出口气流的周向偏转角 |
3.4 Z~+方向速度梯度对地面涡结构和气动特性的影响 |
3.4.1 Z~+方向速度梯度下地面涡的结构 |
3.4.2 Z~+方向速度梯度下地面涡造成的总压畸变 |
3.4.3 Z~+方向速度梯度下进气道出口的周向气流偏转角 |
3.5 Z~-方向速度梯度下地面涡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面涡气动特性的评价方式 |
4.1 地面涡强度 |
4.2 总压畸变 |
4.3 旋流畸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机翼载荷脱机校准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机翼受载分析 |
2 试验台架设计 |
3 载荷校准试验 |
3.1 工况设计 |
3.2 加载实施 |
3.3 试验数据分析 |
3.4 载荷模型建立 |
4 飞行实测结果及分析 |
5 结论 |
(4)复杂电磁环境中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CEME相关研究综述 |
1.2.2 BIT诊断理论及其增强技术研究综述 |
1.2.3 CEME中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论文主要研究问题及思路 |
1.3.2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CEME特性及其对BIT的影响机理分析 |
2.1 CEME特性分析 |
2.1.1 CEME定义 |
2.1.2 CEME作用原理分析 |
2.1.3 CEME作用影响分析 |
2.1.4 CEME影响度定义及评估方法 |
2.2 电磁应力的作用理论基础和仿真模型分析 |
2.2.1 电磁应力的作用理论基础 |
2.2.2 电磁应力场仿真模型分析 |
2.3 电磁应力对BIT诊断结果的影响分析 |
2.3.1 BIT测试诊断模型分析 |
2.3.2 BIT间歇报警机理研究 |
2.3.3 基于CEME作用影响的电磁应力分类研究 |
2.3.4 电磁应力与BIT诊断结果的关联关系研究 |
2.4 总结 |
第三章 干扰型电磁应力作用下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研究 |
3.1 干扰型电磁应力对电子装备及其BIT系统的影响分析 |
3.1.1 干扰型电磁应力对电子装备的作用影响分析 |
3.1.2 干扰型电磁应力对BIT测试信号的影响分析 |
3.1.3 干扰型电磁应力对BIT诊断结果的影响分析 |
3.1.4 干扰型电磁应力作用下BIT诊断能力增强途径分析 |
3.2 基于CWT-SVM的BIT抗干扰诊断增强技术 |
3.2.1 总体思路 |
3.2.2 电磁环境应力的表征参量分析 |
3.2.3 基于CWT的BIT测试信号滤波方法 |
3.2.4 基于SVM的BIT非线性综合决策方法 |
3.3 验证案例 |
3.3.1 电连接器故障测试实验 |
3.3.2 实验数据处理 |
3.4 总结 |
第四章 扰乱型电磁应力作用下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研究 |
4.1 扰乱型电磁应力的作用模型及其对BIT系统的影响分析 |
4.1.1 扰乱型电磁应力的共性分析 |
4.1.2 ESD应力的作用模型 |
4.1.3 扰乱型电磁应力对BIT诊断结果的影响分析 |
4.2 基于虚警识别的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 |
4.2.1 基于虚警识别的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总体方案 |
4.2.2 基于故障特征贡献度的特征提取方法 |
4.2.3 基于多值网络AIS的BIT虚警识别方法 |
4.3 基于ESD作用实验的验证案例 |
4.3.1 ESD作用实验 |
4.3.2 实验数据处理 |
4.4 总结 |
第五章 损伤型电磁应力作用下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研究 |
5.1 损伤型电磁应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BIT系统的影响分析 |
5.1.1 电磁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2 电磁损伤的失效机理分析 |
5.1.3 损伤型电磁应力对BIT诊断结果的影响分析 |
5.2 基于电磁损伤评估的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 |
5.2.1 电磁应力对损伤的影响分析 |
5.2.2 电磁损伤评估模型及方法 |
5.2.3 基于数据变异AIS的诊断方法 |
5.3 验证案例 |
5.3.1 基于ESD应力的电磁损伤仿真实验 |
5.3.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试验设计在飞机载荷谱飞行实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设计理论 |
2 试飞方案设计 |
2.1 飞机结构模型 |
2.2 试飞状态点矩阵建立 |
2.3 试飞架次安排 |
3 飞机重心法向过载概率分布确定 |
4 结论 |
(6)CBM模式下胜任力在机务人员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胜任力理论研究综述 |
2.1.1 胜任力的定义 |
2.1.2 胜任力模型 |
2.1.3 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
2.2 灰色评价理论研究综述 |
2.3 胜任力模型与培训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BM对军用飞机维修的影响分析 |
3.1 航空维修思想的发展 |
3.2 我国军用飞机维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我军现行的航空维修体制 |
3.2.2 航空维修存在的问题 |
3.3 CBM维修模式的内涵 |
3.4 CBM对飞机维修的影响分析 |
3.4.1 对维修流程的影响 |
3.4.2 对维修体制的影响 |
3.4.3 对维修人员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BM的机务人员胜任力研究 |
4.1 胜任力要素的初步确定 |
4.2 问卷编制 |
4.3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4 数据统计分析 |
4.5 基于CBM的航空机务人员胜任力等级划分标准 |
4.6 航空机务人员胜任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4.6.1 胜任力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2 机务人员胜任力测评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胜任力在机务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
5.1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 |
5.2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内容制定 |
5.3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方法的选择 |
5.4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效果评估 |
5.4.1 培训实施前评估 |
5.4.2 培训实施中的评估 |
5.4.3 培训后的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IEEE1588时统的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机载测试系统架构从IRIG-106标准PCM体制向网络化架构的转变 |
1.2 A380飞机机载测试系统架构技术特点分析 |
1.3 网络化测试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状况 |
1.4 网络化测试系统架构概述 |
1.5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功能分析及技术实现要求 |
2.1 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功能分析 |
2.1.1 传感器层 |
2.1.2 数据采集层 |
2.1.3 核心控制层 |
2.1.4 数据记录与分析层 |
2.2 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技术实现要求 |
2.2.1 高精度时间同步 |
2.2.2 低数据传输延时 |
2.2.3 高数据传输可靠性 |
第三章 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2 网络拓扑结构 |
3.3 物理层 |
3.3.1 物理连接 |
3.3.2 通信方式 |
3.3.3 以太网,时序连接器 |
3.4 网络交换机 |
3.4.1 二层交换技术 |
3.4.2 管理方式 |
3.4.3 静态路由 |
3.4.5 交换机的1588透明性支持 |
3.5 时钟同步 |
3.5.1 概述 |
3.5.2 IEEE 1588-PTP第二版2008 |
3.5.3 PTP精度和时间标记 |
3.6 IPV4网络层和UDP传输层 |
3.6.1 IPV4网络层 |
3.6.2 基于UDP的数据传输 |
3.6.3 UDP和TCP相比较 |
3.6.4 组播数据通信方式 |
3.7 应用层信息包和IENA载荷结构 |
3.7.1 应用层 |
3.7.2 IENA-Airbus协议 |
3.7.3 IENA载荷结构 |
3.7.4 IENA数据包设计规则 |
3.8 网络管理和应用 |
3.8.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
3.8.2 管理信息基础(MIB) |
3.8.3 网络控制信息协议(ICMP) |
3.8.4 应用 |
3.9 网络编程和应用 |
3.9.1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 |
3.9.2 应用 |
3.10 网络数据存储和记录 |
3.10.1 PCAP记录器文件格式 |
3.10.2 应用 |
3.11 网络服务质量(QoS) |
3.11.1 网络服务质量(QoS) |
3.11.2 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QoS项目目标 |
3.11.3 QoS项目保证措施 |
第四章 基于IEEE1588时统的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关键技术 |
4.1 基于IEEE1588的网络化测试系统同步机制 |
4.1.1 网络化测试系统同步需求 |
4.1.2 机载数据采集网络的特点 |
4.1.3 支持IEEE1588的数据采集单元 |
4.1.4 GPS时钟模块 |
4.1.5 机载测试局域网IEEE1588 PTP同步模型 |
4.1.6 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的IEEE1588协议时间同步方法 |
4.2 飞行测试接口(FLIGHT TEST INSTALLATION,FTI)网络交换机技术 |
4.3 两个设计方案的提出 |
4.3.1 处理器+交换引擎芯片方案 |
4.3.2 处理器+FPGA方案 |
4.3.3 FTI网络交换机方案的比较和选取 |
第五章 网络测试 |
5.1 同步脉冲测试 |
5.1.1 测试方法 |
5.1.2 测试结果 |
5.2 传输时延测试 |
5.2.1 测试方法 |
5.2.2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5.3 丢包测试 |
5.3.1 测试方法 |
5.3.2 测试结果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8)飞机液压导管疲劳实验与应力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路疲劳强度研究 |
1.2.2 管路初始安装应力研究 |
1.2.3 管路减振研究 |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飞机液压管道疲劳试验 |
2.1 疲劳试验理论 |
2.1.1 疲劳试验的分类 |
2.1.2 疲劳试验的原理 |
2.2 管道材料的疲劳试验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试验系统及其设备 |
2.2.3 试验件与夹具 |
2.2.4 振动疲劳试验 |
2.2.5 试验结果 |
2.2.6 构件的持久极限 |
2.3 飞机液压系统真实导管的疲劳试验及分析 |
2.3.1 真实管道试验件结构材料属性 |
2.3.2 疲劳试验系统 |
2.3.3 飞机液压管道疲劳试验步骤 |
2.3.4 疲劳试验结果 |
2.3.5 结果对比 |
2.4 结论 |
第三章 初始安装应力对管道固有频率的影响分析及验证 |
3.1 导管有安装应力下的模态分析 |
3.2 导管装配应力仿真分析 |
3.2.1 导管装配应力仿真分析预处理 |
3.2.2 导管无装配应力的情况 |
3.2.3 导管装配应力偏小的情况 |
3.2.4 导管装配应力偏大的情况 |
3.3 液压导管试验台安装应力测试 |
3.3.1 实验模态分析理论 |
3.3.2 基于锤击法的导管模态实验 |
3.3.3 实试验结果分析 |
3.4 某型飞机导管安装应力测试 |
3.5 管道安装应力监测系统开发 |
3.5.1 管道安装应力监测系统开发构想 |
3.5.2 软件设计要求 |
3.5.3 系统功能设计 |
3.5.4 系统软件介绍 |
3.6 结论 |
第四章 一种适于管路系统减振的弹簧片式动力吸振器 |
4.1 动力吸振器应用于管系减振的原理 |
4.2 动力吸振器的结构设计 |
4.3 动力吸振器的结构参数选择 |
4.3.1 管路系统的设计 |
4.3.2 结构参数选择 |
4.4 有限元仿真验证 |
4.5 实验验证 |
4.6 结束语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飞行试验安全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飞机研制是试飞安全的基石 |
1.1 飞机安全设计和评审 |
1.2 关注系统和软件的安全性 |
1.3 加强飞行品质研究 |
1.4 飞机设计中的人素工程考虑 |
1.5 使用手册和文件 |
2 飞行试验是试飞安全的保障 |
2.1 试飞员的素质要求和培养 |
2.2 飞行模拟是保障试飞安全的必备手段 |
2.3 试飞监控对于保障试飞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2.4 加强试飞技术研究, 确保试飞安全 |
3 加强试飞管理是试飞安全的关键 |
3.1 联合试飞有利于保障试飞安全 |
3.2 飞行试验安排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
3.3 研制/鉴定试飞与使用飞行的闭环管理 |
3.4 科学和客观的事故调查 |
4 结束语 |
四、新机试飞的特点、规律和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进口二次流对径流涡轮性能影响机理及控制研究[D]. 丁占铭. 清华大学, 2019(02)
- [2]逆风条件下地面涡气动特性及评价方式研究[D]. 滕宏旭.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3]机翼载荷脱机校准技术研究与应用[J]. 李志蕊,范华飞,谢帅,李亚南. 航空科学技术, 2018(10)
- [4]复杂电磁环境中BIT诊断能力增强技术研究[D]. 王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7(01)
- [5]试验设计在飞机载荷谱飞行实测中的应用[J]. 李飞,周占廷,谢帅. 航空科学技术, 2017(04)
- [6]CBM模式下胜任力在机务人员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 栗潇伟. 中国民航大学, 2015(03)
- [7]基于IEEE1588时统的机载测试实时局域网设计[D]. 亓盛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2)
- [8]飞机液压导管疲劳实验与应力控制技术研究[D]. 程小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1)
- [9]军民鱼水情 忠勇报国心[N]. 李驰. 中国航空报, 2013
- [10]飞行试验安全文化[J]. 周自全. 航空科学技术,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