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实验员的任务与职责(论文文献综述)
孟珈同,李军鸽[1](2021)在《浅谈实验员对高校实验室的重要性》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实验室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场所,实验员作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承担着实验室发展、管理、教学等多方面的工作。本文结合实验员的工作内容,明确了实验员岗位对高校实验室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实验员要明确实验室的发展方向,保障实验室人员财产安全,掌握仪器的使用及维修维护技能,辅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用积极的态度、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
邵雨萍[2](2021)在《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制度改进及实验员综合素质提升策略——以广州某职业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院校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阵地,实训室是高职院校教学和实训重要平台。随着实训室中计算机数量增多、使用频率提高,实训室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日渐凸显。虽然计算机更新换代以及引入新技术如云桌面、物联网等能够优化管理,但根本途径是消除实训室管理制度中的弊端,注重对实验员的管理和培养,增强实验员的归属感,提高工作积极性,促进实验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曹晓梅[3](2021)在《浅论高校实验员的自我提升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实验教学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步骤。实验员作为高校教师实验教学与学生实验之间的桥梁,在整个教学实验环节中不可或缺。高校实验员的自我提升与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人生价值,也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效果。就高校实验员的职业内容、工作现状及未来发展三部分内容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帮助高校实验员实现自我价值,促进高校实验教学快速发展。
金翊[4](2021)在《高校项目制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该文结合华侨大学项目制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提出通过改革聘用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完善薪酬体系、健全培训机制等方式,解决项目制下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流失率高、岗位职责模糊、人才结构失衡以及业务能力发展不足等难题,探索新时期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新模式。
高艳[5](2020)在《延安市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建议第三条明确要求“加强化学实验室和化学学科专用教室建设”“充分认识化学实验室和化学学科专用教室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为学生选择不同的化学课程、教师开展分层教学、加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创造良好条件。”但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由于经费不足和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访谈对延安市五所中学的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硬件设施方面实验室的建筑与环境、固定设施与布置方面达标率较好,软件设施建设方面一线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较强,实验教学观积极。但是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不足:(1)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小,数量严重不足和“一室多用”现象严重。(2)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尚未完全符合建设要求。(3)一线教师探究实验方案能力不足。(4)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不足,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实验室制度建设不足,落实情况不乐观。(2)实验室人员配置不合理,队伍有待加强。(3)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后。(4)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未引入信息化管理方式。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解决措施:(1)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主要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新型实验室,加大实验的开出率。(2)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3)重视实验员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严格选用专业人员,增加实验员人数,提升实验员待遇。(4)改变观念,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5)采用信息化建设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设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引入虚拟仿真化学实验室。(6)教育部门可以制定实验室建设新标准。
彭羿[6](2020)在《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实验在整个物理发展史中的地位以及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决定了它是影响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厦门城乡结合地区的初中学生面临着所处社会环境复杂、家庭教育状况特殊、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和个性特征特殊以及学校管理教学难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城乡结合地区的学校实验条件相对简陋,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比较薄弱。因此,研究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相关调查问卷,邀请厦门地区教学研究能力较强的老师帮忙修改形成最终问卷并试用。其中,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的收集分别来源于厦门同安区和翔安区几个比较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采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其次,本文对同安区和翔安区的部分一线物理教研员和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主要方式的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当前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实验能力存在不足的原因:(1)实验器材等物理实验教学条件不足,实验课无法按课程要求开设;(2)一线初中物理教师对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方便,组织进行实验课的频次较低;(3)虚拟实验代替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4)实验考查流于形式,难以真正激发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动手实验兴趣;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对策:(1)重视实验室的建设,配备专业且数量充足的实验员,健全实验器材采购和实验器材后期维修以及制定器材更换淘汰制度等;(2)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物理实验活动实际且有效地得到开展;(3)开展课内外物理兴趣小组活动,增加物理实验课时。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进行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4)探索初中毕业生实验考核方式,真正起到以考试促进实验教学的作用。
胡一[7](2019)在《基于侵扰度的预测型界面用户体验强健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系统逐渐对用户和环境具备了更强的感知和学习能力。为此,越来越多的系统在智能技术的驱动下,通过预测用户的意图和行为,给用户提供便利。在这种趋势下,预测型界面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也将成为热点。由于预测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传统的面向确定性系统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法也将面临挑战。第一,传统的设计方法不区分系统预测的对错,而一次错误的预测若没有搭配强健的体验设计,容易会对用户造成负面干扰甚至伤害;第二,传统设计方法的设计对象是相对被动式的交互系统,不考虑系统的主动行为对用户的影响;第三,传统的设计方法习惯于对用户和场景进行细分,针对典型的用户和场景进行个性化设计,而智能系统对用户和场景的理解是更加抽象而精细的,与体验设计师的理解难以匹配;第四,传统的设计方法通常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探讨如何理解用户,没有考虑如何让系统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学习用户的行为习惯。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从技术上使更主动的、预测型的交互系统成为可能,然而,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说,学术界对于以上问题尚未提供针对性的设计指导。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侵扰度的预测型界面用户体验强健设计方法。提出了单一低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和动态多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并结合实例设计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单一低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并进行实例设计与验证。(1)提出单一低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讨论了该模型关注的重点以及对提升用户体验强健性的作用;(2)基于单一低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针对智能电视输入方式进行实例应用;(3)通过计算机模拟与用户可用性测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验证了单一低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第二部分构建了面向快速原型设计的交互规则训练与预测模型。(1)以情境智能推荐产品为例,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将情境推荐过程建模;(2)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识别了典型的情境状态特征和可推荐行为,提出了交互行为经验的采集与发散设计方法,构建了经验回放池;(3)基于经验回放构建并训练了面向设计师快速原型设计的强化学习精简预测模型,用于后续动态多侵扰度界面设计的评估和优化迭代。第三部分对情境智能推荐行为的设计元素进行提取,并识别其优先级。(1)以手机应用程序展示推荐行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识别出初步的设计元素,以及个别设计元素对用户的影响;(2)通过眼动实验对设计元素进一步提取,结合问卷和访谈的结果,生成最终的设计元素集合,以及优先级排序;(3)将该提取方法推广到其他多个推荐行为,最终实现所有可推荐行为的设计元素提取,作为后续动态多侵扰度设计的设计素材。第四部分提出了动态多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并基于第二和第三部分的成果,进行了动态多侵扰度界面设计。(1)提出了动态多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讨论分析该模型对提升不确定性系统用户体验强健性的作用;(2)对当前移动端交互控件的侵扰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具有合适侵扰度的交互控件用于下一步的详细设计;(3)基于第三部分提取的设计元素及其优先级,针对上述第二部分识别的所有情境推荐行为进行多侵扰度界面的详细设计,并基于训练的预测模型进行方案的评估和优化迭代。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预测型界面的模型训练与设计评估系统。支持动态多侵扰度设计方案的训练和预测评估,方便方案的优化迭代。
饶云萍[8](2019)在《江西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A校为例》文中认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以培养实用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机制。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各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对实验室场地提出了更多需求,各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为满足教学需求,纷纷新建、重组实验室建设工作。实验室是学校教学、开展科研活动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和科研成果的主要实践场所。优秀的实验室不但需要有科学的、前瞻的性和社会发展要求来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它还应具备出色的硬件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和高素质高水平实验室队伍。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否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直接影响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因此,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A校为例,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验室设备管理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资料查阅,了解目前国家对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实验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笔者已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四年,深受实验室管理工作影响。目前。我国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研究方向主要基于实验室设备管理方法,提出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提高管理能力,但对实验室设备管理问题研究不全,笔者通过工作实际及调查结果,实验室管理的问题原因不仅是落后的管理方法,还有制度建设和管理人员的管理,仅管理方法的提高无法改善实验室管理问题。笔者就以实验室管理对A校师生进行座谈并问卷调查,通过人、设备、制度方面的研究分析,了解目前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目前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技术素质及全面认知等问题。根据对问题的调查,实验室管理问题的原因是: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制度不健全导致实验室管理工作脱节,领导重视度不够,管理观念和手段居于主导地位、实验室管理人员技能不足,自我认知不足,继续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笔者根据调查结果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工作中的经验及管理问题,制定相关实验室管理的建议,提出实验室管理策略,优化实验室管理,重点在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完善实验室制度建设,增加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激励和处罚,提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具,提高管理效率,建立长期有效的实验室管理员评级机制和师生培训机制,强化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最终,实验室管理状态呈健康的循环管理。
邵静宜[9](2019)在《论高校实验员素质的三个维度》文中认为高校实验员是实验室的主要管理者,师生实验活动的有效参与者,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者。实验员要有效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得到师生的认可,彰显出良好的工作业绩,必须具备三个维度的素质。即在价值维度上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意识;在知识维度上要具备文化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心理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在能力维度上要有操作维修能力、组织指导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学创新能力。
余楠[10](2018)在《新时期高校实验员队伍建设改革探讨》文中提出实验员队伍在新时期高校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实验员队伍由于思想意识、制度建设等问题制约着高校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岗位职责、岗位认同等角度对高水平的专业化实验员队伍进行探讨,并围绕着思想意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推动实验员队伍建设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二、浅谈实验员的任务与职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实验员的任务与职责(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实验员对高校实验室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员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与管理至关重要 |
2 实验员在仪器设备管理与功能开发中占主要地位 |
3 实验员是实验室安全的保护者 |
4 实验员是实践育人的主要载体 |
5 结语 |
(2)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制度改进及实验员综合素质提升策略——以广州某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职业学院实训室管理制度上的弊端——以广州某职业院校为例 |
2 人员管理制度上的弊端——实验员方面 |
2.1 职责不清 |
2.2 待遇偏低 |
2.3 发展受限 |
2.4 缺乏培训、交流 |
3 实训室管理制度改进和实验员综合素质提升的策略 |
3.1 统一管理归口 |
3.2 统一日常管理流程和标准 |
3.3 统一建设 |
3.4 完善实验员考评机制 |
3.5 注重实验员的管理、培养 |
4 总结 |
(3)浅论高校实验员的自我提升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实验员的职业内容 |
(一)基础实验教学工作 |
(二)采购及实验室改造工作 |
(三)日常管理及安全检查工作 |
二、高校实验员的职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一)队伍结构不合理,知识储备相对落后 |
(二)教辅编制晋升困难,自我认同感较差 |
(三)学校重视不够,缺乏能力培训通道 |
三、高校实验员的自我提升与发展 |
(一)提升思想,端正态度 |
(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
(三)积极参与学校平台建设与管理 |
四、总结 |
(4)高校项目制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我校项目制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实践 |
2 项目制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困境 |
3 化解项目制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困境的探索 |
4 项目制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实践成效 |
5 结语 |
(5)延安市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标的颁布 |
1.1.2 化学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
1.1.3 延安教育的不断发展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编制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
1.4.2 调查实施 |
1.4.3 统计处理数据 |
1.4.4 结果与建议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统计分析法 |
1.5.5 实地观察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实验室 |
2.1.2 中学化学实验室 |
2.2 中学实验室建设的相关政策 |
2.3 中学实验室管理与人员的相关政策 |
2.4 理论基础 |
2.4.1 行为科学理论 |
2.4.2 系统论 |
2.4.3 动态管理理论 |
2.4.4 质量效益理论 |
第三章 延安市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调查 |
3.1 调查的对象 |
3.2 调查的内容 |
3.3 调查的设计 |
3.4 调查的情况 |
3.4.1 化学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
3.4.2 化学实验室软件建设情况 |
3.4.3 实验室管理现状情况 |
3.5 实验员访谈设计及分析 |
3.5.1 访谈目的 |
3.5.2 访谈对象 |
3.5.3 访谈提纲 |
3.5.4 访谈记录 |
3.5.5 访谈结论 |
3.6 学校管理层人员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建议 |
4.1 结果 |
4.1.1 实验室建设方面 |
4.1.2 实验室管理方面 |
4.2 建议 |
4.2.1 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建设新型化学实验室 |
4.2.2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
4.2.3 重视实验员队伍的建设 |
4.2.4 改变观念,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 |
4.2.5 采用信息化建设对实验室进行管理 |
4.2.6 教育部门可以制定实验室建设新标准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5.1 结论 |
5.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6)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5 本文的组织 |
第二章 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理论基础 |
2.1 厦门城乡结合地区的界定 |
2.2 初中物理实验能力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
3.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3.3 初中物理实验现场考查情况及分析 |
3.4 教师访谈实录 |
3.5 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对策 |
4.1 关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的对策 |
4.2 关于学校层面的对策 |
4.3 关于教师层面的对策 |
4.4 关于学生层面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侵扰度的预测型界面用户体验强健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现状 |
1.3.1 用户体验设计 |
1.3.2 传统用户体验设计方法面临的挑战 |
1.3.3 面向预测型界面的设计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 |
1.5.1 方法层面 |
1.5.2 应用层面 |
1.6 论文的课题来源 |
1.7 论文组织 |
第2章 基于侵扰度的预测型界面用户体验强健设计研究方法 |
2.1 研究框架与关键技术 |
2.2 单一低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及其应用 |
2.2.1 单一低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与概念设计 |
2.2.2 计算机模拟评估 |
2.2.3 用户可用性评估 |
2.3 基于经验回放的交互行为建模与训练 |
2.3.1 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建模 |
2.3.2 基于经验回放的经验采集与设计 |
2.3.3 面向快速原型设计的交互规则训练 |
2.4 面向动态侵扰度的设计元素提取方法 |
2.4.1 问卷调查与用户访谈实验 |
2.4.2 眼动实验 |
2.5 面向情境推荐的动态多侵扰度界面详细设计 |
2.5.1 动态多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 |
2.5.2 当前移动端交互控件的侵扰度评估 |
2.5.3 面向情境推荐的多侵扰度界面详细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一低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及其应用 |
3.1 模型与选题分析 |
3.1.1 单一低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 |
3.1.2 智能电视输入方式现状 |
3.2 智能电视输入法单一低侵扰度交互方案设计 |
3.2.1 概念设计阶段 |
3.2.2 概念交互方案与预测展示形式 |
3.2.3 双光标交互方案预测展示方法 |
3.3 计算机模拟评估实验 |
3.3.1 语言模型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用户可用性评估实验 |
3.4.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4.2 被试 |
3.4.3 实验设计 |
3.4.4 实验流程 |
3.4.5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经验回放的交互行为建模与训练 |
4.1 背景与选题分析 |
4.2 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情境推荐过程建模 |
4.3 基于经验回放的经验采集与设计 |
4.3.1 经验回放与采集再设计 |
4.3.2 问卷调查实验 |
4.3.3 用户访谈实验 |
4.3.4 经验池设计 |
4.4 面向快速原型设计的交互规则训练 |
4.4.1 训练算法搭建 |
4.4.2 训练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动态侵扰度的设计元素提取方法 |
5.1 选题与背景分析 |
5.2 问卷调查与用户访谈实验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被试 |
5.2.3 实验过程 |
5.2.4 实验结果 |
5.3 眼动实验 |
5.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5.3.2 被试与实验设计 |
5.3.3 实验过程 |
5.3.4 实验结果 |
5.4 其他推荐行为的设计元素提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情境推荐的动态多侵扰度界面详细设计 |
6.1 动态多侵扰度交互设计模型 |
6.2 当前移动端交互控件的侵扰度评估 |
6.2.1 实验材料 |
6.2.2 被试与实验设计 |
6.2.3 实验结果 |
6.3 面向情境推荐的多侵扰度界面详细设计 |
6.3.1 新闻热点 |
6.3.2 朋友圈 |
6.3.3 扫码 |
6.3.4 音乐继续播放 |
6.3.5 天气与出行建议 |
6.3.6 乘车码 |
6.3.7 路况与打车 |
6.3.8 购物 |
6.3.9 物流信息 |
6.3.10 视频继续观看 |
6.3.11 考勤签到 |
6.3.12 应用推荐下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预测型界面的模型训练与设计评估系统 |
7.1 相关背景分析 |
7.2 系统框架 |
7.3 实例应用 |
7.3.1 登录界面 |
7.3.2 主界面 |
7.3.3 状态设置 |
7.3.4 行为设置 |
7.3.5 单条经验设计录入 |
7.3.6 经验池管理 |
7.3.7 经验池管理 |
7.3.8 训练 |
7.3.9 方案预测与多侵扰度评估 |
7.4 系统可用性测试 |
7.4.1 被试与实验设计 |
7.4.2 测试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智能电视输入交互方式评价问卷 |
附录B: 经验池采集实验问卷 |
附录C: 经验池采集用户访谈实验提纲 |
附录D: 应用市场界面吸引力评价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江西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A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本文研究切入点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理论基础 |
1.5.1 质量效益理论 |
1.5.2 PDCA循环理论 |
1.5.3 质量三部曲 |
第2章 江西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调查及分析 |
2.1 调查问卷分析 |
2.1.1 问卷设计 |
2.1.2 问卷调查分析 |
2.2 访谈分析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访谈提纲设计 |
2.1.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3章 江西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3.1 实验室管理的存在问题 |
3.1.1 实验室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
3.1.2 实验室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
3.1.3 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技术素质及全面认知 |
3.2 实验室管理问题的原因 |
3.2.1 实验室制度不健全 |
3.2.2 传统管理观念和手段居于主导地位 |
3.2.3 实验室管理人员素养不足,人员配置不合理 |
第4章 江西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4.1 提高对实验室的重视度,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
4.1.1 加强学校领导对实验室管理的重视度 |
4.1.2 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验室建设计划及流程 |
4.1.3 完善实验室管理部门职责和人员岗位职责 |
4.1.4 制定实验室管理人员配置标准、要求、奖惩 |
4.2 更新管理手段,推进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 |
4.2.1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实际情况,确定管理需求 |
4.2.2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需求,设计信息化管理平台 |
4.2.3 利用信息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实验室设备管理 |
4.3 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 |
4.3.1 注重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和思想教育 |
4.3.2 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员评价机制 |
4.3.3 强化实践教学教师的培训,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9)论高校实验员素质的三个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实验员价值维度的素质 |
1.1 严肃认真的态度 |
1.2 求真务实的作风 |
1.3 吃苦耐劳的精神 |
1.4 团结协作的意识 |
2 高校实验员知识维度的素质 |
2.1 文化基础知识 |
2.2 学科专业知识 |
2.3 安全管理知识 |
2.4 教育心理知识 |
3 高校实验员能力维度的素质 |
3.1 操作维修能力 |
3.2 组织指导能力 |
3.3 沟通表达能力 |
3.4 自学创新能力 |
(10)新时期高校实验员队伍建设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实验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
1.1 岗位认同感偏弱, 工作价值被低估 |
1.2 岗位职责模糊, 管理制度不健全 |
1.3 队伍专业性不强, 管理水平落后 |
1.4 实验队伍流动性较大, 稳定性差 |
2 实验员队伍建设的改革措施 |
2.1 提升岗位的认同感, 正确看待工作的价值 |
2.2 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
2.3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队伍水平 |
2.4 消除差异, 稳定队伍 |
3 总结 |
四、浅谈实验员的任务与职责(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实验员对高校实验室的重要性[J]. 孟珈同,李军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22)
- [2]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制度改进及实验员综合素质提升策略——以广州某职业学院为例[J]. 邵雨萍.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29)
- [3]浅论高校实验员的自我提升与发展[J]. 曹晓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1(32)
- [4]高校项目制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金翊.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01)
- [5]延安市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D]. 高艳. 延安大学, 2020(12)
- [6]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研究[D]. 彭羿. 西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侵扰度的预测型界面用户体验强健设计与研究[D]. 胡一. 浙江大学, 2019(08)
- [8]江西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A校为例[D]. 饶云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9]论高校实验员素质的三个维度[J]. 邵静宜. 管理观察, 2019(05)
- [10]新时期高校实验员队伍建设改革探讨[J]. 余楠. 池州学院学报,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