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菜籽油的汽油机油基础油(论文文献综述)
蔡慕颖[1](2011)在《麻疯树油基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矿物油基润滑油基础油因其难以生物降解,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而植物油具有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良好的润滑性能和粘温性能,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较差的氧化安定性、水解稳定性和低温流动性限制了其作为基础油的使用,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性。本文以脂肪酶Novozym 435为催化剂,以麻疯树油为原料直接与三羟甲基丙烷(TMP)进行酯交换,得到了一种麻疯树油基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基础油。将改性前/后的麻疯树油与基础油掺杂,讨论了添加量对基础油的粘度、酸值、凝点、氧化安定性和生物降解性的影响。在直接酯交换改性麻疯树油的过程中,分别讨论了不同醇类、反应温度、油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产品的粘度、酸值和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最优反应条件(最优醇TMP、反应温度65℃、油醇摩尔比1:3、反应时间21h、Novozym435用量7%)下,能得到一种氧化安定性优于麻疯树油、粘度指数明显提高且优于矿物基础油、酸值明显降低和粘度基本不变的多元醇酯;说明TMP直接酯交换改性麻疯树油以提高其氧化安定性是可行的。将麻疯树油(JO)、经甲醇改性的麻疯树油甲酯(JME)和经TMP改性的麻疯树油多元醇酯(TMPE)分别以不同比例与基础油(BO)掺杂,讨论了添加量对基础油的粘度、酸值、凝点和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油中添加10%TMPE的效果最好:在基本不影响粘度、酸值和氧化安定性的前提下,低温流动性有了很大提高,即相比原基础油(-10℃),凝点大幅度降低(-24℃)用旋转氧弹法测定了基础油、改性前/后麻疯树油和混合油品的氧化诱导时间T,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都提高了麻疯树油的氧化安定性(TTMPE=TJME>TJO);将JME和TMPE添加到基础油中所得油品的氧化安定性都优于直接添加JO的混合油品(TTMPE10>TJME10>TJO10)。所以,两种改性方法尤其是TMP改性能够有效地提高麻疯树油的氧化安定性。用改进的CEC-L-33-A-93方法评价了基础油、改性前/后麻疯树油和混合油品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基础油的21d生物降解率为25.93%,麻疯树油则为94.95%,说明矿物油基础油不易生物降解而植物油极易降解;甲醇和TMP改性对麻疯树油的生物降解性几乎无影响,且在基础油中添加10%改性前/后的麻疯树油,都能明显提高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本文以Novozym 435为催化剂,用TMP直接对麻疯树油进行酯交换改性,最后得到了一种氧化安定性优于麻疯树油、酸值明显降低和粘度基本不变的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基础油。将其以10%的比例添加到基础油中,在基本不影响粘度、酸值和氧化安定性的前提下,能显着降低基础油的凝点,明显提高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
石琛[2](2010)在《纳米WS2环保节能发动机润滑油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石油价格的持续高涨以及世界各地日趋严格的排放与节能法规的出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关注的热点。本研究结合纳米摩擦学开发纳米WS:环保节能发动机润滑油,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通过钨硫直接反应法制备出微米WS2颗粒的基础上,采用强超声/螺旋搅拌球磨多能场复合细化法成功制备出平均激光衍射粒度为95nm的片状纳米WS2颗粒,通过与微米WS2颗粒的性能对比分析发现,纳米WS2颗粒具有更加优良的金属表面吸附特性、分散稳定性、润滑性能和较佳的热稳定性(空气气氛下)。而机理分析初步表明,强超声/螺旋搅拌球磨复合细化法主要通过冲击粉碎作用,辅以摩擦剪切粉碎作用和强超声产生的大量·OH对颗粒细化的促进作用来达到超细化WS2粉末的目的。针对润滑油中纳米WS:颗粒易自发团聚的特点,在强超声/球磨搅拌复合作用下采用修饰剂SA对纳米WS2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处理,发现该方法修饰后的纳米WS2颗粒在PA06、菜籽油和PriEco3004三种环保型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均最佳,并且当润滑油中纳米WS2颗粒的质量添加量为2%时,SA的最佳用量为0.5%。机理分析表明,强超声/球磨搅拌的复合作用起到对纳米WS:团聚体的解团聚作用,并使解聚后的纳米WS2颗粒表面活性增强,造成颗粒表面的羟基(-OH)与油液中表面修饰剂SA的羧基(-COOH)发生类似于醇与酸的酯化反应,从而使得纳米颗粒表面特性由亲水疏油转变为亲油疏水,经表面修饰后的纳米WS2颗粒表面的长碳链形成的空间位阻层和润滑油分子形成的溶剂化层共同防止了纳米颗粒的碰撞团聚,最终使得解聚后的纳米WS2颗粒长期稳定分散于润滑油介质中。通过系列四球摩擦对比实验发现,在基础油PA06、菜籽油中添加2%的纳米WS2颗粒对基础油在常温、高温、低载、高载、低速、高速等工况下润滑性能的改善最显着,且纳米WS2颗粒的改善效果优于纳米MoS2和纳米石墨。此外,纳米WS2颗粒与T462A、T202、T323和T451A等几种常用于发动机润滑油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在PA06和菜籽油中的配伍性良好,尤其分别与T462A、T202复配时具有增效作用。在自制发动机模拟实验台架和真实汽车上进行了纳米WS2颗粒的发动机应用实验,结果经发动机模拟台架实验发现,纳米WS2能减少发动机活塞环磨损量27.6%,能降低发动机油耗13%-28%,能使发动机排放尾气中HC、CO、NOx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分别降低18.6%-37.6%、7.7%14.3%、8.8%-19.7%;而通过行车实验发现,纳米WS2能提高传统发动机润滑油的使用寿命1.5倍,并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最大节油率可达到38.50%,最小节油率也有16.39%,平均节油率为20.26%,表现出优良的节能减排特性。本文在四球摩擦实验机、AW-3型抗磨试验机和发动机模拟实验台架上进一步考察了纳米WS2颗粒的自修复特性,结果表明,PA06和菜籽油中纳米WS2颗粒在常温、100℃和200℃下均能对摩擦副表面的微损伤、微裂纹实现在线原位动态自修复,但在低载下修复效果不明显;此外,纳米WS2颗粒能减少磨粒磨损表面和粘着磨损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使表面平整,避免磨损加剧,能改善活塞环磨损表面的形貌,使其平整,能减小发动机内部的磨损烈度指数,使发动机内部的磨损严重程度降低,这表明纳米WS2颗粒还能对已存在的磨损表面实现良好的自修复作用。为研究环保型润滑油中纳米WS2颗粒的作用机理,对摩擦表面进行了XPS分析、EDS分析和氩离子溅射深度剖析,结果表明,环保型润滑油中纳米WS2颗粒的润滑过程可分为流体润滑阶段和混合润滑阶段,前一阶段主要通过纳米WS2颗粒增加流体润滑油膜厚度来改善润滑,且摩擦过程中,纳米WS2颗粒会逐渐沉积于摩擦表面;后一阶段初期摩擦主要发生在纳米WS2沉积膜内部,在摩擦剪切力的作用下沉积膜中的纳米WS2颗粒发生择优取向分布,从而使得沉积膜的减摩性能得到提高,后期由于摩擦表面温度的升高,沉积的纳米WS2颗粒重新被活化,并随摩擦在表面由富集区(如磨粒磨损表面的犁沟区和粘着磨损表面的凹坑区)向四周转移,在摩擦表面微区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与金属微凸体作用生成具有低摩擦系数的纳米FeS和纳米FeS04,纳米FeS和纳米FeSO4继而受摩擦剪切作用在摩擦表面滑移铺展,最终将磨损表面修复平整,并在表层形成由纳米W03、纳米FeS、纳米FeS04及纳米WS2组成的致密极压抗磨修复层,该修复层不仅阻止了摩擦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且拥有很高的承载能力,使得由剪切应力引起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局限于修复层,因而有效地抑制了摩擦表面的粘着磨损和接触疲劳,起到保护摩擦表面的作用。此外,发动机缸压分析实验表明,在发动机中纳米WS2颗粒于汽缸-活塞环处密封面形成的自修复层,改善了密封性,提高了缸压,进而保证了更加有效的燃料燃烧,使得燃油消耗和HC、CO、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最后,本文选用精炼菜籽油、多元醇酯PriEco3004、聚α烯烃PA06和高压加氢150BS光亮油按比例调配后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T618、降凝剂LZL803B和抗氧剂L01、L115后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环保型基础油,然后加入纳米WS2颗粒和表面修饰剂SA,经分散处理后配以其它功能添加剂制备出达到15W/40级别油品粘度要求且使用性能与SL级发动机润滑油相当的纳米WS:发动机润滑油,其可生物降解性良好,并且与国内外知名节能型发动机油的对比发现,纳米WS:环保节能发动机润滑油无论是润滑性能还是节能减排性能均更加优良。
王永刚[3](2009)在《系列新型有机硼酸酯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用润滑油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其热氧化稳定性,延长换油期,节能降耗,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针对这些要求,对工业用油添加剂的研究也相应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有机硼酸酯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开发应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根据不同的目的,把S、P、N等活性元素引入到有机硼酸酯中,设计并制备了八种新型有机硼酸酯添加剂,使用四球机考察了它们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同时对一些添加剂的抗腐蚀性能、抗氧化性能、热稳定性等也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其是一类多功能添加剂;试验中还采用SEM、EDS、三维非接触表面干涉光度仪、XPS等表面分析工具及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等对各体系的摩擦作用机理也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现有两个常见添加剂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改进,即把两个常用的摩擦活性官能团——硫代磷酸酯基团及荒氨酸基团引入到硼酸酯结构中,制得BDDP及BDTC添加剂,分别考察了二者在双酯及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BDDP在双酯中的承载能力要稍好于ZDDP,抗磨性能稍差,但减摩性能要远好于ZDDP,热稳定性好于ZDDP,且在双酯中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抗氧化性能不如ZDDP。BDTC能明显提高菜籽油的承载能力,MoDTC却几乎没有多少极压性能;BDTC在低浓度时抗磨效果并不明显,随着加入量增加,显示了很好的抗磨效果,且在高负荷下其抗磨性能优于MoDTC;其减摩能力与MoDTC相当,但热稳定性要远远好于MoDTC,且在菜籽油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2、通过对硼酸酯结构中引入活性硫元素,设计、制备两种新型硼硫系载荷添加剂DSB及BXT,并将二者与硫化烯烃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DSB在多元醇酯中的抗卡咬性能优于T321,但其抗烧结性能不如T321;高浓度高载荷的情况下DSB的抗磨能力更好;DSB在多元醇酯中的减摩性能优于T321;DSB试油的腐蚀等级较低,且展现了极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与硫化烯烃相比,BXT没有明显的气味,对铜片腐蚀程度小,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承载能力与硫化烯烃几乎相当,并且在较低的浓度下展现出更好的减摩和抗磨性能。3、通过在硼酸酯结构中引入杂环基团进行ZDDP替代物的研究:研究表明,BTSB在菜籽油中展现出优异的承载性能,且优于ZDDP;其在低载荷下有更好的抗磨性能,且有极优异的减摩效果;BTSB能有效控制铜腐蚀,但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不如ZDDP。BTBM在菜籽油中有很高的PB值,但其抗烧结性能却较差;BTBM在菜籽油中的抗磨性能较差,但拥有极好的减摩性能;BTBM作为腐蚀抑制剂,可以明显抑制活性元素对铜片的腐蚀作用。4、基于电子共轭理论,设计并制备出具有高水解稳定性的有机苯硼酸酯添加剂PBDDP及PBDTC,分别考察了二者在双酯及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及水解稳定性:PBDDP在双酯中有较好的承载性能,且抗磨性能与ZDDP相当;具有极好的减摩性能,且好过普通含硫磷硼酸酯BDDP;PBDDP的热稳定性好于ZDDP,且抗氧化性也远好过ZDDP;PBDDP有优异的水解稳定性,且大大好过普通含硫磷硼酸酯BDDP。在菜籽油中PBDTC有较好的承载性能,且高载荷下抗磨性能优于MoDTC;PBDTC在菜籽油中同样表现出了极好的减摩性能,且优于BDTC,表明苯硼酸酯结构的引入可使减摩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PBDTC的热稳定性大大高于MoDTC,但比普通含硫磷硼酸酯BDTC稍差;PBDDP在菜籽油中同样展现了极好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性能也超过了ZDDP,同时具有较高的水解稳定性。5、考察了外加胺对硼酸酯水解稳定性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含活性元素的硼酸酯的承载能力有限;但当硼酸酯与有机胺形成外配位键后,却出现了明显的对抗作用;BN胺盐复合剂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液体石蜡的PB值,叔胺所形成的BN胺盐复合剂的抗卡咬性能最好,仲胺次之,而短碳链伯胺的抗卡咬性能也好过长碳链伯胺。低载荷下不含活性元素的硼酸酯具有一定的抗磨能力;两种B与N的结合方式均可起到协同抗磨作用,且同一种类的有机胺在两种结合方式下所起的抗磨能力大致相当,而所使用的伯胺的烷基链越长,其对改善硼酸酯的抗磨作用也就越大。有机胺的烷基碳链越长,复合剂在液体石蜡中的减摩性能越好,而由碳链最短的正丁胺所形成的复合剂甚至还出现了增摩现象。此外,由伯胺形成的复合剂其减摩性能最好,且远好于由仲胺及叔胺所形成的复合剂。在两种加胺方式下,硼酸酯的水解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提高;在大部分情况下,BN外配位复合剂的水解稳定性优于BN胺盐复合剂。在两种结合方式下,胺的烷基链越长其水解稳定性越好。6、苯硼酸酯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及其与酚类抗氧剂的协同作用:普通的苯硼酸酯(PBB)在菜籽油中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效果并不显着;含硫磷苯硼酸酯(PBDDP)的抗氧化性能特别好,且优于T501;PBB及PBDDP与T501均有很好的抗氧协同作用,但PBDDP与酚类抗氧剂的协同作用更突出;T501有很强的自由基捕获能力,进而起到抗氧化作用,但苯硼酸酯衍生物没有明显自由基捕获能力,说明后者不属于“捕获自由基”抗氧化机理;在氧化初期,苯硼酸酯的加入可以大大减少酚类抗氧剂的消耗量,这是其能与酚类抗氧剂起协同抗氧作用的主要原因。7、通过对上述几种含活性元素硼酸酯的摩擦作用机理研究后发现:有机硼酸酯在摩擦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在金属表面形成由B2O3或部分硼酸酯组成的含硼吸附层,且吸附能力很强。这种吸附层可避免摩擦副间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与磨损。当添加剂中还同时含有活性元素如N、S、P时,金属表面可与其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可形成FeSO4、FeS、FePO4等无机反应膜或有机含氮金属络合物,这种由反应层及含硼吸附层所共同组成的复合边界润滑膜可起到更好的抗磨作用。
汪艳[4](2007)在《纳米陶瓷添加剂抗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机械设备的载荷、速度、温度等工作参数的日益提高,润滑油中原有的减摩剂和抗磨剂己不能完全满足其减摩抗磨性能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纳米材料和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由于某些纳米材料的独特结构使其具有特殊的摩擦学性能,以这些纳米粒子制成的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可使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润滑领域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开辟了新的解决途径。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将其用于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和修复功能。开发纳米陶瓷润滑油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提升润滑油的综合性能,纳米化、多功能化必然是润滑油添加剂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采用四球试验机研究了纳米陶瓷添加剂的抗磨和极压性能、纳米陶瓷添加剂与另几种添加剂的配伍性能、纳米陶瓷添加剂与多种添加剂复配的抗磨和极压性能。通过引进均匀设计方法,合理地安排多水平多因素试验,用逐步回归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处理,提出了各个回归方程,以此分析了添加剂间的配伍性。结果表明:加入纳米陶瓷添加剂的基础油具有更好的抗磨性和极压性。
汤仲平,金鹏,孙丁伟,刘维民,张少明[5](2006)在《可生物降解TC-WⅡ水冷二冲程发动机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研制与环境友好的TC-WⅡ水冷二冲程发动机油所需要的各种功能添加剂以及利用部分市售食用植物油、酯类油、低粘度的PAO合成油或加氢基础油复合使用作为可生物降解基础油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基础油的复合使用,一方面解决了以植物油为可生物降解基础油带来的氧化安定性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以酯类油作为可生物降解基础油带来的成本问题。
张绪久[6](2005)在《绿色内燃机油的抗磨及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添加剂的应用及环保要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抗磨剂的作用机理,并对环境有害物质做了详尽的介绍。针对菜籽油的粘度不能满足内燃机油的粘度分类要求,对基础油的粘度做了研究,并探讨了作用机理。本文还对T202,T301及磷酸三苯酯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作用机理,为以后的可生物降解工作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本文还分析了鱼毒性的影响因素,以菜籽油为载体,对ZDDP与T501的鱼毒性进行了测定,为润滑油鱼毒性方面的研究做了初步的尝试。
王恒[7](2005)在《含硫极压抗磨剂在绿色润滑剂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润滑剂的广泛使用,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由于传统的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的润滑剂生物降解能力差,对环境有毒害作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法规日趋完善,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日俱增,为了适应环保发展的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提出要使用不污染和不危害环境的绿色润滑剂,并积极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矿物基润滑剂与绿色润滑剂在理化性质、摩擦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方面存在许多差异,研制开发新型绿色润滑剂首先应对这些差异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不同种类润滑剂的理化性质和生物降解性能基础上,以菜籽油为基础油,含硫添加剂为极压抗磨剂,通过大量的的摩擦学试验,结合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对含硫极压抗磨剂与菜籽油的摩擦规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揭示了含硫极压抗磨剂在金属表面的作用机理,系统地研究和探讨了含硫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响应性和摩擦学性能,同时对不同功能添加剂与含硫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配伍性能进行了分析。 经过分析和探讨各种润滑剂的生物降解机理及降解能力,得出润滑剂的组成和结构是决定其生物降解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表面分析技术对磨斑表面的分析,认为菜籽油的摩擦作用机理为油中的极性分子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形式参与润滑,其中饱和脂肪酸与摩擦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脂肪酸皂吸附膜,由于吸附膜的强度和形成金属皂的熔点不高,所以植物油(菜籽油)只能在中等负荷、中等速度和中等温度下起减摩和抗磨作用。通过对含硫添加剂在菜籽油中摩擦学性能研究和磨斑表面分析,得出了不同负荷、不同摩擦时间、不同加量下,硫化异丁烯和硫化棉籽油在菜籽油中的极压和抗磨规律,认为硫化异丁烯在极压性能和抗磨能力方面均优于硫化棉籽油;提出了含硫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作用机理,认为在较低的负荷和短的摩擦时间下,减缓摩擦和磨损的主要原因是硫化异丁烯、硫化棉籽油和菜籽油的活性基团在摩擦表面形成的物理、化学吸附膜以及脂肪酸皂吸附膜。当摩擦时间延长、负荷增大时,添加剂和菜籽油中的极性基团脱附,添加剂分解,活性元素硫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铁及硫化铁的氧化物硫酸铁保护膜,新生的金属表面也可生成氧化铁,同时硫化铁膜抗剪切强度大,提高了摩擦表面的承载能力。并且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硫化异丁烯
刘晶郁,仝秋红,张永[8](2004)在《绿色汽油机油抗氧剂复合性能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常用矿物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从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对添加剂的要求出发 ,选择了T2 0 3、T70 6、CuDTP、DNA等常用抗氧剂 ,通过试验考察了以菜籽油为原料的汽油机基础油对单一抗氧剂的感受性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分析了抗氧剂之间的复合性能 ,提出几种抗氧剂的最佳配比为 :DNA∶T70 6∶CuDTP∶T2 0 3=4 9∶1∶1∶16。
李英勃[9](2004)在《环境友好润滑油优化配方试验及抗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润滑油是重要的石化产品之一,在工业及民用等多种行业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但它极易流入环境,对环境构成较大危害,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立法禁止在环境敏感地区使用生物降解性能不合要求的润滑油。因此,进行环境友好润滑油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论文分析了我国的汽油机润滑油在品种和质量上与国外存在的差距,指出了开发和研制新一代满足环保要求环境友好润滑油的必要性。 本文在全面研究环境友好润滑油全配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植物基润滑油抗磨性的试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通过介绍汽油机的摩擦学机理和润滑机理,按照曲轴连杆轴承的油膜厚度方程,讨论了汽油机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及评定。 (2) 根据环境友好润滑油的特点和相应的生物降解方法,探讨了合成酯、天然植物油、聚α烯烃、合成烃等多种润滑油的生物降解能力,并考察了生物降解能力与它们化学结构组成关系,提出了目前环境友好润滑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紧迫性。 (3) 通过分析环境友好润滑油在润滑性能与生物降解性能两方面的要求,合理选用植物基基础油和添加剂,应用均匀设计试验,选用逐步回归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讨论了基础油对添加剂的感受性及添加剂之间的配伍性,得出了10W/30SH汽油机油的优化配方;同时,还进行了研制油与同类进口油品的性能对比试验,并参照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 301(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标准进行了可生物降解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油的质量水平达到了10W/30SH的性能要求,而且具有可生物降解性,通过经济性分析,还具有实际可行性。 (4) 重点研究了磷酸酯,二硫代磷酸盐,以及偏硼酸盐作为添加剂在植物
李英勃,徐妙侠[10](2004)在《绿色润滑油(SG10W/30)可生物降解性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所研制的绿色润滑油(SG10W/30)进行使用性能对比试验和生物降解率试验,重点考察该绿色润滑油及其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试验结果表明绿色润滑油质量水平已达到(SG10W/30)汽油机油的使用性能要求。该润滑油及其基础油都可生物降解,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明显优于绿色润滑油,由此可见功能添加剂的加入对绿色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性有抑制作用。
二、基于菜籽油的汽油机油基础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菜籽油的汽油机油基础油(论文提纲范文)
(1)麻疯树油基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的基础油 |
1.3.1 合成酯 |
1.3.2 植物油 |
1.4 植物油用作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基础油的改性研究 |
1.4.1 生物改性 |
1.4.2 化学改性 |
1.5 麻疯树油 |
1.6 课题的提出 |
1.6.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2 拟定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品的分析方法 |
2.1 油品的基本物化性质 |
2.1.1 粘度 |
2.1.2 粘度指数 |
2.1.3 凝点和倾点 |
2.1.4 酸值 |
2.1.5 皂化值 |
2.1.6 分子量 |
2.2 油品的应用性质 |
2.2.1 氧化安定性 |
2.2.2 生物降解性 |
第三章 基于麻疯树油的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1.2 实验原理与合成路线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醇类对反应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4 油醇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3.2.5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3 产物的基本性质 |
3.4 经济可行性估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前后麻疯树油与润滑油基础油的复配研究 |
4.1 实验原料 |
4.2 改性前后麻疯树油与基础油的复配 |
4.2.1 麻疯树油与基础油的复配 |
4.2.2 麻疯树油甲酯与基础油的复配 |
4.2.3 麻疯树油多元醇酯与基础油的复配 |
4.3 改性前后麻疯树油的添加量对基础油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1 添加量对基础油粘度的影响 |
4.3.2 添加量对基础油酸值的影响 |
4.3.3 添加量对基础油凝点的影响 |
4.3.4 添加量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 |
4.3.5 小结 |
4.4 改性前后麻疯树油、基础油及混合油品的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 |
4.5 改性前后麻疯树油、基础油及混合油品的生物降解性 |
4.5.1 原料与仪器 |
4.5.2 生物降解性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纳米WS2环保节能发动机润滑油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动机润滑油发展概述 |
1.2 国内外环保节能发动机润滑油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基础油 |
1.2.2 添加剂 |
1.3 纳米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1 制备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2 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 |
1.4 课题来源、选题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选题意义 |
1.4.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纳米WS_2颗粒的制备及其细化机理研究 |
2.1 实验用微米WS_2颗粒的制备 |
2.2 实验用纳米WS_2颗粒的超细化制备 |
2.2.1 超细化制备装置及过程 |
2.2.2 纳米WS_2颗粒的基本性能分析 |
2.2.3 纳米WS_2颗粒的超细化制备机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WS_2颗粒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及机理研究 |
3.1 分散稳定性评价方法 |
3.2 纳米WS_2颗粒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实验研究 |
3.2.1 分散实验材料 |
3.2.2 分散实验装置 |
3.2.3 分散方法对纳米WS_2颗粒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3.2.4 不同基础油中表面修饰剂对纳米WS_2颗粒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3.3 纳米WS_2颗粒在润滑油中稳定分散的机理分析 |
3.3.1 纳米WS_2颗粒的表面特性分析 |
3.3.2 纳米WS_2颗粒形成团聚体的原因 |
3.3.3 强超声/球磨搅拌复合作用的解聚作用 |
3.3.4 强超声/球磨搅拌复合作用下表面修饰处理的表面改性作用 |
3.3.5 纳米WS_2颗粒的稳定分散机理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WS_2颗粒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4.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4.2 实验条件 |
4.3 纳米WS_2添加量对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1 纳米WS_2添加量对环保型润滑油极压性能的影响 |
4.3.2 纳米WS_2添加量对环保型润滑油减摩性能的影响 |
4.3.3 纳米WS_2添加量对环保型润滑油抗磨性能的影响 |
4.4 不同工况下纳米WS_2与MoS_2、石墨的摩擦学性能对比分析 |
4.4.1 不同温度下的摩擦学性能对比分析 |
4.4.2 不同负载下的摩擦学性能对比分析 |
4.4.3 不同速度下的摩擦学性能对比分析 |
4.5 纳米WS_2与其它极压抗磨添加剂的配伍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动机实验中纳米WS_2的节能减排特性分析 |
5.1 GE5080F型发动机模拟实验台架的设计及其实验过程 |
5.2 发动机模拟台架实验结果分析 |
5.2.1 汽机油润滑性能变化分析 |
5.2.2 发动机磨损情况分析 |
5.2.3 发动机油耗情况分析 |
5.2.4 发动机动力性能分析 |
5.2.5 发动机尾气分析 |
5.3 行车实验所用汽车简介及其实验过程 |
5.4 行车实验结果分析 |
5.4.1 汽机油粘温性能变化分析 |
5.4.2 汽机油润滑性能变化分析 |
5.4.3 汽机油抗腐蚀性能变化分析 |
5.4.4 汽机油铁含量分析 |
5.4.5 发动机燃油消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米WS_2对磨损表面的自修复特性分析 |
6.1 实验仪器及实验过程 |
6.2 四球摩擦实验中纳米WS_2对磨损表面的自修复特性分析 |
6.2.1 不同负载下的自修复特性 |
6.2.2 不同温度下的自修复特性 |
6.3 抗磨试验机实验中纳米WS_2对磨损表面的自修复特性分析 |
6.3.1 磨粒磨损表面 |
6.3.2 粘着磨损表面 |
6.4 台架实验中纳米WS_2对磨损表面的自修复特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纳米WS_2的摩擦润滑机理研究及节能减排机理分析 |
7.1 纳米WS_2摩擦润滑机理研究 |
7.1.1 摩擦表面样品制备 |
7.1.2 摩擦表面元素化学状态分析 |
7.1.3 摩擦表面元素面分布分析 |
7.1.4 摩擦表面元素深度剖析 |
7.1.5 纳米WS_2颗粒的择优取向分布分析 |
7.1.6 摩擦润滑机理解析 |
7.2 纳米WS_2节能减排机理分析 |
7.2.1 发动机高油耗原因分析 |
7.2.2 纳米WS_2对发动机缸压的影响分析 |
7.2.3 节能减排机理解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纳米WS_2环保节能发动机油的制备及与国内外机油的对比 |
8.1 环保型基础油的制备 |
8.2 纳米WS_2环保节能发动机油的制备 |
8.3 与国内外高性能发动机油的主要性能对比 |
8.4 应用情况与鉴定专家意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专利申请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3)系列新型有机硼酸酯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传统载荷添加剂所面临的问题及含硼添加剂 |
1.3 有机硼酸酯用作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种类和分子结构 |
1.4 硼系添加剂摩擦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1.5 有机硼酸酯用作滑油添加剂的主要问题——水解稳定性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硫代磷酸酯基团及荒氨酸基团的硼酸酯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
2.1 引言 |
2.2 含二硫代磷酸酯结构的硼酸酯衍生物在双酯中的摩擦学行为 |
2.2.1 实验部分 |
2.2.2 BDDP 在双酯中的摩擦学特性 |
2.2.3 摩擦表面分析 |
2.2.4 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能考察 |
2.3 含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结构的硼酸酯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行为 |
2.3.1 实验部分 |
2.3.2 BDTC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特性 |
2.3.3 摩擦表面分析 |
2.3.4 BDTC的摩擦裂解(Tribofragmentation)分析 |
2.3.5 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能考察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二硫醚基团及黄原酸基团的硼酸酯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含烷基二硫醚基团的硼酸酯衍生物在多元醇酯中的摩擦学行为 |
3.2.1 实验部分 |
3.2.2 DSB 在多元醇酯中的摩擦学性能 |
3.2.3 表面分析及摩擦作用机理 |
3.2.4 抗腐蚀性、热稳定性及热氧化安定性分析 |
3.3 含黄原酸基团的硼酸酯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行为 |
3.3.1 实验部分 |
3.3.2 BXT 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
3.3.3 钢球磨损表面分析 |
3.3.4 抗腐蚀性及热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两种含杂环基团的硼酸酯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含二硫代苯并噻唑基团的硼酸酯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行为 |
4.2.1 实验部分 |
4.2.2 BTSB 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4.2.3 摩擦表面分析及作用机理 |
4.2.4 抗腐蚀性、热稳定性及热氧化安定性分析 |
4.3 含苯并三氮唑基团的硼酸酯化Mannich 碱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行为 |
4.3.1 实验部分 |
4.3.2 BTBM 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
4.3.3 摩擦作用机理 |
4.3.4 BTBM 的抗腐蚀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具有 P-π共轭体系的苯硼酸酯衍生物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和水解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具有 P-π共轭体系的的含硫磷苯硼酸酯在双酯中的摩擦学行为及水解稳定性考察 |
5.2.1 实验部分 |
5.2.2 摩擦学性能考察 |
5.2.3 摩擦表面分析 |
5.2.4 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能 |
5.2.5 添加剂的水解稳定性 |
5.3 具有 P-π共轭体系的的含硫氮苯硼酸酯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行为及水解稳定性考察 |
5.3.1 实验部分 |
5.3.2 摩擦学性能考察 |
5.3.3 摩擦表面分析 |
5.3.4 热稳定性、抗氧化性能及水解稳定性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外加胺对有机硼酸酯摩擦学性能及其水解稳定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外加胺对有机硼酸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6.3.1 外加胺对有机硼酸酯承载能力的影响 |
6.3.2 外加胺对有机硼酸酯抗磨性能的影响 |
6.3.3 外加胺对有机硼酸酯减摩性能的影响 |
6.4 摩擦表面分析 |
6.5 外加胺对硼酸酯水解稳定性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苯硼酸酯衍生物的抗氧化特性及其与酚类抗氧剂的协同作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基础油及添加剂 |
7.2.2 抗氧化性能试验 |
7.2.3 抗氧剂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7.2.4 抗氧剂含量的HPLC 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苯硼酸酯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及其与抗氧剂的协同作用 |
7.3.2 苯硼酸酯衍生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7.3.3 苯硼酸酯衍生物对抗氧剂消耗的影响及协同作用机理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纳米陶瓷添加剂抗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序言 |
1.2 国内外汽油机油的发展状况 |
1.3 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 |
1.4 纳米技术的发展 |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润滑油添加剂 |
2.1 添加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
2.2 极压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2.2.1 含氯极压抗磨剂 |
2.2.2 含硫极压抗磨剂 |
2.2.3 含磷极压抗磨剂 |
2.2.4 金属盐类极压抗磨剂 |
2.2.5 硼酸盐极压抗磨剂 |
2.2.6 纳米粒子极压抗磨剂 |
第三章 纳米材料在润滑技术中的应用 |
3.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3.1.1 表面效应 |
3.1.2 小尺寸效应 |
3.1.3 量子尺寸效应 |
3.2 纳米粒子的润滑机理 |
3.2.1 “微滚珠”观点 |
3.2.2 保护层观点 |
3.2.3 自修复观点 |
3.3 纳米粒子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第四章 抗磨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试验方法 |
4.1 润滑油抗磨性能的评价方法 |
4.2 试验用原料仪器及试验方法 |
4.2.1 试验用原材料及主要试验设备 |
4.2.2 抗磨试验方法 |
4.3 研究方法 |
4.3.1 试验设计方法——均匀设计 |
4.3.2 数据处理方法——逐步回归分析 |
第五章 纳米陶瓷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研究 |
5.1 纳米陶瓷添加剂最佳浓度的确定及机理探讨 |
5.1.1 菜籽油中纳米陶瓷添加剂浓度对抗磨特性的影响 |
5.1.2 矿物油中纳米陶瓷添加剂浓度对抗磨特性的影响 |
5.1.3 机理探讨 |
第六章 纳米陶瓷添加剂的配伍性能研究 |
6.1 纳米陶瓷添加剂与清净剂的配伍性研究 |
6.1.1 矿物油中纳米陶瓷添加剂与清净剂的配伍性研究 |
6.1.2 植物油中纳米陶瓷添加剂与清净剂的配伍性研究 |
6.1.3 小结 |
6.2 纳米陶瓷添加剂与分散剂的配伍性研究 |
6.2.1 矿物油中纳米陶瓷添加剂与分散剂的配伍性研究 |
6.2.2 植物油中纳米陶瓷添加剂与分散剂的配伍性研究 |
6.2.3 小结 |
6.3 纳米陶瓷添加剂与抗氧抗腐剂的配伍性研究 |
6.3.1 矿物油中纳米陶瓷添加剂与抗氧抗腐剂的配伍性研究 |
6.3.2 植物油中纳米陶瓷添加剂与抗氧抗腐剂的配伍性研究 |
6.3.3 小结 |
6.4 纳米陶瓷添加剂与抗氧剂的配伍性研究 |
6.5 纳米陶瓷添加剂与多种添加剂的配伍性研究 |
6.5.1 矿物油中纳米陶瓷添加剂与多种添加剂的配伍性研究 |
6.5.2 植物油中纳米陶瓷添加剂与多种添加剂的配伍性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可生物降解TC-WⅡ水冷二冲程发动机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环境友好TC-WⅡ机油的规格要求 |
3 环境友好TC-WⅡ机油基础油的组成 |
3.1 植物油的性能特点 |
3.2 酯类油的性能特点 |
3.3 其它可利用的基础油资源 |
3.4 环境友好TC-WⅡ机油基础油的组成 |
4 环境友好TC-WⅡ机油对添加剂的要求 |
4.1 降凝剂的选择 |
4.2 防锈剂的选择 |
4.3 抗氧剂的选择 |
4.4 清净分散剂的选择 |
4.5 油性剂及摩擦改进剂的选择 |
5 结论 |
(6)绿色内燃机油的抗磨及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1 课题的提出 |
1.2.2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抗磨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和毒性性质 |
2.1 摩擦与润滑 |
2.1.1 常见的摩擦类型 |
2.1.2 润滑状态 |
2.1.3 常用抗磨添加剂润滑机理 |
2.2 可降解润滑油生物毒性的背景 |
2.3 生物毒性作用的基本概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处理方法和处理数据所用的软件介绍 |
3.1 回归分析简介 |
3.2 一元线性回归 |
3.2.1 一元回归分析 |
3.2.2 确定回归系数 |
3.3 线性假设的显着性检验 |
3.4 一元非线性回归 |
3.6 spss简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础油的合理选择 |
4.1 基础油性能考察 |
4.1.1 可生物降解基础油的组成以及对其性质的影响 |
4.1.2 传统矿物油的组成以及对其性质的影响 |
4.1.3 实验安排与结果 |
4.2 粘度指数改进剂在菜籽油中感受性的机理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基础油对摩擦性能的影响 |
5.1 抗磨性能模拟试验简介 |
5.2 四球法介绍 |
5.2.1. 方法概要 |
5.2.2. 仪器与材料 |
5.2.3. 原材料 |
5.2.4. 实验步骤 |
5.2.5 试验方案设计 |
5.2.6. 试验条件 |
5.3. 抗磨试验 |
5.3.1 抗磨试验的试验数据。 |
5.3.2 数据处理 |
5.3.3 性质分析 |
5.4 机理探讨 |
5.4.1 基础油的摩擦机理 |
5.4.2 磷酸三苯酯与基础油的摩擦机理研究 |
5.4.3 T301与ZDDP在基础油中的摩擦机理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添加剂的生物毒性试验 |
6.1 毒性试验的分类 |
6.1.1 按实验时间划分 |
6.1.2 按容器内实验溶液的状况划分 |
6.2 鱼类毒性试验 |
6.4 急性试验的目的 |
6.5 半致死浓度的计算 |
6.6 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步骤。 |
6.7 本实验的内容以及遇到的困难 |
6.7.1 试验内容 |
6.7.2 试验条件标定。 |
6.7.3 实验影响因素的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含硫极压抗磨剂在绿色润滑剂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润滑剂的发展前景 |
1.3 绿色润滑剂的产生和发展 |
1.4 绿色润滑剂的研究状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润滑剂 |
2.1 润滑剂的生物降解机理 |
2.2 添加剂的毒性 |
2.3 本文绿色润滑剂的成分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摩擦学性能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方案 |
3.1 评定润滑油摩擦性能的方法 |
3.2 表面分析技术 |
3.3 试验方案 |
第四章 植物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4.1 摩擦与润滑 |
4.2 植物油的摩擦学机理 |
4.3 植物油摩擦试验的表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硫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5.1 含硫极压抗磨添加剂 |
5.2 硫化异丁烯和硫化棉籽油对菜籽油承载能力P_B与P_(d2.0)值的影响 |
5.3 硫化异丁烯和硫化棉籽油对菜籽油抗磨性能的影响 |
5.4 摩擦时间、添加剂加量对菜籽油抗磨性能的影响 |
5.5 负荷、添加剂加量对菜籽油抗磨性能的影响 |
5.6 含硫添加剂在植物油中作用机理的探讨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硫化异丁烯在菜籽油中摩擦学性能的仿真模型 |
6.1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6.2 神经网络的特点 |
6.3 神经网络的考察 |
6.4 BP神经网络模型 |
6.5 BP网络的设计 |
6.6 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和检验 |
6.7 硫化异丁烯摩擦学性能的仿真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硫化异丁烯与ZDDP复配对菜籽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7.1 ZDDP的结构和分类 |
7.2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7.3 硫化异丁烯与ZDDP的复配试验结果 |
7.4 硫化异丁烯与ZDDP复配在菜籽油中的极压抗磨机理的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硫化异丁烯在菜籽油中与其它添加剂间的复配性能 |
8.1 硫化异丁烯与抗氧抗腐剂和清净剂的复配性能 |
8.2 硫化异丁烯与抗氧抗腐剂和分散剂的复配性能 |
8.3 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添加剂复配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环境友好润滑油优化配方试验及抗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汽油机润滑机理及润滑油使用性能的研究 |
1.1 汽油机中常见摩擦类型 |
1.1.1 按表面润滑分类 |
1.1.2 斯萃见克曲线 |
1.1.3 润滑状态相互转化 |
1.1.4 摩擦系数与摩擦区的关系 |
1.2 汽油机主要摩擦副润滑机理 |
1.2.1 缸套活塞环的润滑机理 |
1.2.2 曲轴连杆轴承的润滑机理 |
1.2.3 凸轮和随动件的润滑机理 |
1.3 现代汽油机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及评定 |
第二章 可生物降解润滑油 |
2.1 基础油 |
2.1.1 植物油基础油 |
2.1.2 合成酯 |
2.1.3 烷基苯类 |
2.1.4 聚α烯烃 |
2.1.5 聚醚合成油 |
2.1.6 其它合成油 |
2.2 环境友好润滑剂添加剂 |
2.3 生物降解性试验原理 |
第三章 纳米材料在润滑技术中的应用 |
3.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3.2 超细粉体制法简介 |
3.3 纳米粒子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 |
3.4 工程应用与展望 |
3.5 TiO_2性质简介 |
3.6 纳米TiO_2实验室简易制备方法 |
第四章 环境友好润滑油配方试验 |
4.1 基础油的调配 |
4.2 本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 添加剂感受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
4.4 理化指标对比试验 |
4.5 生物降解性试验方法 |
4.6 经济性分析及应用前景建议 |
第五章 抗磨性研究 |
5.1 磷酸酯抗磨性研究 |
5.2 TiO_2纳米粒子抗磨性研究 |
5.3 二硫代磷酸盐抗磨性研究 |
5.4 NaBO_2抗磨性研究 |
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经专家审阅通过待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绿色润滑油(SG10W/30)可生物降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油及添加剂的选择与调配 |
2 绿色润滑油使用性能对比试验 |
3 试验装置与测定方法 |
4 结果分析 |
5 结论 |
四、基于菜籽油的汽油机油基础油(论文参考文献)
- [1]麻疯树油基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蔡慕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1)
- [2]纳米WS2环保节能发动机润滑油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 石琛. 中南大学, 2010(01)
- [3]系列新型有机硼酸酯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及机理研究[D]. 王永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4]纳米陶瓷添加剂抗磨性能研究[D]. 汪艳. 长安大学, 2007(02)
- [5]可生物降解TC-WⅡ水冷二冲程发动机油的研究[J]. 汤仲平,金鹏,孙丁伟,刘维民,张少明. 可再生能源, 2006(01)
- [6]绿色内燃机油的抗磨及毒性研究[D]. 张绪久. 长安大学, 2005(04)
- [7]含硫极压抗磨剂在绿色润滑剂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 王恒. 长安大学, 2005(04)
- [8]绿色汽油机油抗氧剂复合性能分析研究[J]. 刘晶郁,仝秋红,张永. 润滑与密封, 2004(06)
- [9]环境友好润滑油优化配方试验及抗磨性研究[D]. 李英勃. 长安大学, 2004(11)
- [10]绿色润滑油(SG10W/30)可生物降解性研究[J]. 李英勃,徐妙侠. 润滑油,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