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酸钡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方乐[1](2020)在《硫酸钡纳米分散体的可控制备及其在X射线屏蔽透明纳米复合薄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纳米硫酸钡(BaSO4)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由于其具有高白度、耐酸碱性能、无毒、价格低廉,X射线吸收性强等性质,因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大多数通过传统技术制备的纳米BaSO4是纳米粉体,具有尺寸大、分布宽和分散性差等问题,这可能会极大地限制其应用。因此,高分散纳米硫酸钡的可控制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我们提出采用超重力一步沉淀法结合表面改性,制备尺寸小于20 nm、且具有良好分散稳定性的纳米BaSO4透明分散体。探究了各因素的影响,以确定较优的工艺条件,进一步将其用于制备具有X射线屏蔽功能的透明纳米复合薄膜。全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采用超重力一步沉淀法,在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以甲醇为反应介质,氯化钡(BaCl2·2H2O)与浓硫酸(98 wt.%)为原料,制备得到了可稳定分散在乙二醇中形成透明分散体的纳米BaSO4。重点考察了各因素对纳米BaSO4颗粒制备的影响,得到了较优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60℃,溶液的初始浓度为0.06 mol/L,超重力转速为2500 rpm。在较优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了平均粒径为13 nm的纳米BaSO4颗粒。相比于传统釜式法制备的产品(平均粒径20 nm),超重力法所得纳米硫酸钡具有更小的粒径和更窄的分布,且反应时间由20 min缩短至18 s。2、采用超重力一步沉淀法结合表面改性,制备得到了可稳定分散在乙醇中形成透明分散体的纳米BaSO4。探究了各因素对纳米BaSO4颗粒制备的影响,得到了较优工艺条件:以硬脂酸为改性剂,添加量为30 wt.%;改性温度为60℃;改性时间为3 h;超重力转速为2500rpm;进料流量比为1:1;进料速率为300 mL/min。在较优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了平均粒径为10 nm的BaSO4纳米颗粒。与传统釜式法(STR)相比,使用RPB制备的产品具有更小的平均粒径和更窄的粒度分布,且反应时间同样可显着减少,实现沉淀过程的连续化。3、基于纳米硫酸钡乙醇相分散体的制备工艺,采用二次表面改性,制备得到了可稳定分散在环己烷、甲苯、THF、氯仿、正己烷、正癸烷等弱极性介质中形成透明分散体的单分散纳米BaSO4。考察了各工艺因素对纳米BaSO4颗粒制备的影响,得到的较优工艺条件是:以油酸钠作为第二种改性剂,添加量为30 wt.%;改性温度为60℃;改性时间为3 h;溶液的初始浓度为0.06 mol/L;超重力转速为2500 rpm。在较优的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了平均粒径为12 nm的纳米BaSO4颗粒。与传统釜式法(STR)相比,超重力法制备的产品具有更小的平均粒径和更窄的粒度分布。4、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具有X射线屏蔽功能的BaSO4-PVB透明纳米复合膜。当BaSO4的添加量为30 wt.%时,该膜依旧透明,在555 nm处的透光率为75.1%。X射线屏蔽性能研究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X射线屏蔽性能。当管电压为55 kV时,纳米硫酸钡添加量为30%时的复合薄膜的HVL为0.11 cm,TVL为0.38 cm;随着纳米BaSO4含量的增加,薄膜对X射线的屏蔽性能逐渐提高。
翟阅臣[2](2020)在《基于碳点的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各种各样的发光材料中,碳点由于其发光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耐光漂白,生物相容性好,低毒性和绿色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荧光探针,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等领域。碳点的强发光性质,使得它们在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中有着潜在的应用。然而,碳点在固态时会发生聚集诱导猝灭现象,如何解决碳点在固态中保持单分散状态,是实现碳点固态发光的关键。本文中,我们从绿光碳点和红光碳点出发,研究了碳点的合成方法,特性表征,以及基于碳点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具体如下:1.以蒙脱土为固态分散基质,制备了绿光碳点与蒙脱土复合材料。通过静电吸附,络合和氢键等多种作用,将绿光碳点嵌入到蒙脱土的层状结构中,从而避免了绿光碳点由聚集而引起的荧光猝灭,实现了绿光碳点的固态发光。这一工作为碳点的固态发光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为碳点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复合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为11%,具有低毒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有机溶剂稳定性,这些特性为复合材料应用于WLED提供了保障。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颗粒尺寸小的特点,作为一种荧光标记材料,它可以用于不同材料的指纹压印采集。2.以氯化钠晶体为固态分散基质,制备了绿光碳点与氯化钠复合材料。以氯化钠晶体为载体,通过对热的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冷却,将绿光碳点嵌入到晶体中,从而实现了绿光碳点的固态发光。氯化钠晶体同时还作为保护层,减少了外在因素影响,减少了碳点的能量损失,使得复合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进一步提高到了25%。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有机溶剂稳定性,作为一种颜色转换层,它可以应用于制备色温连续可调的WLED。3.以硫酸钡为固态分散基质,制备了绿光碳点与硫酸钡复合材料。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绿光碳点与Ba2+和SO42-结合,以绿光碳点为发光中心,进行原位复合,从而实现绿光碳点的固态发光,进一步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其荧光量子效率为27%。这种复合方法对于其他颜色发光且带有负电荷的碳点具有通用性。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并且它们不溶于酸碱溶液和有机溶剂,这些特点都保证了这种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颜色转换层应用于WLED的制备。4.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固态分散基质,制备了红光碳点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材料,补充了碳点在红光部分在WLED中的应用。通过简单的物理搅拌和元素掺杂,将红光碳点嵌入到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链中,实现了红光碳点的固态发光,其荧光量子效率为25%。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作用下,这种复合材料在长时间紫外光照射下,依然具有强荧光发射;与商用封装材料混合后,其荧光强度不变。因此作为颜色转换层,可以实现显色指数为92的WLED。
郭晓燕[3](2019)在《无机微球/聚合物多功能膜的构建及其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检测芯片作为在药物合成筛选、环境监测与保护、临床检验、卫生检疫、司法鉴定、生物检测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固体检测芯片,具有操作简便、反应迅速、无后续处理、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分级诊疗”推动临床检验市场迅速扩容,使体外诊断检测芯片市场前景广阔。体外诊断检测芯片携带方便、操作简便、配套小型化仪器使用,还可实现POCT即时检验。体外诊断检测芯片中,多层膜结构的检测芯片定量准确,精密度好,即除具有“快、捷”等优点外,还具有“准”的特点。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多层膜检测芯片多以市售成品醋酸纤维素、玻璃纤维等作为分散、反射层。由于其光反射率不够高、无法在成品膜中预置预反应试剂等缺陷,目前仅少数几个生化类项目具有多层膜结构的体外诊断检测芯片,仍有几十项常见生化类项目尚未开发出多层膜结构的体外诊断检测芯片。本论文一方面创新性地以具有极高光反射率的TiO2、BaSO4、BaTiO3无机微球为主要材料,仅以少量聚合物作为粘合剂构建膜材料,突破了传统无机物和聚合物形成的复合膜是以聚合物为主要成分、故光反射率不高的限制;另一方面,可控合成的TiO2、BaSO4、BaTiO3无机微球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构建的膜具有均匀的惰性孔隙,能够均匀分散血清。(1)以沉淀法可控合成了粒径23μm、粒度分布窄、单分散性好、形貌规整的TiO2微米球,研究了反应物浓度、物质的量比例、溶剂、分散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焙烧温度等对TiO2形貌、粒径、粒度分布的协同影响及作用机理。进一步地以TiO2微米球和醋酸纤维素构建TiO2/CA多功能膜并优化工艺条件。该TiO2/CA多功能膜在波长460800 nm可见光范围内,光反射率大于90.7%。其扩散血清形成的斑点形貌均一、6个斑点直径的SD为0.04。(2)以EDTA络合法可控合成了粒径约1.5μm、粒度分布窄、单分散性好、形貌规整的BaSO4微米球,研究了反应物浓度、物质的量比例、反应温度、pH、搅拌速率、反应时间、老化时间等对BaSO4微米球的形貌、粒径、粒度分布的协同影响及作用机理,并通过对协同影响产率的因素进行优化,有效克服了络合法产率低的缺点,将均一粒径BaSO4微米球的产率提高至74.15%。如进一步通过二次调节pH提高产率,其可达87.88%,但粒度分布会变宽。以BaSO4微米球和醋酸纤维素构建、优化的BaSO4/CA多功能膜在波长400750 nm可见光范围内,光反射率大于92.0%。血清经多功能膜扩散至试剂层反应后,6个平行样品反应形成的斑点形貌均一、斑点直径的标准偏差SD为0.02。(3)以沉淀法可控合成了粒径约0.5μm、粒度分布窄、单分散性好、形貌规整的BaTiO3亚微米球,研究了反应物浓度、物质的量比例、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反应时间、老化时间等对合成的协同影响及作用机理,合成产率高达99.85%。以BaTiO3亚微米球和醋酸纤维素构建、优化的BaTiO3/CA多功能膜在波长460800 nm可见光范围内,光反射率大于97.5%。其扩散血清形成的斑点形貌均一、6个斑点直径的SD为0.04。(4)以TiO2/CA、BaSO4/CA、BaTiO3/CA等3种多功能膜初步构建3种血糖检测芯片,分别测试它们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重复性和准确度。发现3种血糖检测芯片中,以BaTiO3/CA构建的血糖检测芯片的线性范围最宽,可达1.1116.65 mmol/L,其标准曲线方程为:y=0.6089-0.184 ln x,r2=0.9982。3种血糖检测芯片的SD分别为0.24、0.20和0.32,变异系数CV分别为2.8%、2.4%和3.9%,均小于血糖项目规定值4%;准确度测定结果均在规定的靶值范围内。
陈焕章,孙朝利,张悦,张洁[4](2019)在《纳米硫酸钡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纳米硫酸钡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材料,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分散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首先,概述了络合沉淀法、微乳液法、微反应器法等3种制备方法,并对其制备机理和优缺点做了分析。重点综述了纳米硫酸钡在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涂料、塑料、造纸、化纤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还阐述了纳米硫酸钡改性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纳米硫酸钡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解决生产成本、能源消耗和污染等问题,同时指出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到各种工艺中,发展综合化的工艺技术是今后研究纳米硫酸钡的一个重要方向。
张跃文[5](2019)在《透明P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紫外光老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碳酸酯(PC)的综合性能良好,但是其易应力开裂,耐磨性和耐候性(特别是耐紫外光老化性能)较差,使得PC在实际的应用中受到限制。本文针对汽车前灯罩、LED封装和车窗玻璃等应用要求,利用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碳酸酯,制备了透明、耐紫外光老化且具有较高硬度的复合材料,表征了纳米粒子改性PC的性能变化,模拟了自然环境中的复合材料的紫外光老化行为,研究了纳米粒子含量、紫外吸收剂、老化时间等因素对PC老化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制备了结晶性能良好,对紫外光有高反射的正交晶系纳米硫酸钡。所得的纳米硫酸钡颗粒为形状较规则均匀的球形,平均粒径在100-200 nm之间;2.制得了PC/BaSO4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性能表征。研究表明,纳米硫酸钡含量对PC/BaSO4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微小;当添加量大于0.3%,复合材料的硬度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有一定增强;添加纳米硫酸钡后,相对PC基体,复合材料的紫外光谱会发生红移,透光率在一定程度受到影响(透光率在0.3%添加量时有一定改善);在此基础上添加紫外吸收剂,虽不能阻止PC降解反应,但是可以进一步提高PC的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当添加量为1.2%时,复合材料抗变色能力和抑制黄化作用最强,同时复合材料的透光率也与PC相近,达到了既提高耐紫外光老化性又能保持一定透明性的目的。3.制备了PC/BaSO4+SiO2复合薄膜,并对其紫外光老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利用共混法制备的PC/BaSO4+SiO2复合薄膜虽然透光率有所降低,但是其耐紫外光老化后的性能得到提高:紫外老化后的试样表面缺陷更少,抗变色能力更强(黄化程度低),并且老化过程中透光率的变化更小。在研究的试验中,当纳米混合胶体(BaSO4+SiO2)的含量为7.5%时,黄化程度最低,抗变色能力最强,透光率最好,达到了既提高耐紫外光老化性又能保持一定透明性的目的。综上,在PC基体中加入纳米硫酸钡、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可在保持一定透明性的前提下,提高PC材料的耐紫外光老化性能,这种复合材料有可能替代传统的透明材料,应用在LED灯罩或汽车玻璃等领域。
李静[6](2019)在《高盐废水中硫酸根离子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水处理问题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高盐废水处理问题尤为重要。高盐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直接排放不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也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目前,现有工艺所提取的无机盐多为氯化钠和硫酸钠,种类单一,经济价值低。因此,开发其他无机盐提取工艺,使产品种类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硫酸钡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无机盐,在医疗、涂料、造纸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行业对硫酸钡产品的粒度和晶习等质量指标具有不同的质量要求。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对利用高盐废水硫酸根离子制备不同形貌的硫酸钡产品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本文研究了微米级硫酸钡的制备工艺,考察了七种添加剂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度的影响,发现以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为添加剂可成功制备微米级硫酸钡。探究了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为添加剂时,反应物浓度、溶液pH、反应温度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的量对微米级硫酸钡产品形貌和粒度的影响,解释了硫酸钡晶习和粒度变化机理。其次,本文研究了亚微米级硫酸钡的制备方法,发现以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为添加剂可成功制备亚微米级硫酸钡。通过单因素变量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溶液pH、反应温度和添加剂的量对硫酸钡产品形貌和粒度的影响,探究产品形貌和粒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对硫酸钡产品的晶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模拟,考察了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与硫酸钡各晶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与晶面之间的结合能,解释了硫酸钡晶习变化原因,并用修正后的AE模型进行了晶习预测。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电位滴定仪确定了高盐废水的主要成分,并开发了以高盐废水为原料制备硫酸钡的反应结晶工艺,在无添加剂条件下,成功制备出达到国家标准合格品纯度要求的硫酸钡。同时,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以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和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为添加剂,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添加剂的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到微米级硫酸钡和亚微米级硫酸钡各自的最优制备工艺,所得产品纯度均达到工业盐一等品要求。
谢文彬[7](2019)在《微流体技术在硫酸镍钴溶液净化和纳米BaSO4制备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溶剂萃取和液相沉淀是液-液反应中代表性的反应体系。常规萃取主要存在传质距离长、共萃严重和乳化现象等问题;而液相沉淀则无法克服分布不均匀、分布粒度宽和团聚现象等问题。微流体技术可将反应物切割为微纳尺度的流体,显着增加界面体积比,使得浓度等物理梯度急剧增加,克服常规液-液反应的问题,适用于液-液反应体系。镍和钴作为两种有色战略金属在冶金工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镍、钴资源的主要来源,红土镍矿常伴生和嵌布着铁、锰、锌、钙、镁等元素,工业中常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来分离各金属,本研究采用微流体技术从镍钴的硫酸盐溶液中分离出锰锌实现微反应器萃取绿色、高效的目标。微流体条件下液-液两相体系可以在无机械搅拌作用而只是通过结构化的微通道实现快速混合传质过程,不仅可以用于萃取反应,还适用于反应结晶这种快速成核的反应。纳米硫酸钡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在催化、磁性材料、医药及新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反应器法制备纳米颗粒可以克服常规法分布不均匀、团聚严重等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出的结论如下:(1)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有机相浓度、皂化率和总流量)对锰锌萃取分离的影响。萃取过程中,液-液不混溶两相流体的流型为段塞流,通过内部循环和界面间的扩散来实现质量传递,有效地强化了混合传质过程。皂化率为10%时,Mn2+的萃取率接近96%,Zn的萃取率为99%,锰、锌分离系数达到最大值。萃取率随着浓度的增大几乎呈线性增加,萃取剂浓度为20%时,βZn/Ni(3769)和βZn/Co(2159)达到最大,而对于Mn2+萃取剂浓度为25%v/v时,分离系数到达峰值,βMn/Ni(166)和βMn/Co(75)。(2)总体积传质系数kLa随着总流速的增加而呈现非线性的增加,总质量传质系数kL有着相似的趋势。总流速为0.1-4 mL/min,Zn的kLa值为0.0160.18s-1,Mn为0.00880.11s-1,Ni为0.00290.026 s-1,Co为0.00490.041 s-1。Zn的总体积传质系数远大于Ni和Co,Mn/Ni的kLa值维持在10倍左右,Mn/Co的kLa值维持在6倍左右。(3)T-型微反应器内,研究了流量和反应温度对所制备的纳米硫酸钡颗粒的影响规律,并与常规搅拌沉淀反应进行平行对比。结果表明:常规法制备的产品分布不均匀、粒度宽,而微反应器法合成的纳米颗粒分布均匀,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微反应器内液-液流量越大,反应时间越短,晶粒的成核速率越大,得到的纳米颗粒越小。温度对颗粒的生长影响较小,20-60℃下颗粒的平均尺寸均为30nm左右。微反应器放大试验流量增大到100-200 mL/min,产品形貌依然是不规则球形,颗粒尺寸分布在2050 nm之间,说明微反应器无放大效应,且分散性好,分布均匀。通过红外光谱和XRD分析可得合成的产物为多晶纳米硫酸钡颗粒。
周杰[8](2018)在《胶原纤维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原纤维是自然界含量丰富的天然线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低抗原性和低细胞毒性等,已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吸附分离等领域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胶原纤维的改性技术主要有接枝改性和无机杂化改性等。然而,由于受到接枝单体和接枝技术的限制以及无机杂化改性时无机颗粒容易团聚的缺陷,胶原纤维的开发与功能应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论文运用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技术,利用胶原纤维表面富含的-COOH、-CONH-、-CONH2、-NH2等活性基团对Ba2+、Ag+等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特性,探索了胶原纤维基杂化材料制备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和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微观结构、杂化机理和基本性能;研究了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游离脂肪酸吸附性能以及胶原纤维/银盐原位杂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完善了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技术改性胶原纤维的基本理论。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具体研究结果:通过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技术,硫酸钡颗粒被成功引入到胶原纤维中,从而改善了胶原纤维的诸多性能。本论文对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微观形貌、杂化机理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对游离脂肪酸的吸附性能。扫描电镜(SEM)观察显示,原位生成的硫酸钡颗粒在胶原纤维表面分布均匀,颗粒尺寸随氯化钡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氯化钡浓度为0.5wt%时,硫酸钡颗粒呈纺锤形,长约5μm;随着氯化钡浓度进一步增大,在氯化钡浓度为1.5 wt%时,硫酸钡由晶形沉淀变为无定形沉淀。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胶原纤维和硫酸钡颗粒之间存在氢键作用。胶原纤维中酰胺I带(1646cm-1,C=O的伸缩振动)、酰胺II带(1638cm-1,N-H的弯曲振动;1447cm-1,C-N的伸缩振动)和酰胺III带(1238cm-1)等酰胺吸收带在红外谱图中较为明显。热重分析(TG)显示胶原纤维经过改性后热降解温度从265.6℃提高到了285.1℃,说明改性后的胶原纤维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吸水性实验说明,硫酸钡的原位生成降低了胶原纤维的吸水性。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吸附实验表明杂化材料对游离脂肪酸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杂化材料的吸附性能一定程度上随硫酸钡的含量的增大而增强,同时,吸附性能还与硫酸钡的晶形有关,晶形沉淀的吸附能力比无定形沉淀更强。为了进一步扩大胶原纤维的应用领域,本论文利用了胶原纤维对Ag+的高效吸附性能,通过氯化银、乙酸银、钼酸银、钨酸银和磷酸银等银盐颗粒的原位生成改性胶原纤维,使其获得可见光和紫外光同时响应的光催化活性。分别对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组成、光催化活性及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银盐颗粒沿胶原纤维表面均匀分布,尺寸为300500nm,银盐原位生成后仍保留了胶原纤维多孔的网状结构。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各种银盐的成功负载。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的活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效果均为最好。0.1g杂化材料在100mL的甲基橙溶液(10mg/L)中,经紫外光照射210分钟后降解了约80%的甲基橙;经可见光照射35分钟后降解了约90%的甲基橙。采用抑菌圈法进行的抗菌实验表明,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通过各种银盐的参杂,发现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好。本论文继续深入研究氯化银与胶原纤维杂化,以期进一步完善胶原纤维的原位改性方法。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杂化材料中氯化银的尺寸为300500nm,与胶原纤维结合紧密且在表面均匀分布。X-射线衍射仪对胶原纤维和氯化银颗粒的结晶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氯化银的结晶度较好。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降解甲基橙的活性来评估。结果表明杂化材料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均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0.01g的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在20mL甲基橙溶液中(10mg/L),经紫外光照射150分钟后,除去了约80%的甲基橙;0.01g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在100mL甲基橙溶液中(10mg/L),经太阳光照射30小时后,除去了约70%的甲基橙。实验发现溶液的pH值对光催化效果有较大影响,通过调节pH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太阳光照射下,溶液pH值越低,光催化效果越好。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银的参杂在赋予胶原纤维光催化活性的同时也使其具有抗菌活性。总之,本论文所用的胶原纤维改性方法在改善胶原纤维诸多缺点的同时还赋予了胶原纤维新的性能,如吸附游离脂肪酸、光催化活性和抗菌性等。该研究将为实现胶原纤维资源化利用价值以及拓宽胶原纤维的应用领域提供新思路。
谢凯旋[9](2018)在《可控粒度硫酸钡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硫酸钡是一种白色无机粉体,由于其具有原料易开发、生产成本低、低硬度、低吸油值,高亮度、防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特质,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油漆、造纸、玻璃、橡胶、陶瓷等行业。硫酸钡微粒的应用广泛,除了其性质稳定外,不同产品粒径对产品应用有很大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对可控粒径硫酸钡微粒的制备方法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对影响粒径大小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实现硫酸钡粒径的可控。同时,考虑到硫酸钡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团聚、结块现象,本文做了探究,将结块的小颗粒硫酸钡产品进行改性研究。首先,本文采用硫酸法制备可控粒径硫酸钡,在反应过程中存在同离子效应影响下,研究物料质量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动、静态反应条件对晶体粒径大小的调控,制备不同粒径的硫酸钡颗粒。结果表明:反应介质中加了盐酸制备出的产品粒径明显增大,相同条件下,静态条件制备的硫酸钡颗粒粒径小,粒度分布宽,最大粒径可达7.16μm;动态条件制备的颗粒粒径大,同时粒度分布窄,最大粒径可达12.98μm;该方法制备出的硫酸钡颗粒为棒状或椭圆状,实现了粒径的可控。本文同时采用盐卤法制备高分散性、粒径可控的硫酸钡微粒,在反应介质中加入氯化钠,在同离子效应下改变反应条件调控粒径大小。结果表明:静态反应条件m(Na2SO4)/m(Na Cl)≥1:4时粒径增大,但动态反应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其同离子效应更为显着,制得的硫酸钡颗粒粒径均增大。静态反应制备的硫酸钡颗粒粒径相对大,粒度分布宽,颗粒多为立方状,颗粒相对均匀;动态反应制备的硫酸钡颗粒粒径相对较小,且粒度分布窄,颗粒多为长立方状,但存在小颗粒附着情况。该方法制得平均粒径为1.63-6.19μm的产品,和硫酸法相比,氯化钠法的同离子效应相对较弱。为了提高硫酸钡的分散性,利用高转速搅拌器,加入不同分散剂对硫酸钡进行改性,得到以下结论:高分子分散剂改性效果明显,可以得到分散性好的粉末硫酸钡;硫酸钡的最佳改性条件:硫酸钡的粒径为3.21μm,改性转速为3000rmp,改性温度为60℃,改性剂用量为5%,改性时间为20min,可得到活化度为99.42%、吸油值为20.23%的分散性好、疏水性粉末状硫酸钡。
朱星蓉[10](2017)在《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抗辐射、光催化降解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一方面,传统的抗辐射材料,大多数如铅、不锈钢、铜等笨重且有些具有毒性,对人体及环境都造成一定危害。经济安全无毒轻便的抗辐射材料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导向。另一方面,干净水的匮乏以及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广泛被应用,利用太阳能将污水转变为干净水已经成为当下热点。其中,纤维素的获取途径十分广泛并且是无毒的,它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安全环保,可用其与多种物质复合制备开发新型材料已达到理想的性能。本论文以纤维素纳米复合膜为基体,通过共混或抽滤的方式载入相应的纳米粒子,使其具有抗辐射以及光催化水处理效果。主要内容如下:(1)以纤维素为基体,以羧基化纳米硫酸钡作为抗辐射剂,通过碱/尿素水溶液体系溶解纤维素,采用流延法制备羧基化纳米硫酸钡/纤维素纳米复合膜。系统研究了其形貌结构及理化性质,并通过DR(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测试研究其抗辐射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出的纳米复合膜透明度较高,具有较高孔隙率、较好的孔结构和骨架密度从而有较优良的机械性能并且结构稳定;通过灰度值的计算以及X射线的衰减百分比表明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辐射效果,且抗辐射效果随纳米硫酸钡粒子的增加而增强。(2)以纤维素为基体,通过尿素/碱水溶液体系运用冷冻解冻法溶解纤维素,然后采用流延法制备纤维素膜。通过柠檬酸盐还原法制备含金粒子的溶液,通过抽滤的方法将金纳米粒子沉积及二氧化钛纳米粒子附着在纤维素膜上,从而制备出二氧化钛-金-纤维素膜三层结构的纳米复合膜。系统研究了其形貌结构及理化性质,表明该纳米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柔性;通过罗丹明b作为污水模型,进行光催化降解试验,实验表明该纳米复合膜对污水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通过电化学阻抗及漫反射光谱测试,表明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主导的光催化降解过程和金纳米粒子主导的太阳能水蒸气蒸发过程具有协同作用,增强了该纳米复合膜的催化降解效果。总之,本论文通过碱/尿素水溶液体系溶解纤维素,通过添加不同功能的纳米粒子制备出的纤维素基复合膜具有相应功能,且该类复合膜具有较好柔性、高孔隙率、较强机械性能,在抗辐射及光催化降解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硫酸钡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酸钡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硫酸钡纳米分散体的可控制备及其在X射线屏蔽透明纳米复合薄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 |
1.2 分散体 |
1.2.1 分散体简介 |
1.2.2 分散体分散的机理 |
1.2.3 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
1.3 国内外纳米硫酸钡研究进展 |
1.3.1 硫酸钡简介 |
1.3.2 硫酸钡的制备方法 |
1.3.3 纳米硫酸钡的应用 |
1.4 超重力旋转填充床简介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硫酸钡乙二醇相分散体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分析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溶剂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3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2.3.4 超重力转速的影响 |
2.3.5 RPB与STR对比 |
2.3.6 产品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硫酸钡乙醇相分散体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分析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面改性剂的影响 |
3.3.2 改性温度的影响 |
3.3.3 改性时间的影响 |
3.3.4 超重力转速的影响 |
3.3.5 进料流量比的影响 |
3.3.6 进料速率的影响 |
3.3.7 产品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硫酸钡油相分散体的制备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油酸钠加入量的影响 |
4.3.2 改性温度的影响 |
4.3.3 改性时间的影响 |
4.3.4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5 超重力转速的影响 |
4.3.6 产品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射线屏蔽透明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分析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纳米BaSO_4含量的影响 |
5.3.2 薄膜的X射线屏蔽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基于碳点的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碳点的合成方法 |
1.2.1 化学氧化法 |
1.2.2 超声波降解法 |
1.2.3 化学刻蚀法 |
1.2.4 热分解法 |
1.2.5 电化学氧化法 |
1.2.6 水热法 |
1.2.7 溶剂热法 |
1.2.8 微波法 |
1.2.9 微波辅助加热法 |
1.2.10 固相法 |
1.3 碳点的发光机理 |
1.3.1 共轭π键的能量转移 |
1.3.2 表面缺陷态 |
1.3.3 荧光分子或荧光基团 |
1.4 碳点的应用 |
1.4.1 碳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
1.4.2 碳点在药物/基因传送中的应用 |
1.4.3 碳点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4 碳点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5 碳点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
1.4.6 碳点在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绿光碳点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表征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绿光碳点的合成 |
2.3.2 绿光碳点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合成 |
2.3.3 复合材料体的体相材料合成 |
2.3.4 基于复合材料的LED的制备 |
2.3.5 绿光碳点、蒙脱土及复合材料的毒性实验 |
2.3.6 复合材料在指纹压印中的应用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绿光碳点的荧光性质 |
2.4.2 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质 |
2.4.3 复合材料的合成机理 |
2.4.4 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2.4.5 复合材料的稳定性 |
2.4.6 复合材料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光碳点氯化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绿光碳点的合成 |
3.3.2 绿光碳点氯化钠复合材料的合成 |
3.3.3 复合材料体相的材料制备 |
3.3.4 基于复合材料的WLED的制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绿光碳点水溶液的光谱 |
3.4.2 复合材料的光谱和寿命 |
3.4.3 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3.4.4 复合材料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
3.4.5 复合材料的溶剂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
3.4.6 WLED的制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亮度高稳定性的绿光碳点硫酸钡复合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表征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绿光碳点的合成 |
4.3.2 蓝光碳点的合成 |
4.3.3 绿光碳点硫酸钡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4 WLED的制备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绿光碳点的光谱及其形貌表征 |
4.4.2 复合材料的光谱、寿命及光激发依懒性特性 |
4.4.3 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和元素分析 |
4.4.4 静电吸附作用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性 |
4.4.5 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4.4.6 溶剂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4.4.7 紫外光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4.4.8 静电自主装法的通用性 |
4.4.9 基于绿光碳点硫酸钡复合材料的WLED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光碳点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WLED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表征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表征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绿光碳点的合成 |
5.3.2 红光碳点的合成 |
5.3.3 绿光碳点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4 红光碳点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5 碳点基荧光体相材料的制备 |
5.3.6 基于碳点基复合材料的WLED的制备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绿光碳点的光谱和形貌分析 |
5.4.2 红光碳点的光谱和形貌分析 |
5.4.3 碳点基复合荧光材料的性质 |
5.4.4 碳点基复合荧光材料的形貌与寿命 |
5.4.5 碳点基复合荧光材料的光稳定性和体相材料 |
5.4.6 基于碳点基复合材料的WLED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无机微球/聚合物多功能膜的构建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体外诊断检测芯片 |
1.1.1 体外诊断检测芯片 |
1.1.2 体外诊断检测芯片技术的发展 |
1.1.3 多层膜结构的干化学体外诊断检测芯片 |
1.1.4 国内干化学体外诊断检测芯片现状 |
1.1.5 多层膜结构的检测芯片中的难点与挑战 |
1.2 高反射率无机微球 |
1.2.1 高反射无机材料形貌及粒径对其性能、应用的影响 |
1.2.2 无机亚微米/微米材料的制备及形貌调控方法 |
1.3 无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合成 |
1.3.1 无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2 TiO_2/聚合物复合材料 |
1.3.3 BaSO_4/聚合物复合材料 |
1.3.4 BaTiO_3/聚合物复合材料 |
1.4 论文的选题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均一粒径TiO_2微米球的可控合成及TiO_2/CA多功能膜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液相沉淀法可控合成均一粒径、单分散TiO_2微米球 |
2.2.4 TiO_2微米球/CA多功能膜的构建 |
2.2.5 检测与表征 |
2.2.6 计算公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均一粒径、单分散TiO_2微米球的可控合成 |
2.3.2 均一粒径TiO_2微米球/CA多功能膜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均一粒径BaSO_4微米球的可控合成及BaSO_4/CA多功能膜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液相络合法可控合成均一粒径、单分散BaSO_4微米球 |
3.2.4 BaSO_4微米球/CA多功能膜的构建 |
3.2.5 检测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均一粒径、单分散BaSO_4微米球的可控合成 |
3.3.2 BaSO_4微米球/CA多功能膜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均一粒径BaTiO_3亚微米球的可控合成及BaTiO_3/CA多功能膜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液相沉淀法可控合成均一粒径、单分散BaTiO_3亚微米球 |
4.2.4 BaTiO_3亚微米球/CA多功能膜的构建 |
4.2.5 检测与表征 |
4.2.6 计算公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均一粒径、单分散BaTiO_3亚微米球的可控合成 |
4.3.2 均一粒径BaTiO_3亚微米球/CA多功能膜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种多功能膜在体外诊断检测芯片上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3 血糖检测芯片的初步构建 |
5.2.4 检测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血糖检测芯片的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5.3.2 血糖检测芯片的重复性 |
5.3.3 血糖检测芯片的准确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纳米硫酸钡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硫酸钡的制备方法 |
1.1 络合沉淀法 |
1.2 微乳液法 |
1.3 微反应器法 |
2 纳米硫酸钡改性的原因 |
3 纳米硫酸钡改性的方法 |
3.1 偶联剂改性法 |
3.2 表面活性剂改性法 |
3.3 复合改性剂改性法 |
3.4 沉淀反应改性法 |
3.5 无机物包覆改性法 |
4 纳米硫酸钡的应用 |
4.1 塑料行业 |
4.2 涂料行业 |
4.3 造纸行业 |
4.4 化纤行业 |
5 结语 |
(5)透明P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紫外光老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透明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
1.1.1 透明无机纳米粒子/高分子复合材料 |
1.1.2 无机纳米粒子/高分子复合材料透明机理 |
1.1.3 透明无机纳米粒子/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特性 |
1.2 透明高分子基体 |
1.3 无机纳米粒子 |
1.3.1 纳米硫酸钡 |
1.3.2 纳米二氧化硅 |
1.4 PC材料老化 |
1.4.1 PC自然老化 |
1.4.2 PC人工加速老化 |
1.5 选题的意义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表征 |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原料 |
2.2 材料的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XRD)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3 粒度 |
2.2.4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2.2.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2.6 熔融指数(MFR) |
2.2.7 力学性能 |
2.2.8 色差和黄度指数差 |
第三章 PC/BaSO_4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纳米硫酸钡的制备 |
3.2.2 粉体的分散 |
3.2.3 添加剂的选择 |
3.2.4 PC/BaSO_4 试样的制备 |
3.2.5 PC/BaSO_4 试样紫外光老化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硫酸钡粉体的表征 |
3.3.2 PC/BaSO_4 试样的表征 |
3.3.3 PC/BaSO_4 试样紫外光老化的影响因素 |
3.3.3.1 纳米硫酸钡添加量的影响 |
3.3.3.2 紫外光老化时间对PC/BaSO_4 试样的影响 |
3.3.3.3 紫外线吸收剂对PC/BaSO_4 试样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C/BaSO_4+SiO_2 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紫外光老化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纳米混合胶体的制备 |
4.2.2 复合薄膜的制备 |
4.2.3 PC/BaSO_4+SiO_2 复合薄膜配比的选择 |
4.2.4 PC/BaSO_4+SiO_2 复合薄膜紫外光老化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C/BaSO_4+SiO_2 复合薄膜试样的表征 |
4.3.2 PC/BaSO_4+SiO_2 复合薄膜紫外光老化的影响因素 |
4.3.2.1 纳米二氧化硅的影响 |
4.3.2.2 纳米混合胶体添加量的影响 |
4.3.2.3 老化时间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高盐废水中硫酸根离子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高盐废水的来源 |
1.2 高盐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生物法 |
1.2.2 膜分离法 |
1.2.3 蒸发结晶技术 |
1.3 硫酸钡的研究进展 |
1.3.1 硫酸钡的性质 |
1.3.2 硫酸钡的分类 |
1.3.3 硫酸钡的应用 |
1.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微米级硫酸钡的制备 |
2.1 文献综述 |
2.1.1 微米级硫酸钡的制备方法 |
2.1.2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的性质 |
2.1.3 膦酸盐对硫酸钡晶体形貌的影响 |
2.1.4 晶体聚结机理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装置 |
2.2.3 实验步骤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添加剂的筛选 |
2.3.2 反应物浓度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2.3.3 pH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2.3.4 反应温度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2.3.5 ATMP的量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2.3.6 微米级硫酸钡优化制备方法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亚微米级硫酸钡的制备 |
3.1 文献综述 |
3.1.1 亚微米级硫酸钡制备方法 |
3.1.2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的性质 |
3.1.3 氨基羧酸盐类添加剂对硫酸钡形貌的影响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反应物浓度(过饱和度)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3.3.2 pH值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3.3.3 温度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3.3.4 MGDA的量对硫酸钡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3.3.5 正交试验及结果 |
3.3.6 亚微米级硫酸钡优化制备方法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硫酸钡晶体形态学研究 |
4.1 文献综述 |
4.1.1 晶体结构与外部形态 |
4.1.2 晶习模拟 |
4.2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晶结构 |
4.3.2 真空状态下硫酸钡晶习的预测 |
4.3.3 硫酸钡晶面分析 |
4.3.4 MGDA与硫酸钡各晶面间结合能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用高盐废水制备硫酸钡结晶工艺研究 |
5.1 文献综述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实验步骤 |
5.3 高盐废水中硫酸钡的制备工艺 |
5.3.1 高盐废水中硫酸根浓度的影响 |
5.3.2 搅拌速率的影响 |
5.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3.4 高盐废水中硫酸钡制备工艺的确定 |
5.4 高盐废水中微米级硫酸钡制备工艺 |
5.4.1 高盐废水浓度的影响 |
5.4.2 温度的影响 |
5.4.3 ATMP加入量的影响 |
5.4.4 微米级硫酸钡制备工艺的确定 |
5.5 高盐废水中亚微米级硫酸钡制备工艺 |
5.5.1 反应物温度的影响 |
5.5.2 初始浓度的影响 |
5.5.3 添加剂使用量对硫酸钡形貌粒度的影响 |
5.5.4 亚微米级硫酸钡制备工艺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微流体技术在硫酸镍钴溶液净化和纳米BaSO4制备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镍、钴概述 |
1.1.1 镍、钴资源概况 |
1.1.2 镍、钴基本性质 |
1.1.3 镍、钴的应用 |
1.1.4 镍、钴溶液的溶剂萃取除杂方法 |
1.2 硫酸钡概述 |
1.3 微反应器概述及应用 |
1.3.1 微流体技术简介 |
1.3.2 微反应器概述 |
1.3.3 微反应器在溶剂萃取中的应用 |
1.3.4 微反应器在沉淀反应中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溶剂萃取试验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方法和设备 |
2.1.3 理论计算 |
2.2 微反应器制备纳米硫酸钡的试验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验方法和设备 |
2.2.3 表征方法 |
第三章 硫酸镍钴溶液中锰和锌的微流体萃取分离研究 |
3.1 有机相粘度和密度的测定及雷诺数的计算 |
3.1.1 有机相粘度的测定 |
3.1.2 有机相密度的测定及雷诺数的计算 |
3.2 T-型微反应器从Ni-Co-Zn中分离锌的研究 |
3.2.1 微流体萃取基本流程 |
3.2.2 流体模型 |
3.2.3 有机相皂化率的影响 |
3.2.4 萃取剂浓度的影响 |
3.2.5 流量的影响 |
3.2.6 传质特性 |
3.3 T-型微反应器中从Ni-Co-Mn中分离锰的研究 |
3.3.1 有机相皂化率的影响 |
3.3.2 萃取剂浓度的影响 |
3.3.3 流量的影响 |
3.3.4 传质特性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利用微反应器制备纳米硫酸钡的研究 |
4.1 常规法制备纳米硫酸钡 |
4.2 微反应器制备纳米硫酸钡 |
4.2.1 基本流程 |
4.2.2 流量的影响 |
4.2.3 温度的影响 |
4.2.4 停留时间的影响 |
4.3 微反应器制备纳米硫酸钡放大试验 |
4.3.1 纳米硫酸钡的TEM表征 |
4.3.2 纳米硫酸钡的FTIR表征 |
4.3.3 纳米硫酸钡的XRD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发表论文 |
附录 B 申请专利 |
附录 C 参与项目 |
(8)胶原纤维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胶原纤维材料简介 |
1.1.1 胶原纤维的结构及性质 |
1.1.2 胶原纤维的来源 |
1.1.3 胶原纤维材料的应用现状 |
1.2 胶原纤维的改性方法 |
1.2.1 化学改性 |
1.2.2 无机杂化改性 |
1.2.3 原位杂化的机理及其优势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3.1 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
1.3.2 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制备 |
2.2.3 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表征 |
2.2.4 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吸水性 |
2.2.5 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吸附游离脂肪酸的性能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硫酸钡颗粒在胶原纤维中的尺寸与分布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4 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吸水性能 |
2.3.5 胶原纤维/硫酸钡杂化材料的游离脂肪酸吸附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2 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制备 |
3.2.3 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表征 |
3.2.4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实验 |
3.2.5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抗菌性能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微观形貌 |
3.3.2 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XRD图谱分析 |
3.3.3 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4 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3.3.5 胶原纤维/银盐杂化材料的抗菌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内容 |
4.2.1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
4.2.2 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3 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表征 |
4.2.4 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4.2.5 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抗菌性能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扫描电镜分析 |
4.3.2 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3 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XRD图谱分析 |
4.3.4 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4.3.5 胶原纤维/氯化银杂化材料的抗菌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可控粒度硫酸钡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硫酸钡的性质及特点 |
1.1.2 硫酸钡的用途 |
1.1.3 硫酸钡的应用前景 |
1.2 硫酸钡制备的研究现状 |
1.2.1 物理粉碎法 |
1.2.2 化学法 |
1.2.3 新工艺发展趋势 |
1.2.4 硫酸钡制备工艺的不足之处 |
1.3 结晶机理分析 |
1.3.1 过饱和度的形成 |
1.3.2 晶核的形成 |
1.3.3 晶体的成长 |
1.4 硫酸钡沉淀分散性研究 |
1.4.1 硫酸钡团聚原因 |
1.4.2 硫酸钡解团聚方法 |
1.4.3 硫酸钡粉体产品分散性研究 |
1.5 本课题提出的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6.1 硫酸法制备硫酸钡影响因素研究 |
1.6.2 盐卤法制备硫酸钡影响因素研究 |
1.6.3 硫酸钡表面改性研究 |
第2章 硫酸法制备硫酸钡影响因素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原料及仪器 |
2.1.2 实验原理 |
2.1.3 实验方法 |
2.1.4 表征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静态反应中硫酸钡粒径影响因素研究 |
2.2.2 动态反应中硫酸钡粒径影响因素研究 |
2.3 表征与分析 |
2.3.1 SEM分析 |
2.3.2 激光粒度分析 |
2.3.3 吸油值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盐卤法制备硫酸钡影响因素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料及仪器 |
3.1.2 实验原理 |
3.1.3 实验步骤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静态反应中硫酸钡粒径影响因素研究 |
3.2.2 动态反应中硫酸钡粒径影响因素研究 |
3.3 表征与分析 |
3.3.1 SEM分析 |
3.3.2 激光粒度分析 |
3.3.3 吸油值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硫酸钡沉淀分散性研究 |
4.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过程 |
4.3 表征方法 |
4.3.1 热重分析仪(TG-DSC) |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4.3.3 活化度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改性剂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4.2 改性剂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4.3 粒径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4.4 转速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4.5 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4.6 改性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5 改性后硫酸钡颗粒的表征 |
4.5.1 改性后硫酸钡颗粒的扫描电镜照片 |
4.5.2 改性后硫酸钡的热重分析 |
4.5.3 改性后硫酸钡的红外光谱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抗辐射、光催化降解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纤维素 |
1.1.1 概述 |
1.1.2 纤维素的来源、结构与理化性质 |
1.2 抗辐射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
1.2.1 辐射危害及抗辐射材料的研究概况 |
1.2.2 抗辐射机制及抗辐射材料的分类 |
1.3 光催化水处理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
1.3.1 光催化技术及水处理研究概况 |
1.3.2 纤维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分类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透明BaSO_4/纤维素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和表征以及在抗X射线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羧基化纳米硫酸钡粒子的制备 |
2.2.3 羧基化纳米硫酸钡/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硫酸钡和羧基化纳米硫酸钡粒子的理化性质 |
2.3.2 羧基化纳米硫酸钡/纤维素纳米复合膜的理化性质 |
2.3.3 羧基化纳米硫酸钡/纤维素纳米复合膜的抗辐射性能 |
2.3.4 纳米复合膜的设计示意图及X射线防辐射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孔柔性TiO_2-Au/纤维素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染料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固定在多孔柔性TiO_2 /纤维素含Au纳米颗粒的纳米复合膜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粒子和固定在多孔柔性TiO_2 /纤维素含金纳米粒子的纳米复合膜的理化性质 |
3.3.2 固定在多孔柔性TiO_2 /纤维素含金纳米粒子的纳米复合膜的光降解性能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硫酸钡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硫酸钡纳米分散体的可控制备及其在X射线屏蔽透明纳米复合薄膜中的应用研究[D]. 方乐.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2]基于碳点的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 翟阅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7)
- [3]无机微球/聚合物多功能膜的构建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 郭晓燕. 西北大学, 2019(04)
- [4]纳米硫酸钡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陈焕章,孙朝利,张悦,张洁. 无机盐工业, 2019(11)
- [5]透明P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紫外光老化性能研究[D]. 张跃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3)
- [6]高盐废水中硫酸根离子的资源化利用研究[D]. 李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7]微流体技术在硫酸镍钴溶液净化和纳米BaSO4制备中的研究[D]. 谢文彬.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胶原纤维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周杰.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9]可控粒度硫酸钡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的研究[D]. 谢凯旋. 河北科技大学, 2018(05)
- [10]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抗辐射、光催化降解方面的应用[D]. 朱星蓉.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