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溪邮电大楼桩基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谢政鑫[1](2020)在《基于原位测试参数的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地下空间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深基坑工程数量和规模均呈现出国际空前水平。国内外目前基坑工程设计相关规范及工程设计主要采用室内试验所获得的土工参数作为深基坑工程设计计算依据,往往出现基坑变形量过大、基坑失稳等问题。能否采用原位测试参数进行基坑工程设计是岩土工程界面临的技术问题。本文以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常州地区富含承压水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关键技术研究”(2018ZD173)为依托,结合常州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以常州地区典型浅层土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测试技术(CPTU、DMT)、室内试验、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原位测试参数的深基坑工程设计应用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原位测试试验及其在工程应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孔压静力触探(CPTU)和扁铲侧胀试验(DMT)应用于基坑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这些研究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2)为准确地确定常州轨道交通沿线典型土层基坑工程设计参数,以常州地铁1、2号线41个地铁车站为工程依托,对常州地区的地形地貌分区特征,第四系地质概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并对41个车站深基坑工程进行了大量的岩土参数统计,通过统计分析给出了常州深基坑工程设计参数的建议值范围。(3)通过对比分析常州及其周边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各区域(苏州、上海、无锡)相关地质历史,对常州地区典型土层应力历史进行了深度分析,发现常州地区浅层典型土层由于应力历史的缘故具有较大的超固结比,在进行基坑工程设计时应考虑其超固结特性。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基于原位测试确定土体超固结比的研究成果,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提出了基于原位测试的土体超固结比OCR确定方法。(4)分析了基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静止土压力系数(K0)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国内外基于原位测试确定静止土压力系数的系列研究成果,通过室内试验结果与现场原位测试预测的值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扁铲侧胀试验确定静止侧压力系数的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是较为可靠的。(5)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车站青枫公园站,结合自主研发原位地下水位触探仪,对典型承压含水层进行施工阶段的抽水试验,总结了基坑地面沉降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基坑降水地面沉降的原位测试确定方法评价研究,通过反演分析方法,得到了常州地区(5)层砂土层压缩模量的经验关系式(Es=3.83×qc),并对De Beer提出的无黏性土地基计算方法中的压缩系数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得到的预测沉降与实测沉降的比较表明,基于静力触探预测地基沉降比基于室内试验预测沉降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徐亮[2](2018)在《地铁站盖挖逆作施工数值模拟与监测研究》文中指出盖挖逆作法作为先进工法之一,与传统的明挖顺作相比具有减少周边土体沉降,保证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安全,缩短场地占用时间,减小噪声和振动影响等优点。但是基坑盖挖逆作施工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施工安全,因此对其进行施工前论证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深圳地铁10号线吉华站为背景,从有数值模拟和工程监测两方面着手,对施工安全性进行了论证,对相关规律进行了总结。(1)根据该地铁站的工程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应用Midas GT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各施工步序土体沉降、地下连续墙变形、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内力等指标进行了计算,对照相应的规范,施工是安全的。(2)通过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对数值模拟结果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本工程盖挖逆作施工中地表沉降、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基坑周边土体地表沉降随着开挖深度地增大,不断增大;基坑周边建筑物附近地表沉降较大,地下连续墙附近地表沉降量较小;车站主体位置的土体开挖时,同层土体开挖和结构施工阶段的地表沉降变化不明显。坑顶部分土体回填后,进入到主体部分的土体开挖和结构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曲线呈“弓”形;随着开挖深度地增加,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不断增大,最大值位置下降;同层土体开挖和结构施工阶段的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变化不明显。(3)将地面超载、坑顶荷载、不同厚度情况下的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与标准工况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条件对水平位移的影响。地面超载作用下,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曲线出现了反弯点;坑顶一侧荷载时,荷载与基坑距离越近,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越大,部分工序水平位移最大值位置出现了上移;坑顶对称布置荷载时,地下连续墙中间段位移受影响增大较多,与单侧布置荷载相比,对称布置荷载更为有利;增加地下连续墙厚度可以减少其水平位移,但随着厚度增加,这种作用减弱。
崔庆龙[3](2016)在《砂土层与岩溶交界面盾构安全施工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砂土覆盖型岩溶复合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安全控制问题,应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盾构在岩溶与砂土界面附近施工引起溶洞失稳的机理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安全施工的控制方法。基于分形理论、现场钻探与溶洞注浆数据,提出了隧道沿线区域溶洞注浆量的预估方法。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导出了盾尾注浆诱发溶洞洞口张开破坏的理论模型,并给出了临界盾尾注浆压力的计算公式。应用数值方法分析了盾尾体积损失致溶洞过大变形的安全距离。基于现场测试数据,深入探讨了岩溶地区盾构施工保证溶洞安全的控制参数及其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隧道沿线区域溶洞注浆量的预估计算方法:针对溶洞因分布分散、形状各异而在实践中难以确定体积的问题,利用分形理论找到隧道沿线区域溶洞发育的分形规律。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数据求得溶洞分布的分形维数,利用分形参数计算溶洞体积;再根据现场溶洞注浆量得到溶洞注浆量和溶洞体积的比例系数,即溶洞注浆量系数;进而根据溶洞体积和溶洞注浆量系数计算整个隧道沿线区域溶洞注浆量。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采用地质勘察报告数据估算隧道沿线区域溶洞注浆量的理论方法与修正系数。2)盾尾注浆诱发溶洞洞口张开破坏的理论模型与盾构安全施工临界盾尾注浆压力:在上覆砂土岩溶地层界面附近进行盾构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当盾尾注浆压力达到一定值,应力传递至洞口会诱发灰岩中溶洞的洞口张开,砂土随着浆液流入溶洞内,致使溶洞变形甚至破坏。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推导了盾尾注浆诱发溶洞洞口张开破坏的理论模型;将盾尾注浆压力简化为环向均布力,基于半无限弹性平面内圆孔受均布力的Verruijt复变函数解答,推导出溶洞洞口张开量的计算公式,并基于该公式得到临界盾尾注浆压力。临界盾尾注浆压力随溶洞与隧道垂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隧道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利用上述导出的公式分析确定了广州地铁9号线区间隧道施工的临界盾尾注浆压力。3)盾尾体积损失致溶洞过大变形的安全距离:针对盾尾体积损失致溶洞过大变形的问题,应用数值方法,建立了三维隧道开挖分析的数值模型,分析盾构隧道开挖引起溶洞变形的规律:(1)当溶洞位于隧道下方时,溶洞洞顶的竖向位移随着溶洞与隧道垂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溶洞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深埋隧道产生的溶洞洞顶的竖向位移小于浅埋隧道产生的溶洞洞顶的竖向位移。溶洞在竖直平面的表现为“压扁”的椭圆形变形,在水平面表现为向外的“扩张”变形。溶洞变形量随着溶洞与隧道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溶洞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深埋隧道产生的变形较浅埋隧道小。(2)当溶洞位于隧道侧方时,溶洞洞顶的竖向位移和溶洞的侧向位移随溶洞与隧道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溶洞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深埋隧道产生的溶洞洞顶的竖向位移和溶洞的侧向位移小于浅埋隧道产生的溶洞洞顶的竖向位移和溶洞的侧向位移;溶洞近隧道一侧的变形比远隧道一侧的变形大。溶洞的变形随溶洞与隧道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溶洞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深埋隧道产生的隧道变形较浅埋隧道小。广州地区隧道与溶洞的安全垂直距离为1.9倍隧道直径,隧道与溶洞的安全水平距离为2.1倍隧道直径。4)岩溶地区盾构施工的安全控制参数及其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根据广州地铁9号线的实测数据,分析总结了地质条件(溶洞分布与大小)、盾构尺寸、施工参数对隧道轴线偏差与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保护环境的盾构施工控制工艺与参数。施工参数的影响为:总推力随着刀盘扭矩的增大而增大;掘进速度随着螺旋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通过调整掘进速度和螺旋机转速的大小控制土压力。在岩溶地层砂土灰岩界面进行盾构隧道施工时,垂直轴线要低于盾构设计轴线,须根据渣土判断掌子面软土和岩石比例,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避免产生过大的地表沉降。岩溶地区盾构隧道上方地表沉降满足Peck公式中提出的沉降槽规律,地层损失率范围为1.1%2.5%。盾构通过砂土灰岩复合地层时,地表沉降较大,最大值达85.8mm。建立了考虑隧道尺寸、地质条件、隧道施工三个方面15个参数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利用该模型可很好地预测地表沉降。
张朝晖[4](2015)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问题研究 ——以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为为例》文中提出工程质量渗入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质量不合格的工程不仅没有任何价值,还有可能带来危及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隐患,专业、科学、准确、有效的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可以为包括房屋使用者在内的相关各方提供而能够提供工程质量的真实数据,然而如今的检测单位又限于过度市场化的无序竞争中。偷工减料、假冒伪劣的并不仅仅是从小商小贩手上买来的廉价商品,虚假报告满天飞的乱象也是当前全国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现状,这样的检测报告失去了监测工程质量的作用,因此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上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关于豆腐渣工程的报道。本文是以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为例,分为五个部分对我国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的监管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前言,分析了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了相关研究综述,阐述了研究思路与内容,表明了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综述,介绍了工程质量检测的概念,描述了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的内涵,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引进来人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及其应用;第三部分是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介绍了G省的地基基础检测行业和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模式,并进行了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总体评价;第四部分是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认为法律体系亟待完善,而后就客观与主观之争谈了执法者与执法之间的关系,并对过度市场化带来的无序竞争谈了看法;第五部分是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认为应该对相关法律条件款制定实施细则,并引入PDCA循环的监管模式,还应建立四级监控体系,最后是通过准入、清出制度,引领行业共同提高;第六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
薛飞[5](2006)在《基坑支护系统控制及三维可视化研究》文中指出基坑工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深基坑工程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不同与往常的信息施工技术,一种新型的应用于基坑开挖施工的支护及其监控系统。充分发挥监测对施工的预警、指导作用,保证基坑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基坑施工事故的发生。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基坑工程的发展简介和特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叙述。针对当前基坑工程施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参考国内外基坑工程的研究,对当前控制基坑变形的因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可以预先施加支撑力且可随时控制支撑力大小的可控支撑系统,并综合分析目前的基坑计算方法,建立了支护系统的数学模型,在MATLAB平台上设计了一套计算施加预加支撑力的计算软件。 其次,在LabVIEW平台上利用ActiveX调用OpenGL技术,开发了在线的、实时的基坑支护系统三维可视的计算机监测系统,及时整理、反馈监测数据,为充分发挥监测对施工的预警、指导作用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使得实时预警支护系统状态更加直观、鲜明、准确。 再次,分析基坑事故原因,对深基坑工程事故的控制和预警系统的建立、预警指标的确定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了基坑支护系统的控制预警专家系统,为基坑支护系统的故障预警和动态施工提供了更好的指导。 最后,通过对基坑工程施工实例采用可视化基坑监测管理系统的实践,结合实际工程现场监测数据资料分析,以及支撑系统设备控制工作的试验,总结出基坑工程动态施工中采用可视化基坑监测管理系统实施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议,本方法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陈卫[6](2006)在《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体系及实用软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设计理论研究1.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过分的钢筋配筋率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大量现场测试结果显示:基础底板钢筋应力的实测值要远远小于钢筋强度设计值,本论文对各种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后得出结论:现行设计计算方法的不合理是造成基础底板钢筋应力实测值小于设计值的根本原因,能否考虑上部结构参加工作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当高层建筑的高度接近或超过基础的长和宽尺寸时,其整体工作性状更接近于深梁。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楼层的结构梁和板的应力是由“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共同作用产生。据此,提出利用简支深梁计算基础底板钢筋应力和减少实配钢筋面积的简化方法,并与一些工程实例进行对比。2.本论文通过5个工程实测结果和两个算例,定量地分析了结构形式为框剪、框架、剪力墙和筒体的上部刚度对基础变形、地基反力及底板钢筋应力的影响范围,进一步论证上部结构刚度的增长有一个临界高度(层数),上部刚度-层数关系曲线能客观地反映上部结构刚度由增加到趋于极限的过程。简支深梁差异变形、底部最大水平应力及差异水平应力随梁高变化曲线上存在三个转折点。利用高层建筑与深梁工作性状的一致性,可以将H=0.3L、0.5L、0.7L(H为基础底板以上结构高度,L为基础长度)作为判别剪力墙、框剪、框架结构刚度影响范围的界限高度;对于筒体及其它形式的超高层结构,还需进一步研究,目前,可将基础长度小于60m的筒体结构刚度影响界限高度初定为H=1.5~2.0L,基础长度大于60m的筒体结构刚度影响界限高度初定为H=1.0~1.5L,最多不超过100m。确定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范围,既能丰富对共同作用机理的认识,又能减少整体计算的工作量。3.利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有限地质数据,合理地构造三维地质模型,可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整体计算创造基本条件。本论文通过水平方向和深度方向的连续化处理,将整个场区的土体分割成连续的三棱柱体,可以通过线性差值,自动获得半无限空间内任意位置的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并能够自动构造出标准钻孔。第二部分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体系研究1.本部分系统地论述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整体设计的有限元方法,并作重要补充,提出解决“现行规范中基础内力和变形计算采用的荷载组合不统一”问题的具体方法,可以协调一致地整体计算基础变形与内力。2.提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整体弯曲可采用“简化深梁法”,计算局部弯曲可采用“改进倒梁法”。还对常规的基础构件设计方法进行说明,提出一个自动判别钢筋混凝土内筒区域的方法,可帮助计算机自动完成内筒筒体对基础底板的冲切和剪切承载力计算。3.将基础施工图设计研究的重点放在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智能化和效率上,以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本论文在基础梁选筋归并、配筋平面图表示方法和基础梁模板自动布图三个方面提出独特思路。第三部分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辅助设计软件研究1.比较系统地说明建立计算模型时应考虑的内容和需要设置的软件功能。分析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相关软件特点及数据接口内容,为技术人员合理地选择提供参考。2.为提高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整体分析的效率,提出一个快速迭代方法,可以消除地基刚度矩阵满阵和不对称给计算带来的不便。对影响计算结果的计算参数也进行说明。3.对后处理中的计算结果可视化和参数化绘图等问题进行研究。总之,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提供比较全面、实用的方法体系和相应的软件,期望早日用之实践。
周立斌[7](2006)在《建筑钢结构企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钢结构企业的亲历与接触以及对相关文献数据的查阅,结合对钢结构建筑发展的理解、对钢结构产业发展现状的观察、对钢结构企业发展情况的认识,定位从钢结构企业的立场和视角,对钢结构企业的定义、钢结构企业营销策略、钢结构企业设计制作安装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钢结构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钢结构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钢结构企业在目前推行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将引领建造方式的改变、钢结构住宅发展降低造价是关键、钢结构企业终极经营模式和最终发展目标、未来钢构企业经营构架的主要存在形态、建筑产品的预销售、“大营销”等一系列的观点、概念和见解,希望能引起建筑领域特别是从事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管理和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共鸣,达到抛砖引玉之效,为钢结构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尽点微薄之力。
蒋跃楠[8](2006)在《软土地区静压桩承载性状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压桩有别于其它桩基施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定量地监测每根桩的承载施工质量。在桩体压入过程中,通过压力表能够了解每根桩随深度的压力变化情况,可求得桩体在任一深度处的压入荷载。但是如何根据土质条件选择压桩力?能否根据压桩终压力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至今仍然是一个研究热点。由于该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虽有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讨,但仍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本文参照苏南软土地区的静压桩施工资料,探讨了静压桩在软粘土中的沉桩机理,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等,总的来说,具体工作主要为:1.首先介绍了目前用于静压桩挤土效应分析的几种理论,并指出这些理论各自的不足之处;然后详细分析了静压桩的沉桩机理及沉桩时引起的土体力学响应,并用小孔扩张的概念进一步求出单桩贯入时土体的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不同专家提出的不同静压桩沉桩阻力的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了终压力和沉桩终沉控制标准问题。2.在分析静压桩的极限承载力的基础上,介绍了静压桩的承载力与压桩力的相关性,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不同地区采用的不同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公式。然后,探讨了静压桩承载力的时效性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得出用于计算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的经验公式和饱和软土中考虑时效影响的静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解析解。3.利用无锡宝鑫钢铁建材仓储有限公司和无锡市洛社污水处理厂综合处理构筑物静压桩基的现场实测资料和其它工程的静压桩实测数据,探讨了在软粘土中压桩时,沉桩阻力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这些工程静载试验的测试结果,研究了静压桩终压力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相关性,并将理论公式的计算数值与实际数值进行对比分析,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4.根据沉桩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用ANSYS软件对静压桩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求得桩在到达桩端持力层时,土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土体选用弹塑性DP本构模型,并考虑桩土接触面的大变形和桩—土滑动摩擦等影响,使模拟结果更加接近静力压桩的实际情况,并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5.基于以上分析,探讨了静压桩在软粘土中的施工技术,提出了静压桩施工时的常见问题及相应措施,分析了静压桩对环境影响和防控措施,为实现环保型施工提供参考。
周东[9](2002)在《基坑支护工程遗传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基坑支护优化设计的两个层次——方案设计和细部结构设计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设计中应将两者纳入到一个统一体中进行分析,这是基坑工程优化设计的基本观点,即协同优化设计理念。然而,协同优化设计面临着以下两个难点:①离散型设计变量多、维数高、解空间十分庞大,优化设计面临着组合爆炸问题;②优化目标与设计变量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往往难以建立起显式的函数关系。正因如此,在实际基坑工程实践中,人们往往将基坑支护设计的两个层次割裂开来以简化设计,从而在基坑支护优化设计中留下了大量的人为扰动“痕迹”。因此,基坑工程优化设计必须首先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根据协同优化设计理念建立起基坑工程优化设计分析模型;二是寻求能利用该优化设计模型求解“最优解”或“准最优解”的优化方法。因此,选择这两个问题作为论文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针对上述研究课题,首先系统阐述了各种支护结构及其优化设计的实现途径,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基坑支护系统的影响因素和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基坑工程优化设计应按照系统工程所揭示的工作程序、结合基坑工程系统的特点、运用优化算法来安排整个设计工作。提出了“自然选择、系统分析、逐级评价、协同优化”的基坑工程系统优化分析思想,并给出了基坑支护工程优化设计的流程、原则和方法。 提出了基于搜索的基坑支护协同优化设计分析模型。该模型将方案设计和细部结构设计描述为两个不同空间、不同层次的设计问题,前者为方案空间,后者为细部结构空间,这两个空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基坑支护优化设计就是对方案空间和细部结构空间进行交替搜索的过程。该模型描述了基坑支护方案和细部协同优化设计的过程,反映了“方案设计对细部结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细部结构设计的结果又可反馈回方案设计中以修改或调整方案设计”的设计理念。并给出了基坑支护各层次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引入了近几年兴起的新型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其具有多点搜索、并行计算和自适应全局寻优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求解离散型设计变量多、维数高、优化目标高度非线性、解空间十分庞大的复杂工程问题。本文以简单遗传算法为基础,建立了实现基坑支护方案与细部协同优化设计的协同演化模型与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协同演化模型在解决基坑支护这一复杂工程问题上是成功的。 在两层协同演化模型中,细部演化是影响整个系统计算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此在两层协同演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层协同演化模型(分解协同演化模型)。该模型利用构成基坑支护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特点,用“分解”和“协同”两种手段来分别处理“独立”和“联系”两方面的问题,即将基坑支护细部优化设计系统分解成几个低维、与各子工程对应的、相对独立的子优化器和一个进行全局协调优化的低维系统优化器。协同有两个层次:方案与细部设计的协同,旨在消除人为扰动“痕迹”;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设计,旨在充分反映构成支护体系的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面。分解是指将支护体系分解成若干子系统,分别予以优化设计,旨在反映各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的一面。该模型可根据设计需要任意增加次级于系统,并参照上述同样方法进行分解协调。因此,分解协同设计为基坑支护工程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优化设计方法。 建立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基坑支护分布式三层协同演化系统,实现了三层协同演化模型的分布式计算,开发了“基坑支护分布式遗传优化设计系统”软件mODRPE人该软件系统充分发挥遗传算法的本质并行性,优化效率显着提高,可进行包括锚固式排桩、深层搅拌桩、土钉墙等支护结构和降排水、截水等控水措施以及局部土体补强等在内的深基坑支护系统的优化设计。 应用DODnyE系统,对广西国际贸易大厦深基坑支护工程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系统的优化设计功能。
牟树明,吴松槐,孙成庆,黄东祥,普建林[10](2000)在《玉溪邮电大楼桩基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文中认为介绍玉溪邮电大楼桩基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二、玉溪邮电大楼桩基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邮电大楼桩基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原位测试参数的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深基坑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 静力触探(CPT/CPTU)测试技术 |
1.3.1 静力触探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
1.3.2 静力触探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
1.3.3 静力触探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扁铲侧胀(DMT)测试技术 |
1.4.1 扁铲侧胀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
1.4.2 扁铲侧胀试验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
1.4.3 扁铲侧胀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常州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及现场原位测试 |
2.1 常州地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1 地质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2 常州地铁深基坑工程设计岩土参数指标统计分析 |
2.3 现场原位测试 |
2.3.1 试验概况 |
2.3.2 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3.3 扁铲侧胀试验 |
2.3.4 静力触探试验 |
2.3.5 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州地区典型晚更新世Q_3地层应力历史分析及其OCR原位测试确定方法 |
3.1 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应力历史统计分析 |
3.1.1 常州地区典型土层应力历史 |
3.1.2 上海地区典型土层应力历史 |
3.1.3 苏州地区典型土层应力历史 |
3.1.4 无锡地区典型土层应力历史 |
3.1.5 对比分析总结 |
3.2 基于原位测试确定土体超固结比OCR典型方法归纳 |
3.2.1 基于静力触探的OCR确定方法 |
3.2.2 基于扁铲侧胀试验的OCR确定方法 |
3.3 基于原位测试的常州地区土层超固结比推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原位测试的静止土压力系数确定方法的评价研究 |
4.1 静止土压力系数影响因素 |
4.2 基于原位测试确定静止土压力系数典型方法归纳 |
4.2.1 有效内摩擦角原位测试方法研究 |
4.2.2 静止土压力系数原位测试研究方法 |
4.3 有效内摩擦角预测结果分析 |
4.3.1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方法 |
4.3.2 基于扁铲侧胀试验方法 |
4.3.3 两种方法必选 |
4.4 静止土压力系数预测结果分析 |
4.4.1 基于CPTU方法预测结果分析 |
4.4.2 基于DMT方法预测结果分析 |
4.4.3 基于CPTU和DMT方法预测结果分析 |
4.4.4 基于原位测试方法预测结果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坑降水地面沉降的原位测试确定方法研究 |
5.1 试验场地概况 |
5.1.1 工程概况 |
5.1.2 水文地质概况 |
5.2 群井抽水试验 |
5.2.1 原位地下水位触探仪 |
5.2.2 抽水试验概述 |
5.2.3 群井抽水试验 |
5.2.4 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3 基坑地面沉降计算方法 |
5.3.1 理论公式法 |
5.3.2 基于CPTU无黏性土沉降计算方法 |
5.4 基坑降水地面沉降的原位测试确定方法评价研究 |
5.4.1 理论公式计算 |
5.4.2 DeBeer法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地铁站盖挖逆作施工数值模拟与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目的和意义 |
1.4 盖挖逆作发展及研究 |
1.4.1 盖挖逆作法发展历程 |
1.4.2 盖挖逆作施工研究现状 |
1.5 基坑开挖引起地层变形规律及研究 |
1.6 地下连续墙位移特性的研究 |
1.7 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程概况及相关理论 |
2.1 工程概况 |
2.1.1 周边环境 |
2.1.2 车站形式 |
2.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2.1.4 施工方案 |
2.1.5 关键施工技术 |
2.2 盖挖逆作地铁车站设计分析方法简介 |
2.2.1 地铁站结构计算模型 |
2.2.2 增量法 |
2.3 材料本构模型 |
2.3.1 各向同性弹性本构模型 |
2.3.2 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3 有限元数值模拟 |
3.1 有限元法概述 |
3.2 Midas GTS有限元软件介绍 |
3.3 盖挖逆作施工模拟 |
3.3.1 施工工序划分 |
3.3.2 荷载的确定 |
3.3.3 材料参数的选取 |
3.3.4 有限元模型 |
3.3.5 地应力平衡 |
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1 变形分析 |
3.4.2 岩土体塑性区 |
3.4.3 岩土体最大剪应力 |
3.4.4 围护结构及车站主体受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施工监测及分析 |
4.1 基坑监测的依据 |
4.2 监测方案 |
4.2.1 监测目的和要求 |
4.2.2 控制标准 |
4.2.3 主要监测项目监测方法 |
4.2.4 监测点的布设 |
4.3 主要监测数据分析 |
4.3.1 地表沉降 |
4.3.2 地下连续墙位移 |
4.3.3 建筑物沉降及倾斜度 |
4.3.4 支撑轴力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因素对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的影响 |
5.1 标准工况分析 |
5.1.1 工程基本情况 |
5.1.2 土体与结构物理力学参数 |
5.1.3 施工步序 |
5.1.4 有限元模型 |
5.1.5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2 路面超载对施工影响 |
5.3 不同周边建筑物条件下 |
5.3.1 单侧荷载工况 |
5.3.2 对称荷载布局工况 |
5.4 不同地下连续墙厚度工况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砂土层与岩溶交界面盾构安全施工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岩溶地层与隧道施工的研究现状 |
2.2.1 中国岩溶分布概况 |
2.2.2 溶洞变形破坏的机理分析 |
2.2.3 砂土岩溶地层盾构施工诱发溶洞破坏分析 |
2.2.4 岩溶地区地质灾害的研究现状 |
2.2.5 地铁溶洞处理方法 |
2.3 盾构施工中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 |
2.3.1 经验公式法 |
2.3.2 解析法 |
2.3.3 数值模拟 |
2.3.4 室内试验 |
2.3.5 现场实测 |
2.4 分形理论的基本原理 |
2.5 BP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隧道沿线区域溶洞注浆量预估方法 |
3.1 引言 |
3.2 岩溶发育的分形特点 |
3.3 基于分形理论的隧道沿线溶洞体积估算方法 |
3.4 地铁隧道溶洞注浆量预测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盾尾注浆诱发溶洞破坏的极限平衡分析 |
4.1 引言 |
4.2 盾尾注浆诱发溶洞洞口张开模型 |
4.2.1 盾尾注浆诱发溶洞洞口张开的受力分析 |
4.2.2 临界注浆压力的分析讨论 |
4.3 数值模拟分析 |
4.3.1 计算条件 |
4.3.2 计算工况 |
4.3.3 计算模型 |
4.3.4 计算结果 |
4.4 现场盾尾注浆压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盾尾体积损失与溶洞安全的施工距离分析 |
5.1 引言 |
5.2 问题的简化和数值模型的建立 |
5.2.1 数值模型 |
5.2.2 模拟步骤 |
5.2.3 计算参数设定 |
5.3 隧道与溶洞的垂直安全距离分析 |
5.3.1 浅埋隧道与溶洞垂直距离 |
5.3.2 浅埋隧道溶洞直径 |
5.3.3 深埋隧道与溶洞垂直距离 |
5.3.4 深埋隧道溶洞直径 |
5.3.5 隧道与溶洞的垂直安全距离 |
5.4 隧道与溶洞的水平安全距离分析 |
5.4.1 浅埋隧道与溶洞水平距离 |
5.4.2 浅埋隧道溶洞直径 |
5.4.3 深埋隧道与溶洞水平距离 |
5.4.4 深埋隧道溶洞直径 |
5.4.5 隧道与溶洞的水平安全距离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广州地铁隧道实测分析 |
6.1 引言 |
6.2 工程背景 |
6.3 盾构施工参数分析 |
6.3.1 总推力 |
6.3.2 刀盘扭矩和刀盘转速 |
6.3.3 掘进速度与螺旋机转速 |
6.3.4 土仓土压力 |
6.4 轴线偏差 |
6.5 地表、房屋沉降分析 |
6.5.1 测试方案 |
6.5.2 测试数据分析 |
6.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表沉降预测 |
6.6 本章小节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隧道沿线区域溶洞注浆量预估方法 |
7.1.2 盾尾注浆诱发溶洞破坏的极限平衡分析 |
7.1.3 盾尾体积损失致溶洞变形安全的施工距离分析 |
7.1.4 广州地铁隧道实测分析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录A 半无限空间柱形圆孔受均布力情况下的Verruijt解答 |
附录B BP神经网络的Matlab接口程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问题研究 ——以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工程质量渗入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
1.1.2 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检测监管现状 |
1.2.2 国内相关法律体系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工程质量检测的概念 |
2.1.1 相关定义 |
2.1.2 工程检测详解 |
2.1.3 工程质量检测的范围 |
2.1.4 工程质量检测的流程 |
2.2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的内涵 |
2.2.1 国内工程检测行业发展历程 |
2.2.2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的范围 |
2.3 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及其应用 |
2.3.1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
2.3.2 如何在行业管理中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
2.3.3 行业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应用 |
第3章 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 |
3.1 G省的地基基础检测行业 |
3.1.1 地基基础的作用 |
3.1.2 地基基础检测的范围 |
3.1.3 地基基础检测方法 |
3.1.4 G省地基基础检测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3.2 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模式 |
3.2.1 历史 |
3.2.2 现状 |
3.3 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总体评价 |
3.3.1 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信息统计 |
3.3.2 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的效果 |
第4章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4.1 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
4.1.1 对工程质量检测的范围界定不完整 |
4.1.2 没有形成适应工程建设领域的自身特色 |
4.1.3 法律法规中还有一些互相矛盾的条文 |
4.1.4 现行法律法规时效性较差 |
4.1.5 部分标准中还有不少错误 |
4.2 客观与主观之争 |
4.3 过度市场化带来的无序竞争 |
4.3.1 G省地基基础检测市场 |
4.3.2 G省地基基础检测监管 |
第5章 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 |
5.1 对相关法律条件款制定实施细则 |
5.1.1 质量检测应该贯穿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 |
5.1.2 质量检测应体现工程建设领域的特点 |
5.1.3 引导各方主体对工程检测的参与 |
5.2 引入PDCA循环的监管模式 |
5.2.1 PDCA循环的基本概念 |
5.2.2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的应用 |
5.3 建立四级监控体系 |
5.3.1 主管部门监管 |
5.3.2 行业协会自律 |
5.3.3 关联单位监督 |
5.3.4 检测单位自查 |
5.4 通过准入、清出制度,引领行业共同提高 |
5.4.1 检测人员的准入与清出 |
5.4.2 检测单位的准入与清出 |
5.4.3 引领行业共同提高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坑支护系统控制及三维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 基坑工程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1 国内外发展历史 |
1.2.2 基坑围护结构现状 |
1.2.3 基坑支撑型式现状 |
1.2.4 信息化监测现状 |
1.2.5 监测手段现状 |
1.3 基坑事故原因 |
1.4 支护系统研究动态 |
1.4.1 多撑式支护系统力学模型概况 |
1.4.2 支护系统变形控制及预警概况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坑支护系统力学模型 |
2.1 概要 |
2.2 基坑支护系统施工变形影响因素 |
2.2.1 基坑变形因素 |
2.2.2 基坑位移控制措施 |
2.3 土压力理论 |
2.3.1 土体应力状态分析 |
2.3.2 朗肯土压力理论 |
2.4 基坑围护结构土压力的确定 |
2.4.1 多土层土压力计算 |
2.4.2 局部均布超载土压力的确定 |
2.4.3 集中载荷土压力的确定 |
2.5 基坑支护系统数学模型 |
2.5.1 土弹簧引起围护体的变形 |
2.5.2 主动土压力引起围护变形 |
2.5.3 均布超载引起围护变形 |
2.5.4 集中载荷引起围护变形 |
2.5.5 预应轴力引起围护变形 |
2.5.6 施工中支护系统力学模型 |
2.6 计算实例与验证 |
2.6.1 工程地质条件 |
2.6.2 计算结果 |
2.7 小结 |
第三章 基坑支护系统的监控系统 |
3.1 概要 |
3.2 可控支撑设备 |
3.2.1 液压系统设计及说明 |
3.2.2 液压缸结构参数设计 |
3.2.3 液压泵的选择 |
3.2.4 电机的选择 |
3.2.5 电磁换向阀的选择 |
3.2.6 密闭油箱的设计 |
3.3 电控系统 |
3.3.1 PAC系统 |
3.3.2 系统结构 |
3.3.3 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
3.3.4 抗干扰设计 |
3.4 可控支撑系统的软件 |
3.4.1 Labview概念 |
3.4.2 Labview特点 |
3.4.3 软件结构 |
3.4.4 软件的编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坑支护系统控制及预警监测系统 |
4.1 概况 |
4.2 专家系统概述 |
4.2.1 专家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
4.2.2 专家系统的结构 |
4.2.3 专家系统的研究课题 |
4.3 基坑控制预警知识的获取 |
4.3.1 事故分析 |
4.3.2 影响参数 |
4.4 知识库的建立 |
4.4.1 影响参数的形式化 |
4.4.2 规则库建立 |
4.5 专家系统的实现 |
4.5.1 支撑系统模糊推理的实现 |
4.5.2 支护系统专家系统的实现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坑支护系统的三维可视化 |
5.1 概论 |
5.2 三维图形技术 |
5.3 基于OpenGL的三维图形开发 |
5.3.1 OpenGL工作原理 |
5.3.2 OpenGL图形处理流程 |
5.4 LabVIEW环境下三维显示 |
5.4.1 ActiveX基本原理 |
5.4.2 ActiveX控件和包容器 |
5.5 基坑支护监控系统的可视化建模 |
5.5.1 三维造型和动画仿真模块 |
5.5.2 结果处理模块 |
5.5.3 基坑支护系统显示 |
5.5.4 保证实时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基坑支护系统模拟仿真与试验 |
6.1 模拟仿真与试验的目的 |
6.2 仿真概况 |
6.2.1 工程介绍 |
6.2.2 支撑系统预加轴力计算 |
6.2.3 控制预警系统 |
6.2.4 三维可视化状态报警 |
6.3 试验概况 |
6.3.1 试验设备 |
6.3.2 试验步骤 |
6.3.3 试验方案 |
6.3.4 试验结果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体系及实用软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1.1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1.2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 地基基础设计方法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
1.3 选题初衷:让“共同作用设计方法”从理论的殿堂走向工程应用的田野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设计理论研究 |
1.4.2 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体系研究 |
1.4.3 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辅助设计软件的研究 |
第一部分 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设计理论研究 |
第二章 基础底板应力的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工程实例基础钢筋应力测试结果 |
2.3 影响基础底板钢筋应力计算值的因素分析 |
2.3.1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工作 |
2.3.2 基础底面和地基土接触面上摩擦力 |
2.3.3 作用在地下室外墙上的侧土压力 |
2.3.4 地基反力集中于柱下(墙下) |
2.3.5 双向基础底板存在着扭曲作用 |
2.3.6 基础底板受拉一侧的混凝土并未开裂,与钢筋一起抗拉 |
2.3.7 基础端部的土体出现塑性变形 |
2.3.8 温度应力 |
2.3.9 底板钢筋应力设计时按上部荷载的设计值计算 |
2.3.10 忽略地下室纵(横)墙作为“腹板”的承载能力 |
2.3.11 施工过程中的影响 |
2.3.12 基础梁未按倒T形或L形截面受弯构件计算 |
2.3.13 取基础梁(板)“支座”,而不是“净跨”边缘的弯矩值进行设计 |
2.3.14 基础梁(板)未按双筋受弯构件进行计算 |
2.3.15 弹性计算方法的局限 |
2.4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底板钢筋应力简化计算方法 |
2.4.1 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受力特征 |
2.4.2 简支深梁的受力特征 |
2.4.3 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水平应力与简支深梁水平应力分布相似性 |
2.4.4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底板钢筋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
2.4.5 算例 |
2.5 小结与建议 |
第三章 上部结构刚度贡献的影响范围 |
3.1 引言 |
3.2 上部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时的刚度影响 |
3.2.1 工程实例1——北京工业大学基础教学楼,框剪结构 |
3.2.2 工程实例2——上海康乐路住宅,墙板结构 |
3.3 上部结构形式为框架时的刚度影响 |
3.3.1 工程实例3——保定冷库,框架结构 |
3.3.2 算例1 |
3.4 上部结构形式为剪力墙时的刚度影响范围 |
3.4.1 工程实例4——北京前三门604#住宅,剪力墙结构 |
3.4.2 算例2 |
3.5 上部结构形式为筒中筒时的刚度影响 |
3.5.1 工程实例5——陕西邮政电信网管中心大楼,筒中筒结构 |
3.6 上部结构刚度影响范围的简单判别 |
3.6.1 简支深梁弯曲变形、内力(应力)与梁高的关系 |
3.6.2 利用简支深梁判别上部结构的影响范围 |
3.7 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影响的地基基础简化计算方法 |
3.7.1 简化计算方法的思路 |
3.7.2 基础底板变形与厚度的关系 |
3.7.3 筏板内力(应力)与厚度的关系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造 |
4.1 引言 |
4.2 建筑场地的平面网格剖分 |
4.2.1 原则 |
4.2.2 剖分的起点 |
4.2.3 构造第一个三角形单元 |
4.2.4 构造连续的三角形单元 |
4.3 三维地质模型 |
4.3.1 连接主层分界线 |
4.3.2 土层排序 |
4.3.3 扩大层数 |
4.3.4 土层连线 |
4.3.5 内插和外插数据 |
4.3.6 少于3个钻孔时的数据提取 |
4.3.7 人工干预 |
4.3.8 构造标准钻孔 |
4.4 算例 |
4.4.1 算例1 |
4.4.2 算例2 |
4.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体系研究 |
第五章 上部结构、地基基础的整体计算 |
5.1 引言 |
5.2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计算方法 |
5.2.1 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刚度矩阵 |
5.2.2 地基的刚度矩阵 |
5.2.3 荷载向量 |
5.2.4 共同作用的矩阵表达式 |
5.2.5 保证基础内力和变形计算时荷载组合的一致性 |
5.3 上部结构、桩、土、承台共同作用的计算方法 |
5.3.1 上部结构与承台的单元刚度矩阵 |
5.3.2 桩-土体系的刚度矩阵 |
5.3.3 荷载向量 |
5.3.4 共同作用的矩阵表达式 |
5.3.5 保证基础内力和变形计算的荷载组合一致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础构件的设计计算 |
6.1 引言 |
6.2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
6.2.1 整体弯曲计算——简支深梁法 |
6.2.2 局部弯曲计算方法1——改进倒梁法 |
6.2.3 局部弯曲计算方法2——倒楼盖法 |
6.2.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 |
6.2.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的规定 |
6.3 基础梁计算 |
6.3.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6.3.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6.3.3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
6.3.4 裂缝控制验算 |
6.4 基础底板(筏板)计算 |
6.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6.4.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6.4.3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
6.4.4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
6.4.5 裂缝控制验算 |
6.5 桩身承载力与抗裂计算 |
6.5.1 桩身受压承载力计算 |
6.5.2 桩身局部压曲验算 |
6.5.3 锤击压应力验算 |
6.5.4 锤击拉应力验算 |
6.5.5 桩身裂缝宽度验算 |
6.5.6 桩身吊运计算 |
6.6 承台梁计算 |
6.6.1 受弯承载力计算 |
6.6.2 受剪承载力计算 |
6.7 筏形承台(板)计算 |
6.7.1 受弯承载力计算 |
6.7.2 受剪承载力计算 |
6.7.3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
6.7.4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
6.8 钢筋混凝土内筒对筏板(筏形承台)的冲、剪切计算 |
6.8.1 底板的冲切破坏及影响因素 |
6.8.2 筏板(筏形承台)上的荷载 |
6.8.3 规范对内筒下筏基(筏形承台)受冲切、剪切承载力要求 |
6.8.4 存在的问题 |
6.8.5 如何自动判别“内筒” |
6.8.6 算例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础施工图设计 |
7.1 引言 |
7.2 基础梁(承台梁)的归并选筋 |
7.2.1 模板(几何特征)归并 |
7.2.2 钢筋的归并 |
7.2.3 选筋 |
7.3 筏板(筏形承台)的选筋归并 |
7.3.1 选筋 |
7.3.2 归并 |
7.4 基础梁(承台梁)施工图设计 |
7.4.1 模板施工图 |
7.4.2 图表施工图 |
7.4.3 平面整体配筋施工图 |
7.5 基础平面施工图设计 |
7.5.1 概述 |
7.5.2 图幅 |
7.5.3 绘图比例 |
7.5.4 组图方式 |
7.6 桩施工图设计 |
7.7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辅助设计软件研究 |
第八章 建立计算模型(前处理) |
8.1 相关软件的应用现状及特点分析 |
8.1.1 上部结构空间分析软件 |
8.1.2 地基基础计算软件 |
8.1.3 工程地质勘察软件 |
8.2 数据接口 |
8.2.1 建立数据接口的意义 |
8.2.2 读入常用的上部结构计算软件数据 |
8.2.3 读入DWG图形文件数据 |
8.2.4 读入常用的地质勘察软件数据 |
8.3 上部结构布置 |
8.3.1 布置轴线 |
8.3.2 布置梁 |
8.3.3 布置柱 |
8.3.4 布置墙 |
8.3.5 布置楼板 |
8.3.6 布置荷载 |
8.3.7 楼层编辑 |
8.3.8 生成计算模型 |
8.4 地质勘察资料输入 |
8.4.1 输入标高 |
8.4.2 输入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
8.4.3 输入钻孔 |
8.4.4 连接地质剖面 |
8.4.5 生成三维地质模型 |
8.5 基础布置(设计) |
8.5.1 选择桩型 |
8.5.2 确定单桩承载力 |
8.5.3 试算桩数 |
8.5.4 布置桩 |
8.5.5 选择承台形式 |
8.5.6 布置筏基梁(筏形承台梁) |
8.5.7 布置筏板(筏形承台) |
8.5.8 布置基础荷载 |
8.5.9 生成计算模型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地基基础计算 |
9.1 总体控制 |
9.2 地基承载力计算 |
9.3 桩基承载力计算 |
9.3.1 竖向承载力计算 |
9.3.2 抗拔承载力验算 |
9.3.3 水平承载力计算 |
9.3.4 桩身承载力与抗裂计算 |
9.4 软弱下卧层验算 |
9.5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整体计算 |
9.5.1 快速迭代法 |
9.5.2 计算方法的选择 |
9.5.3 参数的选取 |
9.6 上部结构、桩、土、承台共同作用整体计算 |
9.6.1 计算方法的选择 |
9.6.2 参数的选取 |
9.7 基础强度计算 |
9.7.1 基础梁计算 |
9.7.2 基础底板(筏板)计算 |
9.7.3 计算参数的选择 |
9.8 承台计算 |
9.8.1 承台梁计算 |
9.8.2 筏形承台(板)计算 |
9.8.3 计算参数的选择 |
9.9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后处理 |
10.1 输出原始数据 |
10.1.1 输出几何数据 |
10.1.2 输出荷载数据 |
10.1.3 输出计算简图 |
10.1.4 数据输出的形式 |
10.2 输出计算结果 |
10.2.1 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 |
10.2.2 桩基承载力计算结果 |
10.2.3 软弱下卧层验算结果 |
10.2.4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整体计算结果 |
10.2.5 上部结构、桩、土、承台共同作用整体计算结果 |
10.2.6 基础强度计算结果 |
10.2.7 承台计算结果 |
10.2.8 数据输出的形式 |
10.3 计算结果的归并和选筋 |
10.3.1 基础梁(承台梁)的归并选筋 |
10.3.2 筏板(筏形承台)的选筋归并 |
10.4 绘制施工图 |
10.4.1 参数化绘图 |
10.4.2 图形编辑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主要结论 |
11.1.1 关于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设计理论 |
11.1.2 关于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设计方法 |
11.1.3 关于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辅助设计软件 |
11.2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设计方法的展望 |
11.2.1 设计规范有待充实完善 |
11.2.2 推广利用简化计算方法 |
11.2.3 大力发展辅助设计软件 |
11.2.4 深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论文及其他工作 |
致谢 |
(7)建筑钢结构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论 |
1.1 钢结构建筑特点 |
1.2 钢结构的应用情况 |
1.3 我国钢结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作用 |
1.4 我国钢结构企业发展条件及应用成果 |
1.5 钢结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
1.6 相关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
1.7 在机遇和挑战中发展 |
第2章 建筑钢结构企业概念研究与现状分析 |
2.1 钢结构企业的演变经历 |
2.2 建筑钢结构企业定义与地位 |
2.3 钢结构企业经营形式分析 |
2.4 钢结构企业─建筑业与制造业生产方式的结合 |
2.5 小结 |
第3章 钢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
3.1 杭萧钢构组织管理模式简析 |
3.2 天工钢构组织经营模式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钢结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影响研究 |
4.1 东西差距大南北不平衡城乡不协调 |
4.2 产业优势背后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 |
4.3 生产厂家规模数量分布范围等因素影响 |
4.4 钢结构骨架材料及围护配套产品的影响 |
4.5 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研究 |
4.6 钢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7 小结 |
第5章 钢结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
5.1 营销工作的重要性 |
5.2 我国钢结构企业的营销困惑 |
5.3 钢结构企业正确的营销策略 |
5.4 小结 |
第6章 钢结构住宅发展趋势及现状与问题研究 |
6.1 钢结构住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6.2 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现状简述 |
6.3 钢结构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 |
6.4 解决钢结构住宅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
6.5 小结 |
第7章 钢结构工程营销案例分析 |
7.1 预销售即业务承揽阶段的问题与对策 |
7.2 专业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7.3 加工制作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7.4 现场安装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7.5 小结 |
第8章 钢结构企业未来发展暨与工程总承包的关系 |
8.1 钢构企业推广工程总承包的必要条件 |
8.2 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工程总承包 |
8.3 钢结构企业与工程总承包的关系 |
8.4 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软土地区静压桩承载性状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静压桩的施工方法 |
1.3 静压桩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情况 |
1.4 静压桩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静压桩沉桩机理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用于静压桩沉桩机理分析的几种理论 |
2.3 静压桩引起土体反应的分析 |
2.4 静压桩沉桩阻力的探讨 |
2.5 沉桩阻力的计算方法 |
2.6 终压力和沉桩终沉控制标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力压入桩的承载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静压桩单桩承载力与终压力 |
3.3 静压桩承载力的区域性回归经验公式 |
3.4 静压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例的分析与探讨 |
4.1 引言 |
4.2 实例一—无锡市宝鑫钢铁建材仓储有限公司(静压方桩) |
4.3 实例二—无锡市洛社污水处理厂(静压方桩) |
4.4 静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静力压桩法的有限元模拟 |
5.1 引言 |
5.2 静压桩数值分析的几个问题 |
5.3 有限元模拟静压桩贯入的几种方式 |
5.4 计算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软粘土中静压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静压桩施工的常见问题及相应措施 |
6.3 静力压桩法的接桩技术 |
6.4 静压桩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与预防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静压桩研究初步结论和进一步探讨意见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科研活动 |
致谢 |
(9)基坑支护工程遗传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绪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基坑支护工程优化设计方法及研究现状 |
三、 基坑支护工程遗传优化设计的研究思路 |
四、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章 基坑支护体系及其优化设计 |
1.1 围护(挡土)结构 |
1.2 支撑体系--土层锚杆 |
1.3 控水工程 |
1.4 局部土体补强 |
1.5 支挡与加固 |
第2章 基坑支护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 |
2.1 影响基坑支护设计的主要因素分析 |
2.1.1 环境因素及其分析 |
2.1.2 力学因素及其分析 |
2.1.3 技术因素及其分析 |
2.2 基坑支护工程系统分析 |
2.2.1 基坑支护系统环境分析 |
2.2.2 基坑支护系统结构分析 |
2.3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流程和方法 |
2.3.1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的特点 |
2.3.2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的流程 |
2.3.3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方法 |
2.4 基坑工程系统优化的分析思想与原则 |
2.4.1 基坑工程系统优化的分析思想 |
2.4.2 基坑工程系统优化的原则 |
2.5 基坑支护方案初步选择 |
2.5.1 基坑工程方案的构成 |
2.5.2 基坑支护方案初步选择 |
第3章 基坑工程遗传优化设计模型研究 |
3.1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与遗传算法 |
3.1.1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方法 |
3.1.2 遗传算法 |
3.1.3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与遗传算法 |
3.2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目标与目标函数 |
3.2.1 优化设计目标 |
3.2.2 成本向量和权重向量 |
3.2.3 基坑工程造价计算 |
3.3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3.3.1 基坑支护协同优化设计模型 |
3.3.2 基坑支护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3.3.3 基坑支护系统全局最优与局部最优 |
3.4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的主要约束条件 |
3.4.1 基坑工程约束条件概述 |
3.4.2 方案优化主要约束条件 |
3.4.3 细部结构优化主要约束条件 |
3.5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与协同演化 |
3.5.1 方案与细部两层协同演化模型与算法 |
3.5.2 两层协同演化的缺陷 |
3.5.3 分布式三层协同演化模型 |
第4章 基坑工程优化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 |
4.1.1 系统的体系结构 |
4.1.2 分布式协同演化系统的功能模块 |
4.2 分布式三层协同演化总体设计 |
4.2.1 三层协同演化的分布式计算模式 |
4.2.2 客户机与服务器、主服务器与子服务器间程序流程图 |
4.3 客户程序的设计(用户界面的设计) |
4.3.1 用户界面程序的数据流图 |
4.3.2 用户输入数据及其存储 |
4.3.3 演化结果的输出 |
4.3.4 客户机算法 |
4.4 服务器程序的设计 |
4.4.1 遗传算法部分的设计 |
4.4.2 主服务器算法 |
4.4.3 子服务器算法 |
4.5 接口部分的编程实现 |
4.6 客户机与主服务器、主服务器与子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
4.7 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
第5章 软件应用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3 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方案选择 |
5.4 基坑支护优化设计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方向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玉溪邮电大楼桩基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原位测试参数的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法研究[D]. 谢政鑫. 东南大学, 2020(01)
- [2]地铁站盖挖逆作施工数值模拟与监测研究[D]. 徐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3]砂土层与岩溶交界面盾构安全施工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 崔庆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4]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问题研究 ——以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为为例[D]. 张朝晖. 南昌大学, 2015(03)
- [5]基坑支护系统控制及三维可视化研究[D]. 薛飞. 同济大学, 2006(06)
- [6]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体系及实用软件研究[D]. 陈卫. 同济大学, 2006(09)
- [7]建筑钢结构企业发展研究[D]. 周立斌. 浙江大学, 2006(09)
- [8]软土地区静压桩承载性状的分析研究[D]. 蒋跃楠. 南京工业大学, 2006(05)
- [9]基坑支护工程遗传优化设计研究[D]. 周东. 广西大学, 2002(01)
- [10]玉溪邮电大楼桩基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J]. 牟树明,吴松槐,孙成庆,黄东祥,普建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