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中的民俗描写与文化评价

老舍作品中的民俗描写与文化评价

一、老舍作品中的民俗描写及文化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姜一凡[1](2020)在《“俗世”理想的幻灭 ——论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老舍的文学创作和他所生活的北京密不可分,老舍与北京的联系也常常是老舍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不过,单一的现实主义研究思路已经对老舍研究产生了桎梏。因此,本次研究以美国学者利罕提出的“文学在城市化进程中与城市实现了双重构建”研究思路作为理论依据,通过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以老舍小说中的北京,以及其笔下的人物命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详细讨论北京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老舍对于这座城市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间的书写与记录,试图寻找出在老舍如何在作品中反映出了与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特性,以及文本与城市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双重构建。以上述研究思路作为切入点,本着能够使老舍研究跳出现实主义研究方法与现实主义价值取向为其带来的桎梏的初衷,本次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范围、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梳理城市发展与文学史发展的关系,确定城市空间与小说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确定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详细论证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以及其作品中不同层面的幻灭结局;最后在第四部分中系统分析老舍小说中的幻灭结局同彼时北京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客观联系。

朱风晴[2](2020)在《老舍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老舍的市民世界构建中,知识分子是其中的重要结构成分,形成了老舍创作中独特的知识分子形象体系。老舍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新旧过渡的文化人、现代知识分子以及寄托理想的知识分子。从身份认同的角度看,以上三类知识分子都属于认同型知识分子。他们身上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文化认同,依据各自的选择走上不同的道路,以此完成自我的身份认同。新旧过渡之间的知识分子依然认同于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一部分现代知识分子完全用现代文化构建自身的知识系统,但是缺乏文化整合的能力,永远跟着时代潮流走,呈现出价值观层面的两极分化,属于文化上的单面人。还有一部分现代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寻找身份认同时,陷入了转型时期矛盾而复杂的认同危机。潜藏在表层叙述话语之中的,是老舍作为知识分子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面临的国民性改造、革命与责任、民族生存等问题的思考,也反映出他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塑造。文章紧接着探讨了作为创作主体的老舍的思想发展对知识分子主题与人物塑造的规定与影响。旅英时期老舍将中英两国国民性格放在同一个时空下对比,将改造国民性格和国民精神提高到了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体现出作家知识分子心态的成熟,具有了深刻反思民族文化、进行批判的力量。在山东任教时期的老舍,思想转变为先改造社会,再改造国民性,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更其深化,根据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反映社会生活,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对于思想政治运动的疏离使得老舍对于革命始终保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抗战时期的老舍投身民族战争的时代洪流,形成了为抗战服务的文艺观,“国家至上”的爱国意识和为抗战牺牲的民族精神成为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也体现了向左翼文学靠拢的趋势,《鼓书艺人》成为他创作生涯的转折点,他在这部作品中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成熟的革命者孟良形象,从这部作品开始,老舍正式由自由主义的文学立场进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

李彩霞,凌建英[3](2019)在《肯定与批判——老舍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思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文学大家,他坚持现实主义写作立场,在作品中观照市民社会,塑造了一系列市民社会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在对国民性问题的思索上,他采用了文化批判的视角,通过塑造大量的典型人物和自己特有的写作手法,去展现自己对国民性的理解和对国民性重建问题的认识。

张荣光[4](2018)在《1930-1937:老舍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文中认为对于老舍1930年至1937年间在山东时期的创作,较多研究者将其看成老舍小说创作的初期阶段。杨义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提出:“1935年秋至1936年全年,……标志着他准备以思想和艺术的高度自觉状态,进入自己小说创作的黄金年代。”(1)虽然着作接下来没有明确的从思想和艺术的角度论述老舍如何进入小说创作的黄金年代,但是本文认为,综合分析老舍在山东七年里个人生活的舒适、小说作品显示出的艺术独创性、文学思想的成熟(主要体现在文学理论的自觉性)三个方面,再加上老舍在山东七年里生活和创作具有连续性,因而可以称山东时期为老舍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本文也据此分为三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从老舍山东时期舒适的生活切入。1930年至1937年,老舍主要生活在山东的济南和青岛两地,家庭生活与工作的舒适,社会环境的安定,为老舍进入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提供了可能性。组建和谐家庭,进入高校工作,编辑报纸刊物,交游日渐广泛,以及自由的发表平台,给与老舍一个较为舒适的创作环境。加之老舍有着独到的北京市民文化、旗人民俗生活的积累与省思,使之小说创作中显现出艺术和思想的成熟。1930年至1937年,老舍的小说艺术走向成熟,这是把山东时期称为老舍小说创作“黄金时代”的重要体现和原因。论文第二部分从老舍在山东时期小说创作中形成的市民形象、文化环境、语言、幽默四个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入手。在市民形象刻画方面,老舍通过塑造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典型的北京市民形象以及对其细致的心理描写,为现代文坛增添了数位经典人物。在典型文化环境描写方面,老舍通过大量的民俗描写丰富了现代小说环境描写的内容,开创了借民俗进行国民性批判和启蒙的小说道路。在小说语言方面,在山东时期老舍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观,形成俗白有力的语言风格,并且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小说语体。至于幽默,从早期油滑的文字幽默,到山东初期故意的禁止幽默,再到写作离婚时决意返归幽默,山东时期老舍不仅在幽默技巧上成熟,而且形成了用幽默来写实把握人生的方式。老舍艺术独创性的背后是其对古今中外文学理论的自觉性批判、吸收与创造性转化。山东时期是老舍文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反思自己创作的得失,总结创作教训和经验,老舍的文学理论走向自觉,文学思想走向成熟。论文第三部分从老舍文学理论的自觉性切入,其主要体现在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借鉴与超越,对中国古典文论的批判与内化、与中国左翼文学的隔阂与交流。这是称山东时期为老舍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的又一重要原因和体现。而且因为老舍在这一时期总是执着于创作,不愿过多分心于理论问题,反而更能保持着独立的理论个性。。论文希望能够通过生活和创作两个维度理清山东时期老舍的小说创作,明确山东时期是老舍小说创作的重要时期,阐明老舍山东时期小说创作在其个人创作生涯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在论述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前后对比:相较于老舍1925年至1930年创作初期的不成熟,相较于1938年至1949年间小说创作数量的减少和文学思想的改变乃至其生命最后20年中的创作“残稿”现象,更可以明确的将山东七年称为老舍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而对于老舍小说创作“黄金时代”的研究,就是一个“中国现代文学大师炼成记”:生活的相对安适,职业的自由流动,世界的艺术视野,本土的生活经验,个人的风格追求。这些经验对于当代中国作家如何创作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经典作品,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陶诗琪[5](2017)在《论老舍小说中的生命意识》文中研究说明生命意识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建构的文化观念,是人类基于生命体验形成的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与价值的深切追寻。生命意识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最深层的意识之一。每一个正常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个性的生命意识,诗人、作家、艺术家更以广阔强烈的生命意识创作出鼓舞人心的作品。生命意识是艺术作品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也是衡量文学作品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老舍是现代文学的大家,他在小说中为我们描绘了异常丰富的市民社会人文图景,其中隐藏着作家若隐若现的生命意识。本文结合作家独特的生命历程和审美的人生态度,旨在从整体上把握老舍小说作品的生命意识及其价值导向。第一章主要从三个层次探讨其生命意识和创作理念的成因。首先,剖析了老舍生命历程中来自母亲的“生命教育”和受宗月大师影响的向善精神。第二,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老舍的小说体现了对伦理道德生命的坚守,他汲取了儒家文化中“舍生取义”的生命哲学观。第三,从西方基督教对老舍的影响角度探讨老舍宗教情结中的“博爱”、“牺牲”因素。第二章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三个维度整理归纳了老舍笔下市民社会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所处的自然环境,追溯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回到生命本真的形态。老舍小说中到处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民俗风景,展现旺盛的生命力。生命的社会形态重点从千姿百态的市民形象和婚恋角度发掘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交往过程。老舍注重生命的社会性,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人性善恶,追求人性和人文的和谐关系。第三章重点论述老舍生命意识的深层内涵。生与死的问题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存在之思。根植于对“市民社会”的书写,他把对生命独特思想投射到展现人精神世界幻灭和荒诞生存状态,从生命的虚无与绝望中追求生命的尊严与价值。生命的终结则表现在“自杀”人物群像,他们的死升华了人物的生存意义,是人格美的殉道,也是对民族兴亡与理想信念的坚守。第四章引入叙事学的角度,通过对老舍小说叙事视角、幽默风格的研究,感受到隐藏在作者字里行间的生命律动。同时总结归纳老舍小说中的生命理想以及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讨。

张阿亭[6](2016)在《从民俗展示到民族审视 ——浅析老舍笔下的民俗书写》文中提出老舍是中国20世纪的文学大师,是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他喜欢通过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以及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在老舍创作生涯中,“北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成为其艺术世界的鲜明文化烙印。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因而,从民俗的角度切入老舍的文学世界,梳理其作品中呈现的大量民俗事象景观,挖掘其背后对民族文化的审视,对民族精神的烛照,对改造国民性的探索,以及在艺术审美上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学术意义。论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梳理老舍对良俗的诗意描绘,来体味民俗作为“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的丰富内涵,从而彰显民俗中健康积极的良俗对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形成的作用,来验证良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的家园,探析老舍思考民族文化建设与民族前途命运的良苦用心。其次,在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发现老舍清醒地认识到民俗文化中存在的落后因子,即“摧残人民身心健康,对社会发展进步和谐文明起破坏作用和阻碍作用”的陋俗。老舍对老北京的种种陋俗,尤其是“旗人”的玩物丧志进行了真实的展示与剖析,寓示了陋俗——“文化酱缸”的消极影响:庸俗、苟且、自私、虚荣、奴性等在陋俗中潜移默化,造成了对民族精神的戕害,对民族心理的侵蚀,对民族性格与民族生命力的弱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前行的障碍,民族精神病变的诱因,为民族的未来埋下了隐患。最后,探讨老舍民俗书写的思想、审美价值,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透过老舍描绘的色彩缤纷的民俗景观,体悟老舍通过民俗展示来对民族审视的创作主旨,即把改造国民性、重铸民族灵魂的文学理想,创造性地寄寓在对民俗的艺术审美之中,并使之蕴涵了独特的审美价值:绚丽多彩的民风习俗画卷;栩栩如生的市井人生百态;“京味”十足而又风趣幽默的文学语言。老舍的民俗书写开启了“京味”文学的先河,对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邓友梅、汪曾祺、刘心武、陈建功等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看到老舍的影子,以至于上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一个“京味文学”流派。

马琳琳[7](2016)在《京味儿影视作品中的民俗研究》文中提出拥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北京城有着绚丽多彩的地理风貌和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北京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与劳作中创造出了其独具风情的民俗文化。北京的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京味儿,是其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核心价值。例如语言、音乐、建筑、饮食等等,这些都渗透到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京味儿民俗和其他地域的民俗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正是由于这些浓郁京味儿的民俗,使得京味儿影视作品备受观众的喜爱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影视作品中的一类。本论文以京味儿影视作品及其呈现出的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在对京味儿影视作品的发展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其类型也进行了题材上的划分,另一方面着重阐述了京味儿影视作品中民俗影像的表达及其文化意义。本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讲述了研究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京味儿影视作品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勃兴阶段与发展阶段。并且在题材上也进行了划分:京味儿十足的年代剧、都市题材类、古装历史类。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京味儿影视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形态,借助京味儿影视作品、人物、叙事与画面四个维度来展示,对京味儿影视作品中北京民俗的具体呈现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第四部分将京味儿影视作品中民俗文化所展现的影像功效及意义进行阐述与解析。

刘程程[8](2015)在《老舍文学世界中的北京形象》文中提出本文以老舍文学世界中的“北京”形象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期对老舍的文学创作特色和成就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读。形象塑造是文学创作的重心,由此可以整体把握作家创作的脉络以及意图。老舍笔下的“北京”形象主要包括两种范畴:即文化形象和人物形象,文化形象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层面(胡同、城楼等人文景观)与精神文化层面(民俗、语言)两个方面,其中人物形象为本文主要研究侧重点。依据历史的逻辑,本文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线,将老舍创作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后两个时间段,并分别对其进行解读、阐释。本文第一章为两种文化空间的“老北京”形象建构,主要探讨老舍建国前创作的文本是如何书写“北京”的。建国前于英国讲学的经历,使身处异域、携带着中国文化基因的老舍,对老北京进行着隔空的想象。老舍在用“回溯”的视角去书写记忆中的北京。作为北京形象主体的北京人同样成为老舍观照的对象,他在对国人的国民劣根性产生质疑的同时并予以批判讽刺。而归国后的老舍则在本国的文化空间中亲历了战争给中国底层大众带来的种种不幸,以及国民在战争中的丑态、病态等劣根性情形,使老舍产生了与鲁迅相似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对国民性等问题进行了鞭挞。此外,老舍对当时中国大地上在如此压抑的生存困境中产生的所谓“新新人类”,进行讴歌与鼓励并寄予厚望。第二章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在“为政策、为人民”的宗旨下塑造的“新北京”形象,并细腻分析了当时作家的内心状态与创作状态。在红色激情的影响下,老舍创作了《龙须沟》与《全家福》等完全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作品。但“赴任务”的心态又与老舍内心对书写国民性劣根性的初衷发生矛盾,在自我回归的选择中,老舍最终创作了《茶馆》与《正红旗下》等充分表达个人话语、能够实现本人创作初衷的作品。第三章对老舍笔下的北京形象的价值进行诠释。在分析了北京形象与中国形象之间的共性之后,本文也对北京形象的独特性加以分析。北京形象是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体现在国民性的共通性,但北京形象同时也因其独特文化内涵具有独特价值。老舍的作品不仅具有民族性意义更具有世界性的价值。

薛熹祯(Sul Hee Jung)[9](2014)在《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 ——鲁迅和张恨水》文中提出本文以鲁迅和张恨水为论述核心,希望通过对两人经历、作品的比较与阐释,来重新审视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阵营和通俗文学阵营在中国现代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尝试探讨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救国救亡、改良社会的探索。论文共有6个章节,分别从鲁迅与张恨水的个人经历、文学创作、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女性形象、作品所具有的乡土情结以及作品的叙事结构等问题出发,将作为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鲁迅与通俗文学创作大家——张恨水作一个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第一章与第二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鲁迅和张恨水在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之前的人生经历与文化背景,初步论述了两人在文学创作中在其所在文学阵营中的共性与个性和不同的创作意图,并尝试探讨形成这两种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的可能原因。第三章在前文论述两者创作观念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鲁迅与张恨水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和行文风格,从而分析形成雅俗文学之间差异的原因,进而重新考察两种文学作品对社会的不同影响。第四章则集中论述了两者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般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与其笔下所描写的知识分子和以张恨水为代表的这种由社会变迁所产生的所谓“半新半旧”的知识分子及其笔下的人物放在一起分析,尝试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接受启蒙,反对传统与传统丧失,落入虚无,从而审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不同作用。第五章集中论述鲁迅与张恨水在文学创作上对乡土社会的描述,区分了鲁迅与张恨水对农村的不同认识和不同的乡土情结,并试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重新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对农民的个性及文化人格变化的不同态度,从而进一步审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启蒙的方式和影响。第六章以鲁迅和张恨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为核心,阐述新文化运动中作为解放核心的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挣扎是如何体现在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之中的。而这两种不同的体现,恰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在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协调的问题,这种不协调在新文学中造成了女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在通俗文学中则变成了对传统的依依不舍。然而,毕竟现代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尽管两种文学采用的方式不同,但都在试图探索解决女性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文学走上了截然不同甚至被认为是“势不两立”的两种发展模式——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两种文学对启蒙和传统的态度有着天然的差异,通俗文学缅怀传统,对新社会疑窦重重,而新文学则倾向于对传统的批判,对变革中的新社会充满着期待,这些差异在不同作家的文本中通过各种文学形式表现出来。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历来为文学研究者所青睐,受到广泛关注,并直接造成了新文学和通俗文学研究中影响巨大的雅俗之辨。本文选取了新文学和通俗文学阵营中两位文学巨擘——鲁迅和张恨水,从文学文本出发,多角度、多方位地探讨现代和传统视域下的雅俗之争,从而尝试探索解读新文学和通俗文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这正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

王洁非[10](2013)在《谈老舍作品中底层市民文化》文中研究说明着名作家老舍先生,一生中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京味小说。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能够细致观察并描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描绘出一幅幅生动而又平凡的市民生活景象。其中,在这些市民小说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形形色色的市民形象,这些形象突出表现了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寄托,可以说是人生中喜怒哀乐的形象表达。本文正是围绕老舍作品中底层市民形象展开讨论,挖掘出底层市民形象中所蕴含的市民精神和文化。

二、老舍作品中的民俗描写及文化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舍作品中的民俗描写及文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俗世”理想的幻灭 ——论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城市空间发展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
    2.1 城市诞生的原因与组成基础
        2.1.1 城市的起源
        2.1.2 城市的两种特性
        2.1.3 城市的三重空间
    2.2 城市发展催生了小说繁荣与传播
        2.2.1 城市化推动了小说的发展与普及
        2.2.2 城市规则与文学创作相互构建与影响
    2.3 老舍与北京
        2.3.1 老舍鞭策现实的创作目的
        2.3.2 老舍的“不完全市民身份”与“非典型现实主义创作”
        2.3.3 乡土文明对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干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
    3.1 老舍小说中城市的物质构成
        3.1.1 老舍小说中城市中的地理空间
        3.1.2 老舍小说中城市中的人物阶级
        3.1.3 老舍小说中城市中的“京味儿”语言
    3.2 老舍小说中城市的制度构成
        3.2.1 老舍对上层建筑的总体书写
        3.2.2 老舍对上层建筑的失望态度
    3.3 精神空间:老舍小说中普遍的幻灭叙事
        3.3.1 世俗理想的幻灭
        3.3.2 现代启蒙的幻灭
        3.3.3 社会根基的幻灭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老舍小说中“幻灭书写”与城市发展的联系
    4.1 老舍小说中“幻灭书写”与城市物质空间层面的联系
        4.1.1 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在老舍创作中的失语
        4.1.2 处于乡土与工业之间的老舍
    4.2 老舍小说中的“幻灭书写”与城市制度空间层面的联系
        4.2.1 上层建筑的杂糅与模糊
        4.2.2 中层制度的生存困境
        4.2.3 基层制度的“破”与“立”
    4.3 老舍小说中幻灭书写的必然性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老舍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分析
    二、知识分子的内涵与界定
    三、老舍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界定
第一章 老舍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系列形象
    第一节 新旧过渡阶段的文化人——反思传统文化与国民性
        一、钱本位哲学下的“老张们”
        二、老马(马则仁): 旧人物与新语境
        三、陈宏道:旧纲常与新时代
        四、钱默吟的气节与祁老人的觉醒
    第二节 现代知识分子——现代性与民族意识
        一、老李和张大哥——“‘诗意”追求和庸俗社会学
        二、脚踩中西的“四不相”
        三、黑李和白李——“古人”与“现代人”
    第三节 理想型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的出路
        一、李景纯与赵子曰——清醒与糊涂
        二、李子荣、马威——在异域的人格理想
        三、孟良和方宝庆——知识分子结合民众
第二章 知识的多元和身份的多样
    第一节 认同型知识分子
    第二节 追随型知识分子——文化的单面人
    第三节 两端之间的痛苦与挣扎
第三章 老舍的思想转变与知识分子的主题与人物塑造
    第一节 旅英与文化反省
        一、国民性问题
        二、基督教与国民灵魂
    第二节 面对心灵与现实的黑暗
        一、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
        二、对革命的谨慎思考
    第三节 “大时代”与“抗战文艺”
        一、为抗战服务的文艺观
        二、民族的反思与民间的文艺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肯定与批判——老舍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舍与国民性问题概述
    (一)国民性问题的由来。
    (二)老舍对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二、老舍对国民性问题的表现:市民社会的出色丹青手
    (一)现代文学画廊中的典型市民形象。
        1. 老派市民:保守、妥协的典型。
        2. 洋派市民:不伦不类的社会怪胎。
        3. 社会底层市民:社会悲剧的集中体现。
        4. 新派市民:重建国民性的希望。
    (二)民俗风情的再现:对国民性的深层探讨。
三、独特的文化批判视角与对国民性重建的思考
    (一)文化批判视角的选择: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二)文化批判视角的运用:对国民性重建的思索。
四、老舍对国民性问题的态度
五、老舍对于国民性问题思索的当下意义

(4)1930-1937:老舍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诗意栖居:老舍在山东时期的生活状况
    一、工作和家庭的的舒适安稳
    二、小说发表平台的搭建
    三、艺术创造的自觉追求
    四、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
第二部分 艺术探索:老舍在山东时期的小说艺术成就
    一、北京市民形象:原型人物与母题价值
    二、典型文化环境:风俗描写的叙事学意义
    三、俗白有力的语言:京味小说的语言艺术
    四、恰到好处的幽默:不只是语言的诙谐
第三部分 理论自觉:老舍在山东时期的小说美学探索
    一、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借鉴与超越
    二、对中国古典文论的批判与内化
    三、与中国左翼文学的隔阂与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5)论老舍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对生命意识内涵的界定
    二、问题的提出
    三、老舍小说生命意识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生命意识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少年时代的“生命教育”
    第二节 传统儒家文化的浸润
    第三节 西方基督教的影响
第二章 生命景观的细致描摹
    第一节 异彩纷呈的北京风俗民情
        一、北京的景
        二、民间社会的习俗
    第二节 熙来攘往的市民生存状态
        一、挣扎的底层贫民
        二、异化的新派市民
        三、现代都市侠客
    第三节 时代更迭下的两性抒写
        一、自由浪漫的爱情
        二、传统的婚姻模式
第三章 生命意识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叩问生命的思考——以死抗争生的悲剧
        一、自杀群像的理性审视
        二、向死而生的生命品格
    第二节 选择生命的姿态——从荒谬中奋力抗争
        一、揭开生命的真面目
        二、坚守生命的纯真
第四章 生命意识的美学世界
    第一节 老舍小说的叙事功能
        一、叙事视角——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
        二、叙事风格——幽默的风格
    第二节 老舍小说生命意识中的崇高生命理想
    第三节 老舍小说生命意识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从民俗展示到民族审视 ——浅析老舍笔下的民俗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族之根与灵魂家园
    第一节 良俗的诗意描写
    第二节 良俗:民族文化之根与精神家园
第二章 前行之碍与精神重负
    第一节 陋俗的真实揭示
    第二节 陋俗:民族前行之碍与国民精神重负
第三章 老舍民俗书写的意义与影响
    第一节 重铸民族灵魂与改造国民性
    第二节 老舍民俗书写的审美价值
    第三节 老舍民俗书写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京味儿影视作品中的民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京味儿影视作品的发展概述
    2.1 对京味儿影视作品的界定
    2.2 京味儿影视作品的发展进程
    2.3 京味儿影视作品的类型划分
第三章 京味儿影视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形态
    3.1 画面构成
        3.1.1 绚丽多彩的地理风貌
        3.1.2 极具特色的生活空间
        3.1.3 极具地域特征的京味儿语言与音乐
    3.2 人物构建
        3.2.1 市井人物
        3.2.2 紫禁城内的衰落贵族
    3.3 记录与传递
        3.3.1 风土人情
        3.3.2 镜像历史
第四章 京味儿影视作品中民俗文化的影像功效及意义
    4.1 京味儿影视作品中民俗文化的影像功效
        4.1.1 北京民俗的视觉重现
        4.1.2 艺术元素的符号想象
        4.1.3 民俗文化的融入感受
    4.2 京味儿影视作品中民俗文化的意义
        4.2.1 民俗文化的保留传承
        4.2.2 民俗文化的多元建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老舍文学世界中的北京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 两种文化空间的“老北京”形象建构
    第一节 异域文化场中的“北京”书写
        一、中西文化聚焦下的故都风貌
        二、“局外人”对国民性的隔空审视
    第二节 本土文化空间中的“北京”再塑
        一、传统文化羁绊下的市民群像
        二、文化突围中的“新新人类”
第二章 政治规约下“新北京”形象的“生产”
    第一节 新中国的召唤与“新北京”形象的产生
        一、祛除市井气息的新北京建构
        二、红色激情与“全家福”写作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文化的纠缠
        一、“赴任务”还是艺术自觉
        二、个人话语与“自我回归”的选择
第三章 老舍笔下北京形象的价值阐释
    第一节 北京形象与中国形象
        一、北京形象与中国形象的互溶
        二、北京形象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特质
    第二节 从民族走向世界
        一、北京形象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二、北京形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探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9)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 ——鲁迅和张恨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中韩两国鲁迅研究
        2、中韩两国张恨水研究
        3、雅俗文学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鲁迅与张恨水:新旧文化变迁中知识分子的心态
    第一节 旧式家族的背叛者与驯良者:差异与同构
    第二节 在变革社会中知识分子文化判断的成因
第二章 启蒙与记录:文学史上两种创作
    第一节 “为人生”与“叙述人生”:雅俗何以越界
    第二节 思想启蒙与文化反思:不同文化判断下的历史责任
第三章 创作观念差异下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深邃的启蒙与白描的画卷:新式短篇小说与传统长篇章回体
    第二节 新旧文学的创作分歧:在改革与继承中的雅俗白话文创作
    第三节 雅与俗作为风格:语言质感的差异化策略
第四章 严肃启蒙与传统通俗: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化中的两种选择
    第一节 知识分子精神上的两种分歧:现代启蒙与虚无的传统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人生歧途:清醒的孤独者与泥潭中的挣扎者
第五章 批判与缅怀:两者乡土情结差异的探源
    第一节 新旧文学的叙事矛盾:“死去”的农村与“淳朴”的农村
    第二节 批判与缅怀:作为知识分子精神支柱的故乡
第六章 批判的女性解放与解放女性的批判的殊途同归
    第一节 雅俗文学对女性解放的不同关注
    第二节 雅俗文学中对现代女性的不同认识
    第三节 身体想象中的女性解放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基本文献
    二、研究着作
    三、相关论文
后记

(10)谈老舍作品中底层市民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老舍市民小说及其底层市民形象解读
三老舍作品中底层市民形象反映的市民文化解析
四结语

四、老舍作品中的民俗描写及文化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俗世”理想的幻灭 ——论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D]. 姜一凡. 燕山大学, 2020(01)
  • [2]老舍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 朱风晴. 扬州大学, 2020(02)
  • [3]肯定与批判——老舍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思索[J]. 李彩霞,凌建英. 湖北社会科学, 2019(10)
  • [4]1930-1937:老舍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D]. 张荣光.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5]论老舍小说中的生命意识[D]. 陶诗琪.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3)
  • [6]从民俗展示到民族审视 ——浅析老舍笔下的民俗书写[D]. 张阿亭.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7]京味儿影视作品中的民俗研究[D]. 马琳琳.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6(02)
  • [8]老舍文学世界中的北京形象[D]. 刘程程. 沈阳师范大学, 2015(10)
  • [9]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 ——鲁迅和张恨水[D]. 薛熹祯(Sul Hee Jung). 北京大学, 2014(07)
  • [10]谈老舍作品中底层市民文化[J]. 王洁非. 作家, 2013(18)

标签:;  ;  ;  ;  ;  

老舍作品中的民俗描写与文化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