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吸末CO_2分压监测在小儿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宋娟,易寒,杨陶波,陈菲,刘巍,王寿勇[1](2021)在《间歇通气呼吸暂停在儿童喉乳头状瘤摘除术中的安全时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间歇通气呼吸暂停麻醉法(AAIV)在小儿喉乳头状瘤摘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时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9年诊断为喉乳头状瘤且术中实施AAIV患儿的麻醉记录,共计27例。从病历资料中提取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体重、身高、血红蛋白水平、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数据建立理论计算模型,计算模型患儿实施AAIV期间耐受呼吸暂停和CO2蓄积的理论数值,并与现有文献报道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和复苏期间未记录到严重缺氧、苏醒延迟等相关并发症,所有患儿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平稳。经计算,模型患儿可耐受呼吸暂停时间为247~360 s(4.12~6.00 min),其间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理论上可达74.26 mmHg(1 mmHg=0.133 kPa)。数据库检索文献报道呼吸暂停的时限平均值为224~292 s(3.73~4.87 min),平均动脉血CO2分压(PaCO2)或PETCO2位于70 mmHg以内。模型计算数据与现有文献报道的临床经验数据接近但不完全一致。结论 AAIV用于小儿喉乳头状瘤摘除术具有相应的理论支持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存在发育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影响通气储备功能的患儿,建议以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95%为恢复通气的指征,同时应时刻警惕发生CO2蓄积。
沈谦益,文戈弋,宗力群[2](2021)在《呼气末CO2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设备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CO2的生理过程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现状,简要介绍了CO2体积分数测量原理和CO2的采样方法,详细介绍了pET(CO2)监测相关医疗设备在检测精度提高、多功能化、小型化及适配组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技术及设备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未来pET(CO2)监测相关设备的研发应当结合材料科学、电子科学、物联网、智能化等重点或热点技术领域,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和易用性。
马洁,王琪,陈佳,郭洁[3](2021)在《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在PICU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将呼吸末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工作的开展时间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研究共选取患者50例,均为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对其展开回顾性分析,在给予机械通气后的半小时,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分别对患儿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数值和波形图进行检测,并在其他时间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数值和波形图进行连续监测。结果:PatCO2和PetCO2相关性显着,两者关系系数r=0.821,P<0.05。对上机过程中患儿所出现的PetCO2数值和波形图异常原因进行分类处理,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为痰液堵塞,一旦出现痰液堵塞,对应的PetCO2图形变化表现形式较多,其次发生率较高的原因是通气涨。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对连续呼气末的二氧化碳波形图进行监测,可将个体患儿的呼吸道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情况进行反应,有利于对气管插管的位置进行有效确定,可将其当作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的主要依据,将呼吸机存在的故障进行排除,将动脉采血过程中的痛苦程度进行降低,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任艳慧[4](2020)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喉罩全麻腹腔镜手术术中呼吸参数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小潮气量容量控制通气(VCV)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和压力控制通气(PCV)联合呼气末正压在气腹状态下对老年患者全麻期间的呼吸参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寻找更适合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通气模式。方法:根据课题设定的患者入选条件和排除标准,拟选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之间,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行全身麻醉患者。患者入室后嘱平卧位,给予建立上肢静脉通路,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心电图、体温、无创血压计、脉搏氧饱和度)、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PI)、熵指数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两组及麻醉机新鲜气体流量均为2 L/min、吸入氧浓度(Fi02)60%。人工气腹前均行VCV通气模式,潮气量(Vt)8 ml/kg,RR为12 次/分,I:E 为 1:2。建立(C02气腹后,VP 组(VCV+PEEP):Vt 为 6ml/kg,PEEP=5cm H20;PP(PCV+PEEP)组:设定为 PCV 组通气模式并加用 5cm H20 PEEP,两组通过调整呼吸参数使PETC02维持在35~45 mmHg。在入室后5min(T0),置入喉罩后VCV通气5min(T1),建立人工气腹后(即刻)(T2),建立人工气腹后30min(T3),气腹结束后10 min(T4),监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02,记录两组 T1-T4 不同时刻的 Vt、RR、PETC02、Pplat、Ppeak、Cdyn、Raw,分别在T1、T3、T4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02)、二氧化碳分压(PaC02),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计算氧合指数(01)、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02),肺血分流率(Qs/Qt)。结果:1.①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身高,BMI指数、ASA分级、合并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尿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无统计学差异。2.组间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在组间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0比较,PP模式组和VP模式组T2、T3时SBP降低;DBP在T2时升高,(P<0.05);HR在T1时降低。3.组间比较:与VP模式组比较,PP模式组呼吸力学指标T3时Ppeak①和Pplat降低(P<0.05),Cdyn增加(P<0.05);组内比较:与T1相比,两组患者在T3、T4时刻Ppeak和Pplat均升高(P<0.05),Cdyn均减小(P<0.05)。②与T0比较,VP模式组和PP模式组T1、T2、T3、T4时Vt降低;RR在T1、T2、T3、T4时升高;PETCO2在T2、T3时升高;与VP 比较,Vt在T2、T3升高;RR 在 T1、T2、T3 时升高;(P<0.05)4.组间比较:与VP组比较,PP模式组在T1时OI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PA-aDO2、QS/Q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1相比,两组患者在T3、T4时PaCO2均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1、T4时比较,两组T3时QS/QT升高(P<0.05)。5.本研究中,92例患者均随访至术后第5天,VP组46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低氧血症;PP组46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低氧血症,VP组术后5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虽然高于PP组,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V联合PEEP的机械通气模式较小潮气量VCV联合PEEP的通气模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更具优势,能更好的改善术中的氧合,获得更好的呼吸参数与血流动力学参数。
米军桥[5](2020)在《右美托咪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宫颈锥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首选方法,手术简便,用时较短且疼痛刺激较轻,多在静脉麻醉下即可完成。丙泊酚复合阿片类镇痛药物的麻醉常用于该类手术的麻醉,但两者均能抑制呼吸与循环。丙泊酚的呼吸循环抑制呈剂量依赖性,且丙泊酚与阿片类联合使用患者易发生躁动,影响患者安全,增加麻醉管理的难度。本实验通过与丙泊酚(propofol)复合舒芬太尼(sufentanil)静脉麻醉相比较,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复合氯胺酮(ketamine)麻醉用于宫颈锥切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宫颈锥切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0岁,无窦性心动过缓,高血压病,严重的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长期服用肾上腺素α2受体激动药及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颅内压或眼内压增高者,精神病史,及麻醉药物过敏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组(D-K组)和丙泊酚-舒芬太尼组(P-S组),每组30例。D-K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mg·kg-1,继以1.5mg·kg-1·h-1持续泵注)和氯胺酮(负荷量0.5mg·kg-1,继以1mg·kg-1·h-1持续泵注)静脉复合麻醉,P-S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起始靶浓度3mg·L-1)和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mg·kg-1复合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T0)、达BIS≤60(T1)、手术开始(T2)、术中10min(T3)和术中20min(T4)、术毕(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CO2分压(PETCO2)等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和术后6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调查手术者和患者满意度。结果D-K组患者术中呼吸维持稳定,SpO2均在99%以上,PETCO2维持在35~45mmHg,术中无呼吸抑制发生;P-S组T1~T3时SpO2低于D-K组,T2~T 5时PETCO2高于D-K组(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80%(24/30),高于D-K组(P<0.05)。D-K组术后6h VAS评分低于P-S组(P<0.05),麻醉诱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长于P-S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P-S组为70%(21/30),D-K组为3%(1/30),组间差异显着(P<0.05)。两组手术时间、患者及手术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氯胺酮复合麻醉可安全用于宫颈锥切手术的麻醉,可较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对此类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患者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延长。
蔺婷婷[6](2020)在《两种不同的小儿喉罩置入定位方法的比较》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可视化超声技术与传统标准方法这2种方法定位全身麻醉下小儿喉罩通气的临床麻醉效果的观察,分析可视化超声技术在评估全身麻醉下小儿气道管理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份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择期手术的全麻喉罩通气的患儿156名,年龄3-6岁,ASA分级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选择传统标准法或超声法对喉罩进行定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体重、性别、年龄、ASA分级、Mallampati分级、手术时长、喉罩留置时间、手术类型的一般资料;在喉罩置入定位完成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评估,并记录其分级情况;观察并记录喉罩置入首次成功率、调整定位后成功率、手术过程中气道干预率(包括重新置入喉罩、在不移除喉罩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置入深度、调整颈部位置、调整套囊内气体量)、满足手术通气的最低囊内压(CIPmin)、手术20min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手术5min气道峰压(Peak)、囊内压为60cmH20时口咽漏气压(OLP60)、术中漏气率;观察并记录患儿苏醒期及术后并发症如吸气性喘鸣、拔除喉罩VAS评分、拔除喉罩沾血率、吞咽时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与声音嘶哑的发生率。结果:通过超声定位至理想位置(纤支镜评级为Ⅰ级)的发生率从传统标准组的12.8%提高到超声定位组的35.9%(P<0.001);定位至标准位置的发生率(纤支镜评级为Ⅰ或Ⅱ级)可以从传统标准组的61.5%提高到超声组的92.3%(P<0.05);两组患儿的首次置入成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调整后置入成功率、囊内压为60cmH2O时的口咽漏气压力(OLP60)超声组明显高于传统标准组(P<0.05);且术中漏气率、术中5min气道峰压(Peak)、术中气道干预率、术中20min时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满足通气的最低囊内压(CIPmin)超声组都低于传统标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组患儿苏醒期吸气性喘鸣、拔除喉罩沾血率、拔除喉罩VAS评分明显少于传统标准组,且术后吞咽时VAS评分、恶心呕吐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在超声组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更加精准地定位小儿喉罩,改善通气条件并能降低小儿术后口咽部相关并发症。
刘洁[7](2020)在《SLIPA喉罩通气发生气体泄漏与肌松因素相关性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第一步SLIPA喉罩通气出现气体泄漏的对比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全麻时用与不用肌松剂使用SLIPA喉罩通气,是否出现漏气及漏气的概率;观察使用喉罩时是否可以不用肌松剂;指导SLIPA喉罩更安全、有效和可行的用于临床麻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经严格的纳入、排除、剔除标准选取患者。按手术进行时间先后顺序以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无肌松组:全麻诱导时不用肌松剂置入SLIPA喉罩(60例),肌松组:全麻诱导时使用肌松剂置入SLIPA喉罩(60例)。气体泄漏评定方法(满足其一即可):(1)吸气量-呼气量>吸入潮气量的1/10;(2)口咽部能听到漏气声;(3)以新鲜气体流量2L/min为标准,麻醉机风箱无法正常运行或气道峰压低于10cmH2O。观察指标:(1)术中两组患者是否出现漏气;(2)两组患者喉罩置入位置评价;(3)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患者诱导前3min(T0)、插喉罩时(T1)、插入后1min(T2)、插入后3min(T3)、手术开始(T4)、拔出喉罩时(T5)六个时刻的HR、SBP、DBP、SpO2、BIS;(4)呼吸力学指标:两组患者插喉罩时(T1)、插入后1min(T2)、插入后3min(T3)、手术开始(T4)四个时刻的Ppeak、PetCO2;(5)不良反应:插喉罩时出现四肢活动、喉痉挛、喉罩或口腔有血迹、术中知晓、误吸、术后咽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胃胀气、恶心、呕吐例数;(6)两组患者和术者满意度。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版本2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分析。所有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Mallampati分级、ASA分级、纤支镜视野分级、喉罩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P>0.05)、插喉罩时间(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苏醒时间(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肌松组比肌松组苏醒快。2.两组患者喉罩插入难易评价Z=-1.230,P=0.219>0.0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流动力学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同一时刻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呼吸力学比较:组间比较,两组患者Ppeak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PetCO2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不同时点两组患者Ppeak、PetCO2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无肌松组出现漏气的有31例,漏气概率51.7%;肌松组出现漏气的有6例,漏气概率10%;分析得出χ2=24.422,P<0.01,两组患者气体泄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无肌松组漏气的概率高于肌松组。6.不良反应:无肌松组插喉罩时出现四肢活动有2(3.33%)例,喉罩或口腔有血迹有11(18.33%)例,术后咽痛8(13.33%)例,吞咽困难5(8.33%)例,声音嘶哑2(3.33%)例,恶心12(20.00%)例,呕吐3(5.00%)例;肌松组插喉罩时没有出现四肢活动,喉罩或口腔有血迹有14(23.33%)例,5(8.33%)例出现术后咽痛,吞咽困难6(10.00%)例,声音嘶哑1(1.67%)例,恶心14(23.33%)例,呕吐7(11.67%)例,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及术者满意度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肌松组中SLIPA喉罩通气出现气体泄漏的概率较肌松组高,使用肌松剂后可明显改善气体泄漏。第二步气体泄漏与肌松因素相关性的临床观察目的:在第一步研究基础之上,对诱导时未使用肌松剂出现气体泄漏的患者及时使用肌松剂,观察同一患者给药后漏气情况是否改善,进而验证肌松剂是否与喉罩通气道发生气体泄漏具有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自身配对设计方案,选取第一步无肌松组诱导后出现气体泄漏的患者,观察同一患者使用肌松剂后漏气是否改善。纳入、排除、剔除标准与第一步相同。将同一患者使用肌松剂前、使用肌松剂后分为两组。气体泄漏评定方法及气体泄漏解决措施与第一步相同。观察指标:(1)使用肌松剂后出现与没有出现漏气的例数;(2)漏气患者使用肌松剂前、使用肌松剂后3min纤支镜视野分级;(3)漏气患者使用肌松剂前3min、使用肌松剂后3min的呼出潮气量、Ppeak、平台压、PetCO2。(4)漏气患者使用肌松剂前3min、使用肌松剂后3min的HR、SBP、DBP、SpO2、BIS。(5)漏气患者插喉罩时四肢活动、喉痉挛、喉罩或口腔有血迹、术中知晓、误吸、术后咽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胃胀气、恶心、呕吐例数;(6)漏气患者和术者满意度。数据采用SPSS软件版本2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同一患者自身前后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分析。所有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无肌松诱导时出现漏气有31例,约占所有患者的51.67%;使用肌松剂后漏气的患者有2例,约占所有患者的6.45%。检验分析得χ2=18.079,P<0.01,说明给药前后有无漏气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给药后可改善喉罩漏气;2.给药前纤支镜视野分级I级、II级、III级、IV级分别有2、24、5、0例,给药后分别有1、7、13、10例,采用秩和检验分析,Z=-4.575,P<0.01,说明给药前后纤支镜视野分级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3.漏气患者给药前、给药后呼出潮气量、气道峰压、平台压、PetCO2的P均<0.01,说明给药前后呼出潮气量、气道峰压、平台压、PetCO2变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漏气患者给药前、给药后生命体征HR、SBP、DBP、SpO2、BIS的P值均>0.05,说明给药前后HR、SBP、DBP、SpO2、BIS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患者及术者围术期满意度可分为差、一般、良好、满意,患者分别对应于0例、3例、8例、20例,术者分别对应于0例、5例、8例、18例。两者采用秩和检验分析,Z=-0.634,P=0.526>0.05,说明患者及术者围术期满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IPA喉罩通气发生气体泄漏与肌松因素有关,使用肌松剂可改善SLIPA喉罩通气出现的气体泄漏。
吴庭楣[8](2020)在《加速康复外科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患儿的效果》文中认为背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创伤应激,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ERAS可安全有效的用于成年患者手术。与成年患者相比,小儿患者在围术期往往会面对更大的应激反应,影响其预后。有研究显示,ERAS中的某些措施对患儿围术期加速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系统问世20年来已成功从成年患者手术应用延伸至小儿患者手术,但其术前胃肠道准备时间长,长时间采取特伦德伦伯(Trendelenburg)体位及CO2气腹,可能增加围术期气腹相关并发症及低体温、压伤、烫伤的风险等。因此有必要探讨其有效的围术期管理措施。本研究拟评价ERAS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患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患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型术的肾积水患儿60例,年龄312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既往无腹部手术史;无穿孔、梗阻、严重感染、中重度脱水、中毒性休克、高度腹胀、重度营养不良和高热;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无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无麻醉、气腹等禁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对照组,n=28)和ERAS组(n=32)。ERAS组采取术前ERAS宣教,缩短禁食禁水时间,并于术前2 h饮用葡萄糖水,优化麻醉方案,行保护性肺通气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术中采取保温和多模式止吐措施,术后采取多模式镇痛措施,早期经口进食进水,尽早下床活动。对照组采取传统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腹建立后30 min、1、2 h(T2-4)和气腹结束后5 min(T5)和拔除气管插管后5min(T6)时,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T1-5)呼吸参数变化趋势,主要包括气道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和潮气量(Tidal volume,VT),并于(T1-4)行血气分析,记录相关数值。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首次进饮进食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拔出尿管及引流管时间。采用Clavin-Dindo分级评估术后总的并发症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瘘等。采用苏醒期躁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y Delirium,PAED)评分量表评估苏醒期躁动情况。采用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评估术后72 h内的疼痛程度。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儿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围术期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增加(p>0.05)。2、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儿术中动脉血乳酸值(Lactate,Lac)和PIP降低,心率变化更加平稳(p<0.05)。3、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肠排气时间、术后躁动评分、疼痛评分)更好(p<0.05)。结论:ERAS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患儿。
刘彦[9](2019)在《Proseal喉罩在侧卧位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指出目的:喉罩在腹腔镜手术尤其是侧卧位腹腔镜手术应用的报道较少,主要原因是担心CO2气腹及侧卧体位可能会使患者膈肌上移、腹腔内压力水平升高、肺顺应性下降、使喉罩易发生漏气,而可能增加并发症。与普通喉罩相比Proseal喉罩因对咽喉密闭性更高,具有独立的食管引流通道,而使返流、误吸以及胃肠胀气的风险降低。本研究旨在通过将Proseal喉罩用于腹腔镜侧卧位手术中,并观察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指标、气道压力、口咽漏气压(OLP)、纤维支气管镜评级的影响,考查Proseal喉罩在侧卧位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侧卧位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oseal喉罩组(A组,n=30例)和气管插管组(B组,n=30例)。所有患者麻醉前60min口服亚甲蓝5mg。两组均以咪达唑仑0.060.08mg/kg,舒芬太尼0.30.4μg/kg,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0.30.4mg/kg,丙泊酚1.52mg/kg麻醉诱导。诱导成功后,A组患者置入合适型号的喉罩,B组患者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1)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1)、气腹后即刻(T2)、气腹后30min(T3)、气腹后60min(T4)、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前即刻(T5)、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6)的SBP、DBP、HR及PaO2/FiO2、PaCO2、PH值;(2)两组患者T1T5时点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3)两组患者T0、T1、T3、T6时点的血糖(FBG)、血浆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浓度情况;(4)A组患者T1T4时点的口咽部漏气压(OLP),T1、T2时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评价患者喉罩对位情况。(5)两组患者返流、误吸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A组患者SBP、DBP、HR在T1-T6时点与T0时比较明显降低(P<0.05);B组患者在T1、T5、T6时点SBP、DBP、HR出现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A组(P<0.05)。(2)两组患者各时点PaO2/Fi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组患者,T4-T6时点较T0时点PaO2/FiO2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T2-T6时点PaCO2水平较T0升高,以T4时点升高最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T1-T6时点的PH值较T0时点下降(P<0.05),但同一时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T1、T2时点比较,两组患者T3、T4、T5时点的PetCO2、Pa-etCO2、Ppeak、Pmean均明显升高(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T1-T5各时点的PetCO2、Pa-etCO2、Ppeak、Pmean明显增加(P<0.05)。(4)与T0时点相比,两组患者T1、T3、T6时点FBG、Cor、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T1、T3、T6时点A组明显低于B组(P<0.05)。(5)与T1时点比较,A组患者OLP在T2T4时点显着降低(P<0.05),T3、T4时点比较OLP没有进一步下降(P>0.05);A组患者T1时点FOB评级与T3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患者术中均无反流误吸发生,A组拔管时呛咳、躁动,术后咽部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χ2=4.593、4.686,P=0.032、0.030<0.05);两组患者胃肠道胀气、漏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18、0.517、0.218,P=0.640、0.472、0.640>0.05)。结论:Proseal喉罩应用于侧卧位腹腔镜手术中,气道密封性更好,能达到与气管导管相同的通气效果,且气道阻力低,并发症少,Proseal喉罩可安全应用于侧卧位腹腔镜全麻手术。
李杨[10](2019)在《呼气未二氧化碳检测在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有创机械通气重症患儿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中选取50例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 并对观察对象采取自身、回顾性方法分析所选患儿的临床资料, 在机械通气后1 h、6 h、12 h、24 h、48 h、72 h, 72 h后待病情稳定后每日采集动脉血1次, 采取患儿吸痰后1 h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并同一时间进行PetCO2检测, 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其余时间持续监测PetCO2数值的变化(若患儿有特殊病情变化, 可依照医嘱予患儿进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检测, 同样记录当时的PetCO2数值)。结果有创辅助机械通气患儿的PetCO2与PaCO2的平均数值分别为(35.14±4.25)mmHg、(37.75±5.21)mmHg, 两者具有相关性(r=0.827, P<0.05), 且随着患儿病情的改善, 两者之间的差值减小, 相关性趋势也随之升高。结论 PetCO2持续检测是可直接反映动脉血气二氧化碳检测的可靠指标, 并能快速、直观地反映患儿当前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情况, 具有无创、持续、直观、操作简单便捷及经济实用的优势,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在小儿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二、呼吸末CO_2分压监测在小儿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吸末CO_2分压监测在小儿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间歇通气呼吸暂停在儿童喉乳头状瘤摘除术中的安全时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建模方法 |
1.3 文献检索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患儿基本资料 |
2.2 手术情况 |
2.3 模型患儿计算结果 |
2.4 文献提取 |
3 讨 论 |
3.1 AAIV期间模型患儿能维持SpO2≥90%的理论时间 |
3.2 AAIV期间模型患儿体内CO2蓄积情况 |
3.3 模型患儿AAIV期间耐受缺氧和CO2蓄积的理论值与临床观察值的比较 |
(2)呼气末CO2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设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CO2的生理过程 |
2 p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现状 |
2.1 pET(CO2)的波形图及其应用 |
2.1.1 正常pET(CO2)波形及其观察指标 |
2.1.2 异常波形及其意义 |
2.2 p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 |
2.2.1 指导插管 |
2.2.2 反映肺部通气功能 |
2.2.3 监测麻醉恢复期身体机能 |
2.2.4 指导机械通气 |
2.2.5 诊治呼吸疾病 |
3 pET(CO2)监测原理、采样方法、精度优化与设备研究进展 |
3.1 CO2体积分数测量原理 |
3.1.1 非分散红外光谱法 |
3.1.2 其他CO2体积分数测量方法 |
3.2 CO2采样方法 |
3.2.1 主流式采样 |
3.2.2 旁流式采样 |
3.2.3主流式采样与旁流式采样优缺点对比 |
3.3 精度优化方法与相关设备研究进展 |
3.3.1 精度优化方法 |
3.3.2 检测设备多功能化 |
3.3.3 监测设备小型化 |
3.3.4 适配组件的发展 |
4 结语 |
(3)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在PICU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患者一般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Pat CO2和Pet CO2相关性 |
2.2 Pet CO2监测结果分析 |
3 讨论 |
(4)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喉罩全麻腹腔镜手术术中呼吸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引言 |
1.1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影响 |
1.2 食管引流型喉罩的临床应用 |
1.3 压力控制通气与容量控制通气 |
1.4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应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研究主要设备 |
2.1.2 研究主要药品 |
2.2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2.3 剔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术前访视 |
2.3.2 麻醉前准备 |
2.3.3 具体方法 |
2.3.4 呼吸参数的设定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般资料比较 |
3.1.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
3.1.2 两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的比较 |
3.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
3.3 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
3.3.1 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
3.3.2 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
3.4 两组患者氧合参数比较 |
3.5 患者术后5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机械通气肺保护策略对老年患者全麻腹腔镜手术中的影响 |
1 老年麻醉 |
2 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
3 老年人腹腔镜手术对其机体的影响 |
3.1 CO_2人工气腹对机体的影响 |
3.2 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影响 |
4 老年人腹腔镜手术肺保护策略 |
4.1 腹腔镜手术期间的监测指标 |
4.1.1 气道压力 |
4.1.2 中心静脉压 |
4.2 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保护性通气的基本原理 |
4.3 保护肺部的通气策略 |
4.3.1 吸入氧分数(fio2) |
4.3.2 潮气量 |
4.3.3 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之间的关系 |
4.3.4 PEEP |
4.3.5 复张策略 |
4.3.6 容积控制通气与压力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右美托咪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病例选择与分组 |
1.2.1 病例选择标准 |
1.2.2 病例排除标准 |
1.2.3 临床实验分组 |
1.3 麻醉设备与相关临床药品 |
1.3.1 麻醉及相关监测设备 |
1.3.2 麻醉药及相关药品 |
1.4 麻醉与监测 |
1.5 麻醉诱导及手术期间特殊情况处理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分析 |
第2章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比较 |
2.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ETCO2、RR、Sp O2 的比较 |
2.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的比较 |
2.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的比较 |
2.2.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IS值的比较及OAA/S评分的变化 |
2.2.5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VA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
第3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6)两种不同的小儿喉罩置入定位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比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小儿喉罩型号的选择与监测指标 |
2.1.1 喉罩型号的选择 |
2.1.2 喉罩的监测指标 |
2.2 喉罩定位方法 |
2.2.1 漏气实验法 |
2.2.2 听诊法 |
2.2.3 纤支镜(FOB)评估法 |
2.2.4 超声定位法 |
2.3 喉罩的拔除 |
2.3.1 拔除时机与并发症 |
2.3.2 拔除时机的其他干预指标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病例选取与分组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入选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样本量的确定依据及分组标准 |
3.2 麻醉管理 |
3.2.1 术前准备 |
3.2.2 监护与麻醉诱导 |
3.2.3 麻醉维持 |
3.2.4 麻醉结束 |
3.3 喉罩定位 |
3.3.1 传统标准组定位 |
3.3.2 超声组定位 |
3.3.3 定位评估标准 |
3.3.4 中止指标 |
3.4 监测指标 |
3.4.1 口咽漏气压与囊内压的监测 |
3.4.2 其他监测指标 |
3.5 统计分析 |
3.6 实验材料 |
3.6.1 主要仪器设备 |
3.6.2 主要药品 |
第4章 结果 |
4.1 喉罩型号选择分布情况 |
4.2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
4.3 两组患儿纤支镜评级情况比较 |
4.4 患儿喉罩置入及术中情况的对比 |
4.5 患儿苏醒及术后并发症的对比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SLIPA喉罩通气发生气体泄漏与肌松因素相关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步 SLIPA喉罩通气出现气体泄漏的对比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主要试验药品及设备 |
1.3 麻醉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喉罩插入难易评价 |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变化 |
2.4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呼吸力学变化 |
2.5 两组患者气体泄漏对比 |
2.6 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对比 |
2.7 两组患者及术者围术期满意度 |
3.讨论 |
3.1 病例选择分析 |
3.2 喉罩插入难易分析 |
3.3 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变化分析 |
3.4 患者气体泄漏情况分析 |
3.5 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分析 |
3.6 两组患者及术者围术期满意度分析 |
4.结论 |
第二步 气体泄漏与肌松因素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主要试验药品及设备 |
1.3 麻醉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使用肌松剂前漏气患者一般资料 |
2.2 患者使用肌松剂前后漏气对比 |
2.3 漏气患者使用肌松剂前后纤支镜视野分级对比 |
2.4 漏气患者使用肌松剂前后呼吸力学对比 |
2.5 漏气患者使用肌松剂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
2.6 漏气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 |
2.7 漏气患者及术者围术期满意度 |
3.讨论 |
3.1 纳入患者情况 |
3.2 使用肌松剂后漏气情况分析 |
3.3 使用肌松剂前后纤维支气管镜视野变化分析 |
3.4 使用肌松剂前后前后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
3.5 围术期不良事件和满意度分析 |
4.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总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加速康复外科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患儿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主要试剂 |
1.3 使用仪器 |
1.4 围术期处理方法 |
1.4.1 ERAS围术期处理方法 |
1.4.2 对照组围术期处理方法 |
1.5 手术方法 |
1.6 出院标准 |
1.7 观察指标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各指标的比较 |
2.2 术后躁动、疼痛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
2.3 术后住院日及康复情况比较 |
2.4 术中生命体征变化趋势 |
2.5 术中呼吸参数变化趋势 |
2.6 术中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趋势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9)Proseal喉罩在侧卧位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Proseal双管喉罩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呼吸末CO_2分压监测在小儿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间歇通气呼吸暂停在儿童喉乳头状瘤摘除术中的安全时限[J]. 宋娟,易寒,杨陶波,陈菲,刘巍,王寿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1(09)
- [2]呼气末CO2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设备研究进展[J]. 沈谦益,文戈弋,宗力群. 医疗卫生装备, 2021(02)
- [3]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在PICU中的应用效果[J]. 马洁,王琪,陈佳,郭洁. 黑龙江中医药, 2021(01)
- [4]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喉罩全麻腹腔镜手术术中呼吸参数的影响[D]. 任艳慧.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5]右美托咪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应用[D]. 米军桥. 青岛大学, 2020(01)
- [6]两种不同的小儿喉罩置入定位方法的比较[D]. 蔺婷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7]SLIPA喉罩通气发生气体泄漏与肌松因素相关性的临床观察[D]. 刘洁. 延安大学, 2020(12)
- [8]加速康复外科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患儿的效果[D]. 吴庭楣.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9]Proseal喉罩在侧卧位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D]. 刘彦.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呼气未二氧化碳检测在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J]. 李杨. 中国基层医药,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