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导航系统手术92例(论文文献综述)
潘万喜,陈少军,刘甜甜,姜莱,韩晶,姚龙飞,黄鑫[1](2021)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对胶质瘤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胶质瘤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脑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取常规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对比2组肿瘤切除程度,术前及术后7 d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术前及术后3月,评价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完全切除率82.93%(34/41),与对照组的58.33%(28/48)相比提高(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血清TGF-β、VGEF、GFAP和HIF-1α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月,观察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而ADL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但2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胶质瘤近期疗效满意,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并保护神经功能。
姚幸雨[2](2021)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及3D打印技术在其内镜诊治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影响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2)研究3D打印技术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同时通过患者术后返院复查随访资料获得肿瘤结局(结局定义为复发转移);2)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计算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同时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生存分析,并对内镜手术与外科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术后危险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危险因素再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得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手术方式复发率的比较采用校正X2检验;3)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2月我院行内镜治疗的172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15例直径较大、结构复杂且手术过程困难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进行三维重建并3D打印。把3D打印模型与传统影像学检查相对比,评估3D打印技术在术前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内镜诊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结果:1)153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男性90例(58.82%),女性63例(41.18%);G1期114例(74.51%),G2期25例(16.34%),G3期14例(9.15%),接受内镜手术112例(73.20%),外科手术41例(26.80%),5年内复发转移人数26人(16.99%)。手术部位在十二指肠、食管、胃和直肠的5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31%、3.92%、3.27%和8.50%。采用内镜手术和外科手术的患者5年内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92%和13.0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肿瘤部位、不同肿瘤直径、不同病理分级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肿瘤复发转移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和切缘见肿瘤组织是影响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肿瘤直径越大、病理分级越高,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越高。G1、G2期直径不超过2cm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不同手术的复发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172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中,间质瘤42例(24.42%)、平滑肌瘤105例(61.05%)、神经内分泌瘤7例(4.07%)、脂肪瘤8例(4.65%)、异位胰腺10例(5.81%)。患者年龄50.44±10.01岁,最小17岁,最大76岁;肿瘤直径1.48±1.05cm,最小直径0.3cm,最大直径6.5cm。男性89例(51.74%),女性83例(48.26%);小于55岁113例(65.70%);大于等于55岁59例(34.30%);食管76例(44.19%)、胃90例(52.33%)、十二指肠6例(3.49%);肿瘤直径小于1cm 55例(31.98%)、直径1cm-2cm之间89例(51.74%)、大于2cm 28例(16.28%);EMR切除45例(26.16%)、ESD切除92例(53.49%)、EFTR切除2例(1.16%)、STER切除31例(18.02%)、双镜联合手术切除2例(1.16%);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穿孔4人(2.33%),术中大出血或术后迟发性出血3人(1.74%),术中出现气腹1人(0.58%);3)15例完成3D打印的模型清晰地显示了肿瘤的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器官、大血管等结构的毗邻关系。通过3D建模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空间角度从不同方位对肿瘤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从而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将模型与所切除肿瘤进行对比,3D打印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发生位置、形状、大小、生长方向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解剖学关系。结论:1)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直径、病理分级和切缘见肿瘤组织是影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越大、病理分级越高,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越高。G1、G2期直径不超过2cm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内镜下切除经济安全有效。2)3D打印模型的清晰度远远高于CT、EUS等二维图像,同时它使肿瘤结构变得具象化,可以让医生从不同角度对肿瘤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与判定,能够帮助医生在术前充分了解患者肿瘤情况,避免以往传统手术的相对盲目性,给予患者制定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周鲁平[3](2021)在《脊柱手术中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和传统开放徒手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对关节突关节损伤率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端关节突关节损伤(Facet Joint Violation,FJV)是脊柱手术中椎体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的重要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认为与传统开放徒手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相比,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可以明显降低近端关节突关节的损伤率。然而部分研究认为,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和开放徒手置钉技术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损伤率相似。因此,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置钉技术相对于开放徒手置钉技术的优势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比较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置钉和开放徒手置钉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损伤率。此外,其他四个纳入研究的临床指标,包括椎弓根螺定置钉的准确性、因不良置钉导致的翻修手术量、外科医生术中受到透视的剂量和手术时间也在两种置钉方法中进行对比。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检索,筛选并纳入相关文献。检索的时间段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4月9日。合并计算的结果用比值比(Odds Ratio,OR)或均值标准差(Mean Difference,MD)以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此外,将Renaissance机器人和天玑机器人分组后进行亚组分析,探究不同型号的机器人对近端关节突关节损伤率和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三篇随机对照试验、两篇前瞻性队列研究和一篇回顾性研究。总计783名患者和2694根椎弓根螺钉置钉结果纳入了meta分析。与传统开放徒手置钉相比,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弓根置钉技术显着降低了近端关节突关节的损伤率(OR=0.19,95%CI=0.11–0.34,P<0.01,I2=0%);亚组分析表明,Renaissance机器人(OR=0.19,95%CI=0.07–0.56,P<0.01,I2=35%)和天玑机器人(OR=0.19,95%CI=0.09–0.38,P<0.01,I2=0%)均可以显着降低近端关节突关节的损伤率。在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方面,机器人辅助置钉组的置钉准确性高于开放徒手置钉组(OR=0.24,95%CI=0.14–0.43,P<0.01,I2=0%);亚组分析表明,Renaissance机器人辅助置钉与开放徒手置钉无显着差异(OR=0.46,95%CI=0.07–3.14,P=0.43,I2=0%);然而,与传统开放徒手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相比,天玑机器人辅助置钉的准确性显着更高(OR=0.23,95%CI=0.13–0.42,P<0.01,I2=0%)。此外,与传统开放徒手置钉相比,机器人辅助置钉表现出更低的术中放射剂量(MD=-39.23,95%CI=-53.86 to-24.60,P<0.01,I2=87%)、更长的手术时间(MD=14.27,95%CI=5.79–22.75,P<0.01,I2=0%)和相似的因不良置钉导致的翻修手术量(OR=0.25,95%CI=0.05–1.20,P=0.08,I2=0%)。结论在近端关节突关节保护方面,机器人(包括Renaissance机器人和天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优于传统开放徒手置钉技术。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是准确且安全的。
荣道建,张海波,姜雪,陶乃溶,宋君,潘海[4](2020)在《神经导航下经皮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文中研究表明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其反复发作的疼痛症状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临床上大部分病人伴发了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慢性疼痛相关的精神问题,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手段包括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n,MVD)、经皮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T)、球囊压迫术及伽马刀放射治疗等[2]。在众多方法中,PRT技术历
魏丽[5](2020)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探索降低术后新发复视发生率和复视加重发生率的方法、缩短术后复视消失过程,同时为预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和改善程度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眼眶爆裂性骨折,并由同一位术者行眼眶骨折整复术治疗的患者共144例(144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明确眼眶骨折类型、部位、及眼外肌嵌顿情况,术前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瞳眼底检查、眼压、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EP)、复像和同视机检查,术后1周、3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行眼球运动、复像和同视机检查。术后3周复查眼眶CT评估手术效果,植入性骨片位置和大小适当、眶内组织完全复位、无眶内组织嵌顿和疝出为手术有效。使用复像检查和同视机检查对复视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使用眼球运动、复像和同视机检查判定眼外肌损伤性质(限制性或者麻痹性)。术后随访至复视消失,复视消失观察指标:患者主观无复视、复像和同视机证实眼外肌功能障碍解除。本次研究以周(w)为单位对复视消失时间进行统计。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44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中131例术后存在复视,复视率为90.97%。99例术前复视患者中5例术后复视立即消失,38例术后立即获得复视改善,56术后原有复视程度加重,复视加重的发生率为56.57%;45例术前无复视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37例出现复视,新发复视发生率为82.22%。术后随访患者至复视完全消失,99例术前复视患者术后复视均显着改善,其中92例复视完全消失,复视解除率为92.92%,消失时间平均值为8.36±5.92周,7例术前复视患者术后6个月复视仍未完全消失,其中3例复视位于正前方和(或)阅读眼位予眼外肌手术治疗,余4例未予特殊处理;37例新发复视患者功能视野内复视均完全消失,消失时间平均值为8.36±5.92周,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与术前有无复视显着相关(P=0.000,<0.05)。92例术前复视患者中眼外肌限制性损伤、麻痹性损伤、限制联合麻痹性损伤分别36例、35例、21例,术后复视消失时间平均值依次为6.78±5.65、8.66±5.63、10.60±6.23周,复视消除时间与眼外肌损伤类型明显相关(P=0.012,<0.05);92例术前复视患者中复视I级、II级、III级患者分别分别12、43、37例,术后复视消失时间平均值依次为3.00±2.80、7.52±4.45、11.08±6.71周,复视消失时间与复视等级显着相关(P=0.000,<0.05);92例术前复视患者中骨折位于下壁32例、内壁26例、内下壁34例,术后复视消失时间平均值依次为7.56±6.72周、8.64±6.20周,8.36±4.90周,复视消失时间与骨折部位不存在相关性(P=0.109,>0.05);92例术前复视患者中早期手术67例、晚期手术25例,术后功复视消失时间平均值依次为8.30±5.73周、8.30±5.73周,复视消失时间与手术时机不存在相关性(P=0.986,>0.05)。结论:1、眼眶骨折整复术后复视均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术后3个月内复视完全消失,个别患者消失时间大于6个月;2、眼眶骨折整复术可引起新发复视,但术后复视消失较术前有复视患者快;3、眼外肌损伤性质是显着影响患者术后复视消失的因素,眼外肌麻痹性损伤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比眼外肌限制性损伤患者慢;4、复视等级是显着影响患者术后复视消失的因素,复视等级越高,术后复视消失需要时间越久;5、眼眶骨折部位对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无影响;6、早期或晚期手术对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无影响;7、术前评估患者眼外肌损伤类型、有无复视、复视等级,对预测术后复视改善程度和复视消失时间一定的指导意义。
简杰坤[6](2020)在《O-Arm导航辅助与C-Arm透视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置钉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与传统的C型臂(C-arm)透视下置钉方式相比,O型臂(O-arm)导航辅助下置钉方式在置钉准确率和效率方面,以及术中辐射剂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优劣情况。方法:从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医学等数据库中,检索2006年1月到2020年1月,关于术中O-arm三维导航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和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提取数据,然后用Revman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研究2篇,前瞻性对照研究5篇,回顾性研究8篇,共816例患者。分析显示,O-arm 3D导航组与C-arm透视组在置钉精确率(OR=2.78,95%CI=2.01-3.83,P<0.00001),不良置钉率(OR=0.12,95%CI=0.05-0.27,P<0.0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12,95%CI=0.04-0.37,P=0.0002),术中出血量(SMD=-4.33,95%CI=-4.92—-3.7,P<0.00001)和暴露辐射剂量(SMD=0.02,95%CI=0.66—1.37,P<0.00001)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MD=5.83,95%CI=-1.16—12.83,P=0.10),(P≥0.05)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使用O-arm导航技术,相比传统C-arm透视技术而言具有置钉精确度高、螺钉严重错位率低、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的优势。O-arm导航技术与传统C-arm透视技术相比,在手术时间方面增加的不明显。相比于传统C-arm透视技术,O-arm导航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明显增加了暴露辐射剂量。
邹雄峰[7](2020)在《吲哚菁绿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研究目标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肝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脏肿物的切除。在肝脏手术安全化、微创化、精准化的新时代,吲哚箐绿(Indocyanine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成为了肝胆外科领域的热点。本课题旨在探讨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应用经验及用价值;同时着重研究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问题。方法2017年8月-2019年7月共实施112例ICG分子荧光技术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术前染色者,按以下3个方案(方案一:术前1天、0.1mg/kg;方案二:术前1天、0.25mg/kg;方案三:术前3天、0.25mg/kg;)于外周静脉注射ICG,术中荧光导航下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解剖性肝切除者,分别按正染法或反染法行肝段染色,根据荧光信号的分布确定肝段的界线及肝切除范围。通过比较术中不同染色方法的染色情况,探讨ICG荧光染色技术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及应用价值。另外,收集同时间段69例ICG荧光组(FLLR组),229例单纯腔镜组(LLR组)患者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比较单纯腔镜组(LLR组)和ICG荧光组(FLLR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采用Log-Rank 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92例应用ICG荧光成像技术行肿瘤染色,方案三成功率最高33/35(94.8%),方案二成功率最低,仅有17/29(58.6%);另外,在所有失败的18例患者中,其中有17例伴有肝硬化。所有染色病灶中,荧光病灶最小直径为2mm;有一例术中额外发现的病灶术后病理证实了肝细胞癌。20例患者行ICG引导下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2例染色失败,一例是因为术前影像学未发现门脉左支癌栓,导致术中未能成功正染左半肝;另一例失败的原因是是由于术前未行三维重建,反染时未发现肝S4段的变异血管,导致染色初始右肝成功染色,但S4段及左肝随后逐步染色。比较FLLR组与LLR组两组肝癌患者的情况:1:1匹配后两组均有65例患者纳入分析。配对前后,FLLR组手术时间都短于LLR组(P<0.05);术中出血、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以及DFS和OS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于正常的注射剂量、适当增加术前注射时间可以获得更好的肿瘤染色效果;术前三维可视化与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相结合可以获得更好的肝段染色效果。相对于常规腹腔镜肝切除,应用ICG分子荧光成像分子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中是同样安全的,而且在缩短手术时间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对肿瘤的长期疗效方面也有不亚于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
程兴旺[8](2019)在《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创新及临床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良好的内外侧软组织平衡。对于Ranawat II型外翻膝(10°≤HKA<20°),在完成伸直位截骨后,必然存在外侧紧张、内侧松弛的情况。完成对外侧的初步松解之后(包括切断后外侧关节囊、后方关节囊,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等),常规的办法是进一步的彻底松解外侧副韧带(使用Pie-crusting技术),但这样理论上破坏了外侧的稳定性。而其他平衡的技术如外侧髁滑移截骨、内侧髁滑移截骨、MCL折叠短缩等,要么需要使用额外的内固定物,要么就是破坏了MCL的完整性,增加了术后并发症风险。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软组织平衡技术,对内侧副韧带进行紧缩,保留了LCL、MCL完整性,且不需要进行额外固定,主要目的为观察这种技术与常规外侧松解技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外翻膝的患者在整个全膝关节置换术人群中比例为15%左右,术前力线正常的患者约为50-60%。膝关节置换术后约有20%的患者对手术结果不满意,并且还有10-30%的患者存在术后的持续性疼痛,而外翻膝术后是否也具有同样高的不满意率,目前尚没有相关研究。因此,我们还进行了一项中期随访研究,主要目的是,观察外翻膝术后的并发症、持续性疼痛发生率及术后满意度。方法:1.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创新软组织平衡技术及早期随访研究这是一项前瞻性的队列研究,从2014年7月到2018年2月,一共纳入观察的外翻膝共40例(43膝),按照Ranawat分型都属于II型膝外翻。其中20例患者(22膝)使用了内侧副韧带紧缩技术(MCL紧缩组),20例患者(21膝)使用了外侧副韧带松解技术(LCL松解组)。这种创新的内侧副韧带紧缩技术指的是:在完成外侧结构的初步松解之后,再在内侧平台进行纵向劈开,使用骨刀将劈开的裂缝增宽,然后再进行植骨,这样内侧平台相对的得到增宽,MCL胫骨止点向内移,MCL被拉紧,达到内外侧的平衡。所有的手术都由同一名外科医生实施,使用后方替代型假体。我们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术后外翻角度、术后疼痛评分等,次要观察指标为膝关节的功能评分、屈伸活动度、聚乙烯垫片的平均厚度等。2.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中期随访研究这是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医院病案查阅系统,将在2010年6月到2017年10月之间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纳入对象,其中外翻组为166例,力线正常组为170例。主要的纳入标准为: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有足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主要的排除标准为:膝关节内翻畸形,关节外畸形,肿瘤型膝关节置换,膝关节翻修术等。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病人,其中力线正常定义为,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为:0°±3°,而非完全的绝对0°力线。其中持续性疼痛的定义为: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时间≥3个月,且疼痛VAS评分≥4分。术后的满意度按Likert评分为5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后面两种表明患者对手术效果不满意。满意度的视觉模拟化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分为最不满意,100分为完全满意。主要观察指标为再手术率(终点为各种原因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持续性疼痛发生率、术后满意度(满意度VAS评分,Likert评分)。次要的观察指标为膝关节的活动度ROM、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HSS、KSS)、术后HKA等。结果:1.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创新软组织平衡技术及早期随访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32个月(12-49个月)。MCL紧缩组术前的平均HKA为13.8°±3.6°,术后HKA为1.9°±1.1°;LCL松解组术前的HKA为14.2°±4.1°,术后HKA为1.6°±1.2°。MCL组的聚乙烯垫片平均厚度为9.7±1mm,LCL组的聚乙烯垫片平均厚度为12.3±1.3mm,LCL松解组的聚乙烯垫片更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CL组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2例,在术后4个月、7个月自行恢复。两组病例在最后一次随访时,术后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等没有显着的差异。2.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中期随访研究纳入统计的患者中,外翻组共95例(117膝),力线正常组共92例(120膝),平均随访时间5.2(1-8)年。外翻组膝关节术前HKA为9.2°±5.8°,术后HKA为1.5°±0.6°。两组患者中,主要的病例为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后关节炎三种疾病,外翻组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比例更高,为35例(42膝),占比36.8%。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术后力线HKA等均无显着临床意义。外翻组1例膝关节发生再手术(0.9%),患者为II型外翻膝,在行股骨外侧髁滑移截骨术后3月时,出现股骨髁上骨折,使用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术后6月X片显示骨折痊愈。力线正常组共2例膝关节发生再手术(1.7%),一例为术后1年出现的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使用内外侧双钢板进行固定;一例为术后2年出现膝关节持续性疼痛,假体位置正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给予全膝关节翻修术治疗,术后疼痛完全消失。外翻组术后发生持续性疼痛的患者共7例(7/117,6%),力线正常组术后持续性疼痛的患者11例(11/120,9.2%)。外翻组患者在术后的中期随访中,拥有更低的持续性疼痛发生率(P<0.05)。按照Likert评分的5级分类方式,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都归类为术后不满意。外翻组患者术后共10膝不满意(8.5%),力线正常组术后功能16膝不满意(13.3%)。按照满意度VAS评分,外翻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更高,为83.4±11.1(65-100),而力线正常组为76.29±13.76(60-100),P<0.05。按照疾病分类后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术后满意度VAS评分高达95.5±6.3(90-100),远高于骨性关节炎患者74.9±12.3(60-100),p<0.001。结论:1.MCL紧缩技术可以使用更薄的垫片、腓总神经麻痹的风险更小,且没有破坏外侧副韧带,外侧结构的稳定性更佳。2.外翻膝和力线正常患者行TKA术后,两者中期随访结果疗效相近,包括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等。3.类风湿性关节炎比骨性关节炎患者TKA术后的满意度高。4.外翻膝TKA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发生率更低、术后满意度更高,这可能与外翻膝患者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比例较高有关。
刘美蓉[9](2019)在《肺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临床分析与基因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主要总结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的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首诊有脑转移及首诊无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数据,旨在探讨不同时间阶段肺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本文的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EGFR/ALK/ROS1驱动基因阳性、EGFR/ALK野生型和未检测基因患者的基因检测现状、治疗及预后情况,以探讨基因检测及靶向治疗在改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两篇个案用于探讨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在临床具体治疗中如何取得最佳疗效,及基因检测分子靶向治疗对于该类患者的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2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转移不同时间阶段,分为首诊有脑转组和首诊无脑转移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中再根据有无颅内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组和无基因突变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指数、体质状态Karnofsky评分(卡氏评分,KPS)首诊时是否有转移、肺部肿瘤确诊时间、发生脑转移时间、各项基因检测结果、有无症状证实转移、转移部位、转移情况、治疗方案、放疗情况、一线治疗效果、总生存期(OS)、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无进展生存期(PFS)。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定量指标服从正态分布用平均值±标准偏差(Mean±SD)描述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P值,不服从正态分布用中值Median(Range)来描述,用非参数检验计算P值。分类指标使用频数(百分比)来描述,两组独立样本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若有超过20%的单元格的期望频数小于5)。以OS,PFS,IPFS为结局,患者根据首诊有无脑转移分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是否差异显着。以OS,PFS,IPFS为结局进行cox回归,单因素结果显着(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都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0.05被认为其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包(美国IBM公司)统计软件处理。本研究第二部分收集了2006年8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2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EGFR/ALK/ROS1驱动基因阳性、EGFR/ALK野生型及未检测基因组进行分组,分别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基因检测情况、基因突变类型、一线治疗情况、治疗与预后分析等。对各组的生存指标进行对照分析。数据统计方法同第一部分。结果:第一部分共92例患者入组,首诊无脑转移组(肺癌确诊时未发现脑转移)49例,首诊有脑转移组(肺癌确诊同时经过影像学客观检查发现脑转移)43例;首诊脑转移组吸烟指数明显较高(P=0.071);卡氏评分KPS(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首诊有脑转移组体质评分明显比无脑转移组差;全组肿瘤原发部位以右肺为多;大部分肺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了基因检测,基因突变患者中EGFR突变者31人(33.7%);一线治疗,两组比较首诊无脑转移组手术患者(17人,34.7%)多于首诊有转移组(5人,11.6%,P=0.019);一线治疗疗效,有效率统计,首诊无脑转移组明显优于首诊有脑转移组,前者ORR51.0%,DCR95.9%,后者ORR25.6%,DCR79.1%;生存评价,首诊有脑转移组中位OS为279天(9.2个月),首诊无脑转移组中位OS为617天(20.3个月),首诊有脑转移组中位PFS为161天(5.4个月),首诊无脑转移组中位PFS为259天(8.6个月),OS和PFS的数据首诊无脑转移组显着高于首诊有脑转移组;生存分析,Kaplan-Meier曲线显示,首诊无脑转移组OS、IPFS、PFS均较首诊有转移组时间长(P均<0.001);OS、PFS和IPFS的Cox回归分析:OS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KPS、肿瘤大小、一线治疗的最佳疗效、一线治疗是否涉及手术、一线治疗是否涉及放疗、初诊时脑转移均对OS有显着意义,通过多变量分析,性别、KPS、一线治疗的最佳疗效、一线治疗是否涉及放疗、初访时脑转移等仍是与OS相关的重要因素;PFS相关的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KPS、一线治疗的最佳疗效、一线治疗是否涉及手术、初诊时脑转移均对PFS有显着影响,通过多变量分析,一线治疗的最佳疗效(但不包括CR vs.PD)和首次就诊时的脑转移仍然是与PFS相关的重要因素;IPFS有关的因素的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控烟年限、KPS、一线治疗的最佳疗效、一线治疗是否涉及手术、初诊时脑转移均对IPFS有显着影响,多变量分析显示一线治疗的最佳疗效,且首次就诊时脑转移仍是与IPFS相关的重要因素。第二部分共122例肺腺癌脑转移入组,(1)EGFR/ALK/ROS1驱动基因阳性组患者45人,EGFR/ALK野生型组患者40人,未做基因检测组患者37人,三组年龄、性别、转移情况相似。吸烟指数,EGFR/ALK/ROS1驱动基因阳性组吸烟指数明显低于EGFR/ALK野生型组(P<0.05)。卡氏评分KPS(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三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考虑基因突变情况与症状无相关性。(2)驱动基因阳性亚组分析,EGFR/ALK/ROS1驱动基因阳性组中女性24人,不吸烟者21人,占驱动基因阳性组46.67%;男性21人,不吸烟者6人,占驱动基因阳性组13.33%,肺腺癌EGFR/ALK/ROS1驱动基因阳性多见于女性不吸烟者,而男性驱动基因突变与吸烟无明显相关性。基因突变以EGFR突变为主,人数37人(82.2%)。(3)驱动基因阳性组,一线治疗方案有靶向治疗患者35人(77.8%),其中18人单药小分子靶向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组一线治疗方案以化疗为主92.5%。化疗方案以培美曲塞+铂类(顺铂、卡铂或奈达铂)居多59.5%。未测驱动基因组37人,一线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4)一线治疗疗效评价,驱动基因阳性组ORR 51.1%,DCR 93.3%;驱动基因阴性组ORR 32.5%,DCR 87.5%。驱动基因阳性组客观缓解率优于驱动基因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预后相关指标:驱动基因阳性组mP FS 9.3个月,驱动基因阴性组mP FS 7.7个月,P=0.908;驱动基因阳性组miPFS 10.1个月,驱动基因阴性组miPFS 8.2个月,P=0.730;驱动基因阳性组mO S 13.3个月,驱动基因阴性组mO S 12.6个月,P=0.325。两组比较驱动基因阳性组比驱动基因阴性组略有生存获益,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驱动基因阳性组患者,靶向组一线mP FS 12个月,非靶向组一线mP FS 8.3个月;靶向组miPFS 12个月,非靶向组miPFS 8.3个月,P=0.042;靶向组mO S 13个月,非靶向组mO S 14.2个月,P=0.653;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一线靶向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PFS及i PFS,而对OS无明显改善。驱动基因阴性组患者,手术组一线mP FS 8.6个月,非手术组一线mP FS 6.5个月,P=0.03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miPFS8.6个月,非手术组mi PFS 7.8个月,P=0.366;手术组mO S 14.1个月,非手术组mO S 12个月,P=0.47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线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一线PFS,但对i PFS及OS无明显改善。在确诊脑转移时存在颅内转移症状者(颅内高压、局灶性症状和体征、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癫痫等)46人,采用WBRT/SMART颅脑放疗患者21人,一线mP FS 9.1个月,一线miPFS 12个月,mO S 13.2个月;未接受颅脑放疗患者25人,一线mP FS 8.2个月,一线miPFS 7.8个月,mO S 14.4个月,两组比较发现脑转移并存在颅内症状时采用WBRT/SMART颅脑放疗,可有效提高颅内无进展生存期,但对患者PFS及OS没有明显改善。结论:第一部分:吸烟指数越高脑转移发生越早;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晚发脑转移组明显优于早发脑转移组;早发脑转移功能状态较晚发脑转移差,手术治疗患者少,患者的OS和PFS较晚发生脑转移的患者短;此外一线治疗效果与OS相关,女性、KPS评分高为保护性因素。第二部分:肺腺癌脑转移吸烟指数越低基因检测突变率越高;肺腺癌EGFR/ALK/ROS1驱动基因阳性多见于女性不吸烟者,而男性驱动基因突变与吸烟无明显相关性;不排除原发于右肺的腺癌患者较左肺更易出现脑转移;肺腺癌脑转移基因突变以EGFR突变为主;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一线以靶向治疗为主,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一线治疗以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为主;驱动基因阳性组一线治疗客观缓解率优于驱动基因阴性组;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一线靶向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PFS及i PFS;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一线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一线PFS。在患者出现有症状脑转移后采用WBRT/SMART颅脑放疗有助于提高颅内无进展生存期。EGFR驱动基因阳性肺腺癌伴脑转移患者个案分析:EGFR-TKI治疗及其基础上的综合治疗可以使患者获益,但EGFR-TKI治疗后耐药不可避免,耐药后复查病理基因检测等可辅助判断耐药原因,指导治疗;T790M突变患者更换三代TKI治疗结果是较为肯定的,但颅内转移灶不一定发生同步耐药,放弃一代EGFR-TKI治疗时机应谨慎。免疫治疗在EGFR突变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还有待确定。
谭伟[10](2019)在《92例周围型肺癌临床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周围型肺癌由于其病变位置特点,临床上常常因发现、诊断不及时,错失最佳治疗时间。本文通过对大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收治9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探讨这些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方面的发病规律及动态变化,评估支气管镜、肿瘤标记物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及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在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经组织病理或随诊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92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等基本资料,探讨这些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方面的发病规律及动态变化,所有患者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灌洗、刷检液基细胞学检查,比较支气管镜与液基细胞学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所有患者均留取入院次日晨间空腹静脉血,行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测定,探究肿瘤标记物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与病理分型价值。结果:1.一般资料结果:9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28例,男女比例:2.29:1。平均年龄64.9岁,年龄最大82岁,最小40岁,在患病年龄段中,61-70岁患者周围型肺癌的发病率最高,占40.2%。吸烟患者人数占58.7%(54/92),非吸烟患者41.3%(38/92),其中鳞癌组中吸烟患者占85%(17/20),腺癌组患者中吸烟患者占50%(32/64),小细胞肺癌组吸烟患者占62.5%(5/8)。病理类型以腺癌最为常见,占69.6%(64/92),其次为鳞癌占21.7%(20/92),小细胞癌占8.6%(8/92)。2.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肺活检诊断肺癌41例,阳性率45.00%(41/92),液基细胞学诊断肺癌34例,其中有10例仅凭液基细胞学确诊,阳性率37.00%(34/92),两者联合检查阳性51例,阳性率55.00%(51/92),肺活检阳性率与液基细胞学阳性率不存在显着差异,但两者联合检测与各自单独检查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肿瘤病变大小≤2cm有28例,肺活检阳性率25.0%(6/28),病变大小2-6cm有46例,肺活检阳性率52.2%(24/46)。病变≥6cm有11例,肺活检阳性率61.1%(11/18),随着病灶的逐渐增大,活检阳性率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位于上叶尖段或尖后段肺癌19例,病变位于下叶背段23例,活检阳性7例,病变部位于其它部位50例,活检阳性29例,不同部位活检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CEA在腺癌中的水平最高,与鳞癌和小细胞肺肿瘤标记物检查结果:CEA检测阳性42例,灵敏度为41.7%,NES检测阳性20例,灵敏度21.7%,细胞角蛋白19片段检测阳性58例,灵敏度63.0%,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阳性70例,灵敏度76.1%,联合组监测灵敏度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腺癌中的水平最高,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NSE在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水平最高,与腺癌和鳞癌比差距具有显着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在鳞癌中表达水平最高,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结论:1.支气管镜活检与液基细胞学对周围性肺癌诊断阳性率无差异,两者联合显着提高诊断的阳性率。2.液基细胞学对周围型肺癌有较好的分型诊断能力。3.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周围性肺癌的诊断。
二、神经导航系统手术9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导航系统手术92例(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对胶质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术前准备 |
1.2.3 手术方法 |
1.2.4 术后处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随访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肿瘤切除程度比较 |
2.2 2组血清TGF-β、VEGF、GFAP、HIF-1α水平比较 |
2.3 2组KPS、ADL、NIHSS评分比较 |
2.4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2)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及3D打印技术在其内镜诊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及预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3D打印技术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中的应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 综述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治现状和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脊柱手术中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和传统开放徒手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对关节突关节损伤率比较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椎弓根螺钉置入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4)神经导航下经皮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3.指标监测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见表1) |
2.两组病人手术前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的比较(见表2) |
3.两组病人术后各时间点BNI评分镇痛有效率的比较(见表3) |
4.病人穿刺术后并发症 |
讨论 |
(5)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综述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眼科相关检查 |
2.3 研究分组 |
2.4 手术方法 |
2.5 术后处理 |
2.6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复视变化 |
3.3 术前有和无复视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的比较 |
3.4 骨折部位不同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的比较 |
3.5 手术时机不同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前复视的发生原因 |
4.2 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存在复视的原因 |
4.3 眼外肌功能对复视消失时间的影响 |
4.4 手术时机对复视消失时间的影响 |
4.5 骨折部位对复视消失时间的影响 |
4.6 眼球运动训练对复视消失时间的影响 |
4.7 本研究的目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O-Arm导航辅助与C-Arm透视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置钉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策略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1.4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
1.5 结局指标 |
1.6 螺钉精确度评价标准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特征 |
2.2 文献质量评估 |
2.3 结局指标 |
3 讨论 |
4 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5 结论 |
6 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O-Arm 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吲哚菁绿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腹腔镜肝切除技术 |
1.2 吲哚菁绿分子荧光成像技术 |
1.2.1 分子影像技术 |
1.2.2 ICG发展史 |
1.2.3 ICG在肝癌中的应用 |
1.2.4 ICG成像原理 |
2 研究目标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吲哚菁绿试剂 |
1.2 相关设备及机器 |
2 方法 |
2.1 ICG荧光成像引导腹腔镜肝切除的应用的探讨 |
2.1.1 患者资料 |
2.1.2 ICG使用方法 |
2.1.3 记录指标 |
2.2 ICG荧光成像引导腹腔镜肝癌切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
2.2.1 患者资料 |
2.2.2 记录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ICG荧光成像引导腹腔镜肝切除的应用的探讨 |
1.1 肿物染色及实时引导 |
1.1.1 术中荧光显影情况 |
1.1.2 术中病灶染色情况 |
1.2 肝段或肝叶染色 |
2 ICG在腹腔镜肝癌切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
2.1 两组肝切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2.2 术中术后各指标对比 |
2.3 随访结果 |
3 典型病例 |
讨论 |
1 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引导腹腔镜肝肿物局部切除 |
1.1 术前ICG的用法用量 |
1.2 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检测微小及隐匿病灶的能力 |
1.3 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实时引导腹腔镜肝切除 |
2 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 |
3 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检测胆漏的价值 |
4 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肝癌切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5 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成果 |
致谢 |
(8)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创新及临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外翻膝的应用解剖 |
1.2 外翻膝的病因、病理 |
1.3 外翻膝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
1.4 外翻膝的治疗方案 |
1.5 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难点 |
1.6 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 |
第二章 创新的软组织平衡技术及早期随访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中期随访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技术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肺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临床分析与基因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晚期肺腺癌患者并发脑转移后的生存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1.2 研究对象和分组 |
1.1.3 治疗方法 |
1.1.4 数据收集 |
1.1.5 疗效评价 |
1.1.6 生存评价 |
1.1.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1.2 结果 |
1.2.1 全组患者基线特征 |
1.2.2 脑转移的结果 |
1.2.3 生存分析 |
1.2.4 OS、PFS和IPFS的Cox回归分析 |
1.3 讨论 |
1.3.1 肺腺癌早发与晚发脑转移与临床基本特征的关系 |
1.3.2 肺腺癌早发与晚发脑转移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
1.3.3 肺腺癌早发与晚发脑转移与基因检测结果的关系 |
1.4 小结 |
二、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基因检测现状及治疗预后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1.2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1.3 基因检测机器设备 |
2.1.4 基因检测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
2.1.5 基因检测主要实验流程 |
2.1.6 基因质控标准 |
2.1.7 398panel基因测序 |
2.1.8 治疗方法 |
2.1.9 数据收集 |
2.1.10 疗效评价 |
2.1.11 生存评价 |
2.1.12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2.1 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
2.2.2 基因检测情况分析 |
2.2.3 患者基因突变分析 |
2.2.4 患者一线抗肿瘤治疗情况 |
2.2.5 驱动基因阳性组与驱动基因阴性组预后比较 |
2.2.6 驱动基因阳性组靶向治疗与有靶向治疗的联合治疗预后比较 |
2.2.7 驱动基因阳性患者靶向治疗和非靶向治疗预后比较 |
2.2.8 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一线手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
2.2.9 颅脑放疗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来自该研究的驱动基因阳性个案分享 |
3.1 病例一 |
3.2 病例二 |
3.3 讨论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肺癌脑转移分子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92例周围型肺癌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入组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检查方法 |
2.1 支气管镜检查方法 |
2.2 液基细胞学检查方法 |
2.3 肿瘤标记物检测方法 |
3.诊断标准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结果 |
2.支气管镜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 |
3.肿瘤标记物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神经导航系统手术9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对胶质瘤的疗效观察[J]. 潘万喜,陈少军,刘甜甜,姜莱,韩晶,姚龙飞,黄鑫.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11)
- [2]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及3D打印技术在其内镜诊治中的应用[D]. 姚幸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脊柱手术中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和传统开放徒手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对关节突关节损伤率比较的Meta分析[D]. 周鲁平.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神经导航下经皮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J]. 荣道建,张海波,姜雪,陶乃溶,宋君,潘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0(08)
- [5]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复视消失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D]. 魏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6]O-Arm导航辅助与C-Arm透视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置钉效果的Meta分析[D]. 简杰坤. 桂林医学院, 2020(03)
- [7]吲哚菁绿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应用[D]. 邹雄峰.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创新及临床随访研究[D]. 程兴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9]肺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临床分析与基因检测研究[D]. 刘美蓉.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92例周围型肺癌临床分析[D]. 谭伟.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