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工学校化学创新素质教育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梁炜莹[1](2020)在《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国内普通中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体系”。自此,地方和学校选修课逐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各中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当中。这类具备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及具有一定活动课程性质的中学选修课程,俗称为中学特色课程。然而,传统中学对于校园教育空间的设计,仍停留在以国家课程授受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体系层面内。随着近年来中学特色课程受重视程度的提升和开展规模的逐步扩大,传统的中学教学用房空间愈发无法适应中学特色课程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不断改良的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学校园纷纷针对新开设的特色课程,调整和改造原有的教学用房空间。新建的中学校园,也纷纷针对未来可能开展的特色课程内容,采用更具创新适应性的教育空间设计。针对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设计,逐渐成为近年来各中学校园教育空间设计的热点。论文在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中学特色课程的主流开课类型和授课模式,并提出对应类型课程所需要的空间功能和环境氛围。在问题导向下,论文由整体到局部,从校园总体空间组织、平面功能组织、教学空间单元具体布局和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等多个层面,逐层分析针对特色课程开展需求,未来中学校园需要准备怎样的教学空间和教育环境,并通过建筑学的设计手段,去满足功能的需求、营造合适的氛围。论文最后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作为理论的践行和检验,将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并总结设计要点和设计趋势,供未来更多相似的项目参考。
陈任[2](2019)在《“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培养职教师资的“母机”,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实施则关系到职教师范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为补齐云南职教师资培养“短板”,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势和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优势,2017年云师大职教学院创新“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将高职高专多个专业背景的学生编在同一班。目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在实施,但各培养环节还在不断探索中,国内外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设置、改进和实施课程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鉴于此,在综述已有研究基础上,从中观层面研究“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施现状以及改进策略。首先,界定相关核心概念,阐述课程体系研究的课程论基础、中职“双师型”教师内涵、本科层次职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制度要求。其次,介绍了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及创新之处,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分析、学生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调查,发现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和规格与职业院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存在差距,部分课程目标没有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结构沿袭传统模式,课程之间衔接不太紧密,课程内容需进一步聚焦,专业选修课课程资源有限;课程实施中部分环节难落实,部分教师教育类课程授课中与职业教育教学现实需要结合程度不够,专业实践课实施效果尚有提升空间,终结性评价手段亟需改进;校校、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提出课程体系改进策略:基于人才培养单位需要制定培养目标,建立包括水平和领域两维度的培养规格,引导师生认知培养目标内涵;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下设置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突出第一、二专业实践教学;在能力本位观指导下实施课程,加大见习实习环节指导力度,灵活选择课程评价方式;加强校校、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贾银玲[3](2018)在《浅谈技工学校开设化学课的必要性》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加。技工学校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学生知识的教育。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的文化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让学生在化学课中学会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技工学校作为培养具有实际技能的专业型人才,更应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因此,技工学校开设化学课程必不可少。
罗丹萍[4](2019)在《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而职业教育能促进“人的城镇化”的认识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湛江市被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支点城市,未来发展呈现利好态势。湛江市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湛江市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校企双主体合作能培养出促进湛江市城镇化发展的“专业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查阅湛江市历年统计年鉴和湛江市教育志总结出湛江市城镇化与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规模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和内涵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城镇化背景下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师访谈提纲以及企业访谈提纲作为本文研究工具,实地调研湛江市13所公办中职学校,回收有效学生问卷641份、有效教师问卷296份,对14位教师采取面谈的形式进行访谈。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对11位企业的校企合作负责人采取面谈的形式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现状。“实践出真知”,从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个角度出发,本文通过调查法发现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中职学生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实习中存在纪律性差、留岗率低、心智不成熟等问题;公办中职学校缺乏校企合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阻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支持;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低,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对学生实习指导有待提高;政府缺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缺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最后根据现存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增强职业认同感,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政府要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郭静轩[5](2016)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视角下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研究 ——以云南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按照国家对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要求和需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4年下发了《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围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以立德树人和培养职业精神为根本,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坚持“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如何更好的实现校企合作,达到校企合作共赢的目的,就需要学校与企业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本文以深入分析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和联系为切入点,探寻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可能性与差异性,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以云南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为例的校企合作情况进行调查,并以云南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校企文化对接的个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到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契合点,探索出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文化对接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安菁[6](2015)在《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以烟草产业为例》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全球经济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态势,因此,未来实力的竞争将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或者是市场的竞争,而更重要的将会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缺乏一流顶尖的领军人才,这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产业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只要机制体制活,产业发展就充满活力。同样地,人才工作也不例外。现代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线员工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支撑。烟草产业一直以来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作为行业价值观为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税收来源,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卷烟产品,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部门。然而进入“十三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内,烟草产业将面临控烟履约这一最直接、最严峻、最持久的约束和挑战。我国烟草产业从总体上将步入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的发展阶段,“两烟”产销外延式规模扩张将日趋受限,“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等卷烟生产经营难题和矛盾将更加凸显。尤其是,在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示范作用以及“公务消费”、“礼品消费”、“集团消费”等受到很大挤压的消费环境下,高价、高端卷烟增长速度将趋于回落。综合考虑人口吸烟率、吸烟总人口、人均吸食量以及卷烟消费环境的发展变化,预计增长速度比“十二五”时期将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以品牌培育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依托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管理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来保障和增强竞争实力,这对烟草产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因此,识别和理解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其成长规律,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潜能,提高人才资源水平,增强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已经成为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归纳起来,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安排如下:首先,采用理论演绎和数据调研相结合方法,分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现状。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产业创新人才概念,并以烟草产业为例,重点分析烟草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和成长成才的政策环境,以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建立行业创新人才样本库,通过对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特征的系统分析,剖析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面临的问题。其次,构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并结合我国烟草产业特性,剖析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烟草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时期、职业生涯发展期的经历和创新人才素质,识别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素质特征及影响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后续的实证和案例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再次,开展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剖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基于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研究,识别和确定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表对影响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调研,并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总结归纳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构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体系,并开展实证评价研究。在剖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和访谈,构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分类评价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烟草产业内不同商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样本的实证评价研究。然后进一步采用典型案例法,分析国内8家烟草公司行业创新人才成长现状,发现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中存在的障碍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优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全面系统的调查,探索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发展和培养使用的障碍性体制机制问题,有针对地提出加快壮大产业创新人才队伍、优化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要培养和造就大批产业创新型人才,其前提就是要全面深入地认识产业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培养途径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产业人才工作经验、分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探索有利于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与文化,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造就的实践,改进人才政策,把握人才工作的主动权。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化和拓展创新人才成长研究思路与视野,同时能够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指导,建立符合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改进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进而推动我国产业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谢勇旗[7](2014)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反思、批判、吸收、建构”为研究脉络,融入了模块化设计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形成了有解释力的理论成果和有指导性的操作范式,并从制度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政策提供参考。本文架构共分为九章。第一章详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相关概念、研究意义与价值,重点梳理和分析了我国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现状与问题,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归纳总结了研究内容、研究难点、问题与创新。第二章重点回顾了“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历史发展,分析了“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建设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制约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三大问题:标准与认证问题、培养与发展问题、政策与制度问题。第三章总结了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职教师资培养的经验,从国际视野寻求对我国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借鉴与启示。第四章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必然性,总结了四类八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模式与方法,从利益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问题之源,认为我国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机制缺失。第五章重点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四大基础,即理论基础、政策基础、现实基础、关联基础。第六章研究了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利益机制构建的博弈过程,探讨了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实现途径。第七章从合作过程、组织机构、合作路径三个方面研究了运行机制的建立过程;设计了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结果评价系统化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方案开发与实施模式;引入培训成果转化理论,分析了影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成果转化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成果转化的三大策略。第八章从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强化企业参与责任、建立制度体系、建立经费投入机制等方面,构建了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保障机制。第九章进行了系统总结,梳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与观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展望。
宁佐龙[8](2014)在《创建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新模式,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以来有关“技能强国梦”“启梦”、“逐梦”、“圆梦”系列报道已经引起人社部门对技工教育发展前路的广泛讨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致力创建建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新模式,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是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力保证。本文以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电话调查问卷法、个案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广东省技工院校为例,重点研究了深圳市技师学院的“校企双制”的办学模式,探析了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深圳分校物联网专业的开发,创业教育的理念。深入探讨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创新要求,找出新的办学模式亮点与不足,并结合现代技工教育教学的特点,提出创建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措施。全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绪论,简单介绍问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探析了当前我国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模式,广东现代技工高端教育的特点。第三章运用文献法、电话调查问卷法、个案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探析了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新模式的亮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提出创建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措施。经过对广东省技工院校的调查,发现在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如下亮点: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导向。实现产教融合,校企深度融合,创新技工教育办学模式。实施校园对接产业园工程,搭建了“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让技工院校对接大型骨干企业,实施“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技工教育的几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产教融合不深、企业参与不够、培养与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难,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定位不准等。在探析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明确现代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高起点定位,抓住高端育人,高薪就业的现代技工教育制高点。开展有效教育教学与“校企双制”的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本研究力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帮助技工院校提升育人的有效性,为促进技工院校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刘林关[9](2014)在《化学创新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医药技工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实用技术性人才。因此,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化学教育,技工学校的化学教育应更注重可操作性以及与实际应用的相关性。然而当前技工学校化学教育教学中往往存在着片面注重知识性,忽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因此,在技工学校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创新研究,在教授知识和技术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陈志华,徐建华[10](2012)在《职业教育,因需而变——浅谈技工学校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文中认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职业教育迎来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职业教育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转变观念,培养适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挑战,因此技工学校教师的理念也必须随之转变。
二、技工学校化学创新素质教育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工学校化学创新素质教育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范围和边界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开展需求及对教育空间的适应性要求 |
2.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与用房需求 |
2.1.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 |
2.1.2 特色课程的用房需求 |
2.1.3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相关教学用房的配比要求 |
2.1.4 特色课程专用用房设计要求的空白 |
2.2 中学特色化教育对教育空间的设计需求 |
2.2.1 满足课程授课形式的多元化需求 |
2.2.2 教育空间的开放化、灵活性需求 |
2.2.3 教育空间组织的高效化需求 |
2.2.4 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的设计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授课空间的实地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工作内容 |
3.2 实地调研对象的选取 |
3.3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设置情况 |
3.3.1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开课情况 |
3.3.2 调研对象的访谈情况总结 |
3.4 特色课程教育空间需求的问卷调研 |
3.4.1 问卷调研的内容和对象 |
3.4.2 调研问卷的设计 |
3.4.3 问卷调研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5 调研对象的教育空间使用现状 |
3.5.1 实地调研的基本情况 |
3.5.2 实地调研现场情况总结 |
3.6 调研总体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
4.1 常见的中学校园总体布局 |
4.1.1 离散型布局 |
4.1.2 串联型布局 |
4.1.3 集聚型布局 |
4.1.4 垂直复合型布局 |
4.2 中学校园常见的单体平面布局及其创新设计 |
4.2.1 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2 折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3 中庭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4 合院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5 锯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3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
4.3.1 公共空间串联布局缩短走班距离 |
4.3.2 营造纵向多元空间提高利用效率 |
4.3.3 学习组团平面提供共享空间 |
4.3.4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校园空间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的教学空间布局 |
5.1 从行政班教室到走班教室 |
5.1.1 传统普通教室的设计要求 |
5.1.2 适应走班功能的教室设计 |
5.2 科学技术类教学用房的特色化设计 |
5.2.1 传统科学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
5.2.2 实验教室、辅助用房与办公用房的混合布局 |
5.2.3 实验教室的多元化布局 |
5.2.4 地理教室的独立设置和特色化设计 |
5.2.5 科技教室和科技活动室的功能创新 |
5.3 艺术文化类特色课程教学空间设计 |
5.3.1 传统艺术文化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
5.3.2 国学特色课程的教学空间设计 |
5.3.3 绘画美术空间和工艺美术空间的分区设计 |
5.3.4 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多功能复合 |
5.3.5 根据办学条件补充设置乐器教室 |
5.4 生活健康类特色课程空间 |
5.4.1 传统生活健康类公共教学用房的设计要求 |
5.4.2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空间 |
5.4.3 生命教育组团空间概念的引入 |
5.4.4 阅读特色课的开展空间 |
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创新设计 |
5.5.1 传统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空间的设计要求 |
5.5.2 微格教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 |
5.5.3 调整阶梯教室的起坡位置 |
5.5.4 风雨操场的特色设计和多功能运用 |
5.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开放化设计 |
5.6 中学特色课程教学用房的设计要点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模式的教育公共空间氛围营造 |
6.1 教育公共空间的特色化设计策略 |
6.1.1 门厅、架空层的混合功能利用 |
6.1.2 结合公共阶梯的开放空间设计 |
6.1.3 学习组团式布局的公共空间设计利用 |
6.1.4 模糊教室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边界 |
6.1.5 交通空间的装饰设计和扩大利用 |
6.1.6 半地下空间、下沉庭院、屋顶平台的利用 |
6.1.7 边角空间的利用 |
6.2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氛围营造手法 |
6.2.1 校园风格及色彩系统的设计 |
6.2.2 校园特色文化空间的打造 |
6.2.3 校园特色课程成果的展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教育空间设计实践 |
7.1 DW学校概念性方案设计 |
7.1.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
7.1.2 平面布局设计分析 |
7.2 SM实验中学“未来学校”教学空间改造设计 |
7.2.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
7.2.2 特色空间改造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实地调研访谈内容 |
附录二 教师问卷内容 |
附录三 学生问卷内容 |
附录四 实地调研案例现场情况记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2)“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关于国外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国内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职教师资培养 |
二、“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
三、课程 |
四、课程体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课程设置制度的研究 |
一、课程体系实证研究的课程论基础 |
二、中职“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论研究 |
三、本科层次中职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制度要求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框架建构与阐述 |
一、相关理论与政策制度研究在本文中的运用 |
二、本研究的框架建构与阐述 |
第三章 “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云师大职教学院及其“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
一、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二、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班 |
三、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创新 |
第二节 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培养中课程体系现状调查 |
一、文本分析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三、师生访谈 |
第三节 培养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培养目标特色不鲜明,各门课程没有形成“合力” |
二、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存在差距,部分课程内容不聚焦 |
三、课程实施各环节衔接不紧密,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 |
四、校校、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高 |
第四章 云师大“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改进策略 |
第一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规格 |
一、在了解实际情况基础上明确培养目标 |
二、建立系统全面有侧重的人才培养规格 |
三、多途径使师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内涵 |
第二节 改革现有课程设置,灵活选择课程内容 |
一、树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 |
二、依据培养规格改革课程设置 |
三、协调课程中理、实学时分配 |
四、注重课程内容选择的实用性 |
第三节 关注课程实施过程,采取多元评价手段 |
一、能力本位观指导下实施课程 |
二、加强对见习实习环节的指导 |
三、因“课”制宜开展终结性评价 |
第四节 加强校校、校企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
一、加强校校、校企合作 |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取得的成果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师生访谈提纲 |
教师访谈提纲 |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C:师生访谈记录 |
教师访谈记录 |
学生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浅谈技工学校开设化学课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化学知识对技工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 |
二、化学课程对学生能动性的培养 |
三、化学课程对技工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 |
四、化学课程对技工学生性情的培养 |
五、化学课程对技工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
结语 |
(4)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推进湛江市中职发展 |
二、湛江市城镇化发展需要中职教育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二、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三、湛江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
四、湛江城镇化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镇化 |
二、中等职业教育 |
三、校企合作 |
四、人才培养模式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实用主义的知行统一论 |
二、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 |
第二章 湛江市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与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初步发展阶段(1978 年—1992 年)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规模发展阶段(1992 年-2001 年)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内涵发展阶段(2002 年-至今)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四节 湛江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总结 |
第三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工具 |
一、学生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教师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教师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四、企业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问卷调查 |
一、学生问卷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调查与分析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的调查与分析 |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期的调查与分析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的调查与分析 |
六、影响学生到企业实习积极性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三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问卷调查 |
一、教师问卷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
二、校企协同育人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的调查与分析 |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期的调查与分析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的调查与分析 |
六、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
第四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访谈调查 |
一、公办中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情况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学校参与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四、“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五、学校管理顶岗实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六、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七、企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八、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九、政府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五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访谈调查 |
一、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结果与分析 |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原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四、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方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五、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共建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六、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七、企业管理中职生顶岗实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八、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九、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十、政府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不熟悉专业的发展方向 |
二、实习中存在纪律性差、留岗率低、追求享乐等问题 |
三、中职生心智不成熟 |
第二节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校企合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保障 |
二、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阻力 |
三、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支持 |
第三节 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低 |
二、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 |
三、对学生实习指导有待提高 |
第四节 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 |
二、缺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 |
第五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增强职业认同感 |
一、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增强职业认同感 |
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实习观 |
第二节 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 |
一、成立校企合作机构、健全校企合作规章制度 |
二、启动教师进修工程,并完善教师到企业“回炉”实践的机制 |
三、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 |
第三节 推进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
一、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二、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
三、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 |
第四节 政府需要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政策 |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 |
二、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湛江市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经历三阶段 |
二、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典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三、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几点问题与对策 |
四、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视角下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研究 ——以云南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校企合作文献综述 |
二、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校企合作、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概述 |
第一节 校企合作 |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 |
二、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意义 |
三、当前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模式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界定 |
一、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
二、企业文化的界定 |
第三节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
一、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可能性 |
二、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 |
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文化对接的案例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校企合作背景 |
一、学校简介 |
二、学校在校企合作上探索与实践 |
三、学校校企合作中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个案 |
第二节 学校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情况调查 |
一、学校教师缺乏校企合作积极性 |
二、学校教学脱离岗位实际需求 |
三、亟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四、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
第三节 云南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与三环分公司校企文化对接个案分析 |
一、顶岗实习毕业生与校企文化对接毕业生的对比分析 |
二、企业对普通毕业生与校企文化对接毕业生对比分析 |
三、对2013届化工八班毕业生王宏光同学的个案分析 |
四、结论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文化对接的路径 |
第一节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原则 |
一、坚持发展性原则 |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 |
三、坚持选择性原则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文化对接的途径与方法 |
一、夯实校企物质文化对接 |
二、创建校企行为文化对接 |
三、深化校企制度文化对接 |
四、推进校企精神文化对接 |
五、搭建校企文化活动交流平台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以烟草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框架 |
2.1 产业创新人才界定研究综述 |
2.1.1 创新型人才界定的相关研究 |
2.1.2 产业创新人才界定的相关研究 |
2.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研究综述 |
2.2.1 人才成长规律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2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相关研究 |
2.2.3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相关研究 |
2.3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机制研究综述 |
2.3.1 科研创新人才成长机制相关研究 |
2.3.2 技术创新人才成长机制相关研究 |
2.4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理论分析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人才宏观环境及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环境 |
3.1.2 科技人才相关制度 |
3.1.3 我国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体系 |
3.1.4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总体情况 |
3.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
3.2.1 烟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
3.2.2 烟草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
3.2.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发展概况 |
3.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分析 |
3.3.1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战略分析 |
3.3.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政策分析 |
3.3.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库构建与特征分析 |
4.1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库构建 |
4.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特征分析 |
4.2.1 专业技术人才样本特征分析 |
4.2.2 高技能人才样本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研究 |
5.1 创新型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特征理论分析 |
5.1.1 创新型人才成长经历理论分析 |
5.1.2 个人品质素质研究 |
5.1.3 文化与专业知识素质研究 |
5.1.4 创新素质研究 |
5.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特征实证分析 |
5.2.1 教育时期的成长经历分析 |
5.2.2 职业生涯发展经历分析 |
5.2.3 产业创新人才素质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 |
6.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6.1.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理论基础 |
6.1.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识别 |
6.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 |
6.3.1 样本数据来源 |
6.3.2 样本选择标准 |
6.3.3 分析方法 |
6.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探索性分析 |
6.4.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评价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 |
7.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的理论基础 |
7.1.1 生命周期理论 |
7.1.2 认知评价理论 |
7.1.3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7.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7.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体系构建 |
7.2.1 评价对象与原则 |
7.2.2 评价指标设计 |
7.2.3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方法 |
7.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实证研究 |
7.3.1 评价方法和步骤 |
7.3.2 确定指标权重 |
7.3.3 模型求解 |
7.3.4 应用结论 |
7.4 基于典型案例的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 |
7.4.1 重视员工教育培训,推动“卷烟上水平” |
7.4.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成长双通道 |
7.4.3 优化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
7.4.4 强化团队建设,建立创新人才梯队 |
7.5 优化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政策建议 |
7.5.1 影响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障碍因素分析 |
7.5.2 实行技术人才成长的“双轨制”,畅通技术人员激励与晋升通道 |
7.5.3 深入推进行业教育培训,培养引进国际化人才 |
7.5.4 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建设,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分析 |
1.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途径及形式 |
1.2.2 内涵和标准研究 |
1.2.3 专业实践能力研究 |
1.2.4 校企合作培养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回顾 |
2.1“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发展脉络 |
2.1.1 改革开放前:“双师型”职教师资“不自觉”培养期 |
2.1.2 改革开放至1988年:“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萌芽期 |
2.1.3 1989至1998年:“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理论探讨与实践期 |
2.1.4 1999年至今:“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行政推进与创新期 |
2.2“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现状分析 |
2.2.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现状 |
2.2.2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现状 |
2.3“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主要问题 |
2.3.1“双师型”职教师资标准与认证 |
2.3.2“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与发展 |
2.3.3“双师型”职教师资政策与制度 |
第三章“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视野 |
3.1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 |
3.1.1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经验 |
3.1.2 借鉴与启示 |
3.2 英国职教师资培养 |
3.2.1 英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经验 |
3.2.2 借鉴与启示 |
3.3 澳大利亚职教师资培养 |
3.3.1 澳大利亚职教师资培养的经验 |
3.3.2 借鉴与启示 |
3.4 美国职教师资培养 |
3.4.1 美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经验 |
3.4.2 借鉴与启示 |
第四章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实践 |
4.1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提出 |
4.1.1“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
4.1.2 实践能力是“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
4.1.3“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离不开企业的真实环境 |
4.2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基本模式 |
4.2.1 合作共建培养模式 |
4.2.2 企业实践培养模式 |
4.2.3 政府购买培养模式 |
4.2.4“师徒结对”培养模式 |
4.3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问题之源 |
4.3.1 利益机制缺失 |
4.3.2 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
4.3.3 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
第五章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基础分析 |
5.1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理论基础 |
5.1.1“教劳结合”理论 |
5.1.2 情境学习理论 |
5.1.3 资源依赖理论 |
5.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5.1.5 终身教育理论 |
5.2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政策基础 |
5.2.1 支持校企合作是建国以来一贯的政策导向 |
5.2.2 近年出台的文件更加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
5.2.3 现有政策包含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的内容 |
5.3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现实基础 |
5.3.1 校企合作的逐步推开 |
5.3.2 职教师资标准的转变 |
5.3.3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
5.4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关联基础 |
5.4.1 内在的关联性 |
5.4.2 外在的关联性 |
第六章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利益机制 |
6.1“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分析 |
6.1.1 职业学校利益诉求 |
6.1.2 政府利益诉求 |
6.1.3 企业利益诉求 |
6.1.4 社会公众利益诉求 |
6.2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利益机制建立的博弈分析 |
6.2.1 职业学校与政府的博弈 |
6.2.2 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博弈 |
6.2.3 职业学校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
6.3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利益诉求的实现途径 |
6.3.1 合理引导利益诉求 |
6.3.2 提升学校自身实力 |
6.3.3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
6.3.4 构建信息披露机制 |
第七章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运行机制 |
7.1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运行机制的建立 |
7.1.1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基本流程 |
7.1.2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组织机构 |
7.1.3“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校企合作的途径选择 |
7.2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方案的开发与实施 |
7.2.1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需求分析 |
7.2.2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方案设计 |
7.2.3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方案实施 |
7.2.4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效果评价 |
7.3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成果转化 |
7.3.1 培训成果转化的理论依据 |
7.3.2 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 |
7.3.3 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策略 |
第八章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保障机制 |
8.1 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中的职能作用 |
8.1.1 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思路 |
8.1.2 构建校企合作的信息资源服务机制 |
8.2 明确并强化落实企业参与“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责任 |
8.2.1 明确企业参与的法律地位与责任 |
8.2.2 强化行业组织的约束与监督作用 |
8.3 建立推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制度体系 |
8.3.1 实行有利于校企合作的税收政策 |
8.3.2 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 |
8.4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经费投入机制 |
8.4.1 稳定公共财政投入的体制 |
8.4.2 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创建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新模式,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的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我国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模式 |
2.2 广东现代技工高端教育研究的概述 |
第三章 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新模式的调查与探析 |
3.1 “校企双制”模式 |
3.2 开发专业新思路 |
3.3 就业,高薪就业与创业教育 |
第四章 创建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措施 |
4.1 精确定位培养目标,抓住现代技工教育制高点 |
4.2 开展有效教育教学 |
4.3 开展“校企双制”的培养模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件 1 |
附件 2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化学创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积极探索化学创新教育的新模式, 提高化学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 |
二、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
三、引进现代化教学模式和手段, 提高化学课堂教育质量 |
(10)职业教育,因需而变——浅谈技工学校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于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 |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
三、以学为本 |
四、教育观念的创新 |
五、充分利用现代辅助教学手段 |
六、继承爱的教育 |
七、结束语 |
四、技工学校化学创新素质教育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D]. 梁炜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D]. 陈任.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浅谈技工学校开设化学课的必要性[A]. 贾银玲. 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4]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D]. 罗丹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9(02)
- [5]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视角下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研究 ——以云南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为例[D]. 郭静轩.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以烟草产业为例[D]. 安菁.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4)
- [7]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研究[D]. 谢勇旗. 天津大学, 2014(08)
- [8]创建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新模式,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以广东省为例[D]. 宁佐龙.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1)
- [9]化学创新教育研究[J]. 刘林关. 赤子(中旬), 2014(04)
- [10]职业教育,因需而变——浅谈技工学校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J]. 陈志华,徐建华. 职业, 201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