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173计划”:打造现代制造业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新[1](2015)在《当代中国经济圈政府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加剧,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势如破竹,以区域整体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圈如雨后春笋在世界范围兴起,开放的中国更是如此。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不同行政区的联合,尤其是在跨界公共问题有效治理上离不开政府之间的合作,经济圈政府合作理论研究当然应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而且,目前在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毕竟国情不同,国家间政治和经济体制存在差异,经济圈政府合作必须在借鉴“它山之石”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实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和路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主要经济圈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跑者。在此背景下,规模不一的若干经济圈在东中西部发展起来,经济圈成员政府之间以框架性协议方式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积极态势。但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中存在一些观念上、体制上和制度上的障碍,特别是在经济圈成员政府利益关系调整上存在困境,对政府有效合作形成了制约。国内外经济圈建设发展的实践证明,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往往给成员行政区带来正效应,政府合作治理区域公共问题、生产公共产品和提供公共服务是经济圈发展壮大和走强的重要基础。本文认为,政府是特殊的市场主体,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在资源有限情况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政府的当然选择,当然,这里所说的利益包括政府自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圈是一个整体,相对来说成员行政区就是不同的个体,经济圈的发展必然要触及到成员政府的利益,在维护行政辖区利益和区域整体利益问题上,经济圈成员政府之间会发生持续不断的博弈,在竞争收益大于合作收益时,政府首选竞争;反之,当合作带来的好处多于竞争获取的利益时,政府合作就有了可能。建设经济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着力点在于加强政府合作,消解行政壁垒,撤出地方保护,统一区域市场,优化产业结构,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以“区域经济”取代“行政区经济”主导经济圈整体发展。经济圈政府合作是中国经济顺应世界城市群发展趋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推进经济圈政府合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基础,这些基础包括自然、市场、经济和文化基础等,同时需要理论探索先行以此指导政府合作实践。政府合作的领域是宽泛的,但是经济圈政府合作要突出重点,主要包括规划同编、政策衔接、目标同构,产业布局优化、市场规则统一、科学技术同兴、基础设施同筹和生态环境同建、同治和同享等方面。在政府合作中,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平等参与、互利共赢和规范管理原则,以制度创新保证经济圈政府合作顺利开展,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形成各行政区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实现经济圈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经济圈政府合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的视角,以研究地方政府横向关系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经济圈政府合作的现状、基础、困境和动因,对滇中经济圈政府合作进行实证研究,就加强经济圈政府合作提出对策建议:包括正确处理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单功能政府—区域政府对经济圈政府合作进行法制化协调,加强政府间的制度化合作和配套机制建设等。研究发现,经济圈政府合作的表象是政府间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协调,但就我国经济圈来看,政府合作所反映的更深层次问题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问题。经济圈政府合作有利于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在更加和谐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好又快发展。
毕秀晶[2](2014)在《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对企业空间组织以及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城市-区域的全球联系网络与内部空间组织演变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议焦点,世界城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等理论概念不断出,丰富了新时期城市-区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但多数理论与实证研究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分权化以及城市化(五化)分别从外部和内部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与区域空间组织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逐渐市场化、分权化以及快速城市化的国内背景使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环境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背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有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典型城市-区域发展演化的空间特征、过程与机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系统分析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特征、过程与机理也是我国国家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重要需求。国家十一五计划以来,“城市群战略”多次被写进国家级战略规划之中,强调城市群作为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促进区域的城市化与一体化进程。地方政府也积极主动的自上而下的推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城市群的发展是能否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发挥其扩散效应、哪些因素影响了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成为城市群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需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国内外城市群相关理论及经验研究的梳理与总结入手,采用“理论演绎—假说提出—数据采集分析—模型模拟验证”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我国转型时期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城市群在不同空间尺度集聚扩散过程以及主要的动力机制,为后发的以及正在建设的城市群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论文有三个核心议题:一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空间演化特征如何?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以及内部的区域差异是如何演变的,是否表现出与国外城市-区域类似的多中心、网络化、均衡化态势?二是,城市群的集聚扩散态势如何,作为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是否已经显现?城市群内部的大都市区与城市群在更大的区域空间上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是否与空间分工演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三是,我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论文共分为八章对上述三个核心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前三章为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部分,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四、第五章分别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特征和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第七章则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以及行为主体的作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最后一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缘起和研究目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并介绍了论文主要的数据来源和所用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首先在梳理城市群概念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城市群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别分析。其次进一步明确空间演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城市地理学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从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区域非均衡理论到新区域主义学说)以及劳动空间分工理论三个视角对城市群演进过程与机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第三章是对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国内外城市群研究新进展的综述。着重关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城市-区域国际研究的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以及所发现的新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论文研究的理论假说,并确定后文的分析框架。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演化规律、集聚扩散过程的实证分析。第四章从多尺度的空间视角出发,首先将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层次,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经济指标,从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与空间差异三方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呈现出“多中心化”、“均衡化”、“点-面化”与“网络化”的发展特征趋势特征。第五章则以第四章划分的不同空间尺度的空间层次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经济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集聚与扩散态势,并对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然后,结合人口普查的从业人口数据,进一步从产业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的集聚扩散的主要内容。研究证实了大都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了制造业空间扩散、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产业集聚与扩散特征。第六章与第七章是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分析。第六章从系统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理论出发,探讨了该理论框架下城市群作为一个空间系统的演化过程、通道与关键的行为主体,并构建了基于企业、政府与劳动者三个能动主体与城市群区域空间格局与空间联系演化的关联分析框架。其次,论文在第六章中实证分析了企业区位与再区位决策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作用力,检验企业空间组织演变与城市专业化和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的耦合性。第七章则重点探讨各级政府的相关行为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作用。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了政府政策、规划和投资建设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作用。在宏观层面,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以及城市联系演变的作用。在微观层面,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开发区(政府力量的集中体现)间的产业分工与联系的分析具体探讨了政府政策、规划和投资建设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对城市分工与联系的作用以及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作用。在探讨政府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直接作用的同时,也充分分析了政府通过对企业、产业的影响进而推动城市群演化的间接作用。第八章为总结和展望。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结论,并对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1)以空间演化为桥梁将区域发展演变与生产空间演化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只注重格局而忽略联系的不足。(2)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注重将不同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以及宏观与微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从动态化、多尺度、多机制的综合视角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进行系统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论文在数据指标上采用了基于人口普查中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引入考虑空间自相关的空间滞后模型,更加客观、准确地模拟了区域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3)通过对大都市区在城市群内部“集聚与扩散”的实证分析,实证检验了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对周边县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增长极战略的空间效应,进而为城市群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4)从区域空间演化的能动者行为出发,以系统论中的自组织与他组织为理论基础,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个行为主体的交互作用视角,将由城市群空间演化机制的研究逻辑一致地统一在动态兼容的理论框架体系之中,并实证分析了三个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联系演化的作用机理。在弥补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的微观作用机制、缺少政府作用的实证支持等方面的不足的同时,为城市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史长俊[3](2012)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外经验表明,经济和城市的先行发展往往从沿海地区开始。由于对外开放的关系,沿海地区作为交通的枢纽,首先因贸易而繁荣,并容易形成加工贸易制造业基地。沿海经济带与内地腹地的互动关系则是近年来人们关注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之所以受到关注,往往是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希望进一步畅通交通渠道,更加充分地利用沿海地区的港口贸易优势。因为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研究人员都有以下共识:沿海地区的贸易优势只是其自身得以优先发展的条件。沿海地区的发展必须依托广阔的腹地支撑。腹地是否广阔决定了沿海地区能否能打造出并维持住更强有力的交通枢纽优势。另一方面,是希望在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成本日益上升,并且对产业的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向内地转移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以升级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链。本文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互动战略,却不是沿着上述逻辑展开的。我们的逻辑认为:如果不能在沿海经济带的背景下研究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或者不能在沈阳经济区的背景下研究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我们就不能够破解一些沿海经济模式的弊端,也不利于更好地探索新型工业化的路径。之所以提出这条新的逻辑,是因为旧有的逻辑始终没有强调出腹地的真正意义。腹地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不仅与沿海共生,而且决定着沿海与腹地的分工的形成、细化与提升。所以,本文并不是简单地研究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关系。已有的关于互动机制的研究尽管内容已经比较丰富,但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国内发展战略背景下,存在一个主要不足:即没有或主要不是从产业分工、产业打造、产业链提升的角度来研究互动问题,无法体现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都需要转型的国内与国际背景。对现有沿海地区发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的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一个代表国家工业化方向的先进腹地的存在,沿海地区就不能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成长为以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主导的经济发达地区。正面的例子如纽约、伦敦等;反面的例子如珠三角等。换言之,具有先进制造业的腹地是基石,沿海地区能够实现产业转型只是顺带的结果。从珠三角或长三角来看,很大一部分制造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高端环节往往由国外企业来承担,这显然既不利于本土先进制造业的形成,也不利于本土先进服务业和研发等技术环节的提升。在此背景与逻辑下,辽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非常明显:一是沈阳经济区具有较为雄厚和先进的制造业基础,且其制造业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沈阳经济区的一体化进程,更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二是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利用相对较晚,还没有染上已有沿海开发的众多弊端。如果辽宁能够沿着分工、集聚、协作的路径走下去,必将能够探索出一条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打造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完美产业分工的可持续、战略性发展道路,为其他地区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提供经验。如果说上面两个方面是辽宁的潜在优势,那么辽宁的一个重要现实优势是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同属一省,并同时成为国家战略。这一优势最直接的体现是有利于协调区域内和一区一带之间的协作及政策扶持等问题。挑战在于:首先,国内沿海地区的开发尽管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从产业转型与产业链条升级的高度来看,也许更多地体现为出口依赖型发展模式的教训。这意味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既不能走老路,又要开创自己的新路。其次,沈阳经济区在如何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问题上,几乎没有先例可循。因为全国都在研究和探讨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提升问题。辽宁根据其自身条件,有必要也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径。即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形成并扩大都市圈。而要拉长产业链条、促进社会分工、形成并扩大都市圈,又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支撑。所以,辽宁可以依托“沈阳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以此打造“沿海经济带”的优势服务业,形成一区一带协同发展的正反馈格局。这种路径也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实践中,对于我国这样目前农业人口仍很众多的国家而言,通过沿海开发带动的城市化,有利于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长三角”地区通过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实现的“农村包围城市”式的城市化模式。典型的,如义乌由一个县城成长为中等城市。另一类是“珠三角”地区通过引进外资实现的“城市资本下乡”式的城市化模式。典型的,如东莞的大发展。但是,在上述两种模式中,第一种模式基本上是内生演进而非外部推动的,第二种模式则面临产业低端化和易受国际不利环境冲击等问题。辽宁一区一带合作带动的周边地区城镇化合作的路径不属于上述两者,更具有基于新型工业化的内生性,也更具有优势。事实上,国家的战略安排也赋予了辽宁这样的探索任务。辽宁“沿海经济带”自规划“五点一线”开始,成功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无疑为辽宁乃至东北与内蒙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与此同时,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市组成的沈阳新型工业化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简称“沈阳经济区”)也上升为国家战略。至此,辽宁省从地图上看分成两大块:一块是凹形的沿海经济带,另一块是与之相连接的沈阳经济区。一个省份同时有两个地区被列入国家战略,既凸显了辽宁在东北、内蒙乃至东北亚的重要地位,也是国家在地区开发战略上的一个创新探索。由此可见,辽宁的条件的确是得天独厚。除了政策优势外,它既有广阔的沿海经济带,又有雄厚的装备制造工业基础,加上原材料较为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辽宁完全有条件在两大国家战略的支撑下加速发展,闯出一条沿海开放与腹地互动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这一路径简言之就是,新型工业、都市圈与沿海现代服务业、加工贸易业的互动协调、共生共赢之路。以上从理论分析与经验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辽宁的模式定位问题。但已有理论并没有将工业化(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一体化与沿海开发战略的互动作为一个独立主题来充分论述;目前也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完全照搬应用于辽宁模式。所以,本论文在探索设计该模式时,首先需要回答的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中部城市群”若想协同发展,其“动力机制”是什么?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结合辽宁实际,本论文归纳了四个“动力机制”。一是产业分工、生产分工、贸易一体化;二是新型制造业与先进服务业的互动与协调;三是制造业本身的分工与协调;四是制造业与城市化(都市圈)的互动。这四者是密切相关的统一整体。其中,分工与贸易一体化体现了沿海地区与沈阳经济区两大区域的协调问题;新型制造业与先进服务业则是两大区域协调的立足点;制造业本身的分工既在沈阳经济区内部进行,也涉及沿海经济带的相关产业;制造业与城市化的互动则是辽宁模式的关键,目的是探索通过沿海贸易带动制造业发展,通过新型制造业拉长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条拉长来促进中小城市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共同繁荣路径。根据模式与动力机制,本文研究了产业、平台、体制、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安排。本论文共有七章。第一章是绪论。这部分主要分析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确立文章的结构,介绍研究的方法,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介绍区域一体化、协调、合作、协同等概念,并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与主要进展。这部分一是介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实基础,包括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等方面;同时分析了主要协同进展。第四章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包括转变区域发展方式和合作模式、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第五章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本章提出一个分析框架,研究协同发展的具体动力机制与实现机制。主要思路是:城市化是分工、集聚与报酬递增的过程;城市区域化是分工、集聚与报酬递增的相互作用,带来循环累积、市场规模扩张的过程;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分工、集聚与保障递增在相互作用基础上导致分工升级的过程。第六章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发展模式,对其区域合作经验研究了借鉴意义。第七章是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之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了实现辽宁模式需要的政策层面的配套问题。
供稿 郑州日报[4](2010)在《新世纪郑州:十年跨越谱华章》文中研究表明上 篇 十年发展不寻常。 看待一个城市一个阶段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透视:历史、地理。历史的基本要素是时间,地理的基本要素是空间。简单说,既要纵向看,也要横向看。 从商代亳都算起,郑州已经有3600多年的城建史,虽然商文化的遗迹只剩下?
徐旻玮[5](2010)在《国际产业转移与湖北省制造业基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在整个世界产生的全球共享性生产规模已经相当于世界制造业的三分之一。融入全球或地区分工体系,积极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是避免地区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必要对策。东部沿海地区近三十年主要也是依靠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发展形成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基地。在新一轮国内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湖北要认真研究掌握当代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利用自身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将制造业基地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对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等理论的研究,认为产业转移对产业集聚的形成有明显的良性影响,为了进一步说明论证这种现象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转移的历史、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制造业中心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归纳;然后重点对湖北省承接制造业转移的现状和现有的承接产业转移突出的制造业基地的案例进行评述。同时,本文通过用面板数据建模来考察产业转移对湖北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否有促进作用,并通过这些分析和论证对湖北省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提出了对策建议,推动湖北省制造业基地健康发展。
陈宁[6](2010)在《基于服务要素投入的制造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有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尤其是制造业结构演进理论,是基于产业最终产品的视角,或是生产过程中主要投入要素的视角进行理论推演和总结。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由轻工业占优势地位向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占优势地位演进”的理论是出于产业最终产品的考虑。“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优势地位向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优势地位顺序演进”则是从制造业生产经营中最需要的要素出发,从最依赖劳动力到最依赖资本(资金)进而演进到最依赖知识、技术。显然,从制造业中间投入要素的角度去研究制造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是具备科学性的,同时发达国家和地区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进程也验证了这种理论所具备的显着的实践指导意义。然而时光已经行进到21世纪,不仅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并且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较发达地区也已经过渡到工业化后期,正向后工业化时代演变。此时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已经升级为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主导地位,那么接下来的制造业内部结构继续演进的方向和路径该如何呢?同时,劳动、资本、知识技术这三种看上去彼此割裂并不相关的要素能够承载制造业结构演进使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及规律性?附加值的来源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恰逢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从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从设想谋划阶段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并且也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了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产业支撑,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由此启发了笔者通过研究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关联从而研究制造业结构演进规律的设想。本文摒弃了过去将主要生产要素割裂开来的思路,将主要要素分为两类,一类为实物要素,一类为服务要素。笔者将服务要素定义为“在制造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所有以非实物形态表现的,能够作用于实物要素并增加实物要素价值的,更多地通过人的脑力和技能创造出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其内涵在不断扩充的经济投入”。基于这样的视角,笔者提出制造业的结构演进有赖于服务要素的不断投入,并且服务要素的不断变迁和升级正是推动制造业结构演进的主要作用机制。在内容安排和观点论证上,本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逻辑推演及规范分析部分,较系统地分析了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的前提、必然性、动因、步骤、路径,以及服务要素投入推动制造业结构演进的机制。接下来分别观察和剖析了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制造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和路径,发现在前工业化阶段,虽然还未形成以机器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生产体系,但偶发的商业、运输业已经存在,并且已经对当时并不十分发达的手工业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当然,在这一阶段的商业和运输业都是处于产业的最初级阶段。工业化阶段,以金融服务业、知识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级的服务业的密集投入,资本、知识技术制造业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产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后工业化阶段,由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来临,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供求关系逐渐形成。此时制造业将不仅仅主要依靠金融、知识技术服务业就可取得优势地位,必须通过制造业价值链中大部分或所有服务链条的链式投入才能获得。因此本文认为制造业的结构演进遵循由中间服务要素投入由少到多、服务要素门类从一个或几个孤立的服务部门投入到全服务价值链链式投入的趋势演进。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先通过上海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划分上海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研究发现上海无论在工业化进程的任何一个阶段,服务业的发展都相对较为滞后。不得不说这种格局的形成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和时代因素:无论是建国后全国重化工业的前倾发展,还是上海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际上都不是制造业自然成长的过程,具有“置入”性质。就无法对制造业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投入要素——服务业及服务要素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继而笔者运用上海1987、1992、1997、2002、2007年5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从实证方面验证了上文提出的制造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发现,20年间上海制造业对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由0.07上升为0.16,依赖度指标由11.46%上升为20.56%。同时服务业的投入结构呈现出由对某个或某几个服务业部门如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为主,转变为对一系列服务业部门如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业服务业、交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的较均衡的投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制造业结构演进规律。全文最后继而依托前文得出的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结构演进的路径,并结合上海制造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不足,提出上海制造业结构演进和结构升级的纵向横向路径。其中纵向路径着眼于提高科技、技术服务业的投入,实现产业升级;横向路径着眼于提高服务链的链式投入,实现产业链延伸转移。
顾朝林,于涛方,张敏,张成,张晓明,陈璐,汪淳[7](2009)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规划》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而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地方化则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首要地区,也面临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的限制。顺应这些趋势和态势,未来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营造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城市区"。首先,顺应全球化要求和特征建设上海全球城市,推进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转型,并将其全球城市功能空间进一步扩展到宁波、苏州和南通地域。其次,顺应区域化趋势,推进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建设。使之形成网络状空间结构并建设和完善与之配套的支撑体系。第三,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组建甬台温走廊城市和苏锡常网络城市,推进区域整合和都市区互动。为此需配套如下巨型工程项目:①快速交流系统,如航空港、高速交通体系和城市轨道交通;②交通—物流系统,如巨型深水港、集装箱喂给港和快速疏港交通体系;③区域交通网络,如跨海通道、跨江通道和城际轨道交通体系;④信息工程项目,如信息港、信息网、金融服务网和技术支撑网;⑤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如太湖整治、沿江水系整治和生态工程;⑥能源保障。
邢焕峰[8](2008)在《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及其协调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我国资源要素配置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极为有力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伴随这一进程的,是区域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以及区域恶性竞争的日趋激烈,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在这个背景下,统筹区域发展问题被提高到了国家基本发展战略的层次,使得区域整体化发展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着重研究东北经济区的区域整体化发展问题。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板块中,东北经济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由于体制制度、经济结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该地区的区域问题具有显着的地区个性特征。同时,我国的区域问题,如地带性差异、地区恶性竞争、城乡差距、政府功能等等,在东北经济区也都有突出的表现。本文的研究,即是试图进一步的理解研究东北经济区的地区问题,并尝试提出促进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办法,同时,也是希冀能够对推进全国及其他地区的区域整体化发展有所启示。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但同时,也努力吸收和运用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等紧密相关的学科营养。理论基础的构架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实证主义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理念,本文的写作力求在较严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更全面、更细致和更深入的掌握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相关信息。本文的篇章结构由五章、十五节组成,在界定相关基本概念和综述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组织文章写作的技术路线,努力进行较为完整、系统、清晰的讨论。第一章主要是讨论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概念,侧重阐述区域整体化发展的科学内涵,评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归纳相关的发展案例。第二章主要是梳理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基本原理,总结区域整体化发展的三种体制模式,即传统计划型模式、完全市场型模式以及政府主导型模式。第三章主要是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地区关系出发,分析东北经济区的相关历史演变过程,从整体发展基础、地区产业和空间结构、区域关系、区域发展差异和差距等方面讨论地区发展关系的现状特征,并着重从产业同构、交通和生态建设协调、地区竞争与区域经济组织角度分析了地区整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主要是侧重研究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讨论区域资源禀赋与资源地域组合的方式、趋势与机制,探讨区域产业部门结构整合的重点、机制和模式,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整合和企业集群的培育,以及讨论从强化区域发展中心、塑造发展地带、建设都市经济圈、调整城乡空间关系等方面重塑区域经济空间体系。第五章主要是提出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认为应从行政协调、政策引导、利益共享、市场一体化、制度保障五个方面建立调控的机制,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推进和生态空间建设角度提供调控的支撑,并提出了促进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政府功能转变的基本方向、重点领域和构建措施。
韩佳[9](2008)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集中体现在国家内部的区域竞争层面上。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首位经济核心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内各省市自身发展的需要。长江三角洲具有完善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及日益成熟的区域合作机制、政策和思想观念等软件条件。本文总结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长三角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已形成一定制度,城市间、企业间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融合日益紧密,城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世博会的联动效应也将有力推动长三角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但是,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诸如: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地方政府干预经济导致恶性竞争,产业升级受到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制约,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区域创新体系面临瓶颈等。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针对当前阻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进行研究,提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首先需要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市场主导与政府调节的关系、相关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问题。为保证制度性组织机构行使权力,区域内各省市可通过让渡部分权力,由区域协调机构统一调控。并制定相关法律加强区域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使一体化不断地向更高的形式发展。在中央政府协调下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加强区内协调和区外合作与发展。同时,通过建立以产业、资源和地域为特征的区域协调发展基金或者通过制定区域政策所进行的利益协调,避开分割市场的行政地域边界,通过共同权力干预资源配置,进行全局和整体整合。并完善在国家以产业为特征的地区政策框架下的规范性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由经济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主要职责是在市场失灵的公共产品和基础产业等非竞争部门直接投资和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涉及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领域,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协调,并强化中央派驻长三角的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内城市跨界发展,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强化区域经济功能,解决城市土地、港口等资源紧缺的瓶颈。同时,积极培育非政府性的跨地区合作组织,加强社会协调力量,鼓励建立各类半官方和民间跨地区协调组织,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姚潆瑾[10](2008)在《武汉创意产业环境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创意产业的概念,源于英国布莱尔政府,是一个相当新颖的学术、政策和产业范畴。新经济时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文化与技术、经济的融合,极大的推动了创意产业在全球的发展。它强调个人的创造力,通过市场化运作,创造社会财富,拓宽就业领域,成为世界各国和城市政府倡导的推动经济成长的新产业。产业环境就是产业发展存在的一切客观因素和条件。任何一个产业都不能离开环境而独立存在。从某种角度而言,是某种特定环境促成了这种产业的发展。因此,重视和了解产业的环境对于如何发展该产业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创意产业以文化为核心,兼备个性化、集群化的特点,并不是每个城市的基本环境都能促使当地创意产业的发展。从国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看,创意产业大都形成在具有浓厚文化氛围、高科技发展、人力资本丰厚等环境特征的大型城市,并且每个城市由于不同的特点,其发展重点都各不相同。中国正处在创意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除了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外,更重要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城市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创意产业的长期快速发展。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城市,经济实力雄厚,高校云集,依托光谷,高新科技发展迅猛。正是这样的产业环境条件,武汉的创意产业近年来处于发展萌芽阶段,是一座很有潜力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当然,武汉的创意产业环境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首先从满足创意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入手,分析形成创意产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要素,以此作为分析武汉创业产业环境的基础理论依据,深入分析武汉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并提出优化建议。
二、上海“173计划”:打造现代制造业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173计划”:打造现代制造业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经济圈政府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研究范围和理论假设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范围 |
(三) 理论假设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经济圈政府合作的现实需求、客观基础及理论探索 |
第一节 经济圈政府合作的现实需求 |
第二节 经济圈政府合作的客观基础 |
一、自然基础 |
二、市场基础 |
三、经济基础 |
四、文化基础 |
第三节 经济圈政府合作的理论探索 |
一、府际关系理论 |
二、复合行政理论 |
三、合作博弈理论 |
四、集体行动理论 |
五、梯度转移理论 |
六、分工合作理论 |
七、相互依赖理论 |
第二章 中国经济圈政府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经济圈政府合作的历史演进 |
一、指令性协作阶段 |
二、行政区经济分割与竞争阶段 |
三、需求约束型经济增长阶段 |
四、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经济圈政府合作的重要领域 |
一、产业发展 |
二、市场统一 |
三、科技创新 |
四、基础设施建设 |
五、生态文明 |
第三节 跨省域经济圈政府合作 |
一、跨省域经济圈政府合作典型案例 |
二、跨省域经济圈政府合作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省域内经济圈政府合作—居于滇中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
一、滇中经济圈概况 |
二、滇中经济圈政府竞争分析 |
三、滇中经济圈政府合作 |
第三章 中国经济圈政府合作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圈政府合作的困境 |
一、体制和制度困境 |
二、产业发展困境 |
三、功能定位困境 |
四、自主创新困境 |
五、基础设施建设困境 |
六、政府公信困境 |
第二节 经济圈政府合作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经济圈建设管理协调主体缺失 |
二、政府合作的专门性法规缺失 |
三、有效合作的制度机制缺失 |
四、政府行为的公共性不足 |
五、社会信用 |
六、政绩考核 |
七、制约经济圈政府合作的其它因素 |
第四章 加强经济圈政府合作的对策建议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几对关系 |
一、正确处理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三、正确处理政府间横向关系 |
第二节 建立区域政府 |
一、理解区域政府 |
二、设立区域政府的原则 |
三、国外区域政府运行实践 |
四、国内经济圈区域政府存在的条件 |
五、区域政府的法制架构 |
第三节 加强政府间的制度化合作 |
一、加强流域治理的制度化合作 |
二、加强机场建设的制度化合作 |
三、推进港口建设的制度化合作 |
四、开展公路建设的制度化合作 |
五、加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制度化合作 |
六、通信与信息管理的制度化合作 |
七、加强危机应对的制度化合作 |
第四节 加强配套机制建设 |
一、建立地域文化融合机制 |
二、建立利益补偿和共享机制 |
三、科学设计政绩考核指标 |
四、积极构建政府诚信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信息化与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全球背景 |
1.1.2 市场化、分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国内环境 |
1.1.3 城市群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新空间单元 |
1.1.4 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型空间形态 |
1.2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篇章框架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篇章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主要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群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
2.1.1 城市群概念的缘起 |
2.1.2 国外早期的城市群研究与相关概念的提出 |
2.1.3 城市群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
2.1.4 本文对城市群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
2.2 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概念和内涵 |
2.2.1 空间、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 |
2.2.2 空间重组、空间重构与空间演化 |
2.2.3 本文对区域空间演化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
2.3 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
2.3.1 传统城市地理理论回顾 |
2.3.2 区域发展理论 |
2.3.3 劳动空间分工理论与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研究进展综述 |
3.1 专业化、多中心与网络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区域空间 |
3.1.1 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的研究起源与进展 |
3.1.2 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内部格局与内部网络) |
3.1.3 文献总结与启示 |
3.2 从能动者-结构理论到行动者网络:解释城市-区域空间演化机制的新视角 |
3.2.1 行动者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
3.2.2 行动者网络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与关系经济地理的兴起 |
3.2.3 从能动者-结构到行动者网络的发展对城市-区域空间演化机制的启示 |
3.3 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的国内文献综述 |
3.3.1 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的研究综述 |
3.3.2 城市群内部功能分工与空间联系的研究综述 |
3.3.3 城市群集聚扩散研究 |
3.3.4 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
3.4 论文的理论假设与框架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
4.1 范围界定、空间说明与分析框架 |
4.1.1 长三角空间范围的历史演变及本文的空间界定 |
4.1.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三个空间层次划分 |
4.1.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特征的分析框架 |
4.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发展整体概况 |
4.2.1 长三角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与区域发展 |
4.2.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国际国内地位不断提升 |
4.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3.1 人均GDP空间演变特征:经济重心北移与形态多中心化 |
4.3.2 基于地均GDP(经济密度)的多中心化趋势验证 |
4.4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部差异演变特征分析 |
4.4.1 分析框架及数据方法说明 |
4.4.2 多尺度、多层级视角下的区域差异演化特征 |
4.4.3 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p收敛检验 |
4.5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部城市联系演化特征分析 |
4.5.1 研究方法 |
4.5.2 数据处理 |
4.5.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宏观城市经济联系演变:网络化趋势明显 |
4.5.4 微观企业联系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特征:多样化特征显现 |
4.5.5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城市联系的演变特征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群集聚扩散与大都市区空间溢出检验 |
5.1 集聚与扩散的理论基础 |
5.2 长三角不同空间尺度下经济要素的集聚扩散总体态势 |
5.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大都市区的空间格局演变 |
5.3.1 2010年长三角区域内大都市区的分布 |
5.3.2 2000年-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大都市区空间演变特征 |
5.4 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张与新增长空间 |
5.4.1 大都市区空间扩张与快速人口增长空间 |
5.4.2 大都市区空间集散与城市经济的核心-边缘关系演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机理与企业行为对演化过程的影响 |
6.1 城市群空间演化机理的理论框架 |
6.1.1 基于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城市群空间演化理论模型 |
6.1.2 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基本过程 |
6.2 基于空间系统内行为主体视角的实证分析框架 |
6.2.1 企业、政府与劳动者是城市群空间演化的重要行为主体 |
6.2.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机理实证检验的框架 |
6.3 企业区位决策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作用 |
6.3.1 企业区位决策对城市群空间演化作用的理论分析 |
6.3.2 企业区位决策与城市群功能分工的耦合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府行为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作用 |
7.1 政府作用的相关理论 |
7.2 政府作用的一般模式 |
7.3 长三角城市群演化过程中中央政府的作用分析 |
7.3.1 中央政府宏观引导了长三角城市群体系的框架构建 |
7.3.2 中央政府的地区政策倾斜推动了核心城市的发展 |
7.3.3 中央政府的区域规划、投资建设促进了城市群基本骨架的形成 |
7.3.4 行政区划调整推进了城市群整合发展 |
7.4 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城市群集聚扩散 |
7.4.1 地方政府战略规划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集聚与扩散——以上海为例 |
7.4.2 地方政府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方针为城市间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
7.4.3 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
7.5 政策空间载体——开发区对城市群分工联系与合作的实证分析 |
7.5.1 开发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城市联系 |
7.5.2 开发区的扩张与合作途径构建了新型城市关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长三角城市群“多中心化”、“均衡化”、“网络化”趋势明显 |
8.1.2 城市群发展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空间范围所处的阶段不同 |
8.1.3 大都市区溢出效应显着,制造业空间扩散的态势明显 |
8.1.4 企业作为区域系统自组织的关键行为主体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影响巨大 |
8.1.5 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我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方向 |
8.2 主要启示 |
8.2.1 引导构建合理的增长极网络,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溢出效应 |
8.2.2 鼓励和引导产业转移,形成合理分工格局 |
8.2.3 加快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城市群治理制度 |
8.3 研究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
后记 |
(3)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沿海经济带开发问题 |
1.2.2 关于沿海与腹地互动问题 |
1.2.3 关于腹地大都市圈发展问题 |
1.2.4 关于区域经济区一体化问题 |
1.2.5 关于区域劳动力资源开发问题 |
1.2.6 关于区域产业分工优化问题 |
1.2.7 简要总结 |
1.3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一体化 |
2.1.2 区域协调发展 |
2.1.3 区域经济合作 |
2.1.4 区域协同发展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区域合作与互动理论 |
2.2.2 都市圈理论与经济区理论 |
2.2.3 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协调理论 |
2.2.4 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
2.2.5 区域一体化的政策支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主要进展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区域范围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总体发展状况 |
3.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 |
3.2.1 沈阳经济区内城市合作的有利条件 |
3.2.2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合作的有利条件 |
3.2.3 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 |
3.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主要进展 |
3.3.1 沈阳经济区内部城市合作的进展 |
3.3.2 沿海经济带内部城市合作的进展 |
3.3.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协同发展 |
3.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进一步协同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 |
4.1 转变区域发展方式和合作模式 |
4.1.1 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
4.1.2 区域协同发展与区域发展方式创新 |
4.1.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行性 |
4.2 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 |
4.2.1 主要经济板块合理布局 |
4.2.2 推进城市错位发展 |
4.2.3 区域双核功能提升与优化 |
4.2.4 推进点轴开发格局 |
4.3 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
4.3.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
4.3.2 加快主导产业发展 |
4.3.3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
4.4 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4.4.1 主要港口发展定位与建设 |
4.4.2 区域交通与通讯网络建设 |
4.4.3 区域公共事业部门整合发展 |
4.4.4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
4.4.5 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平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
5.1 区域协同发展路径选择的基本依据 |
5.1.1 分工、集聚与城市化 |
5.1.2 区域一体化的内在机制 |
5.1.3 比较优势的利用与超越 |
5.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内部发展的路径选择 |
5.2.1 推进区域分工、集聚、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5.2.2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内部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
5.2.3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之间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
5.3 制约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之间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 |
5.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2 有关问题的形成原因 |
5.3.3 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三大经济集聚区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合作经验借鉴 |
6.1 我国三大经济集聚区的发展模式总结 |
6.1.1 “长三角”的发展模式 |
6.1.2 “珠三角”的发展模式 |
6.1.3 “京津冀”的发展模式 |
6.2 我国三大经济集聚区推进区域合作的进展 |
6.2.1 “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进展 |
6.2.2 “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进展 |
6.2.3 “京津冀”区域合作的进展 |
6.3 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之间协同发展的启示 |
6.3.1 有关经验的总结分析 |
6.3.2 有关经验的可借鉴之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之间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推进区域产业政策协调与发展规划共制 |
7.1.1 推进区域产业政策协调 |
7.1.2 推进区域发展规划共制 |
7.2 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平台建设 |
7.2.1 建设区域高端人才平台培育和合作平台 |
7.2.2 建设区域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 |
7.2.3 建设多元区域项目合作平台 |
7.3 加快制度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 |
7.4 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国际产业转移与湖北省制造业基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
2 本文理论基础 |
2.1 产业转移理论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3 产业转移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 |
3 制造业国际转移路径与国内制造业基地现状分析 |
3.1 制造业国际转移路径 |
3.2 国内沿海两大制造业基地发展现状 |
4 湖北省制造业基地发展实证分析 |
4.1 湖北省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
4.2 湖北省制造业基地现状 |
4.3 产业转移对湖北省制造业基地形成影响分析 |
4.4 湖北省制造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问题 |
5 湖北省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
5.1 依托现有优势的产业 |
5.2 完善分工协作体系 |
5.3 吸取东部沿海经验 |
5.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服务要素投入的制造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 |
1.3.2 制造业服务化 |
1.3.3 制造企业服务增强 |
1.3.4 文献述评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2 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1.1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
2.1.2 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 |
2.2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2.2.1 罗斯托五阶段理论 |
2.2.2 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 |
2.2.3 贝尔的三阶段理论 |
2.3 价值链理论 |
2.4 制造业服务化理论 |
2.4.1 服务的概念 |
2.4.2 服务化模式 |
2.4.3 公司供给服务的分类 |
2.4.4 服务化的种类和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化的过程 |
第三章 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的理论解释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制造业 |
3.1.2 服务 |
3.1.3 服务业及其分类 |
3.1.4 制造业的服务要素 |
3.2 服务要素成为制造业中间投入品的前提 |
3.2.1 产业分工 |
3.2.2 产业融合 |
3.3 服务要素投入制造业的路径分析 |
3.3.1 制造业价值链分解 |
3.3.2 服务要素投入制造业的途径 |
3.3.3 服务要素投入制造业的步骤 |
3.4 服务作为制造业投入要素的动因分析 |
3.4.1 驱动力 |
3.4.2 障碍力 |
3.5 服务投入要素变迁推动制造业结构演进的机制 |
第四章 基于服务要素投入的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结构演进 |
4.1 前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演进的经验与悖论 |
4.1.1 产业结构演进 |
4.1.2 产业结构演进的服务业悖论 |
4.2 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结构演进 |
4.2.1 制造业结构演进的经验数据 |
4.2.2 基于服务要素投入的制造业结构演进 |
第五章 基于服务要素投入的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结构演进 |
5.1 后工业化阶段的时代特征 |
5.1.1 服务经济 |
5.1.2 体验经济 |
5.1.3 小结 |
5.2 后工业化时代制造业结构演进的动因 |
5.2.1 需求因素 |
5.2.2 供给因素 |
5.2.3 技术因素 |
5.2.4 人口因素 |
5.3 后工业化时期制造业发展态势 |
5.3.1 发达国家对制造业仍有掌控权 |
5.3.2 制造业仍然平稳增长 |
5.3.3 制造业发展趋势 |
5.4 基于服务要素投入分析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结构演进 |
5.4.1 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结构演进路径 |
5.4.2 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主要投入的服务业 |
第六章 上海制造业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6.1 上海制造业发展历史回顾 |
6.2 上海工业化进程 |
6.2.1 上海工业化阶段划分 |
6.2.2 上海的重化工业化阶段 |
6.3 透过国际金融危机分析上海制造业现状 |
6.3.1 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上海制造业发展状况 |
6.3.2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的上海制造业发展问题 |
第七章 上海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的实证分析 |
7.1 理论工具及资料来源 |
7.2 上海制造业整体服务投入的变动趋势 |
7.2.1 直接消耗系数 |
7.2.2 依赖度 |
7.3 服务业细分部门投入制造业的变动趋势 |
第八章 上海制造业结构演进的路径及对策分析 |
8.1 上海制造业结构演进的路径研究 |
8.1.1 纵向路径:产业升级 |
8.1.2 横向路径:产业链延伸转移 |
8.2 上海制造业结构演进的对策建议 |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7)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框架 |
1.1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
1.2 全球化的新空间结构 |
1.2.1 全球城市 |
1.2.2 全球城市区 |
1.2.3 巨型城市区 |
2 背景分析 |
2.1 空间过程 |
2.2 发展条件 |
2.3 基本问题 |
2.4 发展容量 |
3 空间规划 |
3.1 建设上海全球城市 |
3.1.1 产业结构重构 |
3.1.2 社会结构转型 |
3.1.3 空间结构重组 |
3.1.4 城市功能提升 |
3.2 组建苏锡常网络城市 |
3.2.1 城市功能专门化 |
3.2.2 知识经济镶嵌体 |
3.2.3 新城市增长潜力区 |
3.3 发展甬台温走廊城市 |
3.3.1 甬台温走廊营造 |
3.3.2 甬台温走廊城市 |
3.4 协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3.4.1 地域空间结构协调 |
3.4.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协调 |
3.4.3 城市职能类型结构调整 |
3.4.4 区域协作与新地域分工 |
3.5 布局全球战略地点 |
3.5.1 全球城市战略区定位 |
3.5.2 全球城市战略区布局 |
3.6 营造全球性巨型城市区 |
3.6.1 空间组织 |
3.6.2 功能组织 |
4 支撑体系 |
4.1 快速交流系统 |
4.1.1 航空运输系统 |
4.1.2 高速交通体系 |
4.2 交通—物流系统4.2,1国际航运中心 |
4.2.2 自由贸易港 |
4.2.3 集装箱喂给港 |
4.2.4 快速疏港交通体系 |
4.3 区域交通网络 |
4.3.1 跨海通道 |
4.3.2 跨江通道 |
4.4 信息化工程 |
4.5 生态环境保护 |
4.6 能源保障 |
(8)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及其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主要内容 |
四、方法与路线 |
第一章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概念与研究背景 |
第一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二、区域整体化的发展观 |
三、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内涵 |
第二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
一、国外区域整体化发展研究状况 |
二、国内区域整体化发展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一、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 |
二、我国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基本过程 |
三、我国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典型地区 |
第二章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基本原理 |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二、区域自组织理论 |
三、区域整体化增长理论 |
四、区域产业集聚理论 |
五、区域空间开发结构理论 |
第二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体制模式 |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区域整体化模式 |
二、完全市场型区域整体化模式 |
三、政府干预型区域整体化模式 |
第三章 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区域关系发展过程 |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形成过程 |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塑造过程 |
三、改革以后的被动调整过程 |
第二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现状特征 |
一、区域整体发展基础基本形成 |
二、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初步变化 |
三、区域发展空间结构逐步升级 |
四、传统区域关系日趋复杂多元 |
五、区域发展的差距和差异突出 |
第三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盲目竞争 |
二、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协调不足 |
三、区域生态系统协调建设困难 |
四、“行政区经济”弊端日益凸显 |
五、区域经济组织不尽完善 |
第四章 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
第一节 区域资源禀赋与资源地域组合 |
一、资源禀赋与资源利用方式变化 |
二、资源互补、资源流动与地区经济联系 |
三、区域整体化的资源利用机制的形成完善 |
第二节 区域产业部门结构的整合发展 |
一、区域产业部门整体化发展的重点 |
二、区域产业部门整合机制的建立 |
三、区域产业部门协调的模式选择 |
第三节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整合发展 |
一、区域产业空间体系的优化与升级 |
二、区域企业集聚与企业集群的形成 |
第四节 区域经济空间体系的重塑 |
一、区域发展中心的强化 |
二、区域发展地带的塑造 |
三、都市经济圈的建设 |
四、城乡经济地域空间的调整 |
第五章 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 |
第一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协调路径 |
一、行政协调路径 |
二、政策引导路径 |
三、利益共享路径 |
四、市场一体化路径 |
五、制度保障路径 |
第二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协调支撑 |
一、区域基础设施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
二、区域城镇化推进与城镇地域组织建设 |
三、区域生态空间的整体建设 |
第三节 区域整体化发展的政府功能 |
一、政府功能调整的基本方向 |
二、政府协调推进的重点领域 |
三、整体化发展制度的构建措施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贡献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长三角的界定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研究进展 |
一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
二 地方政府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研究 |
三 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二节 经济区位理论 |
一 杜能农业区位论 |
二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
三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
第三节 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二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
三 区域非平衡发展理论 |
四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一 新增长理论 |
二 区域创新理论 |
三 区域产业集群理论 |
第五节 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
一 增长极模式 |
二 点轴模式 |
三 网络开发模式 |
第六节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 |
一 绝对成本学说 |
二 比较成本学说 |
三 要素禀赋理论 |
四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七节 梯度转移理论 |
第八节 都市圈理论 |
一 都市圈的一般概念 |
二 都市圈理论简述 |
第九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一 西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概述 |
二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及基本思路 |
第十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及启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与范例 |
一 欧盟 |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 |
三 亚太经合组织 |
四 珠江三角洲 |
第二节 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长三角的启示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渐进过程 |
二 建立具有一定权威的区域性组织机构 |
三 建立完善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 |
四 构建有限权能政府,平衡都市集权与地方自治关系 |
第三节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长三角的启示 |
一 CEPA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
二 港深都会制度合作对长三角的启示 |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 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历史渊源 |
二 鸦片战争后新兴工商业城市群形成和发展阶段 |
三 计划经济时期地区发展失衡和城市功能趋同阶段 |
四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
一 地方领导人定期会晤磋商制度已基本形成 |
二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
三 社会各界的众多交流合作活动相继展开 |
四 城市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市场融合与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
五 城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
六 申办世博会成功产生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 |
一 长三角地区互为依存、联动发展的深厚历史基础 |
二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 |
三 经济全球化浪潮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
四 江浙沪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政府领导观念的重大转变 |
五 长三角自身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体制和制度问题 |
二 区域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问题 |
三 区域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个性塑造问题 |
四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问题 |
五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分工与配套衔接问题 |
六 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
七 区域中心城市上海的能级提升问题 |
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
一 区域管理协调主体缺失造成区域整体利益和地方利益的矛盾 |
二 区域性法律法规缺失造成区域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矛盾 |
三 四大机制缺失导致区域经济良性发展与瓶颈制约的矛盾 |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创新 |
第一节 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四方面关系 |
一 厘清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
二 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关系 |
三 厘清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
四 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 |
一 明确制度变迁主体,建立区域协调机构 |
二 建立地区政策框架下的法律体系 |
三 建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基金 |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
一 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形成区域整体架构 |
二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
三 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培育区域统一市场 |
四 协调机构,创新机制,提供区域一体化制度保障 |
五 多元主体,跨界合作,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 |
第四节 促进区域公共品资源的制度化合作 |
一 建立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科学利用和保护流域水资源 |
二 发挥区域民航部门管理职能,合理建设配置机场资源 |
三 推进港口错位竞争、合作共赢,实现区域港口群一体化 |
四 开展跨行政区划的公路规划,建成统一畅通的区域公路网 |
五 实行区域铁路网的统一规划管理,构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
六 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
七 推进区域信息化合作,构建区域通信一体化网络 |
八 加强区域防灾减灾工程的区域协作与配套衔接 |
第五节 政府主导推进区域内城市跨界发展 |
一 城市跨界发展模式 |
二 江阴—靖江城市跨界发展过程 |
三 江阴—靖江城市跨界发展的特点 |
四 江阴—靖江城市跨界增长实践的经验借鉴 |
第六节 积极培育非政府性跨地区合作组织 |
一 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
二 非政府组织在协调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 加强社会协调力量,鼓励建立非政府性跨地区协调组织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武汉创意产业环境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2 创意产业概论 |
2.1 创意产业的由来与定义 |
2.2 创意产业的分类及特征 |
2.3 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3 创意产业环境及其结构要素 |
3.1 产业环境概述 |
3.2 创意产业环境的结构要素 |
3.3 创意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环境分析 |
4 武汉创意产业环境分析 |
4.1 武汉创意产业形成的环境背景分析 |
4.2 武汉创意产业发展环境条件的形成 |
4.3 武汉创意产业环境结构要素分析 |
4.4 武汉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 |
5 武汉创意产业环境优化方案 |
5.1 武汉创意产业政策环境优化方案 |
5.2 武汉创意产业融资环境优化方案 |
5.3 武汉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环境优化方案 |
5.4 武汉创意产业产业园区优化方案 |
6 武汉创意产业环境优化的具体对策 |
6.1 强调政府多方位的扶持引导 |
6.2 建立多方位的融资形式 |
6.3 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
6.4 建设创新型的产业园区 |
结束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上海“173计划”:打造现代制造业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经济圈政府合作研究[D]. 王建新. 云南大学, 2015(09)
- [2]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 毕秀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5)
- [3]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研究[D]. 史长俊. 吉林大学, 2012(03)
- [4]新世纪郑州:十年跨越谱华章[N]. 供稿 郑州日报. 河南日报, 2010
- [5]国际产业转移与湖北省制造业基地发展研究[D]. 徐旻玮.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2)
- [6]基于服务要素投入的制造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D]. 陈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05)
- [7]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规划[J]. 顾朝林,于涛方,张敏,张成,张晓明,陈璐,汪淳.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9(03)
- [8]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 邢焕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9]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韩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2)
- [10]武汉创意产业环境分析及优化研究[D]. 姚潆瑾.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