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联萘环结构的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甘禄铜,刘鑫,李勇[1](2022)在《底部填充胶及其环氧树脂的技术现状与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电子封装领域的关键辅助材料,底部填充胶有其特定的使用要求和性能特点。本文分析了底部填充胶在使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介绍了底部填充胶用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对底部填充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马晓玉[2](2020)在《具有D-A结构芳胺类可见光光引发剂的合成、光化学及在光聚合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光固化技术因环境污染低及固化速度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辐射固化、微电子和增材制造等技术领域。在光固化体系的组成中,光引发剂(PIS)决定着光固化机理、辐射光源、光固化速度及光固化后材料的性能。Norrish I型光引发剂可以通过断裂反应生成活性自由基直接引发聚合,因不需要胺类供氢体的共同引发而成为理想的光引发剂类型。目前已商品化的Norrish I型光引发剂主要应用于汞灯光源下的光固化体系,随着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普及和应用,在光固化技术中急需开发新型的适用于LED光源的Norrish I型光引发剂。由此,本论文依据α-二酮、α-羰基甲酯和肟酯化合物的Norrish I型光反应特点,通过引入具有刚性共轭结构、优异的给电子能力和低氧化电位特点的芳胺基团,构筑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特点的新型D-A结构光敏活性有机小分子,通过探索这些有机小分子的光物理和LED光源下的光化学反应特点,为Norrish I型光引发剂的开发及多组份型高效的光引发体系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以咔唑基、萘环和三苯胺基为发色团,α-二羰基为引发基团,构建了在可见光区具有吸收性能的D-A型α-二酮类化合物α-DKs和α-CDKs。在LED光源下的自由基光聚合体系中,α-DKs和α-CDKs表现出高效Norrish I型引发活性。通过α-DKs磷光光谱及瞬态吸收光谱研究,揭示了α-DKs和α-CDKs有机分子结构的激发三线态引发聚合,及三线态种类、寿命及跃迁几率等激发态性质的构效关系。稳态光解和电子顺磁共振(ESR-ST)实验结果证实了 α-DKs和α-CDKs在光激发下能发生Norrish I裂解反应。光固化实验同时表明α-CDKs通过醛基的引入,使得羰基间C-C键极化,作为NorrishI型光引发剂同α-DKs相比具有较高的引发效率。2、将所合成的α-DKs和α-CDKs作为鎓盐类光引发剂二芳基碘鎓盐(ION)的增感剂,考查了 α-DKs/ION体系和α-CDKs/ION体系在LED光源下的自由基和阳离子聚合中的光引发活性。通过稳态光解实验、电化学实验以及ESR-ST实验揭示了α-二酮类化合物α-DKs和α-CDKs与二芳基碘鎓盐间电荷转移增感机理。考查了 α-DKs和α-CDKs类引发剂在胺类供氢体存在下的光引发活性,揭示了 α-二酮类化合物同时可作为Norrish II型光引发剂,引发效率高于商业化引发剂樟脑醌(CQ)/胺体系。考查了 α-CDKs/过氧化苯甲酰(BPO)体系在LED光固化中的引发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体系BPO可促进α-CDKs的断裂,有利于自由基的生成。3、以芳胺基为给电子基和α-二羰基甲酯基为吸电基,构筑了吸收波长能达到460 nm以上α-羰基甲酯类化合物(MO)。该类化合物同样表现出在LED光源下高效Norrish I型引发活性。低温磷光光谱及寿命的研究,揭示了该类有机分子结构在激发三线态引发聚合及三线态种类等激发态性质的构效关系。稳态光解实验和ESR-ST实验表明α-羰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可以发生二次断裂,生成具有较高活性的甲基自由基。光固化实验证明了 α-羰基甲酸酯类即可以作为I型光引发剂还可以作为Ⅱ型光引发剂,并且可作为ION的三线态增感剂。4、以芳胺基为给电基,肟酯基为引发基团,三键作为桥联基团,构建了在可见光区具有吸收的D-π-D-A结构芳胺类肟酯(OXE),系统考查了 OXE和胺体系以及肟酯作为敏化剂的多组分引发剂体系的光化学反应以及在光聚合中的应用,包括OXE/ION、OXE/EDB、OXE/IONEDB、OXE/ION/TPP、OXE/ION/NVK 体系。通过稳态光解、荧光淬灭、循环伏安法以及ESR-ST等实验揭示OXE在可见光源激发下能发生Norrish I型反应,OXE组成的多组分体系之间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光聚合动力学曲线表明三组分的引发体系引发效率大于双组份大于单组分。
林家伟[3](2020)在《基于分子组装的高模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模碳纤维(HMCF)表面石墨化程度高,而现有的阳极氧化和水性环氧上浆的双重处理技术并没有完全消除HMCF的表面惰性,所形成的复合材料界面相也不能有效缓解高模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之间的模量突变和发挥传递载荷的“枢纽”作用。针对复合材料界面相薄弱而导致的弱失效形式和低载荷传递效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高模碳纤维表面以萘二酰亚胺(NDI)分子组装构筑二维组装层和萘二酰亚胺/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NDI/MWNT)杂化分子组装构筑三维组装层的方法,开展了以多维度组装层形成的界面相构建具有模量平台的模量过渡层的研究,实现了界面相结构设计与调控和复合材料的界面增强。(1)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制备氨基封端的NDI,并配置成上浆剂对高模碳纤维裸丝(Pristine HMCF)表面处理,制备NDI@HMCF。相较于Pristine HMCF,NDI@HMCF表面的化学活性和粗糙度提高。以HMCF作为基底辅助NDI成核及分子组装,形成的平躺剑叶组装体构筑为NDI@HMCF表面的二维组装层。提出了分子组装机理:在NDI的萘环与碳纤维表面的sp2杂化域π-π作用而成核后,萘环间水平方向的H型π-π堆积主导分子聚集,端氨基间的氢键驱动分子规整排布。(2)以MWNT和NDI上浆剂相继对Pristine HMCF表面处理,制备MWNT@HMCF 和 NDI/MWNT@HMCF。相较于 MWNT@HMCF,NDI/MWNT@HMCF表面的化学活性及粗糙度提高。MWNT@HMCF表面形成了相互缠结的MWNT网络。以HMCF和MWNT作为共同基底辅助NDI双重成核及杂化分子组装,形成的斜立剑叶组装体一端嵌在MWNT网络中,该有机无机杂化结构构筑为NDI/MWNT@HMCF表面的三维组装层。提出了杂化分子组装机理:在NDI的萘环与HMCF及MWNT的sp2杂化域π-π作用而双重成核后,在MWNT网络的限域约束下,萘环间倾斜方向的H型π-π堆积主导分子聚集,端氨基间的氢键驱动分子规整排布。(3)分别对比了Pristine HMCF、MWNT@HMCF、NDI@HMCF和NDI/MWNT@HMCF单向、束丝和单丝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和断面形貌,并通过TEM、f-AFM和EDS对比四种复合材料的界面区域结构、模量和碳元素含量的变化,提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增强机理。相较于Pristine HMCF 和 MWNT@HMCF,NDI@HMCF 和 NDI/MWNT@HMCF复合材料的ILSS、TFBT强度和IFSS提高。Pristine HMCF和MWNT@HMCF复合材料发生最弱的粘结失效,而NDI@HMCF复合材料发生较强的树脂基体破裂,NDI/MWNT@HMCF复合材料发生最强的内聚失效。NDI@HMCF和NDI/MWNT@HMCF复合材料的界面相构建为具有模量平台的模量过渡层,界面增强机理为:二维组装层作为“盔甲”防止裂纹传播到碳纤维表面,三维组装层同时作为“盔甲”和“锚钉”进一步将碳纤维表面的应力集中转移到界面相。
王丹蓉[4](2020)在《酚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双酚A型氰酸酯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固性树脂,相比传统的电子粘接材料,它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辐射性、阻燃性、介电性和较小的吸水性,在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普通的氰酸酯胶黏剂固化温度高,限制了其在电子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了在较低的固化温度条件下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氰酸酯,本课题利用微量(1 wt%)不同结构的酚类化合物作为改性剂,分别与双酚A型氰酸酯共混聚合,制备了一系列改性氰酸酯共聚物。为了研究酚羟基含量对氰酸酯性能的影响,不同羟基数量的酚类化合物(如苯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间苯三酚)分别与氰酸酯进行共混,制备了四种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的氰酸酯,所有改性氰酸酯的固化放热峰温度(TP)降低了16°C35°C,分析表明,氰酸酯的固化温度主要受到酚羟基的数量与反应活性的共同影响。在相同的固化工艺条件下,改性氰酸酯具备更好的介电性能,介电损耗值(Df)在0.00270.0028之间,介电常数(Dk)在2.712.72之间;动态力学分析(DMA)表明,氰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最低值为287°C,最高值为296.4°C,分别是未改性氰酸酯的95%与98%;此外,拉伸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羟基含量的酚类化合物都能增强氰酸酯的粘接性能。为了研究酚类化合物结构中的苯环位阻对氰酸酯性能的影响,本课题利用了不同位阻的单官能团酚(如苯酚、β-萘酚以及1-蒽酚)分别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DSC与FT-IR的结果表明,单官能团的羟基酚可以降低氰酸酯树脂的固化温度,增强氰酸酯的固化效率,三种改性氰酸酯的最大放热峰温度均在200°C左右。DMA的测试结果表明,由1-蒽酚改性后的氰酸酯的耐热性最好,对应Tg值为291.7°C。介电与拉伸剪切强度测试表明,单官能团的酚类化合物均可以增强氰酸酯树脂的介电性能与粘接性能。对不同氰酸酯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对苯二酚对氰酸酯树脂的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的氰酸酯具有更好的固化条件、热稳定性、耐热性与粘接性能。
刘耀,李枝芳,张茂利[5](2019)在《萘环高分子在覆铜板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G通讯的发展带动了电子电工行业高分子材料的不断发展,新型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不断被研究应用,其中萘环高分子材料以其优异的耐高温、低吸水、低介电、本征阻燃、液晶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本文概述了萘环高分子材料在覆铜板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
吴少军[6](2019)在《聚磷腈的多功能化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磷腈是一类由磷、氮原子单双键交替连接而成的有机-无机聚合物材料,由于反应中间体聚二氯磷腈(PDCP)具有反应性强、侧基种类和比例可调控性高等优点,可制备成为性质不同、用途各异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本论文通过在聚磷腈链中引入不同比例的β-萘氧基,制备得到荧光性能优异的线性聚磷腈荧光剂,研究了其溶液荧光性质、固态荧光、离子响应能力及其可降解性;在聚磷腈链中引入不同比例的乙氧基/苯氧基,通过理论计算和测试,得到聚磷腈玻璃化转变温度与侧基含量的关系式,指导特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芳氧基聚磷腈弹性体的合成;根据环氧化碳碳双键的方式在聚磷腈链中引入一定量的环氧基团,并探究了该聚磷腈环氧树脂预聚物的固化性能。通过控制β-萘酚与PDCP的用量,实验中我们合成出萘氧基取代率分别为 35%、42%、51%、60%、73%、82%、91%和 100%的 8 种聚二萘氧基磷腈产物,并用31p-NMR和元素分析的表征手段表明了其结构的正确性。其中溶剂效应表明聚二萘氧基磷腈的荧光强度与聚磷腈溶液的浓度以及激发波长有关,当激发波长λex=300nm时,溶液荧光强度随着浓度先增大而增大,溶液浓度达到2.17×10-4 g/mL时,溶液的荧光强度最强,而超过这个浓度值,溶液荧光强度随着浓度增大而减小;当激发波长λex=355nm时,聚磷腈溶液的荧光强度随着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其整体的荧光强度要弱于激发波长λex=300nm时溶液的荧光强度。溶剂效应的研究表明,对于无荧光效应的溶剂而言,聚二萘氧基磷腈的荧光强度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而增大,若溶剂自身也具有一定的荧光效果,则会一定程度上因协同效应而增强溶液的荧光强度。聚二萘氧基磷腈具有优异的固态荧光性质,且其荧光强度整体强于溶液荧光,该产物可制成荧光粉末和荧光薄膜。当β-萘氧基的取代率为91%时,无论是固态还是溶液中,取代率为91%的聚二萘氧基磷腈在8种聚磷腈产物中的荧光强度最强。另外我们考察了其可降解性,研究发现聚二萘氧基磷腈的降解速度受到侧基取代率、环境pH值的影响,当侧基取代率和聚磷腈所处的环境pH值越低,则产物的降解反应速度越快。通过实验测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我们得到了侧基含量与聚磷腈玻璃化转变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当聚合物链中苯氧基或乙氧基含量较多,Tg与乙氧基比例ω乙氧基为线性关系;当聚合物链中两种基团比例均较大,即ωB影响较大,聚磷腈链中结构单元B含量(ωB对Tg的值影响较大,即Tg受乙氧基比例ω乙氧基和ωB的共同影响。根据Tg与侧基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我们成功合成出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6.29℃的耐低温芳氧基聚磷腈,研究发现该芳氧基聚磷腈产物具有良好的硫化性能,其转矩差为24.3,T90为38 min,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其拉伸强度在5MPa左右。聚磷腈环氧树脂的研究是通过氟代烷氧基、含碳碳双键的醇(酚)氧基与PDCP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含碳碳双键的线性聚磷腈,再经过氧化剂环氧化的方式制备出聚磷腈环氧树脂预聚物,且可控制PDCP的分子量来制备高分子量的固态聚磷腈环氧树脂预聚物或低分子量的粘稠态聚磷腈环氧树脂预聚物。本实验中的通过环氧化碳碳双键制备环氧树脂预聚物的合成方法相对较为简单,且制备过程中无副反应的存在,这有利于合成产物的提纯。根据探究出的制备方法,制备了不同类型的聚磷腈环氧树脂预聚物,并探究出聚磷腈环氧树脂预聚物类型与固化剂间苯二甲胺的固化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分子量的聚磷腈环氧树脂预聚物与固化剂之间的固化反应相对较难进行,而含三氟乙氧基、八氟戊氧基、环氧基且分子量较低的聚磷腈环氧树脂预聚物更有利于固化反应的实施,并且可在无添加溶剂的情况下进行。
王媛[7](2019)在《超支化酚基和萘基环氧树脂的合成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不同于线型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新型的三维大分子,通过从多功能核心的倍增生长而形成的为无定形聚合物,具有高溶解性和低粘性。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水性高固含环氧树脂防腐涂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独特的低粘性,可与双酚A型树脂共混来降低水性高固含环氧树脂防腐涂料体系的粘度和提高该体系的流动性,制备出高固含量的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超支化酚基环氧树脂和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并将其引入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中,以改善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的性能,从而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水性防腐涂料。1.采用质子转移聚合法,在高低温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二元酚(A2)加入到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B3)中,以在没有溶剂参与的情况下合成了一系列超支化酚基环氧树脂(HBP),研究了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粘度、环氧值、溶解性等性质,并将其引入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对两者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HBP在溶解性和粘度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高分子量的HBP具有较低的溶液粘度,固含量为90%时,HBP溶液粘度是E51的30%。2.采用质子转移聚合法,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HN),并将HN引入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中,着重研究了 HN用量对改性树脂热性能的影响,DSC和DMA分析表明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且HN的引入有效改善了 E51树脂的耐热性,整个体系的Tg提高了 17℃。3.将2,7-萘二酚型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HN-1)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共混,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固含量为50%的水性环氧丙烯酸复合乳液,并以此为成膜物质制备了水性环氧丙烯酸防腐涂料,探讨了聚合工艺、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添加量、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主链结构对乳液及其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N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乳液的粒径和稳定性有影响,随着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分子量分布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变差;HN-1的添加量和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主链结构对漆膜的物理性能,HN-1添加量为7%时得到漆膜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抗冲击性能达到110cm。4.将1,6-萘二酚型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HN-3)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共混,采用相反转法合成了固含量为60%的水性环氧乳液,以此为成膜物质制备了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研究了 HN-3含量和不同主链结构的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N-3可以明显提高双酚A型环氧涂料的抗冲击性能、耐酸性和耐盐雾性,HN-3用量为7%时,漆膜冲击性能达到110cm,耐酸性达到60天以上,耐盐雾性达到60天以上。
王建[8](2018)在《含萘环自催化型聚苯腈树脂及氨基邻苯二甲腈/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苯腈树脂是一种由邻苯二甲腈单体通过本体加成聚合形成的高性能热固性树脂,自上世纪70年代被美国海军实验室开发出至今,由于其优异的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应用在航空航天、舰船、电子封装等领域。环氧树脂是一类具有良好黏结、电气绝缘、耐腐蚀、高强度、易加工等优异性能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其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胶黏剂、涂料、电气绝缘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已成为各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但是环氧树脂也存在着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差的缺点,已满足不了目前各高精尖科技对材料的要求。首先,本文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出了一种含有萘环结构的自催化型苯腈单体,该单体具有加工窗口大、粘度低的优良加工性能。采用Starink积分等转化率法求得单体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87.08±4.70 kJ/mol,从而为单体固化工艺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该单体在固化温度较低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固化物仍表现出了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模量、较低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和优异的热稳定性。其次,合成出了三种自催化型邻苯二甲腈单体,并将其分别与环氧树脂(EP)共混且固化得到其固化物。利用DSC研究了共混物的自催化和加工性能并计算了各体系的Ea,利用TG和DMA分析研究了其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和热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固化物热稳定性、热氧稳定性及热机械性能都要优于作为对比体系的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固化的环氧树脂固化物。其储能模量在80°C之前都保持在3GPa以上,玻璃化温度都大于180°C,而且经计算得到的极限氧指数都大于37,此固化物可以作为阻燃、耐热材料使用。再次,合成出了一种EP固化剂—含两个氨基的酚类单体(DHTM),并将其作为中间体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反应制得含双氨基的自催化型苯腈单体(DPN)。利用DSC证明了DHTM和DPN对EP的固化作用以及DPN的自催化性能。将DHTM与DPN分别与EP制得共混体系,然后将其固化。将制得的两种固化物分别进行了热失重和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发现DPN-EP固化体系的各项性能都要优于DHTM-EP固化体系。其在氮气和空气下的初始分解温度(T5%)分别提高了27和68°C,计算得到的极限氧指数提高了9.12,达到36.36,其玻璃化温度提高了42°C,展现出了良好的耐热和阻燃性能。
葛成利,李枝芳,朱红军,刘萌[9](2016)在《萘酚型环氧树脂在高性能覆铜板中应用》文中认为本文对萘酚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以及在覆铜板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萘酚型环氧树脂在CCL中应用,主要是它具有高耐热性、低吸水率、低CTE。
戴梅芳[10](2014)在《耐热环氧树脂改性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制备高耐热性的环氧树脂(EP)为目的,以EP为基体,分别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EP/木质素复合材料和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EP/二氧化硅(SiO2)原位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维卡热变形温度测试、红外光谱分析(FT1R)、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优化实验配方及工艺,为制备具有较好耐热性的EP复合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对木质素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FTIR分析表明,木质素结构中含有明显的芳香环和C=O伸缩振动峰;SEM分析表明,部分木质素发生团聚现象;TG分析表明,木质素在200℃左右开始分解,在309℃左右失重率最大。EP/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研究表明,木质素的粉碎时间为4min,粒径分布为400-500nm,木质素用量为15phr时,EP/木质素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韧性最好,此时的热变形温度为74.5℃,弯曲强度为16.3MPa;TG分析表明,随着木质素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EP/Si02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表明,溶剂种类和PH值对EP/SiO2原位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当呋喃作为反应溶剂,在弱酸性溶液中制备SiO2,所得到的EP/SiO2原位复合材料的韧性较好;FTIR显示,SiO2是以化学键的形式接到了 EP的分子链上:TG分析表明,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EP/SiO2原位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当SiO2用量为7.5phr时,EP/SiO2原位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最好。综上所述,木质素和5iO2都能提高EP的耐热性能,当木质素用量为15phr时,EP/木质素复合材料耐热性能最好;当SiO2用量为7.5phr时,EP/SiO2原位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最好。
二、含有联萘环结构的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有联萘环结构的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底部填充胶及其环氧树脂的技术现状与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底部填充胶的作用 |
2 底部填充胶的性能要求 |
3 底部填充胶关键问题分析 |
3.1 胶粘剂在固化中收缩产生的应力问题 |
3.2 胶粘剂的线胀系数与基材的线胀系数匹配问题 |
3.3 胶粘剂纯度控制和质量稳定性问题 |
4 底部填充胶研究进展 |
4.1 高纯低氯环氧树脂 |
4.2 萘型环氧树脂 |
4.3 联苯型环氧树脂 |
4.4 邻甲酚醛环氧树脂 |
4.5 双环戊二烯苯酚环氧树脂 |
5 展望 |
(2)具有D-A结构芳胺类可见光光引发剂的合成、光化学及在光聚合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聚合简介 |
1.2 光引发体系的光化学反应类型 |
1.2.1 NorrishⅠ型反应 |
1.2.2 NorrishⅡ型反应 |
1.2.3 氧化还原反应 |
1.3 芳胺类化合物概述 |
1.4 α-二羰基化合物的光化学以及在光聚合领域中的应用 |
1.4.1 α-二羰基化合物的光化学性质 |
1.4.2 α-二羰基化合物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1.5 肟酯化合物的光化学及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1.5.1 肟酯化合物的光化学性质 |
1.5.2 肟酯化合物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1.6 α-羰基甲酸酯的光化学及在光聚合领域中的应用 |
1.6.1 α-羰基甲酸酯的光化学 |
1.6.2 α-羰基甲酸酯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1.7 论文研究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D-A型α-芳胺二酮的合成、光化学及在光聚合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合成路线 |
2.2.3 分析、表征及光物理性能测试实验方法 |
2.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稳态光解实验 |
2.2.3.2 荧光光谱 |
2.2.3.3 磷光光谱 |
2.2.3.4 理论计算 |
2.2.3.5 激光闪光光解实验 |
2.2.3.6 ESR-ST测试 |
2.2.3.7 光聚合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与表征 |
2.3.2 分子结构优化 |
2.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4 激发单线态的性质 |
2.3.5 三线态性质 |
2.3.5.1 磷光光谱 |
2.3.5.2 闪光光解 |
2.3.6 光化学性质研究 |
2.3.6.1 α-DKs光化学机理研究 |
2.3.6.2 α-DKs/ION体系的光化学机理研究 |
2.3.7 α-二酮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2.3.7.1 α-DKs引发自由基聚合 |
2.3.7.2 α-DKs/TEOA体系引发自由基聚合 |
2.3.7.3 影响光聚合的因数 |
2.3.7.4 α-DKs/ION体系引发自由基聚合 |
2.3.7.5 α-DKs/ION体系引发阳离子聚合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醛基的α-二酮的合成、光化学及在光聚合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合成路线 |
3.2.3 分析、表征及光物理性能测试 |
3.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稳态光解实验 |
3.2.3.2 荧光和磷光光谱 |
3.2.3.3 理论计算实验 |
3.2.3.4 ESR-ST测试 |
3.2.3.5 光聚合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与表征 |
3.3.2 结构优化 |
3.3.3 紫外吸收光谱 |
3.3.4 荧光和磷光光谱性质 |
3.3.5 光化学性质的研究 |
3.3.5.1 α-CDKs单组分稳态光解及光化学机理研究 |
3.3.5.2 α-CDKs/BPO双组份光化学机理研究 |
3.3.5.3 α-CDKs/胺体系的光化学机理 |
3.3.5.4 α-CDKs/ION体系的光化学机理 |
3.3.6 α-CDKs作为Norrish Ⅰ光引发剂在自由基光聚合中的应用 |
3.3.7 α-CDKs作为Norrish Ⅱ光引发剂在自由基光聚合中的应用 |
3.3.8 α-CDKs/BPO体系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3.3.9 α-CDKs/ION体系在自由基光聚合中的应用 |
3.3.10 α-CDKs/ION体系在阳离子光聚合中的应用 |
3.3.11 α-CDKs/ION和α-CDKs/ION/BPO体系在混杂体系中的应用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A型α-羰基甲酸酯的合成、光化学及在光聚合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合成路线 |
4.2.3 分析与表征 |
4.2.3.1 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稳态光解实验 |
4.2.3.2 冷光光谱 |
4.2.3.3 理论计算实验 |
4.2.3.4 光聚合 |
4.2.3.5 ESR-ST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子的设计合成 |
4.3.2 α-羰基甲酸酯的光物理性质 |
4.3.2.1 UV-vis吸收光谱 |
4.3.2.2 理论计算 |
4.3.2.3 冷光光谱性质 |
4.3.3 光化学机理研究 |
4.3.3.1 单组分光化学机理研究 |
4.3.3.2 α-羰基甲酸酯/TEOA双组分体系光化学机理研究 |
4.3.3.3 α-羰基甲酸酯/ION双组分体系光化学机理研究 |
4.3.4 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
4.3.4.1 MO光引发剂在自由基光聚合中的应用 |
4.3.4.2 α-羰基甲酸酯/胺光引发剂体系在自由基光聚合中的应用 |
4.3.4.3 α-羰基甲酸酯/ION光引发体系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D-π-D-A肟酯的多组分光化学机理研究及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合成路线及表征 |
5.2.3 分析与表征 |
5.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稳态光解实验 |
5.2.3.2 荧光性质实验 |
5.2.3.3 循环伏安法 |
5.2.3.4 电子顺磁(ESR-ST)共振实验 |
5.2.3.5 光聚合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UV-vis吸收光谱 |
5.3.2 理论计算 |
5.3.3 荧光光谱 |
5.3.4 光引发机理研究 |
5.3.4.1 OXE单组分光解机理实验探究 |
5.3.4.2 多组分光解机理实验探究 |
5.3.4.3 荧光淬灭 |
5.3.4.4 循环伏安曲线 |
5.3.4.5 光化学机理推测 |
5.3.5 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
5.3.5.1 OXE作为NorrishⅠ 型光引发剂在自由基光聚合中的应用 |
5.3.5.2 OXE/additives双组分光引发剂在自由基光聚合中的应用 |
5.3.5.3 OXE/ION/additives三组分光引发剂在自由基光聚合中的应用 |
5.3.5.4 OXE/ION光引发体系在阳离子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附录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3)基于分子组装的高模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相 |
1.1.1 界面相三要素 |
1.1.2 界面相作用机制 |
1.2 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相增刚 |
1.2.1 碳纳米粒子增刚界面相 |
1.2.2 有机分子增刚界面相 |
1.2.3 杂化粒子增刚界面相 |
1.3 分子组装 |
1.3.1 分子组装设计与调控 |
1.3.2 稠环化合物分子组装 |
1.3.3 稠环化合物/碳纳米粒子杂化分子组装 |
1.4 课题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模碳纤维表面分子组装的二维组装层构筑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萘二酰亚胺上浆剂的制备 |
2.3.2 上浆改性高模碳纤维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萘二酰亚胺分子结构表征 |
2.4.2 高模碳纤维物化特性表征 |
2.4.3 分子组装机理表征 |
2.4.4 单丝拉伸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萘二酰亚胺分子结构 |
2.5.2 高模碳纤维表面分子组装二维组装层 |
2.5.3 分子组装机理 |
2.5.4 高模碳纤维拉伸性能 |
2.6 小结 |
第三章 高模碳纤维表面杂化分子组装的三维组装层构筑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步骤 |
3.3.1 多壁碳纳米管上浆剂的制备 |
3.3.2 上浆改性高模碳纤维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高模碳纤维物化特性表征 |
3.4.2 杂化分子组装机理表征 |
3.4.3 单丝拉伸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高模碳纤维表面杂化分子组装三维组装层 |
3.5.2 杂化分子组装机理 |
3.5.3 高模碳纤维拉伸性能 |
3.6 小结 |
第四章 分子组装改性高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增强及机理研究 |
4.1 实验原料 |
4.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步骤 |
4.3.1 树脂基体的制备 |
4.3.2 单向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3 束丝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4 单丝复合材料的制备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复合材料成型质量表征 |
4.4.2 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测试 |
4.4.3 复合材料界面相微观结构表征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复合材料成型质量 |
4.5.2 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
4.5.3 复合材料界面增强机理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附件 |
(4)酚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传统电子工业用胶黏剂研究现状 |
1.2.1 酚醛树脂 |
1.2.2 环氧树脂 |
1.2.3 硅橡胶 |
1.2.4 聚氨酯树脂 |
1.2.5 聚酰亚胺树脂 |
1.3 氰酸酯 |
1.3.1 氰酸酯树脂的定义与合成 |
1.3.2 氰酸酯胶黏剂的性能特点 |
1.4 低温固化氰酸酯胶黏剂的研究现状 |
1.4.1 过渡金属改性氰酸酯的研究进展 |
1.4.2 紫外光激活高效催化剂改性氰酸酯的研究进展 |
1.4.3 活性氢化合物改性氰酸酯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提出与目的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7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2 不同羟基数量的酚类对氰酸酯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实验所需设备 |
2.2.3 制备方案 |
2.2.4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SC结果分析 |
2.3.2 固化反应的FT-IR分析 |
2.3.3 热稳定性分析 |
2.3.4 耐热性分析 |
2.3.5 不同酚类改性的氰酸酯固化物的介电性能 |
2.3.6 改性氰酸酯胶粘剂的粘接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位阻的酚类对氰酸酯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2.4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SC结果分析 |
3.3.2 固化反应的FT-IR分析 |
3.3.3 氰酸酯聚合物热稳定性分析 |
3.3.4 氰酸酯聚合物耐热性分析 |
3.3.5 氰酸酯聚合物介电性能 |
3.3.6 氰酸酯聚合物粘接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聚磷腈的多功能化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磷腈简介 |
1.2 聚磷腈的合成 |
1.2.1 环磷腈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1.2.2 线性聚磷腈的合成 |
1.3 聚磷腈的应用 |
1.3.1 光学材料 |
1.3.2 阻燃耐烧蚀材料 |
1.3.3 高性能弹性体 |
1.3.4 生物医学材料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原料的精制 |
2.3 实验器材 |
第三章 线性聚磷腈荧光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PDCP的制备 |
3.2.2 β-萘酚钠的制备 |
3.2.3 不同取代率的聚二萘氧基磷腈的制备 |
3.2.4 浓度效应 |
3.2.5 溶剂效应 |
3.2.6 固体荧光 |
3.2.7 离子响应 |
3.2.8 降解行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取代率的聚二萘氧基磷腈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3.3.2 不同取代率的聚二萘氧基磷腈的荧光性质的验证 |
3.3.3 浓度效应 |
3.3.4 溶剂效应 |
3.3.5 固态荧光 |
3.3.6 离子响应 |
3.3.7 可降解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耐低温芳氧基聚磷腈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苯酚钠的制备 |
4.2.2 乙醇钠的制备 |
4.2.3 对乙基苯酚钠的制备 |
4.2.4 含双键的醇(酚)钠的制备 |
4.2.5 不同苯氧基/乙氧基取代比例的聚磷腈的制备 |
4.2.6 芳氧基聚磷腈弹性体的制备 |
4.2.7 硫化样品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苯氧基/乙氧基取代比例的聚磷腈的结构表征 |
4.3.2 不同苯氧基/乙氧基取代比例的聚磷腈的Tg表征 |
4.3.3 乙氧基含量对聚磷腈Tg和结构单元比例的影响 |
4.3.4 聚磷腈Tg与乙氧基含量关系式的验证 |
4.3.5 Tg为-45~-50℃的含苯氧基/乙氧基聚磷腈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3.6 可硫化的耐低温芳氧基聚磷腈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磷腈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三氟乙醇钠的制备 |
5.2.2 八氟戊醇钠的制备 |
5.2.3 含碳碳双键的醇(酚)钠的制备 |
5.2.4 聚磷腈环氧树脂预聚物最佳合成条件的探究 |
5.2.5 常规分子量聚磷腈环氧树脂的合成 |
5.2.6 低分子量聚磷腈环氧树脂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环氧基聚磷腈的合成探究 |
5.3.1.1 含10%碳碳双键和90%三氟乙氧基聚磷腈的合成 |
5.3.1.2 反应时间对环氧化效率的影响 |
5.3.1.3 mCPBA用量对环氧化效率的影响 |
5.3.1.4 反应温度对环氧化效率的影响 |
5.3.2 含三氟乙氧基、八氟戊氧基和环氧基聚磷腈的合成 |
5.3.3 聚磷腈环氧树脂的合成探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附件 |
(7)超支化酚基和萘基环氧树脂的合成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1.2.2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
1.2.3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1.3 细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
1.3.1 细乳液聚合稳定机理 |
1.3.2 细乳液聚合方法 |
1.3.3 细乳液聚合的动力学机理 |
1.3.4 细乳液聚合的应用 |
1.4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超支化酚基环氧树脂的合成和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设备和原料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原料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表征 |
2.3.2 聚合物的红外表征 |
2.3.3 聚合物的环氧值表征 |
2.3.4 聚合物的流变表征 |
2.3.5 聚合物的残单表征 |
2.4 超支化酚基环氧树脂的合成 |
2.5 聚合工艺讨论 |
2.5.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5.2 单体比例的影响 |
2.5.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5.4 催化剂的影响 |
2.6 超支化酚基环氧树脂的流变性能 |
2.7 超支化酚基环氧树脂的环氧值 |
2.8 超支化酚基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树脂 |
2.9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的合成和在双酚A型树脂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和原料 |
3.2.1 实验设备 |
3.2.2 实验原料 |
3.3 分析测试方法 |
3.3.1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表征 |
3.3.2 聚合物的红外表征 |
3.3.3 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
3.3.4 聚合物的热性能表征 |
3.3.5 聚合物的环氧值表征 |
3.3.6 聚合物的流变表征 |
3.3.7 聚合物的残单表征 |
3.4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的合成 |
3.5 聚合工艺讨论 |
3.5.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5.2 单体比例的影响 |
3.5.3 催化剂的影响 |
3.6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的表征 |
3.6.1 核磁表征 |
3.6.2 红外表征 |
3.6.3 流变表征 |
3.6.4 环氧值表征 |
3.7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改性线型环氧树脂 |
3.7.1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改性线型环氧树脂的制备 |
3.7.2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表征 |
3.8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在细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和原料 |
4.2.1 实验设备 |
4.2.2 实验原料 |
4.3 分析测试方法 |
4.3.1 动态光散射 |
4.3.2 转化率 |
4.3.3 稀释稳定性 |
4.3.4 钙离子稳定性 |
4.3.5 多重光散射 |
4.3.6 漆膜物理性能表征 |
4.4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改性水性环氧/丙烯酸复合乳液的制备 |
4.5 漆膜的制备 |
4.6 乳液的性能讨论 |
4.6.1 预乳化工艺 |
4.6.2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6.3 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6.4 引发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6.5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对其乳液性能的影响 |
4.6.6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改性树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7 漆膜的性能讨论 |
4.7.1 2,7-萘二酚型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用量的影响 |
4.7.2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主链结构的影响 |
4.8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在相反转法聚合中的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设备和原料 |
5.2.1 实验设备 |
5.2.2 实验原料 |
5.3 分析测试方法 |
5.3.1 漆膜物理性能表征 |
5.3.2 漆膜耐介质性能表征 |
5.3.3 电化学测试 |
5.4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改性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制备 |
5.4.1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改性水性环氧乳液的制备方法 |
5.4.2 清漆的制备 |
5.4.3 防腐涂层的制备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乳化剂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5.5.2 消泡剂类型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5.5.3 增稠剂类型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5.5.4 超支化萘基环氧树脂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含萘环自催化型聚苯腈树脂及氨基邻苯二甲腈/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苯腈树脂 |
1.2.1 聚苯腈树脂的单体 |
1.2.2 聚苯腈树脂的聚合反应 |
1.2.3 聚苯腈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
1.3 环氧树脂 |
1.3.1 环氧树脂的分类及性质 |
1.3.2 环氧树脂的改性 |
1.3.3 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含萘环自催化型聚苯腈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单体4-(8-氨基-2-萘氧基)邻苯二甲腈(8-ANP)的合成 |
2.2.3 含萘环自催化型聚苯腈树脂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含萘环自催化型苯腈单体及其固化物的结构表征 |
2.3.2 单体的自催化性及加工性能 |
2.3.3 固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2.3.4 固化物的平均线膨胀系数 |
2.3.5 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及热氧稳定性 |
2.3.6 固化物的热机械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氨基自催化型邻苯二甲腈与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单氨基自催化型邻苯二甲腈单体的制备 |
3.2.3 DDM及 NH_2-CN与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制备 |
3.2.4 DDM-EP及 NH_2-CN-EP固化物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单氨基自催化型邻苯二甲腈的结构表征及其自催化性能 |
3.3.2 体系NH_2-CN-EP反应的研究 |
3.3.3 DDM及 NH_2-CN与环氧树脂共混体系固化动力学的研究 |
3.3.4 DDM-EP及 NH_2-CN-EP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及热氧稳定性研究 |
3.3.5 DDM-EP及 NH_2-CN-EP固化物的热机械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氨基自催化型邻苯二甲腈与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4-(双(4-氨基苯基)甲基)苯酚(DHTM)的合成 |
4.2.3 4-(4-(双(4-氨基苯基)甲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DPN)的合成 |
4.2.4 DHTM及 DPN与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制备 |
4.2.5 DHTM-EP及 DPN-EP固化物的制备 |
4.2.6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HTM和 DPN的结构表征及DPN的自催化性能 |
4.3.2 DHTM-EP体系固化反应及DPN-EP体系共聚反应的研究 |
4.3.3 DHTM-EP及 DPN-EP体系固化动力学的研究 |
4.3.4 DHTM-EP及 DPN-EP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及热氧稳定性研究 |
4.3.5 DHTM-EP及 DPN-EP固化物的热机械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9)萘酚型环氧树脂在高性能覆铜板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萘基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
三、结论 |
(10)耐热环氧树脂改性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环氧树脂 |
1.2.1 环氧树脂的发展状况 |
1.2.2 环氧树脂的性能特点 |
1.2.3 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 |
1.2.4 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 |
1.3 环氧树脂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
1.3.1 木质素改性环氧树脂 |
1.3.2 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 |
1.3.3 其他方法改性环氧树脂 |
1.4 木质素 |
1.4.1 木质素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
1.4.1.1 木质素的结构特点 |
1.4.1.2 木质素的分类 |
1.4.2 木质素的物化性质 |
1.4.2.1 木质素的物理性质 |
1.4.2.2 木质素的化学性质 |
1.4.3 木质素化学接枝改性的方法 |
1.5 论文的目的、内容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主要原料和助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EP/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1 木质素的预处理 |
2.3.2 EP/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EP/SiO_2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各 |
2.4.1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 |
2.4.2 EP/SiO_2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 |
2.5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2.5.1 力学性能测试 |
2.5.1.1 弯曲测试 |
2.5.1.2 拉伸剪切测试 |
2.5.2 FTIR分析 |
2.5.3 SEM分析 |
2.5.4 TG分析 |
2.5.5 维卡热变形温度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木质素的结构表征 |
3.1.1 木质素的FTIR分析 |
3.1.2 木质素的粒径分布 |
3.1.3 木质素的SEM分析 |
3.1.4 木质素的TG分析 |
3.2 EP/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3.2.1 木质素粒径对EP/木质素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2.1.1 EP/木质素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研究 |
3.2.1.2 EP/木质素复合材料SEM分析 |
3.2.2 木质素用量对EP/木质素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2.2.1 EP/木质素复合材料热性能研究 |
3.2.2.2 EP/木质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3.2.2.3 EP/木质素复合材料粘接性能研究 |
3.3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条件优化 |
3.3.1 溶剂种类的影响 |
3.3.2 PH值的影响 |
3.3.3 FTIR分析 |
3.4 原位复合EP/SiO_2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3.4.1 原位复合EP/SiO_2材料的FTIR分析 |
3.4.2 原位复合EP/SiO_2材料耐热性研究 |
3.4.3 原位复合EP/SiO_2材料SEM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四、含有联萘环结构的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底部填充胶及其环氧树脂的技术现状与趋势分析[J]. 甘禄铜,刘鑫,李勇. 中国胶粘剂, 2022(01)
- [2]具有D-A结构芳胺类可见光光引发剂的合成、光化学及在光聚合中应用的研究[D]. 马晓玉.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3]基于分子组装的高模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D]. 林家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酚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丹蓉.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5]萘环高分子在覆铜板中的应用[A]. 刘耀,李枝芳,张茂利. 第二十届中国覆铜板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6]聚磷腈的多功能化和应用研究[D]. 吴少军.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超支化酚基和萘基环氧树脂的合成和应用[D]. 王媛.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8]含萘环自催化型聚苯腈树脂及氨基邻苯二甲腈/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建.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9]萘酚型环氧树脂在高性能覆铜板中应用[A]. 葛成利,李枝芳,朱红军,刘萌. 第十七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10]耐热环氧树脂改性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 戴梅芳. 大连工业大学, 2014(05)
标签:光引发剂论文; 光固化论文; 机理分析论文; 双酚a型环氧树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