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Fas和sFas基因的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程晓刚,金虹,陈玮,罗丹,单娟,徐艳[1](2021)在《西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Fas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清sFas水平相关》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中国西南地区人群Fas的rs2234767和rs180068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其外周血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183例RA患者和195名健康人群Fas的rs2234767和rs1800682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sFas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患者和健康人群Fas的rs2234767和rs1800682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患者外周血sFas蛋白水平[(2.54±0.41)ng/mL]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1.57±0.36)ng/mL](P<0.01),健康人群外周血sFas水平和Fas多态性无显着关联,RA组的Fas-670 G/G纯合子型的sFas水平[(2.37±0.29)ng/mL]较A/A型[(2.64±0.33)ng/mL]低(P<0.05)。结论中国西南地区人群Fas的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并无显着关系,但RA患者rs1800682基因型与外周血sFas水平有一定关联。
叶壮[2](2021)在《调节性B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是以负性调节功能为特征的B细胞亚群,具有抑制炎症免疫反应、预防自身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参与多种免疫病理过程。Bregs既可通过分泌大量的抑制性细胞因子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亦可通过连接负性共刺激因子以接触依赖的方式发挥其功能。Bregs在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Bregs在SLE病程中的分布规律、对于免疫细胞的影响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1)明确SLE患者外周血Bregs亚群的表达情况及分布特点,比较SLE患者中Bregs的功能变化,分析Bregs亚群与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明确治疗前后SLE患者外周血Bregs的转归。(3)探索Bregs及其功能分子对CD4+T细胞分化、增殖以及功能的影响,探讨Bregs参与SLE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1)选取新发初治的SLE患者(n=72),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统计SLEDAI-2K、补体、血沉、C反应蛋白、尿蛋白等临床指标。(2)通过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Bregs亚群、B细胞亚群、Th细胞亚群等细胞群的表达和分布进行分析,利用细胞内染色流式对Bregs亚群进行功能分析。应用ELISA技术测定了外周血中IL-10、IL-35、TGF-β1以及BAFF水平,CBA技术测定Th细胞功能分子水平。(3)分析Bregs亚群与SLE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4)随访规范治疗的SLE患者,研究治疗前后Bregs亚群细胞水平和IL-10、IL-35、TGF-β1水平的变化。(5)通过在体外模拟SLE患者Bregs与CD4+T细胞的作用环境,建立transwell共培养体系,研究SLE中Bregs对CD4+T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SLE患者外周血中IL-10+Bregs以及IL-35+Bregs亚群细胞比例降低,TGF-β1+Bregs比例无明显变化。CD19+CD24hiCD38hi过渡期Bregs和CD19+CD24hiCD27+记忆Bregs细胞比例减低。CD19+CD24hiCD38hiBregs在外周血总CD3-CD19+B细胞中的比例要低于CD19+CD24hiCD27+Bregs。相关性分析发现,SLE患者外周血IL-10+Bregs的比例与CD19+CD24hiCD27+Bregs的比例呈明显正相关,IL-35+Bregs的比例与CD19+CD24hiCD38hiBregs、CD19+CD24hiCD27+Bregs的比例呈明显正相关。(2)SLE患者血浆中IL-35、TGF-β1水平明显减低,IL-10水平升高。IL-35水平与IL-35+Bregs亚群比例、CD19+CD24hiCD27+Bregs亚群比例明显相关。(3)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SLE患者CD19+CD24hiCD27+Bregs产IL-10以及IL-35水平均高于CD19+CD24hiCD38hi Bregs。(4)SLE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频率明显升高,血浆中TNF-α、IL-6、IL-17A、BAFF等细胞因子水平升高,IL-2水平降低。SLE患者血浆中IL-17A水平与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频率呈正相关,BAFF水平与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s的比例呈负相关。(5)SLE患者CD27+CD38-/lo MB、CD27+CD38hi PB和CD27-CD38hi TB的频率增高,CD27-CD38-/lonaive B细胞的频率下降。IL-35+Bregs亚群比例与CD27+CD38-/loMB、CD27-CD38-/lonaive B细胞比例负相关。TGF-β1+Bregs亚群比例与CD27+CD38hiPB细胞比例负相关。CD19+CD24hiCD38hiBregs亚群比例与CD27-CD38-/lonaive B细胞比例正相关。CD19+CD24hiCD27+Bregs亚群比例与CD27-CD38hi TB细胞比例负相关。(6)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SLE患者外周血的IL-35+Bregs亚群比例与ESR呈负相关,IL-10+Bregs亚群比例与CRP呈负相关。IL-35+Bregs、CD19+CD24hiCD38highBregs亚群比例与血清中C3水平呈正相关。外周血的IL-10+Bregs亚群比例与血清中C4水平呈正相关。外周血的IL-10+Bregs、IL-35+Bregs亚群比例与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水平呈负相关。(7)与轻中度活动的SLE患者相比,重度疾病活动的SLE患者IL-35+Bregs、CD19+CD24hiCD27+Bregs亚群比例明显降低。(8)与不伴有肾脏受累的患者相比,伴有狼疮性肾炎SLE患者的IL-10+Bregs、IL-35+Bregs、CD19+CD24hiCD27+Bregs亚群比例以及IL-35水平明显降低。(9)经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后,IL-10+Bregs、IL-35+Bregs以及CD19+CD24hiCD38hi Bregs、CD19+CD24hiCD27+Bregs细胞频率,IL-10、IL-35水平较基线升高。(10)Transwell共培养CD19+B细胞与CD4+T细胞实验发现,健康人Bregs可抑制SLE患者Th1、Th17细胞水平,这种功能的发挥不完全依赖于细胞间的接触,但细胞间的接触可以强化这种抑制作用。健康人Bregs可抑制SLE患者Th1、Th17细胞功能。IL-10m Ab或rIL-35的刺激均可明显增强Bregs对Th细胞及其功能的抑制作用。SLE患者Bregs对健康人Th细胞的抑制作用受损。IL-10m Ab、rIL-35可以协助SLE患者受损的Bregs恢复对Th1、Th17细胞水平及功能的抑制作用。Th细胞IL-2、IFN-γ及IL-6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IL-10和IL-35的调控。结论:(1)SLE患者外周血IL-10+Bregs、IL-35+Bregs、CD19+CD24hiCD38hi Bregs以及CD19+CD24hiCD27+Bregs细胞比例减低,产生IL-35、TGF-β1功能减弱。Bregs分泌功能的发挥主要以CD19+CD24hiCD27+Bregs为主。(2)外周血IL-10+Bregs、IL-35+Bregs以及CD19+CD24hiCD27+Bregs亚群比例、IL-35水平的降低可能与SLE患者合并LN有关。(3)SLE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其外周血Bregs和IL-10、IL-35水平可部分恢复。(4)健康人Bregs可抑制SLE患者Th1、Th17细胞水平及细胞功能,IL-10m Ab或rIL-35的刺激均可明显增强Bregs的抑制作用。(5)SLE患者Bregs抑制功能受损。IL-10m Ab、rIL-35可以协助SLE患者受损的Bregs恢复功能。(6)Th细胞IL-2、IFN-γ及IL-6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IL-10和IL-35的调控。
唐大斌[3](2020)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死因主要为无法控制的出血及感染,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原发获得性再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异常活化的自身T细胞攻击骨髓造血干细胞以及其他重要的骨髓细胞成分从而导致骨髓脂肪化和骨髓衰竭,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可以挽救大部分病人,这进一步证实再障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免疫异常,然而病人长期服用环孢素导致的严重副作用以及环孢素停用后的复发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弥补免疫抑制治疗方式的不足。全反式维甲酸(维甲酸)是体内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产物,具有免疫调节和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的作用,因而可能纠正再障的T细胞比例失衡从而对再障治疗起作用。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构建经典的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再障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液相色谱-质谱、转录组测序、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等方法,探索维甲酸治疗再障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我们发现维甲酸可以减少再障小鼠骨髓中浸润的T细胞,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和造血干细胞数,改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抑制骨髓炎症增生性新生血管和降低内皮细胞比例,保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巨核细胞等重要骨髓细胞成分,显着延长再障小鼠的生存时间;维甲酸可以抑制再障小鼠的T细胞体内增殖、激活、迁移以及效应功能,降低骨髓中T细胞的Ki67、LFA-1、CD44、CXCR4和Fasl的蛋白表达,减少骨髓中非-T细胞的Fas表达;维甲酸可以抑制T细胞的代谢过程:增加骨髓T细胞的甜菜碱从而清除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活性氧;维甲酸可以降低骨髓T细胞的棕榈酰胺,减少活化T细胞增殖和发挥效应功能的能量来源。维甲酸可以维持再障小鼠骨髓内调节性T细胞比例至正常水平,但是调节性T细胞移植治疗再障小鼠并不能改善再障小鼠的预后,说明维甲酸治疗再障的主要机制不是通过维持Treg细胞的比例;维甲酸可以降低骨髓中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1和Th17细胞的比例,增加Th2细胞的比例,减少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相关的促炎因子,增加Th2细胞相关的抗炎因子,从而纠正再障的免疫不平衡,部分恢复Th1/Th2比例;进一步的分析揭示维甲酸通过抑制NFAT1通路,直接抑制IFN-γ和Th1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T-bet,以及上调Th2细胞的的正向调控因子-Jun B,从而促进Th1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偏倚;此外,维甲酸除了下调Th17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RORγt,还可激活RARα通路,上调Irf8,显示出强大的抑制Th17细胞分化的能力。总之,我们证实ATRA治疗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再障小鼠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初步阐明了其具体作用机制,并且由于其具有的经济性及安全性,为其进一步进入临床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薇薇[4](2019)在《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和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MRL/lpr小鼠随机分组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另以C57BL/6小鼠为空白组。每组10只,均为12周龄雌性小鼠。中药组给予复方生地合剂灌胃治疗,西药组给予强的松悬液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治疗。8周后取外周血和脾脏,处理后分别从以下两方面检测。1.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免疫应答下游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TGF-β、IL-17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脾组织中RORγt,Foxp3的基因表达。2.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免疫应答上游TLR-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α和TNF-α水平的表达;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脾组织中TLR7/9,My D88,NF-κB的基因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测定脾组织中TLR7、My D88、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h17细胞/Treg细胞的作用:(1)空白组、西药组、中药组的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1,P<0.01,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Treg细胞/CD4+T细胞比例高于模型组(P<0.01,P<0.05,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空白组、西药组、中药组的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信号通路和Th17细胞/Treg细胞的细胞因子作用:(1)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的IL-17A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的TGF-β1水平都高于模型组(P<0.01,P<0.05,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空白组和中药组的TNF-α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1,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IFN-α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和西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和Th17细胞/Treg细胞的基因表达的作用:(1)中药组、西医组和空白组的脾组织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5,P<0.01),中药组和西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和西药组的脾组织Foxp3mRNA的表达水平都高于模型组(P<0.01,P<0.05);中药组和西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脾组织TLR7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1,P<0.05,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脾组织TLR9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5)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脾组织My D88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6)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的脾组织NF-κB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作用:(1)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TLR7/β-catin都低于与模型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My D88/β-catin低于模型组(P<0.01,P<0.01,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西药组的My D88/β-catin高(P<0.01)。(3)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NF-κB p65/β-catin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复方生地合剂可以通过减少MRL/lpr小鼠的Th17细胞、降低血清IL-17A水平和下调RORγtmRNA表达,增加Treg细胞并提高血清TGF-β1的水平,降低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进而改善Th17/Treg细胞平衡。2.复方生地合剂可以下调MRL/lpr小鼠TLR-NF-κB通路上的TLR7、My D88的表达,减少NF-κB的活化以及血清TNF-α和IFN-α的产生。3.复方生地合剂可能通过下调MRL/lpr小鼠的TLR-NF-κB信号通路而减少Th17细胞活化,进而改善MRL/lpr小鼠的Th17/Treg细胞平衡。
陈龙[5](2019)在《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方法选取50例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活动程度将其分为活动期组(n=27)、稳定期组(n=23),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20例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n=20),比较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低于另外两组,活动期组高于稳定期组(P <0. 05); T、B淋巴细胞凋亡率从高到低为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P <0. 05)。对照组CD4+、CD8+、CD19+、CD23+Fas表达量低于活动期组及稳定期组,活动期组高于稳定期组(P <0. 05)。对照组CD4+中bc1-2表达高于另外两组,稳定期组高于活动期组(P <0. 05);对照组CD8+、CD19+、CD23+中bc1-2表达低于另外两组,稳定期组低于活动期组(P <0. 05)。结论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异常凋亡与Fas表达上调有关。
张晨星[6](2017)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免疫学特征及MDM2在其中发病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慢性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虽然我国儿童SLE的患病率相对较低,但与成人相比,其狼疮性肾炎(LN)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预后不良。然而,目前有关我国儿童SLE的临床免疫学特征及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因此,该研究分析总结了其临床表现、血清学特征以及肾脏预后情况,并筛选出了可以反映总体疾病活动度和肾脏疾病活动度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此外,该研究还对儿童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证实了SLE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狼疮性肾炎患儿肾脏组织中MDM2的高表达。与此同时,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发生凋亡坏死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且与血浆中的游离DNA浓度呈正相关性。此外,该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发生凋亡坏死后,上清中游离DNA含量明显增加。这些均表明发生凋亡坏死的细胞可以释放大量游离DNA。有研究表明DNA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分泌各种细胞因子,MDM2抑制剂可以阻断炎症反应。这些均提示DNA与MDM2两者紧密相连。于是我们合成了免疫刺激性DNA(ISD),然后将其转染肾小球系膜细胞,以模拟SLE患儿血浆高游离DNA的内环境,结果显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ISD后,其MDM2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53和P21的表达则明显降低。此外,ISD转染肾小球系膜细胞后,MDM2表达量增高的同时也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明显增殖。而用MDM2阻断剂nutlin予以处理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则受到明显的抑制。这也充分表明MDM2分子在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我们继而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了DNA转染和阻断MDM2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显示MDM2是通过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细胞周期从G1期向S期分化而促进其发生增殖。该研究还探讨了ISD对外周血B细胞的调控作用。用MDM2抑制剂nutlin处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B淋巴细胞亚群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类型转化的记忆性B细胞比例减少以及双阴性B细胞比例增加。综上所述,该研究在前期有关儿童SLE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DNA对MDM2表达的影响以及MDM2对外周血B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系的调控,来阐述MDM2在儿童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谷三炜,马宁,赵令,刘涛,姜振宇[7](201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FAS和FASLG 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FAS和FAS配体基因(FAS ligand,FASLG)m 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7例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健康者47例作为对照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又分为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和非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组。观察各组FAS和FASLG m RNA的表达,以及FAS和FASLG m RNA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组FAS 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组FAS 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组(P<0.05)。FASLG m RNA相对表达量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发热和无发热者FAS m 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面部红斑和无面部红斑者FAS和FASLG m 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皮疹和无皮疹者FASLG m 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FAS m RNA水平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期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部分临床特点与FAS和FASLG m RNA的表达有关。
王思羽[8](2016)在《虚实性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遗传、免疫紊乱、环境因素、性别因素等密切相关,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凋亡细胞清除缺陷和T、B淋巴细胞凋亡异常是SLE发病的重要原因,Fas作为介导淋巴细胞凋亡的主要膜受体,与SLE发病有关。中医认为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质对于揭示疾病病因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把中医体质学观点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有利于揭示SLE的发病原因,为SLE的中医药防治奠定更科学的理论基础。目的:本课题通过比较虚性体质和实性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及凋亡率,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中医本质及机理,为中医药有效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SLE分类标准的病人共46例,收集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资料;按照2009年4月9日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体质状况,把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归为虚性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瘀血体质、湿热体质归为实性体质,特禀质及平和质暂不纳入虚、实性体质研究范围;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评分);每一位患者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Fas表达率、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以及T、B淋巴细胞凋亡率;最后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将以上数据作统计学分析,比较虚性体质和实性体质SLE患者的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及凋亡率,并对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及凋亡率与抗ds-DNA水平、SLE疾病活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虚性体质的SLE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凋亡率显着高于实性体质SLE患者。2.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SLE疾病活动度、抗ds-DNA抗体水平正相关。3.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B淋巴细胞凋亡率正相关。结论:1.本次研究发现虚性体质组的T淋巴细胞凋亡率较实性体质组显着升高。目前经大量研究证实SLE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较健康人升高,反映了SLE患者存在凋亡物质清除缺陷,这与SLE发病密切相关。因而我们认为虚性体质人群较实性体质人群具有更明显的凋亡物质清除缺陷,因而更容易患SLE。这揭示了SLE患者以虚性体质常见的原因,也和中医认为SLE的病机是以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为本的这一认识相一致,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体虚”为SLE发病之本。2.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SLE疾病活动度、抗ds-DNA水平正相关,因此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表达率在评估SLE疾病活动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3.Fas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可能是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
盛敏玲,陶金辉,张宏,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徐胜前,钱浩,戴宏[9](2013)在《PBMCs早期凋亡及其相关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率、fas系统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考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早期凋亡率、mFas、mFasL、sFas和sFasL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选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连接素V和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PBMCs早期凋亡率及PBMCs膜上mFas和mFasL的表达水平;以ELISA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sFas和sFasL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13.29%±4.12%,n=76)高于正常对照组(4.66%±1.57%,n=69)(Z=9.657,P<0.01),活动期患者(SLEDAI≥10)的早期凋亡率(14.80%±5.09%,n=53)高于非活动期(SLEDAI<10)(9.82%±3.76%,n=23),高于正常对照(4.66%±1.57%,n=69)(F=120.2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最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仅为PBMCs早期凋亡率(apoptosis)。对于活动期SLE患者,最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有PBMCs早期凋亡率(apoptosis)、血清Fas(sFas)两项。结论: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显着升高,且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数的关系最为密切,临床上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监测参考指标之一;而对于活动期SLE患者,血清Fas(sFas)也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疾病活动度。
陈宏[10](2012)在《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对机体自身的成份发生的免疫反应,造成损害而引发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皮肤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等。免疫性皮肤病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调节异常因素和性激素及其受体等多方面,病变侵及全身多系统,且会造成多器官损害。本文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为例,旨在探讨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出的结果为:通过检测ERα、ERβ、白介素10(IL-10)、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在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分析与SLE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初步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该病发病中的免疫作用机制及其T、B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机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氏反应方法,测定了40例SLE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ER-α、β、IL-10、Blys的表达量,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这些因子的表达与临床表现及各项化验数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ER-α、IL-10、Blys mRNA在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活动期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或P<0.01),且与病情和红斑狼疮活动指数有相关性;而SLE患者ERβ表达量在合并心血管损害组明显低于无心血管损害组(P<0.05)。该课题还研究了SLE病人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水平的变化特征,探讨在内皮损伤过程的机制。采用IL ACL-9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vW因子抗原含量(vWF:Ag)。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和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的水平。结果显示: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CD133+细胞、CD34+CD133+双阳性细胞分别高于稳定期(q=7.93,q=8.45,q=10.22)和对照组(q=10.37,q=11.24,q=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稳定期患者比较,SLE活动期患者EPCs和vWF:Ag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活动期EPCs与vWF:Ag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CEC无显着相关性(P>0.05)。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EPCs与vWF:Ag和CEC均无相关性(P>0.05)。研究骨桥蛋白(OPN)、IL-18、IL-17和IL-23在BP的作用机制,探讨血清OPN、IL-18、在BP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表达的差异及其表达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IL-17和IL-23在BP表达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揭示Th1、Th17细胞因子在BP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3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OPN、IL-18、IL-17、和IL-23的浓度,并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这些因子的表达差异与该病临床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的相关程度。结果显示BP组血清OPN、IL-17、IL-23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712,P<0.05)且与病情程度和ELISA指数之间呈明显相关性, IL-17、IL-18在合并症者明显增高。以上研究结果得出:ERα、ERβ、IL-10、Blys在SLE发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具有致病相关性, ER-α、IL-10、Blys与SLE病情活动性有关,可以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性的指标。活动期SLE患者由于血管内皮损伤加重,EPCs大量从骨髓动员入外周血中对血管内壁进行修复。外周血中EPCs数量与血管损伤标志物(vWF:Ag)水平密切相关,表明EPCs数量改变可以作为评价病情活动的有效标志物。 OPN、IL-18IL-17、IL-23在BP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致病意义。OPN、IL-17可能与水疱的发生和粘膜的损伤有关,且与抗BP180抗体的表达及BP病情活动性呈正相关。由于粘膜损伤多发生在疾病较重或病程缠绵的患者,因此对于OPN、IL-17水平显着升高的BP患者,临床上要予以重视以防延误病情。IL-18、IL-17在BP合并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OPN、IL-18、IL-17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加重BP患者肝肾功能损伤、促进伴有糖尿病或肿瘤的BP患者的病情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总之,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Fas和sFas基因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Fas和sFas基因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Fas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清sFas水平相关(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PCR-RFLP检测Fas多态性: |
1.2.2 ELISA检测外周血sFas蛋白水平: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测序验证PCR-RFLP实验结果 |
2.2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Fas多态性无显着性差异 |
2.3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Fas多态性单倍型组合频率分析 |
2.4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sFas蛋白水平检测 |
3 讨论 |
(2)调节性B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SLE与自身免疫反应 |
1.2.1 固有免疫系统在SLE中的作用 |
1.2.2 适应性免疫系统在SLE中的作用 |
1.3 Bregs研究进展 |
1.3.1 Bregs的定义及表型 |
1.3.2 Bregs的来源及发育 |
1.3.3 Bregs的生成调节 |
1.3.4 Bregs的功能 |
1.3.5 Breg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
1.3.6 Bregs与感染及肿瘤性疾病 |
1.4 小结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仪器和试剂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血液样本采集 |
2.2.2 PBMC分离及培养 |
2.2.3 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Th细胞亚群 |
2.2.4 ELISA测定血浆标本和细胞上清液中的细胞分子水平 |
2.2.5 ELISA测定血浆标本和细胞上清液中的BAFF浓度 |
2.2.6 CBA试剂盒检测Th细胞功能分子水平 |
2.2.7 Bregs亚群分选及培养 |
2.2.8 共培养系统的建立 |
2.2.9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SLE患者Bregs的表达情况 |
3.2.1 SLE患者外周血IL-10+/IL-35+/TGF-β1+Bregs亚群变化 |
3.2.2 SLE患者外周血不同表型Bregs的变化 |
3.2.3 SLE患者外周血IL-10、IL-35 以及TGF-β1水平 |
3.2.4 SLE患者外周血中Bregs功能变化的探索 |
3.2.5 小结 |
3.3 SLE患者外周血Th细胞及B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 |
3.3.1 SLE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及其功能分子的变化 |
3.3.2 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亚群的变化 |
3.3.3 SLE患者外周血BAFF水平的变化 |
3.3.4 小结 |
3.4 Bregs及IL-10、IL-35、TGF-β1水平与SLE临床指标的关系 |
3.5 Bregs及IL-10、IL-35、TGF-β1水平与SLE器官受累的关系 |
3.6 免疫治疗后SLE患者外周血Bregs及及IL-10、IL-35、TGF-β1水平的变化 |
3.7 体外研究Bregs对SLE患者Th细胞亚群的影响 |
3.7.1 Transwell体系内Bregs对Th细胞的影响 |
3.7.2 小结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文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ATR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研究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实验材料 |
1.5.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5.2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1.5.3 抗体列表 |
1.6 实验方法 |
1.7 实验结果 |
1.7.1 ATRA 可以增加骨髓内有核细胞数量和外周血细胞数量 |
1.7.2 ATRA可以保存骨髓内重要成分以及延长再障小鼠生存时间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ATR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研究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2.4 主要技术路线 |
2.5 主要实验材料 |
2.5.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5.2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2.5.3 抗体列表 |
2.6 实验方法 |
2.7 实验结果 |
2.7.1 ATRA可以抑制T细胞体内增殖、激活、迁移和效应功能 |
2.7.2 ATRA可以有效抑制T细胞的代谢 |
2.7.3 Treg细胞移植不能改善再障小鼠的预后 |
2.7.4 ATRA可以维持T细胞亚群在较高的水平保持平衡 |
2.7.5 ATRA通过上调Jun B转录因子从而促进Th2 细胞分化 |
2.7.6 ATRA通过抑制NFAT1 通路从而促进Th1向Th2 细胞分化 |
2.8 本章小结 |
全文讨论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h17 细胞/Treg细胞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耗材和仪器 |
1.3 动物 |
1.4 分组 |
1.4.1 中药组 |
1.4.2 西药组 |
1.4.3 模型组 |
1.4.4 空白组 |
1.5 药物 |
1.5.1 中药 |
1.5.2 西药 |
1.6 治疗 |
1.6.1 中药组 |
1.6.2 西药组 |
1.6.3 空白组及模型组 |
1.7 标本收集 |
1.7.1 取脾 |
1.7.2 脾脏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
1.8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8.1 检测指标 |
1.8.2 免疫荧光染色 |
1.9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Th17细胞/CD4~+T细胞 |
2.3 Treg细胞/CD4~+T细胞 |
2.4 Th17 细胞/Treg细胞 |
3.分析与讨论 |
3.1 T细胞与SLE |
3.2 Th17细胞与SLE |
3.3 Treg细胞与SLE |
3.4 Th17 细胞/Treg细胞平衡与SLE |
3.5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h17 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信号通路和Th17 细胞/Treg细胞的相关细胞因子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1.3 动物 |
1.4 分组和用药 |
1.5 标本收集 |
1.5.1 采血 |
1.5.2 处理和保存 |
1.6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6.1 检测指标 |
1.6.2 ELISA法测定 |
1.7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血清IL-17A水平 |
2.2 血清TGF-β1水平 |
2.3 血清TNF-α水平 |
2.4 血清IFN-α水平 |
3.分析与讨论 |
3.1 细胞因子 |
3.2 复方生地合剂对Th17 细胞/Treg细胞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2.1 复方生地合剂对IL-17水平的影响 |
3.2.2 复方生地合剂对TGF-β水平的影响 |
3.3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1 复方生地合剂对TNF-α水平的影响 |
3.3.2 复方生地合剂对IFN-α水平的影响 |
第三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和Th17 细胞/Treg细胞的基因表达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动物 |
1.4 分组、用药及标本收集 |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5.1 检测指标 |
1.5.2 采用RT-PCR检测 |
1.6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脾脏组织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 |
2.2 脾脏组织Foxp3mRNA的表达水平 |
2.3 脾脏组织TLR7mRNA的表达水平 |
2.4 脾脏组织TLR9mRNA的表达水平 |
2.5 脾脏组织MyD88mRNA的表达水平 |
2.6 脾脏组织NF-κBmRNA的表达水平 |
3.分析与讨论 |
3.1 复方生地合剂对Th17 细胞/Treg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1 复方生地合剂对RORγtmRNA表达的影响 |
3.1.2 复方生地合剂对Foxp3mRNA表达的影响 |
3.2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NF-κB通路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1 TLR参与SLE发病 |
3.2.2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7mRNA表达的影响 |
3.2.3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9mRNA表达的影响 |
3.2.4 复方生地合剂对My D88mRNA表达的影响 |
3.2.5 复方生地合剂对NF-κBmRNA表达的影响 |
第四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耗材和仪器 |
1.3 动物 |
1.4 分组、用药及标本收集 |
1.5 观察指标 |
1.6 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 |
1.6.1 蛋白样品的制备 |
1.6.2 蛋白质定量 |
1.6.3 SDS-PAGE电泳 |
1.6.4 转膜 |
1.6.5 免疫反应 |
1.6.6 ECL化学发光 |
1.6.7 分析方法 |
1.7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脾脏组织TLR7蛋白的表达 |
2.2 脾脏组织MyD88蛋白的表达 |
2.3 脾脏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 |
3.分析与讨论 |
3.1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7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复方生地合剂对MyD88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复方生地合剂对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当代医家中医药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思路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5)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分组 |
1.2.2 检测外周血T、B细胞Fas表达 |
1.2.3 检测外周血T、B细胞亚群Fas和bc1-2表达 |
1.2.4 检测外周血T、B细胞凋亡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情况 |
2.2 CD4+、CD8+、CD19+、CD23+中Fas表达情况 |
2.3 CD4+、CD8+、CD19+、CD23+中bc1-2表达情况 |
3 讨论 |
(6)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免疫学特征及MDM2在其中发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1、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 |
2、狼疮性肾炎生物标志物筛选 |
3、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研究 |
第一章 MDM2 在儿童狼疮性肾炎中作用机制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细胞株与组织切片 |
2.3 实验试剂 |
2.4 仪器与耗材 |
2.5 实验常用试剂的配制 |
2.6 实验方法 |
3.结果 |
3.1 正常人和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DM2 表达量检测 |
3.2 狼疮性肾炎患儿肾脏组织中MDM2 的表达水平 |
3.3 正常人和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凋亡相关分子Fas的表达量 |
3.4 正常人和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发生凋亡与坏死细胞比例 |
3.5 正常人和SLE患者血浆中游离DNA水平检测 |
3.6 CD4+T细胞中凋亡坏死细胞比例与血浆游离DNA水平相关性分析 |
3.7 正常人和SLE患者外周血PBMC凋亡相关分子水平检测 |
3.8 凋亡坏死细胞可以释放出大量游离DNA |
3.9 凋亡细胞来源的DNA的验证 |
3.10 DNA转染和阻断MDM2 后,肾小球系膜细胞中MDM2、P53 和P21 蛋白的表达 |
3.11 DNA转染和阻断MDM2 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
3.12 DNA转染和阻断MDM2 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 |
3.13 MDM2 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细胞周期的调控 |
3.14 正常人和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3.15 MDM2 对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的调控 |
4、讨论 |
第二章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血浆中生物标记物的筛选 |
1、引言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和临床资料采集 |
2.3 定义 |
2.4 试剂与方法 |
2.5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临床特征 |
3.2 SLE患儿血浆细胞因子筛选 |
3.3 血浆IP-10 可以区分活动性SLE患儿 |
3.4 血浆IP-10 在区分SLE患儿总体疾病活动度方面优于常规指标 |
3.5 IP-10 可用于区分狼疮肾脏活动性患儿 |
3.6 血浆IP-10 水平与狼疮肾脏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
4、讨论 |
第三章 我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 |
1、引言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临床资料收集 |
2.3 定义 |
3、结果 |
3.1 患者的临床特征 |
3.2 临床和血清学特征 |
3.3 用药情况 |
3.4 狼疮性肾炎的随访与预后 |
4.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FAS和FASLG 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资料收集 |
1.2.2 疾病活动度评分 |
1.2.3 血液采集 |
1.3 主要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提取的外周血白细胞总RNA |
2.2 各组的FAS m RNA表达 |
2.3 各组的FASLG m RNA表达 |
2.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FAS m RNA表达及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
2.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FASLG m RNA表达及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
3 讨论 |
(8)虚实性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阴阳毒的认识 |
一、病名及临床表现 |
二、关于病因病机的探讨 |
三、中医药治疗及进展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认识 |
一、SLE与凋亡细胞清除缺陷 |
二、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 |
三、Fas/FasL系统与T、B淋巴细胞凋亡 |
四、SLE与Fas/FasL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 |
第三节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展 |
一、中医体质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
二、体质的生理特点 |
三、体质与证的关系 |
四、体质与基因的关系 |
五、中医体质与疾病相关性 |
六、虚性体质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体质类型 |
七、现代中医体质的分型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案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样本基本信息 |
二、虚性体质组、实性体质组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 |
三、虚性体质组、实性体质组外周血T、B淋巴细胞凋亡率的比较 |
四、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SLE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 |
五、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凋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
六、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抗ds-DNA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七、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体虚为SLE发病之本 |
一、虚性体质为SLE的主要体质类型 |
二、凋亡物质清除缺陷与SLE |
三、体虚为SLE发病之本 |
第二节 淋巴细胞Fas表达率与SLE |
一、T淋巴细胞Fas表达率是反映SLE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
二、Fas介导的B淋巴细胞凋亡 |
三、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PBMCs早期凋亡及其相关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收集 |
1.3 生物标本采集 |
1.4 PBMCs早期凋亡检测 |
1.5 PBMCs膜Fas (membrane Fas, mFas) 检测 |
(1) 取新鲜抗凝全血250 |
(2) 取两个流式上样管, 分别加入FITC标记Fas单克隆抗体5 |
(3) 各管加入新鲜抗凝外周血100 |
(4) 各管加溶血剂 (0.83% NH4Cl) 2 |
(5) 上流式细胞仪, FS vs. |
(6) 以List mode analysis软件采集检测数据, 用System |
1.6 PBMCs膜FasL (membrane FasL, mFasL) 检测 |
(1) 取新鲜抗凝全血250 |
(2) 取两个流式上样管, 分别加入PE标记FasL单克隆抗体5 |
(3) 各管加入新鲜抗凝外周血100 |
(4) 各管加溶血剂 (0.83% NH4Cl) 2 |
(5) 上流式细胞仪, FS vs. |
(6) 以List mode analysis软件采集检测数据, 用System |
1.7 血清sFas检测 |
1.8 血清sFas检测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和对照的一般情况 |
2.2 PBMCs早期凋亡率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 |
2.3 PBMCs早期凋亡及其相关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数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早期凋亡率可真实反映体内情况 |
3.2 Fas/FasL系统表达异常与SLE发病密切相关 |
(10)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概述 |
1.1.2 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作用机制概述 |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
1.2.1 免疫因素 |
1.2.2 其他相关因素 |
1.3 大疱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3.1 抗原因素 |
1.3.2 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致病相关性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1 ERα、ERβ、IL-10、Blys 的表达与 SLEDAI 以及病变相关性方面 |
1.4.2 血管内皮祖细胞测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方面 |
1.4.3 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1.4.4 IL-17、IL-23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方面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ER、IL-10、Blys 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总 RNA 纯度检测和完整性检测 |
2.3.2 GAPDH、ER-α、IL-10、Blys 扩增产物鉴定 |
2.3.3 ER-α、ERβ、Blys、IL-10 在 SLE 患者和正常人的相对表达量(±S)(Δ CT 值与 mRNA 的表达量成反比) |
2.4 讨论 |
2.4.1 ERα、ERβ在 SLE 中的免疫致病作用 |
2.4.2 IL-10 对 SLE 的致病作用 |
2.4.3 Blys 对 SLE 的致病作用 |
2.4.4 ERα、ERβ、IL-10、Blys 的相互作用机制 |
2.5 结论 |
第三章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统计学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SLE 患者活动期和稳定期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
3.3.2 SLE 患者 EPC 与 vWF:Ag、CEC 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统计学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BP 患者抗 BP180 抗体的检测 |
4.3.2 OPN、IL-18 标准品的测定 |
4.3.3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浓度表达的比较(x±s) |
4.3.4 BP 患者血清 OPN 、IL-18 的表达量与临床表现的关系(±s) |
4.3.5 不同合并症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表达量的比较(±s) |
4.3.6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肝肾功能异常的关系(±s) |
4.3.7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
4.3.8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表达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分析 |
4.3.9 BP 患者血清抗 BP180 抗体表达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分析 |
4.3.10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表达与抗 BP180 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
4.3.11 在不同中医辨证分型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的表达差异(±s) |
4.4 讨论 |
4.4.1 OPN、IL-18 对 BP 的致病作用机制研究 |
4.4.2 OPN、IL-18 与 BP 合并症的的致病机制研究 |
4.4.3 OPN、IL-18 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4.4.4 OPN 和 IL-18 之间及二者与 BP 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 |
4.5 结论 |
第五章 血清 IL-17、IL-23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统计学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BP180NC16a-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及与临床相关分析 |
5.3.2 IL-17 、IL-23 标准品曲线的绘制 |
5.3.3 BP 患者血清 IL-17、IL-23 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BP180NC16a 抗体与 BP 的相关性 |
5.4.2 IL-17/IL-23 与 BP 的致病相关性 |
5.4.3 IL-17/IL-23 与各种合并症的相关性 |
5.4.4 IL-17/IL-23 与实验室检查 |
5.5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6.1.1 ERα、ERβ的表达与 SLEDAI 以及病变相关性研究 |
6.1.2 ERα、IL-10、Blys 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6.1.3 血管内皮祖细胞测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6.1.4 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6.1.5 血清 IL-17、IL-23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6.3.1 IL-17、IL-23 因子在皮肤科应用展望 |
6.3.2 OPN、 IL-18 因子在皮肤科应用展望 |
6.3.3 IL-10、Blys 因子在皮肤科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Fas和sFas基因的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Fas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清sFas水平相关[J]. 程晓刚,金虹,陈玮,罗丹,单娟,徐艳.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11)
- [2]调节性B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D]. 叶壮. 吉林大学, 2021(01)
- [3]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唐大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D]. 陈薇薇.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的变化[J]. 陈龙. 中国医师杂志, 2019(02)
- [6]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免疫学特征及MDM2在其中发病机制研究[D]. 张晨星.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
- [7]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FAS和FASLG 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 谷三炜,马宁,赵令,刘涛,姜振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01)
- [8]虚实性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Fas表达及凋亡的初步研究[D]. 王思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PBMCs早期凋亡及其相关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联研究[J]. 盛敏玲,陶金辉,张宏,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徐胜前,钱浩,戴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02)
- [10]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D]. 陈宏. 天津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