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双调:作为记忆和图式的狂欢——从大众传播学看巴赫金的文化思想、方法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柯方萍[1](2021)在《巴赫金记忆诗学研究》文中提出
何紫宸[2](2017)在《大众媒介与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研究 ——以鄂东南Y县F镇为例》文中指出大众媒介对于乡村社区集体记忆影响的研究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领域,近几年,传播学者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它的研究,成为了冷门中的热点问题。集体记忆研究在传播学界崭露头角,大众媒介作为新的记忆媒介改变了集体记忆的建构机制。本文是从集体记忆的概念入手,以乡村社区为研究客体,采取质化访谈研究为主,问卷调查为辅的方法,考察大众媒介对建构乡村社区集体记忆方式的变化。大众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使得其在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的维护和建构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集体记忆的实现要以传播为主要途径,大众媒介通过对集体记忆的塑造来整合乡村社区文化,进而整合乡村社会。本论文一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及意义,分析了研究对象即大众媒介和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界定了一些重要的概念,确定了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对集体记忆的研究成果,了解了大致的脉络,并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自己的思考;第二章介绍Y县F镇的基本情况及K村的触媒情况,阐述了选址意义;第三章与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章节,试图运用阿斯曼总结的关于记忆的两大功能:储存与重建这一理论,从传播学的视角入手,探讨大众媒介在对乡村社区集体记忆建构的方式;第五章写了大众媒介形塑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的路径;最后的第六章“结论与讨论”对全文做了梳理和小结。最后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大众媒介在乡村社区中不仅仅是某种意志或目的的工具,而是已经成为一种鲜活的生活方式,它已然渗透进乡村社区的集体记忆的建构当中,在储存、生产、维护、建设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大众媒介建构的集体记忆更是一个有机体,是乡村社区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的缩影。
龙玉霞[3](2010)在《走向人类学诗学 ——巴赫金外位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初期的俄国形式主义到20世纪中期的结构主义,在这半个世纪中,诗学经历着面貌纷呈的变迁,巴赫金以其极具个性的思考言说着自己的诗学追求。本文认为,巴赫金对诗学的思考沿着一条朝向人类学诗学方向的道路而展开,因为他始终是在哲学人类学的宽宏视野中观照诸多诗学问题的。巴赫金早年将对人的关注聚焦于入的存在这个哲学人类学的基本问题上,认为人的存在是具有唯一性的,并且他坚持用自我和他人这一二元论人观来观照人的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外位性思想,主张他人作为另外一个独立个体,永远只能存在于我的外位,这就决定了人类每一个体的存在都既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又存在着自己无法突破的局限,从而吁求建立一种自我和他人互相依存的关系。围绕着外位性思想这一或明或暗的线索,巴赫金延伸和展开了对诗学诸问题的思考,其鲜明的人类学色彩与同期的其他诗学主张形成明显对照。在提出外位性思想后,巴赫金主张将主体具有外位性立场视为评判其行为是审美活动的本质性标准,并认为作者具有相对于主人公和作品整体的外位性立场是完成审美建构的关键,如果失去了外位性立场,将难以成功完成艺术创作。因为在他看来,审美反应意味着对人进行整体性的完成性的反应,这必然要求作者外位于主人公。然而巴赫金的立场很快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发生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前后截然相反的评价上。本文认为,巴赫金是在人的观念随着对陀氏小说研究的深入受其影响而改变,相应的调整了其外位性思想以及其诗学观的。陀氏小说中绝大多数未定形的人物形象极大地影响了巴赫金对人的根本看法。对有着隐秘内心世界和独立而不断变化着的自我意识的内在的人的发现,使巴赫金认识到作者是无法在艺术上对这样的主人公加以完成的。正是这一点使巴赫金转而提出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度评价的复调小说理论。相应的,外位性思想的内涵也因此得到了丰富,而其侧重点也发生了转移。人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强调,他人对我的外位性在了解和理解我方面因此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局限而非优越性。至于对欧洲小说发展史的研究,巴赫金则将着眼点锁定在其中人的形象的变迁和作者立场相应地调整上,认为在欧洲小说的传统中,存在着这样一条线索: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和增强,人完全的外在化状态被打破,出现了私人生活,从而使人对自己生活和对他人生活有了不同的态度,这也制约着小说作者的立场、视角和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巴赫金认为,当自我意识和内在的人对人的存在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小说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展示。接着,巴赫金又提出了建立在两个独立主体独立意识共存基础上的,将艺术语言所特有的现象一一双声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言研究方法论:超语言学。到了晚年,巴赫金在谈到对他文化、文学作品的接受等诗学问题时,对外位性侧重点的强调再次发生了变化。此时,巴赫金所强调的是自我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他希望在理解他文化和文学作品时,要保持自己的立场、原则和世界观,不要放弃和忘掉自我的主体地位和独立的自我意识,并对他文化和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在巴赫金的生命最后阶段,他将建立在外位性基础上的理解视为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而加以提倡。纵观巴赫金一生围绕外位性思想思考诗学问题,建构人类学诗学的努力过程,可以发现,他对同时代影响巨大的诗学观的批评是切中要害的,而在这中间所表现出的超凡学术想象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然,人类学诗学和外位性思想之间的关系有时也有不协调之处,比如复调小说理论本身的失之偏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范式外位性思想的兼容性在有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要对巴赫金围绕外位性思想构建人类学诗学的贡献和局限做具体分析和考察,以期对我们的学术活动有所裨益。
宋春香[4](2008)在《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宏大的宗教文化历史背景下,此文考察了狂欢与宗教(主要是多神教和基督教)丰富的渊源关系及巴赫金狂欢理论内容中的宗教性主题和宗教文化意义,并试图通过狂欢理论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个案分析,强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行一种跨文学、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的理论尝试。宗教是狂欢得以产生的基本起源,也是巴赫金狂欢理论形成体系规模的理论生发点。如果从史的角度来考察,学界有关狂欢与宗教的探讨可以在此达成共识,即狂欢源于宗教。若对此再加以细化考量,狂欢同宗教的渊源关系不容质疑:一方面狂欢源于多神教,一方面狂欢源于基督教。狂欢可谓是多神教和基督教综合作用的产物,这在欧洲文化史上都有着清晰的记载。巴赫金博古通今,在其代表性的学术着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直接陈述的宗教观念是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间接表达的宗教理想是其重要叙事策略。诸如:巴赫金的宗教人生,反映了鲜明的宗教意识;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影响,成为其理论得以产生的宗教背景;对话理论和酒神理论成为其可供挖掘的理论资源之一;狂欢的笑和宗教禁忌、狂欢的身体和宗教美学、狂欢的形象和宗教圣贤、狂欢的戏仿和宗教文本等,都通过狂欢理论的内容要素同宗教主题取得了紧密的联系,张扬着宗教精神诉求,构建了文学与宗教文化亲和中的乌托邦理想,从而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宗教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批驳其超离现实的虚幻性同时,肯定了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宗教内涵和对文学研究和宗教研究的重要价值。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概述巴赫金狂欢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狂欢与宗教关系的历史渊源追溯、宗教与巴赫金思想体系的建构问题、国内外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研究方法及相关术语的范围界定,进一步厘清狂欢理论中基本概念的客观含义,进一步明确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研究对象、论证方法、研究原则和基本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说明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巴赫金狂欢理论同宗教的联系有着历史和逻辑两方面的依据。如果从史的角度来考察,学界有关狂欢与宗教的探讨可以在此达成共识,即狂欢源于宗教。在巴赫金的着作中,以新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为论证方法、以民间立场为研究原则、以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三个关键词为基本范畴、以宗教层、文化层、文学层为具体的分析结构,从而体现出一种理论建构的体系性特征。关于巴赫金的研究现状问题,东西方各不相同。巴赫金研究在其故乡最突出的研究特色就是——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注重俄国本土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明显地走着一条“本土化”的研究路线。比如,探讨狂欢同古罗斯之笑的关系、研究狂欢同中世纪的历史渊源、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等。在西方不仅首次发现了巴赫金,而且对巴赫金的研究更多的是迎合当时文论思潮的话语解读,表现为解读视角与20世纪西方文论关键词的某种契合及其相关焦点问题的论争。西方的巴赫金研究明显不同于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二者的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西方的巴赫金研究并不注重俄国本土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而是在还未充分理解巴赫金概念及其内涵之前,就已经强化了诠释其理论的“拓展与挑战”的学术情绪。在我国,巴赫金研究与俄国的“本土化”路线和西方的“他者化”路线截然不同,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可以说已经大致走出搜集整理的初级研究阶段,向着渊源探索、文化寻根和中西文化比较的更高研究阶段迈进。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巴赫金的宗教人格及其挥之不去的宗教情结。从微观角度把握巴赫金的宗教人生和“非宗教的宗教追求”。巴赫金关注狂欢与宗教并不偶然,有着主观和客观的环境因素。主观在于本身的基督徒身份和世界观,客观在于俄罗斯东正教的氛围,巴赫金学术研讨兴趣起初就是围绕着宗教哲学来展开的。若从巴赫金的宗教身份来考证的话,巴赫金本人是一个基督徒,而且终身信仰宗教。可以说,巴赫金的一生,凝结了挥之不去的宗教情结。在童年,巴赫金就受到了俄国东正教的熏陶。一个没有宗教意识的思想家,是绝对创作不出具有宗教内涵的理论的。巴赫金是一位拥有宗教意识的思想家。在他的学术人生和研究理论中,不时闪现宗教的真知灼见。早期,巴赫金关于主体的哲学和美学思考,就具有浓厚的新康德主义色彩。巴赫金同本国宗教思想家的对话与交流,更是其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宗教渊源和学理基础。巴赫金在其狂欢理论的论述中,无论在思维方式,还是在理论借鉴和影响上,都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这主要是对对话理论和酒神理论的承接与发展。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侧重论述对话理论和酒神理论是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宗教哲学基础。一方面,就对话理论来讲,从哲学的高度而言,对话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从语言的角度而言,语言的本质是对话,对话是与独白相对立并存的两种言语方式;不管巴赫金的“他人”与“我”具有怎样的基督教人格论意义,也不管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彰显怎样的自由精神,仅是巴赫金的这种对话理想,就已经承继了宗教话语“我/你”关系的阐释问题。当伊凡诺夫从酒神迷狂状态中总结出了“我”和“你”关系在超越个体经验的集体无意识中所具有的“绝对平等”性质时,巴赫金在对话基础上的兼收并蓄,完全使得狂欢-宗教之间的对立和共存成为对话后的必然结果。也正是在对话这个层面上,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始终以对话哲学为基础,不断延伸深化,形成同上帝的长久对话取向。另一方面,就酒神理论来讲,酒神理论是巴赫金狂欢理论的重要基础来源之一。从始作俑者角度讲,德国的尼采和俄罗斯的维·伊凡诺夫是其直接影响者。若从酒神理论对巴赫金的影响来讲,巴赫金从中汲取的主要是宗教的生死哲学观,而远非酒神的短暂狂欢。一段源于神话的故事,在经尼采和伊万诺夫的形而上升华诠释后,强烈地影响了巴赫金的理论起点和价值取向。尼采的酒神理论和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之间,存在着无比亲密的“对话关系”:一方面巴赫金从神话世界中索取理论资源,通过话语的置换,用“狂欢”取代了“酒神”,将尼采倡导的酒神精神发展成自己独特的狂欢精神;另一方面巴赫金又在遵循酒神理论精髓的同时,在阐释语境、宗教态度、精神所指上,与尼采存在明显的不同,并最终将尼采“梦与醉”的审美艺术理想转换为走向“两种生活”的宗教精神诉求,实现了一种“从神到人的超越之路”。在俄罗斯本土,伊凡诺夫有关酒神理论的宗教阐释视角,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的某些论说。显然,俄罗斯本土文化的亲和性与地域沟通的便利性,无疑强化了巴赫金对酒神理论的深层次解读和理解,而对酒神理论的接受就更加偏重于宗教层面。第二,侧重论述巴赫金狂欢理论产生的宗教背景基础,这以西方基督教文化影响和俄罗斯的“白银时代”为代表,尤其是从宏观角度叙述俄罗斯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宗教背景。诸如拜占庭文化影响的东正教传统,割舍不掉的基督教文化渊源,宗教哲学复兴的“白银时代”等。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巴赫金狂欢理论的要素及其宗教主题。通过狂欢的“笑”论与宗教冲突问题、狂欢的身体与宗教亲和问题、狂欢的形象与宗教圣贤的问题、狂欢的戏仿与宗教文本问题四个方面内容来论述狂欢理论同宗教文化的内在联系与文化内涵。其间,笑是狂欢同宗教关系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狂欢之“笑”与渎神游戏唇齿相依,狂欢之“笑”与宗教禁忌互动共生,狂欢之“笑”与宗教态度相辅相成,由此巴赫金极力批驳那些将诙谐与宗教相对立的观念,提倡二者的亲和与关联。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由于同宗教的亲和关系,狂欢的身体是走出了禁欲的樊篱,突破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二元论认知,拥有了一种宗教文化内涵,一种“宗教价值”和一种宗教美学蕴涵。在狂欢理论的阐释中,巴赫金史无前例地将小丑、傻瓜和骗子列入文学形象体系之中,并且认为这些形象具有世界性的文学意义,同时,巴赫金又赋予“小丑”和“傻瓜”一种神秘的内涵。这同古老神话中的文化英雄——造物主,及俄罗斯传统中的“圣愚”,都有着亲缘关系,并在巴赫金所言及的颠覆、“贬低化”、“加冕和脱冕”和“他者”的视野中,获得了独特的宗教性内涵,拥有着宗教圣贤的文化原型。若从正统文学的角度来审视的话,狂欢化文学无疑是“下里巴人”对“阳春白雪”的勇敢挑战。但是,若从宗教的视角来考察的话,这不为人正视的“小丑”和“傻瓜”,恰是由宗教中的“文化英雄”和“圣愚”原型演化而来。因为,无论是“文化英雄”,还是“圣愚”现象,都绝非为单一的“敌基督教的”文化,反而是一种亲基督教的文化。在狂欢的戏仿和宗教文本的论述中,巴赫金强调了“梅尼普体和狂欢化”对宗教文本创作的影响、“基督文学”中的“狂欢化”因素和“拉丁语诙谐文学”与“神圣的戏仿”的密切关系,更为直接地表述了狂欢同宗教文学创作之间的文化联系。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精神诉求问题。不可否认,“理想世界是宗教和文学的永恒主题”。作为宗教,都含有一种否定现实人生的怀疑态度。如佛教的追求来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最终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选择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理的安慰。在狂欢理论中,从表面看,巴赫金对狂欢活动中的物质存在大加描摹,但从深层次讲,他在颠覆现有存在的众多束缚中,始终期盼一种人的精神存在和精神彼岸,一种十分抽象的宗教精神上的东西。在诸如“交替与更新”、“肯定与否定”、“第二种生活”等看似对立的二元论概念中,巴赫金都赋予其精神解放的深刻内涵,从而在人性追问中,显出人类生命诉求间的原初样态,在狂欢中寻找人终极的归宿,在颠覆中期盼人的精神解放,凸显一种宗教精神诉求。第六部分,主要论述巴赫金狂欢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宗教史研究中的宗教反馈问题。巴赫金狂欢理论宗教性维度的价值还不仅在于它同宗教传统、宗教观念的关联。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狂欢理论也拓展了人们对宗教传统和宗教观念的理解,甚至使“狂欢”本身成为带有某种宗教意味的元素,以至于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宗教史研究中,不时地反馈着由“狂欢”带来的新鲜视点。在中国的当代文学研究中,出现了狂欢化文学创作和对狂欢理论进行宗教视角的探讨和研究。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中,尤其是在俄国文学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和法国文学的拉伯雷研究中,巴赫金狂欢理论丰富了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并且为如上文学作品宗教层面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可资运用的话语资源和方法论基础。同时,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远远超出文艺学和哲学的范畴,一定程度上介入到宗教史研究的学理层面,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宗教史理解的多元性特征,深深影响了宗教史中的狂欢研究和笑研究,诸如儒思·蔻斯、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等,就将巴赫金的狂欢思想同基督教相联系,同宗教史相沟通,在充分认识到狂欢的宗教价值的同时,进行了有益的吸收和改造,从而使宗教史研究呈现出较之从前截然不同的理论风貌。总之,狂欢与宗教的关系复杂而暧昧,其文化亲和中的乌托邦理想日益成为学人予以褒奖的论题。而狂欢与宗教的暧昧关系问题,狂欢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亲和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巴赫金的宗教观问题和生命哲学问题,也将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互通中,在当代学者的阐释中获得新的内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狂欢在宗教方面的意义和影响都是很大的。巴赫金狂欢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宗教视角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学术课题。
马理[5](2004)在《文化双调:作为记忆和图式的狂欢——从大众传播学看巴赫金的文化思想、方法及其意义》文中认为巴赫金的文化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西方的文化研究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既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论背景,又有诸多方法论上的创新。这突出地表现在他的文化传播论述的两个大方面:从个体行为探究民间社会集体记忆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从知识建构的角度勾勒民间文化的形态图式及其历史变化过程。通过对巴赫金问题意识的讨论,本文还试图引出有较普遍意义的、能启发我们反思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些问题。
二、文化双调:作为记忆和图式的狂欢——从大众传播学看巴赫金的文化思想、方法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双调:作为记忆和图式的狂欢——从大众传播学看巴赫金的文化思想、方法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大众媒介与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研究 ——以鄂东南Y县F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一、大众媒介 |
二、集体记忆 |
三、乡村社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支撑 |
第四节 文献综述:大众媒介与集体记忆 |
一、国外关于集体记忆研究概况 |
二、国内关于集体记忆研究概况 |
三、学术界研究述评 |
第二章 鄂东南Y县F镇的大众媒介 |
第一节 Y县F镇的地缘、历史 |
第二节 Y县F镇的文化特征 |
一、悠久灿烂的矿冶文化 |
二、多元多彩的民俗文化 |
第三节 Y县F镇K村的触媒情况 |
一、广播、电视的突出作用 |
二、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媒体 |
三、特有的乡村文化站 |
第三章 传统媒介之于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的储存分析 |
第一节 纸媒:集体记忆静态的博物馆 |
一、借助于新闻报道唤醒集体记忆 |
二、建立数据博物馆保存集体记忆 |
第二节 广播:集体记忆的传输者 |
一、政治输出年代的广播记忆 |
二、经济发展时期的广播记忆 |
第三节 电视:集体记忆动态的记录者 |
一、电视带来的新气象 |
二、电视影响日常生活的集体记忆 |
三、电视记录节日狂欢的集体记忆 |
第四章 重构:新媒介对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的建设 |
第一节 互联网:村民们共同参与集体记忆 |
一、互联网能够重组社会群体 |
二、互联网能够创造虚拟空间 |
第二节 手机:频繁化的交流记忆 |
一、手机虚拟空间放大生活空间 |
二、手机回忆集体过去生活记忆 |
第五章 大众媒介形塑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的路径 |
第一节 大众媒介参与社区仪式活动——媒介仪式下的F镇三月三庙会 |
一、F镇三月三庙会的特殊含义 |
二、借助媒介的优势传播乡村文化 |
三、F镇三月三庙会的媒介传播的困境 |
第二节 大众媒介促进社区群体认同 |
一、通过建构集体记忆形塑群体认同 |
二、线上到线下的互动延续群体认同 |
三、以本地精英影响集体认同 |
第三节 大众媒介实现社区文化整合 |
一、大众媒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 |
二、大众媒介积极缔造历史文化品牌 |
三、大众媒介积极搭建城乡交流平台 |
四、大众媒介大力开展舆论宣传工作 |
五、大众媒介积极培树良好社会风尚 |
第四节 大众媒介加快社区文化建设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乡村中集体记忆和拟态环境 |
二、乡村大众媒介的传承责任 |
三、乡村社区中有选择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大众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F镇2016年上半年对外宣传稿件统计表 |
附录三:部分日志 |
附录四:部分谈实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走向人类学诗学 ——巴赫金外位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导论 |
第1章 外位性思想的提出 |
1.1 人和艺术的双重思考 |
1.1.1 人、生活和艺术 |
1.1.2 托尔斯泰的问题 |
1.2 艺术与存在 |
1.2.1 托尔斯泰艺术观批判 |
1.2.2 哲学人类学思考 |
1.2.3 存在的唯一性 |
1.3 外位性思想的提出 |
1.3.1 外位性思想的内涵 |
1.3.2 从哲学人类学走向诗学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外位性思想的转折 |
2.1 外位性立场:审美活动的本质 |
2.2 人的观念:陀氏小说的影响 |
2.3 内涵的丰富和侧重点的转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位性思想的深化 |
3.1 教育小说与新人的成长 |
3.2 欧洲小说与人的形象 |
3.2.1 希腊小说 |
3.2.2 传奇世俗小说 |
3.2.3 古希腊罗马的传记和自传 |
3.2.4 从拉摩的侄儿、鲁巧到骗子·小丑·傻瓜 |
3.2.5 人的未完结性:史诗和小说的分野 |
3.3 艺术语言与超语言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位性思想的明确 |
4.1 自我之眼与他人之眼:面对他文化 |
4.2 诠释还是理解:对文学作品的态度 |
4.3 理解人与认识物:人文科学方法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中文)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起与当今的学术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的理论特色与创新之处 |
四、试图突破的问题和难点 |
五、研究的范围和角度 |
导论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研究概况 |
一、狂欢与宗教之关系的历史溯源 |
(一) 狂欢与多神教 |
(二) 狂欢与基督教 |
二、宗教与巴赫金思想体系的建构 |
(一)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体系性问题 |
(二) 巴赫金狂欢理论体系与宗教问题 |
三、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研究现状 |
(一) 故国之思——巴赫金在俄国 |
(二) 异域之旅——巴赫金在西方 |
(三) 邻邦之行——巴赫金在中国 |
(四) 研究现状的总体评论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巴赫金的宗教意识 |
一、宗教和宗教意识 |
(一) 宗教的定义 |
(二) 宗教意识的定义 |
二、巴赫金的宗教人生 |
三、巴赫金的宗教旨趣 |
(一) “巴赫金小组”的宗教哲学研究 |
(二) 始终不渝的宗教情怀 |
(三) “宗教哲学家”的学术定位 |
第二章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宗教渊源 |
一、学理基础 |
(一) 对话理论 |
(二) 酒神理论 |
二、历史语境 |
(一) 西方基督教文化影响 |
(二) 俄罗斯的“白银时代” |
三、文化传统 |
(一) 宗教节日 |
(二) 宗教仪式 |
第三章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要素及其宗教主题 |
一、狂欢的“笑”论与宗教冲突 |
(一) 狂欢之“笑”与渎神游戏 |
(二) 狂欢之“笑”与宗教禁忌 |
(三) 狂欢之“笑”与宗教态度 |
二、狂欢的身体与宗教亲和 |
(一) “躯体”的宗教价值 |
(二) “躯体”的美学蕴含 |
三、狂欢的形象与宗教圣贤 |
(一) 狂欢的“小丑”与宗教的“文化英雄” |
(二) 狂欢的“傻瓜”与东正教“圣愚” |
四、狂欢的戏仿与宗教文本 |
(一) “梅尼普体和狂欢化”对宗教文本创作的影响 |
(二) “基督文学”中的“狂欢化”因素 |
(三) “拉丁语诙谐文学”与“神圣的戏仿” |
第四章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精神诉求 |
一、在颠覆中期盼人的精神解放 |
(一) “交替与更新”:生死更替的生命哲学 |
(二) “肯定与否定”:情感表达的本能宣泄 |
(三) “第二种生活”:世俗之间的自由向往 |
二、在狂欢中寻找人终极的归宿 |
(一) 非理性中的理性:生命本质的狂欢精神 |
(二) 非审美中的审美:人类救赎的审美之域 |
(三) 非永恒中的永恒:心灵深处的精神慰籍 |
第五章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宗教反馈 |
一、创作与应用:狂欢与中国的当代文学研究 |
(一) 狂欢化文学创作中的宗教体验 |
(二) 狂欢化理论阐释中的宗教论调 |
二、解读与阐释:狂欢与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 俄罗斯文学文本的宗教层面解读 |
(二) 西方文学文本的宗教层面解读 |
三、接受与发展:狂欢与宗教史研究 |
(一) 宗教的发展史不仅仅是严肃的独占史,更是狂欢之笑“禁而不止”的发展史 |
(二) 狂欢之“笑”在宗教史中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被孤立的宗教对立物,更是负载宗教精神的“文化形式” |
(三) 狂欢之笑不仅仅对写作宗教史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更对宗教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结论 狂欢:在文化亲和中走向与宗教的对话之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后记 |
附录一:作者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2001-2008) |
附录二:巴赫金的纪念碑(图片) |
附录三:巴赫金的生平简介和学术着作(俄文版) |
(5)文化双调:作为记忆和图式的狂欢——从大众传播学看巴赫金的文化思想、方法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文化双调:作为记忆和图式的狂欢——从大众传播学看巴赫金的文化思想、方法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巴赫金记忆诗学研究[D]. 柯方萍. 上海大学, 2021
- [2]大众媒介与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研究 ——以鄂东南Y县F镇为例[D]. 何紫宸.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2)
- [3]走向人类学诗学 ——巴赫金外位性思想研究[D]. 龙玉霞. 浙江大学, 2010(05)
- [4]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D]. 宋春香. 中国人民大学, 2008(09)
- [5]文化双调:作为记忆和图式的狂欢——从大众传播学看巴赫金的文化思想、方法及其意义[J]. 马理.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