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柑橘加工副产品中饲料营养物质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于涛[1](2020)在《河北省常用饲料原料中矿物元素含量分布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旨在研究河北省畜禽主要饲料原料中常量元素钙、磷、钠、钾、镁(Ca、P、Na、K、Mg),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硒(Fe、Mn、Zn、Cu、Se),重金属铬、砷、镉、铅(Cr、As、Cd、Pb)的含量分布。由于河北省各个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元素分布差异较大,元素利用不均容易造成动物营养性疾病和重金属的污染,因此合理利用各个地区的矿物元素非常重要。根据河北省畜禽资源分布情况,将采集204份的样品粉碎,使用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微波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样品中14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1种原料中Ca含量与成分表中对应原料Ca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6种原料中Ca含量偏低(P<0.05),其他6种原料中Ca含量偏高(P<0.05);7种原料中K含量与成分表中对应原料K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6种原料中K含量偏低(P<0.05),其他6种原料中K含量偏高(P<0.05);4种原料中Mg含量与成分表中对应原料Mg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2种原料中Mg含量偏低(P<0.05),其他9种原料中Mg含量偏高(P<0.05);除玉米蛋白粉和石粉中Na含量与成分表中对应原料Na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其他13种原料中Na含量均偏低(P<0.05);6种原料中P含量与成分表中对应原料P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3种原料中P含量偏低(P<0.05),其余14种原料中P含量均偏高(P<0.05)。(2)3种原料中Cu含量与成分表中对应原料Cu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其他11种植物性原料中Cu含量均偏低(P<0.05),只有鱼粉中Cu含量偏高(P<0.05);4种原料中Fe含量偏高(P<0.05),6种原料中Fe含量偏低(P<0.05),其他6种原料中Fe含量与成分表中对应原料Fe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7种原料中Mn含量偏高(P<0.05),3种原料中Mn含量偏低(P<0.05),其他6种原料中Mn含量与成分表中对应原料Mn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3种原料中Zn含量偏高(P<0.05),5种原料中Zn含量偏低(P<0.05),其他11种原料与成分表中对应原料Zn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5种原料中Se含量偏高(P<0.05),4种原料中Se含量偏低(P<0.05),其他6种原料与成分表中对应原料Se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3):稻谷、米糠、玉米蛋白粉、花生粕、所有饲草秸秆类、鱼粉和磷酸氢钙的Cr超标率均达到100.0%,除麦麸,菜籽粕外Cr均超标;米糠、鱼粉,石粉As超标;磷酸氢钙,花生粕Cd超标;谷物、米糠、麦麸、玉米DDGS、喷浆玉米皮、膨化大豆和棉籽粕中Pb超标。
田静,唐国建,李国栋,张建国[2](2020)在《柑橘肉和小麦壳混合青贮及其饲用品质》文中研究说明为利用陈皮加工副产物,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养殖业饲料资源,本研究将陈皮加工副产物柑橘(Citrus reticulata)肉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壳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青贮。试验设柑橘肉与小麦壳混合比例为7∶3、6∶4和5∶5,每个混合比例又分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添加、无添加,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柑橘肉营养丰富,粗脂肪是小麦壳的3.23倍,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比小麦壳稍高,粗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均比小麦壳低,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柑橘肉和小麦壳按7∶3比例混合青贮效果良好,且添加植物乳杆菌青贮效果最好,pH降至3.56,乳酸含量达5.92%,同时降低了乙酸、丙酸和氨态氮含量。
周月明[3](2019)在《柑橘皮渣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生态及其对饲料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柑橘皮渣是柑橘加工副产物,三峡库区每年约产生1.05×106吨柑橘皮渣,其水分和糖分含量都很高,容易腐烂变质,长期保存比较困难,大量柑橘皮渣随意丢弃,严重污染环境。柑橘皮渣营养丰富,是制作青贮饲料的优良原料。现有青贮方式以地下式或半地上式为主,规模大,密封性差,加之三峡库区夏秋季以高温度、高湿度、高降雨量为主,空气中的水分和地表径流混杂腐败微生物极易污染青贮饲料。加之,以柑橘皮渣为原料的饲料品质在青贮池内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机理尚不清楚,这严重制约了饲料品质的改善以及青贮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将柑橘皮渣废弃物变废为宝,改进现有粗犷的青贮方式,降低蛋白质水解程度,提高青贮饲料品质,本论文以柑橘皮渣、少量麸皮和菜叶为青贮原料,研究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物质组成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特征,解析饲料品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机理;根据蛋白质组成及水解程度在青贮池内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其他青贮因子对蛋白质水解的促进与抑制作用,解析饲料中蛋白质的水解机理;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建立青贮饲料食用安全性评价方法,评价青贮饲料的食用安全性。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青贮饲料中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群落组成和数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分析菌剂在青贮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评价青贮进程。结果表明,自然青贮过程中,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在原料中的相对丰度不足1.00%,在青贮前3 d迅速增加至72.72%,最终丰度为92.70%,其中,Pediococcus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丰度低于1.00%,Lactobacillus组成由OTU80变为OTU105和OTU108。腐败菌共涉及6个菌属,总相对丰度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终样品中腐败菌总丰度为3.13%。在添加菌剂的青贮饲料中,LAB相对丰度之和较自然青贮至少增加了6.24%,从第3 d起,腐败菌即被很好地抑制,青贮结束时已检测不到腐败菌存在。对于添加菌剂A,Lactobacillus取代了unclassifiedfEnterobacteriaceae和norankcCyanobacteria,成为上层和下层的优势细菌属,相对丰度大于82.66%,unclassifiedoSaccharomycetales取代了unclassifiedfTrichocomaceae,成为上层和下层的优势真菌属,相对丰度大于81.12%,中间层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变化趋势与上层和下层差异很大。对于添加菌剂B,Lactobacillus取代norankcCyanobacteria和norankfMitochondria成为整个青贮池中的绝对优势细菌属,相对丰度大于97.49%,并呈现出由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加的趋势,unclassifiedfTrichocomaceae取代unclassifiedoSaccharomycetales成为整个青贮池中的优势真菌属,相对丰度大于34.76%,并由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加,Saccharomycetaceae在青贮池内的总相对丰度低于25.91%,并由上层至下层逐渐降低,中间层真菌群落的变化趋势不同于上层和下层。菌剂的组成不同,微生物群落在青贮过程中的演替规律也随之不同。研究了青贮饲料中有机碳组成、有机氮组成、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了青贮饲料物质组成、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解析青贮饲料物质组成变化的机理,探索改善青贮饲料品质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前3 d到6 d,好氧微生物利用原料中的水溶性有机碳(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溶解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以及残留的氧气进行新陈代谢,产生大量的酶,粗纤维(Crude fiber,CF)、果胶和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快速降解,导致WSC、SP、总水溶性氨基酸(Total water soluble amino acid,TWSAA)含量在青贮前期先降低后增加,LAB将WSC转化为有机酸,pH在青贮初期迅速降低,pH的降低以及残留氧气的消耗又抑制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导致酶的分泌量减少,CF、果胶和蛋白质的降解变慢,总碳(Total carbon,TC)、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以及干物质(Dry matter,DM)的损失率都趋于平稳,到第34 d时物质含量基本稳定。自然青贮过程中有机酸的产生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A组和B组中Lactobacillus主导了pH的降低。自然青贮中蛋白质降解率最高,有0.32%的蛋白质被降解为TWSAA,同时有0.25%的蛋白质被彻底降解为NH3-N。Weissella和Clostridiumsensustricto1是导致其蛋白质降解率高的主要原因。添加青贮菌剂可以提高青贮饲料品质,且青贮34 d以后即可开窖取用。添加菌剂A的青贮饲料中,pH值呈现出从上层到下层,从外层到中心逐渐降低的趋势,WSC含量呈现出由上至下逐渐降低的趋势。SP含量在中间层最低,而TWSAA含量在中间层最高;NH3-N含量则由上至下逐渐降低,说明中间层中有较多的SP转化为TWSAA。CF、果胶以及CP降解率均呈现由上层至下层逐渐降低的趋势,导致DM损失率也呈现出由上至下逐渐降低的趋势。饲料位置越靠下,饲料品质越好。unclassifiedoSaccharomycetales和norankoEurotiales在CF和果胶的降解中起主要作用。Sphingobium、Brevundimonas和真菌在CP的降解中起主要作用。中间层中TWSAA含量最高是由于Sphingobium和Brevundimonas水解更多的SP所致。有机酸的产生以及pH的降低是Lactobacillus和Pediococcus在青贮过程中引起的。上层中异型LAB总比例(>87.92%)高于中间层和下层,导致T1中乙酸(Acetic acid,A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两层。虽然中间层LAB总相对丰度最低,但其中同型LAB占LAB总量的92.87%,其生产乳酸(Lactic acid,LA)的能力并没有被影响。温度、含水率和pH值的空间变化抑制了原料中腐败菌并促进了青贮过程中的有利菌的生长。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青贮饲料的品质。为了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应该增加青贮池上部LAB的添加量。系统地分析了青贮饲料蛋白质水解程度,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青贮过程中蛋白水解的促进和抑制作用,解析蛋白质水解抑制与促进作用的成因,最后,提出降低青贮饲料中蛋白质水解程度的有效方案。结果表明,添加菌剂B的青贮饲料中,由上层至下层平均pH、DM损失率、TC损失率、CP损失率分别小于3.74、8.33%、8.72%、17.39%,说明青贮成功,但CP损失率较高。饲料蛋白质由SP、不溶性蛋白(Insoluble protein,ISP)、TWSAA、NH3-N组成,青贮过程中,SP和ISP含量降低,NH3-N含量增加,上层和下层中SP含量分别降低了35.01%和35.84%,上层和下层中ISP含量分别降低了11.82%和10.45%,上层和下层中NH3-N含量分别增加了93.33%和22.54%。中间层中SP和ISP的损失率最大,分别为56.26%和14.34%,同时,NH3-N的增加率也最大为129.21%。上层和中间层中TWSAA含量降低,损失率分别为1.42%和12.07%,下层中TWSAA含量升高,增加率为11.24%,中间层TWSAA损失率最高。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诱导了饲料物质组成的变化,导致了饲料A和B成分的差异。酸性蛋白酶(Acid protease,AP)主要为微生物蛋白酶,可以耐受3.44-3.77的pH范围,既主导CP和SP的水解,也主导TWSAA的水解,pH的降低、WSC、LA以及AA的增加对AP活性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含水率的增加、TC和DM的损失则对AP活性有抑制作用。蛋白质水解第一阶段主要受AP活性的影响,含水率的增加、TC、DM的损失促进了蛋白质水解的第二阶段,而WSC、LA以及AA的增加、pH的降低则抑制了蛋白质水解的第二阶段。B-CC、OTU75和OTU41促进了AP的产生和活性,B-CC、OTU75、F-CC促进了蛋白质水解第一阶段,OTU43、F-CC促进了蛋白质水解第二阶段,B-CC、OTU75则抑制了TWSAA的水解。中间层中蛋白水解作用最强,因为其B-CC(OTU315和OTU317)与F-CC(OTU9、OTU72和OTU100)的相对丰度均不同于其他两层,导致了蛋白质水解程度最高。降低饲料蛋白质水解程度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原料中同型LAB浓度,尤其是中间层。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建立了青贮饲料食用安全性评价方法,向斑马鱼投喂不同浓度青贮饲料,检测斑马鱼生长发育指标、主要脏器和组织的健康状态、肠道免疫能力等的变化,分析柑橘皮渣青贮饲料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喂食量为0.2%体重时,可以降低斑马鱼的致死率,不管饲喂高浓度饲料还是低浓度饲料都不会影响斑马鱼肥满度,不会阻碍斑马鱼肠道发育的完整性。但是,喂食量为2%体重时,提高了斑马鱼的致死率,降低了饲料转化率并导致斑马鱼排泄物过多,抑制了斑马鱼体长、体重增长,性腺发育及雄鱼肝脏发育,降低了斑马鱼血糖浓度和肌肉组织蛋白质含量。青贮饲料在调节斑马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显着抑制了致病菌Vibrio的丰度,并提高了物种多样性,但喂食量为2%体重时,会降低肠道重量,导致致病菌Aeromonas相对丰度增加,降低肠道系统免疫能力,增加了斑马鱼感染疾病的风险。柑橘皮渣青贮饲料在畜禽日粮中的添加量以0.2%体重为宜。
罗巧慧[4](2019)在《干燥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断奶羔羊生长、免疫、肉品质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选用断奶羔羊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干燥柑橘皮渣是否能替代羔羊饲粮中一定量的玉米,以及能替代多大的比例。为生产中减少环境污染、节约饲料资源、降低饲养成本、促进肉羊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96只健康且体态良好的2月龄(60±5天)断奶的,体重均一的(10.75±0.34 kg)雄性乐至黑山羊,预饲7天(饲喂对照组饲粮)后,按照体重无差异原则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参照NRC(2007)山羊饲养标准配制断奶羔羊基础饲粮。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用一定比例干燥柑橘皮渣替代饲粮中的玉米,根据等能等蛋白质的原则配制各试验组饲粮,即对照组为不添加柑橘皮渣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为用15%、30%和45%的干燥柑橘皮渣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玉米的饲粮。饲喂60天后称重、采集血液、屠宰取样,测定相关指标,得到如下结果:(1)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初始体重、末体重及1-60 d干物质采食量(DMI)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45%柑橘皮渣等量替代玉米显着降低了1-60 d平均日增重(ADG)(P=0.0348),且显着增加了料重比(F/G)(P=0.0375)。(2)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血清总蛋白(TP)、葡萄糖(GLU)和血清尿素氮(SUN)的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3)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血清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4)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血清以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无显着影响(P>0.05)。(5)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净肉率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45%柑橘皮渣等量替代玉米有降低胴体重(P=0.0755)和屠宰率(P=0.0650)的趋势。(6)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背最长肌肉pH30min、pH24h、肉色红度a*值、亮度L*值、蒸煮损失及剪切力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30%及以上比例柑橘皮渣等量替代玉米显着增加了肉色黄度b*值(P=0.0053)。(7)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背最长肌肉水分、粗蛋白、肌内脂肪及粗灰分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8)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背最长肌癸酸(C10:0)、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十五烷酸(C15:0)、棕榈酸(C16:0)、二十四酸(C24:0)、肉豆蔻烯酸(C14:1)、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n9c)、二十碳烯酸(C20:1)、亚油酸(C18:2n6c)、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三烯酸(C20:3n6)、二十碳四烯酸(C20:4n6)百分含量及SFA、PUFA、MUFA、UFA、不饱和指数(UFA/SFA)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30%及45%柑橘皮渣等量替代玉米显着降低了十七烷酸(C17:0)(P=0.0149)和十七烯酸(C17:1)(P=0.0018)的百分含量,而45%柑橘皮渣等量替代玉米显着增加了硬脂酸(C18:0)的百分含量(P=0.0424)。(9)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10)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空肠粘膜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30%及以上比例柑橘皮渣等量替代玉米有提高AKP活性的趋势(P=0.0635)。(11)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干燥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瘤胃pH、NH3-N、丁酸、戊酸、异丁酸浓度没有影响(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柑橘皮渣替代玉米线性提高了羔羊瘤胃乙酸浓度和乙酸/丙酸(P<0.0001),而线性降低了丙酸(P=0.0004)和异戊酸浓度(P=0.0021)。(12)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瘤胃前腹盲囊和后腹盲囊尾部乳头高度、乳头宽度、肌层厚度、胃壁厚度及上皮厚度均无显着影响(P>0.05);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瘤胃前背囊组织乳头高度、肌层厚度、胃壁厚度及上皮厚度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乳头宽度随柑橘皮渣替代比例的升高而直线上升(P=0.0008);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瘤胃后背囊乳头高度、乳头宽度、肌层厚度及胃壁厚度无显着影响(P>0.05),但上皮厚度随柑橘皮渣添加水平的升高而直线上升(P=0.0019);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瘤胃后腹盲囊腹部乳头高度、胃壁厚度和上皮厚度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随着柑橘皮渣替代比例的升高,乳头宽度直线升高(P=0.0228),肌层厚度呈直线上升的趋势(P=0.0075)。(13)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羔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绒隐比(VH/CD)以及肠壁厚度,空肠CD、VH/CD以及肠壁厚度,回肠VH、CD以及VH/CD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空肠绒毛高度随柑橘皮渣替代比例的升高而直线升高(P=0.0160);回肠肠壁厚度随柑橘皮渣替代比例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P=0.0896),且在30%柑橘皮渣替代比例时达到最大值。(14)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增加了羔羊瘤胃微生物的OTU数目以及菌群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Shannon、Ace和Chao(P<0.05)。在门水平上,各组均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断奶羔羊瘤胃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无壁菌门(Tenericutes)、螺旋菌门(Spirochaetae)、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Saccharibacteria、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柑橘皮渣替代玉米有降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的趋势(P=0.0659)。在属水平上,对照组以欧陆森氏菌属(Olsenella)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为优势菌属;15%柑橘皮渣替代玉米组以拟杆菌BS11菌科下未分类属(BacteroidalesBS11gut)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为优势菌属;30%和45%柑橘皮渣替代玉米组以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和拟杆菌S24-7菌科下未分类属(BacteroidalesS24-7)为优势菌属。断奶羔羊饲粮中不同比例柑橘皮渣替代玉米有降低羔羊瘤胃欧陆森氏菌属(Olsenella)(P=0.0611)和普雷沃氏菌属7(Prevotella7)(P=0.0557)相对丰度的趋势;但增加了毛螺菌科NK3A20菌属(LachnospiraceaeNK3A20)(P=0.0237)的相对丰度,并有增加克里斯滕森菌科R-7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R-7)(P=0.0627)、瘤胃菌科NK4A214菌属(RuminococcaceaeNK4A214)(P=0.0922)、韦荣球菌科UCG-001菌属(VeillonellaceaeUCG-001)(P=0.0815)和密螺旋菌属2(Treponema2)(P=0.0943)相对丰度的趋势;另外,与对照组相比,15%柑橘皮渣替代玉米有增加普雷沃氏菌科UCG-001菌属(PrevotellaceaeUCG-001)相对丰度(P=0.0843)的趋势。(15)与对照组相比,断奶羔羊饲粮中15%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增加了养羊日获利,而30%和45%柑橘皮渣替代玉米降低了日获利,对经济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以上的试验发现,断奶羔羊饲粮中15%的干燥柑橘皮渣等量替代玉米是完全可行的,但高比例(特别是45%)替代会对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等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断奶羔羊饲粮中干燥柑橘皮渣替代玉米提高了瘤胃菌群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影响了瘤胃发酵,改善了羔羊肠道形态及瘤胃发育。
马绍楠[5](2018)在《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代谢能估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及其数据库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建立我国肉羊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并通过对我国现有肉羊常规饲料代谢能模型的整理和比较,筛选出其中的最适模型,从而对数据库中饲料原料的消化能(DE)、代谢能(ME)进行估测和补充。此外,进一步通过测定多种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的常规营养成分、能量的消化代谢效率和体外发酵参数来探索其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补充我国肉羊常用单一精饲料原料有效能的估测模型,为我国肉羊的科学养殖、饲料配方的合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饲料原料有效能的估测提供新的方法。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试验一:体外法估测常用精饲料干物质体外降解率本试验旨在探索肉羊常用精饲料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简易评价方法。试验以4种蛋白质饲料和7种能量饲料为试验材料,采用体外产气法与人工瘤胃持续发酵法,在测定产气量(GP)与体外干物质有效降解率(EDIVDMD)的同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常规营养成分对EDIVDMD的影响,建立了以GP、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预测饲料EDIVDMD的估测模型。结果显示:单一饲料原料的理论产气量及8h、16h、24h、36h、48h产气量均与EDIVDMD呈正相关关系(P<0.05);以相关性最强的三个预测值GPa+b、GP24h、GP36h为参数,分别建立预测EDIVDMD的估测模型,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557、0.619和0.612。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与EDIVDMD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中,EDIVDMD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与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建立以ADF、NDF预测饲料EDIVDMD的一元、二元估测模型,二元估测模型EDIVDMD=88.481-0.484ADF-0.231NDF(P<0.01,R2=0.866)相关系数最高。综上所述:体外产气法可以估测饲料的EDIVDMD,可对饲料的降解性能做出快速、合理、有效的评价;利用饲料中的纤维含量来估测其他主要营养物质在瘤胃内消化率的方法切实可行。本研究为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在瘤胃内降解情况的快速评定提供了新的方法。试验二:肉羊精饲料消化能和代谢能预测模型(体外法)的建立本试验旨在探索肉羊常用精饲料DE、ME的简易评价方法。试验选取10种我国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套算法计算10种肉羊常用精饲料的DE和ME,通过体外试验得出饲料原料的体外有机物降解率(IVOMD)、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和GP24h等体外发酵参数,通过实验室分析法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最终建立以饲料的体外发酵参数预测10种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DE、ME的预测模型。(结果)结果表明:单一精饲料原料的24h产气量、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均与DE、ME呈正相关关系(P<0.05);选取相关系数较高的预测因子(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建立预测DE、ME的估测模型,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16和0.881。将十种精饲料原料分为5种蛋白质饲料和5种能量饲料重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一元、二元估测模型,方程R2显着提高,其中,预测蛋白质饲料DE的二元估测模型R2最高,DE=7.402+0.068IVOMD+0.049GP24h(R2=0.996,P<0.05)。综上所述:体外法可以有效估测肉羊常用单一精饲料原料的DE、ME值,可对饲料在动物体内的能量代谢情况做出快速、合理、有效的评价。本试验为我国肉羊常用饲料有效能的估测提供新了的方法,为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支持。试验三: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立为建立肉羊常规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下文简写为“数据库”),本研究根据我国行业内饲料分类标准,对本团队现有三百多种饲料原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后,对其常规营养成分数据进行了补充,初步形成数据库。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创新团队(下文简写为“本团队”)前期试验所得肉羊常用饲料有效能预测模型为研究对象,以NRC及中国饲料营养价值表中的饲料原料数据为基础,通过比较有效能估测值与NRC、中国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给出值之间的变异系数及相对偏差来比较模型的准确性,筛选出计算饲料DE、ME的适宜模型。最终使用模型对“数据库”中的DE、ME值进行估测,以达到完善数据库的目的。结果表明:以NDF为预测因子预测饲料原料DE的预测模型:DE1=17.211-0.135NDF和以DE为预测因子预测ME的估测模型:ME1=0.046+0.820DE在用以估测NRC或中国饲料营养价值表中饲料原料有效能时,其DE估测值与给出值的相对偏差和变异系数最低,是目前估测肉羊常规饲料DE、ME的适宜模型,可有效估测“数据库”中饲料原料的DE、ME值,建立具有更高参考价值的数据库。本团队建立的“数据库”填补了我国肉羊常规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空白,为数据库的更新、完善奠定了基础。总之,体外法可以快速、有效的估测肉羊常规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情况以及在肉羊体内的能量代谢情况;通过对我国肉羊常规饲料样品进行收集和分类并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以及整理和补充不同实验条件下饲料原料有效能的估测模型,可以初步建成我国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弥补这一空白。本研究为我国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肉羊常用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全面评价提供了依据。
温旭杰[6](2018)在《日粮添加枣渣对肉牛瘤胃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促进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充分挖掘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潜力,本研究将枣业副产品中的枣渣作为肉牛饲料组成成分,进行了体外人工瘤胃发酵试验、体外发酵产气试验以及肉牛育肥屠宰试验,探讨不同枣渣粉添加量对肉牛瘤胃发酵、生长性能、血液指标以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为枣渣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体外人工瘤胃发酵试验中,采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进行发酵,配制了枣渣粉含量分别为0%、5%、10%、15%、20%、25%的颗粒日粮。试验采用6×6拉丁方设计,每期6 d,共36 d。每期后3 d为采样期,采集发酵液和发酵食糜,然后进行瘤胃发酵参数、养分消化率等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枣渣粉对发酵液pH和NH3-N浓度没有显着影响(P>0.05)。发酵液中总VFA浓度在5%、10%添加组显着高于其他组(P<0.01)。DM、OM、EE表观消化率随着枣渣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CF、NDF和ADF显着降低(P<0.05)。另外,日粮添加枣渣粉后T-AOC、GSH-PX、SOD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都有增加的趋势(P<0.05)。在体外发酵产气试验中,结合在人工瘤胃中的试验结果,对日粮中枣渣粉的添加量进行了优化,添加比例分别为0%、3%、6%、9%、12%。试验采用Menke体外产气法进行,每个组、每个时间段设置3个重复,分别发酵3、6、9、12、24、48和72 h,然后采集发酵液、发酵气体以及发酵食糜等,并测定甲烷浓度、发酵液参数、养分消化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发酵液的pH受枣渣添加量的影响不大(P>0.05),但NH3-N浓度在3 h和6 h随枣渣添加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甲烷产量从3 h至48 h随枣渣的添加而显着降低(P<0.05)。发酵液VFA浓度各组间差异显着(P<0.05),且呈二次效应(Q;P<0.05),在添加6%枣渣组达到最高。乙酸随枣渣日粮的添加而显着下降(P<0.05),丙酸和丁酸表现为增加的倾向(P<0.1)。GSH-PX、SOD、T-AOC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枣渣的添加而显着增加(P<0.05)。DM降解率从3 h至48 h随着枣渣添加量的提高而有显着的二次曲线效应(Q;P<0.05),CP降解率也在24 h和48 h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肉牛育肥屠宰试验中,结合体外人工瘤胃发酵试验和体外发酵产气试验结果,进一步将日粮中枣渣粉的添加比例设定为0%、3%、6%、9%。选用24头生长发育正常的黑安格斯去势肉牛(体重在410±10 kg),采用随机区组法分成4组,每组6头,进行60d的育肥试验,并在育肥结束后,将试验肉牛进行屠宰。同时采集肉牛的采食量、增重、肉牛血液、粪便以及屠宰过程中的肉样等,测定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血液参数、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胴体性状。结果显示,DM、OM、CP的表观消化率在各枣渣粉添加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但EE的表观消化率随着枣渣含量的增加显着升高(P<0.05),在6%枣渣添加组其表观消化率达到最高。通过对肉牛血液指标的测定可知,枣渣的添加对肉牛常规血液指标没有显着的影响,但随着枣渣含量的升高肉牛血液中抗氧化指标有增加的趋势。而且添加枣渣后,肉牛DMI在6%、9%添加组有升高的趋势。枣渣添加后对肉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提高没有显着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枣渣可以作为一种营养源而被反刍动物利用。在饲料中添加枣渣可以对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液的抗氧化活性以及牛肉肉质均向有益方向改变,由于纤维物质消化率随添加水平降低的缘故,枣渣添加水平以6%为宜。
张旭,黄璇,李闯,王向荣,蒋桂韬,吴端钦,戴求仲[7](2017)在《复合酶制剂对几种糟渣类原料养分利用率和代谢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旨在研究临武鸭对几种糟渣类原料(白酒糟、啤酒糟、2种酱油渣、灵芝菌糠、柑橘渣和甘蔗糖渣)的养分利用率和代谢能,及添加复合酶制剂(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几种糟渣类原料养分利用率和代谢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8只体重2.0 kg左右的健康成年临武鸭公鸭,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只鸭。采用绝食强饲-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将待测原料与无氮饲粮按1∶2的重量比混合配成试验原料,每种原料均设对照组和添加复合酶制剂组(试验原料中添加250 mg/kg的复合酶制剂),对照组和添加复合酶制剂组的试验分2个批次进行,测定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临武鸭几种糟渣类原料养分利用率和代谢能。结果表明:临武鸭对几种糟渣类原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和粗纤维(CF)表观利用率分别为30.73%51.08%、17.65%75.62%、10.85%91.19%和10.84%67.05%,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分别为4.5815.20 MJ/kg和5.5717.17 MJ/kg。添加复合酶制剂后临武鸭对几种糟渣类原料的DM、CP、EE和CF的有效营养改进值(ENIV)分别为6.4641.37 g/kg、0.3313.23 g/kg、0.099.73 g/kg和0.707.84 g/kg,TM E提高了0.131.68 M J/kg。由此可见,添加复合酶制剂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临武鸭对糟渣类原料的养分利用率和代谢能。
王坚[8](2017)在《水稻、玉米秸秆与农副产品混合青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导致畜牧业饲料用粮迅速提高,“人畜争粮”状况日趋严重。由于反刍动物特殊的生理特点,可供其利用的粗饲料资源广泛,农作物秸秆、糟渣、农副产品下脚料等均可被采食,因此反刍动物在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江浙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对反刍动物产品需求旺盛,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与北方地区相比,江浙地区人多地少,用于种植优质牧草的土地有限,优质粗饲料不能全年均衡供给已成为制约江浙地区反刍动物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展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等资源的饲料化技术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利用水稻、玉米秸秆与主要农副产品进行混合青贮,评价其青贮发酵品质,并进一步添加糖蜜、酒糟对发酵品质进行调控,最后进行发酵品质相关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当地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混合青贮饲料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八个部分。1水稻、玉米秸秆和农副产品营养成分分析分析了水稻、玉米秸秆及主要农副产品(番薯藤、番薯皮、西兰花茎叶、卷心菜废弃叶、胡萝卜下脚料、柑桔皮、啤酒糟和苹果渣)的营养成分,为后期混合青贮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和苹果渣的干物质含量高于800 g·kg-1鲜重(FW)、粗蛋白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番薯皮、番薯藤、啤酒糟、西兰花茎叶、卷心菜废弃叶和胡萝卜下脚料等干物质含量低于100 g·kg-1FW,其中卷心菜废弃叶、柑桔皮、胡萝卜下脚料、玉米秸秆和番薯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紫花苜蓿、西兰花茎叶和啤酒糟蛋白含量高于230 g·kg-1DM。2水稻秸秆与蔬菜加工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研究水稻秸秆、紫花苜蓿和西兰花茎叶(或卷心菜废弃叶)以鲜重为基础,按5:1:4的比例混合青贮,分析其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紫花苜蓿和西兰花茎叶混合青贮30 d后pH达到4.96,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值分别为2.41 g·kg-1DM和229 g·kg1TN,乳酸含量仅为20.5 g·kg-1DM,发酵品质较差。水稻秸秆、紫花苜蓿和卷心菜废弃叶混合青贮pH和氨态氮/总氮值分别为3.81和25.1 g·kg’1TN,乳酸含量为61.6 g·kg-1DM,整个青贮过程中未检测到丁酸含量,发酵品质良好。针对水稻秸秆、紫花苜蓿和西兰花茎叶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差,进一步添加糖蜜改善其混合青贮发酵品质。试验设对照、2.5%糖蜜和5%糖蜜添加组,添加糖蜜显着降低了干物质损失(P<0.05),促进了乳酸发酵,降低了 pH值、氨态氮/总氮值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明显改善了青贮发酵品质,但2.5%糖蜜和5%糖蜜组间pH值、乳酸和氨态氮/总氮差异不显着(P>0.05),因此综合考虑,添加2.5%的糖蜜较为适宜。3水稻秸秆与番薯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研究水稻秸秆、苹果渣与番薯皮(或番薯藤)以鲜重为基础,按5:2:3的比例混合青贮,分析其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秸秆与番薯副产品混合青贮第3天,pH显着下降至4.0左右,之后番薯皮混合组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至青贮结束,而番薯藤组在青贮第30天pH升至4.75,两组青贮过程中均未检测到丁酸含量,番薯皮组氨态氮/总氮为29.7 g·kg-1TN,番薯藤组始终具有较高的氨态氮/总氮,青贮结束时达到63.5 g·kg-1TN。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进行啤酒糟添加青贮。试验设对照、10%,15%,20%啤酒糟添加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啤酒糟降低了pH值、干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了乳酸和乙酸含量。番薯皮组添加啤酒糟氨态氮/总氮值有所提高,但番薯藤组氨态氮/总氮值显着(P<0.05)降低。4水稻秸秆与水果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研究水稻秸秆、苹果渣与柑桔皮以鲜重为基础,按5:2:3的比例混合青贮,分析其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贮3d后,pH值降至4.0以下直至青贮结束,氨态氮/总氮缓慢增加至63.6 g·kg-1TN,始终未检测到丁酸,但整个青贮过程乳酸含量较低。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进行啤酒糟添加青贮。试验设对照、10%,15%,20%啤酒糟添加组,整个青贮过程中对照组乳酸含量增加缓慢,而啤酒糟组从第5天至青贮结束乳酸含量显着(P<0.05)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以上的啤酒糟显着降低了氨态氮/总氮值(P<0.05)。5玉米秸秆与蔬菜加工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研究玉米秸秆、苹果渣与西兰花茎叶(卷心菜废弃叶或胡萝卜下脚料)以鲜重为基础,按2:1:1的比例混合青贮,分析其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贮30 d后,3个混合青贮组均具有低的pH(3.55~3.98)和氨态氮/总氮值(26.9~56.6 g·kg-1TN),较高的乳酸含量(39.0~69.3 g·kg-1DM)和乳酸/乙酸值(2.09~7.84),各混合组始终未检出丁酸,表明3组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均为良好。6玉米秸秆与番薯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研究玉米秸秆、苹果渣和番薯皮(或番薯藤)以鲜重为基础,按2:1:1的比例混合青贮,分析其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番薯皮组始终具有较低的pH(3.59)和氨态氮/总氮值(20.6 g·kg-1TN),未检出丙酸和丁酸、尽管乳酸含量较低(21.3 g·kg-1DM),但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属良好;番薯藤组青贮前期pH值快速下降,但青贮后期乳酸含量下降,pH显着升高(P<0.05),丁酸含量急剧增加,发酵品质较差。为进一步提高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进行啤酒糟添加青贮。试验设对照、10%,20%,30%啤酒糟添加组,结果表明:添加啤酒糟显着提高了玉米秸秆和番薯皮混合青贮组乳酸、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P<0.05),各组均未检出丙酸和丁酸。对于玉米秸秆和番薯藤混合青贮组,添加啤酒糟显着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pH值和丁酸含量(P<0.05);青贮30 d后10%和20%啤酒糟组氨态氮/总氮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30%啤酒糟组氨态氮/总氮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建议生产中啤酒糟添加量为10%较适宜。7玉米秸秆与水果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研究玉米秸秆、苹果渣和柑桔皮以鲜重为基础,按2:1:1的比例混合青贮,分析其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贮第1天pH值已降至4.0以下,并维持较低的pH水平至青贮结束,整个青贮过程中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和氨态氮/总氮较低,无丁酸产生,青贮发酵品质良好。为进一步提高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进行啤酒糟添加青贮。试验设对照、10%,15%,20%啤酒糟添加组,结果表明,整个青贮过程中,啤酒糟组干物质含量和pH值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青贮第5天后乳酸含量开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啤酒糟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各啤酒糟添加组仅检测到微量丙酸和丁酸(<1 g·kg-1DM);氨态氮/总氮值随啤酒糟比例增加而升高,但青贮第30 d仅20%酒糟组氨态氮/总氮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玉米秸秆、苹果渣和柑桔皮混合基础上添加10%啤酒糟能改善青贮发酵品质。8农作物秸秆与农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相关性分析与综合评价将整个研究中农作物秸秆与农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试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干物质含量的二元回归方程可以较好的预测混合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二次回归方程可对pH值、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进行预测。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组分的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得分高于水稻秸秆,无论是以水稻秸秆还是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成分的混合青贮,柑桔皮组发酵品质最优,其次是卷心菜废弃叶,优于番薯皮,最差的为番薯藤,添加糖蜜可以显着改善相应的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
彭雪娇[9](2017)在《柑橘糖蜜的果胶酶法制备工艺及其发酵生产维生素B12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柑橘加工废渣是柑橘加工的副产物,以果皮渣、果肉渣及种籽为主,鲜果皮渣约含5%8%的糖分,果肉渣约含8.8%11%的糖分,经压榨、蒸发浓缩后可制得柑橘糖蜜。柑橘糖蜜是一种高糖度的深褐色粘稠液体,主要成分为单糖、双糖、少量多糖、类黄酮等物质,是很好的发酵碳源。基于此,本文以柑橘榨汁产生的果皮渣和果肉渣为原料,分别进行柑橘糖蜜的果胶酶法制备、糖分的分离提取和含量测定、以及发酵生产维生素B12(简称VB12)的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柑橘榨汁产生的果皮渣和果肉渣为原料,利用榨汁和水洗提取其中糖分,得到的果皮渣糖液和果肉渣糖液含有较多的果胶、细胞膜碎片或其他不溶物杂质。利用果胶酶对糖液进行澄清处理,以糖液透光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果皮渣糖液的最佳酶处理工艺为:酶用量0.125 U/mL、pH值4.0、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40℃,在此条件下,果皮渣糖液透光率由原来的14.6%增加到75.1%;果肉渣糖液的最佳酶处理工艺为:酶用量0.100 U/m L、pH值4.0、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35℃;在此条件下,果肉渣糖液透光率由原来的46.0%增加到83.8%。(2)采用真空旋转蒸发,以浓缩时间为横坐标,糖液浓度(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示)为纵坐标,绘制糖液浓缩曲线。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着性,研究果胶酶处理对糖液浓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70±5℃、转速80 r/min、真空度﹣0.095±0.005 MPa条件下,当浓缩时间为100 min时,酶处理前后的果皮渣糖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现显着差异;在温度50±2℃、转速182 r/min、真空度﹣0.098±0.002 MPa条件下,当浓缩时间为50 min时,酶处理前后的果肉渣糖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现显着性差异,随着浓缩时间的继续增加,显着性差异继续增大。(3)以粗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对粗多糖提取工艺中的脱脂工艺和醇沉工艺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在无水乙醇用量6倍(V/V)、时间10 h、温度4℃的醇沉条件下,确定最佳脱脂工艺为:脱脂剂用量20倍(V/V)、脱脂剂中石油醚体积分数90%、回流时间3.5 h;在此工艺条件下,确定了最佳醇沉工艺:乙醇浓度99%、乙醇用量8倍(V/V)、醇沉时间8 h;得到的粗多糖提取率为5.47%。(4)以果胶酶法和直接浓缩法制备的柑橘糖蜜为样品,利用优化后的粗多糖提取工艺对其糖分进行分离提取,采用蒽酮试剂法测定多糖,DNS法测定还原糖和转化糖。测定结果表明:柑橘糖蜜的糖分以还原糖和蔗糖为主,多糖含量极少;果胶酶法制备的柑橘糖蜜纯度比直接浓缩法制备的高;果胶酶法制备的果皮渣糖蜜中还原糖含量为32.21%,占其总糖的85%以上;果胶酶法制备的果肉渣糖蜜中还原糖含量为22.19%,约占其总糖的57%。(5)以果胶酶法制备的柑橘果皮渣糖蜜为发酵原料,选取谢氏丙酸杆菌作为发酵菌种,生产VB12。固定发酵温度为30℃,以VB12产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Plca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组成,确定了发酵培养基最佳成分为:柑橘糖蜜22°Brix、酵母膏92 g/L、CoCl2·6H2O 40 mg/L、KH2PO41.0 g/L、(NH4)2PO4 2.0 g/L、初始pH值6.9、DMB添加量50 mg/L;各成分影响VB12产量的主次顺序为初始pH值>柑橘糖蜜>酵母膏浓度>(NH4)2PO4>CoCl2·6H2O>KH2PO4>DMB添加量。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基础上,以VB12产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为接种量20%、装液量90 m L(250 mL三角瓶)、DMB添加时间74 h、发酵时间96 h,获得的VB12产量为28.0339 mg/L。
余倩倩[10](2017)在《柑橘皮渣有机肥对柑橘生长、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1年生枳橙砧(P.trifoliate×C.sinensis)沃柑(Orah)和10年生枳橙砧(P.trifoliate×C.sinensis)特洛维塔(Trovita)甜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柑橘皮渣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处理,系统的研究了柑橘皮渣有机肥对盆栽沃柑幼龄树与成年盛产期特洛维塔甜橙树生长发育、树体营养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以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化肥减量与有机肥果品质量提升以及柑橘科学合理施肥等技术建立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皮渣肥对沃柑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单施复合肥。其中单施皮渣肥500g/株或皮渣肥250g+复合肥100g/株处理可以较好的满足沃柑生长。皮渣肥能显着增加沃柑株高、主干粗度和分枝数,维持叶片叶绿素含量稳定;增强根系对氮、磷和钾的吸收以供应根系和叶片等生长旺盛部位生长,显着增加地上部、地下部的生长量。(2)大田(果园)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显着增加<0.5mm根系比例,降低0.52mm根系比例,调节柑橘根系组成,促进根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皮渣肥肥效稳定且养分释放持久,可以达到与柑橘生理需求同步。随着特洛维塔甜橙生长发育,施用皮渣肥叶片氮、钾养分逐渐高于复合肥处理,至果实成熟期,分别较复合肥处理提高了7.05%和26.78%。较CK,皮渣肥11.3kg/株/年两次施用Wk显着下降了20.02%,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Ψo和用于还原PSI受体侧末端电子受体的量子产额φEo分别提高了11.92%和12.97%。皮渣肥11.3kg/株/年一次性施用处理的电子传递效率(Fm/Fo)较CK显着提高了5.79%。施肥后,特洛维塔叶片整体性能提升,皮渣肥11.3kg分次施用有效增强柑橘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性能,较CK处理PIabs和PIcs分别提高了42.54%和42.28%;而复合肥处理可以改善PSⅠ性能,PItotal较CK提高了44.90%。施用皮渣肥可以增加果实钾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与CK相比,皮渣肥处理果面亮度(a/b)提高了5.00%25.88%;显着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了23.15%37.04%,固酸比显着提高了24.70%61.38%,改善果实品质以皮渣肥11.3kg/年/株一次性施用处理的效果最佳。2015年,皮渣肥处理的平均亩产和经济效益分别较复合肥处理提高了46.14%和68.10%;2016年其平均亩产和产值分别为2271.49kg和3955.60元。(3)施用皮渣肥可以调节土壤pH,显着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较CK下降了2.37%9.19%;复合肥可以显着提高果园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有效养分,但容易造成土壤有效养分超过柑橘土壤养分适宜范围;而在盆栽土壤试验中,其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处于养分缺乏状态。施用皮渣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高达17.68g/kg,较CK增长了1.80倍;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13.64mg/kg、17.60mg/kg、149.34mg/kg,均处于柑橘园养分适宜范围,分别较CK提高了30.15%、40.00%和30.36%;且其盆栽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也处于适宜范围。
二、柑橘加工副产品中饲料营养物质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柑橘加工副产品中饲料营养物质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常用饲料原料中矿物元素含量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矿物元素的营养作用 |
1.2 畜禽饲料中矿物元素含量 |
1.3 矿物元素过量的危害 |
1.4 有害重金属 |
1.5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河北省畜禽饲料成分中常量元素含量分布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1.2 样品分析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饲料原料中的Ca含量 |
2.2.2 饲料原料中的K含量 |
2.2.3 饲料原料中的Mg含量 |
2.2.4 饲料原料中的Na含量 |
2.2.5 饲料原料中的P含量 |
2.3 讨论 |
2.3.1 饲料原料中Ca的含量 |
2.3.2 饲料原料中的K含量 |
2.3.3 饲料原料中的Mg含量 |
2.3.4 饲料原料中的Na含量 |
2.3.5 饲料原料中的P含量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畜禽饲料资源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布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1.2 样品分析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饲料原料中的Cu含量 |
3.2.2 饲料原料中的Fe含量 |
3.2.3 饲料原料中的Mn含量 |
3.2.4 饲料原料中的Zn含量 |
3.2.5 饲料原料中的Se含量 |
3.3 讨论 |
3.3.1 畜禽饲料原料中Cu元素含量分布 |
3.3.2 畜禽饲料原料中Fe元素含量分布 |
3.3.3 畜禽饲料原料中Mn元素含量分布 |
3.3.4 畜禽饲料原料中Zn元素含量分布 |
3.3.5 畜禽饲料原料中Se元素含量分布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畜禽常用饲料中重金属污染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4.1.2 样品分析 |
4.1.3 限量标准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饲料原料中的Cr含量 |
4.2.2 饲料原料中的As含量 |
4.2.3 常用饲料中的Cd含量 |
4.2.4 饲料原料中的Pb含量 |
4.3 讨论 |
4.3.1 饲料原料中有害重金属污染情况 |
4.3.2 不同原料中有害重金属的污染情况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柑橘皮渣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生态及其对饲料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我国柑橘皮渣资源现状 |
1.1.1 我国柑橘产业现状 |
1.1.2 柑橘皮渣特性 |
1.1.3 柑橘皮渣资源化利用现状 |
1.2 青贮饲料技术 |
1.2.1 青贮技术简介 |
1.2.2 青贮进程 |
1.2.3 青贮微生物 |
1.2.4 青贮饲料评价指标 |
1.2.5 青贮饲料蛋白质水解及其影响因素 |
1.3 影响饲料青贮的主要因素 |
1.3.1 原料 |
1.3.2 密封性 |
1.3.3 存储时间 |
1.3.4 温度 |
1.3.5 添加剂 |
1.3.6 青贮方式 |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接种菌剂 |
2.2.2 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实验 |
2.2.3 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空间尺度上的变化实验 |
2.2.4 DNA提取与PCR扩增 |
2.2.5 Illumina MiSeq测序 |
2.2.6 生物信息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自然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 |
2.3.2 添加菌剂A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 |
2.3.3 添加菌剂B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 |
2.3.4 添加菌剂对青贮饲料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2.3.5 添加菌剂A的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群落空间演替规律 |
2.3.6 添加菌剂B的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群落空间演替规律 |
2.4 小结 |
3 青贮过程中饲料品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与菌剂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取样及样品处理 |
3.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3.2.5 数据处理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青贮基本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
3.3.2 饲料中有机碳组成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
3.3.3 饲料中有机氮组成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
3.3.4 青贮饲料品质评价 |
3.3.5 饲料品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 |
3.4 小结 |
4 青贮过程中饲料品质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1 原料与菌剂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取样及样品预处理 |
4.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4.2.5 数据处理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青贮基本参数随空间的变化特征 |
4.3.2 饲料中有机碳组成随空间的变化特征 |
4.3.3 饲料中有机氮组成随空间的变化特征 |
4.3.4 饲料中菌落数随空间的变化特征 |
4.3.5 饲料品质随空间变化规律分析 |
4.3.6 青贮饲料经济分析及应用前景展望 |
4.4 小结 |
5 青贮饲料蛋白质水解过程及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原料与菌剂 |
5.2.2 实验设计 |
5.2.3 取样及样品预处理 |
5.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5.2.5 数据处理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青贮过程中基本参数变化特征 |
5.3.2 饲料物质组成随空间的变化特征 |
5.3.3 饲料蛋白质水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3.4 青贮饲料蛋白质水解机理分析 |
5.3.5 控制饲料中蛋白质水解的措施 |
5.4 小结 |
6 基于模式生物的饲料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青贮饲料食用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构建 |
6.2.1 饲料食用安全性评价的意义 |
6.2.2 饲料食用安全性评价的原则 |
6.2.3 食用安全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4 斑马鱼在食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
6.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3.1 试验动物 |
6.3.2 分组方案 |
6.3.3 饲喂方案 |
6.3.4 养殖条件及取样 |
6.3.5 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 |
6.3.6 鱼体生长指标及饲料效率的计算方法 |
6.3.7 数据分析方法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斑马鱼致死率以及排泄物重量变化 |
6.4.2 青贮饲料对斑马鱼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
6.4.3 青贮饲料对斑马鱼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6.4.4 青贮饲料对斑马鱼性腺和肝脏的影响 |
6.4.5 青贮饲料对斑马鱼肌体蛋白质组织的影响 |
6.4.6 青贮饲料对斑马鱼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影响 |
6.5 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的专利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干燥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断奶羔羊生长、免疫、肉品质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柑橘皮渣资源概述 |
1.2 柑橘皮渣中主要活性物质 |
1.2.1 果胶 |
1.2.2 香精油 |
1.2.3 膳食纤维 |
1.2.4 橘皮色素 |
1.2.5 柠檬苦素 |
1.2.6 黄酮类化合物 |
1.3 柑橘皮渣作畜禽饲料的利用方式及营养特点 |
1.3.1 鲜柑橘皮渣 |
1.3.2 干燥柑橘皮渣 |
1.3.3 青贮柑橘皮渣 |
1.3.4 发酵柑橘皮渣 |
1.4 柑橘皮渣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1.4.1 柑橘皮渣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
1.4.2 柑橘皮渣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
1.4.3 柑橘皮渣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干燥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断奶羔羊生长、免疫、肉品质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2.1 试验目的及意义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和试验设计 |
2.2.2 动物饲养管理 |
2.2.3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2.4 指标测定及方法 |
2.2.5 经济效益分析 |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血清营养代谢指标的影响 |
2.3.3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 |
2.3.4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5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6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7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肉品质的影响 |
2.3.8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9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3.10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血清免疫功能的影响 |
2.3.11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肠道粘膜免疫的影响 |
2.3.12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2.3.13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瘤胃组织形态发育的影响 |
2.3.14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肠道形态的影响 |
2.3.15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2.3.16 经济效益分析 |
2.4 讨论 |
2.4.1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2.4.2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血清营养代谢指标的影响 |
2.4.3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 |
2.4.4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4.5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2.4.6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肉品质的影响 |
2.4.7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2.4.8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4.9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血清免疫功能的影响 |
2.4.10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
2.4.11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2.4.12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瘤胃组织形态发育的影响 |
2.4.13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肠道形态的影响 |
2.4.14 柑橘皮渣对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
2.4.15 经济效益分析 |
2.5 小结 |
全文结论、创新点、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代谢能估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及其数据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肉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建立数据库的意义 |
1.2 肉羊饲料的能量评定 |
1.2.1 能量代谢评价体系 |
1.2.2 肉羊饲料能量评定指标及方法 |
1.3 肉羊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
1.3.1 饲料原料的分类 |
1.3.2 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肉羊常用精饲料体外产气量与干物质体外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计算公式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4种蛋白质饲料及7种能量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分析 |
2.2.2 4种蛋白质饲料和7种能量饲料的产气量和产气参数 |
2.2.3 4种蛋白质饲料和7种能量饲料的干物质降解率 |
2.2.4 常规营养成分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
2.2.5 产气量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单一蛋白质饲料的体外发酵特性 |
2.3.2 单一能量饲料的体外发酵特性 |
2.3.3 精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
2.3.4 精饲料产气量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
2.4 结论 |
第3章 体外法建立肉羊常用精饲料消化能、代谢能的估测模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3.1.2 试验饲粮 |
3.1.3 试验方法 |
3.1.4 计算公式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2 为建模型所测数据的整理 |
3.2.3 单一精饲料原料GP24h、IVDMD与IVOMD的相关性分析 |
3.2.4 单一精饲料原料GP24h、IVOMD与DE、ME的相关性分析 |
3.2.5 单一蛋白质、能量饲料有效能估测模型的建立 |
3.3 讨论 |
3.3.1 10种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体外发酵参数及消化代谢情况的比较 |
3.3.2 肉羊常用单一精饲料原料体外发酵参数与其有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
3.3.3 体外法建立肉羊饲料ME预测模型的优势 |
3.4 结论 |
第4章 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需分类、整理的饲料原料 |
4.1.2 用于比较、筛选的肉羊常用饲有效能估测模型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中饲料的整理和分类 |
4.2.2 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和代谢能最佳估测模型的确定 |
4.3 讨论 |
4.3.1 饲料能量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 |
4.3.2 我国肉羊饲料ME预测模型较国外预测模型的优越性 |
4.3.3 建立我国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必要性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总体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数据库的展示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日粮添加枣渣对肉牛瘤胃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引言 |
2.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 |
2.1 秸秆、秕壳类 |
2.2 饼粕类 |
2.3 糟渣类 |
3.山西省枣副产品资源现状 |
4.枣副产品营养价值及功能性成分 |
4.1 三萜类化合物 |
4.2 环核苷酸类 |
4.3 多糖类 |
4.4 酚类化合物 |
5.枣副产品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
5.1 枣副产品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
5.2 枣副产品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 |
5.3 枣副产品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
5.4 枣副产品在鸡生产中的应用 |
6.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枣渣日粮对体外连续发酵及体外产气参数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饲料原料的采集与制备 |
2.2 试验日粮配方设计与制作 |
2.3 瘤胃液供体牛的选择与饲粮 |
2.4 试验设计 |
2.5 试验装置及准备工作 |
2.6 缓冲液配制 |
2.7 发酵培养步骤 |
2.8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9 样品分析与结果计算 |
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枣渣日粮体外人工瘤胃双外流法的发酵研究 |
3.2 枣渣饲粮Menke体外产气法的发酵研究 |
4.讨论 |
4.1 人工瘤胃发酵中添加枣渣对瘤胃发酵、抗氧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4.2 体外发酵产气中添加枣渣对产气指标、瘤胃发酵、抗氧化指标和养分降解率的影响 |
5.小结 |
第三章 枣渣日粮对肉牛肥育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2.2 日粮和分组 |
2.3 供试牛的饲养管理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肉牛全消化道养分表观消化率 |
3.2 血液性状 |
3.3 肉牛生产性能指标 |
3.4 屠宰性能与胴体品质 |
3.5 肉质物理参数及化学成分 |
4.讨论 |
4.1 日粮中添加枣渣对肉牛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4.2 日粮中添加枣渣对肉牛血液性状的影响 |
4.3 日粮中添加枣渣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 日粮中添加枣渣对肉牛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
4.5 日粮中添加枣渣对牛肉理化指标的影响 |
5.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1.基本结论 |
2.主要创新点 |
3.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致谢 |
(7)复合酶制剂对几种糟渣类原料养分利用率和代谢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原料 |
1.1.2 复合酶制剂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养分含量和总能的测定 |
1.3.2 养分和能量利用率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几种糟渣类原料的养分含量和总能 |
2.2 复合酶制剂对几种糟渣类原料的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2.3 复合酶制剂对几种糟渣类原料AME和TME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糟渣类原料的饲用价值 |
3.2 复合酶制剂对糟渣类原料养分利用率和代谢能的影响 |
4 结论 |
(8)水稻、玉米秸秆与农副产品混合青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Abbrevtions)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我国农作物秸秆与农副产品资源概况 |
2 农作物秸秆与农副产品饲料化技术 |
3 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青贮研究进展 |
4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篇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水稻、玉米秸秆和农副产品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第二章 水稻秸秆与蔬菜副产品混合青贮研究 |
第一节 水稻秸秆与西兰花茎叶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
1 材料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水稻秸秆与卷心菜废弃叶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
1 材料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糖蜜对水稻秸秆与西兰花茎叶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水稻秸秆与番薯副产物混合青贮研究 |
第一节 水稻秸秆与番薯副产物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啤酒糟对水稻秸秆与番薯副产物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水稻秸秆与水果副产物混合青贮研究 |
第一节 水稻秸秆与水果副产物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啤酒糟对水稻秸秆与水果副产物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玉米秸秆与蔬菜副产品混合青贮研究 |
第一节 玉米秸秆与西兰花茎叶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玉米秸秆与卷心菜废弃叶混合青贮发酵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玉米秸秆与胡萝卜下脚料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玉米秸秆与番薯副产品混合青贮研究 |
第一节 玉米秸秆与番薯皮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啤酒糟对玉米秸秆与番薯皮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玉米秸秆与番薯藤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节 啤酒糟对玉米秸秆与番薯藤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玉米秸秆与水果副产品混合青贮研究 |
第一节 玉米秸秆与水果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啤酒糟对玉米秸秆与水果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八章 农作物秸秆与农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相关分析与综合评价 |
1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柑橘糖蜜的果胶酶法制备工艺及其发酵生产维生素B12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柑橘加工概论 |
1.2 柑橘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应用现状 |
1.2.1 柑橘皮渣中功能性成分的提取 |
1.2.2 柑橘加工废渣的综合利用 |
1.3 柑橘糖蜜的研究 |
1.3.1 糖分的回收及糖蜜的制备 |
1.3.2 制备柑橘糖蜜的浓缩方法 |
1.3.3 柑橘糖蜜品质的影响因素 |
1.3.4 柑橘糖蜜的综合应用 |
1.4 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 |
1.4.1 多糖的提取和水解 |
1.4.2 糖分的测定 |
1.5 维生素B_(12)的研究 |
1.5.1 VB_(12)的来源 |
1.5.2 VB_(12)的提取和检测 |
1.5.3 VB_(12)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柑橘糖蜜的果胶酶法制备工艺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果皮渣和果肉渣中糖分的回收 |
2.2.2 柑橘糖蜜制备工艺流程 |
2.2.3 透光率测定波长的选择 |
2.2.4 果胶定性检测 |
2.2.5 果胶酶处理单因素实验 |
2.2.6 果胶酶处理正交试验 |
2.2.7 果胶酶处理对糖液浓缩的影响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果皮渣和果肉渣中糖分的回收 |
2.4.2 透光率测定波长的选择 |
2.4.3 果胶酶处理单因素实验 |
2.4.4 果胶酶处理正交试验 |
2.4.5 果胶酶处理对糖液浓缩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柑橘糖蜜糖分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柑橘糖蜜糖分的分离提取工艺 |
3.2.2 脱脂工艺优化 |
3.2.3 醇沉工艺优化 |
3.2.4 糖分含量测定 |
3.2.5 方法精密度 |
3.2.6 方法重复性 |
3.2.7 样品稳定性 |
3.2.8 方法加标回收率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脱脂工艺优化 |
3.4.2 醇沉工艺优化 |
3.4.3 柑橘糖蜜样品糖分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柑橘糖蜜发酵生产维生素B_(12)的工艺 |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试剂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柑橘糖蜜成分分析 |
4.2.2 菌体的生长曲线测定 |
4.2.3 VB_(12)的测定 |
4.2.4 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 |
4.2.5 发酵工艺优化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及分析 |
4.4.1 柑橘糖蜜主要成分分析 |
4.4.2 菌体的生长曲线 |
4.4.3 VB_(12)的鉴别 |
4.4.4 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 |
4.4.5 发酵工艺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柑橘皮渣有机肥对柑橘生长、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中国柑橘产业的概况 |
1.2 我国柑橘皮渣资源和利用现状 |
1.2.1 我国柑橘皮渣资源概况 |
1.2.2 柑橘皮渣的组分分析 |
1.2.3 柑橘皮渣利用现状 |
1.3 有机肥概述 |
1.3.1 有机肥的种类及利用现状 |
1.3.2 有机肥在柑橘上的应用现状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预期目标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柑橘皮渣有机肥施用对沃柑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
3.1.4 项目指标及观测方法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肥对盆栽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2 施肥对沃柑株高、茎粗、分枝数和SPAD的影响 |
3.2.3 施肥对沃柑地下部与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4 施肥对沃柑植株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施肥对特洛维塔甜橙树体营养、叶绿素荧光和品质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处理 |
4.1.3 样品采集与制备 |
4.1.4 项目测定与方法 |
4.1.5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肥对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2 施肥对特洛维塔甜橙根系组成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3 施肥对特洛维塔甜橙叶片营养动态变化的影响 |
4.2.4 施肥对特洛维塔甜橙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
4.2.5 施肥对特洛维塔甜橙果实养分与品质的影响 |
4.2.6 施肥对特洛维塔甜橙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施肥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与特洛维塔甜橙根系的影响 |
4.3.2 施肥对特洛维塔甜橙叶片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
4.3.3 施肥对特洛维塔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
4.3.4 施肥对特洛维塔甜橙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四、柑橘加工副产品中饲料营养物质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常用饲料原料中矿物元素含量分布研究[D]. 于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
- [2]柑橘肉和小麦壳混合青贮及其饲用品质[J]. 田静,唐国建,李国栋,张建国. 草业科学, 2020(01)
- [3]柑橘皮渣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生态及其对饲料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D]. 周月明. 重庆大学, 2019(10)
- [4]干燥柑橘皮渣替代玉米对断奶羔羊生长、免疫、肉品质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罗巧慧.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代谢能估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及其数据库的建立[D]. 马绍楠. 塔里木大学, 2018(09)
- [6]日粮添加枣渣对肉牛瘤胃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D]. 温旭杰.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7)
- [7]复合酶制剂对几种糟渣类原料养分利用率和代谢能的影响[J]. 张旭,黄璇,李闯,王向荣,蒋桂韬,吴端钦,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2017(12)
- [8]水稻、玉米秸秆与农副产品混合青贮研究[D]. 王坚.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柑橘糖蜜的果胶酶法制备工艺及其发酵生产维生素B12的应用研究[D]. 彭雪娇. 西南大学, 2017(02)
- [10]柑橘皮渣有机肥对柑橘生长、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余倩倩. 西南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