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时代的西部乡土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杜玉洁[1](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李珍妮,贺仲明[2](2020)在《论近年来西部乡土小说一种新的审美趋向——以红柯、李进祥、石舒清等作家为中心》文中提出"中国当代西部小说是以鲜明的乡土特征和本土情怀进入到人们视野中的"①。自"西部文学"这一命名诞生起,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关键词几乎就被限定在豪放粗犷、大气磅礴、深沉厚重等具有阳刚特质的词汇内,西部作家致力于追求和实现一种"苍凉、粗犷、孤寂、浑厚、辽阔、悲怆、坚韧、雄壮的美学风格"②。但人们很少意识到的是,近年来西部乡土小说已经表现出一种新的审美趋向,那就是传统地域风格的弱化,呈现出与"南方文学"交融的态势。
邵文文[3](2020)在《现代性焦虑与反思 ——论新世纪以来“70后”女作家笔下的小城书写》文中认为小城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社会,承载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新世纪以来,一群有着小城生活的成长背景和文化基因,并在大城市居住的“70后”女作家将创作目光放置在了中国的小城社会,关注其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发展悖论:一方面它渴望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一方面,它又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变革充满疑惧而徘徊不前。同时,“70后”女作家在对小城的现代化看法出现了矛盾点:一方面对其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异化景观和行为进行了批判和排斥,而对前现代文明充满想象和赞美;另一方面又对小城落后的现状以及自我束缚感到担忧,渴望实现诗意的现代化改造。这一矛盾的态势是基于作家现代性焦虑的压抑性表露,以及现代性反思的外在表达,进而这种现代性的焦虑和反思也成为了小城书写的内在驱动力,生成了丰富复杂的文本世界,同时也成为我们对其文本分析的一个有益视角和理论。“小城”是包含作家在内的现代人的故乡家园,既有时间和空间等层面的物质因素,又涉及记忆和伦理等精神领域,既有着现实的存在感知,也有抽象意义上的情感依托。当在以追求经济效率、崇尚技术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语境下,故乡的时空转向与衰落成为现代化追求中的必然结果。因此这种空间层面上的家园不在的危机感,时间层面上的家园异化的陌生感,成为了现代人最具有代表性的焦虑情绪,即空间焦虑和时间焦虑成为了现代性焦虑的重要表征。外在时空的焦虑将我们引向内在的伦理;外在时空的无序,使我们渴望内在伦理的有序,“70后”女作家对小城的内在伦理进行反思,并在传统伦理的回归与想象中,表达了对于建立新的伦理秩序的诉求。然而无论是时空焦虑的表达,还是小城伦理的反思和重建,也都隐含了“70后”女作家内在的现代化追求。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从空间焦虑的角度对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现代小城书写进行了多维探究。在对女作家笔下小城地理空间书写的分析上,分别从批判性现代景观(发廊、工厂)和诗意性的小城风景(街道、门口、庭院)这两组相对立的小城景观空间出发,表现了小城生存空间的异化,以及作家对小城空间诗意性想象;然后通过小城人情感空间“突围”和“阻隔”两种转移模式的书写,展现了当代小城人无根的生存焦虑;最后通过对比“我城”和“他城”两种叙事空间中所描述的小城形象的不同,表达了作家对小城的情感矛盾。第二章从时间焦虑的角度入手,对小城两种相悖的生活时间和发展速度进行对比,一种是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凝滞的时间;另一种是对于现代化的迫切要求而导致的小城时间和发展的快慢失衡。当小城现代化求“快”的线性发展与小城日常生活的缓慢速度相碰撞,小城自身的慌张和焦虑便由此产生。在这种慌张和焦虑的影响下,作家陷入了对过去的怀旧之中,以此来反抗现代时间的线性发展。第三章探究在现代性焦虑的情绪中,作家对小城伦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70后”女作家在对旧的封建伦理或者不合理的现代伦理的反思中,叙写了小城性别伦理的苦闷性以及生存伦理的矛盾性,从而重新回归到割裂了的传统中去,在祛魅的现代社会中去找寻生命伦理的敬畏感,在工具理性至上的现代性中重建民间伦理的包容性。在对小城伦理的反思中,体现了作家对现代道德的反思精神,表达了作家对于建立伦理新秩序的急切诉求。第四章深入到女作家的精神主体中,探析其小城书写的现代意义和追求。“70后”女作家在小城的书写中潜在地表现了对自然和谐生态美学的倾向,强调在现代化工业发展中,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的维护;她们主动地对自然人性进行观照,在现代理性文明的对比下,彰显了小城以善为根基的自然人性;她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以及对其现代社会尴尬处境的反思,旨在新世纪全球化,文化多元的时代语境中,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我们将其总结为作家在小城的文学文本中,体现出对生态美学的文学追求、对自然人性的人文观照、对传统文化的艰难坚守,这些也正是“70后”女作家现代性的反思精神和现代性追求的内在体现,以及作家对于小城现代化良性发展的期望与寄予。论文从“70后”女作家笔下的小城书写出发,以现代性焦虑和反思为切入点,深入到“70后”女作家的现代性精神中去。以小城现代化的种种矛盾和发展悖论,作家回归到小城文明的淳朴自然中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去寻求当代精神支撑和情感慰藉,并在时空的焦虑中和伦理的反思中,以辩证的眼光和角度去重新审视和观照小城在现代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有关生态、社会、文化的危机,从而表达以及对小城未来、小城现代化良性发展的美好期盼。
魏霞[4](2020)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时期以来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广西,岭南之地,地处西南边陲,崇山峻岭与左右江交错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别致地域特色的桂地文学。自新时期,壮族女性作家在此浮出地表进行小说创作,她们就站在双重边缘的位置,冷静地书写下凝结着生活场域特色的文本,刻下或隐或显的地理痕迹。论文试图以文学地理学为切入点,以“新时期以来”为时间点,对广西壮族女性作家的小说进行一个整体研究,深入探讨其小说文本与地理空间互动呈现出的文学现象与文学意义。本论文主要分四章由文学地理学视角具体探讨壮族女性作家创作的小说文本。第一章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与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的互动。作家们在桂地自然山水的滋养下成长,这些自然环境的地理基因同时促进了小说文本的生发。她们撷取真实的桂地空间融进文学创作,经由想象的点染,形成了别致的题材择取与小说风格。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壮族女性作家小说中人文地理空间的建构,即语言地理、风俗景观、民族性格。在这些要素的加持之下,小说文本中的文学空间进一步得到鲜明的呈现,地方感不断增强,人文气息愈发浓厚。构建在一二两章的基础之上,第三章则选取小说文本中出现的重要地理意象,由实体性地理意象与虚拟性地理意象两类深入探讨其内涵。实体性地理意象沾染了桂地湿热的物候,植物在具体空间的排列组合中烙印下原乡的意识,而虚拟性地理意象则带有空间的隐喻,暗含不同的意味。第四章指出文学地理学视域下壮族女性作家小说体现出的文学价值并对其写作进行反思,壮族女性作家所书写的小说,承载了本民族的成长记忆,又丰富了文学地理版图。但作家们在一定程度上过于拘泥原有的生活地理空间,呈现出封闭的一面。应从文化心理与扩散空间两方面入手,突破原有的小说创作瓶颈,更好地坚守地域而前行。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陈述新时期以来壮族女性作家小说与地理的互动,同时提出壮族女性作家应在坚持地域与民族书写的前提下,构建文化多元心理格局,从而使小说更好地扩散,丰富文学地理版图。
张丹[5](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认为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张文琪[6](2019)在《“风景”与中国电影美学的四重建构(1984—2018)》文中指出“风景”(landscape),是人类对自然的经验和想象,是意识形态之所在,是文化之所在。电影导演通过镜头对大自然进行“取景(框架)”,从而在银幕上制造出风景,这些风景既能提供审美愉悦,又能完成概念超越。华语电影史上,费穆、胡金铨、李安等几代影人在其电影作品中均承袭古典美学传统,突出景物描写的重要性。1984年,影片《一个和八个》与《黄土地》横空出世,“风景”一跃成为影片的主体,自此,“风景”在中国大陆电影中以前所未有之势形成了不间断的、变奏的、独特的美学和文化系统。然而“风景与电影”迄今仍然是电影研究中一个尚未被开发的领域。本文将西方风景理论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景”进行合理嫁接,探讨自1984年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中的风景如何通过诗意审美、民族记忆、现实批判、奇观物恋等层面,呈现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景,进而超越人物和情节,对构建中国现实影像产生决定性作用。论文主体部分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围绕风景的“诗意审美”功能,论述它如何被运用到中国电影美学的建构过程中。风景在中国电影中呈现出两大审美形态——“荒寒”与“婉约”,这对概念是基于王国维提出的“壮美”与“优美”发展而来,亦是对古代画论的一次电影转化。由于古典美学,尤其是古代画论的充分介入,布局、色彩、景别、画幅等镜头语言以更具中国性的方式去呈现风景。当今社会的新媒体、新技术正在为中国电影中的风景带来新变化,其中包括动画片及CG技术制造的虚拟风景。第二章参照西蒙·沙玛在其着作《风景与记忆》里直接以“木、水、石”结构章节的方法,以土、山、水三大意象为切口,深入分析中国电影中的风景如何完成民族记忆和历史认同。本章从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和“地母意识”开始,标举“土地”在民族记忆中的灵魂地位,通过“第五代”导演的历史记忆和土地寓言、新生代导演镜头中的现实剖白和土地真实,构建关于电影“真实感”的对照性阐述。中国山岳崇拜在电影中的投射,仍然存在于“第五代”与新生代之间,在陈凯歌的《孩子王》和忻钰坤的《暴裂无声》中以寓言和真实的面目分而示人。中华水崇拜的民族寓言在新旧两个时代分别标示着迥异的民族和个人身份认同,《炮打双灯》进行着“秩序”话语的重复讲述,《长江图》则是一段溯流(长江)而上的男性苦旅。第三章关照风景在中国电影中的现实批判问题,笔者归纳出三大批判对象——城市神话、国家意志神话和乡村桃源神话。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强调反城市、反现代的伦理学和地理学意涵,中国古代文士的“桃源情结”被重提。娄烨《苏州河》讲述城市神话的幻灭故事,继续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影中开始的“反城市”意识。在贾樟柯的前期作品中,风景是“缺席”或“去审美化”的,《三峡好人》终于一定程度上恢复美学价值,用“流动的风景”去记录国家意志神话的强势在场,而《江湖儿女》则人为地隐匿了三峡风景的存在感和批判性。“第六代”执着于一种去审美化、政治化的美学理想,将社会现实进行就地解剖,批判成了他们的基调,新生代亦毫不示弱,他们热衷于以一种诙谐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将中国农村中的阴暗面撕开给观众看。第四章是在工业主义和消费社会背景下,分析风景在中国电影中的奇观化与物恋化。从《英雄》到《影》,张艺谋不断运用欲望化的风景创建“色彩乌托邦”和“场景拜物教”。中国城市电影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风景生产,在风景的商业进化史上,“跨地性”更是将它延展为全球化的消费主义拓殖。作为中国民族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藏语电影正在进行“景观化”与“去景观化”的美学角力,其中境外藏族或非藏族电影人、国内非藏族电影人,对藏地风景进行符号化、景观化处理,而由土生土长的藏族电影人编剧和导演的“新藏族电影”则在刻意规避藏地风景,着重去探讨现代社会中藏地人民所面临的困厄与救赎。
吴畏[7](2019)在《抒情的主体:红柯小说艺术论》文中研究表明抒情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内一个丰富而复杂的文学现象,其概念的提出与界定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沈从文研究热”,在文学历史重评的背景下,一批现代抒情小说家的创作得以被重新挖掘。在抒情性作品的研究中,鲁迅、郁达夫、废名、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作家作品的抒情性受到重视,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也经由这些作家得到清晰的呈现。抒情性特征不仅是现代文学领域的一道风景,而且在文学向当代转型的过程中这种抒情性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美学内涵也得到了承接与创新。现代文学在向当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抒情性作为一种文学经验与美学特质保留在文学创作中,当代作家的一些创作不仅讲述故事,而且在文中贯注了写作情怀,小说因为有了个人主观情感的融入、心灵世界的展现而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与精神意蕴。在这一点上,当代陕西作家红柯展现了自己的笔力,作为诗人、小说家,红柯善于以诗性的思维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同时他也十分重视古典的文学传统,有意将古典文学的诗性元素融入到创作中,展现壮美、富有理想色彩的西部世界,小说所充斥的强烈情感成为了其创作的独特风格。红柯作为当代文坛上独特的存在,因其小说浓郁的抒情氛围而受到评论界、学界的持久关注。现当代抒情小说的产生与作家所处的时代、作家的个人经历、文化熏陶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具体就红柯而言,他由陕西到新疆最后又回到陕西,在这段迁徙的经历中他感受到西部别样的风土人情和浪漫野性的西域文化,回到陕西后他怀着对西域纯粹的热爱创作了一系列关于新疆的小说。选取红柯这位陕西作家,目的在于通过小说研究对其文学贡献作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透过红柯可以探讨抒情文学在80、90年代出现回潮的趋势有着怎样的社会语境?抒情文学在当下文坛有着怎样的表征与意义?这些问题都是探究红柯小说以及抒情文学不可缺少的思考向度。本论文从红柯小说的抒情性特征出发,以其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为文本,分析其创作与抒情传统之间的联系、对抒情性文学的创新再造以及抒情性创作所表征的文学生产意义,从而由红柯来反观90年代的文学生态面貌与社会文化语境,试着探析抒情文学如何在当下文学环境中成为可能。
王建光[8](2019)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整体上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过程。“进城”,意味着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迁移”,更意味着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在全球化不同阶段社会转型潮流的影响下,中国“进城”故事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50年代初革命者的“进城”,通过建构社会主义城市、社会主义城乡格局,试图超越工业化时代欧美国家的“进城”困境。90年代以来的“进城”,既受到新的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克服50年代初的“进城”所导致的一系列困境。两次“进城”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中国“进城”故事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中国当代文学中丰富而复杂的城市想象,提供了认识中国“进城”故事的活力与困境的有效途径。相对于学界所普遍关注的空间“迁移”中“农民/农民工/乡下人”的“进城”问题,本研究则将“进城”视为中国人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基于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整体性观照,探究不同的城市想象之间碰撞、冲突的观念基础和现实语境,揭示不同的城市想象所塑造的精神结构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认同困境,从而尝试为“进城”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意义空间,这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围绕“工人神话”,集中探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革命者的“进城”、社会主义城市建构、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既体现了神圣性、超越性的特征,也不断地呈现出难以克服的现实困境。在80年代的“返城”故事、农民“进城”故事中,更可以看到这种城市想象对人的精神结构的深刻影响。第二章,围绕“城市的面孔”,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欲望之城”、“迷宫之城”、“无名之城”、“大城”与“小城”的“双城记”、北京与纽约的“双城记”,“城市面孔”的复杂性既是两次“进城”之间的“对话”,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特征所在。第三章,围绕“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现代城市能否为人提供一种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是中国“进城”故事最为重要的问题。其中,城市化的剧烈程度,“工人神话”所塑造的认同意识与“农民工”、“下岗工人”的边缘境遇之间的复杂关系,城市“欢歌”中对复杂城市生活的有意“漠视”,以及对城市之外的“远方”和“故乡”的想象,均意味着认同困境的必然性。探究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最终指向现代城市文明形态变动不居的特征,这意味着并不存在某种唯一性的想象,“进城”也并不存在一个“完成”的状态,而是处在一种不断探寻神圣性,不断面对困境的过程之中。这或许才是全球化时代中国“进城”故事的真正意味。
许燕[9](2018)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土地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土地意象以及所表述的土地问题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土地在此时期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文化功能、精神特质和价值意义。然而,目前缺乏对其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故此论文将土地搁置于1990年代以来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这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分析和论述1990年代以来作品中围绕着土地展开的对于经济、文化、人性、生态环境等问题,探讨1990年代以来的土地文化内涵及其文学艺术特征,从而发现其蕴含的社会时代主题和暗含的文学价值。论文通过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土地书写景观的整体展示与分析,通过作家们对于当下土地问题的关切角度与反思层面,力求透视1990年代以来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较量的内在机制与活力。从而勾勒和描绘出土地书写在这一时间段内的艺术特点、精神特质及其发展趋向。在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加速转型的时期,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与融合,给世纪之交的文学书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资源。在现代性等因素的冲击下,农村中的土地呈现颓败和荒芜之势,土地被任意挥霍和抛荒,村庄变得零落与虚空。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土地不再是农民们唯一的生存之本,新一代农民们抛却对于土地的梦想,大规模离开土地前往城市谋生,老一辈农民坚守在土地之上唱着昨日的挽歌,土地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加之199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进一步扩张,土地不断被资本侵占、挤压而变形。可以看到,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土地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多元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内容,也反映出了农民群体在当下的生存境遇和命运遭际。同时,还体现出了1990年代以来作家们面对社会转型期那种焦虑不安、消极隐退、抗拒的多重复杂心态,也反映了人们在当下对于文化价值选择的迷惑与矛盾。可以说,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症结在“土地”之上找到了最好的交集与诠释。
增宝当周[10](2018)在《现代转型语境下藏族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与认同表达——以21世纪藏语小说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西部社会原有的乡土生活习性和表述方式被不断重构,社会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藏语文学中书写现代城市空间的作品正在日益增多,这既与现实社会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因素相关,也与藏语文学内在话语机制的当代嬗变紧密相连。本文以21世纪以来刊发的藏语小说为例,试图分析这一现代转型语境下藏语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书写特征,并对文学文本所体现的认同问题进行探讨。
二、全球化时代的西部乡土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化时代的西部乡土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现代性焦虑与反思 ——论新世纪以来“70后”女作家笔下的小城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空间焦虑:现代小城的多维探究 |
第一节 地理空间的建构 |
一、批判性的小城景观 |
二、诗意化的小城风景 |
第二节 情感空间的转向 |
一、空间突围:由小城到大都市的逃离路径 |
二、空间阻隔:由大都市到小城的回归困境 |
第三节 叙述空间的并列 |
一、我城: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 |
二、他城:城市视角凝视故园 |
第二章 时间焦虑:现代小城的潜在矛盾 |
第一节 时间凝滞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快慢失衡的小城社会 |
第三节 怀旧情绪中对时间的反抗 |
第三章 小城伦理:焦虑情绪下的反思意识 |
第一节 封建伦理与时代弊病的反思 |
一、性别伦理的苦闷感 |
二、生存伦理的矛盾性 |
第二节 传统伦理的挖掘与想象 |
一、生命伦理的敬畏感 |
二、民间伦理的包容性 |
第四章 精神旨归:作家主体的现代化追求 |
第一节 生态美学的文学倾向 |
第二节 自然人性的人文关照 |
第三节 文化传统的艰难坚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时期以来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新时期以来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的研究现状 |
二、文学地理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与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的互动 |
第一节 文本生发的地理基因 |
一、山川河流 |
二、中越边陲 |
第二节 小说题材的择取 |
一、“岛”中女性群体的凸现 |
二、农耕文化下乡土情结的描述 |
三、城镇中关注底层的书写 |
第三节 小说风格的地理特性 |
一、边缘塑就的民间立场 |
二、现实与迷幻 |
三、清淡哀伤之风 |
第二章 壮族女性作家小说中人文地理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语言地理的呈现 |
一、桂地方言土语 |
二、壮族民间歌谣 |
第二节 多彩的风俗景观 |
一、歌圩中的婚俗景观 |
二、多元民间信仰景观 |
第三节 地域民族性格勾勒 |
一、善良淳朴 |
二、隐忍坚韧 |
第三章 壮族女性作家小说中的地理意象 |
第一节 原乡的烙印:实体性地理意象 |
一、植物意象 |
二、区域意象 |
第二节 空间的隐喻:虚拟性地理意象 |
一、村寨 |
二、城市 |
第四章 壮族女性作家小说对文学地理的贡献与反思 |
第一节 贡献:百花齐放 |
一、丰富少数民族文学地理版图 |
二、承载民族记忆 |
第二节 反思:继续前行 |
一、构建文化多元心理 |
二、拓展小说扩散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对象与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
小结 |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风景”与中国电影美学的四重建构(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景观”: 一种整体社会语境,抑或视觉文化形态 |
第二节 “风景”: 被“凝视”与“框取”的自然 |
一、民族地理神话的诞生 |
二、“如画”美景的阴暗面 |
三、电影中的风景: 审美愉悦和概念超越 |
第三节 “景”: 中国式意境美的母体 |
第一章 风景与中国电影的诗意审美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中的风景之美 |
一、“荒寒”与中国电影中的北国意境 |
二、“婉约”与中国电影中的江南风情 |
第二节 镜头语言: 风景的光影转化机制 |
一、空白: 电影的核心空间理念 |
二、黑白: 取法水墨的电影色彩 |
三、中景、大远景: “游”的画面空间 |
四、方圆: 文人画式的画幅实验 |
第三节 技术变革与虚拟风景 |
一、动画片的民族风景与仿效奇观 |
二、CG虚拟风景的审美与真实 |
第二章 风景与中国电影的民族认同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中的土意象 |
一、华夏民族的土地记忆和“地母意识” |
二、《黄土地》: 土地的复沓与“含蓄”的反叛 |
三、李睿珺“土地三部曲”: 西部乡土的真实风景 |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中的山意象 |
一、“山”的超验性与中国山岳崇拜 |
二、山与道:《孩子王》的悖论式反思 |
三、无言的荒丘: 《暴裂无声》的空间寓言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的水意象 |
一、大禹治水: 中华水崇拜的民族寓言 |
二、《炮打双灯》: “秩序”话语的重复讲述 |
三、《长江图》: 溯流而上的男性苦旅 |
第三章 风景与中国电影的现实批判 |
第一节 红色沙漠: 城市神话的幻灭 |
一、《那山那人那狗》: 诗意乡土的“反城市”意识 |
二、《苏州河》: 城市的罪恶暗流 |
第二节 流动的风景: 国家意志神话的在场与隐匿 |
一、《三峡好人》: 风景的审美化与批判性 |
二、《江湖儿女》: 从生硬“风景”到潦草“奇观” |
第三节 魔幻现实主义乡村: 桃源神话的轶失 |
一、《Hello!树先生》: 树的精神象征与农村“疯人”的悲喜剧 |
二、《北方一片苍茫》: 一则农村悲剧女性的荒诞成仙记 |
第四章 风景与中国电影的奇观物恋 |
第一节 张艺谋的色彩乌托邦与场景拜物教 |
一、《英雄》: 风景奇观与强权崇拜 |
二、水墨山水: 空间寓言与暴力美学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电影中的风景生产 |
一、城市中的风景: 作为城市名片或策略性缺席 |
二、城市外的风景: 奇观化的丰盛景观 |
三、跨地性的风景: 全球化的消费主义拓殖 |
第三节 藏地风景: 景观化与去景观化 |
一、《冈仁波齐》: 藏地景观与“内部东方主义” |
二、《阿拉姜色》: 风景隐退后的藏地朝圣之旅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抒情的主体:红柯小说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综述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柯与古典抒情文学的关系 |
第一节 红柯与古典文学 |
第二节 红柯小说的古典韵味 |
(一) 意象 |
(二) 写意 |
第二章 抒情主体的再造 |
第一节 文化对红柯的塑造 |
(一) 伊斯兰文化 |
(二) 道家文化 |
第二节 东西方文学阅读影响 |
(一) 中国文学的内在转化 |
(二) 外国文学的有机融入 |
第三章 红柯小说抒情方式的再造 |
第一节 内在空间的扩展 |
(一) 意识流动 |
(二) 魔幻和超现实 |
第二节 空间化的抒情 |
(一) 自然空间 |
(二) 空间化的艺术技巧 |
第四章 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红柯小说表征 |
第一节 商业意识形态下的抒情回潮 |
(一) 情的复归与精神返乡 |
(二) 现代性文明反思 |
第二节 抒情创作的美学意义 |
(一) 文学的西部景观与精神 |
(二) 叙事与抒情的统一 |
(三) 红柯抒情创作的突破与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研究范围 |
三 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一) 城乡格局与城市想象 |
(二) 城市想象中人与城市的结构性关系 |
(三) 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 |
四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工人神话”: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和认同问题 |
一 革命者的“进城”与社会主义城市的建构 |
(一) 革命者的“进城”: 改造城市的精神资源问题 |
(二) 城市“新人”与“新生活” |
(三) “到远方去”: 从改造城市到创造城市 |
二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中农民的城市想象 |
(一)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 |
(二) “支援工业”: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民“进城”故事 |
三 80年代文学中的“返城”故事 |
(一) 返城知青的城市想象与远方想象 |
(二) 小生产者返城与现代市民社会想象 |
四 8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进城”故事 |
(一) 立于新时代城市的门槛之前: 路遥的意义 |
(二) 金狗的“进城”故事与贾平凹的反城市想象 |
五 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的城市想象 |
(一) 余华的暴力叙事与城市空间 |
(二) 方方的城市“风景”与“工人神话” |
第二章 “城市的面孔”: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 |
一 市场经济时代的城乡格局想象 |
(一) “青梅竹马”: 传统乡村世界完整性的一种象征及其现代境遇 |
(二) “乡村终结”中的土地情话 |
二 90年代文学中的“欲望之城” |
(一) “废都”与外乡人的城市想象 |
(二) “从俗入流”与“市民”的城市想象 |
三 新世纪文学中的“迷宫之城”和“无名之城” |
(一) “繁花”景象与“迷宫之城” |
(二) “黄雀”隐喻与“无名之城” |
四 新世纪文学中的“双城记” |
(一) “大城”经验与“小城”隐喻 |
(二) 北京与纽约: “重新”面对世界城市 |
第三章 “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 |
一 作为生活理想的“陌生人社会” |
(一) 自由的流动: 城市化的内在逻辑 |
(二) 孤独:现代城市生活艺术 |
二 “农民工”与“下岗工人”: 两种城市边缘人 |
(一) “计划性”流动与农民工的人生困境 |
(二) “落脚城市”: 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进城”困境 |
(三) 改制与工人家园的变迁 |
(四) 下岗工人边缘化中的精神危机 |
三 市场经济时代的三种城市“欢歌” |
(一) “顽主”的城市漫游 |
(二) 水塔街的市民传奇 |
(三) “时代姐妹花”的城市舞台秀 |
四 “远方”与“故乡”: 关于城市之外的想象 |
(一) 在城市想象“远方” |
(二) “返乡”: 何处是家园 |
结语 |
一 人的“进城”与城市的神圣性 |
二 文学的“进城”: 永远的“未完成”状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9)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土地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与土地书写相关概念的辨析 |
二、研究评述 |
三、选题意义及思路 |
第一章 土地书写景观的多样化呈现 |
1.1 面向传统吟唱的温情挽歌 |
1.1.1 “无土时代”的一曲挽歌 |
1.1.2 走向大地皈依:边地文明的最后挽歌 |
1.2 资本挤压下土地的变形与人性的抗争 |
1.2.1 被资本侵占的土地 |
1.2.2 人性的异化与抗争 |
1.3 生态视阈下的土地审视 |
1.3.1 大地伦理的生态内涵 |
1.3.2 土地荒漠化的警示 |
1.3.3 从破坏土地到敬畏土地 |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与土地 |
2.1 农民和土地关系的嬗变 |
2.1.1 诱因:乡村改革与土地变迁 |
2.1.2 表现:从固守土地到逃离土地 |
2.1.3 结果:虚空的村庄 |
2.2 离土农民的命运遭际 |
2.2.1 逃离土地,满怀希望奔向城市 |
2.2.2 遭遇身份尴尬,仍在城市追求梦想 |
2.2.3 漂泊在城市的游魂 |
2.3 土地:农民走不出的围城 |
2.3.1 离乡难离土的恋土情怀 |
2.3.2 土地是农民的最终归宿 |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土地书写的价值取向及文化选择 |
3.1 城市文明病症与土地救赎 |
3.1.1 被撕裂的城市 |
3.1.2 城市空间中的“土地”及其象征意义 |
3.2 在诗化的野地寻求最美理想 |
3.2.1 用野地的叙述视角观照现实 |
3.2.2 在虚化的野地独自徜徉 |
3.3 土地:原型力量的深层透视 |
3.3.1 土地作为乡土母题的根性内涵 |
3.3.2 在民间原型中寻根的执着 |
第四章 全球化语境下再造土地和谐家园 |
4.1 当下土地书写新质的生成与再认识 |
4.1.1 农民:土地之变与新农民文化人格的形成 |
4.1.2 作家:坚守大地情怀,抒写“新土地” |
4.2 重构乐土的理想诉求与现实反思 |
4.2.1 土地叙写的现实困境 |
4.2.2 重构乐土,呵护理想 |
4.2.3 尴尬的终极乡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现代转型语境下藏族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与认同表达——以21世纪藏语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
二 |
三 |
四、全球化时代的西部乡土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论近年来西部乡土小说一种新的审美趋向——以红柯、李进祥、石舒清等作家为中心[J]. 李珍妮,贺仲明. 小说评论, 2020(06)
- [3]现代性焦虑与反思 ——论新世纪以来“70后”女作家笔下的小城书写[D]. 邵文文.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时期以来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D]. 魏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风景”与中国电影美学的四重建构(1984—2018)[D]. 张文琪.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抒情的主体:红柯小说艺术论[D]. 吴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D]. 王建光.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土地书写研究[D]. 许燕. 兰州大学, 2018(10)
- [10]现代转型语境下藏族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与认同表达——以21世纪藏语小说为中心[J]. 增宝当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