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首次调水调沙对东明河段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萌萌[1](2020)在《水沙情势变异对黄河下游湿地植被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生态环境主要是由湿地水文状态指标决定的。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主要水文站点径流量变化是影响黄河下游湿地水文的最主要因子。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四个水文站点的来水径流量呈明显减少趋向。来水径流量的改变最初导致湿地水文状态的变化,然后导致湿地生态环境产生变化。所以,科学评估水沙变异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于保护和恢复湿地,以及对于选择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控措施是有利的。本研究选取黄河下游湿地为研究区域,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四个水文站点的年径流量、输沙量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黄河下游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的趋势性、突变性、周期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各水文站点的年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呈显着减少趋势;黄河下游年径流量分别在1979、1980、1982、1985年发生突变,黄河下游输沙量分别在1994年和1997年、1999年发生了水文变异;年径流量主要存在着13年-14年的主周期变化,输沙量主要存在着13年-21年的主周期变化。(2)人类活动影响前后2016年的累积输沙减少量分别为90.53亿t、56亿t、58.75亿t、24.36亿t;花园口、高村水文站水沙相关性均为中度相关,艾山、利津水文站水沙相关性均为高度相关。黄河下游各水文站径流量和输沙量在年际变化上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影响较小。(3)以1994年、1999年、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ENVI软件,对黄河下游湿地的湿地总量变化、湿地构成及变化,以及一级湿地的变化三个方面进对湿地演变做了分析。1994年到2015年的21年间,黄河下游典型湿地区域湿地总面积呈下降又增加的趋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河流湿地比重呈下降趋势,湖泊和人工湿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滩涂湿地呈上升趋势。(4)采用像元二分法模型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借用ENVI软件,对不同时期的黄河下游湿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以及不同等级的植被覆盖度的面积进行了计算和变化分析,1994年、1999年、2015年黄河下游湿地植被的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425001、0.41258、0.642301。(5)利用相关系数法构建水沙因子与湿地面积、平均植被覆盖度、不同等级的植被覆盖度的面积相关关系。湿地总面积和一级湿地面积分别与径流量和输沙量呈高度相关和中度相关。水沙与平均植被覆盖度相关性极低,与各等级植被覆盖度的面积整体上相关性显着。对黄河下游湿地生境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黄河下游湿地相关措施。
师吉华,李秀启,董冠仓,客涵,刘超,王亚楠[2](2017)在《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根据对2013年4月、5月、7月、8月、10月及2014年的2月的黄河水质监测数据及对以往的文献资料分析,探讨了黄河山东段的水环境历史发展趋势及质量状况.依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的7个监测站点综合营养指数很低,为中营养,水环境质量时空差异显着,10月>2月>4月>8月>5月>7月;依内梅罗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等级为Ⅵ级,重度污染,10月污染等级为Ⅲ级,其余月份为Ⅵ级;主要污染因子为TN、石油类、悬浮物及高锰酸钾指数;依据渔业水质标准,石油类超标40%,重金属及有机物含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该研究从不同方面分析总结了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为有效控制和治理黄河山东段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状态及对黄河山东段的增殖放流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昀,杨钊,毕栋,毕博[3](2016)在《小浪底水库对泺口至利津河段冲淤变化分析》文中认为根据小浪底水库20022015年的调水调沙资料,对泺口至利津河段的冲淤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调水调沙使泺口至利津河段的河道得到明显冲刷,主槽断面形态向良性发展,平滩流量大幅增加,过流能力大大增加。同时近几年调水调沙资料表明河道冲刷力度减弱,冲刷效率降低,河床粗化,主槽过流能力已基本稳定。
胥维坤[4](2016)在《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水沙及其三角洲动力沉积演变》文中指出小浪底水库自1999年开始蓄水拦沙,在2002年首次进行黄河调水调沙,改变进入下游水沙的含沙量、流量和泥沙颗粒级配,对下游水沙和河道冲淤产生影响。在调水调沙期间非常态高含沙量的水流进入下游河道输入渤海。入海径流水沙关系的改变对黄河三角洲动力沉积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粒度变化和水下地形冲淤的演变过程,对预测未来黄河三角洲动力沉积演变规律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黄河下游水沙资料、黄河三角洲滨海区表层沉积物数据、以及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和水下三角洲断面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Surfer和ArcGIS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对黄河下游水沙变化过程、下游河道和黄河三角洲滨海区沉积物的影响,探讨了黄河滨海区水下三角洲地貌演变机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小浪底水库通过蓄水拦沙,联合上游水库进行黄河调水调沙改变了下游水沙关系,来沙系数减小,有利于下游河道保持冲刷。根据黄河下游冲刷效率将2000-2013年分为三个时期:调水调沙准备期、调水调沙高效期、调水调沙低效期。调水调沙准备期(2000-2001),小浪底水库年均淤积量最大,下游河道冲刷效率较低,河槽横断面变化不大,平滩流量有所下降;调水调沙高效期(2002-2008),下游河道床沙中值粒径迅速增加,冲刷效率最高,河槽横断面变化较大,平滩流量增加;调水调沙低效期(2008-2013),冲刷效率降低,河槽横断面变化不大,河道床沙中值粒径趋于稳定。虽然黄河调水调沙对黄河年水沙量的调控能力逐年增强但受河道床沙中值粒径和径流含沙量增加影响,调水调沙期间冲刷效率逐年下降,且比全年降低幅度大,开始大幅度降低时间早。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在黄河调水调沙初期,入海泥沙中值粒径变粗且对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影响范围增加,因此2000-2007年间黄河三角洲滨海区表层沉积物砂的含量增加,在现行河口区近岸沉积物粒度变粗,远岸沉积物粒度变细且变化幅度较大;2007-2013年,黄河入海泥沙量减小和泥沙粒径变细,在黄河调水调沙影响范围内的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变细,分选系数、峰度和偏度均变大。研究发现,近岸表层沉积物蕴含物质来源、岸滩冲淤、季节性变化和风暴潮作用等多种信息,主要反映在粒级频率曲线中,可从曲线的形态类型提取。通过现行河口与老河口的沉积类型比较显示,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属侵蚀性沉积物类型;砂-粉砂-粘土、粉砂、粘土质粉砂则属淤积性沉积物类型。黄河三角洲水下地形演变与入海泥沙、流路变迁、入海口方向改变、黄河调水调沙、人工建筑物等因素有关。在黄河三角洲北部区域水下三角洲近岸在波浪扰动影响下侵蚀强烈,再悬浮泥沙由潮流输运至远岸,岸线侵蚀后退,陆地面积减少,2007年后由于在岸滩附近人工护岸、滩涂养殖等人类活动开展,岸线处于冲淤动态平衡状态。黄河三角洲东部岸线大部分为堤坝,基本稳定,在1996-2000年该区域整体侵蚀,2002年以后由于黄河调水调沙的进行,入海泥沙扩散范围增加,该区域整体淤积。由于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入海水沙减少,河口区水下三角洲整体侵蚀。在老河口处由于缺少泥沙供应,陆地和水下三角洲侵蚀,再悬浮泥沙由潮流输运至莱州湾近岸。在现行河口在流路变迁初期陆地面积增加,岸线迅速向海推进,由于河口切变峰的作用,入海泥沙大部分在近岸淤积;随着黄河调水调沙实施,调控流量变大,入海泥沙扩散范围增加,河口区淤积范围扩大,近岸淤积速率降低。由于入海口方向改变,原入海口陆地迅速侵蚀,岸线后退;新入海口处水下三角洲淤积,岸线向海推进。
李云飞[5](2016)在《黄河入海水沙特征与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对调水调沙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调水调沙改变了黄河的水沙条件,为了探寻调水调沙对黄河入海水沙特征以及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的影响,本课题收集了黄河口天然水沙时期(1986-2001年)和调水调沙时期(2002-2015年)29个年份汛前与汛期共58幅Landsat影像,基于遥感与GIS手段,进行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提取,结合收集的1950年以来干流几个主要测站的水文资料,对黄河入海水沙变化特征以及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调水调沙时期与天然水沙时期黄河入海水沙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水沙搭配关系得到优化。调水调沙时期年平均径流量较天然水沙时期增加30%,年平均输沙量减少57.4%,平均含沙量大幅度减少约67.3%,年平均来沙系数降低74%。调水调沙使得河流动力增强,下游河道年平均冲刷0.459亿t,且调水调沙时段与非调水调沙时段均呈冲刷状态,改变了天然水沙时期下游河道长期严重淤积的状态。调水调沙使得黄河入海水沙特征在年际波动性、汛期与非汛期的水沙分配比例差异均减小。调水调沙使得黄河入海径流量、输沙量月际分配均匀度得到提高,径流量、输沙量年内集中度比天然水沙时期分别减小0.031、0.109,水沙分配集中期提前,水沙同步性提高。(2)天然水沙时期(1986-2001平均值)与调水调沙时期(2002--2015平均值)三角洲海岸线整体处于净蚀退状态,但是由于年平均入海沙量较天然水沙时期减少57.4%,调水调沙时期三角洲海岸线整体净蚀退速率是天然水沙时期的3倍左右。历次调水调沙时段(汛前与汛期影像间隔时期内)三角洲陆地净增加面积平均值为8.57km2,与整个调水调沙时期(2002-2015年)的净侵蚀状态相反,淤蚀比与天然水沙时期对应时段相近。河口区域在整个调水调沙时期(2002-2015年)处于微弱蚀退状态,但是由于历年调水调沙时段(汛前与汛期两幅影像间隔时段内)巨量泥沙入海,河口陆地面积平均净增加9.78km2。调水调沙时期下游河道年冲刷量与两幅影像间隔期内河口陆地侵蚀面积呈正相关,在95%以上的置信水平上相关系数达到0.681,表明调水调沙使得黄河河流动力增强,在一定条件下,入海泥沙被输送到更远的海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黄河口的造陆作用。
陈启文[6](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提出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姜东生,阎永新,王静[7](2015)在《调水调沙对黄河山东河段水文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小浪底水库自2002年首次调水调沙运行以来,至2014年已连续进行13 a调水调沙实践,处于黄河最下游的山东段在调水调沙的作用下,河道形态及水文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实测资料分析表明:2002—2014年,黄河山东段河道主槽明显刷深,河道形态向良性发展,宽深比减小,平滩流量大幅增大,主槽河道输水输沙能力明显增强,未漫滩洪水同流量下水位大幅降低,悬移质泥沙呈粗化趋势。实践表明,调水调沙是黄河山东段河道形态向良性发展、主槽河道输水输沙能力增强的主要因素。
王伟,衣华鹏,孙志高,王苗苗,卢晓宁[8](2015)在《调水调沙工程实施10年来黄河尾闾河道及近岸水下岸坡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基于19972011年黄河尾闾河道及河口实测水深、距离、径流量及泥沙量等数据,分析了调水调沙工程实施10年来对尾闾河道及近岸水下岸坡冲淤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调水调沙工程的长期实施改善了黄河尾闾河道的水沙搭配状况,形成了有利于河道冲刷的水沙条件,使尾闾河道整体处于冲刷状态。水下岸坡的冲淤状况也受到明显影响:在距入海口较近处,泥沙来源丰富,并在2535km内不断淤积,淤积速率在10年间介于0.180.63m/a;在距入海口较远处,泥沙补给较少致使水下岸坡在35km内受到冲刷,冲刷速率在10年间介于0.0450.18m/a。研究发现,调水调沙工程的长期实施,不但有利于延长黄河现行入海流路的使用年限,而且显着改变了水下岸坡的冲淤状态,并促进其发育趋向新平衡。
隋娟娟[9](2015)在《调水调沙对黄河铀同位素输运的影响》文中提出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枯水季断流现象日益严重,调水调沙作为黄河干流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同时,黄河上中游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调水调沙的运行改变了黄河水、沙的输运规律,对下游河道的冲刷、改造及陆源物质向海排放通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黄河干流和河口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黄河干流铀同位素的分布、季节变化和入海通量,并结合实验室模拟实验,对黄河口溶解铀的混合行为进行了研究。调水调沙期间,通过在小浪底和利津站进行铀同位素的连续观测,并结合水文、化学等要素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调水调沙期间人造洪水对黄河下游铀同位素输运行为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干流溶解铀浓度和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沿程差异较大,溶解铀浓度变化范围为0.84±0.08μg/L至5.58±0.38μg/L,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介于1.32±0.18和2.31±0.21之间。溶解铀浓度从上游至下游总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在上游源头附近比较高(2.31±0.21),其余河段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1.3-1.7)2.2010-2014年黄河下游利津站水体中溶解铀浓度的平均值为5.49±0.28μg/L,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的平均值为1.44±0.05,均显着高于世界河流的平均水平。利津站溶解铀浓度呈现出小幅的季节变化,夏、秋季稍低于春、冬季。黄河下游溶解铀的月入海通量主要集中在丰水期特别是调水调沙时期,流量是影响溶解铀入海通量的主要因素。虽然黄河溶解铀浓度较高,但较低的径流量导致溶解铀的入海通量较低,2010年、2013和2014年黄河利津站溶解铀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04×105kg/y、1.31×105kg/y和6.41×104kg/y,仅占世界河流溶解铀入海通量的0.64%-1.31%。3.溶解铀在黄河口混合区呈现出迁入性非保守行为,在盐度小于15的区域内有大量的新的溶解铀迁入水体中。通过估算,黄河口混合区新迁入的溶解铀的通量为3.13×104kg/y,约占利津站溶解铀入海通量的24%。与之不同,长江口混合区表层水体中溶解铀呈现出保守性混合行为。4.水库和调水调沙的运行对黄河溶解铀的输运产生了重要影响。调水调沙第一阶段(调水),洪水下泄冲刷下游河道,导致河床沉积物间隙水中的铀释放。调水调沙第二阶段(排沙)小浪底库区高含沙量的异重流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中的铀解吸导致了河水中溶解铀浓度的显着升高。由于小浪底库区底部处于缺氧环境,调水调沙的运行不仅使得小浪底库区泥沙不断更新,而且使得原本在水库内被颗粒物吸附并清除的还原态的铀在向下游运输过程中逐渐氧化,U(Ⅳ)变为溶解态的U(Ⅵ)而重新释放至河水中。通过在小浪底至利津站河段建立箱式质量模型研究河水中溶解铀的收支平衡,结果表明,除了上游的输入,小浪底至利津段河水中溶解铀主要来自于颗粒物的溶解/解吸、河床沉积物间隙水的释放;溶解铀的输出则主要是利津站向下游的输送以及河水消耗(引水和补给地下水)引起的溶解铀的损失。5.调水调沙期间溶解铀入海通量的变化主要受到径流量的控制,2010年、2012年和2014年调水调沙期间溶解铀的入海通量分别为2.65×107g、2.40×107g和0.97×107g,分别占黄河全年入海通量的25%(2010年)和15%(2014年)。调水调沙对黄河向海输送溶解铀具有重要影响。
夏冬[10](2015)在《天然镭氡同位素示踪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水体运移及海底地下水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河口及地下河口都是陆源物质向海洋输送的重要通道,影响海洋中物质的地球化学循环及近岸生态系统的健康。目前,河口区域受人为的改造与影响日益明显,例如水库水坝的大量建设改变了河流向河口水量输送的自然分配。黄河口作为黄河水沙的承泄区域,直接受黄河水沙输送的影响。黄河每年实施的调水调沙工程在短时间内向黄河口输送大量水沙。调水调沙带来的剧烈水沙变化恰为河口水体运移及海底地下水排放(SGD)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原型实验室。天然镭、氡同位素在示踪水体运移及SGD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调水调沙影响下的黄河口水体运移及SGD的变化过程,将为理解河口地区水体的更新能力、物质的来源归宿与收支平衡提供新的视角,为评价人类的大型水利工程对河口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2013~2014年的调水调沙与非调水调沙期间,分别研究了黄河下游、黄河口海域以及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中的三种镭同位素(223Ra、224Ra、226Ra)和氡同位素(222Rn)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受调水调沙的影响,同时还通过渗滤实验模拟了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中镭的解吸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镭同位素的研究为基础,结合盐度、浊度等水文参数,同时利用镭的表观年龄模型,定性及定量评价了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水体运移的影响;利用镭、氡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水体剖面水文参数,同时利用镭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镭和氡的时间序列模型,定性及定量评价了调水调沙对黄河口SGD过程的影响;系统地比较了黄河下游河流、黄河口海域及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中的各营养盐浓度和组成,分析并讨论了调水调沙对黄河河流、SGD向黄河口输送营养盐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尽管调水调沙和非调水调沙期间水沙条件差异显着,黄河河水中溶解态镭同位素的活度变化较小,镭同位素的活度一定程度上受SPM浓度的控制。调水调沙期间黄河河水中222Rn的活度明显高于非调水调沙期间,该差异可能由调水调沙引起的地下水排泄增加导致。(2)受调水调沙的影响,黄河口水体中镭同位素的活度比非调水调沙期间显着升高。黄河口海域镭同位素随盐度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不保守分布。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水体中222Rn的活度比非调水调沙期间也显着升高。黄河口海域222Rn的最高活度出现在口门及口门外的低盐度海区,在中盐度到高盐度海区,222Rn的活度快速衰减直到接近外海受支持的活度水平。(3)黄河三角洲沿岸地下水中的镭同位素含量普遍高于其在黄河以及黄河口水体中的含量,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分布差异。受调水调沙影响,在距离河岸较近的地下含水层中,地下水中的盐度和镭同位素含量较非调水调沙期间明显下降。黄河三角洲沿岸地下水中的222Rn活度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主要是由海岸沉积物类型不同以及受海水改造程度的不同导致。(4)渗滤实验的结果表明,影响沉积物中镭同位素解吸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地下水的盐度而非地下水流速。随着渗滤水体盐度的增大,地下水中镭同位素的解吸量呈线性增加,据此回归得到的经验公式可为量化SGD镭端元值提供参考信息。(5)同非调水调沙期间相比,调水调沙期间镭同位素活度的峰值在盐度较低的河口水体中出现,黄河冲淡水及泥沙扩散的范围明显增加,这表明调水调沙增强了黄河口水体动力,增大了黄河冲淡水的扩散范围。由表观年龄模型计算得出,黄河口水体运移速率分别为2.4±0.6 km d-1(2013年非调水调沙)、5.9±2..2 kmd-1(2013调水调沙)、2.7±0.7 km d-1(2014年非调水调沙)、5.5±1.2 km d-1(2014调水调沙)。当黄河径流量从非调水调沙期间的400 m3 s-1增加至调水调沙期间的3000 m3s-1,黄河口水体运移速率增加了1~2倍。(6)222Rn和220Rn活度的共同高值区可指示SGD的集中排放点,调水调沙使SGD集中排放点的排泄量显着增加。盐度、温度、浊度、DO的垂直剖面分布验证了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中存在大量的陆源淡水地下水排放(FSGD)。由SGD的量化模型得出,非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SGD的通量为11~26 cm d-1,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SGD的通量增至62~122 cm d-1。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SGD通量是非调水调沙期间的6倍以上。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SGD趋于在河道延伸方向上集中排放,并且FSGD占总SGD的24%以上。(7)黄河三角洲地下水的营养盐在浓度和组成上与黄河河水有显着的不同,表现为较低的DIN/DIP和较高的NH4+-N/DIN。SGD对黄河口海域营养盐的输送可能会反向作用于黄河对黄河口营养盐结构的影响。调水调沙会同时增加黄河和SGD对营养盐的输送通量。
二、黄河首次调水调沙对东明河段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首次调水调沙对东明河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水沙情势变异对黄河下游湿地植被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沙变化特征及趋势研究 |
1.3.2 湿地研究进展 |
1.3.3 湿地植被的监测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黄河下游流域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下游河道特点 |
2.1.4 社会背景 |
2.2 重要水利枢纽和骨干水库调水调沙 |
2.2.1 三门峡水利枢组 |
2.2.2 小浪底水利枢组 |
2.2.3 骨干水库拦沙及调水调沙 |
2.3 黄河下游主要水文站概况 |
3 黄河下游水沙情势演变特征 |
3.1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黄河下游水沙时空分布特征 |
3.2.1 水沙地区分布特征 |
3.2.2 水沙年内及年际分布特征 |
3.3 黄河流域下游水沙变化特征 |
3.3.1 水沙趋势性变化分析 |
3.3.2 水沙突变性变化分析 |
3.3.3 水沙周期性变化分析 |
3.3.4 水沙关系变化分析 |
3.3.5 突变前后月值径流量变化分析 |
3.4 水沙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产流贡献率 |
3.4.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产沙贡献率分析 |
3.4.3 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黄河下游湿地植被演变特征分析 |
4.1 黄河下游湿地动态演变分析 |
4.1.1 下游典型河道湿地 |
4.1.2 数据来源 |
4.1.3 遥感解译操作步骤 |
4.1.4 湿地时空变化统计分析 |
4.2 黄河下游湿地植被时空演替 |
4.2.1 湿地植被特征 |
4.2.2 研究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水沙对黄河下游湿地植被的影响 |
5.1 水沙对黄河下游湿地植被的影响 |
5.1.1 水沙对黄河下游湿地面积的影响 |
5.1.2 水沙演变对黄河下游湿地植被的影响 |
5.2 黄河下游湿地生境现状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2.2 湿地生境评价样点选择 |
5.2.3 湿地生境现状评价 |
5.2.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5.3 黄河下游湿地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
5.3.1 工程措施 |
5.3.2 非工程措施 |
5.3.3 管理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断面设置与监测 |
1.2 实验方法 |
1.3 监测与评估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子分析 |
2.2 水环境质量评价 |
2.2.1 综合营养指数评价 |
2.2.2 水质内梅罗评价 |
3 讨论 |
3.1 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
3.2 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特点 |
3.2.1 汛期水质优于非汛期 |
3.2.2 调水调沙对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
4 结论 |
(3)小浪底水库对泺口至利津河段冲淤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小浪底水库运用对泺口至利津河段水沙条件的影响 |
1.1 水沙量年内分配的改变 |
1.2 全年输沙量大幅减少 |
1.3 汛期大流量持续时间短 |
1.4 洪水次数减少,洪峰流量减小 |
2 调水调沙对泺口至利津河段河道的影响 |
2.1 调水调沙期间泺口至利津河段以冲为主 |
2.2 主槽断面形态得到调整 |
2.3 主槽过流能力增强 |
2.3.1 历年调水调沙期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逐年右移 |
2.3.2 平滩流量明显增加 |
2.3.3 同水位流量呈增加趋势 |
2.4 冲刷效率降低,河床质粗化 |
3 结语 |
(4)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水沙及其三角洲动力沉积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水沙变化及对三角洲演变的影响 |
1.2.2 动力沉积特征的研究进展 |
1.2.3 黄河调水调沙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区域概况 |
2.1 黄河下游概况 |
2.2 黄河三角洲概况 |
2.3 海洋动力特征 |
2.3.1 潮汐和潮流 |
2.3.2 余流 |
2.3.3 波浪 |
第3章 小浪底水库运行后下游水沙及其河道变化 |
3.1 资料来源和方法 |
3.2 黄河下游水沙变化 |
3.3 黄河下游水沙时间分布不均匀性 |
3.3.1 黄河下游水沙的年内和年际变差系数 |
3.3.2 黄河下游汛期与非汛期水沙变化 |
3.3.3 黄河下游泥沙粒径变化 |
3.4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量及其断面变化 |
3.4.1 黄河下游冲刷量 |
3.4.2 黄河下游河道冲刷效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 |
3.4.3 黄河下游典型断面及其平滩流量变化 |
3.5 调水调沙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黄河三角洲近岸动力沉积特征 |
4.1 资料和方法 |
4.1.1 资料 |
4.1.2 方法 |
4.2 黄河三角洲动力沉积分布特征 |
4.2.1 2000年与2007年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动力沉积分布特征 |
4.2.2 2007年与2013年黄河三角洲近岸动力沉积特征 |
4.3 沉积物粒度参数中所蕴含的信息 |
4.3.1 沉积物组分和类型与冲淤指标 |
4.3.2 悬沙与沉积 |
4.3.3 表层沉积物频率分布曲线记录的信息 |
4.3.4 小结 |
4.4 小结 |
第5章 黄河三角洲岸线与水下地形演变 |
5.1 资料和方法 |
5.1.1 资料 |
5.1.2 研究方法 |
5.2 黄河三角洲海岸及水下地形状况 |
5.3 黄河三角洲造陆面积变化 |
5.3.1 黄河三角洲北部造陆面积变化 |
5.3.2 黄河三角洲河口区造陆面积变化 |
5.4 黄河三角洲水下地形演变 |
5.4.1 黄河三角洲北部水下地形冲淤演变 |
5.4.2 黄河三角洲东部水下三角洲冲淤演变 |
5.4.3 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水下三角洲冲淤演变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展望和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黄河入海水沙特征与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对调水调沙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河流三角洲海岸带变化研究现状 |
1.2.2 调水调沙对黄河三角洲影响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2 河道摆动情况 |
2.1.3 调水调沙概况 |
2.2 数据资料选取 |
2.2.1 卫星遥感数据 |
2.2.2 水文资料 |
2.3 数据处理 |
2.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3.2 海岸线提取 |
2.3.4 技术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3 黄河水沙特征对调水调沙的响应分析 |
3.1 黄河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特征分阶段分析 |
3.1.1 1951年以来黄河入海水沙总体特征分析 |
3.1.2 黄河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特征分阶段分析 |
3.2 天然水沙时期与调水调沙时期水沙特征对比 |
3.2.1 调水调沙对下游河道冲淤状况的影响 |
3.2.2 调水调沙对黄河水沙年度变化特征的影响 |
3.2.3 调水调沙对汛期与非汛期水沙变化特征的影响 |
3.2.4 调水调沙对月度水沙变化特征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对调水调沙的响应 |
4.1 调水调沙对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特征的影响 |
4.1.1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特征整体分析 |
4.1.2 两个时期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
4.1.3 两个时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淤蚀特征对比分析 |
4.1.4 两个时期莱州湾、刁口流路海岸线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
4.2 两个时期黄河口海岸线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
4.2.1 黄河口海岸线演变分析 |
4.2.2 黄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特征对比 |
4.2.3 黄河口海岸线淤蚀特征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调水调沙对黄河山东河段水文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河道形态的影响 |
2 对平滩流量的影响 |
3 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影响 |
4 泥沙颗粒级配变化 |
5 传播时间 |
6 结语 |
(8)调水调沙工程实施10年来黄河尾闾河道及近岸水下岸坡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研究区概况 |
1.2研究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调水调沙前后河道冲淤变化特征 |
2.1.1河道断面形态变化 |
2.1.2河道沉积物中值粒径变化 |
2.2调水调沙前后水下岸坡冲淤变化特征 |
2.2.1水下岸坡发育形态 |
2.2.2水下岸坡冲淤特征 |
3讨论 |
3.1河道冲淤变化与调水调沙的关系 |
3.2水下岸坡与调水调沙的关系 |
4结论 |
(9)调水调沙对黄河铀同位素输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铀同位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及分馏 |
1.1.1 铀同位素的地球化学循环 |
1.1.2 ~(234)U与~(238)U同位素分馏机理 |
1.2 河流中铀同位素的研究进展 |
1.2.1 世界河流铀同位素的研究 |
1.2.2 黄河流域铀同位素的研究 |
1.2.3 铀同位素的应用 |
1.3 河口区铀同位素的研究进展 |
1.4 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的影响 |
1.4.1 径流量和输沙量 |
1.4.2 人类活动的影响 |
1.4.3 调水调沙的运行及影响 |
1.5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
2 黄河溶解铀的沿程分布及入海通量 |
2.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2.1.1 样品采集 |
2.1.2 样品的测定 |
2.2 黄河干流铀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2.2.1 溶解态铀浓度、~(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 |
2.2.2 黄河干流沉积物、岸边泥以及流域土壤中铀的含量和~(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 |
2.2.3 黄河溶解铀沿程变化的影响因素 |
2.3 黄河利津站水沙、溶解铀浓度与入海通量的逐月变化 |
2.3.1 水沙特征 |
2.3.2 溶解铀浓度和~(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 |
2.3.3 黄河溶解铀的入海通量 |
2.4 本章小结 |
3 黄河口混合区溶解铀的行为及其与长江口的比较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黄河口 |
3.1.2 长江口 |
3.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2.1 站位布设和样品的采集 |
3.2.2 样品的分析与测定 |
3.3 河口混合区模拟实验 |
3.3.1 黄河口模拟实验 |
3.3.2 长江口模拟实验 |
3.4 黄河口溶解铀行为 |
3.4.1 溶解铀浓度随盐度的变化 |
3.4.2 ~(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随盐度的变化 |
3.5 黄河口混合区模拟实验中铀的行为 |
3.6 长江口溶解铀行为 |
3.7 长江口混合区模拟实验中铀的行为 |
3.8 河口铀的混合行为对入海通量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4 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下游溶解铀的分布和来源 |
4.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4.1.1 样品的采集 |
4.1.2 样品的分析和数据来源 |
4.2 调水调沙期间利津站径流量和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变化特征 |
4.3 调水调沙期间利津站溶解态和颗粒态铀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
4.4 调水调沙不同阶段溶解铀的来源 |
4.5 颗粒物吸附-解吸模拟实验 |
4.5.1 实验材料及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4.5.2 模拟实验方案 |
4.5.3 模拟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铀同位素化学行为和收支平衡的影响 |
5.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5.1.1 样品的采集 |
5.1.2 样品的分析和测定 |
5.2 调水调沙期间小浪底站和利津站径流量、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变化 |
5.3 调水调沙期间小浪底站和利津站铀同位素的变化 |
5.3.1 小浪底站溶解铀浓度及~(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的变化 |
5.3.2 利津站溶解铀浓度及~(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的变化 |
5.4 调水调沙对小浪底-利津河段溶解铀化学行为的影响 |
5.4.1 颗粒物粒径对溶解铀行为的影响 |
5.4.2 氧化还原环境的改变对铀形态的影响(第二阶段) |
5.5 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溶解态铀收支的影响 |
5.5.1 支流的汇入(U_I) |
5.5.2 悬浮颗粒物溶解/解吸输入的溶解铀(U_S) |
5.5.3 河水消耗(沿程调水和补给地下水)损失的溶解铀(U_C) |
5.5.4 沉积物间隙水释放的溶解铀(U_P) |
5.6 本章小结 |
6 水库和调水调沙的运行对黄河铀同位素入海通量的影响 |
6.1 样品的采集、分析和数据来源 |
6.1.1 样品的采集 |
6.1.2 样品的分析 |
6.1.3 其他数据来源 |
6.2 调水调沙期间径流量和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变化(2014年) |
6.2.1 小浪底站径流量和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变化 |
6.2.2 利津站径流量和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变化 |
6.2.3 调水调沙期间水、沙输运速度不同 |
6.3 小浪底站、利津站溶解铀浓度和通量的变化 |
6.4 调水调沙的运行对铀同位素入海通量的影响 |
6.4.1 小浪底水库还原态铀的释放 |
6.4.2 河床冲刷导致铀同位素的释放 |
6.4.3 调水调沙期间利津站溶解铀的入海通量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今后工作的展望 |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Ⅴ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期间已完成文章 |
(10)天然镭氡同位素示踪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水体运移及海底地下水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引言 |
1.2 海底地下水排放 |
1.2.1 海底地下水排放的定义 |
1.2.2 海底地下水排放的研究意义 |
1.2.3 海底地下水排放的研究方法 |
1.2.4 我国海底地下水排放的研究现状 |
1.3 镭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示踪研究 |
1.3.1 天然镭同位素的特点及地球化学行为 |
1.3.2 镭同位素示踪水体运移 |
1.3.3 镭同位素示踪量化海底地下水排放 |
1.4 氡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示踪研究 |
1.4.1 天然氡同位素的特点及地球化学行为 |
1.4.2 氡同位素示踪量化海底地下水排放 |
1.5 黄河、黄河口及调水调沙的简要概况 |
1.5.1 黄河 |
1.5.2 黄河口 |
1.5.3 调水调沙 |
1.6 主要研究思路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测定仪器及方法 |
2.1 RaDeCC镭同步延时计数器 |
2.1.1 仪器简要介绍 |
2.1.2 仪器工作状态 |
2.2 RAD-7测氡仪 |
2.2.1 仪器简要介绍 |
2.2.2 仪器工作状态 |
2.2.3 RAD-7 AQUA测定方法及应用 |
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2.3.1 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 |
2.3.2 样品处理及分析 |
3 黄河下游、河口及地下水中镭、氡同位素的时空分布及受调水调沙的影响 |
3.1 黄河下游的镭、氡同位素分布特征 |
3.1.1 黄河下游的镭同位素分布特征 |
3.1.2 黄河下游的氡同位素分布特征 |
3.2 黄河口海域的镭、氡同位素分布特征 |
3.2.1 黄河口海域的镭同位素分布特征 |
3.2.2 黄河口海域的氡同位素分布特征 |
3.3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中的镭、氡同位素分布特征 |
3.3.1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中的镭同位素分布特征 |
3.3.2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中的氡同位素分布特征 |
3.4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中镭解吸行为的模拟实验研究 |
3.4.1 渗滤实验设计 |
3.4.2 流速对镭解吸量的影响 |
3.4.3 盐度对镭解吸量的影响 |
3.4.4 海底地下水镭端元值的估算 |
3.5 本章小结 |
4 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海域水体运移和海底地下水排放过程的影响 |
4.1 镭同位素示踪黄河口水体运移过程及受调水调沙的影响 |
4.1.1 镭同位素和水文参数的分布特征对水体运移的定性指示 |
4.1.2 表观年龄模型的定量指示 |
4.2 镭、氡同位素示踪海底地下水排放过程及受调水调沙的影响 |
4.2.1 海底地下水排放的定性探测 |
4.2.2 海底地下水排放的定量评价 |
4.3 调水调沙对黄河口营养盐输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黄河首次调水调沙对东明河段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沙情势变异对黄河下游湿地植被影响研究[D]. 李萌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2]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J]. 师吉华,李秀启,董冠仓,客涵,刘超,王亚楠.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3]小浪底水库对泺口至利津河段冲淤变化分析[J]. 刘昀,杨钊,毕栋,毕博.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6(04)
- [4]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水沙及其三角洲动力沉积演变[D]. 胥维坤.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5]黄河入海水沙特征与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对调水调沙的响应研究[D]. 李云飞. 郑州大学, 2016(02)
- [6]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7]调水调沙对黄河山东河段水文特性的影响[J]. 姜东生,阎永新,王静. 人民黄河, 2015(12)
- [8]调水调沙工程实施10年来黄河尾闾河道及近岸水下岸坡变化特征[J]. 王伟,衣华鹏,孙志高,王苗苗,卢晓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10)
- [9]调水调沙对黄河铀同位素输运的影响[D]. 隋娟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10]天然镭氡同位素示踪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水体运移及海底地下水排放的影响[D]. 夏冬.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