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市光明化验设备制造厂(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江维正[2](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经验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群众性卫生运动,是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卫生工作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卫生和政治事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针对疫病严重流行的情况,一面着手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各级卫生防疫、医疗保健机构;一面总结革命根据地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的经验,建立各级卫生(防疫)委员会,组织动员群众开展清洁卫生运动,消灭蚊蝇鼠等病媒虫兽,减少和防止疫病威胁。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为反对美国的细菌战争、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中共中央于1952年将卫生防疫运动定名为爱国卫生运动。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卫生事业关系着人民健康,影响着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方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卫生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一直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深入开展对于改善环境卫生、防止和减少疾病、维护和增进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水平发挥着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1]可见,爱国卫生运动仍是当前发展卫生事业和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内容。而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往可以知来。回顾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总结其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无疑可为当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供“历史钥匙”与现实启示。基于此,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考察梳理和归纳总结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实践成效及历史经验,力图达到“复原历史”、“以史鉴今”之预期目标。而在具体研究中,本着将中国共产党的卫生工作思想、方针政策与地方实践“上下打通”的学术理念,立足全国的视野与高度,结合地方的精度与深度,从全国着眼,从地方着笔,以重庆为实例,系统深入地考察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重庆市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历程、成效与经验,力求从重庆市贯彻党的爱国卫生运动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的历史脉络和实践图景中,揭示和探寻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轨迹、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寻找历史与现实的最佳契合点,以期为当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历史镜鉴。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卫生状况和美军细菌战两方面论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卫生事业的落后面貌,又重点分析了侵朝美军在我国东北等地发动的细菌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危害,党中央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第二部分,爱国卫生运动的理论依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的卫生防疫思想、卫生工作方针和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决策、指示等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阐述“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过程,四大卫生方针是新中国卫生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指导原则,从卫生事业的工作方向、应对疾病的科学方法、我国医学的发展道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四大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内涵。爱国卫生工作的相关理论充分体现了党领导卫生工作的政治性、科学性、全面性、人民性、主体性等。第三部分,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历程。即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论述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机构、宣传动员、主要活动、检查与评模等四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与活动内容。(1)重庆市各级爱国卫生组织的相继建立、各级领导的重视、规范的制度以及不断发展的卫生资源等为全市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2)为了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全国各地采取各种方式深入地开展卫生常识结合爱国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人民群众的卫生常识水平普遍提高,因此爱国卫生运动迅速地开展起来;(3)开展了“讲卫生、除四害、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冷饮管理”的爱国卫生运动和春、夏季的爱国卫生运动;(4)阐述了重庆市爱国卫生运动的检查机制,通过自上而下的定期检查和群众的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后的评模是为了在各个领域树立典范、形成激励机制、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向前发展。第四部分,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成效。主要从减少疾病,促进生产、增进卫生知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梳理归纳了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历史成效。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了卫生状况,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卫生知识水平,养成了爱好清洁卫生的风尚习俗,保证了爱国增产和生产建设的完成,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顺利开展增强了政治认同感,树立了中共新形象,提升了重庆人民的爱国意识,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风尚。第五部分,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经验。主要基于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具体举措及其成效,分析总结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群众路线是重要基础;紧密结合生产是不竭动力;建立健全制度是长久保障。这些经验可以为新时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供历史参考和重要导向。
赖世贤[3](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郗悦[5](2020)在《西藏地区某低品位水菱镁矿石提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有丰富的水菱镁矿资源,其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无机阻燃领域,也是制备氧化镁与碳酸镁的重要原料之一。但目前我国对水菱镁矿提纯及应用研究较少,因此对于水菱镁矿选矿提纯及综合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反浮选法对西藏地区某低品位水菱镁矿进行选矿提纯,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50.5%,浮选矿浆浓度16.67%,矿浆p H值约为5.5,调整剂六偏磷酸钠用量为150g/t,捕收剂LKD用量为90g/t的条件下,对Mg O(IL=0)品位为91.83%,Si O2、Ca O、Al2O3和Fe2O3含量分别为0.52%、2.70%、0.12%和0.25%的原矿进行一次粗选两次精选反浮选,获得Mg O(IL=0)品位为95.54%,Si O2、Ca O、Al2O3和Fe2O3含量分别为0.27%、1.56%、0.07%和0.16%,产率为69.90%的精矿指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矿浆中加入捕收剂LKD与调整剂六偏磷酸钠后,出现N-H与P=O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水菱镁矿与捕收剂LKD、调整剂六偏磷酸钠存在化学吸附作用,并且六偏磷酸钠的加入可以促进水菱镁矿与LKD的吸附作用。利用西藏地区某低品位水菱镁矿通过水菱镁矿焙烧、氯化铵浸出、氨法沉镁、氢氧化镁焙烧等方法制备高纯氧化镁,在水菱镁矿焙烧粒度-2mm,焙烧温度900℃,保温时间3h;氯化铵浸出时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0min,氯化铵溶液浓度4mol/L,搅拌速度500r/min;氨水沉镁时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60min,氨水溶液浓度7mol/L,搅拌速度500r/min;氢氧化镁焙烧时焙烧温度500℃,保温时间40min的试验条件下,最终制得Mg O含量99.88%的氧化镁产品。制备高纯氧化镁差热分析表明在799.34℃时水菱镁矿基本分解,在900℃时水菱镁矿Mg-O特征峰完全消失,水菱镁矿完全分解。在600-800℃时,文石逐渐分解为Ca O,石英的特征衍射峰逐渐变细。升至900℃时,Ca O的特征衍射峰逐渐减弱,石英的特征衍射峰彻底消失。
马鸣泽[6](2019)在《磁铁矿对微细粒级赤铁矿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钢铁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之一,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不断提高,对铁矿石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目前我国自主生产的铁矿石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使得进口铁矿石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依靠技术将我国的铁矿石资源最大限度地转换成现实的铁矿石供应能力迫在眉睫。我国铁矿石资源储量丰富,但分选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因为矿石嵌布粒度较细,品位较低,矿石中硫、磷等杂质元素含量较多,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导致分选差异性小,选矿指标不理想。针对微细粒赤铁矿石的分选开展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我国铁矿石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难选铁矿石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微细粒级的赤铁矿、磁铁矿和石英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三种微细粒级纯矿物浮选行为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粒级纯矿物对-45μm粒级的赤铁矿、磁铁矿、石英的浮选影响,并着重对磁铁矿对微细粒级赤铁矿的磁团聚浮选技术展开了深入讨论。最后基于DLVO理论,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动电位测定、显微镜分析、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检测手段,探讨了药剂对微细粒赤铁矿浮选的作用机理以及磁铁矿对微细粒级赤铁矿的磁团聚浮选机理。微细粒纯矿物的可浮性试验结果确定了正反浮选的药剂体系:正浮选体系中,pH值约为9,赤铁矿浮选的油酸钠用量为280mg/L,磁铁矿和石英浮选油酸钠用量为200mg/L。反浮选体系中,pH值约为11.5,淀粉用量为90mg/L,氯化钙用量为125mg/L,赤铁矿浮选的油酸钠用量为280mg/L,磁铁矿和石英浮选的油酸钠用量为200mg/L。二元体系浮选目的是研究不同矿物对赤铁矿、磁铁矿和石英浮选的影响。根据微细粒单矿物浮选结果确定两种浮选体系:(1)正浮选体系,即油酸钠浮选体系(pH约为9,精矿为泡沫产品);(2)反浮选体系,即油酸钠-淀粉-氯化钙体系(pH约为11.5,精矿为底槽产品)。研究结果表明:在正浮选体系中,浮选回收微细粒级赤铁矿时,添加不同粒级石英和粗粒级磁铁矿会降低赤铁矿的回收率,添加微细粒级的磁铁矿可以提高赤铁矿的回收率;浮选回收微细粒级石英时,-45+18μm粒级的磁铁矿对石英的浮选无明显影响,其他粒级会提高石英的回收率;添加不同粒级赤铁矿浮选回收微细粒级磁铁矿时,其影响效果与添加不同粒级磁铁矿影响赤铁矿浮选的效果相仿;磁铁矿的磁化不利于铁矿石的正浮选。二元反浮选体系中,浮选回收微细粒级赤铁矿时,添加不同粒级石英会降低赤铁矿回收率;浮选回收微细粒级石英时,-18μm粒级磁铁矿会降低石英回收率和SiO2的品位,其他粒级磁铁矿的影响不明显;磁铁矿-赤铁矿浮选体系(磁化和未磁化)中,精矿中(底槽产品)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回收率接近100%。回收微细粒级石英时,加入磁化后的磁铁矿能够提高微细粒石英在泡沫产品中的回收率。磁铁矿的磁化将有利于铁矿石的反浮选。三元体系中矿物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在油酸钠体系中,微细粒级磁铁矿可以提高微细粒级赤铁矿的回收率,但是粗粒级磁铁矿的影响相反,磁铁矿对微细粒级石英并无明显影响;实际赤铁矿矿石试验验证了前文的结果,在浮选过程中加入微细粒级磁铁矿可以提高微细粒级赤铁矿的回收率,提高精矿中Fe品位。在油酸钠-淀粉-氯化钙体系中,不同粒级磁铁矿对微细粒级赤铁矿的浮选无明显影响,但是加入磁铁矿却会导致精矿中石英回收率变高,对浮选不利;但是添加少量硅酸钠能够降低精矿中石英的回收率,提高精矿中Fe品位,有利于微细粒级赤铁矿的反浮选。通过DLVO理论计算、激光粒度分析仪、显微镜分析、沉降试验等方式对油酸钠体系中不同粒级磁铁矿对微细粒赤铁矿浮选的影响机理的研究表明:在油酸钠体系中微细粒级磁铁矿能够与微细粒赤铁矿团聚,增大赤铁矿的表面粒径,增强赤铁矿与气泡黏着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赤铁矿回收率。通过红外光谱和动电位分析对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油酸钠不与石英发生吸附,能与添加钙离子后的石英发生吸附,加入少量硅酸钠不影响油酸钠在活化后的石英表面的吸附。
刘静[7](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徐蕾[8](2018)在《汪达之研究》文中提出汪达之(1903—1980),安徽黟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的人民教育家。在生活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他一生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当今的教育留下了很多的借鉴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他所创办的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对于教育和生活的结合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这使汪达之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汪达之的一生经历了早年的思想启蒙时期、晓庄学校的求学生涯、主持新安小学、筹组及发展新安旅行团、晚年参与新教育体制建设等时期。他很早便经受了一定的社会历练,产生了最初的思想激荡,并因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这使他远离了传统的学业路径,进入晓庄学校求学。这一经历使他接触、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并与陶行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汪达之得以被派往晓庄学校的特约中心校新安小学任校长,获得了独立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一方面应对各种困难,努力维系新安小学的发展;同时又系统实践生活教育思想,并进一步深化了自身对于教育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创建并发展了新安旅行团,将新安小学的办学理念传播至大江南北,其个人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进入晚年阶段后,他逐渐成为了既有体制的一员,开始以体制性的方式长期持续开展教育工作,创造性活动趋于减少。在这一阶段,他积极主持推进了恢复晓庄学校、推广普通话等工作,并在教育部、广东民族学院等单位任职,为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其个人也经历了一番荣辱浮沉,并完成了人生的最终谢幕。汪达之不到30岁即开始独立主持教育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其实践的足迹遍及了诸多具体的教育领域,实践的对象涵盖各类人群,从而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同时,他自身也在教育思想上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通过人生早期的社会历练,他开始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不适应。通过在晓庄学校的学习,他对生活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主持新安小学的经历则使其逐渐产生了较为独立且系统化的教育思想。如开始从创造好生活以营造好教育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教育,从而更加强调劳动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并带有一定的激进化色彩。此类主张又为其筹组新安旅行团,开展旅行修学活动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而通过新安旅行团的创建及发展,其思想更趋均衡化,并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感受和思考。进入晚年之后,他开始更多地思考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宏观教育问题,提出了要积极普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想法。同时,在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中,汪达之也与诸多人士产生了相当程度的交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交流关系网络。这也使他的经历成为折射近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典型范例,并使他成为近代“乡村知识分子”式人物中的代表者。同时,这一经历也使汪达之完成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理论探究及思考,从而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教育家。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与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汪达之的生平经历、思想变迁,剖析其成长、发展与大时代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掘其思想的演变过程。同时深入挖掘与分析其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教育事业所具有的作用及意义,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范明阳[9](2017)在《调整剂在菱镁矿矿石反浮选提纯中作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菱镁矿资源丰富,其储量、进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是我国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因耐火性、粘结性较高以及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轻工及金属镁提纯等领域,其中冶金工业是消耗镁制耐火材料最多的行业,占耐火材料总量的70%。但随着一部分优质菱镁矿矿山的不规则开采,造成采富弃贫现象,遭到破坏,资源浪费严重,开发利用低品位菱镁矿资源变得极为关键。近年来大量学者针对低品级菱镁矿进行提纯研究,浮选法作为最常用的菱镁矿选矿方法,浮选药剂的研究较为重要。菱镁矿中主要杂质为硅酸盐和碳酸盐两大类,针对菱镁矿性质,对捕收剂和调整剂的研发较多,而且适量调整剂的加入能更好的配合捕收剂更有效的对将菱镁矿和脉石矿物分离,从而达到工业上设备、人工和药剂成本的最低化。本课题针对海城菱镁矿石性质,通过对调整剂种类及用量的考察对比,以纯矿物结合实际矿进行浮选试验研究,寻求更好的菱镁矿除杂提纯工艺。分别在醚胺和油酸钠两种捕收剂体系下考察了p H值、调整剂和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纯矿物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的可浮性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菱镁矿实际矿石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五种调整剂六偏磷酸钠、水玻璃、磷酸三钠、单宁酸和草酸铵中,六偏磷酸钠在反浮选中单独作用效果较好,而正浮选中混合使用六偏磷酸钠和水玻璃能根号的对矿物进行分离。最终确定通过反-正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磨矿细度-0.074mm含量85%,反浮选p H=5.0,醚胺用量150g·t-1,单独使用六偏磷酸用量150g·t-1,采用一粗两精流程;正浮选p H=10.0,油酸钠用量250g·t-1,六偏磷酸钠和水玻璃混合使用(200g·t-1、2000g·t-1),可获得精矿Mg O含量47.35%;Si O2品位0.12%,Ca O品位0.6%,精矿产率为74.66%。可达到本课题预期浮选效果。
陈伟[10](2016)在《砷碱渣中砷锑分离并选择性回收锑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砷碱渣是火法炼锑加碱除砷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渣。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砷碱渣约1万吨,历年堆存量已达20万吨。砷碱渣中水溶性砷是一种致癌物,对人类以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砷碱渣严重污染事故,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砷碱渣的处理势在必行。本研究对砷碱渣的特性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浸-碱浸-控电位氧化”综合回收砷碱渣的技术方案,完成了小型实验和工业化扩大试验。采用该方案处理砷碱渣不但能消除其对环境的危害,而且能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锑,具有显着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在不同浸提液中分析了砷碱渣的浸出毒性,结果显示,砷碱渣浸出毒性高,可划为危险废物。不同浸出剂中,砷碱渣毒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硫酸硝酸法>去离子水法>醋酸缓冲溶液法。根据砷、锑的浸出热力学分析可知,As(Ⅲ)的溶解度远大于Sb(Ⅲ);在pH为2-9时,溶液中的砷锑浓度比较稳定,当溶液pH大于9时,砷的溶解度迅速增大,但当溶液pH大于12时,锑的溶解度亦增大,因此当溶液pH值为9-12时,可通过浸出的方式实现砷锑的初步分离。“水浸—碱浸”二段浸出法能实现砷碱渣中砷锑的高效分离,砷进入溶液而锑仍留在渣中。经二段浸出法处理后,砷碱渣中95%以上砷可有效浸出,浸出渣中含砷低于0.5%。对砷碱渣水浸过程的动力学进行分析后,得出砷的水浸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浸出过程符合致密球形收缩反应核动力学模型:。在所选实验范围内对应的试验条件下,砷水浸出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15.140kJ/mol。通过对不同价态锑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的研究,筛选出一种特殊脱锑剂,利用脱锑剂的氧化性能,促使锑以溶解度更小的五价化合物从含砷水溶液中析出,开发的控电位氧化的工艺可精准地控制浸出液中锑的氧化程度,从而实现砷、锑的深度分离与高效回收。在最佳条件下,锑的氧化沉淀率达到90%以上。根据小型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湖南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规模为500kg/批的工业扩大试验。工业扩大试验结果表明:砷的浸出率大于94%,浸出液中锑的沉淀率大于90%;二次浸出渣中砷含量低于0.5%,锑含量在(28.65±3.69)%之间,砷、锑的损失率均低于2%。技术经济估算表明,处理每吨砷碱渣可实现经济效益32260元。通过扩大化试验证明了“水浸-碱浸-控电位氧化”工艺处理砷碱渣的技术经济可行,具有很强的工业应用价值,为砷碱渣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二、南昌市光明化验设备制造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市光明化验设备制造厂(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经验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1 爱国卫生运动的起因及过程 |
1.2.2 爱国卫生运动的分期及内容 |
1.2.3 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及评价 |
1.3 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和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时间界限:新中国成立初期 |
1.4.2 空间界限:重庆市 |
1.4.3 内容界定:爱国卫生运动 |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背景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状况 |
2.1.1 疫病流行猖獗 |
2.1.2 环境卫生恶劣 |
2.2 防范美军细菌战的需要 |
2.2.1 侵朝美军发动细菌战 |
2.2.2 中共中央应对细菌战 |
3 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的理论依据 |
3.1 中国共产党的卫生防疫思想 |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工作方针 |
3.3 党和人民政府关于卫生防疫的指示 |
4 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基本内容 |
4.1 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领导 |
4.1.1 中央卫生组织机构 |
4.1.2 重庆卫生组织机构 |
4.1.3 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和议事制度 |
4.1.4 爱国卫生运动的医疗资源 |
4.2 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动员 |
4.2.1 宣传之初群众不正确的认识 |
4.2.2 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动员的开展 |
4.2.3 重庆市宣传动员的成效 |
4.3 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活动 |
4.3.1 讲卫生 |
4.3.2 灭四害 |
4.4 爱国卫生运动的检查与评模 |
4.4.1 爱国卫生运动的检查 |
4.4.2 爱国卫生运动的评模 |
5 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成效 |
5.1 减少疾病 |
5.2 促进生产 |
5.3 增进卫生知识 |
6 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经验 |
6.1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
6.2 坚持群众路线是重要基础 |
6.3 紧密结合生产是不竭动力 |
6.4 建立健全制度是长久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类 |
二、着作类 |
三、报纸类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西藏地区某低品位水菱镁矿石提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菱镁矿研究现状 |
1.1.1 水菱镁矿性质 |
1.1.2 水菱镁矿用途 |
1.1.3 水菱镁矿资源分布状况 |
1.1.4 水菱镁矿加工与应用现状 |
1.2 氧化镁研究现状 |
1.2.1 氧化镁性质 |
1.2.2 氧化镁的分类 |
1.2.3 氧化镁的用途 |
1.2.4 氧化镁主要制备方法 |
1.2.5 高纯氧化镁主要制备方法 |
1.2.6 氧化镁的生产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原料、药剂、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2 试验药剂 |
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反浮选试验 |
2.4.2 制备高纯氧化镁试验 |
2.4.3 X射线衍射测定 |
2.4.4 红外光谱测定 |
2.4.5 差热-热重分析 |
第三章 水菱镁矿反浮选试验 |
3.1 磨矿细度试验 |
3.2 浮选浓度试验 |
3.3 矿浆pH值试验 |
3.4 调整剂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
3.5 捕收剂LKD用量试验 |
3.6 反浮选流程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菱镁矿制备高纯氧化镁试验 |
4.1 水菱镁矿焙烧试验 |
4.1.1 磨矿细度试验 |
4.1.2 焙烧温度试验 |
4.1.3 保温时间试验 |
4.2 轻烧氧化镁氯化铵浸出试验 |
4.2.1 反应温度试验 |
4.2.2 反应时间试验 |
4.2.3 氯化铵溶液浓度试验 |
4.2.4 搅拌速度试验 |
4.3 氨水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试验 |
4.3.1 反应温度试验 |
4.3.2 反应时间试验 |
4.3.3 氨水溶液浓度试验 |
4.3.4 搅拌速度试验 |
4.4 氢氧化镁焙烧试验 |
4.4.1 焙烧温度试验 |
4.4.2 焙烧时间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菱镁矿反浮选与制备高纯氧化镁机理研究 |
5.1 X射线衍射测定与分析 |
5.1.1 水菱镁矿轻烧粉XRD分析 |
5.1.2 氢氧化镁XRD分析 |
5.1.3 高纯氧化镁XRD分析 |
5.2 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5.2.1 浮选药剂与水菱镁矿作用红外光谱分析 |
5.2.2 水菱镁矿轻烧粉红外光谱分析 |
5.3 差热-热重分析 |
5.3.1 水菱镁矿原矿差热-热重分析 |
5.3.2 氢氧化镁差热-热重分析 |
5.4 高纯氧化镁产品组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成果 |
作者简介 |
(6)磁铁矿对微细粒级赤铁矿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铁矿资源概述 |
1.1.1 世界铁矿石资源概述 |
1.1.2 我国铁矿石资源概述 |
1.2 微细粒赤铁矿石浮选现状 |
1.2.1 微细粒级赤铁矿石浮选工艺研究进展 |
1.2.1.1 絮凝浮选 |
1.2.1.2 载体浮选 |
1.2.1.3 分步浮选与分散浮选 |
1.2.2 微细粒赤铁矿石浮选药剂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意义和内容 |
1.3.1 论文的意义 |
1.3.2 论文的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样品、试剂、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2 试验所用药剂与仪器 |
2.2.1 试验试剂 |
2.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浮选试验 |
2.3.2 沉降试验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2 显微镜分析 |
2.4.3 矿物动电位测定 |
2.4.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5 激光粒度测试 |
第三章 微细粒单矿物浮选试验 |
3.1 油酸钠对微细粒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
3.2 pH值对微细粒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
3.3 氯化钙对微细粒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
3.4 淀粉对微细粒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
3.5 淀粉和氯化钙对-45μm粒级矿物浮选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元体系中微细粒矿物间交互影响的研究 |
4.1 石英对微细粒赤铁矿浮选的影响 |
4.1.1 油酸钠体系中石英对微细粒赤铁矿正浮选的影响 |
4.1.2 油酸钠-淀粉-氯化钙体系中石英对微细粒赤铁矿反浮选的影响 |
4.2 磁铁矿对微细粒赤铁矿浮选的影响 |
4.2.1 油酸钠体系中磁铁矿对微细粒赤铁矿正浮选的影响 |
4.2.2 油酸钠-淀粉-氯化钙体系中磁铁矿对微细粒赤铁矿反浮选的影响 |
4.3 磁铁矿对微细粒石英浮选的影响 |
4.3.1 油酸钠体系中磁铁矿对微细粒石英正浮选的影响 |
4.3.2 油酸钠-淀粉-氯化钙体系中磁铁矿对微细粒石英反浮选的影响 |
4.4 赤铁矿对微细粒磁铁矿浮选的影响 |
4.4.1 油酸钠体系中赤铁矿对磁铁矿正浮选的影响 |
4.4.2 油酸钠-淀粉-氯化钙体系中赤铁矿对磁铁矿反浮选的影响 |
4.5 磁铁矿的磁化对赤铁矿浮选的影响 |
4.5.1 油酸钠体系中磁铁矿对微细粒级赤铁矿正浮选的影响 |
4.5.2 油酸钠-淀粉-氯化钙体系中磁铁矿对微细粒赤铁矿反浮选的影响 |
4.6 磁铁矿的磁化对石英浮选的影响 |
4.6.1 油酸钠体系中磁铁矿对微细粒石英正浮选的影响 |
4.6.2 油酸钠-淀粉-氯化钙体系中磁铁矿对微细粒石英反浮选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元体系中微细粒矿物交互影响的研究 |
5.1 不同粒级磁铁矿对微细粒赤铁矿和石英混合矿浮选的影响 |
5.1.1 油酸钠体系 |
5.1.2 油酸钠-淀粉-氯化钙体系 |
5.2 磁铁矿对实际赤铁矿石浮选的影响 |
5.3 硅酸钠对三元体系浮选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理研究 |
6.1 油酸钠体系中不同粒级磁铁矿对微细粒级赤铁矿浮选的影响机理 |
6.1.1 磁铁矿与赤铁矿相互作用的DLVO理论 |
6.1.2 磁铁矿与赤铁矿相互作用的激光粒度分析 |
6.1.3 磁铁矿与赤铁矿相互作用的显微镜分析 |
6.1.4 磁铁矿对赤铁矿沉降行为的研究 |
6.2 药剂作用机理 |
6.2.1 红外光谱分析 |
6.2.2 动电位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汪达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资料、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汪达之的早年经历 |
第一节 家世背景与求学经历 |
一、出生与家世 |
二、学业经历 |
三、初入社会 |
第二节 早期的社会历练与思想启蒙 |
一、初到上海与人生轨迹的奠定 |
二、革命思想的启蒙 |
第三节 晓庄学校的岁月 |
一、缘结晓庄 |
二、艰难筹备 |
三、入学波折 |
四、就读经历 |
小结 |
第二章 汪达之主持新安小学与教育理念的实践 |
第一节 新安小学的艰难起步 |
一、新安小学的创办 |
二、苦撑危局 |
第二节 困顿中的坚守 |
一、晓庄学校封闭的冲击 |
二、矛盾纠纷的持续 |
三、生产自救的开展 |
四、生活教育的实践者 |
第三节 新安小学的结束与回响 |
一、经费的困顿与学校的结束 |
二、最后的回响 |
三、对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上) |
第一节 对旅行修学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
一、创办儿童旅行团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
二、儿童旅行团的筹备工作 |
三、儿童旅行团的旅行经过 |
第二节 汪达之与新安旅行团的早期发展 |
一、新安旅行团的经费与组织准备 |
二、新安旅行团旅行修学生涯的开始 |
第三节 华东之旅 |
一、辗转江浙 |
二、挺进上海 |
小结 |
第四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下) |
第一节 大后方的奋斗 |
一、大西北之旅 |
二、奔走在武汉、长沙 |
三、桂林岁月 |
第二节 转战根据地 |
一、告别国统区 |
二、根据地岁月 |
三、新安旅行团的结束与汪达之的身份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汪达之的晚年生涯 |
第一节 新体制的建设者 |
一、边区经历 |
二、晓庄学校的恢复 |
三、教育部生涯 |
第二节 在海南的沉浮 |
一、主政广东民族学院 |
二、政治的风雨中 |
三、人生的谢幕 |
四、晚年思想中的升华与坚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汪达之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调整剂在菱镁矿矿石反浮选提纯中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菱镁矿概述 |
1.1.1 菱镁矿主要性质 |
1.1.2 世界菱镁矿资源分布概况 |
1.1.3 菱镁矿在我国分布情况 |
1.1.4 菱镁矿矿床类型 |
1.1.5 我国菱镁矿开发利用及面临的问题 |
1.2 菱镁矿选矿进展 |
1.2.1 国外菱镁矿选矿进展 |
1.2.2 国内菱镁矿选矿进展 |
1.3 调整剂的研究进展 |
1.4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试验矿样、药剂、仪器设备及方法 |
2.1 课题思路及试验原理 |
2.2 试验矿样 |
2.3 试验药剂 |
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5 试验方法 |
2.5.1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5.2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 |
2.5.3 动电电位测定试验方法 |
2.5.4 红外光谱测定 |
2.5.5 X射线衍射测定 |
3. 试验用矿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矿石矿物组成 |
3.2 矿物产出特征 |
4. 纯矿物浮选试验 |
4.1 醚胺体系下单矿物的浮选试验 |
4.1.1 醚胺体系下纯矿物的天然可浮性 |
4.1.2 矿物在不同矿浆pH下的可浮性 |
4.1.3 矿物在六偏磷酸钠不同用量下的可浮性 |
4.1.4 矿物在水玻璃不同用量下的可浮性 |
4.1.5 矿物在磷酸三钠不同用量下的可浮性 |
4.1.6 单宁酸对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可浮性的影响 |
4.1.7 草酸铵对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可浮性的影响 |
4.2 油酸钠体系下单矿物的浮选试验 |
4.2.1 油酸钠用量对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可浮性的影响 |
4.2.2 矿物在不同矿浆pH下的可浮性 |
4.2.3 六偏磷酸钠对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可浮性的影响 |
4.2.4 水玻璃对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可浮性的影响 |
4.2.5 磷酸三钠对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可浮性的影响 |
4.2.6 单宁酸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可浮性的影响 |
4.2.7 草酸铵对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可浮性的影响 |
4.3 纯矿物混矿浮选试验 |
4.4 小结 |
5.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 |
5.1 反浮选流程试验 |
5.1.1 磨矿细度试验 |
5.1.2 矿浆pH值条件试验 |
5.1.3 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
5.1.4 调整剂水玻璃用量试验 |
5.1.5 捕收剂用量试验 |
5.1.6 反浮选流程段数试验 |
5.2 正浮选流程试验 |
5.2.1 矿浆pH值条件试验 |
5.2.2 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
5.2.3 调整剂水玻璃用量试验 |
5.2.4 调整剂单用、混合用对比试验 |
5.2.5 捕收剂用量试验 |
5.3 小结 |
6. 药剂与矿物的作用研究 |
6.1 药剂对菱镁矿、白云石、石英表面电性影响 |
6.1.1 pH对矿物表面电性影响 |
6.1.2 六偏磷酸钠对矿物表面电性的影响 |
6.1.3 水玻璃用量对矿物表面电性的影响 |
6.1.4 醚胺用量对矿物表面电性的影响 |
6.2 药剂与矿物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6.2.1 六偏磷酸钠、水玻璃与白云石、石英、菱镁矿的红外光谱分析 |
6.2.2 醚胺与菱镁矿、白云石、石英的红外光谱分析 |
6.2.3 油酸钠与白云石、菱镁矿的红外光谱分析 |
6.3 矿物和药剂的溶液化学分析 |
6.3.1 菱镁矿表面的荷电分析和溶液化学 |
6.3.2 白云石表面的荷电分析和溶液化学 |
6.3.3 六偏磷酸钠的溶液化学分析 |
6.3.4 水玻璃的溶液化学分析 |
6.3.5 醚胺的溶液化学分析 |
6.3.6 油酸钠的溶液化学分析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砷碱渣中砷锑分离并选择性回收锑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砷碱渣概况 |
1.1.1 砷碱渣的来源及性质 |
1.1.2 锑的基本性质 |
1.1.3 砷的基本性质 |
1.1.4 砷碱渣的危害 |
1.2 砷碱渣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现状 |
1.2.1 砷碱渣的火法冶炼工艺 |
1.2.2 砷碱渣的湿法冶炼工艺 |
1.2.3 固化处理 |
1.2.4 其他新工艺 |
1.3 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分析手段 |
2.3.1 锑的分析方法 |
2.3.2 砷含量测定方法 |
2.3.3 ICP-MS与XRF分析 |
2.3.4 激光粒度分析 |
2.3.5 SEM与XRD分析 |
2.4 砷碱渣的浸出毒性分析 |
2.4.1 危险废物的概述 |
2.4.2 国内外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
2.4.3 实验内容 |
第三章 砷碱渣的两段浸出 |
3.1 浸出 |
3.2 浸出原理 |
3.2.1 浸出热力学分析 |
3.2.2 浸出反应过程 |
3.3 浸出过程中动力学反应类型 |
3.3.1 化学反应控制动力学模型 |
3.3.2 液膜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模型 |
3.3.3 内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模型 |
3.4 实验内容 |
3.4.1 浸出工序实验装置图 |
3.4.2 实验工艺流程 |
3.5 砷碱渣两段浸出 |
3.5.1 水浸 |
3.5.2 碱浸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浸出液中控电位氧化脱除锑 |
4.1 实验内容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实验工艺流程 |
4.2 脱锑剂 |
4.2.1 备选脱锑剂的性质 |
4.2.2 脱锑剂 |
4.2.3 探索实验 |
4.3 控电位氧化过程中的电位-pH图分析 |
4.3.1 Na-Sb-S-H_2O系电位-pH图 |
4.3.2 As-S-H_2O系电位-pH图 |
4.3.3 Sb(Ⅲ)/Sb(Ⅴ)氧化行为 |
4.4 从碱浸液中控电位氧化锑工艺优化 |
4.4.1 脱锑剂的加入方式 |
4.4.2 反应时间 |
4.4.3 反应温度 |
4.4.4 脱锑剂用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研究与示范工程 |
5.1 渣堆现场基本情况简介 |
5.2 原料及预处理 |
5.3 中试现场 |
5.3.1 试验场地 |
5.3.2 试验所用设备、分析仪器及试剂 |
5.3.3 工艺设备连接示意图 |
5.4 现场运行工艺条件优化 |
5.4.1 水热浸出时间 |
5.4.2 水热浸出渣球磨时间 |
5.4.3 控电位氧化时间 |
5.4.4 脱锑剂用量 |
5.5 工艺运行稳定性分析 |
5.6 砷、锑物质流分析 |
5.6.1 物质流分析基本理论框架 |
5.6.2 砷锑物质流分析 |
5.7 砷碱渣中砷锑浸出及分离的投资与运行费用估算 |
5.7.1 固定投资估算 |
5.7.2 运行费用估算 |
5.8 效益分析 |
5.8.1 经济效益分析 |
5.8.2 社会效益分析 |
5.8.3 环境效益分析 |
5.9 本工艺的优点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文章 |
专利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
四、南昌市光明化验设备制造厂(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经验研究 ——以重庆为例[D]. 江维正.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20(09)
- [3]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西藏地区某低品位水菱镁矿石提纯研究[D]. 郗悦.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6]磁铁矿对微细粒级赤铁矿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马鸣泽.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8]汪达之研究[D]. 徐蕾. 扬州大学, 2018(12)
- [9]调整剂在菱镁矿矿石反浮选提纯中作用效果研究[D]. 范明阳. 辽宁科技大学, 2017(02)
- [10]砷碱渣中砷锑分离并选择性回收锑的工艺研究[D]. 陈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