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市郊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何平[1](2020)在《株洲清水塘土壤改良及其种植蔬菜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文中认为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是湖南省典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域之一。土壤重金属能通过蔬菜等食物链迁移进入人体。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将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为此,我们可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将全部重金属污染土壤停止农作目前还不现实,为避免蔬菜中重金属对人体造成伤害,可据此筛选重金属低积累型蔬菜进行种植;另一方面,通过在土壤中添加改良剂的方法修复土壤,提高土壤的pH值,钝化重金属,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从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和减少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目的。因此,本文研究了从污染土壤种植的各种蔬菜中筛选重金属低积累型的品种,以及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改善土壤品质,降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从而达到降低蔬菜的安全风险等级。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园区附近戴家冲村和朱四坡村的蔬菜种植土壤的为酸性土壤,两个村土壤中的Pb、Cd、Hg含量均显着高于国家规定的限定值(P<0.05),但As含量未超标。两个村大地种植蔬菜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戴家冲村污染程度较朱四坡村的污染更为严重,3类蔬菜11个品种中污染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Cd>Hg>Pb>As。戴家冲村和朱四坡村两地叶菜类、根茎类和茄果类蔬菜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88、1.379、1.006,即3类蔬菜的污染指数从大到小排序是:叶菜类>根菜类>茄果类。经常食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蔬菜对人体健康可能会造成危害,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此类土壤只能种植茄果类蔬菜,其余蔬菜均不合适。(2)分别采用石灰、钙镁磷肥、海泡石单独或复合形成5个配方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修复处理后种植的蔬菜中,除配方3(添加海泡石)处理外,其余4个配方处理均能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蔬菜产量。5个配方处理后土壤种植的蔬菜中,除小白菜和胡萝卜中Cd含量有部分超标外,其余蔬菜(小白菜、胡萝卜、辣椒)中As、Pb、Cd和Hg含量均符合国家要求,达到了安全标准。5个配方均能显着改良酸化土壤,特别是经过1茬蔬菜种植后使得土壤更趋中性,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进一步下降。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估,土壤改良后种植的小白菜、胡萝卜和辣椒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90、1.02、0.69,与改良前相比安全级别有显着好转。儿童及成人蔬菜中As的每日单位体重摄入重金属值ADD高于国际允许摄取剂量RfD值(P<0.05),可能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健康隐患。儿童及成人蔬菜中Pb和Hg的ADD值均显着小于RfD值(P<0.05),处于安全可控状态。不同改良配方处理土壤种植蔬菜的重金属对儿童的危害指数HI均显着高于成人(P<0.05)。
吴秋梅[2](2020)在《典型经济快速发展区农田重金属风险评估与安全利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表明,重金属是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长三角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亟需开展农田重金属风险评估与安全利用技术的研究。本文选取长三角典型经济快速发展区农田土壤-作物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和来源解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区域内典型重金属超标农田,开展新型钝化材料(水铝钙石)的农田重金属室内钝化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表层土壤镉(Cd)、铅(Pb)、铜(Cu)、锌(Zn)和铬(Cr)平均含量均高于苏南地区土壤背景值;除Pb外,部分样点土壤的Cd、Cr、Cu和Zn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风险筛选值(GB15618-2018),其中Cd超标点位达36%;小麦中Cd平均含量超过我国食品安全标准(GB 2762-2017),大米和蔬菜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不超标。(2)研究区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呈北高南低、斑块状分布的空间特征。其中Cd在中北部工业区和居民区交错地带出现点源污染,高值中心含量在2.64~3.64mg/kg之间;除Cr外,其余重金属表层含量均大于底层,p H反之且出现酸化趋势,有效磷、速效钾表层含量丰盈,表明区域重金属累积受到人为活动和地质背景的双重影响。(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土壤重金属和养分含量的分布,工业区和居民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农业区差异显着(p<0.05);通过PMF模型得出三个污染源:工业交通的大气沉降源、农业源及自然源,其贡献率分别为36.32%、34.59%和29.09%。(4)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总体处于低-中度风险,表现为:工业区>居民区>农业区>休耕区,其中Cd存在中度以上风险;41.2%大米和85.39%小麦中的重金属存在潜在人体摄入风险,但总体风险为可接受风险水平,仍需对农田土壤和作物进行协同监测。(5)钝化剂水铝钙石能够通过吸附、离子交换和配位作用有效钝化不同Cd污染水平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与对照相比,盆栽试验表明钝化剂配比为0.5%时,中Cd污染水平土壤中小青菜Cd最大降幅为0.018 mg/kg(9.52%),但对Cr的钝化效果不理想;两轮田间试验表明小青菜最佳钝化配比为0.5%,芹菜钝化效率高于小青菜,但最优配比难界定,两种蔬菜第二轮钝化效果均减弱且不稳定。
何明江[3](2020)在《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污染是危害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以及人体健康的关键问题。随着对土壤污染研究的不断深入,仅关注单一类型污染物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土壤环境问题。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土壤中行为差异较大的两类污染物,共存时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目前针对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单一类型、单一时间点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暴露风险,而对于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风险评价以及长时间尺度下它们的时空变异特征的研究仍较少。因此,本文以浙江某电子垃圾拆解区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为研究材料,通过结合地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和风险评价模型等方法开展了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及所致风险的研究。揭示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探究了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时空变异规律;预测了未来不同情景模式下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和风险变化趋势;评价了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一步探索了区域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风险分区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风险分区管控和受污染耕地有效安全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通过测定和分析土壤与对应水稻籽粒中重金属(Cd、Cu、Zn、Pb、Ni、As和Cr)的含量及空间分布模式,结果显示研究区在对不规范电子垃圾拆解规范整治后,稻田土壤仍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Cd、Cu和Zn污染,水稻籽粒中Cd含量有20.7%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威胁研究区稻米质量安全。土壤Cd、Cu、Zn和Pb含量的空间分布模式相似,均为西北区域含量较高,东部较低,其含量的增加与这些区域的不规范电子垃圾拆解等人为活动有关。与之相反,土壤Cr、Ni和As含量表现为由西向东增加,主要为自然来源。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导致的生态环境风险已达中高水平。基于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多介质多途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居民受到Cd致癌风险和Cr非致癌风险概率较高,重金属暴露对目标受体存在潜在危害。综合研究区土壤Cd含量、水稻籽粒Cd含量、生态环境风险、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布可识别出它们共同超标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应采取相应安全利用技术,从而提出了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基于风险分析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靶向修复思路。(2)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异规律和环境风险预警。通过结合研究区历史测定数据探究了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异(2006-2016)特征,并识别时空增量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土壤重金属(Cd、Cu、Pb、Ni和Zn)含量具有明显各异的时空变异特征,在西北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增加。采用情景假设模型对研究区未来乐观情景和无突变情景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所致生态风险进行预测。在假定有效控制污染源的乐观情景下,未来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相应生态风险将逐渐下降,而在保持现状的无突变情景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和风险将急剧上升。其中10年后(2026年)无突变情景下土壤Cd和Cu含量超过其相应的风险筛选值(RSV)的比例将是乐观情景下的1.6倍和1.3倍,且无突变情景下土壤重金属所致生态风险超过高风险的概率将是乐观情景下的近两倍。加强污染源控制,实施严格的环境政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积极效应,且环境政策应长效保持。(3)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风险。通过测定分析土壤样品中US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含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多环芳烃总量平均值为407.3μg/kg,污染程度主要为轻中度,16种多环芳烃成分以高环多环芳烃为主;多环芳烃总量在空间分布上显示为西南部和南部含量最高,中部较低。异构体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揭示了不规范电子垃圾拆解中煤等燃烧是研究区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主要来源。采用苯并(a)芘毒性当量方法评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导致的生态环境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稻田土壤PAHs污染已构成潜在的生态风险,其中33%土壤样点超过荷兰土壤规定苯并(a)芘毒性当量生态风险标准值。运用终身致癌风险增量(ILCR)模型评估研究区稻田土壤多环芳烃多途径暴露的人体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土壤多环芳烃污染会导致潜在人体健康风险,其中高风险区位于西南和南部。在蒙特卡洛模拟下的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对多环芳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差异为3-4倍。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暴露频率与多环芳烃含量是对健康风险值贡献率最大的两个参数,因此建议研究区居民在劳作过程中采取机械化工具以减少与污染土壤的接触频率以及在污染区域采取土壤多环芳烃修复措施降低其含量是减少多环芳烃暴露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比研究区历史测定数据,结果显示2011-2016年间研究区严厉的环境政策调整降低了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及相应的人体暴露风险。(4)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风险分区及管控。采用地统计中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的空间集聚特征从而揭示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分析成因;结果显示,研究区稻田土壤典型重金属元素与多环芳烃单体间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性,且“高-高”集聚区均分布在西南区域;重金属-多环芳烃污染指数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重金属-多环芳烃“高-高”集聚区位于西南部和东北角,由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相同的源汇作用所致;结合空间集聚关系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风险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不同风险区,其中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风险区位于西南区域,占比为5.6%,应针对不同风险区采取相应风险管控措施以确保人体健康。上述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受到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均造成了潜在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风险区位于西南区域。重金属和多环芳烃不同的性质使得在研究区环境政策调整下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含量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严厉的环境政策对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防控的效应都是积极的。在土壤污染防控中应实行严格的环境政策,并采取土壤污染风险分区管控策略及措施,以降低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含量及暴露风险。
张钊熔[4](2020)在《甘肃白银耕地-玉米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省白银市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环境,使得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形成了以矿产开发,重金属冶炼以及配套化工设施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加工生产地。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受有色金属产业布局、生产以及农作物灌溉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得该地区生态环境中重金属逐渐开始累积,并且对当地生态安全和农业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明确白银市四龙镇黄河两岸耕地表层土壤污染现状,解析污染物来源;探究区域农田系统中重金属元素在耕地-作物中的迁移、富集规律,特别是揭示研究区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性在时间线上的变化特征以及空间迁移规律,从而对白银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农业安全生产提供新的角度和方向。本论文较系统采集大气沉降样品、东大沟水体底泥以及黄河灌溉水样和底泥样、玉米样和根系土样、以及白银四龙镇段黄河两岸黄灌区和山区旱地农田表层土壤样品,检测了各类样品中重金属Cd、Pb、Zn、Cu、As、Hg、Cr的浓度,将土壤样品同甘肃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相比较,分别利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土壤累积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查明了研究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探讨了玉米种植和土壤重金属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近十年来土壤重金属变化迁移特征。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白银地区大气重金属高浓度主要受控于矿山矿业活动和尾矿库扬尘,白银市工业活动对大气中的重金属浓度也具有一定影响。2.白银地区黄河两岸耕地表层土壤重金属As、Cr、Zn、Pb、Cu、Cd、Hg含量有一定累积。耕地类型相同但重金属累积程度北岸高于南岸,同一河岸黄灌区耕地高于山区耕地。根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标准,北岸黄灌区部分耕地重金属Cd、As超过风险筛选值,需加强监控。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Cd、Hg生态危害较大,并且生态风险危害严重程度区域主要在四龙镇西北、北湾镇及两镇的中间地区。需对生态受影响区域持续监测,预防重金属进一步累积污染。3.研究认为北岸黄灌区现今土壤重金属Cd、Pb、Cu、Zn主要来自大气沉降输入,As、Hg主要来自灌溉水输入。输入途径对重金属输入量的讨论表明,大气沉降输入>灌溉输入>施肥输入。4.东大沟和北岸黄灌区玉米整株根、茎、叶、籽粒以及根系土的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表明东大沟两岸玉米种植安全风险低,其余耕地玉米种植安全。可以通过集中收集处理玉米秸秆方式,减缓土壤重金属的累积。5.近十年来黄河两岸土壤重金属Cr、Zn、Pb、Cu、Cd、Hg整体呈降低趋势,而As呈升高趋势。对比研究表明北岸黄灌区土壤重金属时空变化最强烈,其余地区时空变化不显着。北岸黄灌区重金属元素Hg、As、Cu、Cd在四龙镇西北、北湾镇累积,而Zn、Pb则明显降低。
余丹[5](2019)在《吉林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制约》文中研究指明耕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载体,其环境质量关乎农产品和生态安全。耕地重金属污染评价是防止与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基础,也是保障区域耕地质量安全、合理调控土地资源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吉林中部黑土区是东北典型黑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包括长春、松原、四平三个地区,本研究以吉林中部黑土区为研究区,并依据物源差异将研究区划分为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两个区域,以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转化富集效率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及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IS等技术手段对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量以及作物富集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有效系数(Fi)和吸收系数(Ai)指标,研究吉林中部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转化富集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重金属全量-有效量-作物富集量三位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污染负荷指数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突变分析法以及泰森多边形法,运用有效系数和吸收系数指标对研究区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进行评定并划分预警区域,探讨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对黑土区耕地利用的制约,为黑土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吉林中部黑土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元素基本特征除Zn元素外,春秋两季松花江流域与辽河流域土壤重金属As、Cd、Cr、Cu、Ni、Pb含量均超过吉林省土壤背景值。重金属有效态总体呈现出区域中、强变异特征,其在研究区范围内有效态含量空间波动较大,其空间分布与全量差异明显,分布不均,表明其转化和释放除全量影响外,受其他因素的强烈影响;玉米籽实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量较低,总体区域上趋于一致,但局部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2)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的基本特征研究区松花江流域春秋季Cd元素均为强烈转化,Cu、Ni元素为中等转化(10%>Fi≥5%),As、Cr、Zn、Pb元素为微弱转化。春季本区域Cr、Ni达到了强分异型,其余元素的有效系数均为中分异型;秋季As、Zn元素的为强分异型。辽河流域春秋季Cd元素为强烈转化(Fi≥10%),Cu、Ni元素为中等转化,As、Cr元素为微弱转化,其余两种元素春秋两季转化程度不同。春季辽河流域As、Cr、Ni、Zn元素的变异系数达到了强分异型,其余元素的有效系数均为中分异型;秋季As、Zn元素的有效系数为强分异型,Cr、Cu、Ni、Pb元素为中分异型,Cd元素有效系数的变异系数为弱分异型。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籽实对As、Cd、Cr、Cu、Ni、Zn元素的富集皆为极弱吸收。吸收系数的变异系数As、Cr、Ni、Zn元素为强分异型,Cu元素为中分异型,Cd元素在辽河流域为强分异型,松花江流域为中分异型。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量-作物富集量之间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说明重金属对土壤生态环境及作物生长影响的衡量标准不应局限于全量指标,还应进一步考虑重金属转化富集效率的高低。(3)土壤重金属转化富集的影响因素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的自然影响因素显示,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能够调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转化效率。在松花江流域,随着pH值的升高,重金属Cd、Ni在酸性土壤条件下转化效率升高,Cr、Zn在中性土壤条件下转化效率升高,Cu、Pb在碱性土壤条件下转化效率升高;辽河流域重金属Cr、Ni在中性土壤条件下转化效率升高;As、Cr、Cu、Pb元素的转化效率伴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而升高。不论春季还是秋季,松花江流域重金属Cd与Ni,Cr与Ni,Cu与Pb转化之间都存在明显强烈的协同作用,辽河流域重金属Cr与Ni转化之间协同作用也较为强烈;营养元素P、B、Mn、Fe的转化效率的提升,部分重金属元素的转化效率也不断提高。研究区作物重金属富集效率随着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转化效率升高而降低。研究区土地利用因素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转化富集影响不显着。但是,随着缓冲距离的增大,土地利用因素与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之间表现出升高、升高—降低、降低、降低、升高的波动趋势。回归预测方程显示,春季重金属元素转化主要与物源因素重金属间及Mg转化效率相关;秋季重金属元素转化主要与pH及重金属间转化效率相关。RDA分析显示吸收系数主要受pH、各重金属元素、营养元素P、Mn、Mg等转化效率的影响。(4)吉林中部黑土区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基于全量评价研究区春、秋两季重金属污染情况显示吉林中部黑土区土壤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基于有效量的区域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0.999和1.025,介于无污染与轻度污染之间,研究区土壤水平大体呈清洁状态;研究区作物籽实中重金属元素污染负荷指数为0.586,研究区玉米籽实整体上处于安全等级。综合结果显示,研究区污染综合评价指标值(CP)为0.829,处于安全无污染状态。(5)吉林中部黑土区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预警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评价指标,利用突变级数法对研究区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可知,春季有2个采样点转化风险较高,5个采样点转化风险高;秋季有14.52%的采样点重金属转化风险处于高和较高水平;同时,研究区有6.45%的采样点存在作物重金属富集风险。对研究区重金属转化风险和富集风险进行叠加,借助泰森多边形法得到吉林中部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预警区域,吉林中部黑土区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综合处于中等水平(0.9707)。(6)土壤重金属转化富集风险对耕地利用的制约土壤改良的过程中,在考虑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生长情况同时,应进一步考虑土壤pH、有机质、元素之间交互作用等影响因素导致的重金属转化富集效率提升造成的土壤-作物系统的潜在危害。同时,重金属转化富集效率的提高制约着耕地资源的实际利用及其结构功能的转变。依据风险预警对耕地功能转换进行合理引导,有助于实现黑土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曹雪莹[6](2019)在《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南方镉(Cd)污染耕地环境质量改善和土壤肥力提升是休耕修复体系下健康土壤培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定位监测和模拟试验,在探索大气-土壤-植物体系中Cd的吸收、分配及迁移规律的基础上,以不同程度Cd污染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Cd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和不同类型Cd高积累作物为修复材料,结合多种农艺措施,探究影响植物修复效率的主控因子;结合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土壤培肥技术,探究影响植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因素,以集成和优化Cd污染农田土壤休耕修复技术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典型区域大气沉降Cd浓度及沉降通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变异较大,工矿区和近郊区大气Cd沉降平均浓度均超过我国农田灌溉水的限量标准。大气Cd年沉降通量在工矿区可达61.0 g/ha,而远郊区均低于10 g/ha,大气沉降对表层土壤Cd积累年净增量分别为:工矿区21.6-23.5μg/kg,城郊区8.81-13.0μg/kg,远郊区2.15–3.46μg/kg。模拟湿沉降试验中,营养液中无Cd胁迫且Cd年沉降通量为50 g/ha时,水稻地上部Cd含量显着升高;年沉降通量为400 g/ha时,A159水稻地上部Cd含量超过根部。综合通径分析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模拟沉降中的Cd对水稻叶片Cd积累具有重要作用。(2)土壤pH是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pH≤6.0时,试验后土壤Cd全量降低了35.8%-57.4%;pH>6.0的处理,土壤Cd含量下降了8.26%-12.3%。试验后,轻度污染土壤Cd含量较试验前下降了38.4%(低于风险筛选值),中度污染土壤Cd含量下降了44.2%,重度污染土壤Cd含量下降了15.8%(伴矿景天Cd含量高达681 mg/kg)。中轻度Cd污染酸性农田的伴矿景天修复效率较高,重度Cd污染土壤或Cd有效性较低的土壤不适合采用植物修复。(3)增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无显着差异;但第二季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第一季下降明显,其中低污染土壤下降了17.6%-48.4%,高污染土壤下降了4.50%-26.3%。连续三季种植绿肥,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效态Cd含量无显着差异;在高污染土壤中第三季比第一季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19.4%-25.3%。增施可溶性有机肥(OS)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在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中分别较CK升高了80.6%和186%;三种绿肥中,以种植紫云英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最高,在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中分别为0.77和0.95。综合而言,增施可溶性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提高效果最好,同时可以提高植物Cd含量,可作为植物强化修复备选措施之一。(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和秸秆还田均可提高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与CK相比,施肥和秸秆还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升高了0.30-1.40倍,而土壤Cd含量下降了28.4%-61.1%,伴矿景天生物量、Cd含量和Cd积累量均明显升高。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土壤pH升高明显,最大升高了0.91个单位。施肥和秸秆还田均提高了SOM含量,水稻秸秆和紫云英还田处理最高,且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0.48-0.61)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0.23-0.33)。综合分析植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应,伴矿景天+秸秆还田和伴矿景天+可溶性有机肥是较适宜的休耕修复技术模式。(5)作物类型及其组合轮作条件下,种植伴矿景天的两个处理(SPOS和SPHA)土壤Cd含量较试验前分别降低了10.8%和15.7%,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37.1%和34.3%。所有供试植物不同部位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00,其中油葵叶片Cd含量高达7.41 mg/kg。种植油菜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最高,其生长期与伴矿景天接近。因此,伴矿景天-油菜间套作、伴矿景天-Cd高积累品种水稻轮作、伴矿景天-油葵轮作等种植模式在休耕修复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6)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差异不显着,但盛花期明显低于幼苗期和分枝期。施肥处理土壤Cd含量较CK下降了1.39%-13.9%,且伴矿景天Cd含量较CK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伴矿景天不同生长期土壤pH为4.11-4.74,与CK相比,施用化肥处理土壤pH均显着下降,而其它施肥处理土壤pH均略有升高。不同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表现为OM>NPK>PM>CK>SM,说明可溶性有机肥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土壤培肥效果最好。因此,田间条件下,伴矿景天+可溶性有机肥可作为推荐的修复培肥技术模式。
张云芸[7](2019)在《基于海量文献的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文中指出作为农业大国,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各类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等累积高浓度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而在重金属污染中,镉的点位超标率达到7%,是土壤污染中最严重的重金属元素。研究学者们对土壤重金属的研究从未中断,但由于客观因素限制,研究均只在选定的小区域开展。为了解我国近40年全国尺度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污染状况,通过使用海量文献数据收集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农田土壤镉污染状况研究。本研究基于1186篇相关文献数据,通过统计土壤镉浓度水平,系统评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污染状况,探讨了镉的浓度水平、时空分布特征;使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估生态风险;使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进行农田土壤镉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全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范围在0.000013217.23 mg/kg之间。五大区域的农田土壤重金属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东部(0.20 mg/kg)<北部(0.21 mg/kg)<东北部(0.25 mg/kg)<西部(0.33 mg/kg)<南部(0.51 mg/kg)。(2)由全国土壤镉空间分布情况可知,镉污染样点在南部与西部分布较多。由各区域土壤镉空间分布情况可知:东部的江苏和安徽存在镉污染;西部镉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和云南省;南部湖南省和广西省存在镉污染;北部河南和天津市是镉污染省份;东北的吉林和辽宁存在土壤镉污染。(3)1981-2016年我国农田土壤镉含量在中等水平保持稳定,并无明显波动。平均水平的时间趋势分为两个主要阶段,1981年至2001年上升趋势明显,增长相对较快;2002年至2016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这一时间趋势与我国癌症村的出现与增多相一致,表明随着时间变化,重度污染区域爆发的污染事件越来越多。(4)人类活动是土壤中镉元素的主要来源。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工业废渣、化肥及农药施用均会造成土壤镉的大量输入。通过分析发现,化肥年施用量及土壤浓度间呈线性相关关系,说明化肥施用是农田土壤镉的重要来源之一。(5)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分布在06级,部分样点土壤镉会导致生态危害。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对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儿童造成非致癌风险的样点比例分别为3.47%,3.65%和4.79%。儿童较成人而言,相同环境下更易受到非致癌风险。甘肃,湖南,河南,广西应作为优先控制省份。与非致癌不同,成人较儿童更易受到致癌风险。致癌风险较高的区域,包括吉林长春污灌区、葫芦岛钼矿区、云南省铅锌矿区等应作为优先管控区域。
殷山红[8](2019)在《猪粪源有机肥不同施用量下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及风险评价》文中认为为探讨有机肥不同处理量下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累积及其生态风险,本文通过对上海崇明区的不同种类蔬菜进行样品采集,并在当地生产合作社内进行田间试验,以叶菜类、茄果类、豆科类为蔬菜种植类型,设置了猪粪源有机肥不同用量处理(CK,0?t hm-2;T1,20 t?hm-2;T2,40 t?hm-2;T3,60 t?hm-2;T4,80 t?hm-2),在各茬蔬菜种植前施用,每茬蔬菜收获后进行土壤和蔬菜样品的同步采集,测定Cu、Pb、Cd、As含量;此外,通过污染指数等评价方法来评析多茬不同量有机肥施用,对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对蔬菜摄入的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上海市崇明地产蔬菜Pb、Cd含量均低于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在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和瓜类四类蔬菜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叶菜类,叶菜类蔬菜中Pb、Cd含量在不同季节和地域存在一定的差异。崇明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为优良,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4类蔬菜中成人和儿童的Pb和Cd的HQ蔬菜值均小于1,无明显健康风险。叶菜类、茄果类和根茎类蔬菜Cd的HQ蔬菜值明显大于Pb,儿童的HQ蔬菜值Pb和Cd大于成人。(2)有机肥不同施用量的田间试验处理下,经过多茬连续施用后,土壤中Cu、Pb、Cd、As含量均符合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随着施肥量的不同,种植4茬叶菜的不同处理量土壤中Cu、Cd、As含量有增加趋势,Pb含量无明显增加;种植三茬茄果类蔬菜的土壤中Cu、Pb、Cd、As总含量无明显增加趋势;种植两茬豆科类蔬菜,有机肥处理T4下土壤Cu含量显着高于空白处理,Pb、Cd、As含量无明显差异。(3)4茬叶菜类田间试验下,每茬土壤中醋酸交换态Cu、Pb、Cd、As含量随着种植茬数和施肥量增加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经过4茬种植,叶菜土壤形态分析结果表明:Cu的形态含量高低依次为残渣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Pb形态依次为可还原态、残渣态、可氧化态;Cd的醋酸提取态浓度比例占总量的50%以上;As的形态主要为残渣态,醋酸提取态所占全量的比例不足1%,随着施肥量的增大,醋酸提取态浓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有可能会增加蔬菜对土壤中可吸收态As的风险。(4)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下,叶菜类、茄果类和豆科类蔬菜中Pb、Cd和As含量均符合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值;第四茬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下的叶菜类蔬菜中的Cu含量较高,总体呈现同步累积的趋势。3大类蔬菜的Cu、Pb、Cd、As生物富集系数均小于1;蔬菜种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为,叶菜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茄果类和豆科类,叶菜类蔬菜空心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显着高于青菜。(5)在叶菜类蔬菜-土壤系统中,土壤的总Cu和醋酸提取态Cu之间相关性不显着,二者分别与叶菜类蔬菜Cu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b在蔬菜与土壤中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蔬菜中的Cd含量与土壤Cd总量呈显着负相关性;As在该系统内均未存在显着相关性。在茄果类蔬菜-土壤系统内,Pb和As均未存在显着相关性;Cd在茄果类蔬菜和土壤中的含量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在豆科类蔬菜-土壤系统中,Cu、Pb、Cd、As含量在土壤和蔬菜中均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在蔬菜中均呈极显着正相关性。Cu、Pb、Cd、As在土壤-蔬菜系统中迁移、累积较为复杂性,其具体迁移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分析。(6)依据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4茬蔬菜连作后,不同施用量有机肥处理下土壤中Cu、Pb、Cd、As含量总体在安全范围之内。依据上海市农田土壤环境化学背景值,田间试验土壤中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的是Cd,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处理下存在部分累积现象;地质累积指数结果表明,三大类蔬菜土壤中的Cu、Pb、Cd、As的地质累积指数均小于0,均表现为无污染。此外,对土壤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轻微;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处理下,3大类蔬菜土壤中Cu、Pb、As存在轻微潜在生态风险;有机肥高用量处理下叶菜类、豆科类土壤中Cd存在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建议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监测土壤中Cd的含量变化,以预测土壤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7)根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下,2-4茬叶菜类、茄果类和豆科类蔬菜中Pb、Cd、As的含量特征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结果均为优良;蔬菜重金属的暴露风险指数表明,摄入等量蔬菜,HQ蔬菜值均小于1,无明显健康生态风险,儿童蔬菜摄入带来重金属的HQ蔬菜值大于成人。
张楚楚[9](2019)在《肥东县蔬菜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质量等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蔬菜产业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等概念成为热点,蔬菜质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蔬菜种植者管理缺乏科学性,蔬菜地生产能力下降,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施肥等,蔬菜地土壤养分不平衡、土壤酸化等一系列问题频频出现。研究和分析蔬菜耕地质量,能够为指导蔬菜地生产管理,提高当地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获得优质、高产的蔬菜产品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合肥市肥东县蔬菜地为研究区域,基于GIS和地统计学对研究区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硫以及pH进行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并根据蔬菜地自身特点,建立了肥东县蔬菜地质量等级评价层次模型及隶属函数模型,开展了蔬菜耕地质量评价。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肥东县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7.19-44.10g/kg,平均含量为20.06g/kg,属于中等水平;有效磷含量范围为1.40-346.95mg/kg,平均含量为87.08mg/kg,属于丰富水平。速效钾含量范围为30.42-547.00mg/kg,平均含量为183.61mg/kg,属于较丰水平。有效硫含量范围为11.62mg/kg-327.46mg/kg,平均含量为75.16mg/kg,属于丰富水平。碱解氮含量范围为30.27-273.17mg/kg,平均含量为104.99mg/kg,属于中等水平;pH值在3.55-7.90之间,平均值为5.32,属于弱酸性。肥东蔬菜地六种土壤养分均属于中等空间变异性,且有效硫>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pH,其中有效磷和有效硫空间变异性较高。(2)选择适宜不同土壤属性特征的插值模型对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肥东蔬菜地除有效磷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为高斯模型,其余五种土壤养分最适宜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块金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为:pH>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硫>有效磷,土壤空间自相关性差异不大,其中有效磷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较高,块金系数在0.25以下,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硫以及pH块金系数均在0.25至0.75之间,空间自相关性中等。(3)肥东县蔬菜地整体养分情况中等,土壤有机质呈现南部和北部高,东部和中西部较低的趋势,以20-30g/kg为主,土壤有效磷全县蔬菜地含量较高,东部和北部稍低,土壤速效钾分布为中北部含量较高,东部部分地区含量较低,集中150-200mg/kg,土壤碱解氮以中部地区含量较高,西部地区含量相对较低,全县蔬菜地碱解氮含量集中150-200mg/kg,土壤有效硫含量南部相对较低,中北部相对较高,土壤pH整体为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土壤酸碱度适中,中东部和南部部分土壤过酸。(4)根据蔬菜地的特殊性,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加入地下水埋深、土壤盐渍化以及对蔬菜生产影响较大的土壤养分指标,确定建立肥东县蔬菜地评价19个指标,其中以有机质、地形部位、耕层质地、土壤盐渍化以及pH等指标权重居高,形成一套适宜蔬菜地质量等级评价的指标体系。(5)肥东县一等蔬菜地至三等蔬菜地占全县蔬菜地25.26%,主要集中于中部以及南部滨湖平原,北部及东部部分乡镇分布,四等蔬菜地至七等蔬菜地占全县蔬菜地55.16%,分布均匀,中部地区分布较密,八等蔬菜地至十等蔬菜地占全县蔬菜地19.58%,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部地区。全县蔬菜地平均质量等级为5.27,蔬菜地质量主要集中在2-7等,占全县蔬菜地面积的80.42%,其中占比最多的为5等蔬菜地,占全县蔬菜地16.36%,其次为4等和6等,占比分别为14.09%和13.94%,占比最少的为1等地和10等地,分别占比为3.06%和2.79%。全县蔬菜地等别面积分布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
王佳[10](2018)在《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时空分布及其对土壤和蔬菜的影响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是人口、交通、工业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因此也成了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的重要聚集地。环境中的重金属有许多会进入土壤,并造成蔬菜等农作物的污染,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对人群健康产生危害或构成威胁。在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大气降尘时一个重要的介质和环节,空气中的重金属大多附着在颗粒物上,许多颗粒物会逐渐降落到地表系统,与地表系统的各种环境介质发生相互作用。有研究表明,大气降尘是土壤重金属累积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城市区域,主要的农用土壤类型是菜地,大气降尘在菜地土壤中的累积会对蔬菜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并进而对居民健康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也可能被植物茎和叶直接吸收,从而影响蔬菜的重金属含量。目前,关于大气降尘对土壤重金属累积和蔬菜重金属含量的研究报道尚比较少,并且缺少以某一区域的长期定位监测为基础的量化分析。论文以重庆市这一典型的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对市售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进行了每季一次为期一年的调查和评价,并结合文献报道和前期研究结果,分析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大气降尘的可能关系。另一方面,论文在居住区、文教区、商业区、郊区、交通-工业区、工业-居住区等6类典型功能区设置了监测点位,对大气降尘量及其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每月一次,持续一年的定位监测和分析,以了解城市大气降尘的时空分布特点,并测算其对土壤系统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盆栽实验的方式,研究了在是否存在大气降尘和施加不同剂量大气降尘等不同条件下,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了大气降尘影响蔬菜重金属含量的可能机制与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的采样监测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市售蔬菜中Cd、Cr、Ni、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5μg/kg、196.9μg/kg、314.0μg/kg、265.6μg/kg,总超标率分别为2.9%、3.3%、8.6%、63.5%。秋季蔬菜中这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2)蔬菜中单种重金属Cd、Cr、Ni和Pb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目标危险系数值(THQ)均小于1,但是儿童及中老年人群的多种重金属总目标危险系数(TTHQ)均已超过1,分别为1.149、1.034,表明蔬菜中的重金属可能会对儿童和中老年人群构成健康威胁。(3)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重庆主城区大气降尘通量的平均值为2.94 g/(m2·30d)。不同季节的大气降尘量波动较大,秋季的降尘量相对较低。6类功能区的降尘量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业-居住区>交通-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郊区>文教区。(4)大气降尘中Cd、Cr、Ni、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Cd 2.14 mg/kg、Cr 66.63 mg/kg、Ni 27.69 mg/kg、Pb 98.33 mg/kg。冬季降尘中重金属的含量一般较高。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降尘中Cd元素的污染程度较严重。(5)通过构建大气降尘影响土壤重金属累积的模型进行测算,以重庆市土壤背景值为基础,假设土壤中重金属的输入全部来自大气降尘,且不发生土壤重金属的输出,则按照现有的沉降通量,重庆市主城区土壤中Cd、、Cr、Ni和Pb等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累积100年后仍将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因此,短时间内大气降尘对重庆市主城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累积的影响不大。四种元素中,大气降尘导致的土壤中Cd浓度的增加最快。(6)盆栽实验中,向蔬菜(莴笋和生菜)的地上部分施加5 g/(m2·30d)、10g/(m2·30d)和25 g/(m2·30d)的模拟大气降尘后,蔬菜中Cd、Cr、Ni和Pb的含量均远高于未施加大气降尘的对照组,表明大气降尘可以通过根外营养的方式和途径影响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另一方面,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并不随着模拟大气降尘施加量的增加而持续升高,而是存在一个拐点,表明蔬菜吸收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时可能存在一个最适浓度范围。
二、南京市郊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市郊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株洲清水塘土壤改良及其种植蔬菜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株洲清水塘重金属的污染情况 |
1.2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
1.3 影响蔬菜重金属含量的因素 |
1.4 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措施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株洲清水塘大地种植蔬菜重金属富集规律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试验场地及样品采集点 |
2.2.2 试剂与仪器 |
2.2.3 检测方法 |
2.2.4 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及方法 |
2.2.5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地蔬菜种植点土壤重金属含量 |
2.3.2 大地种植蔬菜中重金属富集规律 |
2.3.3 不同品种蔬菜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
2.4 小结 |
3 改良剂对污染土壤盆栽蔬菜重金属的风险评估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盆栽试验 |
3.2.4 检测方法 |
3.2.5 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及方法 |
3.2.6 蔬菜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
3.2.7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改良方法对盆栽新鲜蔬菜产量的影响 |
3.3.2 土壤改良方法对盆栽蔬菜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
3.3.3 土壤改良方法对种植1茬蔬菜后盆栽土壤pH的影响 |
3.3.4 土壤改良方法对种植1茬蔬菜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
3.3.5 土壤改良后种植蔬菜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
3.3.6 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估 |
3.4.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大地种植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规律研究 |
4.1.2 改良剂对污染土壤盆栽蔬菜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典型经济快速发展区农田重金属风险评估与安全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 |
1.2.2 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富集特征研究 |
1.3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进展 |
1.3.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标 |
1.3.2 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评价标准与方法 |
1.4 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
1.5 重金属超标农田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状况 |
2.1.2 社会经济及工农业发展状况 |
2.2 样品采集及样点布设 |
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
2.3.2 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检测方法 |
2.3.3 作物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 |
2.4 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评价方法 |
2.4.1 地累积指数法 |
2.4.2 元素富集系数法 |
2.4.3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 |
2.4.4 作物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2.4.5 作物中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 |
2.5 农田土壤重金属源解析方法 |
2.5.1 多元统计方法 |
2.5.2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 |
2.6 重金属超标农田土壤钝化修复及安全利用 |
2.6.1 试验地点 |
2.6.2 钝化材料 |
2.6.3 室内钝化试验 |
2.6.4 盆栽试验设计 |
2.6.5 大田试验设计 |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典型经济快速发展区农田重金属富集特征 |
3.1 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 |
3.2 作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农产品安全风险 |
3.3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及垂直分布特征 |
3.3.1 土壤重金属及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土壤重金属及理化性质的垂直分布特征 |
3.4 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的迁移与富集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经济发展区农田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因素及源解析 |
4.1 土壤性质和养分含量的描述性分析 |
4.2 土壤性质与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和养分含量的累积特征 |
4.3.1 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及养分含量的累积特征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及养分含量的累积特征 |
4.4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解析 |
4.4.1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
4.4.2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的重金属源解析 |
4.4.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经济快速发展区农田重金属风险评估 |
5.1 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
5.2 土壤重金属地累积指数 |
5.3 土壤重金属富集系数 |
5.4 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5.5 作物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5.5.1 不同作物中重金属的成人摄入风险 |
5.5.2 不同作物中重金属总危害指数的概率分布 |
5.5.3 不同暴露参数对成人摄入作物重金属风险的贡献排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重金属超标农田土壤钝化修复及安全利用 |
6.1 室内培养试验 |
6.1.1 水铝钙石特性及其表征 |
6.1.2 水铝钙石对土壤pH及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
6.1.3 水铝钙石对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 |
6.1.4 水铝钙石对土壤红外光谱的影响 |
6.2 盆栽试验结果分析 |
6.3 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6.3.1 第一轮钝化效果分析 |
6.3.2 第二轮钝化效果分析 |
6.3.3 水铝钙石的经济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缩略 |
1 绪论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途径 |
1.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1.2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 |
1.2.1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状况 |
1.2.2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来源途径 |
1.2.3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危害 |
1.3 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 |
1.3.1 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
1.3.2 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危害 |
1.4 土壤污染风险评价 |
1.4.1 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4.2 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1.5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6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意义及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样品采集、测定 |
2.1 研究区域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质构造与地层 |
2.1.4 气候特征 |
2.1.5 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现状 |
2.1.6 污染物产生状况、污染过程及其环境影响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制备与分析测试 |
2.3.1 土壤和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 |
2.3.2 土壤中多环芳烃测定分析方法 |
2.3.3 水稻籽粒中多环芳烃测定 |
2.3.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方法 |
2.4 地统计学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 土壤-水稻籽粒系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主成分分析 |
3.2.2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3.2.3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3.2.4 反距离权重(IDW)空间插值法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土壤-水稻籽粒系统重金属污染特征 |
3.4.2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识别 |
3.4.3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
3.4.4 风险评价视角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靶向修复策略 |
3.5 小结 |
4 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异特征及环境风险预警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异 |
4.2.2 土壤重金属时空增量驱动因子识别 |
4.2.3 情景假设模型-情景设定和方程建立 |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土壤重金属的时空演变特征 |
4.4.2 土壤重金属时空增量的驱动因子识别 |
4.4.3 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及风险预警 |
4.5 小结 |
5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异构体比值法 |
5.2.2 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生态风险评价 |
5.2.3 ILCR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5.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土壤PAHs污染特征 |
5.4.2 土壤PAHs污染来源解析 |
5.4.3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所致风险评价 |
5.4.4 土壤PAHs含量时空演变及健康风险变化 |
5.5 小结 |
6 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风险分区及管控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污染指数评价法 |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含量特征 |
6.4.2 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的空间集聚特征 |
6.4.3 重金属-多环芳烃的空间集聚关系成因 |
6.4.4 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风险分区及管控 |
6.5 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甘肃白银耕地-玉米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及危害 |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 |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 |
1.2 土壤重金属来源 |
1.2.1 自然来源 |
1.2.2 人为来源 |
1.3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和迁移 |
1.3.1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 |
1.3.2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 |
1.4 白银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6 研究方法思路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经济产业 |
2.2.1 工矿业生产 |
2.2.2 交通运输 |
2.2.3 农业生产 |
2.3 区域地质 |
2.3.1 大地构造 |
2.3.2 地层 |
第三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1 实验仪器 |
3.2 样品设计与采集 |
3.3 样品加工和分析 |
3.3.1 土壤样品分析与质控 |
3.3.2 玉米样分析与质控 |
3.3.3 大气样品分析与质控 |
3.3.4 水样分析与质控 |
3.4 评价指标及方法 |
3.4.1 土壤环境标准 |
3.4.2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3.4.3 农作物安全指标 |
3.5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大气沉降重金属通量分布 |
4.2 水样重金属分布特征 |
4.3 底泥重金属分布特征 |
4.4 植物样和根系土样重金属统计 |
4.4.1 玉米体内重金属统计 |
4.4.2 玉米籽粒与根系土 |
4.5 土壤重金属含量 |
4.5.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4.5.2 黄河两岸土壤重金属含量 |
第五章 讨论 |
5.1 大气重金属沉降影响因素 |
5.2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
5.3 土壤重金属评价 |
5.3.1 土壤环境质量 |
5.3.2 生态风险评价 |
5.4 土壤重金属来源 |
5.5 玉米体内重金属分布规律 |
5.5.1 玉米各器官重金属分布特征 |
5.5.2 玉米根系土重金属形态 |
5.5.3 玉米籽粒重金属含量对比 |
5.5.4 玉米对重金属的富集 |
5.6 土壤重金属含量时空变化 |
5.6.1 土壤Cd变化 |
5.6.2 土壤Hg变化 |
5.6.3 土壤As变化 |
5.6.4 土壤Pb变化 |
5.6.5 土壤Zn变化 |
5.6.6 土壤Cu变化 |
5.6.7 土壤Cr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吉林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
1.2.2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研究 |
1.2.3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耕地利用的制约 |
1.2.4 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吉林省中部地区自然概况 |
2.1.2 吉林省中部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2.2.1 样品的采集 |
2.2.2 样品的测试 |
第3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元素有效系数(F_i) |
3.1.2 元素吸收系数(A_i) |
3.2 基础理论 |
3.2.1 突变理论概述 |
3.2.2 突变模型 |
3.2.3 突变级数法 |
3.3 研究方法 |
3.3.1 逐步回归分析 |
3.3.2 污染负荷指数法 |
3.3.3 冗余分析法 |
第4章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特征与作物富集特征 |
4.1 土壤重金属元素全量、有效量与作物富集量特征 |
4.1.1 土壤重金属元素全量特征 |
4.1.2 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量特征 |
4.1.3 重金属元素作物富集量特征 |
4.1.4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与作物富集量特征对比分析 |
4.2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及其时空差异 |
4.2.1 重金属元素转化特征 |
4.2.2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的时空对比分析 |
4.3 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元素富集效率特征 |
4.3.1 玉米籽实元素吸收系数特征 |
4.3.2 玉米籽实元素富集特征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的自然及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5.1 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的自然影响因素 |
5.1.1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的影响 |
5.1.2 重金属元素之间作用对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的影响 |
5.1.3 营养元素对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的影响 |
5.1.4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转化对作物富集效率的影响 |
5.2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的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5.2.1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分析 |
5.2.2 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与土地利用 |
5.3 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回归分析 |
5.3.1 回归体系构建 |
5.3.2 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耕地重金属污染与转化富集预警评价 |
6.1 基于土壤全量-有效量-作物富集量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
6.1.1 土壤重金属全量污染评价 |
6.1.2 土壤重金属有效量与作物富集量污染评价 |
6.1.3 综合评价 |
6.2 转化富集预警评价模型 |
6.2.1 基于突变模型的转化富集风险的确定 |
6.2.2 研究区耕地土壤重金属转化富集警情分布 |
6.3 耕地重金属污染与转化富集警情综合分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对耕地利用的制约 |
7.1 重金属转化富集影响因素对土壤改良的制约 |
7.2 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对耕地利用的制约 |
7.3 预警区域对耕地利用的制约 |
7.3.1 转化富集警情样点局部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7.3.2 预警区域黑土资源特征与耕地资源合理利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 |
1.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
1.1.2 大气-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及分配规律 |
1.1.3 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 |
1.1.4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应用实践 |
1.2 轮作休耕与休耕修复 |
1.2.1 轮作休耕的背景 |
1.2.2 轮作休耕的定义 |
1.2.3 轮作休耕实践与成效 |
1.2.4 休耕修复的提出 |
1.2.5 休耕修复的内涵及可行性 |
1.2.6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轮作休耕/休耕修复研究热点 |
1.3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Cd污染土壤肥力的影响 |
1.3.1 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
1.3.2 绿肥种植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2 污染区农田土壤中大气镉沉降通量及贡献估算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1.2 样品分析与测定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污染区农田土壤中大气Cd沉降通量时空分布特征 |
2.2.2 模拟湿沉降对水稻Cd吸收性能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长株潭典型区域大气Cd沉降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贡献估算 |
2.3.2 模拟湿沉降对水稻幼苗Cd吸收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污染程度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其与pH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3.1.2 样品的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pH和全量Cd对伴矿景天生物量、Cd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污染程度土壤土壤性质与pH变化关系 |
3.2.3 不同污染程度土壤Cd有效性及其与pH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不同污染程度农田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与pH的关系 |
3.3.2 基于PCA的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对土壤Cd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1.4 土壤肥力分级及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NI)的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单个养分指标的影响 |
4.2.2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
4.2.3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作物Cd吸收的影响 |
4.2.4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单个养分指标的影响 |
4.2.5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
4.2.6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作物Cd吸收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培肥及其影响机制 |
4.3.2 绿肥种植对土壤培肥及其影响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2.2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
5.2.3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4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Cd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 |
5.2.5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伴矿景天生物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5.2.6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伴矿景天Cd积累量及修复效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主控因素分析 |
5.3.2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修复效果研究 |
6.2.2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6.2.3 植物中不同部位Cd含量及与土壤指标的关系 |
6.2.4 伴矿景天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pH及有效态Cd含量的变化 |
6.3 讨论 |
6.3.1 轮作对土壤pH及 Cd有效性的影响 |
6.3.2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Cd污染农田休耕修复的潜力分析 |
6.3.3 .根际pH和 Cd有效性对植物Cd吸收的影响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污染农田植物吸取修复与土壤培肥肥效应评估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7.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7.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培肥修复过程中土壤主要化学指标的变化 |
7.2.2 培肥修复过程中土壤溶液化学指标的变化 |
7.2.3 不同施肥处理伴矿景天生物量及Cd含量 |
7.3 讨论 |
7.3.1 影响伴矿景天Cd吸收的主控因子分析 |
7.3.2 土壤肥力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海量文献的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研究 |
1.2.2 农田土壤镉污染源相关研究 |
1.2.3 镉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收集及处理 |
2.2 风险评估方法 |
2.2.1 生态风险评估 |
2.2.2 健康风险评估 |
2.3 五大区域及四个时间段划分依据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污染状况 |
3.1 五大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描述性统计 |
3.2 五大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镉数据的分布特征描述 |
3.3 小区域-行政区划尺度-农田土壤镉的描述性统计 |
3.3.1 东部各省份农田土壤镉污染情况 |
3.3.2 西部各省份农田土壤镉污染情况 |
3.3.3 南部各省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情况 |
3.3.4 北部各省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情况 |
3.3.5 东北部各省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空间分布 |
4.1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空间分布情况 |
4.2 东部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空间分布情况 |
4.3 西部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空间分布情况 |
4.4 南部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空间分布情况 |
4.5 北部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空间分布情况 |
4.6 东北部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空间分布情况 |
第五章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时间分布(1975-2016) |
5.1 1975 -2016 年间发文量变化 |
5.2 1981 -2016 年间农田土壤镉含量的时间变化趋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主要来源 |
6.1 自然来源 |
6.2 人为来源 |
6.2.1 大气降尘 |
6.2.2 污水灌溉 |
6.2.3 工业废渣 |
6.2.4 化肥及农药施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风险评估 |
7.1 生态风险评估 |
7.1.1 全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地质累计指数统计 |
7.1.2 污染严重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 健康风险评估 |
7.2.1 非致癌风险评估 |
7.2.2 致癌风险评估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猪粪源有机肥不同施用量下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4 样品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 |
第三章 崇明区蔬菜重金属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价 |
3.1 不同种类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
3.2 不同季节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
3.3 不同地区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
3.4 蔬菜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下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累积效应 |
4.1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累积特征 |
4.2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叶菜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特征的影响 |
4.3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下蔬菜重金属的累积效应 |
4.4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下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 |
4.5 重金属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迁移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施用下土壤、蔬菜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
5.1 有机肥施用下土壤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
5.2 有机肥施用下蔬菜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肥东县蔬菜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质量等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
1.3 蔬菜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行政概况 |
2.2.2 自然概况 |
2.2.3 肥东蔬菜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肥东县蔬菜地数据库建设 |
2.2.2 肥东县蔬菜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
2.2.3 肥东县蔬菜地质量等级评价 |
2.3 数据准备与数据库建立 |
2.3.1 数据收集 |
2.3.2 数据库建设 |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肥东县蔬菜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
3.1 蔬菜地养分基本特征 |
3.2 蔬菜地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
3.2.1 正态分布检验 |
3.2.2 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 |
3.3 蔬菜地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3.1 肥东县蔬菜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及评价 |
3.3.2 肥东县蔬菜地土壤有效磷空间分布及评价 |
3.3.3 肥东县蔬菜地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及评价 |
3.3.4 肥东县蔬菜地土壤碱解氮空间分布及评价 |
3.3.5 肥东县蔬菜地土壤有效硫空间分布及评价 |
3.3.6 肥东县蔬菜地土壤酸碱度空间分布及评价 |
第四章 肥东县蔬菜地质量等级评价 |
4.1 蔬菜地评价单元确定及赋值 |
4.1.1 蔬菜地评价单元确定 |
4.1.2 蔬菜地评价单元赋值 |
4.2 蔬菜地评价指标建立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及权重确定 |
4.2.2 蔬菜地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 |
4.3 蔬菜地质量等级确定 |
4.3.1 蔬菜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
4.3.2 蔬菜地质量等级划分 |
4.3.3 蔬菜地质量等级校验 |
4.4 蔬菜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分析 |
4.4.1 蔬菜地质量等级基本情况 |
4.4.2 蔬菜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
4.4.3 蔬菜地质量等级分述 |
第五章 肥东县蔬菜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对策建议 |
5.1 蔬菜地质量保护 |
5.2 蔬菜地质量提升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时空分布及其对土壤和蔬菜的影响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我国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2 重金属来源及其危害 |
1.2.3 蔬菜中重金属主要来源 |
1.2.4 国内外大气降尘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大气降尘对土壤中重金属影响研究现状 |
1.2.6 国内外大气降尘对蔬菜中重金属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特色与创新 |
2 市售蔬菜重金属含量特点及健康风险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1.3 样品测定与分析 |
2.1.4 样品质量控制 |
2.1.5 数据处理 |
2.2 蔬菜重金属污染情况 |
2.2.1 蔬菜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
2.2.2 蔬菜重金属含量的超标情况 |
2.2.3 不同季节蔬菜重金属含量比较 |
2.2.4 不同地区蔬菜重金属含量比较 |
2.3 蔬菜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
2.3.1 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2.3.2 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 |
2.4 健康风险评价 |
2.4.1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2.4.2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污染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1.3 样品测定与分析 |
3.1.4 样品质量控制 |
3.1.5 数据处理 |
3.2 大气降尘通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 |
3.3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点 |
3.3.1 降尘中Cd的时空分布特点 |
3.3.2 降尘中Cr的时空分布特点 |
3.3.3 降尘中Ni的时空分布特点 |
3.3.4 降尘中Pb的时空分布特点 |
3.3.5 各功能区四种重金属浓度特点 |
3.3.6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的对比 |
3.3.7 不同地区大气降尘通量及重金属浓度的比较 |
3.4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
3.4.1 地积累指数法 |
3.4.2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3.5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
3.5.1 相关性分析 |
3.5.2 聚类分析法 |
3.6 大气降尘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
3.6.1 土壤重金属累积模型 |
3.6.2 大气降尘对土壤重金属累积影响预测 |
3.7 本章小结 |
4 大气降尘对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累积影响实验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大棚内外盆栽土壤和蔬菜重金属累积特点 |
4.1.2 大棚内不同降尘量下盆栽蔬菜重金属累积特点 |
4.2 大棚内外盆栽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时间变化特点 |
4.2.1 大棚内外土壤中Cd浓度变化特点 |
4.2.2 大棚内外土壤中Cr浓度变化特点 |
4.2.3 大棚内外土壤中Ni浓度变化特点 |
4.2.4 大棚内外土壤中Pb浓度变化特点 |
4.3 大棚内外蔬菜中重金属浓度时间变化特点 |
4.3.1 大棚内外蔬菜中Cd浓度变化特点 |
4.3.2 大棚内外蔬菜中Cr浓度变化特点 |
4.3.3 大棚内外蔬菜中Ni浓度变化特点 |
4.3.4 大棚内外蔬菜中Pb浓度变化特点 |
4.4 大气降尘对蔬菜重金属累积影响实验 |
4.4.1 不同质量降尘中Cd对蔬菜的影响 |
4.4.2 不同质量降尘中Cr对蔬菜的影响 |
4.4.3 不同质量降尘中Ni对蔬菜的影响 |
4.4.4 不同质量降尘中Pb对蔬菜的影响 |
4.5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南京市郊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株洲清水塘土壤改良及其种植蔬菜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D]. 何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2]典型经济快速发展区农田重金属风险评估与安全利用技术研究[D]. 吴秋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D]. 何明江. 浙江大学, 2020
- [4]甘肃白银耕地-玉米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D]. 张钊熔. 长安大学, 2020(06)
- [5]吉林黑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转化富集效率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制约[D]. 余丹. 吉林大学, 2019(02)
- [6]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D]. 曹雪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基于海量文献的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的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D]. 张云芸. 山西大学, 2019(01)
- [8]猪粪源有机肥不同施用量下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及风险评价[D]. 殷山红. 聊城大学, 2019(01)
- [9]肥东县蔬菜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质量等级评价[D]. 张楚楚.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6)
- [10]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时空分布及其对土壤和蔬菜的影响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D]. 王佳. 重庆大学, 2018(04)
标签:重金属论文; 蔬菜论文; 多环芳烃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