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饲养宫廷黄鸡(论文文献综述)
吴强[1](2020)在《广西四种地方鸡屠体、体尺和蛋品质性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广西山区较多,各地气候不一,孕育了多个地方鸡品种。为了应对由于禽流感、新冠肺炎等疫情引起的活鸡市场的改变,适应冰鲜鸡市场的发展,本试验对广西四个地方鸡品种150日龄的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及蛋品质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屠体外观方面:三黄鸡和霞烟鸡均为黄色,但是三黄鸡的肤色更均匀,而灵山土(黑羽和麻羽)皮肤颜色偏淡;脚胫颜色色除东兰乌鸡和灵山土(黑羽)为黑色外,其它都为黄色;东兰乌鸡和灵山土鸡身体和脚胫比较长,三黄鸡和霞烟鸡比较圆润。三黄鸡、霞烟鸡和东兰乌鸡皮肤毛孔数显着少于灵山土鸡(P<0.05)。(2)体尺性状方面:几种鸡的体尺测量所有指标变异系数都小于10,这表明群体体尺体型十分均匀。霞烟鸡的胸宽、体斜长和胫长显着长于其他地方鸡(P<0.05);东兰乌鸡、灵山土鸡(黑羽和麻羽)胫围和胫长与霞烟鸡间差异不显着P>0.05);三黄鸡的胫围显着大于其他地方鸡品种(P<0.05)。(3)屠宰性性状方面:霞烟鸡和灵山土鸡(麻羽)的活重、屠体重和全净膛重显着高于三黄鸡和东兰乌鸡(P<0.05),与灵山土鸡(黑羽)差异不显着(P>0.05)。霞烟鸡和灵山土鸡(麻羽)的胸肌重和腿肌重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5)。东兰乌鸡的腹脂率显着低于三黄鸡、灵山土鸡(黑羽和麻羽)和霞烟鸡(P<0.05)。。(4)蛋品质方面:霞烟鸡和灵山土鸡(麻羽)的蛋重、蛋黄重和蛋壳重均显着高于其他几种地方鸡(P<0.05);灵山土鸡(黑羽和麻羽)总氨基酸含量和总蛋白质含量最高,均显着高于东兰乌鸡、霞烟鸡和三黄鸡(P<0.05);灵山土鸡(麻羽)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最低,霞烟鸡次之。四个品种的蛋形指数都在1.3左右,说明蛋形指数上比较好。综上所述,在屠体外观、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上,霞烟鸡和灵山土鸡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可作为培育适于屠宰加工型新品种的育种素材;蛋品质方面,灵山土鸡(黑、麻羽)和霞烟鸡具有优良的鸡蛋品质和鸡蛋风味,可作为高档蛋鸡新品种的育种素材。
王珍珍,黄玲玲,赵婉秋,李志梁,刘银兰,詹海琴,石孟达,田勇,曾涛,卢立志[2](2019)在《新昌宫廷黄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新昌宫廷黄鸡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本实验利用STR分型技术对新昌宫廷黄鸡在26个微卫星位点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仙居鸡、萧山鸡、龙游麻鸡、丝羽乌骨鸡和白耳黄鸡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新昌宫廷黄鸡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03个,多态信息含量变幅为0.41~0.85,平均为0.67,观察杂合度平均为0.60,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72,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为1.50,表明宫廷黄鸡26个遗传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即该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遗传距离NJ系统进化树将6个不同群体聚为两大簇,其中白耳黄鸡单独成一簇,其他5个品种聚为一簇,与宫廷黄鸡遗传距离从小到大依次为丝羽乌骨鸡、龙游麻鸡、萧山鸡、仙居鸡、白耳黄鸡,基于FCA分析结果与遗传距离NJ系统进化树结果一致。
苗小猛[3](2019)在《彭县黄鸡品种选育及其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分析》文中指出彭县黄鸡为我国优秀的地方鸡品种之一,其适应性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和丘陵地区黄鸡类群中的代表型。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国外高产鸡种的大量引入导致其种质资源迅速衰减,濒临灭绝。鉴于此,成都市开展其种质资源调查,并拟对群体进行保种及开发,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保种、选育理论,彭县黄鸡群体外貌出现分离,性能不断退化。为促进彭县黄鸡的产业化发展,四川农业大学家禽育种课题组与四川彭州天华禽业有限公司对彭县黄鸡(P)进行系统的保种以及提纯复壮,并引入隐性白羽肉鸡的母本(Y)进行杂交配套。本试验测定了0、1、2世代彭县黄鸡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和疾病阳性率以探究彭县黄鸡的品种选育进展,并对第2世代的纯系及其杂交组合(PPY)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以探究杂交效果,同时对这两个鸡群的生长及产蛋率规律进行模型拟合,为彭县黄鸡的品种选育及杂交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2个世代的提纯选育,彭县黄鸡的杂色羽由0世代的25.63%下降至2世代的9.60%,符合品种标准的肉色胫由0世代的79.86%提高至2世代的96.40%,外貌特征趋于一致;(2)第2世代公鸡180日龄的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等屠宰性能显着高于0世代(P<0.05);彭县黄鸡的开产日龄由0世代的181.2 d下降至2世代的166.8 d,缩短了14.4 d,平均每个世代缩短7.2 d,300日龄产蛋量由0世代的72.8枚提高到2世代的84.7枚,产蛋性能显着提高;(3)杂交组合基本保留了彭县黄鸡的羽色特征且各周龄体重显着高于其纯系(P<0.05)。150日龄杂交组合公鸡的活重比纯系重311 g,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与腿肌重也显着大于纯系(P<0.05),屠宰性能显着改善;杂交组合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产蛋数、300日龄蛋重等产蛋性能均显着优于彭县黄鸡(P<0.05),且蛋壳颜色、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哈氏单位等蛋品质指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4)经过2个世代的疾病净化,彭县黄鸡公鸡白痢的阳性率由0世代的3.96%降至2世代的0.25%,母鸡由3.78%降至0.11%;公鸡群体白血病的阳性率由0世代的5.31%降至2世代的0.73%,母鸡由4.94%降至0.53%,疾病净化取得良好效果;(5)采用Gompertz、Logistic、Von Bertalanffy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与伍德、分室、杨宁产蛋率曲线模型对彭县黄鸡及其杂交组合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规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最佳生长曲线拟合模型均为Von Bertalanffy模型,最佳产蛋率曲线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杨宁模型,可分别对生长发育规律和产蛋规律进行预测,为进一步的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依据。综上可知,经过2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彭县黄鸡在外貌特征、生长性能、体尺及屠宰性能、产蛋性能、疾病净化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基本上实现了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提纯复壮。利用隐性白羽肉鸡与彭县黄鸡杂交配套,其后代外貌特征保留了彭县黄鸡的特色,杂种优势显着,生长速度、体尺及屠宰性能、产蛋性能显着提高,而肉品质、蛋品质指标未见明显下降。
王珍珍,黄玲玲,吕见涛,赵婉秋,李志梁,刘银兰,詹海琴,石孟达,曾涛,卢立志[4](2019)在《宫廷黄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蛋品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旨在揭示宫廷黄鸡体尺与屠宰性能的性别差异性、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宫廷黄鸡与其他品种鸡的蛋品质差异性。参照中国家禽体尺、屠宰性能和蛋品质测定标准,随机选择30只300日龄宫廷黄鸡和60个鸡蛋,对其进行体尺、屠宰性能和蛋品质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宫廷黄鸡体尺与屠宰性能均呈性别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宫廷黄鸡体尺与屠宰性能各项指标间存在极显着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均比较高;不同品种蛋品质性状间比较发现,宫廷黄鸡在蛋重和蛋壳厚度有一定的优势。
管红尔[5](2018)在《广元灰鸡及其杂交组合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广元灰鸡纯繁及其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为广元灰鸡商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本研究收集广元灰鸡♀×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组合(WG)、广元灰鸡♀×禽雁6号♂杂交组合(PG)以及广元灰鸡纯繁组(GG)各500枚蛋,孵化并饲养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四川天冠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养殖场,并且三个组合在饲养管理水平上保持一致,于90、120、150日龄对其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1)羽色统计:三个组合中均是灰羽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黑羽和麻羽。WG、PG、GG三个组合的灰羽比例分别是38.33%、42.00%、61.36%,GG组合的灰羽比例最高。(2)繁殖性能:三个组合的受精率均达到了87%以上,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也都达到了90%以上。WG组合的开产日龄最早,开产体重值最大为1882.55g,显着高于其他两个组合。(3)生长性能:在1-28日龄时,三个组合增重差异均不显着。随着饲养日龄的增长,在28日龄后,WG组合的生长速度显着高于其他两个组合;PG和GG之间的差异不显着。(4)体尺性状:三个组合的体尺性状均随着日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在150日龄时为最大值。其中,WG组合各个阶段的值均大于其他两个组合;PG和GG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无显着差异。(5)屠宰性能:90、120、150日龄WG和PG两个组合的屠宰率都在80%以上。150日龄时,GG组合母鸡的屠宰率仅有75.57%。总体来说,屠宰性能的各个指标均是WG大于PG大于GG,公鸡大于母鸡。腹脂率也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加,且母鸡大于公鸡。(6)肉品质:90、120、150日龄PG和GG两个组合各个日龄的含水量均在70%-75%。90、120日龄WG均低于70%;干物质含量则与粗水分含量相反。三个组合在90日龄时,肌肉的L值、a值和b值都为最大值,在150日龄时为最小值,且公鸡大于母鸡,腿肌大于胸肌;综合来看,三个组合在120日龄时L值最为适中,a值和b值也适中,肉色较优。随着日龄的增长,胸肌、腿肌的PH值均呈上升趋势,且公鸡大于母鸡,腿肌值大于胸肌,肌肉pH值均在6.0-6.5之间,三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着,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pH值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日龄的增长,WG组合与PG组合胸肌、腿肌的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GG组合呈上升趋势;且GG大于WG和PG,公鸡值均大于母鸡,腿肌值大于胸肌。粗蛋白含量随着日龄的增长,三个组合胸肌、腿肌值均呈下降趋势,胸肌大于腿肌,公鸡大于母鸡,GG均大于WG和PG。剪切力随着日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腿肌值均大于胸肌,公鸡大于母鸡,WG大于PG大于GG。肌苷酸含量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加,同一日龄时,母鸡均大于公鸡,腿肌值大于胸肌,PG大于WG大于GG。氨基酸含量也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加,在150日龄时,三个组合的肉质鲜味最佳。同一日龄时,胸肌值大于腿肌,公鸡值大于母鸡;在氨基酸总量和最具鲜味物质的谷氨酸含量方面,WG大于PG大于GG。综合以上结果,PG组合较优,符合本试验的目的。既使广元灰鸡的生长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使广元灰鸡的肉质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黄玲玲[6](2018)在《浙江地方品种鸡种质调查与遗传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浙江省内地方品种鸡群进行了种质调查与评估,并利用SSR标记对地方品种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化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品种资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研究了不同养殖模式对鹊山鸡与宫廷皇鸡肉质肌苷酸候选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中6个地方品种鸡的屠宰率在87.75%~91.00%,全净膛率在57.56%~70.30%,以萧山鸡的全净膛率最高为70.30%,鹊山鸡的全净膛率最低为57.56%,表明萧山鸡产肉性能最佳,而鹊山鸡产肉性能最差;蛋壳的强度以仙居鸡和鹊山鸡最高,蛋壳厚度品种间的差异不显着,而萧山鸡蛋壳厚度仅为0.28mm,哈氏单位以鹊山鸡最高为84.6,显着高于其他品种鸡,表明鹊山鸡与仙居鸡蛋品质较好;肉质各指标间均体现萧山鸡肉质鲜嫩多汁(系水力高、剪切力低),但就肉质的DHA含量而言,鹊山鸡肉质较其他3个品种鸡具有更高的营养保健价值。2.本研究利用26个STR标记以浙江省7个地方品种鸡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7个品种鸡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280和3.620。香农信息指数为1.227~1.535,平均为1.42,观测杂合度为0.552~0.614,平均为0.571。期望杂合度为0.608~0.706,平均为0.660。总群体水平上的近交系数(Fis = 0.045)为正值,表明总群体内纯合子过剩。群体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表明,在4个群体中存在因杂合子缺失偏离HWE平衡,其中除了萧山鸡其他群体均呈现显着杂合子丢失(P(ht.def)<0.05);基于遗传距离Da的NJ聚类结果表明,7个群体分为两支,第1分支为鹊山鸡(QS)和和白耳黄鸡(BR),第2分支为其他五种群。其次第2分支又为仙居鸡与龙游麻鸡聚合后,再与萧山鸡,丝羽乌骨鸡,宫廷黄鸡聚合为另一组与Structure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一致;7个地方品种鸡群体间基因交流水平较高(Nm=1.491~8.653),群体分化程度较低(Fst=0.028~0.144),由此推出浙江品种鸡群体之间存在基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群体间的遗传分化。3.本研究对不同养殖模式下鹊山鸡和宫廷皇鸡肉质肌苷酸候选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候选基因ADSL、AMPD1、GARS-AIRS-GART、GPAT部分呈正相关性,说明参与肌苷酸合成涉及的关键酶间存在协同作用,并最终影响着肌苷酸的沉积。
刘晶[7](2014)在《优质土鸡对兴安盟地区半放养环境的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对中华宫廷黄鸡、青脚麻鸡、红鸡、黑鸡、芦花鸡、泰和乌鸡和良凤花鸡在实训基地内半放养状态下的适应性和中华宫廷黄鸡及泰和乌鸡在养殖基地半放养状态下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土鸡均具有良好的半放养适应性,中华宫廷黄鸡和泰和乌鸡的死亡率均高于实训基地,但平均成年体重和出栏体重均在标准范围内,表明地区环境因素对两种鸡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田向学,刘晓明,张克刚,秦永彪[8](2009)在《不同品种鸡蛋品质与蛋营养物质分析比较》文中研究指明鸡蛋品质作为蛋鸡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指标,直接影响商品蛋的营养成份、食用价值,进而影响商品蛋的市场售价。同时蛋的品质对鸡蛋的保存时间、种蛋孵化率、破损率等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定仿土鸡杂交鸡的蛋营养成
刘华贵[9](2008)在《北京油鸡保种、选育及开发利用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油鸡是原产于我国北京市郊区的优良地方品种。本文概述了北京油鸡的品种起源及其形成历史,说明了北京油鸡的品种保护现状,并对包括外貌特征、生长发育及体尺特征、产肉性能、繁殖性能及产品质量等品种选育及性能特征进行了描述,最后还介绍了北京油鸡的开发利用现状。
杨冬赓[10](2008)在《守望中华宫廷黄鸡——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李东》文中提出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是几千年来人类释惑的翘首企盼。其实质是鸡的起源问题,是人类对鸡的遗传育种问题的探索,更是对神秘生命起源问题的探索。如何破解这千古之迷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东研究员等专家们这样考证:根据考古发现,鸡的始祖诞生于6000年前的邳国(现
二、如何饲养宫廷黄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饲养宫廷黄鸡(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四种地方鸡屠体、体尺和蛋品质性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肉鸡产业现状与冰鲜鸡发展趋势 |
1.2 广西黄羽肉鸡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广西地方鸡品种介绍 |
1.3.1 广西三黄鸡 |
1.3.2 灵山土鸡 |
1.3.3 东兰乌鸡 |
1.3.4 霞烟鸡 |
1.4 屠体性状研究进展 |
1.5 蛋品质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广西部分地方鸡体尺和屠宰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地方鸡蛋品质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2)新昌宫廷黄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及DNA提取 |
1.2 引物信息及PCR扩增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遗传距离估计 |
2.3 聚类分析 |
2.4 因子相关分析(FCA) |
3 讨论 |
3.1 遗传多样性 |
3.2 遗传距离与系统发生树 |
3.3 FCA |
4 结论 |
(3)彭县黄鸡品种选育及其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家禽遗传资源现状 |
1.2 彭县黄鸡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
1.2.1 彭县黄鸡的简介 |
1.2.2 彭县黄鸡品种资源的保护现状 |
1.2.3 彭县黄鸡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1.3 鸡的品种选育与杂交利用 |
1.3.1 地方鸡种的选育研究进展 |
1.3.2 地方鸡种与隐性白羽肉鸡的杂交利用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鸡种与管理 |
2.1.1 试验鸡种 |
2.1.2 饲养管理规范 |
2.2 彭县黄鸡的选育方法 |
2.2.1 选育目标 |
2.2.2 选育路线和方法 |
2.2.3 选育流程 |
2.3 彭县黄鸡与隐性白羽肉鸡的杂交配套方法 |
2.4 性状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外貌特征 |
2.4.2 生产性能 |
2.4.3 疾病净化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彭县黄鸡纯繁选育进展 |
3.1.1 彭县黄鸡世代选留情况 |
3.1.2 彭县黄鸡外貌特征选育进展 |
3.1.3 彭县黄鸡生长性能选育进展 |
3.1.4 彭县黄鸡体尺及屠宰性能选育进展 |
3.1.5 彭县黄鸡产蛋性能选育进展 |
3.1.6 彭县黄鸡疾病净化情况 |
3.2 彭县黄鸡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 |
3.2.1 彭县黄鸡二世代与杂交组合的外貌特征比较 |
3.2.2 彭县黄鸡二世代与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比较 |
3.2.3 彭县黄鸡二世代与杂交组合体尺及屠宰性能的比较 |
3.2.4 彭县黄鸡二世代与杂交组合肉品质性状的比较 |
3.2.5 彭县黄鸡二世代与杂交组合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比较 |
3.3 彭县黄鸡的选育及杂交配套后代的性状拟合 |
3.3.1 生长曲线拟合结果 |
3.3.2 产蛋率曲线拟合结果 |
4 讨论 |
4.1 彭县黄鸡的选育进展分析 |
4.1.1 外貌特征选育进展 |
4.1.2 生产性能选育进展 |
4.1.3 疾病净化进展 |
4.2 彭县黄鸡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分析 |
4.2.1 外貌特征对比 |
4.2.2 生产性能对比 |
4.3 生长及产蛋率曲线拟合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宫廷黄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蛋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
1.2.1 体尺与屠宰性状测定 |
1.2.2 蛋品质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体尺 |
2.2 活体质量及屠宰性能 |
2.3 蛋品质 |
2.4 屠宰性能和体尺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体尺与屠宰性能 |
3.2 蛋品质 |
4 结语 |
(5)广元灰鸡及其杂交组合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肉鸡业发展现状 |
1.1.1 国外肉鸡发展现状 |
1.1.2 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
1.1.3 我国肉鸡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
1.2 我国地方鸡种资源现状 |
1.3 我国地方鸡种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4 广元灰鸡的研究进展 |
1.4.1 广元灰鸡概况 |
1.4.2 广元灰鸡研究进展 |
1.5 家禽肉品质评定指标的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2 孵化过程 |
2.1.3 饲养方式 |
2.2 饲养管理 |
2.2.1 饲料营养 |
2.2.2 免疫程序 |
2.3 试验方法 |
2.3.1 繁殖性能测定 |
2.3.2 羽色分离统计 |
2.3.3 生长性能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4 屠宰性能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5 肉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结果 |
3.1 羽色统计 |
3.2 繁殖性能 |
3.2.1 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健雏率 |
3.2.2 产蛋性能 |
3.3 生长性能测定 |
3.3.1 生长体重测定 |
3.3.2 体尺性状测定 |
3.4 屠宰性能测定结果 |
3.4.1 90日龄屠宰性能测定结果 |
3.4.2 120日龄屠宰性能测定结果 |
3.4.3 150日龄屠宰性能测定结果 |
3.5 肉品质测定结果 |
3.5.1 粗水分测定结果 |
3.5.2 干物质测定结果 |
3.5.3 肉色测定结果 |
3.5.4 pH值测定结果 |
3.5.5 粗脂肪测定结果 |
3.5.6 粗蛋白测定结果 |
3.5.7 剪切力测定结果 |
3.5.8 肌苷酸测定结果 |
3.5.9 氨基酸测定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4.1 羽色的比较分析 |
4.2 繁殖性能的比较分析 |
4.3 生长性能的比较分析 |
4.4 体尺性状的比较分析 |
4.5 屠宰性能的比较分析 |
4.6 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
4.6.1 粗水分、干物质的影响 |
4.6.2 肉色的比较分析 |
4.6.3 pH的比较分析 |
4.6.4 肌内脂肪、粗蛋白的比较分析 |
4.6.5 剪切力的比较分析 |
4.6.6 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
4.7 小结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作者简历 |
(6)浙江地方品种鸡种质调查与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及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浙江省地方鸡群表型及地理分布 |
2 畜禽遗传资源评价方法 |
2.1 形态学水平遗传多样性 |
2.2 染色体水平遗传多样性 |
2.3 蛋白质水平遗传多样性 |
2.4 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3 SSR标记研究进展 |
3.1 微卫星的定义及基因组中的分布 |
3.2 微卫星的生化功能 |
3.3 微卫星的标记开发 |
3.4 微卫星标记的优点 |
3.5 微卫星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4 养殖模式对肉质肌苷酸相关候选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1 养殖模式对肉质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
4.2 肌苷酸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 |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浙江省地方品种鸡种质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地方品种鸡体尺测定结果 |
2.2 地方品种鸡屠宰性能测定 |
2.3 地方品种鸡蛋品质测定 |
2.4 地方品种鸡肉质测定 |
3 讨论 |
3.1 浙江省地方鸡种体尺与屠宰性能指标比较 |
3.2 浙江省地方鸡蛋品质比较 |
3.3 浙江省地方鸡种的肉质比较 |
第三章 浙江省地方品种鸡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基因组DNA提取电泳图 |
2.2 筛选的标记引物及其组合 |
2.3 荧光PCR产物的STR分型 |
2.4 所选SSR座位遗传学参数 |
2.5 引物在单个群体中的群体遗传学参数 |
2.6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与无效等位基因检测 |
2.8 种群遗传多样性参数 |
2.9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10 群体遗传分化研究 |
3 讨论 |
3.1 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 |
3.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3 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
第四章 养殖模式对肉质肌苷酸候选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肌肉RNA提取电泳图 |
2.2 内参与候选基因溶解曲线 |
2.3 不同养殖模式下品种间候选基因表达量 |
2.4 相同养殖模式下品种间胸腿肌候选基因表达量 |
3 讨论 |
3.1 不同养殖模式下品种间IMP候选基因表达差异 |
3.2 品种间胸肌与腿肌IMP候选基因表达差异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基金项目 |
(7)优质土鸡对兴安盟地区半放养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场地 |
1.2 试验材料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实训基地半放养适应性研究结果 |
2.2 养殖基地半放养适应性研究结果 |
3 讨论 |
(8)不同品种鸡蛋品质与蛋营养物质分析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鸡蛋品质分析 |
2.2 不同品种鸡蛋营养物质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不同蛋鸡品种对蛋壳质量的影响 |
3.2 不同蛋鸡品种对蛋黄颜色的影响 |
3.3 不同蛋鸡品种对蛋品质其他方面的影响 |
3.4 不同品种蛋鸡在几种蛋内物质的含量方面的表现 |
四、如何饲养宫廷黄鸡(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四种地方鸡屠体、体尺和蛋品质性状比较研究[D]. 吴强. 广西大学, 2020(02)
- [2]新昌宫廷黄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J]. 王珍珍,黄玲玲,赵婉秋,李志梁,刘银兰,詹海琴,石孟达,田勇,曾涛,卢立志. 中国畜牧杂志, 2019(11)
- [3]彭县黄鸡品种选育及其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分析[D]. 苗小猛.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宫廷黄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蛋品质分析[J]. 王珍珍,黄玲玲,吕见涛,赵婉秋,李志梁,刘银兰,詹海琴,石孟达,曾涛,卢立志. 浙江农业科学, 2019(04)
- [5]广元灰鸡及其杂交组合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的效果分析[D]. 管红尔.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6]浙江地方品种鸡种质调查与遗传结构研究[D]. 黄玲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7]优质土鸡对兴安盟地区半放养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 刘晶.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05)
- [8]不同品种鸡蛋品质与蛋营养物质分析比较[J]. 田向学,刘晓明,张克刚,秦永彪. 家禽科学, 2009(11)
- [9]北京油鸡保种、选育及开发利用现状[A]. 刘华贵.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10]守望中华宫廷黄鸡——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李东[J]. 杨冬赓. 中国畜禽种业, 2008(08)